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

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

第1篇: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 教学设计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134-0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既是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又是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体育教师在实践中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自身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适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方法,努力使每节课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新颖,生动有趣,措施有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 目标设计——学习的导航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育教师一定要转换角色,要从课堂教学的“主宰”,变成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首席”,课堂学习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围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核心去进行设计。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设计、思考和预设学习目标,应摒弃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设计方式,避免使用“对学生进行教育”或“使学生养成品质”等这些设定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和从属关系的表达模式。要清楚地告诉学生,课堂目标是学生自己学习运用运动技术、促进和维护身心健康达成的具体目标,实现目标的主体是自己,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例如,以高一年级篮球模块教学中运球结合跳投的动作学习内容为例。在设计本次的学习目标时,既要考虑设计篮球运动技能方面的具体目标,也要考虑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其他方面的具体目标。在具体的设计学习目标时,没必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要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和接受能力去衡量。一般以三个具体的目标为宜,以促进学生在学习篮球运动的过程中,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此,该课堂的学习目标应设计为:较好地掌握运球和跳投的组合动作技术;增强速度、灵敏性等体能;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合作意识。

二 内容设计——价值的挖掘

依据新课程“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在根据课时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有效地把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锻炼的切入点。不仅要考虑教师如何教教材,而且还要考虑学生怎样学和用教材。例如,在对高一障碍跑模块教学内容的选取时,除了考虑障碍跑本身所具有的需要“克服困难,勇于拼搏”的情感因素和知道“跨越垂直和一定高度的障碍物跑的基本方法”的功能特点之外,还要挖掘用“踏上式”跨越沟渠,或者用“跨步式”攀爬高墙等障碍物的逃生技术,以及障碍跑所具有的特殊的健身功能,否则就会造成障碍跑教学内容的“隐性流失”。

三 教学策略设计——积极性的调动

教学策略的设计是实现体育课堂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体育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主要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它包括课的类型和结构、教学内容的顺序与节奏、教与学的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活动实现的对策等。例如,在课程的开始准备部分,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快乐游戏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又如,在学习简单、枯燥的田径模块教学内容时(如短跑、长跑、跳远项目),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笔者采用“快乐体育乐园”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准备足够的体育器材(或自制器材),让学生在规定的场地、范围、时间内,以健身为主要目标,练习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内容自主,同伴自由组合,效果自我评价,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这样,就会唤起学生“好奇、好动和好玩”的天性,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并且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耳目一新。因此,学生们也就会乐在其中,不会觉得疲劳。而且,留连往返,喜欢上体育课。

四 评价设计——效果的推进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设计,也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要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去设计“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通过学习效果的评价,使学生对自己与同伴的体能、运动机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在此基础上看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与不足,以便扬长避短。

五 课后反思设计——促进专业的成长

第2篇: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

记者在现场看到,测试全部采用电子器材,数据实时无线上传。学生人手一张学籍IC卡,采用流水线形式、按测试路径顺序参加各项活动的测试,每个测试项目都设有多台仪器,学生可选择任意一台仪器进行测试。每测试完一项,测试人员便在其手背上盖一个红色的小印章,盖满6个不同标志的印章后则表示该学生测试完毕,学生可以到自助查询机查询体质测试及视力数据。

据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王东江处长介绍,此次测试赛有以下特点:

1.完善测试赛抽签规则,使测试结果更公平、科学。按照学校办学规模,采取分层抽签测的方式,统一从市教委“CIMS系统”库提供的学生学籍信息中,随机抽取参加测试赛的学校,再随机分别抽取被抽测学校中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各年级中所有自然班中注册学生,使测试结果更具代表性。同时,优化了测试流程,测试结果实时查询,有效提高了测试效率和透明度。各学校测试数据不再单独向教育部上报,而只向北京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服务网上报。

2.增加了视力检测,全面检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破解学生不良视力检出率及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持续上升的难题,测试赛专门增加了视力检测,并对不良视力检出率和标准体重检出率进行单独统计,为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对策和思路。

3.给学生提供运动处方,引导学生科学参加体育锻炼。今年尝试将运动处方电子化,通过网络平台将测试结果和运动处方传输到学生家长的手机客户端,为学生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随时随地指导学生日常的体育锻炼。

北京市从2007年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目的是为了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体质健康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之一。今年北京市委6号文件中将“中小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比例”列入《北京市区县经济社会实绩考核指标评价体系》中,作为区县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测试检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效果,督促区县政府、学校、家长关心学生体质健康,共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本刊记者李海燕/报道)

欢迎订购《万达奇体育健康课教案编辑软件》升级版

万达奇体育健康课教案编辑软件基于体育教师教学内容研发而成,本软件涵盖了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所需的所有内容。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体操、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举重、游泳及田径所有项目等。并包括上千种图形、上百种游戏及素质练习方法、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以数据库的方式将其集成、归纳、分类,内设模板,可用word粘贴,选取教师所需内容。为体育教师编写教案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使用本软件5分钟即可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标准化体育课教学教案。

本软件同时还编入了奥运学堂室内课教学课件,奥运学堂以奥林匹克运动的12主题为框架,3大体系为核心构成,其中包括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组织体系、活动体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展现了一曲生动活泼、体系完整、神圣、浪漫的奥林匹克精神乐章。该软件的研制成功堪称为体育健康课教案编写的一次革命。

产品特点:系统全面、图文并茂、操作简便、适用性强,可用于powerpoint和电子读物。

统一售价:230元/套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11号首都体育学院1-2-202邮编:100191

详情请登录:

联系人:李婧

联系电话:010-82099973 13910950613

QQ:120086196

欢迎征订2013年《体育教学》杂志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2410

国内统一刊号:CN11-3145/G8

每册定价9元,全年108元。

订购方法:

1.邮局订阅:在当地邮局直接订阅,邮发代号:82-10

2.编辑部订阅:将汇款直接汇至:北京市北三环西路11号《体育教学》编辑部,邮编:100191,联系人:田有惠

3.银行汇款:银行账户:北京市工商银行北太平庄支行;户名:首都体育学院;账号:0200010009088202047

4.支付宝订阅:网址:

编辑部对订阅30份以上者实行优惠措施,具体办法和本刊编辑部田有惠老师联系。

采编系统:.cn/

杂志论坛:http://.cn/

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010-82099033

QQ群:102969666

2013年《体育教学》系列选题公告

“实案选登”栏目是广大教师的忠实朋友,也是《体育教学》杂志的品牌栏目,栏目的实用性、借鉴性和可操作性很强,因此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2013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读者奉献更多、更精致的教学设计和案例片段,希望大家多给我们提宝贵意见,让实案选登栏目真正成为一线教师心目中的品牌栏目。

一、第1期(小学:耐力性游戏,民间乡土游戏;中学:耐久跑途中跑)

1.教学设计主题:小学:耐力性游戏,民间乡土游戏,以发展耐力为主,主要呈现片段和设计的意图,以及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中学:耐久跑途中跑,在提高耐力素质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呼吸、摆臂等方法,主要呈现教学中的载体以及科学锻炼的方法,阐明设计意图和教学特色。

2.回音壁:小学、中学:对2012年各期主题选登设计的回顾与分析,可以选一个片段(2012年刊登的设计)进行分析,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其实践的价值在哪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在哪里,该如何修正。

3.单元计划制定:途中跑技能单元设计,单元设计关注于课时的科学切分,教学策略的实用性,以及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的合理把握。

二、第2期(小学:接力跑游戏;中学:途中跑)

1.教学设计主题:小学:接力跑游戏。中学:途中跑教学实践设计跟进,根据第1期的单元计划、设计教学,主要提供辅助方法。

2.回音壁:小学、中学:对2012年各期主题选登设计的回顾与分析,可以选一个片段(2012年刊登的设计)进行分析,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其实践的价值在哪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在哪里,该如何修正。

3.单元计划制定:小学:基本运动能力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学: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球类:排球、篮球),只要分析制定的意图,不用加教学设计,可以选一个技能进行制定,分学段进行。

三、第3期(小学:走、跑、滚翻、攀爬等基本运动能力;中学:篮球、排球)

1.教学设计主题:小学:根据单元计划设计基本运动能力片段选登,可以是走、跑、滚翻、攀爬等基本的运动能力,分析基本部分教学的辅助方法和提供活动的载体,注意设计意图的分析,为什么这么设计,主要分析理由。中学:根据单元计划制定的情况和教学的实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篮球:(1)急停急起;(2)体前换手变向运球;(3)单手肩上投篮。排球:(1)上手传球;(2)正、侧面下手发球。

2.单元计划制定:各类滚翻。

四、第4期(中小学:“课课练”身体素质提升的片段设计;准备活动的片段设计)

1.教学设计主题:小学、中学:“课课练”身体素质提升的片段设计,主要是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并要渗透运动技能,有设计意图的分析。

中学:准备活动:行进间徒手操的编排片段设计;小学:准备活动:注意力、热身游戏片段设计,提供设计意图。

同时接收第3期单元设计中提到的教学设计来稿,内容为小学:基本运动能力提高设计,主要技能为滚翻,中学为垫上技巧中的各类滚翻教学设计,也可是相关技巧。

2.单元计划制定:中学:立定跳远、双手正面头上投掷实心球;小学:快速跑。

五、第5期(小学:快速反应游戏,快速跑游戏;中学:中考项目:立定跳远、双手正面头上投掷实心球设计)

1.教学设计主题:中学:典型中考项目:立定跳远、双手正面头上投掷实心球设计,以及相关的素质练习(片段设计)。小学:快速反应游戏,快速跑游戏。

单元计划来稿:小学:各种滚翻的单元计划设计;中学:各类垫上技巧单元计划设计。

2.单元计划制定:中学乡土内容:武术;小学:武术操、绳、毽子等。

六、第6期(小学:武术操编排片段设计;中学:武术套路教学设计)

1.单元计划主题:小学:武术操编排片段设计;中学:武术套路教学设计。设计时主要不是写套路的内容,而是教学的方法,如,图解法、小组合作分层练习,并关注队形的调动和组织,教师示范面的转换等等,主要是教师教法的分析。

2013年第4期单元计划制定的教学设计跟进,小学快速跑设计,中学中考项目,也可以是当地特色的考试内容。

第3篇: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

第5期:听(看)课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听(看)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它能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中小学教科研活动中,通过听(看)课活动,教师能够相互切磋技艺,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为便于广大体育老师展开讨论,本专题拟定了以下几个具有针对性的话题:

①听(看)课过程中需要携带哪些必备的材料?

②能否设计出内容全面、比较合理的表格以便于听(看)课与记录?

③听(看)课知识与听(看)课技能是什么关系?

④青年教师的听(看)课技能应如何培养与训练?您有何独到经验与技巧?

第6期:评课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评课技能是指体育教师在看课与记录的基础上,对体育课进行整体的、部分的、专题的剖析,发现亮点、指出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熟练的教学行为方式。为便于广大体育老师展开讨论,本专题拟定了以下几个具有针对性的话题:

①如何整理听(看)课的记录(按什么思路进行整理:是优缺点?教学流程?还是专题)?

②评课的视角有哪些?小学、初中、高中评课重点有何侧重?

③有哪些评课技巧?应如何对待评课过程中的不同观点?

④年轻教师的评课技能应如何培养与训练?您有何独到经验与技巧?

第7期:动作示范与讲解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师的“看家本领”,但动作示范技能的培养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掌握熟练的运动技能是前提;其次,还要掌握动作示范的各种技巧,如时机、方位、目的等。而讲解则是通过教师简洁有效地讲述动作结构、原理、要领、方法,使学生有一个准确的动作概念认知。讲解与示范同等重要,也是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为基本的能力,但讲解技能的培养有时比动作示范技能的培养更难。本期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①动作示范与讲解有哪些注意要点?

②口诀化讲解是一个较好的讲解方式,各种常见运动技术有哪些常用的口诀?

③年轻教师的动作示范与讲解技能培养途径有哪些?

第8期: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口令与队伍调动是体育课教学中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也是体育教师具备的重要技能,但近年来在体育教师各类教学技能比赛中有关这个方面的技能比较薄弱,尤其是在青年教师中比较欠缺,因此,本期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①口令与队伍调动运用的要求有哪些?

②口令与队伍调动有哪些好的案例?

③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应如何训练与培养?

第9期:运动技术诊断与错误动作纠正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动作是正常的,特别是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错误动作的出现也是必然的。体育教师的作用就是善于观察学生的动作,发现错误,分析原因,并施以良好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学生少走弯路,快速掌握所学的运动技术。但是,要掌握运动技术诊断与错误动作纠正技能也有很大的难度,本期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①举例说明如何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

②运动技术诊断的视角有哪些?如何才能准确诊断运动技术?

③年轻教师如何培养运动技术诊断与错误动作纠正技能?

第10期:保护与帮助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由于体育活动本身的特性,体育课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也正是这个问题迫使体育教师或学校领导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性,而把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运动项目拒之于体育教学内容之外,这对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具有较大的损失。安全问题的确很重要,但既要确保正常的教学,又不要发生伤害事故,体育教师的保护与帮助技能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本期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①实例分析各类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教学过程中的保护与帮助?

②动作教学的保护与帮助有哪些方法与技巧?

(3)如何培养体育教师动作教学的保护与帮助技能?

第11期:场地器材布置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场地器材布置是体育课堂教学所特有的一项任务,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线条、颜色、器具等把场地装点一新,让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有一个全新的直觉与美感,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为愉快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期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①场地器材布置的原理与作用有哪些?

②实例分析场地器材布置有哪些技巧?

③体育教师的场地器材布置技能如何培养?

第12期:课堂师生沟通与突发事件处理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师为辅,生为主,教是为了更好的学。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辅助、引导、服务于学生的作用。如果在课堂中学生思维受阻,教师又不及时疏导,势必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因此,教师积极引导、保持学生思维流畅,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浓厚。本期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①不同性格的教师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体育课堂教学?

②实例说明师生沟通有哪些技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③年轻教师如何培养课堂师生沟通与突发事件处理技能?

“课改解读”专栏选题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已正式颁布,接下来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也将陆续展开。认真学习、探讨新版的课程标准,也将对于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们希望能够了解更多的一线体育教师、教研员以及学校管理人员对新版课标的看法,发现课标的变化之处,领会课标的精神思想,分析课标的具体要求,总结课标的优点与不足。总之,无论从什么层面,什么视角,什么背景亦或什么基础出发,您的观点和想法都是我们期待的,同时它也将为接踵而来的课标培训和教学实施奠定基础。

第5期:说说2011版课标的课程目标的设定以及四个学习方面的目标。

第6期:您怎么看待新版课标中“课程内容”的说明,这些内容与实际教学中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注:此专题讨论在《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进行,欲参与讨论、查看详情请登录论坛“课改解读”栏目。学校体育理论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杜晓红博士作为此专栏版主将组织大家在线讨论与交流。

“实案选登”专栏选题

“实案选登”栏目为进一步提高实用性、针对性、互动性,2012年对刊登形式进行重新改造,将以“教学设计+自我分析+网友点评”的多元形式呈现。教学设计:可以是完整过程,也可以是教学片断。完整篇包括目标、内容、结构、时间、次数和预计内容;片段式呈现最有特色、操作性强的设计步骤部分,并配教学反思文字论述,包括设计意图、注意事项和教学特色等,避免一些套话、空话和大话,只需要加入实践后的一些注意点即可。自我分析:需要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剖析,针对教学环节、练习手段、组织形式,简明扼要分析其设计的优点是什么,符合什么样的教学规律。网友点评则是编辑在初步定稿的基础上,把稿件呈现在《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的 “教案选登”版块,进行网上讨论交流,届时我们将选择一些精彩点评同步刊出。

第5期:投 (小学:轻物投掷,中学:实心球、耐久跑途中跑技术)

投掷教学是田径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各种投掷物的投掷练习,发展投掷能力,可以设计一些发展上肢力量的课课练。设计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提高练习的趣味性,避免枯燥机械的重复练习。

第6期:经典教学设计汇总

这一期将收集2011年上半年各地区的经典教学设计,主要以片段的形式呈现,篇幅将缩减,但版面会有增加,参与的作者将增多,并有一些互动。

第7期:跳跃类项目

跳跃类项目在现行中小学体育教材中以立定跳远、蹲踞式跳远以及跨越式跳高等项目出现,但由于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程式化,趣味性不是很强,因此学生不怎么喜欢此类教材。本期希望老师们能够在以往的基础上求新、求变,通过设计练习、借助器材等手段让学生产生新鲜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吸引学生参与这一类内容的学习中来。

第8期:篮球教学

篮球教学包括中小学教学中各种球性、运球、传球、投篮、技战术配合以及一些篮球的拓展类游戏等。对于这些教学设计需要注重教学步骤、方法的有效性,突出重点、难点的解决措施。由于不同学校在场地条件上存在差异,老师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篮球学习内容作出设计,以便不同层面的学校加以借鉴。

第9期:排球教学

以往的排球教学设计,更多体现了技能教学的过程,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同伴互助、提高技能学习的有效性还研究不深。所以本期希望老师们能够更多探索运用典型的新型学习方式来进行排球教学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方式运用的可操作性,合理安排学生学习与教师指导,追求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第10期:民族传统项目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项目的代表,在学校层面开展的情况并不如人意,虽然在教材中一直存在,但缺乏引导和推广,我们迫切需要这方面的经典设计来为大家做出典范,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武术教学的特点、注意点。同时老师们也可以把自己已经引进课堂的地域性项目教学设计呈现出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与分享中国的民族文化。

第11期:耐力性项目

进入冬季,正是耐力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机,教师们可以围绕发展耐力素质为主题,力求改变耐力素质枯燥、单一的形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储备,设计趣味的游戏,或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有一定运动强度的耐力练习。

第12期:经典教学设计展示

拿出自己已经实践过的、最为得意的教学设计,无论主题、篇幅、片段还是一个具体的细节设计也好,都可以在此期中展示。因为是已经实践的教学设计,请对自己的设计进行点评和反思,与大家一起分享。

(注:详情请登陆《体育教学》论坛“实案选登”专栏查询)

“教研园地”专栏选题

本专题从大教研观展开对教研问题的多视角讨论。讨论活动以“研究促教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教与研的关系密不可分,如谈教学问题是从研究的角度探讨哪些是真问题。因此,教学研究也好,研究教学也好,讨论自始至终以教学为主线,以研究为手段展开本专题的讨论。

讨论题目:

第5期: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场地器材因素

第6期: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内容、目标与方法因素

第7期:谈体育教学经验――准备活动内容的选择

第8期:谈体育教学经验――自主、合作、探究方法的运用

第9期:谈体育教学经验――放松活动内容的选择

第10期:谈体育教学经验――场地器材的布置

第11期:谈体育教学经验――突发事件的处理

第12期:谈体育教学经验――安全隐患的防范

注:此专题讨论的进一步解读和背景资料请登录《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的“教研园地”专栏进行查看。学校体育理论专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于素梅博士将作为此专栏版主组织大家在线讨论和交流。

“场地器材”专栏选题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载体,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效果。面对当前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瓶颈,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化解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开发体育课程的各种物力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补充和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支撑。在此方面,从事教育实践的一线体育教师最知情、最有发言权。为此,本栏目特邀请广大体育教师献计献策,将自己在实践教学中实用的场地器材新方法、新做法分享出来,让我们共享成果,服务学生。

“游戏百花园”专栏选题

“游戏百花园”专栏以介绍新颖、优秀、实用的原创或改编的游戏作品为主。2012年以来,经过编读的充分沟通,大家对游戏百花园的内容定位、简洁明快的格式要求取得了共识,陆续刊发的游戏体现了生动、实用、简洁的特色。

1.栏目结构设计

“一事一议”

专门就大家关注的游戏问题进行讨论和争鸣,投稿要求观点鲜明,字数控制在600字以内。

“游戏案例与点评”

围绕每期“一事一议”中的热点问题,刊登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践中创编或改编的游戏,通过点评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推广,投稿要求简洁明了,每则游戏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可附照片或插图。

“游戏小贴士”

以简短明快、有血有肉的风格,介绍游戏教学与创编的真知灼见,投稿字数200字。

2.“一事一议”主题侧重

第5期:水平四传统体育游戏与拓展相结合

第6期:高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游戏

第7期:spark游戏;

第8期:实用徒手游戏;

第9期:雨天室内游戏;

第10期:课间教学调节性游戏;

第11期:整理放松游戏;

第12期:团队合作游戏;

同时,优秀的水上游戏、冰雪游戏、地方特色游戏和外国体育教学游戏介绍也欢迎投稿。

注:此专题讨论的进一步解读和背景资料请登录《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的“游戏百花园”专题板块查看。全国优秀体育教师,被誉为“中国游戏大王”的吴纪安特级教师将作为此板块版主组织大家在线讨论和交流。

重要提示

1.上述各栏目专题讨论投稿最佳时间:

第 5 期――2012年3月1日-2012年4月15日

第 6 期――2012年4月1日-2012年5月15日

第 7 期――2012年5月1日-2012年6月15日

第 8 期――2012年6月1日-2012年7月15日

第 9 期――2012年7月1日-2012年8月15日

第10期――2012年8月1日-2012年9月15日

第11期――2012年9月1日-2012年10月15日

第12期――2012年10月1日-2012年11月15日

2.投稿及参与讨论形式:

《体育教学》网站(省略)投稿系统投稿;

《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各版块查阅相关资料和交流、讨论。

3.投稿说明:

(1)请大家围绕主题,按时间投稿,在《体育教学》网站(省略)投稿系统平台投稿的基础上,同时将核心思想直接发帖在《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中的相关栏目中。

(2)作者提供照片格式应为JPEG文件,长边不小于800像素,作品原则不小于2MB。

第4篇: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

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微博、微信等移动平台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产生了重大的变革。微课的作为一种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也在校园中悄然盛行。在各类微课教学设计比赛的带动下,这种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所接受和使用,,微课教学正在进入中职体育教学课堂。

1体育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也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在中职体育课堂上,其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1 技术动作呈现的直观性

“微课”把体育教学中抽象的技术动作在课堂之外直观地呈现出来,让标准动作直接、低速、多角度、重复地展示,并可以对教学重难点、易犯错误等进行直观地细致地讲解,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加深学生对动作的感知与理解,从而把 “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例如,在足球课中,讲解足球定位球战术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单纯的依靠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还是很难领会略显抽象的教学内容,无法及时掌握动作要领,但如果采用flas技术来制作微课视频,就会使足球战术直观呈现,学生也会愿意更加主动地了解足球运动。

1.2 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微课虽然简短,但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片段,或是某个教学环节。一则优秀的教学微课与传统教学课堂一样,是针对既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需要制定必要的教学计划,制作教学课件或使用教学器具。一段长度在5-8分钟的体育教学视频,能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一般都会完整的包括对某一知识点或技术动作多角度的完整示范、分解示范,技术要领、重点难点、易犯错误等等的讲解以及片头引入、片尾总结。所以,微课虽“微”,却是完整教学内容的浓缩,是传统教学的精炼。

1. 3 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中职体育教学有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武术、形体舞蹈等内容,其项目复杂繁多,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不小的困难。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位体育教师很难完全掌握所有的运动项目,在教学示范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一个学校的不同体育教师之间基本都会是互补的状态,体育微课的出现更是完善了这种互补性,不同老师之间资源共享,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使学生高效、正确地掌握技术动作。

1.4课堂学习的自由性

体育微课随着网络的普及,校园wifi的全面覆盖,发挥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学生可以在闲暇的时间打开手机、电脑等就可以直接观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运动技术动作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增强学生对技术要领的直观印象。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掌握的技术动作,或者落下的内容可以通过体育微课在课堂下进行补充学习完善自己,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良好的体现方式。

2 体育微课堂的校本实践研究

我校体育教师在充分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下,积极改革创新,尝试将微课教学带入课堂,经过多次实践,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下面以“蹲踞式跳远”微课为例,展示我校体育微课堂的校本实践研究。

蹲踞式跳远是中职学生跳跃动作教学的重点教材,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该技能学习的教学重点时快速助跑,有力起跳;难点在于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在传统的教学中,必须由体育教师一遍遍演示,可往往教师已跳得满头大汗,仍有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该项技能,另有的教师年事已高不再适用于如此高强度的教学,对教学效果会有相应的影响。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存在一定的过程性,不易分解示范和放慢示范速度,受动作的转瞬即逝和容易受突发状况影响等这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学生不能全方位集中注意力观摩教师的动作。而利用微课教学为创新手段, 就可以较好地突破教材的重难点,学生也可以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反复学习直至掌握。

3、中职体育微课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3.1微课视频制作难度大

由于传统常规体育课多在室外完成,体育教师对制作 PPT、视频和音频编辑以及录屏软件的使用都很生疏,体育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专业以外的技术难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练习,更需要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指导或参加相关培训来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3.2过于关注形式而忽略内容

体育微课教学的设计要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有些老师没有针对既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去制定严谨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重点不够突出,逻辑不清,反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视频的拍摄、课件的制作、后期的处理上面,这样就会华而不实、本末倒置,远离了我们微课教学的初衷。

3.3体育微课资料匮乏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微课的开展较晚,并且国内有关微课的研究并不多,以“体育”为主题的微课研究就更少。虽然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微课比赛,高质量的微课作品并不是很多,体育领域的更是少之又少。

3.4对于体育微课教学的建议

微课的视频剪辑及录制要具有针对性,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频中的学习动作不要太复杂,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太复杂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微课视频要提高规格标准,示范动作要清晰、正规,要有至少两个示范面,制作要丰富,不能太单调,适当配乐来增加学习气氛。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自己专业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参加信息化培训,顺应时展的需求。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体育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它给学生们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但不是体育教学的唯一方式,如何更好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运动理念是我们持续探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子朴.学校体育微改革[J].体育教学,2013(3):1.

[2]杨绍昌,胡俊.微课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促进作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5(2):423-424.

第5篇: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篮球教学;兴趣

体育兴趣的培养作为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之一,早在1956年颁布的第一部《体育教学大纲》(草案)中就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体育兴趣的培养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不断探讨的问题。我们过去更多的是通过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变换教学方法,调剂教学内容来实现这一目的。当然,这种做法有其可取的价值,但在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视角去梳理更显得有必要。笔者就这一问题对职业高中学段学生参与“自主选择、自主锻炼、自主评价”活动研究作一些尝试与反馈,对职业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张扬,浅言自己肤浅见解与认识、抛砖引玉、和同仁一起发展。

1、正确引导,激发兴趣

职业高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他们对问题与事物都具有自己的见解。在篮球运动教学中,上好第一节理论课,介绍篮球运动的发展很重要。并且理论内容一定要与实际事例结合起来讲解,营造宽松、和谐、求实的课堂氛围,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如:列举我国男、女篮球运动健儿多次蝉联亚洲篮坛冠军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指出我国对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方面的卓越贡献以及当今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强烈的时代使命,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户和学习兴趣。我们还应以北京成功举办亚运会、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等历史和事迹去教育学生,还同时以篮球明星为榜样,学习优秀篮球运动员的品质,又使他们在无形中提高了学习兴趣。我们要将正确引导,激发兴趣作为切入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如在介绍某个技术动作时,除了提出学习动作的目的、要求及用途外,还应结合介绍世界优秀运动员在该技术运用上的新发展、新突破,以激发起学生向往成功的情趣,提高其他追求与创新的兴趣。另外,还应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并结合各个比赛进行点评,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为以后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2、合理梳理教材,提高兴趣

我们在选择篮球运动学练教材内容时,既考虑到现在学生的接受能力、体能、体力,又要从原有基础考虑,选择学生通过努力学练都能掌握的教材。如果选择教材难度系数过大,大部学生可望不可及,就会失去自信心。这样不但影响继续学练的兴趣,同样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搭配好教材的纵横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在选择教材时既要顾及到教材横向关系的体现,同时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纵向系统性,而不让教材显得单一、乏味,使学生感到学练无趣,展示不出激情。但如果不分重点类别,同样也会影响教材应用价值和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在选择教材内容时,既要有的放矢,又要针对项目的具体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科学选择。如遇到学生基础较差时,可先采用趣味性游戏形式,从球感的玩耍开始,逐渐过渡。并注意每一节课教材内容的合理搭配。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不断有新的刺激过程,学生学习起来容易掌握,学练兴趣会由然而生。如果课的始伊就学习比较难的技术动作,容易使学生望而生惧,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3、因势利导,培养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习兴趣产生关键在于指导学生从单一爱好,转变为广泛兴趣。根据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年龄特点,尽量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活泼,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动作概念,实施直观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例如,教篮球“三步上篮”时,技术动作可分为五步教学:第一步是先在篮下最佳位置,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体悟手指拨球的感觉。第二步是练习者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后退一步,学习左脚向前一小步,同时起跳完成上述动作。提示学生步子不要太大,上步要快,起跳时左脚用力蹬地,尽量高跳以克服和避免向前冲力过大。第三步是练习者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再后退一大步,右脚先跨一大步,左脚快速跟进一小步,起跳投篮。左脚跨步时,双手将球持于腰腹间。第四步是在第三步的基础上,适当距离,左脚在前,接同伴抛起或传的球或自己运球,再双手持球完成上篮练习。第五步是在熟练后,逐渐加大抛接球的距离,也可以学生自己做运球,完成上篮练习。动作口诀是:“一大、二小、三高跳”。这样技术动作要点突出,简明扼要,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还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学生跃跃欲试的激情由然而生,从而升华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篮球运动教学过程能否因势利导,达到张扬学生学习兴趣,这与我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真备课有着很大的因果关系。为此,我们教师只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懈努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绚丽多彩的体育课堂会不断张扬学生参与学习体育的兴趣。

4、释疑解难,稳定兴趣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让学生享有公平的教育,让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彰显。只要我们把课堂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教师放下架子,置身于学生平等和引导的位置,相信我们的体育教学定会满堂生辉,我们定会有新的体悟。如篮球运动步伐移动活动教学,学生一般都不感兴趣。但教师适当加入趣味性的报名游戏或躲闪游戏等活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学练兴趣,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又能提示技术动作的内存关键。又如,篮球“三步上篮”技术动作教学,技术的关键是脚步动作教学过程,我们应及时指点迷津学生抓住关键,困难就能迎刃而解。对一些较难掌握技术动作的同学,我们将技术动作编成口诀、顺口溜,来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如“三步上篮”的技术动作口诀是:“右脚向前跨一大步,双手同时接住球,左脚向前跟进一小步,脚跟着地顺势快球,高跳双手举球至头上方,手腕手指柔和用力将球投。另外,还可利用篮球游戏或小竞赛等形式教学,多让学生动脑,创造性的思维,并且让学生自主通过正、误动作对照,促进学生了解、理解、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实践证明,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对稳定学生学习兴趣,熟练技术动作日见中天。

5、教体延伸,发展兴趣

实践证明,体育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延伸,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兴趣、发展兴趣,提高运动技能运用能力的有效机制。学生在体育课上学到的基本技、战术都渴望在课外活动中得到展示。所以结合学校实情,经常开展丰富多样各种类别的课外竞赛活动,如班际赛、年级联赛、俱乐部赛等等,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参与,是张扬学生篮球运动乐趣的好办法。

我们还可以利用知识竞赛来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基础知识的了解与理解。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结合规则进行解答,强化学生篮球运动技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彭俊峰 浅议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及其改革思路 [期刊论文] -科教导刊2010(20)

[2]孙建华.黎珍 广西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期刊论文] -百色学院学报2009(6)

第6篇: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体育中考 体育教学 评价 创新

1调查研究的目的

新课程实施以来,体育课出现丰富多彩的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课堂组织形式不断变化、创新。新课程要求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因地制宜,促进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逐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但是,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同初中体育中考及高中体育学科评价的矛盾总是不能很好的解决,部分体育教师上课的内容比较单一,一个学期除了体育中考几项素质练习外只有篮球、排球和五祖拳等内容,单杠、双杠、跳箱、投掷、跳高、跳远等项目在课堂上很少出现,这些现象应该是由于学生安全问题和体育中考评比造成,如果出现安全问题或中考及格率和优秀率不高,对于教师和校方非常难面对的问题,处理不好,还要上法庭,影响学校的办学前景,同时给教师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体育教师上课内容比较多,表面看,课堂比较活跃、比较热闹,但是,经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几乎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技术、技能,教学目标很难达成,教学进度也是纸上谈兵,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待提升,必须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适当的运动量和一定的运动密度的刺激才能使学生运动能力逐步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才不是一句空话。

2调查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晋南片区中学体育教师。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对晋南片区中学体育教师发放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40份,回收39份,有效问卷39份,回收率为97.5,回收有效率为97.5%。

2.2.3访谈法:根据不同年龄段教师进行交流,把不同的观点、想法进行总结。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课堂学习情况。

2.2.4观察法:走访体育教师常态课上课情况。

3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3.1体育教师是否按规定的教学进度执行实施的。(表1)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按要求执行的高中教师高于初中教师比例,说明这些体育教师对国家和地方课程教学内容执行和贯彻非常认真,意识到学生的体质问题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没按要求执行的初中体育教师高于高中体育教师,说明部分初中体育教师课程意识不强,心中只有中考项目,急功近利,没有深刻的研究初中体育教学,责任心不足,需要扭转教学观念,提升自己对体育教学研究的激情。同时,侧面反映出体育中考对初中体育教师带来的压力,部分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改变体育教学的现状,要探究出新的教育方法指引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体育中考成绩和学生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全面提高。

3.2晋南片区体育教师教案情况等级分析(从各校教务处教学常规检查中汇总数据)。(表2)

从图表2分析出,教案优良率高中教师略高于初中教师,说明这些教师对教学的设计非常详细,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形成自己教学风格,在措施以及要求、单元计划、学期总结、课后反思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做好教学的充分准备,有了充分准备是完成体育教学基本的条件,也成功的因素之一。初、高中合格率所占比例较大,说明在抒写教案设计方面,在不同的角度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经过不断实践,不断地总结,弥补其不足。初中教师教案不合格率所占比重稍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从侧面进行引导和教育,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案设计的培训,完善校本传帮带机制或建立跨校的师徒机制,从根本上对这些教师进行指导,使他们逐渐走上科研队伍的行列中去。

3.3体育课评价情况分析(从课堂登记表的过程评价,是否按要求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阶段性精确评价,期中、期末考核常规评价,学生素质报告册终结性评价等进行调查)。(表3)

从表3分析出,不管是高中还是初中体育教师多数都能够按要求进行体育学科的综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体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知识与技能(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态度与参与(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情意与合作(情感表现、意志品质、合作的行为)。水平四以等级制和相对性评价为主,水平五以等级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初高中教师都会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到学生学习过程的变化,把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做好及时地调整;教师利用不同的标记表明学生的情况,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的幅度,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使每一学生都能感受到通过努力获得进步所带来的成功体验,有效的提高每一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说明晋南片区的教师非常有责任心,能用新课程理念指引教学。

3.4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搭配合理性分析。(表4)

从表4分析出,高中教师通过实践教学,认为教学内容搭配非常合理,初中为54.2%,高中为53.3%,因为教师所教的年段不一样,判断的结果有所不同,各年段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需求等等因素,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综合做出判断,同时也说明这些教师认真研究过所教年段的教学内容。如: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周第二节,教学内容:游戏(单足跳接力)和跨越式跳高,单足跳接力起到很好教学辅助效果,教学搭配必须注意实效性和使用性原则。不合理初中为12.5%,高中6.7%,说明不同水平阶段在教学内容搭配存在的问题。

3.5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情况评价。(表5)

从表5数据分析出,绝大部分教师认为中学体育教学进度难易程度比较适当,适合不同年段学生的学习,教学内容适合不同学生心理的需求,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初中和高中教师认为较难的分别占16.7%和20%。通过教师座谈,个别项目存在一定的难度,可能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关系,如: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周,教学内容:支撑跳跃:男生横向屈腿腾越,女生横向分腿腾越,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比较困难,分析原因:一、学生上肢素质爆发力比较差,造成推手动作不及时,比较慢;二、学生对跳箱产生恐惧心理因素,特别是女生;三、教师本身也因为顾及安全问题而畏难。还有单杠、双杆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在初中或高中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全面进行身体素质练习,不要造成学生喜欢什么,就练什么的教学内容,把不同的教学素质内容进行穿插在平时的教学中去,精心进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到每一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密度,抓基础,抓实效,抓落实。当然安全因素也要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细微的环节。

4体育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目标有没有达成,教师在课后及时反思就会明白,一节课下来留给学生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情感态度有没有得到升华,因为态度决定一切,所以以下只针对课后反思和学生情感态度方面进行分析。

4.1教师对课后反思是否有针对性总结、弥补、改进策略。

通过教案的检查,部分教师对课后的总结不够认真,敷衍了事,有的教师用简单一、两字表达,如:好或良好、顺利;有的教师用一句话,如: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完成等类似的语言,没有说出课堂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学生的情感是否有变化,课堂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的策略等等,要想提高每一节的教学质量,只有针对性研究体育教学每一个细节环节,课堂才能表现活跃的生命力,课的价值才有意义。

4.2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否得到升华。

在体育课中最容易体现学生情感的变化,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通过体育教学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现在的家庭都只有一至两个孩子,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家长很少让孩子做家务劳动,城镇的孩子尤其突出,忽视学生情感教育,只重视孩子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高智商,低能力的学生,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就摆在事实的面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说明学生必须经过一定困难的磨练,才能有所成就,然而体育学科是最能承载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平台载体。

5结论和建议

5.1将地方课程与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在贯彻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突出特色。这样让学校的体育教学富有活力,充满生机。比如泉州市中学生五祖拳的教学和实践,我校的篮球特色项目的做强做实。

5.2制定教学目标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对照,对教学目标可作适当的调整,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增强学生自信心。

5.3教学内容安排的课时情况应该是弹性的。如:对容易掌握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缩减课时,对比较复杂教学内容技术进行适当增加课时,确保学生的安全体育教学。

5.4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参与运动,提高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5.5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弥补教师自身不足之处,补充教学资源。

5.6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机制,认真研究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片区课改校间经常进行交流,把科研和校际交流落到实处,让校本教研常态化,走务实之路。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7篇: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汽修专业 ; 中职学校 ; 职业实用性 ;

体育课程大部分中职生的年龄处于15-17岁之间,正是一个生理及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且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机及人生目标模糊,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心理特点有缺陷,与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素质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提高中职生职业素质刻不容缓,加之体育课教学的特有环境与方式,决定在这方面可大有作为。同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给我们体育教学搭建了一个更好的施展平台!

1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体育教学发展滞后,跟不上中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目前中职学校中专业技能培养学时占总学时的比重较大,而体育作为基础科目课时基本能够得到保证,还有不少学校在体育课程课时安排上受到压缩,再加在目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随意性,没能很好因材施教和创新教学,易造成学生技能高、体质弱,使得中职体育教学跟不上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1.2中职体育教学手段较单一,投入不足,无法适应教学需要。随着中职学校发展的越来越快,学校生源也随之增多,而师资力量不足,场地设施和教学设备投入不足,体育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只能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1.3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处于无序状态,缺乏规范性、针对性、职业性、实效性,易造成学生职前不懂体育,职后不会健身的后果,无延续性,达不到终身体育目的。

1.4教学观念与方法滞后,不能体现学生特点。

1.5教材缺乏针对性,不能体现职业学校的专业特色。

2中职体育教学汽修专业中体现专业特色的途径

2.1更新体育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兴趣。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厌学”到“乐学”,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当今中职生的特点是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性格各异、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勇于表现自己,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可以加以引导,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去,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明确教学目标,“学校体育”与“生活体育”相结合。教师必须明确中职体育的教学目标不只是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身体锻炼及效果,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两到三年的体育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明确了这一点,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长,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教学项目的选择上尽量创设生活情境,贴近生活,开展一些能够终身享用的项目,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仍然能够在生活中进行自我锻炼。

2.3结合专业特点组织教师选择或编写教材。由于职业学校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不同,体育教师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各专业特点,针对不同专业选择不同教学内容,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这有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发展从事职业所必需的身体素质;有意图地设置运动项目,根据专业特点加强相关体质锻炼,有助于学生适应本专业的工种要求。

3中职汽修专业体育教学内容设置的想法

3.1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学生体能要求比较高,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汽车电气维修和汽车外形整修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及配件销售等工作,在教学中就必须加大对学生身体素质练习、耐力练习和上下肢力量、腰腹肌力量、腿部力量、灵敏性练习。通过这种对体能素质、拓展训练、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专项训练,学生在以后的从业过程中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

3.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长期站立型工作者,容易下肢肿胀酸痛、静脉曲张、腰肌劳损,在体育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下蹲起立、按摩、健身跑、跳绳等运动缓解下肢血液循环,消除下肢肌肉紧张,增强心肺功能。我们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特点选择或编写教材,有意识地设置运动项目,有助于学生适应专业工种要求,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使其终身受益。

3.3目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体育的教学项目内容较单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很小,有的老师一上课就让学生跑步,短距离速度跑、长距离耐久跑、往返折回跑,显得陈旧而缺乏活力,学生感到枯燥无趣,上课缺乏激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在教学结构上可以采用必修加选修的模式。必修课以专业需求为主进行专项职业技能运动保障训练,选修课以“课外体育小组”的形式开展,这样既保障了各专业所需的身体素质,也激发了体育专长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必将有很大提升。 汽修学生进行职业工作时,如果是长时间的收缩肌肉方面的工作,则应该选择拉伸项目练习,如旋腕、臂上举,各种踢、摆腿的练习。如果是局部关节,肌肉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则应选择对称部位练习。如弯腰时间长了要做伸展操,仰头时间长了应低头放松。长时间不活动的部位应进行幅度大的练习。另外,汽修专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积极地休息,及时消除身心疲劳。

第8篇: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校;改革思路;体育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培养高精尖人才向大众化的转变,普通高校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论引导下,如何深化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引起了普通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做为普通高校中的一名体育工作者,希望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有所助益。

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新目标

现代健康的理念和标志的提出,要求体育课程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质的增强,还必须着眼于学生个体健康的生存发展。健康的体魄是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为此我们必须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导向,重新审视普通高校的教育目标,树立教育新观念,形成新的教育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体育教学工作,在各类各级学校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有评价的体育教育活动。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学校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应具备综合性、主体性和未来性的特点。从现代课程的理论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宗旨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增强体魄、练就技能、启发心智、塑造人格。其次,培养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单位从事工作的能力,了解毕业后所处的环境,了解所在单位人的心理及生理特点、掌握现代体育理论和锻炼方法、技能、具备组织所在单位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能力。再次,组织所在单位的体育文化活动、创设健康的单位体育文化、使职工的身心素质得以提高。随着普通高校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依据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要求,体育教学的“职业性” 特征越来越突出。因此体育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策略的实施及教学评价必须遵循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宗旨,体现出体育教学应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职业性”特点。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新思路的建构

1.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结构的设计。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策略的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多样化出发,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的联系及其与外部环境和系统整体效益的关系,以最优化为目标、力求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形成合理的结构。建构普通高校院校的体育教学结构、教学目标的定位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最高层次。普通高校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除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总体指导思想外,还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教学宗旨确立目标。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实施情况,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是否取得成效的价值尺度。总之,普通高等院校应结合体育的总体指导思想和自身的特点及宗旨进行体育教学。

2.普通高校院校体育教学授课方式

(1)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设计。目前在我国的普通高校中,有三种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也叫基础课教学模式)、专项选项体育教学模式、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也有学者总结了8 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素质型(适宜一年级素质差学生)、技术型(传统教学模式)、竞技型(多为技术较好、有特长学生)、娱乐型、康复型(多为残、伤、病学生)、开放型(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师辅导性教学)、咨询型(以门诊、体育健康咨询、开运动处方的形式)和自由型(俗称俱乐部模式)。不论何种教学模式都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综合各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结合普通高校的特性,我建议普通高校不能缩减体育基础课的每周两学时,反而应该增加体育课的学时,将三种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专项选项体育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中都开设体育课,但教学方式和要求要有所不同。一年级采取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也即普修课,普修课以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为主;二年级采取专项选项体育教学模式即选项课,体育选项课打破系和班级,依照兴趣,重新组合上课,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个体差异,尽量开出多种专选课,如“搏击”、“篮球”、“体育舞蹈”、“乒乓球”、“网球”、“健美”、“游泳”、“女子防身术”、“形体健美”等体育课程,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每个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级评价标准(初级C、中级B、高级A)每个级别赋予的学分值分别为:1分、1.5分、2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现有水平自由选择课程和等级,并打乱年级和班级的界限,采取选项上课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学习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和强烈的学习动作的期望心理,同时体育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 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刻苦练习,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的进行身体锻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三年级采取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课堂外自身条件与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俱乐部。参加体育俱乐部不需要交纳费用,也不计算课时和学分。

(2)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普通高校招收的学生是由高中毕业生和中专、技校毕业生组成。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边远地区。初、高中时体育活动甚至体育课有限,有的运动项目从未见过。学生的体能、技能、体质、意识等个体差异明显。普通高校选择体育教学方法应注重层次性,也就是尽可能个性化教学。现有的普通高校高专院校体育内容主要依据教材,并且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上课的积极性不高。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采用形式活泼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体育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性体育课程交叉进行。再如:班级内短时的小型篮球比赛、小型排球比赛、小型田径比赛等。又如,调整教学内容,删掉学生们在中小学已学过体育项目和重复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手段。采用网络技术,实现体育教学全过程的网络化管理。如果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传统教学,利用网络技术辅助体育教学管理,理论上讲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3)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考核、评价的指导思想及其操作设计。体育课教学的考核、评价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切入口。教学评价不仅能够有效地测定出学生的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生的能力和个体差异量化,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在有效增强体质的前提下,掌握一些项目的技术技能,并从中得到乐趣和享受。鉴于此,普通高校院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就是:在学生毕业前掌握两门及以上项目的知识、技术技能,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以后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岗位,其教学评价的具体操作如下:学生可在任意课程中选定适合自己的级别(ABC)进行学习,通过1/3课时学习便可申请考试,考试合格后,重新选择其它课程或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高一级别的学习,学期结束时,按照最好成绩计。每位学生在两年之内必须通过2门课程的C级或1门课程的C 级考试和其它2门课程的B级考试,时间不受限制。 如果在2年之内完成了规定课程的考核,并达标者,可申请免上体育课,但是必须参加身体素质的测试。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将考试内容分为4 个方面:理论(包括健身与健康知识、裁判法等)20 %;身体素质(包括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30 %;选项技术综合考评40 %;平时学习与体育锻炼态度10 %。并且在学生学习开始时,教师对学生的基础和运动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并作出恰当的评定,供最后评定学生成绩时参考。考试的内容应趋于简单化,要把学生身心素质提高的幅度、运用所学技术进行锻炼的能力、锻炼的次数等,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

3.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传统体育学习方式把学生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弱化,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就要改变学习的“他主性”,即以学习者为中心,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提升的过程,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生在体育学习实践中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和终身锻炼的能力。二是由“接受式”学习变“发现式”学习,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都是以讲解示范的方式将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呈现给学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发现要学习的内容,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使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体验,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结论与建议

1.普通高校院校的体育教学在遵循“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总体指导思想的前提下,还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其教学宗旨,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

2.整合普通高校院校体育教学结构是体育教学的主导,它决定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走向,不能应用单一的模式,实行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学评价对整个在校期间的体育教学任务予以量化,有助于培养“体育特长+专业”的普通高校人才。

3.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除教师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外,还需要领导的重视和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志宏.以评估为动力.推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J].高教研究动态.

[2]张又新.浅析课堂教学三要素关系,探索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4 ,(增刊).

[3]李跃. 论如何培养普通高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教育与职业,2005, (18).

第9篇: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完美逻辑;返璞归真;火热思考;主动建构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实现上述目标,其中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前的教学状况是,学生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文化课知识,甚至连体育课、音乐课和美术课都变成了作业课。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太低,只能依靠刻下的大量练习来掌握知识,事倍而功半。因此,只有首先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才能使学生从文化学习中解放出来,实现全面发展。

数学的教学,最终要教师本人落实到课堂中去,要做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就要求我们教师“从本质上吃透你教的东西,形成连续且完美的逻辑”。 只有教师自己对所教的知识有正确的逻辑,才能对教材有独到的体悟,在课堂教学中也才能做到“精彩纷呈”,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思维,真正的让学生理解知识。

显然,一堂高效的数学课教学必须呈现“完美的逻辑”。我们在课堂中要追求的“完美逻辑”,一般其内涵包括: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数学理性精神(依靠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以形成概念、判断或推理,这种认识为理性认识。重视理性认识活动,以寻找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内部联系)的体验等方面。

基于对“完美逻辑”内涵的认识,本人认为要在课堂中呈现“完美逻辑”,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教师要深透领悟教材内容

回顾自己上过的许多的课,总感到有些许的憾意:课堂缺少耐人回味的东西,缺少引起学生思考的部分,对教材内容的领悟浅薄,缺少厚重感与独到之处。本人认为要弥补这些憾意,教师对教材的领悟必须有自己的眼光,目光要深邃,看到的不能只是文字、图表和各种数学公式定理,而应是书中跳跃着的真实而鲜活的逻辑。教师只有不断揣摩教材,才能对教材有独到的体悟,在课堂教学中也才能做到“逻辑完美”。

让我们来看一则例子:

数学中要讲到图形的平移和变换,如果单从数学上进行图形的平移和变换学生就很难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觉得所学知识只是一个图形的游戏。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教师本身并没有理解图形的平移和变换的真正含义,逻辑上缺少了一段。图形的平移和变换实质上是对现实中实物平移、旋转等现象的的数学抽象。因此,学习图形的平移和变换应该从实际中物体的平移、旋转等现象入手,让学生真正理解图形的平移和变换的来源及意义。

让我们再来看一段函数增减性的教学例子:

教师:现在最让中国人骄傲的篮球运动员是谁?

学生:姚明。

教师:你们知道姚明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2.26米。

教师:姚明一出生就是2.26米吗?

众学生:不是。(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姚明部分年龄段身高的直方图)

教师:我们以姚明的年龄为自变量,姚明的身高为函数值建立一个函数关系,能否得到以下结论――姚明身高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学生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教师不急于揭示答案,而是把学习的目标引向了函数关系中两个变量变化大小的相互依赖关系上。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观察函数y=2x (x≥0)图像的x值与y值的动态变化效果,得出如下结论:

(1) 函数的图像向坐标系右上方延伸;

(2) 随x取值的增大,y的值越来越大。

这时,教师可以总结:这种随x的增大,y也随之增大的现象称为y随x的增大而增大。类似地,在学生观察了函数y=-2x (x≤0)图像的动态效果后,得出这种随x的增大,y越来越小的现象称为y随x的增大而减小。

通过一个生活背景的实例和对函数y=2x图像的直观观察,产生了函数增减性的生活语言的描述,使学生理解到的是两个变量之间具有依赖性的增减关系。这是函数增减性中最为基本和初始的思想,是根本性的要素,也是从生活中原初思想迈向数学知识的关键一步。

回顾关于姚明身高的话题,有学生指出姚明的身高不可能随年龄的增长不断长下去,因为到一定年龄以后身高还会变矮;因此,姚明身高与年龄的关系严格地说应该是:姚明在某年龄段身高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这时,教师抓住“分情况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函数的增减性与其取值范围有关。因此,在描述函数增减性时,应该说清楚x在哪个取值范围内,从而使学生对增减性的理解从图像的直观体验向数学化的严格性迈进了一步…

二、改进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那么,在数学课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呢?

1、让学生主动探索

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过去的数学课常常是学生被老师的一连串问题牵来扯去,完全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其不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同样问题,由教师提还是由学生自己提?绝不一样,往往是学生提比教师提效果好。

其次让学生自已解决问题。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关键还在于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已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动口、动眼、动脑、动手、查字典、写要点、划批注,教师适时设疑激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为主体,不是不要老师的“主导”作用。一般说来,教师的认识先于学生、高于学生。而学生心理特点又不同成人,加上本身知识有限,自学是有困难的。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新课程教学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动脑筋,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要想激发学生的思维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动脑,主动学习,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诱发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励学生独立思考。这里的前提是给学生顺畅的、简明的逻辑,使学生理解其意义。

总结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高境界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呈现“完美逻辑”。“持之以恒,贵在变通”,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在领会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理解数学最本质的方法,朴素的思想,必须在逻辑上正确、连续。只有真正正确的逻辑学生才能理解,才能使人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就一定会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和教师在教的的过程中都找到乐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翟光辉.浅析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课堂启迪学生思维与控制.2011(08)

[2]许栋.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策略.2010(14)

[3]李国洪.情境教学让高中数学课堂更有情趣.2010(08)

[4]例谈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2010(6)

[5]浅谈情境教学对学生思维的激发作用- 现代农村科技 - 2009(12)

[6]课改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的体会- 考试周刊 - 2011(32)

[7]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贵州教育 - 2007(2)浅谈数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