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篮球传球教学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校;篮球教学;问题
引言
关于学校篮球教学问题,有调查显示:许多受过完整学校篮球课程教育的高中甚至大学生不会进行篮球比赛或游戏;真正会进行篮球比赛的学生,不是从学校篮球课程中习得,而是凭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外活动进行篮球运动的练习与比赛。很显然,我国的学校篮球教学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和偏差。众所周知,篮球教材是学校体育教材的主要部分,篮球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大的课程内容。但是回顾整个学校篮球教学过程,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几个不同学习阶段都是教授同样的篮球技术,如双手胸前传球、体前变向运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交叉步突破等基本技术,每个学习阶段都是采用统一的现行篮球技术分类体系,没有教学内容的变换与侧重,不符合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已经厌倦了目前进行的一味重复的学校篮球课程。
一、目前学校篮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篮球教材改革的不断进行,学校篮球技术教学的研究也更加深入。目前中小学乃至高校的公共篮球课中技术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不同学习阶段的篮球技术教学课上重复着相同的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学生在比赛中掌握运用篮球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教学目标,并且造成学生们对学校篮球课失去兴趣;另外,篮球技术教学没有层次性和侧重点,如此缺乏层次分类和没有侧重点的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身心发育特点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规律。
(一)篮球教学内容重复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同学习阶段的篮球技术教学课上却重复着相同的教学内容,举例说明:小学、初中体育教授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交叉步突破等,高中还是教这些内容,大学亦是。学生真正掌握篮球运动的技战术和技能,并将所学的基本技能运用到日常的体育锻炼或比赛游戏中,从而让学生喜爱篮球运动,最终形成坚持运用篮球运动进行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是学校篮球教学的最终目的。篮球教学内容的长期重复和基本技术的简单罗列不仅无法完成学生在比赛中掌握运用篮球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教学目标,而且造成学生们对学校篮球课失去兴趣,甚至出现烦躁情绪,对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不利。
(二)篮球技术教学缺乏层次
小学、中学、大学的篮球技术教学缺乏层次性和侧重点,如同问题一所述,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学习阶段的篮球教学重复着同样篮球技术的教学,如此缺乏层次分类和没有侧重点的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身心发育特点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规律。小学、初中的篮球技术教学的内容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篮球技术,同时适当添加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的教学内容最好;而高中和大学应该侧重教授学生如何在比赛中正确的运用篮球技术,真正提高篮球比赛能力,如保护球的方式和身体姿态、在有防守时如何运球、在比赛中哪种情况下传球等。但是当前学校篮球技术教学中,不同学习阶段却没有任何侧重于技术掌握或者技术运用不同层面的教学内容,只有技术掌握层面的内容,造成学生只会诸如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交叉步突破等单个技术,却不知在篮球场地上如何打比赛,如有防守时应该如何运球,在比赛中哪种情况下传球、运用哪种方式传球,如何在比赛中获得球、并得到进攻机会,如何才能有效的得分,怎样得分等。
二、分析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篮球教学内容只停留在技术掌握层面,缺乏技术运用层面的知识内容
学校篮球教学内容的只包括诸如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交叉步突破等此类的单个的掌握层面的技术,缺乏在篮球比赛中实际运用的技术。比如篮球课上,教师教授学生正确运球技术,其动作要点是:两腿略弯屈来降低重心、上体前倾、注意控制运球的高度、手按拍球简洁有力、手与脚协调配合一致等,但是没有教授比赛场上如何运用技术,如有防守时应该如何运球,在比赛中哪种情况下传球、运用哪种方式传球,如何在比赛中获得球、并得到进攻机会,如何才能有效的得分、怎样得分等等,学校篮球教学内容缺乏比赛或实战中技术运用层面的知识。
(二)篮球教材排列未按照篮球教材特点和规律编排
学校篮球教材的排列出现严重问题,普通科目如数学、物理等,这些科目教材之间的排列都是直线排列关系,前后教授的内容基本不重复,它们有很强的前后顺序排列关系,如数学科目的教学,必须是先教加减运算再教乘除运算,先教正数运算再教负数运算。而体育科目的教学内容却没有这种强烈的顺序排列关系,如篮球运动的技术教学,没必要先教传球再教运球、先教运球再教投篮,这些简单内容的教学没有必要的前后顺序。需要强调的是小学篮球教学不仅要有技术教学,而且必须有篮球比赛教学,中学必须有技术和比赛教学,大学亦是。
(三)现行分类体系与学生掌握运用知识技能规律、篮球运动规律不符
现行篮球技术分类体系分为进攻、防守两项技术,进攻技术有:运球、投篮、传球、突破;防守技术包括:防守对方、抢球、断球、盖帽、打球。而前面讲到:篮球运动本身的规律就是具有开放、动作组合、攻防制约、运用不确定等特性和规律。所以,这样简单的分类,使本该结合在一起的篮球技术分成孤立的进攻动作体系和防守动作体系,既无法体现篮球运动的整体规律,又不符合技术分类体系的逻辑要求。篮球技术分类体系应该按照篮球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或按照学生对篮球运动技术掌握及运用的认知规律或按照学校体育中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篮球技术的教学目标来编集和排列。但是现行分类体系只是将篮球运动表面的整套技术切割成所谓的单个篮球技术,然后再将这些单个技术简单罗列,就变成现行篮球教材技术分类体系,这是绝对不行的,学校篮球教学出现严重问题。现行学校篮球技术分类体系使学生在篮球课上只是学到了单个的篮球技术,掌握了所谓的篮球技术,这只是篮球技术掌握层面的内容,但是学生却不知道如何在比赛场上运用所学的东西,即学生没有获得知识技能运用层面的篮球技术,没有掌握打篮球的比赛方法。应该从篮球教学内容、教材排列和技术分类体系等方面阐述对学校篮球技术教学的影响,结合当前篮球技术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深层原因,尝试构建学校篮球教学内容新体系———技术运用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杰凯.论篮球教学训练中技术概念界定及其分类的理论误区[J].体育科学,2008,28(1):82-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17+35.
[4]季浏.体育与健康<水平五>(高中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5-156.
一、篮球教学意义概述
篮球教学具有鲜明的优势和运动特点,这项体育活动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阔的活动空间,是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素养的亮点运动之一。近年来,随着学生体质每况愈下,出现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状态。而篮球运动又是集参与性、趣味性、应变性、娱乐性和竞技性于一体的集体项目,因此它可以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而让学生感受到集体荣誉感,培养其协作精神,这从客观上促进了学生相互合作、取长补短的精神的形成。如此,不仅有助于改善学习结构,激发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之间形成互相鼓励、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氛围,而且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中篮球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不能体现健康教育观念
当前的高中篮球教学,其内容陈旧、方法呆板,不能适应新课改的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一味地追求放松课业压力的发散式教学,没能对学生健康教育观念的培养和形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高中篮球教学不能只看当前利益,要高瞻远瞩,保证学生掌握必要的篮球运动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终身篮球运动的习惯。但是教学实践中,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这主要与我们传统的应试教育有关,一切都为主科成绩服务,这样必然偏离了素质教育的中心。
(二)教学模式与内容老化
作为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篮球教学应该注重技术传授,同时也不能忽视在学生中普及;教学注重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素质的提高;重视比赛,忽视了篮球运动带给人的乐趣和享受。教学呈现相对落后的程序化模式。在教学内容上,许多时候还停留在基本姿势、运球、控球、传球和投篮等动作的分解讲述上,缺乏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提高高校篮球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抓基础,重能力
高中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品格意志和提高综合体育能力的教学理念。努力将体育精神贯穿到篮球教学过程中,并将篮球技术和运用技能的教学,与学生的健康运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体验运动的快乐,从而锻炼意志,强健筋骨,陶冶情操,提升品位。
比如,笔者在教学“篮球投篮技巧”时,一般采用“一分钟跳投”等方式让学生来体会投篮的节奏感,领悟其中的技巧和奥秘,提高投篮命中率。当然,在练习开始前,我们需要先给大家演示正确的动作技巧和规范的动作,在训练过程中要时时提醒和纠正学生投篮的基本动作,每位学生训练完毕我们还要及时点评和指导,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并指导那些技术有待提升的学生继续努力。
(二)活泼课堂,游戏教学
游戏是一种活泼的教学方式,是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乐于接受的学习和运动方式,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牵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体育运动,更需要我们以游戏的形式进行。
1.设计的游戏要适合篮球运动的教学内容
高中篮球教学中的游戏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和心理特点出发,全面参考每位学生的技战术水平设计战队形式。对于活动量和技术标准要求等,都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
在教学传球技巧时,笔者曾通过头上、体侧、胯下等不同的传球接力游戏来训练大家的耐力、技巧和竞争能力;投篮训练时,我们可以分组进行竞赛,固定距离和固定方式进行投篮竞赛,投中多者为胜。
2.依据实际学情设计游戏方式
体育游戏教学的设置在不同教学阶段也需要设计不同的方式,比如:教学伊始游戏设置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牵引其注意力为主;基础部分设置要设计能训练技能和技巧的游戏活动;课堂最后游戏设置要注意趣味性和娱乐性,使大家感到兴趣犹存、意犹未尽。
具体到篮球教学,笔者认为训练技能时最好设计竞争性游戏,比如训练运球,为了让大家感兴趣,笔者设计了一人运两球的游戏活动,看谁能在双手拍球前进中走得更远。这种形式的训练,不但让学生保持了旺盛的兴趣和竞争意识,而且延长了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有意注意时间。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学习效率就不言而喻了。
3.开展对抗游戏
体育游戏的功能特征决定了它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特殊地位。篮球本身就是对抗性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因此,根据篮球课的特点设定对抗性篮球体育游戏不但可以使单调、枯燥的技术练习变得生动活泼,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篮球的主动性,促进其篮球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比如:笔者用“两传一抢”游戏来进行篮球传接球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的传球速度,让他们掌握隐蔽传球技术。笔者一般将学生分成三人小组,其中两人面对面相距三四米站立,第三个人在中间准备抢球。游戏一旦开始,两边的传球者用各种方式互相传球,努力不能让抢球者得逞,而站在中间的抢球者则想尽办法迅速作出反应来抢球,当某一传球方传的球被抢球者抢获,则必须互相置换游戏角色继续进行。如此设计,将篮球战技融入游戏,避免了单一练习的枯燥性,能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训练,有助于大家很好地掌握动作技能,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游戏 篮球教学 运用
篮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而篮球游戏是篮球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篮球游戏可以根据场地规模、人数多少、组织形式等来开展,学生比较容易接受。通过游戏让学生自主地感受和体验篮球的快乐,这合平篮球教学中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的要求。用游戏教学法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奋性。同时,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心理特点,将游戏融入到篮球课堂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篮球教学中运用篮球游戏的作用
1.对于增强体质有重要作用。篮球游戏是一种有效的身体锻炼手段。经常参加篮球游戏,不仅能增强他们的体质,发展基本活动能力,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还可以为提高运动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篮球游戏既可作为小学篮球教学的基本教材之一,使学生达到直接锻炼身体、掌握篮球技能的目的,又可作为篮球教学和训练的一种手段,为完成教学和训练的主要任务服务。
2.开拓思维活动。篮球游戏不仅仅一种游戏活动,它是利用篮球调动智力,以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一种教育锻炼方法。在篮球游戏中,仅仅依靠身体的实力是不足以取胜的,还要合理地结合智力活动才行。在“胯下传球接力”游戏中,传球时学生就思考:怎么跑动、怎样从胯下传球给前面的同学、传球时用多大的力度才能将球准确传给其他队员。这对培养和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竞争能力都是很有意义的。
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特征
1.趣味性。一种游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情节、角色、竞争、协作等因素。因此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变,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小学生主动参加。在小学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创编游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竞争性。游戏的形式多样多变。游戏的参与者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判断、分析及做出正确的反应。因此,游戏具有竞争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求胜欲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协作性。篮球游戏将个体融入群体,汇集集体的力量,最终取得游戏的胜利。因此,篮球游戏具有集体的协作性。如“迎面接力”“叫数抱团”“同舟共济”等游戏,只有通过团体的协作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三、篮球教学对于游戏的选择
1.游戏的选择需要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学生学习篮球技术与技能的过程是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进行选择,比如男女生在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等方面有差异,我们就要选择能照顾到女生而男生又不会觉得无趣的游戏。
2.游戏需要紧扣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篮球教学课需要根据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编排、选择游戏,以达到预定效果。不同内容的游戏教学,目的是不同的。在学习运球技术时可开展“运球接力”游戏;学习原地传接球的技术时,可采用“比谁传得次数多”和“传球接力”等游戏。这些游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技能,有效地完成体育教学的各项任务。
四、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1.体育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教育作用。打一场篮球,只有和谐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这也是篮球的魅力所在。因此,在游戏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做人道理的教育,不能忽视游戏的教育作用。比如:“运球接力”需要每个学生经过默契配合才能取得胜利。情景游戏“炸碉堡…‘抗洪救灾”等在于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游戏的组织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选择、自由结组参与游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竞争,既能让他们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又能培养学生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2.游戏在篮球教学基本部分的运用。基本部分的教学是学生锻炼身体、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传统教学方法,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篮球技术和形成规范动作方面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对老师所教授的动作兴趣不高。学习原地传接球技术,如果教师一直强调传球技术要到位、动作要规范等,一直执著于纠正动作的细节方面,那么教师要想使学生达到自己的教学要求就比较困难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游戏来配合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逐步掌握新授的教学内容。
体育课堂教学中,热身环节必不可少。特别是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小学生而言,有效的热身能够预防运动损伤;能够提高运动效果。传统的小学体育热身活动以做操、围绕操场慢跑几圈为主,这样枯燥的热身显然不足以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而如果将游戏帮助学生达到热身效果,学生会有很强的参与欲望;并且,游戏还能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心理状态。例如,在学习小学体育《篮球》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篮球运球游戏”辅助学生的热身运动。一方面,在运球游戏中,学生能够以轻松的状态参与其中,缓解课前紧张状态,达到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另一方面,篮球运球游戏能够让学生熟悉球性,为教师的篮球教学做好铺垫工作。又如,在学习小学体育《跑步》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拉网捕鱼”游戏。采用这一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素质和协调配合及躲闪能力,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教师将学生分为两大组,并请出代表猜拳决定各个队伍的角色:渔民和鱼;然后,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开展游戏。除了以上提到的游戏,在热身环节中,教师还可以开展“喊号追人”游戏、“击掌传球”游戏等。需要注意的是,热身环节开展的游戏时间不宜过长,以达到热身效果为宜。
二、游戏导入,活跃体育课堂氛围
利用游戏作为课堂导入,能够快速活跃课堂氛围。在利用游戏导入时,需要控制好时间,一般以三到五分钟为宜;游戏内容与即将学习的体育内容要相关联、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例如,在学习小学体育《投掷》这一内容时,教师在导入时设计了“喊话”游戏,有效导入新课学习。“喊话”游戏的设计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向前抛球能力。游戏规则:在教师划定的线内向前抛球,分为四个小组进行。准备抛球前学生需要大声喊:我不?D?D,如我不拖沓;我不偷懒;我不笨……这样一来,学生大喊“我不?D?D”,振奋士气,活跃课堂氛围,取得很好的导入效果。又如,在学习小学体育《篮球》这一内容时,教师设计了“传球比快”游戏,旨在让学生提前接触篮球中传球的内容,活跃课堂氛围。首先,将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进行传球比快游戏。每小组学生排成两个列队,中间间距2米,进行传球(指定区域传球);其次,讲解规则。传球时球不能落地,否则双方需要重新回到起点,开始传球。最先轮完传球的小组获胜。这一有竞赛元素的游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努力合作,争取取胜。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游戏中团队意识得到培养,又初步接触了传球,为后面教师讲解篮球传球技巧奠定良好基础。导入的游戏设计应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游戏,以满足学生的“尝鲜”心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游戏教学,化解体育学习难点
在学习体育过程中,总会有学习难点。有时,一直重复练习某个体育技能动作并不能化解学生的学习难点。而如果利用游戏的方式,能够化难为易,学生领悟得更快,然后,再反复操练,即可让学生顺利掌握体育动作技能。例如,在学习小学体育《分腿腾跃》这一内容时,教师设计了“喜洋洋与灰太狼”游戏,有效化解了学习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起跳后撑器械,学生难以克服起跳心理,因而觉得学习上有困难。因此,教师设计了“喜羊羊与灰太狼”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喜羊羊、灰太狼。为了避免被灰太狼抓住,学生必须越过障碍物(器械),学生需要以分腿腾跃的方式越过。成功越过后,灰太狼就不能抓住喜羊羊。设计这个游戏,学生融入角色游戏时,快速跑,为分腿腾跃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学生的躲闪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游戏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调味剂”,也是学习“好帮手”。因此,教师要巧用游戏,化解学习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四、游戏巩固,提高学生体育技能
[关键词]篮球游戏 教学目标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252-02
前言
篮球运动的增智、健身、教育、宣传、社交功能越来越被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领导认可。目前各个学校开展的体育公选课中篮球教学占了相当比重,尤其是相对于男生,更是必选的运动项目。对高校体育来讲,使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发展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尤为重要。[1]学校篮球课中应该紧紧围绕篮球基本功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和对篮球规则的认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现今篮球技能教学中添加合适的游戏,使教学增添趣味性和益智性,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篮球游戏作为教学手段,为学习篮球技能和培养篮球意识的方法提供依据。
一、研究意义
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运动成绩的好坏不仅与个人的技术相关,更与全队的技战术运用密切相关。而游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同学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还能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及自信心,还能使同学们学会换位思考等,增强集体荣誉感,从这点上说跟篮球这项运动本身的意义想通,所以在篮球课进行游戏教学是很有必要的。[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的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游戏教学模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与活跃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有所增强,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归属感、支持和关怀,他们的角色意识得到发展,有助于养成他们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虑问题,并能逐渐形成系统化的思考。我们在以下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游戏法对大学生的个性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三个组,一组、二组为对照组,三组为实验组。通过教学效果对篮球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维普期刊上关于篮球教学现状、体育游戏、篮球游戏的相关文章近五十篇,学校图书馆部分相关资料,以及王家宏主编的《球类运动―篮球》,潘绍伟主编的《学校体育学》等书籍,形成本论文的理论基础。
2.临场实验法。
对照组一采用传统上课模式,即三基型教学法,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对照组二,采用一般体育游戏进行教学,加入体育游戏内容活跃上课气氛;实验组采用篮球游戏教学,游戏与授课内容相结合。
三、结果与分析
何为体育游戏,蔡锡元、李淑芳认为:体育游戏是在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综合人体的跑、跳、投基本生活与劳动技能及各项体育基本运动形式,创编出多种形体动作,并根据全民健身的需要,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拟定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和竞技性较强的比赛规则而创编的游戏。[3]
陶志翔认为:体育游戏是在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综合人体的跑、跳、投基本生活与劳动技能及各项体育基本运动形式,创编出多种形体动作,并根据全民健身的需要、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拟定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和竞技性较强的比赛规则而创编的游戏。[4]
篮球课中的体育游戏就是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下,将篮球技术中的运球、传球、投篮等技术同简易的战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训练的一种活动性游戏。
(一)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学校篮球课上课模式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实地调查以及期刊上的数据资料分析,多数教师注重篮球技能的灌输,轻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中心,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多数教师看重的是达标人数而不是发展学生的篮球兴趣,难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念。体育课程相对较难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多数对篮球感兴趣的同学表示对篮球课感兴趣,却更愿意自主比赛,对篮球课较为失望。时间久了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难以掌握技能,形成特长。不感兴趣的同学甚至不去上课。
(二)具体实验内容、方法、结果及分析
双手胸前传球快速、有效,是最常用的传球方式,对三个组分别进行双手胸前传球的教学,依次采用“三基型”教学、体育游戏教学、篮球游戏教学。
对照组一采用“三基型”上课模式,教师集合整队,跑步、徒手操热身,讲解示范双手胸前传球的基本动作,分解动作讲解练习,分组练习,教学比赛,课程评价。
对照组二在原有基础的课堂上中添加体育游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游戏项目设计:将学生分成四组,从排头开始依次进行头上胯下传球比赛。排头传球之后迅速到排尾接传球,以此类推。最先传到最后一名的组别为胜。
实验组针对授课内容添加对应篮球游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游戏项目设计:以两名传接球技术较好的学生作为队长,其余学生成圆圈站立,左右间隔一臂,报数,奇数为一队,偶数为一队。两队长各手持一球背靠背站立于圈内,游戏开始,两队长均以双手胸前传球方式把球传给自己的队员,队员接球后迅速将球回传给队长。依次进行。两队所传的球相互追逐,以接球队员超越对方的队为胜。
规则:1.只能采用双手胸前传球方式;
2.队长只能在圈内移动逐一把球传给本队队员。
对照组一教师虽然能够调动学生进行教学工作,但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有抵触心里。平均心率为110/min,较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由于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对技能的掌握比例不高。从统计结果来看,以教师为中心的上课模式较难满足学生的需要。
对照组二学生情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与学生能有很好的交流沟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平均心率为135/min,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有所提高,但不明显。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对新课标要求下课堂的教学作用较为明显。
实验组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安排对应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数据显示学生平均心率为145/min,起到了很好的身体锻炼作用,技能掌握优良百分比为80%。这种体育课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运动,达到锻炼效果。并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到实践中来,从不熟悉到熟悉再到热爱,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学生普遍反映良好。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篮球游戏的特点决定了在篮球教学中的发展地位。就研究过程和结果来看,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进篮球游戏教学十分必要。应该合理、科学地应用篮球教学这种教学手段,对于有效完成篮球教学训练工作能起到其他方法难以起到的作用。[5]有针对性地安排篮球游戏,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基本技术以及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还能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健全的品格品质,为构建“终身体育”的观念打下基础。
(二)建议
要以篮球技术动作为基础进行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这些技术动作,可避免枯燥感。青少年兴奋性高、求胜欲望强,在游戏过程中会出现不注重动作质量的问题。教师需要注意在规则的实施,保证动作质量,使学生达到既学又练的目的。游戏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技术的掌握程度。篮球游戏要能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精神。竞争关系要以集体为中心而不是个人。可以采取小组游戏竞赛法的方式,将成绩相似的学生组成一组进行竞赛,每个竞赛组的优胜者为其所在小组赢得相同分数,而不管是哪个竞赛组;这就意味着学习慢的学生(同其他学习慢的学生进行竞争)和学习快的同学(同其他学习快的学生进行竞争)都有着成功的均等机会,使得以往在学业成绩上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可能为自己的小组赢得最多的分数。最后成绩优秀的小组获得认可或其他形式的奖励。各个组别的学生应该团结协作相互配合。
同时建议有些游戏教师能够参与进来,与学生形成融洽的关系。在游戏结束后要能够公正公平地给予评价,胜奖败罚。同时对学生要有所鼓励,并且进行思想教育。以小事寓大理。篮球游戏一般带有竞赛性质,有些游戏对抗性强。因此要注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准备活动要做充分。
【参考文献】
[1]林君薇.体育游戏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10月.
[2]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3]蔡锡元,李淑芳.体育游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2002,1.
[关键词]小学体育 篮球教学 游戏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0-072
在较多体育项目中,篮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别受学生的欢迎。小学篮球教学中,想要提升小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教师应充分结合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融入游戏教学模式,在吸引学生学习的同时,提升篮球教学效率。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提升小学篮球教学质量及水平。
一、利用组合型游戏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
篮球运动需要多人配合完成,因此,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非常关键。在一个篮球团队中战术配合必不可少,在比赛过程中,进攻与防守必须由团队中的5人积极配合来完成,队员在赛场上的配合要十分默契。
例如,队友在结束投篮以后,队长要及时组织队员来抢篮板球,然后开始返攻。体育老师在开展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生攻守平衡方面的训练,提升团队战术配合的默契程度。同时为培养队员间的信任感,使整个团队可以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及相互谅解,体育老师在训练中,可以开展一些需要集体配合的篮球游戏,在训练的过程中慢慢向学生灌输集体观念,使学生了解到互相配合在比赛中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利用活动型游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老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球性、培养球感。学生在充分掌握了球性、培养了球感以后,就会慢慢对整个篮球运动的内在发展产生兴趣,而游戏恰是培养球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此阶段的篮球教学,游戏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玩耍为主,老师在备课、课堂进行及课堂结束等阶段,都是以玩耍的活动性游戏开展。但是玩耍性游戏不是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玩,而是使小学生在玩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兴趣。年龄相对较小的学生体能较低,开展团体性游戏具有一定的困难,对此,老师需以篮球为活动器械进行游戏教学。
例如,老师在指导学生两两进行投球与传球的过程中,可放一些节奏性比较强的音乐,学生跟着歌曲节奏完成相应的动作,两个同学之间互相传球,循环往复。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个定点投篮的游戏,让学生在不同的点把球投进篮筐中,谁最先投完,且投篮准确率较高,谁就赢。对于输的学生,老师可规定输几个投篮点,就做几个下蹲或俯卧撑,从而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渐渐提升学生的球性,增强学生体能和身体素质。
三、利用趣味型游戏提升小学篮球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老师在备课时,应充分整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游戏开展篮球教学。在此过程中,老师需将课堂游戏与篮球教学相结合,按照小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合理调整游戏。因此,老师需安排好篮球课程的教学时间,组织小学生完成适度的游戏,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模式,确保篮球教学安全、顺利地实施。
例如,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传球技巧时,可开展相关的传球接力游戏,进一步调动教学氛围。在篮球课程教学中,老师把学生分成四队,各队成员分为两小组分散在两边,比赛主要是以各成员通过传球接力的方式开展,率先完成的队伍获得胜利。通过开展这种比较简单、安全的游戏,能够较好地调动小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四、利用竞技型游戏强化小学生的运动技能
体育篮球教学在小学的有效开展,能够大大的提升小学生的运动技能,同时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按照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游戏教学和篮球教学进行结合,能够大大提升篮球教学效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之后,对于学生对篮球知识学习的掌握程度,老师可通过举办相应的活动或是比赛来强化学生的蓝球运动技能。
例如,在小学篮球课程教学完成之后,体育老师可组织学生完成一次篮球竞技比赛,让班上所有同学自由的组成几个队伍,轮流进行篮球竞技比赛,针对比赛中取得胜利的队伍,在期末考试中可以得到加分。在学生对篮球的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的前提下开展竞技游戏,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小学生的篮球应用技能,还能提升篮球教学的效率及质量,使得整个小学体育教学效果得到较好的提升及拓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 篮球运动 技术训练
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发展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 篮球教学课程因为具有较好的娱乐性、较高的技术性、较强的身体对抗性普遍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但喜欢打篮球与篮球训练是两个概念,打篮球是比较愉悦的事情,而篮球训练有时是要经常重复才能达到技术的熟练,往往这时的篮球运动是枯燥的。那么,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篮球训练技能?就此,谈谈笔者的几点认识。
一、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篮球运动训练的兴趣
中小学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他们对问题与事物都具有自己的见解。在篮球运动教学中,上好第一节理论课、介绍篮球运动的发展很重要,并且理论内容一定要与实际事例结合起来讲解,营造宽松、和谐、求实的课堂氛围,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我们要将正确引导、激发兴趣作为切入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另外,还应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并结合各个比赛进行点评,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因势利导,唤起学生篮球技术训练的意识
教师在篮球体育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年龄特点,尽量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活泼,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如教学篮球“三步上篮”时,技术动作可分为五步教学:第一步是先在篮下最佳位置,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体悟手指拨球的感觉。第二步是练习者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后退一步,学习左脚向前一小步,同时起跳完成上述动作。提示学生步子不要太大,上步要快,起跳时左脚用力蹬地,尽量高跳以克服和避免向前冲力过大。第三步是练习者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再后退一大步,右脚先跨一大步,左脚快速跟进一小步,起跳投篮。左脚跨步时,双手将球持于腰腹间。第四步是在第三步的基础上,适当距离,左脚在前,接同伴抛起或传的球或自己运球,再双手持球完成上篮练习。第五步是在熟练后,逐渐加大抛接球的距离,也可以学生自己做运球,完成上篮练习。动作口诀是“一大、二小、三高跳”。这样技术动作要点突出、简明扼要,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还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学生跃跃欲试的激情油然而生,从而升华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1.运球训练。运球在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主要体现在快速推进的进攻、带球摆脱防守、上篮得分等等。但是由于动作的不规范,容易被别人抢断;运球时喜欢眼睛看球,球感差。针对这种情况,在训练中我安排了大量的运球练习,包括体侧运球、运球急起急停、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之”字型以及绕“8”字型运球。这些动作在比赛中都是比较经常使用到的技术动作,活动或比赛中效果很好。
2.传、接球训练。传、接球和运球一样,是篮球竞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的配合质量,因此我十分重视传、接球的纠正训练。在训练中针对传球速度慢、高的特点,可利用原地胸前传球的训练进行纠正。对队员在传、接球时经常丢球,重点要求他们注意球的飞行路线、落点和接球的手法。传球的手法主要有双手和单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每节训练课都要进行十五分钟的传、接球练习,主要是行进间的传、接球上篮,还有原地的双人双球练习。为了使传球更有实用性,可把传球、接球与脚步动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对抗强度,提高传、接球的运用能力,目的是经过传球的强化训练提高传、接球技术。在训练中为了提高训练的积极性,还可采用一些内容新颖、生动活泼的传球游戏,使学生在愉悦中训练。
【关键词】高中篮球 合作学习 新课程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兴起于美国,之后在世界各国陆续传播。在美国著名学者埃利斯的眼中,合作学习是最符合教学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没有哪种教学模式可以与之相比。虽然这种观点带有一定程度上的片面性,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至少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那么,究竟如何在初高中篮球课堂教学中践行合作学习法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 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在高中篮球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分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合作学习的分组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灵活分组。
比如,在篮球教学比赛的时候,其分组原则应该做到对等,每队队员必须在中锋、前锋、后卫等位置上可以进行有效对抗,这样比赛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再如,在练习传球的时候,小组内的组员必须要做到异质。所谓的异质就是要求小组内的成员有传球技术较好的,还有较差的,用传球好的同学带动传球差的同学。这样在合作的时候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假如把两个传球较差的同学分到一起,那么失误的概率就会增加。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让男女同组。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比如在练习投篮的时候就可以把男女同学分到一组,男生可以指导女生练习,于此同时男生在投篮的时候也希望可以得到女生的赞扬,从而投篮的积极性更高。
总之,合作学习的分组必须要做到因教学内容而变,不能长期的保持一种分组方式,否则就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这也是由篮球教学的特殊性而决定的。与英语、语文等其他学科合作学习分组具有一定的差异。
2 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做一定的讲述
在合作学习前教师进行讲述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各个小组的成员明确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具体任务。有些篮球教师在合作学习之前缺乏对具体合作学习内容的讲述,从而造成合作学习的混乱和任务不明。这也是造成篮球合作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
例如,在对传切配合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必须要让每一位同学明确传切配合的基本要领,让每一个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并进行灵活的角色调换。这样他们在传切配合的时候才不至于会手足无措,做到有条理的练习。又如,在投篮合作学习的时候,我把男女生分到了一组。在合作学习前我要求男生投篮的时候女生捡球、女生投篮的时候男生捡球。另外,女生在投篮的时候,男生可以对其作出一定的示范,帮助女生进行练习。这样安排下去以后,投篮合作学习会呈现出一片其乐融融的局面,不至于投出去的球没人拣,更不至于女生投篮的时候无人指导。对男女生投篮练习积极性的提高都很有帮助。
需要注意是的:教师在合作学习前的讲述必须要做到简明扼要,切勿废话连篇。必须要几句话点明主旨,让同学们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可以准确把握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最终有效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3 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适当的指导
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篮球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运球合作学习的时候,我发现王耕升同学在与季峰同学配合的时候老是出现失误,多次的失误让季峰同学失去了耐心。于是,季峰在整个的运球过程中干脆自己一个人跑遍全场。这让王耕升同学大感失落。看到这种情况,我严厉的批评了季峰同学,并告诉他在合作学习中要尽量帮助其他同学,这才不失合作学习的意义。对于王耕升同学我则对他如何适应合作学习练习运球进行了相关的指导。经过这一指导之后,两位同学配合的非常默契,他们的精彩配合也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
需要注意的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各个小组的指导应该做到适可而止,不能无休止的指导,以免耽误合作学习的进程,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指导的时候必须要切中要害,让学生能迅速把握合作学习或动作要领。
4 合作学习的评价不可或缺
合作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应该给予每个小组合理、科学的评价,评价内容尽量是以小组为单位,尽量不对组内的个人进行评价,评价应该照顾到整体,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团结合作意识。还可以实施组内互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进行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要具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篮球运动成绩差或者是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比如用相信你自己、表现的很好、你们表现的非常出色等语言激励他们,对表现较好的学生应该进一步进行鼓励。还可以实行组间互评,让评价范围更广。
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能对合作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对有缺陷的地方可以及时发现,这个发现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教师可以发现小组内存在的问题,以便于下次进行适当的指导;另一方面合作学习小组内成员可以及时发现组内合作存在的问题,以便于下次进行改善。这样做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论文摘要:排球运动作为一项大众体育运动已经深入人心,但是通过实践教学和查阅的相关文献,发现了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本文分析传统的排球教学方法的弊端,并且发现了排球运动与其他运动之间的相似性,提出了运用相似教学法进行教学,希望为排球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添砖加瓦。
相似技术教学法是指运用动作技能的迁移规律在教学的过程中把一些动作结构和用力环节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找出共同的规律并加以科学引导和合理安排教学的方法。
一、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弊端
(一)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不合理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观中,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着如何完成教学内容而进行的,教师的职责也就是如何使所有学生都能好的掌握教学内容。比如说过去教学大纲规定了排球教学内容,那么教师就必须进行该内容的教学设计,尽管很多的学生不是很喜欢这个内容。
(二)教学目的设计的技能化
由于传统教学设计的起点是教学内容,所以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反映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的设计只是教学内容的副产品,没有实质意义。同时,教学目的的设计比较偏重于技能目标,如学生对动作掌握的如何、成绩达到什么程度等目标,没有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导致体育教学目标的单一性、竞技化。忽视了体育教学功能的多样性。
(三)教学策略设计的单一化
在教学策略方面,传统的体育课堂重视“教法”的设计,忽视“学法”的设计。而且在教学方法方面重视讲解、示范等传输式的教学,学法上强调模仿、练习等方法。这种教学策略的设计导致学生只能机械的模仿,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地培养,没有从学生如何学习的角度设计学习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地发挥。
二、排球项目不同技术相似环节分析及运用
(一)无球技术同有球技术之间
排球技术分为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无球技术包括准备姿势和移动,有球技术包括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无球技术是有球技术的基础,任何一项有球技术发挥好的前提都是需先做好无球技术,即只有在做好合理的准备姿势和快速的移动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发、垫、传、扣、拦等各项技术。因此,要将无球技术同有球技术同等对待这样无球技术才能做到学以致用,也能有更多的时间提高有球技术。
(二)击打类技术之间
上旋球的击打技术是正面上手发球力跳发球、扣球、两人打垫练习中的打球等各项技术的基础,虽然各自的击球点有所不同,但发力顺序、鞭打动作和推压腕动作几乎完全一样,因此,在教学的初级阶段,应先安排上旋球的击打方法,在熟练掌握之后,根据各项技术的特点,稍加点拨,就能很好地完成各项技术的教学任务,同时,在每次课的准备活动部分,多安排上旋球的击打技术练习,使练习者通过反复触球练习,建立触球部位的肌肉对排球的敏感性,逐步了解、熟悉球性,掌握排球在各种状况下的运动规律,并建立球感。
三、排球同其他运动项目之间相似技术环节分析与运用
(一)扣球助跑起跳同跳远相似技术环节分析及运用
排球两步助跑,起跳扣球与跳远两项技术的技术环节均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阶段组成,助跑基本上都属于水平助跑技术,要求在正确完成起跳的前提下,发挥可控制的最大速度(扣球尤为明显,助跑速度以有利于制动和完成起跳为前提)。扣球时第1步的步幅比第2步小,为第2步主动加速,提高助跑的水平速度做准备。跳远时,后3步中,最后一步的步幅相对较小,为的是获得最佳的起跳角度及提高水平速度做准备,因此,扣球第一步与跳远最后一步在技术环节上,其共同特征基本相似。
(二)上旋球的鞭打动作同掷标枪和网球发球技术相似环节分析与运用
鞭打是运动员挥臂做动作时,以身体转动发力,以大臂带动前臂,前臂带动手腕的抽打动作。从力学角度分析,在挥臂初期手臂在肘关节的弯曲是必要的,这样能缩短半径,增加大臂转动的角速度。另一个方面,左腿的支撑与蹬伸是实现动量增加和传递的重要步骤,它保证了身体重心升高,并且为转体收腹提供了更大地发挥空间。通过以上分析,正面上手发球和掷标枪动作以及网球发球技术在以上各环节上完全一致,大力跳发球、扣球、两人打垫练习中的打球技术在引臂动作和鞭打动作也是完全一致。这些共同特征为上旋球中鞭打技术的教学提供了帮助,因此,在进行上旋球击打技术的教学时,要多结合以前的动作印象对学生进行启发。
(三)传球同篮球的双手胸前传球技术相似环节分析与运用
准备姿势篮球、排球相同,只不过排球是不持球。篮球的教学持球强调掌心不触球,两手持球时呈半球状,所以在排球传球技术教学时引入篮球持球动作,就很容易使学生掌握,而不必担心手型不对而挫伤手指和出现错误动作。
四、运用相似技术教学法进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根据各项技术的特点,研究相连接、相类似或动作结构相同的动作,处理好教学内容之间的纵向、横向联系,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二)制定教学进度时要首先考虑以同类型动作中的基本动作为基础来安排教学顺序,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相互诱导的原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进度要科学合理,把相连接的技术教学放在同一阶段教学中,以某一教材为主,另一教材为辅,相辅相成,交替出现,以期起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快掌握动作的目的。
(四)在利用其他项目动作进行迁移教学时,应采用诱导和对比分析法,将已有的技术动作轻松地迁移到新技术的教学中,使学生快速掌握和提高新技术。
参考文献:
[1].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理论关系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