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

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第1篇: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

(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并求得发展,需要不断地筹集到资金。从企业资金来源的构成来看,企业成长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内部资金积累和外部资金投入。内部资金是指企业留利和折旧资金,由于现阶段我国企业的留利水平低,企业发展主要依靠外部资金,而外部资金需要从金融市场上筹集,其中短期资本通过货币市场筹集,长期资本则通过资本市场筹集,按照资金是否在供求双方调剂,可以把长期资金的筹集方式划分为两种方式,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所谓直接融资,是指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由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协商进行的资金融通。通过商业信用、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方式进行的融资均属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则是由企业通过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地向资本的最初所有者筹资,它的基本形式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从零散储户或其他委托人那里收集来的资本以贷款、购买企业股票或其他形式向企业融资。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的优劣如何,长期以来在理论界一直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银行的信贷范围比较广泛,使得融资具有相对集中性,从而可以调节资金的供求与运转,开发多种金融商品与融资渠道,使融资成本相对降低、金融风险减小。同时,由于金融机构掌握融资的主动权,能对企业构成信贷约束,有利于信贷资金的合理流向与配置。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认为间接融资具有相对优势。而有的学者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出发,认为在发展中国家,银行对企业的低息贷款往往以银行亏损为代价,使企业的融资成本较淡薄,企业对资金的不合理占用上升,银行呆帐、坏帐大量增加,由此来看间接融资的成本从总体上并不比直接融资低。其次,银行对企业的信贷约束,在发达国家里是“硬约束”,然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府经常干预银行信贷计划,使银行信贷约束趋于“软化”,容易产生拖欠贷款现象,使银行信贷资金不能有效运转,从而加大了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由此他们认为,间接金融优势论只适用于发达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直接融资方式则具有相对优势。

从实践中看,各国在融资方式安排上都是二者并举的。不过,不同国家往往由于历史传统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各有侧重。美国和英国等老牌市场经济国家由于拥有发达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接近完全竞争,往往形成以资本体系为基础的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模式。而在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产业发展受政府指导性计划干预,金融与产业间建立起政府参与的风险共担机制,银行在企业参股,积极参与企业经营,银企之间是一种生死攸关的链条式传递关系。这样其融资模式只能是以信用体系为基础的间接融资,非金融企业很少有机会利用资本市场来筹资,只能转向通过商业银行这种信用中介。因此,直到本世纪70年代,英美等国通过企业债券和股权进行的直接融资约占企业外部融资的55.60%,通过银行中介的间接融资占40--—50%,而日本等亚洲国家则相反,日本的间接融资在外部融资中所占的比重约为80—95%,直接融资只占15—20%。70年代以后,情况才发生了缓慢的反向变化:英美企业增加了间接融资比重,日本企业则增加了直接融资的比重。

(二)

改革至今,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条件下,在市场机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企业融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财政代表政府直接注资主导国民经济运行,并通过各种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牢牢控制着社会资金的配置和流向,金融的市场化性质被否定,完全成了计划经济的附庸工具,这时,根本谈不上企业自主地选择市场化融资方式。

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的流程和运行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家财政参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从1978年的30.9%下降到1997年11.5%,从生产建设型财政逐步转变为举债和吃饭型财政,而同时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加强,导致财政配置资源的能力下降。(见表1) (2)在金融与企业的关系中,金融由原先作为财政的“出纳”转向逐渐独立,并担当企业融资中介,通过“居民储蓄存款ü银行贷款给企业ü形成企业的负债资产”这样的间接融资方式成为社会投融资的主渠道,政府则从过去的对信贷规模和利率的严格控制转到现在的通过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和利率等金融杠杆来调节社会资金配置。由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固定资本投资来源结构来看,银行贷款的比重逐年提高,特别是1985年“拨改贷”全面推开后,国有企业的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和几乎所有流动资金都依靠信贷资金。(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1980年以后信贷资金占企业固定投资来源的比重始终在23%以上,而自筹资金中也有一部分事实上来源于信贷资金。这样,在经济运行中便形成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方式,而成为一种以社会资金为支撑、国家银行集中借贷、国家办企业的“借贷型经济”,表现出货币计划经济的特征。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转变(%)

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政府 29 27 23 11 10 企业 6 7 8 28 29 居民 65 66 69 61 61 摘自 “1997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表2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来源(%)

1981年 1985年 1990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投资总额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国家预算收入 38. 6 23. 98 13. 20 4.93 5.00 4.62 国内贷款 13.6 23.04 23.62 25.46 23.66 23.65 利用外资 5. 4 5.27 9. 11 7.11 7.89 6.73 自筹资金及其他 42.4 47.71 54.06 62.51 63.45 6 65.00 摘自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

随体制改革的深化,这种以银行为主渠道的融资体制产生出新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分析:其一,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目前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70%,流动资金负债率已达到平均80%,从总体上看将变成风险极高的全负债运行企业,甚至是资不抵债企业。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融资几乎只有通过银行,其资产的资本金部分没有资金来源和注资渠道而无法注入;另一方面是由于这种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体系并非建立在如发达国家一样的理性约束的基础上,与融资体制相配套的良性的经济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十几年来,以放权让利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国有企业吃银行信贷资金的“大锅饭”的不良倾向,造成国有企业大量举债经营,不重视资金使用效益,形成资金负债结构的失衡,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困难。其二,由于体制原因,银行必须保证国有企业重点资金的需要,而国有企业借款不负经济责任,甚至只借不还、负盈不负亏,使银行的信贷约束逐渐软化,企业的低效益与高负债经营引起的严重的亏损,不可避免的要引起银行的呆帐坏帐。据测算,目前不良贷款占银行向国有企业贷款余额的25—30%,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逾期、呆帐、坏帐贷款占全部贷款的20%,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将消耗殆尽。同时,行业和企业结构调整中的死帐乱帐问题,以及前些年一度出现的“泡沫”经济破碎后的沉淀问题(如高档房地产积压),都集中反映到了银行,货币银行体系中积累了愈来愈多的不良资产,形成日益巨大的通胀压力,银行货币体系内长期、潜在的系统风险越来越大,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使用的低效率和宏观经济经济运行的极不稳定。现在,我们实际靠政权威信、政府信誉使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资金吸纳能力,如果某些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商业银行系统风险及其经济社会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这些问题从深层次看,实质是市场经济与国有制经济实现形式之间的矛盾,出路只能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由计划融资向市场融资的转变,发挥市场机制在货币资金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 )

在市场化的融资体系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各有长短,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平衡。要解决目前国有企业和银行面临的问题,最佳选择就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将国有企业的资本化筹资活动彻底推向市场。

一、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发展直接融资

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企业负债结构的优化、投资项目资本金的实行都有利于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金严重缺乏,已成为影响改革大局的严重问题。目前三分之一以上的国有企业资本金比率低于10%,有些企业甚至是全负债经营。国有企业资本金严重缺乏,已愈来愈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金融系统的正常运作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第2篇: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

关键词: 山东半岛 产业结构 金融支持

山东半岛的地理边界涵盖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和日照7个沿海地市,面积68551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人口356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0%,截至2009年,gdp占全省总量的52%。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由“陆上山东”、“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区”的历史性跨越。从陆上山东到海上山东,是山东省发展空间的延伸和拓展;从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区建设,则是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和提升,是山东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型。山东半岛经济区是涵盖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诸要素的复合功能区。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山东半岛7地市的产业结构及金融结构。

一、山东半岛产业结构现状及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经济和社会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若不考虑地区城市个数,从综合经济实力看,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956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17.9%;从增长速度上看,长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14.7%。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46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9%,增速是16.5%。山东半岛7地市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620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4%,平均增长速度是16.2%。

从表1中可以看到,无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还是山东半岛以及全国,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降,第三产业稳步上升。

横向上看,山东半岛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第一产业方面,三个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都低于或是优于全国数据。但是,从2004、2006和2008三年的数据来看,山东半岛第一产业的比重甚至比长三角和珠三角第一产业比重之和还要大,相比来说更接近全国平均比重,这对于山东半岛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产业方面,从1992年开始,山东省包括山东半岛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比例第一次超过轻工业达到50.68:49.32。此后,重工业迅速增长,轻工业比例逐渐降低,第三产业逐步发展。从表1中可以看出,山东半岛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要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方面,三地区以及全国第三产业比重都呈上升趋势,但是山东半岛第三产业比重相比于长三角或珠三角来说低10%还要多,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线7个百分点。

二、山东半岛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1、山东半岛金融规模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1988—1991年,山东半岛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还没达到千万,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由70%逐年增加到将近90%。在1991—1995年,当时经济发展迅速并有过热迹象,这时贷款有所收缩,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又从近90%下降到不到60%,之后直到2008年也是在50%~70%之间波动。反观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107.5%,这说明,山东半岛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增长要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从金融规模这一角度来说,山东半岛的金融发展还是处于很低的水平。

2、山东半岛融资结构分析

(1)直接融资分析。直接融资主要是指以股票和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融资方式。在我国,直接融资主要是靠证券市场即股票为载体进行融资,债券发行量很少,因此本文主要考量证券市场的融资。那么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市场发育程度的指标通常选择证券化率。

截至2008年,山东半岛有上市公司39家,流通股总市值2368亿元,占全省gdp的14.62%。从上市公司的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有4家,第二产业有30家,第三产业有5家,其中,第二产业上市公司大多数是制造业,其次是化工行业。而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上市公司几乎没有,这也妨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图2可以看到,山东半岛1993年开始在证券市场上融资,证券化率是5%,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到2000年的时候达到最高的25%,随后进入低谷,尤其是在2005年,证券化率达到6.5%,这一情况在2007年时得到改善,但是随着金融危

机的到来,2008年又随之下降。之所以形成这么大的波动,是因为证券化率与股票市值有关,而股票市值又与经济形势和股票价格相关。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证券化率大都大于100%,我国在2007年证券化率也已达到132%。从这一方面说,山东半岛的证券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与成熟市场还有很大的距离。

(2)间接融资及其与直接融资的比例分析。间接融资主要是指以银行信贷为主要手段的融资方式。由表2可以看到,在20世纪90年代,直接融资占间接融资的比例平均值在9%左右,最高也就达到16%。在2000年的时候,股票融资很大,贷款增加值明显比前后几年要小,这一年的直接融资占到间接融资的70%,但之后几年又大幅下降到2008年的8%,直接融资规模仍然很小。

表2是2009年山东省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表,由这个表可以看出,山东省间接融资比例基本上始终保持在90%以上,除了2007年股票市场融资涨幅很大外,直接融资比例上升较快。山东金融业有些畸形发展,即直接融资滞后,企业融资渠道严重依赖银行体系,使得金融机构风险加大,间接融资比例过高也使得企业经营成本加大。

综上所述,山东半岛第一产业相对于地区发展来说所占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内部不合理,高耗能的重工业结构亟需调整,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代表第三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技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本文从该地区金融结构、金融规模等角度分析了山东半岛金融发展现状,从中可以看出,山东半岛金融规模的增长跟不上gdp增长的步伐,且差距很大;融资结构不合理,间接融资比重很大,直接融资比重过小,导致金融市场效率低下,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

三、山东半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金融支持措施

1、壮大地方性金融机构,加快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地方性金融机构无论在政策方面还是信誉方面,往往比外来机构在支持本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上更有优势。因此,要把发展和壮大地方金融机构作为山东半岛金融业发展的一个侧重点,大力培植地方金融龙头企业,全面增强本地区的金融实力。

应该说,山东半岛经济主体分散化、经济结构多元化明显,而本地区金融发展则是受体制的影响,存在诸多的限制因素,主要表现为金融开放的“内紧外松”现象,即外资银行早已登陆山东半岛,但是金融业对民间资本开放还是举步维艰。金融所有权结构上的缺陷不但有损于多元化的经济成分的融资需求,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对构建高效的金融运行机制不利。所以,要大力推进地方金融资源整合,使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为山东半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充足的资本支持和高效的金融服务。

        2、尝试创新,丰富各类金融工具

(1)中小企业的信贷金融工具。山东半岛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多是规模较小的企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这些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但是他们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由于担心他们的信誉,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是惜贷的。针对这一状况,开发一套适合中小企业成长特点的信贷金融工具是非常必要的。

(2)股权类金融工具和组合投资金融工具。山东半岛上市公司多达40多家,占山东省上市公司近一半的数量,且大都集中在优势制造业上。因此,开发股权类金融工具适合投融资双方低风险和高收益的偏好。同时,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也可以作为山东半岛投资金融工具开发的方向,这些可以提高金融支持产业的力度。

(3)产业基金。产业基金以其独到的资金汇集和高效的投资能力,可以为山东半岛在成为工业强省、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等过程中所遇到的资金问题提供新的解决途径。当前山东半岛资本市场投资渠道单一,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压力大,一些基础产业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工业发展主体性能不强,新兴产业带动能力较弱,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履维艰。产业基金因为规模大,投资专业性强,其投资行为还可以有带动社会资金汇集的作用。因此发展产业基金,将会极大促进半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3、发展资本市场,扭转证券市场“边缘化”局面,丰富金融市场层次

山东半岛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资产运营质量方面的功能。这里所说的“边缘化”是相对于直接融资来说的,证券市场筹资额很低。因此,要实现山东半岛优质企业上市梯次化发展,多渠道多形式推进企业在主板上市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一批能够代表山东半岛经济发展优势的机械制造、海洋化工、医药等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及发展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主板市场或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促进山东半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

4、地方政府要加强政策协调,构建区域合作发展的产业及金融机制

随着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各省及以下各市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经济政策外部性日益突出,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重点就在于政策协调,从而打破各种壁垒,从政策上给予经济发展的自由空间。在这一方面,长江三角洲的做法可以借鉴,即建立区域统筹管理机构——长江三角洲市长联席会议,就整个地区的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协商。长三角的学术会议每年必开,珠三角也有了类似的机构存在。因此,山东半岛要建立相关的协调机构,围绕各市在区域中的定位,规划自己的经济布局和产业发展重点,从整体上确定发展战略和产业金融政策。

【参考文献】

[1] 杜迎伟:促进中部崛起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r].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促进中部崛起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课题组,2005.

[2] 范跃进、李平、吴宗杰:山东省产业经济发展报告2008[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第3篇: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

关键词: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居民资产结构

一、 引言

当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产业结构正从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端制造业向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转变。要想实现这一经济目标,必然需要一个相适应且高效的金融体系来支持实体经济的顺利转型。然而我国目前的社会融资结构中,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仍然占据很大的比重,银行固有的低风险偏好、对抵押品的较高要求、对公司财务的格式化审核等局限性使得银行向中小企业、高新技术新型产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和意愿十分薄弱,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显得较为突出。而资本市场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者天生较高的风险偏好恰好能够满足处于萌芽期和初创期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打造中国经济未来升级版的进程中,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直接融资渠道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居民部门作为社会资金盈余的主要部门,其消费和投资决策将对一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可见,一国的经济结构、金融结构以及居民资产结构似乎存在着某种逻辑上的关联性。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社会融资结构以及居民资产结构的现状出发,对这一问题作具体深入的探讨,并在最后给出结论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 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将近4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为之瞩目的成就。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 650.2亿元,只占整个世界生产总值的1.8%;2015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109 665.51亿元,而中国的经济规模占全世界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1.8%上升到将近17%,38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9.2%,堪称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82元,在世界各国中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 000美元,标志着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到了2015年,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更是突破5万大关,达到了发展中国家中等偏上的水平。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在相当长时间内充当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引擎,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结构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如图1显示,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前10多年的适应调整期之后,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20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比较低,并且长期稳定在7%左右,意味着我国基本告别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农业时代。此外,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农业的长期稳定有利于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而这与政府长期实行的惠农政策是分不开的。其次,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91年的61.1%逐渐下降到2015年的37.1%;而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则从91年的32.2%稳步上扬到2015年的57.7%,并且在2013年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这一现象标志着当下我国经济正由工业化时代向后工业化时代迈进。

后工业化时代,一国的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逐步由高速增长下降到中高速增长,而经济结构则逐渐由以商品生产为主的工业经济向以消费为主导的服务型经济转变。当前,我国经济的这一转型尚未顺利实现,经济增速下降的同时伴随着经济结构失衡的巨大风险。以钢铁、煤炭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以及以新能源、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供不应求是当下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粗钢的产能利用率仅为67%,相比2009年的81.12%,下降了将近14个百分点。而新兴经济的典型代表-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则由2009年的35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5 036亿元,6年间增长了将近144倍。传统与新兴产业供需现状的巨大反差表明我国当前的经济效率较为低下,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是当下以及未来较长时间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限制和削减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积极培育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是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主要途径。

三、 我国当前的金融结构

通过以上对于我国经济结构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积极发展和培育“新经济”环境下的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手段。但是,相比处于成熟发展阶段的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大多处于初创或成长期,意味着这些产业在蕴含着巨大市场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并且初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来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融资结构中,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仍然占据很大的比重,银行固有的低风险偏好、对抵押品的较高要求以及对于公司财务过于严苛的格式化审核使得其向新兴产业提供融资的能力和意愿均十分薄弱(Black & Moersch,1998;Boot & Thakor(2000))。再加上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仍为国有性质,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大量传统产业仍然占据着银行业优质的金融资源,导致其产能过剩的现状迟迟得不到改变。长远来看,这非但不利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经济转型战略任务的顺利完成。

而资本市场作为一国金融资源配置的另一渠道,其灵活的制度安排,较高的风险偏好决定了其适合成为具有高风险高成长特性的新兴产业的融资来源。并且,作为风险管理和交换的场所,资本市场能够通过合理公平的金融契约设计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对于不同风险收益特征金融产品的需求,大大降低了投融资主体双方的交易成本,有助于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此外,资本市场还可以通过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淘汰产能过剩和落后的企业来重新整合经济资源,从而有利于真正高成长的行业和企业迅速发展和壮大,率先实行并推动经济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然而,表1显示,当前我国的社会融资体系仍然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体系为主。若不考虑新增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等表外业务,2005年以来,我国每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的比例稳定在50%以上,个别年份甚至超过了70%;而以企业债券融资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占比不到20%。虽然近些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整体上其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仍然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因此,面对我国当前社会融资体系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优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引导风险资本流向代表未来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这一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四、 我国居民当前的资产结构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将一国的金融系统视为由全体投资者所作投资决策自然形成的系统,那么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对于不同资产的选择会对一国金融系统不同层次风险结构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图2显示了一个简化的两部门经济的资金流动状况。在这一简化经济中,只存在住户和企业两个部门。首先,社会资金以工资和股利的形式从企业部门流向住户部门,于是形成了住户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其次,住户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主要有两个流向:一是通过居民消费回流企业部门,二是通过金融体系为企业部门提供融资,而提供融资的方式也有两种,即要么通过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要么通过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体系以支持企业发展。最后,企业部门通过银行体系或资本市场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因此,从社会资金的流向来看,居民投资者是社会资本供给的主要来源,因此其对于各类资产参与和配置的决策将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形成和演化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表2显示,2000年~2011年,在社会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结构中,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占社会可支配总收入的比例虽然从67.5%缓慢下降到60.8%,但是在社会三大部门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表明我国住户部门是社会资本供给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居民投资者的资产选择对于一国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发展将带来重要影响。例如,若银行存款在居民资产结构中的占比较高,则表明通过银行体系的潜在资金供给较为丰富,有助于降低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进行外源融资的成本,使得企业对于银行贷款的融资需求上升,从而进一步推动银行体系的繁荣和发展;相反,如果股票债券等证券类资产在居民资产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那么意味着企业较易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获得外部融资,因此企业可能会增加股票融资或债券融资在资本结构中的比重,使得资本市场在社会融资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因而,若想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体系中的比重,必须研究居民部门的资产选择行为。据有关数据表明,通货在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流量结构中的比例从1993年最高的22.4%下降到2013年的4.2%,中间虽有波动,但是总体仍呈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对比存款以及证券类资产在居民资产流量结构中所占比例可以发现,除去2007年,存款占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流量总额比例一直远远高于证券类资产,且其平均比例达到71.7%,而证券类资产的这一数值只有10.4%。这表明在扣除实物消费部分后,居民部门倾向于将增加的大部分可支配收入配置于银行存款,而在股票债券等风险资产上的配置比例较低,这也是长期以来人民币贷款在我国社会融资体系中占比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此外,对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居民部门在证券类资产上的配置比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如何引导居民减少银行存款等无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增加股票等风险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不仅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促进我国金融体系中直接融资比例的提升,从而能够满足大部分仍然处于初创或成长期的新兴行业的融资需求,助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五、 结论及启示

本文从我国经济结构、金融结构以及居民资产结构现状的角度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三者关系的内在逻辑。结果表明,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由以低风险的传统产业为主向以高风险的新兴产业为主的转型过程中,通过积极发展资本市场,从而提高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的比例是提高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投融资效率,助力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而居民部门作为社会主要的资金供给部门,其资产选择行为将为一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因此,在当前我国居民资金仍然以存款的形式大量沉淀在银行系统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从而提高风险金融资产在居民资产结构中的占比,将不仅对于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于我国能否顺利实现经济转型的战略任务也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Black S W, Moersch M.Financial 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OECD countries[J].Competition and convergence in financial markets: The German and Anglo- American models,1998:157-174.

[2] Boot A W A, Thakor A V.Can relationship banking survive competi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0,55(2):679-713.

[3] 龚强,张一林,林毅夫.产业结构、风险特性与最优金融结构[J].经济研究,2014,(4):4-16.

[4] 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9,(8):4-15.

[5] 魏众.2000-2011年中国宏观分配格局中的问题分析――基于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4,(11):8-14.

[6]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天津:南开大学学位论文,2010.

[7]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项目号:14ZDA046)。

第4篇: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

融资是企业资本运动的起点,也是企业收益分配赖以遵循的基础。足够的资本规模,可以保证企业投资的需要,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和规避融资风险,融资方式的妥善搭配,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因此,就融资本身来说,它只是企业资本运动的一个环节。但融资活动,决定和影响企业整个资本运动的始终。融资机制的形成,直接决定和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一改革开放以来,企业融资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

1.企业资本由供给制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的融资活动。

改革以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均在国家计划下进行,企业是否需要资本,需要多少,长期资本或是短期资本,均由国家通过财政或银行予以供应。这种体制下,企业不需要研究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和融资成本,更不用研究企业资本结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自的扩大,特别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建立以后,企业为主体的融资活动代替了原来的供给制。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和前景,进行投资计划,并努力为实现投资计划融资。这一变化表明,融资活动由宏观性计划分配转变为微观性融资。

2.由纵向融资为主向横向融资为主转变。

供给制条件下,企业资本均由国家限额、限用途供应,资本分配是由上而下的分配活动。随着改革的不断进行,为了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企业与企业间的横向融资活动日益增加,存量流动提高了资本运营效率。

3.融资形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计划分配资本体制下,企业融资形式单一,财政分配形式或银行分配形式,至多也是二者兼而有之。商业信用的确立,资本市场的建立,企业内部积累机制的形成,企业融资形式呈现多元化,形成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股本融资与债务融资等多种形式(见表1)。

上述变化,最本质的在于融资体制正在实现计划分配向市场引导融资的转变。过去,财政、银行作为国家总资金分配的两个手段,不断进行着总资金量的分割。尽管后来银行分割总资金量的比例增大,并占了绝对比例,但与现在资本市场融资相比是不同的,这是一个质的变化。伴随这一变化,各种融资工具职能回归并日益得以体现。对财政投资与银行贷款的认识,也不只限于有偿和无偿的划分、量上的分割,而是循其自身的特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虽然融资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企业融资机制并未形成。

以企业为主体的投融资活动,还没有真正的以市场为主导,理性地根据资本成本、风险和收益对称原理选择融资方式,确定资本结构。因此,企业融资机制的形成,还需要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进行。

存量调整是基础,它是针对过去融资行为及其形成结果进行的处理;增量是存量形成的前提。融资活动在增量方面的规范性和规律性,则是企业融资机制形成的关键。存量调整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而国有企业高负债率是由于体制原因形成的。据统计,1980年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18.7%,1993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7.5%,1994年为79%。如此巨大变化,不是非体制原因所能形成的。我国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固定资产投资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即所谓的“拨改贷”,从1998年开始银行统管流动资金。这一改革的初衷是国家试图通过银企债务关系来硬化对企业的约束。但实践结果事与愿违,由于银行体制本身的严重缺陷,借贷双方因产权不清而形成信贷软约束。尽管199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贷款约束规则,延缓了国有企业“完全债务化”的速度,但负债增长速度仍远远超过资本增长速度。

企业与银行关系不顺、不清,他们之间不仅仅是债务关系,而且存在着在这种关系表面掩盖下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关系。而且,银行还承担有政府的职能,企业依附于银行,银行贷款并非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原则,有时不仅不遵循,反而相背,在企业严重亏损或停产、半停产而不能破产情况下,银行仍不得不发放违背市场规则的贷款。因此,当国有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时,国有企业高负债率问题,已经造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同时也加重了企业的支出负担。为了减轻企业利息支出负担,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先后七次降息,但企业减负效果并不明显。其实,企业利息支出高,不是利率水平高引致,而是贷款数额大形成,而效率不高情况下的高负债形成,是典型的计划分配结果。降低利率不仅没有减轻企业利息负担,相反,降低利率有可能进一步刺激贷款需求,国家不得不进一步强化行政干预手段,在降低利率同时,仍辅以贷款规模限制,抑制贷款需求。

问题的关键在于,国有企业贷款是计划分配结果,而非市场引导的资源配置,因此,贷款数量并非企业所能左右。由于贷款数额过多造成高负债率,从而加重企业负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股权融资(或自有资本)的股利支付是在投资形成效益以后,而债务融资在投资活动开始就支付利息,在国有企业投资缺乏资本金的基本上,贷款包揽一切的后果,造成了企业巨大的利息负担。另一方面,由于贷款关系模糊不清,特别是80年代中期推行所谓“税前还贷”,使得贷款关系更加复杂化。在后来进行的国有企业产权界定中,将“拨改贷”投资形成的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意味着企业贷款面临两次分配,一是支付贷款利息回报债权人,二是支付股利回报所有者。

公司融资理论认为,增加负债可以取得财务杠杆收益,由于企业支付的债务利息可以计入成本而免交企业所得税,债权资本成本低于股权资本成本,因此,资产负债率似乎越高越好,因为负债率提高时,企业价值会增加,但负债比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再上升时,企业价值因破产风险和成本的增加反而会下降。这样,由于企业负债率增高会令企业价值增加,同时也会引起企业破产风险和成本上升而使企业价值下降,当两者引起的企业价值变动额在边际上相等时,企业的资本结构最优,负债率最佳。

上述讨论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企业必须要用较高的销售利润率来弥补负债经营带来的风险,企业的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只有超过银行贷款的资本成本时,企业负债经营所体现的财务杠杆效应才是正效应,否则为负效应。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企业运行良好,盈利能力强,负债再高也是可以良好运转的。从这一角度分析,负债率高低只是说明了企业融资结构,而不能以此作为衡量企业负担高低的标准。我国理论界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造成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是过高的负债率造成的,这是值得商榷的。

我国近几年致力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降低的研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高负债率是由于体制原因形成,必然应从体制上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高负债率治理过程,不只是企业负债多少的量的治理过程,而是企业融资渠道、融资方式等选择和形成的过程,需要综合配套措施才能解决。例如1998年开始推行的“债转股”制度改革,如果只限于债权转成股权, 降低负债率从而减少企业利息支出的思路操作,这一改革最终是要失败的。因为体制不改变,企业治理结构不改变,降低了的资产负债率还会再提高,债权和股权的性质仍会被扭曲。因此,债转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债权转股权,形成企业新的治理结构,使得股权所有者通过改造企业制度,实现融资结构最优。我国第一家实行债转股的企业———北京水泥厂,债转股以后,资产管理公司持有股份达到70%以上,从而为通过债转股实现企业转制、改造提供了可能。

计划分配资本的体制引致国有企业高负债率,改革正是应从体制入手,改变国家计划分配资本从而决定企业融资结构的做法,形成企业在市场条件作用下自主决定融资结构的体制。

三现代公司融资理论认为,融资机制的形成,表面上是融资形式的选择,实际上是企业通过决策融资结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

所有这些,都是由融资工具本身的特征、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决定的。

融资方式的选择,是企业融资机制的重要内容。融资方式多种多样,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等。

企业融资是一个随经济发展由内源融资到外源融资再到内源融资的交替变迁的过程。一个新的企业建立,主要应依靠内源融资。当企业得以生存并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利用外源融资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能力。当企业资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往往会从融资成本的比较中选择一种更高层次的内源融资方式。实际上,就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关系来说,内源融资是最基本的融资方式,没有内源融资,也就无法进行外源融资。从国外资料分析,在发达市场国家中,企业内源融资占有相当高的比重(见表2)。

表2主要发达国家企业资金结构(%)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内源资金75544662443475外源资金25405926526632其

他06-51240-7

注:美国为1944—1990年平均数,其他国家为1970—1985年平均数。

内源融资获得权益资本,企业之所以可以外源融资,首先取决于企业内源融资的规模和比重。内源融资规模大,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同样的,也才能获得借入资本。从融资原理分析,企业负债经营,首先是企业自有资本实力的体现,自有资本为企业负债融资提供了信誉保证。而且,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投资回报率高,股东收益好,更应注重内源融资。如果增发股票,无异是增加更多的股东,良好的投资回报会被新的投资者分享,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与发达经济国家不同的是,我国企业主要依赖于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比例很低,这说明:(1)体制决定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2)企业缺乏自我积累的动力和约束力;(3)一些上市公司可以比较便宜地通过股票融资。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的选择,是外源融资决策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企业只允许间接融资,而否定直接融资。实际上,能否直接融资,主要是取决于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企业制度改革。1952—1978年,我国采取的是低收入分配加社会福利的政策。低收入集中分配的政策,造成了积累主体单一化,直接融资是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分配结构变化后才出现和可以利用的。从1978年开始到90年代初,通过扩大企业自方式实现了政府向国有企业分权,1994年以后又推行以股份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1978年,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仅占全部金融资产的14%左右,占GDP的比重为7%;1995年上述两个比重分别为50%以上和76%。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选择,还与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发育和金融体制有密切关系。目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究竟以谁为主,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以证券融资方式(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另一种是以日德为代表的以银行融资方式(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由于英美是典型的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国家,资本市场十分发达,企业行为完全是在市场引导下进行。在美国,曾任美国金融学会会长的著名学者梅耶斯(S·Myers)提出的优序融资理论(ThePeckingOrderTheory,1989)得以实证,企业融资的选择,先依靠内源融资,然后才外源融资。外源融资中,主要是通过(1)发行企业债券,(2)发行股票方式从资本市场上筹措长期资本。由于法律上严格禁止银行成为工业公司的股东,英美企业与银行之间只是松散的联系。日德模式的特征是:间接融资为主,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产融结合。资本市场发展受到抑制。日本的银企关系有着特定的制度安排,即主银行制度。主银行是指对于某企业来说在资本筹措和运用方面容量最大的银行。这一银企关系的特征表现在:(1)主银行是企业最大的出借方。所有公司都有一个主银行,每个银行都是某些企业的主银行;(2)银行与企业交叉持股。(3)主银行参与企业发行债务相关业务,是债务所有者法律上的托管人。德国实行主持银行制度,特征与日本主银行制度相似,其存在背景都是资本市场不发达,产权制约较弱,银行在金融体制和企业治理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

上述分析说明,试图确定一个所谓的以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似乎没有必要。典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结构构成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是一个随机变量,根据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条件,成本和效率的变化,由企业自身决定。我国长时期形成了企业对银行的依附关系。90年代也曾实行了主银行制度,但这一制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与日本等国家都有重要差异。尽管我国不可能达到美英那样直接融资比例,也很难确定最佳的融资比例,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必然的。发展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形式,改善企业融资结构,将是我国企业融资结构方面的方向性选择。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发展,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成为企业的重要外源融资方式。但如何决策股票融资或是债券融资,现代公司融资理论已有明确的结论:融资成本决定融资方式,股票融资成本高于债券融资成本。现实却与经典理论相背,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内外源融资比例失调,外源融资比重畸高;二是外源融资中偏好于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比例低;三是资产负债率较低。由于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上市直接融资,对企业来说可以带来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以至于企业还来不及研究和掌握股票融资的特点,就不遗余力地积极争取股票融资了。由于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的限制,能够成为上市公司的数量很少,而通过重组、改制,按市场经济要求塑造的上市公司,其非经营性资产、无效资产可以剥离,可以取得优惠融资权,紧缺的壳资源成为企业争宠的对象。在这种状况下,公司通过股票融资的成本远远低于债务融资成本,这是因为:(1)理论上说,股权融资成本最高,这是以企业正常的运营,即生存和发展为前提的。如果企业经营不善,甚至亏损企业仍可以发行股票的话,那么这种股票的融资成本很低,甚至趋近于零。(2)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权占有绝对比重,由于国有股权所有者虚位,对投资分红的要求呈软性,而中小股东要么无权或难以左右分配方案,或者根本就不关注利润分配,因此,上市公司较少发放现金股利,权益融资能避免债务融资造成的现金流压力。

上述原因造成了股票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债转股也有这种嫌疑),以至于一些企业不惜一切手段成为上市公司,实现股票融资。一旦融资成功,似乎万事大吉,许多公司通过股票募集资金后无法落实投资项目,不得不存放银行;有的上市公司甚至通过发行股票融资偿还债务,例如,1997年底上市公司股东权益比上年增长了36.66%,负债增长了10.6%,由此使上市公司整体负债率下降了5.26%,说明上市公司通过发行新股和配股所募集的资金的相当一部分用于偿还了债务。另外,一些经营效率指标均保持较好水平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却较低。据对1998年868家上市公司调查分析,在这些公司中,有27家公司的平均净利润率高达24.1%,而其资产负债率却低于10%。有的上市公司公开宣称“不缺钱花”,甚至干脆就不再向银行借款,通过负债实行财务杠杆的效应没有得以充分利用。

上述现象可以说明企业通过上市进行股票融资,增资减债,存在数量上的矫枉过正,本质上的问题依然是体制原因造成企业尚未能就融资方式等问题做出合理的、科学的决策。

四企业融资机制的形成,结论性意见是:

1.体制决定政策。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有效地市场经济环境,在此基础上,企业财务政策决定企业融资方式、融资结构。

2.企业融资机制的形成,依赖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制度创新。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使融资活动融于企业产权运营和变革中。

3.培养和发展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增加市容量,完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结构。在完善主板市场的同时,推动二板市场的设立,以满足各类企业融资需要。

4.只有当资本的使用者使用任何资本都必须支付其真实的社会成本,从而不存在免费成本时,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才有意义。

5.企业根据收益与风险,自主选择融资方式,合理确定融资结构,以资本成本最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融资机制形成的标志。

参考文献:

1.刘鸿儒,李志玲:《中国融资体制的变革及股票市场的地位》,《金融研究》1999年第8期

2.谢德仁:《国有企业负债率悖论:提出与解读》,《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3.陈晓,单鑫:《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4.袁国良:《规范配股 理性融资》,《金融时报》1999年4月14日。

5.杨咸月,何光辉:《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国有企业运作效率》,《金融研究》1998年第5期。

第5篇: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

关键词:金融脱媒;金融中介;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发展以及金融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拓宽了资金供求双方的投融资渠道,使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规模变小、利息收入比重降低,金融脱媒趋势开始显现。在此情况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变得更加便捷,且融资成本相对于商业银行贷款更低,使得商业银行作为传统融资中介的地位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一、金融脱媒在我国发展现状

金融脱媒是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银行业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从居民方面来看,金融脱媒突出地表现为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构成的变化:由以银行储蓄为主向以证券资产为主的方向转化;从企业方面来看,金融脱媒表现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股票、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1、从商业银行外部环境来看,直接融资不断发展。从银行外部环境来看,近年来,我国重视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均取得了较快发展。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已突破2,063家,且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股权分制改革后,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另外,债权融资、证券投资基金、期货等也有了长足发展,并且规模也在逐年扩大。金融市场的发展,使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重要性逐步提高,这对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商业银行的地位造成了一定影响,也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从商业银行内部来看,脱媒迹象凸显。从商业银行内部来看,金融脱媒的迹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一些大型优质企业通过股票或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对银行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商业银行客户群体的质量趋于下降,对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是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迅速崛起。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家资产规模庞大、资金调配能力较强的财务公司,不仅分流了企业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量,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其他金融服务,这对银行业务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二、金融脱媒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1、居民储蓄存款份额下降,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面临挑战。居民储蓄存款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近年来,随着多样化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居民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和渠道增多,储蓄存款出现大量分流。图1显示了1999~2010年我国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储蓄存款占银行存款余额的比重从1999年的55%下降到2010年的42%,下降了近13个百分点,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在金融脱媒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放缓,出现了明显的分流现象。(图1)

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放缓导致经营成本增加、盈利水平降低,使得商业银行减少了传统、稳定、安全、低成本的资金来源,这是对商业银行以存贷款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传统经营模式最直接的挑战。虽然目前存款仍是我国居民主要的金融资产形式,但是储蓄比重的降低将导致商业银行在资金来源方面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必然对其资产配置产生影响。

2、借款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对商业银行信贷依赖性降低。目前,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国债以及企业债融资。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中,作为间接融资的银行贷款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比重明显上升。2001年我国企业依靠直接融资的总额仅为398亿元,到2010年,总额已增至27,564亿元,依靠直接融资的比重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而间接融资却呈缓慢下降的态势。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崛起,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规模与比重不断上升,这将挑战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的地位,虽然目前银行贷款在整个企业的融资中还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他所占有的份额却在相对的减少,其功能有弱化的趋势。其结果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贷款业务减少,利息收入降低,流动性风险逐步增大。

3、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失衡压力突出。我国的金融脱媒呈现期限失衡的特点。图2显示了我国金融机构的短期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从2000年的66.16%下降为2010年的34.69%,中长期贷款则从2000年的28.11%上升到2010年的60.29%,无论从增幅还是增速来看,中长期贷款都远远高于短期贷款,说明了当前商业银行长期贷款资金脱媒程度要远低于短期资金。这表明我国尚未建立起银行体系以外的长期资金筹集渠道,短期资金更多通过非银行渠道交易,这样,脱媒风险和期限错配风险融合在一起,使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失衡的压力更为突出。(图2)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现实选择

金融脱媒无疑将给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收入结构、风险管理等产生深刻影响。面对金融脱媒这个不可扭转的趋势,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相应的举措,应对金融脱媒的挑战,以实现银行业自身的持续稳健发展。

1、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更新负债业务模式。负债业务是银行生存的基础,而居民储蓄又是负债的重要资金来源。但在金融脱媒趋势下,储蓄存款的分流使得商业银行部分资金流失。存款的流失不仅会影响其盈利能力,更会产生流动性危机,使商业银行陷入经营风险之中。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进行金融创新,以客户为导向,把握客户需求变化的趋势,以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不断创造出符合客户需要的高质量、高效率的理财新产品,主动吸引顾客的资金。同时,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联系,将传统的吸收存款为主的业务模式转变为既吸收存款也通过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吸收资金的模式。

2、转换业务经营模式,调整客户结构。金融脱媒下传统银行业的业务经营模式受到了严峻考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调整业务营销策略,改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在业务经营模式转型方面,商业银行要积极探索存贷业务和增值服务并重的业务发展和盈利增长模式,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客户结构调整方面,改变以大型企业为主的局面,拓展新型市场。鉴于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要加快信贷制度改革,放宽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约束,为业绩优良、资信较好的中小企业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

3、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一是要积极参与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金融脱媒会扩大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错配的风险,而资产证券化可以较好地化解这一矛盾。一方面通过资产证券化,将长期资产短期化,实现其资产与负债的持续期匹配;另一方面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手段出售一部分期限较长的资产,换取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可以改善商业银行运用短期资金支持长期业务发展的状况,从而降低期限错配的风险。二是要积极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要大力开展中小企业贷款,实现利息收益最大化;另外,要提高对企业信用风险的识别能力,有选择地投资短期融资券,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杨雪.金融脱媒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J].经济研究,2008.5.

[2]朗同华.金融脱媒条件下商业银行的经营思路[J].北方经贸,2009.3.

[3]邓向荣.金融脱媒理论及其演进[J].经济学动态,2006.6.

第6篇: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

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出发,建设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市场体系,是中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中国金融法律法规日趋完善,金融资产规模逐年扩大,金融机构更为丰富多样,整个金融市场实现了平稳、规范的较快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中国金融市场也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整体金融风险隐患较大、金融机构违规欺诈行为时有发生,等等。作为中国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本市场,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自身发展不平衡、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其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如何稳步发展债券市场,优化金融资产结构,推进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现有金融资产结构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大了经济运行的社会成本

1、中国现有金融资产的结构特征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有了一定发展,但直接金融发展较慢、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资金的局面没有大的改观。当前,我国金融资产结构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直接融资发展缓慢。从国内金融市场整体融资结构来看,20__年国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约为3万亿元,占融资总量的85,而同期股票、国债、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新增规模为5340亿元,只占融资总量的15。可以看到间接融资占有绝对比重,融资结构严重失衡。二是直接融资中政府债券比重过高,政府支配了过多的资源。从国内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结构来看,20__年直接融资发行量为12515亿元,其中国债发行6280亿元(占比50.2%),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发行4520亿元(占比36.1%),股票发行1357亿元(占比10.8%),企业债券发行量358亿元(占比2.9%)。企业直接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融到的资金仅占13.7%,而政府融资占86.3%,政府拥有过多的资金支配权。

2、中国直接金融发展的落后加大了经济运行的社会成本

中国直接金融的发展相对落后,突出表现在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缺乏,直接融资能力差,并导致直接融资比重低。这就造成一方面大量社会闲置资金缺乏直接投资渠道,投资者无法根据不同风险偏好自由选择投资对象,另一方面企业难以根据市场资金与产品供求变化,选择有利融资策略降低融资成本,并及时调整生产规模与结构。

在以商业银行为主导、间接金融占绝对比重的金融市场体系中,企业缺乏适应市场变化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就会导致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本基本由银行和政府承担,造成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大量增加和各级政府财政负担的不断加重。把市场经济发展中应由市场主体承担的风险集中到银行和政府,加大了经济运行的社会成本。

3、推动直接金融的发展需要推进债券市场发展

稳步推动直接金融的发展,可以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措施。市场经济国家的直接融资市场以固定收益工具为主,一般占市场份额的2/3,权益类工具一般只占1/3。在固定收益工具中公司债又是主体,其他为公共债和机构债。而在中国,固定收益工具品种单调,公共债只有中央政府的债券,公众没有机构债的概念,在公司债中公众对项目债和为企业生产经营而发行的债券也没有明确概念区分。(为了适应目前国内市场的概念,我们仍沿用企业债这一概念,但从规范金融市场来讲我们应确立公司债的概念。)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企业债券的兑付风险之后,目前发改委审批的企业债券基本上是项目债券,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发债受到很大制约,这导致企业发债融资与股票融资之间的发展很不协调。20__年(截至11月底)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筹资1273亿元,通过债券融资245亿元,企业债券融资仅为股票融资规模的五分之一。在股票市场一些深层次矛盾一时难以有效克服的情况下,在财政政策从积极趋向稳健的情况下,稳步推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变得更为迫切,也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有利于适当分散全社会融资风险的集中程度,减轻银行业的融资压力,也有利于优化金融资产结构,改善信用环境,培育商业信用。

二、明确风险承担责任,培育机构投资者,促进企业债发展

1、稳步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明确风险承担责任

债券和股票一样都是企业直接融资的工具,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投资人通过购买债券投资于企业,有权按照约定期限取得利息和收回本金,同时也应承担企业违约欠债的风险。不过我国有关法规的内容并未体现这一重要原则。如1987年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在很大程度上将企业债券视同国家控制的资源进行管理,没有明确投资人应承担风险,反而强调了债券持有人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不承担责任。1993年《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保留了相应条款,同样没有明确投资人要承担企业信用风险的责任。现行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更是强制要求担保,且多由国有银行担保,这不仅抹杀了企业债券不同信用等级的本质特性,也将市场风险转嫁给了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因此,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对现有的企业债券管理规章进行修订,明确企业债券投资人的风险承担责任,并取消强制性担保。

2、稳步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

企业债券投资需要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工作,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与承担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债券价格波动相对较小,只有大额交易才能有效降低成本。企业债券投资的这些特点都表明,具有较强市场风险识别和风险承担能力的机构投资者是企业债券的理想投资主体。因此,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大力培育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养老基金、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市场风险。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保险、基金等集合型投资工具间接投资于企业债券。

3、稳步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需要总结以往在市场管理与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才能对症下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相对缓慢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政府行政干预严重。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信贷资金实行规模管理的情况下,对企业发债也实行了规模管理。规模管理下的审批制使企业债券成为地方政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补充贷款规模不足的工具,造成在低效益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下企业债券的违约风险大大增加;企业债券清偿时,部分地方政府又强令当地银行等金融机构代为偿付,留下大量后遗症。二是以个人为主的投资者群体与债券风险等级不匹配。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债券投资人一直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目前我国企业债券也主要面向中小机构 和个人投资者发行。这类投资者缺乏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意识,一旦发债企业发生违约不能按期偿付,这些投资者往往会要求政府或金融机构承担责任与损失,形成沉重财政负担和大量不良金融资产。三是缺乏健全的企业债券评级和信息披露制度。在我国现有企业债券市场中,债券发行的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资人的风险意识淡薄使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形同虚设,这既不利于市场信用基础的建设,也不利于在优胜劣汰中培育合格的评级机构。此外,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也没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

由于没有正确地总结历史的教训,在后来的企业债管理中实行了更加严格的发行管制。由于担心企业债券违约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现行企业债券发行管理以零风险为目标。为保证到期本息兑付,管理部门对发行人资质、发行额度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强制要求担保,这样使得只有极少数资质好、且并不缺乏资金来源渠道的大型国有企业才能发行债券,而大量一般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三、培育中介组织,完善金融服务,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1、健全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培育信用评级机构

根据国际先进经验,具有公信力的信用评级制度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基础,信用评级结果成为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市场需求是市场供给的催化剂,只有在企业能够真正自主发行债券、同时投资人自己承担风险的市场环境中,才能产生对债券信用评级的真实需求,使债券信用评级发挥其评价优劣、揭示风险的指标性作用,也才能让信用评级机构珍惜信誉,在相互竞争中不断改进与提高。

2、顺应企业债券交易需求,完善市场管理

在金融产品的交易中,主要存在撮合式交易和询价式交易两种交易方式。一般来讲,小额交易和交易要素简单明了的金融产品适合运用场内集中竞价、自动撮合的撮合式交易,而大宗交易和交易要素相对复杂的金融产品适用于场外询价、逐笔成交的询价式交易。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既有交易所债券市场所采用的撮合式交易,也有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询价式交易。企业债券涉及的交易要素较为复杂,对投资者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是适合机构投资人和大宗交易的金融产品;根据国际发达市场经验,包括企业债券在内的债券发行与交易,95%以上都是在场外市场完成的。让企业债券发行人和投资人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市场发行债券及进行交易,是稳步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最好选择。

在实现市场主体自由选择发行市场和交易方式的基础上,监管部门还应完善市场管理,逐渐放松对企业债券市场的管制,建立有效的市场激励与约束机制,以保证资金自由流动、市场竞争充分、透明度高。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其他参与主体的作用,保证市场透明度,除建立有效的债券发行信用评级制度之外,还应该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其中信息披露制度应该明确规定信息披露的内容、标准、程序、频率及严格的违规处罚措施。

3、完善债券托管和结算服务,提高债券交易效率

债券是由投资人自担风险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与中介机构只提供中介服务,因而必须对债券和客户资金实现严格的第三方托管。目前的债券托管方式和客户资金的托管方式,不能从技术上保证客户资产和资金不被挪用,必须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

市场参与主体对交易结算方式的不同需求导致了对应交易结算系统的差异,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同时存在,并在两家登记公司之间建立便捷高效的转托管制度,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要,促进适度竞争,提高服务效率。登记结算公司现有的席位托管制,存在着客户债券与资金可能被挪用的风险,应将其改革为客户托管制,并完善制度堵住漏洞,这样既能提高债券转托管的效率,又更有利于客户对发行、交易场所的选择。

四、加强监管协调,实行功能监管,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

1、完善现有债券监管体制,实现功能监管

中国债券市场目前由多个机构分别管理。国债发行由财政部管理,企业债券发行由发改委管理,金融债券发行由人民银行管理,在交易所上市的债券交易由证监会监管,在银行间市场上市的债券交易由人民银行监管。由于监管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调存在问题,导致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形成多重监管,造成监管效率较低,影响了整个债券市场的发展。

要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应该明确债券市场监管以功能监管为主,债券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市场准入和市场日常监管由相应的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避免出现多重监管或监管盲区。要实现功能监管,应该转变监管理念,调整监管定位。监管部门应该有如下定位:一是制订债券发行、交易规则;二是完善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制度,制订信息披露标准,并对信息披露进行监督,对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不充分的行为予以惩处。在此前提下,取消对发行主体资格、发行额度和发行利率的限制,把企业债能否发行、发行多少的决定权交给市场,并对企业债券发行实行真正的核准制,并尽快实现注册发行管理。

2、建立监管协调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为了提高监管效率,促进企业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应该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加强市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实现监管协调机制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协调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统一监管理念。各种规则的制定和履行监管职能的出发点是尊重投资人、筹资人的自,保证信息的充分披露,保证交易的公开、公正、公平,让投资人承担风险。

统一制定规则。在发行市场应按照公共债、公司债、机构债和外国债分别制定发行规则;在交易市场不能按发行主体,而只能以交易方式制定共同的规则,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统一和效率;各种规则的制定必须有对违规者的严厉处罚,否则规则难以被遵守;对市场的管理应以自律为主;监管者的职能是检查市场主体行为的合规性和对违规者依法惩处。

相关信息共享。在监管职能分散的框架下,信息共享是提高市场监管效率的唯一办法。

第7篇: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

关键词:中期票据;银行间市场;资本市场;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6-0037-0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加快发展债券市场”。银行间市场中期票据的成功发行是中国人民银行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间市场的具体实践。我国银行间市场中期票据的成功推出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银行间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中期票据是变革银行间市场发行体制,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举措

中期票据的成功发行,可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一)企业债券发行组织制度的创新

我国银行间市场是典型的场外市场(OTC),从国外OTC市场发展经验看,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日本证券交易商协会(JASD)和韩国证券交易商协会(KSDA)等自律组织在推动市场创新和发展、规范市场行为、维护行业利益和防范市场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金融市场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9月3日,作为银行间市场会员自律组织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为交易商协会)成立,明确了银行间市场产品实行协会注册模式,不再实行审批制,原先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的银行间市场产品发行审批工作逐步移交给交易商协会。成立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变银行间市场产品发行管理上的审批制为注册制符合国际市场的基本经验,是银行间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实现了银行间债券发行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二)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机制的创新

组织制度创新带来了管理机制的创新。交易商协会颁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规则》及《银行间债券市场中期票据业务指引》等七项自律规则,并正式开始接受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中期票据的注册。凡是协会会员有开发需求的,存在适合于有定价能力、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交易的产品,在银行间市场均实行交易商协会注册、监管机构备案的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企业可发行的企业债、公司债等进行债务融资的直接融资工具中,企业债发行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公司债发行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均带有浓厚的行政审批色彩。而中期票据的发行采取注册制,由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自律管理,在发行、交易、信息披露和中介服务等诸多问题上由市场自决、自治和自我发展,交易商协会实施自律性监管。由市场各参与主体组成的自律机构更加贴近市场,更加熟悉市场的运行规则和市场所存在问题的根源,监管效率也更高。自律组织对于市场一线的违法行为能做出更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所采取的措施也更能切合市场实际,针对性更强。

(三)企业债券直接融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目前对于存在中长期融资需求的企业而言,市场中有企业债、公司债和中期票据三种直接融资工具。其中,企业债发行报经发改委审批,所筹资金投向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公司债发行由证监会发审委审核;中期票据则通过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目前企业债期限多为5年以上,公司债约在5-6年间,短期融资券的期限在1年以内,中期票据1-5年的期限可以填补其中的融资空当。

同时,与公司债和企业债相比,中期票据工具具有以下优势:第一,中期票据的发行无需行政机关审批,只需交易商协会的自律注册管理;第二,债券的发行主体企业没有资本金规模限制;第三,对于发债主体没有盈利和偿债能力的硬性指标限制,只有详细信息披露要求;第四,在交易原则上,除个人以外的任何法人都可以参加;第五,发债没有担保要求;第六,发债资金在资金用途上没有硬性规定[1]。

二、中期票据是发展场外市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

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债券交易在场外进行,场内市场主要起价格公示、提高发行人信誉的作用。由于债券市场的投资主体以机构为主,机构投资者大多是进行大额交易,大额交易指令灵活多样,在场内交易会影响效率,在场外则更容易达成交易。债券交易的这种特征决定了债券市场以场外市场为主,这也是由债券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是典型的场外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互动,推动场内外市场的融合,从而提高我国债券市场整体运作效率和流动性。同时要进一步丰富债券交易品种,加快发展公司债市场,大规模推出储蓄替代型金融产品。

中期票据充分借鉴了国际发达债券市场的先进经验,采用了适合机构投资者交易的以报价驱动为主的场外交易方式,鼓励市场主体的自律管理、继续发挥市场的约束激励机制,强调发行人进行透明的信息披露、中介机构要尽职履责、机构投资者自担风险等。

三、中期票据是调整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仍面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不平衡的矛盾,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占绝对比重。截至2007年末,我国社会融资中的间接融资占比达82%,直接融资比重只占18%,同日本50%、德国57%、美国70%的直接融资占比相比,我国直接融资比重偏低。我国的债券价值只占GDP的49%,且90%的都是政府债券,而日本和美国债券市场的价值占到GDP的150%,且大部分都是公司债券。直接融资市场特别是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2]。

中期票据的推出扩大了发行人直接融资的途径,有利于发行人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中期票据业务的正式开启,结束了企业中期直接债务融资工具长期缺失的局面,中期票据将成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的重要金融工具。

正如短期融资券是1年以内短期贷款的替代品一样,中期票据有望成为除企业债、公司债以外重要的中期融资工具,成为高信用等级企业1-5年期贷款的替代品。中期票据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直接融资比例过低、债券市场中企业债券比例过低的局面[3]。

四、中期票据是优化信用债券品种结构,完善信用债券期限结构的重要举措

(一)中期票据有助于填补信用债券的品种空白

随着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我国银行间市场信用债券品种不断丰富。短期融资券的期限在1年以内,公司债多在5-6年之间,企业债则多在5年以上,缺乏1-5年之间的信用债券。中期票据是中国人民银行在短期融资券(1年期以内)市场运行成功的基础上,将发债期限延长至5年的信用品种,填补了此类品种的空白。

从国外市场的发展来看,中期票据尽管与商业票据、公司债券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但其灵活性更多地弥补了其他两类债务工具所不具备的金融功能,使得中期票据同商业票据、公司债券一起构成了公司债务市场稳定发展的三大支柱。此前,与欧美国家、新兴市场体三足鼎立的公司债务市场相比,我国银行间公司债务市场只包括公司债和企业债。中期票据产品的推出,优化了我国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的产品结构,填补了我国银行市场间企业直接融资工具的品种空白。

(二)中期票据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信用债券收益率曲线

中期票据作为一种重要的直接融资工具,优化了债券市场的产品结构和期限结构,为收益率曲线的建设补充了期限要素和信用要素。在中期票据成功发行的当天,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了中国债券市场银行间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将原有的终点为1年的短融券收益率曲线延长到了5年,中期票据成为构建更完整收益率曲线的重要环节。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已经将“银行间短期融资券收益率曲线”的名称更改为“银行间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并增加三个关键期限点:2年期、3年期和5年期。目前的短期融资券已经形成了AAA、AA+、AA一个信用系列的利差矩阵,因此在发行上市时,就已经基本能够确定二级市场的交易利率水平。随着交易量的提高和市场参与主体的增加,中期票据也将形成一个稳定的信用利差矩阵。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将逐步成为银行间企业债券市场其他直接融资工具的定价基础[4]。

五、中期票据是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

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很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中国人民银行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受限,缺乏一个成熟完善的债券市场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培育以SHIBOR为基准的基准利率体系,来替代中国人民银行设定的存贷款利率,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培育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SHIBOR运行一年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和进展,SHIBOR报价的基准性不断提高,对市场产品定价的指导作用愈加明显。但SHIBOR能否有效传导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取决于合理的信用利差曲线存在与否,合理的信用利差曲线是货币政策通过债券市场得以顺畅传导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缺少合理的信用利差曲线,商业银行将无法通过信用市场对贷款作出合理定价,从而货币政策无法从债券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活跃的信用债券市场是链接债券市场与信贷市场的桥梁和纽带。目前,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已经中债银行间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将原有的终点为1年的短融券收益率曲线延长到5年,随着中期票据交易量的增加,中期票据信用价差将逐步形成,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将成为银行间企业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工具定价的基础。

中期票据的推出将进一步活跃我国非金融机构信用市场,为基准利率体系的形成和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作出重要贡献。通过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有效增加中期票据供给,将不断提高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程度,逐步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从而提高我国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六、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中期票据成功发行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和多层次的,应予以充分的认识与发展。同时,在我国银行间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

1.定价机制尚需完善,市场成熟度有待提高。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了中国债券市场银行间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将原有的终点为1年的短期融资券收益率曲线延长到5年,将“银行间短期融资券收益率曲线”的名称更改为“银行间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并增加了三个关键期限点:2年期、3年期和5年期,使得目前的短期融资券一年期收益率曲线已经能够基本准确反映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水平。但是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与市场交易价格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还不能准确地反映市场交易价格,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市场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增加合格投资机构参与市场。目前,银行间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中,基金和保险公司还没有成为中期票据的合格投资者。投资机构数量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期票据的市场交易量,而一定规模的市场交易量是形成银行间非金融企业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稳步增加合格市场投资机构是下一步完善市场的重要任务。

3.市场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风险转移和扩散问题应得到重视。在推进银行间市场发展的同时,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思考,防止出现类似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风险。例如,中期票据的市场参与者是机构投资者,没有普通个人的参与。但作为中期票据市场上交易主体的银行可能在购买没有盈利、担保及偿债能力的债券后,将这些资产打包成理财产品向公众推出。在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比较受青睐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应考虑加强市场监管,防止出现类似美国次贷产品的风险。

4.信息披露水平需要提高,市场参与主体行为需要规范。由于银行间市场没有对企业盈利、偿债能力等的硬性指标规定,因此,需要发债企业充分披露相关信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一,由于债券发行不再需要行政机关审批,由交易商协会的注册委员会委员决定是否通过注册,因此需要明确如何对注册委员会委员行使职责进行制约;第二,通过制定对中介机构行使职责进行综合评价的评价体系,约束和规范承销商、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市场行为,使其尽职尽责,减少中介机构的道德风险,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文丽.我国启动中期票据市场对银行业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7).

[2]张雪莹,李琳.中期票据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J].中国货币市场,2008,(5).

第8篇: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

企业是在一定环境下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有机集合体。企业运营只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面临的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周围,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和力量的总称,它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基础。

企业制定筹资战略必须立足于一定的宏观环境之下,制定时要考虑:1.政治法律环境。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日益活跃,我国的产业政策、外汇政策和税收政策等的日益完善,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了保证,使我国企业的筹资区域进一步扩大,筹资数额逐年增加,方式也更加多样。2.经济环境。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经济条件、经济特征、经济联系等客观因素。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高速的发展势头,物价得到有效控制,这一切表明,我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发展机会,同时也为国内外大量的游资找到了出路。3.技术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水平、技术政策、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发展的动向等的总和。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对科技开发力度的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有计划培养,都将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企业微观环境是指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条件和能力的因素,包括行业状况、竞争者状况、供应商状况及其他公众的状况,这是确定企业筹资方式的前提。一个良好的销售网络、及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等微观环境,将十分有利于企业筹资的顺利实现。此外,笔者认为,企业的内部条件也应该属于企业筹资的微观环境。企业的内部条件包括:企业经营者的能力、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政策、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研究开况等。就筹资而言,企业内部条件达到一定的标准,才会吸引资金、技术进入企业,因此企业要得到实现企业扩张所需要的资金,应扎扎实实的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赢得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信任,他们才会将资金、技术交由企业使用和管理。

二.企业的筹资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方式总的来说有两种:一是内源融资,即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二是外源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内源融资已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外源融资已逐渐成为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下面对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分别加以介绍:

(一).内源融资方式

就各种融资方式来看,内源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不会发生融资费用,使得内源融资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外源融资。因此,它是企业首选的一种融资方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只有当内源融资仍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在这里,笔者认为相当一部分表外筹资也属于内源融资。表外筹资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以反映的筹资行为,利用表外筹资可以调整资金结构,开辟筹资渠道,掩盖投资规模,夸大投资收益率,掩盖亏损,虚增利润,加大财务杠杆的作用等。比如,企业与客户签订一项产品的筹资协议,先将产品售给客户,然后再赊购回来,该项产品并未离开企业,但企业却通过这一协议得到了借款。因此,表外筹资可以创造较为宽松的财务环境,为经营者调整资金结构提供方便。鉴于表外筹资在我国应用还不是太普遍,而其应用的前景又十分广泛,所以,笔者将在这里对表外融资作一较为详细的介绍

表外融资可分为直接表外筹资和间接表外筹资。直接表外筹资是企业以不转移资产所有权的特殊借款形式直接筹资。由于资产所有权未转入筹资企业表内,而其使用权却已转入,所以这种筹资方式既能满足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缓解资金不足之需,又不改变企业原有表内资金结构。最为常见的筹资方式有租赁、代销商品、来料加工等。大多数租赁形式属于表外筹资,只有融资租赁属于表内筹资。经营租赁是出资方以自己经营的设备租给承租房使用,出租方收取租金,承租访由于租入设备扩大了自身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并没有反映在承租方的资产负债表中,承租方只为取得这种生产能力支付了一定的租金。当企业预计设备的额租赁期短于租入设备的经济寿命时,经营租赁可以节约企业开支,避免设备经济寿命在企业的空耗。此外,维修租赁、杠杆租赁和返回租赁也属于企业的表外筹资。

间接表外筹资是用另一个企业的负债代替本企业负债,使得本企业表内负债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最常见的间接表外筹资方式是母公司投资于子公司和附属公司,母公司将自己经营的元件、配件拨给一个子公司和附属公司,子公司和附属公司将生产出的元件、配件销售给母公司。附属公司和子公司实行负债经营,这里附属公司和子公司的负债实际上是母公司的负债。本应有母公司负债经营的部分由于母公司负债限度的制约,而转给了附属公司,使得各方的负债都能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例如:某公司自有资本1000万元,借款1000万元,该公司欲追加借款,但目前表内借款比例已达到最高限度,再以公司名义借款已不可能,于是该公司以500万元投资于新公司,新公司又以新公司的名义借款500万元,新公司实质上是母公司的一个配件车间。这样,该公司总体上实际的资产负债比率不再是50%,而是60%,两个公司实际资产总额为2500万元,有500万元是母公司投给子公司的,故两个公司公司共向外界借入1500万元,其中在母公司会计报表内只反映1000万元的负债,另外的500万元反映在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内,但这500万元却仍为母公司服务。现在,许多国家为了防止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转移,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的半数以上,应当编制合并报表。为此,许多公司为了逃避合并报表的曝光,采取更加迂回的投资方法,使得母公司与子公司的控股关系更加隐蔽。

除了上述的两种表外筹资外,还可以通过应收票据贴现,出售有追索权的应收帐款,产品筹资协议等把表内筹资化为表外筹资。

(二).外源融资方式

企业的外源融资由于受不同筹资环境的影响,其选用的筹资方式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分为两种:直接筹资方式和间接筹资方式,如下图(略):

企业外源融资究竟是以直接融资为主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除了受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外,还受国家融资体制等的制约。从国际上看,英美等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企业历来主要依靠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获取外部资金,70年代以前,通过企业债券和股票进行的直接融资约占企业外源融资总额的55%-60%;日本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则相反,企业主要依靠银行的间接融资获取外部资金,1995年以前,日本企业的间接融资占外源融资的比重约为80%-85%。70年代以后,情况缓慢的发生了变化,英美企业增加了间接融资的比重,日本则增加了直接融资的比重。由此可见,如何搞清各种不同的外源融资方式的不同特点,从而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的融资方式,是企业面临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下面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逐一加以详细的介绍:

1.直接融资方式

我国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方式趋于多元化,许多企业开始利用直接融资获取所需要的资金,直接融资将成为企业获取所需要的长期资金的一种主要方式,这主要是因为:(1).随着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的不断弱和困难的财政状况,国有企业的资金需求很难得到满足;(2).由于银行对信贷资金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使银行不良债务急剧增加,银行自由资金比率太低,这预示着我国经济生活中潜伏着可能的信用危机和通货膨胀的危机;(3).企业本身高负债,留利甚微,自注资金的能力较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资金的使用者不通过银行这一中介机构而从货币所有者手中直接融资,已成为一种通常的做法,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发达,我国直接融资的比例较低,同时也说明了我国资本市场在直接融资方面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明显向个人倾斜,个人收入比重大幅度上升,遇此相对应,金融资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个人持有金融资产的增加和居民投资意识的趋强,对资本的保值、增值的要求增大,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债和股票等许多新的投资渠道。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企业股份制改造无疑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应该看到,由于直接融资,特别是股票融资无须还本付息投资者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必然要求较高的收益率,就要求企业必须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

债券融资在直接融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极大的拓展了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发达国家企业债券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股票投资,突出显示了债券融资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如美国的股份公司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经普遍停止了通过发行股票来融资,而是大量回购自己的股票,以至于从1995年起,股票市场连续两年成为负的融资来源,其原因有二:

从投资者角度看,任何债券能否发行成功,首先取决于是否能吸引投资者的资金。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关键。然而,在经济活动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取得必要的信息越来越困难,在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之间客观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问题。这种不对称现象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股票融资来看,股权合约使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之间建立了委托关系,就有可能出现道德风险问题,为避免这一问题,就必须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监督,但这样做的成本很高,相比之下,债券合约是一种规定借款人必须定期向贷款人支付固定金额的契约性合约,不需要经常监督公司,从而监审成本很低的债务合约比股权合约更有吸引力。

从筹资者的角度看,债券筹资的发行成本要比股票筹资低,债券利息可从税前利润扣除,而股息则从税后利润支付,存在公司法人和股份持有人双重课税的问题,还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每股税后盈余。债券融资不影响原有股东的控制权,债券投资者只有按期收取本息的权力,没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分配红利的权力,对于想控制股权,维持原有管理机构不变的企业管理者来说,发行债券比发行股票更有吸引力。

目前,国债市场已得到很大的改进,国债的市场化发行,使得政府不必通过限制发行企业债券来保证国债的发行任务完成,客观上为企业的债券发行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国债利率成为市场的基准利率,这为确定企业债券发行利率提供了依据。由于现在的投资者更加理性,债券投资风险小,投资收益较稳定,吸引了大批注意安全性以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一大批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如长虹公司、海尔公司、春兰公司等,销售额都在百亿元以上,且这些企业信用等级高,偿债能力强,可以大量发行债券,可成为债券市场的主角,为企业债券发行提供了必要条件。

2.间接融资方式

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从无到有,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从社会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来看,银行存款较之股票和债券仍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大部分企业的资金来源也仍旧以银行为主,尤其是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由于上市指标主要用于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基本上与上市无缘,就使得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在间接融资方式中,值得注意的是随之近几年来大量的企业兼并、重组,从而导致我们可以利用杠杆收购融资方式。杠杆收购融资是以企业兼并为活动背景的,是指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时,以被收购企业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行为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借入资金占收购资金总额的70%-80%,其余部分为自有资金,通过财务杠杆效应便可成功的收购企业或其部分股权。通过杠杆收购方式重新组建后的公司总负债率为85%以上,且负债中主要成分为银行的借贷资金。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日益朝着集约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生产的规模性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重要条件之一。对企业而言,采用杠杆收购这种先进的融资策略,不仅能迅速的筹措到资金,而且收购一家企业要比新建一家企业来的快、而且效率也高。

杠杆收购融资较之传统的企业融资方式而言,具有不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一是筹资企业只需要投入少量的资金便可以获得较大金额的银行贷款以用于收购目标企业,即杠杆收购融资的财务杠杆比率非常高,十分适合资金不足又急于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进行融资;二是以杠杆融资方式进行企业兼并、改组,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进行企业兼并、改组,是迅速淘汰经营不良、效益低下的企业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效益好的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其他企业能壮大自身的实力,进一步增强竞争能力;三是对于银行而言,由于有拟收购企业的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因而其贷款的安全性有较大的保障,银行乐意提供这种贷款;四是筹资企业利用杠杆收购融资有时还可以得到意外的收益,这种收益主要来源于所收购企业的资产增值,因为在收购活动中,为使交易成功,被收购企业资产的出售价格一般都低于资产的实际价值;五是杠杆收购由于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参股,因而可以充分调动参股者的积极性,提高投资者的收益能力。

杠杆收购融资,是一种十分灵活的融资方式,采用不同的操作技巧,可以设计不同的财务模式。常见的杠杆收购融资财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典型的杠杆收购融资模式。即筹资企业采用普通的杠杆收购方式,主要通过借款来筹集资金,已达到收购目标企业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下,筹资企业一般期望通过几年的投资,获得较高的年投资报酬率。

(2)杠杆收购资本结构调整模式。既由筹资企业评价自己的资本价值,分析负债能力,再采用典型的杠杆收购融资模式,以购回部分本公司股份的一种财务模式。

(3)杠杆收购控股模式。即企业不是把自己当作杠杆收购的对象来考虑,而是以拥有多种资本构成的杠杆收购公司的身份出现。具体的做法为:先对公司有关部门和其子公司的资产价值及其负债能力进行评价,然后以杠杆收购方式筹资,所筹资金由母公司用于购回股份,收购企业和投资等,母公司仍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

企业以杠杆收购融资方式完成收购活动后,需要按规模经济原则进行统一的经营管理,以便尽快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企业运营期间,企业应尽量做到用所收购企业创造的收益偿还银行的杠杆贷款,偿还方式与偿还办法按贷款合同执行,同时还要做到有一定的盈利。

三.我国现状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及融资方式的选择。

由于国有企业的改革相对滞后等各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的亏损日益严重,从而导致了作为债权人的银行的坏帐和呆帐的增加,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了,但是,银行却对公众承担着硬性的债务负担,这种债权和债务的明显不对称,一方面使得的银行为此承担了极大的利息成本,另一方面,也酝酿着极大的银行信用风险和经济的不稳定性。

为了改革这种局面,许多文献主张通过发展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可以有效的降低银行系统的风险,减少政府承担的责任。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股票市场的发展的确能分散风险,但这只是从经济个体的风险偏好和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与我国融资体制改革中所面临的风险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具有个体风险的含义,而后者要考虑的是一种系统性风险。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股票市场的的系统性风险尤为显著,这一点可以由近几年股票市场的大幅度波动得到证明。在这种情况下,股票市场上的风险和银行体系的风险,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从股份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股票市场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即股份制经济使得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融资机会,分散了企业的风险;同时,也使得企业的治理结构变得格外重要了。所谓企业的治理结构,指得是能够使得未能在初始的企业合同中明确的一些经营管理决策,能够被作出的一种机制。

现代股份制公司的治理结构主要采用以下形式:一是股东通过选举的董事会来监督经理;二是通过大股东来监督经理的行为;三是对经理形成的约束可能来自于公司经营效率低下时,股票市场的收购和接管。在实际中,上述的几种形式是混合在一起,同时发挥作用的。

第9篇: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几乎每年均以超过GDP近多个百分比的速度高速增长,而储蓄率更是年年高居不下。居民储蓄的大量增加,一方面放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使得央行实现“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目标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在国内金融压抑,即金融市场效率低下、金融产品不发达、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高储蓄使得信贷资金无处可用,银行无选择地多贷款,尤其是流动资金贷款。而企业过分依赖贷款,势必加大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引发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另外,由于储蓄高增长而形成的以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格局也极不利于金融体系储蓄与投资转化机制的良性循环,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融资渠道的不畅。因此,适度、合理地分流储蓄资金势在必行。高储蓄如何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关口,投融资渠道的拓宽已迫在眉睫。于是,几度搁浅的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再呈呼之欲出之势,有关部门一再强调:“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发展,扩大直接融资”,力求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的“单腿”支撑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并举的“双腿”支撑,加大融资结构调整的力度,从根本上化解金融风险。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规模发行股票,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呢?在目前的中国能否依靠“政策市”过急地去推动直接融资?这些问题很尖锐,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如果说股市因为扩容而调整,这还只是股票市场的问题,而在加快直接融资的名义下大量发行股票,如果客观上对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产生不利的影响,那问题就大了。况且,我国的资本市场似乎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证券市场已经到了危局的境地。目前市场的交易量极度萎缩,日成交量不足百亿;券商经营状况再度恶化。“当务之急应扩大直接融资比例”的看法似乎已越来越受到实践的挑战,急切加快直接融资的比例不得不让人深思。

在此,将运用实证建模技术,对我国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协整分析,以探析适宜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融资方式,并对未来的融资决策进行一定的经济思考。

2融资方式、结构及其演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20世纪90年代的内生金融发展模型在理论上清楚地说明了一个运行状况良好的金融部门,通过动员储蓄并将储蓄有效地配置到高效率的生产部门、金融技术收益的增长、金融发展对企业生产性技术选择以及证券市场外在性等方面的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金融体系完成这种促进职能的中介方式有两种,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所谓直接融资是指一个经济中的盈余部门与赤字部门不通过金融中介而直接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而间接融资则是指盈余部门与赤字部门通过金融中介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是否通过金融中介是区分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的根本依据。更准确地说,金融中介可以区分为简单中介和复杂中介,定义是中介显然是指诸如银行之类的复杂中介。

融资方式提供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和质量,所以融资方式的选择不仅是微观企业关心的问题,它对宏观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从理论上说,直接融资在融资公平、风险承担、流动性等方面具有优势,而间接融资则有利于调动储蓄、扩大信用规模,便于宏观经济调控等。不同的融资模式具有不同的功能,运行机制和不同的经济绩效,特别是对企业的治理结构和融资者的约束具有不同的影响,因而很难给予具体的量化评价。从实践上说,各国具体融资模式的选择更多的是商品经济和货币信用、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储蓄、收入分配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及发展的产物。对于金融结构或者说融资方式或融资模式的发展和演变,戈德史密斯做出了重要的开创性工作。戈德史密斯通过考察世界各国金融结构的演变历史,发现各国的金融结构变迁呈现出一些惊人的共性,如金融资产总量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迅速增加,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逐步形成并存格局、金融工具的流动性逐渐增强等,这些共性特征的出现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成长相伴随,而金融体系由间接融资占绝对主导地演变为直接融资的相对地位迅速上升乃至占据相当比重则构成了各国金融体系演变的主线。

从我国金融业和融资结构的发展来看,改革开放到1990年,间接融资占绝对主导地位,银行以外的金融市场几乎没有,发行的国债、企业债券的规模也很小。1990年以后,证券市场的发展带动了直接融资的发展。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证券化的发展,中国的融资结构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融资方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选择合适的金融发展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3融资方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31数据以及经济变量的解释

第一,我们通过统计年鉴,收集了GDP、INDIRECT、DIRECT、PRICE连续15年的数据(2000―2015年),并利用SAS统计软件将所采集的数据转化成一个统计分析数据集。

第二,在SAS/INSIGHT环境下打开该数据集,点击数据表左上角的功能按钮,选择define variables,在弹出的窗口中按提示定义变量名、标签及属性。将年份设置为字符型,其他均为数值型。

第三,解释经济变量。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总价值。Price:价格指数,是关于平均价格水平的指标。RGDP: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从名义GDP中剔除了价格变化并以固定价格表示的GDP。其中RGDP=GDP/PRICE。Indirect:间接融资,是筹资者通过银行间接获得储蓄者资金的一种形式。Direct:直接融资,是企业自己或通过证券公司向金融投资者出售股票和债券而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32相关分析

321绘制散点图,考查变量之间的关系

进入SAS/INSIGHT环境,同时打开数据集GDP选择菜单analyze到scatter plot(y,x),在弹出的窗口中选中变量RGDP作为散点图中y变量,选中INDIRECT和DIRECT作为散点图中x变量。由此得到,这些观测点随着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增加,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也相应增加,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322计算相关系数

散点图已直观的表明了变量间的关系,为了考查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可以通过SAS软件计算其相关关系。在SAS/INSIGHT环境下,打下该数据集,选择菜单analyze到multivariate(y’ s),在变量框中选中变量,生成相关系数矩阵表。可以看出变量RGDP和INDIRECT的相关系数R=09926,RGDP和DIRECT的相关系数R=09566,INDIRECT和DIRECT的相关系数R=09815,均为正值,表明变量之间呈正相关,同时由于相关系数均接近1,说明变量两两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其中RGDP和INDIRECT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

33回归分析

331回归模型

从上述的相关分析可知RGDP和INDIRECT,DIRECT之间都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要进一步考察其数量关系,建立其多元回归模型为RGDP=β0+β1INDIRECT+β2DIRECT+ε。进入SAS/INSIGHT环境下,打开该数据集,选择菜单analyze到fit(x,y),选择变量RGDP作为y变量,选择INDIRECT和DIRECT作为x变量。

参数β0=118668,β1=05415,β2=-10598。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间接融资每增加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415%,直接融资每增长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降低10598%。

332显著性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将自动生成拟合回归直线的汇总说明。从中可以看出统计量决定系数(R-square)为09937,校正的R^2(AdjR-sq)为09927。说明RGDP的变异有9937%可以归因于INDIRECT和DIRECT 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有063%是未能解释的。R^2接近于1,说明其拟合优度较高。

(2)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将自动生成方差分析表。从中可知,F统计量的值为9481041,与其相应的P值=00001,表明原假设成立的概率仅为00001

(3)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将自动生成参数估计表。从中可看到,3个参数β0,β1,β2的T统计量分别为18198,12249,-4002与T统计量相应的P值分别为00001,00001和00017表明原假设(参数为零)成立的概率均小于005=a,应拒绝原假设,即参数非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是显著的。

333回归诊断

(1)是否符合模型的基本假设

在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中,假定随机误差项具有相同的方差,而在经济问题分析中有可能违反这种假设。SAS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会自动生成残差预测值的散点图。从中可看出残差有大体相同的散布,它表明等方差的假设没有问题。

为了验证残差为正态分布的假设,可拟合后残差图和参考线。残差图表明,数据点散布在参考线附近,近似于一条直线上,可以认为残差的分布与正态分布差异不大。

(2)共线性问题

由于经济变量往往随时间存在共同的变化趋势,就使得它们之间容易出现共线性,即自变量之间有着严重的线性关系。具体可计算DIRECT和INDIRECT之间的可决系数R^2以及方差膨胀因子来判定。可以得到R^2=09633,接近于1,方差膨胀因子为27284>10,说明两者之间存在严重的共线性。

解决方法一:在存在共线性的变量中剔除一个F检验值较小的。从回归模型可知INDIRECT的F值为1500323,DIRECT的F值为161777远远小于INDIRECT的F值,可剔除变量DIRECT重新假设回归模型为RGDP=β0+β1INDIRECT +ε。根据上述SAS的步骤重新得到回归方程为RGDP=13757+0367INDIRECT-DIRECT可决系数R^2为09852,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很高,F值为867366,与其相应的P值=00001

解决方法二:由于R^2与样本容量有关,样本较小时,容易引起共线性(R^2 容易接近1)。该样本数仅为15,因而可以扩大样本容量再进行分析。

4结论与建议

实证研究表明,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而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则与经济增长呈较小的负弹性关系。市场化的间接融资规模较之市场化的间接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推动作用。证券市场中股票市场的不完善和企业债券的严格限制是削弱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主要原因。对融资方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政策建议。

41自然倾斜的金融战略

对融资方式及其结构演变,绝大多数国家都顺应历史发展,顺应和维持这种金融倾斜局面而不人为推动或抑制,即自然金融倾斜发展战略。反之,通过政府自觉的法律约束或政策行动积极推进或抑制直接金融的发展,从而缩小或增大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的倾斜度就是人为金融货币发展战略。从我国实际看,间接融资的市场化融资程度有待加强,证券市场化发展也面临不少问题,因此,当前不应刻意去发展直接融资或扩大间接融资规模,简单地变换融资方式可能会增加而不是减小金融风险。因此,应当推行自然倾斜的金融发展战略,健全和完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体系。

42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强化间接融资市场化程度

作为间接融资的主体,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直接决定了间接融资的规模和市场化程度,商业银行的贷款决策和项目选择直接决定了间接融资的效率。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加快真正商业化进程,将国有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彻底的分离,建立与市场经济的国际竞争环境相适应的严格的经营责任制、完善的内控制度、完备的考核制度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间接融资真正做到以市场化为基础。

43规范证券市场发展

金融发展是质与量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单纯的规模扩张,走出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发展的误区,应当首先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择优标准,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其次是建立完善的证券市场法律法规,加快与《证券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再次是提高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监管的力度和效率,加大对证券市场中介违法操作的监察和惩罚力度;最后是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使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从行政方式转向市场方式,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44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完善直接融资结构

直接融资不等于股票融资,在规范证券市场发展的同时,应当充分认识到企业债券的重要性,加强企业债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首先放弃企业银行债券发行规模总量的限制,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自主决定筹资的方式和数量;其次强化发债企业资产抵押和担保人制度,建立企业债券受托人制度;再次要健全企业债券评级指标体系,树立中级机构信誉,完善对企业债券的评估机制。最后是开展金融创新,实现企业债券的上网发行,加强企业债券二级流通市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