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保障机制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酝酿、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内心和思想上的细微波动都会对他们自身的成长、成材埋下不可估量的伏笔。然而,心理活动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诸多心理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和补救,加之升学压力、制度缺位等因素制约,致使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处于放任自流、无序发展的状态。随着经济的快速腾飞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中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充斥的信息量更加庞大,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更加多样、深刻。如何从现实情境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各方资源条件,构建涵盖健康心理培育、心理问题预警及疏导的中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对促进中学教育事业发展、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机制
建立健全中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应当遵循“以攻为守,防治并重”的原则,在课堂讲授、课外活动、课后阅读等各教育环节,积极引导中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培育勇于面对问题、承担责任的心理品质,传授自我调节、缓解心理压力的技巧方法,并在班级和校园里营造良好的风气风尚,从而帮助每个中学生在内心世界塑造起一道坚强稳固的心灵屏障。
1.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社会变革的深化,信息量爆炸、价值观多元化趋势在社会各领域日益凸显,从意识流涌动的复杂社会环境的现实出发,引导中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对培育当代中学生的健康心理、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教育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首先,应当凝炼当代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充分考虑时代特征与个体差异,大力宣扬那些能够让中学生准确把握、最大限度激发潜能的价值取向,在传递诚信、勤奋等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将团队协作、竞争创新等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融入教育范畴。其次,应当注重教育方式的与时俱进。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当代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经大为拓展,互联网、电视、手机等早已演变为实质上的“第二课堂”,不仅侵占中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深刻改变着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习惯。应当借新兴技术之力将心理教育从学校延伸至日常生活,让中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课堂”上得到感化和浸润。最后,应当引入激励机制,对那些积极向上、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从而发挥“榜样”力量,促使更多的中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
2.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氛围
具有民主、开放、自由、信任、理解氛围的班集体,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这样的班级氛围不仅是培育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环境基础,而且是指引他们进行自我调节、获得精神支撑的源泉。浸润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得益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时习,能够让大多数心理问题在初露端倪之际被及时地矫正和化解,最终将整个班集体打造成一个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自我修复的心理生态系统。
班级活动无疑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有效途径,是传递关爱和智慧的有形载体。要适时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点拨学生、引导学生认知自我,帮助他们更好地完善自我。例如,定期举办主题班会,一同讨论心理困惑,分享经验心得;观看心理教育方面的电影、视频,撰写读后感作自我剖析,并与同学、老师交流互动;举办主题演讲、知识竞赛、情景话剧等活动,让心理健康话题以委婉、生动、艺术的形式呈现,在轻松、温馨的气氛中,大家共同面对、共同思考、共同分担心理问题。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预警机制
心理问题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常常导致心理干预的滞后,使问题不断积累并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在积极营造健康心理环境的同时,必须建立能够持续、全面反映中学生心理状况的预警机制,以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救助。
1.搭建和创新中学生心理交流平台
心理预警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敞开心扉,倾诉心声”,让学生敢于交流、乐于交流、主动交流。首先,应当培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老师严肃、说教的传统作风,站在学生的角度,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善解人意、体贴入微的沟通艺术,不断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取得他们的信任,培养他们的交流意愿,促进他们心理情感的自然流露。其次,应当积极搭建和开辟新的心理交流渠道。例如,许多老师采用“写周记”的方式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周记”是中学生倾诉心声、表达困惑的窗口;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经验丰富、学有专长、和蔼可亲的老师担任心理辅导员,让他们成为学生心灵世界的“避风港”;举办“心理健康宣传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让同学、老师掌握较为系统、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懂得如何更好地面对、缓解心理问题;利用电子邮件、论坛等互联网技术,打造当代中学生乐于尝试和接受的心理交流新平台,借助文字、视频等载体将他们的内心世界展现在“阳光”之下。最后,探讨建立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将每位中学生的基本情况、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及职业能力等信息记录在案[2],运用心理学等现代科学知识与方法进行分析、评判,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作出预测,并给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心理干预方案。
2.呵护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体系
学校、家庭、社会是中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构成要素,是学生情感体验的现实来源,也是修补他们心灵创伤、化解他们内心迷茫的通道所在。一方面,应当有力、有序地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让同学、朋友、父母和其他社会爱心人士一同成为中学生的心灵守护者,让每一份理解、鼓励、尊重、温暖都成为遏制、化解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良药。另一方面,学校作为该体系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应当提供给家庭和社会参与其中的广阔平台,通过班级活动、家长座谈会、社会实践、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沟通与交流,多角度、多渠道掌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物质、技术和信息等方面取得大家的支持和适时反馈,从而形成一个能够敏锐捕捉中学生心理信息、层层警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支持网络,最大限度排除中学生的心理困扰,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三、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机制
中学生容易出现学业、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在利用各种方式培育其健康心理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建立及时、有效的疏导机制,对那些心理波动较大的中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救助。研究表明,强化受访者的自我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心理治疗[3]。因此,在疏导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自我调节为主,心理干预为辅”的原则,并将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理念贯穿始终。
1.倡导朋辈与专家并重的心理辅导
作为同龄人和生活伙伴,同学、朋友因为有着相似的心理体验和成长环境,更容易产生默契感和认同感,从而为心理辅导奠定信任与沟通的基础。而班主任以其亦师亦友的角色性质,往往会对中学生的心理辅导发挥关键作用。或是细微的言行举止,或是平等温馨的交谈,都可能于不经意间化解学生郁积的心理困扰。此外,朋辈心理辅导可以在作息间歇、寝室、教室进行,在辅导时间、空间和形式上有很大的灵活性,能够保证心理辅导的随时开展和持续跟进。
然而,朋辈心理辅导有其局限性,遇到较为棘手的心理问题还需寻求专家帮助。由于地区、校情差异,当前普遍开展专业心理辅导的难度较大。随着我国开设心理学等专业的高校日渐增多,相关专业人才日益充沛,可以尝试建立以“关爱中学生心理健康”为主旨的非政府组织,在中学与高校、中学与社会之间搭建桥梁,让更多从事心理健康事业的在校学生、研究人员、社会人士走进中学,给予中学生更加科学专业的心理辅导,共同为中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举办心理辅导的知识讲座和培训
随着教育改革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更多关注,不少中学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等专门机构,旨在引导和培育中学生的健康心理。然而,这些机构的心理辅导员往往由其他老师兼职担任,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得心理辅导流于“谈话”、“聊天”等形式,难以进入深层次的心理干预。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和培训,从“中学生心理特点”、“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分析”等方面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让心理辅导员在较短时间、以较好效果掌握倾听、评判、沟通、调节等心理辅导技巧,并注重实际经验的提炼和升华,形成研究成果,供大家交流、探讨。
总之,为了保障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平稳度过人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成长阶段,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共同努力,将关爱付诸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预警、疏导的各个环节,从培养中学生健全的心理素养和自我调节能力出发,着眼于及时发现、化解中学生的心理障碍,积极增强心理辅导效果,逐步形成领导有力、重点突出、制度完善、科学有效的中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为推进中学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莉莉.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教育探索,2005,(10):93-94.
[2]张冬梅.大学班主任如何成为有效的心理辅导者[J].教育探索,2007,(7):98-99.
[3]任娜.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中小学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3):53-56.
【关键词】 心理辅导 隐性教育 整合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a)-0140-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心理辅导课越来越受到重视,多数学校也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但是如何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却鲜有研究。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班主任我兼职作了心理辅导工作。此外在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也在考虑如何将心理辅导课程与语文教学改革相结合。之所以有这样的考虑是因为社会各界早已注意到这一点,但并没有真正解决的课程教学功利化。
在新课程培训中,我系统的学习了“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从书,其中《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一书对我的启发很大,尤其是该书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例如:要反思总体学习方案中哪些学习领域才最有利于总体课程目标的实现?总体学习方案按照不同方式组织时,对人的发展各有什么不同影响?该书也对这些问题引经据典的进行了回答,但是因为理论性较强,对我校的课程整合缺少具体的借鉴意义,有必要对其进行细化,而且在思考与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适逢我校心理咨询室筹划组建,作为兼职的心理咨询教师,我也正在思考,如何让心理辅导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教材、新理念,尤为突出的是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正在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逐渐步入人文与道统一,语言与文化相融,科学与人文整合,教文与育人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和理想境界。在此前提之下,课堂心理辅导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显其重要地位。综上所述,本文将从微观的角度探索心理辅导与新课程改革的整合。
首先明确一下“心理辅导”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心理辅导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其次明确一下“新课程改革”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导读》一书大致下了这样的定义,“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等多方面的改革和调整”。
在明确了两个主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后,我们再分析一下他们之间的联系。心理辅导的内容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它主要应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如何从提高学生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二是如何整合课堂管理与课堂心理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教育,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潜在影响。和谐、合作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堂管理是教师重要教学技能,这些问题在过去众多的教育学、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的著作中,都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三是如何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改进学业,提高自信与学习技能,以及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明确了两者的关系之后,如何进行整合呢?心理辅导与新课程改革的整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要教育者树立现代教学观念,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观摒弃过去那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观念。进而树立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的新型教学观念。其次还要树立广义的知识观,认识到学习不仅是包括知识的贮存和提取,而且还包括知识的应用。第三,还要有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观,即要认识到许多基本知识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二,在个人职业生涯中,一个人需要大量的基本知识,许多基本知识构成其他能力,如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组成部分,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工具。第四,还要引导学生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正确学习态度的养成,以及合理的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掌握。
如果心理辅导与新课程改革的整合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的话,我们会有如下预期:首先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树立。教师不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手段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学生乐意学习,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来,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教师教学有热情,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其次是学生加强了自己的思想修养,学会关注现实,进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开始结合自己的实际或自己身边的社会问题去消化理解书本知识,并且能动笔去写出自己的体验,学生在探讨中获得人格的提升。就像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编辑被誉为“知心姐姐”的卢勤所说的那样,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用爱的感觉滋养孩子,用爱的行为影响孩子,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用爱的激情回报孩子。如果这样,我们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一个家庭,而是一个民族。
参考文献
[1] 《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二十讲》许海新,吉林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郑希付,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告诉孩子你真棒》卢勤.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关键词〕助人自助;心理需要策略;讨论问题策略;情景体验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2-
0013-03
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是助人自助。也就是说:团体心理辅导必须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必须贴近学生的精神世界,必须引导学生学习调适自我。笔者担任了近五年的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师,认为以下一些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一、心理需要策略
团体心理辅导如果真的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那么其有效性必然显著提高。因为心理需要会引发学生接受他人帮助与指导的动机。
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不是操纵或诱导学生去达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是找到学生的真实需要从而激励他们,这是最重要的。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每学年伊始,笔者都要在任课的班级中组织一次覆盖全员的调查,了解学生“最大的烦恼与困惑”。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除了学生不必署名之外,笔者还直接下发与收缴问卷调查表,不经其他任何教师之手。
经过这几年的归纳梳理,笔者认为初中生的心理需要大致体现在如下三方面:人际交往、学习生活与自我认知。笔者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了一些专题辅导活动。由于话题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比如,笔者的一堂“男孩与女孩”辅导课,给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半年之后,有位班主任要求笔者再到他们班级开一节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辅导课,原来这个班级新近出现了一些男女生交往过密的现象。
这件事情使笔者意识到辅导活动的主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设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三方面原则:
首先,团体心理辅导一定要按需施教。
心理辅导不同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教师一定不要刻板地按照教学计划组织辅导,否则便是无的放矢,对牛弹琴。人的需要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团体心理辅导本身就是一个发展性的教育活动,专题的动态性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题中之义。当然,这向辅导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其次,团体心理辅导要体现积极的正面引导。
团体心理辅导中要注重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教师要少指导、不说教,因为它毕竟不是思想政治课。但是,少指导不是不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我们需要否定的是将教师的指导置于辅导活动的核心地位。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教师要尽可能少地运用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示等形式,要更多地采用间接的、暗示的、启发性的辅导形式。团体心理辅导旨在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一定要从正面、积极方向予以引领。如笔者在第二次组织“青春期性教育”大型团体辅导活动时,以台湾张华葆教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如果情爱是香醇的烈酒,那么友爱就是清淡的白开水,每个人都幻想情爱的来临,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白开水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恩物。”学生们听了报以会心的笑容。
再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学生的喜好纳入辅导活动,是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体现。
初中学生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趣味性”尤为注重,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要,正是遵循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利于教师的积极引导。如笔者在介绍“暗示效应”时,讲了“望梅止渴”的故事,例举了一些运用“暗示”的商业广告词,并且让学生讨论赵本山小品中的一个情景:主人公面对自己的意中人非常紧张,在心里告诉自己“不紧张,不紧张”,结果在作自我介绍时,他声音颤抖地说:“我叫不紧张……”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讨论中明白了运用暗示调节自我的一个窍门――要用积极的话语,避免用消极的词汇。
二、讨论问题策略
讨论要有个合适的话题。在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或矫正学生的原有认知,教师常常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是,课堂讨论不容易组织得很好,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讨论不起来。笔者曾以“抵御诱惑”为主题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讨论“中学生面临的诱惑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来抵御诱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有的感到无话可说,有的认为“问题比较低级,不值得一说”,还有的在课堂上故意调侃。当时,因特网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女粉丝追刘德华家破人亡,而初中生里也有追星一族。因此,笔者组织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学生饶有兴趣地搜集资料,介绍网上帖子,陈述自己观点,展开热烈的辩论,“你方说罢我登场”,真正实现了“生命的涌动”。随着讨论的深入,很自然地触及到“抵御诱惑”的话题。
这个案例使笔者认识到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开展有效的讨论是有条件的。
首先,话题的选择应来源于真实生活。
讨论的话题应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引发不同意见的,而且话题的难度要适中,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此外,教师提问的角度也很有讲究。比如“你对女粉丝追刘德华事件了解多少?”“女粉丝事件的责任人到底是谁?”后一个问题比前一个更有思辨性。因为提问的目的不是考察学生知道了什么,而是通过巧妙的设问引起他们内心的冲突,从而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他们深刻地反省自我,最终接近合理的解释。
其次,有些讨论需要基于资料。
对有的主题讨论来说,资料不是可有可无,搜集资料非常重要。在信息社会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惊人,往往出乎教师意料。在讨论“女粉丝事件”之前,笔者让学生从多种媒体中搜集资料,在课堂交流时要求学生在讨论中能够使用这些资料作为“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种充分运用资料的讨论比较容易成功。此外,在讨论中,教师应致力于课堂民主气氛的建设,让学生能有理有据地自由表达、坚持和改变自己的想法,尊重不同的意见。
再次,讨论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备课时,教师应当精心预设讨论的切入口――心理学视角。比如“女粉丝的心智是否正常”,“什么是人的合理需要”,等等。让学生针对此陈述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并回答反方的质疑,尝试探索各种各样的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
三、情景体验策略
团体心理辅导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因此,团体辅导应该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产生“个人意义”,而不是抽象的学生整体。否则,团体心理辅导便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笔者理解的“个人意义”是指学生对辅导产生“有启发”或者“有用”的感觉,并且对学生的实际行为产生影响。尽管辅导的“个人意义”创建并非坦途,可也并不是崎岖难行。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之一。心理辅导只有让学生发生了实际的情绪体验,体验者确实受到了感动,才可能产生实际的情感与认知变化。笔者曾经在一次团体辅导活动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请学生分角色表演以下故事:一位母亲向心理咨询师倾诉儿子“不听话”的种种表现,儿子则痛陈母亲的“专制”与“固执”。心理咨询师给母子俩分别答疑解惑。
一位颇有“个性”的学生自告奋勇扮演“儿子”。表演可谓惟妙惟肖,因为这个角色太像生活中的“他”了。笔者随后让他先后饰演母亲与心理咨询师,使其重新进行角色体验与换位思考。这位学生是嘻嘻哈哈上台,下台时脸色却严肃起来。一段日子后,笔者听班主任说,那个学生现在很少与老师、家长“对着干”了。
这件事情激起了笔者的教育灵感,笔者随后在初二年级16个班级中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校园心理情景剧,并择其优者拍摄成像。在组织落实过程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体验”在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中所具有的独特鲜明的魅力。
体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存在形态与价值形态取得一致。有时,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学生只是被动甚至消极地参与教师预设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教育价值不大。而学生自导自演的校园心理情景剧,尤其是那些取材于校园的原创作品,再现了学生真切的生活体验。在多次排练中,因为每一次表演角色不同,所以感情不同、感悟不同,打开的意义境界不同。学生在多次体验中,心灵受到触动甚至震动。比如情景剧《团员》说的是初二学生们都渴望早日加入共青团,但团组织只能逐步吸收优秀学生入团,这在学生们中间引发了不小的震荡:谁能成为第一批团员呢?为什么?这种题材对学生而言富有吸引力,他们感到亲切、亲近,促进了情感体验,矫正了认知缺陷,从而体现了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心理情景剧在团体辅导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校园心理情景剧营造了一个以情感为线索的体验场。这种体验场其实是一种情境、一种氛围。这种充满审美情趣的氛围能给学生带来真切的情绪感受,最终诱发和唤醒某种心理体验。特别是扮(下转第17页)(上接第14页)演各种角色的学生演员,他们的体验比一般学生往往更深刻。因为,真正的体验需要“凝神静气,全神贯注”(英国当代心悟训练专家大卫・冯塔纳语)。初中学生对于这种寓教于乐的心理情景剧参与性很强,他们常自觉自愿地进入一种体验的最佳“准备状态”,全身心地投入角色表演。表演使学生的体验得到了提升或感染,这种感悟也许正是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
其次,心理情景剧让广大学生置身“局”中。体验,按其存在形态分类,可分为“亲验”和“想验”。所谓“亲验”,是指体验者亲身置身于一定情境中并有所体验。所谓“想验”,是指体验者借助别人的表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而产生的体验。大多数的学生在观看心理情景剧时,虽然没有一个所谓的心理辅导“指引者”显身出来进行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却通过移情有所感受,产生了一定的心理体验。特别是那些演员非常投入、感情非常真挚的情景剧,很成功地进入了观众体验的“心境”。虽然体验的内涵和境界各人有所差异,但是绝大多数观众还是收获了或多或少、或浅或深的体悟。
团体心理辅导策略可以视为教师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而采用的具体方法、手段和措施,它主要从形而下的、微观的、实践的层面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和行动方案。当然,作为方法而存在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决不是一元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活动的实施策略是多元的。从理论上说,各种心理辅导策略虽然在性质上可能有差异,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可能是交错融合的。比如,情景体验策略可以运用于校园心理情景剧中;校园心理情景剧满足了师生的艺术审美需要,体现了心理需要策略。不仅如此,校园心理情景剧还可以设计为A、B局,甚至台上台下互动,体现了讨论问题的策略。
一、引言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精神病医学临床上也将之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1]。网络成瘾对于中学生来说最大的影响是造成成绩明显下滑、心理以及身心健康严重受损、行为习惯错乱、自我封闭甚至违法犯罪等严重后果。国外很早就有针对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其中美国纽约精神病医师Ivan Goldberg于1994年首先借用DSM-Ⅳ中关于药物依赖的判断标准将此现象命名为“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 。就网络成瘾的对象而言,国内外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在国外,上网成瘾的主要群体是家庭主妇、残疾人、退休人员等;在国内,上网成瘾的主要群体却是以学生为主。造成这种巨大差距的因素有很多,本文拟以地处城乡结合部的黄埔区为例,分析与探讨影响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及对策
二、影响网络成瘾的因素
1. 家庭。黄埔区是广州市城乡结合部的典型代表,与广州市老城区在许多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差别。例如经济相对滞后、外来的流动人口多、人群文化程度低、社会治安乱、卫生保健工作欠完善和学校教育层次偏低等。这些特征会直接导致家长由于工作忙碌、沉迷赌博等原因从而对子女缺乏亲情上的关爱与监管不力甚至放纵自流。另一方面,学生面对的不良社会因素多、误交损友和欠缺必要的健康教育等这些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地使学生感到孤独与无助,只能借助于网络来发泄情绪。部分家长为了图省事,仅仅是给孩子买台电脑、装个宽带就了事,至于孩子用电脑来做什么事情根本就不闻不问,更谈不上正确的引导与适当的沟通。部分不自觉的学生往往打着用电脑学习功课的幌子,实则用电脑来玩网络游戏与上网聊天,正是这种恶性循环导致许多学生网络成瘾。
此外,单亲或父母关系非常恶劣的家庭所导致的家庭教育缺失,父母过分溺爱或动不动就拳脚相加的家庭所导致的家庭认可缺失等也是导致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
2. 心态。笔者在对我校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有两个案例相对比较特殊。第一个是2010届学生李某,笔者在访谈过程中问这名学生:“你现在沉迷于网络游戏,以后怎么办?靠什么谋生?”该名学生居然给我举了一些靠玩游戏赚钱的例子甚至讲了一个从玩游戏到设计游戏的励志故事。该名学生认为会玩网络游戏等于会操作电脑,会操作电脑等于具备电脑操作技能,就可以找到相关的使用电脑的工作。我在访谈过程中对这名学生的认知误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然后带他到黄埔港码头某物流公司进行参观,让他尝试用电脑进行一些文秘的工作,结果他发现自己平时玩网络游戏、聊QQ的所谓电脑技能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根本毫无用武之地。参观完之后我再进一步和他谈心,通过一段比较长时间的跟踪教育,他的学习与生活逐渐走上了正轨。
另一个案例是2005届学生张某,笔者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该名学生无心向学,整天沉迷于网络的原因是认为读书无用。进一步了解后发现该名学生的哥哥在初中阶段也是无心读书,整天沉迷于网吧,后来混了一个初中毕业证后就读于广州港技校,从技校毕业后在广州港码头找了一份工作。由于近年来广州港的效益越来越好,因此他哥哥的收入也越来越高。这就给该名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工资不仅不如一名技校生,甚至连工作都找不到,辛辛苦苦多读那么多年书根本没有必要。面对这个客观存在且带有中国特色的怪现象,笔者没有急于否定该名学生的看法,而是联系了该名学生的哥哥,与他哥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巧合的是他哥哥刚好在读夜大,我就问他哥哥一个问题:“既然工资收入很不错,为何还要继续读书呢?”他哥哥回答:“同一个技能岗位,一个技校生去可以很快适应很快上手,而大学生则不能。但如果是非技能的专业呢,大学生占的优势就强了,毕竟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相比技校生要高,学历和文化都比技校生过硬,可塑性强,好培养。”换句话说,如果要往更高的类似管理岗位的层次走,学历和文凭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通过联合该名学生哥哥的帮助以及后续一段长时间的跟踪教育,该名学生逐渐从网瘾的漩涡中慢慢脱离。
3. 环境。黄埔区位于广州市的东南部,行政区域总面积90.95 km2,全区常住人口近20万,行政管辖范围有9个街道办事处。黄埔区重点产业有现代信息服务业、现代化工、汽车及零部件、港口、食品、电力等。[2]按照2002年11月15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人口数量在10000以上的,允许设立开办一家正规网吧。按照黄埔区的区域面积的大小,拥有39间正规网吧是符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的。可是网吧的实际数量远远不止这个数,这些黑网吧大多藏身于农村、社区居民楼、出租屋或者是自家的房屋内,要彻底整治难度非常大,因此这些黑网吧就成了许多不愿意回家的中学生最愿意去的“归宿”,长期流连于网吧上网,必然会造成网络成瘾。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黑网吧的存在更是为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了数量加速增长的温床。
4. 监管。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思考方式,也对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冲击。面对互联网上各种良莠不齐的“垃圾信息”,尚不具备明辨是非黑白能力的中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在学校里经常受同学欺负,缺乏老师关注的学生,到了网络游戏上却可以成为一呼百应的将军帝王,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是导致网络成瘾的最大因素。加上中学生具有思维单纯、好奇心强、自制能力差、喜欢追求新事物、爱刺激和爱幻想等特点,导致他们面对一个严重缺乏监管的互联网时,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5. 心理。网络成瘾从其本质上来说一个心理问题,但并非所有与网络有关的问题都是网络成瘾。笔者在2007年对一位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这位学生痴迷于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的原因是因为在网络中他可以变成一个女孩子,可以受到其他男性的关爱与关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孩子具有轻微的性别认同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现实生活中不允许他有女孩子的装扮和举止,他只能将这种需要转移到网络上。后来笔者通过引导这名学生参与各种体育竞技运动,焕发了他潜在的男子汉气息,他很快就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方面去了。相比其他的访谈案例,改变这名学生对网络的沉迷相对较容易一些。
三、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1. 加强家校协同教育。在面对中学生网络成瘾这一难题上,改变家长的态度与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相比,前者要重要得多。戒除网络成瘾不仅需要家长在生活上多加关怀,还要在思想上进行沟通与引导。通过向家长展示青少年因为网络成瘾而走上犯罪道路最后家破人亡的案例给予家长警示,同时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只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的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能发生分歧”。在对待中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如果单单依靠老师和学校孤军奋战,最终结果必然与教育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
2. 重视个别心理辅导与心理干预。对于有网络成瘾的学生一定要及时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及早发现才能及时解决问题。针对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制订对应的个性化辅导方案,绝不能放任自流。对于一些症状更加严重的个体,应该采取医学临床级别的心理干预方案。
3. 引导参与群体竞技活动。很多中学生热衷选择虚拟的网络世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或者缺乏应有的关心与关怀,但同时他们也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与赞赏。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首先引导网络成瘾的学生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在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里逐渐学习如何与人交往,进而再学习团队协作等能力。多种形式的沟通有助于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与满足感,多种形式的群体竞技活动则能够为个体带来健康与活力。
4. 重视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功能。中学里的信息技术课在目前的“看重分数、看重升学率”的大环境下,逐渐演变成一门工具课甚至娱乐课。正是由于对信息技术课堂功能认识的不全面与不重视,才会让学生对网络存在神秘感,进而形成不良的认知观念。戒除网络成瘾并非是让学生与网络完全隔离,而是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感知网络,熟悉网络。应该通过信息技术课堂向学生传达正能量,应该引导网络成瘾学生进行网络知识培训、组建计算机爱好小组、参与网页设计培训、学习动画制作、举办电脑编程比赛活动等,让学生在网络竞技中获得成就与认可,进而得到同学们与老师的赏识。
5. 组织参观社区内的少年法庭。由于网络成瘾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数不胜数,仅仅依靠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效果不明显。对于一些有犯罪倾向的网络成瘾学生,除了进行心理辅导和跟踪教育,还应该组织他们到区内的人民法院参观以及旁听少年法庭庭审。通过真实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到法院和法官,对网络成瘾的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树立良好的法律和道德观念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他们更需要加强法制教育,加强法律观念。
四、结束语
中学生网络成瘾是一个全社会都需要面对的巨大难题。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发展,这个难题还可能会有其他形式的演变。只有全社会都关心爱护并共同教育这些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才能与这些孩子一起共渡难关。这是一条曲折而漫长的道路,但是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团结起来,大家一起帮助他们纠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就一定能够带领这些迷路的孩子走出网络的阴影,重新沐浴这个世界多彩而温暖的阳光。
参考文献
[1]王蛟.网络成瘾症的成因研究现状与分析[J].新西部,2012(7).
[2]冯广俊.建“四化”型安全区域[J].劳动保护,2010(1):60-62.
关键词:中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139-02
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据新华社近期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受环境及自身因素共同影响,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是不容忽视。作为教育心理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和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而且要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的意义。
1.学校环境因素。当前的中学教育体制中,多数学校都是在题海战术中考试排名次、分快慢班、抓升学率。部分家长是分数控,只看分数,不善于和子女进行思想沟通、分析原因,中学生正处于思想上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的阶段,厌学、焦虑、对抗等消极心理因素随之而来。
2.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家长行为不端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婚变家庭、留守儿童等情况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养成孤僻、自卑、唯我独尊、冷漠、自私等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有位离异家庭的学生说:“父母离婚了,父亲马上又结婚了,看着悲悲戚戚哭泣的妈妈,望着父亲的笑容,觉得烦闷极了,觉得人活着有什么意思啊?”从而产生了厌世的念头。可见,不良的家庭环境不仅仅造成厌恶、悲伤等情绪,而是心灵深处的创伤。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由于中学生存在的上述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当前复杂的状况,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具体对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素质建设。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坚定的信念、高素质的涵养、理智的行为、充满关怀的爱心等优秀品质,都会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与生活态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着表率的作用。例如:我校通过专题讲座与研究讨论相结合的沟通与交流,提倡活动观摩与自主实践、经验介绍与案例研讨、面授与远程等方式相结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模式。建立、健全家校联系模式是实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积极配合,加强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家长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对子女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学校应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努力改善家庭环境,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和谐的气氛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例如: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期中、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开家长会;将普访、随访和定期访问相结合,进行家访;鼓励家长主动来访等等模式。
3.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学生的需求是多样的,在中学里建立心理咨询与调节室,除了一般的咨询、谈心外,还可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如,在大考之前,针对有一些学生产生考试焦虑,表现出紧张、失眠等症状,心理辅导员就可集中为学生做一些放松治疗,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应考动机以取得好的成绩。学校中的心理咨询与调节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咨询门诊,做法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尽情倾诉,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等。
4.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中学生人生观、理想、信念、兴趣、态度等心理品质的形成。社会环境和学生的关系就像大自然中的气候与植物的关系一样,只有将不良的社会因素进行抵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环境才能得以净化,健康成长。例如:有的学生利用放学的时间去网吧上网,浏览不健康链接、玩游戏。针对这种情况,要建议政府制定杜绝青少年进入网吧等社会场所,另一方面要进行“绿色网络”建设,将一些毒害青少年心灵的不良物质过滤掉,还孩子一片纯净的蓝天,摄取正能量,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中学生在此阶段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很多,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紧密合作,通力合作,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指导为核心、社会环境为保障,构建、织造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倾注全社会的教育力量使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真正解决,才能达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全民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沈永健,仇玺萍,杜文东.南京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0).
[2]邓厚才,杨敬源,邓冰,庹安写,黄列玉,杨平,包毅敏.贵阳市城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9,(08).
[3]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2,(7).
关键词: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1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适度压力可以提高个体的动机,促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个体适应得更好。但当前,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会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这些不良后果可能包括身体的症状、焦虑、紧张、不安、抑郁、恐惧等情绪困扰,以及种种适应问题,甚至引发精神症状。调查表明,中学里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当高,尤其在特殊家庭学生中表现十分明显。如何从思想、行为习惯和社会不良影响等层面入手,并从心理学视角分析特殊家庭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是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我校成立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组,重点围绕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自去年以来,我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组,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全校初一、初二和初三三个年级的1260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以了解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中符合研究对象的特殊家庭学生568人,占学生总数的45.08%。他们在三个年级的分布状况为:初一186人,初二193人,初三189人。
问卷调查过程中,课题组把全部被测对象集中起来,将问卷发给被测学生,并按预定时间测试完统一回收,之后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该调查选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1991年修订的MHT(Mental health text)作为测试材料,统计方法用SPSS10.0统计。
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在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之后,发现有25.8%的学生至少在一个项目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是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从统计结果看,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者296人,占52.1%,有问题的为272人,占47.9%;其中问题严重的有60人,占10.6%。这说明,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严重的不适应行为。
为了进一步确定特殊家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分布情况,课题组又对各分量表进行整理,各分量检出结果为:
由上表可知,我校特殊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依次是:对人焦虑(41.51%),孤独倾向(26.26%),过敏倾向(17.93%),恐怖倾向(17.39%),自责倾向(9.21%),身体症状(5.02%)学习焦虑(4.44%),冲动倾向(3.81%)。可见,对人焦虑、孤独、过敏和恐怖等心理问题在特殊家庭学生心理上表现最为明显,尤其是对人焦虑成为特殊家庭学生首要心理问题。产生这一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父母离异、被寄养、家庭特困等因素让他们觉得在同学中抬不起头,常常因为一点小错误遭到严厉惩罚,而提心吊胆,唯恐做不好;儿童时期没有建立适当的游戏伙伴;受到父母或祖辈的过分娇惯,等等。对于这些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强化其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来矫正;另一方面要针对特殊的家庭环境,对特殊学生家长开展必要的心理辅导。
三、对策措施
(一)探索有效的特殊家庭学生教育模式
1、定期召开特殊家庭学生家长会,分析特殊家庭学生的行为心理、家庭教育误区,采取先进的教育方式方法;2、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学科政教处和年级组建立问题学生成长档案,指定责任人和辅导老师,定期将学生学业情况、行为心理等及时向家长通报、交流,家校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进行针对性的辅导;3、举办家庭教育辅导讲座。讲述成功家教案例,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二)进行特殊家庭学生异常心理行为矫治
1、营造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营造适合特殊家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充满关爱、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从精神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以改善同学关系,消除隔阂,增进友谊;2、成立“爱心基金会”,帮助特困家庭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减免学杂费,切实解决特困生的教育问题;3、建立特殊家庭学生成长档案,做好分类指导和个案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予以疏通辅导。四是开设“心语室”,建立“悄悄话信箱”。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富有教育经验的老师担任心理辅导老师,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教育干预措施。
(三)加强青春期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特殊家庭学生与其他学生存在差异,但也有共性,即青春期问题。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生理发展迅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这种身心的不平衡性会使他们在与人交往时矜持、闭锁、羞怯。针对这些现象,学校通过专题讲座、宣传册、橱窗专栏、报刊广播等途径,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身心规律、情感特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丰富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和体验,引导他们恰当的处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冲突与矛盾,促进身心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4).
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各种配置中,需考虑到心理图书的配备,这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要求中都有体现,如《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基本要求的通知》(2006-03-31)中明确提出:“阅览区(室)应配备书柜、阅览架、桌椅、心理方面的图书、报刊和杂志等。”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办公室即将出台的《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规范(0807)》中也明确指出示范级心理咨询室需配备至少100本“心理学杂志、教育心理期刊、与心理学相关的文学艺术、音乐和影视资料等”“包括心理学基础理论、新心理治疗流派、教师、学生、家长阅读等多个层面(副本不得超过2本)”的图书,合格级心理咨询室需配备至少60本“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学生自助读本(副本不得超过3本)”的图书。可见,图书配备是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读心理方面的书可以缓解或消除生理、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增进自信、改善个人行为和人际关系,是自我心理调适的良药。心理咨询室配备图书的主要作用:其一,前来咨询的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丰富有关知识,增进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获得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指导;其二、咨询老师可以随时翻阅,了解其他咨询案例,学习其他咨询老师的有益经验,以便更好地开展本校咨询工作;其三,学校的其他教师通过这些资料可以扩展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更好地了解自己、尤其是了解教育对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便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之更加适应中学生的特点。
二、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配备的选择
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的配备应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而要有所选择。
1.对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建议配备以下方面的图书,这些书籍为咨询理论书籍,专业性比较强:
(1)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发展至今,内容已经极为丰富。为了对心理学有全面的了解,最好从一本心理学导论或普通心理学入手。
《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这本书写得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同时其内容又都包含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信息。
《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这本由孟昭兰主编的教材自1994年第一版问世后,迄今已多次印刷,是深受欢迎的国内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
(2)心理学流派
西方现代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流派和学说,迄今为止,多途径研究仍是现代心理学的现状。这其中以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①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主要著作有《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出版社,1995),《释梦》(商务出版社,2001)。
荣格与荣格学派:
《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是荣格几篇文章的合集。《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三联书店,1991),《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出版时间都较早。前者是荣格的演讲集,是了解荣格前期思想的不错的入门书。
阿德勒•弗洛姆•霍妮:
《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7)是阿德勒最有影响的著作,在国内曾被多家出版社出版。较近的阿德勒译著有贵州人民出版社的《理解人性》(2004)。
弗洛姆的重要著作有《逃避自由》(中国工人出版社,1987)《爱的艺术》(华夏出版社,1987)《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1988)《健全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等。
近几年,霍妮的著作推出不少。贵州人民出版社“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中收入了她的《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2004)。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出过几本有关霍妮的重要著作,如《我们的内心冲突》(1998年)《精神分析新法》(1999年)《神经症与人的成长》(1996),后者是霍妮晚年代表作,是其思想集大成之作。《与命运的交易》(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一书则是使用霍妮的理论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人物作的崭新阐释,很有启发性。《一位精神分析家的自我探索》(1997),是对霍妮的人生经历、内心冲突、思想演变的全面审视,实为了解霍妮及其思想的不可多得之作。
②行为主义
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进程。在其后,行为主义得到不断发展,以斯金纳最有影响。《行为主义》(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是华生对其行为主义观点的最好概括。《超越自由与尊严》(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是斯金纳很有影响的一本普及性读物。《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一书既有对行为主义原理的系统阐述,更佐之以生动实例说明原理的应用,理论与应用结合很好,是了解行为主义的很好选择。
③人本主义
有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著作,有一本非常好的选集《人的潜能与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是国内全面系统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专著。《三种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一书介绍了弗洛伊德、斯金纳、与罗杰斯的学说,书不厚,介绍简捷明了,可作了解这三方面的不错的入门书。
除上述三大势力外,认知心理学于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流。在这方面,有最新引入的《认知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国内王、汪安圣等编的《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是比较流行的一种。
情绪心理学方面有辽宁人民出版社引进的《情绪心理学》(1987)与国内著名心理学者孟昭兰著的《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可做推荐。
香港李中莹先生的《情绪疏导学》与《NLP――帮助人生变得更成功快乐的学问》是比较实用并且在个别辅导中见效较快的介绍心理疏导技巧方面的书。
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时蓉华著的《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是比较流行的教材之一。
教育心理学方面已有了一本相当出色的引进书:《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2004),人民邮电出版社引入的是原著第7版。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国内出版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类书籍已比较可观。这方面的案例类图书以《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为首荐,此书收入了西方心理学大师的一些经典心理咨询案例,值得认真研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及案例》(上、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书内容也都很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出版了一套“心理保健与治疗丛书”,作者系德国著名心理医疗医师佩塞施基安,包括《天堂与地狱》等四本,介绍了他的积极心理治疗法。心理咨询类科普读物则以《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为首选,该书记述了作者在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实习期间经手的10个心理咨询个案,以生动的文笔对咨询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郑维康翻译的《高明的心理助人者》是一本介绍心理咨询基本方法的书籍,本书既适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师等正式的助人者阅读,也可供教师、医师、护士、社区工作者及监管人员等非正式的助人者阅读。
2.对一般教师,从以下方面去考虑配备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职场竞争激烈,由此导致的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不适问题日益凸显,这就造成了社会上对心理自助读物的巨大需求。这方面的书籍也非常之多,我这里仅列出部分书目仅供参考:
《减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你被压力压扁了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放慢生活的速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精神健康系列”(三联书店,2003,包括《不要恐惧抑郁症》等4本),等等。总的来说,这方面图书数量实在是太大了,其内容、主旨、特点也各有不同。
还有大量的成功学、励志类的图书也包含不少心理学的内容。
爱作为一个有魅力的字眼,与它有关的心理学书籍颇受市场青睐。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是弗洛姆所著的《爱的艺术》。另一本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是罗洛•梅的名著《爱和意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更为大众化的读物有:《爱是一种选择》(团结出版社,2000)、《是真爱还是迷恋》(海南出版社,2000)、《爱情方程式》(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你真得懂得爱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罗曼蒂克心理学》(文汇出版社,2003)等。
释梦类书籍也是受欢迎的一类。这方面的入门书推荐《梦:内心的声音》(京华出版社,1996),此书虽薄,但对了解如何通过精神分析释梦却有清晰的介绍。王溢嘉所著的《夜间风景梦》(远方出版社,1998)一书有对各种释梦理论的总结,很值一看。
著名作家毕淑敏的《心灵7游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作者在书中发挥了她从医、写作、读心理学博士班、创办心理咨询所等多重知识经验,用散文的笔法给读者开出一道心灵保健处方。读者可以通过完成书中的游戏进行自我心理分析及心理自助。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完全手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全面讨论了学习心理辅导、行为能力辅导、青春期心理辅导的方法和原则,并详细介绍了各级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常用技术,也是比较实用的系列丛书。
婚姻方面可以去看黄维仁的《窗外依然有蓝天:婚姻伤害医治》、也可以去看杜布森博士的著作, 杜布森博士是儿童和青少年问题的专家。
更多的亲子关系书籍归类在发展教育栏目下。可以参考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丛书中的书目,目前比较热的是《父母效能培训手册》和《豆豆妈妈的成长》。
对学生,从下列方面去考虑配备:
首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2004,分为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共6册)是介绍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方面的图书。
其次,写给青少年看的心理自助方面的书有很多如《红处方》《青春期心理检阅》《同学,咱们聊一聊心理障碍》《学生心理健康》《人成长中必须知道的20个故事》《 青少年心理疾病案例分析》《青少年生活策略》《青涩时光―青少年性心理咨询》《走出孤独的世界》 • 心雨:中学生心理辅导
最后,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出版的《中学生心理》(月刊)是学生比较爱看的杂志,它能贴近学生生活,有许多案例可供学生参考。
三、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配备的使用
有条件的话,建议设立心理健康专题阅览室,营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优雅安静的环境有利于消除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心理健康专题阅览室应注意营造温馨、宁静、舒适、色彩淡雅的环境,使青少年一走进阅览室就能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得到愉悦。心理阅览室的功能在于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而得到帮助和启示。心理阅览室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有关的各种心理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思想、各种心理辅导技术方面的资料。需要配备书柜、阅览架、阅览桌椅、有关的心理图书和报刊、杂志等。
心理阅览室是心理图书资料的专用阅览室,其面积大小可根据学校条件构建,一般至少应可容纳20人以上。心理阅览室可以集中配备有关心理方面的报刊、杂志,同时集中放置有关帮助和提高学生心理品质方面的书籍。
配备一个具备心理保健知识的管理员。学校要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有选择地招聘心理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或引进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为青少年开展阅读指导和心理疏导。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如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创办心理健康宣传专栏、举办心理健康专题展览等。
四、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配备后的管理
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配备后要加强管理,下面引用“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心理咨询室图书借阅制度》,仅供参考:
借阅时讲究文明礼貌,提倡用文明礼貌语言,尊重管理人员。
在咨询室阅读图书时,要维护室内环境卫生,保持整洁,不随地乱丢杂物,严禁在室内吸烟、吃零食。
查阅图书后请归还原位。学生凭学生证借阅图书,借阅者在选好自己喜欢读的书后,需在借阅登记本上登记相关信息并签名,不签名者一律不得借书。
每人每次只能借一本,借期一周,如未阅读完可以续借一周,逾期不还者,下次停借。教师借阅的资料和书籍,一次不能超过两本,借期为一学期,放假前还清。
希望全体同学严格自律,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共同爱护好图书,不得在书上圈画、批注、撕面、折角。
所借图书如若丢失或损坏者,按图书定价两倍赔偿。如不按此规定执行者,一律取消借阅资格。
五、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配备的资金来源
[关键词]教育观念;工作内涵;职业培训;全员教育
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以育人为宗旨,以实践为依托,以高效为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1 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内容、形式、体制、方法等归根结底都是教育观念的反映,科学先进的教育观念不仅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同时也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树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观、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观,以人格魅力和真情感染学生,是切实增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育人能力的首要之举。体现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真诚赏识、良师挚友、言传身教”。
1.1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辅导员、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需要、权利,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工作中尽可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中学生成长的氛围和环境,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最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工作方法上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励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把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双重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出来。
1.2树立“真诚常识”理念:“真诚常识”就是肯定中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培养中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育者在工作中坚持人人可教育原则,注意发现学生的点滴优点和进步,用发展的观点对待每一名学生,充分肯定学生自我发展的个体需要,改变学生长久养成的依赖、等待的思维定势,把老师期望转化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建立一种有效的内在教育激励机制,将中学生激发为积极需求发展、渴求进步的“自主人”,并进而建立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1.3树立“良师挚友”理念:“良师挚友”就是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这就要求辅导员、班主任要爱生如子,做到以爱子之心去爱生,以教子之诚去育人。毫无疑问,爱是“贴近学生”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教师的爱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教师的爱不仅是达到教育目标的手段,也就教育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1.4树立“言传身教”理念:“言传身教”就是辅导员、班主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感染和激励学生进步。尤其是德育教师不仅要言德,还要信德、行德,要求学生品德高尚,自己首先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为人师表,笃志励行,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教育学生,成为青年学子的榜样和楷模。
2 强化育人职能
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弱化的一个重要症结是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弱化,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使他们的工作重心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向。主要原因在于辅导员工作职责、权限不清,因此,强化育人功能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2.1 明确工作职责:目前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严重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偏离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了纸上谈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能进行重新梳理和科学划分,大刀阔斧为班主任、辅导员减负,逐步实现与其教育职能、教育角色相匹配的职责体系,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能回避的一个严峻课题。
2.2彰显育人功能:当今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新任务、新情况、新课题,辅导员能否站在时展的高度,把握育人方向、提高育人能力是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本保证。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应落实在“四育人”上:一是思想育人,以培养爱国主义为中心;二是德行育人,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框架,以“舍利取义”为楷模;三是人格育人。以自信、友善、合作、进取为中心;四是行为育人。以“言行一致”、“重信轻诺”为中心,结合“八荣八耻”教育,实现全方位的育人功能。
2.3彰显服务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的折射。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实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树立“服务育人”的理念.扎扎实实做好三个辅导:一是学习辅导,包括求知态度、科学思维、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学习习惯的辅导;二是心理辅导,包括人际交往辅导、自信心提升、压力疏解、成功训练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要在提升教育者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上下功夫,打造高素质的育人队伍。
3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职业素质
职业培训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直接关系到队伍的质量、教育的成效。培训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革除以往培训空泛虚无的弊端,坚持以实践为依托,即培训内容来源于实践中的要求,培训结果解决好实践中的问题,做实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职业培训。
3.1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素质培训:随着时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面临新的拓展和整合,如学业辅导、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综合性的学科。提高教育实效,队伍的科学素质是关键。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生事务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领导学、信息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已成为重中之重。在培训中要打破学科界限,围绕实践需求,落实培训内容,要在“精”和“管用”上下功夫。
3.2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素质培训:辅导员、班主任要为中学生做好人生导航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成熟的工作经验。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素质培训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能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3.3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培训:高超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触动人的灵魂、转变人的观念、打动人的情感、改变人的行为,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培训可以借鉴“案例教学”法。即对典型案例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共同参与研讨,大家一起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专业背景出发对安全进行分析研究.集思广益,制订最佳解决方案。案例研讨培训切实提高了辅导员、班主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4 打造全员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形成合力,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疲软的一个主要因素。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打造全员教育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4.1 专职辅导员与班主任结合:班主任工作一般是由专
业教师中选拔的优秀教师承担,其优势体现在个人魅力和专业背景上,容易和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能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但同时也存在着班主任科研、教学任务繁忙,投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精力有限和专职辅导员业务职责交叉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重点做好四件事,并以此为基础建设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一是班主任的选拔坚持科学严谨原则;二是给班主任工作折算合理工作量;三是细化班主任职责,明晰专职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制订《班主任工作实施细则》;四是坚持表彰鼓励原则,将班主任绩效作为其职称评定的重要指标。
4.2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目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学生的理论教育,负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学生的行为教育,指导和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日常生活行为。二者的严重脱节势必造成中学生思想道德知、情、意、行教育相脱节。对此,我们要因势利导,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角色: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思想政治教育观察员及时发现、反馈学生思想动态等,亲自承担班主任工作,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和办法;让辅导员负责承担实践课程和学生平时行为表现的评价,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4.3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者的活动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任何外在的教育都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内化才能发挥作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就是要发展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的需要。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时应注意:①引导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动机;②引导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实现“观念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统一;③引导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自我管理意志力;④引导自我锻炼,实现在教育直接指导下的自我管理。另外,除充分发挥校团委、学生社团作用外,心理健康制度是当前中学生教育的有益赏识,它能够使学生释放一定的心理压力,在心理上成熟和健康。
参考文献
[1] 夏科家.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口].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0])
关键词:辅导员 心理危机突发事件 案例处理 思考
自1999年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地扩大,各类突发事件也频繁发生,资料显示大学生因心理疾病退学的,达到退学总人数的50%以上,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①。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第一线,如何应对大学身心理危机突发事件成为当下高校教育队伍的一大热点。通过对亲身经历的案例分析,思考如何积极有效地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
一、 案例回顾及处理过程。
田同学,男,2011年入学。该生之前属于学生当中比较内敛的学生,2012年3月开学辅导员与该生无意交谈中发现该生表现异常兴奋,行为动作夸张,整体着装打扮与往常对该生的认识相差极大,已有所警觉。2012年3月25中午接到保卫处通知该生被保卫处带走,理由骚扰女生,并且在公共场合使用危险物品。接到通知第一时间通告分管学生的领导赶到现场向其了解情况该生是为了看美女而逃课,在女生买东西的附近坐着自言自语,说些带有骚扰性质的话,女生害怕躲避,该生用小刀向女生离开方向的树上扎了几刀,女生受到惊吓而报校警将该生带走。了解情况时该生不认为公共场合玩飞刀是一个危险行为,并基于该生之前的反常向保卫处反应,后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认定该生为心理异常,建议到专业机构治疗,未给与处分。通知该生父母,父母配合工作第二天一早便到达。该生害怕父亲知道他被保卫处带走一度想要离校出走,辅导员及时安抚并安排学生陪同。
案例处理过程:
1.事出有因,通过各种途径对该生情况进行了解。
关注该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的表现与之前变化很大。通过与该生的聊天,班委同学谈话,与家长沟通,得知该生上一学期学习比较认真与同学相处尚正常,但是性格偏内向不主动与同学沟通,对一起上课的一个漂亮女孩情有独钟。依赖母亲很害怕自己父亲,在假期间向父母反应渴望与女生交往被父母制止,在练画过程中情绪暴躁踢打画架。这学期到校后该生倾慕的女生拒绝对此同学之后便花费很多钱打扮,并且通过夸张行为吸引人注意特别漂亮女生,在生活中遇到漂亮女性会走进女生直勾勾的盯着看,还会伸手触摸女性身体,并且在谈话当中抱怨自己个子不高长得不帅,没有人会喜欢,说话中自相矛盾,思维跳跃性很大。
2.及时出现给予安抚,寻求多方帮忙协助。
该生是由于不愿意主动与人沟通,并且受到感情因素困扰,不能够发泄,以至于其行为产生异常。辅导员在轻松的环境下通过谈心引导该生倾诉感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当该生被保卫处带走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向领导反应情况,分管学生领导及时赶到与辅导员一同安抚该生情绪了解事情原因。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心理老师给予进行心理疏导于测评,认为该生情绪不能自我控制,对危险没有认知,虽然现在情绪稍有平复但是不能保证接下来的是否会发生类似事件或者伤害自身的情况出现,已属心理异常建议与家长联系并且需要及时就医并且给与治疗。在父母赶到期间安排学生陪同。
3.与家长取得联系,得到家长积极配合。
由于该生惧怕父亲,担心该生惧怕父亲对其责骂而离开学校,事先与家长沟通不要责怪该生,让该生以一个相对放松的态度接受父母到来,避免情绪激动。第二天上午该生父母就赶到学校,辅导员陪同了解情况后准备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4.及时跟踪,后续工作跟进。
该生治疗期价,主动与其父母联系了解该生情况,帮该生办理相关缓考手续。在该生治疗4个月后返校上课,学院老师与同学做好陪同和监护工作,主动与该生谈心,帮助该生专业学习,对其精神思想状况私下了解掌握,现已基本恢复,可正常完成学业。
二、对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分析。
心理危机突发事件普遍存在于高校并且影响广泛的突发事件。它的发生有着一定社会根源。
1、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是成因之一。
90后大学生是新兴时代体验者,信息和知识丰富很早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思维、行为和认知方式,他们具有“早熟、独立、张扬、自信”的特点,但是他们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弱“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② 。面对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独立与依赖、交往与闭锁、个人意愿与客观现实诸多矛盾,大学生极容易产生挫折感,在情绪和行为上表现为紧张、焦虑、沮丧、抑郁等。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普遍包括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压力、经济压力和恋爱压力等,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③。此案例中就存在,该生在受到感情困扰后不懂得如何舒缓压力,不懂与人表达沟通,性格内向、忧郁、敏感等等综合因素而引发突发性心理危机。
2、社会与家庭因素的影响。
日益发展的经济给我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处,但是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引发的譬如分配不公,道德缺失等负面影响,造成大学生相互攀比,自私自利等一些列问题。而家庭教育在经济水平提高同时给孩子带来了丰厚的物质生活但是却忽视了对孩子心理方面的健康与培养。对独生子女只重视学习的独断家长式教育愈加让孩子远离群体,不善交际甚至不愿与父母沟通,缺乏历练而几乎没有心理承受能力。在本案例中存在学生父母对其独断家长的教育致使孩子有了思想变化却不愿意与父母沟通,父母也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与培养。
3、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固化。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局限,只是以授课方式机械地传授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对存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并未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针对群体教育,缺乏对个体学生的辅导。沟通交流平台单一,老师专家面对面与学生沟通的方式难免让学生放不下思想包袱,有所隐瞒有所顾忌而隐藏了自身心理问题所在。案例中学生心理突发事件并不是偶然的是具有普遍性的,它的存在严重影响学生自身发展和学校稳定,也反映了课堂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有待思考。
三、处理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引发的思考
对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的处理,辅导员必须从日常工作中入手,防患于未然。从基本工作着手,畅通信息渠道,提高危机处理意识,从学生自身入手,与学生们一同努力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1、 掌握学生基本资料,建立资料库。
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有助于及时发现一些小端倪,从而让辅导员在心理危机突发事件中拥有主动性。对学生的了解除了平时日常工作多走进寝室,进入课堂,多与学生谈心的方式之外可以建立学生的基本信息库,比如民族家庭人口数,家长联系方式,是否贫困生,新生入学心理调查结果等等。在做这些功课的同时不仅加深每个学生在辅导员心中的印象,同时对于重点学生予以更多关注,分类别予以不同的方式手段做好预防工作。
2、 建立融洽关系,畅通消息渠道。
师生间的良好沟通建立畅通的消息渠道,需要学生自主自愿主动与辅导员沟通,不仅是在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后抓住解决问题关键时刻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关键。现今对90后大学生的管理方式已经告别传统辅导员管理方式,而是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人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心理问题探讨、心理情感沟通、心理矛盾化解、心理危机干预等活动,帮助他人解决日常遇到的心理困扰,推动周围群体的互助、关怀、支持,实现“自助式”成长的模式④。
3、 提高危机处理意识,以少数人带动多数人。
危机处理重在防患于未然,不仅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以上两点,还需提高学生对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除了加强对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宣传,更需要在学生中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并且建立基层心理健康教育组织设立心理委员。抓住寝室长以“一拖三”的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寝室,组织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以案例给学生予以警示。这样营造一种良好氛围实现以少数人带动多数人,每个人都能提高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丰富危机预警的途径和联合家长及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老师等多方资源提高对危机发生反映效率。
4、 培养积极人生观,以内驱力减少突发事件。
积极人生观从根本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采取怎样行为方式应对各种问题,例如自我认同与接纳;生活学习的效率;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和应对以及对情绪的调控能力等等。90后的大学生大多抗压能力差,敏感,易产生挫败感,那么他们拥有一个积极人生观不仅对他们自身有益,更对日益紧迫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一种内在驱动力。学生工作中除了课堂教授形式更应该提供实践类活动让学生亲身体自我反省中成长,协助指引学生自我完善,以内驱力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发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心理危机突发事件重在防患于未然,辅导员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更需要联合多方资源帮助学生成长,并且这种成长不是只讲求效果而是更注重学生内心人格健全的过程。(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及影响因素[N].光明日报,2006-09-23(6).
[2] 戴长澜.中国首份“90 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国青年报,2008-11-12(6).
[3] 陈秀敏.我国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评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134-136.
[4] 杨思帆.“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心理辅导中的效能型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132-134
[5] 李霞云.积极人生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2
[6] 黄海群.大学生心理危机突发:案例分析及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9
注解
①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及影响因素[N].光明日报,2006-09-23(6).
② 戴长澜.中国首份“90 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国青年报,2008-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