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范文

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

第1篇: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范文

关键词:文化建设;城市社区;文化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逐步推进,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市区里以社区为单位形成了人们生活、工作、休闲的活动区域。在不同点社区中,随着人们的活动,又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和宣传管理部门也关注社区文化建设,在全国许多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都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更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交谈的主题。我国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不仅仅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有利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现阶段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存在着一定问题。现在要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未来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可行方案。

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不足。从当前现状来看,有些社区的管理者并没有从思想层面来重视社区文化建设,没有认识到社区文化的重要性,仅仅是从片面的角度来狭义的进行建设。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错误的认识:首先,各级政府和领导高度重视地方经济的发展,过于追求工作上的政绩,把经济发展的指数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认为社区文化建设是软实力、软指标,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看见成果的,所以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集中力量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其次,把社区文化建设看得过于简单化,庸俗化,认为搞好社区文化无非就是在图书室增加报刊和图书,在活动室添一些健身器材,逢年过节组织大家开展各项活动,表面上看似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实效,没有针对性,只是一些做秀式活动,没有真正发挥社区文化的功能。再次,一些社区的主管领导没有认清楚自身的责任和义务,错误的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应当归于文化部门来进行,其他部门没有过多的义务去辅助或承担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最后,还有些社区的管理者并没有对社区文化加以关心,在工作中也不愿意去和其他管理部门探讨社区文化建设思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社会文化工作。第二,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性,积极性有待提高。在社区中各项活动,离不开社区里的居民,可以说,社区居民不仅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从事者,是重要的能动性主体,他们虽然每天在社区中生活、休息、休闲娱乐,但却没有想到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将自己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观点、理念和想法等表达出来,以至于在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总是达不到开展活动时想要达到理想效果。目前来看,作为现代社区重要活力来源的年轻人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热度不高,而参与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一些退休人员当中。不难看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区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足,加上社会文化活动较为单调,活动形式比较枯燥,很难吸引中青年人群的关注,导致他们宁愿在家也不愿意主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认为社区文化建设行政色彩过浓或有着比较浓厚的商业宣传氛围而不愿参与进去。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使得邻里居民彼此之间的疏离感增强,造成他们对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喜爱日益淡薄,参与缺乏积极性,尤其是中青年由于整天忙于学习或工作,根本很少有时间来参与到社区的文化活动。第三,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在社区文化建设当中,基础设施是传播社区文化的重要载体。最近几年,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迅速,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社区,文化设施也较为完善,同时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安排满足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但是现在的很多社区还存在着文化设施不齐全、不完善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文化设施陈旧老化、种类贫乏,社区活动阵地狭小,经常借用辖区单位活动场所,活动管理难度加大。另外,有的社区由于管理不规范,工作人员,对居民提供有偿娱乐,私自收取费用。其次,社区图书室藏书量虽然基本达标,但图书陈旧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使得居民读书用书的热情不高。再次,有些社区为了追求工作政绩,存在盲目投入的现象,导致现有资源被闲置,未得到充分利用。第四,社区文化的专业性队伍建设很薄弱。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较高、工作积极性较高的文化干部队伍,是建设社会文化的重要支撑。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岗的社区文化工作者大部分学历偏低、观念落后、工作积极性不高、平均年龄偏大,面临退休。此外,由于基层文化工作环境差、待遇低、负担重,无法留住现有的文化人才,更难引进有专业特长、适合社区文化建设的优秀人才来充实队伍,使人才队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其次,由于缺乏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使得各项工作都无法有效开展,而且有时候赶鸭子上架,把一些不懂业务的人来搞社区文化建设,导致建设效果不佳。最后,对现有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培训缺乏系统和长远的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水平不一的局面。

二、解决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第一,重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不完整的,没有文化的民族更是没有灵魂的,如上文所述,社区文化从侧面来看,可以反映出整个城市的文化特点,是城市文化在微观领域的缩影,在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领导干部到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都应当首先从思想认识上统一,并在战略高度上加以重视,肯定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努力做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受益者是社区的居民。具体来讲,首先,政府的各部门领导要把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的长远规划和目标管理,加大资金支持,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其次,任何事情有考核就会有成效,所以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成效作为干部政绩考核标准。其次,社区文化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社区文化建设当成自己的光荣职责,以满腔的热情和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第二,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社区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的能动作用,而在社区文化中,位于社区中的居民始终是文化建设工作的中心对象和重点因素,居民一方面是社区文化的建设者,另一方面也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同时还是社区文化的传播者和受益者。因此,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热情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社区文化建设的效果。所以,社区管理者应当充分地调动起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来,使他们投身到社区文化建设之中去。首先,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区文化活动,把促进实际工作与满足居民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社区是我家”的温暖。其次,要努力培养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从便民的角度,来设置社区信息平台,居民关心的文化咨询,增加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的认识。最后,要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以此来带动整个社区广泛参与,形成公共参与精神。第三,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首先,政府部门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城市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协调职能,全方位地提高文化基础设施配置水平,以及把搞好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作为街道社区干部的考核项目之一,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以确保对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规划。其次,要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加大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设立社区文化建设基金,培育社区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借助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文化,从而确保经费的充足,是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要手段。再次,要健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监管和维护现有的文化活动设施,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防止社区文化设施的闲置以及浪费现象的发生。最后,政府需加大对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协调辖区单位,有效整合社区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实现社区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机制。第四,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实现社区文化长久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保障,因此,在加强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还应当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对于社区而言,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水平将直接的影响作用,他们的数量和质量都将会决定社区文化建设的开展情况。所以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有责任心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对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做好长远规划和目标管理,加强对现有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和再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其次,加大专项经费的支持力度,相关部门,不断应当站在调研的实际情况基础上,改善社区工作者特别是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与此同时,解决现有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编制问题,并制定合理而完善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计划,这样既能激发他们内心对于工作的热爱度,同时也能在此基础之上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来从事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使社区文化建设工程形成良性的发展。最后,要以社区内的文化爱好者为核心,建立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得社区文化建设有实效、有活力。综上所述,我们不可低估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而是应当对其加以重视,要使其成为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抓手,借助社区文化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与此同时,加大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为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高占祥.论社区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第2篇: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范文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意义;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53-02

一、社区文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极大的推动社区文化建设。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可以调整社区的不协调因素,可以满足人们对精神食粮的需求和促进人们对社会的满意度。

社区文化是体现时代要求、净化社会风气、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的最好载体,由于当前社会结构中家庭的小型化、单位制的弱化等,人们的生活重心正在从家庭和单位向社区倾斜,社区愈来愈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区文化建设落后,就会导致社区缺乏凝聚力,失去精神支撑和前进动力。通过社区文化规范可以达到法律约束难以达到的作用,通过充分利用街道社区的文化站、文化广场、活动室等文化活动设施,创造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建设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使一个个文明和谐社区的建设积累构成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部分领导在思想上认识不足,一是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务虚不务实,是软指标,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有无社区文化的发展无关紧要;二是认为社区文化建设,资源配置难度大,困难重重,而且没多大作用;三是认为搞社区文化就是配置一些健身器材,或者逢年过节搞一点猜谜语等有奖赛就行了,把社区文化建设简单化、单一化,实际上就是走形式,没有充分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之对应,社区成员们也存在着不关心、不过问、不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和社区事务的现象,没有社区文化概念,缺乏社区文化意识,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窘迫的社区文化现状

目前大多社区的工作人员,一是工资待遇低,二是年龄结构偏大,三是学历层次偏低,社区文化管理队伍和服务队伍人才相对匮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其次,社区文化建设上普遍存在缺乏资金、场地、设备设施的现象,社区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了解,大多数街道办事处对下属社区在文化建设方面并没有固定的资金投入,虽然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各街道办事处对自己辖区内社区文化建设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但由于没有硬性的指标规定,再加上现实中社区文化微不足道的地位,因此文化活动的开展往往举步维艰,尤其是很多老的居民小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场所极少,无法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一些新建小区占地面积几十万平方米,居住上万人口,室内外建设得非常漂亮,有绿地、花台、养鱼池、喷泉等,但也没有基本文体活动场所,或把有限的文化活动场所出租用于其它,许多街道社区文化站基本上是一个空架子,社区居民对此反映非常强烈。

(三)社区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发展不平衡

从目前有限的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来看,主要是老人和青少年,在职职工参与度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许多社区文化活动好不容易组织起来,但参与者却总是些“熟面孔”,不能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这是大多社区文化活动面临的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社区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不能同居民的文化需求相适应,不能满足现代都市人追求时尚、新颖的心态。

由于社会结构、经济条件等原因,社区文化活动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一些经济效益好的单位生活小区,每年文化活动内容可以办得丰富多彩,经常开展书画、唱歌、舞蹈、体育比赛等活动,社区文化活动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得到群众的赞赏和支持。如某矿区为了开展和谐文化建设,充分展示广大干部职工的才华和风采而拨专款经费举办了“和谐社区我唱我歌”职工卡拉OK比赛,得到了职工们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欢迎,职工们用一首首欢快动感、温柔深情的歌曲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矿区的热爱。而相对一些无经费投入或投入不足的社区,群众活动无法开展,基本没有文化活动,文化建设处于非常尴尬不利的局面。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树立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意识

社区文化是公益性文化,政府是社区文化的建设主体。推动社区文化建设,营造文化兴市氛围是城市发展规划中的战略思考问题。为此,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社区文化事业发展经费要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努力实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如某单位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专门在社区增设社区服务部这样的服务性单位,有力提升了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水平,促进了社区与整个单位的和谐稳定。

(二)社区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

对社区文化建设要有整体意识和战略发展眼光,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此外,还要整合社区文化设施资源,与社区附近的各单位、机构充分沟通,充分利用社区附近各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单位的文化设施资源,将其拥有的文化站、室、场、院对居民开放,防止文化场所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打破条块分割造成的单位文化资源封闭、利用率不高的状况,让社区居民充分享受本社区的文化资源。

(三)重视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社区之所以文化活动开展得起来,关键的一点是社区要有健全的文化场所和设施,能够满足社区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要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既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基础平台,也是社区建设有无文化品位的内在要素。如某单位把“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工作的方向,本着“能把简单的事情做细,就是不简单”,“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的原则,先后对社区实施了通讯和电视线路改造、俱乐部大修、区内主要街道路面硬化、健身广场建设、廉洁文化广场等多处民心工程,使广大职工和居民,工作的安心、居住的舒心、生活的温馨,为推进和谐社区文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四)社区文化的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各社区管理单位要通过带、引、聘等多种渠道引进和壮大文化人才队伍,包括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提高社区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营造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造就过硬的社区文化建设队伍。第三,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队伍的思想建没和作风建设,培养一支热爱社区文化建设,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坚守公民道德和恪守职业道德的社区文化建设者队伍。

(五)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建设的文化功能

社区需要文化,文化服务社区,社区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首先,要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规范导向功能,培养社区居民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纠正社区居民的行为偏差,保持社区的良好秩序,进而维护整个社区的和谐稳定。其次,要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社会沟通功能,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搭建社区居民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平台,满足社区居民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创造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第三,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自我创作、自我表演、自我娱乐等,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巩固和发展社区新型、和睦的人际关系,而且通过共同参与,极大增强社区居民的活力和凝聚力。如某街道办事处在全社区实施了“五个一”亲情服务活动,即:一句亲切的话语,一处舒适的座椅、一杯清香的茶水、一副便利的花镜、一条办事的原则。社区居民来者不拒、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普遍好评,引导、巩固了社区平安祥和稳定的良好态势。再如某单位把占领业余文化阵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作为培养职工团队精神,增强单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点工作来抓。多次举办消夏晚会、廉洁文化专场晚会、工农共建联欢晚会、专业剧团演出以及田径运动会、球类友谊比赛、老年登高活动等大型文体活动,极大地融洽了周边关系,增进了内部和谐,进一步提升了人气指数,提高了社区的知名度。

总之,社区文化建设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社区文化建设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和“系统工程”。社区文化建设要从责任意识、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工作队伍、文化功能等多处着手,统筹兼顾,科学发展,使社区文化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菁华.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代经济.2008年第2期。

第3篇: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范文

一、当前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在我国政府的统筹领导下,社区建设现已得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社区医疗建设效果明显,但是对社区文化建设却重视不够,社区的居民参与不够,高职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够。

1.2经费短缺。由于政府对社区用于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普遍太少,社区用于建设社区图书馆,购买藏书和文化设施的经费不足,用于文化建设的活动经费不足,无法有效的开展社区文化建设。

1.3人力资源缺乏。社区文化建设人力资源不足,有些社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借阅工作,还不能达到按科学管理图书及为读者推荐书刊、指导读者阅读图书等方面的要求。

1.4文献资源缺乏。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文献资源缺乏,主要是社区的藏书数量少,种类少,藏书质量不高,新书补充不足,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对藏书的利用和需求。

二、高职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势

2.1文献信息资源优势。高职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上有自身特色,它针对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结合学校所设置的专业组织藏书。藏书系统完整,学科专业齐全,信息含量较高,针对性强,提供的信息具有准确性、及时性等特点。随着我国对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高职图书馆建设经费也大幅度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文献数量的增加以及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共存共补,使高职图书馆在文献的收藏、文献提供上有一定的优势。

2.2专业队伍优势。高职图书馆不仅具有丰厚的文献信息优势,而且有着庞大的专业队伍优势,拥有一批学科专业齐全、素质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人员配备齐全、比例均衡、文化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他们可以解答咨询问题,也可以辅导读者进行信息检索,对情报的收集、加工、整理等工作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能力。

2.3基础设施优势。高职图书馆还有着馆舍及其他服务设施的优势,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图书馆发生了显著变化,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各高职院校纷纷新建或扩建了一批规模大、功能先进的图书馆。各种服务设施也日臻完善,具备了向社区开放的条件。

2.4技术设备优势。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及网络化等技术手段与设备在高职图书馆得到普遍应用,为信息用户获得快速、准确、有效的信息资源提供了保障。在网络环境下,高职图书馆拥有强大的网上资源和数字化信息资源。设备的先进,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检索的方便和快捷,现代技术的充分利用,是社区图书馆所不可比拟的。

三、高职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尝试

3.1多方筹措建设经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美好的计划和意愿也只是空谈,多方筹措建设经费成了高职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可以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获得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其次,利用人才水平评估的契机,增加高职图书馆评估经费预算,把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也包括到人才水平评估当中,作为高职图书馆的特色建设之一;再次,与社区一起努力转变文化建设模式,把社区文化建设也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运作,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文化建设产业化,让投入的建设经费形成良性循环。

3.2加强馆员的社区文化建设意识。高职图书馆要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把社区文化建设真正作为一项事业来抓,必须有一支具备社区文化建设意识的高素质的队伍,要有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创新意识和特色意识。有了一支拥有社区文化建设意识的队伍,高职图书馆就能卓有成效地服务于社区文化建设。

3.3与社区共建共享信息资源。高职图书馆要有突破传统观念,向社区开放,在信息资源保障上推行与社区共建共享的新思维,更好地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高职图书馆与社区共同协商,资源共享,共同建设社区文化。高职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而社区有场地方面的优势,双方具有极大的互补性。

3.4积极为社区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社区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应充分利用高职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开展为社区主文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另外,要对社区居民进行信息检索教育,提高其利用网络检索所需信息的能力。如果说为社区居民提供知识和信息是“授人以鱼”的话,那么,信息检索教育则是“授人以渔”。高职图书馆在信息检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系统知识再加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得高职图书馆有能力开展面向社区的信息检索教育。

第4篇: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范文

[关键词] 文化品牌 探索与实践 未来发展

一、社区文化品牌的内涵与特点

社区文化品牌是社区文化最持久、最有资源潜力和最具意义的精品化战略的结果,是社区最优秀、最具有个性特色、最为广泛认同的文化,是社区文化极具魅力和活力的精神和灵魂。社区文化品牌是社区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具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社区文化品牌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独特性

社区文化品牌的独特性一方面源于社区自身的独特性,另一方面源于社区居民独特的文化需求。

2.认同性

社区居民必须很好的理解并认同社区文化品牌所倡导的理念体系,共同塑造社区文化品牌形象并且持久地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

3.凝固性

社区文化品牌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凝固的、长期不变的形式和内涵。文化品牌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和很强的竞争力,居民的忠诚度较高。

二、江东区社区文化品牌的发展现状

作为宁波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东区一直比较重视社区文化品牌建设。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积极发展新型社区文化,以“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创造文化、人人享受文化”为宗旨,大力实施以“关爱人、服务人、教育人、凝聚人”为核心内容的人文社区工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在城市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社区文化设施不断完善

以构建“10分钟文化活动圈”为目标,近五年来,江东区逐步加大了对文化阵地的建设力度,文化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从2002年开始,江东区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滚动发展、逐步推进”的创建工作思路,先后开展社区阅览室、文化宫、示范点、文化广场等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区文化馆、图书馆的软件建设有了大的突破。各社区普遍建立了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教育培训室以及室外文化广场。截止2006年底,全区共建成区级社区文化示范点16个,市级高标准社区阅览室17个,市级社区文化宫24个,市级社区文化示范点3个,省级文化示范社区1个,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文化中心点6个,室外文化广场47个,这些文化示范点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构筑了坚实的平台。

2.“一社一品”,社区文化品牌种类丰富

江东区的72个社区,正在创建“一社一品”主题文化活动。不少社区从自己的地域环境、历史渊源、人文特色、成员价值取向等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化品牌。本论文结合社区的不同背景和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八个文化品牌,重点加以介绍。

(1)人文型文化品牌

划船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人文型”文化品牌。社区以“提高居民文化素质,人人享受文化”为目标,深入挖掘社区文化的内涵,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文化品牌建设的新思路、新方式。划船社区“人文型”文化品牌建设主要做法:一是大力发展墙门文化;二是积极创作社区之歌;三是举办社区文明成果展示汇演;四是开展“八心九情十进”活动。

(2)服务型文化品牌

服务型文化品牌做得好的社区比较多,如潜龙社区、太古城社区等,我们以太古城社区为例来说明。太古城社区是一个老年群体比较多的大型老旧社区,社区内60岁以上老人1126人,占小区总人口的13.2%。纯老家庭73户,独居老人66人。社区主要做法:一是居家养老服务。二是劳力资源银行。劳力资源银行的口号是“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助我”。如果你有空挤出一点时间帮助邻居,然后将这些时间存入“银行”。当你需要帮助时,可以去“银行”支取,这样就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3)诚信型文化品牌

针对辖区内各种市场多、外来个体经营户多、人员杂等特点,演武社区经过深思熟虑和集思广益,决定创建诚信型文化品牌。一是推行诚信服务和管理。在社区里做好表率作用,用实际行动推动诚信服务、诚信管理。二是创建“诚信学校”。社区创建的“诚信学校”,通过“五小企业”联合工会,对小美容、小快餐、小宾馆、小烟杂、小水果等“五小企业”业主进行诚信与遵纪守法教育。三是建立“新青年联盟”。四是开展“诚信进个人”活动。从小培养青少年的诚信意识,教育青少年“以诚待人,信用为本”。

(4)双拥型文化品牌

东海社区紧紧抓住驻地驻军多、军人多、军嫂多的特点,打造出了著名的双拥型文化品牌。一是师级校官团队。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都是师级校官,从1997年开始,书记主任有三个大校、一个上校。二是依托载体抓亮点。在工作中,社区坚持了“八同”。即:①同唱―首歌,《东海社区之歌》。②同读一本书,《公民道德实施纲要》。③同演一台戏。④同帮困难户。⑤同学一个典型。⑥同享社区资源。⑦同塑社区形象。⑧同建一个社区。后来,又专门提出了“十个一”的做法。即:一支人文社区建设的“高参”班子;一个军民腰鼓队;一支军嫂义务巡逻队;一支军营文化生活服务队;一只拥军流动图书箱;一个军民体闲公园;一台大型军民群众联欢会;一支军民爱心编织站;―个军民青少年教育基地;―个为军幼儿服务班。三是注重特色抓创新。四是资源同享抓共建。

(5)法制型文化品牌

锦苑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着重在提高居民素质上,搞好教育与服务上下功夫。2002年10月,社区居委会确立了以法制教育为特色的法制型文化品牌创建计划,经过几年的发展,效果比较突出。一是针对实际情况,社区创作了一系列的普法歌曲。如奉劝戒毒的歌曲《六劝戒毒》和《醒夫曲》、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莲盆结子》、盼望平安和谐的《盼平安》、赞扬警官的《刑警队里一枝花》、宣传法制知识的《服务于宣传》、宣传幸福生活的《一人平安 全家幸福》等。二是建立 “八个一”工程。具体是指:一支法制志愿者队伍、一所法制学校、一支法律讲师团、一个法制文化广场、一幢法制楼群、一条法制宣传街、一个法制宣传窗、一张社区法制专刊等。

(6)学习型文化品牌

华光城社区是一个始建于1997年的新型涉外社区。几年来,社区本着“抓特色、出精品、创一流”的方针,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社区文明程度”为目标,努力打造学习型社区。2005 年3 月社区被评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并作为全国学习型社区建设现场会的考察点接受了各级领导的检阅。具体做法:一是巩固“五个一”的宣传阵地建设;二是建设高品位的文化学习场所;三是创新实用味性的学习载体。四是成立各种学习组织,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社区根据个人特长与爱好,根据不同时期宣传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坚持正面教育与弘扬正气为主,精心组织各种广场文化活动。

(7)绿色环保生态型文化品牌

东海花园社区位于宁波市江东区东部,几年来,社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绿色文明,营造美丽花园”的主题,加强对社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倡导科学、环保、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要做法:一是注重营造宣传氛围;二是注重开展文化活动;三是注重利用文化设施;四是注重提高居民意识。东海花园社区绿色环保生态型文化品牌,取得了广泛的认同。2004年12月,社区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

(8)“四绿”型文化品牌

常青藤社区成立于2003年,为引入学院式文化氛围,取美国著名高校联盟“常青藤盟校”之“常青藤”三字而得名。几年来,社区突出生态文明,做好“绿”字文章,形成了常青藤特有的“绿色生态”、“绿色生命”、“绿色心灵”、“绿色邻里”为主要内涵的绿色文化。常青藤社区以打造新型的人际关系为目标,以加强墙门文化为载体,在社区里建立了一种温馨的邻里文化,使社区日渐成为了一个大家庭。

江东区的社区服务文化品牌建设,社会的反响强烈、评价较高,也获得了较多的奖励。社区服务文化品牌建设,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对建设江东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1)社区艺术节

江东区委、区政府根据江东实际,从2003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届的社区文化艺术节,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真正享受和参与到了“家门口的文化”。以“人人享有文化,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的社区文化建设理念为指导,做到“三个坚持”。第一,坚持先进文化的主导性。第二,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第三,坚持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创新。

(2)“百场文化”进社区

江东区于2004年开始开展百场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四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活动近1800余场次,参与人次近60万人次,活动遍布全区各个社区。社区居民对此项工作满意度较高,已经成为江东贯穿全年的重要文化活动品牌。“百场文化”进社区活动经过几年的探索,初步拥有了一套完整的品牌组织和管理机制。

(3)“百姓艺术”展演

2006年末,在区文化共建联谊会成立之际,江东区策划举办了“百姓艺术”展演活动。一是搭建平台。二是广泛发动。三是营造氛围。在社区居民中寻找身边的艺术家,并为他们专门制作展板,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这些来自身边的“文艺民星”,引起良好反响。

(4)“先进文化展演月”

每年“七一”前后,白鹤街道都会举办“先进文化展演月”活动,营造出了“以主题文化凝聚人、以群众文化吸引人、以邻里文化融合人”的良好文化氛围。

三年来,活动始终坚持以先进文化为方向,以特色文化为重点,先后举办了以“努力走在前列,打造和谐白鹤”、“亮社区品牌,展文明风采”、“共享先进文化成果,共育和谐社会新风”为主题的展演月活动。活动涌现出了凤飞戏曲团、百合艺术团、京韵腰鼓队、静鹤书画斋、缪斯西洋乐团等38支带有浓郁社区特色的品牌队伍,推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

(5)“三江风帆”文化工程

2001年,东胜街道把发展文化建设作为主要议题,通过对辖区各类文化资源现状的深入调研,提出了实施“三江风帆”文化工程。一是成立“三江风帆”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建立独具特色的群众文化网络基础。同驻共建、资源共享,建立和完善群众文化阵地、活动、队伍和服务网络体系。三是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开展“三江”等系列文化活动,创立了樱花社区邻里节、庆安社区民俗文化教育节等社区文化品牌。

4.社区文艺精品精彩纷呈

江东区高度重视社区文艺创作工作,坚持“以创作带动繁荣,用比赛检验成果”的理念。近五年来,江东区创作出了一批充满时代气息、健康向上、弘扬主旋律的作品。据统计,全区共组织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20件,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大奖赛37次,获市以上金、银、铜奖项67个,其中省级金奖14个、银奖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歌曲《民工锣鼓队》、《共奔小康向未来》、《老宁波看新宁波》、《中华文明看年少》、《有歌的地方才是天堂》、《捕渔归》;舞蹈《花季女孩》、《小公鸡喔喔喔》;情景剧《快乐四点钟》;小品《给咖啡加点糖》;器乐《天一随想》等。这些作品素材来源于基层社区,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深受群众的喜爱。

三、江东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启迪意义

1.不断强化政府的指导作用,健全管理体制

江东区在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中,围绕“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总目标,把一个大写的“人”字体现在江东的每一个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繁荣社区文化。强化社区居民的教育、管理与服务,提高居民素质,努力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强化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指导引领机制。社区文化建设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形成了社区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负责抓、专职人员具体抓的社区党团组织一起抓的有效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社区文化工作机制。二是强化了以居民为主体的自我管理机制。社区文化是联系社区与社区居民的重要情感纽带。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他们的主要生活都在社区,参与文化活动是他们投身社会生活的最直接方式。这就使社区不断探索社区文化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新机制。

2.不断加大投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社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买房者在选择楼房时,不仅有对居住的硬件条件的选择,对居住服务、居住环境等软件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个舒适、安全、方便的住宅小区环境可以让入感知小区成员理想、价值观、精神面貌等外在形象。一个优美的住宅小区应当具有如下特征:安全、宁静、整洁、舒适、方便;回归自然的环境;优秀的人文环境。

江东区伴着天时地利的优势,许多社区在这方面已做得相当有规模。如划船社区、常青藤社区、东海花园社区等,可以用鸟语花香来形容。除此之外,业主对社区的配套设施、物业服务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如活动室、学习场所、健身场地和文艺演出场所等。这些活动场所,可以有效地促进住户间的沟通交流。

3.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

区文化品牌建设需要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倡导“我参与、我创造、我享受”的理念。课题组近来发放了1000份问卷,对江东区的贺丞社区等34个社区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采取当面发放、即时回收的方式,其中有效答卷963份。统计后发现,社区文化品牌创建过程中,江东区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还是比较高的。

四、江东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制约因素

江东区的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是走在前沿的,为我国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然而,随着宁波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社区文化建设在设施规模、方位布局、功能发挥、队伍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1.社区文化中心场馆的建设与规模未能满足居民日益加快的文化需求

场馆的建设与规划是社区文化品牌建设与发展的一个最基本问题。多年来,各社区文化中心硬件建设有了较好的积累,但不少场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规模失当、发展失衡、资源重复等不太理想的问题。有些文化中心的建设没有考虑到场地功能设置、功能整合和周边居民数量,导致场地利用率低。另外,由于当前社区文化建设主要由各管理区负责,相邻社区之间的布局并没有很好地协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区资源的重复配置和闲置浪费。

2.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群体的相对单一化制约社区文化品牌的建设

群众性是社区文化活动最显著的特点。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全体居民精神生活的需求。目前江东区各社区在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时,参与者大多是老年群体和部分下岗、失业人员。而社区中的中青年却参与不多,造成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群体的单一化,使得文化活动功能未能真正实现,制约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发展。

3.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经费相对不足

尽管江东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要持续有效地组织各项社区文化活动,经费缺乏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由于经费短缺,造成部分社区的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有的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缺乏持续性。

五、江东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未来发展

未来几年是江东区发展的加速期,加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对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加强政府管理的科学化,稳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依然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社区文化建设基本上是在政府引导下推进的。因此,政府在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大力推进管理科学化。在整体规划上,强调全局观念和长远思路,保证各社区文化活动协调发展,稳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一是规划硬件建设应以人为本,从需求出发,因地制宜,以是否满足社区需求为标准。二是在引导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方面,本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才能真正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2.建立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多渠道资金投入体系

加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必须坚持走党的领导、政府部门牵头组织指导、群众积极参与的路子。一是作为政府,应当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社区文化活动的建设与发展,应给予主管部门以资金保障,做到专款专用,统一管理,保证群众文化活动顺利并经常性的开展。二是加强联合,拓宽文化共建渠道。与有关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机构和基金会合作,依靠赞助专题文化品牌活动等方式吸引它们进人到社区文化活动领域。做到既共同筹集社区文化发展资金,又实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三是引入竞争机制。凡是大型社区文化活动,都可以向社会文化团体和文化经营单位招标。

3.继续强化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创出高品位的特色文化

21世纪的公民应该提倡创造生活。创造生活这一主题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开辟了新的舞台。从一定程度上说。创造生活也就创造了社区品牌文化。江东区各社区在建设社区文化过程中应注重特色,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社区大众化、业余化的文化活动应向专业化、高层次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对于健身等居民喜欢参与、反响较好的活动,在把它们作为常规项目进行建设的同时,使文化活动向高水平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第5篇: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范文

[关键词]社区文化;传统文化;融合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133

地域传统文化是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地域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凝聚社区居民团结一致。绍兴作为千年文化古城,集商贸与文化教养于一身。现今,绍兴城市的发展明确地定位为水城、桥城、酒城与名士之城。

1绍兴地域传统文化资源解析

绍兴市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城市,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绍兴社区文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鉴湖文化:鉴湖水域辽阔,自然柔美,宛如绍兴人海纳百川的胸襟;好水酿好酒,衍生出了独特的黄酒文化,有水就有桥,由此衍生出独特的桥文化。水桥相映,形成独有的江南水乡韵味,由此又衍生了独特的旅游文化。鉴湖凝聚着历代绍兴人治水、识水、用水、改良水环境的智慧和勇气。

名人文化:绍兴的、、鲁迅、王羲之、陆游、王阳明、徐文长、秋瑾、大禹、勾践、范蠡、马臻等,他们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思想先驱。他们留下的思想、文化遗产,引导和激励着后代人去实现新的理想追求。此特色文化中,还包括了“师爷文化”,在名士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造就一代又一代绍兴人奋发向上的精神。

纺织文化:绍兴以纺织而闻名,纺织经济是绍兴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在绍兴现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240个,从业人员60多万。绍兴的纺织既有历史,又有规模。几千年来的纺织业的发展史体现了一种文化内涵,那就是从传统中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从他们身上蕴含着绍兴人勤劳、坚韧、智慧、创新的精神品质。

黄酒文化:绍兴黄酒历史非常悠久。在绍兴,不论城市和农村,在餐桌上、在厨房里有家喻户晓的绍兴黄酒。由此引发出的绍兴特有的酒联、酒谜、酒舞、酒歌和酒乐形成丰富的酒文化。在黄酒文化的熏陶下,绍兴人练就出外柔内刚、厚积薄发的精神。

2绍兴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21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缺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更加多样化。由于我国社区建设正在发展阶段,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还很不完善。同时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待遇过低等问题的出现,导致现有的部分文化工作者人浮于事,使得他们无法专职自己的文化工作事业。

目前,高校很少设立相关专业,很多文化人才都是专项于某一个方面,从事于一些“高、大、上”的专职文化机构,很少选择任务烦琐的社区工作。总之,社区文化干部整体建设落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没有新鲜血液的补充,使得社区文化发展缺乏生机与动力,据笔者在绍兴市越城区的府山街道、北海街道、蕺山街道等所辖社区调查得之,目前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除了在硬件设施上不断完善之外,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图书阅览室、活动室、传统节日的会演等方面,几乎没专职的社区文化建设人才。

22居民社区参与的程度较低

社区居民以及社区居民组成的自组织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如何发挥社会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让居民及相关社区组织主动积极参与,是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居民是否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由于我国社区建设是自上而下式的,主要依靠政府的政令推动,社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社区中各种组织的不健全,其参与程度也远远不够。

目前,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参与的主要方式是动员式参与形式,即由社区居委会或社区中的精英进行宣传、影响,劝说居民参与。这种参与的方式在社区建设的初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一定时期内也推动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一动员型的参与模式极大地阻碍了社区居民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23社区文化发展结构失衡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是城市社区文化构成的全部。社区文化建设的结构性失衡,是指构成社区文化的四大部分在发展水平上不能同步协调发展。

目前,城市社区发展仍处在发展期,很多方面的发展还处在不完善的阶段。社区文化建设中重物质轻精神,重制度轻行为是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制度文化是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制度保证。制度的核心价值是提供文化建设的标准。但在我们进入社区调查时,发现的现实情况是制度归制度,行为归行为。

相对于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与行为文化的建设相对较为缓慢。由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与主导者对社区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建设认识的偏差,加上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形式的单调性,使得二者建设更慢。

24社区居民认同感弱化

社区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力量,其核心是文化的认同。在传统社区中,由于受乡土、地域等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相对容易建立,但由于住房制度的改革,邻里之间彼此没有太多地缘关系,邻里间互帮互助观念淡化,归属感也就随之弱化。

社区归属感与认同感是相互影响、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社区居民归属感以社区认同感为前提,没有强烈的认同感,难以形成社区归属感。社区归属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社区文化亲和力与服务水平。当前,社区文化建设的以人为本原则,落实力度不够,导致社区文化亲和力较弱;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影响,社^文化建设重管理轻服务,服务意识弱,服务水平较低。

3绍兴社区文化建设与地域传统文化融合的构建策略与方法

31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推进社区文化人力资源建设

绍兴地域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对于土生土长的绍兴人来说,对绍兴本土的文化资源并不陌生,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有一支优秀的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如何将社区文化建设结合地域传统文化,首先要造就一批对绍兴地域文化有深入了解,又有浓厚兴趣的社区工作者,如何将社区文化工作者培育成这样的人才。首先可以对社区中的专职文化工作者进行在职培训,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讲座的主持人可以是对绍兴地域文化有相当见解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实际从事地域传统文化的工作人;其次应该重视业余文化爱好者,特别是本地域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将他们想办法吸为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的志愿者。

32以地域文化为基础,促进社区文化结构协调发展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面向全社会的城市社区文化的理论宣传,从认识上解决社区文化发展结构性失衡问题。人们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对待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态度趋于理性化,才能按照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规律来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其次,结合地域特征,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社区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应充分挖掘体现地方特色的表达方式,体现文化品位与档次。在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实现文化内容再现的多样性,既要有适合现代居民口味的现代文化,也要有体现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

33以地域特色为契机,推动社区文化的认同整合

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的建设,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社区文化建设追求的最终目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程度是评价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准,因此培养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观,实现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是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推动城市社区文化认同,寻求社区居民的同质因素,就应该以地域特色为契机,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以达到文化的整合目的。首先要科学分析,准切定位社区的共同价值观。绍兴作为千古名城,其外来人口比例不大,这就意味着寻找大家共同的社区价值观并不艰难;其次结合地方特色,不断完善和加强社区文化服务设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以良好的文化服务,赢得社区居民的信赖;最后,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志愿者互助活动,创新实践载体。社区志愿者互助活动是培育社区居民认同感的有效载体。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培养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34以传统文化为起点,提高居民⒂肷缜文化行为

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在社区成员中确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使全体社区成员发扬参与精神和互助精神,共同建设新社区。社区还应从自己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成员的文化价值取向等实际状况出发,形成具有个性的社区精神。

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状况与年龄、工作情况紧密相关。目前社区参与的整体情况是老年人、小孩、低保家庭等参与的多,年轻人参与得少。因此,满足中青年人的文化需求应该成为今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区文化活动要想吸引更多的社区成员参与,就必须根据社区成员的具体情况,开展适合社区成员的实际需要,能够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活动。

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设要想走出目前形式单一、参与不足、结构失调的困境,必须要充分挖掘地域传统优势资源,以特有的地域文化资源来培育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观,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多样的文化需求相结合,使社区文化建设不再空洞,不再浮于表层,体现社区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与档次,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和谐社区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髡憬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马仲良社区文化与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第6篇: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范文

1.1城市社区文化

城市社区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它是在社区这一特定的社会组织中形成的社会文化在社区的反映.它的发展与否,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文明程度和发展趋势。全球化进程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打造城市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文化建设与城市竞争力正在形成深刻的内在关联,各级政府越来越把文化建设当作竞争实力的重要部分加以建设。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各种社会问题的凸现,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随着城市社区的形成和逐步完善,社区文化在城市社区总体建设中的位置更加突出,成为一个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重要标志,其对城市社区的发展意义是深远的。

1.2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2.1政府观念没有转变,对社区文化建设不够重视;社区参与自主性阙失。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主要是由政府决定,城市社区的居民参与仍是以动员性参与为主,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

1.2.2对社区文化建设认识不足。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们提高文化素质的经济基础和社区认同意识薄弱.对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牢固的文化心理基础。

1.2.3社区资源配置不合理,开发利用不够。分布在社区中和各级各类图书馆包括高职院校图书馆没有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1.2.4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如何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构筑本社区文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自己社区的文化空间和文化序列、突出各自社区的文化特色,是摆在我国城市文化建设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除要想办法自身建设和发展外.最重要的是依靠周边的文化环境、有利资源和条件。充分利用所在区域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资源等为自身的文化建设服务,不失为一种经济的、建设快的良好方法。

2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2.1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的需要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发挥自己文献资源优势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高知识群体的人力优势,帮助社区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社区成员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指导他们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另一方面引导社区成员用“法”和“德”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高职院校图书馆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同时又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

2.2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图书馆发展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办馆宗旨是“一切为了读者”。此处的读者不仅仅指高职院校师生,还应该包括其周围社区内的居民,要实现这一宗旨.必须使其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利用起来.高职院校图书馆不仅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还要为社区学习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馆藏资源活力,才能使资源建设、共享做得更好。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进行社区服务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还可以发现自身资源和服务方面的不足,从而重新配置馆藏资源和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内容。

2.3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推进图书馆自身建设

高职院校图书馆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为社区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更多读者认识到它的存在和价值,使社会公众对学校重点学科有所了解,同时也便于学校科研人员同其他学校、企业科研人员沟通.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提高学校的声誉.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图书馆的建设.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力。

2.4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社区居民文明程度的提高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为社区学习服务的过程中,可以传播最新的政治、教育、生活信息来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向社区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以此来陶冶社区居民的情操.高职院校图书馆为社区学习服务,还可以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激发社区成员关心、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意识,可以培育和谐的社区文化.同时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程度和知识水平,促进居民素质的提高。

3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势

高等院校是一个城市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任务。具有智力人才密集、学科门类齐全、信息集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设施先进、与社会联系广泛等优势.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散地和展示人类文明的窗口。在发挥培养人才主渠道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充分发挥其文献信息优势,积极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为社区终身教育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高等院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高职院校图书馆也有着诸多优势,表现在:

3.1文献信息资源优势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肩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高职院校图书馆蕴藏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藏书系统完整.整体学科比较齐全,情报含量偏高,与学校所设置的专业联系密切。针对性强,提供的情报准确性、权威性更高。学校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无论是藏书数量还是藏书类型、经费来源等都是社区图书馆所不能相比的。

3.2专业队伍优势

高职院校图书馆不仅具有丰厚的文献信息优势。而且有着庞大的专业队伍优势.拥有一批学科专业齐全、素质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人员配备齐全、比例均衡、文化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他们可以解答咨询问题.也可以辅导读者进行信息检索,对情报的收集、加工、整理等工作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能力。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自己高素质的人员以及完善的网络设施等有利条件来承担社会的科研项目和人员培训。

3.3基础设施优势

高职院校图书馆还有着馆舍及其他服务设施的优势。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图书馆发生了显著变化,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各高职院校纷纷新建(扩建)一批规模大、功能先进的图书馆。各种服务设施也日臻完善。并且具备了向社区开放的条件。

3.4技术设备优势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及网络化等技术手段与设备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得到普遍应用。为信息用户获得快速、准确、有效的信息资源提供了保障。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拥有强大的网上资源,印刷型、电子型、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存互补,共同发展。设备的先进。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检索的方便和快捷。现代技术的充分利用,是其他类型图书馆所不可比拟的。

3.5信誉优势

高等院校是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基地,其主体读者群素质普遍较高,因而也要求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作为最重要的教辅机构,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始终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己任并不断为之努力,在长期面对教学、科研人员的服务工作中一直在追求良好的服务效果,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因而,其在社区范围内享有较高的信誉。此外,在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方面。作为非盈利性机构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较之其他信息服务机构,也有着所提供的信息更权威可靠、服务更周到、费用较低廉等优势。

4高职院校图书馆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的具体措施

4.1与社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有突破传统观念。向社区开放,在信息资源保障上推行与社区共建共享的新思维,才能使图书馆适应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新需求,更好地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

共建社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即高职院校图书馆与社区共同协商。资源互相共享.共同建设社区图书馆,发挥双方信息资源、人员、设备、资金的作用。共建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向社区开放的基础。高职院校图书馆具有人员、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而社区有场地、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双方具有极大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使双方合作共建共享文献信息资源成为可能。在这种前提下,由图书馆提供免费的基础馆藏,并负责对管理人员免费培训,及时解决在实际工作出现的问题。社区负责为图书馆提供场所、基本设施及运作资金等。采用这种模式无论在技术人员、资金、场所等方面均取得了保障,互相补充。互利互惠。

共享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向社区开放的目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数字资源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居民利用信息资源提供优质服务,即高职院校图书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向社区的居民发放借阅证。同时提供文献的查询、检索、电子阅览室等即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网络登陆图书馆网站,查阅自己所需的书刊资料和数字信息。

高职院校图书馆与社区共建共享。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也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开拓了新的领域。

4.2新型的社区图书馆办馆模式——托管型社区图书馆

它是指社区图书馆的举办单位与本地区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签订协议。在确保社区图书馆优质服务的前提下.将其所属的社区图书馆委托高职院校图书馆筹建与管理,从而以规范化的分馆作业形式,为本社区广大居民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办馆模式。这是一种集多种社区图书馆建设之优点的模式。它既有联办型社区图书馆的优势互补特点做基础。又有高职院校图书馆社区分馆的专业化管理。确保了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如:厦门市图书馆在与社区合作推动社区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合作、托管、分馆制”的建馆思路很值得我们借鉴。

4.3高职院校图书馆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服务的尝试

4.3.1积极为社区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社区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应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开展为社区主文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尤其是政府和企业需求的各种类咨询服务信息(市场信息、管理信息、决策信息等)的迫切性就显得更加凸现出来。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充分依托学校各学科实力。开发出适用的信息,为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偿信息咨询服务。同时应将学校的科研成果,本馆研制开发的信息产品提供给社区的企业、主管部门,主动为科研成果寻找市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4.3.2支持社区深化个人治学,发展生产科研

高职院校图书馆对社区开放。能够深化个人治学,发展生产科研,使许多文献信息具有更多的可激活性可以被人们感知、识别和利用。例如,附近社区的居民利用图书馆的资料进行继续求学深造,科研人员利用图书馆研制出新产品,新工艺等。为社区读者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3.3建立特色数据库,积极开展社区个性化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馆藏特点、地区优势、社区用户的需求状况在信息资源搜集方面有所侧重。建立自己的特色数据库,从文献的整体提供转向知识单元的提供,为用户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创造条件。建立特色数据库首先要体现馆藏特色。其次要体现技术特色,要具备有效的检索功能和多样化的载体形式,满足多层次用户的个体化需求。

4.3.4加大网络信息服务力度

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做好传统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必须加大网络信息服务力度,积极深化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高等院校比其他图书馆的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拥有量更高,有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信息服务设施的实力。图书馆服务人员应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分析与重组,提供信息增值服务。

4.4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的社区文化建设意识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把社区文化建设真正作为一项事业来抓必须有一支具备社区文化建设意识的高素质的队伍。即

一、要有强化社区文化的创新意识。社区文化的创新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突破。而这种突破又是立足于社区文化本身包含的道德文化、科教文化、生态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等组成的有机整体。

二、要有强化社区文化的特色意识。要充分尊重社区绝大部分居民群众和组织团体的意愿、利益,制定一个符合本地区长远发展的赋予远见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并以此作为社区文化发展的主题。有了一支拥有社区文化建设意识的队伍,高职院校图书馆就能卓有成效地服务于社区文化建设。

4.5培养新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人才

随着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服务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拓展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信息服务过程中知识和技术含量加大,且逐步向智能化发展,图书馆必须有适应新环境的专业人才,才能够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只有注意人才的培养,使图书馆服务人员真正承担起“信息导航员”“信息资源管理者”的新的角色。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社区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社区的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利用高职院校图书馆各种优势。同时,高职院校图书馆也要将蕴藏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要使高职院校图书馆成为根本意义上的人类一切精神财富的宝库。并建立起一个开放式的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对知识的渴求,这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开拓新服务领域中应努力的方向。

第7篇: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范文

一、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

不仅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发展慈善事业必须要有良好的“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的形成,需要有文化的承载和激励。要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基层慈善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夯实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

1.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是培养居民慈善内动力的基础性工作。慈善行为应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主导人们行为的是人的思想、人的价值观,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自觉。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证明,慈善文化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通过几次活动、几个运动就可以完成,更不可能来什么“”,它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当前,我们的慈善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依然面临很多困难,概括起来说就是慈善文化传播滞后,慈善行为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导致慈善事业基础不牢,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过分依赖举办重大活动,依赖从上到下的深入动员,看领导面子、上门劝捐和“看天吃饭”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慈善文化的打造、慈善观念的培养必须要从基层和基础抓起,让慈善文化真正进入社区、走进家庭,通过慈善文化的普及和熏陶,培养广大居民对慈善文化的认同、对慈善价值的认同,使慈善行为真正来自居民的内动力。

2.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是慈善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慈善工作的核心是扶贫济困,开展社会捐助,帮助困难群体,如果就慈善而慈善,“募集搞摊派、救助当恩赐”,这样的慈善是没有生命力的。让慈善文化进入社区、走进家庭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就是让慈善事业更具群众性和广泛性,通过社区慈善文化的熏陶、慈善氛围的影响,居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思想,使更多的人了解慈善、懂得慈善、参与慈善,让人们感到慈善是一种责任,奉献爱心成为一种自愿行为,形成一种 “人人可慈善”的良好氛围,激发更多的居民奉献爱心,社区的善款、善物和善举多了,救助的覆盖人群就更多、受助者得到的实惠就更大。社区慈善氛围浓厚了,从另一个方面宣传了慈善,扩大了慈善的影响,进一步促进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是维系社区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地域生活共同体,是一个微小社会。目前,社区的建设模式采取的形式是“共居、共管、共建和共享”,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居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的需要,建立和睦、和谐的家庭、邻里关系和美好的人居环境。社区慈善文化的普及恰恰是提高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居生活环境空间质量的最有效方式和途径。社区各类居民共同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生活空间,目前,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城市病”日趋突出,导致了城市社区人际关系趋于冷漠,居民之间、邻里之间的互信、互助、友爱、友情日渐淡薄,甚至对门相居,互不相认,一道道防盗门阻隔了人们的正常交往。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础在社区,城市上班族,八小时以外自然要回归所居住的社区,只有通过社区和家庭慈善文化的普及,慈善活动的开展,让居民心灵充满阳光,社会情感的生态就更均衡,大家一起管理微小社会,一起建设家园,一起施爱行善,社区和谐了,让困难群众得到物质的帮助和心灵的慰藉,分享到人间的温暖,使社区成为一个大家庭,从而不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责任感。

二、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

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是推动慈善事业向纵深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扎实,当前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思想上对社区慈善文化的普及认识不足。从领导层面看,往往把慈善理解为募集了多少钱、帮助了多少人、赈了几次灾,真正关心基层社区慈善文化宣传的不多;抓慈善工作,往往把目光集中于大企业,从效果看,建立一个慈善冠名基金,胜过一个社区居民的全年捐款,社区居民的慈善文化宣传容易被忽视。从居民层面看,有的认为,慈善是有钱人的事,与己关系不大,从慈善一日捐的个人捐款收入与就业人口的情况比较来看,真正能捐出一天收入的居民人数还有很大的差距;有的认为,慈善就是多捐款,帮助困难人员,把慈善与慈善捐赠混为一谈,真正将慈善与文化联系起来看的居民不是很多。因此,提高思想认识是首要问题,要把宣传慈善文化作为慈善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居民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精神文明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对待。通过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活动的开展,普及慈善理念,增强道德情操的修养,不断提升居民慈善的自觉性,慈善才会富有真正的生命力。

2.舆论上对社区慈善文化的普及环境不好。一是“噪音”、“杂音”较多。郭美美事件以后,一些媒体和无良人员进行跟风炒作,将个别行为扩大到整个慈善领域,造成人们对慈善机构的公信度产生怀疑,影响到人们的慈善热情。有些企业家的善举得到宣传之后反而被一些社会舆论斥为“作秀”、“做广告”、“太小气”等,有些则招致多如牛毛的赞助请求,令爱心人士心存疑虑,不敢慈善。二是媒体宣传缺乏影响力。报刊、电视等媒体有关慈善的宣传不够,大多数没有开设专栏、专题节目,一些“送温暖”、“三下乡”等扶贫济困方面的报道,多是以政府和各级组织关心民众为切入点,报道的角度很少立足于培养公民互助的慈善精神,报道的方式单一,落于俗套,缺乏感染力。因此,要在舆论上给予慈善文化宣传应有的位置,多宣传正能量,让居民回到家中能够经常看到、听到慈善方面的内容,使慈善在社会生活中如春风化雨,随时随地滋润人们的心田。

3.精神和物质上对社区慈善文化普及投入不多。一是注重有型的募集和救助,在慈善文化的长期宣传上精力投入不够。一些社区为慈善而慈善的现象严重,“守株待兔”和“短促突击”的方式较多,常态化的慈善较少,在慈善中或明或暗的以行政命令方式“号召”慈善,每年的慈善工作只需做两件事:一日捐开始后,在社区发一些传单、摆上捐款箱或上门进行劝捐;有困难人员需要救助时,履行一下相关手续,将救助款发放到位。平时开展慈善文化宣传、组织义工活动和进行相关活动较少,没有将慈善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日常工作。二是经费投入不多。目前,建立的慈善冠名基金以助医、助困、助老、助残和公益活动的名义较多,以慈善文化宣传建立冠名基金的少之又少;社区在慈善宣传上的专项开支基本没有。导致宣传经费不足,宣传阵地较少,宣传载体不多,从而形成慈善氛围不浓、慈善的影响力不强。因此,慈善文化的宣传,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必须加大投入,才能在基层形成慈善的浓厚氛围。

三、做好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工作

的几点对策和思考

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做好这项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本人认为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建立慈善宣传的长效机制,努力形成良好的外部氛围。各级党政有关部门、慈善机构和媒体都要提高对基层慈善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克服“慈善宣传是可有可无、可抓可不抓的软任务”的思想,应把做好慈善宣传工作,当成自己份内的硬任务,摆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要高度重视慈善宣传的系统性和经常性,在制定年度宣传计划时统筹安排,做到报刊上经常有版面、电视上经常有画面、广播里经常有声音、网络中经常有信息、部署工作有内容、考核评比有位置,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慈善、人人参与慈善、人人以慈善为荣”的环境氛围。

2.要积极开展社区公益活动,在实践中强化居民的慈善理念。社区慈善文化的宣传既要口头宣传,更要实际行动,要让居民手可触及、目可睹视,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增强居民的慈善理念。社区对辖区居民的家庭及人员要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并建立相应的台账,当居民家庭出现困难或灾害时,及时进行慈善救助,使慈善真正帮在急时、扶在难时,用扶贫帮困来宣传慈善;要积极组织社区的义工队伍,不仅牌子要挂出来,旗帜打出来,更要开展助老、助残和其他公益活动,用义举行动来宣传慈善;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组织有爱心的居民适时开展义卖、义演、义拍和义诊等活动,让居民了解慈善除了捐款、捐物之外,还可以捐赠时间、资源、技术和服务等,克服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习惯,树立平等、互助、友爱、共享等现代慈善理念。

3.要做好结合文章,“搭车借力”加强对慈善的宣传。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工作人员任务繁重,要做好慈善文化的宣传工作,必须要做好结合文章,善于“搭车借力”。在精神文明创建中,要把慈善文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进行统筹部署;在开展社区文化和邻里活动时,要将慈善内容纳入计划之中,一并进行安排;在评选和宣传社区先进时,要注意培养和挖掘身边的慈善典型,并及时进行宣传和表彰;在办四点钟学校、暑期学生班时,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慈善活动、进行慈善文化的学习和宣传,让孩子们从小受到慈善文化的熏陶,播撒慈善文化的种子;在开展居家养老时,要发挥慈善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为老人服务、把更多的钱投入为老服务项目,等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寓慈善文化宣传于社区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努力营造人人、时时、处处皆可慈善的有社区特色的慈善文化。

第8篇: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范文

展的社会成员深思的战略性问题。

(一)

什么是学校文化至今尚未有一致的认识,结合各家之言,一般认为,学校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及微观组织文化”。

首先,学校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学校的各种目标的实现,要依赖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管理措施来协调人、财、物力和信息等各种资源,要采用一系列相应的管理手段及方法。其次,学校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学校首要的任务是人才培养,学校文化反映的是学校这一教育机构的价值观、人才观,最高目标、办事宗旨、教育思想、道德规范及行为规范。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校的教学活动,没有学校的教学活动,就不能生成具有学校特征的文化现象。再次,学校文化是一种微观组织文化。学校组织为了达到办学目的,构成了人才培养集体,通过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的组织气氛,形成特定的学校文化,有一定的独立性,学校文化用它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来推动社会文明建设,影响和改变国家的宏观文化。

从学校文化作为微观文化来分析,具有区别其他文化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的无形的文化

学校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校风学风等,是通过学校中各种有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学校文化作为一种心理的力量,使师生员工在各种环境条件中能保持坚定的信念,积极的进取精神,乐观的情绪和顽强的意志;学校文化作为一种道德的力量,促进师生员工自觉主动地按照某种共同的准则调节和规范自身的行为,并逐步转化为师生员工内在的品质,改变和提高其基本素质。

2、学校文化是一种软约束性的文化

学校文化对师生员工的熏陶、感染、规范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软约束,是一种观念和舆论的引导,是一个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程。

3、学校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文化

学校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样,当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比较成熟的文化氛围之后,它又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能长期对师生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不会由于内外环境的细微变化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波动。

4、学校文化是一种有个性的文化

学校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学校文化的个性就是其表现出来特殊性。一方面,学校文化不可避免地要有共性,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学校都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有其必须遵守的共同的客观规律等。另一方面,由于诸多的环境不同,如制度文化及所处环境和学科设置的不同,又形成了校园文化个性的一面。

面对基础教育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构建学校文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学校文化构建一般包括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1、改善校园环境,构建学校物质文化

第一,需要一定数量的物质设施,包括一定的校园场地、建筑物、教学设备等,但不是建筑与设备越豪华越好,应本着量力而行;第二,校园的布局应有益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第三,各种物质文化之间的关系。校园环境的整体规划与建设,各种建筑物的命名,各场所的布局都要反映学校文化内涵。总之,物质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学校办成充满豪情的家园和环境优美的花园。

2、塑造管理者新形象,构建制度文化

第一,要组织和分析现行教育制度文化,研究有利制度文化的不同方面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组织内部制度文化与外部制度文化的关系,发现改革的突破点。第二,要研究学校中不成文的无形的学校传统、风气、行为形态等。一个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各种传统和习惯对学校组织的运行和发展非常重要,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制度文化建设一定要继承优良的传统、风气。第三,制度文化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对师生员工的人身关怀,富有人文性、教育性和弹性。第四,要获得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即学校所有成员)的积极参与,塑造有个性特点的集体形象。

3、构建学校精神文化,统领学校发展前景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成员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教学观等意识领域的重构和思维方式、情感等方面的完善。学校精神文化的构建,就是要反思检讨和甄别学校已有的传统文化基础,结合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体现学校精神文化的科学、民主、人本、团队等精神内涵,使学校焕发出时代生机和活力,并统领整个学校文化的构建工作。

(二)

在充分认识学校文化的特性、作用的同时,必须清醒的认识学校文化的局限性,进而对社区文化的功能有一个深层的理解,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共赢。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教育文化,因此,研究学校文化就必须紧紧围绕‘教育

对人的影响’这一与社区文化的共性问题来展开讨论。

一、理智认识学校文化的局限性

1、学校文化并没有占据学生活动的所有时间和空间

以静态看,学校教育不是学生一日活动的全部时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每个活动空间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学生生活被制度化、非主体化与符号化

以学校教育自身特点来看,学生生活被制度化,非主体化和符号化了。这在某些方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但同时也滋生了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如“规范”、“统一”、“效率”等制度文化的要求存在着轻视学生、学生个别差异性、学生的需要和创造性的问题。

3、学校教育知识本位倾向盛行

学生主要生活在以书本为载体的文字符号的世界中,而很少接触感性的物质世界和活生生的真实的自然,社会环境,教师甚至以为学生过多地接触这些东西会使学生分心而不专心读书。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学校教育的“知识本位倾向”,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系统和实际生活的忽视。

二、深刻理解社区对教育的积极功能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社区教育是一种大教育观,社区中的每一个机构都是教育的伙伴,或教育资源;社区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受教育者,而每一个有教育能力的人都是教育者,社区的的各行各业、各个构成单位都纳入社区教育网络,从各角度、各侧面、各层次对社区每一个成员实施“大教育”,使社区成为一所大学校,学校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课堂。从形态上看,社区教育不是简单的社会教育,社区教育是整合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大教育网络。

社区教育作为一崭新的教育体制,有利于整合社会、家庭、学校三种教育力量,它具有以下功能:

1、系统协调

社区教育通过整体作用,使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渗透,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互补充,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相互结合,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并优化组合,使社区里每一位成员的思想、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协调发展。

第9篇: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范文

(一)社区管理需求的增长

自2005年至2013年,安徽省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7.86%,将近一半的人口实现了城镇化,年平均增长率达到0.044%,如表1所示。随着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放开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居民生活区域———社区的数量也必然增加,对社区管理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而社区信息化则是应对这一需求的有效手段,无论是原有的社区还是城市化进程中新建立的社区都倾向于接受对社区的信息化改造。从社区治理效率上来讲,信息化之前的社区由于需要承接大量上级政府的行政事务,缺乏对社区服务与自治的引导,导致社区治理缺乏人文关怀,治理效率偏低,再者政府与居民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也妨碍了政府透明度目标的实现。社区信息化建立以后,众多信息平台的建立方便了居民对政策信息的查询、了解,提升了政府的透明度,由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带来的效率红利也使得更多的资源能够下沉到社区服务与自治中去,从而带来社区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提升治理水平

首先是从管理走向服务的治理方式的转变。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社区信息化通过将向上承接行政职能的电子政务和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社区信息平台融为一体而后加以流程再造的方式,使得社区事务办理流程化,方便居民的同时提升了基层行政效能,而行政效能的提升使得社区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居民提供服务上。其次,从被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转变,社区信息化注重居民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如黄山市通过完善金融社保卡在社区的使用环境,以及对居民应用信息化能力的培训,让社区居民通过终端查询自己的社保信息以及办理相关业务。再者,社区信息化也有力地提升了社区管理的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尤其体现在社区治安上,社区警务通过采集“人、地、物、事、组织”等的基本信息,建成网格化信息平台,并通过信息的动态更新实时掌控社区的基本情况,使得破案率大幅度提升,社区信息渠道的畅通还使得社区能够建立矛盾基层化解机制,通过将居民之间的矛盾化解在基层、消融在基层,形成危机管理的有效手段。

(三)政府购买服务助推经济增长

社区信息化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ICT,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构筑社区政务、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小区及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通道,并与现实社区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与社区有关的各个成员在沟通信息时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共享和利用社区信息资源。[1]1-3社区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社区层面的应用,因此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无论从财政支持还是总体规划上看,政府都是当前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主导者,但由于实践中政府缺乏信息技术以及信息人才的局限性使得政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与企业合作,这就无形中使得政府成为企业的顾客,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与企业合作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产业化,以此来带动经济增长与就业。

二、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社区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长久有效的财政支持、高效率的信息采集与共享机制、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以及配套实施的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都是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安徽省在社区信息化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对其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化建设,同时还能获取一些借鉴性意义。

(一)顶层设计不足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各信息化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对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一,有的甚至阻挠信息化的建设工作,给具体建设工作增添了阻力;其次,权力配置不够清晰,体现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主体上,建设主体应该全权负责信息化建设并且承担信息化建设的责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并不明朗,从安徽省来看,各地的建设主体分别有综合治理委员会、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民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建设主体不一不仅带来建设风格差异而且也不利于后期的行政问责;再者,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要做到公平地实现各市、各社区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就要在资源分配上做到公允、公正,目前来看,政府对于各地区信息化建设的财力与物力分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文件,这就有可能导致信息化建设各地区良莠不齐的格局,进一步加剧了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财政支持机制不够完善

科学的财政体制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长效的财力支持是社区信息化建设与有效运作的保障,目前安徽省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投入几乎是由政府包办,资金主要来自省市以及区的统筹供给。但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真正意义在于它的持续性运作,让建设的成果真正惠及全社区的居民,其运作资本不能单靠财政的转移支付,依照国外来看,虽然在建设初期主要由政府出资进行倡导并支持,但建成以后的运作主要靠企业与社区力量的参与。目前,国内的社区信息化在运行上还缺乏企业与社区力量的参与,急需改善。

(三)信息难以共享

信息不能共享,也就失去了信息的价值,完善的信息采集与共享机制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保障。社区信息化一般的做法是建立一个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它是采用城市网格化管理理念,划分社区网格单元,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对社区“人、地、物、事”等要素的精细化、主动式管理。如图1所示,阻碍信息共享的因素来自于各个方面,但各单位应用系统相互独立,自成体系,不同的系统开发技术、接口标准、兼容度都不一致,阻碍了信息的采集与共享。省市之间,部门之间的条条框框是导致信息不能共享的另一重要因素,特别是涉及到企业办事项的工商、税务、国土、人口、计生等部门的信息库都集中在省里,导致省市之间信息共享不足,有的县区、部门甚至提出构建自己的信息中心,这又将加剧信息共享的难度。另外,信息安全与信息法治环境的缺乏也是信息缺乏共享的原因,各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担心公开信息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或责任,不愿意主动公开信息。社区数据中心的建立要求收集到每一住户每一个人的生活状况,身份特征以及社区的人员流动、甚至是社会关系等状况,对个人隐私来说带来很大的挑战。

(四)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

社区信息化的运作不仅需要资金上的支持而且需要人力资源的配套,社区信息化产生了对信息技术人才及社区管理服务人才的极大需求,但是原有社区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和结构上均与社区的需求相矛盾。社区工作人员的来源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撤销街道办过后部分人员下沉到社区,如安徽黄山市、铜陵市的做法;二是原两委成员到社区兼职,如宿州市由两委成员兼任网格员的做法。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成本,但由于原有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的意识、能力以及从管理转变为服务的意识,难以做好社区信息化工作,导致人力冗余而无所用的结构性困境。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又从属于基层的缘故,导致社区工作人员普遍工资不高,福利短缺,省市政府每年招录到社区工作的大学生,只是把社区当作进一步晋升的跳板,很多人在工作一定年限后,就会通过报考公务员、研究生、进企业的方式离开工作岗位,人才流失使得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成为摆设。

(五)行政任务挤占社区自治空间

朱健刚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基层已逐渐形成政社分离的趋势,他认为:“社区自组织的蓬勃发展以及基层社区中公民行动主体的积极参与构成了当代基层社会政社分离的趋势,但是基层行政体制还尚未有完善的制度来应对这一趋势[2]39-42”。可见基层的政社分离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其中政府行政职能的行使严重依赖社区的现状便是当前阻碍社区自治的一大诟病,由于社区资源的有限性,社区自治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国家行政权力的渗透必然挤占社区自治的空间,如图2所示。社区信息化在两个方面增加了社区自治的空间,一是信息化带来了行政效能的提升;二是信息化带来组织结构形式从垂直性到扁平化的变迁,这就使得区里的资源可以直接下放到社区,为社区自治空间的培育提供了物质保障。但是,以上两者的实现依赖于社区职能的科学合理定位,即社区行政任务与自我管理应严格划分,行政任务不可占用社区的资源与人力,如此社区才能致力于自治。目前,安徽省各地对街道和社区的职能尚缺乏合理科学划分,社区工作任务过于繁重,许多部门为图自我方便,将大部分工作下放社区,极大地占用了社区的人力与物力,使得社区角色错位,无暇开展自治活动。

(六)体制改革滞后

何颖在其对政府职能转变原因的分析中指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政府职能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3]327”。社区的信息化要求社区管理体制变革范围和程度要与社区的信息化建设相匹配。信息化是推进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但若没有社区管理体制变革的配套实施,信息化便只能体现工具性价值,而不能展现其以人为本的自我服务与自我治理的公共价值。就安徽省信息化建设情况来看,如何处理街道与社区的关系,如何解决8小时之外的居民服务需求,部门间相互扯皮、推诿如何解决,干部懒政、惰政等这些行政缺位、越位、错位问题,都急需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来解决。安徽省各地大多把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数据中心建设以及信息化平台搭建上,对于社区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尚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对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困境。社区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需从顶层设计做起,统筹推进完善与社区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各项工作,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顶层设计

社区信息化的运作是一个由财政支持机制、人力资源保障机制、信息采集共享机制以及后期的绩效评估共同组成的一个协作系统,只有系统的各要素相互合作,相辅相成,才能形成社区信息化的合力。因此,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如图3所示,政府应以顶层设计环节为契机,统筹好与信息化建设有关的资金、人才、信息共享、体制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具体来看,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应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统一意见,消除观念上的障碍。全省应做好统一规划,确定好各部门的权责体系,确定好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及其承担的责任,在权力配置、人力配置以及资金配给上做好统一安排。另外,资源的分配要做到公平、公正,实现全省均衡发展。针对落后地区,政府应该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与资源配置,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让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公平地惠及到每一个人。

(二)充分调动多主体资源

社区是一个蕴含无限商机的地方,尤其是家政服务这一块。社区信息化产业链非常丰富,对于软件开发商、设备供应商、服务提供商、系统开发单位以及系统建设与运营单位等主体来说,社区信息化建设都是一次机遇。孙宇、王金祥从三维视角透析社区信息化建设,认为“政府组织是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的主导者,企业组织是社区商业服务信息化的提供商,自治组织是社区自治服务信息化的生力军。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自治服务的信息化构成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三大支柱”[4]58-60。因此,安徽省信息化建设,完全可以采取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的方式,通过系统招标、服务外包等方式引入企业的竞争机制,只要企业能够提供的就交予企业来运作,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效率,同时也减轻了政府的负担。社会组织是指政府之外的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实体,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自治性等特征,其基本特性决定了其可以弥补政府与企业的缺陷,据统计,安徽省青年社会组织共有337个,其中就有260多个青年组织活跃在社区,极大地促进了社区服务与管理水平的提升。社会组织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已经被理论与实践证明,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应通过建立准入机制,鼓励企业进入市场化运作或者引导除政府企业之外的第三方组织等社会力量来兴办诸如社区教育、养老、休闲、娱乐、日常管理等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功效,减轻信息化建设的负担,以此来保证社区信息化的长久运作。

(三)依托法律破除信息共享障碍

信息共享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念和体制上的障碍,居民担心公开信息对自己不安全,不愿配合信息的采集,政府部门条块分割严重,担心给本部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又没有外部的硬性制约,自然不愿意公开自己的信息。通过加强立法与执法,对上下级部门与同级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实行硬性约束,对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进行法律上的界定,保障公民的合法隐私权,另外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减轻部门与居民对于信息公开的心理负担。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共享机制,使信息共享得以规范化运作则是当前的主要目标,可以逐步借鉴推广实施效果好的地区的做法,比如芜湖市通过在省辖市建一个综合数据中心,搭建一个信息化平台,然后各部门、各县、各乡镇、各乡村配套建设自己的平台来共享省辖市的数据,这种做法不仅避免了“信息孤岛”现象的形成,而且避免了下级各单位的重复建设。

(四)加大引进人才力度

解决好此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信息化专业人才。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的薪酬制度,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将人力资源保障机制纳入财政预算,吸引专业人才的加盟。二是加强对原有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信息应用能力。三是要加强对社区公益性组织与社区志愿者的培育,如黄山市通过降低门槛,实施备案制度、提供服务场所的方式积极鼓励社区组织到社区开展活动,宿州市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工作站,吸引大批志愿者投入到对社区弱势群体的照顾以及信息采集工作中等,这样既培育了社区组织的自治能力,而且为社区输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极大地助推了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最后要合理划分网格,再造政府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避免人浮于事。

(五)协调社区行政与自治

在政府职能转型的大背景下,社区自治并不是对政府的排斥,两者之间应是新型合作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社区行政与社区自治应该相互协作,相互促进。我国目前政府职能转型不能跟上社区自治的步伐依然是长期的阶段性特征,政府行政对社区依然有一定的依赖性,完全撇开政府行政,单纯搞社区自治还不太现实,因此当前应当明确疏堵结合的主导思想,对于政府管不过来、需要社区协助的行政事务,比如对社区花草树木、基础设施的养护、协助城管、环卫部门对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等,可以交予社区社会组织或居民帮助施行,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政府行政负担,还可以间接培养社会组织与居民的自治能力。另外,过多的行政任务必然会损害社区的自治,需要建立并且严格执行社区行政工作准入制度,严禁政府部门的随意摊派。

(六)配套创制新型社区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