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料与方法
收集本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行改良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428例,其中子宫肌瘤356例(83.2%),严重功血38例(8.9%),子宫腺肌病34例(7.9%)。年龄在44~65岁之间。在428例患者中,术前相关知识缺乏的患者占96%,通过细致的护理后下降至5%。
护理
(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微创手术项目,患者常顾虑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费用及对全子宫切除知识的缺乏,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尤为突出[1,2],①患者不了解手术过程,因而心存顾虑,也有部分患者担心费用高等问题,故应做好思想工作,使其情绪稳定。②解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优越性,即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术后3~5天出院)、腹部不留瘢痕等。③请术后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患者顾虑,增强其心理承受力,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说明手术治疗会引起停经、丧失生育能力,还可能产生一些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但不会影响性生活的适应或改变妇女形态。
术前常规检查及准备:抽血查血生化,血常规,出、凝血功能,配血以及胸透、B超、心电图、药物皮试、皮肤准备等,如术前患者的血红蛋白在8g以下,应输入浓缩红细胞或新鲜全血,以提高手术的耐受性及安全系数。
阴道灌洗:术前2~3天用聚维酮碘液进行阴道、宫颈、穹窿各部位擦洗后灌洗,每天2次。以免引起术后阴道残端感染。
肠道准备:术前晚进行清洁灌肠,以排空肠内积便,避免术后腹胀。术前日晚餐进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午夜后禁食水。
术前晚若患者出现焦、紧张等情绪反应,可给予镇静剂,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术晨测量生命体征,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同处理。术前再次进行阴道灌洗,并填塞2块无菌纱布。
(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至实施麻醉成功前的过程,是患者心理上最无助的阶段,护士应热情接待,做好心理安慰,注意给患者保暖,充分运用交流技巧与患者沟通,尽量满足其需要。
认真做好各项查对制度,如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等。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向患者讲解麻醉方式,并协助其摆好。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密切配合医生,保持安静。术毕协助插入导尿管留置导尿。阴道内有引流管者保持引流通畅。
(3)术后护理:患者送回病房,立即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体温、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发现异常及时报造并协助处理。保持输液管、导尿管、引流管通畅。询问患者的自觉感觉,按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术后镇痛的处理:术后镇痛非常重要。虽然改良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疼痛轻,但是有的患者对疼痛耐受性差,疼痛会影响其休息、睡眠及身体的康复。临床上常用的镇痛方法有:①术后留置镇痛泵,于术后24~48小时持续泵入镇痛剂。②肌肉注射度冷丁75~100mg或度冷丁和非那根各50mg 。其中微泵静脉泵入镇痛剂的方法明显优于其他镇痛方法。
术后禁食,6小时后可进流质,24小时后进半流质,禁食豆类、奶制品等产气食物,以免腹胀。改良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肠道干扰小,术后排气早,一般24小时内排气,排气后就可以改普食。
术后鼓励患者早翻身、早活动。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6小时后恢复自由(单纯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术后自由)。同时鼓励患者床上活动,次日晨可以下床活动。
术后会阴冲洗2~3次/日,持续1周,保持会清洁。
术后24小时可拔除导尿管(用镇痛泵者可延长至36小时[3]),拔尿管前夹闭尿管,让病人多喝水,待病人有尿意时再拔除,并嘱病人排尿。
及时观察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因人而异帮助解除心理上的困扰。
密切观察阴道切口有无渗血,若阴道口部的纱布有鲜血渗出,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24小时取出纱布。阴道切口部有引流管者,应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引流量超过100ml及时报告医生。引流管一般24小时拔除。
根据患者的需要及时通知患者病理活检的结果,使其安心。
(4)出院指导:①注意休息(建议全休1个月),适当活动,保持心情愉快。②加强营养,多食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如鸡、鱼、瘦肉、肝类及水果、蔬菜等。③术后10~12天,出现阴道出血,若为微量,且颜色较淡,持续2~3天,提示阴道残端线头吸收所致,应告知患者,此为正常现象,可自愈。若阴道大量出血,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④术后3个月避免提重物,避免受凉、打喷嚏等增加腹压的因素,保持大便通畅,禁止性生活。⑤术后1个月、3个月(尤其术后3个月)时到医院复查,以了解阴道残端的愈合情况以及是否可恢复正常的性生活。
参考文献
1曾祥武,唐向东,胡道清,等.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31例报告.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 (12):753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53-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院的职能由单纯的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一体化服务转变?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要求已不仅满足于护理技术的服务,同时还希望护理人员为其传授自我护理技能与预防保健知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护理内容应用于临床,已成为护士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项工作的效果差强人意,健康教育的覆盖率已达100%,但知晓率尚达不到50%,针对在这项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健康教育的概念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关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培养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2 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
2.1 角色认识偏差,健康教育意识不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护士的工作从过去的功能护理转向整体护理,但部分护士对整体护理缺乏全面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的医学模式上,认为护理工作的重点是躯体疾病的护理,因而对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增强护士的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医院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2.2 护士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健康教育知识与能力
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应用科学,这些学科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目前的医院,大多数护士是中专毕业,其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不仅缺少相关专科疾病的预防?保健与康复的护理知识,而且缺少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对有关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公关关系学的知识缺乏涉猎,难以对患者进行完整的健康教育,不能很好的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只是简单的将疾病的知识灌输给病人,对教育计划实施后的效果缺乏监测?
2.3 选择的宣教时机不当
健康教育贯穿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病人有不同的健康需要?如果健康教育的时机选择错误,则病人难以接受或达不到健康教育的作用?健康教育必须在病人身体痛苦最轻,情绪平稳,而内容则是他目前迫切想了解的,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4 护理人员少,缺乏健康教育时间
目前各个医院的护理人员严重缺少,由于临床工作繁忙,不能有专门的时间进行健康教育,不是匆忙完成,就是一边操作,一边进行健康教育,这样造成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3 对策
3.1 强化护士的健康教育者的职责
提高护士对健康教育角色的认知水平,健康教育是护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责,是目前整体护理模式的一种具体表现?切实采取措施,提高护士的教育水平,使健康教育成为一种常态,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制定各个时期健康教育的重点,并在实施过程中修订完成?
3.2 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
改变目前护士健康教育知识缺乏的现状,支持和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训练,特别是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班?同时,在医院内经常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学科的专题讲座,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为开展健康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加强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的训练
3.3.1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
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的帮助病人改变不利于健康思维和行为,护士必须要先掌握病人的健康需要,才能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职业,生活习惯等因人施教,教育的内容要因病,因时而异?教育的方式可以采取文字,影音,图片,要通俗易懂,并且反复进行?同时要注重病人的反馈,对宣教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调整,保证宣教的效果?
3.3.2健康教育时机的选择
应根据病人的身心状态选择教育时机,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在病人愿意学习并且具备学习的身心条件时,给予健康教育?尤其是刚入院的病人对健康教育最为迫切,所以如病人条件允许,应从入院后即给予健康教育?
3.4 充实护理队伍,为健康教育提供人员
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需要大量的时间,目前的编制只能完成临床护理工作,同时一些杂事占用了护士的一部分精力,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必然会有影响?把时间还给护士,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健康教育?
在临床工作中患者不能有效配合。每一次护士在为患者做治疗时都应该认真进行核对,但是许多患者对这样做不理解,认为太复杂、没必要,护士喊他们的名字时往往敷衍了事的答应。我们医院就曾经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护士拿着一瓶液体给患者输液前喊患者姓名时患者答应了,但是等液体输了35min的时候发现了错误。这个问题反映了患者的不配合、不认真。因此这就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绝对不能有一点马虎。
护理人员缺乏,临床工作量大。近年来各个地区护理人员的不足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近几年我院护理部已经通过招聘、考试等各种措施来改变人员缺乏的问题。我院儿科的住院人数是我院所有科室中时最多的,到冬春儿科病高发的季节,床位往往不够用,护理人员大量缺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院每年都会招聘护理人才。
儿科工作环境过于嘈杂。儿科住院的都是一些孩子,孩子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容易哭闹,况且一个小孩住院往往会有3-4名家长照顾,家长问的许多问题护士都难以回答。在住院过程中小孩一般都比较害怕,会撒娇、哭闹,不能很好地配合护士工作,影响护理工作的进程,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防范措施
1对护士的沟通技巧进行培训
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大多数新上岗的护士由于年资较低、护经验不足、临床经验缺乏等导致在沟通时患者的不理解,存在矛盾。因此我院会定期对低年资的护士进行护理沟通方面的培训。不仅进行专业的护理理论知识的培训,还模拟情景、角色等活动,提高护士对沟通实质的理解。
2认真落实查对制度
我院专门成立了查对督查小组,监督查对制度。督察人员有院长、护理部主任等,每月不定期的对每个科室进行多次检查,发现问题会立刻指出错误的所在、给出正确的作法并给与处罚,从而增强了每个护士对查对制度的深刻认识。
3护士与患者共同参加的查对模式
调查我院发生的80例差错中,其中有52例差错的发生都是因为用药错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院建立了新的工作模式,在操作前就问患者的姓名,在患者正确说出名字的同时护士立刻与输液卡进行核对,这样大量减少了用药错误的发生。共同参加的护理模式,使患者把注意力集中了我们身上,不会再敷衍了事地回答了。
4引进护理人才
关键词:硫酸镁;输液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49-01
1临床资料
2012年1月1日至7日,在产科随机抽查硫酸镁药物静脉输液21例,用药过程缺陷率达11%,主要存在以下缺陷:无输液巡视卡缺陷率为1.5%,输液卡记录不完整缺陷率为6%,输液滴速不符缺陷率为3%。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护理质量。
2原因分析
动员科室人员,采用头脑风暴查找原因,根据鱼骨图排列所有原因,对硫酸镁用药过程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在护士方面:输液卡的作用及认真填写的重要性在护士的意识中被逐渐淡化,输液卡缺项司空见惯;法制观念不强,安全意识不够,未进行巡视;按规范巡视了患者而未记录;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而未按规范进行巡视;输液滴数仅凭经验估计“差不多”就算调整了,致使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在患者方面:患者不了解输液速度是医生根据病情需要所定,在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不愿意受治疗性的约束;希望尽快结束输液;擅自调快滴速,导致输液提前结束。并进一步确定其主要原因:
2.1护士药理知识缺乏;
2.2调节滴数麻烦,耗时间。
3方法
3.1针对护士药理知识缺乏的改进措施
3.1.1每周晨会对护士进行药理知识培训;首次硫酸镁负荷量常用25%。硫酸镁20ml加入5%葡萄糖 100ml,在30min内滴完,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若病人恶心,面部潮红,有发热感等反应,应减慢滴速并通知医生。继以25%硫酸镁60ml加入5%葡萄糖1000ml静滴,滴速以每1g/h为宜,最快不超过2g/h。每日总用量15~20g,24h内总剂量不能超过30g。用硫酸镁静滴3g/h,连用2~3h后,则需减为1.5g/h,否则易中毒[3]。
3.1.2规范硫酸镁药物宣教内容;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讲明输液速度是医生根据其病情制订的,并讲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强调擅自调快或减慢输液速度均影响治疗效果或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使患者增强对医嘱、护嘱的依从性。强调认真执行医嘱,按时准确输入药物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之增强责任感,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输液期间每60分钟巡视1次并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3.1.3定期考核药理知识掌握情况,每月公布监控结果并纳入护士日常考核记录。
3.1.4设置特殊药物输液巡视卡,备用输液巡视卡放置固定位置,便于注射班护士取放;
3.1.5定期监控特殊药物输液巡视卡执行情况,包括记录内容完整性及输液速度等,发现问题,及时跟进。
3.2针对调节滴数麻烦,耗时间的改进措施:每位护士在上班期间必须佩带手表调节硫酸镁滴速度。针对危重病人使用微泵静推药物,确保药物剂量准确,同时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4结果
2012年3月,再次调查硫酸镁用药过程缺陷率,由改进前的11%降低到4.9%。通过项目改进,将整改措施进行固化,在产科执行。
5护理体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日益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患者求医观念,也正在发生改变,患者对护理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护理工作中的欠缺因素,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已经显现出来,这电是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的重要原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应社会发展之所需颁布实施,以法律形式对护理工作的权限、职责和义务加以规范[4]。护理工作者面对社会发展的变革。加强自身素质建没.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改变服务理念,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不再是一句空口号.解决现存问题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熊花爱,丁宁,张素娥.硫酸镁的药理作用[J].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6,6(22):22
[2]范.使用输液回卡提高护理质量[J].齐鲁护理杂志,1995,2:52
关键词:住院;结核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
健康知识缺乏的住院结核病人会产生消极、多疑、恐惧、悲观等心理状态,精神因素可使结核病患者病情加重,形成病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因此,在采取有效抗结核治疗措施的同时,必须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1 住院结核病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计划
1.1 指定兼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人员
科内确定2~3 名沟通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主管护师担任病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士,入院后48小时内与病人或者家属进行心理沟通,并请管床医生进行专业指导。科内定期对护士进行心理护理理论和结核病相关知识培训,帮助她们提供专业护理水平。
1.2 选择有效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阅读、交谈、讨论、问答等形式多样的方法,便于患者接受和取得良好实效。
1.2.1 将入院介绍、住院须知、出院指导等制成宣传册,分阶段让其阅读,解释重要内容;无法接受宣传册教育者,护理人员将内容讲解给病人及家属。
1.2.2 利用工休座谈会进行讲座,授课者准备充分,文题清楚,内容简练,语言通俗,避开专业术语。听课者可以就授课内容提问,授课者与大家讨论后作答。
1.2.3 个别交谈是解决病人心理问题的主要教育手段,交谈前应有所准备,掌握交谈技巧,引导病人交谈,及时发现病人的问题,给于心理疏导。
1.2.4 随时宣教 健康教育并不完全是刻意安排的,它贯穿于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士应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面,以满足不同的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要。
1.3 确定主要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内容
1.3.1 疾病常识教育
着重向病人介绍结核病的发生、传播及防治措施、预后和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等,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进行健康指导,包括辅助检查注意事项、消毒隔离方法、病情变化的特点及防范措施等,以满足不同病人的心理需要。
1.3.2 帮助病人熟悉住院环境
主要通过入院介绍及评估,向病人介绍病区环境、责任医生与护士、就餐制度、物品管理、作息时间、便民措施等,使病人尽快熟悉就医环境,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1.4 明确具体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目标
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忧愁、急躁、烦闷的消极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病人主动配合医生,坚持规则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物,有利于病人康复,真正实现对病人“从具体的帮助到精神的依托、从人文关怀到心灵的抚慰、从简单的疾病护理到高层次的整体护理”的护理模式的转变,达到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不断丰富护士的知识面,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目的。
2 住院结核病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措施
2.1 根据每个病人的性格特征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病人入院后,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希望医护人员同情帮助自己,把自己的生命康复的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初发病人对肺结核病感到害怕,复发病人又担心不能治愈,而悲观失望,护士应该用良好的神态和语言,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对初次发病者要以安抚为主,对复发的病人则着重于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根据长期住院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肺结核病人病程长,情绪上的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护士及家属应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症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的给患者讲述肺结核的病程规律,有时为了能使病人安下心来积极治疗,宁可把治疗周期说得稍长一些。心理护理的关键是控制好病人的情绪,指导帮助病人做到情绪上的自我节制。
2.3 根据心理学的特点去接近病人
做好病人的重大生活护理,应细心观察病人的举止、言谈,以了解病人的生活需要和心理特征、病情的由来和经过,抓住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和心理护理措施。
2.4 根据不同情况将心理护理与生理护理结合进行
当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易引起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在亲切安慰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病人的痛苦,病人的情绪自然会好转。如病人出现发热时应采取相应降温措施控制体温;对咯血者应嘱其侧卧位,并轻拍患者背部有利积血咯出,防止窒息发生;当病人感觉胸闷、呼吸困难时,应帮助病人采取较舒适的和遵医嘱给氧来缓解症状。又如部分结核病需要长期接受输液,这对于那些痛阈低的患者来说也常常引起焦虑,甚至害怕打针,因此应安排静脉穿刺技术娴熟的护士为其输液,确保一次成功,减少病人的痛苦;对于病情反复和病程长而失去治疗信心的病人,更要多安慰、多鼓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并及时报告好消息,以增强其信心。
2.5 根据心理特征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
【关键词】血友病;痔疮术后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81―01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性联隐性遗传的出血病。其临床上分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两型,分别由凝血因子Ⅷ(FⅧ)和凝血因子Ⅸ(FⅨ)基因突变所致[1]。血友病A又称甲型血友病,约占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85%,患者难以靠自身机能止血。病情严重的患者只要皮肤受到轻微创伤就会流血不止,痔疮术后患者反复大出血使患者十分恐惧,且反复的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不只是经济负担,也是患者的心理及身体受到重创,对于结肠造口也给患者带来生活和护理的不便,因此密切的病情观察及对患者心理护理及造口护理知识的指导队患者康复有重大的意义。我科于2012年7月和2013年4月收治2例甲型血友病伴痔术后出血的病人,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 2012.7.1因痔疮大出血与当地医院行混合痔内扎外剥术。术后反复出血4次,每次大于500ml,给予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及手术缝扎。总计输悬浮红细胞11u,血浆600ml后再次大出血急诊入我院。查体:体温36.8 脉搏10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48mmHg. 急查血血红蛋白6g/dL。入院后先后行保守治疗及5次痔出血缝扎术,术后均再次发生出血,查血凝血因子Ⅷ缺乏.急诊于全麻下行“经肛探查加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术”。
患者男,31岁2013.4.18因痔疮术后大出血与当地医院多次行缝扎术后仍反复出血急诊收入我院,查体查体:体温36.2 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57mmHg.入院后先后行保守治,给予处纱布加压填塞后给予输血6个单位后患者出血800ml,急查血血红蛋白4.7g/dL,凝血因子Ⅷ缺乏。遂急诊于全麻下行“乙状结肠造口术”。
两名患者否认出血史,均经血液检查为凝血因子Ⅷ缺乏,于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补液、静脉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翰唯(特利加压素)4mg,连续5天静脉泵入,拜科奇2500IU,Q12h静脉推注,连续7天。术后处未再出血,造口情况良好后,术后15天予办理出院。
2护理措施
2.1病情观察
2.1.1行心电监护及氧气吸入,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患者血容量大量丢失时会引起心律增快血压下降,应该及时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止血补液治疗。
2.1.2血友病合并较大面积的伤口,其病情是十分凶险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大出血而危及病人生命,因此我们注意观察患者肛周敷料有无渗血,造口有无出血,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神智,皮肤湿度及温度。提前观察有无出血性休克的发生
2.1.3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有无便意并观察肠鸣音情况,患者肠鸣音亢进时,提示肠管内可能有大量积血,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2.2疼痛的护理:因为末梢神经丰富,患者反复手术,且内敷料填塞过多会导致患者肛周剧烈疼痛,应给予注射疼痛药物使其缓解,减轻患者焦虑情绪。行乙状结肠造口术后,因给与镇痛泵缓解疼痛
2.3快速安全有效的执行医嘱:患者由于反复手术且出血量大,使患者血色素低,需要及时有效地给于止血治疗并联系血库进行输血,及时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一般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治疗需连续输注或至少每天2次,以维持所需浓度。每次住院输注血浆及血制品前均严把质量关,以防交叉感染[2].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及缺血性休克的发生。术后为防止再次出血,应准确的进行第八因子药物的输入,如给与拜科奇2500IU静脉推注,切每隔12小时给药一次.
2.4乙状结肠造口术后护理:
2.4.1术后饮食及营养:术后早期禁食水,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情况,经积极的静脉高营养及间断输血,患者禁食时间为4天。待肠道功能恢复且无出血后以无渣流食为主,后逐步向正常饮食过度,饮食原则由少到多, 由稀到稠, 由简单到复杂, 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渣易消化、无刺激为主。
2.4.2术后活动:患者术后24小时内严格卧床,3天后若无出血则适当下床活动,训练应在术后2周以后,早期进行训练,局部肌肉活动过多则可加重伤口出血或疼痛不适[3].
2.4.3术后并发症:造口出血:由于患者有甲型血友病,因此要避免造口出血的发生,在更换造口袋时操作者一定要动作轻柔并修剪指甲,若有出血可用棉球后纱布稍加压迫,如出血量大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止血,补液,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
3甲型血友病痔疮术后出血的预防
3.1手术前明确诊断患者是否有凝血性疾病,是否有出血病史
3.2手术前给予凝血因子的补充,如输注纤维蛋白原,纠正凝血时间等
4甲型血友病患者出血后的治疗
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并给予翰唯(特利加压素)4mg行止血治疗,给予拜科奇(凝血因子Ⅷ)2500IU,Q12h静脉推注,纠正患者凝血时间预防再次出血。
5出院宣教
5.1“出血的预防和护理”,特别注意避免创伤,到医院看病时,要向医生、护士讲明病情,尽可能避免肌肉注射。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大便而引起的肛裂出血或脑血管破裂出血等意外;用软牙刷刷牙,动作要轻柔,并预防日常磕碰而引起的出血。家庭内做好各种安全防范,尽量避免使用锐器,如针,剪、刀等.
5.2平时在无出血的情况下,作适当的运动,对减少该病复发有利。但有活动性出血时要限制活动,以免加重出血。
5.3关节出血时,应卧床,用夹板固定肢体,放于功能位置,限制运动,可局部冷敷和用弹力绷带缠扎。关节出血停止,肿痛消失后,可作适当的关节活动,以防长时间关节固定造成畸形和僵硬。
5.4出血量较大导致贫血者,要加强贫血的护理,适当合理的进食补血的食物,如动物血,瘦肉等
6体会
2例造口患者均为80后,年轻且有文化,对于他们的护理我们除了常规护理以外还应该注意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使患者级家属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均为突然发现甲型血友病,对于疾病带了的隐患和治疗产生的巨大费用难免会焦虑不安,而且血友病并发痔疮出血,病情变化十分快,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大出血而危及病人生命,而护理上几乎少有经验可寻,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 责任感和爱心,同时要求我们对血友病要有深刻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护理经验,学习相关护理知识。
参考文献:
[1] 丁秋兰,王学峰.血友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01(7):49.
1.1对象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理系2010级,共计131名护理本科生。所有学生已在入学时随机分为4个班,各班级学生在数量、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以抽签方式随机将四个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组结果为1班和4班为对照组,n=65;2班和3班为试验组,n=66。
1.2材料
两组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乐之主编的第5版《外科护理学》作为主要教材。本研究所应用的外科学影像教学资料为卫生部十一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视听教材,界面简洁,声音、图像清晰,交互性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目标明确,使用简单方便。
1.3方法
1.3.1授课内容及课时安排
选择《外科护理学》中“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护理,乳腺癌患者的护理,胃癌患者的护理”三个章节作为授课和测试内容,每章节均为2个学时(90分钟),授课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为:基础医学知识25分钟,临床医疗知识25分钟,护理知识占40分钟。
1.3.2授课模式
授课教师具备丰富的普外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多年的《外科护理学》教学经验,可完全掌控讲课内容与方法。同一名授课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于授课前分别准备两种授课方案。两种授课模式均通过课堂提问和逻辑推理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知识探索和课堂学习的过程。
1.3.2.1对照组以《外科护理学》教材为主,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辅以临床案例资料和图片等制作PPT课件,逐项讲解授课重点。
1.3.2.2试验组以《外科护理学》教材为主,在讲解与专科护理相关的解剖、病理生理、诊断、治疗方式和手术方式等专科知识时引用相关外科手术影像资料,并辅以临床典型案例制作授课PPT。授课时结合影像资料内容衍生讲解系统的护理知识,如:术前护理的主要内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可采取的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及措施应用后的效果评价等实用专科护理知识。
1.3.3测评方法
1.3.3.1试卷设计
采用闭卷理论测试的方式,试卷设计由4位临床外科护理专家经过三轮的制定、修改、完善和评价,符合《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对护理本科生知识掌握的要求。试卷共计90分,每个章节30分;包括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基础医学知识(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等),占30%;临床医学知识(诊断学,药理学,外科学等)占30%;临床护理学知识(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健康教育等)占40%;测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1.3.3.2测试方法分别对两组学生在当堂理论授课后和理论授课三个月后进行闭卷理论测试,两次测试内容相同,每次测试时间均为45分钟。在理论授课后三个月期间,131名学生还共同经历了《外科护理学》学期末理论考试。
1.3.4统计方法
对两次测试结果分别行组间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统计分析。测试成绩用均数±标准差(珔χ±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对照组与试验组理论授课后当堂测试成绩的比较
2.2对照组与试验组理论授课三个月后测试成绩
2.3对照组理论授课后与当堂授课三个月后测试
2.4试验组理论授课后与当堂授课三个月后测试
3结论
3.1将直观的外科手术影像资料运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护理本科生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长期记忆水平,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表1显示,试验组授课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较对照组好。如表2显示,三个月后试验组的各项理论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试验组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持久,试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3.2重复测试的方法对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理论测试,测试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关注,可促进学生知识记忆强度的提高。表3和表4显示,经历当堂理论授课后的测试和学期末考试,学生在授课三个月后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在对照组中,甲状腺疾病章节的理论知识三个月后的测试成绩提高明显(P<0.05);在试验组中,乳腺癌和胃癌章节的理论知识三个月后的掌握程度提高明显,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重复测试,可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
4讨论
4.1护理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在护理本科生的理论教学中要将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作为教学目的。美国临床护理教育专家Oermann博士提出,现代临床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积极专业态度、高层次认知和技能的护理人才。[3]医院收住的外科患者,绝大多数都需要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达到治疗目的。作为专科护士,要对外科的专科手术治疗方式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才能为外科住院患者提供全程、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并将理论知识牢固掌握应用于解决临床问题。本研究中使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结合相关临床医疗实践发展现状,通过引用生动、直观的外科学教学影像资料,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与广泛联系的思维能力。将人体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手术路径—术前、术后护理等内容形成系统的记忆,将知识融会贯通,更有助于培养高层次实用型护理人才。
4.2《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积累扎实的理论基础。心理学家证实,同一件事物如果用单纯的符号或文字认识需要10s,用图画只需要约一半的时间,用逼真的图像只需要三分之一的时间。[4]借助外科手术影像资料,不仅使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如:解剖、手术路径、术中可能会引起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手术步骤以及术中损伤等教学知识点,以直观的、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可增加书本上所缺乏的临床相关信息,使一些抽象的概念、操作等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联想记忆,使所学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4.3通过课堂提问、当堂测试和期末理论考试等测试方法,可促进知识点的重复强化记忆,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测试效应的研究表明,“学习”并非只发生在编码阶段,测试或提取练了可评估知识掌握程度之外,在某些情况下它比再次学习能更好地促进长时记忆保持。[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三个章节的前、后两次理论测试成绩,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授课后三个月的测试成绩均高于当堂测试成绩。反复学习是生物体学习的根本特征,频繁使用的新知识会使记忆强度升高到较高的水平。[6]在反复、频繁的测试中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强度,重复测试的方法值得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引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4.4将直观的外科手术影像资料运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通过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被动式接受知识和技能中解脱出来,才能调动学生求知的主观能动性。[7]要将直观的外科手术影像资料运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要求主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对所教授的内容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有重点地截取影像教学资料内容,还要有较强的分析、归纳总结及引领能力,培养护理本科生对临床学科的热爱,激励她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因此,这一教学模式要求《外科护理学》的授课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更新和掌握日新月异的临床医学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临床护理实践。
大量的研究已证明,护理人员观察了解患者的主要心理变化,施以心理护理应对由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状态,充分发挥心理护理对疾病治疗的影响,往往可以取得药物及其他治疗措施难以收到的良好效果。
引导护理人员学习新的医学模式,从观念上改变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就病论病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新理念;明确解决病人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每个护士的责任。
培训心理护理技能
改变护士群体心理护理知识缺乏的现状:每位护士结合自己所在科室努力自学心理护理学知识,经常阅读护理杂志中有关心理护理内容;护理人员之间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交流心理护理的心得体会,以促进共同提高;护理部还经常请专家来院讲课,让护理人员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培训,实施定期考核,并记录成绩。
培养护理人员对病人做心理状态分析、确定病人心理问题的技能:让护士观察病人言行、与之交谈,在交谈中学会倾听的艺术,做好观察和交谈记录,为病人建立护理档案,以利确定心理问题。以事实为依据,结合具体病人的疾病、性格、年龄、职业、家庭特点等诸多因素提出具有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有的放矢地制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病人的特点制订心理问题程度的量化表,明确了心理问题程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心理护理。
让护理人员正确看待、适度使用量表工具:要将心理护理的重点放在对病人的心理支持和疏导方面。当护理评估确需要使用量表工具时,一方面要注意到量表也并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要经过一定心理测量专业培训,不宜随便使用专业量表评估病人情况。如果滥用评估表,机械地给评估定量的结果来作解释,往往作出的与实际不符的结论,还不如不用。
培养护士言语沟通能力:只有通过言语交流,护士才能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评估病人心理问题,介入病人的内心世界,并给予心理支持的。因此,言语沟通能力决定心理支持效果。心理疏导的具体过程离不开言语,故有人把心理疏导称为言语治疗。高超的言语沟通能力可以使患者从不愿意合作到愿意合作,从不愿接受治疗到主动迫切要求治疗,从消极情绪到积极情绪,从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从逃避现实到面对现实从不良心理状态到健康心理状态的转化过程。我们请心理咨询专家讲解言语沟通技巧,让护理人员观看心理咨询培训录像,进行言语沟通训练,写心得体会,反思不良沟通等。
让护士掌握改变病人不良认知的方法:护士要预先制订一个讨论的方案,根据病人的情况,把患者可能提出的问题列出,将自己如何说服别人的方案和理论依据也应逐条列出,在讨论时,护士应该平等地对待患者,不能以教训的口吻与患者谈话。除了谈话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自表训练、操作式制约、敏感消减、幽默的方式等,使患者改变以前的态度和观念,建立起新的价值观念。
护士协助医生,辅导患者开展行为矫正训练:护士毕竟不是心理专家,一般不能独立开展行为矫正,但可协助医生辅导患者开展行为矫正训练。
学会正确评价心理护理效果:我院目前使用的评价方法有两类。一类是主观评价法:护理部的质检部门对患者满意度的评价,做心理护理的护士本人对心理指标进行评价。另一类是相对客观的效果评价方法:量表评价,患者满意度评价,目标评价。两类评价方法不是孤立的,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应用。
动态研究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不仅仅是单纯的入院时确定的心理问题,而是随着疾病的发展、生活的变化、解决老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动态发展过程。为此,我们让护士要树立适时、适地的动态心理护理理念,要求护士每天都要仔细观察病人的心理、情绪的变化,定期与病人交流,以利于发现新的问题,以及对以往心理护理成效的评价,切实在病人住院的全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3-0126-01
近年来,笔者对我县49名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我县4所二级医院手术室女性护士49名,年龄19~48岁(平均31.8岁),其中本科5名,大专生25名,中专生19名;主管护师11名,护师21名,护士17名;工作5年以下17人,5~10年20人,10年以上12人。
1.2 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工作压力源提问,由调查对象独立填写,共发出问卷49份,回收有效问卷49份,回收率为100%。
2、结果
常见主要压力源为:专业知识及技能缺乏27名,占55.10%;工作量大、强度大34名,占69.4%;职业暴露危险40名,占81.6%;人际关系复杂,社会地位低20名,占40.8%;工作风险高22名,占44.9%;其他19名,占38.8%。
3、讨论
3.1 工作压力源分析①知识技能缺乏的压力:手术室工作量日益加大,手术的复杂性以及手术过程的连续性都要求手术室护士素质要达到一定要求。且随着新技术、新项目、新仪器的大量开发和使用,手术室护理工作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也相应提高,给护理人员形成极大的心理压力。②工作量大、强度大的压力:手术室工作性质要求手术室护士除完成日常工作外,还要承担急诊和抢救工作,从而使之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且饮食因手术时间的长短而定,没有规律,极易造成心身压力。③职业危害的压力:手术室护士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病变组织,受多种病毒感染机会较大;另外长期接触各种化学消毒剂如戊二醛、甲醛、碘伏等和吸入麻醉废气;电刀产生的异味和烟雾、骨科手术频繁使用C型臂等对手术室护士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④人际关系的压力:手术室护士因工作需与外科医生、麻醉师、病人、病人家属、临床科室的人员及护理管理者等多层面的人员沟通、配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及各人的工作习惯、要求各异,容易使护士产生压力;加上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工作很少给予肯定,得不到同等的尊重,使护士感到地位低下,进一步加重护士的压力。⑤工作风险性的压力: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科室,随着新技术、新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患者日趋高龄化、低龄化,必然导致手术风险的增加,尤其是“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这在进一步规范医疗护理服务行为及维护患者合法权利的同时也加大了护士的心理压力。⑥其他:岗位竞争,晋升机会少;夜班多,工作与家庭的矛盾;易导致职业病如腰腿痛、颈椎病和胃肠疾病等压力。
3.2 应对措施①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从事手术室工作的护士毕业后应在本院主要科室轮转,使其对各专业危重患者有一定的专业护理知识、观察能力和知识结构,并接受重症监护技术的短期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学习新技术、新仪器,更新手术服务,不断拓宽知识面,以适应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减轻新技术带来的压力。②合理调整护士的工作强度,调整工作与休息时间,实行弹性排班,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时间管理来降低护士工作压力。切实关心护士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帮助解决困难。另外,医院也要适当增加手术室护士编制。③改善职业环境,控制职业暴露: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卫生、舒适;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知识,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完善防护措施,提高医护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知程度;建立完整的医院感染预防网络体系,做好医疗垃圾、医疗废物的处理,增强医护人员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④加强沟通交流,召开座谈会,促进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之间的沟通了解,形成友好的合作气氛;广泛宣传,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和认同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增强对护士工作的理解和尊重。⑤严格执行工作制度:术前充分了解手术情况,做好术前准备以及术中配合工作,工作时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为手术提供最佳服务,同时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维权意识;最大限度减少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⑥其他:加强对易导致职业病的相关因素的防护和预防,同时护士家属和社会要给予手术室护士充分的理解与支持。
参考文献
[1]张锦,ICU护士身心健康状态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