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锻炼数学逻辑思维范文

如何锻炼数学逻辑思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锻炼数学逻辑思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锻炼数学逻辑思维

第1篇:如何锻炼数学逻辑思维范文

【关键词】合作学习;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起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在新型教学模式普及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也不断的发展。基于此,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运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还需要先建立合作小组。小学生活泼好动,可以以前后座为单位,将学生分为6~8人的小组,每组设立一名组长,负责小组合作的组织事宜,教师在考核中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提高小组之间的竞争。当然,这主要是在第一学期的实施策略,当学生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后,教师对学生的性格、学习成绩等都有深刻的理解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在具体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数学学科的特点,增强教学的逻辑性,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对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要求,思维逻辑能力的提升,不仅能方便数学学习,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大有帮助,所以在当前教育中备受关注。逻辑思维应从小培养,小学生更容易接受形象化的事物,增加了数学教学中的困难。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增强意识,注重语言表达

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起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识,且要从一年级时就抓起。由于年龄限制,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较弱,通常到三年级后才有明显改变,所以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和重点都不同,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比如刚接触数学时,应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和数学接触,打牢基础知识,学会辨别最常见的单位概念,包括数字大小、距离长短等。识数之后,可结合教学进度,适当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使其从形象化思维逐渐朝着抽象思维过渡。加减算法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渠道,令学生对加减的原理和数字规律进行了解。比如小组共有5人,5个座位,走掉一个,就会空出一个座位。而如果进来一个,就会出现座位不够的情况。或者通过三个小组不同人数的对比,以及如何分配,才能让三个小组人数一样多。过程中的对比、分析、概括等都是思维逻辑的关键。因此,教师有必要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些教师认为,语言表达是语文学科,数学主要是跟数字打交道。其实有失偏颇,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沟通的载体,语言逻辑也属于逻辑思维范畴,教育应培养出实用型的人才,不但具备专业知识,还能够把逻辑思维和思考方式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在平常课程中,还需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对概念的概括,加减法的总结等。

2.更新方法,S富教学形式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极其重要。在当前教学中,借助形象事物进行讲解是常用的方法,可以减轻学生理解的困难,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且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理论知识太枯燥,能够吸引学生兴趣。今后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融入逻辑思维锻炼,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强大起来,应该防范学生对各种道具形成依赖,意识懒惰,不愿主动思考。比如在讲《厘米和米》时,可先给出一些实物,然后令学生发挥想象,联想相关事物,并能对其长度作出大概判断。《认识角》时,教师经常会举钟表为例子,不妨略过实物环节,由小学生主动去想象,尤其是角的移动和变化,如果有实物在手,很容易辨识,但如果仅凭想象思考,对不少学生来说都很难。小学数学的知识相对较为零散,以基础知识为主,所以需要合理设计课程,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这一过程会对学生的概括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能力等都起到良好的帮助。课堂上应掌握多种方法,并灵活运用。比如分类比较法,数学学科非常庞大,为防止乱成一团,内部知识都有较为系统的分类,而且不论是分类内外,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异同性。概括和归纳是另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对同一本质属性的事物进行整合,可以加深理解,从中获取新的认识。数学中有很多公式、定理,为计算提供了技巧,可以缩短浪费的时间。当然,教师需要根据具体内容和实际需求,选择最为适应的方法,使得教学效率达到最高。

3.加强练习,积极参与实践

逻辑思维能力需要经过不断练习,积累经验,才能逐步增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准备各种能够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习题,供他们练习。所选习题需要跟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具有启发性和一定的逻辑,如有必要,可以准备一些易错题,令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经常举办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够实现理论实际的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在《对称、平移和旋转》一节,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木条、胶水等工具,制作出对称图形。这需要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深刻地理解,然后逐步探索制作方法,基本相当于理论运用到实际中的过程。校园也可以设置一些相关活动,如数独游戏、数字推理等,令学生根据给出的数字和条件,能够推理出最终结果。

三、总结

总之,在各种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从小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吴云英.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策略[J].教育教学研究.2014,15(8):52-53.

第2篇:如何锻炼数学逻辑思维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现代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其中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学习的过程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发展,它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首先,在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中离不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的运用,如推理、判断、分析、综合等等;其次,数学知识又为思维的运用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

可见,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为此,我从两个方面来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还趣味于学生

相对于其他学科,数学学习就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尤其是有的教师上课往往是以“讲、听、练”为主,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疲惫,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很不利的。正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还学生逻辑思维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如讲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时候,我用一个比赛引入新课,我让学生说说我列出的这些数字中哪些是能被3整除的。我所列的数字有些难度,学生不能很快地进行解答,此时我说:“你们随便说一个数字我就知道能不能被3整除。”有的学生为了提高难度,故意说了很大的数字,我很快就给出了答案,学生还进行了验证。我问大家想不想也学学我这绝活,至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的思维进入活跃状态,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

二、授方法于学生

学习知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真正灵活运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总之,逻辑思维能力有别于形象思维能力,它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是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是学好数学必备的能力。小学生思维能力较弱,更需要借助数学学习来锻炼、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如何锻炼数学逻辑思维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思维逻辑;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教师起着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小学阶段作为思维能力形成的黄金时期,教师可以在点出思维逻辑重要性的前提下,来讨论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该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1.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教师要明白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合理、正确思考的基本能力,更是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它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能够使数学知识更加灵动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帮助学生对其他知识进行灵活地运用掌握,并且能够很大程度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这个学科的学习理解的能力。并且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所以教师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案,针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特点,在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以及数形结合的方式。在小学阶段,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点的过程中 ,来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小学生逻辑培养的方法

2.1 顾及同学的说话表达的能力方式来培养小学生自学的习惯

小学老师在课程教学中,一般都是老师在讲课,学生默默的在听,这是非常传统老旧的教学方法,这对于学生的思维逻辑培养是不利的。老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增加提问的环节,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学生要有自我学习的意识,当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能够积极地进行自我思考来解决数学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这节课的重点着重的分析,将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增加提问学生的环节,争取让学生多说,教师少说,记住一件非常重要的意见,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只要学生通过课堂的积极互动,回答问题,可以比之前的老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到的更多,领悟的更深,更有利于学生的思考方式,从而加强小学生逻辑想法的必要手段之一。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小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提出问题,帮助同学自己去分析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在课堂的教学,老师要有方法,有耐心,有义务的引导小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2.2 改革课程教学,精心设计课程,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

老师应该摒弃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传统老旧的教学模式,现在应该转换自己的观念,抬头向前看,学习新的先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来知道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这样更有利于教学,比如,利用生动的图形来帮助小学生学习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角的概念这个知识点时,老师通过让学生将木条钉在一起一块进行适度的旋转,通过两根木条的演示,让小学生直观清晰地感受到钝角、直角、锐角,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3 发现课堂提问的质量,加强做作业的实用性

教师对于教学方法,应该让学生自主思考,锻炼学习思维,教师更多的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不是主导者。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在上课提问的方式来提问同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每一节课开始之前,老师要熟悉这一节课的要点,提前准备好提问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质量要好,数量在精不在多,让学生在课堂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解决时间,在之前的教学目标中,教师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为了得到好的数学成绩,教师会推荐学生使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简称刷题,做许多的题目来填补自己的不足,这种方法的弊端很显然,会将同一类型的题目做了好几遍,浪费时间,等到换一种题型就不会做了。但是现在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则要求学生在面对同一道或者同一类型的题目时,要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来解答,做到不管题型咋变,考的知识是不变的,是换汤不换药,才能真正的把题目吃透。这就要求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需要用相应的题目进行的训练,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做到,这些都是可以在不同的练习中不断锻炼出来的,而并非使用题海战术。

3.结束语

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们更多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更好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知识点更好的被学生吸收,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灵活度,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更好加深对知识点内容的印象。

参考文献

[1]高辉平,刘广丽.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 ,2019(23):73.

第4篇:如何锻炼数学逻辑思维范文

关键词:高等数学;情境教学;学习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观点带来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特点以及教材的知识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注重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情感体验,共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的高等数学教学经验,详细论述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从知识规律特点与学生特点两者入手分析。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不完善。高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极强的科目,比较枯燥、抽象,学生学习和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鉴于这两者的特点,数学教师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教学对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抓住概念本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概念是对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也是形成研究定理、性质的前提,所有的理论都是通过概念推导与演绎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概念的真正理解与掌握,也就是真正掌握概念的本质与外延,才能够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充分运用概念进行分析与推理,进一步形成运用概念的熟练技能,这对于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重要意义。让学生准确、清晰地掌握概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而准确掌握概念的关键则是抓住概念本质。在高等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清楚“概念”是如何形成的,还要对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解析,带领学生思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比如:在讲述线性空间这一概念之前,就可以先列举几个集合例子,先指出这些集合的共同属性,然后指出同时具备这些属性的对象范围很广,需要对这些对象进行深入研究,需要将两种运算抽象起来,要求其同时具备封闭性特点。通过这种概括与抽象的形式引出“线性空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揭示证题规律,启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定理、性质、练习题能够循序渐进地揭示证题规律与运用整体规律,对于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从本质上来说,揭示内在规律的过程,就是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过程。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很多命题无法或很难从原命题直接证明,需要通过等价命题的证明,间接证明原命题,这种方法就是间接证法。如果遇到这类数学证题,可以先将这种间接证法的规律、特点向学生介绍清楚。比如“反证法”的一般规律是证明论题结果不正确,再结合已知条件推理出相反命题明显的逻辑矛盾后,就可以间接证实待定命题的正确性。比如说:p(x)为F上的不可约多项式,存在0

三、指导数学思想方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最基本的数学方法即提出问题、分析以及解决问题。数学思维方法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提高起到巨大作用。笔者总结了三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第一,运算讨论法。比如,在数学教学中,需要经常探讨事物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运算”研究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在线性变换、向量、多项式、矩阵等教学中,都引入运算,通过运算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性质,进一步得出特定理论。将运算讨论的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众所周知,大部分概念、理论的形成,是在深入研究某一问题的基础上得出来的。从一般性到特殊性再到一般性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比如可以通过二元线性方程解法提出一般性质的线性方程解法。第三,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从整体方面考虑问题后,应积极探寻具体分析问题的方法,找到问题解决的线索,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比如在“线性方程组”的学习中,可以从方程组的变形中找到规律,分析同解变换的基本方法,总结归纳出“形变解不变”的特性,进一步提出解决方式。

参考文献:

[1]刘银萍,王宪昌.高等数学创造性思维教学的策略优化[J].大学数学,2010(09).

第5篇:如何锻炼数学逻辑思维范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材中知识呈现跳跃性,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

逻辑思维的培养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教材内容,通过丰富的语言形式,将知识更好地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需要在跳跃性的知识中间架起桥梁。例如在学习“直线、线段与射线”的认识的时候,这两个公理“两点能确定且只能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教师不能够要要学生简单的记住这两个公理,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手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缩短这种跳跃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材结构与学生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制约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的数学教材呈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学科特点,抽象性、概括性、复杂性等等,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还不够成熟,不能够充分的有效的理解知识,这种知识结构制约了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发展。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比较欠缺。但是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的空间比较大,创造性、创新性思维发展有比较大的潜力。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需要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知识,运用直观的教学形式进行展示,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自然数10的组成的时候,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10个小木棒,让学生将这10根木棒进行分组,看看同学们能够有几种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实践,找到多种答案,引导学生观察,在完成知识的传授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因此,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为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重视学习的问题引出

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是由问题为基础的,数学只是获得与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问题的提出,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开端。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习好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中存在的疑问与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选择问题,这些问题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太难,学生失去探究的欲望,也不要太简单,那样就达不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状况,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采取科?W合理的教学手段

小学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为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供内在的动力。教师在上课之前,对要传授的知识精心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矩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图形的补割来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分析推导,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究,探究是思维形成的重要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设计适当的练习题

数学的习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也有利于机枪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能力。因此数学的习题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联系的时候,要注重习题的选择,要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相一致。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性的设计一些教学问题。在设计这些问题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与差异系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问题要大部分的学生通过思考都能够解决的,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信心与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因此,教师不仅仅要注重课堂上知识的传授,还要走注重在课后为学生创造锻炼与时间的机会,不断培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6篇:如何锻炼数学逻辑思维范文

一、巧妙设计,让思维发散

发展学生个性是技校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个性是心理与思维的特征.而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与创造力有着直接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既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手段.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建立在活跃的思维形式之上的,在抑制条件下思维是难以溅起灿烂的创新之花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诱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沃土,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尊重、信任每名学生,要给学生营造发表自己想法和见解的条件和空间,要树立学生的自信,认真地听取学生对问题的各种看法、想法和见解,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和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营造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外部环境.

三、扩展引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依据教材,引导学生在精选的题例中冲破解题束缚,大胆求证,一个题目多种解题,不能要求学生的思路和教材一致,而是要思维开放培养学生解题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就是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每一问题得到解决后,教师将要求学生展开拓新,使问题向横、纵向深入.注重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根据目前技校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是重向于课本上的实例和习题加以改造,改造的课题引入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题中,加以锻炼.

3.强调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结合实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多数是为了学生的专业课程而服务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善于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强调学生应用的意识,对课本上的典型课题进行扩展,把传统的课题转变成丰富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感官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并有所创新.

四、精心组织,让思维逻辑化

课堂不应是传授与灌输的场所,而是通过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场所.在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过程中,反映学生间接概括能力的逻辑思维逐渐引起了新课程实施者的重视.逻辑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它凭借科学的抽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自觉性、过程性、间接性和必然性的特点.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逻辑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以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是衡量新课程的数学课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为此,必须在数学课堂上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1.让思维在兴趣中发展

乐于思考是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重要条件.只有愿意思维,有思考问题的动力,学生才能在兴趣的驱使下全神贯注进行积极思维.教师在学生进入了积极思维状态后,通过巧妙的引导,就会达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新课之前,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激起学生兴趣,然后用游戏中的问题,作为师生探究的主题,教师在与学生一同探究过程中,通过恰当的点拨与促进就会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序发展.

2.让思维在情境中发展

相应的情境会孕育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火花往往是在问题中绽放的,个人的智慧就是体现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并在其中得到发展的.古人云:“学则须疑.”有疑才有问,疑和问的产生实质上就是一个问题情境的产生.所以,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问题情境,形成一个有利思维的相对自由的数学课堂氛围.

五、培养数学教学的创新性

1.技校数学教学的民主性和主动性

现代的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要保持放松愉快的心情,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路,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力.传统的教学方法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始终处在被动的地位,这样的方式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严重地束缚着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长期的压抑,影响学生进取、探索、主动的精神.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和学生进行沟通,改进传统的方式,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争辩机会和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根据教学的具体事实,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2.渗透数学的创造性思路

第7篇:如何锻炼数学逻辑思维范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在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不再只是简单的数学知识教学,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变得同样重要,会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习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教育;数学教学;独立思考;培养方法

数学是我国教育教学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而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逻辑思考能力一般取决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的过程可以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以便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而数学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性格活泼好动,但知识储备较少,缺乏耐心,所以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比较低,而这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为了更好地增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掌握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多独立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以便增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且对学生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为了传播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以达到增强学生综合实力的目的。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更好地提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以便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改善数学教学环境

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往往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记忆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但是,传统教育方式导致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重视对数学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以至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提升,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另外,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太过严谨,不仅会压抑学生的性格,也会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被抑制,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极为不利,严重情况下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为了更好地改变这种数学教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应对数学教学环境进行改善,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以便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得到更好地培养和锻炼,从而达到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科学、有趣的方法开展数学教学,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而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很有帮助。例如: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根据这句话,数学教师可以增加青蛙数量并提出问题,“三只青蛙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等等,然后鼓励学生举手回答。在此过程中,青蛙数量的逐渐增大,可以促使学生去分析青蛙数量增加与腿、眼睛、嘴及扑通声增加之间的联系,而这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

(二)教学方法要新颖有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数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而且学习过程比较枯燥,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这对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会受到影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教学,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以便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倍数的认识”这节内容的讲解中,教师为增加教学趣味性,可以让学生猜测自己的年龄,并给出提示,自己的年龄是5的倍数,也是9的倍数,根据这些提示,学生们可以很容易得到答案。这种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更好地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取决于其的逻辑思维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依靠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来实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当采用适宜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将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作者:刘博文 单位:集宁区建国四路小学

参考文献

[1]丰化清.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J].现代交际.2016,(3).

[2]张玉梅.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1).

第8篇:如何锻炼数学逻辑思维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12-01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的各种学习帮助是学生学习的外因,学生是学习实践的主人,是内因,学生的发展是结果。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人们的感知、理解和掌握各种知识和技术的本领。它主要包括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等等。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在他们未来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他们所没学过的新问题、新技术、新发现等许多新知识。然而,只要他们在学校时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就能干什么学什么,终生受用不尽。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呢?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主要的途径有:激发学生自学兴趣、教给学生自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训练、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必须教会学生自读数学书、读好数学书。连书都读不好何谈自学?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自读数学书呢?一是指导学生多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读数学书离不开读例题,有些学生读例题习惯于题目、分析、解答一起看,看懂就完事了。这样的阅读没有充分发挥创造思维的作用,即不能把阅读所获得的知识经过智力加工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正确的方法是,读完例题后继续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质疑探究:例题有什么特点?还有哪些解法?哪种解法更好?解题过程中用了哪些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联想、类比、发散思维,以达到深刻理解知识的目的。二是引导学生学会“抠字眼”。数学概念、定理、定律的表述中有些关键、重点的字和词,它们揭示了数学概念的本质特性,或指出了数学概念本质规律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或反映了概念彼此间的区别与联系。在阅读时,要反复推敲为什么这样不能那样,这样才能记得准、记得牢。三是启导学生进行“反思考”。阅读数学教材中的各种结论时,不仅要善于从正面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反问思考或反面思考。通过反问思考或反面思考有助于弄清结论成立的原因和条件,并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诱导学生“细比较”。在读书过程要注意把相似或相近、彼此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彼此间的区别和联系,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五是疏导学生勤归纳。在读完一章或一节之后要引领学生进行梳理、小结,归纳这一节或一章介绍了哪几个问题,重点是什么。将学过的知识梳理成线,织成相互联系的、系统化的、条理化的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才能融会贯通,自学能力的发展才能有扎实的基础。

此外,在数学教学中,还要经常运用辩证的观点,逐步引导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引出新概念,使难以理解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使学生掌握学习数学概念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1、重视概念教学,把握概念本质,深刻体会其严密性和逻辑性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学生如果概念理解不透,就会导致思维混乱,影响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把握了概念的本质属性,思路清晰了,推理认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在讲函数这一概念时,应首先观察实例:(1)在加热圆形铜片的时,有哪些量?其中哪些是不变的?哪些是变化的?(2)一物体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的过程中,有什么量?哪些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些量是不断变化的?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提出,突出了过程的重要性,介绍了常量与变量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就能得出函数的概念。引出函数概念后,再对它进行剖析:(1)概念的内涵是什么?(2)三个要素为什么不可或缺?(3)符号“f”的意义是什么?这样处理,既可使学生准确无误地抓住概念的本质,又能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2、讲课注重示范,严格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讲数学概念时,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决不能含糊其词。对一些数学证明应严格把关,让学生彻底搞清楚需要论证的已知条件是什么,使论证过程做到步步有理,有根有据。教师示范的过程就是严密推理过程的展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耳濡目染,再进行模仿训练,逐步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继而养成逻辑推理的论证习惯。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

1、精讲例题

例题的讲解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引领作用。教师对例题的讲解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那些浅显的、学生通过自学就能解决的题目可以略讲,或者只作简单提示。对那些有分析价值的题目,即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的题目,应讲深讲透。讲例题时教师应在“讲”字上动脑筋,学生应在“听”字上下功夫。讲例题的目的是讲清解题思路、解题原理和解题方法,说是“讲例题”,其实是“析例题”。应通过“讲”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此外,数学教师对精讲的例题要“精选”,不能照搬照抄课本上的例题。选择例题应突出针对性、空白性和综合性,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发现空间。

2、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适当地讲一些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例子

在中学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往往感到习题和试题都较多,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采取就题论题的教法,学生就会被淹没在题海中而得不到主动发展,长期的照葫芦画瓢,学生的思维就会僵化。一旦题目稍有变化,就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因此,要把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在教学中适当选讲一些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例子,通过多题的分析比较,总结出某些题目的一般解法,把握住规律,学生就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第9篇:如何锻炼数学逻辑思维范文

关键词:逻辑思维;计算能力;心算

计算能力对小学数学来说是一项基础的能力,也是一项脑力活动。小学生拥有一定的计算能力,不仅可以体现出学生的基础功力,而且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以及其他有利因素的形成。由此可见,计算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是一大重点。计算能力的强弱可以直接影响小学数学的学习成效,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计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计算应用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当一个人的计算能力不足时,影响的不仅仅是学习,甚至会影响到生活的质量。所以,小学数学教育者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加强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教育。

一、数学计算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有认识上的问题,把学数学当成任务来完成,目的是为了升学完成学业,却不是为了加强自身思维而学习。数学本身的趣味是只有在学生有了足够综合能力的时候才能被他们发掘。从基础的计算能力开始培养是达到目的重要且必要步骤。

同时在小学计算能力培养过程中大都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不能静下心,出现心浮气躁的情况。在面对需要计算的时候容易自以为是、不注重细节,导致常常犯低级运算错误。而当在面临相对比较复杂的计算时表现得不够平静,不能耐心地进行运算。目前计算器以及带计算器功能的手机已经普及,而且使用的年龄段越来越小,很多时候对于计算抱着想偷懒的态度,不积极动脑思考。对计算器的过度依赖,使得小学生养成了不良的计算习惯。

二、系统的计算能力训练策略

1.以正确心态对待数学计算问题

小学低年级学生面对计算题时难以冷静,轻易就会浮躁,甚至不耐烦。所以老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活跃思维,增加他们面对数学计算时的积极性。当学生出现疲态或者浮躁不安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计算游戏并在教学课堂中展开,由此促进了计算的教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计算水平和学习效率。

2.计算前的理论基础学习

要想提高计算能力,首先就要理解计算的法则。虽然靠死板的记忆同样可以将法则规律掌握,但是懂得了如何灵活运用计算法则之后便能更好地训练计算能力,做题的时候便可以有条不紊。学习了基础理论之后,数学计算时能否想到该如何运用计算法则、公式等等都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的高低。

3.思维习惯是数学计算的重点

老师需要带领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维习惯,思维决定行为,好的思维下更容易形成好的运算习惯。小学生因为思想不够成熟,老师需要严格规范他们的运算习惯,从读题到解题的过程都应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这能表明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强弱,通过严格要求可以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计算过程的看重程度,也能规范并优化学生的运算思维,而不是在思路不明确的情况下见题就随意下笔。

4.加强心算能力使思维敏捷

数学计算中常常用到的就是心算,也是小学数学计算的基础能力。心算的能力影响着计算的快慢以及效率,通过培养心算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加快反应速度。关于高效心算的练习方法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教育者去探究。由此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形式相互提问,练习心算能力,同时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可建议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需要计算的事例时,主动参与其中达到关注生活和练习思维的目的,并且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增加学习动力。

最后还要提醒学生正确看待计算器的优缺点,鼓励学生摆脱计算器,积极使用脑力运算以提升运算思维能力。

三、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数学计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