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交往礼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马克思交往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刘刹(1978.9―) 男,黑龙江伊春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哲学专业。
周启杰(1964一),男,辽宁建平人,东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研究方向:文化哲学和社会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是“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而人的本质则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发展,以及人的主体性的不断提升和人的能力的全面提高。同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不断丰富和完善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优化人们的能力体系,使人人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和谐的程度越高,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趋于合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就体现得越充分。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契合
1、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真正第一次明确对“交往”予以界定是在1846年12月28日写给巴瓦安年柯夫的一封信里。马克思指出:“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成果,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我在这里使用交往一词是就它的最广泛意义而言。” [1] 可见,马克思的“交往”涵盖了一切社会关系。
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系统而深入的论述,马克思认为,人自身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最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2]同时,人的发展这一历史过程也是人对人的本质的不断追求、不断创造、不断实现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无疑,只有通过交往,社会关系才能得到实现,社会关系的动态化就是交往,而交往的凝固化就是社会关系。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涵义就是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马克思把“交往发展看成是人创造自己真正全面性的物质过程”[4],他的“交往理论”就是人存在的理念,主旨在人的发展。
所以说,只有把交往看做是一种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具体性的实践出发,才能理解现实的人、现存世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实践构成了交往理论的基础,也作为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的交往能够最终实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作用。
交往在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马克思说:“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5]随着交往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社会交往的发展使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不断张扬,人的个性才得以自由而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交往有效性实现的前提条件。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曾列举了当今时代存在的三种合法性危机:(1)当相互理解的需要无法从文化的知识储备中得到满足时,便会出现“合法性危机或信仰危机”,这时,“意义的储备”发生短缺,无法对一些新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2)当相互协调的需要无法从合法的制度中得到满足时,便会在社会一体化方面出现障碍,“社会同情”的资源将发生短缺。(3)当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障碍再也无法在传统的、被承认的行为环境中被排除,当心理病态和异化成为普遍现象时,便会发生“自我同一性”资源短缺。哈贝马斯认为要解决当今时代存在的这三种合法危机,就必须实现交往的三个有效性的要求,即判断、陈述的真实性,遵循规范的正当性和表达自我的真诚性。
然而,交往有效性要求能够在人们的交往行为中实现,其内在的根源就在于:行为者需要有能力基于他们的生活世界,反思性地面对作为整体出现的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在这种反思关系中,行为者不再与三个世界中出现的事物发生直接的关系,而是把上述三个世界作为整个世界来理解,并依据解释、商讨的方式和原则,对事态做出相应的表达。行为者所需要形成的这种能力就不能不以人实现全面发展为前提。
因此,交往在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为交往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更加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所谓“和谐’,就是协调[6],具体地说,就是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或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以协调调来推动发展就成为和谐社会的基本发展模式。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体现为人的各方面潜能不断得到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的潜能逐步得到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与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前发展相适应,社会和谐程度与人的全面发展也表现为一个分层次、逐步实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社会和谐程度的提升,人的各种素质将向着全面的方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造就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并以此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凸现人的社会主体地位。我们党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公民,看作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培养和依靠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在实践上把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作用问题融入到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之中。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双向互动。
在建党八十周年的“七一”讲话中,着重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既把它作为现实社会主义追求的人文价值取向,也把它作为孕育一个全新的执政理念和实践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
一方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社会将使人更充分地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7]。人自身的和谐就是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必然要求社会成员个性和谐、精神和谐,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态以及豁达的生命情怀,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这样,未来社会将把“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8]构建和谐社会是真正从作为现实生活的具体人出发,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
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主体保障。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驾驭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交往形式的巨大进步,“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9]。而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全面发展,正是推进社会趋于和谐的动力。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和双向互动的。这种一致性就要求我们要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协调起来,不能以牺牲人和社会的发展为代价而单纯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而是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使经济社会和人相互促进、和谐地发展。
三、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的统一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尤其是以网络为特征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公共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交往。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问题。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交往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以交往促进和谐,以和谐规范交往。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人类交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而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人自身的发展和人的本质的生成过程,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实现是一个与社会交往相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三种不同关系之上,同样,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也统一于这三种关系之中。
第一,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中得以实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发展变化。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出惊人的物质财富,使人们在征服自然中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但人与自然的对立也隐含着巨大的危机,过度地开发征服自然、违背自然的规律,使当代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等危机。如果人类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势必会造成社会发展失去平衡、动荡甚至灾难。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第二,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而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人,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个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不成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民民主,强调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关心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关注全民素质的提高,以求促进社会和谐,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和谐发展是中国乃至人类的崇高向往和不懈追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交往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通过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加速和谐社会的主体培育,形成融洽的人际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从而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1、39页)
[6]《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39页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网络媒体; 社会责任;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互联网网民规模已达到5.13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了解世界,进行文化和思想的传播。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网络媒体这种价值文化的强大输出力量是不容忽视,它所体现出价值观念会对网民产生极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才备受关注。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互联网企业都在不断求新求变,这种生存危机充斥整个行业。在此背景下,网络媒体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还是兼顾社会责任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1.社会责任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概念是由英国学者Oliver Sheldom于1923年最早提出的。他在《管理的哲学》中指出,工业的目标不仅仅是生产商品,所采取的政策应当是有助于社会福利的,要创造人们眼中有价值的商品,还应当把最高的道德标准作为管理的准则,从而促进社会正义的提高,他第一次把道德和企业的经营联系起来。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了两大流派:古典观点和社会经济学观点。古典观点主张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这一观点最有代表性的支持者是Milton Friedman。另一种是社会经济学观点,主张对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消费者、员工、社区等)负责,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Drucker、Archie B.Carroll、Keith Davis、Stephen P. Robbins等人。1979年,Carrol在《公司绩效的三维概念模型》中提出了一个三维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模型,他阐述了社会责任绩效与经济目标的一致性,认为企业不仅有经济和法律责任,而且还有道德和慈善的责任。在1991年,他形象地提出了“社会责任金字塔”(Pyramid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模型:最底层是经济责任,依次是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
2.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依靠企业来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企业也依靠他们来维持生存。1984年,Edward Freeman 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分析方法》一书中,明确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它包括政府、员工、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竞争者、地方社区等。Wheeler和Sillanpaa(1997)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把在企业中拥有直接权益的,对企业的成功起着直接影响作用的,归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投资者、消费者、员工和管理者;把对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地位方面产生极大影响力的,归为次要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和监督机构、社会压力群体、媒体和学术评论者、贸易团体、竞争者。2010年11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26000《社会责任指南》,共提出了7项社会责任核心主题:尊重人权、关心员工、爱护环境、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社会及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3.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Welford(2000)对欧洲和亚洲的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情况进行比较,提出了包括企业内部表现、外部表现、公告、公民职责和权利四个维度的社会责任评级指标体系。其中,内部表现主要是针对员工和雇员的;外部表现主要是针对供应商、环保、社区、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公告主要是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情况;公民职责和权利主要指对社会责任的支持和宣传,实现可持续发展。独立调查和评级机构KLD(Kinder,Lydenberg,Domini&Co.Inc) 作为独立测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数据库,主要从公司治理、产品、对雇员的支持、环境保护、社区支持、多样化政策和海外运营人权保护七个维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评价。
无论是在企业界还是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一直都是关注的焦点,目前在互联网行业的实证研究涉及的还很少。本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媒体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构建进行探讨。
二、网络媒体社会责任内容
网络媒体是指,以有线网、无线网或手机网等网络为载体,通过电脑、移动电话及PSP等可上网装置,将信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来传播,并提供信息交流、反馈及交易等相关服务的网站平台(胜丹,2009)。根据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海量性、全球性、互动性等特点,它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主要有如下六个方面。
1.对政府的责任
网络媒体公司和其他企业区别的关键在,它是一个传播的媒介,而且传播范围之广泛比传统媒体更甚,因此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时缴税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要积极配合政府政策,大力宣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
2.对股东的责任
古典经济学观点认为,股东只关心财务方面的回报和公司是否持续盈利。同时也认为企业的经济利益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公司只有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他责任。
3.对合作商的责任
与传统企业不同的是,网络媒体公司通过各类信息的传播,吸引用户的点击,形成一个很庞大的用户群,很多企业就会在网站上投放广告,这种和广告商之间的合作是网络媒体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当然它的合作商还有很多,比如视频网站,其合作商就包括有广告公司、影视公司、电视台、企业等等,如果能够做到互利共赢则可大大降低经营成本。同时,网络媒体公司也要严格履行遵守合约内容,对合作商进行监督等职责。
4.对员工的责任
网络媒体是一个技术含量极高,涉及的范围极广的一个行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直接决定了这个公司的发展。首先,要履行对员工的经济责任,提供合理的薪酬福利;其次,对员工进行培训,以适应工作日新月异的变化;第三,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给员工提供一个宽广的发展平台;最后,尊重员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员工。
5.对网民的责任
首先,网络媒体公司应该代表民众履行监督职能,监督政府的执政能力、监督企业的道德经营,监督社会舆论。其次,网络媒体还肩负着向社会传递信息责任,它所传达的信息首先应该是真实的,其次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这样更有利于民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三,还要保障网民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当利益受到侵害时的赔偿权,提高民众的满意度。
6.对社会的责任
企业具有社会属性,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网络媒体公司作为信息推广的平台,其慈善理念将会带动全社会公民的慈善行为。比如现在新浪微博的微公益,其推广成本低,组织成本低,传播十分迅速,最重要的是参与公益事业的门槛也很低,可全民进行参与,“围观”即力量。这些公益事件看似很小,但人人参与“微公益”的背后是中国公民社会兴起的“大格局”。
网络媒体公司同其他的企业相比,技术含量相对较高,涉及的领域较广,合作商体系十分庞大,对它们的监督和管理难度也相对较高。同时为提高消费者(网民)的满意度,在传播真实信息的同时,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是生存的根本,在技术研发的投入上比重较大。通过网络媒体信息传播,呼吁全社会关注公益事业,投身公益事业,对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三、网络媒体社会责任评价指标
根据上文网络媒体社会责任评价内容的分析,结合国内外研究,考虑数据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可获得性,对社会责任指标进行量化处理。
对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纳税额上,可以用所得税税率进行评价,该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网络媒体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对国家贡献的大小;对股东主要是体现在获利上,可以用股利支付率、净资产利润率来衡量,能够有效的判断该公司是否能够给股东获得持续的收益;对合作商的责任可以用应付账款周转率来衡量,该指标能够准确的反应对合作商资金的占用情况;对员工的经济责任可以通过工资福利率进行衡量,还可以通过员工的离职率、教育投入额等来衡量员工的满意度和受培训情况;要保障网民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提高网民的满意度,可以通过研发投入率和新产品贡献率来衡量,网民的权益可以通过投诉率进行衡量;任何企业都是在社会中生存的,对社会的责任主要可以通过社会捐赠支出率进行衡量,该指标能够正确反映网络媒体公司对社会的回馈情况。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四、结论
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初步阶段,由于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海量性、全球性、互动性,它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加重大。本文在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网络媒体公司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对于后续实证研究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对网络媒体社会责任的评价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它们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对于传播真实的信息和正确的价值观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Friedman M.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 [N].New York Times,1962(9)
[2]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1-112
[3]Carroll,Archir B,1979,”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8(1),p.91
[4]Freeman,RE.,1984,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Pitman Publishing Inc.,p.46
[5]Wheeler D,Sillanpaa M. The Stakeholder Corporation Blueprint for Maximizing Stakeholder Value[M].FT Prentice Hall Pub,1997
[6]ISO26000评估与研究所[EB/OL].省略
[7]Welford,R.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Europe and Asia:Critical Elements and Best Practice[J].Journal of Corporate Citizenship,Spring 2000:31-47
[8] Sharfman M.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Kinder, Lydenberg & Domini Social Performance Ratings Data: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J],1996:287-296
[9]胜丹.网络媒体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构建与应用[D].吉林:吉林大学,2011
【关键词】职业院校;礼仪教育;特点;路径
一个懂得礼仪、行为举止得体的人,在社会交往中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在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更容易取得成功。由此可见,礼仪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是一个人立足社会,谋求发展的基础。
一、职业院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礼仪教育是践行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
中国自古就以“礼仪之邦”闻名世界,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渗透在我们文化和社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沉淀,学习礼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践行和传承传统文化,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所在。因此,礼仪教育应当成为职业院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礼仪应该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
(二)礼仪教育有助于提升职院学生的综合素质
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修养,学习礼仪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的规则,更好地融入社会交往的大环境中。在职院人才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除了注重职业技能“硬实力”方面的培养,也应重视学生的礼仪文化“软实力”方面的提升。克己复礼为刃,礼仪教育可以由内到外的改变学生的自我形象,提高学生的自我文化修养,通过礼仪的学习和自我的约束,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增强自我的竞争力。
(三)礼仪教育有利于帮助职院学生更好地就业
在当前人才供需矛盾,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职业学院的学生就业面临重重困难,好的仪容仪表等礼仪方面表现便成为就业过程中相当重要的环节。职业院校开设礼仪课程,注重礼仪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心仪的工作。
二、职业院校礼仪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一)职业学院礼仪教育的现状
根据调查了解,职业学院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是在中学时学业不佳的情况下选择职院,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不高,自律性较差,基本没有受过系统的礼仪教育。他们当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父母娇生惯养的一代,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在家庭中缺少礼仪方面的规范。除此之外,职业学院的学生年龄处在青春期,大多数的学生较为叛逆,礼仪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有助于规范个人行为,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职业学院大多数的培养体系更注重于学生技能的培养,虽然也有开设过一些礼仪相关课程,但是并没有系统化、全程化的将礼仪教育纳入学生的教育教学考评体系中。
(二)职业学院礼仪教育的特点
礼仪教育工作应当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的体验,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不仅仅局限于礼仪课程。学院通过学习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推动全体师生掌握必备的礼仪知识与技能,强化礼仪意识,培养优秀的礼仪品质,促使全体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将礼仪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范畴,让礼仪不仅在就业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力,同时也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一种修养和与社会交往的能力。
三、职院礼仪教育全程化的路径
(一)礼仪教育纳入学校的培养模式
当前,大多数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针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大多围绕专业知识学习与实操技能的训练,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道德礼仪文化的教育存在缺失,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探寻职业学院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礼仪教育纳入学校的培养模式中,让礼仪帮助更好的学生成长成才。在职业学院的礼仪教育培养模式中,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分阶段进行有效培养。
(二)开设特色礼仪精品课程体系
礼仪知识的学习是礼仪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立足于学院办学实际,开设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礼仪课程对职院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礼仪的学习不仅是学生的需要,更是教师队伍必须具备的素养。在礼仪教育过程中,应该打造一支礼仪知识丰富、礼仪素养高的教师队伍来教授礼仪知识,为学生树立良好礼仪的榜样。其次,分阶段开设礼仪学习的课程,课程体系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既应包含理论知识,也有实训课程,创办理论联系实际的精品课程。最后,课程体系应具有延续性和考核性,课程可以成为学生的必修课,以学分的形式纳入考试,同时是具有延续性和特色性的。
(三)注重礼仪教育的实践过程
为了检验学生在礼仪课程中学习成果,学院在教育过程中还应加入实践的部分,让礼仪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中。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情景教学等方式模拟礼仪的运用过程,强化对学生的礼仪训练与培养。在课堂外,也可以将礼仪融入到学生的社团活动中去。例如创办礼仪知识竞答赛,礼仪系列讲座,趣味运动会以及礼仪相关的其他活动,让礼仪伴随学生的课外活动,营造出人人懂礼、人人学礼的校园氛围。同时,这些实践活动也可以纳入学校的德育考评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礼仪学习中来。
四、结论
综上所述,礼仪是社会文明发展下的产物,在世界文明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礼仪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规范和工具,应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礼仪教育也应纳入职业学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学院教育发展的实际,开展全程化的礼仪教育有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探索职业学院礼仪教育的路径,从学校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学习礼仪文化氛围的营造等多个方面入手,让我们的学生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共同构筑和谐文明的新校园。
参考文献:
[1]陈剑梅.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应重视礼仪教育[J].学园,2015(17):135-136.
[2]杨沙陵.探寻职院全程化礼仪教育的特点与路径[J].中国培训,2013(08):44-45.
[3]赵惠.关注高职礼仪教育,建设和谐高职班级[J].现代企业教育,2012(21):26.
关键词:礼乐 体验 中班幼儿 社会交往技能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50-01
中班幼儿喜欢告状,告状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之一。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社会经验和技能,不会很好地处理纠纷,解决矛盾,甚至激化矛盾。正确的交往技能、交往方式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影响才能形成。因此,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机会,使孩子交往正常的发生、发展。
1 礼乐环境,在熏陶中感受
环境在幼儿的生活中,能直接给予诸多信息暗示。因此创设温馨舒适的环境,含蓄地将礼乐内涵影响给幼儿,幼儿在对环境的观察感知或理解中,能不断清晰内容,领悟并修正言行。
1.1感受校园环境
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则与之化矣。”生活中幼儿言行的偏差现象层出不穷,如大叫大嚷地跟别人争抢喜欢的玩具、受到言语的攻击就出手打人等,当孩子们处理不了,就频频向老师告状。通过参观校园环境,让幼儿对环境有清晰的认知,散步时把园所上的横幅读给孩子们听,让幼儿知道什么叫“正礼乐行”,再通过小小的礼仪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判断、模仿正确的交往方法。
1.2布置特色环境
活动室是幼儿主要的活动场所,与幼儿园大环境不同的是,特色板块内容比较随机和班本化,针对孩子交往中出现的的礼仪障碍,让幼儿讨论该如何交往才是被别人接受的,再让幼儿参与布置特色版块。参与中,幼儿会产生特别的喜悦:“这是我画的,我和xx一起搭积木……”成功与快乐会使幼儿不厌其烦欣赏自己的“杰作”,这时,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从视觉到语言的表达,新一轮的感知与理解螺旋式上升,这一过程蕴含诸多礼仪教育契机,也为其他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技能。
1.3营造活动环境
教师应积极创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活动环境,在生活中,利用一些自然发生的情景,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比如我们可以开辟“玩具世界”,发动孩子从家里带来心爱的玩具,利用玩具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在活动中,及时表扬那些主动与同伴一起玩玩具的幼儿,促使幼儿之间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关系,培养了人际交往的积极情感。活动结束后,我们让幼儿讲讲“你和小伙伴是怎样玩的”,“你把自己玩具让给谁玩了”等,让幼儿交流各种交往方法,体验交往的乐趣。
2 礼乐活动,在练习中体验
2.1集体教学,学习交往技能
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集体活动《玛丽交朋友》则是在学会了与朋友交往的简单方法,再亲自尝试去别的班交朋友。幼儿在快乐的真实情景体验中学会了与人交往的能力。通过有趣的集体游戏交给孩子一些交往技能是必须的,如巧虎的“猜拳”游戏,幼儿在兴趣盎然地玩游戏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解决意见不一致时怎么办,可以通过猜拳一方向另一方妥协。
2.2游戏活动,培养交往能力
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同时,也是互相交往的最好方式。在游戏前,有些社会交往技能是必须“教给”的,如怎样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去,怎样对同伴的友善行为作出回报,怎样与同伴分享食物、玩具等。在教给孩子技能后,就让孩子到游戏中去运用。孩子们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不但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
2.3榜样引领,扩展交往技能
在幼儿园,同伴的示范、榜样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幼儿当中树立榜样,让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模仿。幼儿得到同伴的帮助后顺利解决问题的案例不仅给孩子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向同伴求助,而且还鼓励了接受幼儿求助的孩子继续帮助需要帮助的幼儿。
3 国学经典,在体会中迁移
《弟子规》就是教我们如何从根本上着手,处理好人际关系习惯。《弟子规》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处世和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好教材。
3.1情境体验,感知经典交往礼仪
在情境体验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感知“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这句画得意思时,通过情境故事《去春游》,让幼儿明白了当我们需要用别人东西的时候,必须有礼貌地向别人说明自己的请求,如果没有和别人说清楚,就是偷盗的行为。在体验中学习经典的交往技能。
3.2游戏渗透,感悟经典交往礼仪
如果把《弟子规》比作面包,那么,只有落地,才会变成我们身体需要的营养和能量,否则,它和我们的生命没有任何关系。简单的朗诵、讲解只能改变幼儿们的意识,实践才是养成习惯的有效途径。在区域游戏、角色游戏中经常看到孩子们为了争抢玩具而发生矛盾,学习弟子规中的“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经典的概括帮助幼儿轻松解决了游戏中的问题,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幼儿也在游戏的时候运用《弟子规》规范自己的行为。
3.3自我尊重,感悦经典交往仪礼
中班的幼儿喜欢给别人起外号,被起外号的孩子受不了就告状,甚至出手伤人。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以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孩子去体验给别人取外号的感受,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尊重别人。正如弟子规中所说: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同时也要引导被伤的孩子做自我调节,有礼貌地回答别人:“我不是”,那么就不会有纠纷了。
总之,孩子正是在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获得社交技能,发展社会行为。孩子并非生来就知道如何适应社会生活,老师要帮孩子学习如何与人接触交往,逐渐掌技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并能初步根据社会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发展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世联.幼儿社会教育[M].南海出版公司,2013.
刚开始有点不适应,觉得这些礼仪都很累,觉得在生活中也用不到,但是经过老师的讲解,觉得越来越有用,在以后的生活中、工作中,用处都很大,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简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礼仪的主要功能,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从团体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大凡国际化的企业,对于礼仪都有高标准的要求。
在个人修养方面,现代礼仪起了很大作用。学习现代礼仪,不仅规范了自己的行为,使举止得体,言语文雅,而且还培养了礼貌待人接物的好习惯。尤其是平时老师举的典例,实训室里的各种模拟,都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了许多,了解了许多以前所不了解的,各种模拟使我的紧张感减小了,让我可以从容镇定,落落大方的面对眼前的一切。同时也了解到了许多国家的不同的风俗习惯,多姿多彩的课堂模拟,同学们的踊跃参与,争相表演各国风俗,形象生动,激情澎湃,再谈吐言语中学到了许多。
关键词:社交礼仪;行为规范;关系;大学生
作为一名华夏儿女,我们都知道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古国,一直以来文明礼貌传统代代相传,因此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千百年来中国璀璨多样的传统文化孕育了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也在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仪体系。
当今,在各种信息文化竞相绽放的环境下,礼仪的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而能够娴熟灵活地掌握礼仪技巧并且得心应手地运用礼仪知识则会对一个人的成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所谓礼仪就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中为了互相尊重而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和程序,它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1]。社交礼仪是礼仪修养中的一种。
社交礼仪即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2]。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还可以顺利进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而在大学校园中,我们和朋友、同学、老师们相互交流也是一种社会交往。
社交礼仪的意义主要有四点:
一、社交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即社交礼仪是一种约束与规范人的行为举止的法则。每个人做事的方法方式各有不同,同样一件事业会因人们的不同处理方法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比如进老师办公室,应该先敲门,得到允许再进入,而不是直接开门进去,这虽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但这种行为就是一种社交礼仪。而社交礼仪的遵守就要依靠我们每个人自觉地约束与规范,即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规范。
二、社交礼仪表示对他人的尊重。这是社交礼仪的直接目的。尊重是社交礼仪的本质。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是每个人的精神需求,在社交礼仪中如果我们自身做到了对他人足够的尊重,那么,在给他人带来愉悦和满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对自己的发展也会有好处。
三、社交礼仪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这是社交礼仪的根本目的。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不遵循社交礼仪,以为得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难以想象。如果我们能够自觉遵守社交礼仪,主动约束自我行为规范,那么我们的社会才会是如今的这样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
四、社交礼仪要求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中遵守。这是它的履行范围。虽说社交礼仪很重要,但它一定适用于一定的范围,而一旦超出了这个范围将无法适用。比如在家里穿拖鞋,而在公众场合穿拖鞋就显得失礼了。因此,运用社交礼仪一定要分场合分地点,要灵活运用。
社交礼仪的主要目的有四点:
一、交流信息。交流信息即信息资源共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以方便我们这样或那样的需要。然而,仅凭我们个人直接获取我们所需的一手信息资源是很繁杂的,也是无法实现的。这时,人际交流就显得格外重要,而日常生活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某一天要停水停电,相关单位是不会直接告诉你的,我们更多的是通过楼道里的通知或是其他人那里得知这一消息的,我们会提前接一些水,准备好手电筒或蜡烛以备停水停电,这样就避免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措手不及。
二、增进感情。社会交往是一个人与人相互沟通的过程,它是双向的,需要双方都投入其中,因此在社交中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会为我们的友谊和感情带来收获。比如经常与朋友一起休闲娱乐则会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使双方更加了解彼此,相处更加融洽。
三、建立关系。社交在彼此熟悉的人中会增进感情,而在陌生人之间,很多时候则会促使彼此之间建立关系。比如在很多情况下会建立商业合作、感情姻缘等关系的纽带。而当关系建立,我们则要注意跟进关系,加强联系,以免忘记,以致淡化关系,失去联系。
四、充实自我。在与不同人群、不同的社会环境接触的时候,会丰富我们不同方面的经验,从而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与人生情感。
下面介绍几个社交礼仪的具体相关礼仪:
一、 握手礼
握手礼是在一切交际场合使用最频繁,适用范围最广泛的见面致意礼节。它表示致意、友好、寒暄、道别、祝贺、感谢等多种含义。有时候握手往往比语言更具有亲和力,更充满情感。
握手礼的场合:迎送客人、拜访告辞、久别重逢、初次见面等。
握手礼的规则:行握手礼是存在先后次序,其次序主要根据握手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性别等条件来确定。通常是上级在先、长辈在先、女士在先、主人在先,而下级、晚辈、男士、客人应先问候,在对方伸出手后再伸手同他握手,如果两个人身份、年龄、职务等相仿时,先伸手为礼貌。如果男女初次见面,双方可以不握手,互相致点头礼即可。如果一方忽略了握手的先后次序,先伸出了手,那么另一方应立即回握,以免尴尬。
握手礼的正确姿势:握手时双方相距约一步,上身稍前侧,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两人的手掌与地面垂直相握,持续二至三秒,力量适中,注视对方,微笑或用简单的语言致意或寒暄。
二、 鞠躬礼
鞠躬礼是一种人们用来表示对别人的恭敬的致意礼节。
鞠躬礼的场合:庄严或喜庆的仪式、演讲、演员谢幕等。
鞠躬礼的方式:一鞠躬,行礼时身体上部向前倾斜15―20度,随即恢复状态,只做一次;三鞠躬,行礼时身体上部向下弯约90度,然后恢复原样,如此连续三次。
鞠躬礼的正确姿势:行礼者和受礼者互相注目,不得斜视和环视,行礼时不可戴帽,脱帽所用之手应与行礼之边相反,行礼者在距受礼者两米左右进行。行礼时,以腰部为轴,头、肩、上身顺势向前倾约20度至90度,双手应在上身前倾时自然下垂放两侧,也可交叉相握放在体前,面带微笑,目光下垂[3]。
三、 介绍
介绍时社交场合中互相了解的基本方法。通过介绍,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便更好地交流,更好地深入了解彼此。
自我介绍:时间应选在对方有时间、心情好、有认识你的兴趣的时候。态度要亲切、友好、自信。内容包括姓名的全称、供职单位、负担的工作。
礼仪就仿佛一张人际交往的明信片。尤其是社会交往,它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因此礼仪又是一张我们人生的通行证,它能帮助我们获得成功,从而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与人生。在这个发展迅速,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中,社交礼仪无疑成为每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
作为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对我们来说更是至关重要。有利于我们同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形成和谐美好的氛围,从而促进我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我们大学生更好地与社会接触,锻炼心智,增强心理承受力。
总之,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重视礼仪修养,一个人只有拥有良好的礼仪修养,才能更好地展示出自身的气质,更好地为他人所接受所喜欢,从而塑造更好的自我,实现更有价值的人生。(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辽宁;沈阳;110034)
参考文献:
[1] 黄菊良:《大学生礼仪修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哈贝马斯认为:对于任何社会理论来说,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两个概念———系统和生活世界令人满意地联结起来。因此,哈贝马斯将社会同时构想为系统和生活世界的部分组合,社会不仅是交往结构而成的生活世界,而且也是系统的部分。礼仪教育是社会整合的一种方式,朝着两个方向进行,其一是着眼于行为者取向的社会性整合,从交往行为出发,来促进社会公序良俗的延续,将社会建构为生活世界;其二是着眼于行为结果的系统整合,它根据自我控制、调节的系统模式来表现,使个人行为的社会化得以发展。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当今的中学生将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加强礼仪教育,能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以发展,使学校的礼仪工作丰富完善,使我国未来建设有坚实的力量基础。具体来讲,开展中学礼仪教育,有以下真实意义。
(一)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礼仪教育能够塑造中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中学生已经开始关注自身和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对与他人交往充满期待而又有所不安,在此时开展礼仪教育符合人们身心发展规律。在社会交往中,仪表、言谈、举止是人们对他人进行印象管理的必要手段。穿着仪表得体,言谈举止大方,必定会展现良好的气质风度,给他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获得首因效应,为和他人建立起友谊、信任关系打下基础。开展中学生礼仪教育,同时可以让中学生丰富与完善个人的精神内涵,使中学生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约束和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塑造和维护自己良好的公众形象,使当前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体现。礼仪教育能够帮助中学生树立人际交往的自信。中学生面临着渴望友谊、情感交流和“自我封闭”倾向的双重矛盾,经常会在行为选择中表现出各式各样的态势。这种情况有多重原因,较为普遍是没有认识到友谊的真实性和不懂得社交技巧。开展中学生礼仪教育,可以促使中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逐渐养成自律、真诚的优秀品质,从而在社会交往中增强自信,顺利走进自由交往的大门。
(二)促进学校教育内容的完善
在传统教育中,素质教育往往被忽视,中学生成为分数指挥棒引导下的劳作者,为了考试分数而不断努力。当前中学生缺乏自信心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是礼仪教育缺失的后果,导致中学生自我认同感较差,甚至出现了违法违纪的问题行为。在学校教育中,如果学生不能及时纠正这些问题,等到走入社会,必将出现责任心不强和思想混乱的情况,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前途。学生除了获取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在礼仪修养方面得到发展。礼仪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开展中学生礼仪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德素质,培养健康向上的行为习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更是学生个人健康发展的需要。加强中学礼仪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成熟的社会意识和完善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交往中,同时丰富校园文化,完善学校的教育内容建设。
(三)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为总书记的领导下,我国正轰轰烈烈地开展实现“中国梦”的建设活动。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继续,更是我国人民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前景展望。社会是人的交往,而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是指至少涉及到两个及以上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这些主体使用言语或言语之外的交往手段,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社会的和谐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际关系构成的,礼仪是社会和谐的剂,开展礼仪教育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缓解人际交往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强中学生礼仪素养教育,更是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健全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体系。
二、当前我国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
我国历来重视对中学生礼仪修养的教育,从内容和形式双重方面来加强中学生的行为养成,同时我国中学生的礼仪教育低效已是不争的事实。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扭曲,从根本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难以达成一致。哈贝马斯倡导主体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尊重和理解,他认为交往理性是交往双方具有平等话语权时开展的对话,因此相对弱势的群体,要想获得交往理性的效果,首先需要得到平等的话语权。而我国的礼仪教育存在较大缺陷,未能把教育对象和教育主体放在平等的位置,因而产生较为严重的礼仪教育问题。
(一)礼仪教育内容———脱离生活
我国中学生的礼仪教育,始终走在高屋建瓴的空中层面,各地的中学生礼仪教育,去掉《中学生道德规范》的要求,没有统一的内容和组织方法。各个学校独自为政,地方之间差距比较大,直接影响了礼仪教育的效果。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时间紧,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精选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学校在开展礼仪教育时,讲究跟随社会主义主流思想,过于注重形式,对内容的把握不够,忽略了对礼仪内涵的诠释。学生在接受礼仪教育时,如同在云里雾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育结果就是“摆样子、走形式、没内容”。长此以往,学生会因脱离生活的“假大空教育”而感到反感,只有在参加活动时,由于外界的束缚而接受,一但融入生活,却原形毕露。这种脱离生活的教育,很难让学校礼仪教育有实质性的效果。
(二)礼仪教育主体———工具理性
在以学校为背景的礼仪教育中,教师被我们认为是礼仪教育的主体。在当前的中学生礼仪教育中,教师却明显成为教育的工具,体现他们的工具理性。其将工作定义成为了维护现行教育制度的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遵循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而很少利用手段和目的来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在礼仪教育课堂上,他们只是现行礼仪教育的传播者,对于基本的礼仪知识采取全盘接受的模式,并没有加以自己的理解,只重数量,不管实效,成了礼仪教育的教育机器。
(三)礼仪教育对象———被动接受
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知识获取是靠灌输、被动接受的方式来实现的,这一学习模式被应用到礼仪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情感的体验还是品行的养成,中学生的自身总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缺乏主动参与,仅仅是限于对知识的接受。当前的中学生礼仪教育形式单一,气氛过于僵硬,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不多,而中学生的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也没有被得以认真考虑,礼仪教育的内容没有结合对象的个人发展特性,失去本来的教育意义。
(四)礼仪教育效果———反馈片面
在应试教育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有的学校过分偏重知识的传授,把学业成绩看作是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有些学校在开展礼仪教育,但评价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礼仪锻炼。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仍以分数为主,以分数论英雄,“学习成绩好的,一切都好;学习成绩差的,连礼仪修养都会低一点”。,有些学生对礼仪不够重视,认为礼仪是虚无的东西,礼仪规范做得好,没有什么用。他们追求个性的释放,往往率性而为,因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视阈下开展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建议
哈贝马斯将交往行为分成了三个类别:规范;协调行为;表达,交往行为是为了达成交互主体间的共识,促成理解和相互理解。开展中学生礼仪教育,可以增强中学生文化认同和行为习惯的趋同感,丰富中学生礼仪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是当前中学生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精选礼仪教育内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
“集体一致性不是成功沟通的必要共识前提。共识可以是强制的客观结果,也可以是不会得到主体承认的外界影响或暴力。另一方在接受了其在言语行为中所提供的内容,就必须使得另一方接受他在言语行为中所提供的内容,并对可以批判检验的有效性采取肯定或否定的立场。”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传统礼仪文化内容丰富,在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之中,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许多国际礼仪被国人所接受。在礼仪教育中,我国可以发挥文化悠久的优势,继承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同时与时俱进,结合现在礼仪规范,让礼仪教育走进课堂,规范和材,培养专职教师等,让礼仪教育能够得到重视,得到发展。
(二)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礼仪素质
在生活中,与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和家长,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也是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家长对中学生的发展,起着表率和榜样的作用,教师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应是礼仪规范的颂传者。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一举一动应符合教师的身份特征,从细微处入手,给中学生做好标榜作用。一个举止不文明的老师,怎么可能给学生做好礼仪教育工作?一个谈吐粗俗的老师,怎么可能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学生树立正确榜样。同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礼仪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家长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行为选择。有调查表明,举止随意的父母,往往不能培养出彬彬有礼的孩子。学校、家庭要加强合作,学校应多与父母交往,让家长明确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共同参与礼仪教育工作之中。家庭与学校要做到内容一致和时空互补,形成礼仪教育的合力,促使礼仪教育效果长久保持。
(三)调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阐释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实际上就是主体间的交往为取得彼此一致认识而“达成共识”的过程。交往行为的实质是理解。交往的主体是人,在中学生的学生干部评选中、评优评先的方案中,推优入团入党的过程中,主要应该要发挥民主,让学生自己来投票产生。中学生们为了自己的荣誉,相应的会反省自己的交往能力和沟通技能。同时,在学校的交往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指出和纠正对方在礼仪方面的不足。比如:见到老师是否问好,地面有垃圾是否捡起来,在交往沟通中是否适用文明用语。让大家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和地位,提升中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礼仪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高职教育;社交礼仪;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02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美誉。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成。”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三字经曰:“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礼仪的核心是尊重为本。尊重二字,是礼仪之本,也是待人接物的根基,尊重包括自尊与尊他,体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行为准则。同时也恰好体现了西方的“人要想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怎样对待他人”的尊重原则。
西方中“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etiquette,原意为进入法庭所遵守的规则秩序,因而当时把礼仪被视为法庭上的通行证,而今“礼仪”真正成为了“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可见,社交礼仪具有了社会化的作用。近年来,美国人礼仪的复兴让相关产业一下子“生意兴隆”起来。如今,美国许多地方都有培训机构开设礼仪课程。此外,美国许多大专院校都开设有进餐以及其它礼仪的专题课程或者研究生讨论课,以便学生们毕业后在人才市场上更体面、更具有竞争力。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大学就提供了诸如“第一印象”、“礼仪能量”这样的研究生班专题讨论课。
南希・米切尔,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担任“特殊事宜和礼节总监”超过20年的时间,她是从2002年开始,就在著名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和华盛顿地区其它一些大专院校讲授社交礼仪课程。对于目前的礼仪复兴现象,她认为是一个神奇的现象。在美国,不少成年人选择聘请礼仪教练来“补课”。有很多人参加了私人教练开设的礼仪课,结果真的给职业生涯带来了转机。有的女士真正从中尝到了甜头,她们礼仪课上,学会了优美的姿态,半年后新学的礼仪已经初见成效。一位亲受培训的文员深有体会,以前老板在高级酒店与客户共进午餐时,不愿把她带在身边,总是让她在车上等着,因为她在客户面前会手足无措,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即使是与著名大亨会面,她也能够做到信心十足。
而今,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社交礼仪开始全球化,国内各行各业都非常重视礼仪。做为培养社会实用人才的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开设社交礼仪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面临着高职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开设礼交礼仪课程也是非常及时的,所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交礼仪课程在高职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
根据高职高专各相应专业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开设社交礼仪课程,确立学生的礼仪教学目标体系和确定具体教学内容;实施学生文明礼仪培养的具体途径与方法;达到培养高职学生文明礼仪的目标。按照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礼仪素质。通过课程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礼仪规范,加强自身的礼仪修养,提高实际的与人交际及办事能力。所以,社交礼仪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个人礼仪训练,使高职学生注重仪表仪态,塑造其外在之美;培养高职学生自信心,树立良好的形象精神;通过社交礼仪训练,使高职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塑造其行为之美。培养高职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公共礼仪训,使高职学生能够以德立业,塑造其心灵之美,培养高职学生的全局观念,无私奉献精神。
一、社交礼仪课程能够塑造高职学生的个人形象,体现其外在之美
企业的商务人员,在与他人交往时,其得体的言谈举止和礼貌礼节,对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现代人学礼仪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代表企业形象,塑造组织形象,传播沟通信息,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提升个人素质,每个人的言行在社会活动中与其身份、地位、社会角色相适应,礼仪是个人道德水准和教养的尺度,员工的礼仪形象是知识水平、修养、风度的反映,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法律、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遵守程度的外在体现。作为职业人或公司礼仪不只是要每位员工以得体的仪表、姿态、规范的行为举止,而且更需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请大家记住,员工的形象即代表着我们的企业形象,而更重要的是没有礼仪就没有事业的成功!“高职院校的社交礼仪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量身定做,创造生动多样的教学形式,使社交礼仪课既能发挥综合素质训练和养成的效果,又能获得潜移默化的美育效果,使社交礼仪课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1]
二、社交礼仪课程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体现其行为之美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亚当斯金在《社会阶层与运气》中曾比喻说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的剂。如果人生是一座雪峰,那么你的社交能力就是助你攀登雪峰的雪橇;如果人生是一条河流,那么社交能力就是承载你远航的小船,如果人生是一本厚书,你的社交能力就将是记录你成功与否的密码。”
社交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
我国素有礼仪传统,在古代及近、现代的典籍中,有浩繁的礼仪、礼节知识,现代社会,越是竞争激烈,越是要靠礼貌、谦和协调关系。搜集、整理、学习和领会传统文化中“礼”的范畴和现代礼仪的规范,能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礼仪修养水平,是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取得他人认可、获得成功的金钥匙。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礼仪的影响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一种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现代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
1.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礼仪的基础,是形成礼仪的前提。
中华古国曾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仪礼》、《周礼》、《礼记》等礼乐文化的经典被先后列入学官,成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礼仪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中,“礼”字第一,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仪的传统。《论语》上有一则故事,孔子警告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如果说不学礼的话,是没有办法立足的。《论语》中还提出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行为规范,其目的在于养成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固定的观念形态——凡是不合于“礼”的行为应该自觉摒弃。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中指出,做儿女的,从小时候起,就应熟习在不同场合的各种礼节,学习礼节仪文之事。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古训”、“家训”、“学规”中,也都有大量关于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比如,人与人交往,如何称呼对方,彼此如何站立,如何迎送,等等,都有礼的规定。即使是吃饭,也应该在举手投足之际显示出自己的修养,称之谓食礼。行为合于礼,是有修养的表现,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
现代礼仪中的“礼”是“礼节”,强调的是尊重对方,体现出内在的人格修养;“仪”是“仪式”指外在的表现形式,即内心的尊重要体现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在现代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做到谈吐文雅、举止大方、彬彬有礼,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获得他人的好感。但礼仪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与自身修养密切相关,一个人的修养与他的礼仪水平是成正比的。对中国而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也最容易被人们提起的是儒家思想。儒家讲究 “仁义礼智信”,其中“礼”就与当今谈论的“礼仪”相关,道德修养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学者将其渊源归于“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能够从他为人处事和生活态度中体现出来,将“礼”看做个人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礼仪形成的前提。
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者相互促进,在形成理想人格的过程中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传统文化中“礼”的概念虽然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变化或改进,但它始终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荀子曾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现代生活中,这些礼的准则同样适用,比如,现代礼仪强调个人美好的内心世界,通过优雅的举止、礼貌的言行、富于风采的仪表显示出来,讲究礼仪,不仅可以反映出个人的形象和内在素养,更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古至今,礼仪一直都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准则。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
在社交场所,朋友聚会、商务交往,我们如何做受欢迎的人?
……
所有这些问题都和传统文化有着内在而直接的联系,因为儒家思想可以节制和规范人的情感,而礼仪可以节制和规范人的行为。传统文化和现代礼仪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二、现代礼仪与传统文化的差异
现代社会,礼仪是人们以一定的程序、方式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们之间相互交流所产生的一定形式。
1.相对于传统文化,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已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述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和某种程式化的规范,是一种交流的“语言”,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其形式和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如《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它已成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德和礼治理国家要比用刑和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2.传统文化讲求礼与法相结合,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是礼的具体体现,法与礼互为表里,互为补充,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违法则以刑律处之,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达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建立在平等、互敬基础上的,对对方的尊重,也是一种自尊,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继承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时,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抛弃其糟粕,以便更好地吸收本民族的精华,形成既符合国际惯例,体现现代礼仪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礼仪文化。
三、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在现代礼仪中,礼仪是礼节与仪表的结合,它是一系列建立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善良、高效和逻辑的基础上的传统习俗。“礼”,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仪。“仪”是指仪式。“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为使各种人能愉快融洽地一起相处,使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正常进行,交往中必须有一种大家所共同遵守的法则、规范,这就是礼仪。礼仪,包括礼节和仪式,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礼节,即社会公认的待人接物的方法和人与人相处的准则。仪式,是指正式场合用以表示礼节的一系列固定的程式。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现代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被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被称为礼貌。
这一切已说明,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传统文化同样强调个人外在的仪容、仪表、仪态要以内在的德行为本。《礼记·大学篇》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它向我们展示了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着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联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 “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类似的表述还有“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对自己的念头都能真诚,而不自欺,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必合乎信,也能够真诚地待人接物,所以,君子一定要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情况。“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修于内而形于外,修于心而笃于行”。孔子说:“礼者,敬人也。”孟子说:“尊敬之心,礼也!”现代礼仪教育中的规范在这些方面和传统文化恰恰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就在于 “修身”二字。
现代礼仪的内涵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传统文化是现代礼仪的灵魂,现代礼仪是传统文化发扬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