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范文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

第1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范文

哪些文科专业就业前景好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传媒集团等国有新闻单位、网络媒体、各级企事业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各企业的市场部、音像电子出版社、杂志社、教育推广公司、教学软件开发公司、远程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咨询策划公司、展示展览公司。通过系统学习毕业后能在各级党政机关、部队、院校、企业等从事网络新闻宣传与媒介传播优化等工作,在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网络平台、大中型网络媒体等从事媒介内容生产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

会计专业

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注册会计师7万多名,而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这个数字还差了至少35万。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使注册会计师成为未来几年我国炙手可热的人才,尤其是熟知专业业务和国际事务的会计师。

心理学专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这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这个词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心理咨询师将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职业。很多人认为心理学专业是专门面向理科生的,但其实,很多师范类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是文理兼收的。

教育学专业

主要学习心理学、教育概论、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法学、教育经济学等课程。

一部分人从事教师职业,但教育的职业范围已拓展到了许多专业领域,如:指导咨询、图书管理员、媒体专家、学校的社会工作者、人力资源管理、新闻媒体等。此外还可自主创业,开办各种教育培训、考试培训机构等。

英语类专业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等。

就业目标:教师:在中小学任教 ;翻译:到外事、经贸部门从事翻译工作 ;导游:在国际旅行社当导游 ;其他:在各类涉外企业从事翻译及文秘工作。

专业未来发展。要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选择一个前景比较好的专业,可以让自己未来的道路更加平坦。上大学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如果选择的专业很难就业,那么大学的意义就变得很小了。对于一些热门专业,我国每年都有很多人报考,这就导致了市场人才饱和,毕业生就业将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第2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范文

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每年涌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急速增加,过度饱和的人才市场造成就业形势严峻,作为就业大军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更加堪忧。如何针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对策,是一个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概述

1.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至2014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据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 236所,其中民办高校228所,占比10%;全国高校在校生2 000万人,民办高校在校生139.75万人,占比7%。而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 824所,其中包含独立学院在内的民办高校728所,占比26%;全国高校在校生3 559万人,民办高校在校生587.15万人,占比16%。10年间,全国高校总量仅增加了1.26倍,而民办高校数量则增加了3.19倍;全国高校在校生总人数仅增加了1.78倍,而民办高校在校生总人数则增加了4.2倍。

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进程和国家重视的程度来看,民办高校的地位在不断提高。 2003年9月1号开始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了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权利。以上事实表明: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中民办教育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凸显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就业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1]。自20世纪90 年代开始,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在短短的十几年间逐渐呈现出饱和状态[2]。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力量办学规模的扩大,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竞争日益加剧。同时,有些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仍以社会精英进行自我定位,造成期望和现实反差较大,造成就业困难。

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出我国用人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等问题,在新形势下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3.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亟待解决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兼具普通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同时在自身特点影响下又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虽然国家在政策上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但民办高校毕业生基础知识薄弱,就业能力不高,高校品牌影响力及社会认可度不高等现实情况,造成了在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更加不容乐观。而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是民办高校赖以生存和创出品牌的关键要素,现有的就业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前途而且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现状

自1984年诞生第一所民办高校至今三十余年的时间里,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国民办高校依据时间、区域、经营理念形成了独有的发展模式,其学生就业现状也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具体总结如下。

1.运行体制灵活,有一定优势

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是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3]。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是运营方自筹所得,受市场调节的影响较大,受国家政府的制约相对公办院校较小,其办学更具独立性和自主性。

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主要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职业化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的定位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民办高校相对灵活的运行体制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就业工作。在原有职业化定位的基础上民办高校可以及时地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细化专业方向,使学生更具竞争力。虽然公办院校也在不断地适应调整,但由于其办学定位大多趋向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受到的限制因素较多,其调整的速度和程度就要小于民办高校,这样就给民办高校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2.国家推动高校改革,民办高校优势不明显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已经步入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转型期,生产服务一线亟须应用型、创新性、复合型的人才。高等教育在过去盲目扩大规模,专业调整滞后的情况下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要。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各高校要“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已有培养模式的优势会随着改革的驱动而逐渐边缘化。不过,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的地方高校都会参与到应用型的转型中,国家和地方对试点转型的扶植力度是等同的,民办高校也不例外。如果民办高校能够抓住改革的机遇,在原有机制的基础上迅速转型成功并利用灵活体制发展出更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将会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3.就业矛盾凸显,问题长期存在

民办高校就业工作虽然有其体制的优势所在,但是也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形式、社会地位、生源选择等情况而逐步显现出矛盾冲突,亟待解决。

第一,资源有限,教学质量提升困难。民办高校发展时间短,办学资源有限,虽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期,达到了一定的办学规模,但是要实现“从有变优”,还需要较长的时期。因此,在现有条件下,民办高校在教学设施、实践场所、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尤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民办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学历层次较低,教学实践经验不足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民办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困难,学生所学知识偏重教材化,动手能力欠缺,与实践结合的程度偏低,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二,社会认可度偏低,存在毕业生受到歧视现象。受传统思维的影响,社会上对于民办高校及其毕业生的认可度偏低。民办高校一直被贴着“三本”的标签,在很多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的招聘公告中明确表示不接纳民办高校毕业生,还有一些私企也在招聘中将民办高校毕业生排除在外。这种明显的歧视行为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就业情况,挫伤了毕业生的就业信心。

第三,生源层次不高,培养模式僵化。由于体制政策限制,早期发展阶段的民办高校基本在本科三批录取生源。生源质量相较于公办本科院校偏低,学生普遍具有学习主动性差、基础知识薄弱、个性偏执的特点。而民办高校的培养模式长期参照公办高校,没有按照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学生特点来制定。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教育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已经逐步显现出问题。

第四,学生家庭成长环境宽松,缺乏足够的正面引导。民办高校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普遍是比较优越的,城市独生子女居多。在这类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学生的物质条件得到了较大满足,在价值观上存在一定偏差,对于就业缺乏足够的动力。而学生家长也没有提供足够的正面引导,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具有一定的困难。

第五,学生虽有一定能力,但自控力较差,缺乏勇气。本文在对民办高校学生的长期研究中发现,民办高校学生的能力水平相较于公办高校学生并没有明显的弱势,甚至在人际交往中还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民办高校学生的自控力偏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缺乏对自我的合理认知、定位,难以做到对自我的完全掌控,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决心,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前景。

三、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就业问题关系到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迫在眉睫,然而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国家、社会、民办高校和学生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1.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作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优势个体,民办高校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教育部门的重视,相继出台了很多好的政策和办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阶段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是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需要更多的政策优惠,并在合理范围内放宽限制条件。民办、公办高校二者不能放在一个管理层面上,只有依据高校类型出台对应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2.促进就业环境市场化,打破传统观念壁垒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就业环境的市场化是必然趋势。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唯学历” “唯资历”逐渐被“唯能力”所取代,社会应该从固有观念中的“名牌”高校高于一切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正视民办高校所取得的成就和培养方式优于公办高校的方面。

3.转变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理念

应用型人才是新形势下就业市场的需求,民办高校要利用好自身的灵活体制,调整培养方案,将原本僵化的理论教学模式向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使学生在就读期间就具备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前与就业市场实现“无缝”对接。

4.积极共建家校联系,共同促进学生成才

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覆盖面要涵盖学生的原生家庭,做好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一方面有利于双方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顺利就业,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当利用学生家庭拓宽学生的就业网络,增加就业机会。

5.做好职业生涯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培养综合性技能型人才是民办高校的目标,也是人才需求的大趋势。技能型人才需要以高校转型来实现,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则要依靠学生全方位综合素质的提升。民办高校宜采用生涯教育模式,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准确定位,再依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

第3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范文

【摘  要  题】考试与就业

【英文摘要】the  relation  between  the&nb

现代社会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的关系正由过去的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时不断遭遇“困难”,正是这种转变的一种反映。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因素是促使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走向不确定的外在根源;而个人对教育的选择、学校办学以及劳动力市场工作搜寻的特征等是其内在根源。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其内在根源作些分析。

一、个人的教育选择导致的不确定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解释,个人进行教育投资的根本动机在于经济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即个人期图通过接受教育,使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最佳位置;而社会根据生产需要,期图通过使用教育提供的人才达到社会生产成本最小,利润最大。这样,社会将会把各种熟练劳动力和高级人才的需求信息输入劳动力市场,个人则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调整自己对教育的选择,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达到一致,最终实现个人的经济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同时社会生产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调整需求。亦即个人与社会以劳动力市场为中介,各自不断调整需求,使二者达到基本一致。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正是个人对教育进行选择时的一些特征,导致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的不确定性。

1.个人选择动机的多样性

把个人对教育的选择仅仅看成是他出于理性,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无疑将人的行为决策过于简单化了。首先,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个人不具有搜集和整理其对教育选择的所有信息的能力,不可能作出使自己接受的教育对将来就业产生最大化收益的决策。因此,西蒙认为个人只能以“满意”的收益或效用作为自己决策的目标。[1]其次,个人的教育选择受教育资源、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抑制。无论个人拥有的教育资源,还是社会分配的教育资源,相对于个人的选择而言都是有限的,个人不可能完全出于自己的愿望对教育进行任意选择。第三,真实的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除了自利的特征以外,还具有其他多种特征。一是容易情绪化。个人不可能是一个刻板的“计算器”,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选择进行利益或效用等方面的计算。事实上,个人往往是出于对某种教育的喜好、对自己的自负,甚至是为了躲避恐惧等冲动,而作出对教育的选择。二是受知识的限制。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所得出的结论是很不相同的,如对教育成本和将来就业收益的估算与比较等。三是初始条件不对称。个人进行教育选择时在经济条件、风险态度、学习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即使个人行为是理性的,其行为之间也缺乏可预测性。

现代社会的教育具有多种功能。面对多种教育功能,个人在对教育进行选择的时候,其内部动机往往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这构成了内在的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对自己认识的不断加深,个人可能需求教育为他的才能的发展提供机会。而现实社会中劳动力市场可能更多地需求应用型人才,迫于现实,个人可能对教育提出更为功利性或实用性的需求。人文的需求与功利的需求在一个人身上难以一致起来,甚至会产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可能是个人追求教育的功利价值,而放弃对人文价值的需求。但也有可能是相反。这种个人教育需求之间不一致的情况,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也是常见的。这也说明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可能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并不一致,其结果就是个人所接受的教育与将来的就业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让人无法确知。

社会学研究表明,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具有符号价值,即商品本身显示了与其他商品的不同,具有社会表现力。[2]教育,特别是正规的学校教育更是具有这种符号性,受教育者可以借接受某种教育来表现其个性、品位、社会地位、社会认同和未来价值等。实际上,对某些个人来说,选择接受教育如其说是考虑到教育与将来劳动就业的关系,还不如说就是凡勃伦所言的“炫耀性消费”[3]。

2.个人选择的博弈性

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曾经提出“合成推理的谬误”[4],即对于个人来说是对的,但对于总体或整个社会来说未必总是对的。(注:萨缪尔森以球迷看球为例,球迷为了看得更清楚而站起来看,可是当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的时候,大家都不能够看得更清楚,认为“由于某一原因而对个体来说是对的,便据此而认为对整体说来也是对的,这就是合成推理的谬误”。)当劳动力市场某一规格或类型的劳动力供不应求时,个人的反应往往就是大量涌向这一专业或类型的教育。个人的这种反应是其理性所为,应该说也是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无可厚非。但个人是有限的,他无法知道别人,特别是和他一样年龄和处境的人,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个人也无法在整体上去规划或控制这种选择。这样,当个人接受了某种教育之后,即使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发生变化,也会发现其供求矛盾已经面目全非。曾经热门火爆的专业,现在却严重供过于求,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个人选择教育的专业类型与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求之间存在着时差。个人在对教育作出选择时,无法知道将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譬如,现在假定个人面对a、b两个专业,a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报酬较高;b专业是一个常规专业,市场对这类劳动力的供求基本保持不变,但报酬一般(如图1)。根据“合成推理的谬误”,个人如果选择a专业,那么他无法确知自己毕业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可能是供求基本平衡,也可能是供过于求。当劳动力市场对这类人才供不应求或供求基本平衡时,其就业收益是4;当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时,其就业收益是1(或更低)。个人如果选择b专业,由于这是一个常规专业,就业收益基本保持在恒定的水平2。这样,个人在进行选择时有两种策略,即选择a专业或b专业,但结果却有四种可能。个人究竟该如何决策,最后教育对其就业收益影响的结果又如何呢?实际上最终的结果无法预先确定。

附图

图1 个人不同专业选择的得益

退一步说,假定个人知道自己选择接受某种专业教育后,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一个报酬较高且自己满意的工作的概率为90%;自己顺利完成学业,拿到教育证书的概率也是90%;而事实也是如此。那么个人往往就会有足够的根据,满怀希望地选择这种教育,因为失败的概率为19%,对个人来讲实在是不高。但对整体而言,却意味着100名受教育者当中就有19名将不能从这种教育中获益,并存在失业的可能,教育与个人就业的关系势必难以确定。

3.个人选择的不可逆性

与其他投资相比,教育投资的不可逆性更为明显。即教育投资

在时间上有着严格的先后顺序,是单维度的,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不能跳跃式前进,也不大可能停滞不前或后退。一方面,个人一旦选择接受了某种教育之后,往往不大可能再来选择退出,转而选择其他类型的教育。例如,“一个学生即使在看到中等教育比较欠有利,他也不可能再返回初等教育并在那里耗费更多的时间”[5]。另一方面,个人的教育选择受制于一定的先后顺序,个人不可能因为知道博士学位具有较高的就业价值,而跳过中等教育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假定持有较高教育证书的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才会有较大的优势,个人教育选择的这种不可逆性的直接后果就是,一旦个人在阶梯结构的教育层级之间前进时受阻,即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那么个人先前的教育投入就形成了“沉没成本”(注:经济学认为,如果一笔已经付出的开支,无论个人或组织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被收回,这种成本就被称为“沉没成本”。),其先前所接受教育的就业价值就只能是忽略不计了。因此,个人对教育进行选择,就如同进入了迷宫(如图2)。在中考与高考两个节点上,个人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结果会有三种,而获得就业收益只是其中的一种。个人无法确知自己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当个人进了学校的大门,没有人知道结果将会是什么,不可预见性是显然的。

附图

图2 个人教育选择的迷宫

二、学校办学特征导致的不确定

当个人的教育选择无法导引出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某种确定性的关系时,传统理论往往寄希望于学校教育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信息,通过自身的变革,调整教育结构,使劳动力供给在结构上适应经济结构的需求,从而使得教育能够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改善个人的就业状况。然而问题是,学校能够这样去做吗?学校真的愿意这样去做吗?答案是否定的。

1.多元投资的异质性

教育投资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个人,而政府的教育投资与个人的教育投资是存在较大差别的。在物质表现形态上,政府的教育投资主要表现为学校建筑、教学设备等费用和教职员工的工资;个人的教育投资主要表现为学费以及放弃的收入。在行为动机上,政府进行教育投资是为了提供教育服务,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公共需要”,促进社会公平,弥补个人投资不足,协调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个人对自己进行教育投资是为了获得教育服务,其目的在于获得心理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以及将来的经济收益。[6][7]不同主体的教育投资,聚集到学校办学上来,构成了教育投资的异质性。

教育投资的这种异质性,使得学校的办学不可能以单一的受教育者将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作为终极目标,政府所委托的政治价值与人文道德价值常常是学校办学的重要宗旨。在更多的情况下,即使学校知道教育规模的扩张,可能导致“教育性失业”,即不利于个人就业问题的解决,但对于社会来说仍然有着正的经济或非经济效益。譬如,政府可能为了协调社会经济发展,防止出现劳动力市场某种类型的劳动力短缺,而宁愿扩大这种类型的劳动力供给,宁愿接受劳动力市场出现一定数量的人才失业,所以愿意扩大教育规模。有时则相反,对于个人来说,即使不得不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个人也不得不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就业收益;而政府则可能从整体利益出发,不愿意看到受过教育的人毕业后出现失业的现象,为了防止失业而不主张扩大教育规模。又譬如,假定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真实有效的,那么根据劳动力市场信息,就比较容易确定“多少人”接受某一级别的教育,因而每个人(包括政府)可能都同意对进入该级别教育的入学人数加以限制,但问题是谁应该享有接受该级别教育的权利?由于毕业后个人可以从事劳动报酬较高的工作,政府有时不得不迫于社会公平的压力,而主张扩大该级别的教育规模,最终导致个人接受该级别教育后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反过来说,如果学校办学纯粹按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来决定,那将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首先,教育活动将全面商品化,学校将成为市场的附庸,教育质量的衡量势必以物质和金钱为尺度;其次,有可能导致教育质量的全面下降,学校办学不得不向学生提供具有市场价值的课程,而人文道德教育将大大缩减,学生只关注就业前景,结果知识面势必非常偏狭。这与政府投资教育的初衷是不相符的。因此,学校办学不可能完全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不是学校办学的惟一目标。

2.收益递增性

如果把教育过程看成是一个生产过程,那么学校办学存在着明显的收益递增性质,即生产过程的平均成本逐渐下降,收益呈递增趋势。(注: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获得了一定的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地位,在经济方面也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这既是事实,也应该得到保障。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假设学校办学也有着利己动机。)这主要是由教育生产过程的一些特点决定的。首先,大量的初始投资,小额的生产成本。由于教育生产过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学校办学往往需要巨大的初始投资,如教学设备、学校建筑、师资配置等。但随着初期办学的确立,其后的办学就类似复制,成本很低,往往仅限于教师工资。譬如,学校新开设一个专业往往要投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如果接受该专业教育的学生人数不是足够的多,那么平均成本将会很高。其次,随着学习曲线的作用,学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需的费用,以及生产成本都将下降。第三,办学经验的积累和名誉的获得,有利于学校办学向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延伸,而且初始投资越来越少,进入更加容易。

这种收益递增的性质使得学校缺少进行专业调整的动力,因为开设新的专业,从专业设计、论证到教学设备的购置、师资的引进等,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而且缺乏一定的经验,因此在更多的情况下,学校办学宁愿“固守传统”。考虑到教育需求的无弹性,只要有固定的生源,学校更愿意继续原有的办学模式,获得递增的收益。即使迫于市场的压力,学校有时不得不开设一些新的专业或新的课程,但不难看出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

3.信息的私有性

按照委托——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学校、政府、求学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委托人与人的关系,政府和求学者是委托人,学校是人,两者同为怀有利己动机的经济人,其行为目标都是为了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但作为人的学校与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与求学者的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学校不可能无条件地将委托人的利益或效用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学校办学的真实情况,如教学设备、师资状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甚至劳动力供求状况等,往往构成学校的私有信息,而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与求学者并不完全清楚。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学校利己动机的共同作用,使得关系中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前者是指在委托——关系形成之前,作为人的学校可能借助媒体等手段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如夸大自身的教学质量、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劳动力市场实际需求等,来吸引求学者。当作为委托人的政府或求学者不具备识别潜在人禀赋信息时,越是劣质的人越容易成为现实的人,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后果,如求学者可能更愿意去追求时髦的专业,较少考虑或根本不知道某学校教育的实际效果;政府可能更愿意对一些具有市场实用价值的学科专业进行投资,而对其实际质量水平知之

甚少等。“道德风险”是指在委托——关系形成之后,作为人的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减少自己的要素投入或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为自己最大限度地增进利益或效用,其结果是损害了求学者的利益,降低了教育质量,影响了求学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一般会派遣专门机构或专人对学校的办学进行评估和监督,并把结果向社会公布,以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的出现。因而以上分析是建立在缺少这种评估和监督制度,或这种制度不完善的基础上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受政府委托的评估和监督机构或专人也是具有利己动机的经济人,对政府和求学者而言,他们也具有信息上的优势,即拥有私人信息。这样,这种评估和监督机构或专人与学校之间具有“合谋行动”的可能,即评估和监督机构或专人接受贿赂,并向政府和求学者报告有利于学校的信息。特别是如果这种评估和监督属于内部评估和监督(注:所谓内部评估和监督是指组成评估和监督机构的成员都是来自学校自身或教育系统内部。我国目前对学校办学的评估和监督基本上是采取这种模式。),“合谋行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政府的评估与监督机构或专人与学校联手欺骗求学者,并非耸人听闻,至少具有这种可能性。此时学校即使不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调整自己的办学,对自己不但没有多大损失,相反还会获得递增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有着某种确定性的关系是难以指望的。

学校做不到也不愿意自觉地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真实信息来办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搜集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是要付出成本的,学校为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学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求学者,政府的投资是根据入学人数来分配的,这样学校缺少搜集劳动力市场信息、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尽管毕业生的就业率关系到学校形象,但在短期内学校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入学人数,而不顾及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并且学校无须为此承担责任。此外,与个人进行教育选择时一样,“合成推理的谬误”在学校之间也是存在的。

三、劳动力市场工作搜寻特征导致的不确定

按照人们的一般认识,劳动者接受的教育培训越多,学历越高,就越容易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不过,当劳动者手持学历文凭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时,却可能感觉到并不那么容易,遇到的情形也有别于上述认识。

1.求职者的工作搜寻

在更多情况下,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搜寻职业一开始时,就会对工作环境、工资水平有一个起码的“心理价位”。即至少必须找到一个工资不能低于某个基数、环境不能差于某个标准的工作,同时对搜寻职业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也会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因此,当用人单位开出的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超过求职者预定的“价位”时,求职者就会接受这个工作,否则就可能拒绝接受,宁愿暂时失业,继续寻找工作,直至找到理想的工作为止。于是,如果工作环境也可以折合成货币工资的话,这个“心理价位”就被称为“保留工资”(reserved  wage),[8]它主要由三个基本因素决定:一是学历程度,学历越高这个保留工资水平就越高,这是由于为获得高学历而预付的直接货币成本和间接机会成本高;二是求职者所观察到的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的分布情况,比如从亲戚朋友、师兄师姐那里或其他途径知道的某些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工资状况;三是寻找到超过保留工资水平的职业所需花费的成本,工作搜寻是有成本的,如交通费、邮费、电话费、化妆费等。

这样,假定求职者的保留工资是月薪两千元,现在有单位愿意月薪三千元聘用硕士学位持有者,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作为硕士学位持有者的求职者自然一开始就选择该单位,而没有必要进行工作搜寻。但现实中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充分的,求职者不可能或很难知道究竟是哪一个单位的工资率高于自己的保留工资水平,因而遇见第一个有意接收的单位就马上签约显然被认为是不明智的,明智的行为是继续进行工作搜寻。这意味着如果求职者接受的教育越多,手中的学历越高,预先设定的保留工资就可能越高,从而自己愿意接受的职业或用人单位就可能变得十分有限,选择的范围并没有因接受的教育多、学历高而变得十分广阔,相反无形中变得十分狭小,找到满意工作的可能性也随之变小。在这种情况下,求职者的最佳选择是先暂时委身于一个低于自己保留工资的工作单位,但边工作边搜寻合意的工作,一旦找到理想工作就马上离开原单位而跳槽到新的单位去。不过这是没有考虑工作转换成本的。事实上低薪单位招聘录用到一个高学历者是很不容易的,往往会规定服务期,不准报考更高学历等,否则要交一定的违约金,造成工作转换时的交易成本很高,因而可能是得不偿失的选择。于是求职者可能也会选择忍受失业但全力以赴地搜寻满意职业,或被迫降低保留工资水平。总之,即使求职者拥有高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也不是很容易的。

2.雇主的员工搜寻

与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搜寻用人单位一样,用人单位也在搜寻自己将来的雇员。在一个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的就业市场上,特别是在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明显的情况下,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高学历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求职者不得不面对劳动力市场上高学历的优势逐渐减弱的现实。因为假定相同学历持有者的生产能力也相同,用人单位越来越不需要提高雇佣工资或延长搜寻时间来选择具有一定学历的求职者。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调换已经就业的原有员工和招聘录用新生劳动力,都是要花费成本的:一是支付被解雇员工的补偿工资;二是招聘录用新员工的搜寻成本,包括时间、选择和考核等费用;三是培训成本,原有员工通过在岗位上的“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要想使新员工与原有员工一样有效率地工作,就必须先投入大量的培训成本。如果还考虑到用人单位,特别是国有用人单位在解聘员工时不得不面对的巨大社会压力和政治压力,那么即使原有员工的学历要远远低于求职者手中的学历文凭,随时解聘原有低学历的员工而招聘录用高学历的新生雇员也是不明智的行为。于是,拥有高学历求职者的职业搜寻范围,实际上被挤压到或者用人单位员工自然新陈代谢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或者生产规模扩大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或者新兴行业和新技术的应用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等范围内。就是这样狭小的范围有时也是要打折扣的。由于我国大多数用人单位具有解聘成本高的特点,如果没有制度约束,除非特别急需而又无法替代,一般不会轻易聘用高学历者,即使有劳动力需求也会选择搜寻成本和解聘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低学历的临时工,甚至是民工。[9]

以上分析表明,教育对个人就业的积极影响只是“存在”而已,它并不是确定性地展示给每个人,无数的偶然,无数的可能,无数的作用方式,都有可能改变这种乐观的积极影响。考虑到教育发展和社会就业状况还要受到其他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制约,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复杂而不确定。不过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走向不确定,本质上是中性的。它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因为对有些人来说就意味着机会。虽然人们行为的目的性和对象性决定了人们不希

望生活在不确定的世界,但不确定不等于不可知。认识到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并非意味着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不可捉摸,人们对之无能为力。关键是要把这种不确定控制在适度、合理的水平,不能使其泛滥成灾。当前对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之间的不确定性实施控制,应该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转移和分散不确定性,防止出现较大规模的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的不协调。循此思路,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引导和尊重个人的教育选择,改变依靠国家计划替代个人教育选择的手段。引导是为了避免个人教育选择的盲目性,降低个人教育选择导致的不确定性;尊重个人的教育选择是为了分散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其次要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增强学校办学的开放性,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增强学校对于劳动力市场自我适应的能力。第三要放松和改进政府的教育管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政府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增强政府教育决策的透明度,以促使个人、学校、劳动力市场对教育和就业形成准确而稳定的预期,避免产生过高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 herbert  a.simon.administrative  behavior-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m].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1976.3rd  ed.

[2]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11.

[3]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 保罗·a·萨缪尔森,等.经济学(第12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1.13.

[5] 马姆久达.新教育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20.

[6] 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6,30-42.

[7] 苌景州.教育投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87-127.

第4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范文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question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professional does not match in our country is very serious. It wastes a part of invest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affects the income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an economic point of view. This article thought this issue is by the three aspect reasons: professional duplica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college professionals to set the lag, rigid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students in professional choice blindness. Suggested that the country must play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role fully, the university should act according to itself and the market demand to establishment professions, and when carries on the professional choice personally must have the understanding ahead of time to various aspects information. Offer better services to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rough higher education healthy development.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专业对口;经济学;实证分析

Key words: college graduates;professional counterparts;economics;empiric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140-03

0引言

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一般而言,本科专业的学习决定了毕业之后的职业方向。专业教育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大学的专业设置既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对各行各业人才的总体需求。若某一专业人才的培养总量与社会的需求总量基本一致,那么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是高效的,同时也充分实现了个人和社会在这一专业教育领域所进行的资本投入;若某一专业人才的培养总量远远超出社会的需求总量,则会导致一部分人才不得不更换原专业,从事其它专业方面的工作,那么个人和社会对这一专业领域所进行的投资部分就浪费了。

本研究目前对近2000人进行直接调查,取得了69000余人的样本,通过统计得出目前我国专业不对口的比率为35.34%,所占比例超过调查总数的三分之一。按照这一结果测算,2009年我国的毕业生人数近623万人,就有220.16万人没有从事所学专业。腾讯―麦可斯《2010届大学生毕业生流向跟踪调查月度报告》三月份的分析结果也印证了本研究的调查结果。该分析指出:近四个月实际签约工作的专业对口率为68%,已签约的应届大学生有三成多毕业后将从事非本专业工作。以上数据充分说明,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专业不对口问题十分严重,这不仅意味着高等教育投资的大量浪费,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不高,同时还给经济社会和学生个人造成很大的影响。当然,这个问题的存在主要源于经济学视野的思考,若从人的全面素质提高的角度来衡量,则不成为一个问题。

1专业对口访谈表和调查问卷的编制

“专业对口问题访谈表”访谈的内容包括①您认为在当今社会专业不对口这个现象严重吗?②专业不对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和个人有哪些影响?③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④如何避免这个问题?此外还有个人信息部分。目前所做访谈调查200余份,试通过访谈调查来分析专业不对口问题形成的原因。

“专业不对口问题原因调查问卷”通过对专业不对口问题前期所总结出的原因进行分析筛选,提出六条更换原专业的原因。调查的对象是专业不对口人群,被试者根据提供的六条原因进行选择,单选、多选均可。目前收集的有效调查问卷有200余份。

“专业对口率统计调查问卷”主要是通过本问卷的调查结果统计出目前我国的专业对口率。这个问卷包括说明部分、个人信息部分和专业对口率统计(包括被试者的专业所属学科门类、毕业时原班级人数和目前从事原专业人数)三个部分。目前收集的有效调查问卷2000余份。

2实证分析

2.1 专业不对口的影响通过对访谈表的分析和总结发现,85.81%的人认为在当今社会“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职业不对口”这个现象比较严重。这个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经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浪费了近1/2的高等教育投资。高等教育投资包括社会投资和个人投资,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包括个人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的货币支出和机会成本。在大学的四年中前两年为基础课的学习,后两年为专业课的学习。所以对于专业不对口的人员而言,其后两年有关专业课学习的高等教育投资部分浪费了,这部分包括国家对其后两年的高等教育投资和个人的高等教育投资,如所缴学费、书本教材费和其他杂费等。由于后两年货币支出中的住宿费和为接受高等教育所产生的交通费用以及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学生是否更换专业都会产生,所以这部分投入不计入到浪费的高等教育投资中。由此可粗略计算出,更换原专业对于国家和个人而言浪费了近一半的高等教育投资。其次,浪费了专业课所学习的知识及个人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第一,由于毕业生工作后更换了原专业,使得所学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其专业优势在工作中无法发挥出来,长此以往,荒废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第二,在面临新的工作环境中,许多知识都要从头学起,相对于专业对口的人员来说起步要慢,缺乏竞争优势,会导致毕业生产生很大的工作压力。第三,由于专业知识不够,个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使得毕业生在工作中会出现疲于应对的现象。此外,在一些事业单位,专业不对口还会对晋升职称产生限制。最后,这一问题还会对相关人员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一,由于专业不对口,在工作中会出现很多障碍,甚至打击其自信心,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第二,对于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其社会认同感减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第三,有一些毕业生在大学中所学专业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由于就业压力等原因不得不更换原专业,这类人员在工作兴趣和动力等方面受到较大影响,难免会出现混日子的现象,长此以往易形成消极心理,也会影响工作效率。

2.2 专业不对口的原因分析通过对访谈表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导致“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职业不对口”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2.2.1 各高校之间专业重复设置和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性是重要原因第一,高校设置的专业与社会的需求不相匹配,使一些当前的热门专业供大于求。根据腾讯-麦可思2007年的“中国应届大学生最热门的十个本科专业”(图1)与“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10个本科专业”(图2)的调查进行比较发现。

其中最热门的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供给量为14.47万人,就业量为13.17万人;“英语”――供给量为11.43万人,就业量为10.39万人。而毕业后失业最多的10个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英语”也分别列第一与第三,为1.30万人与1.04万人。在就业量最大的专业中,供应量都远远大于就业量。调查中所显示的十个专业的半年后失业总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总失业人数的32.9%,这对于各高校、地区和全国的失业总体水平影响非常大。这些失业的人员大部分会去从事一些门槛较低的非本专业的工作,从而加剧了专业不对口的现状。第二,从市场的角度看,高校的专业设置没有考虑到未来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专业设置存在滞后性,招生时的“热门”专业到了毕业时成为“滞销”专业。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频道2006年合作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前几年还非常“烫手”的法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现在却以35.6%、31.7%和21.1%的得票率排在“滞销榜”的3~5位。报考时的热门专业毕业后却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致使社会上产生了大量所学非所用的人才。第三,高校增设专业倾向于投资少的文科类专业,导致这些专业的专业对口率普遍较低。通过“专业对口率统计调查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出目前我国各专业大类的对口率分别是(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专业对口率最低的三个专业是哲学、管理学、经济学;专业对口率最高的三个专业是医学、理学、工学。像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这类的专业,是高校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硬件设备就可以增设的专业,从教学和师资上看也为增设这方面的专业提供了有力条件,从而促使各高校大量设置这类的专业,导致供大于求,专业对口率就低;而医学、理学、工学这类专业性较强的专业,一开设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仪器设备,并且在师资上也不像文科类那样充裕,所以大部分高校不倾向于开设这类专业,其专业对口率就相对较高。第四,高校有些专业设置过于细化,甚至只是名称变化,但所学内容相似,所学知识陈旧,无法跟上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例如,原本一个管理学本科专业就被细分为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项目管理、土地及资源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所学内容差别不大,毕业后工作的针对性也不强却被细分成五个管理专业,这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浪费了大量教育资源,又由于专业雷同性,使许多毕业生很难找到直接对口的专业。

2.2.2 社会压力和国家教育制度僵化是根本原因从社会的角度看:目前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尤其在1999年扩招后出现了毕业生供大于求、竞争激烈等问题,这些问题致使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常大,许多毕业生来不及找到对口的专业而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从教育体制的角度看:首先是高考制度,虽然自1999年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已经逐年增多,但是我国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还只占全国人口的6%左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一制度最终还是使高考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致使许多学生参加高考、报考专业并不能出于自己的兴趣或者意愿,而是为了大学文凭去考试,这样的学生毕业后能从事自己所学专业的机率不大。第二,我国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办学层次不清,造成结构性浪费。一些专科院校和学院不顾自己的办学特色,为了满足评估要求、为了升格为大学而不顾市场需求盲目增设新专业。这使得原本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却向着综合型、研究型的大学发展,最终形成了大学同质性的局面。事实上,不同类型大学的定位和分工不同,不管哪一类大学都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更不能不顾实际需要扩大招生,盲目设置专业定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第三,各高校之间信息不畅通,专业重复设置,导致毕业生供大于求。当社会上对某个专业产生广泛需求时,由于高校之间无法了解其他高校对此做出的反应,使得各高校在不顾其他高校反馈的情况下增设了新的专业和扩大了招生规模,最终导致当时热点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在毕业时远远超过了社会的总需求。这些超出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或者面临失业,或者选择其他专业的工作。

2.2.3 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是主观原因学生方面引起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职业不对口问题的原因,通过对“专业不对口问题原因调查问卷”分析得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个人在高考时由于成绩等原因没能填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工作时不愿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这部分人员占23.73%;二是个人在填报志愿时对自己所报志愿不了解,缺乏相应的引导,工作之后发现自己对原来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故从事其他专业的工作,这部分人员占21.61%;三是由于高考填报志愿时没有相关的专业,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职业的细化,现有的一些专业岗位不得不由相近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承担,这部分人员占18.64%;四是由于原来所学专业在收入上不高,故更换收入高且自己又能胜任的专业,这部分人员占14.83%;五是工作之后发现自己在其他专业岗位方面的能力更强,从事了对自己更有发展的职业,这部分人员占14.40%;六是由于家庭原因,这部分人员占6.79%。此外,有部分在职人员还认为就业地点的选择、就业压力大等问题也是导致其更换原专业的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职业不对口这个问题是多方面原因形成的,包括社会、国家、高校和学生以及主观、客观各个方面。教育就是由社会、学校、个人的关系组合而成,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只有这三方面信息畅通、协调发展才能避免这个问题的产生。

3对策与建议

3.1 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来看①高校要端正自身的办学理念。不同高校的办学理念不同,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开设专业,避免不顾办学条件盲目跟着市场开设专业的情况,减少整个社会对某些专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②学校的专业还要注重其内涵发展。高校应与企业及时互动,了解用人单位真正需要何种人才,其专业课程的设置可根据目标行业所需要人才的基本能力、核心知识、任职资格等条件来设置相关课程和确定相应的教学方式。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变化及时更新,以减少学生工作后的培训周期与适应期;③建立“专业设置预警机制”。专业设置根据未来市场需求、专业重复建设情况及就业情况进行及时调整。高校在开设新专业时要对社会的需求进行预测,根据本地区、相邻省份甚至全国连续几年的就业状况分析其他高校此专业的设置数量和质量,以此来决定是否增设新专业;④高校可设置较为灵活的专业转换制度,对于申请更换专业的学生,在可操控的情况下要灵活掌握更换专业。

3.2 从国家教育制度来看①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严格控制各学院盲目升格为大学以及高校之间的不利竞争,使我国高校结构层次分明,各司其职。不同类型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各专业的人才到相应的岗位去,形成良性发展的态势;②建立“专业发展预测机制”,便于国家对各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宏观调控。这一预测机构对四年后的专业需求状况、需求数量、各专业冷热程度都有一个大概的估测,这不仅便于国家宏观调控,也给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学生专业选择和择业提供了前瞻性的平台;③可在高中或大学建立“专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讲座,在学生填报志愿时为其进行讲解专业内容及职业前景,让学生对自己所报的志愿有充分的了解,减少因缺少兴趣盲目报考而带来的更换原专业的情况;④采取宽口径的招生模式,即在招生时按院或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前两年上基础课,第三年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就业前景确定专业方向。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填报志愿而造成的盲目性。

3.3 从学生角度看一方面,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要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内容、结合自身的兴趣及性格特点进行填报,减少因不感兴趣等原因而更换专业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分析社会现状,并对四年之后的市场人才需求有所预期,冷静思考、理智分析避免从众心理。

参考文献:

[1]李江源.简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特征及缺陷[J].高教探索,2001,(1):11-15.

[2]贺伟,龙立荣.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1).87-91.

[3]王骥.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问题及出路[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6,(7).14-22.

[4]张聪,赵川平.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探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1,(3).25-27.

[5]王胜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专业设置及调整的困境分析[J].魅力中国,2009,(12).

[6]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修订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5-98.

[7]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