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第1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中 历史课 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in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YANG Xiaoli

(Jian'ge Middle School, Guangyuan, Sichuan 628300)

Abstract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s quality, tasks, and reform which has determined the train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eachers need to change the teaching ideas, create a democratic and harmonious teaching atmosphere, adopting the strategy of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Key words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著名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说到:“教育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①高中历史课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上具有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何价值?如何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本文将对此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1 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与众多的概念术语一样,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概念。关于批判性思维,学者们提出了众多的定义。如美国学者恩尼斯提出:“批判性思维是集中于决定相信什么和做什么的理性的反省思维。”②美国“批判性思维国家高层理事会”主席保罗提出:“批判性思维,简言之,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批判性思维是积极地、熟练地解析、应用、分析、综合、评估支配信念和行为的那些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通过观察、实验、反省、推理或沟通收集或产生。”③我国学者林崇德认为:“批判思维是指严密的、全面的、有自我反省的思维。”④王习胜认为:人们为了达到对世界的理性把握而主动地对他人或自己思想的合理性进行反思性审查, 以求得出理智性的判断。概括地说,批判性思维就是一种自觉地对某种信念和行为进行合理性评判的思维。⑤

从构词法看,它是由“批判性”与“思维”构成的合成词,要理解批判性思维,关键是要明确“批判性”的含义。从词源上说,“批判性”(Critical)源自两个希腊词:一是kritikos(意为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二是kriterion(标准)。因此,“批判性思维”意指“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批判性思维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批判性精神;二是批判性思维能力。所谓批判性精神是指有意识进行评判的心理准备状态、意愿和个性倾向,如寻求真理、独立性、责任感等;所谓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进行批判的一般技能,如分析、综合、概念、判断、推理等。

总体上说,批判性思维是对“旧”的扬弃,对“新”的建构。它具有三大特征:一是质疑与创新,即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进行质疑,找出、发现和扬弃不合理的因素、构建新的因素;二是证伪与求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真理性进行证伪,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求真;三是自由与民主,既不人云亦云,也不我行我素,而是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气氛下思考问题。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根据历史事实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分析、综合、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历史事实、观点、规律等作出正误判断的个性心理倾向与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

2 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既是高中历史课的性质和任务的要求,也是高中历史课适应创新教育需要,更是高中历史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首先,是高中历史课性质和任务的自身要求。尽管2003年教育部颁布《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下简称标准)中没有明确提出“批判性思维”的目标,但《标准》在课程性质、理念、目标中都渗透了批判性思维的因素。在课程性质中,《标准》提出:“高中历史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理念上提出:要“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目标上提出:“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可见,这些表述已然表明高中历史课教学并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现成的历史知识,而且要把历史课当作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正是其中应有之义。

其次,是历史课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创新教育是2l世纪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也就是要以培育学生的创造性为旨归。创造即是破旧立新,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性是创造性的前提与基础。历史学科的属性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历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是确定的,无法更改的;另一方面,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却具有主观性,由于受制于自己世界观、学术修养及所占有历史材料的多寡,教材对一定历史现象的阐述,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评价上不可避免会存在片面性,甚至出现谬误;第三,在大众传媒时代,形形的媒体通过历史题材的小说、影视等信息向学生传播所谓的“影像历史”、“民间历史”等,而这些“历史”与真实的历史大相径庭。凡此种种,都需要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鉴别真伪、去伪存真,了解真实的历史。

第三,是高中历史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当前,高中阶段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应试教育”的驱动。具体到历史课的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授教科书上“正确的”历史知识;学生的作用在于接受这些“正确的”历史知识;双方的目的是争取历史这一科在高考时取得高分。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并不十分关心所教知识的真实性与价值,他们关注的是“分数”,没有把历史课当作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基础和载体。这种现状与素质教育的方向背道而驰。教育的目的是解放人的潜能,促进人自由本质的实现,以面对迅速变化着的世界。因此,需要改革历史课教学“灌输式”传统的方法,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挑战传统的精神,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顺应这一趋势,就需要在历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3 在高中历史课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精神,即敢于质疑,能独立思考;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技能,即具有较高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因此,要真正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尝试采用以下策略:

一是在观念能力上教师必须符合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教育观念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思想基础,并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的容器,只是单纯地接受教师与教材上面的现成知识,相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其积极地探寻和评价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历史课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提倡与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此外,教师本身要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素养。要敢于与学生对话、讨论,教师本人要敢于批判性地看待历史课本,反思教学过程,公开质疑自己的观点和假设,身体力行地倡导批判性思维,要注重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并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批判性思维的魅力。

二是在教学氛围上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民主与和谐的课堂环境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都是平等的主体,大家以问题为中心,以学习知识为目的,在课堂上展开平等的交流与对话。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破除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绝对权威地位,不容许学生对教师与课本有任何的怀疑,需要变这种单向“灌输”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对话。二是要宽容错误,不论是教师的错误还是学生的错误,每一次的错误都是走向真理的基石。不仅应允许师生犯错误,而且要欢迎大家指正错误,只有如此,才能在相互的批评指正中教学相长。三是要提倡质疑精神。质疑是批判的前提,“不唯书”、“不唯上”,实事求是,让学生敢于质疑,学会质疑,把历史课堂真正变为解决问题的场所。

三是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长期以来,在高中的历史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问得少;现成的结论多,自己的结论少。探究式教学法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为现成的结论所牵绊,通过收集史料及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大胆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注释

①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科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5.

②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38.

③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8.

第2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英美电影;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

一、引言

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

在我国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起步较晚,在近十年才有一些论文、论著问世。纵观我国外语教学,由于长期的“填鸭式”教学,“多年来(文秋芳,刘润清2006),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一直存在着重语言能力训练、轻思维能力培养的倾向。”现行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指出:“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课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

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如朱新秤等认为:1,培养批判性思维是知识创新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2,批判性思维是帮助大学生适应“知识爆炸”时代、鉴别和抵制网络时代各种知识霸权的有力武器;3,批判性思维培养是学生心理与个性发展的需要。心理发展是一种内化过程,是个体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之间的对立统一,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4,批判性思维对于社会经济及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Hunt指出,批判性思维素质“将决定生活质量及美国甚至整个地球的未来。”因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必要的。

英美电影以其书本及其他视听材料所不具备的特点和独特的形式,为学生们打开t望西方国家语言与文化的窗口,因而备受学生们的喜爱。鉴于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在英美电影赏析中进行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尝试。

二、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英美电影赏析

美国CT运动的倡导者恩尼斯(Robert Ennis)(1962)对CT的定义为“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伯林(sharon Bailin)则把CT定义为“对相信什么或如何行动的问题情景的透彻思考。思维者想要形成理由充分的判断并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就是具体化为优质思维者的品质。”美国哲学学会的定义是“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估、推论,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探究工具。”保罗(Richard w,Paul)博士指出(1995):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批判性思维是积极地、熟练地读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支配信念和行为的那些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通过观察、实验、反省、推理或交流收集或产生。在其典范的形式里,批判性思维以超越主题内容的普遍智力价值为基础,具有清晰性、准确性、精确性、一致性和相关性等特点。

德格勒珀(Kees De Glopper)(2002)认为CT包括解释能力(批判地阅读、倾听和观察)、交流能力(批判地写作和表达)、批判的知识(批判性思维的工具)及批判技能(语境的解释、意义的澄清、论证的分析及综合性地考虑全面评估结论)。

《现代汉语词典》对批判的解释是:批,即评论;判,即区分、评断、剖析。所以,批判是指对言论、行为进行分辨、评断、剖析,以见正理。因此,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怀疑的、分析的和批判的。

综合上述观点,我国专家学者罗清旭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个体对产生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证据和评价知识的标准等正确与否做出自我调节性判断的一种个性品质。它包括批判性思维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重要方面。批判性思维的个性倾向性反映个体的批判性精神,批判性思维的个性心理特征反映个体的批判性能力。理想的批判性思维者通常具有几个特质:勤学好问。信息灵通。理智思考,胸襟广阔,极强的适应力,为人公正,能理智地对待个人偏见,谨慎缜密,头脑清醒,在复杂的事物中能有条不紊、理性地选择判断标准,专注于探究,坚持不懈地寻求学科和探究所允许的精确结果。因此,培养好的批判性思维者就是朝这个方向努力,就是把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和其他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

国外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途径主要有三种(罗清旭2000:83-84):1,设置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程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国外的不少学校和众多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中心往往遵循这种方法发展人们的批判性思维。这种培养方式有助于增加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系统性,但它需要有专门的教师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得到额外教育资源的支持;在学生方面,因需要新增课程,则可能加大学生的负担。2,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是在学校环境下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最常见的方法。也是一种最理想的方法。它有助于批判性思维的长期开展。并克服单独设置批判性思维课程的方式所遇到的主要困难。采用此方式的前提是广大教师认识到批判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对其理论与实践又比较深入地研究和学习。并且善于找出批判性思维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本文的第五部分就是来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策略。3,通过发展隐性课程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种隐性课程教育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一种有利于批判精神的成长的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使学生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逐步形成批判性精神。因此,批判性思维培养与学科结合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电影是一面镜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反映。它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英美电影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电影人物的刻画、描写。人物之间的对白等等。成为学生了解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的一种影像解读的窗口。

英语电影赏析以其系统的教学阐述电影的分析和解读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度解读一些英文电影文本,之后运用研究方法对具体的电影进行文本分析等,从而提高学生对电影的赏析能力和批判能力。根据英语学习的特点。在教学中首先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能力,提升鉴赏水平。在初级阶段我们具体运用了‰vey的跨文化意识提高的四个层次理论,即:第一层次是对异族文化难以理解;第二层次是通过文化冲突了解到与本民族不同的微妙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但仍是不理解;第三层次是通过理性分析,从认知的角度认为可以理解那些微妙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第四层次则是通过深入体验目的语文化,学会设身处地从对方立场出发来感受其文化,达到同感的理解。

由于学生多年的语言学习,加之其他的信息来源,他们 对西方文化已有了初步的理解,因此,我们重点从第三层次开始,就是在电影文本分析后,教师抓住课本中出现的西方文化现象,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行比较分析、批判性地鉴赏。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提高学习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一些品质如:独立性品质、广阔性品质、深刻性品质、敏捷性品质和创新性品质等。

同时由于组织学生进行东西方文化异同的比较。使学生理解了微妙的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直至能以对方的角度感受文化,批判性地接受异邦文化。而小组讨论作为教学中的常见活动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责任心和自主性,利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更多说英语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轻松、更安全的语言交际环境。

三、如何在英美电影赏析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师资培养

由于我国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师资匮乏,因此,如果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师资队伍,要系统化地培训师资。培训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从:(1)思维与cT理论概述;(2)语言论述以及形成批判性思维概念;(3)构思、报告、推论和判断能力的养成性训练;(4)进行论证训练和批判性地推理训练等几方面进行。同时开设逻辑课程,学习形式化逻辑、导论性逻辑和论证逻辑等。

2,合适影片的选择

并不是每一部英美电影都可以用来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的。可选择英美电影史中较有代表性的影片进行文化学习、鉴赏,在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文化现象等进行批判性的赏析,帮助学生形成客观的判断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运用“批判――提问”策略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参照布朗和基利提出的14个批判性问题的技巧来训练批判性思维

具体步骤分为:(1)初步赏析、赏析讨论、赏析综合归纳:(2)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初步赏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都可以从电影主题、电影情节、人物性格刻画、电影人物间的关系、电影音乐、叙述手法、电影拍摄技巧、灯光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提问,同时探讨上述因素对影片主题的烘托、陪衬作用;在学生依照上述因素赏析英美电影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4,国内一些学者朱新秤、刘儒德等认为。可从元认知训练进行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精神的培养

元认知是关于知识的理论体系。元认知监控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自觉的监察、控制和调节。它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解悟和反思,是自我意识在人的活动中的体验,是认知主体对其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通过元认知训练,可以发挥促进学生培养自我意识、计划、组织和监控的作用。

第3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教师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56-02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素质的载体。而批判性思维已经被列为未来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但是就我国目前的语文教育发展状况来看,高中生语文的批判性思维仍然得不到长期的重视。批判性思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而高中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其批判性思维的最佳时期。所以为了迎接时代的考验,抓紧抓准发展的机遇,积极推进批判性思维早期培养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势在必行。对于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他们应该自告奋勇地作为探索批判性思维的先锋人,主动承担起早期培养中国化模式的历史使命,但目前最需要做的事就是得到广大人民教师对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集体响应与支持,促进他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适当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

1.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

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但是,仍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常常被人们忽略,那就是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众所周知,信息是当今社会的首要资源,而学好语文是获得信息的基础。但随着信息的不断增长,我们面对的是庞大的信息体系,若想从众多的信息中找到对我们有价值的并且在有限的时间中利用上,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有选择性的获取信息。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所以我们必须要具有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这样才有可能不被大量的信息所淹没或者被其他人误导。批判性思维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贯穿于学生心智发展的各个时期,其中,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更是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和培育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当然这离不开教育部门的重视,更需要科研单位、专家学者的不懈探索,同时也离不开学校全体师生的一致关注和协同努力。

语文在教育界中承担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它不仅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适当的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同时使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自己独特的鉴赏力和感受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容,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想清楚了的事情才能写出来,要想将写的内容有条理就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所以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应该放在培养学生思维上。虽然,批判性思维在国内还未被重视,但是其重要性已经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的显现出来。而学校、教师也开始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养。在高中期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为学生将来进入高等学校乃至更高学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书面材料。

2.培养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2.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一直以来,我国高中教育所用的教材都是专家编制后在全国统一投入使用的模本,老师又都是照本宣科地讲述教材内容,学生们只可以墨守成规,不可以质疑出新。而学会质疑则正是学会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教师一定要启发学生大胆质疑。譬如,在学习《师说》一文时,老师带领学生读完文章以后,不要讲述教材的固定内容,而应就本文中的观点,让同学们去思考"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作者对"师"的定义是否合理,以及在当今社会该如何定位老师的作用。或许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不敢说,会提不出问题,这没关系,老师应该诚恳地鼓励学生,或者先由教师来发问,然后向学生请教,需要时可以与学生一起去收集分析资料、调查、访问等,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但要重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只起引导的作用。把主动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因为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他们才会印象更深刻,他们才可以主动探究中有更多的收获。

2.2 .创设批判性思维的学习环境。要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去学习,首先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课堂气氛热烈了,学生的头脑才有可能被激活,批判性思维的星火才有可能被点燃,学生的见解才能更深入独到。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平时课下的时候多与学生交流,在心灵上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不再害怕老师。同时也要让出半个讲台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唱独角戏,是"填鸭式"教学,即老师讲,学生听或记,全部课堂都是教师在那里拼命灌输,学生毫无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更不要说发表自己的见解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空出时间,让出讲台。老师可以提前分配任务给学生,让学生课下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讲出自己的见解。学生通过思考、搜索、探讨、发现、讲解,自己解决问题,而无需把问题在课堂上"格式化"。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评判者,要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学生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4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再认识;途径

批判性思维在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批判性思维课程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源于北美,继而在世界范围内兴起。20世纪80年代末,“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被引入国内,之后很多中国学者也对此问题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刘东虹从对大学生的英语写作的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仍然受制于权威观点,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个人见解。而黄源深则评价外语专业学生的思维现状为“思维缺席”。孙有中、文秋芳、刘润清等众多的学术专家认为中国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加强培养,需要投入更多地努力。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概念最早被称为批判思维之父的美国教育学家杜威(John Dewey)提出。1987年,美国批判思维权威人士恩尼斯( Robert Ennis)指出:“批判性思维就是在确定相信什么和做什么时所进行的合理而成熟的思考。” 1990年, Facione 在最著名的the Delphi Research中提出,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倾向两个方面。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诠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自我调节,批判性思维倾向包括寻找真理、开放思维、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探究能力、认知成熟度。总之,批判性思维是一套复杂而严密的思维过程,侧重于人们对事物的分析、评价能力等,并以此指导和决定理性的行为。

二、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误区

通常我们认为批判性思维在于“批判”,在于对事物本身的否定,并且认为它是仅限于课堂上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认为批判性思维就等同于逻辑思维等。基于这种对批判性思维表层、不全面的理解,笔者在此做了简单的阐释。

1.批判性思维是对问题的合理认识和谨慎反思,而非对事物的一味否定

“批判”意味着对是非的判断以及对被认为是错误的思想和言行进行批驳否定。因此,很多学者望文生义理解批判性思维,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专门否定和批驳其他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片面地扭曲了批判性思维的实质。目前,采用较广的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是恩尼斯(Robert Ennis)提出的,即“在确定相信什么和做什么的时候进行的合理而成熟的思考,并用此来指导我们的信念和行动”,这个概念本身不包含任何“否定”的意思。因此,学者们需对批判性思维“否定”事物的一面有新的认识。

2.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技能,更是一种长久的思维模式和习惯

现阶段批判性思维更多地被作为一门单纯的课堂技能所认识和培养。众所周知,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人们认知能力的提升,对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但是,批判性思维作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绝非仅限于课堂。它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对待任何问题时需通过个体的思考,对看到听到的事物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方法等做出个人判断,从而正确、合理地指导行动。把它作为一种长久的思维模式和习惯来培养是势在必行的。

3.批判性思维不等于逻辑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有共同点。批判性思维首先是一种逻辑思维,它从属于逻辑性思维。它在分析事物时也需要演绎和归纳等各种方法。但是,批判性思维有别于逻辑性思维之处在于,批判性思维更关注思维的真实性、精确性、意义和价值,更强调思维的见识性和思维性。也许,逻辑思维的结果是符合逻辑的,但是未必是有意义和价值的。鉴于两者的微妙区别,笔者希望更多的学者对此悉心理解。

三、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的场所与方式,充分利用课堂提供的有利条件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最切实可行的,以下笔者对于如何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给出几点建议:

1.适当的调节课堂氛围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变以“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的课堂,打破“师道尊严”的格局,营造和创建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敢想敢说的机会,并且为学生提供分析、评价他人思想、言行以及其他事物的平台。对于学生独特、创造性的想法和见解教师需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和启发学生独自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悉心分析问题,大胆找出新的解决方案。例如,教师在讲解完自己对某事的观点之后,可鼓励并通过适当启发,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并且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之后给予肯定和鼓励,甚至在学生独特见解的基础上给予更多的启示,力求学生思想的进一步飞跃,让课堂成为一个思想与灵感飞扬的地方。

2.合理安排课堂活动

适当的课堂活动能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又一重要渠道。活动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兴趣、热情,学生更是从合作中得到更多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机会。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备课工作,设计好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力求每位同学参与其中,享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并且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英语课堂中学习了“广告”这一主题之后,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对课本上的广告语进行分析和评价,讲出广告语好与不好的原因,如果不好请给出修改方案。通过互相合作和启发,学生不仅掌握了其中的生词、句型,而且也在参与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

3.在教学内容上更侧重于现实生活

典型的方法就是案例教学,它的最大特色在于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融入生活,倡导自主学习。传统的教学大多脱离实际,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决定了教师传递信息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剥夺了学生思考和创新等各方面的权利。反之,案例教学要求学习者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把学习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多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学以致用,而非空洞的纸上谈兵。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主要途径。课堂高效和批判性思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两者共同提高,完成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四、结论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有独树一帜的作用,决定了正确、客观地认识批判性思维并充分利用课堂对其加强培养已是众多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批判性思维是大学课堂高效性的重要条件和促进因素,大学课堂则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发展途径和实现媒介。教师和学生需在正确认识批判思维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努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并使之在教育和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陈则航.批判性阅读与批判性思维培养[J].中国外语教育,2015(2).

[2]戴维・希契科夫.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12(11).

第5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教学;积极、持续的影响;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人格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7-0004-03

批判性思维是指人们“为了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批判性思维不仅在本质上是一种能动、独立的思维能力,它还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因此,它对个人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小学生正处于思想、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课堂教学能够对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施加积极、持续的影响,将十分利于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习惯和批判性人格的形成。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本质以及从中小学即开始培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一)对批判性思维本质的认识,决定了中小学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可能性

尽管思维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以及人类思维本身的缺陷,人类将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各种假象的困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是人类透彻审查自身和他人思想、观念的力量。一方面,作为高阶思维能力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理念、承诺、努力和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力还需要持续、有技巧地进行“思维训练”才能够形成。另一方面,学界目前基本上已经认可批判性思维至少包含了对于论题、问题、命题、情境的识别和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论题、问题、命题、情境的分析和评估,以及更进一步地去寻找新的论据补充、完善先前的认识(此步骤被称为推论和说明),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可能渗透着对自我认识活动的反思(或称为自我调节);学界还认为,批判性思维倾向更多地与人们的好奇心、联想力以及对于事物探索和检验的习惯和态度有关,而理性的好奇、谦恭、怀疑、勇气、换位思考、系统、真诚、执着、灵活等特征,则是批判性思维者普遍拥有的态度倾向。因此,批判性思维能力本身并不是一种神秘的、不可捉摸的能力。人们对于批判性思维本质的这些清醒认识,使从中小学阶段着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了可能。

(二)从中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可行性

任何学习活动的开展,都是在感知的基础上,运用比较、鉴别、抽象、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来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小学阶段是人的身体和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自儿童进入小学,进入正规、系统的学习活动开始,一直到整个初、高中阶段,其思维水平将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到逻辑的质的飞跃过程。其中,小学生的思维更多地依赖于具体可感的形象,而初、高中生的思维则更多地利用抽象符号进行推导。但无论在哪个阶段,中小学生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会经历以上完整的思维过程。那么,一方面,在这个思维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的分析、评估、推论、反思等中、高阶批判性思维技能,则非常有利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对中小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不断的有意识的引导或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中,很早就可能知道“推理和事实的重要性,学会在论辩中尊重他人的观点,虚心采纳他人的观点、愿意换位思考……而当他们变得更加成熟的时候,他们将有能力也有意愿去扩展其智力资源,以便做出更好的判断。可见,从中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完全可行。

二、课堂教学是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多种可能的渠道和途径

作为一种由逻辑技能和态度倾向要素共同构成的思维能力,人们可以借助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渠道和途径来培养。例如,从社会角度来看,当一个社会能够持久地关注人们的质疑精神,全方位地倡导、鼓励思想开放,崇尚理性的真诚、谦逊、换位思考、自信和理性的勇气等思维品质,我们就认为,这样的社会是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的;而对于一个学校、一个家庭来说也是如此。约翰·杜威是最早对学校的反省思维(批判性思维的一种)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的现代学者之一。在杜威看来,对学生的反省思维造成一定的影响的学校因素,包括“教师潜在的和显性的影响、学业性质的影响、教育的现时目标和理想的影响”。例如,在阐释教育的现时目标和理想目标的影响时,杜威指出:在教学中,以外在的成果为标准的做法,表现在人们只重视“答案正确”,从而使教师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学生的操行方面,仅仅要求学生遵守校训、校规,而忽略了学生积极探索和深思习惯的养成,这都将不利于学生反省思维习惯的养成。而改变这种状态,就能够使学校的反省思维的影响因素逐渐形成并不断得到强化,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二)课堂教学是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最重要渠道之一

尽管影响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的渠道和途径是非常多的,但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无疑处在众多影响因素的中心位置。关于课堂教学为什么会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首先,课堂教学占据着我国中小学生学校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各个方面的影响往往会比学校其他渠道的影响要大得多;其次,课堂教学是人类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制度本质特征的最集中体现,在传递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方面,课堂教学与生活中其他偶然性和随意性的知识经验传递方式相比,其本身就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这一优势运用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面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将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批判性思维环境构建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第6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批判性思维培养;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078-04

一、概要

当今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人才的培养方向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促进中国现代化发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一直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近几年,教育部开始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全国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开办了各种类型的创新拓展班,创新实验班。这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特点为“按类招生、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转变了以往进校就选择专业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为专心的打好基础。为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为社会国家输送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的目标,创新实验班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活动开展、教员配备和学习模式上与一般本科班有着巨大区别。这样的创新实验班包括国防科大的“钱学森班”、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中山大学的“逸仙班”和湖南大学的“李达班”等等。其中,所有实验班在选拔学生时都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坚持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不仅是因为英语是人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工具,还因为英语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创造财富。随着国家的发展繁荣,教育也随之枝繁叶茂。教育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命运,它更加改变了国家的命运和发展。由于信息系统的高度发达,信息和知识也体现出全球化的特点。各国为了抢占知识和信息的高地纷纷出招,从教育入手推出教育改革,提出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建设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开始参与研究工作,美国更是在培养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上下大力,要求高校必须开设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同志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伴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高等学府进行深造,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批的人才,这些人才都是国家经济的推动力,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不同于大众教育,精英教育是一种“质”的教育,以培养少数专业顶尖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为追求。这种采用高水平、高规格、高标准的教育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活动,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新事物。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速度一直处于世界前列,然而如此快速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生活的日新月异,还暴露出了中国教育的短板。中国的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是进校选专业,公共课和专业课同时开设,课堂授课以老师所讲为准,课后学生按照老师要求完成作业,最终用考试验收学习成果。这样的课堂不利于激发学生创造的活力,也不利于其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人才思维模式僵化,则会引起一连串蝴蝶效应,在未来的工作科研中,思路打不开,光有知识而不会灵活运用自用,只能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别人的理念思路,事事受制于人,更不可能同人竞争。所以培养中国自己的拔尖创新人才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三、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1.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对“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定义是众说纷纭。如认为批判性思维泛指人类对某一事物与现象长短利弊、真伪对错的剖析和评析,即:通过对认知对象的分析、质疑和论证,形成独立、异同和正确的见解。美国畅销书《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Critical Thinking)中提到:批判性思维就是指审慎地运用推理去断定一个断言是否为真。无论怎样定义我们都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强调的是要带着疑问去看问题,要独立地看、辨证地看,而不是照搬照抄,全盘接受。如果不能批判地思考,就只会浮于知识的表面,问题的表象,事物的表层。无法洞察到事物之间真正的规律,找不到问题的症结,那么所做所想也就无法得到拓展和延伸。批判性思维是既依靠知识,有掌控知识,在批判地思考中知识不再是书上呆板而毫无生气的文字,而是变成了人探索未知和控制已知的利器。如今在美国等在教育上独树一帜的国家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相当重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判断能力。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现在的教育模式。美国的教育理论界十分重视对“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的研究。批判性思维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批判性思维以清楚、正确、关联和逻辑标准为基础、并可以形成准确的判断;其次是这些标准可以连续运用到“自我纠正”过程中,并有利于学生在动态活动中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第三是,学生利用自我评价标准可以自觉地提高思想行。

2.拔尖创新人才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密不可分。创新要求的是人对未知的探索,甚至创造未知,拔尖创新人才必须能够灵活多变,不受惯性思维模式影响,多角度的探索新事物。而批判性思维则是其中的核心影响因素。人怎样才能打破束缚,用新的视角看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呢?这就需要人能够剖析研究对象的真伪,去伪存真,通过分析、质疑和论证的方式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因此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原动力和催化剂。学生如果不能独立地、批判地看问题就不可能真正的创新。拔尖创新人才本就是经过层层选的精英中的精英,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素质上都略高人一筹,培养这类人才的目的就是为各行业专业培养领军人物,而批判性思维则是这类人物必不可少的能力素质之一。在培养人才的批判性思维方面,中国应当结合自身实际,而不是照搬照抄国外的教育模式,可以从借鉴开始,一步步摸索适合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方法。那么在培养其批判性思维的方式上就应与这些特点相适应。拔尖创新人才由于基础扎实,所以在接收知识上比一般学生花的时间要少,其理解力是不成问题的,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强调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自由运用知识,学会带着质疑的眼光看问题。

四、英语教学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英语教学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其语言的构成方式上就不同于汉语,这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语言的构成方式的不同反映了其上层认知模式的不同,这也就影响了人思维的模式。此学习外语本身便是对思维的一种锻炼,使人有机会从已经形成惯性的汉语模式中跳出来,以一种不同的逻辑思维方式组织语言,传递信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就具有神秘性和未知性,语言内部的奥妙并非像数学公式那样清楚明了,因此在语言学习中就更加可能激发出学生探索的兴趣,提供更大的探索空间。以往的教育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语法的灌输,教授听说读写这些基本的技巧,并没有探讨到更为深层的问题,因此,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时,其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应有一定的创新和调整。

1.教学理念。中国在推行大众化的英语教育之初的目的便是为了与国际接轨,适应全球化。因此英语教学从小学便开始就会教一些简单的语法,并且主要依靠练习加强英语的学习,直到大学,英语语法的基本体系已为大部分学生所掌握。如此填鸭和题海的战术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打好基础。然而,在大学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精英的教育中,再以这样的思路来组织教学则是对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浪费。拔尖人才都是基础牢固的学生,无需再开专门的课程巩固其语法和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而应将这些基本能力贯穿到其他类型的课程中去。但是有不能完全对学生放任自流,老师除了上课传授知识,还应当有充分的时间来引导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因此,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列入教学目标,当改变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成为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的启发者、引导者,要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批评和论辩的能力。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宽松的思考讨论空间,鼓励学生接触语言更深层次的问题,从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老师的批判性思维。英语从教学的理念上就应致力于改变学习英语“思辨缺席”这一综合症。

2.课程设置。培养批判性思维必须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其地位,这不仅仅是提高人们对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视,更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并且有利于成果的验收。在课程设置上应有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创新实验班就开设了批判性思维课程。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邀请加拿大国际知名批判性思维专家戴维·希契柯克教授为创新实验班“DIAN团队”的种子班学生讲授批判性思维。武汉大学也开设了全校通识选修课《批判性思维导引》。还有北京大学和青年政治学院开设了“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除此之外,根据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可以适当开设带有思维训练性质的课程如文学或语言学的课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7年正式颁布了《课程要求》,作为各高校等学校组织非英语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在课程设置要求高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比如文学本身就是作家创新思维的结晶,西方的文化、各流派文学产生的背景都可能引发学生探索性的思考,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背景、情节和潜藏的历史因素展开大胆的推测和论证,对其做出批判性的评价。这也就提高了其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语言学更是如此,如批评话语分析就是要求学生用批评的态度看待话语,从客观的角度来评价话语。在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时,我们大可不必过分强调设置类似大学英语这类基础课,而是本着为拔尖人才提供更多专业学科知识的原则,适当开设英语专业类的课程,从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思考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教材选择。选择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材应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和启发性,要避免教条和灌输式的编排,文章结构应多样,并且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从事例中引导学生思考,因此教材的信息量要大,并且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教材可以是教科书、也可以添加多媒体教材提高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现在市面上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书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是都具有一个特点,大量的进行案例的分析,然后话少量篇幅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说布鲁克·诺埃尔·摩尔(Brooke Noel Moore)的《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Critical Thinking),这本书到今年已是第九版,是美国最畅销的大学教材。类似这样的书还有很多,比如说斯特拉·科特雷尔(Stella Cottrell)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Critical Thinking Skill)理查德·保罗(Richard W.Paul)和琳达·埃尔德(Linda Elder)所著的《思考的力量:批判性思考成就卓越人生》(Critical Thinking:Tools for Taking Care of Your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Life)。毫无疑问,论权威性,国外的教材略胜一筹,因为其开设时间早,教材是经过一次次完善过的,虽然是全英文的,但是对于拔尖人才来说,读懂内容不会是难事。当然,除了选择国外的教材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著英语教材。利用英语授课则可以使学生既学习了语言,又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4.教学方法。当前的英语教学较以前已有了一定的改革,教育界都普遍认识到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模式不仅不能很好地锻炼思辨能力,还可能使“填”进去的知识在短时间内流失掉。目前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设置专门的课程直接想学生传授批判性思维的策略、规则与实施步骤,侧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另一种是把学科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相结合,主张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质疑与批判精神,把批判性思维技能培养与批判性品质培养相结合。课堂内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比如进行课堂演讲或者分组讨论的活动。要坚持启发式、引导式、互动式的课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会质疑。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能够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思考中去。长期的模式化教育和填鸭式教育,导致学生不善于辩证的看问题,提不出有深度的问题。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任务型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倡导的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任务型即老师依靠教材设计任务,并将任务交由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到思考、得出结论,最后每个小组进行汇报。这样的形式已经运用到如今的大学英语教育中,但是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在效果上不免就打了折扣,老师难以完全掌握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而且小组内多少存在浑水摸鱼情况,个别同学对学习任务的态度消极。由于拔尖创新班人数较少,而且学生基础牢,思维敏捷,这就更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的跟踪观察。

5.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老师应有针对性,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遵循思想性和多样性的原则。思想性就是教学内容要有深度、广度,在内容编排上有逻辑性,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要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而多样性则是内容丰富,有新鲜感,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多样性还保证了学生能吸收各类信息,从不同的视角思考,能够提高师生和生生互动的质量。一本好的教材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多样性,但是老师依然应当根据学生的层次来选择教材,可以在一门课中使用多种辅助教材以丰富教学内容,比如以阅读为主的课程,可以鼓励学生读报、小说、诗歌等。新闻报道所涵盖的信息量大,而且具有一定的评价性质,大多是针对现实世界中发生事件的评述,这样体裁的文章有利于激发读者的兴趣,容易激发学生之间的讨论。小说和诗歌也具有同样的特质,其体裁不同,流派不同,风格迥异,所宣扬的思想也是各有千秋。文学作品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特点,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会产生特定体裁的作品,这一点就十分值得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总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能再是一个个单列的信息点,而应该是启发性和思考性很强的内容。

6.活动与讨论。活动与讨论往往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所学内容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方式。西方国家在大学本科阶段便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研究课题,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那么在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英语课堂可以更多的采取以讨论和学生自己上台授课的方式,引发学生在思考问题上的热情。一般来说,学习上的惰性可能存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中国学生总是认为每堂课的主要任务都在老师身上,老师在上面讲,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地坐在下面听就是了。而这样往往使得老师在提问时,大家也都很难去思考。而在课堂中或者课堂外,开展活动与讨论则是将学习和思考的“掌控权”交到了学生手上。活动和讨论加强师生和生生间信息的交流和反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思考,去分析、质疑和论证某一观点的正确性或逻辑性,这也就是对批判性思维的一种有效培养培养。而是用英语进行表述,则是对学生运用另一种知识结构进行信息表述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必然要参与其中。因此在全英文的环境下开展讨论活动,更加能够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五、结语

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没有人才就没有发展,而没有创新人才,就没有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创新。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这就导致了中国将在许多领域受制于人,与他国竞争就会后劲不足。中国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固化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而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是紧密结合的。所以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必须重视对其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英语由于其特殊的外语地位和与汉语截然不同的构成方式,也使学生需要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才能恰当地使用。因此我们应力求英语教学的创新改革,并加大对英语教学的投入力度,改变对英语的传统认识,使学生能在学习和应用英语的过程中得到批判性思维的锻炼,而不仅局限于将英语作为一门使用工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布鲁克·诺埃尔·摩尔,理查德·帕克.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M].朱素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付永庆,王伞,于蕾.论创新型精英人才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7):8-13.

[3]甘丽华.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实验班开授批判性思维课程[N].中国青年报,2011-06-24.

[4]顾颖.论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2(14):137-138,144.

[5]韩少杰,王小英.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2009,30(6):67-70.

[6]黄源森.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16.

[7]王建平.批判思维教学方法在美国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兼评保罗(Paul)的批判思维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5):47-50.

[8]吕慈仙,杨桂珍,程鹏,张大吉.综合实验班: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2011,33(3):49-51.

第7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批判性思维 培养 策略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在学界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在众多的解释中,普遍认同的是,“批判的”(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从语源上说,该词暗示发展“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批判性思维是对原有观点及其视角、证据、表达方式等重新“检验”、“辩护”和“再思考”。它既可能是否定的,也可能是肯定的;它既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也包括批判性思维品质。

一、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之现状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灌输式,教师按照书本知识去教,学生被动接受、存储老师教的知识,对现成的结论“不容置疑”,对权威“盲目崇拜”,对问题“先入为主”,对个人行为“亦步亦趋”。[1]长期受这种模式的影响,学生的思维缺少自觉的批判性,也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受到限制。

早在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就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70年代,批判性思维作为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焦点而出现,8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了美国和西方其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核心,90年代末,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了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第一条提出高等教育与培训的使命是“培养批判性和独立的态度”;第五条提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大学生,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课程需要改革以超越对科学知识简单的知识掌握,课程必须包含获得在多元文化条件下,批判性和创造性分析技能”。[2]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关于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主张,给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又指明了方向。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进行多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忽视是当代高等教育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已有学者开始研究批判性思维,2002年北京市逻辑学会召开了“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及批判性思维”的学术讨论会,在探讨批判性思维的含义、性质、作用的同时,还专门研究了批判性思维课程设置的可行性问题。[3]此次会议推动了国内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但总体而言,在我国,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的研究相当薄弱。一方面对批判性思维培养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将批判性思维视为一种简单的、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可以直接教授的技能。

二、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意义

由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不足,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心理发展和个性养成也受到限制,制约了大学生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1.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动力和基础。要创新,就要善于从已有知识中发现不合理之处,这个过程需要“反省”、“突破思维定势”、“有根据的判断”,需要激发大胆的想象,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2.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

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面对无数的信息,如果缺乏批判性思维,大学生就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取舍,就可能被信息的大海所淹没,被各种似是而非的解决方案所迷惑,使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难有立足之地。在这个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时代,对大学生而言,形成获取知识的积极态度和能力比单纯获取某些知识更为重要,而批判性思维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更为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高校从“知识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要地位,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重中之中。

3.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大学生心理与个性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和压力,使他们成为个性张扬、心理脆弱的一个群体。心理发展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是个性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之间的对立统一,批判性思维包含了对批判性品质的培养,在大学生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个体内化是对社会文化的扬弃,个体并不是完全接受呈现的所有信息,而是批判的理解、吸收这些信息。个体注意什么、发挥什么、选择什么完全是在其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取决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教育的目的是不仅要使个体继承现有文化,而且能创造文化节,要做到这一点,批判性思维是必须的素质。

目前,我国少数大学尝试开设了批判性思维课程,这虽是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应有之义,但绝不是全部。通过课程的学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学到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而对于其品质的培养却要复杂的多。

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当代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和技能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需要从管理、教育、服务等多方面努力。

1.管理方面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如前所述,传统教育观念不利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应是教育者尤其是教育领导者教育观念的转变。只有当他们意识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弊端,认识到应当确立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并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推广,狠抓落实,才能有效顺应批判性思维的特点,达到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2)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习惯于使用单一标准,特别是在考试中,通常采用标准答案,容不得学生标新立异,这种评价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而,应改革对学生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以事实为依据,用科学的态度和审视的眼光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产生新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只要学生思路正确,立论有据,能自圆其说,就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对学生成绩评价也应加大平时考核的比例,如课堂讨论发言、回答问题等,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环境。

(3)将批判性思维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体系

高校的教学任务不仅应该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应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成果,使他们明确自己的思考内容、方式,使他们学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不仅要求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而且还需要学生对自己缺乏理解的现象、学习中遇到的障碍等主动进行思考,作出回答。

2.教育方面

(1)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程教学是最重要的载体。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批判技能,也是一种批判品质,而技能的培训要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高校应开设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课程,逻辑学(尤其是演绎逻辑)强调推理的有效性和必然性,着重培训形式化的逻辑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课程致力于发现、分析和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与分析论证的标准、程序和模式,主要培养非形式化的思维技能,两者在培养批判性思维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

(2)将培养批判性思维融入学科教学

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要靠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课程,而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则体现为把批判性品格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思维习惯,这就离不开大量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因而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各门专业课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怀疑精神是批判性思维品质的首要内容,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在进行各学科教学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提高学生分析论证结构的能力和评价论证的能力。

(3)发挥教师的独特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教师自身必须是一个批判性思维者,要具备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品质,并能主动地把它们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是被动接受信息,而不是积极探寻和评价信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要努力确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在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运用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质疑和挑战,让学生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选择,提出不同的观点,开展平等的讨论,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论据,并检验其确凿性,从而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案例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进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品质。

具体而言,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学安排,为学生提供明确的理由。第二,在安排活动或作业时,选择开放性题目,要求学生评价社会热点问题和身边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创新欲望。第三,心胸开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而不要求学生重复老师所讲知识,能坦然地承认自己所犯错误并接受批评。

3.服务方面

高校在育人的过程中,服务育人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主要体现在为学生创设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宽松的学习研究环境、多样的社会实践环境等方面。

(1)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培育、营造一个整体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整洁、优雅的校园,高水平的学术讲座营造出的学术氛围,学校教职员工对学生的热爱和关心、主动的服务,会使大学生身心舒畅,产生巨大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宽松的学习研究环境

学校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创造宽松、舒畅的学习研究氛围,以减轻学生的畏惧心理。例如,扩大图书馆藏书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学生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供基础;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励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鼓励科技类社团的发展,营造创新的氛围,引导学生自觉地培养和煅练批判性思维。

(3)多样的社会实践环境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是技能的获得,更为重要的是品质的获得,因而在学生获得理性认识后,应将其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这就意味着学校要给他们提供多样的社会实践环境。

总之,对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靠高校中管理、教育、服务三支队伍的共同努力,只有在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为学生营造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使大学生在其中掌握必要的批判性技能,并付诸实践,从而不断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品质,达到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毕远志,沈贵鹏.略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及其培养.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2]刘汉民.论逻辑学教学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探索,2007(6).

[3]杨武金,阎景强.“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及批判性思维”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2).

[4]朱新秤.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高教探索,2002(2).

[5]左洪亮.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江苏高教,2004(6).

第8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教师;师生关系

21世纪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日趋苛刻。在中学阶段加强学生批评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我国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高中各学科中,语文学科最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成为首选方法。

一、批判性思维

1.批判性思维的含义

批判性思维这个名词是一种技能概念。美国学者杜威(J.Dewey)提出了“反省性思维(reflect ivthinking)”的概念,即可以主观、持续和认真地思考任意准则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探索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更是进行创新的催化剂。

2.批判性思维的特征

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表现方式是推理(论证、反驳),同时,它作为一种逻辑思维又相对独立于包括逻辑专门知识在内的各种知识,不同主体间进行批判性思维的程度不同,与他们对知识(包括逻辑知识)掌握的差异,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综合能力是有差异的,但是这种不同,本质不在于他们已有知识的多少,而在于他们思维能力的不同。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直以来,我国初、中级教育所用的教材都是专家编制后在全国统一投入使用的模本,老师又都是照本宣科地讲述教材内容,学生们只可以墨守成规,不可以质疑出新。而学会质疑则正是学会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教师一定要启发学生大胆质疑。譬如,在学习鲁教版必修一《师说》时,老师带领学生读完文章以后,不要讲述教材的固定内容,而应就本文中的观点,让同学们去思考“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作者对“师”的定义是否合理,以及在当今社会该如何定位老师的作用。或许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不敢说,会提不出问题,这没关系,老师应该诚恳地鼓励学生,或者先由教师来发问,然后向学生请教,需要时可以与学生一起去收集分析资料、调查、访问等,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但要重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只起引导的作用。把主动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因为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他们才会印象更深刻,他们才可以主动探究中有更多的收获。

2.创设批判性思维的学习环境

要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去学习,首先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课堂气氛热烈了,学生的头脑才有可能被激活,批判性思维的星火才有可能被点燃,学生的见解才能更深入独到。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平时课下的时候多与学生交流,在心灵上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不再害怕老师。同时也要让出半个讲台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唱独角戏,是“填鸭式”教学,即老师讲,学生听或记,全部课堂都是教师在那里拼命灌输,学生毫无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更不要说发表自己的见解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空出时间,让出讲台。老师可以提前分配任务给学生,让学生课下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讲出自己的见解。学生通过思考、搜索、探讨、发现、讲解,自己解决问题,而无需把问题在课堂上“格式化”。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评判者,要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学生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批判性思维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方法肯定是不容易成功的。教师要经常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特别是一些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看法的开放性问题,以激发学生去自主思考,自己去生疑。但更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设疑解惑,把主动权交给他们。比如学煜的《虞美人》,对“只是朱颜改”的解释是:“只是宫女们都老了。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课堂上有同学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朱颜改”改变的不应该是宫女,而应该是南唐旧主李煜。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就议论纷纷,各抒己见,课堂氛围一片热烈。当然,这就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所需要的基本形式了。不管是老师“激疑”,还是学生“自疑”,有了疑问,就要解决,而解疑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小组讨论,因为讨论有利于学生自觉地去思考,而勤思考之后就能更容易地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为了培养新一代的新思维能力,教师们不仅要在课堂上身体力行,在课余也要多探索方法。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甚至各行各业的人都要有这种意识,批判性思维的品质只有成为一种民族的东西,才有可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杜威.教育科学的资源[A].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吴志伟,孙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科技创新导报,2012.

第9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和思维;教学策略

英语作为全球化的一种国际语言,以及现在处于“知识信息爆炸”时代,各种信息让你看的眼花缭乱,面对如此多的信息,我们要具备一定的批判能力,既不能全盘接收,又不能全盘否定,而是通过自己的判断去挑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批判性阅读在培养批判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的批判性阅读就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去阅读,一边阅读,一遍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广泛的推理,进行总结,以及说出自己的见解评价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的培养需要一个科学有效的培养,以及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形成的,因此作为高中英语老师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着手;

一、创造轻松愉悦的英语阅读环境,消除学生的负性心理

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的心态,一个愉悦轻松的阅读氛围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的开放性的去阅读,讲解的自己的见解和阅读主体,老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学生们的阅读环境1: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拉近学生与现实世界的距离,2:尊重学生们的差异性,根据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此来活跃学习氛围。例如:

Life is what you thank is short,and life in unfortunately they are rather than be satisfied with every day ,work hard ,face the life of nature.if you to simple life then life will be easy to simple life ,then life will be easy for you Maybe you can be smooth sailing.

以上英文老师可以多媒体的方式播放给学生们听,让学生们感受英语阅读的魅力,同时能让学生们在听的过程中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去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啥,以及发现问题,并且说你出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互相提问的方式,相互合作学习,使同学们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减轻了学生们的负性心理,使阅读成为一种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批判性阅读的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的思维

发现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的重要,在批判性的阅读中质疑作者的观点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引起学生们一起讨论教学当中重要的一种阅读方法之一。学生们要善于用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去发现问题好,提出问题。因此老师在教学当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班级之间的讨论,分析,查证,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一过程有利于你我们批判思维的形成,进而逐渐引入深入的思考和创新,达到批判性阅读的目的。例如:

In China parents always try to help a child ,even to make important decision for their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however ,parents may respect the opinions of the children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views in decision-making.

学生们通过读以上一段话就可以提出同样是父母为什么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差距就这么大呢?老师这是就可以让学生们参考各方面的资料弄清中国与西方教学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认识到差异并且进行比较说出学生们的见解,通过这样不断的训练,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就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正确理解批判性阅读,在阅读中学会预测,分析和评价

首先我们要正确的认识批判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并不是变成批评,在阅读中我们要学会去预测, 分析和评价与文章相关的问题,所谓的预测就是根据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文章少量的信息,对文章的主体,内容作出预先的猜测。标题的预测与探究有利于阅读的策略的练习,使学生们的判断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通过预测文章以后,仔细的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的结构,目的和语言表达方面额问题,老师通过评价可以使学生们知道哪些方面的不足,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通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总结和创造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

以苏教版高二英语课程第五单元阅读文章The computer’s influence on the teenagers now.为例,此文章主要讨论计算机对现在青少年的影响。授课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们从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并引导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同学们通过分析得出不利的因素,老师借机教育他们不要对计算机产生过度的依赖,而是要适当的使用,通过这些一系列的措施使学生们逐渐养成对事物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进而使学生们的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培养学生们批判性阅读的习惯。

四、结语

批判性阅读策略的应用是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批判性思维的形成离不开批判性阅读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们的养成批判性阅读的习惯,进而使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