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建设与宣传范文

文化建设与宣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建设与宣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建设与宣传

第1篇:文化建设与宣传范文

[关键词]文化;创新;支持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110 ― 02

前言

“文化是创新的灵魂,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失去文化的人类是不可想象的”。文化由于其自身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发展的和进步的角度来说,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能够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全面发展,同时反过来对于文化的发展又产生进一步的促进和提升作用。

一、文化的宣传性

人类社会尽管以物质作为存在的基础,但是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界其它低等动物的本质区别,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因素,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区别于自然界万物的标志性成分,具有地域性、历史性、传承性,是民族特有的身份特征,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质发展程度和精神文明的现状。由于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决定了其具有强烈的文化宣传性。文化宣传性不仅体现在能够通过其自身的特性对相关的载体进行宣传,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化载体对其自身进行宣传,扩大文化的影响范围和力度,起到发扬光大的作用和效果。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经济崛起而导致的文化全球性传播,就是借助于经济载体的发展达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和效果。

人类社会是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构成,作为基础成分和起着支撑作用的物质文化得到极大丰富和充足之后,精神文化的需求就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精神层面的文化追求具有二重性,即大众性和精英型。大众性的文化是指民族共同的历史继承和追求,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曾经提出了“建设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而精英性的文化则是产生于传统大众文化基础之上的文化精髓,以精英人士和优秀的科技技术人才为承载的主体,受到整个社会的追捧和渴求,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对精英文化的追求也体现了文化的自我宣传导向性。文化的这种多元性体现了文化的丰富性和自我繁殖性。除了文化的自我宣传自我发展之外,利用文化自身的感染力进行某种事物的宣传也是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

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需要文化的熏陶,因为创新性人才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其所接受的文化知识水平所决定的。创新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是对于物质世界的再创造,是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具有实践的能动性,创新意味着变革,意味着要推陈出新,重心在“变”。创新性人才具备综合性的素质,包括知识、技术、能力,但是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指具有创新型思维和能力,如发散性思维、系统性思维、逻辑思维等,同时具有能够将其进行现实转化能力的科技人才,他们是新时代新事物的思考者和行动者。具备创新思维的创新人才目前正成为社会迫切需要的高端人才。“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函数”,同时创新通常包括“新的或改进产品的引进、新技术的引进、新组织结构的引进、新市场的发现、新的投入要素的发现”(熊彼特)。《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这体现出了国家对于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渴求。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贡献。作为创建创新性国家的关键所在,创新型人才和具有创新思维的科学家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科技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关键是具有创新思维的创新人才。因此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创新型教育。对于社会来说,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承担着为新世纪国家创新型建设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高校的办学方向和教学质量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也对高校自身的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上述因素,高等学校的文化建设宣传对于提升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可否认的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精力、实践,需要先天的资质和后天的环境影响,尤其是人文环境的熏陶。通过时间和时间的检验,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精神文化方面的支持。

与常规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以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按照常规的方法和思维处理问题行事为主,其目的是塑造人的创新型意识和价值观取向,重点是要使人才具有相应的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具有创造性。

三、文化宣传建设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人才的成长与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文化的特性和发展方向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特点。创新型人才通常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文化的作用具有独到的见解,能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阐述对特定事物的看法。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文化传播和教育活动,因为创新人才之所以能够具有较为出众的才能和思维就是因为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创新文化与创新人才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知名教育家涂又光先生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活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缺乏文化的社会环境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会造成巨大的缺憾。而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自然文化,同时也需要人文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文化氛围的配合。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所具有的文化素质不仅是将科学与人文因素相结合,同时也极为重视文学艺术的能力积累,以丰富自己形成创新思维的土壤,以便于对于创新型人才加以正确的引导。由此可知文化素养对于创新思维产生的促进作用。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越高,越有助于文化宣传的力度和效果,从而更快更好地促进文化内容的丰富和层次的提升。

因此,文化与人才培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二者是互为前提,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整个社会要形成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浓厚的文化宣传氛围,这样不仅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同时也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通过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为创新型人才发挥才能提供能够发挥才能的空间和施展才能的舞台,并进一步激发其创新的热情和创造的动力。

钱学森曾经多次提到:“一个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有科学知识,而且有文化艺术修养......”这句话表明了创新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多项能力和素质,即人才的培养科学与艺术文化的结合缺一不可。美国剑桥大学前副校长阿什比教授曾经提出,“科学教育中有必要增加人文学科......在理工科大学的课程中,如果没有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这种重要成分,就根本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意识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紧密关系,美国的高等院校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领域。这种兼顾全面通盘考虑将培养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和体系,体现了当前美国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新认识,同时也表明新时代条件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形势。因此必须要指出的是,创新人才具有相对的全面发展性,尤其是人文教育,具有方向性和引领作用,能够为创新型人才提供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精神方面的指引。否则缺少相应的方向指引,就会使得创新型的动机和行为陷入困境,产生相应的盲区。

对于创新型人才来说,首要的是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动机,否则创新型行为就无从谈起。而要从主观上具备创新的能力,脱离文化的影响和推动,则会使得创新行为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形成有效的创新结果。高素质的文化培养氛围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教育力,不仅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素质,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创新意识和理念,培养好奇心和想象力及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为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环境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动力,以便于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对创新型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育的作用功不可没。因此在进行文化宣传的时候有必要在教育过程中加强设计和引导,将文化因素体现和渗透于教育环节,此外在促进人才创新方面,不仅要从文化层面加强引导和鼓励,同时也要从人才的自身方面着手,多提供能够令其自由成长和发挥的空间和舞台,使其能够根据个人的成长和未来进行有针对性地实践,将理论与现实相互结合,以验证自己的所学是否与现实相符,是否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同时也要尊重人才,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尊重人才的首创精神,以实事求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扶持创新人才的成长,营造出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

结语

创新作为社会前进的推动力和人类进步的阶梯,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现代社会环境条件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途径和契机。创新是一种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过程,需要时间、环境、时机、以及相应的意识等,因此创新型活动的产生需要广泛而复杂的知识积累,具有交互性和区域化的特性,并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够一蹴而就。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复杂条件和因素,在这一培养过程中固然需要各方面的大力配合和相互协调,但是更应该有所侧重,因为“术业有专攻”,必须要大力发展个人的某方面特长,形成优势,而其中文化宣传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功不可没,因此必须加大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文化的指引为人才培养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从多个方面为人才培养提供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所需要的诸多保障,以便于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李云才.创新:知识经济的灵魂〔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第2篇:文化建设与宣传范文

关键词:宣传工作;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273-01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日益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局面已悄然形成。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前我国各线企业正处于做大作强的快速发展时期,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文化的形成、完善、延续、开展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宣传,本文将从宣传工作的角度出发探析宣传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稳步前行。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进程中优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企业文化建设关乎着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企业文化是每家企业的发展之宝。那么宣传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哪些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宣传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塑造传播者

企业文化的战略、宗旨、各项方案实施、制度执行等各环节都需要宣传。宣传工作通过行之有效的一些平台,将上述内容逐一或者逐项分解作宣传,使其传遍每位员工,他们心里萌生企业发展战略思想、管理制度、兴企理念;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牢记制度、勤学上进、使其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制度建设、管理文化等中长期发展战略一致。这样就塑造了企业的文化。例如,现在企业高呼的“以人文本”理念、团队协作精神;价值观、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等。

企业宣传部门应根据相应的企业文化内涵,相应的职能工作,进行宣传。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要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与职责,要时刻提醒广大员工注意劳动作业安全;在“法制宣传日”就应该结合每年普法知识重点进行宣传,例如“送法进社区”、“法律大讲堂”等形式将宣传主题内容送进千家万户。

通过宣传,将企业文化内涵中的精髓、理念、观点等传播出去,使企业内部都能做到上听下达的效果,这样企业文化中的一些内容随着岁月的积累,慢慢就会在员工心中生根发芽,企业文化也随之在员工中慢慢塑造成了。

二、宣传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

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宣传工作。宣传工作通过自身的平台、渠道会将企业文化建设舆论有所导向、有所取舍、有所推广。

单一的可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中,宣传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真正的“实践者”。企业文化从战略开始就离不开宣传,在宣传的过程中、就会遇到一些不同层面的认知,有来自一线员工的,也有来自中层干部的,他们的角色代表着企业文化中的某种共性特征。一项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的落实也是如此。它需要宣传工作去落实,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宣传橱窗、主题活动等一些直观的宣传媒介去引导性宣传,告知获悉者那一项是员工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那一项是企业管理制度、那一项又是企业所倡导的文化理念。

通过这些媒介直接或间接的宣传企业文化,在宣传过程中检验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时俱进的进行补充与完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宣传,同时宣传工作在组织宣传时,通过宣传也在检验与验证企业文化内涵中的内容是否合乎企业发展需要、是否合乎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宣传企业文化建设,也验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内容,所以从这种单一的层面上来讲,可以说企业里宣传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

三、宣传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者

企业宣传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仅要承担宣传,更多的是通过宣传使其达到效果。文化建设内容涵盖的层面比较广,企业文化建设一定是为企业健康发展服务的。每一项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企业经营生产过程等等都伴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宣传工作须依据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为主要报道宣传内容,通过企业宣传媒介将企业文化中实质性的口号、管理方针政策、会议精神等内容传播到员工的耳边,使得他们通过企业媒介得知、领悟、感知、认识到企业发展中的各方面工作,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将企业的发展推向新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宣传工作自然就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者。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每一项定位、内涵,都将通过宣传工作传遍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乃至通过社会媒体宣传到祖国大江南北。把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亮点、企业发展中卓越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凝练出来、传播到每一位了解或将要了解企业的人们心中,从而提升企业发展的凝聚力,使得企业发展阔步向前。

展望未来,企业快速稳健的发展必将汇聚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每一家致力于做大做强企业务必要考虑的思想战略,只有有效的加强宣传工作,使得宣传工作真正发挥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才能将企业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企业的宣传工作也需适时贴近企业文化建设、深掘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结合自身特点、卓有成效的宣传企业文化内容,将企业文化建设扎实落实到位、宣传到位,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凝神聚气、推动企业稳健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育涛.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S1期.

第3篇:文化建设与宣传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外语文化;宣传推广

1引言

自“十三五”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对外语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搭建良好的外语环境,吸引外资入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发展规划下,我国经济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地域限制被逐渐打破。只有不断优化外语环境、加强外语文化建设,才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城市外语文化建设现状

对于城市建设发展而言,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象征,同时也会影响社会整体的精神形态,关系着城市形象的塑造。除了本土文化建设外,外语文化建设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积极发展外语文化,是当前城市建设发展面临的重要使命。目前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都制定了面向国际的城市发展规划,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着手,加强国际联系,建设现代化、国家化城市。在此过程中,外语文化环境是外语交流的重要载体,外语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会对国际交流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发展要求下,国内城市在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过程中,既要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优质资源,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又要通过文化输出,让更多的国家认识发展中的中国。只有将外语文化顺利融入到我国城市文化体系结构中,才能满足现阶段城市发展的建设需求。古语有言:“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通过加强城市外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城市软环境,可以帮助国内城市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但是客观而言,许多城市在外语文化建设方面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指导,资源整合能力也有所不足。因此,有必要从城市外语文化建设现状出发,对其建设发展策略不断作出调整和优化[1]。

3城市外语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措施

3.1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

城市外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涉及各个行业领域,需要社会公众形成统一的认识,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外语文化环境,才能不断优化其工作成果。因此,为了顺利实现每个阶段的外语文化建设目标,应由地方政府统一制定管理制度,针对外语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对具体建设任务及责任进行细化分解,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比如青岛是一座开放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城市,在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青岛非常重视外语文化建设。通过以学校教育体系为基础,搭建外语文化传播途径,大力培养优秀外语人才。借助于渗透在各个行业领域的优秀外语人才,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营造良好的外语文化氛围。在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方面,青岛市各大道路、街道以及旅游景点,随处可见外语标识,包括政府机构、医疗机构、金融机构、商业机构等在内的城市主要运行机构,都有完善的双语服务体系。这与青岛市在外语文化建设中制定的统一管理制度有密切关系。通过制定统一的发展目标、详细的发展规划,并由专门机构负责组织落实,可以使外语文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此外,青岛市还在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分类奖项中,对外语文化建设突出贡献者进行表彰,极大地调动了各行各业人士及组织团体参与外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2]。

3.2整合城市外语资源

在城市外语文化建设过程中,外语资源整合工作占有重要地位。从目前国内已有的建设经验来看,主要将外语类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公共图书馆作为外语资源的整合中心,向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外语学习服务。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国际化城市,都设置有专门的外语文化教育和研究机构,其中配置有多名不同外语系的专家教授,从事外语文化研究和宣传工作,是城市外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但是客观而言,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外语资源整合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资源获取需求。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下,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网络获取资源,利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进行“充能”。因此,在城市外语资源整合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网络资源的整合。应在原有载体的基础上,根据网络传播规律,采取去中心化的整合与传播方式,让所有公众都能够参与到外语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并在同一的网络平台下,实现资源高度共享,营造良好的网络化外语文化环境。同时,应改变以往外语资源整合仅为精英教育服务的现象,将其作为一项公共资源,引导市民从兴趣出发,了解更多的外语文化,并利用网络为其资源获取提供方便。在此情况下,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外语资源整合的作用价值,为城市外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3]。

3.3加大政府干预力度

政府干预对于城市外语文化建设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也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干预措施。除了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外,政府机构本身可以作为一个主体,参与到城市外语文化建设过程中。比如通过发挥政府官方机构语言委员会的作用,对公众外语学习活动进行干预,引导公众提升对外语学习的重视。再比如,政府可以联合基层组织单位,并与新闻媒体合作,加强相关政策规划的宣传工作,让外语文化建设要求得到广泛认识。在对基层组织单位进行指导时,可以通过推行“行业100句常用语”,发挥专业英语测评机构的作用,促进基层组织单位整体外语水平的提高。还可以通过完善内部考核的方式,将外语交际能力作为影响岗位技能的因素,列入到岗位考核范围之内,与员工绩效评价及绩效奖金挂钩,激发起外语学习动力。在与新闻媒体合作的过程中,则主要通过宣传有关外语文化建设的理念、方法,进一步扩大政府干预范围,为各行各业的外语文化建设提供指导。通过不断加大政府干预力度,让外语文化建设及外语学习形成一种风气,从而不断优化外语文化建设工作成效。

3.4优化监督管理机制

为确保外语文化建设规划的有效落实,在城市外语文化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从国内城市外语文化建设情况来看,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在全国内处于前列,早在2002年开始,北京市就将外语文化建设纳入到城市法规中,并制定了专门的《市民讲外语活动总体规划》。在其落实过程中,则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和监督作用,详细制定行动计划,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督计划落实情况。还有深圳开展的“百万市民讲外语”活动和海南开展的“旅游英语100句”学习活动等,在其实施过程中,通过及时采集相关数据,掌握计划落实情况,使公众外语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借鉴这些先进的工作经验,构建完整的监督管理机制,可以对城市外语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优化。具体可以将外语文化研究机构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作为监管中心,利用大数据技术动态采集相关数据,并与计划中的指标进行对比,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此外还可以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包括外语文化建设基础、资源条件等,判断建设规划的可实施性,不断提高外语文化建设工作的系统化程度。

3.5拓宽宣传推广路径

在城市外语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拓宽宣传推广路径,使其得到更大范围的覆盖。以往在外语文化宣传方面,主要以不同外语语种的期刊杂志为主,但是外语杂志在我国学术期刊杂志中的占比仍然较少,约为5%左右,而且其载体形式较为落后,不利于扩大宣传范围。在融媒体时代下,应将期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等宣传路径结合起来,让外语文化得到多途径的传播。比如淮安在外语文化宣传推广工作中,通过基于网络搭建畅通的互动平台,让社会公众可以广泛参与到外语学习与讨论过程中。在内容输出方面,淮安市还将外语文化宣传与本市地标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双语宣传方式,不断扩大外语文化宣传空间。此外,淮安市还采取实体宣传与网络宣传相结合的方法,将公共场所标识作为宣传窗口,配合网络宣传活动的开展,实现外语文化全面渗透,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3.6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推进城市外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更多的群众愿意并主动接受外语文化。如今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对外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中国拥有较高的主动权。积极建设外语文化,是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加强对群众意识形态的引导,令群众能够正确看待外语文化,主动参与到外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在此方面,可以通过将外语文化与本地民族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形式各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相互理解,让外语文化得到更高的认同感。在人人学外语、能够讲外语的社会环境下,可以促进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推动城市建设实现国际化发展目标。

第4篇:文化建设与宣传范文

新媒体高职院校廉政文化制度建设高职院校作为廉政文化宣传和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有利优势,培养教职员工和学生树立廉洁的价值观,创建和谐的校园廉政文化。

一、新媒体为高职院校廉政文化建设带来机遇

新媒体的出现,使高职院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环境和任务都有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带来新的契机。

1.拓宽了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范围。新媒体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拥有了广播、电视和报纸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据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有70%的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95%的学生拥有职能手机,平均每个宿舍至少有3台电脑,手机几乎人手一部。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中,表现出传播范围狭小的弊端,以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范围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使校园廉政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广阔。

2.提高了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效率。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中的效率可谓首屈一指。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传统媒体,一般需要一定的制作周期,并且有固定的发行及播出时段,和接受信息都要受到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另外,在传播方式上原则性较强,传播内容比较单一。新媒体最突出的特点是传播的及时性,它能够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使校园廉政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形态更具多样性、语言更有感染力,广大师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共享廉政文化建设讯息,自主进行廉政文化教育学习活动。

3.增强了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互动。新媒体的互动特性,增强了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主动性。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负责部门可以运用新媒体的留言、聊天、投票等方式与广大师生进行全方位的互动,收集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确立廉政文化建设的合理方案,使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突破传统媒体在校园廉政文化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互动的局限性,也改变了整个校园廉政文化的确立过程。这种互动型的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方式,能够及时接受广大师生的反馈意见,跟踪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完善廉政文化建设,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解答,消除被动抵触情绪,提升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

二、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廉政文化建设提出的挑战

新媒体带来了多元化的校园廉政文化,如何在众多的校园廉政文化中把握主旋律,是高职院校的廉政文化建设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1.校园廉政文化舆论环境日益复杂。随着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形式日趋多样化,加之新媒体的应用人数越来越多,校园廉政文化的来源也日趋多元化,各种思想和各种观点交织在一起,使得廉政文化的舆论环境更加复杂。有一些人事故意利用校园网络和手机平台小道消息、制造谣言、恶意炒作,造成校园廉政建设出现认识偏差,引绪化矛盾。所有这些问题交织混杂在一起,使得校园廉政文化舆论状况愈加复杂,泯灭了师生判断对错、明辨是非的能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迎来了严峻的挑战。

2.校园廉政文化宣传管理任务更加艰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网站论坛、博客维客、短信微信等及时通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每个人既是校园廉政文化信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廉政文化信息的者、传播者。这种多方、转发、评论的传播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严格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在“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的连锁反映下,不良校园廉政文化的传播要远远快于主流廉政文化,加大了高职院校相关廉政文化建设部门的引导和监管工作。特别是随着职能手机的普及,教师和学生获取和传播廉政文化的平台也发生了重大转移,给传统的廉政文化建设方式和手段带来很大冲击,使得宣传和监管校园廉政文化的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

3.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监管制度落后。目前,高职院校的廉政制度建设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校园廉政文化制度与新媒体条件下的廉政新形势并存。在新媒体条件下,校园廉政文化传统的宣传教育制度、举报制度、监管制度、处罚制度等已经不能够有效地监管腐败行为。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更高级的校园廉政文化制度,更好地防范和规避校园腐败行为。

三、推进新媒体视角下高职院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举措

如何发挥新兴媒体在校园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积极作用,是高职院校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1.努力营造廉洁校园文化氛围。一要搭建校园廉政文化宣传新平台。除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内报纸、校内书刊等传统的宣传平台之外,还要积极开发学校网站、学校论坛、QQ空间、朋友圈等新兴载体,廉政教育信息,营造和谐廉洁的文化氛围。二要创新校园廉政文化宣传形式。除了廉政教育信息外,还可以通过播放廉政文化教育微电影、绘制廉政文化教育宣传漫画、连载廉政文化教育微小说,丰富校园廉政文化的宣传形式,引导教职员工和学生之关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廉政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

2.不断完善校园廉政制度建设。廉政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是防范和规避校园腐败行为的重要举措。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除了学校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在校教职工和在校学生的自律之外,严格的监管和惩罚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调查显示,监管和惩罚力度不够是致使高校腐败多发的首要原因。一方面,这是由于学校监管制度不完善;另一方面,是制度实施不到位。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校园廉政制度迫切需要与时俱进:一要加强校园廉政监管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二要完善校园廉政举报制度,利用多媒体快捷、高效的特性,多种渠道监督腐败现象;三要加大惩罚制度建设,有力打击行为,做到以儆效尤。

3.大力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实践。广大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实践,加强廉政文化教育的实际成效。从校内来看,可以组织学生网上开展廉洁微视频、廉洁歌曲创造大赛,加强学生们对廉政知识和廉政文化的认识;还可以举办廉洁文艺演出、廉政图画展览等,提高学生们关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兴趣;还可以针对学校的行败、学术腐败等问题展开网上建言献策和投票活动,发动广大师生做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人翁。

4.推动多方联合共建校园廉政文化。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在互动中的优势,把廉政文化建设渗透到校园建设和发展的各个环节。总之,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工程庞大,需要多方共建。

参考文献:

第5篇:文化建设与宣传范文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廉政文化建设 反腐倡廉工作 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不断转变,生活方式也愈加多样化,各种价值观的碰撞和交织,使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显得更加严峻,与此同时,党风廉政监督管理机制日臻完善。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持久渗透力?如何采取更加生动灵活、积极有效的方式让反腐倡廉工作更加深入人心?这是值得各界深思和探讨的课题。

廉政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关联,它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因此,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以廉政文化作为重要的思想道德支撑,以廉政文化的穿透力、亲和力和廉政文化的广泛性、独特性,巩固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辅助当前的廉政建设机制。在高等院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对学校反腐倡廉工作同样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对促进学校廉政建设的特点和作用

廉政文化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党风廉政教育,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廉政建设需要以文化为载体,文化建设应包括廉政内容,廉政与文化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廉政文化是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等为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是外延更加宽泛。党风廉政教育的“主体”是党政干部,可谓是执政队伍的内部教育,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则将其外延扩大到全体教师、职工和学生,更加符合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需要,也更能体现反腐倡廉工作的社会性。二是内涵更加丰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很大的包容性,经过实践检验,只要能积淀成一种健康文化、有利于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都可“兼容并包”,如廉政观念、廉政思想、廉政理论、廉政文学、廉政法规等。三是形式更加开放。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能为学校党风廉政教育提供“异彩纷呈”的载体和“百花齐放”的平台。

二、当前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曲高和寡。相当一部分单位的领导认为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当前加强和巩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种极为有效、更易接受的新形式,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号子喊得响、活动配合节奏慢的现象,部分单位没有制定具体的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总体目标、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安排,未开展活动或开展活动过少,也有部分单位开展活动时没有突出“廉政”二字,侧重点不突出,主题教育不鲜明,反腐倡廉氛围营造还不够浓厚。

(二)点高面低。调研中发现各个单位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有些单位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开展诸多喜闻乐见的校园廉政文化活动,使校园廉政建设深入人心,但是这些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未得到及时的推广、宣传。也有部分单位没有充分利用好网络、宣传栏等文化教育阵地宣传媒介,载体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重形式、轻作用。个别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态度不端正,将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仅仅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持有开展一次活动就能完成任务的心态,有的甚至认为最后简单地写写报告、说说总结就大功告成了,对活动开展的参与率多少、活动开展的形式是否符合本单位情况、活动开展的覆盖面是否广等问题一概不管不问,从而导致活动开展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四)缺乏群众基础。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大师生及各方面大力协调配合,但是,部分单位的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只有部分党员来组织、参与活动,有的师生甚至对此项工作悄然不知,这就使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失去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营造不出全校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反腐倡廉教育的社会覆盖面也会相对缩窄,从而导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能更深入地开展。

三、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举措

(一)积极发挥好各种媒体、载体的带动作用,扩大校园廉政文化教育覆盖面,确保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取得实效。要充分利用好文化教育阵地、宣传栏、广播、电视、网络等有效宣传载体,通过举办活动、开辟专栏、开展网评、竞赛等形式,大张旗鼓进行廉政宣传,使反腐倡廉深入人心。可以利用重大节庆活动,适时推出具有鲜明廉政特色的文体节目,极大提高廉政文化的知晓率。同时,要积极探索、挖掘新的行之有效的载体,确保廉政教育以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广大师生的文化形式走入师生之中。

第6篇:文化建设与宣传范文

1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1.1企业文化的内容及其意义

一般来讲,企业文化包含物质层、制度层、理念层三个层次的内容,具体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尤其对于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和信念体系,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法宝,是树立企业形象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1.2新闻宣传的内容及其意义

对国有企业来讲,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也关系到企业的和谐稳定。它是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干部职工在本职岗位上拼搏进取,励精图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要有领导的支持,员工的认可,因为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重要手段,是培育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树立企业形象、推进品牌工程、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窗口。

1.3新闻宣传与企业文化的共性表现

1.3.1工作对象一致。都是讲求以人为本,研究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作用对象都是最终落到“人”上。

1.3.2工作目标一致。都是通过发展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企业生产和服务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1.3.3工作任务一致。都是服务企业、服务员工,实现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4工作方法一致。都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范、约之以纪”。

2新闻宣传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软实力,在企业竞争中日益显现出其核心作用,作为助推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手段的企业新闻宣传,在这一过程中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企业推行文化管理,需要借助于新闻宣传,及时地将企业的价值理念、战略目标等信息进行传播,使企业的发展得到员工的理解、社会的关注和公众的认可,从而把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就转换成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最终为企业赢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下面,结合天津煤码头公司工作实际,探讨一下新闻宣传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2.1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天津煤码头公司成立以来,新闻宣传紧紧围绕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服务生产经营,贴近广大员工,弘扬主旋律,开展重点报道,为公司建设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作为公司内宣主要载体的OA网站,每年刊载稿件近千篇,涵盖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创新、党群建设、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此外,公司还通过《津港信息》、《工团简报》电子内刊及“神华津港”“、津港安全”、“青春津港”微信公众平台等宣传载体,定期刊发消息、评论,积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团结广大干部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争取广大干部员工对公司的认可,为公司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也为广大干部员工的文化认同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2.2树立形象,打造品牌,拓展发展的外部空间。

天津煤码头公司在做好企业内宣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开展对外宣传工作,为公司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空间。多年来,公司在神华“一网一报三刊”及天津港集团网站《、天津港湾报》发表了大量宣传稿件,持续展示公司的亮点特色、工作成绩及精神面貌,成为股东双方领导及兄弟单位了解天津煤码头公司的重要窗口。此外,公司积极拓展和深化与中央、行业及地方主流媒体的联系,以一些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为契机,不断加大在社会媒体的宣传力度,如先后策划实施了“抗风雪保电煤运输”、“绿色环保港口建设”、“新春佳节坚守岗位”等新闻专题,彰显了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积极作为的责任担当,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了公司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为打造“神华津港”文化品牌做出了贡献。

2.3舆论引导,助力沟通,维护和谐的企业氛围。

舆论引导是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典型选树、权威、政策释疑等多种形式的正面宣传,力争掌握“主动权”,占领“主阵地”,以正确舆论导向引导大众舆论,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确保公司上下“一条心”、“一股劲”、“一个声音”。从工作实践角度来讲,以天津煤码头公司2014年薪酬方案改革和2015年神华员工降薪为例,公司在上述两次事件初期均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遭遇了一些员工的不理解,为此,公司宣传主管部门研判形势、主动出击,组织公司宣传骨干撰写了多篇评论文章,让广大员工知晓形势、理解用意,同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政策释疑和问题解答,使两项决定最终得到了广大干部员工的充分理解,继而得以顺利实施,维护了和谐稳定的企业氛围。再例,天津港“8.12”瑞海公司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针对救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流言,公司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的引导和释疑作用,为灾后破除谣言、稳定人心做出了努力,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2.4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做好文化沟通的桥梁。

新闻宣传作为“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纽带,以其自身的先天优势,在公司上与下的工作联系和文化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领导的决策、部署及方针、路线,通过新闻报道或新闻评论的形式,及时传递给广大公司员工,让广大干部员工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司的发展动向和行动举措,为统一思想,团结一心,推进公司发展加油助力。同样,新闻宣传工作秉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员工”的“三贴近”原则,通过关注基层员工、关注一线生产,形成一批反映基层生产经营和员工思想动态的稿件,以新闻报道或领导内参的形式呈报给公司领导,为领导了解基层动态、做出相关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新闻宣传工作也起到了一种文化沟通和平衡的作用,推动了公司特色文化的最终形成。

2.5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积蓄宝贵企业文化要素。

新闻宣传通过大量的不可弥补、无可替代的珍贵图片、视频资料及持续的编年记事和新闻稿件,在客观上记录了一个企业的发展历史,展示了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对于窥探企业发展之道,挖掘优秀的企业文化要素,传承企业自身优秀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天津煤码头公司以新闻宣传工作积累下的宝贵历史资料为主要素材,策划制作了《津港神韵》、《渤海明珠》大型宣传画册,《神采华章》、《逆势前行跨越发展》企业形象宣传片等宣传文化作品。此外,还以公司成立五周年、十周年为契机,在股东双方主要媒介上策划了公司宣传专版和专题报道,举办了公司发展历程图片展,开展了主题征文和企业文化理念故事征集活动,对于总结、提炼具有天津煤码头自身特点,兼具神华和港口特色的企业文化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6文化宣贯,入脑入心,助推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一个企业的文化,不论是在培育发展过程中,还是在生根落地过程中,都离不开各种形式的宣贯,而新闻宣传以其天生特性,毫无疑问的成为了文化宣贯的重要载体和阵地。除却上文所述的新闻稿件、文化产品外,天津煤码头公司还在厂区显著位置布设了户外宣传牌板,用以宣传神华集团及公司的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在机关办公区及生产业务部、操作一部、操作二部、操作三部、神惠公司等生产单位建立了职工文化阵地,宣贯公司部署,展现员工风采。此外,天津煤码头公司还定期组织开展主题“文化宣传月”活动,推进主题文化的形成和落地。近年,公司先后组织了“责任”“、创先争优”、“精细入微”、“感恩”等主题“文化宣传月”活动,得到了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和认可肯定,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广大员工的相关意识进一步增强,实现了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3天津煤码头公司借助新闻宣传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成效

基于以上理解,天津煤码头公司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融合开展、协同推进。而该公司的机构和岗位设置特点,也为此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便利。作为神华大家庭中的年轻企业,天津煤码头公司没有像一些老单位一样独立设置党办、组织部、宣传部、文明办、工会、共青团等机构,而是集数项职能于一身,只设置党群工作部一个部门,形成了“大政工”工作格局。此外,在党群工作部的岗位设置上,新闻宣传与企业文化建设职能又同属一个岗位,使两项工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同考虑、同规划、同部署、同开展,统筹推进新闻宣传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以神华系统接受度最高、最为深入人心的“安全文化”为例,天津煤码头公司自成立之初,结合神华本质安全文化理念和公司港口行业特点,确立了“港口无轻伤、安全零事故”的安全管理目标。遵循这一理念,公司着力构建独具特色的“港口无轻伤、安全零事故”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行为准则,并且借助新闻宣传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贴近安全生产实际、贴近员工的职工安全文化宣传活动,创建和培育了公司“港口无轻伤、安全零事故”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在提高全员安全管理意识和思想认识,筑牢安全生产思想防线的同时,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以文化力激发执行力,以文化力引领生产力,让安全文化的软实力在港口安全管理中发挥了最大效应。天津煤码头公司在安全文化建设发挥新闻宣传的载体优势,开辟了专门的安全文化园地,集中展示基层的安全文化建设成果,通过印制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团扇,制作安全文化杯、安全知识笔,悬挂安全警示图片和安全警示用语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中来。公司还结合安全文化建设开展了“安全宣传报”、“安全文化进人心”等活动,以阐释集团和公司的安全文化理念;开展征集安全感言、故事、歌曲创作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开辟了《班组之家》、《班组安全文化宣传栏》和《安全文化长廊》,并且在部门走廊设置“安全文化宣传机”,滚动播放最新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安全学习资料,通过视觉冲击性强的学习方式达到寓教于乐的学习效果。此外,公司还在公司内网开辟了“安康杯”活动专题宣传网站,加强了竞赛活动的横纵向信息沟通,更加及时的传递“安康杯”竞赛活动信息,快捷地指导竞赛工作的开展,加大竞赛活动的宣传力度,成为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公司每年开展的安全生产新闻大赛、安全生产摄影大赛和安全宣传月活动也成为助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在包括新闻宣传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助推下,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喜结硕果,先后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安全文化宣传先进单位、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同时公司也被评为中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成为新闻宣传助推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两促进,双发展”的成功案例。

4如何更好发挥新闻宣传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新闻宣传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更好的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更有效的发挥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呢?结合工作实践和自身思考,笔者认为需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把握新闻宣传方向,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

正确的宣传导向是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题中之义。事实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人心涣散,后果严重。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应注重弘扬主旋律,宣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企业中心工作和生产经营大局。

4.2注重公司战略宣传,强化企业的文化认同。

企业战略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企业愿景目标的阶梯,也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它能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指明方向。注重企业战略的宣传,对内会引导员工形成文化认同,对外会帮助企业实现品牌效应,而这无疑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提供了驱动力,反过来强烈的文化认同又为企业战略的实现提供了必要保证。

4.3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贴近员工生产生活实际。

坚持“三贴近”,按新闻规律办事,是新闻宣传的内在要求。要把企业的发展同员工个人价值实现、员工家庭幸福等因素有机统一起来,把思想性、指导性和可听、可视、可读性结合起来,找准宣传工作的着力点、员工的关注点,多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真正让新闻宣传工作贴近员工、贴近生产、贴近生活,做活“人”的文章。

4.4突出“中心”意识,把握好新闻宣传的热度。

在确保正确宣传导向的前提下,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服务公司建设发展大局。围绕公司各个时期确定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的制定新闻宣传计划,增强宣传工作的“中心”意识,做到重实效、不跑偏。同时,在培育和宣传典型上下功夫,发挥好各个时期先进典型的模范引领作用,推进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各方面的工作,同时带动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员工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4.5创新宣传工作载体,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发展。

第7篇:文化建设与宣传范文

关键词:文化创新;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5-0040-0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ading Culture of Librar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nnovation

WU Yue

(Jiangsu Nursing Career Academy Library, Huaian Jiangsu 223300, China)

Abstract: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foundation of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is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nstruction of the reading culture of librar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 part of campus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cluding construction main body, construction channels and promotion platforms. Construction of the reading culture of librar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enhanced from the aspects of building good reading culture environment, offering embedded reading culture promotion services, and perfecting reading culture propaganda and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cultural innovation; library; reading culture; construction

阅读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引擎,是促进知识交流创新的桥梁。自联合国设立“世界读书日”以来,国内外阅读文化建设得到蓬勃发展。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移动阅读、网络阅读等多样的形式,也让阅读不再等同于“读书”,而是形成基于网络环境的阅读文化生态。在我国倡导全民阅读和“创新文化”的战略背景下,我们应该关注信息时代阅读文化建设的发展困境,采取措施重建阅读文化体系。

由于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存在文化教育缺失问题,缺少阅读文化积淀,急需通过阅读文化建设增强师生对阅读的认知。高职院校图书馆承担着辅助教学、科研与传承文化的重任,也是重要的文献资源传播中心。营造良好的阅读文化氛围,深入开展阅读文化建设工作,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职责和义务,也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探究卫生职业类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文化建设问题。

1 文化创新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关系

1.1 “文化创新”的由来

2006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总书记首次提出“创新文化”理念,指出应该大力发展创新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2011年在清华百年校庆上,总书记提出高等教育是文化创新的载体,应该将“文化创新”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我国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建议,将文化创新提升到战略高度[1]。大力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既充分吸收国外文化成果,也要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创新文化,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指导。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文化缺失现象,而以特色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创新,是高校必须承担的义务。

1.2 高职文化建设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高职校园文化是师生价值观、行为观与思维模式的综合体现,也与校园文化特质、校园环境有密切联系。由于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普遍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对学生的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高职院校文化教育处于边缘位置。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内容包括校风校规、行为理念、办学宗旨等,通过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可以丰富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而文化创新以文化建设为基础,强调对文化要素与文化资源的整合,通过深入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在校园日常管理中提炼文化精髓,形成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文化品牌。

1.3 文化创新是高职文化建设的提升

高职校园文化涵盖多方面内容,包括校园环境、校风校训、日常行为引导等,并非简单文化元素的堆砌。开展文化建设是对校园文化的补充与完善,也是对校园文化深入挖掘的过程。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具有约束性、激励性与导向性,而文化创新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能够进一步实现文化建设与预期目标的统一。文化创新是高职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也是文化建设由量变到质变的“催化剂”,有助于提升高职文化建设水平。因此,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应该相结合,通过文化教育与多样化的文化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和创新能力。

2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文化建设的意义

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的开展是促进文化创新的关键,不仅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对知识更新的需求,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1 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文化的内涵

阅读本身属于动态发展的文化现象,因此我国学者从文化的视角提出“阅读文化”的概念。阅读文化受到环境、制度与社会意识的制约,是基于特定的技术与物质形态形成的阅读活动[2]。阅读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符号,呈现出时代性、地域性、复杂性的文化特质。不同的阅读主体由于阅读行为、阅读习惯、阅读观念不同,导致阅读文化具有多样性[3]。而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文化,即图书馆用户在社会意识、阅读环境的影响下,在阅读制度与阅读文化活动的引导下,形成的关于阅读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理念的集中体现。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文化的形成,是高职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总体反映了高职师生对阅读的审美观与价值取向。

2.2 满足科研教学的需要

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是服务科研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部分。例如,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是具有专业性质的高职院校,无论开展教学、医疗实践还是科研活动,都需要大量医学参考资料。因此,该校图书馆医药卫生类藏书所占比例较高,建有医药卫生专业阅览室,为师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方便,也是向全校师生传播最新医学知识的前沿阵地。该校通过开展阅读文化建设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化的阅读文化实践活动,举办在线互动交流与知识讲座,可以促进师生提高精神文化修养,获取医药卫生领域的最新信息,提升医护专业技能,适应现代医学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2.3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需要

我院图书馆承担着培养医学卫生技能人才的重任,必须经常采购更新馆藏资源,为师生展示国内外医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同时也担负着引导学生正确阅读的重任。开展阅读文化建设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也是适应数字化阅读环境的必要途径。当前面对海量数字资源,以及阅读途径的逐渐增多,高职院校学生降低了对图书馆的依赖性,更倾向于获取网络阅读资源。通过对我院部分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调研,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有极强的求知欲,能够熟练应用各种阅读媒介,但是存在功利性阅读和浅阅读等问题。而医药卫生行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让很多学生将重心放在专业课程学习上,缺乏对阅读的正确认识。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的实施,对于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具有重要意义。

3 文化创新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要素

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涉及多方面,需要以健全的组织架构、丰富的宣传渠道保障建设效果。在结合我院图书馆实际建设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应包含建设主体、建设渠道与推广平台等要素。

3.1 建设主体

高职院校图书馆明确阅读文化建设的意义,并且健全阅读文化建设组织结构,是促进阅读文化传播的基础。图书馆不仅应该满足学生读者的需求,也不能忽视教师群体的阅读需求。这是因为教师在学生用户中具有一定的辐射效应,能够通过自身阅读行为影响学生的阅读偏好[4]。同时图书馆在成立阅读文化建设专职部门,制定阅读文化建设规划的基础上,也应该加强与校内其他部门的合作,需要校领导加强对阅读文化建设的重视,通过校内不同职能部门的协作沟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中,需要积极吸纳教师、学生作为志愿者,以“图书馆员+志愿者”的团队模式,扩大阅读文化建设的影响力,降低图书馆人力资源成本,维持阅读文化建设活动的持续性。

3.2 基础条件

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应该根据不同需求,针对用户的阅读行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只有与先进技术、理念相结合,适应教学需求与图书馆领域变化趋势,才能体现时代性。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不仅需要利用纸质阅读媒介,为用户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也需要引进视频阅览、电子书、手机阅读等模式,以先进技术与设备为支撑,让现代化阅读真正走进用户生活[5]。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大多以开展纸本阅读服务为主,目前需要引进数字化阅读资源,根据学院教学任务与科研进度,提供形式多样的阅读资源。深入挖掘医药卫生文献资源,建立具有特色的医学信息数据库,为用户获取阅读信息提供便利,为阅读文化建设的开展奠定基础。

3.3 推广平台

新颖丰富的阅读文化推广形式,不仅能够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用户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深入了解阅读文化,也可以促进阅读文化建设顺利实施。图书馆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第三方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化的阅读文化活动,以鲜明的主题和创新的组织思路,保障阅读文化推广效果。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主要针对本校师生,拥有与用户交流的特定渠道,在传统宣传推广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新媒体应用相对较少[6]。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利用全新信息传播媒介,如移动终端设备、社交网络,创建具有特色的阅读文化宣传平台。或者开展数字化阅读宣传活动,增强阅读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尽快推动高职院校文化创新。

4 文化创新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结合国内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的实践情况,对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可行性建议,以期提高阅读文化建设效果,为高职院校文化创新注入活力。

4.1 营造良好的阅读文化环境

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可以分为精神和物质两部分,在物质层面加强与阅读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精神层面则需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使个体受到影响,并产生阅读行为、阅读理念上的认同感。首先,图书馆应该开辟明亮、宽敞的阅读空间,结合高职师生需求进行规划布局,并且增设“茶吧”等休闲阅读区,为用户营造具有个性化、人文性的阅读环境。其次,图书馆应该加强阅读资源建设,扩展图书、电子期刊的采购范围,形成符合高职师生需求的资源体系。第三,图书馆通过宣传正确的阅读价值观,采用合理的阅读指导和阅读教育方式,改变高职学生长期形成的偏颇思想,推广健康、积极的阅读文化精神,让学生在接受阅读文化的基础上内化成行动力。

4.2 嵌入式阅读文化推广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联合教学管理部门,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安排学科馆员嵌入教学与科研活动中,为师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推广服务,能够增强学生对阅读的重视,提升利用阅读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开展与医药卫生相关的课程教学中,由学科馆员与教师协商,预留一部分时间开展专业文献检索知识,针对专业特点提供相应的阅读资源。为满足不用层次用户对阅读资源的需求,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积极加入区域阅读资源联盟,安排专人负责文献传递与互借工作,通过不同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弥补高层次阅读资源不足的缺陷。加强与专业教师的协作,根据教学内容为师生提供服务,创新课堂图书推荐模式,制定与教师推荐图书相关的制度,将阅读资源推送至学生身边,实现泛在化的阅读文化推广服务(见图1)。

图1 图书馆嵌入式阅读文化推广服务模型

4.3 健全阅读文化宣传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阅读文化建设并非图书馆单独组织、管理、宣传的工作,也并非一两场阅读文化活动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校内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也需要创建阅读文化宣传评价机制,根据用户反馈信息改进阅读文化服务内容,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保障阅读文化建设效果。高职院校图书馆首先应该对用户阅读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根据用户满意度、服务效果调查,直观判断阅读文化活动的开办效果。根据图书馆到访人数、图书借阅量、电子期刊浏览量等,综合评价阅读文化服务情况。根据对阅读文化宣传推广活动的评价,以及用户对阅读文化活动的体验和阅读信息反馈,不断完善阅读文化服务内容与推广机制[7]。利用先进技术建设图书馆阅读交互系统,方便用户之间交流阅读心得,激发用户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用户之间阅读文化的相互推广。

5 结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属于多学科信息集散地,也属于现代化信息情报中心,为高职师生提升专业技能提供了平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文化建设,作为高职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对于推动高职文化创新具有积极作用。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加入区域馆藏资源联盟,在相互交流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把握阅读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适当引进新媒体和新技术,创新阅读文化建设实践模式,以丰富新颖的阅读文化宣传活动,引导图书馆用户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为高职院校实现文化创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郑惠萍.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的校园阅读文化建设探索[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4):87-89.

[2] 彭凤兰.浅论大学阅读文化的衰微与传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2,24(12):139-141,152.

[3] 王姝,魏群义,黄娟.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架构与实践――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1):73-76.

[4] 龚花萍,孙晓,高洪新.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与评价研究――以华东地区图书馆为例[J].现代情报,2013,33(12):32-36.

[5] 谢蓉,刘炜,赵珊珊.试论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的构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5):87-98.

[6] 刘雅琼,张海舰,刘彦丽.创意为先,实效为王――北京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案例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3):77-81.

[7] 淳姣,姜晓,姜婷婷,等.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估引入CBBE模型研究[J]. 图书馆论坛,2015(1):48-53,104.

第8篇:文化建设与宣传范文

一、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的特点

(一)广延性

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在高校,也体现在社会中,不仅影响高校各个阶层的领导、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员,也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在学校,管理者与教师通过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宣传廉洁观念和廉洁意识,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大学生的廉洁意识的培养。大学生走向社会后,接触到形形的人,进入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自身的廉洁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周围的人,带动整个社会树立反腐倡廉的风气。

(二)持久性

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持久战”。每个人有自己的思维头脑和处事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培养廉洁意识和树立榜样教育需要持之以恒,需要“精神”。因此,要取得最大实际功效,对于加强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需要下“大功夫”。

(三)互动性

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不是“灌输”行为,而是“互动”行为。教育者在进行廉洁教育宣传时,他们影响着大学生,但大学生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自己脑中定位、筛选、过滤后汲取,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教育者,他们也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引领高校教育者不断研究,加强社会主义廉洁教育,推动廉洁社会发展。

(四)关联性

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并非在封闭环境中进行,而是与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它与社会、学校、家庭密切相关,不仅与学科建设相关,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学习,同时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影视文化各个载体形式进行宣传,也可去实习地参与相关实践,资源凝聚,形成“合力”,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进而推动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持续发展。

二、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三维一体”原则

“三维一体”原则主要是指将社会、家庭与学校相结合。在学校,高校教育者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来宣传廉洁教育与廉洁文化,使得大学生在意识上首先引起重视,在整个大集体中进行,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各个学科之间的交融,来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家庭中,主要是父母,通过构建和谐廉洁的家庭氛围,时刻引导大学生,从行为上塑造廉洁父母形象。在社会中,通过所见所闻,增强自己的分析力与识别力,将廉洁教育融入到各个宣传媒介中,如“海报”、“传单”、“墙体广告”等,来培育整个社会的反腐倡廉的诚信风气,更好地使廉洁教育深入人心。

(二)“两结合”原则

“两结合”原则是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以实践来丰富自己,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将廉洁教育贯穿于各个理论教学、校园文化以及文体活动,同时渗透日常行为活动和组织的各个公益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地进行廉洁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约束力和影响力,使大学生从意识上引起高度重视,在行为上认真贯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一中心”原则

“一中心”原则是在大集体这一综合环境中,树立自身的廉洁意识和廉洁行为。在高校,管理者廉洁执政,教育者廉洁从教,学生廉洁落实,整个由上而下地贯彻执行,对于“榜样”教育开展宣传,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不断地改善,不断地发展。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针对大学生不同的文化层次,以及未来不同的职业走向,开展合适的活动。其教育内容、教育的侧重面、教育的组织形式都应当尊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切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以正面教育为主,要立足于促进其心灵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势,推动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的正向发展。

三、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廉洁意识淡薄

大学生廉洁意识淡薄主要存在于两方面。一是部分高校领导在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定位上欠缺,认为高校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没有必要开展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有的认为廉洁文化建设是针对国家机关而言,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对廉洁文化建设不重视。也有部分认为整个社会的廉洁文化建设都有待提高,仅在学校这一寸土地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没有太大成效,效果极微,造成对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的放松和懈怠。二是大学生自身对于廉洁文化建设认识不足,认为自身现在还没有毕业,未脱离学校,培育廉洁文化建设尚早,没有意识到廉洁教育、廉洁文化对于他们以后工作的现实意义,对走上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具有一定的自律作用,现在他们的目光只停留在硬性考核上,关注奖学金、学业成绩和证书,而对于软性指标未提上日程,对于各种“证书荣誉”,考试作弊、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出现,使得其他同学效仿,造成学校存在许多不良风气,影响了整个学校的校风,造成了极其严重后果。

(二)管理体制落实不到位

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的高校虽已制定管理制度,但只针对教师和高校学生,极少针对管理者本身,缺乏一套系统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二是奖惩体制不健全,造成个别教师为了追求片面利益而忽视教师道德,造成了极坏影响,对于那些剽窃学术论文、抄袭以及作弊的学生,应该严惩以儆效尤。三是缺乏宣传力度、监督力度。高校应该设立专门机构来实施监督,加大监督力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宣传力度上要加强,让师生沐浴在廉洁教育下,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师生,真正做到宣传“无死角”,落实全方位。

(三)资源未充分利用

高校坐拥三大资源,但在培育廉洁文化建设路径上却未充分利用。一是理论资源。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廉洁教育理论未充分传播,即使在课堂上讲理论,但在实效上却没有得到体现,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没有充分发挥理论资源。二是师生资源。一个城市中,高校的人数在整个城市中占据相当的地位,廉洁文化建设的培育和落实在高校中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对于整个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廉洁文化建设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三是环境资源。一些高校不能把廉洁文化建设与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相结合,没有将资源最大利用化,造成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四、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的策略选择

(一)加强学校融合机制建设

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的培育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息息相关,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在大学生的自律能力,更关系到自身的综合素质。融合机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日常生活教育和校风建设三个方面。第一,课程学习过程是将廉洁文化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显而易见地呈现给学生,不仅有理论的灌输,更主要的是参与式互动,学生自身对于廉洁文化的认识各抒己见,能够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门“必修课”,时刻要树立廉洁意识,规范自身行为,真正做到将廉洁意识融会贯通。第二,日常生活教育是通过自身的生活行为习惯能够认识到廉洁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廉洁素养,注重自身的言行及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以身作则,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用廉洁意识去对待生活,真正从内心领悟廉洁文化建设。第三,校风建设体现在将学校的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相结合。利用宣传栏大力宣传、校园广播以及组织关于“廉洁教育”的辩论赛,利用网络平台不断丰富开展廉洁教育的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廉洁教育的氛围,通过这些活动深化学生廉洁文化素养,培育理性思考模式,树立反腐倡廉价值观,夯实道德底线、提高践行廉洁观的素养。

(二)完善管理机制建设

管理机制在学生事务中主要体现在监督机制、考评机制和服务机制上。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的培育必须秉持公平公正透明原则,学校设置专门监管机制,每周、每月不定期进行考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由学校党委、校领导牵头,建立各级、各院各处的监管机制,互相监管,负责对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效性进行监督、监察。考评机制上对于教师评职称、学生评奖学金和发展党员,应层层考核推进,对不手软,对腐败现象零容忍。思想纯洁是政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对于学生事务能真正公平公正,学生才能信服,特别是管理学生事务的部门,从实际工作中践行廉洁自律的信念,做到秉公执法,平等对待,择优竞选。服务机制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的廉洁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廉洁能力。不单只是服务于领导的考核,尊重学生特点,结合学校的发展和理念,从整体格局入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校是一方净土,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的培育,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和利用。

(三)发挥合力机制建设

第9篇:文化建设与宣传范文

__矿在推广__文化的过程中,无论从人员的安排、氛围的营造到制度的制定、推广的力度,都显示了__矿在推行__文化中具有组织周密、措施得力、工作有序的特点。总结三个月来的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__文化的推广,努力完善推广__文化的各项机制

9月2日,山西__公司召开__文化建设推进会议,我矿在当天下午就召开了矿推广__文化动员大会,全矿100多名矿科级干部参加了大会,矿党委副书记作了推广__文化的动员报告。随后成立了以矿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__矿推广__文化领导组,领导组下设__矿推广__企业文化办公室,将推广__企业文化办公室设在宣传部,指导全矿__企业文化的推广工作。按照__企业文化实施纲要的要求,我矿开始在全矿范围进行推广__文化实施活动。

我矿认真组织企业文化推进办的同志学习了山西__集团公司[20__]50号《关于下发和以及强化理念价值观渗透和推进视觉识别建设的安排意见》和__公司党发[20__]63号《关于下发的通知》文件精神。为使推广活动真正落实到基层,我矿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学习的通知》,并将《山西__企业文化手册》300本手册下发到各区(科)、队,要求广大职工进行讨论、学习。在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后,我矿又相继出台了《__矿企业礼仪首推项目》、《__矿员工使用文明用语基本要求》、《__矿员工日常行为禁忌》、《__矿实施山西__文化建设方案》、《__矿企业文化管理考核标准》、《__矿企业文化建设结构图》等一系列文件,以确保__文化的推广落实。

二、以学习__企业文化带动__矿亚文化的建设,在全矿形成人人知理念,人人用理念的良好氛围

__矿在推广__文化的过程中矿党政领导首先带头学习,矿党委中心组成员学习了由中国企业文化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凡驰教授主讲的《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管理讲座》、由余世雄教授主讲的《企业变革与文化》讲座,观看了《山西__集团公司视觉识别Ⅵ手册》光盘。

10月22日,我矿利用双休日时间,由企业文化推广办牵头,组织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举办了__文化培训班。通过看录像、谈体会等形式增强了中层干部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各基层队组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认真学习企业文化手册,理解__理念。以区(科)、队为单位组织学习《山西__文化手册》,讲意义、谈感想、说打算,引起全体员工对《山西__文化手册》足够的认识理解。对新分配到岗就职的30名员工,由__企业文化推广办公室组织进行学习《山西__文化手册》,以使新工人在上岗前就能了解__文化理念。我矿还在班前班后会和其它例会上,组织员工诵读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并组织了3次不同层面的考试考核,以检查每个员工对山西__战略目标的了解程度和理念渗透的效果。下一步,根据矿领导安排,我们还准备邀请著名教授来矿讲解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创造浓郁的宣传氛围,为推广__文化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为使广大干部职工了解__文化理念,迅速在全矿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推广__文化氛围,矿宣传部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__文化。9月17日,我矿在办公楼两侧展出了以宣传__文化理念为内容的宣传牌板16块,在福利楼前举办了两期以__企业文化为内容的黑板报展,宣传__理念、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内容,并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为方便广大干部和职工查阅__文化的相关资料,更好地参与到此次__文化推广活动中来,矿宣传部还将__视觉识别Ⅵ手册光盘内容上了矿内局域网。开办了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__论坛》刊物,为推广__文化活动中又多了一个渠道。9月15日,矿统一将原有的矿旗更换为__企业旗帜,并率先从__公司录制回《山西__之歌》的录音带。10月1日,全矿又组织干部在办公楼前举行了升国旗、__企业旗,奏放山西__之歌活动。11月4日我矿又开展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感动__”候选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活动,将长期以来在基层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典型,长期以来刻苦钻研业务的先进典型,通过演讲等形式宣传出去,提高职工对__文化的认同。将三首山西__之歌配上我矿的图片画面,制作成VCD光盘,下发到各队组进行学唱,使之成为具有__特色的企业礼仪的一部分。

9月18日,公司在我矿召开了地面质量标准化现场会,我矿以会召开为契机,对主要街道的

标语墙的20条标语进行了刷白,全部印上了__徽和__理念,在矿主要地方悬挂以__企业文化为内容的标语16条。我矿在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中,按照__企业文化的要求,及时将原矿徽、企业精神等与__文化相驳的内容及时更换,目前井下更换、增加牌板近三百块,达到了与__文化的统一。

四、依托矿区文化,不断提升具有__特色的__文化

我矿在认真学习__文化的基础上,制定了《__矿推广__文化的实施方案》,增加了具有__特色的“口号文化”和“团队文化”,以文件的形式将__文化的各项内容进行了细化,并明确了具体的实施责任部门。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提出了“集重志、重管理、兴科技、创第一”的团队精神,总结了“然诺为德”以诚信建设为主要内容得的矿训,并结合__文化和__矿的实际制定了出了员工誓词,在全矿范围内准备实行了准军事化管理,提高全员的执行力。

“廉政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矿以廉政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在这方面提出了以“勤政清廉,乐于律已”为主要内容的理念,以廉政文化建设为契机,编订印刷出版了《__矿廉政格言》一书,征集有关廉政方面的格言共计186条,有效的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

五、关于“全煤系统企业文化示范矿”申报工作的准备情况

根据公司宣传部的安排和__矿的实际情况,我矿决定申报“全煤系统企业文化示范矿”,矿党政领导多次就申报工作提出要求,企业文化办公室也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申报工作,根据中煤政研会关于申报工作的文件要求,我矿针对十二条申报条件进行了细化,按照申报工作的十项要求,不断完善矿井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