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文化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文以广州市为例,介绍了广州创新公共传媒文化服务方式的做法及成效,总结了广州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探讨了公共传媒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指出要以公益性传媒服务为依托,发挥公共传媒在实现维护文化传承、促进民族认同、保障社会民主等方面作用,以增强文化竞争力。
【关键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既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本文探讨面临机遇的公共传媒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
一、先行先试――创新公共传媒文化服务方式
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下称《纲要》),明确把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赋予“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按照构建“数字珠江三角洲”的总体要求,珠江三角洲地区提出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随时随地随需”的珠江三角洲信息网络,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城乡群众能够免费享受各种公益性文化服务。
在数字化时代,媒体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数字化传媒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快了公共服务传媒的数字化进程,以促进公共服务传媒处于技术制高点上,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实施基础文化设施覆盖工程,构建完善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确保城乡群众能够免费享受各种公益性文化服务。到2020年,形成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创新公共传媒文化服务方式,建立健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服务体系,并以公益性传媒服务为依托,实现公共传媒在维护文化传承、促进民族认同、保障社会民主等方面作用。广东省提出建设幸福广东,体现在文化上就是为老百姓提供充足的公共文化设施、丰富的文化产品,让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在政府和公共传媒的合力下,通过建立文化广场的形式,定期举办导向性、示范性、制度化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利用基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站(文化室)等方式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通过创新文化服务形式,在全国首创的以“广东流动图书馆”、“广东流动博物馆”和“广东流动演出服务网”为主体的公共文化流动服务网络,盘活了文化资源,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欠发达地区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展览难等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公益性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在推进实施重点文化工程方面,大力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扩大了公共文化资源的服务范围。
二、幸福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第一站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问题路径选择
1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1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发展滞后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要求改善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设备。但是对照国家设施建设标准来看,我国文化场馆面积达标率普遍偏低,特别是地市级图书馆,达标率仅为25%,就是以“文化立市”的丽江在2015年才建成了市级图书馆。因为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有限,民族地区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设备建设更为滞后,成为当地公共文化工作的巨大阻碍。
1.2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
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依据,公共文化的发展要重视公民的文化权利,以人民的公共需求为依据,尊重他们对公共文化需求的表达,让公民参与到公共文化选择的决策中去。少数民族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者是少数民族大众,少数民族公共文化的需求状况受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生活水平、生产方式和民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少数民族公共文化需求是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的。
1.3公共文化管理及运行机制的相对滞后
当前,一个地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建设工作由市、县文化部门组织实施,而具体的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工作一般由乡镇政府负责,而直接组织管理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的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因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造成职能上的错位和缺失,加上乡镇文化干部的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测试不能实现常态化,使他们在工作中缺乏激励,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
1.4缺乏优秀文化、教育人才
以丽江市为例,玉龙和宁蒗是民族自治县,有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而这些文化的传承和开发目前不约而同遇到缺少优秀的文化人才的问题。当地民俗、民族歌舞、传说、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有待开发和弘扬,以此带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民族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然而,宁蒗县大部和玉龙县的东部地区,因地处于高海拔艰边地区,生活条件艰苦,经济发展落后。大多数文化干部身在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内容相对单调,因晋级难、评职称难,对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所以很难吸引到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2.1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
一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相对落后,面临公共文化设施投入资金不足及后续运作资金的缺乏,这影响了公共文化产品的使用效率,导致公共文化活动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二是构建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坚持政府主导,由政府提供最基本、必要的的公共文化服务;突出社会参与,通过纯粹消费供给、政府出资、政府外包、政府补贴等方式推动市场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鼓励非政府组织志愿供给,由非政府组能够调动社会资源,筹集相关配备,自己组织生产文化相关产品,提供相关文化服务;支持基层社区自给式供给,以民俗文化和生产生活经验为主要文化资源进行创作创新,完成社区文化创作。
2.2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建设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辅助公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和文化福利水平的提高,尽可能公平社会文化资源的分配,限制对公共文化利益的侵害行为。二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指标,也是保障少数民族群众享受文化权利的基本前提。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公共财政能力严重不足,文化基础建设困难的现实,要适当集中财力加以调节,平衡区域财政差距。三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普遍存在基层文化服务人员结构编排不合理、专业文人才匮乏、缺少引入人才政策和人员激励制度等问题。要通过制定人才鼓励政策、加强文化从业人员培训、壮大教师队伍等形式,为公共文化从业者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鼓励文化从业者在工作中积极创新的政策支持和用人制度,形成一套有序、科学的人才体系。
2.3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方式
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和监督机制。依据指标体系的绩效考核结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使用、公共文化服务人员工作、公共服务质量等真正使公众受益,使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以良性运作。二是文化事业单位引入企业化管理理念。从管理方行为上进行改变,增强文化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和人员活力。三是改变政府传统行政管制行为。把生产经营等市场能做的事情交给市场,政府主要负责文化发展战略方向、文化政策法规、提供文化发展信息、合理分配和使用国家文化资源投入等组织、管理、监督的工作,实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从真正意义上转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四是建立“自下而上”的内需表达机制。强调基层民众通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通道向政府和社会表达一定的诉求,让政府行为建立在民众意愿的基础之上。
2.4加快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制定鼓励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制定文化产业发展鼓励政策,引导文艺工作者、高收入群体、企业家将其财力投入到少数民族图书出版发行、民族文化影视音像、民族歌舞、民族特色食品加工、民族服饰生产等行业,带动当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二是着重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将文化旅游产业定位为地区战略支柱产业,努力使旅游业成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民族品牌文化,扩大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中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策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2006年9月,随着《“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政府文化建设职能的重要领域之一。公共文化服务本质上是政府为了满足公民文化上的需求,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须以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基层为重点。中部地区由于其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相似性,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中部地区作为我国东西部文化建设的过渡和枢纽地段,因而对中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研究尤为必要。
(二)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地收集和分析资料,本文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首先,阅读大量理论文献对公共文化服务有初步的理解。其次,进行实地调查。我们选取了马鞍山市全体市民作为被访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访谈以及现场观察等一系列工作。再次,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工作。此次调查共发放50份调查问卷,回收50份,有效问卷42份,问卷有效率84%;同时与10位当地市民进行交流,记录每一位市民回答的内容,并且进行初步归纳整合。最后,得出调查结论。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以条目的形式形成论文的研究问题及对策。
(三)研究意义
2011年6月,马鞍山市成为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采取资源一体化、活动多样化、服务均等化、评价群众化等多种文化服务形式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体现了基本的民生诉求,推动了当地城市、街道、乡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统筹发展,并进一步向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发展。马鞍山市作为中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代表地区,为安徽省其他地区乃至全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经验教训、提供示范和指导作用。鉴于此,本文充分发挥马鞍山市示范区先行先试的条件和优势,总结马鞍山市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经调查过后得出的对策,对中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深刻意义。
二、马鞍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全面建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
马鞍山市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之后,市内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文化馆、文化站、体育馆、县农家书屋等硬件设施全面建成,为当地市民提供优越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见表1。马鞍山市积极构建“15分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圈,通过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相互配合和衔接,使当地群众快速便捷地享用公共文化设施。经调查发现,95%的市民认为在15分钟之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公共文化设施,并且在每个公交站牌附近,均设有公共自行车的停靠点,不仅为市民低碳出行、休闲健身提供方便,也为当地市民到达最近的公共文化设施创造了快捷与便利,使当地居民更加充分地享用公共文化设施,便于公民参与各项公共文化活动。迄今,马鞍山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实现城乡、街道、社区、广场全覆盖。各类设施的质量均达到全省领先,国内一流水平,在全省内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指导效应。
(二)初步建成文化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马鞍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工作,不仅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巨大,而且在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也卓有成效,充分体现了政府的网络化服务意识。马鞍山市政府全面整合各类文化单位、文化机构的信息资源,全面建立文化信息服务平台。与此同时,马鞍山市以文化馆网站为基础的数字文化馆建设,也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市县区内群众更加广泛地参与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文化活动中来,充分体现了文化资源共享,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工作、学习之余培育积极健康的文化修养。
(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多样化
马鞍山市公共文化服务惠民活动,遵循了文化服务项目的分类设计,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效果,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根据调查发现,周一至周五白天,来社区、广场活动的多为中老年人,他们喜欢跳舞、下棋、看演出,城市广场、社区活动中心、公园为他们提供场地;到了晚上,这些活动中心又成了上班族休闲娱乐的场所,他们更爱打球、健身,使公共文化设施充分利用起来。
与此同时,马鞍山市的文化惠民活动,也逐渐走向基层、走入社会的特殊群体。马鞍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工作,秉承“均等性”的原则,不仅满足当地市民的公共文化需求,也通过开展免费公益电影、下乡送电影、送演出下工地等活动,关注低收入群体的文化需求,使公共文化服务能够均衡发展。经调查,自2012年起,马鞍山市开始举办首届农民工才艺展示大赛,社会弱势群体开始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同年,马鞍山市图书馆开始设立盲人阅读区,当地少数盲人可以阅读盲人读物,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福利。
大型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也是马鞍山市的一大特色。如表2所示,马鞍山市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大型文化的民俗化演出和展览,文化发展更加“接地气”,为广大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使公共文化真正融入群众的生活当中去。
(四)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主体群众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离不开需要群众对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做出客观评价。马鞍山市政府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以群众需求为核心,以群众监督为手段,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全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群众化,形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良好氛围。马鞍山市积极征求群众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各方面的意见,并将各方意见收集起来反馈给政府文化部门,通过公开、透明的反馈机制,人们可以拥有更多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活动群众享受、群众评价。
三、马鞍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供给主体单一
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新时期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马鞍山市大部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当地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活动也是政府专职人员直接监管。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监管,只注重其公共性,同时也忽视了在市场经济下的市场性。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不仅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柱力量,同时也要依靠其他社会组织的补充和辅助才能更加完善。马鞍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企业、非营利组织、社区等社会力量相脱节,政府应该采用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队伍中来,使公益性文化得到社会化发展。
(二)公共文化投入比重低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载,截至2013年,政府对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的绝对数值在持续增加,但是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很低。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对公共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投入占政府公共支出的1%左右。 马鞍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出现同样问题,公共文化设施维护不善、公共文化资源更新缓慢、公共文化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够丰富,资金上的缺口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马鞍山市自开始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以来,截止2014年全市共建成518个农家书屋,共计约103.6万册图书,平均每个人拥有0.75本图书,低于国际人均拥有图书2册的标准。由此看来,马鞍山市应通过财政的投入持续增加公共文化产品的数量与品种,形成良好的文化规模效益。
(三)公民缺乏关注度和主动参与意识
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国家本位不可缺失,但同时,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研究过程中,公众主位同样重要。据实地访谈得出,在马鞍市内的图书馆,很多市民只知道当地本科、专科院校内的图书馆,而很少人知道除校属图书馆以外的公共图书馆。问卷显示,93.8%市民缺乏主动参与意识,除学生、志愿者等以外相当一部分市民缺失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精神。这一方面表明当地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力度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公众对公共文化的响应程度不够。对于马鞍山等一些中部城市而言,如果群众主观上对公共文化缺乏关注和热情,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只停留在机械地享受公共文化权利上,而不是主动地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中,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那么公共文化服务就不会得到动态的发展,公共文化资源的效用也将大打折扣。
(四)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程度低
当今政府推崇“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模式,在准确定位政府规模的同时,发展社会组织。“小政府”即要求政府将一部分经济事务、社会事务交给社会团体、企业和第三方组织去办,而政府负责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因此,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辅助和补充政府提供部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未来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调查结果显示,98%的马鞍山市市民认为该市没有引入社会组织管理公共文化事务,仅仅是一些松散的志愿者团体偶尔进行组织和管理。因此,文化类社会组织依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巨大缺口。由于这些组织都是民间自发形成,组织成熟度低,发展不完善,也和国内其他县市一样出现了松散性、无组织性的一面,这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中部地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需多元化
基于马鞍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单一的问题,中部地区应打破政府统包统管的局面,由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以此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运行效率。企业、非营利组织以及社区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新生力量。企业强大的运营和管理能力,使得其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中具有资金、技术、人力和管理经验等资源优势。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则有助于政府职能的收缩,促进政府顺利转型。社区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具有突出作用。社区内部人员地缘关系密切,更有利于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凝聚力和同心力。多元互补的服务供给主体,也易形成新兴的公共服务文化:价值、伦理和改革。因此,马鞍山市需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二)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占总支出的1%,而我国目前的投入水平只有0.4%左右,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的一倍多。由于文化财政投入不足,导致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营养不良”。经调查问卷计算得出,92.6%的市民认为马鞍山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缺少资金投入,因而中部地区需要加大对公共文化的资金投入,积极引导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的筹集渠道,缓解财政压力,使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具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也应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和分配,设置专项预算标准,使各项文化经费合理、高效使用。最后,在资金投入满足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需要的同时,加强技术指导和人才的培养,真正实现公共文化体系服务建设高水平发展。
(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机制
建立系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估和反馈机制,可以对公共文化设施、质量、效率进行客观的评估。中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可以依据政府绩效考核的模式,从专业评估和社会评估入手。专业评估包括绩效评估、效益评估。绩效评估就是,对于中部城市而言,每年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数量和质量标准,要求数量和质量上的双赢;效益评估就是看公共文化服务是否取得了外部的正效益,不劳民伤财、不损害环境,避免寻租而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对于社会评估,就需要群众对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建言献策,当地政府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开通公共文化服务热线、社交网络互动等方式收集公众的意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掌握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参与情况及满意程度,以便对以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改进和规划。
(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宣传策划
首先,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自由获取信息提供方便,人民可以在各类社交平台上进行互动交流。中部地区城市已基本实现网络全覆盖,可以利用网络这一平台,使文化信息资源在市民之间进行有效的传播与共享;其次,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通过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带动更多的群众进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来,例如城市义工团的设立,吸引了很多志愿者家人投入当地的公共文化建设中来,起到了良好的口碑宣传效益;最后,通过当地媒体,如报刊、杂志、广播等形式,搭建信息交流和新闻宣传平台,争取社会和公众更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五)提升公众、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持续开展,归根到底要调动起公众的参与热情。政府要创造让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之中,保证每个公民的意见都能有效地表达,提高公民参与的积极性。首先,建立畅通的参与渠道,参与环节要注重过程的公平。采用公开透明的参与机制,使每个公民都能提出意见,畅所欲言。其次,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以前监督的主体通常是政府。社会组织的出现,其功能在于使政府的强制最小化。为了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监督的有效性,应该广泛引入社会组织、公民、舆论媒体的监督,并将监督的结果反馈给相关方,以督促其总结经验并不断改进,共同促进中部地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改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2]佚名.让每个市民都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N].安徽日报,2014-11-25.
[3]张哲.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D].吉林大学,2006.
[4]曹爱军,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11.
[5]张帆.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6]夏国锋,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述评[J].理论与改革,2011(01).
[7]王军辉.关于在我国建立“小政府、大社会”模式的看法[J].中国西部科技,2010(29).
[8]Kenneth Kemaghan. The emerging public service culture: values,ethics, and reforms[J].Canadian Public Administration,Vol.37,No.4.
[9]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
[10]李少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J].社会纵横,2007(02).
[11]齐勇锋,李平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01).
随着城市扩张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城市的社区结构产生了新的变化,也使社区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出现了深层次的嬗变和扩展,加之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经费
经费不足也是目前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个普遍因素,是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经费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没有经费,社区文化活动就只能纸上谈兵,文化设施也无法完善和配套。很多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着一无资金,二无地盘,三无设施设备的“三无”现象,如:各大小城市建设的小区、家园等占地面积几十万平方米,居住人口上万,室内外建设美观现代,但唯独缺少文体活动场所。一是小区开发商不愿过多投资在他们所认为不是那么重要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二是社区所属街道办等相关部门对社区文化的重要性不够重视,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少之又少。经费不足就构成了社区文化发展的重大困难,致使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对社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社区文化建设对政府依赖性大,社会化参与程度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社区居民参与主要是以动员型参与为主,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社区认同意识薄弱。罗伯特﹒普特南提出社区建设获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因素有三:规则,网络以及信任。而我国的现实却是:社区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活动,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很容易演变成一种行政行为,文化活动的政治性被夸大,而群众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同时,社区居民彼此之间存在一种疏离感,对社区共同利益的关心程度远低于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程度。而且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低下,认为社区文化活动是工作生活之外的可有可无的一种活动形式,往往是被动参加,参与热情不够。由此造成了社区居民活动团体或者由街道、居委会直接领导,或者仅以爱好、人情为纽带,处于松散联系、随意组合的状态。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水平低下
现阶段,我国社区建设以及相应的社区文化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探索性比较强,因此,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文化建设管理体制的束缚。传统文化管理体制作为传统计划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依赖于传统计划体制的存在。传统文化管理体制从产权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等各方面规定里文化行业部门体制结构的基本框架,从而使文化系统从横向上和纵向上具备了独特的“身份执照”。作为整个计划体制系统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文化体制承担着社会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功能,由国家所掌握的资源通过文化行政系统源源不断的流向基层文化单位,以维持文化行业的正常运转,这样便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系统。
四、社会体制改革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冲击
社会体制的改革改变了社区成员的构成,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通过购房、工作关系、投靠亲属等方式落户社区;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离退休人员转变为彻底的“社区人”。在这些社区成员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等,这些不同的观念、行为方式集中在社区成员生活居住的社区发生碰撞,而社区文化的发展现状远不能解决这些不同观念的融合。此外,由于相对弱化的精神文明运作机制与社会体制改革不相适应,导致社区群众的整体素质与社区文化建设不相适应,从而使社区文化活动出现了宣传难深入、教育难开展、活动难组织的“三难”现象,降低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速度及质量。
五、对社区文化的理解不全面,对其重要作用认识不够
由于社区在我国发展不够成熟,人们对社区、对社区文化的理解不够全面,甚至存在误解。谈到社区文化,在属性上大多被理解为与群众文化或群众文艺等同起来,功能上仅仅被看做是丰富社区成员文化生活,或者是仅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而在形式上,社区文化建设被认为是简单的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易把社区文化管理放到次要位置上,缺乏对社区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对本社区社区文化的管理缺乏个性化的部署和总结,从而使社区文化的发展与整个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不相适应。
六 、社区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不健全
随着新的社区模式的不断出现,以及社区文化活动形式的不断丰富,社区文化工作者的需求量不断攀升。目前,即使有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地方,人才问题并没有列入有关社区建设的议事日程,其社区文化工作也是出于一种自发状态,活动的开展和维持主要依靠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或者爱好文艺的社区居民。随着社区建设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将面临更加奇缺的局面,如果社区文化长期缺位社区居民就会失去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而各种不健康的文化生活诸如迷信活动、赌博等都会充斥社区居民的生活,社会主义是非观、道德观。价值观日益薄弱,久而久之使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日益降低,不利于社区的和谐发展。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而要向建设为社区居民所普遍接受和认同的社区文化就必须解决好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须统揽全局,不断开拓,既立足于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又要看到问题未来的发展,解决社区文化建设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保证社区文化建设在健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徐越倩,许彬.社区公共事业管理,2007
[2]娄成武等.社区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康友.社区文化建设初探——以州市贵池区为例.池州师专学报(第19卷第一期),2005
[4]吴鹏森,章友德.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关键词:社区医院;信息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24-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39-2
1 绪论
由于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就医心理的驱使,大医院就诊人数居高不下,总是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看病难成为了现今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于城市来说,分级诊疗制度意味着社区医院的改革是重点。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和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医院对于社区居民信息和医生信息的信息化管理是社区医院改革的首要工作。社区医院的改革可以实现小病在社区医院解决,大病在大医院解决的目标,大大缓解大医院看病人多、看病难的问题,是我国公共医疗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
近几年社区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就诊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人工管理可能会造成病人信息错误、遗漏,医疗流程混乱等问题。社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及社区医院相关工作的管理水平,为社区医院的日常运行提供帮助,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同时,社区医院信息系统可以与大医院进行双向连接,既可以提供并同步更新居民的医疗信息,还可以结合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就医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对相关病症开展研究,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
2 南京市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
我们对南京市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首先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考察、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法搜集资料,将相关记录和回收的问卷进行归类、统计与分析,从中了解和总结被调查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情况、社区医院信息系统的可用性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本文主要目的在于调查南京市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具有一定的地域针对性。其次,笔者还选取了江苏省其他城市作为文献调查的对象,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调查其社区医院信息化发展状况,使得本次调查结论更具普遍性。为了很好地了解南京社区医院信息化服务的发展现状,在选取调查对象的时候选择南京市不同行政区的社区医院作为调查的样本。
调查的内容包括:
①南京市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情况,社区医院员工对于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及这些员工所拥有的信息技术水平。
②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现有信息化服务的满意程度,对于社区医院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建议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③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①观察法。笔者使用社区医院信息系统和实地考察,获取使用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
②访谈法。分为对社区医院员工的访谈和对社区居民的访谈两部分。
③问卷法。本次调查设计了关于社区医院信息化水平的调查问卷。
问卷涉及被调查者的年龄、所在社区、每年平均去医院就诊的次数、选择社区医院就诊的次数占就诊总次数的百分比、对于社区医院信息化服务的满意度和现阶段未满足的需求等问题。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获得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于2016年7月下旬开始,到2016年8月中旬结束。首先通过在南京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找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资料,包括有报刊新闻、医院信息系统开发设计说明书、学术论文等。根据所查阅的相关文献, 8月初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亲友分发给居住于不同社区、不同年龄层段的南京市民。在等待问卷回收期间,笔者走访了南京部分社区医院,体验其信息化服务水平,并对社区医院员工及周边居民进行了访谈。八月中旬收回了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统计,结合所查找的资料和访谈记录,得出相应的调查结果。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江苏省内除个别偏远地区的社区医院,基本开展了一定的信息化建设。社区医院大多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的工作进行管理,已经可以实现从挂号到结算全流程的信息化服务。通过访谈社区医院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自国家实行医疗改革以来,江苏省就在不断进行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以南京某社区医院为例,信息系统基本可以满足社区周边居民日常医疗的需求,南京市鼓楼区的十二家社区医院还与省人民医院、鼓楼医院、中大医院和南医大二附院这四家医院成立了医疗联合体,构建了共享与交流病患健康信息、医疗资源的通道。然而,南京市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仍存在着不足,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功能不完善,没有实现完全的信息化管理,使得居民就诊仍存在着不便因素。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江苏省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评价,一是从社区医院自身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角度,二是从社区居民对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满意度的角度。社区医院自身信息化建设情况采用具体的绩效考评指标进行评价,每一项有具体的得分,综合得分分析。社区居民对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满意度通过问卷结果的频数分布进行评价。
如表1所示,江苏省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绩效考评平均得分为50分,可以看出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医疗信息共享交流等指标的得分仅仅过半,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如表2所示,所有5个问题回答的平均满意度在50.84%、基本满意30.52、不满意度在18.64%,虽然有81.36%的人对南京市社区医院信息化服务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但对于社区医院具体每项的信息化功能的不满意度有的却达到了30%。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以说明,目前江苏省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并不高,尽管大多社区医院已经普及了信息管理系统,但仍有许多信息化功能没有被满足,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
①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无法建立信息化连接。目前,南京市各大医院已经建设起了较为完善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但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发展较缓慢,两者间的不对等导致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病人信息和医疗资源无法使用信息化方式交流,以转诊为例,社区居民在社区医院首诊后若要转入大医院继续就诊,需凭借社区医院开出的转诊单去大医院办理转诊,如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建立了信息化交流平台就可以简化这一过程,减少复杂的人工操作。
②社区医院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没有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与组织。在所调查的社区医院中,大部分社区医院都没有建立信息管理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关的信息管理规章制度,社区医院内只有一两位负责信息管理的技术人员,而这些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相当有限,只能处理计算机层面的问题,不能对社区医院的信息系统进行维护与改善。
③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重视度不够,缺乏具体的规划方案。调查的结果表明,60%的社区医院都没有制定本年度信息化建设目标,而他们给出的长期信息化建设目标也只是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社区医院。没有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情况,也没有确立每一阶段建设方案,
导致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目标形同虚设,信息化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短期内效果不明显,也不能带来显性的经济效益,使得社区医院的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相应的投入与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达不到平衡。
针对上述社区医院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①社区医院管理者应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信息化是未来社区医院的生存之道,加大对于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给社区医院配备好信息化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社区医院管理者与工作人员应结合社区医院自身的发展现状,共同制定信息化发展的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并严格执行规划内容,实现规划目标。
②社区医院管理部门应适当引进具备医疗、管理和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在职的信息管理人员的技术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培训讲座、专人授课、实行阶段考核等方法提高他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社区医院应成立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保证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并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化建设工作。
③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应加强信息化交流,交换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并且社区医院与邻近的大医院应采用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社区医院可以选择简化大医院的信息系统作为自己的信息系统,减小差别,进一步打破院与院的独立模式,实现社区医院与大医院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发挥信息化便于交流的优势。
4 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和医疗事业的双重发展,医疗改革的进行使得社区医院成为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又是社区医院发展的重难点。因此本文以南京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了调查了解。通过对社区医院信息化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南京市大部分社区医院已经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并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对社区医院日常工作进行管理,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现代化;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城市现代化的住宅小区的居民对居住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非常重视居住的生活环境,所以,现代化的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能够设计出舒适、便捷、文明健康的人居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住宅小区应具备超前性、先导性、示范性,规划设计应具有创新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建设具有二十一世纪生活水准的文明住宅小区创造基础条件。我国复员辽阔,各地区城市各有其不同的状况和自然条件。现代化的住宅小区规划应能反映地方特色,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气象条件、经济条件、符合当地生活方式,保持其应有的地方特色,充分考虑这些地方特性进行规划创意。如在气象条件方面南北方有较大的差异,北方冬季较长受寒冷气候的影响,在住宅小区设计中,日照便成为主要问题,如在规划中争取南向住宅,阻挡寒风,形成小区的内部气候。在规划设计中注重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特色的创造,创造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引导居民的生活,充分解决邻里之间、老年、儿童等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根据自然条件通过规划设计使日照、通风等条件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控制垃圾、噪音等不利因素。形成良好的小区内环境和小气候,做到节能、节地。
一、小区规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健全小区服务体系
在住宅小区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它不仅是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也是小区稳定的物质基础。以往住宅的垃圾处理通常是将垃圾道辅设于住宅的楼梯平台处,因而经常发生堵塞而造成臭气四散,影响居住环境,在住宅小区规划中可以将垃圾道改设在住宅内部生活服务阳台处,避免公共场所的交叉污染也可以放弃垃圾收集方式而采用室外垃圾桶、垃圾箱和中转站来处理。在垃圾中转站的设置上应注意便于垃圾清运和处理,不要使清运垃圾车辆横穿小区,造成污染的扩散。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居民的生活要求和活动轨迹,如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路的出入口附近,使居民方便顺路购买。自行车、摩托车存放与垃圾处理也是小区服务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住宅小区中的自行车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的布置方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如利用院落中的半地下室以及高架平台下部等。
2、加强设置小区安全防卫系统
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范行为,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入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 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1]。
3、小区规划应注重功能分区的组合
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或城市公园、河流水溪等结合在一起考虑使用,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空间具有一定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疏散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注重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所,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即住在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增加组团内的景观,又使居民有安全感。楼层上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居民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种,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公共使用。
二、现代化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小区规划
小区规划不仅要考虑到住宅本身的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而且要注意外部生态景观环境、保安防灾和服务设施、社交环境等提出的要求。如设置完备的保安系统,在小区的出入口、庭院入口、单元入口设置相应的监控系统和可视对讲系统;小区有线电视以及数据通信网的综合布线系统,用户三表远传计量的管理自动化系统等。设置高水平的医疗卫生设施,设置适宜的休闲空间和公共场所,如游泳池、篮球场、儿童游戏设施、文化长廊、活动广场等等。追求自然舒适,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逐步提高基础设施并完善其功能,是体现现代居住水平的一个标志。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在小区规划中必须一贯坚持的原则。小区规划中资源利用,环境建设充分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有长远性和预见性,避免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基础设施缺陷的情况。提高建筑设计的品位,创造富有创意和特色的建筑作品。创造完备的配套基础设施,使小区不但具有标志性而且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2]。
2、兼顾功能要求和开发建设的经济效益
从商业角度讲,影响小区用地与住宅价格的因素很多。用地位置、外部环境、住宅层数、住宅与服务设施的有机安排都能够使其相对增值。根据城市用地情况,适度考虑建筑密度,规划中掌握小区指标适度,是规划中一个重要内容,要彻底屏弃住宅小区开发中,片面追求容积率、开发量,而忽视环境设计的做法。
3、以人为本的角度了解小区居民的新要求
充分考虑未来居住小区的综合功能需要,考虑到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方式的改变等对于居住小区的影响,如随着老龄化社会发展,及双休日居民居住文化生活的丰富、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小区规划要为他们留出室外活动的空间场地以及室内活动场所,相应的要考虑到幼儿园、小学校等的变化。考虑到小汽车要进入家庭,要为小汽车规划出车库或停车泊位,解决车辆的交通分流和人车分流等问题[3]。
4、从整体角度综合考虑来进行小区的规划
从小区所处的城市规模,城市建筑风格,城市的道路、绿化、风景等环境,小区周围环境及其小区的相互作用等整体角度来进行小区的规划。在城市整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指导下,必须从整个城市环境的要求入手,从空间、绿化、交通、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将居住小区有机的纳入城市环境中,规划中要尊重自然生态,注重与环境、地形、方位、地势、自然条件等密切联系,尊重历史文化 地区文化和生活方式。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周边地区对居住小区的影响,在小区创意上与之协调。
结束语
要建设富有特点和具有新颖的现代住宅小区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每个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搞创作,不拘泥于教条,以创新的理念规划住宅小区,实实在在为居民着想,尽可能地给人们提供舒适安静和新颖优美的住宅环境;在小区的规划中,规划设计人员要不断采用国内外一些成熟的科技理论来指导小区的规划设计,更新设计观念,学习和掌握新的设计手法,创造符合现代居住生活并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的小区。
参考文献:
[1]李庆红,谢空,白梅,马曙晓. 当前住宅规划设计中的一些思考――住宅细节设计研究[J]. 工业建筑,2010,(5):36-37.
江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域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内涵丰富,艺术审美价值突出。苏州是中国最为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也是江南文化的明信片,开发江南文化主题酒店优势突出。本文通过对苏州地区旅游市场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对江南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筛选,结合地域文化主题酒店的设计思路,为苏州地区江南文化主题酒店的设计提供基本思路和理论方法,对推动苏州主题酒店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苏州地区江南文化主题酒店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一)社会经济条件
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地带,紧靠上海,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城市区域之一。2012年,苏州地区的GDP为12011.65亿元,人均GDP约为114029元,城市经济实力排名位居全国第一。2012年苏州旅游业占其GDP比重的11.1%。保持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水平是苏州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地政府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优化产业结构,为旅游业开发新的经济动力成为当下苏州政府面临的重要经济任务。江南文化主题酒店的开发不仅有利于推动苏州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苏州旅游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文化条件
苏州是江南文化的核心区域,能为江南文化主题酒店提供最直接和丰厚的文化资源。苏州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江南文化主题酒店的创建。江南文化主题酒店的创建本身就是对江南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体现,它能够推动苏州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也能够为江南文化在体验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拥有更符合时代的商业价值,这一商业价值的挖掘对目前江南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它将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市场分析
1、竞争市场分析
据调查,截止到2012年底,苏州地区的星级酒店有144家左右,其中四星级以上有75家,苏州地区的星级酒店数大约占江苏总星级酒店数的21%。庞大的酒店数量使得其酒店业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酒店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目前苏州主题酒店的有13家左右,包括苏州蝶尚主题酒店、天逅主题酒店、缀美主题酒店、蜂巢主题酒店、书香门第连锁主题酒店等。其中只有书香门第主题酒店属于地域文化主题酒店。到目前为止,苏州江南文化主题酒店尚属市场空白,有具大的发展潜力。
2、需求市场分析
近年来,文化体验成了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动机。苏州旅游者的年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旅游者高达8000多万人次。据调查,从出游目的上分析,100%的旅游者对体验当地居民的生活文化有兴趣,80%的人热衷于历史文化的体验。江南文化不仅在国内负有盛名,在国际上也很受关注和喜爱。江南地区是我国入境旅游者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些外国游客大都以体验江南文化为主要旅游目的。苏州旅游市场需要江南文化主题酒店的开发和创建来弥补这一旅游体验产品的缺失。
3、目标顾客分析
顾客需求是地域文化主题酒店开发和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顾客特征分析方面,顾客的年龄段集中在16-45岁,文化教育程度以本科和大专为主;在对主题酒店的选择偏好上,69.2%的顾客愿意选择具有文化品位的特色酒店,地域民俗文化类的占27.2%,其次是喜欢时尚类主题酒店。对江南文化主题酒店的了解程度和喜好方面,表示非常了解的顾客仅占4.6%,一般了解的23.7%,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分别为41.6%和30.1%,这表明我国江南文化主题酒店严重缺乏;喜好方面的调查,表示一定会入住江南文化主题酒店的顾客占26.0%,表示愿意入住的占38.7%,表示不一定会入住的占26.6%,表示不会入住的只有8.7%。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江南文化主题酒店对来苏州旅游的顾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其市场潜力巨大。
二、江南文化载体的分析和选择
在文化主题的设计和表达上,要基于对江南文化中优秀文化载体的分析和筛选,这些具有典型性和审美艺术性的文化载体对江南文化主题酒店的成功设计至关重要。
(一)地域风光
江南地区风景如画。其中最著名的数太湖风光、水乡古镇、名寺大佛。太湖横跨江苏、浙江两省,是江南主要水脉。太湖风光除了包括太湖边上的水乡古镇,还包括苏州洞庭东山与西山,无锡的鼋头渚与蠡园。江南的水乡古镇有很多,著名的有周庄、同里、木渎、西塘、乌镇等。江南地区属佛教兴盛之地,各种寺院佛堂林立。寒山寺、灵隐寺、栖霞寺最为著名。
(二)民居建筑
江南建筑形式主要有园林建筑和水乡民居。“苏州园林甲天下”,来到苏州,游客必到的是苏州园林。园林建筑是中国古典建筑的艺术瑰宝,它精美生动,以亭、台、楼、阁四种建筑类型为其主体建筑。水乡民居是江南民居的主要形式,也是最直接表现江南水乡文化的民间艺术品。水乡古镇民居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审美价值,它对游客对江南文化的完整体验有着最根本的作用。
(三)工艺文化
江南人心灵手巧,是民间工艺高手,刺绣、雕刻、制壶、烧瓷皆名扬中外。江南工艺品更是让人爱不释手。苏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是以苏州为中心的苏南刺绣。江南雕刻技艺有核雕、砖雕、玉雕、木雕等,每种雕刻都名家辈出,技法精湛。江南的杭扇和苏扇中外驰名,选料考究,制作精美。江南瓷器名冠天下,龙泉青瓷釉色素雅,有“薄如纸、明如镜、青如玉、声如磬”的美誉。紫砂壶产于宜兴,被称为世界茶具之首,造型独具风格。
(四)艺术文化
江南书画。江南地区的书法绘画享誉全国,其中以苏州为最。苏州画以文人画为主,大多以自然山水、石竹花木为主要内容,讲究意境营造。另外,苏州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也十分有名,其内容大多为民间喜闻乐见的“庆丰收”、“合家欢”之类,风格细腻,富有现实感。
歌曲戏剧。吴地民间歌曲很多,唱腔优雅婉转。昆曲是苏州地区的民间戏剧,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戏剧种类之一,在海外也备受喜爱。苏州评弹是评话与弹词的合称。评话只说不唱,俗称“大书”,弹词又说又唱,俗称“小书”。评弹用吴语叙述故事,以说噱弹唱为艺术手段。
三、江南文化主题酒店的设计
(一)主题建筑与外观的设计
1、以古典园林庭院艺术为酒店环境设计:江南文化主题酒店以古典园林庭院风景作为酒店环境的设计依据,原因在于古典园林庭院风景精致唯美,具有极大的审美吸引力,能体现江南文化的风光特点也符合酒店环境优美秀丽的需要。
2、以楼阁艺术为酒店建筑外观设计:建筑外观可采用江南传统的楼阁建筑。江南楼阁建筑外观上整体结构匀称,高大宏伟。采用楼阁的外观建筑形式不仅可以通过异化法来满足酒店对高大建筑的需要,也可以使酒店在楼体建筑中充分展现江南文化这一主题思想。
(二)主题氛围的设计
1、以昆曲、评弹为基本内容的背景音乐设计:极具苏州本地特色的昆曲和评弹,是对江南音乐文化最好的展现,选用江南戏曲作为音乐背景能够营造出江南传统文化氛围,意境舒雅,令人陶醉。
2、以具有室内装饰艺术价值的艺术品为基本素材的内部环境装饰设计:酒店内部环境装饰设计可充分利用江南丰富的艺术文化产品,比如极具装饰价值的刺绣屏风、砖雕花窗、苏派盆景、桃花坞年画等。精美别致的江南文化装饰产品,能够极大提升酒店艺术文化品味,赋予其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主题设施和服务人员的设计
主题设施设计既要融合江南文化主题又要具有人性化特点。在服务设计中,要求酒店的每一个服务细节都能够体现其主题。酒店服务人员需具备一定的江南文化知识素养和行为素养,一些特定服务岗位上的人员还要求具备相应的艺术技艺,比如休闲茶馆的戏曲艺术表演人员、沏茶艺术的表演服务人员等。酒店要培养服务人员的主题文化素养,设计有江南文化介绍的服务知识和技能手册,组织有江南文化特色的培训活动。
(四)主题产品的设计
1、江南居室文化主题客房的设计:客房是酒店最主要的产品。主题酒店对客房的设计将表达出江南独特的文化居室特点,文雅幽闲,让顾客不仅能感受到江南的居室文化魅力,更能得到身心的舒适。此外,酒店还为有某种江南文化偏好的顾客设计相应的文化主题房,如苏绣主题客房、苏扇主题客房等,能够提高酒店的档次和质量,满足顾客的体验需求。
2、江南饮食文化主题餐厅的设计:餐厅的设计不仅要依据江南客厅的审美设计形式,更要在菜肴和服务上传达出江南饮食的文化理念。主题餐厅的设计,包括室内环境、餐桌、座椅、餐具等都可以成为其重要表达载体。餐桌、座椅可以采用红木家具,刻上各种精美的江南风光或具有地域特色的花纹,餐具则使用江南特色的瓷器碗碟,桌布图案花纹以苏州地区的锦缎为蓝本进行设计,而室内环境设计则可以浸透江南居室精致华美的理念。菜肴的设计要突出江南菜肴的特点,提供多种多样的江南名菜和小吃。
3、江南休闲娱乐文化茶馆的设计:茶馆是江南人最主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品茶、赏戏、听曲是江南人在茶馆主要的休闲内容。酒店以江南文化茶馆为中心设计江南娱乐文化体验区,茶馆内不仅可以品名茶、赏名画、听名曲,让顾客在茶文化的熏陶中同时体验到昆曲、评弹、越剧、吴歌的江南民族音乐艺术和文人的书画艺术,同时让顾客参与到文人书画的赏品和创作的过程,加深他们的文化体验。
4、售卖江南特色工艺品商店的设计:江南地区的工艺品极其丰富,核雕、刺绣、扇子、年画、玉雕、瓷器、毛笔、砚台等各式各样的文化艺术品深受广大旅游消费者的喜爱,尤其的江南地区的书画作品尤其受到文化游客的推崇。除了工艺品,江南的特色食品也颇深游客青睐,如糯米雪团、大闸蟹、叫花鸡、肉松骨头、桂花酒等。为了方便酒店顾客购买江南特色的工艺品和商品,酒店可以专门设计一个售卖特色工艺品的商店,它一方面方便了顾客的消费需求,同时可增加酒店的经济收入,更能够通过特色工艺品和商品来体现出江南文化这一主题。
(五)主题活动的设计
江南文化主题酒店的主题文化活动的设计要依据江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元素。江南地区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基本相同,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会具有江南自身的文化特色。比如除夕、过年的饮食和民俗,江南地区都与北方习俗内容大不相同。江南文化主题酒店可以依据江南文化自身的习俗文化特点开发主题活动产品,比如江南饮食主题美食节、江南民俗文化主题宴会、江南特色文化的主题节日活动等。这些具有江南特色文化价值的主题活动的设计,有利于江南文化主题酒店的品牌宣传和营销。
四、结语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核心业务;统一的平台;数字林业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17204
1 引言
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是一个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保证,利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及整合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资源,实现自然保护区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良性互动,并结合现代自然保护区管理理论,通过各类直观、便捷、智能的应用,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逐步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原有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过程[1]。
“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提出是响应国家“数字林业”战略与“数字保护区”建设的重要体现,是现代保护区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区发展大趋势的必然产物,更是保护区事业发展对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必然结果。保护区信息化管理的完善可以有效降低保护区信息业务需求成本;有利于个各业务职能部门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为各级领导提高决策水平。
2 象头山保护区概况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惠州市北部,总面积10696.9 hm2,是北回归线上难得的一片绿洲。随着国家、省市对保护区投入的加大,以及人大议案的实施,保护区硬件建设得到了逐步完善,保护能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近年来,象头山保护区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科学考察,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保护区根据业务应用的需要完成了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等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并开发了信息门户网站等应用系统,为“信息化管理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2011年起,象头山保护区开始实施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初步建成了以保护区核心业务为依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结合保护区管理特点与专业知识,建立了保护区各类资源数据信息化管理、统计分析、视频、防火监控与监测分析为主要目标的[2],互通、高效、集成、一体化的信息化保护区管理系统,加快了保护区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实现了保护区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可视化、信息共享化,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
3 象头山保护区信息化建设的架构
象头山保护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架构是以数据中心为基础,通过数据信息交互服务,将各类数据转换成有价值的业务与系统信息,通过合约接口,为信息化平台的各个应用层提供信息服务;同时数据中心还为智能巡护移动采集系统、样地数据采集系统等移动终端设备提供数据整合服务并传送到信息化平台;最终信息化平台的内容通过PC、浏览器、平板、手机等各种设备来展示,为用户提供便利。
4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4.1 硬件平台与运行环境、数据库建设
(1)搭建软硬件环境,如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数据库系统、工作电脑、监控中心装修、办公附件等设施。
(2)对保护区现有积累的资料与数据进行整理、数字化,并建立集卫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数据、保护区专题数据等为一体的空间数据库。
4.2 信息化平台建设
建设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应用的集保护区资源管理、巡护监测管理、生态监测管理、科研监测管理、办公管理等为主要应用的子系统管理。
(1)地理信息子系统是保护区信息管理的基础应用,由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组成,它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将保护区地理位置、森林资源直观、便捷地集成,有利于高效管理信息资源,为决策支持提供数据支撑[3]。
(2)资源管理子系统是保护区的数据基础,主要对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动植物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通过图表的方式直观的进行展示;同时还可展示一些保护区专题用图,做到数据资源共享。
(3)巡护监测子系统通过实时获取巡护数据,对巡护人员及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与定位,提供巡护工作中的运行轨迹、巡护状态查看,以及巡护工作质量的分析。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实时展示护林员的巡护路线、巡护计划、巡护事件等,可有效提高保护区对巡护管理工作的效率。
(4)生态监测子系统是保护区信息化建设的数据基础,也是最为直观的展现。主要是通过网络(有线、无线)将保护区建设的视频监测点、样地调查点、防火监测点、气象监测点、红外相机监测点等地的监测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与平台系统数据对接,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进行采集资源的整理、统计与分析,可以有效的展示保护区信息化监测的成果。
(5)科研监测子系统主要用于对保护区科研活动情况的展示,能直观的反应保护区的科研水平。如保护区动植物标本展示,主要将保护区日常制作的蜡叶标本通过电子标本的形式保存;保护区科研项目情况的展示,主要是体现保护区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汇报等等。
(6)办公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保护区日常办公的电子化功能,包括保护区办公、车辆使用、物品使用、文档管理、公章使用等无纸化管理,可有效的提高保护区日常办公效率。
(7)系统设置子系统包括部门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参数维护等后台设置功能,方便日常系统平台维护。
4.3 信息化平台硬件建设
(1)根据象头山保护区的地形特点,在保护区核心区周边建设视频监控系统,搭建数字无线传输方式的通讯网络,将视频信号传输至管理监控中心。
(2)建设保护区常规地面气象站,并完成相关仪器设备安装与调试。
(3)建设保护区在线巡护系统,实时保护区巡护监测任务,指导护林员开展巡护工作,提高管护监测水平。
(4)建设森林防火专用报警监测视频装置,利用红外热像仪和高清可见光摄像机对野外火源和烟气进行热成像分析,并与地理信息系统及视频监测管理系统相结合,提供烟雾及火焰识别,实时报警信息,并将位置信息以短信的形式传送至保护区相关人员。
5 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及发展趋势
通过数字化工程的建设,象头山保护区已建立起完善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保护区资源管理信息取得了更直观的展示效果;建立起对内各业务部门的协同作业;建立起覆盖保护区70%以上范围的防火视频监测点;完善了保护区巡护管理系统;扩大了保护区样地监测的范围;汇总了保护区科研建设的成果;保护区的数字化管理逐渐步入正轨。
象头山保护区后期的数字化建设发展趋势主要有:①严格遵守“全省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平台”的相关标准规范与建设机制,建立规范化的数字化体系建设;②按照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要求,为提供基础数据与服务而建设全省统一的保护区数据体系,加快业务系统应用开发和信息共享;③在“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平台”统一平台框架下,实现保护区业务应用基础功能的共享,促进省、国家平台和各保护区的和谐发展。
6 存在的难点与问题
(1)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标准做指导,前期对数字化的定位不够清晰,对平台内容的需求不太明确,实施方案缺乏论证,前期的规划方向存在一定的缺陷。数字化建设是一项持续的工作,永远都是在进行中,而没有真正完成的时候,所以对于它的建设步伐值得好好地研究一下。
(2)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环境非常复杂,对平台的稳定性有着较大的影响。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牵涉到很多方面,如:硬件、软件、数据、工程实施等多个方面;而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受地形、气象、雷电、电源不稳定等环境影响较大,导致设备使用不稳定、寿命短、维护困难的情况较多;同时数字化平台建设由于刚起步,缺乏建设和管理经验。因此,目前数字平台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功能有待完善。
(3)数字化建设的标准还未统一,考核与评价机制不健全。由于数字化制度建设之后的管理和技术规范缺乏,很难达到各方都满意的效果。数字化的后续运营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长效的数字化能力与使用的考评机制,使用的普及度不高。
(4)后期维护难。由于数字化平台涉及面比较广,不仅需要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人员,而且还需要熟知各工程方面的安装人员来维护,更需要对保护区管理有一定了解的人员,因此对于它的维护存在一定的难度。
(5)保护区人员一时难以接受信息化的东西,平台应用普及度不高。
7 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难点和问题,可制定如下解决方案。
(1)由国家林业局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全国保护区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实行统一标准,防止出现自成体系、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应用等问题,为资源整合和协同作业打下基础。信息化建设中基础性、公共性的项目,由国家林业局统筹资金安排,统一研发,为全国林业系统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供保障。对地方个性化的信息化系统,由各地信息化主管部门依据统一规划与标准,分别负责建设实施。
(2)以保护区业务需求为主导,以应用和服务为重点,不片面追求高精尖技术,应该以保护区实际情况及需求开展信息化建设。
(3)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省份和单位先行试点示范,取得经验后,逐步实行推广应用。通过试点示范,探索科学的技术路线,积累经验,指导全国,少走弯路,减少风险,提高效率。
(4)加强保护区信息化业务培训,指定专人负责跟进项目的进展以及日常的维护,提升保护区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水平。
(5)将保护区的日常办公业务逐步迁移到信息化平台中来,有效的提升平台的使用率。
8 结语
信息化平台可以运用到象头山保护区的日常办公、科研管理、保护管理等各项业务中来。随着保护区人员技能的不断提高,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是迫在眉睫的工作[4]。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目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状,必须贯彻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杨 芳,邝奕轩.浅论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J].林业调查规划:2005(2):50~52.
[2]张丹华.长青国家自然保护区3S数字化建设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218~220.
[3]何祥博,刘雪华,刘新玉,等.3S技术在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2008,6(2):328.
[4]郭 明,袁朝晖,袁 B.数字化平台在示范保护区建设的应用[J/OL].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2009,7(3):398. http:///wenzhang/209019.pdf.
【关键词】智能电网;运行形式
近几年来,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加快,在促进经济发展、方便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为我国电力发展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传播信息高速性、有效性,更高的运营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智能电网的广泛应用开启了我国电网发展的新阶段,逐渐成为目前人们生活中所最为常见的具有高效使用价值的电网类型,迅速占领了我国电网发展的主流趋势,同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了国家经济、军事、文化等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智能电网的应用与发展在诸多方面都与以往的电网存在发展形式有所差别,本文将从智能电网的定义、特点、定位、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重点对智能电网在其运行形式上的变化进行简要的论述。
1、智能电网的内涵及特点
1.1智能电网的内涵
智能电网属于电网的范畴,建立于集成、高速双效的通信网络基础之上,通过各种先进的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测量技术和设备技术)应用,最终实现电网可靠及安全性等目标,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1.2智能电网的特点
(1)较高的智能型元件装备。智能电网的网络结构中装配了较多的智能型元件,极大的提升了其硬件条件,增强了其自身保护能力,能够起到多方位的、高效率的抵御外界的破坏。
(2)高效的信息集合、归纳和传输性。智能电网中的多元智能元件能够高效的将各种信息流进行集合、传输和归纳,其实打造成为一个信息高速公路平台,从软件角度来分析,他可以实现多种层次信息平台来实现可视化,利用网络化的信息处理模式将各种命令、状态信息、数据代码进行控制化的科学操作,从而达到提高人员工作效率的目的。
(3)极大的提高了多类型电能产品的用电需求量。智能电网的普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高效性、大容量、系统化的智能电网不仅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生产生活所需的用电能力,还能够有效的抵御高负荷用电压力,确保各项用电设施的正常运转,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保障作用。
1.3信息化为智能电网的定位趋势
根据现今智能电网的只要运作方向,我们可以较明显的看出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定位趋势为信息化。在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智能电网开启了电力行业的新纪元,其重要的变革便体现在信息化的发展上,信息化的运作模式已逐步成为本次电力变革的主要内容,信息化的定位方向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电力工业的信息化体系的不断完善。
1.4国家电网对于的认识与界定
随着智能电网在全程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并逐步占领了电网发展的主流趋势后,国家电网公司对智能电网的认识也随之逐步提高,并对其有了明确的价值定位。智能电网由于其能够将信息化、数字化、互动化和自动化等加以统一运作的特点,以及我国电信企业的信息化起步较早,国家电网便将信息化作为我国“四化”的重要突破口,使其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背景下,逐步形成由应用系统及数据资源等诸多方面所组成的信息化的体系。
随着智能电网相关建设设施的不断跟进以及大力度的专业人才培养,促进了我国的电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逐步进入到建设与应用共同推进的阶段,电网的信息化应用也正逐步迈入到信息体系综合化、一体化的方向,极大的提升了点网页的数字信息化程度。以上诸多因素的的综合发展为智能电网的科学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用。
2、当前智能电网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2.1智能化的元件配置及测量装置
智能电网的高效运作能力的实现主要来源于其众多先进元件的装备为其提供了较高的硬件基础,在发生情况时相应的控制中心可以通过元件的反应进行命令传输的智能化操作,从而提高了智能电网的外界干扰的抵御能力。但是就我国目前而言,先进的智能化电网的元件配置以及相关的测量装置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不能及时的满足其发展的需求性。
2.2在正确的选择通信方式方面
智能电网属于网络化模式中的广域网的范围,这一特征性决定了其在进行电能的传输过程中一旦因某些因素而发生相关的故障后,将在会极短的时间的迅速蔓延至相关的整体电网区域内,造成区域性电网的系统的瘫痪甚至是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为有效的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就应在其光速传输的过程中选择最为合理性通讯方式,通过智能电网所具有的实时性来保证其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通信的安全与高效。
2.3对智能电网运行规律的认识不具体
作为现代电网发展的主要形式和电力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人们对于智能电网的认识程度还有待提高。人作为事物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助推器,若不能对其运行的方式与规律进行系统的认识,那么必将会阻碍其前进发展的脚步。
3、智能电网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智能电网的发展主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信息化的建设将会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而产生不同的作用。
将来,智能电网信息化将会渗透到多个环节。智能电网建设将覆盖多个环节,如电源、售电及用电管理等环节,而信息化也会成为各个业务环节能够实现智能化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的管理部门要为多种新型业务的需求提供相应服务,这就要求信息化的部门深入各种业务,跟随智能电网的发展进行相应的业务改革。
智能电网信息化将和业务的创新深度整合。毫无疑问,智能电网建设会促进电网行业进行业务及管理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也会带动业务及管理的创新能力提升,这就促使企业去研发更多面向客户的增值类服务,同时企业管理能力创新也会对信息科技提出更高要求。这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的发展状态。
此外,智能电网建设的管理将会更加信息化和自动化。智能电网的建设环境要求管理的信息化与调度的自动化也会结合的更紧密。
智能化电网发展的特殊环境决定了信息化在未来扮演的不仅仅是业务支撑角色,而更多的需要信息化参与至电网企业的业务创新过程当中,通过不断引进新型信息技术来促进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电网行业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相信在经济形势和科学技术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电网行业也呈现出崭新的发展趋势,新型的智能电网逐渐成为社会电力行业发展的主流。然而智能电网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智能电网中,不断采用各种新型的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提高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邓贵金.智能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