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的理论依据范文

文化的理论依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的理论依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的理论依据

第1篇:文化的理论依据范文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翻译理据;选择原则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7.03.14

翻译过程是作为主体的译者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以特定文本意义再生为根本任务,以特定译文生成为最终目标而进行的语际间符号转换实践活动。它以原文本的存在为根本前提,以译者一系列的人为决定作为组成要素,因此,翻译总是一种有理据的行为。翻译研究实现文化转向后,尽管译者在翻译理据的选择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但如何选择恰当的理据,如何确保所选理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仍然是一个值得严肃思考的问题[1]。为此,本文尝试在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谈谈文化外译过中翻译理据的选择原则问题。

一、何谓翻译理据

理据(motivation)一词最初源于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的重要概念,意为某一现象或行为的理由和依据,也作动因解。从翻译角度看,所谓理据就是指在译文生成过程中隐匿在译者翻译行为背后、促使译者对构成原文的各要素进行某种解读或意义阐释,作出某种翻译策略或方法的选择,并最终形成某种物化结果(即译文)的理由和根据。它具体表征为影响或制约译者翻译行为的一切相关因素,如源文本因素、源文化因素、目标语文化因素、目标读者因素、翻译政策因素、意识形态因素、时代因素、赞助人和出版者因素以及译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因素、价值取向因素、审美偏好因素、所处环境因素等。由于特定的翻译理据既决定了译者对原文意义的阐释方式,又决定了其翻译策略或方法的最终选择,因此它对译文的最终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看以下《春晓》的两则译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1: I slept in spring not conscious of the dawn,

But heard the gay birds chattering all around,

I remember, there was a storm at night,

Pray, how many blossoms have fallen down?

(by Robert Payne, 1947)

译文 2: 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

All 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 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d it fury.

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

(by Weng Xianliang, 1981)

第2篇:文化的理论依据范文

综合探究类主观题以活动为载体,综合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鼓励考生联系实际,发散思维,大胆创新,倡导答案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目的在于引导考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知识,培养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由于综合探究类主观题立足于研究、解决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和其他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对转变思想政治课死记硬背的学习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类试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在近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从题型看,此类试题主要包括主题活动类和拟写类两种基本形式。主题活动类一般基于某种目的、围绕某一主题展开,主要包括主题班会、辩论会、座谈会、社会调查等,重在考查考生对活动方案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如开展主题班会的一般程序、可采用哪些方式开展社会调查等。拟写类一般要求考生根据相应的活动内容或命题者提供的背景材料,拟写建议书、倡议书、发言提纲、调查报告、观后感、小论文等,属于应用文体类主观题。由于每种应用文体都有各自的写作要求,考生应了解和掌握这些文体的具体格式和写作规范。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拟写类试题已不再拘泥于详细考查某种应用文体的具体格式和写作规范,而是依托应用文写作的形式,侧重于对教材知识的考查。但不管是哪种形式,其主要目的都在于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类题目的设计别出心裁,既贴近教材,又不脱离考生生活实际,为考生提供了比较广阔的答题空间和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展示个性风采的理想平台。下面,我们结合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常见的一些探究类问题,来分析和探讨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二、典型例题

1.建议类

“建议类”问题是给考生提供一定材料(情境、问题等),让考生对材料中涉及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办法或意见的试题。此类试题一般以考生生活积淀为背景,要求考生阅读材料、图表,或者是针对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热点、焦点问题,根据其内容提出合理、切实有效的建议,旨在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确建议的对象,即向谁提出建议;二是要找准所提建议的切入点;三是所提建议不能好高骛远、不可捉摸,要合理、贴近现实,具有可行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四是答案要语言规范、言简意赅,有侧重并且一目了然。

【例1】\[2013•新课标Ⅱ卷•39(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一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材料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检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3)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该题的“题眼”是“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解答时,一是要抓住这一关键信息,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做法;二是要注意题中的其他信息,如“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即所提建议不得与此重复;三是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思考并回答问题。因此,考生可从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做文化交流的使者等角度,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做法。

【答案】在国外举办敦煌莫高窟艺术展览和主题艺术节;扩大含有敦煌莫高窟文化元素的商品出口;开展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合作。

2.倡议类

倡议书就是倡导、建议的书信,是指集体或个人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具有号召性和公开建议性的专用书信。一般而言,倡议书分为向谁倡议、倡议什么、谁倡议的以及倡议日期等几个部分,同一般专用书信差不多。倡议书的拟写具体可分为五个步骤(解题思路):①标题。放在最上方正中间,可写“关于的倡议书”(或只写“倡议书”三个字)。②倡议的对象。放在左上角,应顶格。(有些倡议书没有这一部分)③正文。属文章的中间部分,也是重点部分,开头应空两格。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倡议的原因、根据和目的,第二部分是倡议的内容,应分条开列。④表达倡议者的希望或决心。⑤署名和日期。先署名后日期,放在右下角。但在实际的考试中,要求考生写出完整倡议书的并不多,一般只要求写出倡议的内容。

【例2】\[2013•北京文综卷•38(4)\]《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划定了水资源利用管理的“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益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4)为了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某校学生会正在草拟倡议书,向同学们征集倡议。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两条倡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据。

倡议书(草稿)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北京属于重度缺水地区,但在生产生活中,有些人节水意识匮乏,有的企业直接排放生产污水,破坏水资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倡导建设节水型城市。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我们向全校同学倡议:

倡议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向所在社区和学校提出节水建议。

理论依据:公民依法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

倡议二:

理论依据:

倡议三:

理论依据:

【解析】该题已经给出了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考生在补充倡议书其他内容时,要仔细阅读倡议书已提供的内容,明确拟写方向,思考还要补充哪些内容。如本题中,设问的开头已明确提出了倡议的目的――保护和节约水资源,对知识内容作出了限制性要求――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同时在倡议书的正文中,明确了倡议的对象――向全校同学倡议,在补充倡议要点时,考生可结合“倡议一”提供的范式,从公民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一些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具体做法。另外,在回答理论依据时,应根据题中“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这一具体要求,回归教材,合理、准确作答。

【答案】倡议:自觉节约用水,如注意拧紧水龙头等。

理论依据: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倡议:对破坏水资源(或不合理用水)现象进行监督和举报。

理论依据:公民具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答出其他倡议及其理论依据,如倡议参与水价制定、积极建言献策,理论依据为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等,言之有理亦可)

三、解题方法

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归纳出,要答好综合探究类主观题,应做到“四结合”。

1.要结合教材知识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综合探究类主观题的设计主要依据教材,答案来源于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对教材中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是我们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如上述两道例题,不管是提出建议,还是发出倡议,都与教材内容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夯实基础,善于运用教材知识解决材料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2.要结合思想实际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领会和感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和归宿。因此,在高考试卷中,经常会设计一些与学生思想实际关系密切的问题,如要求考生谈活动的感受、看法、体会或启示等。因此,考生应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融入情境,进入“角色”,把自己融入活动中,根据材料提供的具体情境和试题的具体要求,缜密思考并合理作答。

3.要结合实践体验

让考生在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分析、归纳、总结、反思、创新的能力,是综合探究类主观题考查的主要目的。因此,考生应积极参与各项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从活动中去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和充分的情绪情感体验,在活动中分析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在解答这类试题时,考生才会得心应手,才能写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第3篇:文化的理论依据范文

【关键词】太极拳;大众化;群体特征

Study on Group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 Chi Popularization

―― taking Jiaozuo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ANG Li-ming, WANG Bo-li

(P?郾E?郾 College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1400,China)

【Abstract】Tai chi,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hinese culture, has highlighted its important times value in today's competitive society?郾 Taking Jiaozuo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studies 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tai chi participants, and explor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ai chi exercise groups?郾It concludes that most of Jiaozuo tai chi exercise participants are the youth and the elderly; male participants are more than female participants in Jiaozuo; the professional feature of Jiaozuo tai chi exercise is freelancer, students and farmers are in the majority?郾

【Key words】tai chi; popularization; group characteristics

引言

乔晓光先生在他的《活态文化》一书中指出:“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类。”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需要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而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文化符号。太极拳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河南省作为太极拳的故乡,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并拥有庞大的锻炼群体。研究参与太极拳锻炼人群的群体特征、价值取向和需求欲望,分析太极拳在群众体育锻炼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找出适合他们需求的太极拳组织形式、推广模式及传播路径,不但能为河南省政府发展太极拳提供决策上的理论依据,也可为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推广起到引领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郾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焦作市参与太极拳锻炼人群为研究对象。

1?郾2 研究方法

1?郾2?郾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电子文献,广泛收集参与太极拳锻炼人群群体特征的相关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郾2?郾2 问卷调查法

对焦作市区、博爱、孟州、沁阳、温县、武陟、修武七个地区发放问卷420份,进行分区调查研究,围绕着在全民健身活动中选择以太极拳作为活动内容的群体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特征,通过研究这些群体参加太极拳的动机、目的、情感等价值取向,分析这个群体所需要的太极拳的组织形式、情感归宿、文化价值等需求欲望。依据大众参与太极拳的需求欲望,制定出太极拳发展、传播的形式、策略,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1?郾2?郾3 逻辑分析法

根据所查文献资料,结合调查数据对焦作市参与太极拳锻炼人群的群体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

1?郾2?郾4 专家访谈法

通过电话或者拜访的形式对省内外的部分专家学者和本省的领导进行访谈,得出相关结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郾1 焦作市大众参与太极拳锻炼人群性别特征分析

对焦作市七个区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调查问卷403份,男性261人,女性142人,男性比例高于女性。

第4篇:文化的理论依据范文

【2012年浙江·40—(1)】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

【典例评析】本题以“大热点,小切口”的命题方式,呈现了以知识为载体、能力为主导、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融合的“三位一体”的命题立意,彰显了《文化生活》独特的模块特色与文化功能。

【调图解题】从“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角度看,下图构建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调遣知识、正确定位解题的思路。

【拓展应用】

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按什么样的方式整合?如何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树”?笔者的方法主要有:

(1)纵向梳理法,即对教材中的某一具体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角度进行梳理、整理,构成知识间的纵向链接,这样可以加深考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深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模式大致如下:

以《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多样性为例:

(2)横向梳理法,即对同一层面(框、课、单元、模块)知识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并联”梳理。通过横向梳理可以把书读薄。模式大致如下:

如以《文化生活》为例,“从宏观到微观”可构建以下知识体系:

(3)综合梳理法(或称纵横交错梳理法),即多角度、纵横交错梳理知识。一般可以采用专题法梳理,即抓住一个核心概念、原理或观点,把相关的内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专题。这一方法一般适用于以单元或模块为主的综合性专题复习,尤其是第三轮冲刺阶段的复习,如以文化的作用为主线,可串联成以下专题性知识网络体系:

【答题通式】

综观高考关于《文化生活》的试题,常见的设问类型有“是什么”型、“为什么”型、“怎么办”型、“认识、评价”型等,且日益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向。为此,复习备考时要寻找和总结有规律的东西。

(1)“是什么”型。设问方式有“反映了什么”、“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蕴含了什么”等。解题思路一般是:定点(即圈定考核的知识范围在哪)联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字眼,联系到所学的具体知识点)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回答)。

(2)“为什么”型。设问常常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的原因”、“……的依据”等。答案需要包括:理论依据(课本相关观点),即必要性;现实依据(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或主客观条件),即可能性;目的、意义,即重要性;有时还应回答其危害性,即说(做)或不说(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的消极后果。

第5篇:文化的理论依据范文

关键词: 厂卫机构;监察机构;监察权

1 厂卫机构的设置及职权

明朝的厂卫机构包括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内行厂。设置一整套厂卫机构,利用厂卫机构对朝内外百官臣民进行严密的侦察刺事,是明朝监察体系的重要特色。

1.1 锦衣卫

第一,锦衣卫的设立。在锦衣卫之前,明太祖还设立过一个“察言司”。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七月,“革察言司”。“察言”,顾名思义,当是侦察言论舆情的意思。到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锦衣卫机构的置设,标志着明朝运用特务刺事和拘审犯人的合法化,同时也标志着特务监察体系的初步形成。

第二,锦衣卫的职责。作为特务监察机构,锦衣卫的一个重要职责便是缉事侦察,纠劾那些不忠于皇帝的大臣。历史上蓝玉谋反的罪证正是锦衣卫指挥使蒋通告给明太祖朱元璋。造成了历史上著名的蓝玉案,其牵涉人员达到两万人之多。虽然蓝玉案在史学界存在争议。但通过蓝玉案可以看出锦衣卫对明朝大臣的特务监察。

1.2 东厂

第一,东厂的设立。东厂机构的出现,与明初特殊的政治形势和宦官地位的上升有着密切的关系。成祖发动靖难之役,夺得皇位,就常常得到建文帝身边宦官们的暗中相助。这些“刑余之人”,曾为成祖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军事情报,甚至有的宦官还拼杀疆场,多有战功。成祖即位后,认为这些宦官对自己忠心耿耿,值得信赖。

第二,东厂的职责。宦官从洪武朝继承下来的监察权,到永乐朝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和发展。《明史・宦官传》载:“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其实宦官的这几项“大权”,某些在洪武朝时就已频繁出现,只是到永乐朝时更趋于显著而已。洪武、永乐两朝,宦官的政治监察权已经涉及差使兼刺事、监管税收、监军和出镇。

由此可见,明初宦官的监察权渗透到外交、经济、军事诸领域。这说明太祖和明成祖对宦官参政的重视。直到东厂成立后,宦官的监察权才逐步走向制度化。

由于西厂和内行厂在历史上存在时间较短、影响较小,所以在这里不多做赘述。

2 厂卫机构的执法依据

其他朝代的特务机构只是听从皇帝的命令。虽然明朝并没有任何一部特别法规可直接作为厂卫特务监察的法律依据。但并不说明没有理论思想在支撑明朝厂卫机构监察行为的开展。明朝统治者从宏观的治国思想和微观的治国方法上间接形成了厂卫机构监察的理论依据。

2.1 朱元璋对“三国三典”思想的变奏

“三国三典说”详之为“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其中“重典治世”的理论更是成为严刑峻法最直接的理论依据。明太祖朱元璋在具体施行上一反“刑新国,用轻典”的政策。朱元璋亲身经历元末乱世,将元朝的灭亡归结于“元政驰极、豪杰蜂起、皆不修法度以明军政”。如此以来,亲身经历与“三国三典”理论结合起来使朱元璋认定“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另外,明太祖重典治乱世的思想,亦受宋元理学影响。其反对轻刑的理由是“然刑愈轻而愈不足以厚民之俗,往往反以长其悖乱之心,而使狱讼之愈繁。”这也在一方面为朱元璋刚猛治国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2.2 以《例》代《律》

明朝法律以《大明律》为基本大法,由明太祖亲自主持制定。在编订过程中起初因为“惩元纵驰之后”,所以“刑用重典”。明太祖对《大明律》十分自负,诏“孙守之,群臣有稍议更改,即坐以变乱祖制之罪。”但是,当朱元璋在诏令后世不得擅行修改《大明律》的同时,其实自己就早已经在明代司法生活的发展过程中埋下了以例破律,以例代律的种子。对《大明律》的破坏来源有二:一为《大诰》,一为《问刑条例》。

第一,《大诰》,又名《大明律诰》。《大诰》分为四篇,是采辑官民案例汇集而成的一部特别刑事法规。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编订后,次年复作《续编》、《三编》,使内容不断完备。《大诰》所记案例定罪,刑罚极为残暴,量刑没有统一的基础规范。一方面在《大诰》中朱元璋大用法外之刑,使《大明律》岌岌可危,存而不用。另一方面,推行过程中以民户家中是否存有《大诰》,而在判罪过程中随意增加或减少犯罪等级。这对《大明律》的量刑基础构成了一定的扰乱,造成“其后罪人率援《大诰》以减等”的局面,而对日后明代司法实践的混乱埋下了祸根。同时也为锦衣卫等特务机关的滥刑、干预司法造成最原始的理论依据。

第二,《问刑条例》。同《大诰》一样《问刑条例》也是对《大明律》的补充,是明朝法律编例的代表作。由于《大诰》需“子孙守之”终明之世,不可“稍议更改”。而《例》可辅《律》,能适应社会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承袭宋制编例遂成洪武朝后主要的立法活动。《问刑条例》附于《大明律》之后,亦称《大明律附例》开创了中国封建法制律例合一的新体制,但在明代这样的封建社会也逐渐走向了以《例》破《律》、以《例》代《律》的恶路。

《大诰》和《问刑条例》原本是作为《大明律》的补充,但是《例》与《律》之间的相互冲突,直接导致明朝司法实践中法外用刑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也成为明朝厂卫机构干涉和破坏司法活动直接的理论依据。

3 厂卫机构的特点

虽然厂卫机构是特务机构,但是它又与以往各朝代的特务机构又有所区别。明朝厂卫机构之所以属于特务监察体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纯的特务组织,从其特点中可以表现出来。

3.1 独立的监察权

明朝厂卫机构与以往各朝代的特务机构相比,其具有明显的独立性。表现在它可以独立暗探、独立抓人、独立审讯、独立处刑,而以往其他朝代的特务机构仅仅是皇帝的爪牙,不具备独立性。这不仅说明了明朝的厂卫机构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特务机构,而且说明了厂卫机构是拥有一定监察职能的监察机构。

3.2 最直接的监察权

最直接的监察权体现了皇帝对厂卫机构的信任。这种信任是明朝其他机构不具有的。并且历朝历代的特务机构也没有获得像厂卫机构这样的高度信任,所以其他朝代的特务机构仅仅是皇帝的抓人的工具,而没有直接审讯处刑等权利,所以就不可能成为特务监察。

3.3 广泛的监察权

明朝的特务机构(厂卫机构)的职责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其中比较典型的一项职责就是监军和出镇。这项职责显示了明朝厂卫机构与其他朝代特务机构的区别,也说明了厂卫机构不仅仅是特务机构,而且也是明朝监察体系中的一部分。

4 结束语

厂卫机构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破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厂卫机构的行为起到特务监察的作用。将厂卫机构划入到明朝的监察体系中的一部分,可以更加全面了解明朝的监察体系。

参考文献

[1]查继佐.罪惟录[M].上海: 商务印书馆,1936.

[2]朱元璋.明皇祖训[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3]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7.

[4]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第6篇:文化的理论依据范文

【关键词】生产业消费业城市化市场化

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增长有力推动了浙江省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但是,如何保持浙江现代服务业快速持续发展,继续把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值得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影响浙江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而为浙江省及沿海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李江帆认为影响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服务产品的输出状况。①程大中发现在影响目前

影响浙江省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是市场化程度,市场化程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额指数增加30.96122点。生产业占gdp的比重、人均gdp与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增加额呈正相关关系;在gdp总额中生产业所占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额指数增加26.01170点,对服务业增长有较大的带动作用;人均gdp每增加一个单位,会带来现代服务业指数1.87580点的增加。消费发展的程度、城市化程度与现代服务业增加额呈负相关关系,批发零售餐饮业占gdp的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带来服务业增加额指数下降74.95757点,这与实际经济发展经验不相符,也与产业正向关联的理论相悖,可能是由于浙江省近年来房价上涨过快导致服务业消费的挤出效应;城市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额指数将下降85.9992点,城市化的发展给服务业带来负数的增长,这也与产业正向相关的理论相反,这可能的原因是与城市化水平标准统计方法不科学有关,即城市化统计中只是按照人口数量来衡量的,只注重城市化人口数量的增加,没有体现城市化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化质量要求经济、城市功能与社会协调发展。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通过如下途径推动服务业的发展:一、服务业能否快速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经济增长速度,因此要加快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二、优化服务业市场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消除部门、行业的进入壁垒,降低金融、电信、民航、铁路等行业非公资本进入的前置准入条件,改变歧视性政策,激活市场主体,鼓励和支持在服务业领域创业创新。三、加快城市化建设,不仅注重城市化人口数量的增加,更注重城市化建设的内涵,包括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文化卫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等各方面的建设,是保持浙江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四、控制房价过快增长,引导居民合理消费。(编辑

注释

第7篇:文化的理论依据范文

论文摘要 从农业自身产业特点、农业的多功能性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利益集团理论等方面多视角地分析了农业补贴的理论依据,以期为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提供参考。

农业补贴是财政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转移支付。它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特定群体如农民、对特定区域如粮食生产区、对特定品种如粮食和对特定环节如生产进行干预,将资源转移到农业领域,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必然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农业补贴政策也不例外。现将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依据分析如下。

1从农业的弱质性看农业补贴

农业的弱质性指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和其他产业特别是与工业相比具有比较利益逐渐降低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生产面临双重风险

农业生产既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也是一个经济再生产过程,因而面临着双重风险的压力。一方面,农业生产可能会遭遇洪涝、干旱、沙尘暴、病虫害和瘟疫等灾害,生产形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自然特点还直接导致了市场风险的产生。因为农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农产品公共调整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而这种滞后反应带来的市场风险往往只能由生产者自己承担,这无疑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农业需要政府的支持与保护。

1.2农业部门比较利益低,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处于不利地位

农业部门的比较效益低下,不仅使农业部门缺乏对逐利资本的吸引力,而且难以阻止农业内部各种要素资源向非农产业流动,致使农业缺乏竞争力,最终导致农业的萎缩。图1就说明了在市场和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下,社会资源配置不利于农业发展的情况。

如图1所示,AB曲线代表生产可能性边界,社会的全部资源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之间进行分配,OA代表全部经济资源配置在农业部门时所能提供的农产品,OB代表全部经济资源配置在非农业部门所能提供的非农产品。OB>OA,表明非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大于农产品。假如初始资源配置在E1,这时农产品供给量为Oa2,非农产品供给量为Ob2。若增加农产品供给量,将经济资源配置点移至E2,这时农产品供给量为Oa1,增量为a1a2;非农产品的供给量为Ob1,减量为b1b2,b1b2>a1a2,表明经济资源从非农业部门配置到农业部门,转移成本比较高。相反,如果将初始资源配置点从E2移至E1,即经济资源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成本比较低。这就说明了市场价格机制条件下人们不愿意将经济资源主动投向农业的原因。因此,农业是一个需要政策性补贴的产业部门。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都需要得到政府扶持。对我国而言,农业弱质性表现得更为复杂,如自然资源条件较差,生产者素质较低,经济形态多表现为自给自足的农户经营,农业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很不完善,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差。因此,在我国农业更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

2农业的多功能性理论为农业补贴提供了依据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增长,农业被认为是一种多功能性的产业,突破了传统认识的局限,给予了农业新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了具有商品生产功能外,还有土地占有、环境、粮食安全以及文化等功能。具体表现如下: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农业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是民族文化的根和源头;从政治角度来看,农业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也是农民发展的依托;从环境生态的角度来说,农业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为环境生态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了任何国家都要重视构筑农业产业体系间各个环节的互动,而非传统的单一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功能。此外,长期以来,人类自身生活与生产等活动消耗环境质量的生态需求,都是免费获得满足的。随着资源的“硬约束”,人类不仅要遵循其固有的自然生态规律,还要或多或少地投入人类劳动,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农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基本上不能通过市场竞争在物质上和价值上得到补偿。因此,国家和社会必须给农业必要的保护与支持,以增强农业生态再生产的自生能力和自净能力。

3公共财政理论为农业补贴提供了理论依据

市场在具有外部性的产品供给调节上存在失灵,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同时农业产业本身的弱质性和基础地位,也决定其需要政府的服务。从经济学角度看,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私人有效投入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先行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农业科研创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具有明显的外部性(正外部性),但这些领域存在市场失灵和免费搭车行为。因此,要求这种农业正外部性“内化”,其主要手段是通过政府的干预,即要求政府一方面通过政策手段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行为者的损失,将农业社会效益和农业经济效益的差额返给农业;另一方面充当制度供给者、环境营造者和主要投资者的角色。

4利益集团理论为农业补贴提供了理论依据

奥尔森(Olson)在《集体行为的逻辑》中指出,人口规模小的利益集团相对于规模大的集团,其成员与集体行为有较深的利害关系,而且监督成本也比较低,比较容易克服“免费搭车”问题,从而具有较高的组织水平和较大的政治能量。可见,一个利益集团政治能量大小,不仅取决于它的规模大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组织水平的高低及克服集体行为中“免费搭车”现象的程度。

具体到补贴政策的选择,我们假定分为2个利益团体,一个是作为农业生产者的农民,另一个是非农产业的生产者及农产品消费者。那么,究竟是选择对农民有利还是选择对消费者有利的补贴方式,将取决于这2个集团的力量对比。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多数人从事农业,分布在广泛的农村,大多数农业人口受教育少,对于一些隐蔽的不利影响毫不知情;即使他们确能知道这些,也会因组织抵制集团行动的代价过于高昂而难以实现。而大都市的人口虽然不多,但是比较集中,他们的收入很低,恩格尔系数偏高,高昂的食品价格势必直接危及政府的城市安定。人数虽少但组织得很好的实业界,因为担心生产费用上升会导致工人工资的提高,也会强烈反对食品价格的上涨。他们纷纷游说政府,使国家的补贴政策向城市消费者倾斜,这样中国就出现了农产品“剪刀差”。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均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下降,城市居民对食品价格的敏感度降低;而且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农业的兴趣日渐增加。与此同时,农业人口在减少,农村教育水平在提高,农村地区的通讯、交通运输设施得到改善。农村居民对收入和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较所处的地位,变得越来越敏感;同时他们自己组织起来的成本也相对降低。在这种条件下,当农业的比较利益下降,农民的收入状况继续恶化时,他们就会采取政治行动以建立城乡平等关系,这样国家的补贴重心转移到了对生产者的补贴上来。为了提高补贴的效率,补贴方式由价格补贴等间接补贴向对农民直接补贴转移。

5参考文献

[1] 梁东黎,刘东.微观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丹尼斯R.阿普尔亚德.国际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8篇:文化的理论依据范文

关键词: 英语论文写作 教材编写 高原理论 知行结合通变律 母语正负迁移

引言

从2005年开始,各高校陆续进行了英语课程设置改革,使得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基本思路是在综合英语的基础上,增加文献阅读、英语文化与论文写作等课程,形成基础+文化+论文写作的课程设置模式。笔者从2012年开始对学生需求进行调查,并从学院学报入手,分析非英语专业科技人员在论文写作方面的短板,从而明确学生需求和教学努力方向,于2013年完成了科技论文写作教材的编写,并已在学院正式使用。

一、市售通用英语论文写作教材简介

目前市售英语论文写作教材主要有胡庚申的《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陆效用的《研究生英语论文及应用文写作》、戴福林的《英语论文写作教程》,以及胡友珍、何小平和王志芳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上述写作教材针对所有研究生,在语言水平和专业材料的选编上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另外,由于传统教材一般将各项规则和常用语句罗列在文中,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引起疲劳。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各院校一般自编教材,提高专业和语言水平的对应性,如俞炳丰的《科技英语论文实用写作指南》面对的就是本校制冷与空调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选用的示范及练习材料均为制冷与空调专业材料;而陈苏、黄彦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则针对材料化学化工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用于作者所在的南京工业大学相关专业。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军校没有专为博士生开设的用英语讲授的论文写作课,且由于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往往没有合适的市售教材,因此,相关院校一般也是按照学校专业的设置,自行编写适合本校使用的英语论文写作教材。

二、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及实现方法

(一)理论依据。

英语论文写作教材的理论依据主要有:

1.高原现象。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和抽象的归纳能力成为语言水平的体现。在高级阶段,语言水平的进度明显放慢,此称为高原现象。心理学家将学习划分为六个阶段:无进步阶段、迅速进步阶段、学习速度逐渐减慢阶段、高原阶段、再次缓慢进步阶段、进步再次减慢并临近极限阶段。博士生英语水平大致位于第四阶段,即高原阶段。到硕士阶段,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正式、书面词汇,并以英语知识的形式保留在学生记忆中,但并没有固化为学生的语言技能。这些英语知识正是博士阶段英语论文写作中需要大量运用东西,如果在博士阶段没有及时、足够地应用,这些知识将很快遗忘。

2.写作过程中的知行结合通变律。路德庆认为,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必须结合起来,将词汇和写作知识综合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最终将语言知识转变为真正的技能。写作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是一个逐渐积累提高的过程。

3.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迁移。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母语规则,以避免对目标语的学习造成影响,此为母语负迁移;如果母语固有的语音、词法、句法与目标语相同,学生就可借助母语顺利进行目标语的学习,此为母语正迁移。

(二)实现方法。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1.克服高原现象。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不再进行单一的知识灌输和条框罗列。本教材每一课分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由若干task组成,通过这些task的练习,学生由被动方转为主动方,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在练习过程中有很强的成就感,学习乐趣和教学效率都得到很大提高。

2.根据写作教学规律进行教材内容设计。笔者根据知行结合通变律和写作活动的四个特点,在设计练习时环环相扣,逐步提高。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大量操练,对科技论文的结构、常用句型有了较深刻了解,可积极运用学到的知识写出合格的英语论文。

3.利用母语正迁移,克服母语负迁移。博士生对汉语论文的结构和常用句型已有大致了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对照英语论文范文进行语篇结构的构筑。范文材料全部选自权威期刊,语言简洁准确流畅,一些常用语句,如文献综述、论文结构叙述、研究结果的表述和结论部分的常用句型,可在范文中找到对应段落,对学生掌握英语论文结构和以上部分语言表述十分有利。另外,中国学生在进行论文写作时,很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在题目翻译、摘要翻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学生推敲、评判和改进。这些批判性材料全部选自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具有语言错误比较典型的特点,可对学生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

三、根据以上理论所编教材的特点

(一)实用性。

本教材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写作规律理论,参照国家教委《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语言上符合非英语专业博士生的外语水平,适合课堂应用。

(二)专业针对性强,具有鲜明的军事特点。

本教材所选材料覆盖了本院博士生各专业,对于学生熟悉本专业论文结构和常用句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符合写作课程教学规律,针对中国人学习英语语言的特征设计练习。

本教材选材精细,学生可通过阅读范文较快掌握英语论文的结构和常用句法,并接触大量的专业词汇。另外,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推敲、评判和改进,可让学生在今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避免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四)理论讲述和练习不枯燥。

本教材用大量的引导性、适应性和提高性练习克服了传统写作教材的沉闷枯燥,学生通过练习熟悉了写作理论,强化了成就感,提高了学习论文写作的兴趣。

结语

博士研究生论文写作教材的编写是一个比较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针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内容上的选编,在编写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实际水平,又要避免课程内容的枯燥。按照高原理论、写作过程中的知行结合通变律和母语正负迁移规律编写的论文写作教材针对性强,趣味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浸润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语言材料中,有利于熟悉专业词汇和句法,避免中国式英语,写出符合国际规范的英语论文。

参考文献:

[1]胡庚申.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陆效用.研究生英语论文及应用文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文化的理论依据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理论依据

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英语作为各国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教育领域对英语教育愈加重视,英语教学在我国小学教育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组织设计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与好奇心,在提高小学生英语成绩的同时,促进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对于小学英语教学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理论依据

1.有效课堂的活动设计。有效课堂活动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有效的传输给学生,而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有效接受的活动。有效课堂活动能够使教师与学生通过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完成课堂学习。在对有效课堂活动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求有效课堂活动设计不能够脱离原有的教学空间,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要依据教学空间制定设计。其次,有效的课堂活动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小,所以教师应对小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课堂活动设计,不仅能够增强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最后,有效课堂活动的设计是有特定教学程序的,由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也应由独立的教学过程构成。

2.有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有效课堂活动设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所应该具有的思想构建能力与品德结构。在教学设计方案中,教学目标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有效课堂活动的组织设计是为了使教师明确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课堂中的教学目标,教师才能够在有效课堂中完成对学生的教学。

3.有效课堂的教学设计。有效课堂的教学设计,是通过对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完整的规划,对教学方法进行慎重选择和使用,使小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的行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为英语教师和小学生之间提供了一座沟通桥梁。有效课堂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师在英语课堂中依据科学的英语教学理论,对英语教学方法进行细致周密的设计规划,将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作用发挥出来,使小学生能够在有效课堂中理解教师所讲内容,从而提升英语成绩。

二、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组织设计

1.遵循新课程标准进行组织设计。在英语新课标标准的内容中,小学英语教育提出在英语课堂中应以活动为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将新课标的标准灵活使用,可以通过动作记忆法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理解记忆远比死记硬背更能让小学生提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利用小学生心理特点完成课堂活动设计。在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组织设计中,英语教师要掌握小学生的心理,并利用其心理特点完成对有效课堂活动的组织设计。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与认知能力还不够完善,因此小学英语有效课堂的组织设计需要考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小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有限,如此便要求英语教师掌握小学生的心理,通过对小学生容易产生好奇心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有趣味的活动和英语接龙小游戏等,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引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保持一定的注意力,进而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有效发展。

3.通过设立情境进行教学设计。英语教学实际上是一门十分枯燥的语言教学,如果英语教师将英语知识进行呆板枯燥的传授,则会使小学生对英语产生厌恶和反感,不仅无法提升小学生的英语成绩,同时也限制了小学英语有效课堂的发展。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出乐趣,使小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在小学英语有效课堂的组织设计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简短动听的英语歌谣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英语教师也要通过多媒体教学对英语进行原声动画的播放,创设英语原声情景,并对动画的台词进行基础的语法讲解,然后可以通过小学生分组学习表演的方式,增强小学生对英语的喜爱程度,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成绩,推动有效课堂活动的组织设计在小学英语中快速的发展。

三、结语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英语在日常生活中日益显露出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通过对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理论依据,对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组织设计进行深入分析。小学英语有效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英语有效课堂的组织设计能够使小学生提高英语成绩,为小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顾丽莉.例谈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4,06(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