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开门揖盗范文

开门揖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开门揖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开门揖盗范文

2、引狼入室: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3、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虎入室;

4、引水入墙:比喻自招灾祸,出自: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墙,开门揖盗么;

第2篇:开门揖盗范文

A bad beginning makes a bad ending. 恶其始者必恶其终。

A bad bush is better than the open field. 有胜于无。

A bad compromise is better than a good lawsuit. 吃亏的和解也比胜诉强。

A bad conscience is a snake in one''s heart. 做贼心虚。

A bad custom is like a good cake, better broken than kept. 坏习惯像鲜馅饼,分食要比保存好。

A bad padlock invites a picklock. 开门揖盗。

A bad penny always turns up.

A bad thing never dies. 坏事传千年。

A bad workman quarrels with his tools. 拙匠常怨工具差(人笨怨刀钝)。

A bargain is a bargain. 达成的协议不可撕毁。

A beggar''s purse is bottomless. 乞丐的钱袋是无底洞。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A bird is known by its note, and a man by his talk. 闻其歌知其鸟,听其言知其人。

A bird may be known by its song. 什么鸟唱什么歌。

A bit in the morning is better than nothing all day. 略有胜于全无。

A blind man who leans against a wall imagines that it''s the boundary of the world. 坐井观天。

A blind man will not thank you for a looking-glass. 秋波送盲,白费痴情。

A book is the same today as it always was and it will never change. 一本好书今天如此,将来也如此,永不改变。

A book that remains shut is but a block. 有书闭卷不阅读,无异是一块木头。

A borrowed cloak does not keep one warm. 借来的斗篷不暖身。

Absence sharpens love, presence strengthens it. 相聚爱益切,离别情更深。

第3篇:开门揖盗范文

八月来得那么迅速,逝得也那么匆匆。不知道是时间飞逝的快,还是我觉得时间在飞?

总认为自己真的很快乐,我有温馨的家庭,又有很多好朋友,但是生命里是少不了离别的。仿若就在几天前,我还和好朋友们很开心的谈论着什么,可是就在说完后,就兵分五路,各奔东西了。

友情能不能经住时间的考验?

我是一个善变的人,我曾经会很痴迷的在一个网站,但是几天过去,就对这个网站失去了兴趣。

记得在五年级的时候,我和月儿曾经疯狂地喜欢吃烤面包,就在连续吃了几次后,我们两个就彻底讨厌了烤面包。

这就是善变么?

而小荷是我呆的时间最长的网站,并且至今我到没有讨厌,仍是深深地喜欢小荷,喜欢小荷的没一个人。

曾经说过会一生一世留在小荷的,可如今我又不得不离开了。

这就是依依不舍吗?

从小荷的最平凡的角色到如今拥有了很多好朋友,我很开心。就像是我在申请高级时给ROOT的那封信中所说,小荷是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好的兄弟姐妹。

如果说小荷真是个百花齐放的荷园,那我这朵荷花也要从花开到荼靡了。

我的荼靡到了么?

很长时间没有来小荷了,突然发现,真的有很多好朋友走了。身边什么都没变,就是少了一个人的存在,感觉怎么样?没来得及和叶子姐姐她们说再见,很惭愧。这种奇妙的感觉到底是什么?

是空虚吗?

离开,未必是伤感的,答应潇,不要哭,潇的朋友都是坚强的。

潇这次离开一定不是永久的,我一定会回来的,等我好么?

潇,永远爱你们!

忘不了

第4篇:开门揖盗范文

A bad bush is better than the open field. 有胜于无。

A bad compromise is better than a good lawsuit. 吃亏的和解也比胜诉强。

A bad conscience is a snake in one''s heart. 做贼心虚。

A bad custom is like a good cake, better broken than kept. 坏习惯像鲜馅饼,分食要比保存好。

A bad padlock invites a picklock. 开门揖盗。

A bad penny always turns up.

A bad thing never dies. 坏事传千年。

A bad workman quarrels with his tools. 拙匠常怨工具差(人笨怨刀钝)。

A bargain is a bargain. 达成的协议不可撕毁。

A beggar''s purse is bottomless. 乞丐的钱袋是无底洞。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A bird is known by its note, and a man by his talk. 闻其歌知其鸟,听其言知其人。

A bird may be known by its song. 什么鸟唱什么歌。

A bit in the morning is better than nothing all day. 略有胜于全无。

A blind man who leans against a wall imagines that it''s the boundary of the world. 坐井观天。

A blind man will not thank you for a looking-glass. 秋波送盲,白费痴情。

A book is the same today as it always was and it will never change. 一本好书今天如此,将来也如此,永不改变。

A book that remains shut is but a block. 有书闭卷不阅读,无异是一块木头。

A borrowed cloak does not keep one warm. 借来的斗篷不暖身。

Absence sharpens love, presence strengthens it. 相聚爱益切,离别情更深。

A burden of one''s choice is not felt. 自己选的担子不嫌重。

A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A candle lights others and consumes itself. 蜡烛焚自身,光亮照别人。

A cat may look at a king. 猫也有权晋见国王。

A cat has nine lives. 猫有九条命。

Accidents will happen. 天有不测风云。

A chain is no stronger than its weakest link. 链条的坚固程度取决于它最薄弱的环节。

A change of work is as good as a rest. 调换一下工作是很好的休息。

A cheerful wife is the joy of life. 快乐的妻子是生活的乐事。

A clean hand wants no washing. 身正不怕影子斜。

A clear conscience is a soft pillow. 问心无愧,高枕无忧。

A clear conscience is a sure card. 光明磊落,胜券在握。

A clear conscience laughs at false accusations. 白日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A clear fast is better than a dirty breakfast. 宁为清贫,不为浊富。

A close mouth catches no flies.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A cock is valiant on his own dunghill. 夜郎自大。

A common danger causes common action. 同仇敌忾。

A constant guest is never welcome. 久住非佳宾,常来不欢迎。

A contented mind is perpetual feast. 知足常乐。

A covetous man is good to none but worse to himself. 贪婪的人对别人毫无好处,对自己却坏处更大。

A crafty knave needs no broker. 狡猾的流氓,不需居间人。

A creaking door hangs long on its hinges. 户枢不蠹。

Action is the proper fruit of knowledge. 行动是知识的巧果。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事实胜于雄辩。

A discontented man knows not where to sit easy. 不满足者坐无宁时。

A disease known is half cured. 病情确诊断,治病好一半。

Admonish your friends in private, praise them in public. 在私底下要忠告你的朋友,在公开场合又表扬你的朋友。

A dog will not howl if you beat him with a bone. 骨头打狗狗不叫。

Adversity is a good discipline. 苦难是磨练人的好机会。

Adversity leads to prosperity. 逆境迎向昌盛。

Adversity makes a man wise, not rich. 患难使人聪明,但不能致富。

Adversity makes strange bedfellows. 身处逆境不择友。

Adversity successfully overcome is the highest glory. 成功地克服困难是最大的光荣。

A fair death honours the whole life. 死得光明,终身荣耀。

A fair face may hide a foul heart. 人不可貌相。

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 益友难得。

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吃一堑,长一智。

After dinner sit a while, after supper walk a while. 午饭后要坐,晚饭后要走。

A father is a treasure, a brother is a comfort, but a friend is both. 父亲是财富,兄弟是安慰,朋友兼而有之。

A fault confessed is half redressed. 承认错误,等于改正一半。

Affairs that are done by due degrees are soon ended. 事情要安步就班地做,就会很快地做完。

A flow of words is no proof of wisdom. 口若悬河不能作为才智的证明。

第5篇:开门揖盗范文

A friend is a second self.朋友是另一个我。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

A friend in court is better than a penny in purse.曩中有钱,不如朝中有友。

A friend exaggerates a man s virtue, an enemy his crimes.朋友宣扬人的美德,敌人夸大人的罪过。

A fox may grow grey, but never good.狐狸会变,但本性难移。

A fool”s heart dances on his lips.愚人心坦荡,挂在嘴唇上。

A fool”s bolt may sometimes hit the mark.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A fool may throw a stone into a well which a hundred wise men cannot pull out.一愚所失,百智难回。

A fool may give a wise man counsel.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A fool may ask more questions in an hour than a wise man can answer in seven years.愚者所问,智者难答。

A fool can ask more questions than seven wise men can answer.一愚发问,七智结舌。

A fool attempting to be witty is an object of profoundest pity.蠢人装聪明,实在最可怜。

A fool and his money are soon parted.笨蛋难聚财。

A fool always rushes to the fore.傻瓜总爱强出头。

A fool always comes short of his reckoning.愚人常缺算计。

A flow of words is no proof of wisdom.口若悬河不能作为才智的证明。

Affairs that are done by due degrees are soon ended.事情要安步就班地做,就会很快地做完。

A fault confessed is half redressed.承认错误,等於改正一半。

A father is a treasure, a brother is a comfort, but a friend is both.父亲是财富,兄弟是安慰,朋友兼而有之。

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吃一堑,长一智。

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益友难得。

A fair face may hide a foul heart.人不可貌相。

A fair death honours the whole life.死得光明,终身荣耀。

Adversity successfully overcome is the highest glory.成功地克服困难是最大的光荣。

Adversity makes strange bedfellows.身处逆境不择友。

Adversity makes a man wise, not rich.患难使人聪明,但不能致富。

Adversity leads to prosperity.逆境迎向昌盛。

Adversity is a good discipline.苦难是磨练人的好机会。

A dog will not howl if you beat him with a bone.骨头打狗狗不叫。

Admonish your friends in private, praise them in public.在私底下要忠告你的朋友,在公开场合又表扬你的朋友。

A disease known is half cured.病情确诊断,治病好一半。

A discontented man knows not where to sit easy.不满足者坐无宁时。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於雄辩。

Action is the proper fruit of knowledge.行动是知识的巧果。

A creaking door hangs long on its hinges.户枢不蠹。

A crafty knave needs no broker.狡猾的流氓,不需居间人。

A covetous man is good to none but worse to himself.贪婪的人对别人毫无好处,对自己却坏处更大。

A contented mind is perpetual feast.知足常乐。

A constant guest is never welcome.久住非佳宾,常来不欢迎。

A common danger causes common action.同仇敌忾。

A cock is valiant on his own dunghill.夜郎自大。

A close mouth catches no flies.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A clear fast is better than a dirty breakfast.宁为清贫,不为浊富。

A clear conscience laughs at false accusations.白日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A clear conscience is a sure card.光明磊落,胜券在握。

A clear conscience is a soft pillow.问心无愧,高枕无忧。

A clean hand wants no washing.身正不怕影子斜。

A cheerful wife is the joy of life.快乐的妻子是生活的乐事。

A change of work is as good as a rest.调换一下工作是很好的休息。

Accidents will happen.天有不测风云。

A cat may look at a king.猫也有权晋见国王。

A candle lights others and consumes itself.蜡烛焚自身,光亮照别人。

A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A burden of one s choice is not felt.自己选的担子不嫌重。

Absence sharpens love, presence strengthens it.相聚爱益切,离别情更深。

A borrowed cloak does not keep one warm.借来的斗篷不暖身。

A book that remains shut is but a block.有书闭卷不阅读,无异是一块木头。

A book is the same today as it always was and it will never change.一本好书今天如此,将来也如此,永不改变。

A blind man will not thank you for a looking-glass.秋波送盲,白费痴情。

A blind man who leans against a wall imagines that it s the boundary of the world.坐井观天。

A bit in the morning is better than nothing all day.略有胜於全无。

A bird may be known by its song.什麽鸟唱什麽歌。

A bird is known by its note, and a man by his talk.闻其歌知其鸟,听其言知其人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A beggar s purse is bottomless.乞丐的钱袋是无底洞。

A bargain is a bargain.达成的协议不可撕毁。

A bad workman quarrels with his tools.拙匠常怨工具差。

A bad thing never dies.坏事传千年。

A bad padlock invites a picklock.开门揖盗。

A bad custom is like a good cake, better broken than kept.坏习惯像鲜馅饼,分食要比保存好。

A bad custom is like a good cake, better broken than kept.坏习惯像鲜馅饼,分食要比保存好。

A bad conscience is a snake in one s heart.做贼心虚。

A bad conscience is a snake in one s heart.做贼心虚

A bad compromise is better than a good lawsuit.吃亏的和解也比胜诉强。

A bad bush is better than the open field.有胜於无。

A bad beginning makes a bad ending.恶其始者必恶其终。

No wisdom like silence智者寡言

Necessity knows no law铤而走险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人多好办事

Don t play the goat不要胡闹

They’re a barrel of laughs他们很搞笑

This movie was just a hype这部电影完全是在炒作

the shortest straw下下签

The news came as a bombshell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

第6篇:开门揖盗范文

这则寓言,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知道有哪些杞人忧天的可以知道摘抄的好句子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杞人忧天的造句,供大家参考。

一、杞人忧天含义杞人忧天(qǐ rén yōutiān),汉语成语。该成语本意指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后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出自《列子·天瑞》。

二、杞人忧天典故战国时代列御寇《列子》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与郑缪公同时。今郑州市东30里圃田乡圃田村北有列子祠。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遗成《列子》一书,余者皆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博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老婆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老婆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这样的列子遗事至今郑州民间还在流传,康熙三十二年《郑州志》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列子贵虚尚玄,修道炼成御风之术,能够御风而行,常在春天乘风而游八荒。庄子《逍遥游》中描述列子乘风而行的情景“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他驾风行到哪里,哪里就枯木逢春,重现生机。飘然飞行,逍遥自在,其轻松自得,令人羡慕。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隆基封其为冲虚真人,其书为冲虚真经。

据《左传》,鲁庄公七年(前687年)所言: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翻译: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天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国一带,落星砸毁半个国家,房屋焚烧,大火连烧三个月。故经历过此事的人,总是害怕天再塌下来。

三、杞人忧天造句1.不要杞人忧天。

烦恼并不会减少明天的负担,却会失去今天的快乐。

2.只要充分作好准备,就不怕敌人的突然袭击,何必杞人忧天。

3.他总是担心小李因路太远不能及时赶来,真是杞人忧天。

4.对于他的事,你不要杞人忧天,这是没有用的。

5.不要忧虑太阳会不发光,你杞人忧天了。

6.剩男剩女回家过年已成难题,希望父母们不要杞人忧天。

7.生活是美好的,不能因为一些小小的失败而整天杞人忧天。

8.由于忧虑到孩子的幸福,很多母亲经常会杞人忧天。

9.我们做事要认真分析可能的出现困难,既不要杞人忧天,又不要粗心大意。

10.天气预报说今天根本不会下雨,你带伞出门真是杞人忧天了。

11.他们是典型的悲观论者,喜欢杞人忧天。

12.争端小小摩擦是很正常的事,爸爸整天杞人忧天会发生世界大战。

13.小明担心中美合作关系的发展,天天失眠,真是杞人忧天。

14.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这种关注并非杞人忧天,尽管很多人并不认为经济的增长就是罪魁祸首。

15.2020世界毁灭的事件也许只是杞人忧天罢了。

16.博大人何必杞人忧天,我索伦兵连克四峰,虽然伤亡惨重,但虎威不减,眼下正当要功标青史之际,大人倒是体恤起索伦兵的艰辛,真是咄咄怪事。

17.胡泽雨去卫生间洗了把脸觉得自己实在是杞人忧天了,擦了脸拿了钥匙和手机,换上鞋胡泽雨准备出门走走散散心。

18.王琴看着他这副算不溜湫的样子好笑不已,刚想笑话他杞人忧天来着就被前门外一阵洪亮的声音给打断了。

19.周大人实在是杞人忧天了,须知陈将军战功卓著,威名赫赫,天兵所到之处,自然是所向披靡,南诏那边也就是疥癣之疾,无需大费周章!

20.常常幻想宇宙如果有一天灭亡,世界将会是如此的荒凉,但对生死却不是常常会产生恐惧感,不可思议的想象,杞人忧天。

21.很多人担心原子弹等大规模武器会带来人类毁灭,大家不必杞人忧天,我们还有很多和平组织,这事不会发生的。

22.我有三个不成才的员工,我准备找个机会将他们炒掉:一个整天嫌这嫌那专门吹毛求疵;

一个杞人忧天老是害怕工厂有事;另一个整天在外面闲荡鬼混。

23.李从善闻言,脸上的忧容一扫而光:“没错,有皇兄前面抗着,孤何必杞人忧天!明日见了宋使再做决断!诸位臣工,来,陪孤继续同饮此杯!”。

24.不然石门将绝户!女子深知此事的严重性,可是如今怎么办才好呢?况且已经过了一个月貌似没什么动静,看来是相公杞人忧天了。

25.不过想到敞开供应的玉碟灵浆,那东西可不比什么生肉熟肉的强太多了?周游觉得自己有点杞人忧天,抱起自己那份啃了起来。

第7篇:开门揖盗范文

关键词:李渔;语言架构;重复性情节;喜剧效果

李渔是中国古代戏剧创作与戏剧理论研究之集大成者,他将市井生活引入艺术创作,同时主动将喜剧元素加入生动曲折的情节变化中,令自身的艺术创作独具风格。韩南曾这样评价李渔:“中国文学史上最多产的喜剧作家,他对于自己作品中的喜剧效果的自豪超过别的一切。”[1]李渔作品中幽默滑稽的喜剧语言,独具匠心的喜剧氛围的营造,富有夸张意识的喜剧情节安排构成了他艺术创作中总的特色。

一、多种不同类型的语言架构凸显戏剧的喜剧化语言特点

在李渔的《笠翁十种曲》中,无论是其总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还是其中具体的艺术呈现手法全部充满了喜剧性。剧作中那些独特并富有李渔个人特征的语言架构——语音飞白、贯口,体现了他文学语言的机巧,凸显了戏剧的喜剧化特征。语音飞白就是将相似或相近语音故意混淆,这种明知错却又故意效仿及运用的手法极易产生谐趣。因为这种“两组相互独立的事件相互干涉”,正是“滑稽效果的真正源泉。”[2]李渔在戏剧中使用语音飞白,不仅能借此烘托喜剧氛围,更能制造幽默的语言效果,使戏剧充满张力与活力。在《奈何天》第十一出《鹞误》中,詹爱娟的奶娘捡拾到一个被误放进东院的风筝,奶娘道:“闻得是戚公子的,当日就讨去了。”爱娟听后马上道:“他那一个是七公子的,我这一个,自然是八公子的了。”误解的缘由在于“七”与“戚”同音,原本数字“七”与姓氏“戚”风马牛不相及,可二者相互干涉,造成意义冲突,将荒谬与幽默展现——由“七公子”自然而然引出“八公子”。这一系列的荒谬尤其突出了詹爱娟愚顽性急以及无才无德的个性特征。詹爱娟的自以为是和无知会使得观赏者产生心理上的优越感,从而发出笑声。这种语音飞白是幽默的,是凭借机巧取胜,误读者的“错误”被深深地掩盖在作家的机智与观赏者对这一机智的欣赏中。李渔在《玉搔头》第十八出《得像》中,通过语音飞白的使用,将高贵降为低俗,将低俗伪装成高贵,在展现封建社会真实生活的同时,制造了极佳的谐谑效果。故事中太原城的篾片马不进、牛何之假装县官与皂隶来审问朱彬。马不进唱到:“休得胡遮掩,休得强折辩。你若从直言,我还看同行面,免犯讳,用竹篇。”用竹片鞭打人人明白,为何“竹片”变“竹篇”,令人一头雾水。牛何之问询时,马不进解释说:“篇者,片也。若说‘片’字来,尤犯我篾老爷的尊讳。”“篾片”在当时即指富贵之家需要的清客帮闲,他们本身已像寄生虫一样为人不齿,可是马不进却还为了避自己的身份——“篾片”的“尊讳”,采用语音飞白将“竹片”改为“竹篇”。避讳所避的应是原本高贵、尊崇的名称或姓氏,而这里却用来回避“篾片”这个本已约定俗成的蔑称,这里降低了“避讳”本身的精神和文化价值,高贵与低俗的相互转化令观众在联想中情不自禁失笑。贯口是李渔热衷于采用的另一种语言架构,通过一气呵成地、有节奏地把大把台词连续说出制造喜剧效果。李渔有时以宾白形式用滔滔不绝、一气呵成的贯口刻画人物肖像,暴露人物独具的性格,继而在刻画中实现突出的喜剧效果。如《奈何天》第二出《虑婚》中阙里侯的自我介绍:“道我眼不叫做全瞎,微有白花;面不叫做全疤,但多黑影;手不叫做全秃,指甲寥寥;足不叫做全跷,脚跟点点;……忽动忽静,暗中似有人提;还馀两道出不全之眉,或断或联;眼上如经樵采”——贯口的流畅与连贯、表演者的诙谐与夸张让观众全部禁不住开口大笑。流畅的诨言无疑有趣,如果再与押韵相配合,更能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喜剧效果也俞浓厚。《风筝误》第二十二出《婚闹》中,戚友先因发现新娘与人有染,对岳母梅氏说道:“赐教赐教,还是不说的妙!若还要我说来,只愁你要上吊!都是你治家不严,黑夜里开门揖盗,预先被别人梳拢了宅上的粉头,如今叫我来承受这乌龟的名号!”这段贯口虽不长,但押韵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既表现了戚友先的怨愤不满,又突显了他的顽劣、无赖,取得极佳的喜剧效果。贯口是李渔有意为之的,那些贯口将文字的机巧、人物的幽默诙谐尽情展现,并推升了其中的喜剧元素。

二、重复性情节的设置,产生极佳的喜剧效果

李渔在重复性情节设计中,往往用主要人物作为事件的主导因素,由其在一系列相似的情节中不同的行动、语言、情绪、感受表现其丰富而复杂的性格,让其在波澜起伏的喜剧命运中不断前行。重复性的情节既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更可以为事件的发展营造具有强烈表现力的节奏,艺术主旨与文化情趣都从中得以彰显。传奇《奈何天》中的阙里侯三次成亲经历就是典型的重复性情节,各个人物在三次类似情节中不同的表现不仅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丰富了人物形象,更呈现了浓浓的喜剧效果。新娘邹小姐、何小姐、吴氏或因为无奈、或因为被骗、或由于受逼,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阙里侯成亲,并都在成亲后采取不同的方式逃入净室。这种多重重复性情节全面挖掘了主体人物身上内在的与外在的喜剧特点,并且三个重复性情节又构成了整个故事主题上的矛盾——阙里侯丑陋外貌与娶妻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一冲突的进展与解决处处显露着喜剧情趣。在李渔的艺术创作中,重复性情节绝不会拖沓整个故事,相反它们被设计得复杂多变,而其发展也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李渔利用前后照应的结构手法,令重复性情节中的误会与巧合不再是单纯的滑稽笑闹,相反其中充满了智慧机巧的喜剧韵味。传奇《意中缘》中有两处相同的骗婚,被骗的是同一个女子杨云友。虽然人物遭遇雷同,但骗婚的意图却迥异,因之两处相重复的情节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几番周折与笑点不尽相同。这两处重复情节设计得复杂曲折,既布满误会与巧合,又毫无牵强做作、生硬拼凑之感。第一次被骗婚,杨云友巧妙识破黄天监假冒董其昌,与侍女设计将真正的幕后黑手僧人是空沉入河里。正因为第一次受骗,杨云友对媒人的说词慎之又慎。江怀一本想帮好友董其昌将杨云友娶进京,结果杨云友认为是另一骗局而拒绝。江怀一又让才女林天素女扮男装向杨云友求亲,不想马上成功。新婚之夜,杨云友发现异常才令林天素道明实情。杨云友经历的两次骗婚在时间上密切相接、情节上紧密相联,又有着强烈的因果关系。两次重复性情节中多个故意为之的巧合使得杨云友的一系列误解成为必然。如第二次江怀一真心帮朋友迎娶杨云友入京,这恰好与第一次是空和尚骗杨云友入京格外巧合;江怀一的媒人与当初的骗子是空同为出家人构成了另一个巧合;尤为巧合的是,在成亲之夜杨云友两次被婉拒同宿。两次看似重复的情节却被设计得婉曲复杂,各类误会与巧合在曲折发展中自然流畅,绝无牵强附会。杨云友第二次被骗后,整出剧的喜剧气氛在她的种种惊讶与疑惑中到达顶点。李渔在艺术创作中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手段增强作品的喜剧效果,这是李渔艺术创作的最大特色,也是其区别同时代其他作家的显著标志。他独特的、多类型的语言架构,细心地、巧妙地情节结构安排共同构建了作品中的喜剧性情境,形成独具特色的喜剧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南.创造李渔.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第七章.

第8篇:开门揖盗范文

跨境贸易结算

2009年7月,国务院批准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个城市的365家企业开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10年6月,试点地区由五个城市扩大至20个省、市、自治区,境外区域则由香港、澳门、东盟扩展至全球,试点业务范围进一步明确为跨境货物与服务贸易以及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2009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仅为35.8亿元,而截至2010年12月底,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已由试点初期的365家扩展至67724家;2010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攀升至5063.4亿元,为2009年的141倍。

为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中国央行先后与韩国、中国香港特区、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阿根廷、新加坡与冰岛的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八份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合计8035亿人民币。与上述经济体签署双边本币互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进在双边贸易中更多地使用本币计价。鉴于人民币尚未完全自由兑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可以为境外贸易商提供额外的人民币资金来源。

离岸市场融资

2004年随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协议(CEPA)的正式实施,香港境内的人民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2月底,香港银行的人民币存款仅为9亿元;到2009年12月底,该规模上升至627亿元。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推进,截至2010年11月底,香港银行的人民币存款规模攀升至2796亿元。由于香港实施联系汇率制,香港银行各类货币存款利率均参照美元存款利率制定,导致目前香港半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仅为0.79%(年率),远低于内地目前的水平。为降低融资成本,内地金融机构与企业有到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动机。

为充分利用香港人民币资金存量,并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投资选择,中国央行从2007年6月起开始批准内地金融机构到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即所谓点心债券――因为其相对于香港整个债券市场规模较小),包括政策性银行(国开行与进出口银行)、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中方法人(汇丰银行与东亚银行)。此后,发债主体逐渐扩展至港澳公司(合和基建与银河娱乐)、红筹股(中国重汽)、跨国公司(麦当劳与卡特彼勒)、境外银行(澳新银行与俄罗斯外贸银行)与国际机构(亚洲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与世界银行)。中国财政部也先后于2009年9月与2010年11月在香港发行了总额140亿元的国债。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统计,截至2010年底,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为43只,规模达到590亿元。仅在2010年,香港的人民币债券发行额就高达300亿元。2011年1月,世界银行在香港发行了5亿元两年期债券,这是世界银行首次发行人民币债券,具有标志性意义。

除人民币债券外,目前香港市场获准发行的人民币离岸产品还包括保险产品(2009年底推出)、定期存单(2010年7月推出)、结构性存款(2010年7月推出)与投资基金(2010年8月推出)等。未来还有望推出以人民币购买的中国内地A股股票的存托凭证与ETF基金。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产品结构将会继续丰富,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对外直接投资

除通过经常项目(货物与服务贸易进口)输出人民币外,政府也开始试图通过资本项目(对外直接投资)输出人民币。2010年10月,新疆率先开展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2011年初,温州宣布实施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2011年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新年1号文件《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凡获准开展境外直接投资的境内企业均可以人民币进行境外直接投资。这意味着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岸金融市场开放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实施,持有人民币的境外机构逐渐增多,客观上存在购买人民币资产的需求。为拓宽人民币资金回流渠道,2010年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展三类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的试点工作。相关境外机构包括:港澳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与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上述机构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后,获准在核定的额度内,以其开展货币合作、跨境贸易与投资人民币业务中获得的人民币资金,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

除此之外,在岸金融市场开放还包括三个潜在领域:一是推出在香港募集人民币资金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的试点,即市场热议的小QFII;二是在A股市场推出国际版,允许境外企业与金融机构到境内发行A股;三是扩大熊猫债券的发行规模,允许境外企业与金融机构(甚至包括政府)到境内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

存在的问题与隐忧

综上所述,自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在跨境贸易结算、跨境投融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预计未来5~10年,人民币国际化将会继续推进,人民币将成长为重要的区域性货币以及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性货币。

然而,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与隐忧。

隐忧之一在于,尽管2010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发展很快,但这种国际化是“跛足”的。如下图所示,在2010年各月的人民币跨境结算额中,绝大部分是中方企业在进口中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而中方企业在出口中收到人民币的规模要小得多。目前境外人民币存量不足固然是一个原因,但这可以通过双边本币互换以及人民币贸易信贷来解决。这种人民币主要用于支付进口的格局,归根结底是由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在持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境外企业都愿意成为人民币的资产方,而不愿意成为人民币的负债方。在双方以美元计价同时以人民币结算的背景下,用人民币支付进口,意味着中方进口商承担了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如果这种局面没得到改变,那么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将会加速上升(出口收美元,而进口用人民币支付),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初衷非但没有实现,中国经济承担的汇率风险反而继续上升。

只要存在着持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这种“跛足”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格局仍将持续。而要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则需要中国政府降低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弹性,让人民币汇率水平更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

第9篇:开门揖盗范文

注:意义已详释于总诀中,阴阳要转,及更有阴阳诀,请君要熟识句,别无他义,兹不复赘。

凡小门杀来,待来将到,手丁字回一揭,折进杀则中矣。

注:此手用处最多,以其灵巧利于应敌也。初学者,劲未能贯至棍颠,硬揭殊不易着实,交叉太深,则揭他棍不起,甚至自棍反被他沉下,险之至也。丁字回一揭,即是让过彼旧力,然后折脚进杀,此其一起一顿,只在须微之间,纵彼来势凶猛,如泰山般压下,我能将身让过,棍亦不与彼相接触,彼他势以用尽,始以全力乘之,彼不败何待!此条最紧要之句,在“待来将到身”五字。不但棍法为然,尤不但此条为然,凡百武技,临敌时,莫不皆然。第此理知之甚易,实验甚难,非平昔于独习对习之工夫,纯熟达与极点,加之以临阵有素,实难收得心应手之效者,临敌一遇凶棍,则无不惊慌失措者矣。

下哄待他剪,向上直符送书。杀上大门哄。

原注:或打他手折脚。

伏下小门杀或伏下,待他来,一揭杀更妙。

注:惊下取上,惊上取下,为一凡百武技临阵之不二法门,条列中之哄字,即是惊字之意。下哄云者安意似直取彼下部,而棍不深入,务使彼疑我实系直取,不待我深入,将棍向我前后前剪下,不知我棍之不深入.即是待彼将棍剪下,自虚空其上部,我棍乃得乘虚直刺,直符送书一手,在南方棍法中,谓之打针;在枪法中,谓之中平枪。老手劲已贯颠者,鲜用此手,然一遇此手之机会,则敌之受创,为无可解免,不能揭,不能沉,至于剪吊诸小手,尤不能近。故下哄待他用剪,彼上部既虚,我用直符,理无不中。因彼棍方向我前手剪下,我同时直符,彼抽退与左右避让,皆形禁势格,万分来不及也。大门哄,伏下小门杀,乃是惊左取右、惊右取左之道,与下哄待他剪同一理法。原注中,或打他手折脚,亦是此理。盖打他手后,即折脚过小门;或过大门,仍是虚实相乘,奇正相倚,法无二法,理无二理也。伏下待他来,一揭杀,自较大门哄,伏下小门杀便捷。缘伏下小门杀,须用过枝步,遇敌敏捷者,于我过枝时,只须略垫后脚,一反手杀,我前手受创,即无可逃。纵令我棍能硬起,使彼反伤不下,然已不能再伏下,从小门杀他。不过枝,不折脚,仅略略抽退,伏下待彼追进,我一揭一杀,在势顺而便,手脚干净,殊不吃力,故日更妙。

我将棍略高略侵入,他来接,我即丁字步,滚下杀。

我接他棍,务使接着;他接我棍,务使接不着。我接不着他棍,须急抽退,换步换手再进;他接不着我棍,须趁他接不着,将抽退时,直赶杀上去,不许他有换步换手之余闲。如此一连几棍,纵彼以善退善避凶棍得名者,亦必手慌脚乱。临敌而至于手慌脚乱,安有不失败者。条中所示略高略侵入,非真略高,实略侵入也,意若从高侵入,而实不高不侵入.又是用一哄字,故日略。若真侵入,则距敌若干尺,侵入若干尺,何可言略。他来接由上,虽不着待字,实含有待字之义,因我棍在高,又已略侵入,他来接,则他棍颠必向上,故我棍之下,滚而后杀。滚是阴阳转换,使棍发生弹力,紧靠他棍而下。他滚遇弹力,自不免辟易,但得他离开子午一寸,我棍即可自由杀入,如入无人之境。其所以须用丁字步,乃就初学者说法。诚虑接棍凶猛,我棍在高,滚下若失之软弱,则不但前此之略高略侵入皆成虚设,反为开门揖盗矣。用丁字步,稍避凶锋,然后趁势滚杀,方是万无一失之法。只是丁字步与滚杀,虽有先后,非同时并举,然须十分灵捷,亦宜不使彼有换步换手之余闲,否亦滚杀不着也。学者于用此类手法时,但能存一只等他来、我即下手之心,自不至有缓不济急之弊。条中即字,最是要紧,盖不即,则不能滚下杀也。用兵只在善于设伏,凡百武技,皆等于用兵,而尤难于用兵,伏贵不令敌人知,故日伏。若敌已知我之略高略侵入,乃为丁字滚伤地步,却不来接,而径以凶劈,或直打直挑,乱我步法,乘我乱时,棍离子午,直杀人来,则我为设伏未成,转败于伏也。古人谓兵不厌诈,武技亦不厌诈也。此中消息,惟精明干练者,能以诈力胜人,且能频频用诈,而人不觉其诈,亦不能直认为诈,故日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奇正相倚,如环无端。若在资质鲁钝者,论理而宜令习武技,如必习之.则凡技中成法,如此经所条列各端,皆须娴练至百分火候,务使其四肢百骸,如机械然,有触即发,不令不止,而后可语临敌。

他起高拦打,我折进大门,将他棍尾或半棍敲下,进齐眉杀。

原注:须知有顺势,敲时切不可沉自棍。

注:此系是言高来高接之法,前此所示,多乘虚不接触他棍。彼棍在高,我棍自低杀人;彼棍在低,我棍从高杀人。即间有接触,亦是虚接;或引彼棍走高,我棍急翻下,以攻其低;或引彼棍走低,我急穿上,以攻其高。无如此条之高来高接,而仍攻其高者,彼我棍尾,都在小门,必须折进大门,方有变换,方有施展,此理大小门皆然。故前条有凡小门一打一揭,一打有一揭,终无结尾之语。所谓必须乘小剪过大门,或将身抽退,他打来,我就大门下起接,剪他杀结尾云云者,与此条我折进他大门,同一求有变换,求有施展之理,敲他棍尾与敲他半棍,原无分别,同为使彼棍让路,我棍好由此路杀进。不过应用之道,其特殊处,厥有二端,一属于艺者,属于势者,如彼我之棍,交叉点在棍尾二尺以内。欲敲其半棍,则非大进一步不可.势不能不敲彼棍尾。若交叉已深,岂有退一步而敲其棍尾之理!棍尾难上劲,故敲人棍尾,易于敲动,然因其难上劲,易敲动,敲时自棍亦易沉下;半棍难敲动,而敲不动,自棍亦不得沉。两两相较,仍无轩轾,第视己艺之造诣为何如耳。己艺足有把握,自以敲其棍尾为灵活,不必拘泥困死人棍之语。然此乃就仅敲人棍尾,与敲人半棍而泛言之也,至如此条,则不论在势与艺,皆以敲棍尾为宜。因巧后继之以齐眉杀,若敲在半棍,自棍纵不沉下,顺势杀去,亦在彼咽喉与胸部之间,欲用齐眉杀,转觉不便。余于此条,曾与人对演数四,不折脚进大门,则敲彼半棍,便而有力;一用折进,便非敲棍尾不可。海内明达,幸有以正之。

凡进杀,须急回头。丁字退方稳。

注:条列中所举理解,大抵为初学者说法,苟其人之技,能神明乎规矩之外,则凡百理解,皆不足以拘泥之。临敌时,左右进退之道,皆应有其确切不移之点,非漫然为左右进退之周旋也。其人之技艺,至于何等,但观其临敌时之左右进退,能处处不失之分寸,则其技艺之纯熟老到可知。两人技艺相等,角时胜负之数,全系于左右进退之中,无可丝毫任意之处。然非初学者,可以语此。初学者之左右进退,如几何三角之有公式然,按照公式,研习既久,巧自熟生,某手之后,势必继之以进或退,或左右,不容脑中措思,进退左

右,即已如式,进杀急回头丁字退,不问进杀之虚实,皆应急作丁字退,其理在不将己势用尽,手手留第二发之余地。虚进杀,固须急退,蓄势以待其追来;即实杀,亦不能有一杀,便可使敌无复能抵抗之自信力,敌既尚有回手抵抗之可能,则我进杀,势已用尽无余,苟不急退,不等于束手以待敌之反攻乎!所以方稳,非仅方稳,直不如此不可也。

大门高哄,杀去四五尺,他来抵压,我回头牵进杀。小门亦然。

注:他持棍立马不动,以逸待劳,只等我棍杀进,看我空虚,在何部分,即向我何部分,乘虚直入,绝不招架我棍,此之谓以攻为守,拳棍临敌时,最便用之手法也。鲁莽灭裂之夫,当之无不受创而退,经中频频以哄杀教人者,即是为此。他不动,我务为千方百计,哄之使动。若我受他哄,惟有立变其主客之势,亦以哄报之,难处在虚实相乘得快,与看人虚实分明。认虚作实,病在误退;认实作虚,病在误进,所患相等也。哄杀切不可自离子午,他棍来时,我方能用牵,牵离他棍子午,我棍乃有天然之路径可进。此条是大门哄,大门杀,小门哄,小门杀,进退从直线,不左右折脚。

梗直大门哄,杀去四五尺。待他来抵剪,就剪他,大进杀,小门亦然。

原注:须知有顺势,丁字回头亦可。

注:上条哄杀他上部,故待他来抵压,我用回头牵进。此条是言哄杀他中部,故待他来抵剪,就他剪大进用杀,理法皆同前条,惟就剪他大进杀,疑应作就他剪大进杀。大门剪虽可用以破剪,然哄杀既去四五尺,他剪来,我棍在低,势不能以剪破之,且将大进杀,乃用剪自行耽误,于理于势,似不可通。况无回头折脚之阴文,而又有大进之语,则是硬凭实力可知,已哄得他来抵剪,我何须更去剪他,大进杀之,岂不直截痛快!依原注丁字回头,则剪他无碍,然亦是多此一剪,终以就他剪为是。

侵他三四尺,低打低揭。连几下。待他忙时,大进趁棍进杀。

注:低打低揭最妙,若于此等处,用大挑大劈,则未及敌人忙乱,己已气吁气喘,不复有待人余力。连连揭打,全用手力,身体不起不顿,前手直象敌方支住,后手一拨一按,棍尾上下在二尺以内,务成直线。偏左或右,即是离了子午,他棍可对准我棍劈下,伤我前手,因我已侵入三四尺,他但略进半步,棍尾即可达我前手,尽管我低打低揭,他只靠棍劈下,我决无可逃。我棍上下成直线,身在棍后,他不诱我离开子午,便靠棍劈下,棍尾亦劈在空处,非但伤不着我手,且不能近我之身。不过我连连揭打时,须赶步,旋揭打,旋赶进。惟每赶步,至远在五寸以内,揭打愈急,赶进亦愈急,方能使他慌乱。若立马不动,仅以棍尾上下揭打,与他不相干,他安所用其慌乱故。待他忙时句下,有大进之语,可见他未忙时,我已步步小进,只等他忙,便大踏步进杀。所谓趁棍,乃靠紧他棍杀去,因两棍相交,在一条线上,我不折脚穿翻,他棍纵离开子午,我不靠紧他棍杀下,创他亦不能深。趁棍进杀,我棍缠定他棍,他即欲穿翻,我可因势改为反杀,他棍抽退不可,急进不能,此之谓困死,彼此一脱桥,则主客之形势顿易矣。此种手法,亦是棍法中公式,不可移易者也。若我遇人低打低揭时,手脚不可忙乱,固是当然,但破低打揭,照例利用大劈,与直挑直打。前注中有小沉起破大沉起,此处亦可用大沉起破小沉起。然折脚进打,与垫步进杀,皆可破低打低揭。惟不可因他赶步进,我即节节后退,一行退后,即不可收拾矣。

梗直哄杀去四五尺,任他打或揭。我就寻他虚处,大进杀去。

注:此条是临敌时,最普通手法,即是哄他动,动则有隙,乃乘隙进击,其或揭或打,皆与我之进击无关,理法殊平庸易识,初学者亦能道之。然充类至尽,童年学艺,皓首不能尽之,拳棍之法,愈是平庸,愈是难能可贵。此条重要,在哄杀去四五尺,哄杀而至侵入四五尺,则去杀实不远矣。故不妨任他揭打,只要他动,即为我踏进杀去之机,所谓寻他虚处,其虚处并不待寻也。

凡他棍来,我避,他抽退。我急随杀。极妙。不急不可去。

注:避他抽退,便是不让他抽退,非避他来棍,而我抽退之也。既不让抽他退,自当赶急迎杀,不招不架,只是一下,即是此类应敌法,亦不问他来棍虚实,两人举步动手时间,与同时并举,相问不容发,迟则无及,或且转为所乘,故日不急不可去。惟是以此类手法应敌,最要是眼明手快,来棍虚实,虽可不问,然高低不能不辨也。既彼我动手,与同时并举,问不容发,则非但无构思余暇,且无审辨来棍高低之余地,是在临敌有素,能于敌人神色目光中,得其出手高低之表示,而为之备,而迎击之,乃能以此类手法应敌。若胸中毫无成竹,见彼棍打来,漫然同时打去,直是不辨武技之人,蛮争触斗之打法耳,何妙之有!余同学中,有解我避他抽退句,为他棍打来,我将棍抽退避开者,并谓我急随杀,为抽退后,急随杀,去仅就字句,未尝不可作如此解法。然果如此应敌,岂非极寻常之打法,且将何以解于不急不可去之句哉!他棍打来,我或限于势,或限于力,不能应,自当抽退,只是他打来,我抽退,他始终占我先着,我如何能急随杀去,岂他一打之后,即立住不动,任我自由搏击乎!此于理不可通,于势不可能者也。读前条凡进杀,须急退回丁字步方稳之句,可知一棍打去,不问虚实,不问着否,皆须急退回,故此条从反面重申之,不让他抽退,急随杀去,许为极妙。

我大门高进入,丁字牵,伏下。他赶来。我一牵、揭,进凿。

注:千条万条,总是教人用诈,此条更是诈而又诈,高进入,丁字退,牵棍退,伏下,一牵,一揭,种种举动,皆是为进凿地步,属于他一方面之动作,虽只他赶来三字,然就我一方面之种种动作观之,他应我之手,决不止此。读此书者,贵在逐字逐句,设身处地,一一思量其来踪去迹,然后能心领神会其作用。若仅就字面,忽忽读过,则是他持棍不动,一由我从高进入,丁字回头一牵,牵后伏下。他见我伏下,始行赶来,而赶来后,又立住不动,由我一牵一揭,牵后揭后,继之以凿,世岂有如此角胜之棍法耶!且我从高进入,他若无应敌之手,我抽退伏下待之足矣,安所用丁字与牵,而后能伏下也。他应敌之手,可由我一方面之动作,而推测得之,且其手法,简捷殊甚,彼我工力,正尔相当,惟其工力相当,始得逼出此一凿之妙着。我大门从高进入,他若举棍架格,或抽退,或避让些须,笨拙无论矣,我又焉有用丁字牵伏下之必要也。观高进入后,继之以丁字牵伏下,可知我棍从高进入,他棍即已向我胸或下部点进,并未退让架格。我棍在高,攻人未着,而人已从低点进,在势不能不以丁字退回些须,避其凶锋,然拳棍临敌,贵在虚实相倚,因避人凶锋而退,退本是实,能顺势一牵,则退为虚矣;牵本是实,牵后即伏下,则牵又为虚,而伏为实矣。但伏安得

实,他赶来用杀,我伏在低,势必能后发先至,亦可不招不架,直起迎凿之,便捷稳妥,牵揭为多事矣。惟两方工力相当,他虽赶来,却不用杀,竟用低打低揭,或鸡啄向我颠手点进,且不即深入,我起则深入,他棍尾下指,我若直起迎凿,势必为他棍所格,而前手正当其棍尾一尺之间,险之至也,故于此时,不能不将伏下之身,略向后仰,随手将棍一牵。然我用牵,他必不令我牵着,换步穿我小门杀下,于是我之牵后用揭,乃能收势,一揭即凿,凭伏下暴起之势,他虽欲抽退,或用穿翻沉磕,皆来不及矣,此之谓逼出一妙着也。

我打棍后,继之以杀,杀后大门即当采洗。洗而后杀小门,须小牵。

注:此条无甚深义,书中重困死人棍,所谓打后继以杀,洗而后杀.皆是此义,然余非主张必困死人棍者,故不多及。

两棍相交,他抽回,伏地开小门,我直棒慢慢指去,待他发杀,然后揭牵或剪进杀他。

注:此条不啻为前条“我大门高进入,丁字牵伏下,他赶来,我一牵揭进凿”作一反面解释。他抽回伏地,我若直赶上去,势必遭他一凿.惟有棍尾向下,指定他前手。他用牵,我用揭,他在低,任换何种手法,我只认定他前手剪下,一剪即进步杀他。

他直杀来,我直杀去,我将脚折过分分,将手反阴阳盖杀去。

注:最妙最妙,此之谓垫脚杀,亦名反杀,前注中已屡屡言之,敌人从小门穿我大门,或从大门穿我小门,此种反杀,最为适用,真有后发先至之妙。将脚折过分分句,是后脚,不是前脚。盖杀时,后手握棍兜,在前手肋下,用力略类大剪,而实是反杀。但有时折后脚,不用反杀,看敌人所主地位如何,反正因之变易。如敌人棍尾在我右方(以右手在前之棍为标准),我折后脚杀下,即非反杀矣。两人大门对打,他忽然抽退过我小门。我用此反杀法,百不失一。因他走弓,我走弦,势必能后发先至,学者但须记取此手,不论正杀反杀,当折后脚时,身宜向上略浮。我棍杀下时,后脚宜垫起,只脚尖着地,杀下方能得势。缘前手直指敌方,低则不能盖杀,高机难于得力,身一浮,脚一垫,杀下之棍,自不患不重矣。若他直杀来,我直杀去,他折脚在我之先,我折脚已无及,则惟有急坐后脚,将身略向后仰,偷穿过桥,靠他棍反削下去。不过穿时,挽花不可太大,最好挨棍穿过。平日练习旋手,确有火候者,于穿翻极能讨巧,反削时,两手阴阳亦须反,手法略类反杀,惟用力有区别。反杀身宜上浮,后脚宜垫起,棍颠从上而下。杀下时,头须随棍向前一俯,反削身宜后仰,后脚宜坐下,棍颠从里至外,前手阳,后手阴,两手横平削去。凡此类手法,难处只在使全身之劲,贯到棍颠。初学劲未上棍之人,难明知此类手法,亦决不可用,因偷穿已不容易,穿后更用反削,十九用不灵活。棍颠已上劲者,纵削人不着,而一削之后,即已回复原状,后手确能救急,故不虑敌棍之换式接连打来,且此类手法,即其人劲已上棍,苟未尝将此手提出,单独研练,一旦卒然用去,犹时有过火与不及之患,况初学劲未上棍者乎。故初学者于种种手法,须一一提出,单独研练,既能手手穷其变化,复可引活劲路,不至临时牵扯,周身如胶着不灵。惟单独研练时,不可着意使力,一着意则仍陷于肩背,不能引活,不能传到棍颠矣。

他将棍打下,丁字回头伏,我就移脚去,就他棍尾连打连揭,待他忙。直进杀。

注:此亦是前条我大门高进入之反面注释,学者可于此注中推求之,不复赘释。

凡凶棍打来,我顺势敲一下,就扁身中拦兼大僻,连连叠革进去。破鸡啄,亦是如此。

注:前“大门接凶棍有五”一条已可作此条注释。“我顺势敲一下”即是“待他打将到身,用手前一尺,磕他一下”,此手不足为训,前注中已详言之,且凶棍打来,我用扁身中拦何必于中拦之前敲他一下,无意识极矣。兼大劈,更是叠床架屋,况加以连连叠革进去,凶棍之凶,安便凶至此乎!破鸡啄亦是如此,是指连连叠革进去而言,非指“敲”、“拦”、“劈”也,与前以剪破鸡啄之法同,僻是劈字之误。

两人大门对打,连几下,待他忙时,急抽回。让吊大进步打。

注:两人大门对打之时最多,故书中屡屡言之。此条之意,重在趁他忙时抽回。他条皆待他忙时进杀,而此独言忙时抽回者,因对打连几下,彼此相逼已近,进杀殊不得势,故抽回后,继之以大进步打,此不但大门对打为然,凡换步换式,皆须抽回。然后大进。余意俞虚江先生著此书时,必是随时随地,偶有所得,即秉笔记录,故条文绝少秩序,而毫无精义及笨拙无理之手法。尤层见叠出,盖当时用以训练步卒,临敌不仅是个人生死关头,故出手必先求能保守自己门户,次之则将他棍困死,有余力方进杀。双方皆系群斗,立我左右者,能出手助我,则我苟能将他棍困死,使他无回手抵抗之力,我手即同时被困,而赖有左右能助我之人,亦无妨碍。前清光绪年间,行伍中盛行南洋器械,其手法盖较此书中之无精义者,笨拙无理者为尤甚。

大门起高棍打,移步盘山托。

注:此条手法,惟行伍中能用,因虑左右无空隙可避让,他高棍劈面打来,我既不能左右避让,惟有双手举棍腰以当之,任他敲打一下,随响声起棍,乘他棍来路,亦高劈面下,好处在移步两字,然笨拙已至无以复加。盖接应大门起高棍,灵捷稳妥之方法极多,何必用此盘山托也。洋器械中,亦多用此法,不足为训。

我扁身入。此时不顾性命了。只两目认他胸前,棍上空急穿上,棍下空急穿下。

注:此条确是至理,确是不易之言。我既扁身入,彼此逼近,正是性命相扑之时,谚所谓不是鱼死,便是网破。此时若稍稍留手不出,必败至不可收拾。两目认人不认棍,亦正是此等时候。

滚是他平直杀来,我棍在高,遂坐下,量离了手前一尺。与他棍尾相遇。顺滚至他手,杀他身。剃是他高打来。或高杀来,或他虽把定未动,但棍尾高有十字,我用抵尾,量一尺之处。与他棍尾或棍中相遇剃下至他手,杀他身。此滚剃之不同也。然下起磕弹何以不滚剃?日:磕既响一声,恐他棍开或沉,无桥可乘,故必打剪然后杀。

注:前总歌诀上剃下滚分左右句中,已注其手法。此类手法,应用之道,本极易明,在曾研练有素者读之,无所用其注释,门外汉虽读注释,亦莫能明其所以然。此书坊本乖误,每多字句脱落,及前后颠倒之处,一若当时全无校雠者。即如此条,原文为“二龙争珠杀,就采下,不用提起棍,此全是手法,前后手俱有法,正教师董琰父所谓尾相遇,顺滚至他手,杀他身。剃是他高打来,或高杀来,或他虽把定未动,但棍尾高有卜宁,我用棍尾,量一尺之处,与他棍尾或棍中相遇剃下,大小门皆有滚剃,顺至他手,杀他身,此滚剃之不同也。下起磕弹,何以不用滚剃?磕既响一声,恐他棍开或沉,无

桥可乘,故不打剪然后杀”云云,乖误处,在混合前后两条为一条,而脱落“滚是他平直打来,我棍在高,遂坐下,量离了手前一尺,与他棍”二十四字,及末句“故必打剪然后杀”必误不,又多出“大小”皆有滚剃顺“八字,至二龙争珠杀一条,脱落之句更多,关系更大,当于下条详言之”照原文忽忽读去,亦似可通,只一按书对习,或逐字逐句,设身处地研究之,其乖谬无理之处见矣。此条从防风矛氏武备志教艺中录出,足证坊本之误,有武备志所未载,而乖谬与此条相等者,余识浅不足以纠正之,则概存其原文,不加注释。

二龙争珠杀,就采下,不用提起棍。此妙全是手法上,前后手俱有法正。教师董琰父所谓临时取力也,我扼他旁,亦是临时取力,须因悟他临时取力口诀。

注:此亦是从教艺中录出。原文“此妙全是手法上”脱妙字上字,而正教师董琰父所谓以下数句俱脱落,临时取力四字,确是几百武艺之重要口诀,善武艺者,莫不能知之,而鲜能道之。南拳中所谓寸劲,所谓警劲,皆是临时取力之劲也。不仅初交手时,临时取力,手手是临时取力,前注中所谓松紧,亦正是临时取力之意,因是临时用得着时方取力,用时之前之后,乃不取力,故谓之有松有紧,此在平日单独练习时,不可不注意。若一味使劲,一路拳棍之式,从头至尾,白以为未尝懈松半点,实则愈演愈笨拙不灵,故此数语之关系甚大。

但凡打敲采洗,俱用后手功夫,故棍不用提起高。今之欲用力打人者,惟恐棍提起不高,打不重,盖只是有前手之力,无后手之功,故耳。

注:岂仅打敲采洗,须用后手功夫,兹不过举其一端也。单头棍之妙用,全在后手,前手只是直前当敌,不偏倚,不曲屈,种种作用,皆从后手发生,故单头棍以左手在前者为佳。人之右手莫不较左手灵活而有力,单头棍既重在后手,安可以笨滞无力者充之。至于打人不能重,虽与后手之功夫有关,然所患尚不尽在后手,乃因全身之劲,未能由肩背传达于棍颠也。练拳着所患,亦何独不然,知临时取力之重要,时时注意此点,其劲乃能过三。劲未过二三者,临敌虽知后手用功之法,打人仍是不得重。欲棍颠上劲,非手手折练时,顺用自然之势不可,一着意使力,则终身不能上劲矣。

把到中间,他打下,我接起,我勿打下,他决再起,即急再直当去,则他是败也。

注:理是说得过去,但于事势,似不可通。临敌用诈,须用得手手皆若生成。譬如此手,本是实意打去。因未尝打,遂以后手(非前后手,乃后继之手)接应,而前此实意打去之手,须使人疑是用诈,有意引其招架或进接,如此方是奇正相生,虚实相倚,岂有安排等待,在数回合以前,即预备打到中间,他打来,我接起而不打下,以利他再起,我再打下之理。此或是当时俞虚江先生,见诸教师相角,偶然有此一种打法,而收胜利之效,遂援以为例。书中如此类者,颇不少,学者略师其意可耳。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