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科学思维训练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思维训练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思维训练方法

第1篇:科学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逻辑思维;教学效率

无论哪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夯实都十分重要,这就和建造大厦一般,只有地基夯实建造工作才能够顺利实行,否则一旦刮风下雨,整个大厦就会倒塌。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此阶段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思维习惯。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微课教学模式的运用。借助微课教学模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能够得到飞速的增长。

1借助微课创造生活化的场景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具备浓厚的好奇心,在学习和生活相关的事物的时候可以显著提升自身的学习欲望。数学学科来源于生活并且为生活服务,教师需要在教导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融入生活化的场景,借助生活化的场景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最有效建立生活化场景的方式就是借助微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针对相应的数学知识点,可以在微课中播放相应的生活化视频,让学生走进视频,以主人的角色进行相应知识点的学习。由此,学生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显著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效率,从而夯实数学基础,不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我在讲述和“分类”相关的内容的时候,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需要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分类法和比较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微课教学模式,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导入了超市物品摆放的场景。我引导学生进入到摆货员的身份中,现在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物品,将之摆放到合适的分类之中。学生借助微课可以通过点击的方式进行物品的归类,由此,学生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显著提升自身的分类能力,夯实这部分数学基础,并着重培养和提升了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2借助微课教学模式显著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当前社会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能够借助数学课堂显著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只有保证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自主探究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才能够得到保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得到显著的增长。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微课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点的思考和学习,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提升数学学习技巧,为自身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达到社会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才能够得到保障。例如,我为了有效提升自身班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相关内容为例,在微课中我录制了这部分内容的自主学习顺序,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的解答。通过我录制的微课的帮助,学生能够显著提升自身自主探究的效率,并且能够显著增强自身的数学能力。在微课录制过程中,我始终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探究圆柱圆锥体积公式出现的缘由。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挖掘相关知识的逻辑思维,可以深入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自身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利用微课技术建立教学资源库从而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微课资源相较于传统数学教学存在一个不可替代的优势,就是可以重复进行利用。教师在录制完微课资源以后可以建立微课资源素材库,将所有的微课资源都整合在一起,供所有的教师进行下载和修改。通过全体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微课视频资源都能够做到最优,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微课的优势,帮助每一位学习微课视频内容的学生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微课视频的制作,总体微课的制作时间就能够缩短,教师就可以利用节约下来的时间进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针对性培养。例如我在自身的学校就建立了微课视频资源库,并规定每一位教师就自身制作的微课视频进行维护,我每个月会做总结维护。每一位同行有新的想法都可以在已有的微课资源上进行修改。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自由的下载微课视频资源。通过此类开放式的微课学习模式,每一位学生的微课学习效率都能够达到最大化,每一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都能够得到保证。结语: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理解微课教学的优势、劣势以及使用的范围,在充分熟悉教材内容以及自身班级学生的实际数学基础之后,对已有微课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晓琪.微课优化中职数学作业讲评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15(1):86.

第2篇:科学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训练;思维内容;思维形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深入地了解思维训练的特点,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更好、更科学地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思维本身的交流性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因为交流,引发他们思维活动,使得思维意识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下,为进一步的思维创造和思维深化打下了基础。因为交流,不仅让他们之间的知识、思想等得到互换,而且还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系统、具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二、思维训练的整体性

所谓思维训练的整体性,就是指思维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和进步。由于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因素的不同,学生在对待同一个问题上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探索问题的兴趣也就大不相同。所以,想要做到思维训练的整体性,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思维训练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有节奏地进行,还要求我们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对症下药,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思维训练。

三、思维内容的广阔性

无论是文、史、地,还是德、艺、美、劳等,凡是文章中有所涉及的内容,都是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范畴。正因为思维内容的广阔性,使得教师要研究思维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既要研究当下的训练内容,还要结合以往和接下来的思维训练内容。此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只有结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才能确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

四、思维形式的渗透性

语文的思维训练,并不像其他理科一样,利用公式进行逻辑推理就可以,它更多的是要学生通过听、说、读、写,透过文章的表面,受到文章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所以,当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鉴赏时,思维的形式就慢慢渗透进学生心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概就是这样吧。

参考文献:

[1]胡吉章.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中学语文教学,1987(3).

第3篇:科学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论文关键词:家居室内设计 创新教育 设计思维创意课程

0、室内设计的概述

所谓的家居室内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而有意识地营造一种理想化、舒适化的内部空间。

(一)营造家居室内环境空间

营造家居室内环境空间主要是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它的目的就是使人在这个环境中工作、学习、休息感到舒服。心情愉快。

(二)合理组织家居室内使用功能

就是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通过思想思维的工作,而使布局更加合理,使家居室内结构层次分明,室内动静空间流线通畅。

(三)构架出舒畅的家居室内空间环境

空间环境的处理在生理方面应该适应人们的各种要求,让居住者在这个环境中生活、学习、工作、休息时感到满意,这主要涉及到通风条件、绿色和采光等方面的合理处理。

一、室内设计的趋势

随着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室内设计方面正逐渐向更加人性化.并且更加富于文化.更加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设计的人性化

室内设计是人性化的空间,其中以人为本是室内设计的本质.每个室内空间都有不同的组合、生存与发展方式。

(二)文化的品味来源于陈设艺术

精致的陈设和简洁的装修是营造文化品质的一种手段,在室内陈设中,应该注意陈设与业主的身份、修养的合理和协调性。在陈设和风格上要追求一种独到的艺术品格.在组合中家具与陈设、绿化与陈设、照明与陈设等有机地协调结合起来,并且互相补充,以达到一种美。

(三)健康的设计理念

健康的设计注重装修设计和施工全过程中的环保品质。就是在施工中选择环保性材料和天然的材料,而在设计中则突出环保的概念和主题。

(四)精致产品

从设计到施工,从施工人员的选择到材料的选择.从装修到陈设,不论哪一个环节都要谨慎对待,这样可以为业主创造舒适生活,也可以给设计者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二、我国室内设计创新教育发展的简况

早在20世纪初期,俄国代表巴甫洛夫和美国代表华生建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其影响我国的教育思想长达半个世纪.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中职学生在学习时一直是被动地接受.是被刺激的记忆过程和迟钝的机械反应过程。在这种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中职学生们失去了自主的思维和行为,创新能力也被抑制了。

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引导和倡导下发展起来的,许多艺术院校都采用了平台加模块的教学模式,也都纷纷将设计思维创意课程运用在设计教学中,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扩展能力,与以前的技巧性的知识的积累相比,这种模式更注重思维形式和素质的培养。

三、设计思维创意课程的重要性

良好的、正确的、先进的教育形式和手段,可以从任何类型的学生中发掘出其固有的特点,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独创性。设计思维创意课程就是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研究,加以有效训练和开发的课程设计与体系,这种创意思维是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已储存的设计知识及新获得的各方面信息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和方式,克服传统的固定的思维模式,打破陈旧,经过各种信息、知识的组合、匹配,借助类比、灵感和直觉等特点创造出相对于自身的新办法、新概念、新观点,使认识和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 转贴于

我国很多院校都一味效仿外国设计院校或者是视觉大师的理论研究,都只是一味地复制。要想培养出真正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设计的人才,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到设计思维创意课程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先进设计创意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展示自我、自主的设计创意思维,顺应万变的社会。

四、设计思维创意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一)构建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完美的创造人格。人格代表着人的整体面貌,学生建立起的创造性人格直接决定着他在创造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完善的创造性人格可以使学生从容坚定地应对创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创造也可以顺利地进行。在设计思维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从而激发学生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打破陈旧的影响,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广泛爱好,发现学生自身的直觉能力、独创性与独到的欣赏力,激发学生自身的不同个性与想法,以不同的角度充分地表达出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室内设计思维创意课程的训练

最重要的是思维技能的训练和教授,这是开发创造性思维最有效且最直接的办法,我们需要总结出一套既能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又不会成为一种束缚的模式。并且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及什么时候使用它们,让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能够通过科学的训练充分地得到开发。

(三)思维的训练方法

1.直线性联想思维训练方法

直线性联想思维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是视觉形态中主体对客体通过思维后的提炼和升华。在思维心理学领域中.这种模式的规律性较强,思维方式比较冷静和理智。该模式的特点是直线性,不作横向或者反方向的思维运动。学生应该通过艺术化设计手段将该手工艺术表现在作品里,使观看者直接通过视觉的表现形式,从而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和传递的艺术思想,让观看者和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

2.逆向思维训练方法

逆向思维方式是打破传统的思维方法,在传统的思维定势中寻求一种突破,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方式与直线联想思维方式相比,它打破了直线联想思维方式的一般规律,该方法的思路不是直线。也不是曲线,而是背道而行,表现在设计上,往往采用与正常思维方式相差异。逆向思维模式的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把在创作过程中看到、听到、想到的多个事物结合起来打破常规,求新求异,让自己的思路逆向进行,让人们过目难忘。

3.交叉性联想思维的训练方法

第4篇:科学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 键 词:艺术类 大学生 思维训练

艺术类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着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殊性,那就是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且形象思维要与逻辑思维协同发展。思维素质与心理素质一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靠后天的学习培养养成。但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教育中,并没有思维的训练教育,学生的思维素质与能力只是在课本知识学习中不自觉习得的,缺乏有意识的引导培养。目前,一些艺术类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不够强,重技巧,轻思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创造力的发挥。艺术类大学生的思维训练,对于他们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艺术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类大学生存在的思维问题

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既有与其他学科相同的共性,也有其独特的个性。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人两种最主要的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在人头脑中是并存的,互相交错、协同发展的。艺术类大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但长期以来以升学为主的应试教育,并没有在形象思维上给他们足够的培养训练。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

艺术类大学生存在的思维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形象思维没有充分发展。形象思维是对具体事物的认知观察,从表象、联想、想象到形象表达的思维方式,但在长期的中小学升学教育中,这方面的思维能力几乎得不到培养,导致考入艺术院校的学生形象思维并不比其他专业学生占多少优势,艺术类大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技法的训练,而忽视从根本上加强观察、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这就不利于他们今后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2.逻辑思维缺乏严密性。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如一对双胞胎,在人们头脑中是同时起作用的。完全单一的逻辑思维或单一的形象思维,都是不存在的。艺术类大学生的思维也离不开逻辑思维。逻辑思维重在概念、判断、推理、论证,在形象思维运行的同时,逻辑思维也在对形象进行判断。大学生逻辑思维的养成,主要是通过中学阶段各科知识的学习形成的。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基础课,尤其是数理化等理工科的课程薄弱,导致逻辑思维普遍较差,缺乏思维的严密性,学习接受理论知识能力不强,这种现象也较普遍。

3.两种思维的混错。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协同性如何,是衡量人们的思维素质好坏的尺度。良好的思维品质,总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相互配合、协同运行,形象在逻辑思维中起到辅助与例证的作用;形象思维中,又有逻辑思维对形象进行判断。不良的思维素质,会出现两种思维的混差,协同性差。比如,艺术创作过程主要运用形象思维时,逻辑思维按部就班的定势会影响思维的发散,或在学习理论知识主要运用逻辑思维时,形象思维的跳跃性会干扰理论的接受。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中,中学阶段的教科书模式的逻辑思维方式不利于他们的创造性的发挥,但他们在大学阶段开始发展形象思维、改变思维方式时,又不能及时地协调两种思维方式。

这些问题的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升学的应试教育问题。首先,学生在题海式的考试中做了许多题,而不知道总结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学习与思维,极易形成思维定势,影响大学阶段思维的发展。其次,与应试教育相关的艺术课程在高中阶段因为没有纳入高考科目之内,在一些学校成为可有可无的“副课”,根本不教不学,导致了中学阶段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的缺席。美术与音乐作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重要的课程,有着其他课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报考艺术院校的考生只有通过考前辅导培训或强化班、特长班,通过学习一些基本的应试的技法参加考试,并没有在形象思维上受到多少教育。再次,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基础课普遍相对薄弱。我们曾在南京艺术学院做过新生调查,因兴趣爱好报考本专业的只有15%,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达不到本二线,占72%,其他原因13%。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课平均总分,不到本二分数线的70%。文化基础课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逻辑思维的发展;逻辑思维的欠缺,反过来也影响形象思维的发展。思维科学研究表明,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任何一方面过于欠缺,都会影响到另一方的发展完善的。

因此,在大学阶段开展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维训练与教育,是一项带有“补课”性的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过有目的的思维训练与教育,尤其是通过相关的文化基础课,进行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学习以及创造性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艺术类大学生专业要求与思维训练目标

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要求,是我们考虑进行思维教育的出发点。只有根据其专业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才可能有的放矢,起到应有的效果。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要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丰富的想象力。艺术是由诉诸形象的语言,如线条、色彩、声符构成的,不管是听觉的,还是视觉的艺术,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形象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借助于形象进行思维的能力。

2.丰富的感情。艺术作品是借助于形象抒发人们感情的,感情既是从素材到作品的动力,也是与读者观众共鸣的首要因素。不管是直接的抒情,还是自然的感情流露,艺术创作中都不能没有感情,感情的丰富细腻是虽然决定于气质,但也与思维密不可分。心理学研究中,丰富的感情总是伴随着形象思维——特别是联想与想象而产生的,多愁善感的人往往是善于联想的人,也是形象思维特别活跃的人。相反,逻辑思维占优势的人,往往是感情比较隐含或冷静的。

3.较强的表达能力。艺术的表达也是以形象为媒介,对客观事物从观察、联想、想象到表达出来,形象思维起着主要的作用。同时,逻辑思维对于表象的判断、推理、论证也在深处起着作用,可以说是共同促成了艺术表达的完成。

转贴于 4.较高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在美的环境与境界中长期熏陶养成的,是以直觉的感性的形象为主。

从创新的角度来讲,创新要取决于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必须先具备创造性思维。艺术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两种思维协调发展的思维。艺术类大学生思维训练正是为培养他们这种协同发展的能力。艺术类大学生的思维训练目标,主要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第一,打破思维的单一与定势,形成开阔发散的思维向度。单一与定势是应试教育所产生的不良的思维现象,思维不活跃,陈陈相因,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造力的发挥。艺术创造中的灵感,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顿悟思维,灵感是在思维中最活跃、不同思维方式碰撞时才有可能产生的。通过多种向度的思维训练,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潜能。第二,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接受能力,改变目前文化课普遍基础差、缺乏文化素养的现状,学会创造性学习,自我教育与学习,提高文化内涵,并最终促进他们艺术专业的提高。第三,学会审美,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事物,学会艺术的形象思维,提高形象思维的自觉性。在审美过程中,虽然用的是形象思维,但对于形象思维中的意象,对其意义与价值的判断,对于艺术作品的思想与主题的认识,都要经过逻辑思维的判断确认。艺术的最高境界,就超越了艺术本身,上升到哲学的层面了。第四,学会对思维过程的控制调节。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元认知或元思维。当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控制、调节,来改善自己的思维。学会思维的控制与调节,是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思维的关键。

三、艺术类大学生思维训练方法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培养的总体要求,同时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色,对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所达到的目标、途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并通过教学改革进行实践性研究,以期达到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维水平,使他们既能适应学习,适应社会的要求,同时学会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艺术创造中形象思维的能力,挖掘潜能,提高艺术类大学生艺术创造能力。

1.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基本知识训练。思维训练是综合性的,本应在各科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教会学生思考方法,但由于应试教育对思维素质教育的忽视,需要在大学阶段进行适当地引导教育和训练。“普通(形式)逻辑”课是一门关于逻辑思维的科学,对于思维知识起到普及的作用。笔者认为,艺术院校应当开设相关的思维科学课程,普及思维知识。对思维科学的了解,是思维训练的前提与基础,通过对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基础知识的讲解,起到普及作用。特别是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实际,通过艺术创作与欣赏实例,讲解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在其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古今中外艺术家成功的案例,训练创造性思维培养,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引伸思维的习惯与养成。

2.发挥高校人文学科课程的作用,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的思维。大学课程教育的意义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能力尤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院校开设了诸如哲学、文学、美学、艺术心理学、中国文化概论等课,应发挥相关人文课程对艺术类大学生思维训练的作用,增强教师思维训练的意识,适当增加实践的环节。比如,通过哲学以及中外哲学课,训练他们学会思考,学会理论分析,用分析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哲学课中对事物认识与分析的能力,美学课中强调审美能力的培养,心理学中的联想与想象力的培养等。通过古今中外艺术教育案例,训练创造性思维培养,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引申思维的习惯与养成。

3.艺术相近学科的相通训练。不同艺术门类专业在形象思维上的共性,决定了他们在思维方式上是相通的。艺术专业相近学科,可以互相启发借鉴,丰富自己的艺术底蕴。通过相近学科的互通训练,比如,诗歌与书画、音乐的相通训练,分别从音乐上、绘画上或舞蹈上来表达,训练表达的构思技巧,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艺术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并以古今中外成功的个案,引导学生从相关艺术学科打通训练。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打通”训练,建立在感觉移借(通感)的基础上,把文学的语言文字想象,与艺术的视觉、听觉的想象沟通,如诗歌与绘画的互通、绘画与音乐的互通,把相邻的人文学科合在一起,构成综合的形象思维训练。

4.创设情景的思维训练。开设相关的思维训练课程,创设一定情景,并在相关情景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思维操练。比如,即兴式的艺术创作,以形象思维为主,进行艺术的构思。过一段时间,可以再创设另一种情境,如艺术的组织管理。教师进行评点与引导,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最终形成创新型的思维。现在艺术院校中重视艺术的技巧手段练习,而忽视观念与思维的创新,学生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埋头绘画或练嗓,而不去考虑如何在练习的基础上创新。如何突破艺术上的因循,通过自己的思维判断,创新的艺术的主题与表达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技法可能很好,但只能是很好的匠人,却不是艺术家。

思维训练是一项很复杂的教育工作,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可奏效,艺术活动中思维的复杂性,是思维科学中至今仍有争议的问题。艺术类大学生的思维训练,必须建立在遵循思维科学的基础上,遵循思维科学的原则,循序渐进,让课堂与课外相结合,训练与自我习得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才会有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金辉.大学生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关系新探[J].高等理科教育,1997(3).

[2]林金辉.加强大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2(1).

[3]唐月娥.论逻辑思维对创造性思维的作用[J].湖湘论坛,1999(5).

[4]赵雪梅,么元煜.浅论艺术类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1).

[5]张洁玉.艺术设计中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J].艺术百家,2006(2).

[6]宋黎明,乔启霞.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大学生的思维素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7]李宪忠.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8]苏常青.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云南艺术学院大学生情况调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4).

第5篇:科学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摘 要】文章介绍了思维训练的现有模式,分析了高职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必要性,从制作校内杂志的角度,对高职学生的思维训练进行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横向思维;纵向思维;思维训练;社团

一、高职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思维训练在高职阶段的养成将对他们未来的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岗位上站得稳,站得久,将未曾经手的工作依据有效的思维方式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学生作为一个新职工的工作效率。

高职学生经过九年制义务教育T和高中或职业高中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杜绝强制性的灌输和高压,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训练方法的价值,主动学习,积极配合,才是比较适合高职学生的教育途径。

有针对性的对高职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广泛的思维触角,加深学生思维内涵,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对整个社会目前较为封闭的思维方式也具有开拓的效果。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高职学生已经进入成年早期阶段。成年早期的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成年早期的后期是表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进行思维训练,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有助于效果的达成。

二、通过校内杂志的制作对高职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尝试

针对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和高职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我院院内杂志《绽放》的制作发放,将思维训练融入学生负责的相关工作,促进高职学生思维方法的养成,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

《绽放》杂志依托学院资源,由学院译古今文学社主办,至今已制作发放8期,每月1期。风格仿制时尚杂志,内容涵盖院内风云人物、院内各种信息,涉及学生关心的社会、国际焦点。由于其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受众正是新锐潮流的青年人群,即有多元化的口味,又有个性化的需求,因此院内杂志的制作非常适合于从思维的两个角度——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来进行思维养成训练。

(一)横向思维。横向思维(lateral thinking)是爱德华·德·博诺于1976年针对旧的纵向思考习惯和模式而建立的概念。他认为:横向思维是背离理性规则的、探索各种可能的思维,是允许失败的宽容态度。横向思维使人们首先通过横向扩大注意力的范围,获得全新的信息,使得信息搜索的过程更富于创造性;再通过自由联想,向主导观念或概念挑战,以及进行想象,提出创造性的方案,最后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对于横向思维,我们借助制作杂志的具体工作,从各个环节进行训练。利用横向思维选定杂志基调。从杂志初创伊始,就刻意锻炼学生的横向思维。杂志成立第一天,我们就对学生做了一个发散练习,从结构发散的角度,让学生天马行空的对圆形进行利用。紧随学生已经开阔的视野,针对杂志的栏目设定、运营方式、风格特点、稿件来源等各方面进行发散,不拘一格,要求学生列出所有可能。之后再利用纵向思维进行筛选。

利用横向思维选取杂志栏目的内容。吾家有刊初长成,每期内容须新颖。以人物访谈栏目为例。我们选取访谈对象时,使用了功能发散的方法,即从这个栏目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凡是能达到这种功能的人物,我们将其列入备选人物。访谈栏目也采用了关系发散,即从某一对象出发,尽可能多的设想与他相关的其他对象。我们的访谈栏目里通过周边人物对访谈对象进行评价的时候,便采用这种发散模式。在绽放帮你问的栏目中,我们运用横向思维中的视角转换,以学生的视角提出问题,以相关部门的视角进行回答,不仅起到沟通双方促进理解的效果,也能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眼界的扩大。

(二)纵向思维。纵向思维(vertical thinking)是一种传统的重分析的科学思维。它总是循着那种最明显的途径前进,以保证人们最快的获得正确的结果,但这些答案或结果不过是被包括在原有的原理之中的,即它对解决常规问题是有效的、合理的。对于纵向思维,我们借助制作杂志的具体工作,从各个环节进行训练。利用纵向思维确定杂志基调。使用横向思维发散杂志基调之后,我们必须选定最适合于编排和最受欢迎的栏目、风格等,对于发散出来的各种可能,让学生进行分析、对比、归纳,以确定和选取最适合的结果。

利用纵向思维选取杂志栏目的内容。每一期杂志的内容取材都很广泛,最终登载出来的必须是经过纵向思考之后的结果。第七期绽放的征兵专题,有关征兵可以登载很多内容,学生将所有可能发散罗列之后,首先通过归纳思维将其分为几类,保留与征兵关系较为密切的;运用批判思维剔除与学院和学生关注点偏离较大的,最后精选的结果,不仅文编自己非常有成就感,而且能够真实引发受众的兴趣。

利用纵向思维解读社会热点。社会热点是学生和老师都会津津乐道的新闻来源,对新闻热点进行评议和讨论,正是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思维、演绎思维、溯因思维的训练场。以第3期绽放为例,文编开展了一个《方舟子PK韩寒,你支持谁》的讨论,将2012年初韩寒和方舟子的网络论战搬上院内杂志,请读者们对双方你来我往的唇枪舌战进行剖析,通过溯因思维寻找二人口诛笔伐的原因,通过逻辑思维剥丝抽茧,通过演绎思维进行归谬,更是采用批判思维重审和反思了公众人物应有的气度和担当。通过这样的杂志栏目,对于学生纵向思维的训练具有良好的效果,在这个个性化的时代,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纵向思维的训练。

设立纵向思维栏目。国外推理小说曾掀起一阵推理热潮,中国世面上仍有很多推理杂志销售火爆。限于版面原因,《绽放》杂志虽然未曾刊载类似文章,但是仍将短小精悍的推理题目丰富到娱乐版块中,悬疑离奇的谜团,引发着小编们和读者们的好奇心,或思索或讨论可能的原因,自然而然的锻炼了纵向思维,解决了学生参与思维训练的主动性问题。

三、结语

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已经无需赘言,我们更需要讨论的是究竟怎样进行思维训练。国外开设的专门课程固然效果显著,在国内现有的环境下,借用制作院内杂志的平台也能达到思维训练的效果。以横向思维作为起点,以纵向思维作为深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训练体系,是《绽放》杂志在传媒工作之外的重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第6篇:科学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教学模式 观察方法 工具材料 表现形式 联想创构

设计色彩风景写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各院校的设计专业均设有校外写生课程,沿袭着传统的绘画类写生模式,早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教学体系。随着后工业社会文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新兴设计专业不但需要扎实的造型基础,更需要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传统的绘画类风景写生与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培养方式,已不适合设计专业的校外风景写生教学。笼统的教学大纲致使教学内容简单、概念,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动力不足,教学效果甚微。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亟待改革。

一、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课程改革进程

在此背景下,笔者所在学校对本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包括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成果展示以及校外写生实训基地的选择和管理等。

2011年9月,我校艺术学院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优势,将原先笼统的写生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彻底的修改。由原先单一的传统绘画技法知识点扩展到与设计相关的方方面面,经过调研、论证、反复的实践性教学及不断调整,实施了结构性的系列改革,逐步形成以广告、景观专业为首的两大专业群课程教学模式。2012年2月,课题组对学校2010级广告和装饰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3月又对2010级环艺和装潢专业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普遍反映新的风景写生课内容比较有趣,特别是通过问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使学生能将基础课与专业课更好地链接起来。经过系统的改革和优化,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质量出现较显著的提高,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2011年被学校立项为校级课程改革建设项目,同年与本课程相关的科研论文《高职院校色彩课程重静物轻风景的结构弊端》获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二、两大课程教学模式的开发

(一)、以广告专业为主的设计色彩风景写生

1、观察方法

要形成抽象的思维模式,首先要改变观察事物的方法。与传统绘画类色彩风景写生“客观真实”的观察方法不同,改革后的广告、装饰专业设计色彩风景写生:“不求模拟自然,面对自然要另眼相看,寻找景物形状、色彩的本质特征,抓住色彩美感,描绘时不计较条件色,不(注重)表现空间关系,只求有所发现,更多的从本质上、画面构成来考虑。”(陆琦《从色彩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序论)

训练方法:眼睛沿着物体外轮廓线走,即“剪影式”的感性观察,第一直觉最为重要。

2、工具材料

根据专业特点(设计中的装饰画、效果图、较多的图案设计、色彩肌理以及色彩的分解和归纳等),广告设计更适合使用水粉、色粉笔等工具表现。

训练方法:首先了解水粉的特性和主要的表现技法,如平涂法、干皴法、色点并置法、擦笔法、湿色并置法等;其次进行大量的装饰性风景画(水粉)临摹练习,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水粉的特性和绘画技法。

3、表现形式

自然界的景致是培养学生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最好媒介。 以康定斯基的《有树干的风景》为例,画家对于景物的描绘并不十分在意,而更关注于画面本身的表现力,关注色彩、块面、线条的组构秩序。设计色彩写生正是通过对客观事物造型上的多种性质的观察,即点、线、面、形状、色彩、肌理等元素,对所观察和感知的对象进行积极建构、统一秩序、整体有机组合的主观绘画表现形式。

训练方法:教学中要多启发学生,多看范画。例如装饰性的色点(可参考新印象派作品)、色线(可参考梵高作品)、平面色块(可参考更高作品)、图案纹样(可参考马蒂斯作品)等多种元素都是很好的表现形式,这种以形状和色彩为主的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训练,能促使学生变被动松散的具象思维模式为主动严谨的抽象思维模式。

训练步骤:先临摹不同表现形式的水粉风景画或景物画;再将写实的水粉风景画进行色彩分解和归纳;然后分别以色点、色线、色面、色肌理、图案及综合方式进行设计色彩风景写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4、联想创构

人思考问题时通常运用两种思维方式,即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如果说上述表现形式是一种聚合思维训练方式,那么联想创构则是一种很好的发散思维训练方式。对于广告专业等平面设计者来说,敏锐的形状、色彩感知力是联想创构教学模式很好的媒介。

“形状是眼睛所把握的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涉及的是除了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方向等性质之外的那种外部形象。”(【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即点形、线形、面形。形状可以是合围封闭的实形,也可以是未封闭的虚形;可以是画面中的正形,也可以是组成封闭物体之外的那部分负形;可以是抽象的几何形,也可以是有机的任意形。

以往的教学都将形状(造型)和色彩分开教授。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课程里,“色彩不再是素描(单色造型)之外的独立因素,而是造型表达的有机成分。”(《艺术与视知觉》,第454页)例如,一个圆形和蓝色结合会让人联想到地球,一个圆形和红色结合会让人联想到太阳。相同形状加不同色彩、不同形状加不同色彩、不同形状加相同色彩等,不同方式的结合,会产生不同的表现效果和视觉意象。

第7篇:科学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思维;主动训练;意义;方法

小学生是可塑造性最强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孩子们不仅活泼好动,爱听爱说,而且善于口头模仿。这些特点决定了小学阶段是儿童接近外语语音和语感的最佳时期。因此运用主动思维训练法对他们进行强化培养,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一、主动思维训练法的内涵与意义

主动思维训练法是针对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而提出的。其目的是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求知实践培养他们的自主人格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具体说来,主动思维训练法是指在学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扬教学相长,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培养创造个性(自主人格)为核心,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达到学生会自学,自评和自控,实现在求知实践中增强自我意识,强化学舌功能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双优发展的一种教学训练方法。

二、创设愉悦的氛围,激发主动学习的意识

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儿童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言语、表情、态度等方面都应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欣赏,肯定和鼓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减少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让他们有成就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的及时充电,努力掌握时代所要求的知识。了解孩子的喜好,能够跟孩子拥有共同语言,扫除代沟。所以无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外,我总是努力营造着这种友好的氛围,并且根据语言点设计一些孩子们所喜欢的游戏。比如在小学英语人教版第二册中,有一个知识点是:Is this your …?(这是你的…?),一般的教学可能会用卡片来做代替操练游戏。在这里,我遵照主动思维训练法设计了一个做动作猜物体的竞赛游戏。请一部分学生看卡片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做出动作,再请另外一部分学生看动作,分析、判断并抢答。在猜的过程中,一位学生一旦猜对,旁边的同学就会像拥抱冠军一样的拥抱他,这位同学也是兴奋不已。这时教师如果板着脸,要求学生安静,不能大声喧哗,保持课堂安静等等条例,课堂气氛马上会降温,导致胆小的同学就不敢举手发言。而我在这里早已没有了师长们所惯有的威严,宛如他们的伙伴一样,为猜对的人高呼呐喊,为稍为落后的一队大声打气,随着他们的喜悲呼吸,融入这一个群体。看到教师如此的仗义,无形当中,学生便不用担心训斥、指责、挨骂,心理、生理都得到安全和自由,开开心心地进行着语言游戏,大声地用英语说出他们心中所想的,一个个高举着手,惟恐轮不到自己。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学生所感受到的是一个自由安全的空间,在这里能够得到大伙的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分析以及分析判断能力都得到了综合的培养和发挥。

三、突出学生主体,激发创造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但是在我们的课堂里,我们总是看到我们的孩子规规矩矩的坐着,听着,回答着,老师则在那里激情高昂的唱独角戏,还常常会听到老师的口头禅:“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课不仅淹没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还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思维训练法,它提倡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承认学生潜伏着极大的由已知转化为未知的原动力,千方百计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主动探索能力,从而养成大胆探索习惯。教学中,我就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仅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利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培养创造思维。

在教学小学英语人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时,十一届全运会正如火如荼的举行着,学校的电视机、计算机前一下课就挤满了学生。抓住这个热点,我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问题,将小小课堂变成了生活大舞台。当学生看到我从网上下载下来的一张张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各项冠军的图片时,整个课堂都沸腾了,每个同学主动的,热切的使用新语言,以往一个单元需要6节课时,在这里我却只用了1节课时就解决了新的语言点,连我自己都很难想象,学生的自学热情洋溢与潜能竟然如此之高。

学生身上蕴藏着丰厚的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运用适合个性和创造思维的教学方法,打开这个阿里巴巴的大门,学生便会如饥似渴的积极主动的摄取知识。

四、积极进行多元评价,鼓励创造思维

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积极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

第8篇:科学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 微格教学 教学反思能力 培养方法

教学反思能力可以帮助教师改善教学理念与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职业成长至关重要。目前,国内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主要在任职后通过写反思教案、听课对比及集体教学讨论等活动养成。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对教学反思能力的培育不够重视,尤其是对微格教学的认识和利用不够充分,习惯上把它作为训练基本教学技能的课程对待,功能定位层次较低。因此,对微格教学进行必要的再认识,有助于发挥其在教学反思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一、微格教学再认识

1.微格教学是教育反思推动下的教育改革成果

1950年末,前苏联领先美国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确立了其在空间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神经,迅速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反思,最终结果是美国教育成了“替罪羊”。在接下来的数年中,美国在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批判性反思与改革。1963年,微格教学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应运而生。微格教学初创立就展现出了强大生命力,首先在欧美国家得到了迅速推广。

微格教学引入我国并得到发展也得益于教育改革。1978年以后,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我国教育界吹起了改革的春风,与外界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交流。1980年代中期,微格教学由北京教育学院引入我国,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师范生培养和在职教师培训的必修课程。毫不夸张地说,微格教学是在教育改革中产生,并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2.微格教学具有培养教学反思能力的功能

从微格教学过程看,微格教学是程式化的教学反思。微格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六个步骤:理论学习准备、确定技能与编写教案、提供示范、角色扮演、反馈评价、修改并再次角色扮演。从微格教学过程不难看出,微格教学的重点环节在于角色扮演、反馈评价、修改并再次角色扮演三个环节。它们构成一个闭循环,克服了以往教法课反馈环节微弱、控制功能差的弊端,可以保证训练最终达到预期效果。可以说,微格教学为教学反思提供了一个可控的、程序化的教学反思范式。

二、微格教学培养教学反思能力的方法策略

教学反思能力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能力,其构成包括教学反思意识与教学反思技能两个维度。因此,在微格教学中可从以下层面培养教学反思能力。

1.强化教学反思意识

教学反思意识是教学反思能力的有机组成,是开展有效教学反思的第一步。教学反思意识首先是一种对教育的批判、质疑精神。在微格教学理论准备阶段要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及微格教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明确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及注重教学反思能力锤炼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形成对既有知识以质疑视角进行学习把握的精神。教学反思意识同时是一种问题意识。只有认识到发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才能够初步建立问题意识;只有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和负责任的教学反思,取得实质性的教学进步。

2.明确反思方法与内容

在教学示范环节,可以采用“问答式”的反思训练方法明确反思方法与内容。“问答式”的反思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带领学生熟悉教学反思的方法与内容,训练学生较快地成为熟练的思考者。这种训练方法不必有统一格式,可以设置一些问卷,让参训学生在观看示范案例的同时根据问卷内容进行思考,也可以在案例示范前由施训者根据训练内容提出若干问题,还可以由参训者本人自拟思考提纲。

3.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

在反馈评价环节有针对性地对参与者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在一般的微格训练组织过程中,关注点往往在“教师”角色扮演者的身上,以期望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殊不知,除了“扮演者”之外的所有参与者――哪怕执教者――亦是被训练者。实践证明,在反馈评价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可以收到良好效果。比如,可以要求“评价者”在没有回看教学录像的情况下先进行一次评价,然后结合微格教学录像进行评价,并对两次评价内容及思路进行对比。还可以在各自反思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讨论,并把讨论重点放在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的思维过程上。

4.有效利用课后反思日记

在微格训练结束后,要求每一位参与者从批判视角写一份微格教学训练体会。体会的重点不是微格训练的收获,而是对微格训练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审视,把训练过程中的感触、困惑及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记录下来。

微格教学与教学反思密切相关,在微格教学中进行教学反思能力培养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同时,将教学反思融入微格训练的每个环节,尤其是融入“案例示范”和“反馈评价”环节中,对参训者教学技能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维平,马立武.美国教育法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9).

第9篇:科学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学习、借鉴其它教练员先进的训练方法,并结合自己在教学训练中的经验,对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篮球中学生训练

随着篮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篮球运动逐步成为青少年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各级各类学校中也逐步建立起校篮球队。篮球的教学、训练和比赛使队员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同时由于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和训练中要针对中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其它教练员先进的训练方法,并结合自己在教学训练中的经验,对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明确训练目的,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中学生正处在第二次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协调性、灵敏性素质较好,身体各器官机能、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要针对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征及生理、心理特征,明确训练目的,制定正确的训练计划,逐步提高训练水平。

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训练要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学习和掌握篮球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战术;加强身体训练为目的。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设计新颖有趣的训练方法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中学生进行培养。

训练计划是进行训练工作的重要依据和保证。训练计划要有预见性,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训练目标,使训练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为保证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计划性,要定好年度计划,阶段计划,并具体安排课时计划,落实到每一节训练课中去。训练计划可以反映教练员的训练指导思想,训练的重点方向以及参加比赛的战略思想等。能否做到科学地制定计划,是教练员理论知识、技战术素养、决策思维和训练工作等素质的综合体现,它是教练员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鉴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练员在训练方法上要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方法。以提高队员训练的积极性,保证训练质量。

二、以技术训练为基础

篮球技术是篮球战术的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教练员在进行中学生基本技术训练的过程中,不重视基本技术的训练,对学生技术动作训练要求不够严格等问题,致使学生掌握的基本技术不够全面、准确。青少年阶段篮球训练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形成规范、合理的技术动作,为其以后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重视基本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培养

中学生训练阶段,其技术动作正处于学习―分化阶段,以及从分化向动力定型转变的过程。在训练中,教练员要对每个技术动作常抓不懈,保证技术动作的正确性,避免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发现基本技术练习过程中的问题要早提醒,早纠正,并不断强化,避免形成错误动作后再去纠正。在练习中要为学生分析每个技术动作的使用情况,要求学生练习的时候要想象有防守环境下的动作运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使用动作的合理性、有效性。

(二)加强组合技术的学习

在篮球比赛中,技术动作的运用具有多个动作综合运用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教练员在训练中就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组合技术动作的训练,细致分析技术动作的要领与变化,让学生们理解技术动作的变化规律,为在攻守对抗情况下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打好基础。

(三)科学合理地使用假动作

在比赛中,进攻和防守的双方都有假动作,对对方的动作变化和反应要有预判和对策,真动作和假动作相互结合。教练员要传授各种假动作的使用时机以及假动作的使用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

(四)提高实际运用技术的能力

所有技术的训练,最终都是要在比赛中去加以灵活运用。平时训练时,在掌握基本技术以后,要加强基本技术在对抗中的运用,教练员要逐步提高学生运动技术动作的难度,人为的创造阻扰和制约,提高学生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达到及时、准确、合理地运用技术。

三重视基础战术训练,加强篮球意识培养

(一)要重视基础战术配合的训练

篮球的基础战术配合,是两三人之间有目的、有组织地协调行为的方法。它包括进攻与防守两部分,是组成全队战术的基础。只有熟练地掌握与运用战术基本配合,才能使全队战术更加灵活、有效地发挥出来。在青少年训练中,教练员要使学生了解战术基本组合的方法,了解战术基本组合所要达到的目的。应当注意的是,在青少年训练中,不易过早地进行整队的战术组合训练,要避免使青少年的头脑中形成固定的战术模式,否则会影响青少年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加强篮球意识培养

1.加强文化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只有随着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学生才能对篮球运动规律的认识比较深刻,对技术战术的理解比较透彻,才能在比赛中正确运用技战术。学生除了进行篮球专项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要加强一般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培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必然是德才兼备的,在青少年时期,要加强文化课的学习,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2.重视战术思维训练

要注意提高学生在球场上对各种情况的判断能力。只有判断准确,才能采取适当的技术战术行动。因此,要重视战术思维的训练,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想练结合,这是形成篮球意识的重要训练手段。

3.重视基本技战术在篮球意识培养方面的基础作用

篮球技战术是篮球意识的基础。因此在篮球技战术训练中,不能孤立地去练习,而应该渗透篮球意识的内容,把基本技战术训练与篮球意识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有助于在练习技战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加快篮球意识的培养。

四、重视学生身体素质训练

中学生正处在第二次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协调性、灵敏性素质较好,身体各器官机能、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要针对中学生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各项素质提高的不同敏感期,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采用有效的训练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古先斌.浅谈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山西体育科技.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