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为科学理论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性
[作者简介]王杰康(1966- ),男,云南蒙自人,红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侯莹(1983- ),女,云南蒙自人,红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法学;曹琳琳 (1984- ),女,云南开远人,红河学院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云南 蒙自 6611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35-02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1952年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思想,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高等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成长,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我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在教育界引起高度重视,并在管理、教学中进行了探讨,提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口号。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其实是同教师为中心相对的,是在批判和否定以传统的教师为中心基础上提出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只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对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不利。学生被塑造成一个个循规蹈矩、跟着教师节拍向前走的“学习机器”,其创造潜能被无情地扼杀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内因,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学生的成长主要决定于其自身,现代教学理论也倡导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发展营造和谐氛围,教师要转变传统“一言堂”的局面,承担起学生学习的“传授者”“促进者”和“顾问”等多种角色。
总而言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标,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学生为中心”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目前,学术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界定有不同的理解,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盛湘鄂教授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实际效果。宋进教授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要素的实效性;二是教学过程的实效性;三是教学结果的实效性。李萍教授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要尊重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引导大学生思想与生命的健康成长;要着力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培养;要在师生心灵互动中教学相长。
其实,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要充分认识、理解和实践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主要涉及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即学生和教师。其实效性对于大学生这一主体来说,要求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即通过学习理论,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和经验,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在思想上、行为上要有所进步,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其实效性对于教师这一主体来说,要求教师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实际状况,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适应大学生的教学方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以学生为中心”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标,通过适应大学生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在知识、能力、素养方面有所改善,达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
我校在“十二五”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树立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综合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改革”,开始尝试从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着手,探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门课程作为试点课程,通过近3年的实践探索和反思,对以学生为中心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一个不断认识和改进的过程。
三、以学生为中心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1.教师角色的转变――当好“导演”。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充当着“导演”的角色,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工作,这种模式便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能为学生营造发现、探索、创造的空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地位及充当“导演”角色的重要性,改变“一言堂”局面,当好“导演”这一角色,承担起学生学习的 “传授者”“促进者”和“顾问”等多种角色。
要当好“导演”这一角色,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教师责任感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为,是对学生学习需要的自动反应。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充当着“导演”的角色,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成长,教师引导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实效性的高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但要坚定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而且要有渊博的知识、游刃有余的协调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能坚持方向,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2.学生角色的转变――当好“演员”。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演员”,不是循规蹈矩、跟着教师节拍向前走的“学习机器”。他们是生动活泼的认识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勇于提问,具有创新精神,改变以往可爱的“听众”和勤奋的“书记员”形象,扮演好“演员”这一角色。
要当好“演员”这一角色,学生要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主体地位。学生要培养自己作为自主学习者所必备的智力、意识、自主性、责任心和自信心,积极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变“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丢笔记”的现象。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转变。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渠道之一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同志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通过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让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探寻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大班教学,学生人数80~100人,我们可以把学生按8~10人为一组,选1人作为负责人,共同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问题讨论、探索、发现等教学方法,借助教学网络平台做好精品视频公开课,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选择应遵循“不求多,但求精”的原则,可从上述教学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适合学生、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总的说来,不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采取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多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提供时间、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多用爱心营造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氛围;多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两个环节,除了在理论教学中改变教学方法以外,改革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也十分必要。社会实践教学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使大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对所学知识有新的领悟;也能够促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真正向人民群众学习,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知与行的统一,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这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紧密结合课程的有关内容,坚持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原则,组织广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提供更多的机会。
4.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只有让大学生清楚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明白怎样的学习生涯才是有价值的,才会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端正学习动机和态度,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当好“演员”这一角色。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只有在理念上、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上有所改变,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注释]
①.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参考文献]
[1]李萍,林滨.试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三个基本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0).
关键词: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语言习得理论;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行为主义的语言习得理论最初是研究儿童母语习得的心理过程。由于母语的习得和外语学习都属于自然语言的掌握,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试图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行为主义的典型代表桑代克认为学习就是形成S-R联结的过程。[1]具体可概述如下:
(1)行为主义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组刺激――反应连锁(S――R)。[2]例如,在两个人见面时的问好:
A:同学们早上好!
B:老师早上好!
在行为主义看来,A首先说“同学们早上好”,这就是刺激,激起B作出反应。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老师的任务就是教给学生区别母语的新的语言习惯,使学生养成正确的目的语习惯,以达到交际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提问”就是“刺激”,学生“回答”就是“反应”。[3]这就像小孩子习得母语一样,第二语言的学习必须不断的练习和模仿。通过学习者的练习,得知学习者在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
运用这个理论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可以先从课堂中的问好开始,建立语言环境,教授语言的同时,传递出中国的文明礼貌,同时制造学生多开口练习的机会。
(2)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桑代克认为,语言的学习是不断的“尝试错误”来学习的。例如
“我爱祖国/人民/妈妈”
这个例子是把“祖国”“人民”“妈妈”等同一类型的词放在一起,反复进行替换练习,使学生懂得判断句后面应该接什么样的词,该怎样使用这一句型,这样就掌握了这个句型的用法。这种推理、替换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者通过大量的练习,较快的掌握汉语的语法形式与词汇的语用顺序。
另外在学习中,行为主义强调第二语言的学习必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新语言点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已学语言点的基础上。例如:
我爱慈祥的妈妈。
他爱伟大的祖国。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应该看出,新学的知识在难度上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新知识又好似在以前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的。让学生了解形容词的一般出现在名词前这样一个位置。
(3)行为主义认为,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不要形成将来要改变的联结。课堂教学应该受到老师的严格控制,不能由学生自由发挥。
(4)行为主义者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其中效果律是指:情境与某反应间联结因伴随着满意的结果而增强,因伴随着烦恼的结果而减弱。比如:
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对了问题,要及时表扬,给与肯定。教师就要尽量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增加奖赏的机遇。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2.行为主义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缺陷
首先,行为主义认为语言教学是通过外部刺激,作出反应,从而逐渐形成习惯。习惯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对语言的掌握。而实际上,人的语言学习并不象形成习惯那样简单。一个人语言掌握的好坏与否,有着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且桑代克(刺激――反应)这个公式,把人和动物等量齐观,否认了人的能动作用和智力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课堂上过分的重视机械性训练,忽视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活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因而不利于学生实践掌握目的语。
其次,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这两大理论基础,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了语言的内容与意义,强调语言的结构框架的学习,认为只要掌握好了语言的结构框架,也就掌握了语言。老师在课堂传授的重点主要在于对语言形式,即语言的框架知识传授,而并非意义和内容的传授。由于读和听是学生做出反应所依靠的刺激源,不太可能有很多机会提供给学生练习,所以老师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创造技能,即说与写的能力,而不太注重学生的接受技能,即读与听的培养。这与达到对外汉语教学目的中的“交际技能”,这一目的还有一定的距离。
3.行为主义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首先,行为主义认为语言学习要承上启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是很科学的。只有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从易到难,在容易的环节上打好基础,也是为以后更难的学习创造条件。
其次,行为主义强调第二语言的学习要多训练,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强调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反馈,对学生的反映给予及时的表扬或批评,这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学生通过老师的及时纠正,能够知道自己对目的语掌握的好坏程度,及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多说、多练,这样有利于以后的语言学习。另外,多表扬,少批评,则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小结:行为主义语言习得理论的产生已经有很长时间,由于其理论的不足,后来又产生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和皮亚杰、卡鲁尔的认知心理学等各种理论,来进一步分析语言的学习过程问题。尽管以后的理论有很大的进步,我们仍不能因此而完全排斥行为主义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行为主义理论的不足之处,我们应该避免;对于他的优点,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桑代克著.谭力海等译.科学与人类行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一、责任会计的行为科学理论基础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企业的管理包括很多方面: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等。具体分析管理过程的执行主体时,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管理过程都有一个共性――对人的管理。也即企业创造性和活力的大小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企业进行如下划分:1、企业中的单个员工个体;2、企业中的员工群体。其中群体还可以分为:整个企业这一大集体和部分企业成员构成的小群体。因而,企业的管理就可以归结为对这些个体和群体的管理。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其研究目的是探索一定的组织环境中人的行为特征和规律。从对象上来看,行为科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包括: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个体行为考察的是单个组织成员对于组织环境的知觉与理解及其对组织措施的反应。群体行为研究的是群体行为的特征、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个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等等。其目标是创造一种最优工作环境,以便每个人既能为实现企业目标努力,又能为实现个人目标有效地工作。行为科学已有的研究成果有预期理论、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等,这些理论观点对于企业管理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本文讨论的重点是行为科学关于组织和激励的观点对完善企业责任会计体系的借鉴意义。
责任会计是为了考核责任中心的职责履行情况而建立起来的管理会计制度。其考察重点是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完成情况,而这些责任中心的核心是相应责任的承担主体――组织员工或者员工的集合。这些员工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对于责任中心的经营效率有着直接的作用。因此,用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去改善现有的责任会计体系就具有了重大的实际和理论意义。
二、传统责任会计的现实效用
责任会计的基本内容是,设置责任中心,制定责任指标和奖惩标准,在生产经营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行严密记录,最后通过业绩报告,反映实际与责任指标的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对员工按奖惩标准进行奖惩,其目的就是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是动态和多变的。过分强调成本管理、维持市场份额和组织稳定性的传统责任会计体系,在会计监督和控制方面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随着诸如适时生产制度、战略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其他先进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其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从行为科学角度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责任单位划分的模糊性和机械性。我国的责任会计体系是借鉴西方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它将责任单位划分为三类: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这样的划分有其理论上的意义,但在我国的实践过程中,其机械性和模糊性问题不可忽视。所谓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对个人责任的界定上,不能够清晰地明确大小;特别是责任中心的最小单位为员工小组时,个人责任的不明确导致了“搭便车”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影响责任中心其他成员的积极性。而其机械性则体现在完全照搬已有的理论,不考虑某些部门的特殊性,生硬地将他们划入三类中心中的一类。比如企业的研发中心、售后服务部门等等,在技术领先战略和顾客至上的原则下,粗暴地将他们划入成本中心的做法有待商榷。
2、责任考核指标的单一性。在目前的考核体系下,成本中心的考核主要是依据成本费用,利润中心为利润额,而投资中心则主要对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负责。对各级责任中心的考核指标过于单调,不能全面反映企业员工的实际贡献。从性质上看考核指标也是单一的财务指标。然而,企业的许多利益是无法用财务指标来衡量的,比如顾客满意度等。事实上,正是这类非财务要素越来越多地决定着企业的价值。
3、激励措施单一性和激励方向的逆向性。责任会计体系只有能够激励员工的行为才是一个有效的体系。但是在激励措施上,我国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济激励阶段,手段单一。行为科学研究结论认为,员工不仅仅是“经济人”,更是一个社会人。单一经济激励的效果在今天已经越来越不明显了。在激励方向上,行为科学认为有两种类型:拉动型激励和推动型激励。目前的激励体系中,推动型的激励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实际效果是,拉动型激励更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完善传统责任会计体系
如前所述,行为科学认为企业管理的本质是“人本管理”。责任会计作为一种建立在行为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管理手段,更应该借鉴行为科学理论来完善自己。
1、突破“三中心”论,灵活划分责任单位。根据行为科学理论,每个人对于责任的理解是不同的;不同人所抱有的态度也不同。责任单位的划分首先要职责分明,否则很容易相互推诿、互相扯皮。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内耗增加,效率降低。其次,应该权衡责任与效果,灵活划分责任单位。当前责任单位仅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做法值得商榷。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例如研发中心,目前的做法是由于无法具体权衡其收益才将其划为成本中心。但是,对于如Google,Microsoft这类科技创新型公司的研发中心,员工个人的创造性非常重要。如果具体地去规定每一名科研人员的责任,把费用预算定为唯一准绳,恐怕很多优秀的创意就要付诸东流了。因此,可以考虑将研发中心、策划部、售后服务部等责任单位与企业管理部门等成本中心区分开来单独设置责任中心。我们不妨暂且称其为“特算中心”,在费用预算上给予更灵活的控制,在责任的划分上也区别对待。相信这样的特殊处理,能给知识创新占价值创造比例较大的企业一个更加灵活高效的责任会计体系。
2、动态地确定责任目标。在当前日益变化的环境中,责任目标本质上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它们必须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从人的行为角度来分析,相关责任人并不是都具有随时调整自己的愿望。若外界情况发生变化,而责任目标没有及时地进行相应的调整,责任人很可能从自己利益出发,去实现毫无意义的、已经过时了的责任目标,而不是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因素的变化推动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革新。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 ,社会生产率的大力提高以及生产日益社会化 ,使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继出现。这主要有行为科学理论、 系统学派理论、 企业文化理论。
一、 行为科学理论及其蕴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一)行为科学理论主要内容。
行为科学 ,是利用许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产生、 发展、 变化的规律 ,以预测、 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 ,达到充分发挥、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行为科学发展到后期时 , “社会人” 、“社会需求” 等概念已被较多的人所接受。
而且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单纯依靠原来 “人际关系学说” 提出的 “社会人” 那一套已不能适应管理上的要求 ,经过许多行为科学家的研究 ,许多方面在梅奥等人奠定的基础上更加细致和深入了。行为科学研究有许多流派 ,归纳起来可分为个体行为研究 ,组织行为研究和领导行为研究。
在个体行为研究方面的理论主要有:美国心理孤家亚伯拉罕 · 马斯洛(1908 - 1970)在 1954 年出版的 《激励和人》 一书中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 ,即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社会交往的需要 ,地位或受人尊敬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 ,人们一般按照这个需要梯次从低级到高级地追求各项需要的满足。并且 ,在某一特定时期总有某一级别的需要发挥独特的作用 ,处于主导地位 ,其他级别的需要处于从属地位。人们首先追求满足较低级别的需要 ,如生理上的需要和安全上的需要。只有在较低级别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后 ,较高级别的需要才会发展起来而起推动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 1959 年出版的 《工作的激励》 一书中 ,提出了激励的双因素理论 ,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维持一定层次上满意水平所需要的因素;激励因素则是能够激励职工不断提高积极性的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 1964 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 一书中提出了期望理论 ,还有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斯金纳等人提出的强化理论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 ,麦格雷戈的 X理论和 Y理论等。
在组织行为研究方面的理论主要有:雅各布 ·E ·莫雷诺博士提出了团体分析工具 — — — 社会成员心理测试法 ,并绘制出社会成员心理测试力。研究的目的是组成工作团体 ,以使其工作的质量和数量达到优等水平 ,而有助于其成员有更高的士气。库尔特 · 卢因的 “团体力学” 理论 ,认为团体行为就是一套复杂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力的相互作用 ,它们不仅影响团体结构 ,而且修正个人行为 ,并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二)蕴含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行为科学的发展使管理思想发生了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 ,并且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四个领域 ,即有关人的需要、 动机和激励的问题 ,同企业有关的所谓 “人性” 问题 ,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这些内容的研究延伸到公共领域之后 ,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形成扑下扎实的基础 ,并一直成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问题和核心内容。
行为科学学派强调从心理学、 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管理问题。
它重视社会环境和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提高工作效率的影响 ,主张用各种方法去调动亪的工作积极性。
(1)管理人员在注意指挥、 监督、 计划、 控制和组织的同时 ,更应重视员工之间的关系 ,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2)管理人员应注意完成生产任务和关心员工满足员工的需要并重。
(3)在实行奖励时 ,提倡集体奖励制度 ,而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4)管理人员的职能还应该增加联络员工与上级管理者的内容 ,并提倡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级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工作的研究与讨论。
行为科学极大地丰富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内容。
这表现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扩大 ,它除了对工作人员的选用、迁调、 待遇、 考核、 退休等进行研究之外 ,还注意对人的动机、 行为目的加以研究 ,以求了解员工的心理 ,激发他们的工作意愿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行为科学的引进使人力资源管理由静态管理逐渐发展为动态管理 ,由以往重视制度以求人事稳定、 规章细密难以变动的情况 ,逐步发展到一方面注意法规 ,另一方面强调法规具有弹性 ,以适应管理对象的复杂状况 ,在所规定的范围内注意个别差异 ,注意尊重工作人员自身的意志和愿望 ,努力使他们的工作成就与其自身的追求与益相结合。
通过合理组织与利用人力资源 ,最大限度地激发工作人员的劳动积极性 ,提高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 系统学派理论及其蕴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一)系统学派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系统学派方面 ,代表人物切斯特 ·巴纳德(1886 —1961)美国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他在 《经理人员瘄职责》 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框架即组织的理论以系统观念为依据 ,把组练看成一个开放系统 ,认为组织和组织中的成员都在寻找平衡的状态。他把组织定义为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系统” 。
巴纳德指出作为正式组织 ,不论其级别和规模都包含三个基本的要素:11 协作的意愿。他关于 “诱因” 和“牺牲” 的论述 ,事实上就是组织平衡论(诱因和牺牲的平衡) 。
21 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方向。
31 信息的联系沟通。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不同成员之间的协作只有在信息的联系沟通中形成一个动态的过程。他指出经验人员有三种职能:11 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沟通系统。他认为正式组织的复杂性和协调不同成员的重要性要求建立信息系统。
21 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31 规定组织的目标。组织的共同目标必须用各部门的具体目标来阐明。他还提出了权威理论 ,把权威定义为一个正式组织中一种信息交流的性质 ,它被组织的 “成员” 或贡献者接受来控制自己做出贡献的行动。
权威的来源不在于 “权威者” 或发命令的人 ,而在于下级接受或不接受这个权威。
在系统管理学派方面 ,自从 1937 年奥地利生物学家路德维格 · 冯 · 贝塔朗菲创立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之后 ,系统论逐步成为各门各类学科的共同性哲学基础 ,并与信息论、 控制论相结合 ,共同组成了现代 S. I. C.前沿科学群。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在 《组织与管理》 一书中指出系统观念为现代组织理论和管理实践提供了完整的基础。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由目标与价值子系统、 技术子系统、 结构子系统、 社会心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构成。
他们指出社会心理系统由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构成 ,个人行为与激励、 个人地位与作用、 群体动力、 权力影响、 系统领导是其基本内容。
(二)蕴含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系统学派强调从系统学的角度去研究管理问题。
任何一个管理对象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 ,是由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它又从属于一个更大的系统环境中。主张用系统的观念和技术系统来使组织保持动态的平衡。这也就启示我们要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就必须把员工放在一个系统环境中去研究、 分析 ,强调员工有意识的协调、 配合。并且系统学派的许多思想成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当然的理论源泉之一。
系统学派的许多原理、 原则、 方法 ,例如系统整体性、 要素有效性、 动态相关性、 组织结构性、 信息传递性、 控制反馈性、 人的能动性 ,以及系统、 信息、 控制科学量化方法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结构、 系统管理的应用等 ,均适用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通过系统化的组织、 管理、 利用人力资源 ,最大限度的减少封闭、 局部管理导致的人力资源耗费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性优势和潜能。
三、 企业文化理论及其蕴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一)企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 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下 ,在长期发展过程培育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一致认同的经营理念、 价值观、 行为方式、 工作作风等 ,表现为企业成员的整体精神、 共同的行为和价值标准 ,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文化素质 ,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美国管理学者特雷斯 ·E·迪尔和阿伦 ·A · 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的组成要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主要的是企业的环境、 价值、 英雄、 风俗和仪式、 文化网络。
他们通过对照大量的企业调查 ,发现几乎所有的成功企业 ,不论企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企业文化的价值核心是不变的。企业的成功是因为它们的职工对组织的价值的确定、 信奉和实践。企业文化理论首先把企业管理看作一个整体。它所强调的不再是采取个别管理方法或手段所获得的暂时的或局部的功能与效益 ,而是一种整体功能和长远效益。企业文化理论把企业管理看作一个过程 ,企业形成自身特有的精神、 价值、 风格和作风 ,并且使职工从价值观念到思维方式都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 ,需要一个长期、 持续、 稳定的过程。
(二)蕴含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1.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筞 ,加强人际关系管理。团队是指由于共同价值观、 行为方式、 志趣、 爱好、 技能、 工作关系上的共同取向而自愿组合并经领导认可批准的一个群体 ,是一种非正式组织。
有效的团队建设有助于迅速而有效地解决一些在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中没有碰到过的新问题 ,有助于推行一些在正式规范中尚未列出的新的工作方法 ,增加组织的凝聚力 ,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并且 ,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
2.组织文化建设。管理者要认识到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情绪和行为等的影响 ,重视组织文化建设。组织文化作为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体系 ,它使组织独具特色 ,区别于其他组织 ,并对组织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但组织文化并非一蹴而就 ,也不是凭空冒出的 ,它需要长期的有意识的培育才能逐步形成。
组织理念的提出、 组织形象的宣传、 组织制度的设计等都是组织文化的建设活动 ,组织文化一旦建成 ,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维系和强化。
参考文献
[ 1 ]梅奥: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 ]巴纳德: 《经理工作的职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版。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飞跃发展,目前组织行为学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现代企业管理对组织行为学理论应用的误区,基于组织行为学理论对于企业管理的应用意义阐述基础,论述了组织行为学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积极应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行政管理
一、前言
组织行为学作为目前现代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领域已经广泛应用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采取心理学、管理学和政治学以及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综合知识对管理活动中的组织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和指导。实际上,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的就是企业管理中的员工行为和需要以及群体关系,为企业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提升员工工作主观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组织效率和效益提供参考和指导。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积极应用,对于企业科学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组织目标并提高企业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企业管理对组织行为学理论应用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刻
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引入在我国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术领域已经有不断时间了,虽然很多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组织行为学理论的意义并逐渐应用于员工行为管理,但是应用的实际效果却并不显著。究其根本原因,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很多企业对于组织行为学理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其实,行为科学和心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企业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进行管理应该首先借助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获得员工性格特征和心理需求方面的信息。这样才能根据调研所知的员工信息实现企业岗位和员工能力之间的科学匹配。但是很遗憾的就是由于我国文化的特殊性,大多数人都狭隘的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问题,因此大部分的企业都并没有借助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而是直接就在管理活动中展开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
(二)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不够重视
我国的大多数国企和中小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起步时间都比较晚,因此对于组织行为学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重视程度都不够。对于国企而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终生制的传统人事管理方式,员工只要进入了企业编制以后根本就不会担心因为工作业绩差被企业辞退,这样的管理方式对员工毫无激励作用因此企业效益也就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传统管理方式之下难以充分考虑员工不同方面的需求,因此企业提供的条件和员工需求之间难以平衡导致工作岗位和员工能力不适应、缺乏完善的工作晋升机制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但为企业管理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也甚至成为企业发展之路的潜在障碍。
三、现代企业管理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员工公平感
实际上,组织都是由群体和团队形成,而群体和团队则是由不同个体的成员组成,所以在群体和团队当中公平感的存在非常重要。假如群体或团队中的个体成员感觉组织缺乏公平感,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这些个体成员工作积极向和效率降低,严重的情况甚至导致员工愤然离职。但是公平感并不是一些企业管理层片面的认为薪资公平。现代企业管理对于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更关注不同员工性格特征和心理需求在企业中的行为习惯表现。当员工认为自己在企业中的工作岗位适合自己并且工作付出得到了公平对待时,其实很少会因为薪资原因选择离职。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提升员工公平感,才能确保员工积极并心无杂念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提高组织凝聚力
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必须以组织高凝聚力的发展作为基石,因此大部分拥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都十分看重员工的团队协作意识。例如华润励致公司成都分公司曾经在招聘的时候,大版面的招聘广告中对员工要求之一就是“团队”。现代企业管理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其理论精髓应用就是“人本意识”的管理发挥。凝聚力来源于人心的一致,来源于精神的汇聚,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现代管理满足了员工的人本需求,因此有助于现代企业提高组织凝聚力从而实现企业高绩效和高生产率。
四、组织行为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积极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充分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和工作态度
员工的真实需求是否得以满足,以及员工的不同性格特征都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态度,而员工的工作态度又直接关系着其工作绩效进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在现实社会当中,大多数的人都会因为忙碌于工作和家庭之间难以避免两者间的矛盾冲突。但是如果是员工对工作拥有较高的责任感以及组织归属感,那么通常都会和其对家庭的归属感发生抵消作用。擅长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管理者会充分意识到这种矛盾冲突产生的可能性,在管理过程中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让员工的家庭和工作两者之间得以平衡并和谐存在。所有的管理行为,如果能够建立在对员工真实需求和性格特征的充分了解基础上,对其工作态度的客观分析识别和客观判断基础上,通过对员工组织行为的有效管控才能为企业留住更多人才并让人才尽心服务于企业。
(二)根据员工不同特点和情况进行工作安排
管理者只有充分掌握员工的性格特征才可以预知员工在特定环境下有可能采取的工作行为,这样才能对其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据人力资源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员工的性格特征可以从外向型、宜人型、稳定型、开放型、责任型这五种不同类型进行描述。几乎每个员工都具有这五种类型性格特征,只是不同个体对于不同性格特征类型的表现强烈程度不同。不同的性格特征适合的工作类型也各不相同,而且性格特征也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中的效率产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最重要的一项管理任务其实就是充分了解所管理员工的性格特征并最大限度的将员工安排再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做他们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让员工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能为组织提供劳动。
(三)构建学习型组织通过学习提高企业竞争力
任何企业如果想要提升员工的认知水平,培养知识性的管理者,通过企业知识共享实现知识创新就必须重视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现代企业要提高企业竞争力,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组织持续学习让员工在学习型组织中有效学习企业内外知识并获得知识共享资源,更有利于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竞争力。在对员工的认知实施管理的具体过程中,作为管理者应该随时反思实践效果并引导员工针对实践中的错误行为反思原因并加以改正,但需要注意避免让员工担忧受罚。
(四)管理过程中注意采取科学有效的压力管理
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一些员工可能支持也有一些员工反对,个体的性格差异下的不同态度会对组织行为产生影响。而员工的组织行为差异化个性表现包括压力和压力来源。尤其是在面临重要工作时,员工经常会因为产生一定压力于是情绪失控,这样的压力也容易导致挫折感和焦虑感。但是如果面临压力的时候感觉自己所拥有的组织资源可以顺利解决问题,那么压力反而会变成动力取得成功。管理者应该定期展开组织培训,并尽可能的为员工提供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更便捷的工作条件来舒缓员工工作压力,这样才能让员工在组织中最大化的发挥个体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为企业服务。
(五)增强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力度
现代企业管理对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力度应该取决于本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企业管理者所具备的能力素质。虽然现代企业管理应该重视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但不能贪功冒进而是需要循序渐进,根据本企业状况指定计划按步骤有序展开应用实施。增强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力度不代表在时间和空间上跨越应用,这样才能让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为企业管理发挥最大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组织行为学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激励员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这对于企业管理提高绩效不但是新机遇也同时是新挑战。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应该积极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有效协调企业组织关系,保证企业内部竞争公平性有效激励员工的同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MBA中心)
参考文献:
[1] 王聪.浅谈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提高绩效的作用.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11.
【关键词】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动态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3-0089-01
“知识主体”问题不仅在一般科学和不同的具体科学具体学科内出现,同样也在体育科学领域内出现。这一问题与体育科学的内容有关,并在很多方面和方法上与体育的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体育科学的研究领域却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两方面。从体育学一级学科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当代体育面临的新课题进内容分为体育学下设四个二级学,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体育科学研究的理论领域
科学理论的内在完备性标准要求科学理论体系必须具有自洽性和相容性。所谓自洽性,是指科学理论内部的无矛盾性,它要求理论本身融贯一致,能够自圆其说不允许在同一理论内部存在矛盾命题,一个不能自怡的理论是不合理的,至少是有待改善的,一个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不仅要内部自恰,而且要与相关的背景知识相一致。背景知识,就是已经得到确证并且被普遍接受的科学理论。虽然新建构的科学理论与原有理论发生冲突一般总是难免的。但是,它不能与原有科学理论中经过检验的真理成分相矛盾。在近几年,在很大程度上,已扩大了体育现象的角度和方面。这可以用举例的方式来解释,如果下列体育现实模式被考虑:职业的体育,国家资助的机构中的体育,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中的体育,商业建制中的体育,和私人的或非机构化的体育。结果,体育科学的知识主体范围不断增加。在下列列出的四部中,说明体育科学知识主体的模式,试图对与体育科学理解有关的,迅速扩展的体育领域的这种新挑战做出回答。
(一)传统领域第一类包括体育科学的传统领域,它们已存在了一段时间,并且它们代表着整个体育科学知识主体的相当一部分。在第一类中,要考虑下列七种理论领域:体育医学,体育生物力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历史和体育哲学。这七种理论领域也代表着从经验分析的(例如,体育医学)到解释理论的(例如,体育哲学)研究方法的广泛理论立场。七种领域是:体育医学,体育生物力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历史,体育哲学。这种列举顺序是以逻辑推理因素为基础的。七种理论领域次序开始于体育医学和体育生物力学,它们人类身体存在(自然科学)方面接近人类。下列三种理论领域: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学,体育社会学-以整体方式,代表着人类行为(社会行为科学)。最后两种理论领域,体育历史和体育哲学,代表着与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关的综合性元因素;(解释学标准的科学)。因此,这种模式也可被看作是从抽象到具体,从自然科学到人类学,从经验分析到理论解释,从说明的到标准的等等的一个连续统一体。七种理论领域的连续统一体内,存在着多种关联。这些相互关系必须被认可和发展。而且,和大多数相互影响关系一起,所有的七种理论领域都有母体学科。
(二)体育科学的新领域近年来特别是大约1980年始,以一种更科学的方式发展起来的。这也因为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重要性已大大增加,并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相关因素。结果,越来越多的人类生活的维度在与体育联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五个理论领域给出的顺序是根据德语的字母顺序,而不是根据逻辑推理因素。它们是在体育科学内,近来刚刚发展起来的。这些理论领域是:信息学和体育―体育信息;政治学和体育―体育政治;法律学和体育-体育法;面向技术的科学和体育―体育场所/体育设备;经济学和体育-体育经济学。这些理论领域的发展是具体体育新的职业需求的直接后果,除了教授体育和体育,这些职业需求,也已在校内外出现。
二、体育科学研究的具体学科
体育科学的具体学科与体育有着非常亲近的关系。它们是:包括运动行为理论,游戏理论,和训练理论。它们与运动行为,游戏紧密相关,把体育作为体育科学的主要目标点,并试图把与运动行为,游戏和训练题目有关的,理论领域的成果统一起来。它们一方面与体育有关,然而,另一方面,它们又与其它现象和科学科目有关。例如:体育中的表现和表现能力;音乐和运动行为;娱乐性的体育;体育和健康;适应性体育;体育新闻业;体育中的攻击/暴力。对这种抽象概念水平上来说,还有一些其他的例子;(例如,体育和年龄老化,体育和管理,体育和环境)。这些例子向人们显示了,在体育科学内容方面,可能达到的程度。这些具体学科也需要那些相互影响的科目成果的整合,这通常是一项很难达成的任务。有这四类的帮助,才有可能为体育科学广泛的知识主体提供一种综合性的分析,并对问题:“体育科学的内容是什么?”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体育科学的历史很短,可以说仅仅是上个世纪的事。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用几年的时间,集中国际上知名的专家,按一门成熟学科的五个规模的统一要求,对19门体育学科进行了归纳总结,目的在于出版一本关于体育科学各学科领域的基本信息的手册。(1)适应身体运动;(2)生物力学;(3)训练科学;(4)比较体育;(5)运动人体测量;(6)神经运动心理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7)体育哲学;(8)体育政治学;(9)体育社会学;(10)运动训练生理学;(11)竞技运动和锻炼心理学;(12)体育设施;(13)体育史;(14)体育信息;(15)体育法律;(16)体育管理;(17)运动医学;(18)体育教育学;(19)运动视觉。
三、结语
“体育科学的研究领域是什么?”被呈现在体育科学研究中,这似乎代表一个静态的模式;然而,因为在理论领域和具体学科内的变化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它也有动态的特性。体育科学的研究领域将会呈现不断变化的态势。
参考文献:
[3]王利.浅论体育科学的研究领域[J].祖国,2012,(18):179.
[1]徐元民.体育学导论[M].台北:台湾品度股份有限公司,2003.
关键词:内部控制;“无控性”目标;实施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内部控制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利益相关者是所有那些在公司真正有某种形式的投资并且处于风险之中的人,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经营者、员工、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国家。契约的不完备性使得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进而共同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各经济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要受到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的制约,不能无限度地任意扩展而侵犯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的利益,否则合约所约定的条款就会遭到破坏,企业就会从新组合,签订新的合约,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利益主体。
内部控制的发展正是利益各方相互博弈不断制定和完善游戏规则的过程,“无论是审计人员、企业管理者、企业投资者还是监管者,每一个需求在现实中都代表一种视角,但每一个视角的内部控制鉴于其需求差异或专业领域限制都只能是围绕自己需求和专业领域的那一部分内部控制,都不能代表内部控制的全部”(张宜霞,2007)。“其实,内部控制一直是沿着两条线交错发展起来。一条线是组织形式变革、管理手段进步所导致的自控制的发展”(管理视角),“另一条线是会计和审计手段变革所产生的他控制的发展”(审计视角)(张砚,2005)。本文试图将二者结合进行研究。
二、COSO报告五要素框架
美国COSO报告五要素框架在世界内部控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各国在制定内部控制政策时都对其进行了有益的借鉴。2007年3月2日,由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对国外内部控制框架,尤其是COSO框架的借鉴,主要体现在基本规范中。基本规范在形式上借鉴了COSO报告5要素框架,同时在内容上体现了风险管理8要素框架的实质。
(一)COSO报告五要素框架
“内部控制是由一个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内部控制可划分为五个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1、控制环境
企业的核心是一个企业的基调和氛围,一个企业的控制环境能够塑造企业文化,直接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它是其他控制要素的基础,为它们提供约束和结构。控制环境要素包括企业员工诚信与价值观、员工能力提高及发展促进、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组织结构、权责分工、人力资源政策及实施,董事和专门委员会。评估控制环境是否有效时,应该充分考虑影响控制环境的每一个因素。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它是指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制定经营目标后,对在实现经营目标的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判别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控制环境的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内外部的相关因素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发生重大变化,风险处处存在,并给组织目标的实现带来威胁,任何企业都时刻面临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各种风险,企业必须对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并据此确定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主要包括目标设定和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以及各种风险的识别、应对。
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主体,它是管理者为确保管理指令能够得以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各种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帮助企业保证其已针对实现组织目标所涉及的风险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或减少损失的措施,控制活动贯穿于企业内部的各个阶层和所有的职能部门,包括核准、授权、验证、调节、经营业绩审查、保障资产安全以及职责分工等多种活动。实践中,控制活动形式多样,可将其归结为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职责分离。
4、信息与沟通
信息是指来源于企业外部以及内部与企业经营相关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信息包括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两大类。企业生存在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外部环境当中,因此,获得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各种外部信息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沟通是指信息在企业内部各层次、各部门,在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监管者、股东等外部环境之间的流动。有效的沟通必须广泛进行,从上而下、从下而上地贯穿整个组织。内部沟通是指在企业内部范围内进行的沟通,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下而上两个途径。外部沟通是通过开放的沟通渠道,可以了解客户和供应商对于产品与服务的设计或质量方面的要求,从而使企业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和偏好。与外界各方的沟通通常能够提供关于内部控制体系发挥功能的重要信息,其中外部审计对于企业经营,相关业务以及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估尤为重要。
5、监督
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内部因素的变动而不断对企业内部控制框架进行评价的过程,是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特殊构成要素,是内部控制的手段。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与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对企业已经发生的错弊及时予以纠正,将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及改进意见不断反馈给管理者,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发现的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时予以弥补,对发生的新的经济业务进行必要的调整。监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持续性的监督、内部审计、独立的评估和自我评估。内部控制系统通常是完善的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持续地监督自身活动。内部控制系统持续性监督的有效程度越高,对单独评估的要求程度就越高。管理层为了合理确认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所必须进行的单独评估的频率,它取决于管理层的判断。
(二)COSO报告五要素框架的制度性评述
从上面内部控制的定义及各要素的介绍可以看出,COSO报告5要素框架的制度性特征是很明显的。除了在控制环境中对“员工诚信与价值观、员工能力提高及发展促进、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等“软”性因素的基础性作用的肯定外,在其他各要素中很难发现“软”性因素的“身影”。可见,各要素的衔接性是存在问题的。
三、企业管理范式的演进
(一)企业管理范式
1、古典理论范式
古典理论范式主要是:科学管理、古典组织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是分别是亨利・法约尔与马克斯・韦伯。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管理思想:专业分工思想;最优化思想;标准化思想;“经济人”思想。
亨利・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理论由三方面的思想构成:管理的概念与职能、管理的原则和管理的职能。同时,法约尔强调了对于管理知识的教育问题。他的理论根据是:管理是一种单独的适用于所有类型事业的活动,随着在管理层的地位的不断上升,管理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并且管理是能够传授的。另外法约尔认为,管理人员需要懂得的不仅是管理原则和如何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还必须对他管理的企业活动也有所了解,这样才能获得全面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法约尔的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原则和管理的技能,构成了法约尔的古典管理理论。
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由三个方面的思想构成:行政组织形式、组织中权力基础与行政组织管理制度。任何机构组织都应有确定的目标。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劳动分工。
2、行为科学理论范式
行为科学理论范式的代表理论有:人际关系学说、群体与领导行为理论、个体行为理论。
早期的行为科学研究-人际关系学说,而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源自霍桑实验。从通过霍桑实验学者们终于在人群中发现了人的一些内部规律: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
个体行为理论,个体作为组成组织的最小单元,也是组织活动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活动的基础。主要代表理论是马斯洛的人类需要5层次理论。
群体与领导行为理论,主要包括:卢因的群体动力理论;布雷福德的敏感性训练理论;沙特尔的“双因素模式”;利克特的“密执安研究”;布莱克与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
3、企业文化理论范式
企业文化是一门应用性的、实践性的科学,它又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在企业文化研究中体现出一种不断变革的动态发展观,把辩证的方法作为研究上的方法论。企业文化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两种方法的派别:一种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沙因教授为代表的定性化研究,他们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深层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也曾提出进行现场观察、现场访谈、以及对企业文化评估的步骤等;另一种是以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奎恩教授为代表的定量化研究,他们认为组织文化可以通过一定的特征和不同的维度进行研究,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些关于组织文化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于组织文化的测量、评估和诊断。企业文化理论范式主要特征包括:从“人本文化”层次对企业组织行为进行研究。对人性的全面、深刻的理解。对人的精神、价值观、积极性等的研究。在具体管理的实施与操作上,从硬性的制度、方法转变为软硬结合的管理艺术。注重开发传统文化。
4、新管理理论范式
在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新的管理理论与思想中,有一些是在原先的管理学理论范式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扩充的结果,也有一些理论有别于原先的理论范式,而具有新范式的特点。主要代表理论有:学习型组织理论、企业再造理论、知识管理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符合人性的、有机的、扁平化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特征: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愿景;组织由多个创造性团体组成;善于不断学习;“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自主管理;组织边界将被重新界定;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领导者的新角色。
企业再造,又称业务流程再造(简称BPR),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典型的企业再造定义是:“根本重新思考,彻底翻新作业流程,以便在现今衡量表现的关键上,如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获得戏剧性的改善。”这一定义包含四个关键词:根本;彻底;戏剧性;流程。企业再造理论适用于以下三类企业:问题丛生的企业;目前业绩尚可,但却潜伏着危机的企业;正处于事业发展巅峰的企业。企业再造理论有三个指导思想:顾客至上;以人为本;彻底改造。企业再造方式通常有两种:改良式再造;革命性再造。前者是在对现有流程的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局部改良,使之成为一个新的工作流程,达到期望的效果。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知识正取代资本成为企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第一资源,知识管理已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知识管理涵义包括: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知识管理过程本身是知识的学习、运用、创新和传播的过程;知识管理是以知识和知识活动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一般地讲,企业知识管理分为内部知识管理和外部知识管理。总体上讲,知识管理有四个基本职能:外化;内化;中介;认知过程。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创造和利用各种知识并使知识为企业所用,具体地讲就是:制定一个企业范围内开发、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战略决策;在企业各方面力量的帮助下,实现这一知识战略;利用知识以改变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检测和评估企业知识资产的价值;从知识的角度检测和评估企业的管理活动。要实现上述目标,应坚持三个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知识积累;知识共享;知识交流。
(二)企业管理范式评述
虽然古典组织理论、行政组织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在切入点上有所不同:科学管理理论主要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侧重个人效率最大化问题;古典组织理论与行政组织理论则主要从组织与社会的角度出发,从管理职能入手,偏重于企业的组织效率最大化问题。但三者的哲学内涵与分析方法却是相同的,属于相同范式――三者的侧重点则在制度上。行为科学理论范式改变了古典理论范式对人的看法,重视了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生存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有多种多样的需要,具有潜在的主动性、创造性、进取性的。企业文化理论范式在企业基本组织行为考察上,强调进入到“人本文化”深层次解决管理问题。纵观行为科学理论范式,企业文化理论范式,学习型组织理论,企业再造理论,知识管理理论,一条主线是很明朗的:对人的思想层面、知识经济带来的冲击给管理的影响日益增强。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体现。
四、内部控制的应用――“无控性”目标的有效实施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COSO报告五要素框架是以制度为主导“硬”性控制,而由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来看,知识管理、文化管理等企业管理理论的“软”性因素的作用日益加大。从企业控制的战略层面来说,需要在现有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软”性升级,即“软”化的问题。同时,关键是将其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形成企业内部控制良性长效机制。
(一)“无控性”目标的主要理念
“无控”并不是不做控制,而是借助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来引导组织和人的行为,最终使其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境界。实现“无控性”是一项长期工作,而“无控性”同样也具有动态性、层次性、派生性、其他目标的交叉性、人的行为影响性等五大特征,一个刚柔并济的目标体系应该是一个趋于完美的目标体系。需指出的是,“无控性”在层次上应从属战略目标,而在理念上超越其他的目标(包括战略目标在内)。引入的“无控性”目标不能涵盖内部控制的战略性应用问题的所有方面,但其在理念上对不同内部控制目标进行了的提升足可以涵盖内部控制内容的方方面面,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无控性”既是理念性的又是工具性的,因为不仅带来了理论上的提升,也带来了方法上的改进,即建立内部控制的可持续长效机制――内部控制“生态系统”(李永峰,2008)。
(二)“无控性”目标的有效实施
“无控性”目标的有效实施,关键是将其嵌入其他目标之中,并选择合理有效的应用方法。选择并实施的过程就是应用的过程。具体在实施的过程中,可将其与其他目标结合,根据其他各个子目标的评价指标设定“无控性”指标,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如果直接评价“无控性”目标实现程度不好界定,可采取间接评价的方式,即嵌入后的其他目标的实现程度可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来评价“无控性”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性质与概念体系-基于系统和整体效率视角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7(7).
2、李永峰.内部控制目标的新思考[J].财会研究,2008(3).
3、张砚.内部控制历史发展的组织演化研究[J].会计研究,2005(2).
【关键词】进化认识论/跨学科/实证科学
【正文】
一、进化认识论的崛起
“进化认识论”是西方新近出现的一股哲学认识论思潮,通常,我们将福尔迈(G.Vollmer)的《进化认识论》视作进化认识论诞生的标志。[1]福尔迈的书一经问世,便立即在德国许多专业报刊上激起热烈反响并获得高度评价:
“福尔迈的书给进化论、天文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认识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描述。它尤其阐述了遗传与环境影响的问题,语言问题也在其视野之内。仅仅凭借其对现代认识的清楚细致的描述,该书就很值得一读。”(《物理学报》)
“福尔迈的书为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重新对话作了准备。”(《哲学文献指南》)
“事实上,福尔迈的‘进化认识论’不只是对各门实证科学的研究成果作描述性的总结,而毋宁是系统地重建生物学的认识论。它不仅运用广泛的经验材料作佐证,而且试图发掘这种理论的科学理论基础。由此,正像太阳中心说之对于物理学、进化论之对于物生学、比较行为研究之对于心理学一样,进化认识论也为哲学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东西,它因此也标志着一场真正的哥白尼式的变革……在认识论领域,福尔迈的书对于真正理解人及其在世界中的地位,乃是一次决定性的突破。”(criticon)
在未曾了解进化认识论之前,我们无法知道上述评价是否准确。然而,福尔迈的书在哲学认识论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影响,从一开始就不允许低估其价值。
仅仅以德国为例。七十年代初,当福尔迈的书刚刚出现时,进化认识论思想还普遍不为人所知。但是很快,情况便发生了明显变化。下面列举的论著证实了这一点:
1975年,舒里希:《心灵的自然史》(二卷)[2];
1976年,迪特符特:《精神并非从天降我们意识的进化》[3];
1977年,班内施:《精神的起源》;
布律施:《生命途中进化无目标?》;
伦 施:《普遍的世界图景进化与自然哲学》[4];
1979年,里德尔:《认识的生物学理性之种系进化史基础》;[5]
尽管上述著作的倾向性与侧重点各有不同,然而在下面一点上却是共同的:它们都论述到了人、人的大脑与认知机能的进化的起源。它们皆把人的认识能力置于种系进化的框架加以理解。人们可以根据上述事实断言:自七十年代以来,进化认识论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思潮。
二、传统认识论的局限与进化认识论的新尝试
进化认识论的崛起,当不是将生物进化论简单地运用于认识论研究的结果,但是从一开始,它就自觉地将进化的观念同传统认识论的根深蒂固的成见——忽视人的认识能力的进化——相对峙。
由于传统认识论通常将成年的文化人的认识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势必忽视以下若干方面:同一民族共同体中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天才、智力衰弱者、精神病患者等);人种之间的差异;成长着的儿童的认识能力的发育,亦即认识能力的个体发育方面(今天,它是发展心理学,首先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研究对象);认识能力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进化,亦即认识能力的种系发育方面(它恰好是进化认识论的研究课题)。
一般说来,古典认识论研究者虽然偶尔注意到了上述各种差异的个别方面(洛克就曾指出白痴与正常人的理智区别),然而,他们更多地是企图避开经验素材的各种细节,研究所谓“作为认识的认识”、“实质性认识”、“自在认识”(胡塞尔甚至提出了“自在真理理论”)、研究所谓“哲学意义上的认识”,研究个别知识的一般条件等等。这样一种“纯粹”的认识论曾经并始终认为:认识论的分析与反思从原则上应当预先综合专门科学的知识,反之,专门科学的知识就其意义与价值而言,必定在认识方面未能得到事先确证。因此,专门科学知识就不可能修正认识论或对认识论作出建设性的贡献。认识论与专门科学知识相互决定的观点,在传统认识论研究者看来,乃是一个必须抛弃的“循环论证”。
但是,进化认识论却宣称:这样一种循环论证是根本不存在的,因而就完全没有必要固执下述成见,即认为认识论本身能够独立于各专门科学知识而一劳永逸地证实它的陈述。进化认识论认为:认识论的各种陈述与命题只能作为假设而进行演绎,因而一种要求它也至少能够将认识论的陈述作为“虚假”的而加以显现。因此,进化认识论的一个主要关切点,就是展示具体的历史性认识与认识论是怎样互为条件的。正如福尔迈所指出的:“无论如何,对于符合时代潮流的认识论所提出的要求,便是它与经验事实的相关性。进化认识论是满足这种要求的一种尝试。”[6]
这样一来,进化认识论就不能不具有如下主要特征:A.历史性:强调人的认识能力的进化的起源,认定历史与认识是互为条件的;B.实证性:强调哲学认识论与所有实证科学的相关性,并企图把不同的实证科学与元科学的观念组合成一个有牢固基础的认识论“玛赛克”(mosaik),在这个玛赛克中,认识能力的进化构成了中心;C.跨学科性:这是它同实证科学的相关性所直接决定的。福尔迈的《进化认识论》的副标题就是:“在生物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与科学理论框架中探究人的天赋认识结构。”
可以认为,进化认识论是对现代科学认识的一次新综合,它不仅力图克服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分裂,而且还想把各门自然科学中有价值的成分系统地综合起来。简言之,进化认识论是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与重新综合所导致的一种新的收获。正是在综合各门具体科学知识,对人类认识能力的进化作系统研究的过程中,进化认识论尝试对经典认识论所要解决的一系列“经典问题”——关于人类认识的起源、效力,范围和界限等问题——重新作出解答。“例如,进化的观点,导致了一种认识立场,我们称之为‘投影认识论’。它特别说明了关于世界的客观认识在何种意义上是可能的,它虽然不能为许多有争议的哲学问题提供一劳永逸的解答,……但是却采纳了一种立场,或者作出了一种明智的判断。这一点,对于先天综合性问题,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的争论,对是否存在认识的界限问题,都是有效的。当然,它也对语言哲学、人类学和科学理论问题也有效。”[7]
三、进化认识论思想的起源及发展
哲学家尼采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历史意义的欠缺是所有哲学家的遗传病……然而,万物皆变,不存在任何永恒的事实,也不存在什么绝对真理。——依此,从现在开始,历史性的哲学思考就迫切需要了,而且与此相关,需要培植谦逊的美德。”
虽然在赫拉克利特那里,我们就可以发现“一切皆变”的思想,在恩培多克勒那里甚至可以发现有关人的认识能力的进化的思考,然而,有关“人类认识能力不断进化”的假设,只有在十九世纪发展的观念孕育了生物进化论之后,才可能真正确立起来。譬如,我们知道,天赋观念的问题在认识论的历史发展中始终起着关键作用,[8]但是,“我们的认识结构是否具有一种生物学的意义?”这一问题,只有在建立了一种不仅是描述性的(如在亚里士多德与林奈那里),而且是说明性的生物科学之后,才能得到富有意义的讨论(因而这一问题只是在1990年以后才得到讨论)。
主体的认识结构的生物学条件是由下述人物所肯定的:
哲学家:尼采、齐美尔、斯宾塞、皮尔士、巴德文(Baldwin)、F.C.S.席勒、罗素、波普;
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彭加勒、马赫;
心理学家:齐亨(Ziehen)、皮亚杰、坎贝尔、符尔特(Furth)、赖尼贝格(Lenuberg);
生物学家:海克尔、V.贝塔朗菲、伦施、洛伦茨、摩尔、莫诺;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康茨(Katz)。
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斯威德茨基(Schwidetzky)
然而,上述人物并非从一开始就致力于研究人的认识能力的进化并实际上采纳进化认识论的基础思想。六十年代之前,只有少数(主要是生物学家)研究了认识能力的进化问题。再者,尽管有些生物学家、遗传学家与行为研究者抓住了这一重要课题,但他们却不想把自己的研究领域敞开并力图进入一种元科学的,即认识论的领域之中。相反,哲学家与认识论研究者只是很少或至多只是暗示性地考虑到认识能力的进化问题。西蒙正确地看到了这一点:“从进化的立场出发对知觉所作的研究在绝大多数认识论研究者身上没有产生影响,此乃哲学与自然科学持续分裂的许多症状之一。”[9]
诚然,人们可以从上述人物的论著中找到进化认识论思想的闪光,但是,在六十年代之前,人们毕竟未能结合各门具体科学的成就,在跨学科的框架中研究认识能力的进化问题。一般说来,在追溯进化认识论思想的历史起源时,人们都会提到下述人物及其著作:
1955年,V.贝塔朗菲:“论范畴的实在性”[10];
1959年,坎贝尔:“认识过程的比较心理学之方法论启示”[11];
1967年,皮亚杰:“生物学与认识”;
摩尔:“科学与人的实存”[12];
1968年,伦施:“生物哲学”;
乔姆斯基:“语言与心灵”[13];
1969年,符尔特:“皮亚杰与认识”[14];
1970年,莫诺:“偶然与必然”;
西蒙:“从进化的观点来看知觉”[15];
1972年,波普:“客观的知识”[16];
1973年,洛伦茨:“镜子背后”[17];
1974年,坎贝尔“进化认识论”[18]。
可见,进化认识论在哲学中直到最近才得到认真讨论,特别是在福尔迈的《进化认识论》问世之后(参阅第一部分),才明确规定了进化认识论的研究重心,才能把诸多问题放在跨学科的框架中加以解答。对进化认识论的粗略回顾表明:进化认识论虽然与各门实证科学相关,但它却决不限于任何一门专门科学的单一研究。因而我们可以宣称:进化认识论是综合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研究、语言学、人类学、逻辑学、哲学认识论与科学理论等学科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
四、进化认识论与其他学科之关联
为了更好地说明上述断定,我们有必要指明进化认识论所研究的问题与其他学科所蕴含的根本难题之间的相关性。
逻辑学:逻辑学当中最为困难、最为关键的问题不外是:逻辑公理是必然的,抑或仅仅只具备一种心理学上的必然性?亦即:以约定论为基础的逻辑公理站得住脚吗?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人们诚然可以认定逻辑规律具有一种假设的性质,但是由此又会导致下面的问题:我们为什么恰恰按这些公设而不是按照别的公理进行推论呢?进化认识论对这些问题的解答立足于下述观点之上:我们的认识能力是在不断进化中发展起来的,因此,逻辑公理之所以可以充当一切推论的前提,正是由于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经受住了自然选择的检验。
转贴于 先验哲学:如果人们接受康德及康德主义者的根本观点,即认为认识主体的天赋认识结构在构造经验与现象世界时起着主导作用,主体的直观形式(时、空间)与思维形式(范畴、原理)使经验成为可能并限制知识的地盘,那么悬而未决的问题是:这些天赋结构究竟从何而来?它们为什么在所有主体身上皆同样有效?进化认识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在康德的先验哲学的立场上不可能弄清主体的认识结构的起源。这主要是因为,遗传进化的观念,就像当时的生物学一样为康德所不熟悉,康德仅仅满足于宣布主体的认识结构是“天赋”的,而这些结构的起源和进化问题却在他的视野之外了。
认识论:人类认识的最大的谜之一乃是:在我们的知识的可靠性与经验印象的偶然破碎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怎样才能填补其间的鸿沟呢?换言之,人与世界所发生的关系是短暂的、有限的与个别的,但是人们为什么却对世界有如此广博可靠的知识呢?要解答这一问题,就必须设定:我们的大脑早就具备着某种“前知识”了,它们不断地组织我们的经验印象并加以说明。按照进化认识论的观点,这些“前知识”是在千百万年的人的持续进化中得到的,并经受住了不断的检验。
行为研究:今天,行为研究给予“本能”、“天赋”这些概念一种在理论上站得住脚的、在经验上有意义的解释。人们了解到:不仅感官亦即解剖生理学的结构具有遗传上的条件,而且各种行为模式,包括动物的较高级的能力也可以遗传,它们被当作脑功能而得到理解。但是,行为模式的生理学与生物学的条件也引起了对这类能力作自然的解释的问题。行为科学家K.洛伦茨卓有成效地从进化认识论立场出发给这些问题以自己的回答。
进化论:发展的思想早已普遍化了。从涡旋星系到太阳系,从宏观到微观,从无机界到有机生命界,从动植物界到社会文化领域,皆处在进化之中。因而很自然地会引申出下述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将进化的原理用来解释人类认识能力呢?对该问题的回答势必推动进化认识论的形成。
神经生理学:感官与神经生理学指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其功能与认识的基本结构的关联。人们或许会问:神经刺激的传导过程中的"Alles-oder-nichts"(全收或全斥)的规律是否就是我们思维过程中的二元性(排中律)的根源呢?知觉的恒定功能对于客体概念似乎是构造性的;我们的空间直观至少可以部分地通过视知觉的深层结构并通过“内耳”才有可能;我们的时间直观离不开所谓“内在的钟表”……这许多现象都使生理学家感到奇怪,并促使他们去理解这类认识构造机制的合理性,最终从进化认识论的角度给予解释。
语言科学与语言哲学:现代语言学所讨论的问题是:是否存在着一种“普遍语法”,亦即存在着基本的、所有语言共通的结构?这些结构是否可以遗传?乔姆斯基对这两个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并强调指出:普遍的语法结构与普遍的认识结构是密切相关的,甚至是同一的。但是由此也就要求研究这些结构的历史的起源。
心理学:皮亚杰及其学派详尽地研究了儿童在其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那些阶段。虽然个体的发育秩序并不一定与人类进化的秩序完全相应,因为海克尔的生物遗传学定律——个体发育是种系进化的浓缩的反映——只具有一种启发性意义,然而,对个体的发育秩序的研究却极容易导向遗传学进化论乃至进化认识论。
人类学:与早期人类学、民俗学不同,现代人类学研究的重心已不再是各个民族或民族的特殊性,而是各种文化类型的一般特征,正如在语言学领域一样,人们也可以谈论文化的普遍结构。列维-斯特劳斯就深信:这种共性依赖着隐蔽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渗透在语言、亲属体系、神话与宗教、巫术与艺术等等的结构之中。所有这类结构皆是“天赋”的,并在人类精神的进化中得以塑造。“人类学的结构主义是否为认识的普遍结构寻找到了运用的领域?”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进化认识论的产生。
科学理论:古典哲学所肯定的见解——存在着确定的知识——已遭到现代科学理论的彻底否决。一切科学皆具有假设性!倘若事实上没有什么关于世界的确定无疑的认识,那么,科学理论如此富有成效的原因就必定在于:自然界当中存在着一些恒定(不变)的条件——科学描述接近这些条件,另外,不仅在规范科学中只有经受住不断检验的理论才得以保存,而且人们的经验认识也同样需要经受不断的检验。这种自然选择与淘汰机制与进化认识论的关联是饶有趣味的(进化认识论与波普的“试错论”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进化认识论的问题当然不限于以上所述。但是,仅仅通过对以上各种问题的解答就使得进化认识论具有高度的说明价值与启迪意义。上述各个方面既可以视作由各门具体科学进入进化认识论的通道,也可以当作进化认识论在各个具体领域中的运用。
五、简单评论
最后,我们还想就进化认识论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我们认为,进化认识论的确抓住了传统认识论的一些重大缺陷,诸如缺乏对人类认识能力作发生学的研究,忽视了人与动物在不同进化阶序上的认识能力的差异,忽视了各种文化与人种的区别以及同一文化共同体中个体智力上的差异,因此,当进化认识论尝试克服这些局限性时,它就是对一切自诩为“纯粹认识论”的倾向的反叛,就此而言,它的意义是不容低估的。
进化认识论的另一重大贡献在于:它与古典哲学(以黑格尔为代表)之抽象地强调认识的历史性不同,因而它坚决反对对认识的历史进化作抽象的思辨演绎,这就使得它站在坚实的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
进化认识论的产生对当今中国哲学认识论的变革具有极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第一,进化认识论有助于克服当今中国认识论研究中认识论同自然科学相互分裂的不幸局面;第二,进化认识论的尝试促使我们重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理论价值。由于对西方各种思潮缺乏全面了解,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过分偏重于个体发生认识论的研究,虽然这种研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并且与进化认识论密切相关,但是进化认识论却提醒人们:海克尔的遗传学基本定理只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对个体认识能力的发生研究不可能取代对认识的种系进化史的研究,进化认识论甚至试图把发生认识论综合进自己的理论框架之中。
诚然,由于进化认识论研究还刚刚开始,因此人们还不可期望它具备了完备的科学的形态,也不能认为它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可以指责进化认识论过分偏重了认识的生物学方面而忽视了认识的社会属性,还可以指责它过分强调了认识能力的遗传性而忽视了遗性的可变性,诸如此类,但是总的来说,进化认识论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值得我们给予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 Gehard Vollmer:Evolutionaere Erkenntnistheorie,4Baende,Stuttgart Hirzel Verlag 1987.
[2] Schurig,V.:Naturgeschichte des Psychischen,2 Baende,Compus,Frankfurt 1975.
[3] Dithfurth,H.v.:Der Geist fiel nicht vom Himmel,Die Evolution unseres Bewuβtseins,Hoffmann und Campe Hamburg 1976.
[4] Benesch,H.:Der Ursprung des Geistes,dva.Stuttgart 1977(dtv 1980).Bresch,C:Zwischenstufe Leben,Evolution ohne Ziel?Piper,Muenchen/Zuerich(Fischer-TB6802)1977.Rensch,B.:Das universale Weltbild,Evolution und Naturphiosophie(Fischer-TB6340)1977.
[5] Riedl,R.:Biologie der Erkenntnis,Die stammes-geschichtlichen Grundlagen der Vernunft.Parey.Berlin/Hamburg 1979.
[6] Gehard Vollmer:Evolutionaere Erkenntnistheorie,4 Baende,Stuttgart Hirzel Verlag 1987,212.
[7] 参见福尔迈《进化认识论》,舒远招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165页。
[8] 进化认识论所理解的“天赋观念”,指人的认识的先天结构。这样,“天赋观念”就有不同的意义:柏拉图(所有抽象理念);亚里士多德(逻辑公理);F.培根(各种假象);休谟(本能、推论规则);笛卡尔(第一原理);康德(直观形式与认识范畴);赫尔姆霍茨(空间直观);洛伦茨(行为模式、直观形式与范畴);皮亚杰(反应规则、认识结构);荣格(原型);列维-斯特劳斯(文化结构);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等等。
[9] Shimony,A:Perception from an evolutionary point of view,J.Philosophy 68(1971),571.
[10] Bertalanffy,L.v.:An essay on the relativity of categories,Philosophy of Science 22(1955)243-265.
[11] Campbell,D.T.:Methodological suggestions from a comparative psychology of knowlodge processes,Inquiry 2(1959)152-182.
[12] Piaget,J:Biologie und Erkenntn S.Fischer,Franfurt 1974(Biologie et connaissance,1967).
[13] Rensch,B.:Biophilosophie,G.Fischer,Stuttgart 1968.Chomsky,N.:Sprache und Geist,Suhrkamp,Frankfurt 1970(language and mind,1968).
[14] Furth,H.G.:Intelligenz und Erkennen,Suhrkamp,Frankfurt 1972(Piaget and Knowledge,1969).
[15] Monod,J.:Zufall und Notwendigkeit,Piper,Muenchen 1971(Le hasard et La,necēssitē,1970).
[16] Popper,K.R.:Objektive Erkenntnis,Hoffmann und Hamburg 1973(Objective knowledge 1972).
教育管理范式整合了教育管理理论和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整体发展倾向于整合与对话的趋势,这其中蕴含了一种新式的教育管理范式,该范式的应用能够形成与之配套的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并引发一系列新的理解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运用和打磨。
关键词:
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范式;科学管理;人本管理
教育管理范式结合了教育理论和相关实践,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范式能够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特点。对教育范式的研究有助于深刻全面地了解教育理论,有助于对教育行业有全局的把握,掌握其普遍性特点。新的教育范式的出现需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能够指导具体的教育理论建设和教育实践。
1教育管理科学范式
教育管理范式实质上是科学理性思维在教育学上的应用,该范式从起源至完善结合了不同相关学科的理论,并逐渐发展壮大,逐渐影响教育实践。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作为一种相对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使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而能够应用到不同类型的管理过程中去。该理论提出两年后被应用于教育学当中。与泰勒的理论不同,法约尔的理论更加宏观,注重整个教育管理形式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他认为管理这种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各种活动之中,人们需要对这些管理行为进行规律的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然后可以反过来指导人们的活动。马克思•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之核心是建立科学化、理性化的管理模式和阻值模式,应该把制度放在首要位置,任何进入集体的人都应该遵守制度。
2教育管理的人本范式
具体是指人本思想指导下的教育管理范式。该范式从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发展而来,通过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增添逐渐扩大其接受范围,该理论中的“激励理论”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中,能够适应不同的教学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后,该理论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
2.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该学术主要包括对人的定义以及对组织和领导能力的分析。与科学管理的理念不同,该理论认为生产效率最终取决于员工各方面需求的满足程度。因为员工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了员工的态度和积极性,这又会决定员工的工作行为,最终影响到工作效率。该理论要求管理者在具备基本经济方面管理能力的同时还应当具备良好的人机交往能力,能够与员工进行良好的互动,能够满足员工的人际交往需求。该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不同,将人本主义思想融入管理学中,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物质为中心进行研究。该理论的应用是教育管理领域对人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逐渐抛开对外在的物质条件的关注,而更多地加入对人的关怀。在该理论产生时期,恰逢美国“进步教育运动”,该理论与运动的具体主张不谋而合,该运动中强调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理念也是在强调人的权利以及人的重要性,与该理论相互渗透,并在一段时期内相互影响,最终这两者合二为一。
2.2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该理论在梅奥理论提出之后出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已经完备,包括人的需要、激励等等各方面的理论,构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嵌入该理论之中,该理论强调对人的各方面需求的满足。需求层次对人的需求进行了划分,按照不同的层次有重要性的区别,越是底层的越是基础,也就越需要得到满足。应用到该理论当中,可以对员工的需求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满足,可以更好地掌握员工需求,把握整体满足的节奏,最大范围利用满足需求带来的效益提升。之后赫茨伯格、斯金纳等理论家提出其他相应的理论,将行为科学理论进一步细化,对影响人行为的因素进行了不同标准的划分,对于划分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如斯金纳认为管理者可以利用表扬、升值等正向的反馈来鼓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对员工一些不利于组织发展或者对于组织发展没有正面意义的行为采取批评、惩罚等反馈,使员工杜绝类似的行为。能够最大程度节约员工的时间、精力,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该理论应用于教育管理中,强调管理对于教育的重要性,用经营企业的方式进行教育管理。认为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在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注重对最终结果的考核。认为应该加强对校园工作的考核,尽量减少过程中的浪费。斯波尔丁提出了教学成本概念,认为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中同样存在着总效率以及个体效率,每个教学人员的工作效率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总效率,应该通过机能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员工的个体效率。该理论还将教学中投资的经费同教学成本相联系,以经济学的运作理念解释学校的运营,学校可以通过合理预算来减少教育投资,降低成本,从而提升整体效益;也可以通过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方式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提高最终收益。博比特提出了学校行政的效率,在这个理念下提出需要对整体运营中的几个要素规定一定的标准,比如对于学校产出从产品(学生)应该有理想标准,同样的,对于教师的教学范式也应该有一套标准。因此,为了达到理想标准,并且能够平衡各方面因素保证整体效益。
3教育管理多元范式
该范式是前两种范式的结合,但又超越了前两种范式,具有前两种范式中的一些倾向,同时具备两者的一些优势,又并不与它们完全吻合。该范式超越了单纯科学或者单纯人本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能够将两者的合理范围融合进一个体系。其中的“多元”并不是指存在两种以上思想,而是指该理论的思维方式是多元的思维方式,能够允许不同维度和方向的管理模式并存,为教育管理模式开拓了理论宽度,更具有现代性特点。其发展过程经过了两个历史阶段。
3.1管理理论丛林与教育管理多元化
二战后,各学科理论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不断出现创新和发展,在管理学内形成了众多的理论和流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段时期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时期。该时期多元的管理理论应用于教育学中,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教与学理论。使教育管理理论也随之摆脱了科学和人文二元对立的模式,开拓了教育管理理论的宽度,使得教育管理理论更灵活。该理论体系在20世纪60年代受到普遍认可,是系统理论与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该理论的主旨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以系统的观点对待教育组织,在整体思维的指导下形成教育管理的系统思维,并产生相对应的分析方法。区别于之前两种理论,运用经营和管理企业的方法来指导教育管理,将教育的各个部分割裂开。在教育投资部分,需要合理预算以减少教育投资,做到降低成本。在管理环节,注重提升管理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最后的产出也就是教育成果展示在学生身上这一环节,要求最终产出能够与之前的投资和管理过程相符合;第二是将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教育组织依赖于教育整体。而不是以分析系统为基点。在前两种理论中,都注重分析和讨论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个别部分,认为在教育的不同环节存在着不同的效益,比如管理环节存在管理效益,学校整体效益的实现与各环节效益的实现有直接关系。应该将教育管理落实到各个部分的效益争取上;第三是注重教育体统之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互相之间的联系,认为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认识到其中各个环节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通过调整整体结构最优,在结构最优的前提下追求效益最大化。这一点超越了之前局部的、片面的教育观,新增添了结构意识。前两种理论都存在同一问题,割裂地看待教育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组成部分,忽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认为教育整体的效益和成就是各部分效益和成就相加的和。忽视了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忽视了结构优化后总体效益大于各部分效益之和;该理论起源于一般管理理论,更加注重教育的内在要求。其基本主张是:首先,注重对教育过程的把握。通过坚持过程思维来把握整体过程以及关键环节。能够动态地关注教育过程,而不是孤立、静态地管理其中某些部分;其次,教育过程管理需要具体落实到达教育过程中的领导、组织等各个具体要素上,使各要素协同运作,发挥更大作用;第三,体现在教育评价上,不止针对最终教育结果对学生和整个教育过程做出评价,还应当注重评价整个实施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将各项评价指标转移分配到具体的教育过程中。
4教育管理范式的发展趋势
在多元范式阶段中,教育管理呈现出整合与对话的趋势,呈现出更加动态的表现方式,促使教育管理整合论产生。该理论与多元范式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更加包容,它将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范式理论都囊括进一个巨大的理论结构中,使各种理论能够在其内部进行对话,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范式。该范式体现了当前的时代特征,即最大可能的包容和多元化。教育管理范式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实质是时代特征在教育管理领域的投射。目前,我们处于一个尊重个性、提倡多元的新的时代,也就为教育管理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才能够以更加开放的视角看待教育管理范式,能够包容不同范式的不同特性,使之连结成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安世遨.教育管理范式的历史发展与趋势[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2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