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的基本路径范文

文化的基本路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的基本路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的基本路径

第1篇:文化的基本路径范文

【关键词】 吉首大学校报;文艺副刊;本土文化;传播功能;实现路径

本土文化既是副刊的文化个性之所在,也是副刊与受众之间的文化纽带之所在。冯骥才认为“本土文化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是一方水土人的独特精神创造和历史记录。”[1]张鸿雁指出,“任何城市都存在着传统,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传统、习俗等,还包括政治传统与优秀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可歌可泣的精神文化,这是城市人格化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城市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资本之一。”[2]本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蕴含着无限丰富的精神特质。越是民族的就越有特色,越是本土的就越贴近读者,也就越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湘西有着醉人的旖旎风光,有着神奇的异习殊俗,有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有人用这样三句话描写湘西:湘西,一个充满诡谲传奇的秘境;湘西,一片淳清脱俗独具乡土神韵的土地;湘西,一个如诗、如画、如歌、如梦的地方……《吉首大学报》报在传播湘西本土文化方面不失为高校中的典范,其为挖掘、弘扬、宣传和推介湘西本土文化而专设的 “本土文化”副刊曾受到过《中国教育报》的高度关注与评价。“本土文化”设有湘西人物、湘西揽胜、湘西探秘、民俗风情、神秘湘西、宗教祭祀、史海钩沉等多个栏目,读者能通过这些栏目较为系统地“窥探”大湘西文化。从创刊至今,时间过了九年,“本土文化”出了百余期,这份颇具特色的文艺副刊今天已成为吉大学子了解和探索湘西文化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成为了对外展示湘西文化的亮丽窗口。

一、《吉首大学报》在传播湘西本土文化中的功能分析

1、对研究湘西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湘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 故事、传说、民歌、花灯等资源丰富, 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态。湘西人勤劳耐苦、文化内涵丰富, 民族性格中又有重情爱美、浪漫天真的成分。湘西文化是以土著文化为潜流,以楚文化为主流,以巴文化为干流,以汉文化为显流的多元一体之地域文化。[3]“本土文化”副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地方特色,且广泛全面、生动丰富、真实可靠,为研究湘西民族文化提供了“原生态”的素材。比如“土家古村落、古民居价值内涵探析”(刊载于2009年12月31日“本土文化”版)对土家民居的规划选址、组合布局、彩绘装饰作了详细记载,对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工艺价值、民俗学价值进行了深入剖析,对研究土家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又如《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酉水船歌》(刊载于2009年5月4日“本土文化”版)用充满诗意的语言介绍了散播在湘西酉水流域地区的被视为土家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金色盛歌,生动再现了湘西土家族的民间文学风采与民间语言艺术的特色,也展示了酉水流域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与劳动生产等一系列民俗文化现象的基本面貌,对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

2、传承湘西民族文化

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历史上是三苗部落文化、楚巫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融合汇集之地,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五光十色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大地上少有的“文化沉积带”、历史文化的“冰箱”和“文化聚宝盆”。然而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湘西民族文化逐渐被边缘化,有的濒临失传。在本土区域文化的传承工作中,报纸副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优势地位。挖掘、保护、传承湘西民俗文化,即是“本土文化”的创刊初衷。“本土文化”办得土色土香,是《吉首大学报》最具辨识度的一个版块,历来深受读者喜爱。它以散文的笔调解读湘西文化,以敏锐的嗅觉去体验文化的变化,以图文并茂的直观形式解读深邃的文化,挖掘湘西的文化底蕴,唤起人们对本土文化记忆,传承文化血脉。“本土文化”副刊开设的《湘西人物》、《湘西揽胜》、《民俗风情》、《神秘湘西》、《史海钩沉》等栏目,用历史的考证、文化的探究、民俗的追寻,将尘封的历史、散落的典故、遗失的记忆像串珍珠一样串起来,使民族文化渐渐渗入到湘西学子的骨髓与灵魂深处。

3、对外推介“神秘湘西”的一扇窗口

湘西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貌形态和文化传统。她远离省城长沙,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既是中部地区与西南地区的过渡地带, 也是中部汉民族与西南少数民族生活的交汇点。境内奇峰耸立、滩险水急, 旅游资源丰富; 但这里又岩厚地瘠, 气候多变, 旱灾水涝频繁, 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湘西作为中部地区的五溪蛮地和土家、苗、侗、汉等多个民族的聚居之地,风俗习惯扑朔迷离、丰富多彩。

第2篇:文化的基本路径范文

【关键词】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早在上世纪80年代被美国专家提出,主要指代针对相关疾病的检测、治疗、康复相关的护理工作制定规范有序的工作计划与流程,从而提升医护人员在相关工作上的执行规范和品质。相关规范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护理操作方式,促进患者获得更加优质的护理体验,同时有利于患者对治疗的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加快患者恢复流程速度,减少患者身心与经济压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为18例;年龄范围为22岁至67岁,平均年龄为(42.5±3.8)岁;损伤部位中,肱骨为9例,锁骨为7例,股骨干为11例,脊柱为6例,胫腓骨为7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为16例;年龄范围为21岁至71岁,平均年龄为(43.7±4.5)岁;损伤部位中,肱骨为8例,锁骨为6例,股骨干为13例,脊柱为4例,胫腓骨为9例;所有患者排除了严重脏器损伤、精神疾病与免疫、血液系统疾病,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临床路径如下:

需要做组间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其组员为护士、医生、护士长与科室主任构成,依据相关护理标准来建立以患者恢复需要为中心的临床护理路径,其内容包括入院指导、健康教育、检查、基础护理、康复训练、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与康复指导、院外随访等。同时根据各向内容做标准的护理流程,同时依据实施情况做不断的护理改进[1]。

要依据相关护理路径来做健康教育,对于有标准文化水平能力的家属与患者做必要的书面资料阅读,如果有疑问可以让责任护士做必要解释,如果实际情况无法依照护理路径表做操作,应该在相关项目栏中做原因、方法与内容的标注。患者在离院前需要让责任护士做健康教育的路径表做反馈与资料收集[2]。

按照护理路径表做整个流程各项目的执行,其中有基本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功能康复等。同时做好交接班,接班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做全面基本评估,包括皮肤、饮食、大小便、肢体功能、意识、生命体征等个情况做了解,同时做好记录。如果在临床护理路径的操作执行中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做好记录,同时依据情况做好护理计划的设计[3]。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长、疾病知识知晓合格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情况。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调查表进行,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分至9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以p

2 结果

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

3 讨论

在传统的骨科护理中,更多从医护人员的工作进展需求出发,缺乏对患者角度的考虑。而临床护理路径更多的 采用患者需求中心制,针对患者自身的需求来展开实际的护理操作,避免了护理人员机械的执行医嘱而产生的护理质量低下问题。本研究中,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燕红卫. 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4:813-814.

第3篇:文化的基本路径范文

关键词:文化景观 校园景观 路径分配空间 路径景观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建大校园内存在着众多文化景观分部在各个交通路径中。校园内的道路分部复杂,有两个校门,长廊有东西两个出入口,教学区对外出入口很多。这些因素有可能导致交通路线的重复设置,而且容易使人在路径选择中产生困惑。因此校园内的文化景观就起了在路径选择中的导向功能。校园文化景观与天气、时间、人的心情等一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因此选择《建大校园景观与校园路径选择偏好》为研究题目来专门研究文化景观对路径影响的具体原因。提出合理的文化景观与路径设置原则,制定设计策略。

1.2 研究对象

学习生活在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的全体师生。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运用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校园文化景观对学生路径选择的影响。

研究中通过实地感受和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到多数人对路径空间的感知体验以及在路径空间中人们的行为活动。总结归纳出影响人们在路径选择上的因素。评价校园文化景观对路径选择影响的重要性,存在的合理性。

1.4 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扰,起初我们将题目写成校园景观与路径选择的影响研究,但后来发现这个题目不能准确的诠释我们所要研究的选择路径的现象,所以我们将题目改为建大校园景观对于路径选择的影响程度研究。然而当我们拿着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时发现在校的同学们对待问卷的态度完全不一样,有些同学就是草草了事,而对于最尊重我们调查问卷的建筑学专业同学真的很是感谢,这样对待事情认真的态度值得赞扬。最终,我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得到了宝贵的调查结果。

2 理论研究

2.1 名词定义

①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②校园景观:校园景观是校园中各种可见的、有形的文化特征,它显示在校园空间中,反映一定群体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价值趋向,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

③路径:路径空间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建筑空间,它以丰富多样的形态广泛地存在于各建筑、建筑群体中。路径空间连接了建筑物的功能空间,形成了空间的秩序和系统,构成了建筑的“空间脉络”。

④行为:行为是人的心理反应,行动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综合性学科,重点研究和探讨在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及行为规律。

⑤心理:人的心理或意识是指人们心中的思想感情,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和,可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⑥路径分配空间:我们姑且先用这个自创的概念。诚然,一个空间它不可能会直接对一个人分配路径产生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说,选择路径的主动权在于人自身的意志偏向。这里的路径分配空间是指几条路径出发或交汇或分歧的点所存在的空间。

⑦路径空间:这一概念主要用于与上面概念相区分。它是联系自然、建筑以及人们行走空间的连接体,它对人们的路径选择同样会产生影响。

⑧路径景观:分布于路径分配空间和路径空间中的校园景观。

2.2 针对研究对象――校园中的人们

校园环境空间与城市其他空间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所承载的活动人群不同,校园的主要使用人群是教师和学生,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是向全体市民开放的,不同的人群对空间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明确环境服务对象的行为心理特点,对人群活动内容与行为心理需求进行分析,是研究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根本所在,也是尊重生态、以人为本的环境营造的真实体现。

大学生群体是由青年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没有遭遇过大的困难和挫折,也从小就缺乏集体环境,导致他们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缺乏自立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另外学习紧张对于心理脆弱者,也可能产生悲观失望、焦躁、嫉妒、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现代大学生交际困难也是十分常见的。一方面导致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无朋友无倾诉对象,得不到心理帮助而加重心理压力,易导致心理疾病。随着网络的普及,交际困难又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交际的满足。

3 研究方法

根据物理环境的整理,总结出与研究题目相关的几个要素――宿舍、教学区、路径分配空间,路径空间。

3.1 校园基本资料(如校园内景观示意图)

3.2 路径的选择:(根据学校现有的景观分布暂定四条路径)

路径一:毫无疑问多数学生的选择,原因是:

①学校的交通枢纽长廊②几乎最近的行走距离

③最直观的路线 ④长廊入口的交通引导

路径二(长廊下层),选择原因:

①良好的视觉走廊②同样短的行走距离

③教学区景观组团的设定 ④多变的景观刺激

⑤去商业街的便利

前提:门必须开,季节不能是冬季

路径三:

①景观丰富,桥、水②图书馆便利

③宿舍区南部方便 ④稻田景观

路径四:

①操场便利 ②稻田景观

③无阻挡,路径多④桥、水等景观

⑤南宿舍区距离较近

3.3 根据路径选择性的观察

日期:2010、3、19

观察记录:

路径一――34人16:00-16:05

路径二――5人 16:00-16:05

路径三――14人16:05-16:15

路径四――2人 16:10-16:15

由于人数有限,观察做不到完全同步,仅能做到在时间段上相同,而且不计行走方向,只计通过人数。

4 调查后的路径分析

4.1 由校外进入校园生活区的路径分析

主要选择三条路径:

北大门――商业街――生活区

北大门――高层公寓――生活区

这两条室外路径拥有便利的服务设施与开阔的空间。

西门――长廊――生活区为室内路径,距离相对较短。

4.2 校门评价:

北门作为学校的主入通便利,景观构筑特点鲜明,但校外服务设施缺乏。

西门拥有便利的服务设施,但景观环境一般,校门狭窄,出入不够便利。

4.3 针对问卷中四条主要路径,不同季节、时间路径选择情况

综合比较,选择路径3的人数最多,选择路径4的人数最少。

选择路径一的主要原因:路径较短适宜早晚行走,不受气候影响。

选择路径二的主要原因:方便购物。

选择路径三的主要原因:交通便利,景观良好。只在冬季有一定局限性。

路径四极少有人选择。

4.4 户外学习地点分析

教学区庭院较封闭、宁静,是最适宜的室外学习地点,但目前庭院内座椅较少,部分庭院出入不方便,在庭院内停留的人数也很少。应针对不同庭院的情况做出调整,充分发挥教学区庭院的作用。

4.5 主要集会地点分析

长廊和铁石广场分别为室内外最主要的集会场所,应相应布置展板与电气设备接口。

4.6 休闲场地分析

中央水系、校园环路、教学区庭院为主要的休闲活动场所,针对中央水系应修缮局部亲水平台拓宽滨水步行道路。

4.7 室内外路径偏好分析

4.7.1 选择室内路径的原因分析

大多数同学选择室内路径主要是因为其不受气候影响,并且距离较短,因此有必要加强室内的景观环境,对长廊陈设进行系统规划,将绿化引入室内。

4.7.2 选择室外路径的原因分析

4.8 综合分析

4.8.1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整理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者对行走路径的选择取决于交通的便利性以及季节或气候的影响,这是两个最主要的方面。其次是交通的景观以及路上行走时是否有便利的设施。在其中一些问题上选项比较集中,证明整个校园的规划主次干道、交通要道与休闲小路分明,流线基本明确。但是需要做出局部调整:

①增加更加人性化的标识。

②拓宽局部休闲小路,使主要流线更通畅。

③增加教学区对外入口。

④对室内交通陈设进行系统规划,增加利用率与趣味性。

4.8.2 在校园的几个主要出入口的问题上,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既有优点、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并且优缺点分散于不同的几个方面。在从相同的出发点,经过不同路径到相同的终点这个问题上,路径的选择较为分散,比例也大致相同。在改造中有针对性的改变地面铺装与绿化景观,符合每个路径的功能与特点。

4.8.3 经过最后一张图的统计得出,校园内主要的景观及交通节点之中,最常有行人停留的是:教学区庭院、中央水系、稻田、铁石广场、校园环路以及长廊等六个部分。针对每个场所的功能调整景观构筑,充分发挥其价值。

教学区庭院:

①明确主题,可作为室外临时展场。②增加植被。③取消局部护栏。④增加标识。⑤添加座椅。

中央水系:

①亲水植被多样性。②滨水步行道路层次。③通过景观构筑激活龙潭广场。

校园环路:

①增设感应照明设备。②道路两侧微地形处理。

长廊

①院系展板美化。②分主题布置陈设。③完善服务设施。

参考文献:

[1]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行为心理学应用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2]行走在空间――环境路径空间的解析.[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3]景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以沈阳建筑大学校

园景观设计为例.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9.11.04.

[4]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思考.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5.07.04.

[5]大学校园空间认知地图案例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校园

为例.[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6][设计心理学].唐纳德.A.诺曼.

[7][环境心理学]林玉莲,胡正凡编著.中国建筑公园出版社,2000.

[8][空间的语言]布莱恩・劳森著,杨青娟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第4篇:文化的基本路径范文

内容摘要: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银行的国际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化路径的选择问题。本文将在银行的假设前提下,从银行微观角度和国家宏观角度出发,运用多元Logit模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两种国际化路径的关系,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的选择提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国际化 银行FDI 提供跨境金融服务

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已具备走出去的条件,如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资本充足率不断提高、公司内部治理逐步完善等。经过对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造,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近年来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已经迈开了国际化的步伐。面对现实情况,基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商业银行的异质性对于其国际化的路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

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理论基础

(一)新新贸易理论—异质性企业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实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往的产业间贸易研究没有涉及到企业的微观层面,新贸易理论虽然涉及到了企业层面,但是它的假设是企业的同质性。众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企业间的差异,于是新新贸易理论应时而生。

Melitz(2003)在Hopenhayn(1992)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异质企业动态产业模型。他认为企业生产率是企业是否出口的重要影响因素。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能够进入海外市场,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在国内生产经营。随后Helpman提出的模型解释了企业是根据其生产率来决定选择是FDI还是出口的方式进行国际化。结果表明,企业的异质性在其进行国际化路径选择上发挥着最主要的作用。

银行的异质性跟企业异质性相似,主要体现在银行生产效率、质量、规模等方面的差异。本文对银行异质性做个简单的定义:银行异质性即银行在规模、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国际化经营经验等方面的差异。

(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它是银行国际化动因的理论来源,同时也是选取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兴盛,目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流派有很多,其中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有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产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以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非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适用于日本以及发展中国家,代表理论有小岛清模型等。

本文主要从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邓宁的所有权优势以及区位优势理论出发,结合银行异质性的相关特点,利用相关指标分析我国银行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银行在选择国际化模式的时候要考虑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内部化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东道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程度、东道国的经济规模、东道国的资本监管程度以及东道国与母国的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等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自变量。根据前面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理论框架所述,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两个层面归类,这两个层面分别是银行微观层面和东道国宏观层面。银行层面的微观变量有资产规模、资产回报率、不良贷款率以及资本充足率。国家层面的宏观变量有我国与东道国的双边贸易规模、地理距离以及文化距离、东道国的人均GDP、通胀率和监管程度。

因变量。基于本文选用的是多元Logit模型,因变量选用虚拟变量。“0”表示银行选择在只在国内经营;“1”表示银行选择只提供跨境金融服务而无FDI;“2”表示银行既提供跨境金融服务又进行FDI。

(二)样本的选取

本文通过考察公开信息披露的各大银行的年度报告以及我国对外经济环境的状况,选取了我国大小52家银行以及19个国家作为样本。在样本选择的52个银行中,只选择在国内经营的银行有8家,占比15.5%;只提供跨境金融服务但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银行有32家,占比61.5%;又提供跨境金融又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银行有12家,占比23%。

实证结果分析

经过stata计量软件,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的估计结果来看,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其中R2为0.69。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银行的资产规模、资产回报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双边贸易规模、东道国的人均GDP、东道国的通胀率对我国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银行的资产规模、资产回报率与银行国际化的两种路径都呈正方向的关系,不良贷款率与之呈反方向的关系。这也说明了银行的资产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不良贷款率越小,银行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同样,在国家层面的变量中,贸易规模、东道国人均GDP越大,也越有利于银行国际化。我国与东道国的地理距离与文化距离却不是影响我国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显著因素。

银行两种国际化路径的关系

第5篇:文化的基本路径范文

>> 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区域差距的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应问题研究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研究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探析 宁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途径分析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机制 实现基本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分析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与实现途径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甘肃民族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逻辑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5.

[3]“十五”以来全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分析.文化部网站,2011,01,05.

[4]文化厅.全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情况.2010,11,22.

[5]文化部.2011文化发展统计分析报告.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27.326.

第6篇:文化的基本路径范文

解读中国县域经济的变化,必须深度了解2013年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顶层设计的思路。

结合三中全会的决议,未来新型城镇化路径设计的原则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前,城镇化表现出来的是半城镇化,也就是2亿多农民工尽管工作生活在城市,但大部分群体没有享受应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养老等在内,出现了农民工与市民之间较大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到2012年底,全国户籍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52.57%。

――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之前的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干了很多市场该干的事,结果出现了很多“鬼城”,也推高了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而三中全会后,政府将进一步简政放权,放松管制。在城镇化领域,会鼓励更多市场主体进入之前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中。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通过土地流转、抵押等方式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而推动农民收入提升,可以最终实现城镇化从最大的内需潜力变成真正的内需。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构筑更有利于城镇化走质量型路径的财税体制。通过财税制度改革,为县级政府建立起可持续的税收来源,也可以避免其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改变之前土地城镇化远高过人口城镇化的局面。通过财税制度改革,也可以激励地方政府将城市打造得更宜居,吸引更多人来居住,从而提高自身税源。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这将有利于扭转之前县域经济发展中走的粗放路径,也有利于有资源的县域经济获得更多的生态补偿资金。

三中全会的决定,是对2013年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设计总过程的一次权威定性。过去的一年中,对待新型城镇化的路径设计的落实和理解,在中国的县级政府层面中表现出来了三种态度:

一是迷茫。一方面,县级政府认为很多制度改革的权力在中央政府,县级政府很难有大的突破,于是等中央政府出台政策后才考虑动手;另一方面,对于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这种质量型城镇化的路径,找不到升级的办法和路径。该类型的地方政府,多分布在思想比较保守、经济实力较弱的中西部地区。

二是装糊涂。一些县级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思想是明白的,但却采取了片面解读方式。比如,刻意将投资、房地产化、人为造新城等老模式装到“新型城镇化”的筐里,开始走新一轮的圈地型城镇化老路。这种城镇化路径的异化,是当前中国政府推行新型城镇化最大的挑战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大范围偏离新型城镇化的初衷。该类型的县级政府,遍布各地,比重不小。

三是先行先试。一些县级政府深刻认识到之前的城镇化路径难以为继,于是结合自身资源和特点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主要体现在土地流转、宅基地交易、宅基地换社保、户籍改革中的居住证改革,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改革、开征房产税、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加大混合社区建设、扩大镇级政府的自等多个方面。但这种类型的地方政府总体数量较少,还未形成主流。

2013年,新型城镇化还在路径的顶层设计过程中。新型城镇化路径对于县域经济的影响总体上还是平稳的,老路径的城镇化依旧是主体。但三中全会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以及具体政策将快速推进,接下来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县域经济会日益分化。随着市场主导,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鼓励符合条件的县改市等城镇化路径予以落实,县域经济间会因为自身资源和条件的不同加速洗牌,人口和产业将聚焦到更适合发展的县域或市域,2852个县域经济会出现“二八原则”,大部分的县域经济会保持平稳或者萎缩,小部分县域经济会得到加强。

其次,城市群会成为主体形态,在城市群范围内的县域经济会得到做强做大的机会,得到更多的资源聚焦和外溢的机会。而非城市群外的县域经济,具有旅游文化、矿产、口岸、空气等特色资源,有足够人口规模的,在交通节点和国土安全的县域,会有成长空间,而其他县域经济可能会进入到瓶颈期。

第7篇:文化的基本路径范文

20xx年3月2日至3月5日,我院党委书记xx率团前往浙江省xx市立医院和xx医院考察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参加本次考察工作的有党委副书记、副院长xxxx、医务处、门诊部、信息中心负责同志和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三个专业9个科室的负责人共13人。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工作之一,我院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73家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之一,即是我院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对我院管理的挑战。如何立足本院实际情况,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积极推进此项工作,打造临床路径管理样板医院,是时刻萦绕在我院领导和试点科室负责人脑海中的问题。为学习先进临床路径管理经验,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克服自身工作不足,我院组织了本次考察活动。重点考察了xx医院临海院区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该院分管院长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在其会议室热情接待了我们,详细阐述了该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策划、组织、探索、实施和取得的经验及教训,之后参观了该院的信息中心和部分病房,详细了解了该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法、步骤及经验,取得了应有的成效。

同时,xx医院和xx市立医院与我院领导还分别对公立医院改革、医院文化建设和内涵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干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领导班子建设、人事制度改革、质量安全管理等多方面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诚恳的表示将来愿意采取多种途径与我院加强院级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进步与繁荣。

二、主要体会与启示

(一) 临床路径管理卓有成效。

1、起步艰难。

浙江省xx医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xx临海,是xx市目前唯一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前身是1920xx年英国传教士创建的恩泽医局,现为xx恩泽医疗中心(集团)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开放床位1600余张,拥有职工2534人,年门诊人次141.9万、出院人次5.9万,是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美国芝加哥医学院及瑞典歌德堡大学医学院友好医院。我们考察的临海院区,自20xx年初开始探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当年成立组织机构,进行全院培训和有关试点工作,20xx年全院正式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起步阶段比较艰难,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需要医护及管理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持续改进和长期磨合,不是单纯靠行政命令就能完成的。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各方面人员的协调推进,临床科室逐渐接受这种新的管理模式,至今已有41个病种,累计15700余例次病人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系我国探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较早,取得相关经验较多的医院之一。

2、以实现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化为目的。

交流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其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初衷是寻找一种临床工作管理新模式,实施诊疗过程的全程控制和干预,达到减少质量波动,减少临床工作的随意性和人为性。

第8篇:文化的基本路径范文

作者:柴世超 马海畅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比重较大,解决好广大农民参与全民健身难题,也是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关键,早在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群众体育“十一五”发展规划》这也为农村发展健身路径工程奠定了法律基础,紧接着1996年广州市体委、体育科学会根据我国国情,在吸取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研制了我国第一条全民健身路径(以下简称“路径”)并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投入使用。

16年来“路径”作为集公益性、健身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健身形式,对我国全民户外健身活动的开展和大众健身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也为全国其他地区发展健身路径工程提供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尤其在新农村建设这个重要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尤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对健身追求强烈,这为健身路径工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市场需求。健身路径作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参加健身的重要途径,将是探索增强农村居民体质和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的切实有效方法,必将发挥重大作用。建身路径工程的发展很好的解决了,农村居民对参加一体育健身场地器材的强烈需求。并且具有投资小,占地少,普遍性强、趣味性多等特点,能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健身需求。

健身路径工程是探索新型农村体育发展体系的主要步骤。笔者认为健身路径工程项目应遵循“实践需要与理论指导并举、实践需要与创新开展结合、实践需要与全面参与共进”的实践需要理念,发展该工程要一点带线,一线促面,搞好试点,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发展,敢于打破形式口号”高于“实践行动”的旧的发展格局,并不断创新发展形式,为全面推广新形势下发展健身路径工程引领航向。健身路径工程是探索发展新型农村体育健身体系的长效机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状况也随之改善,农民的身体素质本应得到提高,但根据卫生部近几年对我国农村农民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发现,我国农民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特别是农民中“三高”的人群不断增加,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也充分说明农村的走、跑、球类、武术等原始的基本健身方式受场地,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已不能满足农民健身强体的需要。发展新形势下健身路径工程将会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更加多样的锻炼场所和器械,在很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在农村体育场地的不足,其具有的全民性、普及性、科学性、趣味性等特色,是其必然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探索发展和建立新型农村健身体系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方向。

通过发展健身路径工程,增强农民体育锻炼的主动意识,健身路径这个有型载体无疑将是强健中华体魄的里程碑,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把健身路径工程的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的新途径,是从新农村建设课程设置改革、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入手,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以增强农村居民的体质健康为根本,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农村体育的蓬勃发展为目的,坚持特色,发扬创新,探索以实践促发展的新型农村居民健身体系。从健身路径工程和新农选材的良好效果几年来,训练和比赛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科学的选材。但现今的选材和以往又有所不同,特别是95后运动员的选材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及心理、生理特点和文化知识重新设计科学合理的系统的选材方法。

第9篇:文化的基本路径范文

一、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及价值分析

何为公共管理?中山大学王乐夫将其定义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来说,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和传统公共行政和行政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理念体现出新的特点:第一,顾客取向。公共管理部门把服务对象界定为顾客,站在顾客的立场上,仔细评估组织的管理绩效,以追求顾客满意为基本目标,这使得公共管理的过程和目标都表现出鲜明的服务性,以及公众对公共管理的制约与参与。第二,合作与协调的基本精神。合作与协商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相互认同之上的,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公共管理旨在建立一个以相互依存为基础的、以协作为特征的、纵横协调、多元统一的社会治理结构。第三,社会本位理念。从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和公共性提供了基本保障,“人本、责任、服务”精神是社会本位理念的核心内容。

我国现在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如何正确、合理地选择城市发展路径,已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课题。城市发展路径的选择作为公共事务,说到底是在公共管理中体现公共性的特质,而公共性既是各个社会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也是公平、公正等价值的具体表现,公共性最终体现并服务于公共利益。因此,从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入手,正确把握公共管理中“人本、责任、服务”等基本精神和“公平、公正、正义”的价值理念,通过“合作、协调、互动”的途径来寻求城市发展的正确路径,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可行且有益的。

二、公共管理视野中我国城市发展路径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误区――政府主导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来源于工业化对社会生产在空间上的聚集性要求,资本、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城市空间的选择和密集组合,会形成规模不同、发展路径各异的城市。长期以来,政府对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影响,使我国城市化路径很难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多数城市的功能比较单一,城市抗市场风险能力差,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我国政府对城市发展路径的一系列政策超越了其责任范围,忽视了人本精神。城市化发展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其根本动力来自于市场的力量而不是长官意志,更不是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造城运动”。政府对城市化发展的过度干预,必然会忽视社会公众的意愿和诉求,造成“几城欢乐几城愁”和城乡发展过度差异的局面。

(二)规划不力造成城市发展的困境。城市要发展,规划需先行。城市规划既要考虑城市长远的发展要求,又要对城市的各项定位进行合理估计,以避免与其他城市结构重合,造成资源浪费。从目前我国城市现状来看,我国许多城市存在规划不利、定位不准的情况:城市布局不合理,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城市生态失衡;城市缺乏内涵,城市文化和特色缺失等都是其具体表现。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1)缺乏顾客取向(服务意识),没有充分重视社会公平。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决策只是由具有行政权力、资本实力及技术优势的社会精英掌控,这样的城市规划不可能代表和反映社会公众的意志。(2)缺乏合作与协调。城市规划既是城市选择未来活动的问题,也是其在所属区域内对自身合理定位的问题。由于各城市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与协调机制,使原本可以优势互补、形成产业链条的城市更多地趋于雷同,“盲目造城,千城一面”,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毁掉了城市文化。

(三)小城镇过度开发背后的公共危机。发展小城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几多年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促进经济社会繁荣起到了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方面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远低于预期,产业无优势,技术升级乏力;另一方面过度地分散建城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过小的规模和孤立的运作又为持续发展设置了障碍。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小城镇发展的瓶颈体现在以下两点:(1)公共管理主体的协调功能丧失。我国在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没有在城乡之间建立起层次合理、机制健全和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城乡之间多年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工农业产品大市场形成。(2)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匮乏。我国大部分小城镇道路不畅、设施简陋、功能不全,缺乏对农民的吸引力,教育的落后使相关人口的素质不能适应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盲目发展大城市引发的公共问题。大城市有其自身的优点:具有强大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易形成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益”,并且可以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但目前一些没有能力或不适合扩大城市规模的地区盲目地追求大城市效应,随意圈占耕地,不顾实际地设立开发区、工业园、大学城,这样不仅破坏了城市本身的“生理机能”,最终带来的后果是资源的浪费、城市间的盲目跟风和相互攀比。

在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不合实际地选择大城市的发展道路背后,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城市领导者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问题。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产值、提升城市形象是城市领导者晋升的有力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领导者极有可能制定不合实际的城市规划,引导城市走向错误的发展路径。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这是城市领导者将城市公共利益让位于自身个人利益的表现,说到底是缺乏责任和服务意识的具体体现。

三、公共管理理念下的我国城市发展路径选择

(一)合理规划、准确定位,保障城市科学发展。城市规划决定了一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合理的城市规划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效益,有利于促进城市合理布局,有利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有利于塑造城市精神和城市个性。城市定位大致包括规模定位、产业定位和特色定位,定位准确,有利于城市继承和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突显异质资源和城市气质,进而保障城市发展的科学性。

要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必须要研究土地利用、空间秩序背后的利益机制,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公共利益问题。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具体表现在:首先,倡导社会公平。实现城市规划程序的民主,让城市居民有机会参与到城市规划的制定与决策过程中,保证社会公众的意愿得到合理表达。其次,促进全面发展。城市规划从城市的全面发展考虑,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协调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发展,协调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发展,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历史文化继承的关系,等等。

(二)构建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从宏观区域来看,单体城市(不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的发展都存在痼疾,会产生聚集不经济的现象。如何在各城市之间建立有效的竞争、合作、协调机制,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构建城市群是一条可行性较强的路径。城市群是建立在区域市场整合基础上的地域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作为区域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它是聚集与扩散共同作用的产物。

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协调发展,应特别注意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博弈与均衡问题。在当前,经济一体化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使城市经济发展、城市间经济进一步融合的同时,也使城市间的经济区划超越了行政区划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管理主体必须强化战略认识,从整个区域合作与协调的高度来分析经济区划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自身职能,提供政策支持,加强互动沟通,树立服务意识,在开放的经济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在统一的市场中分得自己的一份蛋糕。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市与小城镇共同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小城镇的发展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工业化,使人口、资源和各种要素得到优化组合。在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这就需要在城乡之间建立起层次合理、结构完善、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

建设城乡联系系统和统一市场体系,要求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城乡整合:快速交通、能源通道等实体网络和知识技术、信息资源等虚拟网络的建设;环境资源的共同利用保护;合理产业分工的建构等。通过以上措施,能够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利平台,使小城镇的发展与其所在区域内的城市进一步融合。城乡的统筹发展,要求公共管理的主体更好地把握“公平”、“公正”的价值理念,通过协调功能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处于弱势地位的乡镇居民提供教育、保险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其素质逐渐适应城市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