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范文

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

第1篇: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范文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理论表明,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长时间的感知活动,包括视、听、尝、触、嗅等。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窗户,是人们识记、想象等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人对世界的认识,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获取,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观察力往往是他们发现奥妙,激发创新动机,寻求创新思维非常重要的品质。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需要思维材料的存储。思维材料从哪里来?思维材料的积累是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为基础的。观察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是丰富生活的需要,更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他们总是睁大眼睛看世界,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是新奇的,他们不仅用眼睛,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去感知周围的世界的。

二、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想象又是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的途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语)“想象力是发明创造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亚里士多德语)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因此,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想象力的培养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出不同的想象空间,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引导学生的想象,必须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例如,向学生讲述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学生在家里做了一个小时的作业,对那些难题仍无法解答,他便跑到阳台上玩去了。然后是故事的结尾:突然,他好像想起什么,健步回到屋里,他拿起笔来心平气和地演算起来。中间的内容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他在阳台上看见了什么?学生借助已有的信息,答案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说是他看到了阳台上花盆中耐旱的仙人球而得到鼓舞;有的说他望到天面上的蜘蛛而受到启发;也有的说他望到阳台对面不远处,蓬勃兴起的开展区而获得力量……丰富了他的想象,激活了他的思维。

三、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第2篇: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数学思维 能力培养 求异思维 创新思维 发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38-0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以思激趣,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初中数学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可见,强化思维训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数学思维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修养,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钻研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要启迪学生思维,交给学生一把思维的金钥匙。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以下浅谈自己的一些培养方法。

一、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形象与抽象思维能力

以表象为基础的联想是抽象思维,以抽象概念操作内容的联想是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的形成又是建立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丰富感性知识,储备表象,重视联想方式传授知识,此外,切不要忽视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教学,因为,思维能力的基础是联想能力,而联想又是以所学知识为基础的,知识是联想的素材,头脑中空空如也,无法联想、更无法拓展思维空间,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尽可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特别是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这些是学生进行思维的基础和支柱,忽略了这些,培养思维能力便只是空谈。

二、培养创新思维,鼓励求异思维

课堂教学中,老师习惯于以既定的安排和设计好的套路来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当学生提出的一些新异方法和思路时没有予以重视,或重视力度不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实学生的那种灵光乍现,正是思维能力表现突出,具备创新潜质的表现。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进行广泛的联想,这就是创造性思维。老师的创新精神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学内容独特新颖的见解,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探索兴致,异于寻常的解题思路与方法,都能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三、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1.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与形这两个基本概念,是数学的两块基石,数学在发展过程中,大体上都是围绕这两个基本概念而展开的。数轴是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形结合的第一个实例,它的建立,不仅使最简单的形―直线上的点与实数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还揭示了数形间的内在联系,使实数的许多性质,可由数轴上相应点的位置得到形象生动的说明,也为学习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运算做好了准备。此外,如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函数式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线段(角)的和、差、倍、分等问题,充分利用数来反映形。这些都是初中数学教材中包含有数形结合思想的内容。

2.分类讨论的思想

如方程kx2-2x+3=0有几个实数根?学生往往不注意k对方程性质的影响,讨论或讲评中,使学生明确系数k决定方程的次数,从而分k=0,k≠0两类讨论。当k≠0时,再分>0,=0,

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植于课本,着眼于提高,注意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强化,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水平,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思维的品质。

四、注重变式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通过变式训练,把看似枯燥的性质、定理通过层层解剖,把本质展现出来,把一个问题通过对结论进行联想、分析、探索,最终把隐含的有意义的结论一一推导出来,通过改变条件,发现由不同条件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找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更重要的是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联想,敢于怀疑的品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通过变式教学,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创造无限的效益。

五、注重归纳反思、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在授课过程中,每处理完一类题目,应引导学生在解题思路,所用知识点上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细观察、活运用、寻规律、成技巧。培养思维的严密性,使数学思维训练得以真正的升华和张扬。

六、常用的思维训练方法

1.设问法

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问题,又收获于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甚至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教师不仅不能求全责备,还应鼓励学生突破陈规,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激励法

教师不应忽视在学生身上潜藏着的巨大的创造潜力,要唤醒、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科学设想,鼓励学生的首创性,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答问题,鼓励他们用超出教材的内容,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按自己的设想去进行实验,使他们在自己思想认识上和行动上与众不同时,不是感到不安而是感到自豪。教师的工作中少一些湮灭、限制,多一些搀扶、托举。

3.实践活动法

当教师把一个问题交给学生,要求学生将其放到实践中放开手去解决后,首先就激发起了他们迫切地去解决问题的欲望,其次,他们也更愿意投入全部精力积极思考,兴致勃勃的进行研究。当然,这是实践活动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任何人都不会拒绝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的。因此,要组织研究性学习、课题学习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或其它形式,把一些课题或问题研究让学生去完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维是创新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并及时归纳总结。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创新思维 体育教育

体育教学主要环节是操作与实践,在操作与实践中学生有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体育运动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中十分明显地包含着智力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1.创新思维对体育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发展思路,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更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的人格特征。体育教育能提高情趣、陶冶情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开发智力、促进智育,都有很深沉的默化作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品质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作用,体育教育是一种很独特的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美感。在研究、探索、改革和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方法上,大大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积极实现体育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体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富有创新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让课堂活起来,在“学中玩、玩中学”形式中教学,既激活学生的思维,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 教师积极培养创新思维的发展,起良好的引导作用

体育教学中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启发学生创新也应该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体育教学是否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思维的重任?毫无疑问,应该是的。从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看,重身体练习,重技术技能训练而轻思想意志品质培养的片面现象仍普遍存在。在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体育不就是身体的活动吗?那是对体育的无知。同时有一些体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学生的模仿练习,忽视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所以学生也把体育课看成简单的身体活动,脑子可以休息一下,所以上课时很少动脑子,对体育动作技术技能的学习往往只停留在外形上,只是简单的模仿,而缺少个性化的独创动作,不善于发现和抓住动作要领;更没有创新的动作出现。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一些动作错误或失误了,就不知道去找原因或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没做好,有的学生只是盲目的去练习,有的同学就等待老师来给他找原因。这些同学不是没有思维活动,而是他们不善于去思考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是老师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小学生天生好动,在课堂上就应该让他们自己主动的动起来。

3.体育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发展

体育教学的两大重点是技能和体能,由于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也就不同了。思维起源于某种疑惑,迷乱或怀疑。思维的发生不是依据普遍的原则,而是由某种事物作为诱因而发生。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以动作思维为主要特征,就是指学生在身体练习过程中通过思维决定采取相应的动作。所以创新能力的第一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深入细致的观察。只有在学会一定技能的基础上才能有可能进行创新。第二步就是尽可能把学过的同类技术技能进行归纳和总结。这一个步也就是“默”的过程,背是记忆,记住了;默是在记的基础上进了一步,也就是创新。例如:在学习不同套路的体操、徒手操、武术拳术等,学生就会遇上同一动作名称,而表现形式不同。这就需要他们进行回忆、归纳、总结。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异之处。这样大脑就产生了类化经验,就可能出现新生事物。发挥想象,进行创新当然是第三步。有了类化的经验,就可以发展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例如:我国体操运动员童非就独创“童非倒立”,是双杠动作之一。

第4篇: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范文

1.1、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主要可以提升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灵活应变能力,这两者对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提升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在大学的体育教学及训练当中,创造性思维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大学体育是一门对实践与操作要求都比较大的学科,所以其往往需要学生们应具备动手动脑的能力。创新性思维的理念作用于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中,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创新思维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使得大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体育知识和相关动作要领,在学习和实际操作上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研究的习性,最终完善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任务。

1.2、锻炼学生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要的就是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上可以创新与多变,在不同的思考模式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此法可有力改善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形成优质丰富的思维体系。在大学体育训练当中,创新性思维在很多项目都可以得到高效利用,比如篮球、足球等项目。这些项目中都要求良好的战略战术体系,而这些体系的好坏都依仗学生的思维方式,其中包括制定战术、执行战术以及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变的能力。创新性思维在体育教学训练中不仅是提升体育教学的水平,也是为了锻炼大学生的多项思维方式,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体系,以成为优质全面的人才。

1.3、整体提升体育训练效果

合理运用创新性思维,对体育训练的效果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也是整体提升体育水平的有力条件。创新性思维的应用,极大地激发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研究与创新,使体育训练的效率显著提高,故而训练效果和水平可以得到有效保证。创造性思维的应用正好一改传统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可有效激起学生对体育训练的乐趣,并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创新出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模式,极大有助于训练效果的提升。

2、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中应用创造性思维存在的问题

2.1、不够重视创新性思维

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都不太重视创新性思维的运用,所以其很少被用于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当中。许多大学体育教师对创新性思维的认识了解都比较匮乏,以致对创新性思维的应用不合理或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起到协助教学的作用。正因为教师没有掌握好创新性思维的应用,故而学生也无法领悟和认识到创新性思维的应用,致使体育教学及训练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学生无法领悟到创新性思维的意义,就不能积极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导致其对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不能起到实质意义的作用。

2.2、创新性思维培养方法过于单一

过于单一的培养方式使得创新性思维的成长应用都比较缓慢且效益不高。目前,创新性思维一般用于大学的课堂教学上,而在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上,应用得较少,某些学习即使运用,也是机械化敷衍式运用,缺乏实质性。通常情况下,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都是教师单一地指导,学生简单地听从,这种实际上沿用的还是传统教育模式,并没有真正落实创新性思维理念,导致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没有得到实质性、真实性的培养。

2.3、教学氛围影响到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应用

拥有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对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应用而言同样如此。而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氛围不太理想,这严重制约影响着创新性思维在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中的培养和应用。教学氛围的古板老套,使得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失去积极性和激情,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完全没有兴趣。这样使得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显得更加乏味,渐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教学状态,致使创造性思维完全不能作用于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当中。

3、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中有效运用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3.1、对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予以更多重视

把创新性思维作用于大学体育教学这个理念重视起来,目前来看,是最为首要的任务,这要求学校教育相关人员首先认识到这一点。只有教师及相关教育人员深刻认识到培养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才可以深入探究了解这种教学理念,从而将其有效运用到大学体育教学当中。并且,由教师自身对创新性思维理解的提高,带动学生培养创新性思维,使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我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借此,教师形成良好的创新性思维教学体系,也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思维理念,对大学体育教学事业提供切实帮助。

3.2、塑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塑造一个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对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中有效应用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感,激活培养创新性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眼下的大学体育教学课堂应该建立一个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和教师可以平等交流,相互总结,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例如,某市一所大学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开放式互动化教学模式,有效调节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在课堂上,教师先将课程中的知识简要传达,接着安排学生们分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践,而后学生对实践结果进行总结回馈。大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思维不断碰撞,遇到专业性难点时再和教师进行交流探讨。最后,不仅学生学到了相关知识及技巧,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思维能力,即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3.3、教师要积极正确鼓励学生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引路,同样也需要教师适时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自信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更好地完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完善大学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不断的应用改进过程中,采取激励手段,促进学生更有信心将这项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加上自信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更切实际地作用到体育学业当中。例如,在一所大学里面,教师在田径教学训练项目中,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技术动作展开研究,选用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案进行训练。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训练阶段和情况,予以最适合的鼓励,激发学生不断进步的决心和动力,最终有效完成训练任务。

4、结束语

第5篇: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思维 创意思维 平面设计

一、创意思维内涵及特征

思维是什么?思维是通过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创意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以新颖独特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引导人们对问题产生的新的认识,形成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意思维强调以创新的方式解决现有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强调面对问题时,解决问题时要具有主观能动性、开拓性和突破性,对于人类,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创意思维,创意思维的特性具有方向性、恒常性、突破性。创造性思维从一个思路到另一个思路,从一个意境到另一个意境;善于巧妙地转变思维方向,当遇到问题时,要善于从全方位思考,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思路与难题受阻,要能随机应变,从新角度去思考;善于调整思路,巧妙地转变思维方向,不拘泥于一种模式,找到新的方法,因此,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能够引领找寻最佳解决方案。

二、对学生设计中创意思维的影响调查

通过对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从学生学习的认真态度、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设计中创意思维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调研,并分析创意思维在我校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中的现状。

对待学习的态度方面,通过调查,有86%的学生认为设计作品的核心是创意,学生会努力去学习新的事物,14%的学生不愿去面对新的事物,所以解决创意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培养创意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调查发现有88%的学生当面对困难时会勇敢面对,会积极面对问题独立思考,通过网络搜集关于问题的资料等,与老师和同学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意思维在学生的学习中的地位,通过调查发现有一年级有97%的学生和高年级88%的学生认为在设计中创意思维训练很重要,;对毕业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91%的学生也认为在设计中创意思维训练很重要,对从业设计师进行调查,发现有90%的同学也一样认为在设计中创意思维训练很重要,通过对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对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学生大部分都肯定了在设计中创意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因此,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创意思维的训练,将创意思维训练贯穿至整个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中,有助于学生的学业及职业发展,让学生将来在设计中具有创意思维能力。对学生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学生调查,91%的学生认为设计创意思维训练会对他一生都有益,在培养设计人才方面,通过对学生如果参加培训情况的调查,发现其中有40%的学生认为创意思维的培训占第一位,有30%的学生认为设计技能的培训占第一位,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最受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创意思维训练和设计专业技能训练。也反映出现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的培养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要更加强调创意思维训练对教育的意义。

三、创造性思维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

创造性思维是艺术创作的根源,创意设计,是由创意与设计两部分构成,是将富于创造性的思想、理念以设计的方式予以延伸、呈现与诠释的过程或结果。没有创意驱动的设计是没有灵魂的,是呆板的。平面设计中,“创意”作为个体的思维过程,是艺术形象思维与设计的逻辑思维有效结合的过程。创意的思维表现形式是图形创意、文案表达、色彩设计和版式布局。图形创意是设计的灵魂;文案表达是创意设计的动力;色彩设计是创意设计的要素;版式布局是设计创意设计的基础。

四、平面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培养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

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为目标,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中,重点聚焦在每个学生的创意能力培养上,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创新是设计的灵魂。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拓展学生视野,从宏观、整体和系统的角度,进行多种思维训练,要丰富完善培养学生想象力,在课余时间举办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标新立异。

(二) 设置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针对平面设计教学的特点,为学生提供良好、宽松和谐环境。设置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将来的工作积累大量的职业经验,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提供了环境。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激发学生动手能力为主,有针对性的做,让课堂作品与商品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个人的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激励学生思维的不断拓展。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从教室走入市场。注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

(三)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培育的目标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多动手,自我创新,在平面设计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重视学生的创造力与个性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在阅读中思考设计,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开扩的眼界,创新思维意识,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学生自己的修养,在平面设计中有所创新。

创意是体现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如何培养好的有自己想法和创意人才,对平面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意设计的综合人才,以促进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平面设计教学成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赵农.《设计概论》.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2]吴午华.文字与书籍设计的视知觉[J].美术教育研究,2011

第6篇: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范文

创新思维是平面设计学习必备的基本素质,有所创新,才能极大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改变周遭的环境,更好的去创造自己的未来。平面设计的核心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设计更具生命力,要想让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更能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就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入手,使得学生实现学习和工作岗位的零距离交接。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创新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

教学内容贯穿平面设计教学的始终,学生目前的的知识基础相对匮乏,操作上也只停留在模仿阶段并不会创新,一旦脱离了教师的讲解和详细操作,学生就不知道何去何从,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这样的学习状态并不适合学生未来的就业,也激发不出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学的内容不能够照本宣科,如果仅仅从平面设计过程中的相关使用工具出发,学生也很难得到提升。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当精心设计项目,每一个项目也需要包括很多小制作,设计过程也应当从浅入深,使得学生拥有较强的创作欲望和求知欲,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很强的学习动力。

设计的项目主要有产品形象设计(比如,名片)、企业Logo、请柬等的设计和制作;印刷品的设计主要有企业的宣传海报等;相关照片处于主要有照片翻新、上色、合色和去痕等;建筑方面的设计效果图应当配有后期的处理和制作;产品包装设计也应当具备设计新意;其他的就如一些图像的合成和喷绘广告等。这些项目内容的设计和制造完全都由学生去自行的设计和制作,学生也可以通过走访和调研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项目。在教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下,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

教学内容需要好的教学方法去实现创新,教师要想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就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将学习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便能够让学生用创新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比如,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着学生去学习商业上成功的设计案例,一些企业是怎么通过企业文化设计博得认可的,并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自己的作品,鼓励学生去大胆创新。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上最应当充分体现教师的创新意识,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教师应当从综合性的案例入手,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中去,以此来防止学生“纸上谈兵”的学习模式,只会模仿而不会创造,会严重遏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要教会学生应当怎样探究学习内容。当前平面设计专业课程发展较快,知识点也更新的很快,教师就需要对学生所掌握的软件加以拓展,比如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CorelDraw等软件的学习使用,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各大软件的特征和又是,设计出企业要求的合格产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主要目标。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中,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创新。

增加社会实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

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不仅仅需要改进学生的教学方法,还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多参加社会实践以在不断地实践和问题中得到进步。模拟的企业环境是学生增加实践的有效措施,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市场意识和产品的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还能满足自身的好奇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参加企业调研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寻找基于平面设计项目的相关部门,并能够根据企业和客户的要求设计和制作出符合企业特色的产品,实践教学就可以采用“实训性”的教学以及“项目化”的教学形式,通过展示成功的设计案例和作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引入实际性的项目,将平面设计课程与公司企业相结合,使得学生更早的了解工作中的相关流程。

结语

第7篇: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范文

一、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设疑启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英语就内容而言,既容纳了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内容,同时又涉及社会、道德和情感等人文科学的范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教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观察语言材料的异同,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原始思维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还应通过对教材的多角度审视,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3.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像一个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辩,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的积极性,又训练了学生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二、培养自主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挖掘潜能。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学方法新颖而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运用恰当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创设情景,激发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按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教师应利用英语教材声情并茂的特点,借助图片、实物、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加大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尝试、创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注重发散思维,发展创造思维 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灵活性能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想,提出新的方法。独特性能使人的思维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词汇、句型和语篇进行发散思维。

四、活化教材内容,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能力。教材中的对话和阅读文章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范例。能否引导学生把正确规范的课本语言在积累内存的基础上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1.连词成句,活化语言 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引导学生按一定意义把单词连成句子,把课文材料转变为自己的语言。在学了(first,then,later,afterwards,finally)这组表示一个过程的连词后,让学生用这些词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过程。学生通过重新组织语言,不但熟练地运用了这些词,而且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2.复述课文,活化语言 从外语学习的心理来讲,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是:感知语言材料,培养观察能力,增强记忆能力,运用语言材料,提高运用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学中根据课文思路,设计有条理的板书,引导学生重新组织语言,复述课文,使学生的知识源于课文,从而又通过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而高于课本,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学为己用。

3.利用情景,活化训练方法 提倡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来学习语言,逐步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高质量的训练是实现这一能力的关键,活化训练方法是优化训练效果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明确训练目标之后,还要注意几个环节,首先要灵活把握训练的时间和强度,即合理分配训练时间,恰当掌握训练火候。对于简单的内容不要过多演练,防止学生出现厌烦情绪,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不要“蜻蜓点水”,防止走形式,走过场。

第8篇: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造性思维;建构主义;基础力学

本文将创造心理学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力学教学相结合,简述创新教育思维培养要素、与创新教育相关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及关键,以使创新教育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同时结合力学教学中提出创新教育的合理定位及创新能力培养环境的创设方法。

一、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及训练模型

根据心理学界和哲学界关于思维的定义以及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不可分离性,人类思维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时间逻辑思维与空间结构思维。

时间逻辑思维也称为逻辑思维,其特点是从一维线性的时间轴上,通过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方法,去把握事物运动过程的本质属性。

空间结构思维是反映空间结构特性的思维形式。空间结构特性指和事物在空间的存现形式与性质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时的空间位置、组合关系或排列次序等有关的特性。这种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既要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的基本属性,又要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之间内在联系。

空间结构思维按思维材料又分形象思维(以事物的属性表象为思维材料)和直觉思维(空间关系表象为思维材料)两类。因此,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通常就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类,而这两种三类基本思维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互不相关、互相排斥、彼此对立的。

创造性思维从其与创造性活动以及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来看,虽有其不可替代的极端重要性,但它是在时间逻辑思维与空间结构思维两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形式,而不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也不是与前两者并列的第三种基本思维形式。

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创造思维的心理模型一一内外双循环模型(DC模型),可以清晰地阐明创造思维的心理操作过程与加工机制,因此,可据此模型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从而促进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根据创造性思维的内外双循环理论模型(DC模型),创造性思维结构由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时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六个要素组成。其中,发散思维主要解决思维目标指向,即思维的方向性问题;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为解决高难度复杂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指导思想与加工策略;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时间逻辑思维则是人类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也是实现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过程(即主体)。换言之,六个要素中,一个用于解决思维过程的方向性,两个用于提供解决高难度复杂问题的指导思想与策略,另外三个用于构成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主体。

创造性思维结构是理解和掌握创造性思维的钥匙,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与训练的总纲。如何在DC模型指引下,制订出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指导策略与方法,就成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力学创新思维培养特点及培养基点

根据创造思维理论,创造思维的六个要素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按理应该对其中的每一个要素进行训练,但是创造性思维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非随意创造性思维(有周密计划,可产生重要创新成果),涉及到复杂心理加工过程,其中与潜意识相关的横纵思维,到目前为止还未能得到较成熟的训练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只能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对创造性思维的某些要素进行训练和培养。

基础力学是揭示力与运动、力与物体变形的关系学科。它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之上的。“观察”是自然科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分自然条件下的观察和实验条件下的观察两种;“实验”则是由观察方法发展而来,它是观察的延伸与扩充。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和实验,还要启发学生根据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去联想和想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思考,以便透过复杂的现象去探寻和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联想、想象属于形象思维范畴;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揭示,通常要依靠形象思维(特别是创造想象)和时间逻辑思维相结合才能解决;而对力学量之间内在联系规律(即空间结构关系)的发现,则往往要依靠直觉思维和时间逻辑思维相结合才有可能。可见,基础力学学科性质本身决定它们的教学过程必须将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时间逻辑思维三者相结合,采用“形象思维与时间逻辑思维相结合训练”和“直觉思维与时间逻辑思维相结合训练”的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按照创新思维理论,在力学教学中培养的创新思维,主要属于随意(无周密计划)创造思维,而随意创造性思维是更高层次的非随意创造思维的基础,因此只有对学生进行随意创造性思维培养,打好基础,才有可能进行非随意的创造思维,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果。过去并未重视学生随意创造思维的培养,一讲创造性思维就是高级、复杂的创造思维,就要以思维成果是否前所未有来衡量,使人觉得高不可攀,也不知应如何做。实际上在基础力学教学中只要结合课程特点对与之相关的创造性思维要素进行培养,并在这些思维能力上有所提高,不论思维的结果是否前所未有,我们的目的就已达到,这就是“创造性(创新)思维”培养的基点。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创造性思维培养环境的创设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该理论的特点是将传统被动学习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改变为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并且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所起到的是帮助、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创新思维培养的前提是学生要能够主动探索和学习,显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符合创新思维培养的要求。因此,将创新思维培养方法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结合,应当是学习和掌握课程知识、训练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建构主义特别强调获取知识的环境与思维活动的情境,因为这是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必备条件。结合创新教育,我们认为在基础力学教学中着重创设以下的学习环境:

1.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

基础力学的教学方式目前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和学生都要同时转变教与学的观念。在心理上,要扭转学生多年应试教育形成的迷信书本,畏惧老师的心理,减少思维的束缚。作为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及表达,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应用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思路与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特别注意选择学生尚未知晓的理论和方法作为素材)制订培养策略(根据随意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三结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思维的信息反馈作适时引导,形成学生主动思考与交流的氛围,创新思维的训练才能落到实处。

2.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信息环境

对于基础力学,要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仅靠课堂提供的信息是不够的。学生需要更多的相关信息,如力学问题的工程背景及应用实例,问题研究的历史沿革、人物等,这就需要为其提供丰富高效的信息环境。计算机的表现形式和网络系统的传播手段已成为创造这种环境的主要手段。多媒体课件、教案、参考书、资料查询链接等通过网络系统向学生提供。另外建立师生互动的助学系统(如网上练习,答疑,讨论)和学习管理系统(如考核,作业)。这样学生既能主动获取及加工更多的信息,丰富知识库,锻炼能力,同时又有利于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还可获得必要的 帮助。

3.创新实践环境

基础力学是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助于建构较为完整的知识,因此实践环境很重要。在这个环境中,一方面实验向学生提供更直接更丰富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和动手实践建立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同时也会了解到书本理论的局限,这样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更深入的思考和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力学与工程结合的创新展示(创新展示室),启发学生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同时在此环境中,学生可利用提供的装置、材料和工具,动手实践其创新设计和探索性试验。显然,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以及创新实践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第9篇: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创新素质 电子工程设计 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已是教育人员首要关注的重点,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变,来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一、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

教学活动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注重学生创新思想、创新意识是现代化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只有将培养学生创新思想与意识的指导理念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获得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教师而言,这种教学活动才更有意义。电子工程设计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才是设计的前提,因此学习电子工程课程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创新意识作为首要任务。制定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目标也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电子工程课程实际情况,如专业特点、课程、教学内容等,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二、创新素质与电子工程设计的内在关系

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指人们打破对事物的原有的看法,并主动改变自身思维模式,对事物有全新理解的一种形式,用全新的思维模式与设计方法来处理问题,设计出新思想、新方案、新思路。创新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创新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后续发展,是将新思想、新方案、新思路实施的重要主体,也是实现创新思维的关键,将抽象的创新思想转变为具象的新事物。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并且缺一不可。

电子工程设计需要学生具备新想法,从而不断推出新的学习成果,因此,在学习电子工程设计课程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使其创新素质得到提高。电子工程设计课程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电子产品设计时,还需要动手去制造和设计电子电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制定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实践活动,例如温度控制模板、通信系统工程控制模板等,可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来开展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目的性的训练方法。在制造温度控制模板时,首先要对动态温度进行检测和采集,并制造相应的模板对其校准和控制。在通信系统工程控制模板的过程中,首先要设计通信系统,并学会动手制作,培养学生自主研发能力,提高其创新精神。学生在不了解的电子产品时,不具备设计和制造能力,通过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也能逐渐掌握设计电子电路的方法。开展实践教学则是通过最实用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设计系统中某一部件,学会制造电子产品以及调试工具的运用。

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与电子工程设计

由于电子工程课程教学时间有限,甚至在逐年减少,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却是不变的,这样一来,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考虑到实际教学来设立创新活动,例如开辟第二课堂,根据实际课程情况来开展学习小组,通过各个学习小组参与创新设计活动、实验等,最终将比赛结果进行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欲望,创新设计活动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创新成果也是多种多样的。建立计划性的创新小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变能力,及时评价和总结学习成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开展电子工程设计课程时,教师应鼓励和倡导学生创新,根据实际课程情况设定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于创新的积极性。例如在学画图部分时,要求每位学生自行动手画两张图,在课堂上由同学们打分,学生画图兴趣浓厚。电子工程设计教学课时较少,学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基础方法和应用,为后续学习工具软件画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根据实际电子工程设计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动手设计电路,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也可参阅图书馆资料、上网搜索等,运用仿真软件对设计的原理图进行检验和模拟,仿真实验成功后,根据设计的图纸来布局和制作,直至制造出可行的电路板。最后电路板成功之后,要对其进行调试与检查,首先观测其线路连接是否合理、正确,各个元件正负极连接是否有误,电源板主要依靠线路来完成整个电路的输出输入,一旦电路连接不合理,就会造成保险丝的烧毁。在学生实际调试电路板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烧保险丝、电容元件的损毁、无反应电路板、无输出电压等,在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与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学会掌握更多的检测设备,例如示波器、万用表、电烙铁等对线路进行检测,避免或消除出现电路板故障。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完成了电路板,觉得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对学习的兴趣也随之提高,愿意尝试更多电子工程设计实践活动。

学生在设计完直流稳压电源后,经过动手制作与调试,验证了线路的可行性,学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同时对设计电路的兴趣也有所增加,教师可陆续引导学生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如接下来可设计温度变送器,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与调试,验证了温度变送器的可行性,对后续的学习活动也逐渐增添了信心。即使在今后学习电路设计活动中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学生可根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会解决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也学会了更多电子工程设计的知识,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不断的积累与丰富,也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工程设计课程在我国已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开展创新型教学活动,对学生有着较大的益处,通过实践教学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电子工程设计课程的兴趣,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孙昊哲.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