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一体化管理范文

学校一体化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一体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一体化管理

第1篇:学校一体化管理范文

(一)学校管理一体化

切实加强科学化管理,是办好农村学校的重要条件。要进一步发挥镇中心校在农村学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高镇内各下属学校的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管理理念、管理资源、管理经验、管理成果共享,构建管理共同体,使区域内所有学校迅速形成一个荣辱与共、共同发展的紧密型团队。

1、管理机制统一。

积极创新管理机制,努力创造条件使片校升格为镇级小学,改现行的三级管理机制为两级管理机制,减少管理层面,使上下联系更加紧密。

建立工作例会制度。由中心校牵头,定期召开由中心校、片校校长或镇级小学、完小校长参加的工作例会,汇报交流各校情况,统一安排新的工作。

建立完善校级领导联系制度。中心校(或镇级小学)校级领导,分工联系下属学校,指导帮助下属学校工作,并抓好下属学校班子建设。

统一建立镇内学校的工会组织和退教组织,统一管理,统一开展各项活动,共建和谐校园。

2、人事调配统一。

全镇教职工由镇中心校根据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不隶属中心校的完小由其所从属的镇级小学调配),镇中心校在安排下属小学的人事前要认真听取下属学校校长的建议意见,以使人事安排更加合理。

3、工作部署统一。

镇中心校根据市教育局、镇政府的工作部署,制订学校年度和学期工作计划以及作出每月、每周工作安排时,都应涵盖对下属学校的工作要求,并利用校园网及时各类管理信息,使中心校各项工作及时得以落实,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时统一考核检查。

4、财务结算统一。

全镇小学实行一本账管理。所有各校均不得设立账外账和“小金库”。

(二)资源享受一体化

1、共同享受师资资源。

要以校本培训一体化来促进教师素质提升。中心校的校本培训活动要做到全镇一盘棋,统一组织,统一要求,共同参与,共同提高。

要以教科研一体化来促进教师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中心校优质师资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鼓励骨干教师、老教师积极做好“扶、帮、带”。要进一步完善三级教科研网络,经常组织全镇性的各类教科研活动,共同备课,共同评课,共同探讨,实现共同提高。

要以人才管理一体化来加快师资培养。镇中心校要建立区域内教师轮岗支教制度,经常选派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送教支教,或选调年轻有培养前途的教师到艰苦岗位挂职锻炼,加快人才培养。

2、合理配置教学装备资源。

要加大投入,积极改善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完小的办学条件。要大力关注扶持完小的校舍改造和教学设施设备的添置,为提高完小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努力缩短完小与中心校的差距,达到区域内学校硬件配备均衡化。

要合理开发、利用物质资源。中心校及各片校的图书设备、教辅资料、实验器材及各类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等资源要积极提供给区域内各学校共享,充分发挥各类教学装备资源在全镇各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各校也要加强对各类物资流动的管理工作,及时登记,防止人为流失损失。

(三)福利待遇一体化

规范农村学校福利津贴发放行为,使区域内教师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是调动完小教师积极性,稳定农村师资队伍,实现农村学校均衡化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各镇都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按年度确定镇域内小学统一的教职工人均福利标准,并做到逐年提高。

2、要根据对全镇各小学教师全年福利发放审核结果,并结合学校实际办学情况,确定各校发放底额。再按全镇统一的福利标准结合各校发放底额,统计好各校教师的年度福利差额,由镇政府进行差额贴补,以达到全镇小学教师福利待遇一体化。

3、全镇小学教师一体化福利的差额贴补部分由镇财政支付,市教育局酌情补助给镇财政。

(四)督导评估一体化

1、各镇中心校、镇级小学都要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制度,对各学校的生源情况、师资状况、办学水平、硬件设施、教育教学质量和一体化管理实施情况等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差距,研究改进措施,加快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

2、要进一步完善年度督导评估制度。镇中心小学要制订统一的督导评估标准,统一组织检查考核,以促进镇内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3、镇中心校组织的各类优秀教师、先进集体评比及技术职务晋升,都要面向全镇学校和全体教师,做到统一评比,公开公正,择优推荐,并在全镇范围内公示。

二、指导思想

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对农村小学实行区域内学校管理一体化,资源享受一体化,福利待遇一体化,督导评估一体化,以强带弱,努力缩小区域内学校间的办学差距,更好地推进教育公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实施水平。

三、实施要求

1、要切实加强对“一体化”改革工作的领导。市教育局建立“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帮助镇政府做好实施工作。

各镇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镇分管领导任组长,镇级小学的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实施工作。

第2篇:学校一体化管理范文

存在的问题

1.对数字化校园认识不清

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及模式的挑战,没有意识到校园网络的应用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校园网络的重要性,但苦于不懂得如何应用网络为教和学服务,这是限制校园网络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

2.数字化校园缺乏高技术的创新开发

目前,许多学校都拥有一支在网络管理和安全维护方面的高素质队伍,但在数字校园网络应用中,很少投入人力、物力去开发创新,开发人员相对缺少,从而影响数字校园网络为学校教学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

3.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育人目标脱节

忽视数字化校园的教学服务功能和学习功能,数字化校园应用时没有和学校教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目前各数字化校园应用中最大的一个误区,花巨资建成的校园网仅仅用来共享文件,做一些简单的信息服务或工作,学校信息化资源应用水平不高,造成学校信息化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

解决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研究团队提出了基于数字化校园进行管理、教学一体化设计的构想,着眼于平台研发与应用的研究。

1.“觅渡”数字化管理办公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将涉及公文流转、数据填报汇总统计、信息交流、事务管理、学籍管理、排课、学业质量评价等一系列学校工作,预设为八个基本模块,主要设计思路及标准为:①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为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与一致性提供依据。②构建统一的信息门户,集中信息资源管理、应用服务管理和内容整合,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③构建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集中用户管理、统一权限管理,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与权威性,实现用户单点登录。④构建安全可靠的公共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各个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⑤建设先进实用的应用支撑系统,实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在应用方面,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职能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实现上下级部门间更迅速便捷的沟通,实现不同职能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与协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减负增效,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

2.开发“觅渡e学堂”平台,进行数字化学习探索与研究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觅渡e学堂”平台,进行数字化学习应用与研究。依托传统优势学科,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课程网络化处理,形成特色的数字化课程(e课程),并以数字化的方式、网络化的手段来进行课程的实施、指导与评价。包括四个板块。

(1)e备课

架设网络备课平台,教师通过网络进行独立备课和编制多媒体学案,集体备课过程中在平台内可以完成他人设计讨论后的增删调补,并且自动记录每一位教师的思考,公开每一位教师的个性化处理,便于资源共享,提升备课的质量。

(2)e课堂

把传统课堂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可以通过网络、账户灵活方便地创建虚拟教室,既具备传统课堂的控制、、讲解、演示等功能,同时又具备数字课堂媒体多样化、反馈及时准确、评价科学,辅导一对一等特性,教师能网络化备课并能网络化执行全部教学过程。

(3)e自测

通过e自测把学生课前、课中、课后联系起来。练习过程中可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帮助,启发学生寻找解决策略,为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可能;练习过后帮助学生分析学习水平,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继续学习内容,改变班级授课制的统一要求和步伐,建立个性化的学习进度。

(4)e课程

将个性e课堂拓展至课外,提供给学生个性化的觅渡学科课程,可自行选择学习。每一个课程提供给学生多种学习资源和帮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每一课程学习后对应有配套评价,制定评价标准,由系统自动判断学习者的学习水平,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提供不同的课程学习。

在数字化的学习研究中,我们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并同时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取得的成果

项目实施一年多来,我们认为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管理、教学一体化设计与应用在现代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实践效果也非常明显。

1.学校业务流程得到了有效规范

学校每个部门的业务流程都不尽相同,这些业务流程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尽合理的,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管理、教学一体化设计,可以在无形中规范学校的各项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以往一些工作因手工操作所带来的随机性大、流程不易规范化的缺点。

2.较好地解决了学校信息化孤岛问题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管理、教学一体化设计使学校内部相对独立分散的网络系统得到统一整合,消除了学校“信息化孤岛”问题,有效地实现了数据共享、消除了对数据的重复管理及数据不同步的问题,使学校各个部门分别管理自己业务的相关信息,数据采集点唯一,所有的数据信息都可实现共享,当某个部门需要用到其他部门信息的时候,可以直接利用网络获得,这样就避免了多部门的重复劳动,节约了人力成本,也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存储。

3.降低了劳动强度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管理、教学一体化设计,将管理人员从繁杂、简单重复的数据输入、传送、管理、检索等工作中解脱出来,尤其是数字化校园系统提供的信息检索及统计报表的生成功能,把以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查询、统计、计算的工作,交给系统来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人员的脑力价值得到提升,改善了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4.创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管理、教学一体化设计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而是一项工程,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活动中去,提高教、学、管的质量和效率,创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完成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实现的目标。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就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

5.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管理、教学一体化设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与优势,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能面向所有学习者,关注了弱势群体,给了他们反复学习的机会与成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能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挖掘、分析及有利用,便于教师做出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

第3篇:学校一体化管理范文

1.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1.1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重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髙学生的综合素质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同时将实践教学作为中心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旅游企业合作联合教学,也为学生提供可靠的实践场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2采用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满足市场人才需求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采用,在保证学生在理论够用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与现实工作紧密结合,形成旅游管理毕业生与旅游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缩短学生由校园进入社会的磨合期,满足旅游行业市场的人才需求。

1.3有利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合理定位及课程改革

髙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是为旅游企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的一线员工,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有利于高职院校找准人才培养的合理定位,促进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和改变,特别是理论课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和教学安排。

2.现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髙职院校中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有将近30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改革,旅游管理教学模式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实质改变不大。实践教学虽然得到重视,但是受到教学条件和教师传统教法的限制,旅游管理教学依旧实质沿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课程基本相同,存在理论课程偏多、实践课程少的问题,虽然有些学校也对教材进行了部分改革,但是理论和实训课程比例不够合理,所开设的实训课程主要集中在个如《导游实务》、《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等少数课程,而目前国内的旅游教材也普遍存在理论化、教条化、内容陈旧的问题。

2.2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

    长期以来形成的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的概念在髙校根深蒂固,如课程中实训部分所占学时比例偏低,考核方式传统,甚至出现导游实务课程以闭卷考试为考核方式。另外,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老师也普遍存在学历虽高,但缺乏旅游企业经验、非专业出身等现象;实习教学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够,学生实习缺乏严格考核等。

2.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不足,缺乏保障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平台普遍存在着建设不力的问题,如学校的导游实训室仅是提供一间简单的多媒体教室。设施设备简单、落后、缺乏环境氛围。只能进行简单的基本操作训练,难以进行综合性的情景训练;只能进行基本的服务技能训练,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能力训练。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流于表面,难以建立紧密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合作关系。

3.髙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对策

针对当前髙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管理的现状,以及市场需求与旅游人才培养之间的距离和矛盾,我们提出了以“理论够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使髙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更好地对接,能尽快进人合适岗位发挥作用,促进就业。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3.1课程建设

改革现行学科体系下的旅游管理课程设置模式与课程内容,完全按照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和技能要求整合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适应性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2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建立一支理论、实践教学都过硬的“双师型”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一可通过组织专业教师进入旅游企业锻炼等方式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二是建立国家旅游行业技能鉴定站和选派教师到其他技能鉴定站参加培训及考核,获得相关行业技术等级证书,提高本专业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重;三是适当引进旅游企业一线技术能手或现场专家,如引进资深导游、旅行社经理作为客座教授或作为实训指导老师。

3.3理实一体化教室与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加大理实一体化教室与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一是根据职业岗位能力模块整合校内实训室,通过迁建、改建、扩建形成符合“教、学、做”合一的理实一体化教室,便于项目教学的实施;二是“引企入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如学校可与旅行社合作,在校内建立旅行社的门市店,在实训过程中,按照旅行社实际运营机制进行教学管理,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以不同的身份完成不同的岗位工作及学习内容,教师则以企业管理者及教学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出现,最终使学生掌握所需的技能,以适应未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如民办院校也自行投资建立自己的旅行社,既对外开展旅游业务,又可作为专业实训基地。

3.4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推进旅游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采用任务项目教学法是最优选择,既围绕一个工作任务或项目来组织教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将所学理论与实践完全融合起来。理实一体化教学要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学生需要学习的各个知识点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实践训练课题,让学生有计划地按照教师确定的课题和学习要求进行专门的技能训练,在训练中让其知其然。教师将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

3.5 制定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及评价机制

制定完善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控制制度,安排相关人员定期对试点教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进行督导,了解学生情况,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学习指定的旅游专业课期间,必须根据课程要求,接受课程考核,考核通过方能得到相应学分。通过考核情况、学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分析评价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的成效。

第4篇:学校一体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供热科学管理 提高三个效益 问题与对策

供热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民生大事,供暖质量及其社会和环境效益已成为热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锅炉供暖仍是哈尔滨市解决建筑物冬季供暖的主要手段,哈市一些大型供热企业担负着全市大部分建筑面积的供热任务,企业能源消耗过大,给供热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压力和制约,也使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大打折扣。通过对供热企业的调查,发现影响供热企业能耗的因素很多,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供热单位使用的锅炉比较落后、出力不高;配套辅机设备和管网年久失修,运行效率偏低,脱硫除尘设施不能达到环保要求。

(2)供热管网调节滞后或调节手段不足,存在个别区域过热等供热不均现象,浪费了部分热力。

(3)能源管理和考核用热计量表具不齐备,不利于推行能源定额管理。

(4)老旧住宅的楼体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较差,造成供热单位提高供热参数,延长供暖时间,但用户室温仍不达标,从而浪费了大量能源。

2 节能措施

(1)依靠科学,严格管理。近几年来,哈市一些大型供热企业转变观念,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节能降耗工作取得长足进展。1)管理工作中增加科技含量,加强职工业务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2)积极推广应用高效率、高质量的新设备、新技术,努力实现锅炉供暖工作的低成本高效益。3)科学地制定锅炉供暖生产资金计划,加强各类物量消耗的统计和考核工作。在保证锅炉供暖的综合效益前提下实施奖罚制度,充分调动广大职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4)落实能耗计量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能耗计量管理制度,完善计量手段,保证供暖能耗统计、考核。重要节能环节专人管理,计量表具定期效验,保证能源消耗指数统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加大投入,逐步完成热源、热网和热用户系统的更新改造,注重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应用。1)对既有供热系统老旧设施逐年更新:①随着哈市政府推进集中供热工作的展开,相当数量小吨位的老旧锅炉房被取缔,代之以大型区域供暖锅炉房,改善了供热效果,美化和净化了环境。②用效率高的新型锅炉取代年久落后的老旧锅炉,完成效率降低在用锅炉的技术改造,降低锅炉热损失,使热效率明显提高,降低煤耗。③充分考虑供热区域、负荷等特点,对锅炉房辅机设备进行综合改造,合理配备;对炉排、鼓风、引风、上煤、除渣、水循环系统应用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大幅度降低供热电耗。④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灰渣含碳量,减少固废的排放,改造脱硫除尘设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2)对供热管网进行更新,加强运行管理:①对供热管网进行定期维修,更换跑冒滴漏管道和阀门、补偿器等管网部件,提高供热管道的保温、防腐标准,避免以失水为表象的水、电、热耗过高等问题。②加强水的软化和除氧处理,满足水质要求,避免换热面结垢造成锅炉或换热器传热效率降低,同时还可避免因管道内壁腐蚀造成的热网跑水等问题。3)加强用户系统分户改造。对既有建筑楼内管网有计划地进行分户改造,解决楼内管网堵塞和用户家中管道漏水等问题;实施对用户的分户控制,避免“一家出事,整楼放水”的问题。彻底解决私拆滥改和私自放水等影响热网工况的问题。

(3)提高供热系统调控能力,实现均衡供热。1)调整、优化供热结构。供热企业要不断优化调整供热结构,实施供热资源整合,采用多热源联合运行技术和形成供热环网,改变低负荷运行状态,提高供热安全和保障能力,提高热能利用效率。2)提高供热系统调控能力:①建立热源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室外气温及负荷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供热调节,合理确定锅炉的运行台数,调整循环泵的匹配,使锅炉能够在满负荷状态下运行。②建立大型热网微机自动监控系统,对热网设施进行优化改造,逐步升级和更新自控系统软件,实现换热站供热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控,及时动态调节,科学分配热量,达到节约热量、经济运行的目的。③在供热管网中加装调节阀、平衡阀等管网调控装置,提高热网的可调度,消除水力失调,减少过热损失,避免采暖用户因过热而开窗放热。

(4)加快节能住宅建设和既有住宅节能改造。供热节能只依靠供热设施建设与改造,供热系统节能管理等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建筑围护结构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节能要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对旧有非节能住宅进行必要的改造。积极推进分户热计量进程。哈市已对40%左右的旧有住宅进行了分户改造,将原单管顺流式采暖系统改为水平串室内供暖系统。以哈尔滨市超然物业有限公司“远大都市绿洲供热计量工作” 为试点先行,近年来,全市大力推广按户供热计量,为住户自己控制室温做好准备,达到节约能源目的。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上述对策,大大降低供热企业能源消耗,以促进全市的节能减排工作上新台阶。另外,还要通过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节能宣传,不断提高居民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使节能成为广大居民的自觉行动,推动全社会节能。

参考文献:

[1]蒋红斌.浅析城市供热节能技术措施[J].节能,2006.(7).

第5篇:学校一体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学高职;教材管理;信息化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医学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断完善,所需教材的种类也随之增多。在日常教学中,为满足专业课程改革、主修及辅修制运行、学分制落实及专业建设等多种问题,优质的完成教材的管理工作成为了保障教学秩序稳定的关键环节。依靠单机操作的教材管理模式,必然会对教学中教材的使用产生影响,降低教材管理的效率。目前,信息技术在医学高职院校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教材的单机管理将逐渐被信息化技术代替。教材信息化管理就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校园网络技术,利用教材管理信息系统,对教材使用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获取、快速传输、即时交换、及时反馈、高效处理的过程[1]。为进一步适应医学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卫生技术人才的客观需要,提升教学质量,实施教材的信息化管理是必然要求。

1医学高职院校教材信息化管理的问题

教材管理工作是否能准确、高效的完成,不仅关系到整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而且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2]。如将信息管理技术的运用到教材管理中,实现教材信息化管理,势必会提高教材管理的效率,但实施教材信息化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关注。

1.1教材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足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普遍认为教材管理工作相比实际教学工作来说处于次要地位,仅仅是起到教学辅助作用,在整体教学工作中,教材的管理的重要性被忽视。在人员安排上,缺乏专门负责教材的管理人员。在管理方法上,教材管理方法陈旧,缺乏信息化建设。对教材管理的重视及相应经费投入是制约教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目前,简单的单机录入仍然是各医学高职院校教材管理的主要方法,没有将教材信息进行校园网共享,这导致了在实际的教材管理工作中对教材的信息数据不能及时反馈,对相应的数据不能做到及时更新。这种管理模式导致教材的采购、发放及结算工作极为繁琐,工作周期长,效率低下,难以适应新时期各医学专业教材的建设及需求,致使阻碍了专业发展。

1.2教材信息化管理的手段不完善

传统的手工操作及半自动化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材管理工作的效率及准确性,且教研室征定教材难以找到合适的版本,学生无法查询本人的教材费用及使用情况,学生教材发放历史记录不全面等实际问题[3]。目前,各医学高职院校的教材管理虽然用到计算机,但大多是简单的电子表格及文档处理,没有运用教材管理软件,教材管理信息化更是无从谈起。伴随着医学高职专业数量及相应课程的不断增加,教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同时,在教材的采购中,预订计划与实际用书量常常受到学生人数变动影响,诸如招生人数的变动、学生的休学和退学以及学生的专业调整等,均导致教材的实际使用数量与预先计划订购数量存在差异,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及时更换或补订教材,才能保障教材的供给。因此,要提升教材管理的科学性及准确性,必须采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

1.3教材信息化管理的系统有待开发

随着医学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对教材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各专业的教材使用量也随之增加。由此导致了教材管理工作更加繁重,工作流程更加复杂,所涉及教材的管理内容也不断增多。简单的单机录入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教材管理工作的需要,为提高教材管理的工作效率,解决教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各医学高职院校应尽快建立高效、可靠的教材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提升教材管理质量。如教材管理系统能及时建立,在实际工作中则可以准确掌握教材的征订信息,落实教材的采购信息及相关教材信息的反馈。优化教材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能,减轻工作压力。建立教材信息化系统是教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但如何合理开发和使用教材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各医学高职院校值得思考的问题。

2加强医学高职院校教材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教材管理工作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基于校园网管理教材新模式,引进教材管理系统,以校园网的高效传输、交互性能以及开放性等特点,可以极大地提高教材管理的工作效率[4],因此,必须转变管理观念,通过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和管理软件建设,以达到优化教材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目的。

2.1提高教材信息化管理的认识,转变管理观念

教材管理部门应重新审视工作的重要性并提高认识,改进教材管理的方式与方法来应对教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实际工作中,明确工作重点,转变管理观念。明确教材信息化管理的职责及分工,充分发挥管理优势,为教学工作做好服务。教材管理人员应充分运用教材管理系统及时教材信息,同时开展教材选用咨询及反馈。各教研室的教材负责人则可以通过教材管理系统直接输入所需教材信息并依据教学任务进行所需教材的报订。教材管理系统基于网络,要保证常规性教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建立网络信息平台[5]。加强教材管理队伍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教材管理管理部门的技术能力,开展教材管理系统的培训,提高对全校教学部门对教材管理的认识并加强对教材管理系统的了解。

2.2推进教材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提升管理质量

教材管理水平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信息化建设的程度与规模。在工作中,从医学高职各专业教材实际需求出发,以推进教材信息化管理为工作目标,引进或升级教材管理系统,加强软硬件建设,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流程及运行办法。统筹考虑教材管理部门与各教研室信息化建设,在系统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提升管理质量。在教材信息化管理中,教材管理部门不可能独立完成,信息化管理的顺利运行必须靠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应用推广,系统、软件应用必须区分层次,实现领导带头,教职工一起推进的模式[6]。它需要学校教材管理部门以及教研室的支持与配合,同时需要网络管理部门创造必要的网络条件。

2.3完善教材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在教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中,应建立操作简便,权限分明的管理程序。以高效、灵活的原则完成教材信息化管理系统构架。以信息开放的原则作为教材管理系统工作目标。建立教材管理部门、教研室及财务部门的有效沟通机制,充分发挥教材管理系统的作用。为教材管理部门提供需求信息和使用信息,为教研室及时提供某种教材的出版信息和教材反馈信息,为财务部门提供教材财务方面的信息,实现教材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共享。合理开发并运用教材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建立并同步更新教材的征订、采购、发放及结算信息,将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达到提高教材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的目的。综上所述,教材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了整个教材的定制、对比筛选、联系订购以及入库发放等多个不同环境及流程[7]。随着医学职业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实现教材信息化管理,加快教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我国医学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医学高职办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前提。目前,教材信息化管理仍然是一个新的课题,因此,如何完善教材信息化管理,使之发挥作用,仍是我们待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鲍日元.加快高校教材信息化管理的若干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4):397-400.

[2]顾燕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材管理——南京工程学院教材信息化管理的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3):265-267.

[3]肖露欣,罗燕.教材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2):51-54,86.

[4]柴雪娇.构建医学院校教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致富向导,2014(20):70.

[5]张小兵.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教材管理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89-91.

[6]董洪亮.民办高校教材信息化管理探索[J].时代教育,2013(19):80.

第6篇:学校一体化管理范文

论文关键词:校本目标管理;学校行政工作;SWOT分析法

目标管理是一种鼓励组织成员积极参加工作目标的管理方法或管理制度。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一些学校管理者开始将该理论应用于其管理实践中,从此,目标管理思想逐步成为当今普遍流行的学校管理方式。

校本目标管理是指学校的管理工作根据学校本身的特点和需要,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自主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所有成员的潜能,运用各种资源解决学校面对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相对于传统的学校管理方式,目标管理理论和方法有着显著的优越性,然而由于学校教育领域的特殊性使得该理论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实践中捉襟见肘,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校本目标管理在学校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标管理理论首先要求建立准确而健全的目标体系(包括总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确定准确的量化指标并在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考核,然而这些要求应用到学校的行政工作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

1.学校办学目标确立缺乏自主性

近代以来,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的事业、社会的事业、公共的事业,所以就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规定统一的公共教育的教育目的,以统一管理全国或一个地区的教育,制订公共教育目的是一种政治行为。这使得所规定的公共教育目的有普遍适用性而缺乏针对性。在实践领域,学校在办学目标方面要听命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所下达的许多指标,无形中束缚校长的决策。然而目标管理本身强调学校综合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的社会定位和发展道路,这种理论上与体制上的矛盾不仅导致学校办学目标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难以得到保证,更会使校长及学校的决策层为了政绩而片面应合,忽视学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2.考核指标难以量化

由于学校任务的抽象性、多重性,衡量教师工作和学校育人工作质量的标准很模糊,故许多绩效考核的指标不好确定而难以量化。

当然,学校工作的考核指标是可以准确确定和量化的,但又常常因为过分强调这些硬性指标使得教育管理工作缺乏人性。现在许多学校用出勤率作为考核教职员工的指标,这样的确保证了教师的出勤率,可是在类似生病等特殊情况下,这种考核制度就难免不尽人情。长此以往会引发教职工的消极情绪,最终影响学校的发展。

3.考核结果对层级关系的负作用

考核是上级对下级进行的,所以各层级关系之间信息的有效传递就会影响考核的结果。在中小学校本管理工作上下级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教导处的中间作用。

一方面,通常情况下,在考核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未能对教师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和分析,使考核结果的可信度降低,在教师得到反馈意见时就会心生不满情绪,从而影响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学校考核体系的决策和实施无法做到民主化的全员参与,而管理者往往又没有与教师的及时有效的沟通,使教师对考核的目的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错误理解,从而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影响考核结果的可信度。

一些管理者正是由于预见到了上述结果,在完成绩效考核之后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公开考核结果。这就使考核结果无法反馈,被考核人员不知道哪里需要改进,缺少了反馈的考核也就失去了意义。

4.对工作的关注重心发生了偏移

目标管理方法将总体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乃至个人,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认为组织中每个个人完成目标就会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这导致学校管理工作目标的离散化,严格而细致的绩效考核指标,恰恰体现了学校管理工作重心正潜移默化地发生偏移。

首先,忽视组织整体,向关注个人问题偏移。目前的学校工作中过分强调个人的效率、个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个人工作成果对组织的损益。遇到问题先追究个人的责任而不去深入探究学校组织结构、现行制度方面的不足,对学校组织内部进行严格的监控,却忽视学校体系的运作方法是否与时俱进,形成“只顾低头走路,不抬头看方向”的局面。

其次,忽视不可量化的指标的发展,向关注可量化指标偏移。绩效考核仅对可以量化的指标有促进的作用,这使得学校的管理者过分迷恋统计数据,以为它体现了学校的一切变化。但是,在学校工作中能够量化的工作往往不是很重要的,真正可持续而有意义的工作往往是不能准确量化甚至无法量化的。比如学校文化的建设,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程度,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质量等等。所以这种“盯着报表求发展”的做法如果扩大和深化将十分危险。

二、校本目标管理在学校行政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是由一系列的复杂原因造成的,概括起来主要由于校本行政工作中该理论的局限性和误用,以及我国社会环境的约束。

1.目标管理理论在校本行政工作中的局限性

首先,源自美国商业企业的目标管理理论本身在我国校本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和不适用性,然而我们却在没有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全盘引入,这就使该理论的不足影响到校本管理的实践,从而产生了诸多问题。

其次,目标管理强调将总体的目标分解成各个组织各部门的二级目标,然后继续按照组织层级直至落实到个人。理论认为,若组织中的每一个子目标都能够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就能得以实现。这种思想与系统论是相违背的——系统论认为,系统大于各个部分相加,所以单纯地将组织目标拆分形成的目标体系是不科学的。

再次,目标管理理论综合借鉴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等管理理论,这就要求理论的实际操作者具备相应的理论素养,方能在实践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应用该理论。遗憾的是,我国中小学校许多管理者的理论水平比较有限,在应用中或将严密的目标管理流程任意肢解,认为目标管理就是绩效考核,致使目标管理狭义化;或完全照搬照套,不经筛检地把校本管理一切工作都以目标管理的方法加以解决,导致目标管理泛化。

2.我国社会环境对目标管理理论实践的制约

在我国,制定教育方针的传统和特色是一种教育方针由国家掌握的自上而下的模式。然而,政府作出的规定要对各级各类的学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本身就不能不带有抽象性,由此产生了许多问题,在实际教育生活中反而使教育目标处于缺失状态。

另外,中国文化中既有对形式主义推崇的一面,又有务实的一面,在中国社会的许多领域里,这两面性都是并行存在的。但在教育领域里,形式主义的泛滥比其他领域都更严重。这就增加了校本目标管理的难度,如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教育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三、对中小学校行政工作中目标管理的优化建议

1.进行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优化的前提

由于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的特殊性,其优化需要三方面的前提条件。

首先,授权分工合理化。目前我国在教育事业活动中和学校管理活动中总体来看是过于集权化,这给校本目标管理活动带来许多不便。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将一部分权利下放,扩大校本管理的自由度,使学校能够依自身的情况和社会定位来制定相应的办学目标,政府只进行粗放式的调控。同理,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决策层应当将本应属于各职能部门的权利回归,做到职、权、责对等,使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组织内部规划与管理。

其次,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校本目标管理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信息不畅通造成的。学校的管理者应建立一个多维交叉的信息网络,使各层级各部门横向纵向的信息都能快速而准确地传达。只有信息渠道的畅通,才能保证监督反馈的直接和深入,才能使管理者能够根据组织内外全面的信息,对各种问题及时作出决策。

再次,强化学校管理者的能力培训,提升其理论素养。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这种能力有两层含义,即权利(包括职位赋予的权利和人格魅力在组织中的影响)、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5]在校本目标管理中,管理者的决策组织协调能力对管理工作能否顺利有效的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没有目标就没有管理可言,管理就是向着预定目标步步逼近的过程,而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6]由于校本目标管理不仅是作出正确的组织决策,还包含确定办学指导思想、设立目标和评价体系、分权分工等工作。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具备精湛的管理能力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因此,若要使校本目标管理得到优化就要加强对学校管理者的能力培训,全方位提升管理者的素质。

2.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优化评价方法

在保证了学校自主管理水平、民主参与程度和管理活动主、客体思想理论水平的前提下,对校本目标管理进行优化就能得到切实的落实。我们知道目标管理理论的核心也是最困难的是目标体系的建立,正如前文所述,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其症结都在目标体系建立得不够科学。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学校发展目标体系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利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学校的情况。SWOT分析法是目前国外较为流行的一种分析方法。S(Strengths)是实力,即找出学校的优势强项;W(Weakness)是缺陷,即分析学校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工作效益等方面的不足;O(Opportunities)是机遇,即学校管理者要预见到未来发展中的机遇,高瞻远瞩;T(Threats)是威胁,即组织要有危机感,管理者要能发现某一目标可能面临的威胁,未雨绸缪。这种分析法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认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学校所处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

(2)统筹兼顾,形成体系。首先,各种利益统筹规划。校本管理中存在着许多利益关系,如学校的长远利益和现时利益,学校利益和合作投资方的利益,学校组织的利益和教职员工的个人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这些利益之间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矛盾,因此所建立的目标体系要在统筹各种利益的基础上,将其与层级目标统一起来。

第7篇:学校一体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醛、酮 探究 问题式 观课议课 化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244-01

观课议课活动中,观课教师要利用多种感官,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来收集课堂上众多信息。如与教学有关的课题导入,课堂生成、教学设计、师生状态、互动等各个环节,教师都应认真观、认真记、课后还要认真议。一节课观下来,观课教师记录的信息五花八门、面面俱到,但对自身教学的实际指导价值并不大,特别是对本学科教学实际问题的处理几乎无借鉴之处。这种广泛的观议课方式看似全面,但观课方向不明确,无主次之分。观课结束后,授课教师教学改进的问题太杂乱,有时会本末倒置,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成效,且教研效果也不明显。

“建构‘观课议课’理念,助推中职青年教师成长的实践研究”课题就将后期的研究方向调整为“问题式”观课议课。“问题式”观课议课以教研组牵头组织,围绕教学中教师难讲解、学生难理解的内容提前预设问题;根据中职生学情,教研组教师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共同研究最佳的教学策略解决。在课例实践中实施,观课中重点观察预设问题能否实现预期教学效果。

一、教学问题的预设要反复推敲,符合中职生学情。

观课前,观课、授课教师选取典型课例实践,以教研组为单位,各成员根据本课例的教学重难点对所选课例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一起经过反复思考、推敲讨论后确定本课例实践的预设问题,且预设问题的提出要符合教学大纲和中职生的学习现状。

课例分析:课例实践教材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有机化学》第四章《醛、酮》。《醛、酮》的教学是在学习《醇、酚》之后《羧酸》之前的又一类重要烃的衍生物,在知识衔接上承上启下,学习顺序上循序渐进,使得《醛、酮》在课例选取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醛、酮》教学中问题的预设,第一,要考虑中职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有限。问题预设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问题设计简单易懂,学生易理解,且问题易解决。第二,醛、酮的官能团与糖有相似之处,问题预设要为后面糖类学习打基础,还要与医学专业实际相联系。在教研组教师的反复斟酌下,《醛、酮》教学最后预设了三个问题:1、醛、酮的结构;2、银镜反应;3、简单醛、酮的鉴别。这样预设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同时有利于教师千方百计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预设问题的解决要集思广益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问题预设后大家要群策群力提出解决方案。如果我是授课教师,针对问题,给出自己准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来突破问题。真正的授课教师会结合自身的讲课特点,选择取舍、借鉴其他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后选取最佳教学手段进行课例实践解决问题,最终使本堂课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课例分析:醛和酮的官能团中含有相同的羰基, 但二者又存在不同之处,比较醛、酮结构的异同之处,类比的讲解突破了醛、酮的结构还便于学生比较记忆结构。为了加深学生对醛、酮结构的认识,灵活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学生在理解醛、酮结构的基础上再学习重要的醛、酮才能做到温故知新,这种合理的调整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又能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介绍重要醛、酮时,可适时对学生进行医学专业知识的渗透。例如学习甲醛时,介绍其医药用途即40%的甲醛水溶液即“福尔马林”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可用于保存动物标本和尸体。

醛、酮的官能团不同,则结构不同,利用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这一规律,预测二者不同的性质。醛、酮不同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醛与碱性弱氧化剂(土伦试剂、费林试剂)的反应中。而酮的羰基上没有氢原子,则酮不能被弱氧化剂氧化。醛与弱氧化剂的反应主要用实验探究法解决。

醛与土伦试剂的反应,对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实验时对土伦试剂即银氨溶液的配制要着重强调,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实验过程,指出实验成功要素――切忌加入过量的氨水,否则将生成雷酸银受热后会引起爆炸;另外,过量的氨水也会影响试剂的灵敏度。在解决银镜反应问题的同时学生切身体会到实验成功带来的喜悦感,还要让学生明确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是有联系的,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治镜”工业原理与银镜反应的联系。学生通过实验提高了观察现象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并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节省有限的课堂时间,也避免课前繁琐的实验准备。醛与费林试剂的实验通过视频演示,演示让学生对实验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并且激发了学生做此实验的兴趣。醛和葡萄糖有相同的官能团醛基,则二者有相似的性质,授课教师进行知识迁移顺势介绍葡萄糖与班氏试剂反应与醛与费林试剂反应现象相似,激发了学生对葡萄糖的好奇心,为糖类的学习埋下伏笔。实验探究醛与弱氧化剂的反应,总结醛、酮的不同性质顺其自然地解决了简单醛、酮的鉴别。

三、有的放矢地观课可使观课、授课教师双方获得共赢。

在观课过程中,观课教师焦点集中在预设问题的教学上,围绕问题尽可能全面收集课堂信息,详实填写观课记录表,观察课堂上预设问题的解决亮点,思考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观课教师亲临课堂带着问题观课,不仅能使观课目的明确,还能启发自己的教学,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观课、授课教师都受益匪浅。

课例分析:授课教师引导学生条理地分析、对比醛、酮结构,启发学生结合以前所学有机物性质和反应类型的知识打开思路,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反应。实验导向探究醛与弱氧化剂土伦试剂、费林试剂的反应,充分体现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认识规律。同时教学过程中又生成了新问题,如课堂穿插有关醛、酮结构和简单醛、酮的即时练,学生会更好、更快地理解掌握知识点;课堂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怎样才会更快捷有效;课后问卷调查对预设问题掌握较差的学生又如何指导其进一步学习。以上这些新问题都需要教师课后议课反思讨论来增强教学效果。

四、课后跟进问题、集中议课,议出更多可能的教学策略。

课后教研组观授课教师围绕观课问题、实际教学与预期教学的差异集中议课,跟进课堂困惑和教学中生成的新问题,围绕问题深入思考,商讨更多的教学策略,达成共识。教研组长针对问题总结每位教师的成功对策,相互补充,提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教师对照选择。

醛、酮课例教学中,课后议课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补充改进。课前教师提前布置预设问题,学生阅读教材预习;教师备课时准备关于醛、酮结构及鉴别的即时练;课堂上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上网找有关甲醛、丙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资料;课下第一时间统计学生对“问题式”教学的评价表,掌握学生听课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在下节课教学中及时补充强调。

观课、授课教师在课例实践中,围绕两三个预设问题,带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共同思考商讨,共同分享成长,“观”课优势,“照”己不足。同行们围绕预设问题交流讨论――观课思考――议课反思的过程中有针对性调整教学,共同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强了观课议课效果。

参考文献:

第8篇:学校一体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强化理论 大学生 奖励机制 存在问题

一、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高校日常管理中的应用

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提出的。斯金纳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强化理论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

强化理论在我国高校日常管理中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以教职工为对象而言,在日常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对教职工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或惩罚,正强化的方式包括发放奖金、表扬、提升、改善工作条件、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以学生为对象而言,正强化包括校级或院级的奖学金评比、评优(秀)评先(进)等,而负强化则包括对违规学生书面或口头的警告和批评,对在平时学生工作出现错误的学生干部给予或重或轻的批评和训斥,甚至通过学生家长的“威严”以达到教育违规学生的目的等都能被看作是一种负强化行为。不过,在具体的高校日常管理的运用操作中,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强与弱依行为主体判断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更多的情况是正强化的手段多于负强化,只把负强化作为一种迫不得已的“补充手段”。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作为两种截然相反的强化方式,高校日常管理中的正强化与负强化之间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并未真正有效的应用于高校日常管理之中。

二、大学生奖励机制中的存在问题及其正强化分析

1.校学工部(处):评定标准不明确、不细化,未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参评。

我国绝大多数重点院校都已经组建或成立了自己的学生工作部(处),专门负责高校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学生部(处)是奖学金评比条例的制定者,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奖学金评比这一正强化行为的“施行者”。但在学工部(处)所制定的评比条例中,评比标准并未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奖学金的申请和评比,其原因就在于评比标准不明确,笼统模糊,这样的话就会造成奖学金评比在最初实施时的“失灵”,正强化作用就会失效。

现在,我国高校都已经或正在实行学分制。学分制的引入就直接造成究竟是以学分绩点为主评标准,还是以综合测评为主评标准的尴尬局面。在绝大多数学生看来,最为“公平”的标准是应以学分绩点为准,不应将综合测评成绩作为主评标准,因为综合测评成绩有很大的出入,那些身兼数职的学生干部就能以“非学习成绩”而多多加分,从而赢得奖学金评比竞赛的足够“筹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奖学金的来源不断增多,授奖面也不断扩大。获奖机会的增多,奖学金来之交易,这在客观上削弱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降低了奖学金含金量,造成奖学金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的作用也相对减弱。事实上,学生们的这种区分比较适合于正强化的周期划分。以奖金额度较小的单项类奖学金为例,在心理上,学生们每取得一项成就或一次进步都希望立即能得到强化主体――学校或学院的认可与奖励,如果被认可或奖励的周期过长,学生们的心理预期就会受挫,正强化的作用就有可能未尽其最优效力,同样,在奖金额度较大的综合类奖学金评比中,一年一评既能给予学生们足够长的学习周期努力学习以期获得最后的成功,又能消除每学期评比一次而不得不承受的心理压力。

奖学金评定条例制定不清晰、不明确,评定标准不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归结起来,这与作为正强化主体的校学工部(处)管理者的自身素质的高低和学生工作经验的多少不无关系。就自身素质而言,不仅仅是学工部(处),甚至是整个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自身“素质都参差不齐,既有知识经验都非常丰富的教师,也存在不少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的‘滥竽充数’式的老师”。在评比标准都不清晰明了的情况下,管理者自身素质的高低更会直接影响到奖学金评比施行效率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者的基层学生工作经验极度匮乏,制定的条例不能适合实际操作层面的需要,从而导致院级学工部门在评比中的“默然”和“茫然”,继而转化为一种“无奈”。有时奖学金评比条例一年一变,甚至会出现同一奖学金在四届学生中都不一样。校级学工部门管理者想当然的求改革、求创新,造成的不仅仅是学生们对学校奖学金评比的不信任,更会导致院级学工部门对上级部门工作的不配合,正强化失效,负强化增强。

2.院学工组:评定流程公开不及时,存在“个人情感”和“暗箱操作”的可能。

从奖学金评比的程序来看,院级学工部门处于校学工部(处)与学生之间,发挥着政策执行与政策反馈的“中间人”作用。奖学金评比政策执行的好,对学生正强化作用就有效,反之则正强化就失效。

在院级学工部门接受学生申请材料、进行评比,到学院公示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任何参与的机会,甚至学生们都不知道公示结果如何评选出来的。院级学工部门的评选过程除了可能会受到校级部门评比条例不明确的影响外,其本身在实施政策时的自身行为也事关奖学金评比的公正与效率、正强化作用的强与弱。具体说来,院级学工部门的管理者早已把奖学金评比视为一种习以为常的、普通的日常工作,思想上不再重视,将所有申报材料汇总后,按照评定标准“简简单单”的把评选结果公示出来,同时,他们还可能依个人偏好,在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同等条件的情况下,对学生干部予以“照顾”,提高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当奖学金评比结果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预期时,其评比的公平性就会遭到学生的质疑,进而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被剥夺感”,“放弃努力”或“拒绝努力”的负强化心态加强,“继续努力”的正强化作用减弱。这样,奖学金评比的正强化作用在中间环节就已发生“质变”。

3.学生:自我积极性程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强化客体的监督作用。

学生是正强化行为的客体与对象,但正强化行为的有效与否是主客体之间互动的结果,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但作为客体的学生并不是绝对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可以提高自我参与的积极性,对奖学金评比条例的诸多问题和评比程序的公正性提出合理的建议,进而反作用于作为行为主体的校方和院方管理者,达到正强化作用的良性互动。

但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都把自己定位于一个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不会主动参与奖学金评比过程。一方面,现今奖学金的额度和覆盖率都有大幅提升,但在绝大多数不会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们看来,既然自己没有任何希望,何必劳神劳力的关注呢?关注的学生都是那些肯定能获得的,以及那些与此“”的学生。这些“不关注”的学生往往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付出的与收获的不成正比,刻苦努力获得奖学金远远少于做兼职所收获的酬金,虽然有可能仅仅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暗示。这样的话,对那些能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来说,正强化的作用在此刻起到了作用,但对于那些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学生来说,得奖学金的可能总是那几个学生,更多的人对此已经漠然,奖学金对他们也不具有激励作用。正强化作用显然失灵。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述,评比程序公开不及时,评比结果不透明,加之不能有效的征求广大学生的意见,那么,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就不可能有任何提高,被动接受的位置也不会有任何改观。因此,如何调动绝大多数不能获得奖学金的学生的积极性,才是高校管理者们最关键的问题所在。

三、关于高校奖励机制改进与完善的几点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奖励机制的正强化作用的失效,取决于校方、院方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多重互动、多重强化。据此,高校奖励机制的改进与完善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增强评比条例的科学性,既要细化,也要量化

评比条例是科学性,即是评比目标的明晰和适度。一方面,就制定者而言,必须深入学生基层,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以此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评比条例。获得奖学金的条件因该是明确、可测和适中的。既不能含混模糊,让学生不知道在哪些方面努力,努力到什么程度就可以获得奖学金;也不能把条件设得太低,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得奖学金,从而失去激励作用,也不能把条件设置得太高,让学生觉得无论怎样努力都得不到奖学金,对奖学金望而生畏,从而放弃争取奖学金的努力。奖学金的额度要因学生心理预期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另一方面,必须要细化、量化。奖学金评比条例的不明晰,必然导致学生行为的“自我中心”,把诸多模棱两可的情况归入评比标准的范畴之列,这样评比条例应有的标尺作用失去方向,学生们却生成了奖学金评判的自我标准。细化就使得学生们能“对号入座”,不会打“球”;量化则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防止评判过程中的“暗箱操作”。

2.注重评比程序的时效性,以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评比程序的透明、公开。

评比程序的时效性的增强,一方面需要加强管理者和执行者的自身道德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学生申请,到学院汇总,再到学校公示,每一步都需要充分调动管理者和执行者的服务积极性,这是充分保证评比程序时效性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必须引入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对于学生而言,实行“申请-评比-公示”的“一站式”服务,既方便快捷,又能相对公开公正,使得每位申报的同学和不申报的同学及时了解评比的过程,避免了因信息不公开、不对称造成的信息滞后作用。对于执行者而言,即可将院系学生管理工作中人工工作量(操作)降低到最低限度,提高整个工作流程的效率,同时又可提出一个通用的学生奖学金评比模型,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奖学金评定。

3.提高评比对象的参与性,发挥师生双方的良性互动

学生参与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搞活长期置于奖学金评比的“中下层”学生积极性。以往我们在征求学生意见、召集学生代表时,更多的侧重于优良学生和学生干部,认为他们的意见就是“绝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忽略甚至忽视了“中下层”学生的想法与建议,确切的说我们视奖学金评比为“投机型政策”,而不是“投资型战略”。奖学金注重的是“奖”,而这个“奖”可以分为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和对不优秀学生奖励。在不改变奖学金设置的最根本内涵的前提下,扩展奖学金评比对象的范畴,是奖学金评比得以发挥长久激励作用的根本。事实上,单纯依靠院级学工执行者和“极少数”学生代表的奖学金评比程序,早已遭受众多学生的质疑,也直接助长了一些主要学生干部的学习侥幸心理,这样何来奖励优秀和强化学习的目的?因此,参与学生的增多,才能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进而强化奖学金的奖励促进作用。

四、结语

高校奖励机制的改进与完善,是当前高校日常管理应对新形势与新变化的自我进步。尤其是在“90后”进入校园后,他们的思维更活跃,维权意识更强烈,对于在奖学金评比过程中的任何不公平、不公正和不公开行为,肯定会比“80后”大学生更趋自我意识的表达。现今,高校奖励机制不够完善、管理者自我素质欠佳,有可能会导致“90后”大学生的行为更加“激烈”,加之网络维权途径的盛行,如若管理者处理不当,就可能会造成重大影响,影响校园稳定与和谐。高校奖励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还是“注重公平,效率其后”,这值得每位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执行者的深思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公平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胡星平.高校大学生激励机制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贾志兰,邵守先,张静莉.大学生奖学金、贷学金与助学金制度的调查分析.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1).

[4]刘胜乐,张继龙,薛义河.公正:当代大学生激励机制的道德思考.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4).

[5]刘燕.中国大学奖学金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孙友然.论正面强化与员工的有效激励.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7]王莉.高校的学生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冲突及救济.西南政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张德.组织行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5-156.

第9篇:学校一体化管理范文

一、一体化办学活动取得的基本经验 

1. 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一体化学校领导共同交流学校的发展规划与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就学校教育管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共商学校发展大计,确定工作重点,相互协调,制定一体化办学实施方案,保证工作顺利开展。通过结对发展,办学理念更新了,办学目标明确了,办学品位提高了,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提升了,为城乡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 

2. 增强教师创新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实施“‘强带弱、点带面、城带乡’的区域合作城乡一体提质工程”。重点开展“双优送教”活动,即优秀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深入结对学校送观念、送教研、送培训,使农村学校的教师得到更快的成长,教学质量得到逐步提高。严格执行城乡学校在管理者、教师方面互派支教(顶岗)教师的相关政策。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结对帮扶工作一年一总结。同时,通过网络平台优秀教案、教学经验、教学反思,经常性地开展学习交流。 

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建积极向上学校文化。首先,开展班主任结对活动,从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班队活动开展等方面加强互动交流,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其次,开展了结对学校学生之间的“手拉手”互助互学活动。鼓励倡导一体化学校学生之间或书信往来,或情感交流,或捐款捐物,使受援学校贫困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得到精神、物质和学习上的帮助。再次,利用国庆节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型活动,进一步丰富城乡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师生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精神风貌,增进一体化学校之间的默契。 

二、一体化办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不足 

首先,学校师资相对较少,城乡教师均有到对方学校长期学习的欲望,可是由于课程的压力,教学工作的延续性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交流的广度。其次,城乡学校之间教学硬件和教育教学理念的差距使农村学校的教师在实施“一体化”办学方案,开展教研活动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有效落实还有不足。再次,城乡学校间管理团队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城乡学校各自有着好的管理班子,但这支班子如何形成一个更加强大的管理团队,形成良好的互助,还是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各校的“结对帮扶”工作主要随中心学校工作同步开展,这样做的好处是省时省力,但缺点是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工作依附性和依赖性大,容易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和束缚。最后,一体化办学活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制度建设,许多活动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三、促进活动深入开展的几点做法 

1. 定期互派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对方学校挂职锻炼,促进双方办学理念,管理体系的融合。加强校园网站建设,以此平台加强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校间的共同发展,教师间的共同进步,学生间的共同成长。 

2. 进一步加强城乡学校科研交流,以双方学校科研骨干为核心,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学习交流,实现学校科研突破,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 实行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倾斜式培训培养。增加农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机会和名额,优先支持农村学校教师进入名师工作室,带动农村教师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 

4. 尝试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坚持发挥城区学校优势,名校带动农村学校共同发展,不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开展集团、核心学校和成员学校一体化。采取两所学校“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两所学校变成一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即使没有上面的要求,学校也会自己想办法缩小分校和本部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