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任务驱动教学;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潘金志(1987-),男,福建永春人,福建农林大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旺生(1953-),男,福建南安人,福建农林大学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福建?福州?3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高校精品课程“基本原理概论”建设项目(项目编号:0137a7)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96-02

“基本原理概论”是根据2005年3月、教育部的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新的调整改革方案中确定的新课程。这门课程开设以来,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但也存在着一些教学上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认真总结在该课程教学当中的经验和问题,讲清这门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有益的探讨,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一、“基本原理概论”的部分重难点问题

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干课程,一是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基本原理知识,二是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探索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促进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关于实践唯物主义和哲学的本质特征

哲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哲学素养和知识水平,这是学好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然而要真正理解哲学,必须正确把握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科学地概括为实践唯物主义。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实践唯物主义有不同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师生对哲学本质的把握。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对实践唯物主义和哲学的本质进行重点探讨。

2.关于哲学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事物的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在发展进程中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总的根本看法。在教学当中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发展观的实质,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因此,“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应该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3.关于辩证法也就是的认识论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到:“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的认识论:正是问题的这一‘方面’(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至于其他的者就更不用说了。”①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这个命题揭示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性。显然,这个命题需要把逻辑学、认识论、辩证法三者统一起来理解。在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学当中,要对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进行比较全面地解析。

4.关于历史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人们往往直观地理解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的客体是历史主体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但是历史的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基本特征、以及历史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有待于用基本观点进一步分析。因此,具体讲解历史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知识内容。

二、本课程重难点问题的成因分析

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开设以来,任课教师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等限制,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办学体制不同,对本课程重视程度会存在差异,研究深度也可能不尽相同。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直接关系到他们教学的侧重点;教师的年龄和教学经验也会影响到教学方式和及其效果。

“基本原理概论”论述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物质世界、人类的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等重要理论。内容博大精深、科学性强,有些概念比较抽象难懂,同时又要求理论联系当代实际。这些因素就容易提高对于理论的难度。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学校、教师、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原因,影响到本课程的教学成效和大学生的学习质量,促成了解决“基本原理概论”教学重难点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本课程若干重难点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

“基本原理概论”是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大学生只有全面接受本课程的教育,才能掌握世界观和方法论。然而,本课程中若干重点难点问题的存在,制约着课程的建设、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在此对这些重难点问题的解决作了初步的探索,希望有益于提高本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使之成为大学生喜爱的、终身受益的课程。

第2篇: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第3篇: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青年黑格尔派;绝对精神:物质:群众

《神圣家族》为唯物史观萌芽是因为:一方面,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的影响,仍然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痕迹,“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在异化中,“有产阶级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是被满足的”,而无产阶级得到的则是“非人的生的存现实”[无产阶级反抗私有制是因为无产阶级所处的“达到了违反人性的顶点”的“现代社会的一切生活条件”,使无产阶级“完全丧失了合乎人性的外观”。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自己的哲学是“现实的人道主义”。从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来看,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仍然高度赞扬费尔巴哈,但费尔巴哈的思想已不占主导地位,费尔巴哈的作用也有一定局限性,他被限制在批判和突破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方面。

一、思维与存在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围绕这个中心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而《神圣家族》则全面清算了思辨哲学。首先,马克思坚持了真正的唯物主义,第一次用科学的语言表达了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

在德国近代哲学中,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思辨唯心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点。布鲁诺・鲍威尔一伙把自我意识变成了神化了的绝对主体,认为世界的本质是自我意识,这一本质的属性是批判,自我意识通过批判来促进世界的发展。而所谓的批判的化身则是他们。马克思在批判思辨哲学指出,它通过诡辩,把概念独立化为感性对象的来源和基础,其认识论根源就在于颠倒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马克思也阐明了这种唯心主义观点在实践中的危害性,它“把一切现实的、客观的在我之外存在的链条变成只是主观的在我身内存在的条件,把一切外部感性的斗争变成纯粹的观念的斗争”。

马克思认为,鲍威尔一伙把理论批判看做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鼓吹只要进行批判就能改变一切,这是是荒谬的。在他们那儿,自我意识是世界的本质,改造社会的活动却被归结为批判的批判之类的思维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他们,“难道批判的批判以为,只要它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它能达到对历史现实的认识吗?难道批判的批判以为,它不去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它就能真正地认识这个历史时期吗?”在此马克思已认识到,决定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正确途径是劳动和实践,而不是观念这些感性的东西。

二、历史与群众

马克思针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及其“把历史同自然科学和工业分开”的错误思想指出,要“真正地认识这个历史时期”,就必须认识“其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在这里,生产方式被明确作为认识历史时期的标志,作为理解各历史时期,是一个历史性大突破。

马克思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把精神和群众分开,把全部历史归结为“精神”和“群众”斗争的历史,把“群众”看作历史发展的“障碍”,是使历史运动不成功的主要原因的荒谬做法,并通过对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考察,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如果说革命是不成功的,那么,并不是因为革命‘唤起了’群众的‘热情’,并不是引起了群众的‘关怀’,而是因为对不同于资产阶级的绝大多数群众来说,革命的原则并不代表他们的实际利益,不是他们自己的革命原则,而仅仅是一种‘观念’,因而也仅仅是暂时的热情和表面的热潮之类的东西而绝对批判企图群众的历史,实际是在过去的全部历史,因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活动和思想。”马克思满怀信心地预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从而高度概括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著名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孙伯.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

第4篇: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

比如,高三总复习的教学中,知识的系统化复习和掌握非常重要。但是,分类复习中专题史也好,国别史也好,都很容易停留在知识的条理化阶段,达不到系统化要求。历史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知识的系统化要求,不仅要注意历史现象之间的外在联系,而且更要注意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史专题,如果单纯把散见于课文中的各种赋税制度知识内容列举出来放在一起,这虽便于学生掌握,但它只能是条理化而不是系统化。要实现系统化,就必须搞清楚每一种赋税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结果,各个赋税制度和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时代特点之间的联系,以及中国赋税制度发展趋势与世界古代史上赋税制度发展趋势的比较。表现在社会经济基础中的生产关系方面:商品经济呈现出共同的历史发展轨迹,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共性和规律性,即人身依附关系不断松弛和货币地租逐渐代替实物和劳役地租。只有把具体历史现象之间的这种本质联系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才能给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即立体的历史时空框架结构。

历史教学向能力培养的理性化阶段发展,是建国后中学历史教学发展的一大进步,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客观地反映了在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教育对能力的突出要求,适应了现实发展对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摆正了基础教育中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使历史教育的目的能全面、完整地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又给历史教学本身注入了活力,给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拓展出一个崭新的空间。

历史学的基本思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科学思维方法。不管从任何角度对历史学科能力进行分解都无法离开这一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实际上,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对此已有明确的规定。所以,高中历史教学必须让学生明确教育目的的双重性。

一是实现近期效益,即要使学生能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思维引导下,充分理解、认识历史现象,并能运用这一思维方式主动而科学地去分析、评价、判断历史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水平,有效地提高应试技能。二是实现远期效益,即要使这种思维方法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智能并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对学生在其他各方面的学习和将来工作、生活发生影响,极大地增强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改造学生的思维品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使其受益终身。

考虑到中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思维习惯,是一项艰巨任务,必须考虑中学生的实际来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决不可盲目草率,因为欲速则不达。经验证明,在教学的一开始,把它和教学目的双重性一起交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掌握好这门课必须树立科学历史观,这是一把打开历史科学大门的钥匙。同时要求学生做好养成科学历史思维的心理准备,然后,再有理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期通过潜移默化逐步实现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我把基本的原理归纳成五个方面,姑且称为历史思维方法五原则。

第5篇: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唯物史观 挑战 现代创新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实质和核心所在,同时它构成了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它的诞生“实现了在哲学世界观的变革”①。其理论指导了人类实践活动,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当人类进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进程的大背景中,哲学陷入了普遍的“困境”,唯物史观是否也面临着冲击和挑战?它的发展和创新之路又在哪里呢?

唯物史观的历史沿革与现代挑战

孟庆仁在《现代唯物史观大纲》中,将唯物史观分为经典唯物史观、传统唯物史观和现代唯物史观三个历史阶段。

经典唯物史观及其挑战。经典唯物史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后又为经典作家们在不同程度上进行发展的唯物史观。从主观上说:首先,“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以最后真理为其终点的体系。”②马克思本人也不认为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穷尽了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依照时代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完善与更新,是当代后继者的历史使命。

其次,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在他的思想中把握他所处的时代的产物。当今人类正处于不可抗拒的全球化趋势中,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经典唯物史观应当具有创新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新的问题。

从客观上说:首先,二战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信息科技和生物科技为主要标志的全球性科技革命带来了人类社会的根本性变革,为唯物史观理论模式的转化提供了可能性。在马克思的时代,科学技术主要是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今天则主要代替人的脑力劳动。科学技术从解放人的体力到解放人的智力,这是一个根本的转折,使整个社会的结构和面貌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其次,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时代,这种时代特征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新格局、新特点和新规律,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唯物史观的理论领域。

具体地讲,其一,从全球范围看,当今时代阶级斗争依然存在,但其内容与形式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把所有国家卷进竞争旋涡,科技创新成了发展与竞争的主要手段。国家发展之间的竞争、控制与反控制、文化与价值观的冲突已成为现代国际斗争的主要内容。这种时代内涵与特征,决定了当今时代新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不同国家发展的特殊规律与特殊道路。研究这种规律和发展道路将成为现代唯物史观的主要方向。

其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人类面对许多新的重大问题如核武器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等涉及整个人类命运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运用现代的唯物史观给予解决。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向唯物史观提出了严峻挑战。苏联、东欧剧变,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宣布“历史已经终结”,欢呼“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冷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致力于一种新的即资本主义世界秩序。在此背景下,国际上出现了攻击、否定的社会思潮,反映在历史研究领域就是否定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认为其已经“过时”。

传统唯物史观及其挑战。传统唯物史观是以《斯大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后来在哲学教科书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科书体系。这些教科书追求系统地表述哲学的基本原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哲学的理论体系,对于进行哲学的理论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又还不是哲学理论体系本身,从这样的“哲学体系”出发,容易导致理论同实际脱节,导致教条主义。针对这一现象,在学术界就提出了“重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和“重读马克思”这两种意见。

有的学者提出要“重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如果这个“重构”指的是纠正教科书式僵化体系,在当今时代实践的基础上,重新解读、重建与发展马克思所创立的体系是无可非议的。但我们要明确“体系”应是研究的结果而不是研究的起点,更不是哲学研究的中心。现代唯物史观应该面向现实,关注人生,捕捉和研究时代性的课题。

还有一种意见是“重读马克思”,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的主体性问题,实践在历史观中的地位问题,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机制和实现方式问题,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选择性的关系问题,以及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认识论和价值论问题,都是新时期唯物史观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重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根据当代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新成就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个“重读”必须立足实践,研究新问题,而且不能把我们对传统唯物史观缺点的批判看成是对马克思经典唯物史观的批判。

随着时代的变迁,唯物史观也应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完成从经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现代唯物史观是唯物史观的现代形态,它以经典唯物史观为基础,吸收传统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在现当代条件下丰富、完善和发展。

唯物史观的当代创新

唯物史观创新的方法。唯物史观并不是一种封闭的、主观思辨的逻辑体系,它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宽广道路,因此,要实现唯物史观的创新,完成唯物史观从经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我们要破除对唯物史观的各种附加成份和教条主义的理解,还历史唯物主义本来面貌。比如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统解释中,只强调了阶级斗争学说,忽视了人的学说和实践的学说;只强调革命学说,忽视了建设的学说;只强调了成熟的马克思著作忽视了早期和晚期著作的研究等。面对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正确认识马恩的唯物史观。

其次,在我们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本来面目之后,就要进一步分析这一理论的本身,找出这一理论新的生长点,实现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更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唯物史观进行创新,这种创新并不是对“原典”的重新解释、补充和运用,而是研究和解决创始人没有研究过、或者研究过但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回答的新问题,要把唯物史观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唯物史观的研究领域。

最后,深刻把握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发掘其中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永恒价值的思想,并以此作为新的理论模式的基础。比如实践的思想,系统的思想,人的学说等这些都是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实现唯物史观的创新,完成唯物史观理论模式的转换,其理论出发点是要弘扬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精华与实质,其理论落脚点是要实现唯物史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解释,达到唯物史观和时代精华的视界融合。

唯物史观的创新内容。在认真领会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原义和全面吸收现代文明精华的基础上,我们以创新系统论、创新动力论的思维方式为新的视角,以创新实践论为主线,以人的学说为中心从而实现唯物史观理论的重大创新。

第一,创新实践论是唯物史观的主线,奠定了当代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就是要用实践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用实践来把握现存世界。

第二,创新动力论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实现了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重大创新。

第三,创新系统论是先进的思维方式,是唯物史观新的理论视角。马克思把整个人类社会比作一个有机体,把生产关系看作是一个总体联合体,把人的本质看作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思想把握世界、把握社会,为说明和研究社会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第四,人的全面发展论实现了唯物史观历史价值论的重大创新,是现代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它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创新,实现由经典唯物史观向现代唯物史观的转换。(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注释

第6篇: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伦理;伦理主体;研究范围;价值取向;变革

l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详尽考察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英围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创立新世界观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开端。按照列宁的看法,在1845年写成的《神圣家族》已经“接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思想。在1845年春写成的被恩格斯称为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明确、公开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局限性。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在1845秋年至1846写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的基本观点进行了全面的发挥,第一次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经典表述。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理论贡献,是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列宁称之为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是“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科学的别名”。也正是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才使伦理学第一次真正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的基础之上,从而使伦理思想实现了重大变革。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伦理学科学地阐释了道德起源和本质,确立了道德的主体及伦理学研究的基本视域,明确了道德的作用和价值追求。对于此,伦理学专家和学者多有精辟论述,恕本文不再赘述。除此之外,本文认为,相对于传统伦理学而言,伦理学在伦理主体的地位和内涵、伦理学的研究范围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部实现了重大变革。

一、理清了伦理主体的地位

所谓伦理主体的地位是指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参照系,人在自然中的地位。

在传统社会即农业文明时代,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即天人关系问题上,虽然不乏诸如“人定胜天”、“天人交相胜”之类的呼声,然而这股极为轻微的呼声被淹没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洪流之中。“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主流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天人合一”中的“天”,或者被看成是某种或某几种单纯的自然物质(如水、火、气、原子、五行等)的派生与复归;或者被看成是超越自然之上并被神化了的某种理性(如“理念”、“数”、“上帝”、“上天”、“神”等)的摹仿或分有。“天”统摄着一切。人“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庄子?外篇》),是微不足道的,没有任何独立性和自主性可言,处在一种马克思所谓的“依赖性状态”,既依赖于“人”(包括他人和群体),又依赖于“天”。在“天”这一强大的“利维坦”面前,人只能以奴仆的角色而消极被动地顺从。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着,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也正如萨克塞所说:“自然在耕田人的眼里几乎可以说是效仿的榜样,是阐述人生的模式。”可见,这种人类与自然的原始和谐统一,绝不是一种至善的境界,而是当时生产力极端低下的结果。于是,摆脱奴性,争做主人,就成为了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追求目标,而且这一理想和目标在工业文明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现实。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机械论思维方式的产生。近代机械论思维方式在对自然界的细节描述上“要更正确些”,然而,在主客二分与对立的思维理念指导下,整体的自然变得支离破碎了,“自然界不再是一个有机体,而是一架机器:一架按其字面本来意义的机器,一个被在它之外的理智设计好放在一起,并被驱动着朝一个明确目标去的物体各部分的排列。”在这样的主客关系中,作为主体的人被看成是处于白然之外且高居于自然之上的存在,而作为客体的自然则是供人类改造、服、掠夺、占有和消费的对象。“我们”不再是“自然中的我们”“,自然”也不再是“我们中的自然”;“我们”是自足的主体,“我们”把“自然”抛到“对象”之中,“逐渐地把自然界看作是僵死的、被动的、纯粹的客体”。所以,海德格尔说:“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象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象,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象了。这时,存在者整体便以下述方式被看待,即:唯就存在者被具有表象和制造作用的人摆置而言,存在者才是存在着的。在出现世界图象的地方,实现着一种关于存在者整体的本质性决断。存在者的存在是在存在者之被表象状态中被寻求和发现的。”

第7篇: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对象化劳动;实践;物质生产;教科书体系

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是实践观的思想,实践观的形成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思想革命,这个革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只有认真对马克思早期的几部重要文本加以分析,我们才能真正地明晰实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我们才能全面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内涵。

一、《手稿》中的对象化劳动

众所周知,异化劳动是《手稿》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在第一手稿中通过对工资、资本和地租的考察得出了异化劳动这个概念,由异化劳动所产生的私有财产又加剧了劳动的异化。那么,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可见,这种异化了的劳动并不是马克思认为人所应该有的生存状态。

马克思认为人所应该有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呢?进一步考察第三手稿就可以发现,马克思认为人的本真的存在状态应该是一种对象化劳动,这样的活动是一种非异化的劳动、一种自由自觉地活动;这样的活动使得劳动对象“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这种活动在过程中实现着人的本质,它是实践概念的最原初表达。

二、《提纲》中的实践

在《提纲》中,马克思确立了自己的实践观。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了:对象化劳动是实践概念的最原初表达。实践在《手稿》中还处于萌芽状态,这就是说《手稿》中的对象化劳动与《提纲》中的实践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

以实践为基础,马克思实现了哲学主题的转换。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中首先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缺点,“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旧唯物主义是一种“只见物不见人”的哲学,费尔巴哈虽说也讲人,但他只是把人按照感性的自然对象而非现实的感性活动去理解的,从而就导致了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所发挥,但是唯心主义的弊端就在于,“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通过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者理论“心物二元”根源的批判,马克思得出了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的观点。他认为实践的观点应该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现实过程。马克思通过实践概念实现了其在本体论上的变革,创立了区别于以往其他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这种新哲学的任务正像马克思在《提纲》第十一条所说的那样,问题不在于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世界。

三、《形态》中的物质生产

如果说,《提纲》只是马克思为了把自己思想同费尔巴哈区分开来而所写的大纲式的预备稿的话,那么《形态》则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全面展开。在这个文本中,马克思从物质生产与再生产出发,到人的生产,再从社会生产方式到意识现象对人类历史进行了重新考察。他认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进行物质生产,唯有如此,才能发现历史之为历史的本体论根据:“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并不是在于他们有思想,而是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历史首先是、也只能是一部生产史。

之所以用物质生产来代替实践,这也是马克思思想发展之必然结果,物质生产是人类实践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规定,而实践比物质生产更加地宽泛、涵盖面更广,表述也更具哲学化。这种转变充分印证了此时马克思的思想已经从抽象的哲学思维中“走出”,“走入”到具体的现实社会情境之中,这也正是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新视界的阐发已经没有再从《提纲》的实践出发,而是从社会历史中的物质生产出发”之原因所在。物质生产与实践的进一步细分也凸显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新特质即现实性、具体性和历史性的原则。

四、马克思哲学不是一个僵化的教科书体系

源起于前苏联的哲学教科书体系是由斯大林建构的,而马克思本人并未曾构建过自己的哲学体系。这种有着诸基本原理堆砌之形式、而无马克思思想真谛之体系可以用四句话来简而概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把握的。这种教科书体系甚至还停留在连德国唯心论都没有达到的机械唯物主义水平之上,这样的唯物主义其实质上就是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中所批判的那种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旧唯物主义。

通过对实践在马克思早期文本中演变发展的考察,使我们厘清了实践是如何经由抽象的对象化劳动一步步地演变为具体的物质生产的思想发展过程,也使得我们跟随着马克思经历了一个从《手稿》之人本异化史观到《提纲》之实践唯物主义再到《形态》之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探索,这样一个活生生的思想发展进程绝不是教科书体系所能揭示出来的。抽象的原理只有放入思想史中去考察,才能彰显其真正张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 张一兵.哲学新视界的初始地平[J].南京大学学报,1995(1).

第8篇: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实践观;认识;真理;价值;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212-02

《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要介绍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而实践的观点则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实践观的教学中,笔者认为要讲清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要以实践观的核心范畴即实践为起点,科学把握实践的内涵;第二层次,要厘清实践、认识、真理和价值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第三个层次,就是要阐述实践观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把握实践的科学内涵

关于实践内涵的界定,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有涉及。只有才第一次对实践范畴作出了科学的规定,揭示了实践的本质内涵。然而,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践范畴的论述散见于众多的经典著作中,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把握也是见仁见智,不一而足。现在高校普遍采用的《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对实践界定为“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定义虽指出了主体客体间的认识和实践关系,但没有进一步揭示出实践是一种什么性质、怎样的相互作用,因而显得有些宽泛了。

要准确把握实践的内涵,还要从的文本中来找根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 在这里,马克思批评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理解感性世界的片面性,主张既从人的、主体的方面,又从物的、客体的方面来把握感性世界,强调主体与客体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马克思认为,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一方面主体具有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本质的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受客体本质与规律的规定或制约。这不仅是作为实践活动主体即人的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也是客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表现,这就克服了费尔巴哈只是以“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客体的不足。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改造,马克思认为,一方面主体要受到客体本质与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主体在实践中具有积极能动改造客体的功能。这不仅是主体人的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也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的表现,这就克服了黑格尔神化或“抽象地发展”主体“能动的方面”的缺失。

基于上面的分析,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2]。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就是主体人能够自觉地把外部对象作为他所需要的对象、作为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来加以改造,根据自己的主观要求和价值目标,使客体由自在之物不断地转化成为我之物。实践是人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就是说,人在实践中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它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人不仅构造对象世界,也现实地塑造自身,“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4]总而言之,实践作为人的感性对象性的活动,一方面否定并超越着人和世界的既定状态,另一方面则为人在世界中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可能。通过实践,人与世界形成全面的“为我”关系,人成为“自为”的存在物。可见,实践不仅是人现实地把握世界的方式,还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是人的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

二、厘清实践、认识、真理、价值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在讲这对关系时,可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认识问题上的不同回答入手,导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即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并为实践服务,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受实践的检验。可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实践和真理的关系。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在讲这一对关系时,可先阐明真理是什么,什么样的认识才是真理,说明真理的本质特征及其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突出只有实践才能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当然,人们在实践中也必须遵循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用真理来指导人们更好地实践。这就是实践的真理尺度。

实践和价值的关系。讲述这对关系时,首先要分辨哲学上的价值概念与其他学科所讲的价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概括出哲学上价值概念的内涵及特性。然后分析价值评价的特点和功能,最后引申出实践和价值关系的三层意思:一是实践是价值形成的基础。价值的形成离不开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等基本要素,而这些基本要素无一不是实践造就的。二是实践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才包含有价值,创造价值的源泉只能是社会实践。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单纯的自然物质,只要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其中,也就是说,只要它是不依赖于人类劳动而存在的单纯物质,它就没有价值,因为价值只不过是物化的劳动。”[4] 三是实践的价值尺度,即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遵循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价值目标。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即按科学规律办事,又符合价值尺度即满足人的需要,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另一方面,价值的形成和实现是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的,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总之,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而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真理不断的发展。

三、全面阐述实践观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实践观的理论意义。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一方面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就是说,主体是为了实现一定认识目的而自觉地、主动地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人们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科学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认识就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从而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的伟大变革,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实践观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实践观使哲学思维方式由黑格尔思辨思维方式经费尔巴哈人本思维方式向实践思维方式转变,这是对一切旧哲学根本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人类思维把握存在的根本方式合规律性发展的伟大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次,实践观将传统哲学的抽象辩证法改造为实践的主客体辩证法,从而最终克服了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原则和旧唯物主义机械决定论原则的局限,建立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决定论的方法,为哲学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再次,实践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自然界和历史之间对立的缺陷,既从历史考察自然,也从自然考察历史,确立了“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的唯物史观,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实践观的现实意义。实践观来源于实践,也指导实践,它要求人们不把理论当教条,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走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这无疑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想成为“四有”新人,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掌握的认识工具,牢固树立实践的观点,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积极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只有这样,青年大学生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2]光.如何讲授哲学的实践观[M].北京:教学与研究,1996,(2):27.

第9篇: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

刻舟求剑可笑的做法违背了哲学中物质与运动关系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位物质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整个宇宙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具体说,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人类社会到思维领域,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文中的楚国人,虽然看到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却忽视、否认了它们的运动,是一种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表现。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