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公安文化的内涵、作用
就社会文化角度上说,教育、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都属于社会文化方面的范畴。它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相互交流经验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各种文化都离不开社会科学知识,也就是说科学文化是公安文化中最基础性的。某种程度上看,公安队伍这个群体的文化知识程度高低,直接关联着其政治业务素质。
公安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说是各级公安机关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公安宣传、公安理论、公安政治思想教育等等,是宣传、弘扬公安警察精神、增强公安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载体。
一种文化理念都是为其行业的宗旨、中心工作任务而服务的,公安文化也不例外。其功能和作用具有凝聚警心、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公安机关的综合能力建设。从本质上是要以人为本,核心作用是提高人的素质,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为了建设一支能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高素质的公安队伍。
二、加强公安文化知识建设,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公安文化是公安工作不可缺少的基础,没有科学文化,就不能有效地从事打击、管理、服务等各种职能任务。任何人、任何群体的综合素质,也都是以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的。在新时期科学文化的迅猛发展,各种科学知识和技术,更加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信息社会和传媒时代,必然对加强公安文化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同时加强公安文化建设也是提高公安文化素养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一支知识型的公安队伍,就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法律知识和执法业务水平,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能力,达到精通业务,思想敏捷,反映灵活,能应对各种复杂的事件局面及环境。古人云:“文以明道”。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对于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使人明哲懂理,还能够有益于陶冶情操,培养多种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当前基层现状分析
诚然,公安文化这个概念是非常丰厚的,笔者仅从一个侧面进行探讨。据调查,目前公安队伍中,特别是在基层公安队伍里,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有一半以上比例,应该说这个队伍的文化层次还是较高的。就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一个良好的条件基础。再加上经常不断地接受系统的教育,从整体上是比较优秀的。但也毋庸置疑有极少数由于缺乏学习,素质低下,不仅在工作上无所是是,而且举止不雅,出口脏话连篇,有的在同志间称兄道弟甚至于拜把子,有的在表面上似乎你好我好,但在背后你争我斗,闹不团结等等。这些都表明由于受到低级庸俗文化的冲击及影响,既削弱了队伍的整体战斗力,也严重损害了人民警察的形象。形成和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当然主要是主观不能够认真学习,注重自身修养,也有不注重公安文化建设的因素。我们在队伍建设上,历来主张政治建警、从严治警,如果不注意公安文化对队伍建设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势必也是事与愿违,欲速不达,这就是说必须兼以文化育警。众所周知,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公安工作所担负任务是相当艰巨繁重的,基层公安民警整天忙于业务性工作,在他们的生活中除了工作之外,很少有闲暇的时间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按照要求,基层派出所要有“五小”,可是由于经费短缺等原因,真正能够达到要求的能有多少?就连几千元钱的小阅览室都没有能力办起来,这就很难能够满足公安民警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坚持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推动公安文化建设沿着正确轨道前进,从而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铸造坚强的精神支柱。部长在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公安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公安队伍作为一支拥有170多万人的纪律部队,必须有强大的精神纽带来凝聚警心,必须有共同的信念作为精神支撑”。公安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树立弘扬新时期的人民警察精神,那就是“忠诚可靠、秉公执法、英勇善战、纪律严明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加强领导,深化思想认识。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落实的根本。只有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正确引导全警尤其是领导层对公安文化建设的内涵、重大意义及作用的认识,使其认识到,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公安队伍,就必须大力加强公安文化建设。更要走出错误认识的束缚,不能单纯认为建设公安文化,就是搞些文艺活动、搞搞吹拉弹唱,或者认为文化建设与公安工作、与业务没有关系等等。要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公安文化建设是保证公安队伍一往无前的源泉和动力。
(三)把文化建设作为根本性的任务,坚持长抓不懈。虽然在我们的队伍中绝大部分同志已经取得了文凭,但有些仍存在着文化素养不高的问题,决不能因有了文凭就毕其功于一役,还要从根本上下功夫。科学文化水平是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技能的基础,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犯罪出现智能化,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来应对各种犯罪行为,已经是迫在眉睫,另外也需要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加强理论研究和探讨,增长业务知识才干,使 之在工作中充满活力,就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四)强力灌输,采取组织学习、研讨会、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灌输。增强全员对公安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开展“什么是公安文化、如何建设公安文化和建设什么样的公安文化”的大讨论,通过开展讨论,使大家形成共识,明确建设公安文化的方向,树立新时期公安文化理念观。
(五)以点带面,用典型引路。乘20__年公安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年的东风,结合实际,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特点,发现培养树立典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全面推进。
(六)加大对公安文化建设的投入,从物质条件建设上得到保障,并使之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关键词:基层;廉政文化;对策建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筑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一、博野县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博野县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与加大反腐倡廉工作有机结合,使廉政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更加贴近博野县实际、贴近工作与生活、贴近干部群众,廉政文化的社会覆盖面逐渐扩大,说服力和感染力明显增强,形成了廉政文化建设“七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医院)的工作格局,在全县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注重“三个到位”,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博野县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廉政文化联席会议制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态势。二是制度保障到位。精心策划廉政文化建设内容,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博野县廉政文化“六进”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具体措施,让组织者明白怎么做,让参与者明白做什么。三是宣传发动到位。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及时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系列信息,通过博野廉政在线、博野县政务公开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站、博野县电视台等媒体全方位、立体化报道廉政文化工作组织开展情况,在全县营造了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廉政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2.突出“三个带动”,抓好廉政文化“六进”工作。一是借力带动。结合新农村建设、党务公开、创先争优等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工作。在家庭,以干部家属为教育重点,通过举办家庭助廉座谈会、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评选十佳廉内助等活动,把反腐倡廉的意识和观念渗透到家庭生活中,促进尊廉崇廉践廉社会风尚的形成。二是试点带动。本着试点先行的原则,先后培树了县工商局、交通局两个市级示范点和兴华小学、大北河村等16个县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并根据各单位实际,制定下发了示范点建设标准,要求示范点建设做到有计划、有制度、有活动、有场地、有氛围,努力做到“创建一个,带动一片”。三是示范带动。2014年,在工商局召开了博野县廉政文化进机关现场观摩会,组织全县各单位到廉政文化“六进”工作先进单位进行现场观摩,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3.坚持“三个结合”,推动廉政文化繁荣发展。一是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反腐倡廉教育活动紧密结合。组织举办了廉政书画征集展览、廉政文艺节目汇演、“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演讲比赛、博野县廉政文化暨警示教育图片展、廉政公益广告创意征集、反腐倡廉教育征文、廉政短信征集、反腐倡廉知识竞赛、唱红歌等活动。二是将廉政文化建设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注重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本土化,切实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与宣传部、电视合开办《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专栏,大力宣传全县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典型。编写了《农村干部预防职务犯罪手册》,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农村干部。三是将廉政文化建设与拓展平台紧密结合。开通了“博野廉政在线”网站,充分利用各栏目版块,全面推介博野县反腐倡廉工作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就。强力推进电视平台建设,联合宣传部、检察院、电视台等单位先后在博野县电视台开办了“廉政空间”、“法在身边”、“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等专题栏目,搭建教育平台,扩大廉政文化的宣传范围。
4.实现“三个转化”,彰显廉政文化成效。一是廉政教育内容系统化。将理想信念教育,党纪法规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岗位廉政教育,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及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等融为一体。对党员干部进行全方位、系统化教育,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法纪观念,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廉政文化建设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使廉政文化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三是廉政文化活动经常化。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教化、悟化、感化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为此,我们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坚持经常抓和长期抓,做到常抓常新。日前,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已形成制度化,廉政书画展览已面向大众化,廉政文艺演出活动已步入常态化。
二、经验与启示
总结博野县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经验和实践,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是廉政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前提。基层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一个或几个部门很难取得最佳效果,必须要整合资源、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形成合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才能事半功倍。
2.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是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的办法和途径。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统筹谋划抓普及,突出特色抓亮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才能不断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3.立足实际,争创特色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廉政文化建设能否收到实效,关键在于是否尊重实际,充分考虑党员群众接受程度。必须善于挖掘和整理本地宝贵的廉政教育资源,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喜闻乐见的载体和形式,使广大干部群众乐于参与,易于接受,才能增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博野县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干部群众对廉政文化的内容存在认识模糊,理解不够全面的问题。二是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内容一般化、形式单一化、缺乏时代气息的问题。三是工作部门合力有待加强,气势氛围不够浓厚等等。下一步将以执行力亮剑活动为契机,认真查找博野县廉政文化工作中的短板,积极探索创新,确保廉政文化收到实效。
1.要在提高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上下功夫。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明确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和目标要求;大力宣传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切实加大典型培树力度,进一步规范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真正做到用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要在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本地廉政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敏锐把握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脉搏和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选择新颖、通俗、有效的载体,拓宽工作思路,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博野廉政文化名片,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
3.要在积极探索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廉政规章制度,靠制度管人管事,提升社会对廉政文化的认知感、认同率,着力解决廉政文化建设深层次的问题,不断巩固和扩大廉政文化建设成果。
(作者单位:博野县纪委监察局)
参考文献:
[1] 谭东华等,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难点及其探解[J],学理论,2012
[2] 郑又贤,廉政文化建设的难点及其探解[J],东南学术,2007
[3] 秦馨,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现状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2011
【关键词】 基层文化;社区文化;基层人民
一、基层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是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关键的一环。
1、基层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效能的基本窗口, 基层文化建设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并为他们提供服务,因此,基层文化建设是推动基层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之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可以同时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可见,在经济腾飞的今天,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可以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形成强大的精神推动力。
2、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好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
在和谐社会中,文化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元素,拥有先进文化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今天的文化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不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上, 而是从以往单纯的精神层面上升到了既有精神层面又有物质层面的高度。 鉴于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的现实情况,开展基层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团结、稳定的方针,以多种文化形式加强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构建好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3、基层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文化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可以有力增强普通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 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建设搞好了,文化层次就能够得到提升,进而成为影响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基层文化建设应以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真切的文化实惠为宗旨,以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职能,以先进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为目的。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就是要根据各自所辖的地理环境、人文特点、经济条件,运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方式,不断满足和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社会进步, 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只有使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都得到提高, 才能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达到和谐社会的水平。
二、在和谐社会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作为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 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在当前的情况下,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可以从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展开工作。
1、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做好基层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规划
面对基层文化建设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我们应该加强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的关键,解决由于资金短缺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文化馆、站管理不到位,设施简陋不全面的问题,要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高度,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避免纸上谈兵,空谈不做的行为。因此,我们要脚踏实地,切实为群众着想,制定基层文化设施发展规划,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立较完善的基层文化设施发展体系,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多,更丰实的精神食粮。
2、加强文化队伍建设,着力确保基层文化建设的人才需求
已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开展基层文化建设活动中,活动是载体,设施是基础,队伍是保证。可见,人才是基层文化建设的核心因素,没有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作为保障,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就是空中楼阁。当前,我们应该着力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培养出一大批脚踏实地、辛勤敬业、热心基层文化建设、甘于奉献的基层文化工作者,以及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与艺术专长的文化志愿者, 并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使他们快速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的生力军。
3、优化文化资源配置,积极拓宽渠道实现文化队伍社会化
要想促进基层文化建设工作, 必须建立有利于文化工作者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文化队伍的发现、培养和举荐工作,充分挖掘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巨大的人才资源,拓宽渠道,实现文化工作队伍的社会化。 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发挥好、调动好文化人才的积极性,通过重点培养、重点扶持、表彰激励等方式,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文化机构工作,培育一批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有文艺专长的文化带头人,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4、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建设的法律体系
制度文化建设包括社会法律法规、纪律制度、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社会约定等。制度文化建设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与时俱进,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构,完善法律规章,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法律体系,运用法律手段,探索有效形式,对地方风俗习惯、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确立科学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消费方式, 使基层文化工作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为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 结论
基层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一大组成部分,是加强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的内容,在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新春. 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J].老区建设, 2008,(1).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258-02
党的第十党代会结束后,各地的文化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加强文化建设对于我们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一个国家的兴盛,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富足,文化方面的匮乏,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实现,更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梦更无从谈起。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深深感受到,作为民族之灵、兴国之魂,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处于被淡忘的状态。在当下,与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相反的是,大多数社区的文化建设更趋于停滞状态,这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极不适应。社区基层文化是我们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缺少这一环,新型社区建设便不可能实现。加强文化建设,重点在社区,加强社区文化的建设,满足每个居民对文化的不断需求,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社区文化指的是特定社会区域中人们各方面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它既包括这一区域内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包括该区域内社会成员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习俗、审美方式、娱乐时尚等。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际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有利于满足社区群众文化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广大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居民能够就近就便享受文化服务和参加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对文化的强烈愿望。其次,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组织社区各种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居民参与,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到社区之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社区文明程度。近年来街道各社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吸引了广大社区居民参与,起到了教育社区居民、强化社区精神、培养道德情操的作用。第三,有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社区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协调各单位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增加了交往,得到相互了解,互相协作与配合,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感情交流。人们参加社区文化活动越多,越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自觉维护社区利益,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目前,虽然各级政府和基层文化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发展社区文化,但在其建设中仍存在许多不足。
(一)部分领导在思想上认识不足。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社区文化可有可无,搞社区文化就是随便弄两间麻将室,配一些健身器材,把社区文化建设简单化,单一化。
(二)社区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目前小区建设中专门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配套建设的场所极少,社区居民对此反映强烈。
(三)经费紧缺、设备不足,活动难以开展。经费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础,没有经费购置活动用的设备、器材,文化活动也难以开展。
(四)社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目前社区文化工作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主要靠一些爱好文艺的热心居民,大多情况是离退休的老同志在维持。社区文化管理队伍和服务队伍人才匮乏,缺乏懂文艺、有经验的社会文化工作者。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社区基层文化建设应加强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工作,把社区文化工作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的范围。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设备,积极与辖区单位联系,争取辖区单位将文化活动场所向群众开放。根据群众需要,通过街道文化站与辖区合办各类培训班(如书画、音乐、舞蹈等),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品位,增加社区文化活动内容。让群众能够广泛参与,起到陶冶情操,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的作用。使社区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用健康、易于接受的文化活动占领社区文化阵地。
(二)加快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广大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在居民居住密集的地方,以社区面积和居民人口为基数,按比例增设文体活动场地和文体活动用房,配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多功能活动厅等室内外活动场所。历下区部分社区做的不错,配备有电脑室、图书室等等场所。
(三)多方面筹措经费,确保社区文化活动持续发展。社区文化属公益性事业,完全依赖政府单方投资也不行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解决经费短缺问题。
1、财政给予适当投入。无论在设施建设、设备补助,还是在每年的活动经费上给予适当的投入,并充分利用机关、社团、企业、学校的文化资源,将社区内的场、馆、站、室对居民开放,既补充政府投入的不足,又避免文化活动场所的重复建设及资源浪费。
2、实行低偿服务。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服务项目,实行低收费的办法进行服务管理(如电影、舞会等)。对于社区居民以低于市场价的标准收费,既可达到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目的,又使居民群众能够负担,易于接受。
3、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走“共建、共享”之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利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家庭文化等为外延创造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促进社区文化事业的繁荣。
(四)加强社区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以业余骨干为主、专业人员为辅的社区文化辅导员队伍,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负责组织、指导社区文化活动,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生机与活力。要培育具有社区特色、业务精、素质高的社区文化骨干队伍,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服务,增强社区文化骨干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使之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主力军,社区文化活动的带动人,使社区文化全面活跃起来。要充分发挥社区内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人才集聚的优势,将社区内单位的文化骨干融入社区文化队伍,提升社区文化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要配备有文艺专长,热心于社区文化事业的专职工作人员,参与团队的管理工作。像历下区甸柳一居,就是从区、市级文化馆请专业老师定期来辅导、带队,使各支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升高
(五)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内容。
要坚持贴近社区实际、贴近社区居民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区文化活动,充分考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结合,从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环境美化、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等方面充实社区文化内容,以歌舞音乐、说唱弹奏、琴棋书画、体育竞技等形式进行社区文化传播,想社区居民之所想,应社区居民之所需,解社区居民之所盼,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保持社区文化活动旺盛的生命力,满足不同层次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历下区某些社区做的很好,像甸柳一居社区,就开设有免费的舞蹈队、电脑班、模特队、合唱队、民乐队等等,居民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选择不同的班,该社区的居民普遍具有强烈的幸福感、责任感、满足感,社区更是非常团结、和谐!
(六)推动社区文化服务创新。
关键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问题
Abstract: culture is a society of blood and soul, rural wind civil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social new countryside. At present, China's rural culture is in the "period" and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for cultural development period" to highlight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shouldintegrate social forces, conflict out of dilemma of rural culture, and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to enable farmers to enjoy the fruit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smoothly.
Keywords: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基层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是提高全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的基础性工程,关系到文化改革发展的大局,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是搞好基层政治思想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根基在基层、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但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相比,与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相比,仍显得比较薄弱,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一、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面临社会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挑战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的深刻变革带来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主流与非主流并存,先进与落后交织。总体上看,农民群众的思想是健康的、积极的、向善的,但在某一时段、某一领域、某部分人身上,道德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地方的农村,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宣传文化工作日渐薄弱,功能退化,阵地渐失,出现了“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现象。有的地方,少数基层干部仍然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观念,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结果是经济实力上去了,社会风气却下来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道德底线频频被物质享乐、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所突破。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互助精神淡化,法律意识单薄,诚信缺失,一些陋习恶习,如坑蒙拐骗、弄虚作假、以富欺贫、以强凌弱等现象在一些地方相当严重,农村的道德状况受到冲击,淳朴的乡风、民风、村风受到侵蚀,恶化了农村的道德文化环境。
(二)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面临经费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
近年来,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在逐步增加,但与农村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加上一些地方乡镇财力困难,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到重要的工作日程。文化建设投入经费较少,一些农民文化站年久失修,图书和活动器材、设备奇缺。图书室形同虚设,没有专人负责,没有活动经费,设施简陋不堪。由于农村文化活动单调,农闲时缺少健康的文化活动,农民除了看电视,主要是打麻将和赌牌,还有的靠宗教和封建迷信填补空闲时间,导致农村社会风气复杂化。
(三)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面临队伍素质偏低,人才短缺的困境
农村基层文化工作面广量大,文化工作者专业理论素质偏低,工资待遇比较低,导致基层文化工作者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队伍不稳,更难以吸引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虽然在农村有一批民间文艺队伍,也开展一些群众自发组织的自编自写、自娱自乐、自主参与的文艺活动,由于政府及其文化职能部门缺少对其进行有效地鼓励和指导,致使农村民间文艺队伍生命力不强、影响力不广,爱好吹、拉、弹、跳的骨干愈来愈少,群众文化人才紧缺,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断链”现象。用人机制需求继续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
(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面临产品不足、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的现实
现阶段,富裕起来的农民既需要帮助指导农民致富、维护农民权益方面的知识和书籍,又需要符合农村观众口味,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健康文明、喜闻乐见的演艺文化产品。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产品中,针对城市的产品比较丰富,而面向农村、关注农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却严重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不足,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置严重落后,社会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贫乏,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二、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有效指导,加大扶持力度
繁荣发展农村基层文化必须有阵地,有设施。要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家重大财政项目向农村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电视进万家、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努力使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改观。要按照综合性、多功能和有阵地、有经费、有人员的要求,优化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新路子,扩展功能、共建共用,形成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效应。要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建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基本经费由各级财政承担;同时,制定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资,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二)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的方针
我们的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无论是进行文化建设还是开展文化活动,无论是创作生产文化产品还是提供文化服务,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基层特点、体现群众意愿。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文化饥渴得不到缓解,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无从谈起,也就无法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一定要关注农村社会、农民生活,聚焦农村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以农民为核心,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水平等。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多提供农民群众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多创作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农村生活、激励农民斗志的优秀作品;多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三)挖掘民间文化资源,丰富精神文化产品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一定要注意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切合当地风土人情,切合当地文化传统,真正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要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日,尤其是民族传统节日,因地制宜开展各种民俗活动、传统文化活动,举办农民艺术节、文化大院、文化科技大赛、民俗节、特色旅游节、根雕、绘画、剪纸等乡土特色文化活动,扭转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枯燥、乏味的现象,大力培育地方品牌文化。要大力扶持农民自办文化,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的主体,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推进农村本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民间特色的农村民间文艺和手工艺品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以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夯实队伍基础,提供人才支撑
人才队伍是巩固阵地、做好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保证。要根据农村文化发展的特点,着力培养一支热心农村文化事业、对农民有深厚感觉、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善于引进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使农村宣传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做。要充分发挥“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民间演艺团体的骨干带动作用,重视培养农村文化积极分子和农村文化能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文化部门要同教育、科技、卫生、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个方面密切协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城乡共建、区域共建、工农共建活动,组织各种农业、科技组织,利用农闲时节,对农民进行大规模农业科学与农业技术、文化的培训,支援农村文化建设。要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到农村和社区参加文化志愿者活动,为推动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和爱护基层文化宣传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做出贡献的要给与表彰和奖励。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基层文化建设;不足;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62-01
当今社会,我国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也在不断地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得到了进一步推进。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完善,不仅仅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还要求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而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有利于稳定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目标。
一、基层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观察分析,笔者发现,当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当前我国迅速提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适应。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对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
(一)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
纵观部分地区基层文化建设的人员队伍,不难发现,很多文化建设人员要么是街道居民、离退休人员,要么是村民。文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有些人员的文化素质较高,而却有部分人员缺少文化修养,这导致整个队伍存在着各种意见分歧。同时,基层文化建设人员并没有进行定期培训,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因此文化建设中创新性不足。
(二)经费短缺,投入不足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保证一项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反之,则会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或事物的顺利发展。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各种主客观限制因素的影响,很多地区并没有将基层文化建设纳入财政支出范畴中来,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该地区的基层文化建设事业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更谈不上文化建设的创新。
(三)缺乏全面的基层文化建设认识
纵观当前我国基层文化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当前人们对基层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全面,并没有了解其深刻内涵。例如,有部分群众认为,基层文化建设仅仅是一种个人兴趣,参不参与都没有关系。这种片面的认识使得广大人民群众不能真正了解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意义,从而降低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基层文化建设活动难以顺利开展。
二、基层文化建设的创新途径
(一)创新活动方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因此,在进行基础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从事基层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转变工作态度,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文化活动的方式。同时,必须注意一点,各个文化活动的形式必须与人民群众的兴趣广泛结合起来。例如,在一些社区和村镇,工作人员可以组织一些广场舞或健美操活动,号召人们充分参与进来;此外,还应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例如下乡放电影等,以此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质;在各种节日期间,应结合当地的民俗习惯,组展开展一些具有意义的晚会等。总之,工作人员要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丰富文化建设的活动方式等。
(二)创新投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资金投入不足是当前限制我国基层文化建设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阻碍了我国基层文化建设活动的顺利推进。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创新投资渠道,进一步完善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政府必须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与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并保证各项资金“用之有道”。其次,基层地区要充分利用本地的特色资源及优势,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在大力发展本地经济的同时,促进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当地的文化建设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文化队伍结构,提升文化工作水平
基层文化建设队伍是基层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主体,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未来基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优化文化队伍的结构,提高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其文化工作的水平。首先,要注意引进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他们能够把握文化建设的主流方向,并能为文化建设的创新出谋划策。其次,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领导队伍建设,提高其组织协调能力,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使他们与时俱进。当然,最重要的是,基层单位要采取措施提高整个地区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基层文化建设与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基层文化建设的创新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与配合。尽管这项工程的实现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作为文化建设活动中的一员,我们必须充满信心,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基层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未来,我国的基层文化建设一定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的精神生活将会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基层性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行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利于提升我国整体的群众素质,逐步达到基层群众文化的需求,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本文以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及发展问题作为主要探讨方向,深刻的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问题
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本就与群众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其所开展的建设工作成绩的好坏,能直接的反映出我国的发展潜力及综合性竞争力[1]。因此,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为现今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需不断加强,找寻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由于基层性群众文化建设与群众的利益具较大联系,且此项工作为一项困难性较大、耗费时间长、要求较高的基本型工作。因此要做好此项工作,需最大程度的进行宣传、推广,充分的将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予以运用,以达到增强基层群众的自身科学素养、推进社会文明发展的目的。进一步的对基层群众文化内容予以丰富,使其兼具先进与广泛性,加之多种思想教育活动的同步开展,从而有效促使基层群众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一)文化活动单一
现阶段,我国所开展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多呈现单一、形式化,加之文化商品无法及时供应、活动程序及开展方法复杂,严重导致所开展的文化活动无法满足建设基层群众文化的要求。对参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群众形成了较大的打击,影响其积极性,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另外,现今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多追求于形式化,不能起到引导群众的作用,不仅没有将群众与基层群众文化的距离缩短,而且不利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继续开展。
(二)建设队伍薄弱
多数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队伍都由基层的群众组成,他们本身所具的文化素质并不高,且缺少文化的氛围,加之没有相关的管理及激励性制度约束、管理他们,从而导致文化建设的工作效率低下[2]。这使得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推进工作很难进行,困难重重。
(三)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需要资金的大力投入,资金投入的力度能直接对文化活动的质量造成影响。若可用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资金不充足,则会导致文化活动的经费不足,文化商品与设施无法配备,直接性的影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及方向
(一)加强基层群众的主动性
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其主要对象就是广大的基层群众,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所获得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群众对其的认同及参加度。因此,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时无论是采取何种形式,都需坚持以群众为本的原则。切实从基层群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达到群众的要求为出发点,吸引更多的群众主动积极的参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二)加强基层文化的队伍建设
基层文化队伍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及发展的主要执行者,队伍的管理者应不断对队伍建设予以加强,多配备各方面的骨干,创造出良好的文艺氛围[3]。此外,还可聘请专家级讲师,多开展各式培训活动,从而达到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同时还可建立一些合理且有效的鼓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加强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
各级政府应定期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进展予以了解,并设立专项型经费,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规章予以结合,以确保经费用至实处。各级政府还应加大号召,积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使之了解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及发展的利害关系,以寻求其帮助与配合。
(四)明确基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在社会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广大的基层群众需正确认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且还应主动积极的参与其中。同时,由于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文化流入我国,广大的群众必须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包容和科学化的精神对待此类文化,同时做到始终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其次,广大的群众必须始终以“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态度,多方面的进行和谐社会的构建。其中和谐文化在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和谐文化的建设不是一瞬的事,需广大群众遵循一定步骤,有重点的进行推进,进而创造出满足全国基层人民群众文化建设需求的和谐型文化。
四、结束语
不断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基层群众所需做到的客观性需求,也是建设和谐型社会的重要要素。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最大程度的满足群众的根本利益,还可增强我国在国际中的发展潜力与综合型竞争力。持续性的抓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是一场持久战。
【参考文献】
[1]胡元月.关于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探讨[J].大众文艺,2014,20.
[2]苟勇.关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探讨[J].青春岁月,2013,19.
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文化单位没有经济效益,基础群众文化在国家财政拨款下发挥着社会效益,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财政拨款减少,对基础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影响,又因为这些单位底子薄、硬件差,对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影响。
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措施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使文化工作走向繁荣。只有了解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才能使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对基层文化工作资料的整理归类要让学有专长的人发挥其才能,这样才能保证数据资料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还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基层文化干部队伍,对基层文化进行管理、服务,基层文化干部要以服务基层群众为重点进行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自身素质。
2、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层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主要有图书馆、社区文化馆、村民活动室等,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场所。目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短缺,增加经费是文化建设的基础,首先国家要大力拨款来支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其次,省、县级政府也要加紧资金的投入,还可以多种渠道进行资金筹集来进行文化建设。最后,还可以发动当地的私营企业等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部分经费,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
3、创新基层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
当今社会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在很大程度上使基层群众大开眼界,提高了他们的欣赏水平以及文化活动的参与能力。这样就对群众文化组织形式及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建设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比如,广场舞的兴起让人民群众能积极地参与其中。还可以组织文艺表演、技能比赛、书画展览等多种形式,让基层文化真正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在创新形式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年龄、爱好以及文化水平的差异,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比如,东北的二人转、湖南的花鼓戏还有广场舞、书法、沙画等,要充分挖掘基层群众中的人才,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逐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队伍的素质。
4、加强法制建设,保障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新时期,受多种价值观、文化观的影响,群众文化建设也会受到一些冲击。为了保证文化市场能够健康发展必须加强法制管理,地方政府应把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加强管理监督,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净化文化市场,此外还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基层干部要起到带头的作用,保证基层文化建设在一种健康的状态之下发展。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基层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
近几年来,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滞后,导致了群众的价值观出现问题,文化素养也逐渐下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有利于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杜绝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2.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目前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大部分是来自基层,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这就对基层群众文化基础建设的实施提供了条件,通过基层文化建设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形成良好的理念,让理念层面逐渐转化为行为层面,从而抑制各种不和谐因素的出现。
结语
基层群众文化指的是人民群众的街道或社区一级的群众文化活动,它是我国社会主义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基础环节。对该文化的建设不但关怀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同时更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着直接的关联。因而这就要求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在加强对其建设与发展重视程度的前提下,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将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做好,从而不仅有力地推动人民群众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实现提升,并且更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策探讨
1.坚持以人为本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思路。
人是基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是基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受众者。所以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力与感召力与人的参与度和认可度密切相关。因此,基层群众文化应重视群众这一主体,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基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当中。从本质来说,人们参与到基层文化活动当中,不单单是为了休闲与娱乐,而是希望通过文化活动来了解到更多的社会时事与科技知识,掌握更多的市场信息。所以,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应当以人们的实际需求作为切入点,在建设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将社会时事、科技知识、思想道德教育等内容贯穿到各类文化活动当中,通过健康的格调以及丰富的内容来促使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
2.充分结合实际做好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
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优秀的基层群众文化人才队伍与良好的基层群众文化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基层群众文化设施作为人民群众享受文化生活、进行文化活动的物质环境以及空间,其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期以来,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增长,当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各地的基层群众文化设施普遍面临着设施陈旧落后以及数量不足的局面,这便严重地制约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成效,因而做好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迫在眉睫。对此,笔者认为充分结合实际是做好基层群众文化设施的关键。首先,在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资金中,各地文化部门应在充分结合自身资金力量的情况下通过采取诸如政府投资、社企共建以及引导民间资本建设等多种途径筹措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资金,从而为做好其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在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内容中,文化部门必须在充分结合基层群众文化特点的情况下,采取因地制宜的对策将以往简单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向符合当地群众文化实际的方向转变,例如某地群众较为喜欢阅读,那么我们可以多投入资金建设图书馆,从而有效地提升当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成效。
3.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的建设。
首先,应完善用人制度。合理设置文化建设工作人员的入门门槛,对于工作人员的年龄、学历以及业务水平等都应设置硬性规定,并且通过培训、考核通过后才能够正式上岗。其次,应加强文艺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文艺人才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骨干,所以应当加强培养文艺队伍来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的舞台。再次,应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由于时展日新月异,所以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应紧跟时展的需求,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人才培训计划。对于文化建设队伍中素质好、潜力大、年纪轻、可塑性强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其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其文化业务水平,提升文化建设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基础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带来新的活力。
作者:翟静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