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行为科学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为科学研究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第1篇: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卓越计划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062-02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快,也就产生了教材内容总是落后于实际应用技术的问题,在教材选择上难免存在教材内容与微型计算机硬件的实际严重脱节、 实验设备不配套。那么教改是否在教材的选择就一定得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呢?其实并不诚然;其次,教改在教学内容方面关注了教学内容是注重基础性还是强调先进性的问题,这一分歧也比较大,回答这一问题也不应该有同一或唯一的答案才对;其三,是直接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定位、课程体系建设,特别是实验教学建设有关,也就是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等多方面的教学改革研究问题,这方面研究很多,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此外,也不乏关注教学方法的教改研究,比如主张“精讲多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自主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欲。也有强调课堂教学中要 “给予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机会,教师在其中只需给予及时指导,充分放手让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去探索”等等。近来也有侧重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本文即是沿着研究性学习这一思路,讨论了在践行“卓越计划”中,针对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堂教学采取的教学方法方面举措。

一、探究教学方法的背景与动因

(一)形成“教”与“学”瓶颈

教学实践与调研发现,学生普遍感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难学、难懂,概念抽象、感性认识差,同时,计算机思维以及涉及的软硬件设计更加剧了学生学习的畏惧感。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这当然是一直以来持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因之一。其实,产生这样现状也与初次接触该课程的大多数学生缺乏正确的认知有关,一开始就在心理上为学习这门课设置了一道屏障,所以能否从这个视角来考虑课堂教学方法问题,应该是探究教学方法的一个突破口,找出对策,尝试突破学生感觉难学,老师感觉难教的瓶颈。以此培育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第一任老师,是激发学习最持久的动力来源。

(二)探究教学方法是转型而非优化

2010年国家高等教育启动了围绕工程能力这一核心问题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着力推行符合工程能力培养规律的学习方法,建议按照工程问题、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内容,着力推行基于问题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参与式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可见,教学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改革势在必行。而伴随着“卓越计划”工程教育转型,其教学改革涉及的教学方法改革,也因其要求和着力点不同是转型而非小修小改的优化,其教法应从遵循工程实践、集成与创新为特征研究开来,研究性学习的前提一定是研究性教学,应研究如何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工程能力得以培养、训练、形成和提高。这是最主要的动因。

(三)世界范畴的课堂教学趋势

当今世界课堂教学推崇五大趋势,其一,课堂教学的自主化。它追求的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开展主体性教育就要变被动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期许教师从主角退居到配角的地位,当然这并非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非是强调学生自由化倾向,而是教师在指导下,利用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的一些教学方法来实现的,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输出与输入关系,而是互为输入与输出的双向互动关系。其二,课堂教学合作化。所谓合作化就是通过小班化、小组合作化、伙伴合作化实现个性化教学。卓越计划严格规定了小班授课的目标。第三,课堂教学问题化。追求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第四,课堂教学科学化。追求课堂教学中引入大量课外知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教育。第五,课堂教学未来化。课堂教学也应是素质教育的场所,就是在教学中要渗透乃至加入一些意识,如诚信意识、安全意识、美的意识和科学伦理意识等等,要赋予学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四)结合专业办学的课程定位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以我校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为依据,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为背景,紧密结合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专业“卓越计划”目标,以服务行业工程实际需求为前提,围绕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广泛应用展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建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课程以1.原理(微机工作原理)、方法(硬件设计、编程)、技术(接口)并重;2.软件与硬件结合;3.理论与实践结合三个特点为原则,努力把本课程打造成为一门在理论指导下,偏重于实际应用的课程,为后续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和未来从事工程开发及对接工程打下坚实基础,真正起到桥梁作用。努力以卓越计划”驱动的课程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教学与竞赛”、“教学与科研”、“教学与行业”三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能力、硬件开发能力、编程能力、动手能力之目标。特别是构建以基础类设计带动的综合设计类,并逐步导向创新类设计的“三位一体”、“三个层次”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提倡以工程案例出发的课赛结合、科教结合、校企结合等立体化的实验模式。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等科技活动,做到课赛结合;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做到科教结合;3+1(3年校内,1年企业)“卓越计划”的参加企业实习、实训,做到校企结合。

二、教学方法的实施

(一)发挥语言效力的启发式教学

在透彻讲解内容过程中,精心构思、巧妙设计通俗易懂语言或经典语言运用,启动学生兴趣,并启发相关内容学习举一反三。比如在寄存器时,用衣兜比喻,讲存储器寻址时用教学楼门牌号比喻,讲中断管脚时用学生举手和教师是否回应比喻,说明可屏蔽中断与不可屏蔽中断,而总线操作用学生从上课到下课整个过程来比喻。

(二)留有余地的案例式教学

积极扩展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涉及的案例,留有余地讲解课程内容。例如,讲存储器分段结构时,让学生思考存储器地址空间的分配,这方面不是教学内容,因此需要学生自学解决,从而真正体会程序员编程应考虑的问题,同时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讲微机发展时,启发对微机分类讨论,答案留待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完成;讲了CPU最小模式,则把最大模式作为作业留待学生课后自学,提示下次上课提问。不主张书上的所有内容都由教师课堂上讲,可以留一些便于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学,课上留有悬念让学生课后自行完成。

(三)温故知新的提问对比式教学

采用对比方式,可以找出共性,突出个性,使得难点变得不难,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讲解存储器扩展时,先回顾讲过的26系列和27系列芯片,然后对比,再来讲ROM扩展和RAM扩展,学生就能看出区别来了;再如,讲接口时,对比8255A与8251,从而使学生能深刻理解串口和并口的原理和不同,对比着理解学习,因此很好地掌握了初始化编程,收效明显。

三、结论

为了适应未来课堂教学发展趋势,特别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以及考虑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长期以来存在“教”与“学”的矛盾现状,提出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启发兴趣和贯彻工程能力核心问题为主线,灵活多变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参与、角色扮演等“激发式教学”方法,更多地提出问题;采用案例教学,激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引导学生打破现有思维范式,为适应卓越培养目标,遵循课程定位,以新的切入点,运用多层次、多角度和开放式思维方式解决新形势下遇到的新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红民,王艳.微机原理及应用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9,(5).

[2] 程红,邹甲,李军.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教育创新,2011,(4).

[3]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教改新视野,2010,(17).

第2篇: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文明行为公益宣传动画的传播导向功能

1.文明行为公益宣传动画的理念传播功能动画作为一种宣传的载体,在今天,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动画同时也是一种思想的表现形式。随着全国动漫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动画广告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文明行为公益宣传动画是用动画为表现手段的,是动漫技术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动画经过与媒体的互动发展,不断地走在时代的前沿,与最新的科技﹑最时尚的元素搭配在一起。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动漫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动力,同时也为文明行为公益宣传动画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种方式超越了传统广告媒体创作手法的束缚,展现了超强的、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了人们的兴趣与情感,在信息理念传播的过程中显示了不凡的魅力。文明行为公益宣传动画是一种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又不同于写实艺术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就是从现实中提炼幽默,提炼艺术性。在故事情节上具有宽泛的想象力,富有幽默感,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观赏性。文明行为公益宣传动画具备以下几种传播功能:(1)促进功能。加强人民群众自身的文化需求,使他们增进对文明行为科学的了解,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2)劝服功能。以情景故事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感觉和情感,使他们能够分辨是非,践行文明的行为准则。(3)增强功能。在了解文明行为常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文明行为的认知,提高人民群众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下的精神文明意识。(4)提示功能。在精神文明意识薄弱的群体中,起到警示、引导的作用,使之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文明行为动画公益广告能够更好地将文明行为科学的理念深植于人民群众的心中,为行为科学的宣传提供极富研究价值的传播平台。2.文明行为公益宣传动画的行为导向功能文明行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能够对社会运行方向产生导向功能。文明行为观念是引导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文化观念,文明行为宣传活动是文明行为对社会运行发生影响功能的具体实施途径,文明行为公益宣传动画对于更好地体现当代文化发展的要求,加快行为科学的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人们喜欢公益宣传动画的原因,从根本上来源于情感的共鸣。动画艺术形式在文明行为公益宣传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缓解人民群众的审美疲劳。丰富多彩的视觉画面、充满寓意的故事情节,以及动画形象的夸张表现,能够恰到好处地适应当今人们的心理要求,使观者在轻松愉悦的情形下欣然接受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研究发现,文明行为公益宣传动画的形象性、生动性十分突出,对是与非、对与错、好与坏、正义与罪恶等行为作出明确的判断,指导人们对文明行为的认识。并在文明行为认识的基础上,立足于文明行为所规定的价值观对社会现象作出文明行为评判和正确的评价。文明行为公益宣传动画对文明行为科学的阐述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的举止言行。

文明行为公益宣传动画的地位与影响

第3篇: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相对业绩比较;信号揭示;竞争激发

中图分类号: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4-0000-01

一、引言

激励理论研究的核心就是从减少信息差距出发的,已有研究证明最终业绩与奖惩之间的挂钩程度将会带来巨大的业绩改善,激励机制要起到最好的效果就要将奖惩与努力程度相联系,以往的研究认为相对业绩比较的引用目的就是剔除自然因素对最终业绩的影响,使得努力程度与奖惩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但是这种信号揭示效果并不能完全解释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在此前提下,于是学者开始从别的学科理论下寻找答案,行为科学逐渐映入了视线。为了未来研究的便利,本文将有关相对业绩比较的行为科学视角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

二、相对业绩比较的行为科学基础研究综述

对于相对业绩比较的行为科学研究从triplett(1898)开始,其发现并证明当存在其他人时,目标人将比单独工作表现出更高的努力水平[1]。研究人员对于此问题的解释主要是从两个方向来给出,即机械学说理论与感知导向理论。前者将原因归结为社会影响对人的驱动与激励,而后者则是从个人出发,将目光放在人的心理感受上,其认为当目标人感知到其他人的业绩时目标人会通过学习、对比、归纳等感知过程来提高自身的努力水平与努力效果。Harkins&jackson(1985)则将此理论进一步推进,其认为这种业绩的改进真正来源于被评价者意识到能够跟同伴比较,然后才会促进其学习、对比、模仿等感知过程,假如没有这个比较过程,目标人的业绩提高也是不可能的。[2]为了加强这种效果,委托人通常会将这种比较赋以奖金的形式,以促使人对相互之间的比较更加重视,与之相应的激励效果也越好。Frederickson(1992)则尝试通过将经济学与行为科学融合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并认为同时考虑二者一方面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相对业绩比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研究的内部有效性[3]。

bull(1987)发现当被比较的对象之间能力不均等时,工作能力较强的人的产出水平趋近于经济学框架下推到出来的均衡水平,而能力较差的一方则表现出更高的努力,其产量更是高出均衡水平[4]。这就说明相对业绩比较对能力较劣的一方产生的激励效果更佳,但是一旦这种能力差距过大也会造成不好的后果,Matsumura& shin(2006)发现当对比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过大,实力差的一方意识到即使努力工作也无法获得奖金时候,相对业绩比较所起的正面效果也就大打折扣[5]。Rob& Schweitzer(2004)的研究则表明,事实上这种比较过程是会引发嫉妒并伤害员工之间的情感信任,进而阻碍员工之间的合作、信息分享和相互依赖[6]。这对一个需要合作的业务而言是不利。人为了获得相对业绩的优势从而获得高额的奖金,其互相之间还可能采取破坏竞争对手的努力这一方式[7]。如何减少这种不合作问题最优的方法是Ishida(2006)提出的分组并按照不同组别的业绩排名的方式来进行补偿[7]。但是具体的分组方式、标准并没有被说明,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除此之外,当委托人对人的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的监察时,人之间还会采取合谋,来获取更高的收益,人分别减少各自的努力水平而各个人的薪酬概率分布是不变的,这意味着基于互相之间排名的相对业绩比较失效,委托方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Ishiguro(2004)的建议是引入歧视性政策,给予不同身份的人不同的工资,这种做法实际上也削弱了相对业绩比较的效果[8],爱德华.P.拉齐(2000)则认为可以通过从外部雇佣人员和增加竞争人数的方式来避免[9]。但是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实际上这些措施也并不可靠的。

三、相对业绩比较的行为科学基础研究评述

将相对业绩比较放在行为科学的视角下进行研究发现其作用的方式实际上通过使目标商感知到竞争并作出积极的反应这一方式来实现的,这一方面跟人的感知能力有关,另一方面跟这种比较的传播方式与传播强度有关,人越是能够明显的感知到竞争,则相对业绩比较的效果越好,对于这种竞争的反应方式也是因人而异的,且对于竞争强度的把握也没有一个固定可直接实施的标准,一定的竞争强度下是能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但当委托人对优胜者奖金足够高或者人之间的实力差距足够大时,人将选择阴谋破坏而不是更加努力的方式来获得比较优势,同时当选择努力的成本高于阴谋破坏的成本,人也将采取后者来获得竞争优势,除此之外,这种比较过程还可能对合作与参与比较的各方关系有所妨害。对相对业绩比较的竞争激发效果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理方式,研究人员提出的方案大多是不能兼顾所有的,必须限制于复杂的前提条件下才有效。不同于经济学,凡是涉及到人的科学都是及其复杂的,这也就意味着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Triplett,N.The dynamogenic factors in pace making and competi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898,9(4):507-533.

[2]Harkins.S.G.,Jackson J.M.The role of evaluation in eliminating social loafing[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85,11(4):457-465.

第4篇: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 方法 创新

一、我国当前社会科学中方法论的主要发展趋势

从历史的角度可以看出,我国的自然学科以及社会学科等一些学科都从哲学当中分离出来,而之后又不断的进行分化,如今出现了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断遭受打破,使得边界的划分成为学科交叉及融合成为一种大趋势,在某种意义上,其为大科学时代中的一个基本特征。随着该趋势的出现,有着非常深刻的研究背景,其主要来自于社会科学问题不断的复杂化,为此,今后将需要更为丰富的学科研究思路、工具以及方法。还有就是某种社会学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体系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或者融合时,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概念,进而使其形成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新分支。因此,可以看出,科学方法中的跨学科使用将是一种必然。

二、社会科学面临的挑战及研究方法的创新

对于当代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其社会系统是具有开放性特色的复杂性系统,面临着以下一些挑战:其一,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未知的领域;其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再是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环境,而是由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所形成的复杂性系统;其三,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变得越来越复杂,其分工也将变得越来越细,同时专业化的程度也将会变得更高;其四,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所关联的领域将变得越来越广泛。社会科学在这一研究背景之下,通过采用单一的某种学科是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当前较为复杂的问题。然而,学科交叉及融合,它们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但概念侧重点又存在一定的区别。交叉主要是指汇集,体现的是集成系统科学的思想;融合更加强调的是相互渗透及合为一体,大多数是在生命的层次、质变的层次以及化学的层次进行结合,其体现的是一种综合系统科学思想。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潜在规律为普遍性哲学问题,也就是世界万物之间均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在当前的科学组织管理、科学价值以及科学目标高度统一的信息科学时代,学科融合及交叉可以实现当前社会科学研究在应用层次与理论层次之间的相互融合,突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划分,让社会科研人员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进而使其在方法研究之上进行创新。

在对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引进学科交叉及融合,不仅仅是权宜之计,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一种研究技巧,而是因为当前只有通过采用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才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认识,并提升对复杂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加强对社会研究问题的准确度以及精细化,进而使其能够对复杂性的社会问题进行驾驭。为此,可见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是当前社会科学获取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必然途径。

三、加快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一些建议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我国境内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已渐渐的将复杂系统作为基本理论,统计分析、运筹学以及综合博弈论等一些数学方法,行为科学、多主体的系统、人工社会以及元胞自动机等一些多学科进行交叉的实验计算方法,对我国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的宏微观层次以及多要素行为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影响,其研究的领域涉及到了经济系统的演变、环境的综合管理、公共建设管理以及重大工程的管理等,均取得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成果。通过自己多年对社会科学跨学科的研究,笔者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其一,应从当前的大科学角度来看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加强对社会科研方法创新的认识,认识到学科的融合及交叉在社会科研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地位。

其二,应对综合集成的思想进行深刻的认识,并大力开展一些社会科研方法的创新,进而实现当前社会科研方法的体制。

其三,应进一步对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复杂性系统中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由于这种复杂性的系统,使得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问题不但有了结构性,而且还有半结构性以及无结构性,很好的揭示了当前社会科学研究问题的一些规律。

其四,通过采用多种学科的融合与交叉的方法研究,它的社会科学研究问题不再是个别的研究问题,而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为此,应在宏观上对其进行推动,推动该趋势当中的战略安排以及战略思考,进而使其形成鼓励学科融合及交叉的一种大文化。

其五,应进一步对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进行调整及优化,并对其进行知识体系的培养。通过采用多种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对社会科学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解决。

其六,构建以学科融合及交叉社会科学研究的基地。

其七,营造良好的跨学科社会研究文化学术氛围。

四、结束语

在当前,随着我国科学学术不断的进步,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事业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与发展,同时还可以看到的是在社会科研方法中,采用了多学科的融合及交叉的方式手段,对社会科学研究问题的广度以及深度进行研究,以多学科作为研究的基础,创建出当前大科学社会科研时代的体系,而在人才数量以及能力方面,相比国外水平还有很好的差距。为此,我们应在中央方针的指引下,艰苦奋斗,努力创新,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打开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任平,曹典顺.当代中国哲学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吴元梁.哲学形态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徐竹.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因果机制理论述评[J].哲学动态,2012(3):95-101.

[4] 乔翔.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政治解放思想探析[J]. 唯实. 2012(02)

作者简介:

第5篇: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层面理论;映射语句;最小空间分析;应用语言学研究

1 概述

应用语言学以研究语言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为目的,作为一门实证性的学科,对于各种理论的探索和验证始终都是研究核心。近年来对学习者自身因素如态度、动机、情感等越来越为广大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学者所关注,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目前多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因素分析等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但是作为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者自身的众多内外因素往往相互影响非常复杂,以往这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不能很好地处理多元变量并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层面理论是心理测量学领域使用的一种将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全新研究策略。其数据分析技术,主要是最小空间分析和多元量表分析。这种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地处理多元变量而且不要求数据呈正态分布,能真实地体现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的多样性,为应用语言学研究别是对学习者自身因素的研究中出现的影响因素众多,行为因果关系不清,研究设计不严谨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效地解决方案,有可能为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证性另辟蹊径。

2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层面理论的研究设计的独到之处就是---映射语句。研究者运用映射设计清楚地界定和陈述自己的研究范畴,精确地构建出与研究有关的概念、结构和需要考虑的因素(赵守盈,江新会2007)。映射语句包括研究领域层面、反应范围层面,箭头(表示了领域中的元素与反应范围内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的特定对象被称作目标人群层面。内容层面是指与研究问题有关的观察变量。反应范围层面,由所有可能的应答构成,常见的表示是“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等(赵守盈等2010)。

2.2 结果分析

     在观察研究结果是否能反映研究者预先提出的研究假设时,用得最多的是最小空间分析SSA,即先计算项目或变量之间的两两相关,然后在一个n维的欧氏空间中用点将这些项目表示出来,使得点之间的距离能够代表项目之间的相关关系(或者相似程度关系)。因此,在结果图中,点之间的距离越近它们越相关。然后研究者依据设计将含有共同层面元素的点划入同一个区域。如果确实存在某个区域专门代表了某个元素,则说明这个元素的设计是合理的(赵守盈等2006)。空间中的点代表每个研究对象,而变量根据其性质以不同的方式将空间分割为扇型或者称为楔形、环带或条状等区域,如图1。

     图1  层面理论SSA空间输出图形

    

     在实证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事先构想要测量的某种心理特质的结构模型,模型的空间分割方式代表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某一方面的特性,而这些空间的组合方式直观地呈现出了这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测量工具即问卷中的每个项目就是模型中的点,点间距离表示项目间的关系,越近关系就越密切,反之亦然。点所处的区域就表示该项目所要测量的是这个心理特质的哪个方面。图2是一个假设图形。图形中的具体数字1、2、3、4等表示根据映射语句编制的问卷中的1O个测验项目,即SSA作出的点。层面A中的动机变量将空间分为了4个圆环的区域,层面B中的5种行为特征是一个轴线层面。两个层面叠加一起就构成了一个雷达图。代表项目的各点不规则地散落在雷达图中,表明每个项目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所要测量的是心理特质的哪个方面,从这里研究人员可以轻易地检查出最后所得的实验模型是否与原先预想的研究设计相符。如项目3处于层面A1和B1交叉的区域那就表示该项目测量了个人因素对英语学习主动性的影响程度,而项目4虽然也处于层面A1中但是在与B2交叉的区域,那就表示测量的是个人因素对英语学习持续性的影响程度。

图2  英语学习动机研究假设的雷达结构图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图形进行解释的时候,检测问卷中具体测量同一心理变量的项目是否符合研究设计就是看在图形空间中代表这些项目的点是否聚集在同一区域,以表示它们之间内部一致并且高度相关;如果在问卷中属于同一量表的项目在图形中没有聚集在同一个区域而是远离该区域那就表示这个项目没能达到测量该心理变量的目的。因此,对层面理论输出空间图的解读关注的重点在于代表项目的点聚集时表现出的区域性(regionality)。

3 在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可能的应用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都以实证为主,实证就需要有效的工具而层面理论恰好可以作为这种工具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研究空间:如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可以通过映射语句这种方式加以全面清晰地界定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指导;对已有的测量工具、量表等进行检测以验证问卷的项目设计是否真正符合研究设计的假设测量到了某种心理特质;研究二语习得者的某种心理特质的结构模型已经成为了应用语言学的一大趋势,但是现在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如因素分析等都只能从数据上予以体现不能转换成图形,层面理论正好弥补了这个缺失可以图形甚至是立体结构模型来呈现二语习得者的某种心理特质的结构。前面提到的英语学习动机的例子只是为了能向读者清晰地展示层面理论在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而做的一个简单设计假设。此外,层面理论还能以图形的方式展现不同特征群体的某些心理变量上表现出的差异,这与以往仅仅从平均数、方差等模糊的数据上进行解读相比又更进了一步。由于篇幅有限,有关层面理论在真实研究中应用实例问题,将另行撰文详述。

4小结

    从组织相关概念、界定研究范畴、形成理论框架,设计研究工具,提出研究假设、再用数据分析方法检验假设,这一系列科学严谨的研究策略是层面理论行为科学研究领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今天学科间的交叉、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也愈加频繁,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也不能例外。应用语言学只有不断地从其它研究领域吸取更为科学更为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策略,才能促进这个学科更快更好的发展,相信层面理论的引入必将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秦晓晴. 2007 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研究 [M] 高等教育出版社,36-37

2] 赵守盈,江新会.2006行为科学研究设计与理论建构的一种重要策略——层面理论述评 [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4(2):113-118

第6篇: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管理科学 工程发展 国内外

一、背景

中国从21世纪以来,一直以稳健的步伐发展,但是在该领域,国内基本上是在学习引进西方的理论和方法;而国外许多管理学大师提出的管理科学技术理论都是由实践中总结而来。因此,我们更要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更要注重自己的创新。随着理论研究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旧的领域在逐渐淘汰许多新的领域诞生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研究问题和研究热点也在不断变化。

二、内容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定义基本是一致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覆盖面广,包含了资源优化管理、公共工程组织与管理、不确定性决策研究和项目管理等众多研究领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该学科从定性分析趋向定量化研究,从宏观研究逐步深入到微观研究,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和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与工具,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与科技成就来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以提高管理的效率。该学科的发展趋势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为支撑,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解决管理中的科学决策及风险研究,管理实践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管理的绩效研究,管理的战略研究等。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运筹与管理;其次是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评估技术、复杂性研究和一般管理理论。国外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数量分析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和管理的效率,这些领域一贯以来都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资助。而工业工程、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则更多的被从工程角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

中国管理科学的战略目标为:提高水平、走向世界。提高水平是中国管理科学走向世界所必需的发展过程,而走向世界则是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战略的长期目标。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技术与管理和管理系统工程,其次是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领域。

三、热点问题

1.国外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知识管理、团队管理及信息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系统的哲学属性。

运筹与管理――随机多目标问题及算法、生产系统的调度优化、网络冲突分析和资源罪优分析、交互式组和优化、金融/保险市场的定价模型。

决策与对策理论――多目标决策、不确定性方法、神经网络、多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决策问题、风险和微机决策分析。

组织理论――组织变革与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组织的影响。

管理系统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模拟技术。

评估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造、评估技术在项目投资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应用。

工业工程――并行工程、供应链、人因工程。

信息技术与管理――面向应用的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开发的全面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可扩展数据库模型领域。

2.国内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人性假设及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模式的研究、知识管理的初步理论、基于知识的管理激励。

运筹与管理――动态规划、线性规划、生产系统库存优化理论、多重运输调度算法、各种限制条件下的排队系统。

决策与对策理论――实际管理问题的决策模型、群体决策(委员会决策)问题研究、决策准则、多目标决策、模糊决策、公共选择的方式及决策规则的选择、可拓学在决策中的应用、事元、物元分析与决策过程、博弈分析。

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变革、基于流程和信息技术的组织再造、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

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最优控制、网络计划技术、灰色系统与灰色理论、系统效能分析、系统模拟与仿真方法。

评估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模糊评判、数据包络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风险评估、具体对象的效益与竞争力等指标的评估。

预测技术――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糊预测、数据包络模型、因子分析、灰色预测、遗传算法。

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经济计量模型、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统计方法、投入产出模型、生产要素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工业工程――敏捷制造、ERP、并行工程、生产调度模型、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评价、质量成本模式研究、制造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供应链管理、先进制造系统的抓钩排序问题。

信息技术与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模式与安全研究、组织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技术。

3.国内外的区别

国内在前沿的研究问题上要明显落后于国外,而在一些国内关于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一般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已基本了解了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状况,所以对这些理论的介绍在国内不会成为热点,但其应用研究在国内还有前景。国内的资助机构应加强对研究热点问题的资助,因为研究热点与管理实践联系得最紧密,而且也容易在管理实践中产生效益。特别是那些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其所在领域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起到示范作用。

四、结语

第7篇: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鄱阳湖生态经济

        (1)微生物絮凝剂对电镀废水的处理研究 张蔚萍 刘燕 侯梦然

        (5)鄱阳湖区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探讨 张新华 杨期勇 王慧娟

        (10)鄱阳湖水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模式思考 杨期勇 张新华 黄卫

        (15)九江市“山江湖”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熊晓蔚 阎朝兵 段宝斌

        社区医学教育

        (18)社会转型期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探究 梁光霞

        (22)医学检验专业《临床细胞学》课程改革构想 刘怀 荀春华 胡志坚

        工程科学与技术

        (26)苯乙烯压缩机填料密封泄漏原因及其改进 林伟明 宋士华 刘良文

        (30)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线粒体电镜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林雯

        (35)时间序列等距离粗集预测模型研究 赖松兆

        (40)kks编码系统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李海滨

        (43)服务器虚拟化在高校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陈滨

        (47)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分析和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 李红丽

        (49)oracle rac 技术在校园一卡通网络中的应用 王志飞 李刚

        数理科学

        (52)关于变上限积分函数的两条定理及应用比较 闫瑞玲

        (55)三元切触有理插值新型构造方法 马锦锦

        (58)kmpn的全色数和邻强边色数 雷波

        (61)例析平面方程的形式和解法 冯园新

        (64)复变函数虚数的应用探讨 张双林

        基础医学

        (67)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 何丁文 殷嫦嫦 殷明

        (71)藜蒿总黄酮对顺铂化疗增敏效应的研究 何观平 邱国胜 李玲苇 杨世伟 任红梁 曹俊

        临床医学

        (74)2009~2011年九江市某医院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陈波

        (76)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60例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王延玉 阮燕山 蔡业清

        (79)胸腔镜及其辅助下小切口治疗大疱性肺气肿的对比分析 郭颖

        (81)疑似丙肝患者丙肝抗体、hcv—rna及alt结果分析 陈越 王建国

        (83)无痛胃镜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36例疗效分析 李宏韬 蔡长春 梅万甜

        (85)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尿潴留60例疗效观察 秦晓云 刘春华

        (87)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及局部注射甲氨蝶呤25例临床报道 韩再香 李萍 万冬强

        (88)介入治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观察 邱玲蜊 余静 何花

     &n

bsp;  (90)不同中药方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梁光造

        (92)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桑卫东

        (95)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张道武

        护理学

        (98)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内涵认知的比较研究 胡颖

        (103)综合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 袁小荣

        (105)免钛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对策 袁荣华

        心理行为科学

        (107)软式排球运动对大学生行为抑制影响探析 甘正永 辛杰瑾

        (110)基于神经科学研究范式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趋向 刘映杰

        教育教学

        (114)中部地区地方高校旅游开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代表性高校为例 叶仰蓬

        (117)教育仿真软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郑小斌

        (120)从电子设计大赛看大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 陈朝峰 郭书超 查代奉

        (123)地方工科类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郭景娟 徐蓓 胡芳

        (126)“互惠合作”在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茆飞霞

        无

第8篇: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社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社会科学研究面临以下几个挑战[3]:(1)研究目标是探索未知领域;(2)研究对象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或者是人类社会,而是由人类、社会与自然构成的复合系统;(3)研究组织越来越复杂,随着大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研究组织已由单一科研机构或科学家组成科学研究群体;(4)研究问题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例如,重大工程管理问题中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而且涉及社会、经济、环境与人文领域,干系人不仅有政府、企业,而且关系到数量巨大的公众,因此,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常因所研究的问题变量多、随机性强以及要素关联复杂而无法建立数学模型或无法求解。至于单纯的定性方法更缺乏分析问题的深刻性与精细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复杂问题面前的“窘迫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单纯利用某一门学科知识不能很好地、甚至不能够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科学问题。

学科交叉与融合是两个有紧密关联而侧重点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交叉,主要指汇集,反映的是系统科学中的“集成”思想;融合,更强调相互渗透、合为一体,更多的是在化学层次、生命层次、质变层次上的结合,反映的是系统科学中的“综合”思想。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背后隐藏的是普遍性的哲学规律,即世界万物都是相互融合与相互作用的。在科学目标、科学价值以及科学组织管理层次高度统一的“大科学”时代,学科交叉与融合实现了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层次以及基础和应用层次的相互融合,打破了传统学科的划分,使社会科学研究者获得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从而在方法论上实现创新。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对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既包括宏观问题,也包括微观问题;既包含结构性问题,也包含非结构性问题;既包含可定量的问题,也包含难以定量的定性问题;即使一个领域的同一类问题,也有研究目的不同、研究视角不同、研究者学术偏好不同的差异性,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不能只依一个理念、从一种角度、用一种方法、使一种工具就能解决问题,特别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面对的社会现象与问题较为复杂,这就更需要在研究过程中,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科学理论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人与计算机相结合,并使这些结合相互渗透、合为一体,即形成“融合”,融合不仅能涌现出新的前所未有的研究能力,还能涌现出前所未有新的学科分支与学科领域。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中大量复杂性、跨领域性和综合性问题的不断涌现,当代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进行前瞻性探索时往往需要借鉴于其他相关科学领域。这种借鉴,不仅仅局限于社会科学领域内,通常还会涉及自然科学、科学技术,这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典型特征。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大力推动学科融合与交叉,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单纯的研究技巧,而是因为只有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才能产生新的认识与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增强对社会问题研究的精细化与准确度,进而提高对社会问题复杂性的预见性和驾驭力,因此,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一条重要途径,许多成功案例表明“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边缘发现科学问题,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过程中解决科学问题”已成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由此可见,社会科学研究运用学科交叉与融合,充分体现了系统科学思想中集成与综合,在集成之上综合,在综合之上集成,即运用综合集成思想。系统科学中的综合集成思想是我国以钱学森为首的系统科学家历经几十年探索提出的认识、研究和处理复杂系统问题、体现东方哲学智慧与文化特征的方法论。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开展学科交叉与融合需要充分运用综合集成思想,以“定性定量、科学实验、虚实结合、综合集成”为指导原则。当前,实现交叉与学科融合主要有两种途径:(1)以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为契机而将多种学科聚集在一起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模式;(2)通过开设多课程知识点的综合课程来实现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高校交叉学科教育模式。

二、实践体会: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指导原则

自上世纪末,学者们在研究工作中就不断发现和体会到所研究的社会科学问题日趋复杂,如大范围环境治理问题、重大工程管理问题等都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而且涉及社会、经济、环境与人文领域,干系人不仅有政府、企业,而且关系到数量巨大的公众,因此,常因问题变量多、随机性强以及要素关联复杂而无法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至于单纯的定性方法更缺乏分析问题的深刻性与精细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复杂社会问题研究面前的“窘迫性”。近年来,国内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以复杂系统为基本理论,综合博弈论、运筹学和统计分析等数学方法、人工社会、元胞自动机、多主体系统、心理学、行为科学、文化基因等多学科交叉的计算实验方法开展对复杂社会系统多要素行为、宏微观层次之间相互影响以及系统整体状态演化规律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经济系统演化、公共管理、环境综合治理、重大工程管理等,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回顾和总结多年来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探索,本文形成了以下几点建议。

(1)从现代“大科学”时代的高度来认识基于学科融合与交叉的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重要性,要认识到学科交叉与融合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总体上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学科领域看,它既涉及对社会系统与社会科学问题的科学认识,又关系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在当代大科学时代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的动力学机制,还关系到现代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知识结构设计等;从政策角度看,它涉及发展和繁荣社会科学的战略思考和安排,又关系到相应的政策设计与落实,还关系到能充分体现这些战略与政策的具体规划与执行,更要创造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和有利于多学科人才协同工作的文化氛围。

(2)要深刻认识到,在综合集成思想指导下,大力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创新,并形成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新的方法论体系,它不仅包含着对社会科学研究问题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创新,还要求研究人员在方法论创新的基础上形成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技术、工具的“落地”,实现方法论到方法的转换,以及新的方法在解释现象、揭示规律和指导实践等社会科学研究实际应用中的成功应用,很难讲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创新是成功的。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创新其实质是关于科学哲学的多层次、整体性的反思和变革,而不能仅仅认为是一些研究方法的改进和新技巧的采用。

(3)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当代社会科学问题的系统复杂性。正是这种系统复杂性,使得社会科学问题既有结构性又有半结构或无结构性、既有同构又有异构、既有同步又有异步、既有静态又有动态、既有稳势又有演化、既有物理又有事理还有人理,因此,必须要区分不同场合、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才能更准确、更透彻、更精细地揭示社会科学问题的本质、发现规律、解释现象、指导实践。

(4)运用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不是个别问题的研究“技巧”,而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大趋势,因此,需要有宏观上推动这一大趋势的战略思考与战略安排,以逐步形成促进、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大气候、大环境、大制度和大文化。

(5)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运用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方法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关键是人才。这样的人才除了要有“大科学”理念外,还要有较广阔的知识面并掌握跨学科研究问题的技术与方法,如果一个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整个受教育阶段仅仅接受传统的“文科”知识教育与训练,对文科之外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特别是对现代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基本不知或知之甚少,那他必然很难在一个复杂社会科学问题面前能够产生跨学科研究的联想,更无力运用多学科手段来分析、解决问题。应该说,目前现状不容乐观,现在大学的社科人才培养还较严重地表现出学科割裂现象,相比而言,现在的理工科专业倒比较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相反,人文社科专业很少开设理工知识课程,如果这样的情况不加改变,大量年青的人文社科新生力量在学科交叉与融合问题上必然“先天不足”,一谈学科交叉与融合就容易“心虚”与“乏力”,这一状况应引起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6)应当建立若干以学科交叉与融合为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并不意味着任何单位、任何团队、任何个人在研究工作中都必须运用学科交叉与融合方法,这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但从整体上讲,在我国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选择若干有基础、有能力、有经验的单位和部门,建立以学科交叉与融合为主要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让他们专注地、持续地开展相关研究是必要的,这些基地既能够成为我国跨学科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基地,又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广和示范作用。

(7)大力营造有利于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文化氛围。跨学科研究是一件创新性极强的工作,首先,跨学科研究的问题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本身就具有研究的难度。另外,跨学科又涉及多方面的系统整合,又有一系列新的复杂问题要解决。因此,从事跨学科研究必然有较大的风险,取得创新性成果的时间一般也较长,因此,如果研究价值观不科学、不辩证,在衡量科学成果的指标时唯论文数量、或过于短视或急功近利,都容易使人浮躁、逼人追求“捷径”,而使人不愿意作艰苦的跨学科的创新性研究,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出现,需要我们对研究人员的业绩考核、对研究成果的认定以及对研究中出现的失败都要有更科学、辩证、宽容的态度,真正让跨学科创新文化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以体现并蔚然成风。

三、结语

第9篇: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组织管理 人为掌控 管理人 制度形塑

前言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组织管理理论诞生时起,组织管理理论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进程。在各种组织管理理论层出不穷的历程中,与不同历史背景相结合的组织管理理论彰显了其独特的“活力”和“局限”。综观这段历程,不断创新中的组织管理理论呈现出一些潜在的思维逻辑与路径。在日常的组织管理活动中,要实现高效能的管理,理清组织管理理论背后的逻辑显得尤为必要。

组织管理理论的逻辑

在20世纪初泰勒(F.W.Taylor)的科学管理之前,组织管理总的呈现出无规则性和经验性。也正是基于此,泰勒、法约尔和韦伯时代的管理才被看作是科学管理的开端。这种开端的标志从思维层次上讲主要是建立科学研究的理论假设。在科学管理阶段,组织管理的核心思维逻辑是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经济人”。企业把工人当作“经济人”,企业的各种标准化的管理方式,比如,工人的标准化的工作程序、企业中层管理者的工作原则等,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一种管理逻辑,在大幅度地提高了资方与劳方的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弱化了劳资矛盾和改善了劳资关系。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伴随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和劳工立法的不断完善,工人的工资水平和福利都获得了大幅度的改善。在“现代性”的背景下,著名的“霍桑实验”使得科学管理理论“经济人”的逻辑变量显得黯然失色,而取而代之的“社会人”的假设更能提高组织的效能。在“社会人”的逻辑变量下,要求组织管理者应注重组织成员的社会与心理需求,并积极与组织成员保持沟通,应注重对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的监督与管理。在行为科学管理阶段,“社会人”的变量操作扩展了组织管理的领域,使组织管理理论进入社会层面,使组织管理者意识到影响组织效能的因素包括大量的社会心理变量。因此,充分了解组织成员的社会需求,努力建立“伙伴式”的协作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的效率。

随着运筹学、控制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快速发展,组织管理理论进入了一个“后现代”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系统与权变理论成为其核心代表。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视“管理”为“决策”,将“决策”的实施也看作是决策过程。他的组织理论的思维变量是“管理人”,管理人是追求“满意值”,而不是追求“经济人”的“最高值”(赫伯特・西蒙,1988)。“管理人”的思维逻辑针对的是宏观多变的组织发展环境和微观复杂的个性化组织成员。因此,无论是组织的发展,还是组织成员的管理,都没有明确的规范变量操作,也无统一的管理手段与方法,权变显然成为了一种“最好的方法”。但是,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随机应变、因地制宜。这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设计出能够充分应对充满市场风险的组织结构;二是如何激发具有多种不同面向与个性的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然而,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组织管理者的专业技能与工作经验,组织管理者的这些特长又充分表现出大量的“人为化”的痕迹,即通过其主体思考与经验去“人为掌控”组织环境和组织成员。

“企业再造”思潮与制度主义管理理论逻辑

随着组织研究的不同深入,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外部的、内部的、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等各种因素都纳入到组织管理理论的视野。在面对这些多样的、复杂的、充满着“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的因素时,组织管理理论的思维逻辑越来越从“变量操作”向“人为掌控”转变,组织管理的路径也越来越从“规范设置”向“模糊权变”迈进。

尽管这样一种“个性化”和“人为化”的组织理论的发展脉络,显得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具有解释力与适用力,但是,它却直接导致了组织管理的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在应对组织的诸多不确定的风险时,后续的组织管理理论学派做了大量的努力与尝试,其中较为突出的要属“企业再造”思潮和制度主义管理理论。

(一)“企业再造”思潮

“企业再造”思潮是以“一切从头开始”的气魄重新设计组织的结构,再造企业的业务流程、成员关系、正式群体、劳资行动方式等内容,以便企业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而减少组织管理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见,“企业再造”思潮给组织管理者提供了一种“从头来过”的组织管理策略。然而,它没有说明的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与方式实现“企业再造”。在这一方面,制度主义管理理论显然起到了一种完善的作用。以塞尔兹尼克(Selznick,1949)和帕森斯(Parsons,1960)为代表的早期制度主义理论家,指出要将组织的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纳入组织研究中去,强调制度的管理性和规范性特征。

(二)制度主义管理理论

20世纪70年代的新制度主义进一步强调了先验图式(schemas)、典型化和文体的因素,认为这些因素在形塑组织结构和行为上扮演着重要的、独立的角色(Scott,2001a)。新旧两种制度主义都在不同层面强调了组织的同质性和制度化的稳定性,组织的同质性说明了制度的价值,而制度化的稳定效果则凸显了其应对风险的能力。

在思维逻辑上,制度学派反对新古典经济学和理性选择理论关于理基本假设,指出人类的许多行为无法用理假设来分析,人的行为不受功利主义的驱动,而是在强制、模仿以及规范的压力下,更多地出于合法性的考虑,或是认知方面的原因而趋同。理本身的选择偏好来自制度,而不是一种先验的、外在的存在。制度化的理性神话与制度本身的规范都以内生的形式,建构理的选择偏好。制度主义强调了组织成员的效率来自于制度的压力与规范。因而,从这一角度来说,制度主义的思维逻辑是将组织成员看作是“制度人”,“制度人”是在制度空间中去寻求合法性行动及其效率的。

综观组织管理理论发展的历程,组织管理的思维逻辑主要经历着“经济人”―“社会人”―“管理人”等变量操作与转换,并且显得越来越“人为掌控”。组织管理的发展路径也从“标准化”的规范设置向“人性化”与“个性化”的“模糊权变”迈进。在面对这一系列的不确定性风险时,新制度主义管理理论的“制度人”思维逻辑和“去个性化”的发展路径为组织管理增添了确定性和稳定性。组织管理主要流派及其管理思维逻辑与发展路径如表1所示。

重构制度及其形塑价值

总体而言,制度充斥着组织管理理论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并且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勒的理论之所以被看作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开端,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他把制度化思想带到管理实践中去―“过去,人是第一要素,将来体制则是第一要素。这绝不是说不需要伟大的人物。相反,任何一种好的制度的首要目标必须是造就和发展第一流的人才”(泰勒,2007)。在泰勒之前,组织的规模较小,传统组织管理无章可循,并且充满了“经验性”和“无规则性”。泰勒则通过制度化将经验式的组织管理规范化,并且在一系列日常生产的标准化过程中将组织管理科学化,彰显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开创性”和“科学性”。在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和组织成员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这种过于刚性的制度化组织管理方式越来越显示其不足―组织环境适应能力差和组织成员工作效率不高。

在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研究组织成员的心理与社会需求,对“人性”进行“假定”显得日益重要。通过对人性的探讨,进而将组织成员进行类型化,再通过更多的社会手段,比如职位的安排,升迁的安排,人际关系的安排等等,最大化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一种具体工作方法表明,要么是原有的组织规章及其制度无法充分供给或满足组织成员的需求,要么是组织日常管理中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因此,在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流派看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直接涉及到组织制度本身的缺陷和组织管理过程中的缺陷。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制度主义管理理论提供了一种超越泰勒的路径。这些理论认为,制度是“能约束行动并提供秩序的共享规则体系,这个规则体系既限制主体追求最佳结果的企图和能力,又为一些自身利益受到通行的奖惩体制保护的社会集团提供特权”(DiMaggio and Powell,1991)。尽管制度本身具有“惰性”与“外化”的缺失,但是,在降低组织管理风险和形塑组织秩序方面,除了制度以外似乎没有比它更有效的方法了。这里涉及到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去设置和重构制度,显然刚性的制度、供给不足的制度、模糊化的制度所反映的实质是建立灵活的制度,即富有弹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灵活的制度是对泰勒的刚性制度的一种超越,是与后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相适应的,也是与异质性的组织成员相适应的。同样,当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多样化的区分和微观的激励机制去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也是靠不住的。因此,在组织成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上,制度的整体设置比不断变化的规则更具有降低组织不确定性风险的优势,更能激发组织中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图1所示。

回顾组织管理理论发展的脉络,解决组织的适应性和组织成员积极性的问题始终是组织理论发展和创新的动力。尽管不同时期的管理理论流派对制度的作用和认知有所不同,但是,这一问题的解决始终都能找到制度的身影,这充分体现出制度形塑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Selznick, P. TVA and the Grass Roots. Berkeley/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 1949

3.Parsons, T. 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Modern Societies. Glencoe, IL: Free Press,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