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范文

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

第1篇: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范文

关键词:寄宿制;德育;管理

一、当前住校生管理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分析

1.学生年龄上的低龄化,对提高其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当前,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一般在12岁左右,如四中最大的13岁,最小的11岁。这些年幼的学生,之前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没有集体生活的经历,生活上相对比较散漫,行为上比较放纵,尚未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和习惯,而一旦离开父母从农村到城市正式开始集体生活,从被照顾转为自我管理就面临诸多不适。据抽样调查,四中刚入校学生,81.5%的在家从未自己动手洗过衣服,60%的学生都是父母兑好热水洗脚。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管理提出了挑战。

2.学习生活环境上的差异化,对引导学生自我掌控提出了挑战。从农村到城市学习,网吧、游戏机室、迪厅、酒吧等这些娱乐场所以及繁华的城市商业,对这些刚入城的农村学生来说,无疑充满了新鲜感和刺激感,容易将其从健康的学习生活吸引到光怪陆离的外界社会,进而迷失自我。据统计,四中1.5公里范围内,有网吧2家,有游戏机室1家;初一刚进校的学生,99%的学生对来到城市学习表示兴奋,而90%的学生对城市不熟悉,其中10%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来到城市。

3.放假回家上的统一化,对确保学生安全出行提出了挑战。从四中情况来看,目前采取的是“集中时间上课、错峰安排回家、巧借社会资源”的制度,即连续上课10天,统一放假4天,统筹联系公交公司班车,分批次逐步安排学生回家(因学生众多,学校不可能通过购买等形式购置属于学校自己的车辆)。虽然这种模式较好的解决了学生回家的问题,但也存在公交车辆车况及保养状况监管难、公交司机素质不高开快车、沿途临时拉客等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管理力量上的薄弱化,对长效机制建立和落实提出了挑战。目前,住宿制学校普遍住宿学生较多,而本身宿管人员不足,如四中有住宿学生2900多人,宿管人员14人,平均200多个学生才有一个老师。在这种情形下,住宿管理更多倾向学生吃、喝、睡的事务,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对学生性格、习惯、心理的辅导难免不足。

二、加强住校生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坚持以情动人,关注住校生的学习生活。初中生处在生理、心理快速发育的阶段,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的生活难题以及迷茫、困惑需要有人点拨和帮助。要在生活上给予热情的关怀、周到的照顾,通过集体辅导、手把手、学生互助等方式,通过生活点滴给予关心和帮助,给予热情的关怀,注重培育学生生活的自理能力,让学生在温暖中学会成长。特别是要关注单亲家庭、生活困难家庭的学生,注重帮助解决困难,引导其正确面对人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性格。

2.坚持以理服人,做到正确引导。管理必然会出现矛盾,而处理矛盾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实际操作中,对问题处理度的把握非常重要,是一个讲究艺术的问题,如何做到既处理好问题,让学生心服口服,又能有很好的效果非常关键。要讲清道理,很多时候学生违纪是偶然的,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能清醒认识到错误,并主动接受教育,关键是要向学生分析错误的性质及原因。要严格纪律,认真按照作息时间规定,督促学生认真履行,特别是要看牢严防学生进入娱乐场所,对遵守纪律情况要有奖惩措施。

3.坚持以规约人,不断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规范住校生行为的保证。特别是新生入校,要强化学生相关规章制度,对住校生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并把要求具体化,使他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建立完善的宿舍管理制度,就学生在宿舍活动、内务管理、生活用具及物品摆放、内务检查评比、奖励和处罚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加强班主任对宿舍检查力度,配备专门的生活管理老师对学生执行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和指导,加强住校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第2篇: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范文

在小学德育规范教育管理中,学校和教师为了完成管理任务,制定了一系列烦冗复杂的管理制度,例如,《班规》《学习行为管理》《劳动卫生管理》等来约束学生,还有更多没有形成制度的口头警告,如不准学生上课讲话吃东西,不允许学生打断教师上课等,繁杂的规章制度,虽然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步退化,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与我国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发展目标是相悖的。虽然规范管理和自主性培养之间存在着很多的矛盾,但是,德育规范教育管理的出发点更多地是为了学生在学校的安全考虑,例如,不准学生在楼道间打闹,以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学校和教师要给学生一些空间,让学生在安全的空间内自由活动,在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二、校园文化的需求是德育规范教育和学生自主发展的必要因素

1.思想层次的升华运用到德育规范教育

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明确德育规范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校园文化宣传中,要加大对规范教育的宣传力度,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乐观、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即使在宣传的过程中会引起部分学生的不满,也不要放弃对校园文化的宣传。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慢慢接受学校的道德规范教育。

2.宣传积极思想,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在校园文化宣传中,要将“绿色德育、绿色教育、绿色培养、绿色规范”的思想作为宣传重点,将“代表积极快乐身心健康成长的绿色理念”纳入到校园文化管理中来。学校的德育规范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发展的高效率的德育手段,让学生健康成长。在日常教学中,要多宣传一些积极向上的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不畏艰险,勇攀高峰。

三、德育规范和学生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

1.教师在小学德育规范教育中的责任和任务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在德育中,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也会影响到学生。日常教学中,如果教师想要让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师就必须做出表率,要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基础上,再去要求学生。德育工作中,教师必须要有公平公正的办事态度,学生取得了成绩,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此外,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最后,还要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避免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做一件事之前,是应该先思考,还是应该先行动。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不可一概而论。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采取“先思考后行动”的教育方法,因为,这些孩子的心智已逐渐走向成熟,可以先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不足,再采取行动,扬长避短。而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就可以采取“先行动后思考”的教育方法,由于低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完整的是非观念,对他们讲道理,他们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对此,教师只要告诉他们怎么做就可以了。最后,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有奖有罚、松弛有度的原则,达到“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的教学目的。

2.小学德育规范管理教育对学生应该要求的标准

第3篇: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教育;成长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的重要性

1.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很迅速

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小学生在注意力方面、记忆方面、以及学习兴趣方面和思维方面发展的都很迅速。有些学者发现在7~10岁注意力集中时间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的为30分钟,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随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注意力范围慢慢扩大、脑子的灵活度越来越强。所以在给不同阶段的年龄的小学生上课时,要适当调动气氛,活跃孩子们的肢体语言,让孩子们快乐的参与到学习当中,使之让孩子们在心理健康成长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小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更是变化的非常快,例如在低年级的孩子们喜欢画画,三年级的孩子们就开始独立喜欢足球、跑步。在记忆方面,低年级的孩子们只是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接触自己喜欢的事物,在不经意间去记忆一些自己脑海里的“回忆”,然而高年级的孩子们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记住自己想要记住的事物。所以,当作为一名教师授课时,我们应当明确听课人的年龄在哪一个阶段,只要这样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才能更好的让孩子们吸收知识,更好的利用小学生心理发展很迅速这个特点。在思维方面,低年级的孩子们只停留在形象化思维上,是比较具体化。高年级的孩子们则有了逻辑思维,并且非常抽象。这些差异都非常明显的说明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迅速性,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多留意孩子们在小学阶段他们的心理发展以及关注他们的心理教育与他们的健康成长。

2.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协调性及开放性

正是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协调性,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应更加重视关注小学生的心理教育与孩子的成长。所谓的“开放性”指孩子们在与家长老师交流时,心理活动表现的非常明显,不善于伪装甚至不会伪装,这是作为家长或者作为老师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极好的机会,更好的引领孩子心理上的健康成长。所以在小学生这个阶段发展还在的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品德及心理健康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时间段了,作为教师我们要好好抓住小学生这个时间段,发展他们的心理,让孩子们健健康康的成长,多了解孩子们的内心想法,明白孩子们真实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3.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具有可塑性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在任何环境下都会受到影响,包括环境的影响、事物的影响,不过心理影响至关重要,受到正面影响时,人们会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受到负面影响时,则可能会悲观摧毁一生。小学生在这个阶段的表现出来的可塑性较为明显。早在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教育学家孟子的母亲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为了让自己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位伟大的母亲将家搬迁了三次,孟子的母亲这样做就是在朝着有利的环境方向发展,更好的影响孟子积极向上的学习。孟子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代大学问家,与他母亲的正确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分不开的。所以作为老师也好,家长也好,要重视孩子们现在这个成长的黄金阶段,重视孩子们的心理教育,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发展与他们的成长,将孩子们塑造成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小学生是国家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家长、老师、学校、社会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往往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主流。但家庭、学校、社会带给孩子们的压力却没有减弱反而在与日俱增,使得孩子们产生了一系列不健康的心理问题。那么学校和家庭如何关注孩子们的心理教育与孩子们的成长呢,下面我来谈一下自己对此问题的一些浅见。

二、小学生心理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1.容易造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现在一个家庭里,大部分都是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手里的宝贝,家里的老人格外疼惜,孩子从小时候开始就一直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不能说是爱因为那是溺爱。在他们的成长中很难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指责和教导,难以完成别人给予的任务,也很难独立完成任何事情。这些已经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了,这一心理问题时间久了就会使孩子们成为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学校和家长总是以分数论英雄,用分数判断一切,使得原本属于孩子们的自强、自信、乐观等渐渐朝他们远去,让小学生渐渐地走向心理不健康之路。

2.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作为家长必须意识到教育孩子首先是父母的责任。家长的行为、习惯、待人处事的态度等多方面都时刻的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必须提高自我素质,使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在生活中要懂得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原则与方法,才能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学校要帮助小学生分析他们的有点,消除自卑孤独的心理,正确作出评价,发挥孩子们的特长。要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力,消除敏感与脆弱的心理,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的自控能力,克服消极的情绪,摆脱悲观失望。整个社会也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小学阶段是人生发育最初的阶段,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兴趣都是在这个阶段初步形成,各种潜能的开发也是在这个阶段初步开始,因此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小学生还应该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学会每天认识自己多一点,改正自己的错误。不做无所谓的抱怨,不要容易受到消极性的诱惑。由于年龄的原因,父母应给予多一些的引领,孩子们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的认识往往是比较粗糙的认识,在这时父母要注意给予正确的引导。这样小学生才能更加从分认识自己。

当今小学生,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学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阶段,是情商、智商的逐渐提高的重要阶段,帮助孩子们走出困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让我们一起关注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关注孩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薛喜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叶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3]仲稳山.心理诊断学.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2

第4篇: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范文

摘要:新入城区就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目前并未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他们常常表现出不善于与他人沟通、自卑、孤僻、任性等心理。为帮助他们及早融入新环境和获得心理健康发展,相应的教育对策非常重要:1. 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关心;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3.学校创设各种条件,提供有效教育保障。

关键词:新入城区就读小学生 心理教育 教育对策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加快,越来越多学生由农村小学转入城镇小学接受教育。这些学生在农村学校接受了一定教育后随着父母在城镇安家落户而转学,与城区学生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调查发现,近两年新入城区就读的小学生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偏激行为,因此对他们进行有效心理教育值得我们重视。

一、新入城区就读小学生心理表现

以南康市区某小学为例,近两年由农村小学转入就读的学生比例占学生总数的10%,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易出现个性心理素质、行为特征、性格等方面的问题[1]。教师教学中发现,新入城区就读小学生由于先前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等原因,常表现出不善于与他人沟通、自卑、孤僻、学习焦虑、不安、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逆反等心理。这导致他们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紧张,学习成绩出现下滑,性格发展受阻。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生活环境的改变

虽然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有了极大改善,但由农村到城镇,新入城区就读小学生面对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改变。面对新环境,他们对过去与现在生活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反差缺乏心理适应能力。在享受城镇更加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各种生活休闲广场、大超市或大卖场、游戏厅、网吧及娱乐场所对小学生充满种种诱惑,对其心理产生极大冲击,尤其是进城务工家长起早贪黑,忙于生计,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营养,缺少应有的来自家庭、社会的关注与关爱。因此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等心理,这将直接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度,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现如今,人们生活富裕了,小学生的零花钱不断增多,而城镇又提供了各种“花销”机会,这使家庭条件好的小学生极易形成“大手大脚”或攀比心理,而家庭条件稍差的小学生易出现自卑心理。

2.学习压力的增大

我们发现,新入城区就读小学生学习压力比其他学生大,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产生心理阴影。他们的学习压力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数量增多。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师资力量在一些村小严重不足,如英语、音乐、计算机教师,导致相应课程无法上足课时甚至被语文和数学课所取代。而在城区小学中,英语、音乐等课程受到高度重视,所以新入城区就读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时期内跟不上其他同学,形成心理负担。

2)学习成绩评比增强。与农村学校相比,城镇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更加严格,校际竞争和班级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导致新入城区就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

3)父母要求提高。许多父母认为,自己过去在农村无法为子女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所以子女学习成绩不好是自己的责任。现在自己有能力为子女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子女学习成绩不好就“说不过去”,所以父母对子女的学习要求和期望值不断提高,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增大。

3.伙伴关系的调整

由于整个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新入城区就读小学生将重新建立伙伴关系,这要求这些小学生具备和发展较好的沟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农村生活多年后,小学生已建立较为固定和良好的伙伴圈,而进入城镇就读后,由于家长和学校考虑学生交通等方面安全,往往要求他们按时上学回家或亲自接送,他们结交新伙伴的机会往往局限于学校和小区。从目前的情况看,小学生回家后多数在家完成学习任务,很少有在小区建立新的伙伴关系的机会非常有限,因此伙伴关系在培养他们兴趣爱好和童真方面的作用被大大削弱。

此外,有部分新入城区就读小学生原来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缺乏与父母的亲情交流。进入城区居住和学习后,他们又离开爷爷奶奶而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小学生在短期内无法摆脱对爷爷奶奶的依恋,出现人际交流动机下降的心理,从而影响到伙伴关系的建立。

三、教育对策和建议

1.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关心

教师首先应了解班级新来学生的教育背景,充分掌握他们的实际情况,为开展必要的个性化教育和辅导做准备。在课堂上,教师应对他们更多的关心,对于他们未接触过的课程,要多引导,循序渐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避免他们对新课程形成畏惧感。教师对他们的学习要求应“逐步”提高,培养他们上进心理和自信心理。同时,教师可建立帮扶机制,安排学生与这些新同学结对子,在学习和文娱活动中进行协助,培训友爱心理,让他们体会到新环境的温暖和班集体的温馨,不断增强群体观念[2]。

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据研究,家庭氛围、家庭关系、家长教育方式、家长文化素质等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3]。教师应保持与新入城区就读小学生的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家庭结构和成长经历。这有助于教师调整教育方式并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建议:(1)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建议家长放弃“立竿见影”观念,为小学生制定中长期学习目标,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2)维护好原有伙伴关系。建议家长在假期可带子女回农村,让他们与伙伴或爷爷奶奶进行交流,释放心理压力,调整心态。

3.学校创设各种条件,提供有效教育保障

针对新入城区就读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校应建立配套教育管理制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并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利用分片管理制和跟踪辅导制加强对小学生的管理和督导。(1)建立健全新入城区儿童心理档案,详细记录家庭基本情况、性格、先前学习情况和学校表现、行为习惯、个人爱好、同学关系等。(2)在教学、文体活动方面设立区别化教育模式。学校可适当安排补习课,帮助学生尽早适应学校的教学节奏和学校管理模式。(3)实施分类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新入城区就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个性化差异大,学校可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根据各自心理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4]。(4)建立学校和家庭沟通平台。学校可专门召开新入城区就读学生家长会、家庭教育交流会、心理辅导专题讲座等,帮助和指导家长正确认识和对待子女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田云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 4:39-40

[2]李晓流.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2001.12:192-193

第5篇: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范文

一、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实践意义

大学阶段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每个大学生都使自己通过接受高等教育的方式得以全面的提升,不仅仅是在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方面,更是整体的综合素质。从而为毕业后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报效祖国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自己的未来谱写更广阔的蓝图。

高等院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以青年学生为主,并且有普遍较高的综合素质。由于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换的高等教育模式。在当今社会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的数量逐年有很大幅度的增长,高等教育也已经慢慢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长和成才的必经环节。

现代社会,学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大学生也不只是学校的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这是因为民主建设的日益完善。从某些意义上说,大学生既是大学校园的“主人”,又是大学教育的“主体”。如果能够做到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地自我管理的能力大大增强,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建议权、决策权等等,培养现代公民素质,借以发挥其智慧和才能。

高校是由于学生的存在而存在的,如果我们没有忘记人才培养这个主要的目的,任何教育资源都将不会失去其本身的价值。因此,大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可撼动。

二、中美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现状比较

西方国家大学的大学生早已参与了校园的民主管理,并且已经存在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体系。在美国,大学生很早就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校园民主管理,这种情况就更为明显。在美国的大多大学中,有许多专门的委员会,他们的成员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美国的高校为学生提供了自我管理的平台,学生参与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学生参议院,它对学生事务拥有一定的权限。

在我国,一直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的方式是“家长式”的管理。例如:很多大学处理违反纪律的学生,大多数由校领导或者院系领导决定,甚至由辅导员说了算,不管处理决定是否合乎情理,是否真实可靠,受处分的学生都只能被动接受而无处申诉。这种管理的弊端是很难保证处理的公正性与合理性,也有违现代民主与法治精神,不利于大学生民主与法治观念的养成。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相关建议

让大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需要有制度来保障,需要高校的各级领导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学校建立基本制度。1、建立学生听证制度。这是维护高校学生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有效途径,是实现高校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前提。2、建立学生申诉制度。这是保障高校学生的申诉权,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基本途径之一。3、建立重点部门负责人的学生助理制度。这是拓宽学校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建立学校与学生之间畅通的信息反馈体系的方式之一。

(二)学校采取保障措施。1、为学生营造参与民主管理的环境。学校应当把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作为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一步,要为学生参与民主管理提供平台。教师和学生要树立民主治校的理念,为其营造良好的环境。2、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制定并且实施与学生事务相关的规章制度,要广泛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大部分同学的认可,使规章制度切实可行,使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可以有章可循,保障机制。3、建立民主程序,为学生提供“绿色通道”。建立健全民主程序是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可使学生代表通过规范且合理的程序反映广大学生的心愿,体现广大学生的意志,代表广大学生的利益,转变学生在管理体制中的从属地位,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参与式管理。

(三)提升学生干部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能力。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素质、富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群体,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在树立优秀大学生形象,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学生干部方面,应当重视干部选拔、干部培训和干部考核。其中干部选拔,笔者认为最为重要。其方案包含了资格审查、民意调查、笔试、面试、现场答辩和演说投票六个环节,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能更好地体现班级代表的意向,尊重各个代表的意见。最后一轮的投票也是由学生代表决定,老师没有投票权,让学生们选择出自己心中最合适的学生干部,从而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利益。

第6篇: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范文

当前离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主要侵权表现

1.对学生受教育权的侵犯

侵犯学生受教育权主要表现在入学与退学两个方面。在入学方面,我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高等教育法》第9条规定:“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拒绝招收。”但在现实中,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和不公平现象。如全国统一高考不统一录取。造成不同地区考生入学的不平等;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因其身体残疾而被拒之门外。在退学方面,主要表现为学校违法处分学生,特别在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方面存在着违法现象。如有些学校规定,学生有赌博、打架斗殴、考试舞弊、破坏公共财物等行为者,学校给予其劝退或勒令退学处分;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计算机考试等,不予颁发学历证书或学位证书等。

2.侵犯学生人格权

学生人格权是学生依法享有的人格、名誉、隐私不受侵害的权利,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规定,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但是,高校在管理工作中,一些教师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动辄训人,造成对学生名誉权的侵犯。此外,学校对于大学生婚前和结婚做了禁止性规定,学生一旦触犯,便以该学生“品行恶劣,道德败坏”为由,给予勒令退学的处分,还将该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张榜公布等。学校的这些行为与社会发展和现实之间存在着某种背离,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其合理性和合法性值得关注与思考。

3.侵犯学生财产权

与其他公民一样,学生依法享有财产权,但一些院校以各种借口侵犯学生财产权。如有些学校以学生自己保管财物不安全为由,在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代其保管;有些学校为了谋取利益擅自动用学生财产如奖学金、助学金等,侵犯学生对自己财产的处分权;还有些学校没有经过物价部门的同意而向学生“乱收费”或提高为学生提供的生活用品的价格。有些学校似乎把依法治校理解为“以罚治校”,以对学生的经济处罚来代替其他教育手段,在对学生的处罚中设立罚款条款,与法律规定严重不符。

4.对学生程序性权利的侵犯

学生程序性权利得不到保障的情形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违纪处理条例中涉及违纪处理程序以及其他程序方面的内容偏少,措辞也较为原则、概括和模糊,操作性差;(2)在处分学生过程中,只体现学校管理者的单方意志,不注重调查取证,没有听证会,学生也没有机会申辩;(3)在事后救济方面,学生的申诉权也往往不能有效行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碍于各种利益往往互相推诿敷衍,使学生申诉无门。同时,由于目前法律的滞后性,学生的诉讼权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导致学生管理侵权的主要原因

1.学校管理行为范围模糊

关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行为是一种内部行政管理行为,还是外部行政管理行为,目前我国理论界、法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共识,从司法实践来看也不明确。各地法院按照自己对该行为的理解。对于侵犯学生权益的案件有的受理并作出判决,有的却以“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为由驳回。因此,我们不能判断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行为到底是内部行政管理行为还是外部行政管理行为,从而导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模糊。

2.学校规章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违背

从法理上讲,国家的法律、法规与学校的规章之间属于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下位法的规定不能背离上位法的规定。然而,学校在制定内部学生管理规定时,未能充分考虑它们是否违反了国家的有关规定,因而在内容上不适当地扩大了规章的适用范围,增加了规章的调整手段,限制甚至剥夺了学生的正当权益。

3.传统思维依然强势,法治人权观念淡薄

“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传统观念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还是根深蒂固。在学校教学和管理中,学校与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具有绝对权威,学生只能尊重和服从。在这种思维习惯的支配下,教育者很难把受教育者当作平等主体加以对待,在学生管理中也就容易出现“家长”式作风,进而造成对学生基本权利的忽视和侵害。因此,教育管理者的法制观念淡薄是造成高校学生管理侵权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延伸到学生管理的各个层面。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途径

1.树立人权观念。增强法制意识,强化学校学生权利保护理念

树立人权观念,增强法制意识,强化学校管理者的学生权利保护理念,是做好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前提。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把学生当作平等主体对待,充分尊重学生的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同时,还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知法”才能真正“守法”,才能主动依法管理,切实保障大学生基本权利。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应该明确自己所享有的法律上的基本权利,逐步提高维权意识,大学生只有主动维权,善于维权才会有效遏制学生管理中侵权现象的发生。

2.完善教育法律体系

要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必须要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普通高校行为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在明确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调整学校与政府的社会关系以及建立和维护高校体制与管理秩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备,有些领域还存在着立法空白,为了使学生管理的每一项活动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除对现有的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以外,还应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制定专门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规定》,此外还应有《学生管理组织法》《国家考试法》《学校组织法》《校园法》等来规范学校和学生的各种行为。

3.完善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和大学自治的要求,学校有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管理学生和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与国家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相协调,而不能与现有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因此,学校应通过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分析研究,废除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校内规章制度,并出台一些新的尊重和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规

范性文件。

4.建立和完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

(1)建立校内申诉制度,健全行政申诉制度

现行法律和规章尽管赋予了学生依法申诉的权利,但却没有规定如何行使的具体程序。为了依法保障学生申诉权利的实现,应该建立校内申诉制度,健全行政申诉制度,并把这些制度在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加以明确规定。

校内申诉制度,就高校学生管理来讲,是指学生因对学校有关职能机构或人员作出的有关处理决定不服,或认为其有关具体行为侵犯了自身的合法权益,申请学校依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处理的制度。学校应设立申诉委员会,受理学生的申诉请求。依多数意见形成处理意见书,经学校批准后,正式作出申诉处理决定。校内申诉制度作为内部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在公正、合理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把学校有关职能机构或人员与学生的纠纷消化在内部,避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司法的介入,充分维护高校学生管理的秩序性和稳定性。

(2)引入听证制度

听证即“听取对方意见”。过去,处理学生的程序一般是:先由系里给出一个情况说明,上报给教务处,教务处再上报给校长办公室和有关学校领导,然后经讨论出台一个处罚决定,其间学生很少有参与的机会。这种“先处罚,后告知”的做法,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因此,如果在学校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增设听证环节,给予利害关系人以说明理由和陈述的权利,会更有利于维护学生的正当权利,并能保障决策结果的最大公正性、合理性,达到“兼听则明”“惩前毖后”的双重效果。

(3)建立教育仲裁制度

教育仲裁制度是指根据教育法律的规定,当学生与学校发生纠纷时,依法向专门设置的教育仲裁机构申请,由教育仲裁委员会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调节、裁决的一系列活动。教育仲裁制度除具有仲裁制度的一般法律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特点,如仲裁机构应设置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内部;仲裁员的组成上应由教育行政部门代表、高校代表等组成,并聘任教育界人士、法律界人士担任兼职仲裁员,从而保证教育仲裁的专业性和合法性。教育仲裁的受案范围应当与诉讼的受案范围一致。当学生未能或不愿通过申诉解决纠纷时,可以在申请仲裁和提讼之间选择,对仲裁裁决不服仍可以提讼。教育仲裁制度作为学生申诉与诉讼的衔接制度,有利于及时解决教育纠纷,化解学校与学生的矛盾。

第7篇: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6-0109-05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化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民主参与成为推进高校管理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但彰显了大学生作为学校主体的权利,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参与式民主理论强调个人在微观层面的参与,认为参与即是实践民主,它不仅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为了使决策更容易被接受,参与式民主认为人们应当自下而上、直接、充分地参与到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通过参与决策过程影响决策制定和执行。大学生民主参与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参与式民主理论为指导,推动大学生民主参与学生事务管理,对推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以及高校管理民主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阐释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代议制民主为主的自由主义民主在西方社会一直占据着政治生活的主导地位。然而,当20世纪60年代西方福利社会遇到全面危机时,代议制民主开始遭到来自各方的全面质疑。也正是基于对当时主流民主理论的质疑而引发的不满这一背景,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最终得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应运而生。 “参与民主”这一概念由瓦尔特?阿诺德?考夫曼(Walter Arnold Kaufmann)在1960年首次提出,随即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在此之前,卢梭的公民参与理论充实了公民参与的内涵,搭建了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基本框架;密尔的公民参与理论、柯尔的职能民主理论、阿伦特的公共领域行动参与理论等都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内容;麦克弗森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分析和阐释,丰富和拓展了大众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认识,推动了这一理论在当代的形成。至1970年,卡罗尔?佩特曼的《参与和民主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正式形成。巴伯的强势民主理论和协商民主理论是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新发展,尤其是协商民主理论更是代表了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

(一)参与式民主理论主张“参与”是民主的核心

参与式民主理论立足于“主权在民”这一理论基点,逐步复兴了参与的核心地位。它认为参与是民主的核心,是更多的公民参与,是积极的公民参与,是公民主体权利的体现。

柯尔提出了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的职能民主理论。这一理论以人人都能参加的团体为基础,要求每一个成员充分了解自己所参加的团体,在此基础上每一个成员通过直接参与来决定所在团体的事情。阿伦特倡导积极行动的参与会制度,她指出:“‘行动者’不是消极的选民,公民要有自主意识、主动参政议政、争取积极自由。一个人只有积极而持续地参与公共生活,才能被视为拥有真正的自由;一个人只有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行使政治权利,他才越感到自由。”[1]84麦克弗森主张所有人都拥有政治参与的权利,并强调民主社会必须是所有人平等地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的社会。巴伯的强势民主诠释了“参与”在民主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强调公民身份来发挥公民自治的积极作用,并运用公共参与转化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参与式民主理论还强调公民参与权利的不可替代性,即所有人都享有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如果没有参与,就谈不上民主,只有更多的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决策和公共生活,才符合人民的利益,才能实现人们应有的权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12月

第31卷第6期崔法光:大学生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民主参与

(二)参与式民主理论强调参与的主要功能在教育

参与式民主理论认为,参与式民主的最终目的不在参与本身,而是“实现每个人自由和平等的发展”[2]64,而实现这种目的最大的可能就在于公共领域和公共生活中最广泛的参与。

早期的参与思想主要集中阐述参与对个人教育的影响。在卢梭看来,“参与的功能旨在通过参与过程的作用推动个人的负责任的社会行动和政治行动;参与能够提高个人的自由价值;参与使个人更容易接受集体决策;参与提升了单个公民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的归属感”[3]2426。密尔的公民参与理论提倡,公民通过地方层次上的民主参与来实现参与的教育功能,即只有通过人们在社会基层上的参与才能真正体现参与的教育功能,培育个人民主参与所需要的品质,使其学会民主参与的方法、学会如何管理自己,有助于培养公民形成一种积极的具有公共精神的性格。柯尔将参与的教育功能拓展到了工业领域,并将其作为实现教育功能极其重要的场所。

佩特曼在继承早期参与思想的基础上指出,参与的教育功能包括提升心理素质、掌握民主技能、习得民主程序等。她还强调参与制度之所以可以维持下去,主要是通过参与过程的教育功能,这是因为“参与活动发展和培育了这一制度所需要的品质,个人的参与越是深入,他们就越具有参与能力”[3]39。公民在参与过程中,不但能够对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施加影响,还培育并提高了个人的民主素养,使自己熟练掌握并运用民主程序,这有利于一个稳定的民主参与制度维持下去,同时也只有在一个稳定的民主参与制度下,才有可能实现个体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参与式民主理论强调公民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参与

参与式民主理论将参与的范围由传统的全国政府或地方政府,拓宽到非政府权威结构,其中包括工业领域以及学校等领域。以卢梭为代表的早期民主理论家强调公民参与主要是指在政治领域的参与。密尔将民主参与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柯尔主张公民通过参与职能社团的形式积极投身于参与活动中,这些社团包括家庭、教会、学校、政党、俱乐部、国家等等,他还特别强调民主应该拓展和深入到工业领域中去,将民主与西方现代工业化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公民参与拓展到经济领域等各社会领域。

当代的参与式民主理论家也主张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实践参与。阿伦特强调公民在公共领域的行动参与,指出公民自我存在价值的体现就是在公共领域中的参与。佩特曼则认为:“公民参与政治最恰当的领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如社区或工作场所,因为这是人们最为熟悉也最感兴趣的领域。”[3] Ⅸ参与式民主理论关注公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参与,目的是要推动人们尽可能多地积极参与,从而获得更多的实践民主的机会,以便培育和提升人们的参与能力,形成积极参与的精神,进而促进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控制,为更高层次的参与打下良好基础,最终在适当的时候参与到国家范围的决策中去。

(四)参与式民主理论主张参与形式是直接参与与间接参与相结合

参与式民主理论虽然倡导公民的积极参与,但并不认为参与就等于直接民主,也不认为直接民主可以适应所有领域。其主要强调在代议制民主基础之上引进更多的直接民主因素,其实质是“在保护个人权利的基础上,重新强调积极参与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价值”[4],扩大公民在公共领域的直接参与。

其中麦克弗森所构建的参与式民主模式并不是国家整体上的直接民主。他指出,尽管直接民主在古代城邦民主存在过,但是“在现在民主国家的层次上,我们必须实行代议制民主,而不是纯粹的彻底的直接民主”[1]99。在他看来,直接参与在技术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高度发达的电子技术来解决。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解决技术问题就能够实行直接民主,其重大问题是极其专业的,需要由专业的人或者机构提出,而在很大程度上普通民众是无从通晓的。麦克弗森提出了参与式民主最简单的模式――金字塔体制,即底层大众直接参与与上层代表间接参与相结合的金字塔模式。通过底层大众的直接参与、上层代表的间接参与,保证民意和有效决策的实现,实现个人的发展。

(五)参与式民主理论主张公民参与决策的整个过程

参与式民主理论认为,公民不是仅仅参与决策,而是参与决策的整个过程。参与式民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佩特曼认为: “真正的民主应当是所有公民的直接的、充分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的民主,从政策议程的设定到政策的执行,都应该有公民的参与。”[3] Ⅷ-Ⅸ也就是说公民参与不能局限于投票,还要通过沟通、讨论、协商对决策的提出、制定和执行的全过程施加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决策制定的民主性、科学性以及决策执行的有效性,同时也能使公民更负责任地参与决策、执行决策、监督决策。

参与式民主理论强调参与不等于直接民主,它试图在代议制民主基础上引进更多的直接民主的因素,使其不仅是某种决策程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参与式民主理论复兴了参与的核心作用,强调参与的教育功能,扩大参与的范围,创新参与的形式,明确参与的对象,在保护个人权利的基础上,提倡通过公民积极参与促进并实现个人的发展。

二、参与式民主理论对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在高校中通过指导、规范和服务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非学术性组织活动”[5]。在中国,为与国情相适应,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范畴不仅包括人格教育、行政管理、成长辅导、生活服务、素质拓展,还包括时政教育和大学生党建。对于大学生而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活动。从微观层面来看,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宏观层面来看,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实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民主化的重要路径。参与式民主理论对中国大学生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民主参与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以参与式民主理论为指导,能够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

参与式民主理论认为参与是民主的本质,是民主的实践,所有人最大限度的参与是民主的核心,参与还能够提高个人的政治效能感,即“一种普遍的、个人对其自身活动效果的感觉,以及个人在处理各种事务方面的自信”[1]106。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一个人参与的领域越广泛,参与的程度越深,他的政治效能感越高,就越有利于提升人们民主参与的自信和积极性。大学生是公民的一分子,具有普遍性,但同时又有其特殊性,其维护基本权利的意识尤为强烈。他们思想前卫而又多元化,迫切希望能够履行权利而获得个体存在感。

基于参与式民主理论,大学生在民主参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政治效能感和团队的归属感,能够使集体决策更容易被接受,更能够使他们受到教育并学会民主方法,掌握民主程序,从而形成民主所需要的个人态度和心理品质,逐步养成良好的民主性格,为今后在更高层次的参与活动中发挥主人翁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平等、自由、广泛、积极的民主参与,大学生可以更主动地接受和执行自己为自己制定的决策,并使民主参与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此循环往复,客观上有利于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

(二)以参与式民主理论为指导,能够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

关于怎样落实民主精神,参与式民主理论认为要使公民能够在政治生活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必须通过参与活动来锻炼判断能力,形成公民资格。而实践政治的真正精神和内涵就是通过“公民在公共领域中讨论、协商公共事务,充分发挥每个参与者的主体性,锻炼他们的参与能力,在与其他公民的交往中培养公民精神”[2]64,从而真正落实民主精神。

参与式民主理论更关注在基层公共事务中通过沟通、协商和对话来保证和扩大公民参与,培育积极的公民参与精神,实现和推进民主自治。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高校管理民主化的不断推进,大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去,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是民主参与的重要目标,也是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主要表现。在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参与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形成公民意识,从而在民主参与决策的过程中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使大学生能够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最终推进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真正落实民主精神。

(三)以参与式民主理论为指导,有利于推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民主化建设

参与式民主理论认为参与的必要条件是获得必要的信息。也就是说,如果使参与在一个参与活动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就要存在完善的信息沟通和流动机制,这样人们才能够自由平等地参与到决策中去,从而使人们更公平地作出决策。参与信息机制的完善,是保障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必然要求。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渠道。目前对于大学生而言,除了传统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构自上而下的人员传达之外,互联网也成了大学生获得参与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尽管通过互联网大学生能够获得最有效、最及时的信息,但是,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个人或团体利用互联网能够提供自由言论的功能而制造虚假信息,误导大学生;有些大学生因为个人的利益被侵犯,而通过互联网一些主观意见,挑拨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关系等。在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指导下,完善参与信息的公开机制、信息的流动机制以及信息的监督机制,通过自上而下、平行的、自下而上的信息公开、沟通、流动和监督机制,保障大学生获得有效信息,这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还是推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民主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参与式民主理论认为参与不仅有助于人们接受集体决策,而且还有整合性的功能,也就是说参与活动的经历能够提升团队或者集体内部的和谐关系和合作关系。而团队或集体内部和谐关系和合作关系的提升也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民主化有效运转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三、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路径

参与式民主理论不仅为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还为大学生更为有效的民主参与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参与式民主理论主张在代议制民主基础上引进更多的、积极的直接参与,还强调通过创新参与方式、完善参与制度、拓宽参与渠道为大学生民主参与提供多元化的民主参与路径,并通过自上而下、平行的以及自下而上的信息公开、沟通、流动和监督机制的建立,有效地拓宽高校管理民主化的路径,实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从而将大学生由学生事务管理的“旁观者”转变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决策力量。

(一)通过学生组织直接参与

参与式民主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参加具有相同意志而结合到一起的人组成的社团,能够尽可能多地参与各种社会事务,最终通过参与表达自己的意见,影响决策的制定,实现自主管理。学生组织(主要包括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正是一种这样的社团,它是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一种常见形式,它依据自己的章程在学生内部发挥管理、协调、自律的作用。学生组织鼓励大学生为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建言献策,它保护学生的权利,并为解决学生需要提供服务。大学生可以通过学生自治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这既可提高自己的参与意识,也可强化学校管理的工作实效;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组织向上一级表达自己对促进个人发展以及学校发展的建议,以便对决策的制定施加影响。

(二)通过学生代表间接参与

佩特曼认为:“只有当个人在当前的社会中有机会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和选择代表,他才有希望控制自己的生活前景以及自己周围环境的发展。”[3]103人们不但可以直接参与决策过程,也可以选取代表参与决策过程。高校可以通过选聘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高年级学生协助学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并参与决策过程,以行使学生的民主权利和民主监督的职能。例如“校长助理”,他们是直接为校长等决策者提供信息的学生工作服务人员。他们可通过电子邮件、日常接待等方式收集学生建议,可以适时开展调查和研究,以便掌握动态信息向校长汇报,还可以通过列席教代会、学代会等提出个人建议,最终通过民主参与影响决策的制定,来实现大学生的自身利益。

(三)多种参与渠道并行的网络参与

第8篇: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范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一、教师营造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有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爱因斯坦曾说:“能培养独创性的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让学生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去学习,探索,将会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和创造的愿望。

1.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灵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工夫。”创设情境是触发创新灵感的有效手段,可通过实物演示、表演、音乐渲染,图像再现等途径,而运用最广,最直接的是语言渲染,表述情景。学生在以上情景中,充分发挥创新的灵感。

首先,使用变式复述。变式复述情景,包含着可观的创新因素,能有效地触发学生的创新灵感,调动起思维的变通性,完成对内容的创新复述。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触发学生的创新灵感。而在语言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真正吾生以音乐、文字,图像中去,深入其中,倾其真情进入情境,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触发了创新灵感的学生,必然能够陈述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2.创立和谐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个性

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信息的传递,更要师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教师应善于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能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动地主演(导演)课堂空间,从而对课文内容改造创新,直到学生自己认为较满意的内容或形式。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的力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自由驰骋,宽松自发的氛围,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在此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有他们自己的心灵世界。他们对音乐、动画图形等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教师们所不能企及的。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趣味性等特点,应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参与课堂教学,自己动手动脑, 让学生从主体地位,教师主导地位的关系中发挥出积极主动的作用。

二、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差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应是创新思维训练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是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的有效途径,即引导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较差,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思维类型,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的差异,对于同事物有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应精心组织。教师应引导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个体,可以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产生思维的撞击,从中能够很好地搜集与这一中心问题相关的各种感性材料,思想和观点,从而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思路。同时要以通过自身的分析,判断去处理相关的信息,并形成独特的发现或见解。指导学生学习小组成员采取合适的讨论,交流方式,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或推诿中浪费学习时间。在小组活动时争取轮流制,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在分组讨论时,要注意问题本身的讨论价值,避免讨论流于形式。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个别学生的创见,随时就学生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将讨论引向深入,激发更多的学生去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创见。同时,还要注意调控手段,培养学生坚持真理的良好品质,既要敢于发表自己的创见,又要修正自己的意见,听进别人的意见,保证学生的创新能力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三、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深挖学生的创新潜能

创新精神源于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强烈兴趣和不懈追求,源于对社会,国家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作用,通过丰富教育内容,教育引导学生从科教兴国的高度认识创新的重要性。

1.增大课堂容量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除常规外,其内容和形式都可以不拘一格,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来激活创新思维。如口语交际,即席演讲,辩论会,口头作文等,都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各种创造才能,使学生急中生“智”。

2.开展课外活动

教师不仅重视课内教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勇于探索问题的能力,更应在课外去积极探索,发现,掌握课内的知识规律。学生不仅在班级中、学校里积极主动地,查找,探索课内问题,更应在家庭和社会中去应是运用综合分析能力,主动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不仅对学生自己的全面素养的形成是极其至关重要,也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了独立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应优化教学过程,把握创新方法

优秀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直接而有效的过程,而独特的思维方法则是学生进行创新的必需手段。

1.鼓励大胆设疑,引发创新欲望

优化教学的关键在于设疑,问题是创新之源,疑问是创新之母。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从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探究性反射,产生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中精心设疑,对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更为重要。

2.引导思维训练,教会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开启创新精神的钥匙,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通过标新立异,深究细研多向思维活动,思维空间才得到全方位开发,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才能得以很好地培养与提高。采用求异思维法,发散思维法,递向思维法,想象思维法等多种思维方法,来达到训练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涛.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第9篇:关于学校住校生管理范文

关键词:艺术高校;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提升;创新

现代教育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高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艺术的全面发展能力。与普通高校不同,在学习过程中,艺术高校的学生主观能动性更强,另外由于艺术高校学校管理不严格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由此造成学生的自主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家庭、社会需要形成合力,对学生加强管理,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一、艺术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现状调查

本研究针对艺术高校学生的自主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10所艺术高校共计1000名艺术学生。将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我们发现超过30%的学生自主管理意识较弱,48%的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薄弱,另外有20%左右的学生自我监控能力较弱。这说明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及能力都有待提高。

本研究还针对1000名学生的学历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艺术高校中,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具有较大的差距,其中专科、高中学历的学生较多,总人数达到800人,高中学历的学生占比为46%,专科学历的学生占34%,而本科学生的人数仅有200人,占20%。在艺术高校中,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其家庭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自我管理意识及管理能力就会存在较大差异。相比较本科、专科学生,高中毕业的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我管理水平较差;有的学生个性较突出,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存在较大困难。

二、艺术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现状分析

艺术高校的学生一部分是对艺术具有较高追求的学生,例如影视艺术、舞蹈艺术等;另一部分是在高考中落榜的学生。相比较普通高校,艺术高校学生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加上艺术高校每年扩招人数不断增加,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学生的专业知识多而不专,自主管理水平较差。另外,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课程学习上,难以做好自主管理。在艺术高校的课程内容设置上,学校忽视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缺乏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课程内容,致使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较差。艺术高校的学生尚没有摆正自身的位置,致使不能够客观认识自我,忽视了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1.自我约束意识和能力淡薄

在艺术高校中,部分学生的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自主约束意识和能力,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监管。艺术高校的学生在自我管理上一般比较自由,再加上学校的管理相对较松,学生对自身管理不严格,经常出现一些违纪现象。如学生经常结伴逃课,在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看课外书,不及时完成教师的课业任务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自我约束意识和约束能力。

2.自我监控意识和能力淡薄

艺术高校学生的自我监控意识较差。自我监控包括学生对学习习惯的监控、对生活习惯的监控。艺术高校的学生学习压力不大,加上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较少,实践课程课时较多,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力度较弱,因而学生对学习感到比较迷茫,在实际学习中自我监控意识比较薄弱。

3.自我指导意识和能力淡薄

就身心发展水平来说,艺术高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其自我意识尚未成熟,在自我约束、监控上都比较欠缺,学生难以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另外由于对教师权威固有的认识,学生在面对教师时,会无意识地绝对服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较差。由于学生的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相对一般,对自身的行为无法进行有效评价。而评价不及时,导致学生无法提高自我指导意识和能力。

4.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

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具有较大的差异,大多为高中、专科学历。另外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在学习、生活中,学生难以有效进行自我监管,由此导致其自主管理能力较差。

三、艺术高校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1.艺术高校发展的要求

提高自我控制力,加强自我管理是艺术高校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之一。在艺术高校中,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淡薄,自我控制、约束能力较弱,这已经成为制约艺术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障碍之一。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科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形成。此外,学生的自主管理也是艺术高校专业教学的内容之一。艺术高校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高校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选择。

2.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艺术高校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知识的差异,要想实现全面发展,就要重视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从而适应社会就业的要求。在艺术高校比较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要想实现自我管理,就要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管理特点,注意培养自我管理意识,实现自我管理教育,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四、提高艺术高校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要对学生的自主管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同时学生也应该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重视自身的主体地位,积极增强自主管理意识。学校在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形成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这一引导过程中,教师要有所作为,可以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创设良好的环境,制订一些与学生自主管理相关的制度。在学生的自主管理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重视学生自主潜能的开发;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2.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W生成长的“第二环境”,家庭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良好的家庭环境也是艺术高校学生自主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只有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才能够有效实现自主管理。艺术高校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家长委员会等机制。在学生的管理上,要采用民主化的形式,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在学生的自主管理中,家长要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管理,推进学生自主管理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家庭关系、家庭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够通过平等的对话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

3.提高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艺术高校的学生要想具有较高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要具备自主管理意识。艺术高校的管理相对松散,课程设置与传统的学科设置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学生在面对这种差异时,需要具备自我约束意识。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教师需要充分认识每位学生的特点,不仅是其性格特点,还包括文化水平等要素。这一过程可以通过评价来实现,教师可以采用交互式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自评,也可以教师、学生评价,然后汇总评价结果,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了解自主管理的优缺点。例如,艺术高校可以设立学生会、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等学生团体,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在管理中锻炼自身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打破传统的固定班委制度,实施周班长制度,帮助更多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管理能力,充分调动自身的管理意识,在实际管理活动中提高自主管理意识。艺术高校要加强学生自主管理的宣传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艺术高校还可以针对学生自主管理中的问题展开专题讲座,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及自我约束力,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培养自身的自主管理意识。

五、结语

艺术高校中学生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是极为必要的,其不仅是社会对艺术人才的要求,也是实现艺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要求。艺术高校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需求,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同时要求家庭要配合学校教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主管理意识。学校、家长及社会要重视学生自制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了解自主管理重要性的前提下,有效进行自主管理,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永松.创新评价策略促进自主管理[J].教师,2016(7):89.

[2]纪明慧.高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考试周刊,2016(68):183.

[3]冯有涛,赵义宁.发掘内在潜能提高管理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30-31.

[4]时君丽,周茂军,王雅君,等.探索大学生自主管理机械创新实验室的新模式[J].科教文汇,2016(3):67-6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