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培养体系范文

素质培养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培养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素质培养体系

第1篇:素质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岗位技能 素质 培养 渗透 课程体系

近年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渗透职业岗位技能和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目前国内职业教育研究在这方面有一些成果,主要是宏观的指导。本文根据广西信息产业链软件技术的职业岗位技能调研,具体的将岗位技能的培养,转换为问题中心课程、技能中心课程和活动中心课程的教学,结合基础和扩展素质的培养,推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一、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

目前,广西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面向社会的服务角色主要是“程序员”,面向下列三层的岗位群。

第一层:面向基础应用的岗位群,主要具备办公自动化、硬件维护、系统集成、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网页制作等基本技能。

第二层:面向代码编写的岗位群,主要具备不同平台的应用软件功能模块的代码编写技能。

第三层:面向项目开发的岗位群,主要具备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端(C/S)和浏览器端/服务器端(B/S)开发软件项目的基本技能。

三层岗位群,描述了职业“程序员”上台阶的进程。

二、三层岗位群技能培养的课程设计

1.设计“问题中心”课程群,实现基础岗位群技能的培养

“问题中心”课程,围绕一个问题或多个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它改变了学科中心课程按照知识逻辑结构组织课程内容的方式,将原先属于各个学科的知识分离出来,为回答或解决某一个问题服务。

“问题中心”课程群包括办公自动化技术、微机硬件组装及系统集成、中小型企业网组建与管理、数据库技术、网页制作等课程。

2.设计“技能中心”课程群,实现代码编写技能的培养

“技能中心”课程,采用工作分析法,将各种职业活动的组成元素寻找出来,并确定实践这种职业活动的方法与标准,以此作为课程开发的依据。

“技能中心”课程群包括网站设计与开发、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岗位技能考证、顶岗实习等课程。

3.设计“活动中心”课程群,实现项目开发技能的培养

“活动中心”课程,采用交互实践法,学生在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以工程方式做中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活动中心课程”:软件项目开发、课程综合实习、毕业设计。

三、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转换

目前大家认同的就业能力取决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大因素,它们的关系可用如下列公式表示:就业能力=(知识+技能)态度

“态度”在数学公式中为“指数”,对“就业能力”影响很大,表现主要有:(1)顺从,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2)认同,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3)内化,在思想观念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职业基础素质和扩展素质培养的课程主要有政治素质课程、身心素质课程、基础素质课程和沟通素质课程。

四、渗透岗位技能和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综合分析,渗透岗位技能和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如下图1所示,在本院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应用,职得很好的效果。

五、结束语

职业岗位技能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工作项目的活动能力,基于“问题中心课程技能中心课程活动中心课程”的教学能充分体现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就业的态度,是职业素质培养的前提,从职业的基础素质,到职业的扩展素质,产生职业素质培养课程。这种研究方法推导的课程体系,渗透了岗位技能和素质的培养。

课程体系在教学实施时,还必须搞清楚课程间的关系。主要采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完成岗位技能和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静.计算机课程模块化驱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增刊).

第2篇:素质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 双师素质 监控 评价 体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6.037

"Double Teacher Quality" Training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Take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 Full-time Teachers as an example

ZHOU Aixian, ZHAO Deyan

(Qil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nan, Shandong 250200)

Abstract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full-time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Private "Double Quality" training process monitoring system and evaluation aspects of imperfect, discontinuity, through other universities of the same type of research, and many accumulate data, a combination of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College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from the monitoring mechanism, supervision member configuration,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ystem, index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ystem, attempts to build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ustainable, operational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hope their able to train full-time school teacher "double qualified" status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and safeguarding.

Key words double teacher quality; monitoring; evaluation; system

作者在了解了民办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中关于“双师素质”教师内涵的说明和阐释,尝试性构建了培养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全方位监控及评价体系,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

1 成立专职监控机构,合理配置督导人员

随着人才培养评估工作的进行,各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重要性,现在很多院校也开始零零星星地把自己的专业课教师送到企业,增加教师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提高教师实践课的技能操作水平和科研水平。但是这个工作大多是有头无尾,送出去一段时间后,培训效果怎么样,返校授课情况如何,由于监控体系不完善,致使这一过程没有得到很好的监控,在遇到评估检查时,情急之下,这些教师就成了“双师素质”教师。

为了防止这种无效工作,作者认为,必须成立专职监控机构,合理配置督导人员。监控机构应该分两级管理,分别设置在人事处和二级学院,人事处代表学院,要做好学院教师“双师素质”总体培养规划,并根据学院专业建设需要,把总体规划分解到各二级学院,二级学院领导要根据学院总体规划目标和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本教学单位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规划,并上报人事处。两级管理机构都要有专人管理,负责被培养教师的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时段、培养效果及个人信息等情况的记录和分析。

督导成员的专业构成要符合学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做到知识覆盖面要全、业务要精通、结构构成要合理,能完全胜任本职工作,督导人员中应该包含行政领导、行业专家、一线教师(兼任)。①

2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

2.1 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要想有成效,首先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1)“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制度。这里的“上”指学院,“下”指教师。教师被送出去培训最终目标是把教师培养成在专业领域内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熟练行业内的技术操作和发展态势,回校后能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采用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成为一出校门就可以与社会对接的合格人才。要想完成这个目标,在学院下达任务后,教师要准确理解任务目标、牢记任务完成时间,在工作进程中实时请示汇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在工作进程中有任何超出职权及能力范围的问题,可即时向学院汇报以求得协助。学院要监管执行、协调、帮助教师完成任务。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回路沟通机制,以提升贯彻执行力,从而达到追求工作高效率的目的。

(2)监控与自我监控相结合的管理制度。②教师自我监控和学校监控在出发点和目标上是一致的。高校教师有良好的教育经历,自我约束力强,在“双师素质”能力培养过程中,其自我监控的作用不容忽视,要积极培养教师自我监控的意识,使监控系统的作用得以高效发挥。

(3)过程监控和效果检验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在重视效果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过程监督,培养效果如何,不能等到培养过程结束了,一次性检验,而是要对其培养过程进行严密监控,使培养目标沿着学校既定的方向逐渐完成,培养过程结束,返校检验培养效果。

(4)全面性和长期化的管理制度。前一阶段培养任务结束,检验结果合格,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又进入新一轮的培训环节,这一次的培训目标就上一次来说,培训内容不同,培训重点不同,接着还可能进入第三轮、第四轮等的培训环节,目的是全面完成和满足“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达到预期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科技水平要求的不同,技能操作不可能是一个培训完成就结束了的静态技术,而是在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所以“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制度需长期化。

2.2 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

2.2.1 评价原则

评价指标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评价的客观性,为了使指标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评价指标看似独立,实则彼此之间有逻辑联系,而且要具有层次性,从里向外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教师的“双师”能力。(2)全面性原则。根据“双师素质”的概念,“双师素质”教师首先是教师,其次是具有特殊本领的教师。所以构建评价指标要全面,既要有评价教师基本教育教学能力的指标,也要有评价教师特殊本领的指标。(3)动态性原则。列宁说过,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不是静止不动的,也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处在不断的产生和解决矛盾的永恒过程中。教师的培养效果评价也要在反复训练,反复实践,反复评估中进行,如实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4)激励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其出发点是激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行业培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评价使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在后续的发展中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改进不足。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培训正能量,所以评价指标要从激励的角度构建。

在上述原则基础上,经过与专家交流,同类型兄弟院校调研,拟多方位构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2.2.2 评价群体及评价指标

(1)学生评价。教师授课效果的好坏,第一体验人是学生,最终受益人也是学生,所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鉴于学生本身的条件,不懂教学管理,知识欠缺,所以学生的评价只能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授课效果好坏给予定性评价。

(2)专家评价。校内督导专家是学校宝贵知识财富的载体,是校内评价群体中最重要的一个群体。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在评价教师的“双师素质”能力时,不仅仅看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情况,同时还要从多个方面评定教师的“双师素质”资格,如科研能力、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度和对学校的贡献等,他们的评价结果,说服力更强。

(3)用人单位评价。“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提高与否关键看学生到工作岗位后,老板对其工作能力的认可度,所以,用人单位评价在评价群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可以评价教师的培训效果以及对有关行业的发展贡献。吸收用人单位参与培养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质量评价体系。

上述三种评价群体构成“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效果评价的主体,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评价指标不同,见表1)评价教师的“双师素质”资格和能力。

表1 民办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3 利用现代化技术,建立培训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教师“双师素质”能力的培养从学院师资发展规划、培养对象确定、汇总,培训内容计划、研究、成文,到培训效果监控、评价、反馈等一些列工作是一个信息量大、时间长、工作任务重的过程,需要运用系统的思维和手段来进行计划、组织、实施,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最佳培训效果,③所以,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信息化时代,必须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起完善的管理系统,高效记录、分析、监控、评价、决策、反馈和处理各种信息和问题,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总之,师资队伍建设是民办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探索健全的职能机构,完善稳定教师队伍的可行性政策,构建合理的监控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现代化管理服务水平,对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本文系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民办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探索》(编号:2012719,项目负责人:王道信)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 周颖.“双师”教师队伍建设视阈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机制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3):35-36.

第3篇:素质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2-0012-05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高校强化了学生工作的育人功能和服务功能,逐步实现了转型并正在向高水平、体系化的方向发展。虽然在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过程中,学生工作作用明显,创新颇多,但总的说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体系。因此,研究如何在学生工作中构建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重点关注的课题。构建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不仅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还需要结合实际,总结提炼高校学生工作育人机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设计一套内涵丰富、层次合理、脉络清晰、目标指向明确、考评健全的大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实践性。笔者想要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探索建立“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The Quality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System in College Student Administrative Work, 简称QAS)。高校在建立和推广这一体系时,应当制订一个具体的实施计划,这样可以统领和推动全校范围的学生工作创新,在学生工作育人模式的体系化、制度化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构建高校学生工作

素质能力培养体系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育人作为高校的立校之本,永远是高校的首要功能。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包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工作有关的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如就业指导、学生宿舍管理)等,其中许多工作是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这些工作在学校里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能起到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但是,学生工作存在育人平台不够完整,育人机制缺乏活力,育人体系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此外,学生工作还存在把精力和着力点放在教育过程中的管理上,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等问题。许多对高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毕业生的素质能力欠缺是用人单位反映比较突出和集中的问题,表现在思想政治与道德水平、人文修养、意志品质、良好的心态、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我批评、创新能力、实践与动手能力等多方面,其实质就是人的个性的培养。这也提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除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专业能力之外,还要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气质、情绪、道德和品质,较强的沟通合作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充分挖掘、释放他们的个性潜能。这就需要把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课堂的促进作用。建立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现学生工作育人模式的整体创新

现行的学生工作育人机制的工作体系完整性不足,平台较为零散,缺少层次感和延续性;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机制的约束力和强制性,很少从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出发;考核评价的制度虽比较健全,但比较单一,造成学生对参与活动的受益认知不明。解决学生工作的育人机制问题,必须进行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体系化、制度化设计。构建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就能实现学生工作育人模式的整体创新。QAS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生工作育人模型,是一个系统化的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体系,推行QAS能够实现全校范围的学生工作创新。QAS的育人理念应是“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在个性化全面发展上取得成功。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责就是以社会和人的双重需求为依据,为社会和人的发展服务。对于学生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既希望学好专业知识,为就业做好准备,更希望自己在大学里得到多方面的锻炼,特别是诸多能力的培养。对于社会来说,需要的是体力、智力、情感和伦理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劳动者。这种全面发展是指个人素质整体提高与和谐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突出个性特长的发展。在社会变革当中,一些大学生茫然失措,存在着政治上是非不清、理想信念动摇、成才目标失落、价值取向扭曲、道德素质滑坡、责任意识淡化、协作精神不够、心理素质不佳、竞争能力弱化、创新素质不足等问题。学校结合学生的特点推进QAS,可以针对部分学生素质能力的不足,侧重打造相关素质能力培养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在自身学习、成才道路上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人格完善、创新能力培养营造宽松的环境。

(三)有效激发全体学生自主成才的积极性和青春活力

现阶段高校学生工作的育人模式总体上在改进创新中进步、完善,但是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教育的指向性不强,目标较为抽象,学生对参与活动的受益认知不明。构建学生工作的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可以增强教育的指向性,指明学生成才的道路;可以设定具体化的素质能力指标,拓宽学生的视野;可以让施教者与学生都清楚受益的途径,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性训练。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活动的实践中,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能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这种深刻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技术的兴趣、创新的激情和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学校要充分挖掘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最大可能的发展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在自主策划、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就能更有效地激发全体学生自主成才的积极性、潜能和青春活力。学校实施QAS,可以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基于人才素质能力评价模型,对传统的评优评奖机制进行优化调整,鼓励学生积极提升素质能力,形成与学生成长挂钩并能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培养机制。学校不仅要让学习优秀的“三好学生”脱颖而出,更要让各个方面有特色、肯努力、够优秀的学生都有机会受到表彰。致力于培育一批批富有个性特点又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通过QAS的实施,要努力打造一个个学习创新和社团活动杰出的团队,让学生中的优秀人才不断涌现。

二、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确定若干素质能力指标

构建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出发点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虽然不同层次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明显不同,但从学生工作方面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路径,还是大同小异,因为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考量必须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在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目标设定上,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是有共性的,都可以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的公民。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青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人格品质、思想认识、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成熟和定型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是学生从学校人转变为社会人的重要桥梁,其规律就是要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育人手段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促进其成为高素质公民。这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任务,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共同愿景。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设定上,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明显不同。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研究性或应用型创新人才——未来的开拓者,高职高专主要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所以,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公民和未来的开拓者;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则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公民和高技能工作者。

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需要有具体化、可操作性的方法和途径,首先要有具体化的目标指向。因此,构建高校学生工作的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可以先从设立素质能力指标做起。素质能力指标就是指向性的具体化目标。若干个素质能力指标组成一个素质能力指标群。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设立的素质能力指标群应具有三个特性:(1)高度概括性。内涵准确,各指标有内在联系,而且总体上周延。(2)直接简明性。指标的表达简单、清晰,可以分类。(3)相对精当性。既符合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又精炼、恰当。

下面,笔者根据QAS的要求,提炼概括了达到培养目标所应具备的15项素质能力指标,并将这个素质能力指标群分为3类,分别为基础素质类、核心能力类、个性拓展类。

(一)基础素质类素质能力指标的内涵

基础素质类是指向学生思想品格和文明养成方面的指标,包含理想信念、责任意识、诚信品格、文明礼仪、法律素养等五个素质能力指标。

理想信念——决定个体的政治方向,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责任意识——存在于每一个社会角色,是一种自觉的担当,也是个人执行力的品质体现。

诚信品格——维系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文明礼仪——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交往能力的外在表现,反映个体的文化修养和生活习惯。

法律素养——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同时也显示自律和操守。

基础素质类素质能力指标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具备的,涵盖了政治、思想、道德、为人、处事和文明行为。

(二)核心能力类素质能力指标的内涵

核心能力类是指向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的指标,包含学习能力、专门技能、表达水平、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5个素质能力指标。

学习能力——个体成长进步的必要条件,提高工作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专门技能——经专业教育和培训形成的职业能力,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表达水平——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也包含外语运用的能力、接受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合作能力——与他人配合、协作的能力,包括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创新精神——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

核心能力类素质能力指标涵盖了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能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学习、技能、表达、合作和创新。

(三)个性拓展类素质能力指标的内涵

个性拓展类是指向学生个性化素质能力拓展方面的指标,包含人文修养、管理才能、包容气度、体艺素质、创业实践等五个素质能力指标。

人文修养——汲取优秀的文化形成的人文素质,包含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

管理才能——领导力和管理能力,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能力以及执行力和亲和力。

包容气度——具有宽广的胸怀、开阔的视野,有包容精神兼收并蓄。

体艺素质——有体育、文艺方面的爱好、兴趣或特长,积极锻炼身体,有健全的体魄。

创业实践——有参与创业活动的兴趣和勇气,不怕挫折,有战胜困难的信心。

QAS里设定的15项素质能力指标实际上构成了一个人才素质能力评价体系,这些指标组成的指标群分类清晰,覆盖面广,为大学生指明了成长成才的方向。

三、紧扣素质能力指标群,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学生素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通过一系列培养平台来实现,不仅要依靠教学工作的第一课堂,还要依靠学生工作实践育人的第二课堂。素质能力指标的实现需要通过搭建学生工作实践育人的平台来完成。搭建实践育人平台的基本方法是,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为主要内容,以高校现阶段开展的主要学生教育活动为基础,以常规学生工作和第二课堂的活动为依据,通过梳理、优化、归整、分类,建立若干个育人平台。建立QAS需要紧扣15项素质能力指标,统筹规划协调相关工作,搭建德、智、体、美等多样化活动的12个培养平台并明确各个培养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思政教育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宣传部、社科部、学工部、团委、学生会;党团组织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组织部、学工部、团委;学干培训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学工部、团委;社会实践活动平台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教务处、团委、学生会、社科部、学工处;学风建设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学生会;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科技处、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学生会;职业规划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招就处、团委;文化修身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教务处、学工处、图书馆、团委、学生会;体格锻炼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体育部、学工处、团委、学生会;心理健康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学工处、团委、学生会;社团组织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团委、学生会;创业探索活动平台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组织是学工处、招就处、团委、学生会。

四、通过实践育人平台,建立具体项目模块

学生工作实践育人平台还需要通过具体化、模块化的项目来支撑,项目模块由具体的学生自主选择的开放性的活动构成。构建高校学生工作的素质能力培养体系,要以丰富多彩的项目模块为落脚点,才能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完整性。因此,每个培养平台需要设置一组项目模块。这些项目模块具有开放性,可以与时俱进适当调整。在构建QAS过程中,笔者根据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在每个培养平台设计了一组项目模块。这样,就在12个培养平台上设计了38个项目模块,详见图1。

按照如此思路构建的QAS,就形成了一个“素质指标—培养平台—项目模块”三层结构的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这一体系也可以看成是高校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的一个模型。

五、在高校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

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的制度设计

学生工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形成后,需要对培养体系的实施和操作做出相关的规定和说明,同时还要进行体制机制规范化的设计。

(一)详细解读培养体系的内在联系

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是系统工程,其中,培养目标和可考量的素质能力指标是导向,各个方面的活动平台是组织架构,项目模块是训练单元,育人平台和项目模块共同构成培养载体。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指引学生在参加项目训练中实现素质能力的提升。我们所建立的QAS具有“素质指标—培养平台—项目模块”三层结构。那就要明确三层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一项素质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平台由一个或多个项目模块来实施,一个培养平台下的项目模块可以培养一项或多项能力素质。各院系可以根据学生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自主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既全面展开,又突出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院系培养路径。在宣讲推广方面,学校制订了宣讲计划,一方面对素质能力培养体系的推行计划的实施背景、长远考虑、平台搭建、激励机制等进行总体解读,另一方面由各院系根据实际,围绕能力素质指标和培养平台及有关项目有选择地重点宣讲,打造品牌。

(二)落实组织保障,实现全员育人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工作的领导,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落实和推进工作。开始运作这一系统工程时,学校需要制订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计划,成立组织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担任组长,统一协调培养平台的打造和重点项目的落实。各院系也应当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小组长的院系实施小组;由职能部门、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计划实施考评工作小组。要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充满活力的学工干部和辅导员队伍,使之成为实施和运作素质能力培养体系的骨干力量。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专任教师、管理人员等都要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提供支持,实现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考评机制,强化激励措施

完整的素质能力培养体系需要合理健全的考评制度作为重要支撑。制订激励措施和考核办法需要面向组织实施计划的院系、职能部门,以及参与计划的学生设定详细的考核程序。在建立QAS过程中,应制订一系列与QAS相配套的考评制度,如在学生素质能力考评方面的《学生素质综合考核办法》;在促进科技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加强创业教育活动等方面,也应制订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实施素质能力培养方案,学校要辟出专项经费,支持各项富有特色、成效显著的教育实践活动;还要建立专题网站,组织各项活动的专题报道,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总之,要采取切实措施,把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系统工程建设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单魁贤,杨轶囡.论适应素质教育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6(2).

[2]杨定全.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函数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

第4篇:素质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技能 实战 实践教学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现状分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根据人才类型和培养目标,将高等教育第5级分为5A1、5A2、5B三种类型,分别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学术型本科、应用型本科和高职专科分别相当于5A1、5A2、5B三种类型。其中学术型本科、应用型本科是本科教育的两种类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发展的;应用型本科和高职专科则是应用型人才的两个层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纵向的。学术型本科培养的是学术研究型人才,高职专科培养的是职业技能型人才,而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各行各业中应用科学理论结合实际技能,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1.1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学术性本科高校不仅仅把眼光放在理论的研究上,同样开始摸索自身的实践教学改革之路。高职高专院校一贯重视实践教学,如今更是加快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强化课内实验,重视课程设计,强化毕业实习。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该加大实践与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以期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很好的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相结合,并将掌握的实际技能直接运用到相关工作中去。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等工程和技术教育,并通过充分的职业培训,使其成为在某一领域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可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1.2 社会的发展急需工程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全球经济的迅速崛起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带动了包括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类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工程项目的数量和类型在不断增多,近十年来,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型的工程项目,如三峡水利工程、青藏铁路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及西气东输工程等。这些大型工程都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能对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全球经济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对国防建设、重大科技探索、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历史事件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而保证这些大型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就显得极为重要,而工程项目管理在保证这些大型工程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大规模、高技术、复合型工程项目的出现呈加速趋势,由此加大了对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视和复合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渴求。

1.3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实战能力较弱 2013年,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主办的“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工作拉开帷幕。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作为其中一所试点学校积极参与其中,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校一直十分强调强化实践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中,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实验与实践方面更应该大力加强。但是,项目组成员根据该校2009级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反馈信息,对比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需求和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的理论课程和实验环节的课程开设情况,发现很多实践教学体系上的薄弱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实战能力较弱,急需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为更好的实现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工程管理专业基于实战能力的培养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着力打造“技能+实战”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长远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2.1 改革目标 结合学校特色,确立特色鲜明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即“强化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突出学生工程应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重组、教学内容的精选和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加强实践环节,突出教学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和针对性,以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掌握,形成懂理论、精技能、善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为此,需要对2013级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使课程结构更趋合理,能够培养具备较高管理水平和掌握工程相关技能,能将工程技能和管理实践融会贯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2.2 改革形式――探索“2.5+0.5+1.0”人才培养新模式,突出实践教学 充分发挥学校人才资源优势,加大产学研合作和对外交流的力度,逐步形成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学校在广泛社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大胆探索“2.5+0.5+1.0”人才培养新模式。即2.5年时间为在校理论学习;0.5年时间为校内技能培训;1.0年时间为企业实战训练。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技能,建立“技能+实战”的实践教学体系。

2.2.1 2.5年在校理论学习,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根据“2.5+0.5+1.0”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前2.5年时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包括理论课程和随课实验),培养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如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设工程法规、工程结构等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为后期的实践奠定牢固的基础。

2.2.2 0.5年校内技能实训,培养专业综合技能。根据“2.5+0.5+1.0”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第六学期(0.5年时间)为校内综合技能培训,主要以集中上机、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形式完成;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通过校内实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建立技能实训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

技能即专项技能,包括工程测量、工程算量、工程计价和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工程算量包括建筑工程计量、安装工程计量、装饰工程计量和钢筋工程计量,工程计价主要是指工程造价实训,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平面图设计、进度计划编制和施工组织设计;实训即综合实训,包括工程招投标综合模拟实训、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训。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好这几项专项技能和综合实训,那在就业的时候就驾轻就熟,稳操胜券。

这种为期一学期的校内技能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对前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为后期学生到企业进行实战打下了良好基础。

2.2.3 1.0年企业实战训练,突出实战训练。根据“2.5+0.5+1.0”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第七、八学期(1.0年时间)为企业实战。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训练不能单纯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要充分与企业、建筑公司等用人单位密切联系,关注他们对毕业生的素质能力需求,引入实战项目让学生实际操练,真正实现学以致用。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战训练(顶岗实习),根据专业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顶岗实践实习,完成本专业的毕业设计并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建立企业实战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学生毕业后就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开展实际的工作,实现了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对接。

3 预期效果

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确立特色鲜明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与技能兼备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以及工程施工中的相关技术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管理实战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改变传统的以理论授课为主,学生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建设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和学生实习基地,建立以实践教学反馈理论教学的体验式教学模式,重点放在学生管理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工程技能的培养,包括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职场关键能力、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实习等能力,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②创新教学方法――目标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尝试。我们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专业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通过“做中学”,实施案例教学,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任务型教学”为“目标型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变传统的单向教育模式为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传统的任务型教学采用的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学生反映学习的知识太空、太虚,跟就业能力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毕业后的学生还要经过企业严格的“二次培训”才能上岗,这就降低了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热情。目标型教学则强调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多地运用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追求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满足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

③建设实验教学团队――打造一支实践能力较强的实验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是为了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满足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较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服务,力争创建成为优秀的教学团队,在西部地区提升我院工程管理的影响力。

根据对工程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内部资源的调查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发现目前相关任课教师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方面与人才培养的创新、工程管理专业发展需求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多数教师没有工程管理相关行业的工作经历,因此,需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拟从工程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教学团队的建设,循序渐进地提升团队的影响力。具体措施包括: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加强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加快学术梯队建设、提高教学团队科研水平、加强团队成员与工程管理行业的合作。学生到企业实战的1年中,让相关专业教师一起到企业指导和学习,即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同时也可以管理学生。

4 结语

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大力支持,需要不断探索市场发展需求,积极反馈到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更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我们改革的效果。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在积极探索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希望打造出“技能+实战”的校内外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内容更加充实,为此我们还将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于建川,关佳佳,李娇月.国外本科实践教学经验与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04).

[2]毕诗琪.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3(9).

[3]余方,殷灿彬.工程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3(12).

[4]王翠琴,王宝海.应用型本科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第5篇:素质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高师;钢琴教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207-02

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师资也要相应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未来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摇篮,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也要契合时代的新要求。以往的高师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演奏等技法,在新的教改思路的指引下,高师音乐教学应该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体系。本文以高师钢琴教学为例,探索高师钢琴教学应遵循的思想路线、策略方向及具体建设措施,使高师学生能够通过钢琴课程及其配套课程的学习,建立正确完整的“钢琴艺术”的概念,明确钢琴学习是一种具有浓郁的音乐文化特色的文化学习,提高学生对于钢琴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钢琴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学生诸如思维、文化素养、审美、情感体验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高师钢琴课程体系内的课程之间能够相互辅助、互为补充,即建设一个以专业课提高演奏技巧、钢琴艺术史、钢琴作品赏析等理论与史论知识作素质培养来提高修养、以钢琴原谱伴奏及钢琴即兴伴奏形成能力运用、以钢琴演奏技术理论与钢琴教学法形成教学能力等多项教学课程与内容并重的全方位立体化的钢琴教学课程体系。这是一种具有浓郁钢琴文化特色的教学体系,它无疑可以为提高高师学生自身各项素质与能力以及胜任未来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标准下的钢琴教学课程体系包含四个部分,除了传统的钢琴演奏技巧模块,还包括素质培养模块、能力运用模块和教学能力模块,这四个部分缺一不可,是根据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进行科学规划的。钢琴课程在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全部学习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下将从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审美能力、情感表现四个方面分析钢琴课程体系对于学生的培养和锻炼。

一、高师钢琴课程体系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有教育课程的开展归根到底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对钢琴课程的学习也是一样。所有的音乐活动都是音乐人思维的外化,音乐人的思维能力是他们从事音乐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来说,对音乐具体音节的把握,到对整个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的理解,所有的音乐活动都离不开音乐思维,而这种思维能力也成为衡量音乐人才的一种标准。

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听觉思维、视觉思维、触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这些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学生提高音乐的形象思维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音乐情感、想象力和记忆力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所在。

(一)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

听觉能力是所有音乐活动的基础,因为音乐活动的时间性特点,所以要训练学生的听觉思维,使其能凭借对音乐的直觉去理解和跟踪音乐的节拍。在钢琴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听觉思维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内心听觉思维习惯,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对音高、节奏、力度、音色、曲式等基本要素的把握。学生可以通过练琴过程中的模唱、音阶训练等方法来对音高进行训练,其余的技巧训练也是如此。

(二)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

音乐的学习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具有独到的作用,学生对钢琴课程的学习尤为如此。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放在首位,真正发挥“以乐育人”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应大量的接触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使学生得到多种情感体验。而从事钢琴教学的教师首先自身要丰富自己的音乐情感,进行大量音乐体验,积极获取音乐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情感。多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等活动,在相互聆听与比较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情感体验。

(三)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注重想象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音乐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提高想象力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它是培养音乐想象力的基础。在培养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对音乐整体和具体要素有初步的感知力,才符合音乐想象力的培养。第二,掌握音乐的一般表现方法。比如从性质上讲,有表情性和描述性两种。只有把握好这些表现方法,并能在钢琴的学习过程中很好的运用,才更有利于想象力的培养。第三,丰富全面知识体系的培养。一般想象力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表象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的经验,就很难培养出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的培养上,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好注重实践的能力。

(四)学生音乐记忆力的培养

记忆能力的培养在任何学习能力的培养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钢琴的学习中也是如此。一般来讲,形象思维能力的强弱与记忆力的强弱有重要的关系,许多知名的音乐人都有的惊人的记忆力,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就必须加强对其记忆能力的培养。

二、高师钢琴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古今中外的知名音乐家都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虽然高师教学并不是培养音乐家,但高尚的人格和爱国情感对于一名基础教育教师来说尤为重要。高师钢琴课程体系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摒弃传统的注重技能的教学模式,通过向学生讲授钢琴文化和其他音乐文化,让学生从更广泛的空间范围内了解钢琴文化、配合钢琴教学的进行。

高师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够进行基础教育和音乐普及工作的教师,因此,其首要目的是育人,其次才是音乐专业技能的教学。这也就是钢琴家傅聪说的:先要做人,再做音乐家,最后才可能做钢琴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技能训练和文化素养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促进钢琴艺术的学习,而在钢琴艺术学习过程中也重视文化素养的培养。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文化素养是渗透于钢琴演奏技能之中的,为演奏者提供一个发挥想象力的广阔空间,使其从文化高度去观察生活和创作作品,这样也更能使听众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使音乐表现力更强、更丰富、更深刻、更全面。

三、高师钢琴课程体系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课改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审美核心”。钢琴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必修课,它的主要任务既不是培养钢琴演奏家,也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技术和解决弹伴奏和帮助其他课程学习而开设的工具课。钢琴课程的本质是一种音乐表演艺术,对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来说既是培养合格音乐师资的必修专业课,也是提高音乐水平的基础课;既是深化音乐修养的艺术课,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美育课。在对其进行多元化定位的同时,必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对于缺失审美教育的钢琴课程,钢琴仅仅是一种发声工具,失去了其存在价值。

四、高师钢琴课程体系对于学生情感表现及其培养

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钢琴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弹奏技巧的同时,还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对于学生音乐情感的表现能力的培养。情感是音乐的灵魂,因此,音乐是关于情感的艺术,感受情感可以说是钢琴训练和培养音乐感受力的最终目的。其中音乐情感表现能力包括对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音乐理解力的培养、音乐想象力的培养、音乐创造力的培养、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等。情感表现是音乐的基本功能,钢琴也不例外。情感表现是音乐学习的动力,只有情感因素表现得淋漓尽致,音乐才会永恒。

高师钢琴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内容是方方面面的,以上所谈的几个问题仅是钢琴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相信通过高师音乐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以及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钢琴课程教学也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迈向更新的目标,迎接更高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6篇:素质培养体系范文

摘要: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家庭、个人、社会以及学校的影响。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道德水准提高等方面。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综合素质;创新意识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022-011.综合素质的含义

综合素质主要是指思想道德水平、学习能力、知识水平、身体与心理素质等全面综合素养。具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就业技能素质。现在的中职只注重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观的教育,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应从社会人才需求出发,调整中职人才的培养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

2.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

2.1纪律观念薄。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斗殴事件时有发生,严重的校外的人员勾结。乱扔垃圾、破坏绿化等。这些严重的违纪行为,影响了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2.2与人相处、合作能力差。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较大,要求员工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合作,才能创造更高的企业效益。但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在与人相处、合作上差距较为明显,主要是在学校期间,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现在的中职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缺乏与人相处的经验,导致在校期间无法与人相处、与人合作。

2.3没有学习热情。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课堂纪律差,80%睡觉、18%在玩手机。有的女生在课堂上与男友聊天,屡劝不止,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3.影响因素分析

3.1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要教育子女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容乐观的,一方面由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的普及面还不够,有的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基础文明教育是低层次的、不全面的。另一方面,现在都是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往往受到过分溺爱。在性格特征、自理能力、自我认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表现为自我意识强、意志力薄弱、抗挫折能力弱等缺点。不少学生已习惯以我为中心,"人人为我"视其为理所当然,至于"我为人人"既不愿意去想,也不愿意去做,久而久之,尊敬师长、敬老爱幼观念淡薄了,冷漠、自私、怕苦、怕累的坏习气养成了。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体体面面上学,对他们有求必应,这无疑变相地鼓励了他们的高消费,滋生了摆阔气、讲排场的恶习。

3.2个人因素。中职学生大多在15、16岁,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后往往会因为种种不适造成心理失衡。有的学生对自己定的目标过高,往往难以实现,这时他的自尊就会受到打击,往往引起对自己能力、信心的怀疑,从而产生挫折感。加之现在就业压力较大,许多学生会觉得前景难测、前途渺茫,这种既富于理想又脱离现实的矛盾心理导致情绪起伏波动,容易使人产生不满足感和牢骚。

3.3社会因素。教育培养是手段,社会使用才是目的,社会的需要最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正确的社会用人制度对教育具有推动作用。一个地方的人才观念、一个企业使用什么类型的学生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产生、刻苦努力的程度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如果只招用大学生,那么中职学生就会对就业失去信心,进而自暴自弃。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进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非常困难的。

4.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4.1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以完成目标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讲授、组织教材都围绕一系列的项目任务进行,尽可能简约第讲授与本次项目任务有关的知识点。然后通过项目化的实践来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共同努力来完成项目化的教与学,可以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的发展。

4.2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皮亚杰提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项目化教学则符合其中的"一定的情景"。项目化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学生学习发展所需要的心理机制和外部环境条件。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加以深化理解融汇贯通,获得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人格。

4.3在与企业合作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企业进行合作,到企业中实习是项目化教学的一个延伸,是从模拟场景到实际工作环境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加强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不仅要有过程还要有收获和体会,让学生的培养更贴近市场,引导学生融入企业,在实践中了解工作内容,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工作要求,履行岗位职责,积累工作经验,写出工作体会和收获,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有利于学生真正地进入岗位角色,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工作过程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项目教学大多要分小组完成,实施项目的过程多为布置任务、小组自学和讨论、项目实施、小组汇报、总结发言。通过小组内及小组间的充分交流、讨论、决策等,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恰恰是当前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基本素质。

当前学生的就业压力,学生在就业择业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创建学生就业素质拓展实训工作,缓解疏导学生就业素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拓展学生素质实训教育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趋势,有待于社会的共同携手关注和解决。参考文献:

第7篇:素质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4)03-0093-0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频发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教育内容。然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关注积极心理品质、注重潜能开发、着眼建设性和未来希望感塑造的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将关注点聚焦在人的健康幸福、积极进取、乐观开朗、勇敢创造等良好心理状态和积极心理品质方面,强调“标本兼治”,即解决心理问题与培养健全心理素质相结合。因此,以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指导,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本土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初步确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从课程的实施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课程目标重补救预防轻发展促进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心理问题的解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这样的课程目标导致了不少大学生只知道应该怎样避免负面情绪却不知道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能力;只知道悲观、自卑、嫉妒等各种不良人格是怎样形成的却不知道怎样去发展诸如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的人格品质。

(二)课程内容重学科专业性轻实际应用性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陈述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般围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等内容展开,比较忽视学科在具体生活领域的应用,缺乏教育载体的深度发掘。比如: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在大学生情感心理教育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充分利用多样化教育载体,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课程模式单一实施途径简单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模式主要是学科课程模式,基本上按健康心理学的知识逻辑来组织课程体系,很少兼顾学生的心理逻辑,课程模式缺乏灵活性且比较单一。课程实施途径主要有专题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活动以及心理咨询,课程实施途径相对简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课程模式还是课程实施,都应该从系统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自我潜能的开发为教育目的,建构科学有效的课程模式和实施途径。

二、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

健全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条件,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健全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个体维护心理健康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作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做既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能培养学生成为更加积极、乐观、幸福、进取的个体。该课程体系将综合多个学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有效手段,其基本特征如下:

(一)发展与适应并重的课程目标设置

发展与适应并重是指该课程是基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首要目标的课程理念。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秉承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持积极评价的取向,重心是重视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的教育功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因此,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既应指导学生积极适应又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良好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综合化的课程内容构建

综合化的课程内容是指一切与大学生有关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以及社会实践都可以整合成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即生活即课程的大课程观。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形成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以宿管员和同伴为社会支持力量,以正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媒体宣传为积极氛围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的有机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自我教育与同伴互动的有机结合。

(三)自主参与的课程组织形式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激发、调动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为核心,形成围绕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品质的自我教育活动。实践活动是个体心理品质形成的主要形式。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从心理发生的角度分析认为,心理品质是主体依托实践共同体,通过实践活动内化外部刺激而形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灌输课,而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教师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与操作。因此,该课程体系非常重视大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实践活动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特别强调课程的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

三、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成

根据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我们认为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包括表1所示的几个部分:

(一)专题训练课程

专题训练课程是基于“明理导行”的原理,让学生转变观念,提升认识,了解和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技术。专题训练课有两种实施途径,分别为专家讲座和心理训练(心理教育课)。专家讲座课一般由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讲授,受众面比较广,使大学生深入了解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专家讲座的缺陷是难以实施具体的行为操作,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成长较少。心理训练(心理教育课)是由心理老师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以学科课程的方式,围绕大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健康主题开展的课堂训练或团体辅导。心理教育课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共同交流,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或者领悟形成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技能形成、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训练活动课程。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课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实践活动课主要采用如下形式开展:(1)营销活动。以市场竞争实践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施方法是邀请营销专业的老师参与到该课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和技巧来消除或缓解某些心理障碍(如社交恐惧)达到维护心理健康之目的。(2)媒体设计。让学生设计心理健康主题方面的多媒体作品,并参与竞赛。邀请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新媒体专业的老师参与该课程,在课程中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主题方面的信息以及校园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3)自我超越训练。自我超越训练可以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强化大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增进团队参与意识和责任心,为大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4)健康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体育运动教育不仅促进学生身体技能发展,而且有益于学生社会技能、自尊、亲社会倾向以及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艺术陶冶课程

艺术陶冶课程指利用艺术的审美心理教育功能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艺术的审美心理教育主要指个体通过艺术欣赏和实践,获得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感、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个体正确地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艺术陶冶课程的具体实施途径包括以下内容:(1)音乐心理调节。音乐不仅能治疗心理问题,也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音乐能渗透到人们灵魂的深处,激起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使其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2)舞蹈心理教育。舞蹈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舞蹈不仅是身体的展现,也可以治愈心理创伤。舞蹈心理教育致力于将舞蹈的治疗功能和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种课程要求学生编排具有情感愈合功能或者积极情绪体验功能的舞蹈。(3)美术心理教育。美术心理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美的事物来调动主体的各种心理功能,升华情感,使其通过丰富的内心体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促进自身内在的协调发展以及自身与外在环境良好共生关系的建立。美术教育也是张扬个性、表达自我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促进自尊、自信和个性成长。(4)影视观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忌讳强制、说教和指责,尤其要讲究分寸。电影艺术非常重视人物情感的宣扬和抑制,这使电影的情感心理教育功能成为可能并富有实效。影视观赏一定要在观看影片后进行有指导的分享交流。(5)校园心理剧。校园心理剧是利用舞台创设的生活情景,通过行为表达的方法和技术,重现生活情景中的心理冲突,使心理问题和心理过程表现出来,促使观众和演员产生新的领悟、体验新的情绪从而改变行为的一种综合性和表达性的心理干预活动。校园心理剧使参与学生的情感得到宣泄和梳理,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使参与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社会,完善自我。校园心理剧以其独具魅力的原创性、互动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和人格影响,提高他们自我帮助和帮助他人的心理健康意识。

(四)微环境文化课程

第8篇:素质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建立

0前言

新时期下,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战略的,军队职业教育人才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职业素养好坏与中职学生未来就业质量水平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有必要的通过对新时期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构建进行探讨分析,对于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推动中职学生未来职业顺利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下在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相对于普通中学学生,中职学生虽然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但普遍文化素养薄弱,自控能力差,在实际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时相对较为困难,终身学习意识薄弱,对自身职业素养培养造成一定阻碍影响。二是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部分教师自身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难以通过教学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缺乏家校合作,不利于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部分学校有关职业素养重要习惯舆论宣传力度不足,缺乏必要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支持,导致很多种植学生对职业素养理解停留在表面,没有意识到职业素养重要性。三是中职课程教学改革效果不佳,没有与学生职业素养建立有效的联系,对于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需要通过建立完善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促使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得以全面日升。

2中职学生素养培养体系建设分析

2.1提升中职教师专业素养

在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方面,首先从制度层面着手,通过引入“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确保每一名新入职中职教师都具有专业的教学能力。其次,通过加强与社会企业合作,从企业中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员工担任中职兼职教师,专门负责中职学生职业技能指导与训练,向中职学生普及企业文化知识,介绍未来岗位职责以及需要注意点事项,让中职学生在上学阶段便能够对未来岗位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可以有效提升中职学生未来岗位适应能力,对于中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亦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意义。最后,针对在职教师,需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教学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并从内部提拔骨干教师,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学团队,更好的开展中职课程教学,同时与兼职教师做好配合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做好理论知识教学与职业技术实践兼顾,双管齐下,使得学生在掌握职业技术能力过程中,逐渐衍生出职业素养。

2.2加强中职课程改革

新时期下素质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其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因此需要通过加强中职课程改革,促使课程与职业素养培养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并将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例如在学校德育课程中,可以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在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中,可以融入职业规划教育等,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相关职业素养的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意义,强化学生集体荣辱感,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针对专业课程,应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并在实践课程中设置一些岗位工作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此外,在课程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竞赛活动,比如“职业技能比武大会”、“职业规划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才艺展示比赛”等,上述这些比赛内容均是学生在未来职场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从而可以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2.3打造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成长空间

在建立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中,还应注重打造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空间,首先从校园文化入手,为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基于此,需要中职院校管理者在校园内大力弘扬劳动文化,积极宣传“劳动最光荣理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此同时,在校园文化宣传过程中,还可以融入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深度合作,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在一起,将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进行有效对接。最后,随着当下国家级战略《中国制造2025》的,对于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还需要学校注重专业文化的打造,积极推动专业理念革新,在专业文化中引入企业文化,实现企业与中职学校的协同合作,真正实现学校即企业,学生即员工,让学生在校园中就能够充分感受企业工作氛围,根据岗位职责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实现自身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第9篇:素质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4-6947-02

Strengthen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o Improve Personnel Quality

WANG Fu-sha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Dezhou University, Dezhou 25302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defini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laborates its important meaning and preliminarily thinks how to improv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raising personnel quality.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Information Morals

本世纪是一个全面素质教育的时代,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不断渗入到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使得人们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信息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社会需要大量的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推进信息化的建设,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建设的人才。

1 信息素养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越来越丰富。信息素养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现在基本的共识是: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信息意识与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三个方面,其中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处理创新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养解释为“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主要包括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素养(意思层面)和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三个方面,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信息素养赋予了不同的名称和含义。而我国学术界基本认同的定义是“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即有效确定、搜寻和获取个人和组织需求信息的意识、素质和能力”。进一步而言,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8个方面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

2 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已然来临,信息成为人类发展和竞争的新制高点。当代大学生恰是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希望所在,他们的信息素养能力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国际竞争力。未来的人才要求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信息素养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当今高校IT教育的核心。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高度的信息意识,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随时随地按照社会需求和自己的意愿自觉主动地学习并吸收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改善、调整、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各方面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中国大学教育大众化后,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互联网上有着海量的信息可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帮助学生强化专业知识,接触前沿课题,进而开拓思维,了解社会需求。信息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高校作为为社会各级部门输送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要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将信息技术学习与各门学科的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 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有效措施

3.1 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的环境,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全方位的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良好的信息硬件环境是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对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图书馆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信息中心的作用,在传统的图书文献采访基础上必须加强电子文献与多媒体文献的建设,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信息资源。

同时,文献检索课一直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生信息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文献检索课必须在在教学内容上增加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内容(或者将信息检索作为一门必选课程来开设),特别是网络文献检索知识和网上信息资源的利用知识;文献检索课在教学方法上引进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形式来丰富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文献检索课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意识和能力。

3.2 加强大学生信息技术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上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和课本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应当充分利信息技术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将信息化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就需要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不断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

1) 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以增强学生的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包括四部分:一是大学IT基础,即针对一年级的新生,进行信息基础知识和信息利用基本技能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与信息接受意识;二是根据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计算机基本技术课(如为美术系、服装系开设3D Studio Max、Fhotoshop等),针对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专业信息资源利用或开发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三是计算机选修课(主要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即针对三或四年级学生,着重结合专业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专业信息收集、利用与评价的能力;四是学校积极举办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赛,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计算机比赛。这样可以使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延续不断地进行不同的信息素养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

2)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保障新的课程体系的实施。

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只有教师不断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培养和强化信息意识,掌握主流的信息开发工具软件,积极主动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为教学服务,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教学之中,才能创设培养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对学生的信息意识的启发和学习热情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要成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建设者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研究者,确保新的课程体系的实施,从而才能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3) 改变传统考试模式,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以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二是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验课比理论课更为重要。但考试却缺乏对学生实践技能评价标准,因而导致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要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一方面设置笔试和机试两部分考试,或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认证考试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计算机实践技能的考核;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来加强大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考核。

3.3 加强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信息道德修养,使大学生学会正确利用网络信息

在信息的海洋里,既有真实有效的信息,也有虚假骗人的内容。在学生管理中,要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教育学生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提高他们对信息的分析鉴别能力和法律意识。

同时,在学生管理中,要加强大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要认识到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或利用计算机进行非法活动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为提高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强信息技术、软件产业等法制教育、知识产权教育,重视将信息技术使用与人的价值观相整合,让大学生理解与技术有关的伦理文化、法律法规和社会问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使用信息技术系统、信息和软件,特别是正确利用网络信息,学会利用网络信息来丰富自身学习时间和空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加强法制教育,我们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利用是为促进并保护人类,推动人类向前发展,而不是给人类造成危害。

4 结束语

高校作为为社会各级部门输送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要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断探索和研究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方法、新措施,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是新世纪我国素质教育研究中必须要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Avril Loveless, David Longman. Information literacy: innuendo or insight[J].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1998,3(1).

[2]刘春静,赵建英.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 情报探索,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