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范文

农作物的生长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作物的生长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作物的生长特点

第1篇: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关键要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产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着百姓生活的幸福程度。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之前的粗放型增长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的发展,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对农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关键要素分析有助于技术的进步和提升。笔者对农作物栽培技术的要素提出几点见解,不足之处,请诸方家指正。

一、农作物品种的选择

品种的选择对农作物的发展十分重要,在栽培农作物的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品种要素。因为,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但是由于我国幅源辽阔,地势差异大,气候条件也都着差异,因此在品种的选择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策,充分考虑的自然条件和土壤因素的影响,不能一味的崇尚“高产品牌”。比如,我国北方一般选择种植小麦和高梁等农作物,而南方则是大都种植水稻、油菜和甘蔗等农作物。

二、科学的农作物栽培模式

(1)科学的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的时候一定要科学合理,在育苗的时候要考虑到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对幼苗的生长十分关键。育苗的过程一定要足够的耐心和细致。以水稻为例,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分为整体施肥、种子处理、播后管理和适时收获这4个部分,在这3个部分的水稻作业中合理有效的进行选择与把握,才能更好的实现水稻高产。

(2)可控的移栽时间

移栽幼苗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移栽的幼苗的时间要合理把握,移栽的过程要和移栽的规格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移栽的时间、规格和过程要充分协调。以防止幼苗受到伤害。比如水稻移栽,要分两个步骤,首先是成功的育苗,在幼苗长到一定的高度时,移栽到秧田。其二,在秧田生长时控制好水源和肥料,待幼苗长到粗壮时移栽到稻田。

(3)合适的播种时间

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差异大,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地点,气候的差异有着显著的不同。为此,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更加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收到光照强度的不同以及降雨量的大小等条件的影响,以及时间上的差异等因素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具有很强的时间性。何时播种何时收割,农作物种植时间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可控的规律。比如适宜夏季播种的农作物有:甘蓝、西红柿、黄瓜、花菜、芹菜及水稻等:适应冬季播种的农作物有:“冬小麦、南方的大白菜、油菜、荞麦等。因为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和需水的不同导致形成农作物播种的时间差异。因此,在农作的播种时节上应予以合理控制。

(4)合理的种植密度

在移栽幼苗的过程中合理的密度有助于幼苗和农作物的生长,因为,农作物随着时间的增长,它根部和躯干都会发生变化,合理的种植间距更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有根据农作物的特点合理的布局,不能种植太密集也不能种植的太稀疏,使得土壤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农作物施肥的管理

施肥在对农作物的培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培育不同的农作物时要合理的选择肥料的种类和施肥的量。根据农作物品种的不同以及土壤性质的差异,那么使用的肥料也是有区别的,并且农作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的不同的肥料。因此,在培育和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该农作物的特征选择农肥,而且要控制好施肥量的多少。值得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出现在农肥的种类和使用的错误,一旦出现错误很有可能会导致农作物的停止生长或死亡。

四、土地的管理

因为土壤性质的不同,为此在培养农作物时对土壤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我们要了解土壤的性质,比如说是呈弱酸性或者是弱碱性等。其次,根据不同的土壤性质选择不同的农作物,或者采取相应的办法改变土壤原有的性质。农培育养殖农作物的过程中土地的管理工作的性质呈现出复杂的趋势。土地管理的工作主要就是在播种完农作物后,要对土地进行较为合理的管理以便农作物可以合理的成长。而管理土地主要工作就是松土和除草,可以依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做出具体的管理措施。依据农作物是否具备抵抗除草剂的特性,可以选择采取药物除草的方式来清理农田中的杂草或者采取人工除草的方式。而土地的湿度对农作物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培育农作物时要根据季节以及降水量的不同来把握浇水的量,例如,水稻生长的初级阶需要大量的水,但是,在长江沿岸附近,通常会有一个阶段出现枯水的情况,降水量很难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这时就可以利用长江的分流和干流以及储存的水对水稻进行适当的灌溉去除虫害。

第2篇: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范文

关键词:气候因素;农作物生长;解决措施

气候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还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由于农作物在生长发育基本都是处于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产量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本文将对没蒙古地区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作进一步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气候因素给农作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的方法,以保证当地种植业的发展。

1气候因素变化的具体情况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人类频繁的社会活动中急剧增加[1]。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森林的破坏力度不断加大,对化工燃料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使得全球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增加,同时受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全球气候的温度正在逐渐升高。全球气候的变暖将对世界各地的温度场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大气环流运行的规律,直接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会严重威胁到陆地动植物、人类的生存发展。由于内蒙古地处欧亚大陆板块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较大且干燥少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使得内蒙古地区气温逐渐增加,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重大影响。此外,气候的变化还会对区域将于产生影响,出现降雨不均衡的现象。据国家相关评估报告指出,我国年降水量在近100年中逐渐减少,虽然近50年我国的年降水量成为弱增长趋势,但是部分区域间的降水变化却相对明显,使得旱涝等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2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1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以提高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速率及水分利用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大麦、豆类等C3作物的产量,但是对于小米、玉米、高粱等C4农作物助长效果却不明显,而内蒙古主要的农作物是玉米,属于C4作物,因此二氧化碳的增加对于内蒙古地区的农作物并没有明显的影响[2]。此外,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的助长作用会受到土壤养分、作物质量、作物生长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变化的限制,使得二氧化碳的助长作用极有可能被这些变化因素抵消。

2.2降水对农作物的影响

当降水不足是,由于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极容易出现干旱现象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当降水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则容易出现水涝灾害,不利于职务的生长甚至会减少农作物的产量。例如在开花期出现阴雨天气,会导致作物无法正常授粉造成的落花落果现象;过多的降水会为农作物带来病害同时还会对农田造成渍害现象,导致农作物被淹死等[3]。

2.3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个重要媒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对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速率会产生重大影响。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增加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并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而此时农作物气孔的阻力增加、呼吸速率降低、气孔导度减小以及蒸腾速率减小,极大降低了单位也面积的土壤水分耗损并有效提高了植物中水分的利用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植物的避旱能力。此外,气候与温度的升高还会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开花期[4]。

2.4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土壤的影响

气候的变化不管是变暖还是变冷,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光照、水分、热量等气候要素的量值、时间格局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农作物会受到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而光照、热量、条件等因素又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同时还会对土壤有机质、微生物活动及反之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影响到土壤肥力。此外,当温度升高或降水量减少时会对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造成影响,会直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进而导致土地资源的使用率受到影响;而当温度降低、或降水量增加时土壤的有机碳会逐渐增多,从而增强了土壤肥力,因此气候温度与降水量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两大重要因素。

3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具体措施

由于气候系统本身是一个具有庞大性、复杂性特点的且气候变化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使得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产生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然而事实证明,全球气候的变化会对农作物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策略以及长远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当地农业生产正常进行、人们的经济水平不受损害。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的变化,在有效降低气候变化给农作物生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及时调整农耕制度,同时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并对土地进行合理的使用以及分配,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还可以发展设施农业,例如塑料大棚、温室、雨水集蓄技术的应用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气候因素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气候环境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当地种植业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的变化,在有效降低气候变化给农作物生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还可以保障种植者的经济利益,以促进当地种植产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提.气候因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5(19):56-56,61.

[2]葛国华.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候因素[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5(5):30.

[3]樊亚萍.农业气象与作物生长[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96-296,297.

第3篇: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范文

关键词:柞蚕;养殖;农业用药;科学安排

中图分类号:S8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27-1

在东北高寒地区,农民会常常在与养殖柞蚕的场地相邻的地方开垦耕地进行农作物的种植,由于在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喷施各种化学农药,影响柞蚕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为柞蚕的养殖业带来一定的损害。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二龙山蚕种场的柞蚕附近的二龙山农场在柞蚕的生长季节曾经两次使用飞机喷洒灭虫农药,由于药液的漂移而导致柞蚕受到药害,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2010年,由于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相继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附近场地的作案养殖。因此,在进行柞蚕养殖时一定要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蚕事、农事活动实有必要。

1 农事时间安排

由于柞蚕一般在野外生活,生长发育时期在每年的7-9月份,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是8-30℃,在黑龙江省的农作物种植多在5-6月开始播种,因此只要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种植生长高峰期不是与柞蚕生长发育期相交叉的,可以有效避开农业生产对柞蚕养殖的不利影响。

2 安排农作物种植种类

由于山区具有昼夜温差大、空气质量高的气候特点,因此,除了在时间上与柞蚕养殖错开以外,还可以根据气候优势开发绿色食品的种植,如种植香瓜、西瓜等极佳品质的绿色瓜果,可以有效避免农药对柞蚕的伤害;种植的农作物还可以选择抗病虫的优良品种,以减少种植过程中农药的用量;养殖柞蚕的场地也尽量选择与大面积耕地相远离的地块;由于烟草开花时对蚕有很大的危害,因此柞蚕的养殖场地一定要远离烟草种植地。

3 选择合适的药剂

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是可能完全禁止使用化学农药的,但农药使用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以避免农药的残留对柞蚕造成药害。如柞林下部的耕地早期需要使用农药时,应当尽量选择喷洒后无漂移的农药,同时要根据气候条件进行施药。禁止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可以选择对柞蚕生长发育没有危害的生物方法,如采用赤眼蜂来防治玉米螟。但是在使用菌制剂时候应当慎重,必要时,可以在经过田间试验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如果各种条件允许,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可以覆盖纱网防治病虫。

4 联合作业灭鼠

选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进行联合灭鼠,具有杀鼠谱广、毒力强、使用浓度低、适口性好、对人畜安全、使用方便、有特效解毒剂及一次投饵即可杀灭害鼠的特点,农田灭鼠可按洞或每间隔5m或按棋盘式投放药剂,每处一堆,每堆5g。投饵4-6d后即可出现老鼠的死亡高峰,灭鼠率达到90%以上。灭鼠活动多在春季雪化之后进行,此时老鼠的基数低,即将进入大量繁殖阶段,同时也是觅食高峰,老鼠在野外很难寻觅到食物容易取食毒饵。投饵量一般是根据老鼠的发生密度而确定。为保证比较好的灭鼠效果,应做到药量、空间、时间三饱和,投饵后若饵料已被全部取食,应及时补充投饵达到撒灭全部鼠群。被老鼠为害过后作物可以喷洒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剂,以增加作物的生长势,降低鼠害带来的作物减产。

5 选择抗病抗虫的优良品种

在同等品质的前提下,应选择水平抗性比较高的作物品种。在预测某些病害有严重发生趋势的时候,可以优先选择具有垂直抗病性的品种。此外,不同品种间的作物抗虫性也有着一定的差异,合理选择抗虫品种,在同等条件下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6 改进耕作,抗逆增产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采取间作、轮作、超深松以及秋整地、人工锄草等耕作辅助措施,通过物理方法改善土壤条件,为农作物的生产创造出更加合适的生态环境,从而降低病虫鼠的自然生长基数,从而在提高作物的产量和经济价值的同时减少对柞蚕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

7 搞好培训,提高素质

第4篇: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范文

关键词:杨树;水保;问题;对策

杨树品种繁多,适应性广,在水保防护林中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与农作物争光争水争养分的矛盾,一定条件下会对长久性的拦挡工程造成潜在威胁。浮山县在用杨树作为水保防护林的过程中,采取“避、错、混、断、续、补”等措施,利用其优势,克服其缺点,有效地起到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作用。

1不同种类的杨树在水保防护林中的具体应用

(1)小叶杨的特点是根系发达,用它来保持土壤,减少土壤流失效果好,在荒山水保造林中被广泛应用。

(2)青杨的特点是树冠浓密,落叶丰富且易分解,用它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在水源涵养林中被广泛应用。

(3)箭杆杨的特点是生长迅速,郁闭度高,能在林下形成良好的枯枝落叶层,可起防风屏障作用,常用作农田防护林树种。

(4)群众杨是耐干旱、耐瘠薄,常作为护坡林树种。

(5)青杨、大叶杨的特点是耐湿、抗冲掏,常作为沟底防护林和护岸林树种,效果很好。

(6)箭杆杨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抗风倒风折力强,且冠形端正,寿命较长,而修剪,抗灰尘,常作为护路林树种。

2存在的问题

2.1与农作物争光、抢夺水分

杨树高大的树冠能够截留10%~30%的降雨量,在偏干旱的地区直接影响农作物的雨量接受,也很大程度上遮挡了阳光的照射,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以致影响农作物产量。杨树庞大的根系也大肆争夺农作物的水分和养分,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最终产量。

杨树庞大的根系上下左右穿梭于田间,水平分布超过树冠的1.5~3.0倍,深度可达树高的1/4~1/2,而大量须根又集中分布在离地面20~80cm的范围,这些根系大肆争夺农作物的水分和养分,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2.2腐朽根系形成大小孔隙,对坝埂造成威胁

任何生物都有它的寿命,杨树也不例外,天然林一般60年后,人工林在30年后便进入衰老期,当其衰老死亡后,其庞大的根系经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逐渐腐烂,形成管状孔道和大小不同的孔隙,这些孔道和孔隙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改良土壤,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相互贯穿发展,使田埂、坝埂形成漏洞,造成水源的流失,甚至进一步造成坝埂松软以致垮塌。

2.3生物风化造成岩体分解破碎产生流失

一方面,杨树树根在岩隙中穿插生长,引起岩石的崩解和破碎;另一方面,树根的生命活动与死有机体分解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起着重要的碳酸化作用,会对岩石进行腐蚀,使岩石更易受风化而造成新的侵蚀。

3对策

通过多年的水土保持实践,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避、错、混、断、续、补”的措施,以充分利用杨树的优势,弥补其弱点,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

(1)“避”——远离农作物区域或坝埂种植,避开杨树对农作物的光、水、肥的争夺,避开其根系对坝埂造成的潜在威胁。

(2)“错”——高低错位,杨树居低位,农田居高位,错开杨树根系与农作物根系的土壤区域,减少杨树与农作物之间争光抢水夺养分的矛盾。

(3)“混”——乔、灌、草相结合。靠近农作物的种好草,再后为灌木,最后为乔木,一方面可以防止浅层块体的运动,另一方面可防止杨树庞大根系与农作物争肥抢水。

(4)“断”——断沟栽植。在杨树栽植带以下2m处,开挖一条与林带平行的梯形断沟,沟深1.0~1.2m,上宽1.2~1.5m,底宽1.0m左右。

(5)“续”——连续栽种。针对衰老死亡根系等会造成孔隙的问题,可对树种及时更新,保持树种栽种的连续性,利用新的根系进行再次穿插,填补旧孔隙。

(6)“补”——补其他措施。单纯的杨树栽植很难满足不同条件下的水土保持要求,林草措施应与农耕措施、工程措施有效结合,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为减轻杨树庞大根系对土壤岩体的生物风化作用,一是可以在杨树下种植耐荫性草被,二是可以做必要的工程措施,加固岩体的稳定性。

总之,采取什么措施,要根据实际生产条件、立地条件选用,只要应用得当,杨树在水土保持中的优越性就可以充分发挥,取得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5篇: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范文

摘要:我国各个地区的地区差异很大,气候也各不相同,而农作物的种植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差异也导致了种植农作物的不同。本文以河北承德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为例,浅谈一下农作物种植与地域差异的关系。

关键词:河北承德;玉米种植;地域差异

河北承德地区地形复杂、山地众多,气候多变,再加上土壤的保水性差、肥力低,这些都导致了玉米种植难度加大,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怎样保证生产质量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根据承德这种生态环境如何进行玉米种植。

1 河北承德地区的环境因素分析

1.1 承德地区环境因素。

1.1.1 承德地区气候特点。

承德地区气候非常复杂,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但是在9、10月份也就是作物的收获季节降水也比较多,这种特点使得承德农民必须抓住收获的最佳时机,也就是在4月份土壤解冻以后地温稳定通过8~10℃就要及时进行玉米播种,而在9月份以后视成熟情况就要及时进行收获。

1.1.2 承德地区土壤特点。

承德地区土壤11月份就会进入冰冻期,开始冰冻时地表温度低,地中温度高,土壤中的水分会往上移动,这时候土壤水分就会增多,而且随着冰冻时间的持续水分也会随之增加;4月份土壤逐渐解冻,土壤水分开始减少,是春季播种的最佳时机。

1.2 气候环境对玉米种植的影响。

玉米对气候的变化十分敏感,这些变化会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它的传粉、授粉,最终就会影响玉米的产量。

承德地区的温度、降水、土壤等这些变化都可能影响玉米的产量。

玉米的生育期与气候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承德地区春玉米的生育期一直呈增加趋势,且6-8月份的降水量是影响玉米生育期延长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各个时期的气候与降水显著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承德地区温度低、降水量大的气候特点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玉米种植方式。

2 承德地区玉米种植的限制因素

承德地区的气候特点使得农户的实际产量与最佳产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两种因素造成的。

2.1 品种选择。

承德地区本身气候就对农作物产量有一定的影响,而玉米品种的好坏对于农作物产量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根据承德地区本身的气候及土壤特点,农户在玉米品种选择上一定要慎重,要根据本地区气候特点,选择那些抗性强、生育期适宜的品种,才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2 玉米的种植技术因素。

2.2.1 播种技术。

根据承德地区的气候、降水情况,农户对于玉米的播种技术一定要熟悉,要选择适合当地作物生长的播种时期,这样才能保证玉米的播种质量以及生产产量。

播量的选择:目前很多的玉米是耐密型的品种,但是农户的玉米种植密度却很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玉米的产量。

播期的选择:承德地区的雨水密集期以及土壤的解冻时期都对玉米的播种时期有很大影响,因此,农户在玉米种植时,一定要抓住玉米播种、收获的最佳时期,从而保证玉米的生产产量。

2.2.2 施肥技术。

玉米是需钾较多的作物,因此在施肥时要选择含钾量较高的肥料,而且要根据施肥要求合理施肥,施肥过多过少都不利于玉米生长。

2.2.3 灌溉技术。

适量、适时的灌溉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能起到很大作用,因此河北承德地区农户一定要根据当地的降水情况及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适时灌溉,以便对玉米生长起到应有的作用。

2.2.4 病虫害防治。

目前基本都是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化学物质本身对作物的生长就有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养成“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防治理念。

3 承德地区的玉米种植措施

3.1 适宜温度。

玉米是起源于热带的作物,较喜温,但是我国属于亚热带地区,承德地区温度又偏低,因此承德地区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一定要有一定的保温措施。下图是“玉米各时期适宜温度”表,农户可参考此表,以保证玉米生长的适宜温度。

温度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的重要因素,玉米在温度过低时会受到冷害,因此在种植中一定要注意温度的调控。

3.2 适量水分。

玉米在生长阶段所需的月平均降水量大约在100mm左右,承德地区降水量较少,需要进行人工灌溉,才能保证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分。玉米在生长期所需的水分较大,成熟期较少,因此灌溉要抓好时期。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形成。

3.3 山地的翻耕方法。

承德主要是山地,不同的翻耕方法会影响土壤的水分,因此山地的翻耕方法对于玉米种植也是非常关键的。下图就是不同的翻耕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由上图可见,未翻耕的土壤水分是最高的,因此合理的翻耕方法会保住土层的水分,春翻时大幅度翻动会使土壤表层的水分流失,从而导致水分的降低,对玉米的生长是不利的。

3.4 光照强度。玉米属于短日照植物,最适宜的光照时间是12~15h,北方的日照时间比较长,一般都能保证玉米足够的光照强度。

3.5 玉米种植多样化。

在玉米的种植上,要增加多样化种植,套作、间作相结合。玉米与大豆等作物套作,一季多收、一地多产,更有利于多种经营,能够提高产量。

结束语

我国各地区的气候相差大、较复杂。因此我们要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气候,制定合理的作物耕种计划,这是保证作物产量所必需的。此外,近几年新的技术和方法的发展,也对气候性作物种植有一定的帮助。对于承德地区来说,农户一定要弄清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根据气候的变化进行作物种植是目前比较科学的种植方法。

参考文献

第6篇: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范文

关键词 :超高产 玉米 种植技术

引言

我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同时还拥有着十分广阔的土地,这不仅意味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玉米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当中的主要研究对象。现在我国的农民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依靠玉米的种植来为自己创造经济收益。所以说,如何很好的提高玉米的产量就成了现在农业发展当中的首要任务,玉米种植技术的更新,玉米产量的提高对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在玉米的产量提高之后,才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此外,玉米产量的提高还能够保证我国众多人民对于粮食的需求。

一、 超高产玉米种植的重要意义

玉米这种农作物,具有高产、易活以及抗病虫害能力强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由于玉米种植时间最久远,所以品种也最多,而且玉米作为一种农作物还有着十分不错的口感。玉米众多优点的集合使得现在很多的农民都选择种植玉米,因为玉米的种植给了农民十分广阔的选择空间,给了农民种植的欲望。我国的南北纬度跨度是比较大的,但是玉米作为适应能力很强的一种农作物,能够在我国广阔的地区进行种植,能够满足众多地区人口对于粮食的需求。就山西这个省份而言,玉米的种植也是较为广泛的。再者,玉米在进行收获之后留下的秸秆还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比如说这些秸秆可以直接用于饲养家畜,或者说可以经过粉碎之后作为肥料进行使用。收获了的粮食,一部分可以用来满足当地农民的生活需求,多余出来的粮食还可以向外卖出,作为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此外,对于工业来说,玉米是很多工业产品的原材料,比如说食品以及酿酒,这两种工业产品中的主要原材料都是玉米。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能够看出大力的发展玉米的种植技术,提高玉米的种植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超高产玉米在种植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每一种植物在自然的生长过程当中都具有着一定的规律,人类在进行农作物种植之前都需要对这个规律进行了解和掌握。人类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时候都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当地的环境因素以及土壤状况因素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考虑,然后根据农作物自然生长过程当中的规律,对农作物的种植技术进行一定的改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于玉米这种农作物来说,笔者总结了一下几点特点:

第一,从生长的温度上来看的话,玉米这种农作物比较适合生长在气候比较温和的地区。玉米的种子只有在环境温度处于二十五摄氏度到三十摄氏度的范围内的时候才能够正常的发芽。并且玉米在进入正常的生长阶段之后,环境当中的温度尽可能的不要低于十八摄氏度,否则的话会影响到玉米的正常生长。在玉米的开花结果阶段,气温需要达到二十六摄氏度左右的时候才能够满足玉米授粉对于温度的要求。当玉米进入到灌浆期以及果实成熟期的时候,需要将环境当中的温度控制在二十摄氏度到二十四摄氏度之间。如果在灌浆期以及果实成熟期的时候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话,就会影响到玉米之中淀粉酶的正常运行,这样就会造成玉米的果实不饱满,出现很多的颗粒干瘪。

第二,玉米对于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即使是江苏、湖北地区的粘土以及黄土高原之中的沙土都能够很好的满足玉米的生长要求。但是,通过一定的实验数据表明,玉米比较适宜的在PH值六点五到七范围之内的土壤当中生长,山西地区的土壤条件正好能够很好的满足其生长需求。

第三,玉米在生长过程当中需要的矿物质元素,任何一种土壤当中含有的矿物质元素都不是圆满的,这也就意味着,当一种土壤当中缺乏一种矿物元素的时候就只能够通过施加肥料的方式来满足农作物对于这种矿物元素的需求。通过相关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如果想要将玉米的产量控制在每平方米土地的产量控制在一千千克左右的话,那么土壤就需要为玉米提供大约十三千克的硫酸钾、三十一千克左右的硫酸钙、五十千克左右的硝铵以及三十三千克左右的尿素。再就是还需要一些其他种类的矿物元素,比如氮元素,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 特高产玉米在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

玉米的整个种植过程从一开始的选种到最后的收获结束,这个过程浸满了劳动人民的汗水。下面笔者总结了超高产玉米在种植过程当中的几项关键性的技术要求。

(一) 玉米的选种

由于玉米的种植历史已经很长了,在这个漫长的种植过程当中,玉米的种类已经出现了很多,完全可以说玉米的种类是十分复杂的。最常见的几种玉米品种主要有甜玉米、糯玉米、高油玉米以及蛋白质玉米和紫玉米等等,为了更好的提高玉米的产量,我们在进行玉米品种的选择时需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件进行充分的考虑,选择一个适合当地实际条件的高产、高收益、易成活的品种。同时还需要考虑的就是当地农民的种植技术以及管理技术。对于技术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可以尽量的选取一些种植技术要求不高,产量又比较高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二) 种子的处理

选好玉米的种子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对玉米的种子进行正确的处理,首先就是将玉米种子通过适当的阳光晒晾,促进玉米种子内活性酶的活动,能够很好的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然后就是对玉米种子进行浸泡,浸泡的时候分为清水浸泡以及药水浸泡。清水浸泡单纯的就是为了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药水浸泡则是能够在很大的几率上降低种子自身所携带的病菌。

(三) 土壤的平整

在进行播种之前需要对土壤的厚度以及松软程度进行一定的控制,尽量的满足玉米生长的需求。再就是进行播种,播种时间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一定的调整,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进行玉米的播种。播种时需要控制好种植的密度,保证每一株玉米都能够得到充足的养分以及阳光,又能够做到不浪费空间。整个玉米的成长过程当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病虫害的防治,只有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才能够很好的实现玉米的超高产。

结语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一种农作物,本文讲述了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几种基本特点,根据生长特点提出了几种实现玉米超高产的重视技术,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唐晓清,王光强,于百复. 特超高产玉米种植技术研究[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03:12.

[2]杨恒山,高聚林,张玉芹,毕文波,张瑞富,范秀艳,高强. 超高产春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与利用的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02:15-20+39.

第7篇: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气象预报;必要性;要点支持

农业气象预报的实质就是为了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而准备的一种专业性质强的气象预报,在预报中包括了天气、气候,还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一系列气象方面的信息。农民可以通过农业气象预报了解到在一年中四季的气象情况,根据气象情况来种植农作物,使其能符合气象。可以看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了解相应的农业天气预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根据农业气象预报中提出的各个要点进行分析总结,针对其中不准确的地方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让气象预报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生产工作。

1农业气象预报依据及必要性

1.1依据

在气象预报中,农业气象预报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这是普通的气象预报中没有涉及的,这就要求在普通的气象预报中要增加农业相关方面的内容,在农业气象预报中主要依据以下几点标准来执行。一是确保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气象的变化相互适应。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气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生长,农民必须要首先考虑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在根据气象预报作为依据,从而增加庄稼的收成。二是在不同的农作物中气象的情况也影响着其生长的情况和产量,这就要求在预报农业气象时,要在同样的气象条件下,根据不同的作物的生长情况作出说明,让农民有一个标准来种植不同的作物,也可以使农民选择出更适合的农作物的同时提高其产量。三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气候对其的影响是线性的增长形势,这也就要求了在预报农业气象时要保持信息不能间断。气象对于农作物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会给农民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必须要保证在农业气象预报时不能中断,要有连续性,保证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不能错过任何一个对其有影响的信息,以此来降低农民种植农作物的风险性,并可以使农作物提高产量。

1.2必要性

要充分结合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天气情况来对农业气象预报进行分析,农民种植农作物的时间和种类都是由农业气象预报来决定的,农民可以准确地通过农业气象预报在适当的时间种植合适的农作物。农民在过去传统的种植活动中,由于技术落后,不能通过农业气象预报来判断天气,所以只能听天由命,这也就造成了农民在不知道天气情况下种植了不合时宜的作物,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也给农民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种类

2.1种植前关于土壤情况的预报

在作物种植前的气象播报主要是包括了预报作物的最佳播种时期,预报土壤的水分含量,放牧区是否具备放牧的条件。在预报作物播种时期时,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农作物,并且还需要分析天气影响农作物的时间,为农民提供准确的预报,这样才能确保农民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收成。在预报土壤的水分含量时,要把当地的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的情况相结合,并充分分析研究,把最适合在当地种植的作物准确的预报给农民,从而提高农民的收成。对于牧区的农民来说,可以预报最适合当地的牲畜和作物生长生活的天气,农民可以根据预报来制定最合理的养殖方式。

2.2预报自然灾害

预报自然灾害的方面主要包含了低温灾害预报、旱涝灾害预报、霜冻季节预报、病虫害预报和森林火灾预报[1]。在预报低温灾害时,当地的低温灾害的程度决定了当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农民从中可以掌握到自己农作物抗冻的方法,并制定一个合理的方案进行预防。预报旱涝灾害时,气象预报在播报时要及时的预报当地雨季和旱季到来的时间,农民可以通过分析当地的降水量和灾害的状况,提前做好预防这些灾害的工作。预报霜冻季节时,气象预报应及时预报霜冻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强度。预报病虫害时,气象预报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病虫害的种类,并结合当地作物的损失情况来及时进行预报。预报森林火灾时,气象预报应该提前分析森林的温度,农民可以针对提前做好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森林温度过高的问题。

2.3预报产量形成的条件

预报产量形成时,主要包括预报农作物的产量质量,预报当地农作物的年景,预报作物的物候期。在预报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时,农民应该主要关注预报中关键时期的作物质量问题,提前做好相关准备,确保农作物质量达标。在预报农作物的年景时,农民可以根据农业气象预报来分析出最适合收货农作物的时期,在收获时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预报作物物候期时,农民要根据农业气象预报中关于农作物发展条件的问题进行了解,并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农作物的生长潜力。

3农业气象预报相关支持和发展机遇

在农业气象预报时,要做好关于作物的产量方面的预报,确保信息收取的及时,还要确保预报的方法能够运行快速[2]。在预报农业气象时要做到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相关信息,保证相关的技术在农业气象预报时能够做到简单实用便捷。

3.1信息支持

20世纪80年代初期,气象部门就已经成立了一个完整的全国农业气象信息实时监测网,可以通过检测系统做到及时准确的获取全国各地的气象、农情、灾情。在气象部门建成中国气象信息网络后,信息的传送变得更加快速和及时。在收集全国的不同时间段的农业气象信息时可以做到及时准确,确保了农民对于农业气象信息的需求。

3.2技术支持

通过不断完善,农业气象预报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在预报农作物相关信息时通过对农业气象预报遥感应用系统的使用,可以全面跟踪作物的生长过程,做到对作物的实时监测和产量预测。3.2.1作物产量预报系统作物产量预报系统可以预报全国不同区域的作物产量。在系统中可以进行数据的统计、预估作物产量、分析结果、输出信息,可以自动的预测出结果,并制作出图标,建立各种作物预报产量的模型。3.2.2遥感应用系统运用遥感应用技术可以预测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作物的产量、灾情,其中的功能有:处理卫星的信息资料,制作植被的指数,对比年实际作物的长势情况,估算作物的面积和产量,检测灾害的发生[3]。目前,遥感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在检测冬小麦和秋收的作物工作中,可预测小麦的产量、干旱情况和冻害等。3.2.3农业气象预报系统农业气象预报系统主要是应用在对农业生产进行气象条件评价,可以根据过去几年的作物产量和生长情况来预报当年的整个作物生长情况,预防灾害的发生。此系统可以表现出相关的气象信息,作物生长的情况和产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病虫害的情况,是否有灾情,对于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检查,并根据以上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对比以往的数据并及时统计制作图纸。

3.3发展机遇

在现代社会中影响农业生产有很多的因素,要提前做好作物的预报工作,及时获取关于作物生长发育方面的信息。我国现在的农业气象预报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层面可以收集相关的天气信息,跟踪并检测,从而是我国的气象预报更加准确而具有时效性。

4结语

为了顺应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也在快速的发展中,对于我国农业气象预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气象预报可以通过对天气各方面的预报给农民提供各种不同重要的种植意见,从而可以避免农民因为错误的种植方法而造成经济上重大的损失。在传统的种植工作中,因为缺少先进的技术支持,不能对于天气进行及时的预报,农民就会无法掌握自己的收成情况。随着农业气象预报的出现,大大改善了这种问题,农民在注重农作物时可以根据气象预报准确的掌握气候时间的标准,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农作物的收成,也能使农民增加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曹运平.农业气象预报的必要性和要点[J].南方农业,2014(12):143-144.

[2]郝慧芳.试论农业气象预报方法的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4(3):141.

第8篇: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范文

测土配方施肥的目的及意义。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把土壤、农作物、肥料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农作物需求特点,选择适宜的肥料和比例,因此应该:

(1)了解土壤肥力状况。土壤不仅是农作物生长的介质,而且也是农作物所需各种养分的主要供应者。在农业生产中由肥料、灌溉水、降雨、秸杆还田、根茬残留、生物固氮等提供的养分都存在在土壤,最终由土壤直接供给农作物吸收利用。因此,最好的办法是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定。但是,由于田间土壤变化的复杂性,以及化验分析的条件限制,有时没有办法根据土壤的分析结果来施肥。那该怎么办哪?在不能进行测土施肥时,可以根据以前的施肥状况和目前的土壤地力情况来考虑肥料用量。一般肥力高的土壤,可以适当降低肥料用量,而对肥力低的土壤,应该增加肥料用量。对土壤比较粘、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一次肥料用量可以稍大一些,而对土壤较砂,保水、保肥能力弱的土壤,则一次肥料用量不能过多另外,由于土壤中的养分还包括灌溉水、降雨、秸杆还田、根茬残留、生物固氮等提供的养分,因此还要根据它们带入的养分状况,来考虑肥料用量。

(2)了解农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特征.要做到科学合理施肥,要知道作物需要什么肥料?需要多少?什么时间需要?作物需要什么肥料?一般来说,所有作物都需要17种营养元素,也称为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它们是:碳(c)、氢(H)、氧(0)、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铜(Cu)、锌(zn)、硼(B)、铬(M0)、锰(Mn)、氯(cl)根据这些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以及农作物的需求状况,把它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土壤里相对含量较少,农作物吸收利用较多的氮、磷、钾,叫做大量元素。第二类是土壤含量相对较多可是农作物需要却较少,像钙、镁、硫等,叫做中量元素。第三类是土壤里含量很少、农作物需要的也很少,主要是铜、硼、锰、锌、钼等,叫做微量元素。植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而土壤中含有的、能被植物吸收的有效量较少;同时以根茬归还给土壤的各种养分中氮磷钾是归还比例最小的元素,通常把氮磷钾称为大量元素、或肥料三要素。但是,由于作物种类不同,它们对这些营养元素的需求上也明显不同。如小麦、玉米对氮、磷、钾需求较多,而花生、大豆对、磷、钾需求较多,食用叶片的蔬菜、茶、桑等需要较多的氮,油菜需要较多的硼,地瓜需要较多的钾。这就要求在生产中根据作物的养分需求特点选择不同的肥料种类。

作物需要多少肥料,就相当于一个人一顿得吃多少饭一样,少了他没吃饱,但多了也不行。一般作物对肥料的需求取决于所种植的作物种类和产量水平。一般在蔬菜、果树上的肥料用量要大于粮食作物,产量水平高的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要大于产量水平低的作物。,那么,在施肥时就可以根据近两年的产量水平估算今年的产量状况,然后估算肥料用量。

作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需要营养,但作物一生中对养分需求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就是施肥的最佳时期。植物营养临界期是植物对养分浓度比较敏感的时期,多为植物生长的前期。这一时期对养分需要的绝对数量并不太多,但很迫切,如果此时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或元素间的不平衡,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且后期难以弥补和纠正的时期。如磷的营养临界期在苗期,玉米在出苗后1周,;小麦在分蘖始期。氮的临界期比磷稍晚一些,一般在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过渡时期,小麦的在分蘖和幼穗分化两个时期;玉米在幼穗分化期;植物营养临界期的养分供应主要靠基肥或种肥供应。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往往在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此时植物吸收养分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最多,如能及时满足此时期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如玉米的喇叭口期,小麦的拔节-孕穗期、。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的施肥是以追肥的方式施入的。

(3)根据肥料种类和性质选择适宜的肥料。肥料依据不同的目的,肥料可分为不同类型、按肥料来源分:有机肥(农家肥)、化学肥料、绿肥、生物肥料。按营养成分:单质肥料 、复合肥料。按肥料的状态分为:固体肥料、液体肥料、气态肥、按肥料中养分的形态或溶解性可分为:速效肥料、缓效肥料、长效肥料、按肥料施用后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可分为:生理酸性、生理中性、生理碱性肥料、肥料的施用方式施用方式:基肥(底肥)、追肥 、种肥 。施用方法:撒施、条施、沟施、冲施、叶面喷施、灌溉(滴灌、喷灌)施肥。肥料的作用1)提高产量。2)改善品质。3)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施肥可归还由于作物收获所带走和其它原因而损失的养分,提高土壤供肥能力;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条件。但是,如果肥料施用不当,还可以污染环境,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1)过量施用氮肥引起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引起农产品硝酸盐累积。2)磷肥加工过程中的氟污染,施用时的重金属污染、放射性污染,以及引起水体富营养化。3)肥料施用不当,作物抗病虫害能力、抗倒伏、抗干旱能力下降,导致产量减少和品质变差。

第9篇: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范文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光照条件。多数农作物需要较强的光照条件,如果光照不足就会造成农作物的植株纤细,果实不饱满甚至无养分,大大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例如如果阳光微弱,很多农作物就会出现不授粉现象,从而绝产;光照强度对不同品质类型的大豆脂肪、蛋白质含量均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不同品质类型大豆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脂肪含量均下降,蛋白质脂肪总含量上升,品种间对光照强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高蛋白品种对光照强度较迟钝,而高脂肪品种对光照强度较敏感。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657.5h,日均光照量7.3h,日照率为60.8%。

2回避灾害的农业气象技术

针对气象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2.1基础建设要选好位置,建好大棚,选好大棚覆盖的塑料模

2.1.1根据气候特点,选择建棚位置为大棚内的农作物提供优良的气温保障,目前还是主要靠太阳辐射。因此,建设大棚应该选在光照条件相对优良的位置。避免选择低洼地作大棚农作物田块。黄河入海口一带冬季和春季多风并且风力较大,那么建议最好在有防护林的区域建大棚,如果没有防护林,农场主要自己植树造林。

2.1.2建牢大棚,防止风霜雨雪黄河三角洲地区冬、春季风力较大,因此,建设大棚一定要牢固,要能抵御大风对大棚的破坏,防止倒棚和烂膜。建大棚的材料要坚固,质量要好;用压膜绳拉紧。

2.1.3深挖水渠、防涝防病黄河入海口地区以沙土为主,容易造成流失,土质偏碱,容易出现涝灾和病虫害发生。因此,应特别注意要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实行深耕施肥改土;要做到旱能浇、涝能排,雨后田间沟中没有积水。2013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大部分家庭农场夏秋季绝产,其根本原因就是今年夏季降水量太大,40d的时间内下了11场大到暴雨,还有6场中雨。而大多数家庭农场没有做好深沟排水,所以就受到了极大的灾害。

2.1.4努力调节好大棚内的光照条件在同一地点的大棚座向不同,对光照的利用率也不同。冬季白昼短,阳光照射时间也就短。黄河入海口地区的大棚最好选择南北方向,这样可以很好地获取阳光照射。另外,要严格控制大棚铺盖的塑料膜的年限。塑料膜在使用过程中是要“老化”的,老化的塑料膜会大大减少透光性能。按照光学理论,使用3a以上的老化塑料膜,要降低30%多的透光性能,从而会严重影响大棚内的光照条件。因此,大棚覆盖的塑料膜最多使用2a;还要经常洗刷塑料膜。膜上的灰尘以及凝结的冰霜,也会降低20%左右的光照,必须及时洗刷。

2.2保花保苗保果是丰收的关键所在

2.2.1夏季遇到暴雨天气,一定要把大棚覆盖塑料膜盖好,防止涝灾、保住肥料夏季,黄河入海口地区降水集中,有时还要连续下几天的大到暴雨,这会给农作物生产带来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根系,冲走所施的氮肥。因此,大棚农作物生产在春季过后,不要过早地拆除棚架,遇大到暴雨或连续阴雨时,要及时地盖好大棚覆盖塑料膜,以达到避雨的效果,防止涝灾的发生,同时还保住了氮肥流失。

2.2.2盛夏季节,覆盖遮阳网,以降低大棚内温度和湿度,保花保果每到7~8月,盛夏高温,阳光毒辣,温度达到35℃以上,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每到10月还会出现一些苗木开2次花,呈现出好似春3月的天气。而大多数农作物品种又不耐高温,这个季节里,农作物生长缓慢,开花坐果少。给大棚覆盖遮阳网,可以大大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减少水分蒸发,从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当然,只是在追求遮阳作用,所以可以使用遮阳网,也可以覆盖废旧薄膜,使用遮阳网为最好。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