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生态建设范文

乡村生态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生态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生态建设

第1篇:乡村生态建设范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和人文风貌,协调推进;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实现动机与效果有机统一。

二、工作目标

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支撑,实现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的紧密结合,大力创新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努力使农村的环境有一个大的改观,农村产业有一个大的提升,农民自我发展的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把我镇农村建设成为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使全镇农村两年内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化”任务,同时三分之一的村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利用三至五年时间三分之二的村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到2020年全市农村基本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率先实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迅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营造优美宜居新环境。

按照“一年净化、两年城乡环卫一体化、五年全面实现‘五化’”的目标,通过集中整治提升,使村庄、镇区、镇域主干道路两侧、河道及两岸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村庄进村路和大街小巷卫生得到彻底整治,无“三堆”(柴草堆、粪堆、垃圾堆)、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现象,无乱倒垃圾、乱堆乱放问题,村庄绿化整齐美观,为下一步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奠定坚实基础;镇区的卫生、绿化、设施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镇域主干道路两侧违章建设、各类料场、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等方面得到彻底整治,广告牌等宣传设施规范有序,无卫生死角,确保道路两侧无白色树挂、边沟漂浮物等垃圾杂物,无有碍观瞻的建筑物、构筑物,无外接棚舍及违章建筑,无乱堆乱放的物料和“三堆”。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建设标准,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全镇将深入开展新农村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社区创建等系列活动,出台优惠政策,持续加大对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生态性基础设施、服务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每年每个办事处确定2—3个村,鼓励各村办好事、实事,改善村容村貌,农村环境面貌大力改善。各村要组织疏挖村内排水沟,贯通环村沟渠,确保排水畅通;对村内已硬化路面进行维护,未硬化路面进行整平;对群众文化广场、大院墙体进行粉刷,广场、大院内外无乱堆乱放现象;对娱乐健身器材进行维护管理,确保各类设施完好和功能正常发挥。选好配强村保洁员,建立卫生保洁员管理制度,卫生保洁人员做到“一日两清扫,巡回拣拾、全日保洁”,垃圾清运车辆及垃圾处理场全面运行,做到垃圾清运及时,垃圾箱四周整洁。全镇36公里县乡道路,配备公路养护员17人,每人负责2公里道路的路肩、路坡、路沟的日常维护及垃圾清理工作。并在道路两侧各责任段安装了责任牌,设立举报电话,责任到人,全面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同时,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优化教育、文化、卫生等各类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逐步达到所有村庄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后续管理。

(三)将转方式调结构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关键和基础。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农业主导产业调整振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我镇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规模和产业层次。要把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着力培育不同类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好中心面粉、胜大面粉、天红鸭业、汇通粮食、万亩苗木基地等典型带动作用,继续按照扩大规模、集群发展的思路,重点抓好大园区、大项目、规模化、品牌化建设,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把将农民组织起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计划,力争用3—5年的时间,实现“一村一社”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组织实施好示范社建设行动,着力培育一批实力强、覆盖面大、运行规范的高层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四)做好结合文章,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以“三创三评三推进”活动统领生态环境建设全局,与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新农村建设、两评一树、党务村务公开等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取得最大成绩。

一是形势教育与素质教育两措并举,培育新农民。以聘请专家授课、职能部门下村等为载体,做活农民政策培训和百姓科技户户通工程,普及时事政策、实用技术和卫生保健知识,崇尚科学;通过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机制,组织开展一系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使村级文化大院成为广大农民求知的课堂、求美的窗口、求乐的艺园、求富的良友;充分利用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和图书室,组织党员群众在农闲或晚上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提高群众的科技致富能力;各村文艺队伍每年除参加县、镇组织的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外,利用农闲时节巡回各村串演、交流,极大地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养成讲科学、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和风气。二是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倡树新风尚。认真组织开展“和谐村庄”、“和谐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文明卫生户”、“好媳妇”、“好婆婆”、“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小康文明户”等群众性评选和争创活动,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各村成立道德协会、道德议事会,带领村民移风易俗,引领倡树和谐村风。三是深化平安村庄建设。要深化农村普法工作,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及时预防和妥善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构筑完整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为农村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全镇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活动的组织、指导、调度和督查工作。各办事处、村,镇直各部门、单位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进整治工作开展。

第2篇:乡村生态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态林;乡村地区;模式;措施;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S73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9—4429—04

乡村生态林是指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生长于乡村地区的森林、林木[1]。其主要包括乡村防护林、公用林地、风景林、生产用森林及林地、企事业单位林地、居民区林地、道路林地等。

1 乡村生态林建设的背景

1.1 低碳时代背景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对各国经济发展提出挑战,面临全球性的经济发展难题,2009年底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气候变化大会争论声沉寂下来后,“低碳”概念渐成热点和焦点,预示着低碳时代已悄然来到。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所谓的低碳经济实质就是一种低排放、低能耗、高产出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实现方法就是源头的“无碳”、过程中的“减碳”、末端的“去碳”,而末端的去碳主要就是二氧化碳的捕捉、封存、消耗,在农村可行的方法主要就是发展以减少二氧化碳为目的生长的林木、森林即生态林。用植树造林方式将大气中的气态碳变成固态碳,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据统计,森林每生长1 m3蓄积,约吸收1.83 t二氧化碳,释放1.62 t氧气,用木材替代水泥等建筑材料,1 m3木材可减排0.80 t二氧化碳。

1.2 新农村建设背景

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河南省“十二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顺应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并作出相应的发展调整,是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转变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生态林的发展是充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维护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连续长期观测表明,与相同条件的农田相比,林网内小麦可增产6.8%~17.6%,玉米可增产5.5%~13.1%。农田林网内风速平均降低35%~40%,蒸发量减少10%,相对湿度提高6.3%(最高可达29%),土壤含水量增加6.1%[2]。

2 河南省平原乡村生态林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对新郑市薛店村、王家新村、柏树刘行政村和开封县的各乡村进行调查后发现,生态林建设处于刚起步阶段,在建设中不断遇到一些新问题,制约了乡村生态林建设的步伐,影响了林业生态省建设的大局。

2.1 动力机制不健全

首先是植树造林的投入产出比小于农产品的投入产出比。在预定投入固定的情况下,农民以及外来投资者肯定更倾向于农作物的种植。因此,如果政府要引导投资方向,必须至少补贴两种种植收益的差额。

其次是生态补偿问题。无论是南美的热带雨林,还是各国的生态保护区,所在区域及其居民在其保护活动中产生了巨大的正的外部性,这种市场失灵的领域就需要政府对生态保护区实行生态效益的补偿,而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并未建立起来。

2.2 经营无规模

新农村建设还在推进中,庭院中及四周、路旁、田间地头基本为农民自己栽种的泡桐、白杨树,沟岔河道林木基本为柳树,果林、菜地周围基本都是有防护作用的花椒树,这些均为生命力强的普通树种,而且均为自发栽种,由于村民居住区域未经合理规划,这些林木零星分散难成规模,给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2.3 农民短期经济利益与乡村生态林保护长期利益难协调

参与乡村生态林建设的主体农民是典型的理性经济人,因此,由于生态林经济效益不高而粮食、经济作物产品价格日益上涨,出现了林—田选择矛盾、人—林矛盾。首先是已造林。一些未进行新农村改造的地区林地分布不合理形成了树影地、林田争水争肥导致农业减产问题。其次是新植林。由于2006年开始取消农业税,并对农业生产实施一定的良种补贴、农机购机补贴,使农作物的种植投入产出比不断提高,而农民不但未从政策性生态林中获得任何的经济收益,反而被林地占用了一部分的耕地,因此,这一部分新植林得不到当地群众的支持,难以存活。更有甚者,对经营性生态林进行破坏、偷窃等。

2.4 产权界定不清

河南省乡村生态林主要是农村集体林,林权归村集体所有,主要包括围村林、村—村路旁、河堤两侧、闲置河道、沟汊生长的生态林,种植成本以及经济收益均由村集体统一调控,“形式上人人都拥有,实质上人人都没有”。这就出现两种难题:其一,因产权不明或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的毁林事件依然存在,该栽树的地段栽不上树;其二,一些地方的新造林,特别是沟河路渠植树和农田林网新造林,尚未按要求落实林权,树木权属不清,造成林农幼树管护积极性不高,管护不到位,不能保证成活,部分地段“年年栽树不见树”。

2.5 经营管理创新不足

目前的自然生态林和人工生态林中的非经营性生态林没有专一的管护人员,对于林木的病虫害防治、经营技术等均没有引起注意,从而降低了林木的经济效益。经营性生态林鉴于其较高的经济效益,经营主体一般会对其进行必要的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等,但是如何优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生关系、如何延长林业种植的产业链条等是有待研究的问题。

2.6 林种结构不合理

据统计,在现有生态林面积中,确定的防护林占61.1%;在造林树种上,片面地强调省工、省钱,防护功能差的树种如侧柏、花椒树等仍被确定为主栽树种。同时,林种面积组成中幼林面积偏大,占90%左右,有的林分间作农作物,耕作次数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3 河南省平原乡村生态林发展模式建构

3.1 理论依据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认为,可持续发展即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限制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就要求通过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生态林发展过程中,既要强调乡村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又要为农民的生活、新农村的改造、农业的生产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1.2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 乡村生态林建设是落实乡村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同时,乡村生态林的建设刚起步,又存在显著的高社会效益、低经济效益特点,需要发挥制度的约束、激励作用来保障其发展,生态林的建设还需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还会不断遇到很多新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因此,也将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

3.1.3 参与式发展理论 乡村生态林建设的地点在乡村,因此,在政府提出政策以及目标后,真正落实的主力军应是积极、主动参与的当地群众,而群众参与的目标是追求有效益的可持续乡村发展,因此,需要建立村民参与、村民自治、消除冲突的新型模式。

3.2 河南省平原乡村生态林发展模式设计

综合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典型的乡村生态林建设模式有村民参与型、政府主导型、村民主导型3种,根据河南平原乡村的特点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规划出村民主导、政府参与式新型发展模式:由农户、当地政府、林业部门、外来经营者四方参与主体,按照乡规民约组成专门协会机构——乡村生态林合作社。合作社统筹规划,四部门各司其职:外来者在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下,利用其信息网络发达的优势,负责搜寻林产品的市场供求信息,保障市场运作的通畅;当地的林业部门提供健全的服务,病虫害的防治、林木管理以及技术创新;当地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制定有关生态林的激励及约束政策、并起到监督与利益协调的作用;当地的农户是参与的主体力量,要从事具体的栽种、修剪、砍伐、林产品加工等,并享有财政补贴以及合作社的利益分红。这样就由单一、分散的农户活动上升到农民林木协会的活动,并分别建立起利益驱动机制、宏观指导机制、配套服务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共同推进河南省乡村生态林业的发展壮大[3]。具体的发展模式如图1。

4 河南省平原乡村生态林建设模式的运作措施

4.1 健全生态林建设利益驱动机制

乡村生态林的发展首要的就是要建立起利益驱动机制,通过将林产品在市场上交易获得收益和政府补贴两种形式让农户及投资者获益,如图2所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户及投资者自觉把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投向乡村生态林的建设,调动农户及投资者发展乡村林业的积极性。

4.2 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

进一步放宽、放活林地经营权。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原则,大胆对平原地区现有人工林进行林权制度改革。北京22个试点乡镇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6万hm2林地已确权。除对公益林、重点水土保持林、生态区位特别重要、采伐后难以恢复的森林实行严格保护外,其他用材林、农田防护林、薪炭林的经营权可以采取拍卖、转让等多种形式进行流转。明确林木所有权,由林权人自主进行经营、管护,在保证采伐后能及时更新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为民营林的采伐提供一切可提供的便利条件;依法保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得随意中止和撕毁林地使用权、转让权、承包经营合同等,各地、各部门要尽量为广大林农创造宽松条件。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使农民通过发展林业、种植树木得到长期实实在在的收益。

4.3 打造区域优势品牌

结合各地的比较优势、群众种植意愿和市场效益,重点开发以果实观光采摘为主题的品牌生态果林示范区,不仅开发了乡村旅游业,又带动了果业的种植和生产及销售,实现了环境保护、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结合。如现在新郑市的大枣采摘基地、樱桃沟、中牟西郊的草莓采摘基地等,走在前列的当属西峡县。早在2006年,西峡县充分发挥“中国名特优经济林——猕猴桃之乡”和“中国名特优经济林——山茱萸之乡”的优势,先后在英湾、袁店建成以猕猴桃为主和在栗坪、黄龙庙建成以山茱萸为主的农业观光园;再如南阳板栗、辛夷等生态经济型树种的栽种,形成“生态与产业并进,绿色与增收双赢”的局面。

4.4 创新生态林种植技术

乡村林业要注重科技含量的提高,加快保护与建设技术的发展,加快自然灾害防治技术的开发,健全乡村科技推广体系,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效果。

首先是解决树影地问题。林田争水争肥、树冠遮挡光线、树根影响农作物深挖耕种等负面影响是农民排斥在田间以及围田种植生态林的原因。只有研究出协调林田矛盾的新技术才能激发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其次是创新栽种技术。一是开展果林栽种技术培训。县乡林业部门系统传授各类林果经营管理知识,让农户积极参与,推动乡村林业的发展;二是探索最佳生态林造林模式,采取不同树种、不同密度、不同混交方式和立体种植等。

再次是推广优良树种。一是要引进树冠密、碳汇能力强的品种,提高单位种植面积的生态效益,例如常绿的美国火炬松和树冠高大的107杨、2001杨;二是要引进适宜的经济型生态林品种,如日本甜柿和美国杂交杏李。

4.5 开发新林地

作为全国的粮食生产核心区,1978~2007年30年间河南省的耕地面积以每年1万多公顷的速度减少,2007年末人均耕地面积为0.081 hm2,2009年末的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下降到0.073 hm2,下降了约10%。并且,随着人口上升、征地修路、城市化推进趋势加剧,土地后备资源已经亮起“红灯”[4]。

因此,退耕还林并不可行或者说并没有太大的余地,这就需要开发耕地以外的新林地。目前的乡村中,由于无子女户老人的去世、家庭规模的缩小、常年进城务工定居城镇等,出现了部分空置宅,形成多个“空心村”。在短期不能完成新农村人口居住集聚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先种植速生生态林利用起来;另外,在乡村墓地种上景观生态林,也是对逝者安息环境的美化。

参考文献:

[1] 赵淑梅,张从景.城市生态林建设的“宜居”作用和生态林建设模式选择[J].河北林业科技,2010(6):52—54.

[2] 宋 歌.河南省生态林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8):27—29.

第3篇:乡村生态建设范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目标,并高度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项内容。这20字方针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布局更加全面。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建设面临着几乎相同的问题,即人口多、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投入高、产出效率相对偏低等。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仍在继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如果农业生态环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初衷将无法实现。如何解决农业生态问题已成为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挖掘和梳理生态理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基于“五山模式”的生态农业

谷城县五山镇地处武当山南麓,五山镇素有“湖北名茶之乡”和“山水园林小城镇”的美誉,2005年五山镇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镇”称号。那么五山镇凭借着什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设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呢?笔者在以往的研究中将其归纳为以下五点,即科学规划布局、完善村镇配套设施、净化农村环境、壮大支柱产业和增强农民的文化素质。此后,笔者又进一步对五山镇的生态农业进行了跟踪考察,旨在透析新农村发展之道。

五山镇的生态农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支柱产业——茶叶的产业化发展上。近些年来,五山镇以生产茶叶为龙头,不断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小小茶叶带来了茶叶产业化道路,也撑起了五山山区经济的半壁河山。在全镇,茶叶产业收入占财政收入的70%,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80%,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的90%均来自于茶叶产业。五山镇生产的“五山玉皇剑”茶,自1995年以来屡获国家级、省级金奖,1999年和2001年两度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1年五山玉皇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被湖北省旅游局定为“全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省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如今五山镇茶园面积3万亩,年产茶叶300万斤,产值5000万元。五山镇已成为“湖北茶叶第一大镇”。

(一)以茶叶产业为依托发展生态型经济

五山镇坚持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特色产业之路,五山镇地处鄂西北,种茶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由此,五山镇委、镇政府提出,以茶叶产业为主导,夯实物质文明建设基础。

1.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设施建设

五山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根据自然条件、市场需求,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品种。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建大基地”的建设思路,五山镇茶园由1990年的3500亩发展到2006年的3万亩。五山镇采取集中组织劳力开挖、开发高质量基地、建高标准茶场等措施建基地,发展新茶园1.5万亩,构筑了茶叶产业新优势,实现了新跨越。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五山人外引内联,兴办了茶叶包装厂、精加工厂、袋泡保健茶厂、茶叶交易大市场,不断加粗、延长茶叶产业链条。五山镇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兴建了民营工业园区,目前已引进10余家民营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办厂,年实现利税1900万元。宽松的发展环境激活了群众经商的热情,全镇兴起300多个体工商户,年销售收入达2100万元。这些又进一步促进了五山镇茶叶产业的发展。

2.壮大投资规模,靠科技提高品质

五山镇在争取到省里和国家投入资金的同时,茶农们还自己发展股份制,共吸引入股资金5000多万元。同时,他们以优惠条件吸引外地资金,几年来,温州等地有经济实力的投资商在五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兴建了年产100多万套的茶叶包装厂,新颖别致的包装又大大增加了茶叶的附加值。当地政府还采取了多项措施避免采茶工的短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五山镇坚持年年对茶叶生产、茶园管理、茶叶制作等多个环节进行技术培训,采取专家授课,送农民到大专院校深造等措施,成立茶叶科研所,让科技指导生产是五山镇的又一举措。几年来,全镇共培训出1000多名茶叶技术人才,并分别从浙江、福建引进特早高产优质茶“龙井43号”、“乌扣早”、“大白毫”等新品种,发展有机茶,引进扦插繁育、无性繁殖种植新技术,使原有劣质低产茶园得到改造。

3.依托茶叶产业,发展生态旅游

依托茶叶产业的生态旅游业也为乡村的经济画下了浓黑重彩的一笔。

五山镇依托800亩茶园,投资80余万元,修建了集制茶、品茶、茶艺表演、食宿、娱乐于一体的天艺茶庄,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五山镇以生态茶园为面,以天艺茶庄、百日山景、堰河奇观为点,以通组水泥路为线,围绕特色建筑、民风民俗、山光水色和“农家乐”开展的生态旅游已初见成效。

伴随着茶叶经济的兴旺,镇上涌现出一大批茶叶经营点和茶叶配套企业,构筑了五山镇建设的基本框架。而“玉皇剑”茶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赋予小城镇文明创建特有的茶乡神韵。

(二)名牌战略——五山镇开发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

茶叶竞争力的核心是品牌,而品牌竞争的实质是名优茶。找准这一市场导向后,五山镇加大了名优茶的生产力度。从茶树栽培管护、茶青采摘、加工制作、后期包装等实施全程“精耕细作”。在茶叶产业化建设中,五山镇县充分认识到,要想使茶叶成为永久性产业,必须建立生产与市场对接通道。为此,他们以五山镇为依托,建起茶叶批发市场;以紫金镇为销售窗口,建起茶叶销售一条街。五山镇茶叶产业由此形成了“公司+基地+茶场+农户”紧密型链条。五山镇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也应运而生。

1.项目背景

“五山玉皇剑”茶远销到北京、广东、河南、陕西等二十多个省市,国外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加粗延长茶叶产业化链条,适应国内外市的需求,五山镇根据自身实际,开发五山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

2.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茶的饮用方式出现了多样化,各种包装的茶饮料应运而生。五山镇提出开发五山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的有利条件是:一是环境优越。五山镇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空气净化,无污染,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1999年2001年连续两年捧回湖北省城镇建设管理“楚天杯”,并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又被命名为“全国文明乡镇”。二是有过硬的种植、生产、加工技术和高素质技术管理人员。现有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十名高级农艺师作技术指导,并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培训、辅导等业务联系,2001年“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教学实验基地”落户五山。三是茶叶质量过硬。“五山玉皇剑”茶1999年在国家质检中心检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授予“有机茶加工证书”、“有机茶原料生产证书”。四是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电话电信设备完善,运输通讯十分方便。五是有充足的茶叶来源。五山镇现有茶园3万亩,年产鲜茶2000万斤,日产鲜叶6万斤,年生产茶300万斤。

三、“五山模式”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发

五山镇成功的关键更在于,以茶业产业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而为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效且持续的机制。从“五山模式”的发展,我们总结出,要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政策,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发展生态经济,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激励机制,维护协调,切实做好组织、引导、服务和推动工作。加强同各部门协作配合的同时,加大推进技术创新。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产业支撑体系。发展生态经济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只有产业内部和彼此之间的结构得到优化,建立与发展与生态经济模式相适应的产业支撑体系,才能保证生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三是加快技术进步,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发展生态经济,涉及环节多,技术要求较高,必须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实现从注重数量和规模的粗放式外延发展,向数质并举的集约型发展转变。各级有关部门要以提升生态经济各配套产业的科技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统筹科技资源、整合力量、优化结构,转变机制,搭建布局合理、效能统一、精干高效的新平台,用于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农民培训教育新的平台,全面提升引进、创新应用科技能力和转化效力,全面推进科技进步,用科技支撑生态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四是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生态经济全面发展。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是拉动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经营进程,是我国当前乃至更长时期重点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接轨这一问题,提升综合效益。要积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在农村建立配套产业规模化生产基地,并以参股、租赁的办法向基地投入资本,使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和谐经营机制,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一体化经营,培育发展一批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发展生态经济的龙头企业群,切实解决好农户发展生产中产销脱节等问题,促进生态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五山镇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2]王如松,蒋菊生.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论中国农业的生态转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05).

[3]吴文良.论我国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与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05).

第4篇:乡村生态建设范文

1建立农村与城市间的积极联系

农村与城市中心经历的每次冲突都是为了维持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因此,将消极关系转变为积极关系很有必要,它可以提供解决农村和城市问题的方法,以使环境更为舒适宜人。目前为止,人口流动是单向的从农村到城市。随着交通系统、网络信息和资讯的迅猛发展,必须要生成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双向流动。因此,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将会给21世纪的生活带来极大地影响。这样的新生活将会给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系带来更多的便利。

2建立农村生态村模式

2.1生态村模式的一般特性生态村将采取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特点的方式,规划不能在城市区域建造的先进生活基础设施。然而,生态村概念的显著特点就是对作为农村地区基础网络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空间资源(稻田,非水稻田,丘陵和山区)的定位。这对创建人,信息与物品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有必要找出鼓励城市居民长期留在农村区域,甚至在那里定居的方法。这样,将建立起城市与农村互惠互利的体系。在基础设施中,生态村将采用冷却和加热系统这种有效利用区域资源的方式。这些系统应该是被动可用的,如利用绿色植物挡住阳光和诱导自然风通风。但当这种被动系统不能被有效利用时,随着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共存,在灌溉系统中,冷却与加热系统将被采用。因为城市水污染的关系,处理系统不能被广泛的应用(垃圾在被排入污水系统前需要被绞碎)。然而,当处理器被纳入一个小规模的跨村供水系统时,农村地区就可以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关注。此外,处理器可以从当地农田回收堆肥作循环氮气。传统景观元素的区域布置和分配基于自然系统,生产结构和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在传统农村地区,房屋周围种植防风林,树篱,非水稻田,稻田及灌溉系统,这些都是独特的植物群和动物群。农村地区的生态区可以分为点型、线型和区域型生态区。当物料的循环和物种的供给完成在每一个生态环境中的有机延续时,丰富的生态品质得以维持。为了维持这样的生态区,生态系统将进行检查并且挑选出重要的生态区。为了发展生态网络,需要建立提高土地生物利用率的体系。本文根据农村生态系统的差异建立了三个不同的模型。三个生态村模型的关键区别在于人口密度、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差异(见图1)。生态村预期的人口密度在近郊为100人/公顷,典型的农业区为10人/公顷,偏远山区为1人/公顷。100公顷面积的近郊生态村在三种模式中被认为是最普遍的。另外,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在生态村建设中也十分重要,人口在10万以上,能基本满足人们的工作机会,信息交流,文化设施,教育设施和医疗服务。居住于毗邻大城市的村民可以很容易的接受其优点。居住于距离城市1小时车程内的村民也比较容易接受大城市的好处,但那些生活在1小时车程以外的人不能轻易接受城市基础设施的优点。最后,生态村应该依据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建造,除了利用不同的资源建立自身循环体系外,还可以满足城市人口对农村景观的不同需求。

2.2城市近郊生态村模式的特点我们假设这种模式包含10000名市民和60位村民。在100公顷区域模型中30公顷用于住宅发展(新镇),另外70公顷用于农村土地使用,其中20公顷用于建设配发花园和非水稻种植,40公顷用于水稻种植。城市近郊生态村模式循环体系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组件使城乡直接互动(见图2)。例如,有机垃圾和污泥从新城通过处理器收集,被处理成有机肥料。肥料的生产总量为115吨每年,用于10公顷花园和20公顷非水稻农田。循环系统的应用将减少当地政府对收集垃圾的支出。地下水有效的培养着40公顷稻田(10mm每天)以作为充分利用冷却和加热系统的缓解治疗方法。这种治疗将避免过载排污系统和地下水位的降低。当然,水在加热池塘用于栽培生长期稻。在这个模型中,配发花园在新城居民和农民交流方面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农民可以通过租用城市居民的农田来获得更多收入。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培育蔬菜和花卉来交流信息。

2.3典型农业区生态村模式的特点第二种模式是拥有1000人的典型农业区生态村。在这个模型中,100公顷用地中10公顷用作定居区,另外90公顷用于农田,其中有14公顷非水稻田和76公顷稻田(见图3)。在这种生态村里,冷却和加热系统可以被很好的利用;小规模的村庄污水系统处理器结合生产农田,对保护和再生资源的利用可以很好的用于饮用水和灌溉稻田。对于疏松的土壤,稻田作为太阳池使用的仅有7公顷,而其余的是在冬季期间保持非水稻田的干燥。这种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是通过创造一个生态网络连接乡村景观资源。生态网络最显著的组成部分是树林,沿路种植的树木可作为农田的防风林。这些树林和路边的树木作为动物活动的生态走廊也很重要。湿地和沿河岸林也是很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

2.4偏远山区生态村模式的特点第三种生态村模式是60个村民和40个参观者在偏远山区里。在这种100公顷模型里,1公顷用作定居区,另外99公顷作为农田使用,19公顷非水稻田,40公顷水稻和40公顷灌木林地。在所设计的生态村的图像透视图中,牧场都显示在图中下部,这表明在偏远山区土地利用的另一种可能性(见图4)。在草场中,动物粪便可以有效地用于生产沼气,并通过发电装置转化为能量。将泉水用于冷却和加热系统。处理器将用于资源循环利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这种模式的另一种功能。然而,该模型的最显著特征是使用木炭植物和温泉水组成的矮林树木作为加热系统。在苗圃生长的植物可直接从木炭厂排出热量。在这个生态村,居民建造的住房,即使在冬天,也可以使用供热系统。用热地板辐射加热将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因为林地的薪柴和木炭仅为1公顷面积,而矮林林地有40公顷,所以可以持续供给。在山区斜坡上面的梯田和非水稻田被认为是传统的日本山区农村的历史人文景观元素。这种景观元素可以吸引大量城市游客观光。由于针树广泛的种植致使山区农村景观的价值不断减少,将针树替换为更具吸引力的阔叶落叶乔木可以提高景观观赏的潜力。这种转换也可以有效的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城市和农村居民之间的互动是维护此类地区的重要方面,因为人口减少和劳动力老龄化非常明显。因此,这种模式提出长期居民建房的必要性。他们将通过志愿活动来帮助保护半自然生态系统。高科技信息的快速发展将有助于这里的居民对全世界网络信息的了解。信息网络的发展,将使更多地游客停留在这个区域。

3一个生态村模式应用的案例

基于上述研究方向实施的生态村项目,应对每个地方都建立详细的计划以便于重新设计改造现有的农村大环境。本文所讨论的项目清单、成本以及测试用例都是在距东京东南部80公里的千叶县长生郡中进行的。长生郡被归类为城市近郊的生态村。一个曾经作为传统村庄,但现在被重新设计成为具有更高价值的居住地区。在这个区域,发展这种具有公共菜园的农户区,将是农村新型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建造野生动物栖息的湿地和中水处理系统而最大限度的打造一个生态村庄。这个过程中,湿地水被很好的利用。通过二次加工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地表水的降低,很好的保护半自然的河流堤岸。增加农储市场的规划建设将大大加强农村与周边城市人们的联系,推动和使用这种从每个家庭所产生的有机垃圾(经处理)和村庄内处理水排出的污泥所产生的堆肥,例如用于城市景观和农业区域,将大大提高该区域内氮的循环量。在费用方面,收入很有可能大于开支。举例来说,将村庄里处理的水在湿地中进行二次处理的成本要比在工厂中处理大大减少。另一方面,重新设计湿地的成本等同于这片土地减少的大米的产量所损失的费用,唯一的成本在于1000人在这个过程中所利用的水的排放费用。该项目对于保护生态系统和稻田是非常有效的,即使是面对在旱地种植水稻的趋势。此外,它对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是非常有效的。除了上面提到的技术外,每个项目都代表了一种经济有效的生态技术,可以基于长生郡平坦地势的环境特点,利用有限的空间发扬这种稻田镶嵌景观的形式。

4结语

第5篇:乡村生态建设范文

摘 要:我国传统的乡村住宅大多以独门独户的庭院式建筑为主体存在。原生态住宅是一种因地制宜,与自然共生的建筑模式,住宅中暗含了许多生态学的原理。住宅如何与居住的大环境有机的组合与延续一直是我们讨论的问题。只有把两者的关机联系起来考虑才能产生一个共生的健康的生态链。由于农村宅基地不能有效流转,致使新建住宅分散,无法集生性刻不容缓,如何重构乡村住宅的综合环境体系已成为一个实用性问题待我们去探讨解决。

关键词:乡村住宅;人居环境;住宅建筑;环境共生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306-01

目前对于生态住宅也未有标准的定义,但国际上公认有三大主题,即: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融合。在“生态住宅”的设计中,应具有良好的室内空气条件和较强的生态气候调节能力,使人、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乡村住宅,又称农村住宅或农舍。通常是指从事农业的农民以自然村为单位的住宅区和经过科学规划的乡镇住宅区,它体现了自身久远的历史演进过程、地缘地貌特征、地域风土以及住宅主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等。乡村住宅环境的持续恶化促使人们必须注意到人居和生态必须要共生生的发展。

1 人居住宅与环境的共生发展

“人居环境”一直是我们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发展到了一定的时间段,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比以往更加注重品味的提升。人们精心设计着自己的居所,但是在设计工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如生产力水平、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生活习俗、等。尽管在这些客观条件的制约下,人们仍然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改善自己生活环境。

2 建筑风格与住宅空间的拓展

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又是相互共生的联系体,住宅也是有生命的,我们不仅仅是要建房子,应该说是要“种”房子,一个没有环境的住宅是不可能持续发展和生存下去的。在我国的住宅建筑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在过去和现在,都拥有大量的优秀建筑和文化遗产。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是个非常优秀的生态环保建筑群,古城拥有完善的总体规划、广场布局、商业网络、水系桥梁、道路系统、环水民居、曲折弄堂以及民族风格、景观小品等,住宅与原生态水系环境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发展。古城中心四面有多功能的四方广场,环绕淌流的水渠,相互交错的石拱小桥,共同构成了居民们购物、文娱、玩赏、交流等活动的步行区。乡村住宅环境建设也应参照古建筑的生态环保系统来建设。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只有综合开发才能共生发展。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要发展住宅与生态大环境需要更进一步的做出研究与努力。

3 环境与心境

我们得让人们从思想上重新去考虑,去认知,在这个环境中人们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房子,什么样的环境,这样的景观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切身感受,身处这个环境中心境的变化,这样的心境带给人的一种怎样的美好感受,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4 传统与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对传统园林的理解与欣赏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出现问题。现代住宅园景设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现存问题也是很明显的。比如功能性差,经济性差,协调性差,缺乏个性。现代住宅园景设计应与传统园林相结合。住宅园景设计要做到人性化,就是一切要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人的尺度,人的活动为出发点,追求一种优雅、放松、生态、安全并且有强烈文化底蕴的生态乡村住宅。

5 住宅中的外环境――庭院

庭院可以狭义地定义为以审美和休闲为主要功能的户外场所,是一种人造的理想化的景观,是文化与自然的交流场所,是人们文化价值观的反映,是抒发理想、畅想灵感的场所,是纯真的、理想的自然场所。特别是乡村住宅的庭院往往根据用途的不同分前院和后院。

6 住宅的情感因素

住宅,常常指我们所说的“家”。当今时代是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家的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居住的家,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生成亲切温馨的家庭氛围。所以说住宅环境中情感的设计体现是一个家庭中不可以缺少的,自古我国的乡村住宅中都有这样的精神氛围体现。

7 结语

我们要综合考虑以上的种种问题,要了解住宅建筑和住宅建筑周围环境问题间的继承关系,任何空间都存在于环境之中,环境问题为什么一直无法解决,这其中还是缺乏一个系统的体系和模数,一个好的乡村生态共生体系完成了,把他作为研究的课题,可以用模数复制的方法,改变发展到其他乡村建设中去,让这种注重生态的氛围去影响过去的那种不健康的生态发展模式,故提高人居生态环境的状态,是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并不是用一种形式主义代替另外一种形式主义,而是从实际角度的出发去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驭寰.中国古建筑散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第6篇:乡村生态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护岸;工程建设

1 生态混凝土护岸种类

目前,一方面人类与城乡河道间的相互作用更为强烈; 另一方面,城乡的社会经济系统和居民日常生活更加依赖于城乡河道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城乡河道护岸植物少、水中生物少、水量小、河道普遍较浅、流速慢、枯水季节甚至断流,上述水力特征决定了城乡河道环境容量小、生态系统“脆弱”的特点。

为了保证城乡河道的原有功能,首先要保证河道岸坡的稳定。从目前河道护岸技术来看,主要有四类:

(1)混凝土类材料护岸技术,材料虽然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诸多优点。

(2)预先浇制常规多边形混凝土块,在多边形内部放置土,然后在土上植草。

(3)预先浇制生态混凝土,然后用人工灌浆的方法向生态混凝土空隙内灌注含草籽、肥料的浆液,草籽在空隙内生长发育,然后穿过生态混凝土中的空隙扎根在被护河道岸坡的土壤层中。

(4)现浇生态混凝土铺在被护岸坡上,然后在上面铺一层含草籽、肥料的土壤层,草籽在生态混凝土上面的土壤层生长发育,然后穿过生态混凝土中的空隙扎根在被护河道岸坡的土壤层中。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现浇生态混凝土具有既能保证岸坡稳定,又能保证坡面生态效果的城乡河道护岸技术,不仅有生态、净水功能,还有防护和景观功能,将工程防护与植被防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稳固而又有生态景观效应的防护结构体系。

2 生态混凝土护岸技术

(1)抗压强度达到15N/mm2~ 30N/mm2,孔隙率在15%~30%之间,透水系数为 1.0 ×10-1cm/s 以上,pH 值为10左右。

(2)耐久性指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

(3)满足坡度大于 40°的要求。

(4)找到适合无水区域的植物。

(5)找到适合水位变化区域的植物。

前面四项性能指标通过文献查阅得知: 已经得到了解决,且已经应用于一些工程中。指标(2)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因为湿地是水陆变化的区域,湿地的植物种类丰富,完全可通过在湿地植物中筛选出能在水位变化区域生长的植物。指标(5)是目前生态混凝土得不到推广的关键因素。

3 生态混凝土护岸应用

坡式防护一般采用单元框格浇筑式绿化砼技术、预制六角形构件式技术。在防护安全的前提下,构建水岸陆生植物生存环境,形成大片的砼草坪;同时,注重营造仿拟自然效果,局部设置人工生态石,增强空间异质性。

3.1 单元框格浇筑结构图(见图1、图2)

3.2 六角形构件护坡结构图(见图3)

4 结束语

传统的河塘护砌多为浆砌、干砌石、现浇或预制砼块体等结构形式,传统的砌筑由于对河塘坡面采用了封闭的形式,阻断了水体与陆地土壤之间的联系,使得水生植物不能自长,导致河塘岸坡的生态功能遭到破坏,河塘生物多样性指数降低,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河塘生态修复能力变弱,已不适应现代河塘生态修复的要求。而生态型砼具有特殊的结构与表面特性,能够适应生物生长,对调节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景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具有积极的作用。生态型砼用于乡村河塘建设是以工程加固和植物护坡结合的方式,对维护河塘的边坡稳定、水质自然净化、降噪消音、村民安全、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图1 单元浇筑式生态砼护披平面示意图

图2单元浇筑式生态砼护披结构示意图

图3 绿化砼构件安装示意图

第7篇:乡村生态建设范文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旅游;绿道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1-0108-07

[作者简介]肖雄方(1988—),男,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规划研究;马宝建(1968—),男,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生态旅游、旅游规划研究。(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景观建设关键技术研究”(2012BAJ24B05)的阶段性成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第一个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区域,其目标是实现区域内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的高度融合。相比于其他产业,旅游产业具有带动能力强、环境污染小、经济收益高的特点,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内学者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张香凤、杨光灶(2012)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以南昌市为最大客源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导向模式。①孙冬英、龚双双(2011)在对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态旅游联动开发的对策。①冯淑华站在区域旅游合作的角度,提出构建环鄱阳湖旅游成长三角网的区域模式等。②上述研究成果打破了以往以行政区域为研究范围的界限,将鄱阳湖区域作为整体进行更广阔的思考,为后续的区域研究打下了基础。

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已近三十年,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劳动力剩余状况、维护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重塑乡村社会形象的功能也逐步受到政府及学术界重视。而绿道作为协调区域内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手段,目前已被广泛地运用到我国许多城市、乡村的规划之中。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旅游尚处起步阶段,国内学者针对该区域内“乡村旅游”与“绿道”的研究也是以单个城市为主,缺乏对整个区域的统筹研究。本文首先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然性,接着阐释了绿道之于乡村旅游建设的重要意义,最后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绿道体系,希望能对今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然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占据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拥有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自然资源。无论从外部市场的需求,还是从内部发展条件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乡村旅游都是一种必然。

(一)外部需求拉动——环鄱阳湖城市群带来的游憩需求

在我国,城市居民是旅游市场中的主力军,乡村旅游更是城市居民周末闲暇首选的旅游产品。江西省社科院在《环鄱阳湖经济圈规划(2006-2010)》中提出了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的总体定位,即“以南昌为中心,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为次中心,实施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内经济、文化、科技和资源优势,加速区域交通、产业、商贸、产权、金融、技术、人才、信息市场一体化进程,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而我国不同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出游距离大体上趋于一致,出游距离中意愿最强烈的距离段处于50~300千米之间。④在资源特征上,华东地区近三十年的工业化浪潮使大范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变成了工厂连绵的工业、城镇地域,而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一盆清水”,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又因其是亚洲最大的候鸟栖息地,被称作“白鹤的故乡”,自然、质朴、粗犷的湿地原野景观对许多都市人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旅游承担了满足环鄱阳湖城市群居民游憩需求的任务,发展乡村旅游是十分迫切且适宜的。

(二)内部需求驱使——城乡统筹和内部发展的需求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包含5市51个县(市、区),面积达到7.49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达到2555万人。将乡村旅游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建设的切入点,有其优势及必然性。

首先,可借发展旅游实现新农村建设。为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改造环境,搞好村庄绿化,要把江西建设成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地执行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或拆村并点的规划战略,而是要完成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区域污染问题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多项任务,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内容则必须包括农村交通道路体系的生态化和人性化。环鄱阳湖城市群与周边城市群(武汉、长株潭、太原等城市群)相比,发展程度还较低,城镇化水平仅在30%左右,①未来还将面临着巨大的城乡统筹或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使当地居民通过旅游经营和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扶贫,而且可以充分加强乡村居民自身发展基础设施的实力。

其次,社会文化的延续与传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均需要乡村居民的参与。乡村居民是原汁原味的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原生文化、民风民俗的保护者和传承者。鄱阳湖面积广阔,乡村居民是鄱阳湖生态环境最直接的接触者,也是最广大的生态环境保护者。参与乡村旅游更有利于激发当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保护自然环境的积极性,增强乡村居民对文化的自豪感,进而起到传承文化、保护环境及促进经济的三重作用。

(三)旅游产业发展需求——旅游景区或资源亟需组合,经营方式亟需升级

鄱阳湖区域是旅游景区和资源的富集区,根据《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统计,鄱阳湖区域“共包含2个世界遗产、2个世界遗产提名地、2个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际重要湿地、5个国家遗产、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档次高、数量多,然而,旅游产业的经营却仍未摆脱“门票经济”的落后局面。旅游景区单纯的“门票收入”经营形式弊端诸多,过分依赖门票收入致使旅游产业发展惰性大,产品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游客需求变化的速度,最终致使景区吸引力下降,旅游收入逐渐减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迟早要突破“门票经济”的瓶颈。

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的门槛低、效益高、范围广,相比于“门票经济”更加灵活,产业链条更为延伸。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能延长人均停留时间和提高人均消费额度,能扩大接待游客基数,从而让更多的游客享受鄱阳湖更多的旅游美景,提高鄱阳湖经济区整体旅游收入。同时,乡村旅游也更具有发展的活力,十分容易与生态旅游、养生旅游、度假旅游、会展旅游、高端旅游等多种业态相结合,打造出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因此,发展乡村旅游相对来说风险小、受益广,适合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第一步。

二、鄱阳湖绿道建设的意义

受益于历史、环境等多方面的熏陶,鄱阳湖湖区居民自古以来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传承湖区先民自然原生的文明遗产。不健康的乡村旅游发展会对鄱阳湖区域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目前,鄱阳湖乡村旅游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应更多地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发展中大力发展绿道的成功经验,用前瞻的眼光来指导今天的实践。具体说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绿道建设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绿道可以统筹解决鄱阳湖区域乡村旅游的相关问题

首先,绿道可以调节自然资源利用以及游憩需求发展的矛盾。当今学界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关注逐步由单纯的经济质量转移到游憩质量上,同时也刮起了生态环保的思潮,更加强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国外,绿道已是许多国家规划师综合游憩功能与生态功能常用的手段之一,并已经在实践中验证了其有效性。例如,天然河道被人工渠化后,河流失去自净能力,致使水污染加剧、物种减少、自然形态破坏等问题的产生。而通过将人工河道拆除,并配以绿道的建设,不仅恢复了河道自然形态,还原河道原本的生态功能,还沿途提供了大量的满足区域人口游憩的场所。

其次,绿道可以实现乡村旅游由“小、散、乱”变为“大、聚、强”。匡林很早就提出:“乡村旅游开发要小项目、多功能、广收益、布点成网;大区多个景点、小区单个景点;重点是设施组合、景点优化、不搞或少搞实体再建设。”①本文认为,在当今的乡村旅游规划中,这样的发展思路应受到推崇,而“布点成网”的关键在于保证景点或设施之间的连通性。鄱阳湖区域是旅游景区和资源的富集区,但鄱阳湖区域乡村旅游多数表现为依托在知名景区周围,呈“小、散、乱”的态势。因此,统筹规划和发展区域内乡村旅游资源对鄱阳湖区域来说极为重要。利用绿道更能保证乡村旅游地组团开发和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旅游地由“点”到“组团”,保“量”又有“质”的目标。

(二)绿道通过提供场所来扩大经济收益群体,缓解乡村经济分配不合理之症

在乡村旅游地,乡村居民与政府、开发商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其最关键问题在于经营权的不良分配,而经营权在空间上却表现为“场所”的问题。实际上,绿道所提供的客流及空间为当地乡村居民创造了许多潜在的经营空间和经营机会,而此类机会往往不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或对运营者有很高的素质要求。因此,绿道更像是乡村居民参与旅游的温润的“土壤”,能起到调整利益分配结构的作用。以最为极端的“走鬼”经济为例,“走鬼”缘起于20世纪30年代香港流动商贩的代名词,经营地点通常选择人流量大的地段。②“走鬼”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弱势群体经济利益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体现,对城市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然而,对乡村旅游地来说,却可以当做解决经济利益分配不均所导致的企业、政府与当地村民矛盾的思路之一。目前,许多国家对“走鬼”有很多先进的做法,使“走鬼”成为了既管理有序,又满足就业,还不失特色的特殊业态。例如,新加坡聚集全国15000个“走鬼”,组织了100多个“小贩中心”,使之成为著名本土特色的旅游景点;③韩国政府设置“诱导区域”,在城市空地、河溪两侧道路、长时间形成的市场道路来容纳商贩。④

(三)绿道可以为新型旅游活动提供各类空间,充分发挥鄱阳湖的生态优势

根据以往学者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产品的研究,乡村旅游产品可分为“运动休闲型”、“品味自然型”和“民俗共赏型”。从国际经验来看,游客参与乡村旅游将更强调“参与性”,出游目的逐步从单村的农事体验向“休闲度假”和“康体娱乐”过渡,⑤“运动休闲型”乡村旅游活动得到广泛的普及。而现阶段,国内乡村旅游活动仍是以“品味自然型”、“民俗共赏型”为主,“运动休闲型”比例很低,而此类旅游活动,如徒步旅行、骑马、高山自行车、雪上汽车等运动项目大多使用的是“线性”空间,其不仅对道路连通性有一定要求,景观质量也是影响旅游活动水平的重要因素。绿道极大增强了旅游活动的趣味性,良好的景观也使得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大大提升。

鄱阳湖区域乡村旅游地大多处在风景优美的区域,或绿林成荫之下、或水流湍急之侧、或群山环抱之中,将林地、河流、山脊线的线性空间打造成为景观优良、生态效益高的绿道,对乡村旅游地整体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从现状上看,由于鄱阳湖湖面较大,且受限于保护区环境保护要求,资源分布不集中的劣势无法通过在湖内开展大规模水域运输服务来弥补,环湖旅游交通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综上所述,无论是其适宜性还是必要性,对乡村居民或是乡村旅游者,用于资源使用还是生态保护,绿道建设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乡村旅游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未来该区域乡村旅游建设的重要一环。

三、鄱阳湖绿道体系的构建及其管理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5市以及抚州、宜春、新余、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51个县(市、区),地处江西省最重要的两个中心城市和游客集散地南昌、九江之间,且南昌、庐山、九江周边地区是发展成熟、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区,其外部交通条件十分优越。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部旅游节点之间的交通联系功能较弱。湖区与南昌、九江等周边城市干道、鄱阳湖环湖现状主干道以及旅游村镇间的道路建设及交通组织均不够理想,弱化了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的联系,影响区域旅游整体功能的实现。

此外,经济区内部更是缺少游憩道路所必需的基本环境、服务设施和交通工具。非主干道路(县乡道)环境较差(如鹅湖书院到铅山路段),缺少应有的舒适度及服务设施、游憩交通工具。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道建设要重点涉及区域内旅游集散地、旅游片区、旅游节点之间的交通通勤需求,也需要对鄱阳湖交通方式、绿道管理以及服务进行安排。

(一)环湖区绿道体系布局

绿道体系框架包含三个层次,分别为一级绿道、二级绿道和三级绿道。其中,一级绿道为景观最为良好,交通功能最为优越的高标准绿道,具备连接区域内旅游大片区、一级旅游集散地及主要河流两侧的交通及游憩的功能,将是游客使用最多、服务功能最为集中的绿道;二级绿道为景观较好、交通功能较为优越的普通绿道,具备联结旅游片区内各景区以及二级旅游集散地的功能,是游客进一步进入生态经济区内部的绿道;三级绿道是各类主题明确的旅游小道,是数量最多、最具特色和风情的景观游赏道路。具体如下:

1.一级绿道

六大旅游片区之间的绿道,即环湖生态旅游度假片区、昌赣城埠文化休闲旅游片区、庐山文化山水度假旅游片区、景婺国粹文化旅游片区、怀玉奇山道宗文化旅游片区、抚江临川文化旅游片区

六个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之间的绿道,即南昌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九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景德镇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上饶旅游集散服务中心、鹰潭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抚州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水系绿道,即结合流域治理,沿赣、抚、饶、信、修三河修建的河流保护型绿道。

2.二级绿道

以鄱阳、星子、吴城为三级枢纽地的环湖生态旅游度假片区,以鄱阳湖水体和湿地为中心,联结沿湖的新建、永修、共青城、星子、湖口、都昌、鄱阳、余干等的绿道。

以南昌为一级枢纽地的、以新余为二级地的昌赣城埠文化休闲旅游片区,即以南昌市区两江四岸游览区为中心,联结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新建县、进贤县、南昌县、安义县、丰城市、高安市等的绿道和以渝水区为中心,联结樟树市、新干县的绿道。

以九江为二级枢纽地、修水为三级枢纽地的庐山文化山水度假旅游片区,即以庐山山体为中心,联结庐山山上游览区、浔阳区、庐山区、九江县、星子(庐山山南)等的绿道和以西海为中心,联结永修、武宁、修水、靖安等的绿道。

以景德镇为二级枢纽地,以婺源为三级枢纽的景婺国粹文化旅游片区,以景德镇市区为中心,联结乐平市、浮梁县、万年县等的绿道和联结整个婺源县各个景区的绿道。

以上饶、鹰潭为二级枢纽地的怀玉奇山道宗文化旅游片区,以三清山为中心,联结信州区、上饶县、玉山县、德兴县、横峰县、铅山县、广丰县等的绿道和以龙虎山为中心,联结月湖区、贵溪市、余江县、弋阳县等的绿道。

以抚州为二级枢纽地、资溪为三级枢纽地的抚江临川文化旅游片区,以临川区为中心,联结金溪县、资溪县、东乡县等的绿道。

3.三级绿道

景区内有:三清山、龟峰、庐山、三爪伦、鄱阳湖湿地公园内的各种步行小径系统;

风景和文化小径有:徽饶古道(徽州和上饶):始建于唐代,徽道的其中一段,古时是一条重要的驿道,名曰“吴楚古道”,又名“徽饶古道”。素有七省通衢之称。其岭长15华里,史称“上七下八”,宽丈余,全部用青条石砌就,一直完好地保存至今。岭脊有一线泉、万善庵、堆婆石、同春亭等名胜古迹。现已被列为省级文化与生态旅游点和文物保护区域。沿途断崖峭壁林立,崇山峻岭,自然风光秀丽。西山商道,从明朝到民国是安义、奉新、靖安、修水、九江等地来往南昌的必经之路。如今在西山还残留一小段,道路为麻石砌筑,路旁山林茂密,其他有待发掘的风景和文化小径。

主题和特色小径有:江西自然资源丰厚优美,历史悠久漫长,文化积淀博大深厚,有很多有待发掘和打造的主题和特色小径,如老俵之路、游憩小径、乡野小径、遗产小径、赣风古韵民居小径、朱熹鹅湖之会小径、王勃省亲小径等等。

(二)环鄱阳湖绿道的交通工具支持体系

1.非机动车

包括:人力三轮车、自行车、公路车、山地车、单人车、二人车、三人车、马车等。非机动车交通工具是世界上绿道体系中大力支持、鼓励和倡导的一种交通工具,它不仅节省能源、没有噪音,而且能够充分满足游客的自由性的要求,深化旅游体验,因此,它在环鄱阳湖的绿道体系中是应大力提倡和鼓励的一种旅游交通工具。非机动车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用的不足之处是环鄱阳湖路程近千公里,对于相当多数人来说,只能作为部分路段的代步工具,而不可能全程使用,因此,其他形式的环保交通工具也必须兼有。

2.环保观光车

包括:“小火车”、电瓶车、助力自行车等。环保观光车类交通是保障游客在景区内进行中长距离转移的必备工具,是游览速度较快、内容较多,但体验较为平常的交通形式。

3.公共机动车交通、自驾车

公共交通是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和能源问题以及低碳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而公共机动车的交通是绿道交通体系在目前情况下必不可少的一个补充。基于理想和现实的考虑,在绿道的交通工具支持体系中,自驾车不作为绿道鼓励的交通工具,但应考虑自驾车的需要。

(三)环鄱阳湖绿道的建设和管理

1.绿道的建设

绿道的建设应尽量利用原有道路,从而减少景观破碎度,节约资源,实现低碳的目标。在道路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交通流量小、景色优美和环境质量良好的道路,并通过植被实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分流。对于自行车道的一些路段,可以有意识的进行特色化建设,如障碍路面、沙石路面、泥土路面等等,增加骑行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在绿道树种的选择上,尽量利用江西本地的乡土树种,优先选择树形优美、材质优良、花朵美丽以及有其他多种用途的树种,并实行符合生态原理的搭配。例如,乔木树种可优先选择樟科的樟树、楠木、檫树;五加科的刺楸、杜英科的猴欢喜、山茶科的木荷、七叶树科的天师栗、木兰科的木莲和玉兰、鹅掌楸等等。

2.绿道的管理

包括:(1)电子化管理,即推进交通智能化建设(如“旅游一卡通”电子化管理)以及异地还车措施等;(2)统一化管理,即建立跨地域的统一管理机构和协作的管理模式;(3)通达性管理,即建立统一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和绿道综合服务区。

第8篇:乡村生态建设范文

论文关键词:湿地,文明生态村,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指标体系,不同地区的学者均结合本地区特色从不同视角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但由于文明生态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这些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很好地指导文明生态村建设。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和优美小城镇指标,但多是对于城市、城镇以及非农产业提出的一套评价指标,也很难真正用于指导文明生态村建设。所以,需要建立专门针对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指导文明生态村建设沿着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

白洋淀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湿地,淀内有人口近10万的特殊性,对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白洋淀地区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以白洋淀为例,构建专门针对湿地的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指导湿地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保护生态脆弱区湿地流域生态环境,促进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2009年我们组织了文明生态村建设实践调研活动。调查范围涉及白洋淀淀区6个文明生态村(东田庄、邵庄子、王家寨、大田庄、赵庄子、大淀头)。调查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入户访谈法。共收回问卷278份,其中有效问卷241份,有效率为86.69%。调查对象涉及村干部、种植户、养殖户、个体经营户、医生、乡镇企业工人等不同类型的农户。这次问卷调查涉及地域广,并且涉及到不同类型、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理位置的农户,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白洋淀不同地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整体状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文明生态村建设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对白洋淀淀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状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构建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1全面性原则

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覆盖面广,这就要求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要能全面综合地反映淀区不同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总体水平和发展进程,能从多角度构造出文明生态村的新景观,即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应包括生态、文化、政治、环境等其他方面。所以,选取的评价指标应该能够反映淀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方方面面,避免遗漏问题。

1.2科学性原则

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根据目前全省农村经济发展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及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发展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制定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评价标准。

1.3可操作性原则

考虑到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应用,因此所设计的指标应该充分考虑数据资料是否具有可得性、计算是否简单、操作起来是否方便。

2.白洋淀文明生态村建设指标集的确立

2.1指标集的确立

结合白洋淀淀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数据可得性,最终确定了白洋淀文明生态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构成(如表1所示)。

表1白洋淀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子系统

指标编号

指标名称

单位

经济发展

1

人均GDP

2

农业劳动生产率

3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4

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

生活改善

5

农民人均纯收入

%

6

农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

%

7

人均合格住房面积

m

8

医疗保健支出占生活消费的比重

%

9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

10

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

%

11

农户百人拥有电话机数

村风文明

12

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3

计划生育普及率

%

14

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重

%

15

农民对村社会治安的满意度

%

16

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

村容整洁

17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18

村庄建设统一规划率

%

19

生活垃圾处理率

%

20

饮用自来水普及率

%

21

道路硬化率

%

22

绿化覆盖率

%

23

水质达标率

%

管理民主

24

村民自治制度完善率

%

25

村民对村政务公开满意程度

%

26

第9篇:乡村生态建设范文

一、规划引领,政府引导。

着眼长远,充分规划。大多数乡镇通过规划引领创建美丽乡村。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张家乡主抓《打造“美丽张家・生态家园”总体规划》,狠抓农村危房改造、整村推进、农村公路三项建设;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晋档升级年、干部作风转变年、计划生育精细化管理年、环境卫生整治四项活动;实现招商引资、土地流转、产业发展、旅游开发四个方面的新突破,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美丽乡镇。浙江省安吉县报福镇实行“一村一规划,一家一美景”,着力打造特色乡村。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汤沟镇直梗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规划引领、政府引导、群众主体三方面作用,重点开展环境净化、村庄绿化、房屋美化、夜间亮化、村庄绿化、公共设施配套化六项工作。贵州省贵阳市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美丽乡村”创建,市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区(市、县)按照1:1配套资金,市直各部委办局、人民团体、新闻单位和市管企业定点结对帮扶示范村。

二、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发展主导产业,扶持优势产业,形成品牌效应,增强支撑功能,此举足以提升乡村的内在经济实力,壮大集体经济。如走“一村一品”的路子,很多乡村已经起步。浙江省安吉具有的村大力发展花卉苗木,还有的村发展蚕桑、白茶、高山蔬菜、笋竹、有机绿色农产品、特色畜禽和现代家庭工业等特色产业,全县已呈现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大格局。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湾镇鲁村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围绕农业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三、综合整治土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山西省长治市通过产业园区化支撑“美丽乡村”创建,重点建设了长治县振兴新区现代农业园区、潞城辛安泉新农村连片示范区等11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共涉及138个村、8.6万农业人口和13.32万亩耕地。浙江温州实施农业招商引资“千项百亿”工程,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让农田不仅能生产粮食,还能借助生态、农耕文化传承、休闲观光、养生等多种功能发展二产、三产。

四、依托项目带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整合支农项目,使各类建设项目和资金优先安排实施“美丽乡村”创建。福建长汀县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项目,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1000万元,着力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现代农林业发展、农村管理创新等工程,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此外,该县还把“美丽乡村”建设成效作为考核乡镇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建立奖惩制度,每年拿出5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形式,专项用于奖励先进乡镇。贵州省锦屏县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重点扶持。浙江省温州市推进农村宅基地整理,上规模、多模式地集聚改造农房,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江苏省金坛市先后投入5亿多元改造县级公路,建设“风情农路”。金坛交通部门对全市乡村公路进行通盘设计,将绿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同时着力体现地域文化,如创建“农家风情路”、“红色文化路”、“水乡生态路”和“茅山旅游路”。

五、建设生态环境,推进绿色有机农业。

开展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手段。山西省长治市通过园林化把生态美丽导入乡村,积极开展自然生态农村园林化实践。江苏省东海县在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基础上,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实施城乡统筹、区域一体的生态建设模式,把今年确立为“项目突破和生态创建年”。东海县还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温泉生态旅游业、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向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标准农业、设施农业要效益,为农村生态“减压”。

六、提升农村环境,推行清洁生产。

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乡村品位。如修建垃圾池、垃圾房和垃圾坝;改造重点路段,补植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修建文化广场。辽宁省政府年初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实施意见》,村内道路要有硬化,道路两侧要有排水边沟,路边屋旁要有树木、垃圾收集池、保洁员和村规民约;乡(镇)要有垃圾、污水、养殖粪便处理等设施;建立有制度、有队伍、有设施、有经费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体系,实现常态化管理。广西也是通过“清洁乡村”打造“美丽广西”,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要任务。一是清扫垃圾,清除杂物,清洁房屋,开展乡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二是清淤治理乡村水井、水塘、小河流、排水沟、下水道,清理水面漂浮垃圾,处理厕所、畜禽场(圈、栏)污水排放;三是清收和处理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控制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实用技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七、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升生产生活质量。

新疆广大农村通过利用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了农村传统生活用能方式向清洁、绿色用能方式的变革,以此勾勒“美丽乡村”画卷。新疆各地实践总结出了“十大农村沼气生态建设模式”,因地制宜,将沼气与畜牧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相结合,充分利用畜禽粪便、废弃秸秆、生活污水等生产沼气,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农业生产上大量使用沼肥,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农田有机质水平,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有效推进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

八、城乡统筹创建,连片联动推进。

强化全局战略思维,把县、乡或镇当作一个大乡村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大规模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一、二、三产业整体联动、城乡一体有机发展。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就是以乡镇为单位,着力发展整村推进,全面改造提升,并突出示范引领特点,实现县级“美丽乡村”目标。通过“点”上的重点突破,带动“面”上的重点提升,逐步形成有特色、成规模的“美丽乡村”大格局。

九、实施循环经济。推动村美民富。

甘肃省泾川县党原乡高丰村按照“玉米-猪-沼-果”的发展模式鼓起了农民腰包,也美化了村庄环境。此模式实现了“种植玉米不花化肥钱、养猪养牛不垫圈、做饭照明不用柴和电、绿色产品无污染”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产业链上的循环经济已成为泾川农民增收、泾川乡村美丽的主渠道。

十、围绕民族特色,发展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