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设计的定义范文

环境设计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设计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设计的定义

第1篇:环境设计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奥曲肽;乌司他丁;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acute pacretitis,AP)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胰酶激活,造成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以及出血,甚至发生坏死的炎症反应,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特征表现为急性腹痛。轻症AP占急性AP的90%~95%,若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发展为重症AP,而重症AP具有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以及预后不良的特点,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奥曲肽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静脉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2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1]中相关诊断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恶性、呕吐、发热、上腹压痛及上腹持续严重疼痛等。检查尿淀粉酶以及血尿淀粉酶结果显示均为不同程度升高,给予CT或B超检查,结果显示胰腺存在渗出或肿大,但未发生坏死。排除标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以及糖尿病者;妊娠期和哺乳期者;对本研究应用药物过敏者。其中男53例,女39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0.3±6.4)岁;轻症AP41例,重症AP5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未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且各4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抑酸、补液、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0.1mg奥曲肽注射液(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1309)皮下注射,8h/次,5~7d/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10万U乌司他丁注射液(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505)加入50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8h/次,3d后改为5万U静脉滴注,2次/d,5~7d/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淀粉酶指标变化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经1个疗程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已消失,且各项实验室指标均已恢复正常,重症患者10d内恢复上述标准;显效,经1疗程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进步≥2个等级,且各项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75%,重症患者10d内恢复上述标准;有效,经1疗程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进步≥1个等级,且各项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50%,重症患者10d内恢复上述标准;无效,经1疗程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善或进一步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淀粉酶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28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4.35%明显高于对照组84.78%(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淀粉酶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降低,观察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3 讨论

急性AP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其共同点在于胰泡破裂,胰腺多种酶的活化造成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和破坏而导致的化学性炎症。急性AP治疗的重要环节是阻断胰酶激活、炎性递质释放、改善微循环,同时将已释放入血中的炎性递质和已激活的胰酶消除或抑制。

奥曲肽是人工合成化合物,其具有半衰期长、使用方便、多种生理活性的特点,能够对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胃肠道和胰内分泌激素分泌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有效抑制胰高血糖素、胃酸胰酶以及胰岛素分泌[3]。乌司他丁是从健康成年男性新鲜尿液中提取分离的精制糖蛋白,能够对弹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等多种蛋白水解酶以及淀粉酶、脂肪酶、透明质酸酶等脂类和糖类水解酶起到广泛抑制作用,从而有效减轻自身消化、降低内毒素吸收;乌司他丁还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释放、改善微循环、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组织损伤;此外,还能够抑制溶酶体酶释放、稳定溶酶体膜、抑制心肌抑制因子产生、清除氧自由基;并且还能够通过抑制炎性递质的释放、清除氧自由基,而有效保护胰腺等器官功能免遭破坏,有效阻止或延缓胰腺自我消化,从而降低急性AP并发症的发生[4]。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且,治疗后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奥曲肽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静脉滴注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淀粉酶各项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胃肠病学,2004,9(2):110-112.

[2]吐亚,李桂花.奥曲肤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32):5009-5012.

第2篇:环境设计的定义范文

设计学是一门新兴的基于艺术与科学的交叉学科,以人的设计创造行为为对象,是关于设计行为的目标、内涵、价值、方法及其解释与评价体系的科学,具有艺术与科学的双重属性。自工业革命以后,设计与工业化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相结合,设计成为推动当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设计学领域中的“环境设计”,以优化人的生存环境为目的,是针对城乡人居环境为核心的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知识结构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环境设计同城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起构成国家建设设计领域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三级层面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设计是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深化与延伸,满足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对微观层面人居环境问题的具体研究与解决。环境设计隶属国家建设设计领域和工程体系的定位,决定了学科建设和发展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工程学科具有必然的联系。这种对环境设计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针对性,强调工科院校在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方面要突出工程技术的办学特色。建设和发展工科大学特色的环境设计学科是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开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研究,优化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促进工科与文科优势互补的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规格要求,注重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工学类相关学科与环境设计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体现了环境设计与现代城市和建筑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特点,反映了艺术与科学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环境设计专业及其学科虽然隶属于艺术门类,具有艺术性的相关特质,同时还具有技术性、工程性和应用性的特质,与相关工程技术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环境设计的这种特质,表现在用科学技术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人居环境中的人文艺术问题,通过应用理学知识体系中的自然科学概念、原理、实验技术等,研究和探求解决环境设计与建设工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包括选择相应的技术方法、特定的材料,并确定符合技术要求和性能规格的设计方案,以满足结构或产品的要求,解决施工中的经济、安全问题,达到工程质量要求的工作步骤、方法与工艺,创造性地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所以说环境设计既是艺术创造,也是技术工程,强调把科学技术与艺术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全面、更综合的形式实现对人居环境的价值创造与形态创造。“环境设计”包含了环境的艺术设计和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两大方面的内容。环境的艺术设计关注人的精神性,解决的问题包括环境体验、文化创新、生活方式及审美取向等人与物关系的相关情理问题。在改善和创造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使人获得新的领悟,具有影响、塑造人的思维、行为和人格的力量,具有审美教育、信息交流等作用。环境的艺术设计与哲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密切关联。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主要关注环境的物质性内容,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环境工程设计中的自然材料、人工材料、技术手段、工艺流程、生物生态等物与物关系的相关物理问题。工程设计是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认识自然的理学原理加以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某种结构或产品的形式体现或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学以及理学领域的数学、物理学、生态学、地理学、测绘科学等工程技术科学密切关联。环境设计学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依托,创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和解决人居环境中的问题,既具有艺术性的一面,又具有工程性的一面;既涉及形象思维,又涉及逻辑思维,是艺术学与技术科学的结合,其学科背景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环境设计正是合理运用环境的艺术设计方法和环境的工程设计方法,使两者有机结合、协同创新,共同实现设计的目的,其中既包括解决人居环境中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也包括解决人居环境中物与物的关系问题。把握好两者的结合是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和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业教育方面要注重多学科知识融合;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与转化;注重用技术的手段解决设计问题。总之,环境设计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应用的媒介,强调用设计转化科研成果,实现产品效益与价值的作用。环境设计的实质是技术支撑下的艺术设计工程和实践性的应用科学,具有艺术学与工学双重属性的特质。理解这种认识对促进工科大学设计学科的办学特色和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构建以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一直以艺术学科为依托和背景,专业特色具有较强的艺术性特征,学科的知识结构多以艺术学相关的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构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在工科院校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起初大多沿袭艺术院校侧重艺术装饰特点的环境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环境设计专业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特质,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相关联,是文理结合、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所以在课程体系中逐步融入理工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依据各自资源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设计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新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规定了设计学学科可授予“艺术学”和“工学”门类学位,规定可由学位授予单位授予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应的学位,这为工科院校发展以理工为依托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探索发展突出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工科大学开办的环境设计专业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构方面体现工科特点,促进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协同创新,推动建设适应社会需要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这对促进培养适合于城乡建设设计行(企)业需求的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理工科院校设有设计学科和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建设和发展工程型和技术型的设计学科与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和条件。要强化这种优势与特色,确立以理工为依托的设计学科与专业建设定位,以工程与技术性特色为原则的办学基础,探索工程技术与设计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和时效性,完整体现设计的技术属性与人文属性,使设计艺术与工程学科之间相互借力、相互补充、协同发展,构成区别于我国艺术院校开办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中,要对应行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利用在理工院校开办设计类专业的优越条件,突出工程技术应用知识构建设计基础平台;围绕项目设计与工作室式的课题研究方式进行设计类专业教学组织;结合实际项目的实践训练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型学习模式;强调对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能力培养体系,包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的能力、设计表达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和组织协作的能力;形成关注社会需求,关注行业发展的办学建设指导思路,主动同设计与文化创意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环境设计是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体,在其内外空间综合运用艺术方法与工程技术,实施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微观环境的设计。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扩大与延伸,也可以把环境设计看成是建筑学和艺术学派生出的边缘学科。作为建筑学大系统下涵盖的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是为人类开拓高品质生活空间的环境艺术和科学,同建筑学有很多共同点,也同样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统一体的特质。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华沙宣言》中把建筑学定义为:“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一定义也同样适合于“环境设计”,只不过在文化内涵上环境设计更为深入,在形式上更多具有艺术特性。对环境设计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建筑内、外空间环境展开,所以,以建筑学为依托组织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办好专业的关键所在。以建筑学为依托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平台,强调依靠工科资源和背景,倡导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理念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与建筑学科交叉融合,突出与城市环境、建筑环境密切相关的设计教育特色;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设计进行课程体系的建构。以建筑学为依托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主要学习与城市和建筑环境相关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以及相关专业知识,推进工程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实践。这样的教育平台是以设计课程为主干课程,原理类课程为核心课程,技术类课程为辅助课程,辅以拓宽知识面的选修课程,构成本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建筑工程和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备独立进行环境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三、总结

第3篇:环境设计的定义范文

    学习环境的定义比较宽泛,众人对其界定不一。通过文献查阅发现以下两种观点较为合适:一是何克抗等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其中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认知工具和学习空间,人际关系包括师生、生生人际交往[1];二是李奇的观点,他根据加涅关于教学设计的原理将学习环境定义为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类型创设不同的学习内部条件并相应安排学习的外部条件。通过对定义的描述发现,学习环境设计的要素包括:内部条件 (人际交往等) 和外部条件 (资料、工具、空间等)。林军来在 《基于 Moodle 平台的协作学习环境构建与实践探索》 一文中,将协作学习环境分为组织环境、空间环境、硬件环境和资源环境[2]。郭宁在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设计》 一文中把混合式学习环境分为物环境、软件环境和人文环境[3]。移动协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属于学习的范畴,因而对其环境的分析可以参照相关学习环境的要素内容。但是,移动协作学习活动有其特殊性,在环境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例如硬件环境是在移动技术或服务支持下形成的等等。参照上述分析,移动协作学习活动环境总体可以归纳为“二大四小”环境。其中,“二大”主要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四小”主要指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内部环境主要指活动本身为促进学习者提供的内部条件,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外部环境主要指活动进程中借以辅助学习者开展活动的外部条件,它包括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

    二、模型设计

    依据环境设计要与活动特点相符合的原则,同时结合设计要素的分析,本研究设计出一个适合移动协作学习活动的环境模型。该模型构建活动环境的规则是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步步细化环境内容,并融入到具体移动协作学习活动中。如图 1 所示,整个模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宏观层面的环境构建,第二部分是微观层面的环境构建。在宏观层面上主要是把握设计环境的方向,该模型根据“移动、协作”两大特点,将移动协作学习活动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学习者与教师在活动环境中开展具体的协作。在微观层面上主要是分解、细化每个环境构建内容。其中内部环境主要指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包括软件和资源环境,硬件环境包括手机和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外部环境主要指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空间环境包括交流、共享和知识管理空间,人文环境包括规则、策略和心理环境。

    三、内部环境设计

    内部环境主要指活动本身为促进学习者提供的内部设施条件,它是移动协作学习活动开展的前提,只有构建好内部环境,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内部环境是活动环境的必备要素,合理构建它的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内部环境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软件环境设计和硬件环境设计。

    1. 软件环境设计

    软件环境是用以支持移动协作学习活动所提供的内在设施条件,对它进行设计主要从软件和资源两个方面着手。

    (1) 软件设计

    软件是活动的辅助手段,学习者借助软件的功能进行协作。本次移动协作学习活动所选择的软件工具是“QQ+ 飞信”,以 QQ 学习工具集为主,飞信为辅。QQ 学习工具集的作用是提供各项功能,实现效能工具、信息工具、情境工具、交流工具、认知工具、评价工具的要求,借以帮助学习者完成活动目标。飞信的作用是当手机或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上 QQ 不在线时,利用飞信实现及时通信的功能,保证协作学习的顺利进行。由于多数学习者对这两个软件的功能很熟悉,在具体活动中教师没有必要介绍它们的操作,只需要引导学习者合理使用它们,避免工具成为摆设或出现迷航现象。

    (2) 资源设计

    资源是活动环境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主要指在移动协作学习活动中活动主题所需要的内容和材料。从资源的呈现形式分,移动协作资源可以呈现为短信形式、网页形式和下载存储形式[4];从资源的承载形式分,移动协作资源可以呈现为文本形式、图形形式、音频形式、视频形式和动画形式。具体到本研究,活动重点在于协作,根据活动主题和部分条件限制因素,本次活动选取的移动协作学习资源主要是短信形式、网页形式和协作形式,同时结合文本等各种形式呈现资源。首先,短信形式的移动协作学习资源设计。这类形式的资源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通过短信传递与活动相关的内容,一般用作通知或提醒等等,它的特点是形式单一、内容精练、操作方便。具体行为是:教师设计活动主题后,通过飞信将活动重要要素内容 (主题、活动安排、完成活动的时间等) 发至每个学习者的手机上,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在协作小组内,根据小组活动计划,组长通过飞信通知组员讨论时间和内容进度安排,保证协作活动开展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短信形式的资源设计时文字尽量言简意赅,学习者不需要翻页即可对提醒内容一目了然。其次,网页形式的移动协作学习资源设计。这类形式的资源主要是以浏览网页的形式查找活动资源,它的特点是形式多样,利于学习者多角度获取活动所需的资料。具体行为是:协作小组通过浏览网页查看或下载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 (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动画) 或自己寻找相关资料。需要注意的是,网页形式的资源设计时教师应该尽量少提供现成的资源,这样才能充分锻炼学习者查找、甄别资源有用性的能力。最后,协作形式的移动协作学习资源设计。这类形式的资源主要是通过协作小组内组员间的交流总结出的信息,这类资源不需要预先设计,它只需要学习者参与活动、积极交流并分享自己的资源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协作形式的资源设计需要学习者的共同努力,因此在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和培养学习者协作的兴趣、能力,保证资源的流动性。

    2. 硬件环境设计

    移动协作学习活动所涉及的硬件环境主要指在移动技术或服务支持下学习者参与活动所使用的硬件设备。硬件是支持移动协作学习软件的载体,也称之为移动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普通手机、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MP3 或 MP4、PDA 等。移动终端设备多种多样,可以选择的范围也很多。通常而言,移动终端设备的选择需要综合以下几方面因素:

    (1) 以活动任务和需求为出发点,立足于活动本身

    移动协作学习活动任务和活动需求不同,选择的工具也会有所不同。根据活动任务不同,选择合适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果是概念学习类任务,它仅需要知识的查找与罗列,没有过多复杂的操作,在协作中可以选择简单易携带的工具,例如普通手机、MP3或 MP4、智能手机。如果是问题解决类任务,它比概念学习类任务过程复杂一些,在协作中应该选择支持复杂程序或工作的工具,例如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PDA。如果是作品设计类任务,它涉及作品的设计与开发,对设备的要求更高,在协作中可以选择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PDA。如果是移动技术应用任务,所有的移动设备都可以参与协作学习活动中。

    (2) 依据学习者具体拥有的设备条件,立足于实际

    参照问卷调查的结果,如图 2 所示,在 143 名研究生中 83.22%拥有笔记本电脑,48.25%拥有普通手机,40.56%拥有智能手机,52.45%拥有 MP3 或MP4,0.7%拥有 PDA。数据表明,大多数研究生目前拥有的移动设备是笔记本电脑、手机、MP3 或MP4,因此这几种设备应该成为移动协作学习活动工具的首选。

    (3) 依据网络条件,立足于网络

    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活动要求学习者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在任意时间与地点自由进行协作学习,因此,对于移动协作学习而言,无线网络环境是先决条件。随着无线校园网的建成,对师生来说,使用无线网络如同有线网络一样方便。所以移动终端设备的选择要考虑网络条件,协作应该在网络通畅的情况下进行。

    综合以上三个因素,在本次移动协作学习活动工具的设计中,以最小代价为原则,最终选择的硬件(移动终端设备) 是具有上网功能的手机和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硬件设备是软件设备的载体,它承担着支持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角色。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和学习者要关注硬件设备的可用性和实用性,充分利用硬件设备的优势,进而有效辅助学习活动。

    四、外部环境设计

    外部环境主要指活动进程中借以辅助学习者开展活动的外部条件,它是移动协作学习活动开展的保障。外部环境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空间环境设计和人文环境设计。

    1. 空间环境设计

    空间环境是活动开展的场所,移动协作学习所涉及的主要活动是协作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最后实现知识共享。因此,对于空间环境的设计主要从交流空间、共享空间和知识管理空间三个方面着手。

    (1) 交流空间设计

    交流空间是学习者进行协作学习的主要场所,其它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上,所以重点是对于该空间的设计。在移动协作学习活动中,交流分为个人交流和小组交流。个人交流的形式是一对一、有针对性的交流。小组交流的形式是协作组内组员之间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流。因此,交流空间的设计是个人交流空间和小组交流空间的结合设计。具体到本研究,个人交流空间主要建立在 QQ 好友聊天和 QQ邮箱功能上,小组交流空间主要建立在 QQ 群聊天、讨论组聊天功能上,学习者通过手机或电脑在交流空间内使用这些功能进行无障碍讨论。这样的功能空间建立既操作简单,又方便实用,有利于尽快进入协作学习状态中。

    (2) 共享空间设计

    共享空间的作用是将教师和学习者的资源放于该空间内,每个人都能查看并下载这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因此,该空间的设计主要关注共享功能的实现。具体到本研究,共享空间选择的是 QQ 空间。它的功能是当自己或是好友更新内容时,自己或好友可以第一时间接受、查看并转载到自己的空间内,同时群共享功能可以让师生自由上传、下载资料,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

第4篇:环境设计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传承;环境设计;教育

环境设计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一学科被称为室内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建筑物内部的陈设、布置和装修,以塑造一个美观且适宜人居住、生活、工作的空间为目的,随着学科的发展,其概念已不能适应发展的实际需要,因为设计领域已不再局限于室内空间,而是已扩大到室外空间的整体设计、大型的单元环境设计、一个地区或城市环境的整体设计等多方面内容。

一、环境设计教育及现状

环境设计,从90年大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起,在中国发展了二十余年。2012年更名为“环境设计”。作为大学设计学科的重要专业之一,它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其内涵和外延被不断地重新定义。它见证了中国过去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环境的巨大变化,得益于国人不断提高的对生产和生活环境质量水平的要求。今天,中国有一千余所大专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类课程,其中环境设计已成为艺术设计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专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加速变革,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环境设计的人才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有更高的期待。近年来,随着学科发展的深化,环境设计也面临如何界定本专业的创新发展特色、如何更新知识体系、跟上时展的需求。针对这一新的命题,全国各高校相关专业也正在进行的不同途径的探讨和尝试。

二、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育的必要性

1.地域文化是环境设计教育发展的基石

具有浓厚色彩的地域文化对大多数群体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特定的地域文化可以满足特定的地区人们的艺术设计方面的文化需求和感情需求。在世界现代设计教育发展史中,德国在战后由萧条衰败的经济走向复苏就是因为艺术设计教育在这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一批有实业精神的艺术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形成了“乌尔姆哲学”,拯救了德国经济同时也促进了德国的总体设计水平。再如日本曾一度抄袭西方,但在发掘到本民族特色文化之后,设计家们立刻创作了属于本民族的设计品牌,在艺术设计的教育中也采用“双轨制”和“和魂洋才”的设计主张,形成属于自己民族的艺术创造特色,也体现出东方文化的浓浓韵味。

2.地域文化丰富了环境设计教育的课程资源

地域文化不但是环境设计的创意源泉,也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当地域文化传承融入环境设计教学中时,使环艺设计教育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可以更加激发出学生和老师的学习热情和艺术创作的激情。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有浓厚地域色彩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或者学习,通过艺术的媒介将地域文化进行解读、分析和传播,是地域文化具有生命力,也赋予环境创造更大张力与活力。地域文化从一定程度而言是地域的代言人和信仰方向,既丰富多彩又独一无二,是环境设计专业中珍贵的课程资源。

3.地域文化特色教学体系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创新产业发展目标和要求,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生命,而地域文化的传承又是孕育创新的摇篮,因此,利用地域文化的传承、地方文化资源的创造创新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主要途径,并通过这个途径的创新创业团队和产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当下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和文化影响力,在地区与地区的竞争中力争上游。与此同时,高校也肩负这环艺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重任。此外,创建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育体系更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使学生直面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热爱和掌握力,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

三、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育策略

1.开设地域特色课程

要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学体系,不同地域应当开设不同的地域文化课程,利用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中国五千年文化和各个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有各自特色的地域文化。例如四川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建立了“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工作室”,专设与山地城市环境设计相关的特色课程,培养具有山地环境设计经验的环境设计精英人才。此外,北方辉煌的宫廷建筑、南方温婉的小桥流水,豫剧、川剧各有不同又各自大放异彩。通过实地考察感受各地淳朴民风,到地域最浓重的地方采风,将艺术创作融入地域文化,也将地域文化进行再传承再创造。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艺术设计和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和人文素养,一个设计师的文化底蕴越为深厚,他所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的文化底蕴也就更加深厚,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也是环艺设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育体系也应设置更多的地域文化课程和人文课程,可以邀请一些具备地域文化知识的老师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通过对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的认识,能够使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更为立体,从而把地域文化融入设计时也更加的得心应手。

四、结语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富有地域文化的艺术更具有生命力,通过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学体系,激活学生和设计师们对地域文化和对设计创作的热情,最后将对地域文化的热爱与向往通过环艺创作作品表达出来,不但满足的市场的需求,更多的是造就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周玮.地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思考[J].艺海,2016,12:117-118.

[2]尹丽.基于传承地域文化的环境设计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7,03:112-113.

[3]廖霞.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学探究——以河南地域文化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2,15:132-133.

[4]石钧,赵晓彦.对高校创建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1:84-87.

[5]巩妍斐.优秀文化历史传承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复兴[J].美术教育研究,2016,17:108-109.

第5篇:环境设计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环境设计;环境设计理论;环境美学

一、成就与问题

2012年中国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下设音乐、美术、设计学等门类。在学科目录中,“环境艺术设计”更名为“环境设计”,与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等专业并列成为设计学门类下的专业之一。之前,环境设计专业已经几经更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时期,为室内装饰(1957年)、之后为建筑装饰(1958年)、建筑美术(1962年)、室内设计(1980年)、环境艺术设计(1988年)、环境设计(2012年)。其中,1988年专业名称从室内设计改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初衷是将设计范围由室内扩大至室外,包括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设计、中小尺度的公共环境与景观园林设计等,这一调整,也是当时国内外形势所导向,有其必然性和深远意义。而2012年“环境艺术设计”再次更名为“环境设计”,其初衷应该是希望该专业在教学目标上更强调“环境”而淡化“艺术”。这在艺术学下的设计学科已有先例,“工业设计”也曾将“工业美术设计”中“美术”二字去掉,以强调“工业”的重要性。回顾历史,195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成立之初,全系中心工作是为国家建设中的重点工程服务,主要从事室内与建筑外立面设计。这一期间著名的成果有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饭店等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设计作品。经历最初成功后,1960年—1975年是该专业的低潮期,全中国每年十名左右的建筑美术专业毕业生竟然难以对口分配,当时能到城市公园绿化部门工作算是较好待遇。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出现由于对环境设计需求剧增而产生的设计真空,使设计学科的天平向室内设计等专业倾斜,并持续给环境设计专业带来了近四十年的发展机遇。与同时期重要建筑常由国外建筑师领衔设计不同,大量国家级建设项目的室内外空间设计几乎全部由中国自己培养的设计师完成。大量的设计实践,取得了令人惊奇与瞩目的成就,并使一大批室内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快速成长为环境设计专业中坚力量。几个约略数字可以概括这一时期的发展:全中国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由1977年之前的一所,增至现在的一千余所;每年培养的该专业毕业生由1977年之前的十几人,增至现在的十余万人;2000年后,全国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设计或生产从业人员维持在一千万人左右,产值年均二万亿元以上。[1]如果说环境设计的辉煌成果源于其一直倡导的设计实践,那么存在问题也在于由于偏重实践而欠缺对专业理论的梳理与研究。环境设计专业大多设在美术或设计类院校、少部分设在工科院校中,环境设计教学的理论主要是从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拿来主义”式的应用,自有的专业理论一直没有形成体系。以作者所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为例,本科学生在低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艺术哲学、艺术史、设计史等,高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设计程序、建筑史、园林史等。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自身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学科发展与教学实践出现一些问题,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术地位与其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不相匹配;对专业水平的评价标准在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各自评价标准之间游走,缺乏本专业自成体系的评价方法与理论;部分学生或专业人员缺乏恒长的专业自信,难以终身投入环境设计事业等。

二、专业定位与理论依托

环境设计是由“环境”与“设计”二词构成,“环境”是对“设计”的定位与约束,“设计”是对学科与学术方向的表达。环境是个总体概念,从尺度区分,可以被表述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国土环境、生态环境等“大环境”;也可以被表述为城市环境、社区环境、建筑环境、室内环境等“小环境”。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对环境设计服务范围的解释是“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明确地表述环境设计专业研究所指的环境为“小环境”。无论是“大环境”或是“小环境”,“环境”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关键词,是专业研究的的核心概念。研究环境,是要研究在环境之中的所有关联者,包括人、其他生命共同体、物与事等各个要素在环境中的关联关系与变化关系。关于理论与实践孰先孰后问题,某些特定学科中,是理论指导实践,如在物理学、化学等理科研究中。在建筑设计学科中,理论与实践是交互跟进的。而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先行、理论跟进是目前设计专业的一般常态。在当代学科互动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学学科的理论体系也在进行着交叉、重构的重大调整,原有的艺术学、建筑学、园林等经典理论与原则也被不断质疑和重新诠释。基于此,作者认为,在环境设计的专业理论探讨与教学过程中,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外,应加入对当代环境学、生态学、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强化对环境学与美学交叉研究的成果——环境美学的研究,应使环境美学成为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理论依托。对环境美学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弥补当代环境美学对中、小尺度环境与美学关系研究的空白与不足,可能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基础与路径。

三、理论研究的重点

作者认为,当代环境美学与传统美学的思辨与论争对环境设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环境设计理论研究的一部分重点应从此处开始。传统美学是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哲学观点探讨艺术问题,运用艺术来探讨美的哲学。传统美学源远流长,18世纪,由于康德的思想体系和启蒙主义运动,美学开始摆脱对宗教的附属地位,绘画、音乐、舞蹈、艺术与设计等在此背景下获得长足发展。时至今日,传统美学是中国乃至世界大部分国家艺术与设计教育的主要理论来源,传统美学的审美认知经验和艺术规律,如对称、均衡、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美原则一直左右着艺术与设计的审美方法和评价模式。长期以来,传统美学认为:高层次审美是通过对静止的艺术作品“无功利静观”而获得,而欣赏自然环境是无法达到“无功利静观”的。自然环境可以被普通大众欣赏,而艺术美只能被艺术工作者创造,并被艺术“熏陶”,懂得“美学趣味”的鉴赏者所感知,所以,艺术美始终高于自然美。自然美被置于艺术从属地位的另一个观念是作为传统美学分支的“如画性”(Picturesque)美学观,“如画性”环境就是适宜入画的环境,其主旨是像欣赏风景绘画一样地欣赏自然环境。在此理念下,自然环境被贬低为欣赏“如画性”环境的客体与素材,画家从大自然中挑选出诸如高大伟岸的树木、曲折有趣的小路、婉转的河流、巍峨的远山、神秘的建筑等入画,而人们依此“美学趣味”对大自然进行有选择的欣赏。“如画性”环境支配了人们的环境观与欣赏文化,并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达到顶峰。应当客观地承认,“如画性”美学观对人们认识自然美、保护自然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直至当代,这一美学观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环境审美模式,成为整体与深刻地理解生态环境的“障眼油画布”,即使是专业人士,如环境设计专家或设计者在评价设计作品水平高低时经常有意无意地将“如画性”作为评价依据。当代环境美学对传统美学将自然美置于艺术美之下和“如画性”美学观的批判构成了其理论建构的起点。当代环境美学认为: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存在的一切都有其内在联系与存在意义,都是美丽的,而非只有“如画性”才是景观;自然环境的美不仅在于传统美学所关注的形式、线条、色彩或构图,也在于隐藏在自然表面下的生态关联带来的健康的美。因此,将环境审美定义为风景画一样的主观审美是一种不成熟表现;除了“如画性”景观,包括湿地沼泽、雪山沙漠、海洋深处、平凡的日常景观在内的一切自然环境都应该成为审美对象。应借助生态科学、地理学、自然史等知识帮助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正确、深刻的鉴赏。在此基础上,当代环境美学提出“自然全美”的理念,倡导培养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具备包含伦理关怀和整体意识的新审美观。自然全美理念打破了传统美学对自然环境“有选择审美”的旧有意识,使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学、生态学一道,站在了哲学理论研究的最前沿。环境美学是衔接艺术学与环境学的重要桥梁,对环境美学理论体系的深入分析与参与研究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与理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选择。当代全球学者对环境美学理论的研究尚属开端,其在宏观目标与大尺度自然环境(大环境)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对城市环境、人工技术环境以及中、小尺度环境(小环境)与美学关系的研究多有欠缺,对这些理论盲区的探讨,应是当代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构的主要课题。

四、专业理念的再调整

以人为本,为人类生活而设计,是设计界一直遵循的定理。设计界据此理念,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当代,以人为本的信条正在逐渐被动摇。与以往思想观念的变革经常开始于艺术界或设计界不同,这一次变革的声音始于生态学界,尤其是深层生态学。1973年,哲学家阿伦•奈斯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一文,该文对当代人类面临的整体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开创了当代环境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深层生态学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首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与逻辑思维,“深层生态学所持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环境思想,是把整个生态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人类只是该系统的一部分,是生态圈网上或内在关系场中的一个结。人类的生存与其他部分存在状况紧密相连,因此,人类无权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如果自然受到损害,人类也好不了。据此,人类应该对与自然的关系作批判性思考,并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2]其次,在对待自然资源与自然伦理问题上,深层生态学主张人类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客居大地的居住者,地球资源由生态圈所有生命共同体共享,因此,作为具有强势的人类应该自觉发展一种使用较少资源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方式,当对资源的需求与其他生命共同体的基本需要发生冲突时,人类要学会谦让。再之,在环境教育问题上,深层生态学认为要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大众认识到当代消费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人类从自然环境中索取已经非常多、日常消费品已足够充足,应该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模式、人类价值观都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并将重点放在对环境的保护而非开发上。改变危机的方法只有对现有社会、经济、文化模式的深刻改造。在对待人类发展与建设问题上,深生态学呼吁应该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响环境与生态(最小干预原则)。对必须的建设行为应“手段简朴,目的丰富”(Simpleinmeans,richinends)。[3]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已经持续几十年,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这种状况加速了深层生态学观念在学术界、理论界和普通大众中的认同感与支持率。深层生态学理念对设计界的影响早已存在,无论是理念探索、艺术创作,还是设计作品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态与环境问题,并从各种角度回应环境保护、生态圈生命共同体繁荣与共存等时代问题。作者认为,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以“环境”为本的设计专业,应当率先从宏观整体考量设计的本质与当代目标,适时审视“以人为本”原则是否仍可诠释环境设计的全部责任?是否应该把对生态环境、全生态圈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利益作为新的服务目标加入专业理念中?

结语

通过全文分析,作者有以下几个结论:第一,环境设计专业是中国特有的专业,在国外学科目录中没有与之名称相同的专业,而在中国,它是具有本土特色、在特定历史时期创建,并逐渐发展成熟的独特学科专业。第二,环境设计专业有以设计实践为主的专业特征,设计实践的多元与丰富,是该专业对国家、对社会的重要贡献。第三,环境设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需要有其专业自身理论建设及学术支撑。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理论基础外,也要融入对当代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深入探讨与研究。第四,建立在对传统美学反思与批评基础上的当代环境美学应成为环境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托,对其研究与发展,应该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路径之一,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质疑与修正,体现出环境设计专业对当代全球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同步共行。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环境设计发展脉络,尝试对其学科专业理论建设进行深入思考。文章定有偏颇之处,希望得到关注、批评与讨论,以共同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曙旸等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

[3]雷毅,《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9

[5]ChristineTudor著,《AnApproachtoLandscapeCharacterAssessment》,2014

第6篇:环境设计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情感、环境、情感与环境、环境心理学、情感触觉

引言:

人类不断解释环境,解释自己,同时也不断利用和改造环境,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人际交往、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着人所处的环境,也影响着人类自身。研究人的情感、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1]重视环境与情感及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纪元前,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就曾运用各种手法矫正视觉错误。有关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86年德国美术史家沃尔芬(H.Wolffin)著有《建筑心理学绪论》一书,曾用“移情论”的美学观点讨论环境和工艺品的设计问题。其后,汉斯.迈耶(H.Mayer)还打算在包豪斯中开设心理学课程。

情感是心理的直接体现,所有的心理都会通过情感的体现表露出来,人在想些什么,对事物是喜欢还是厌恶,都会通过情感直接体现出来。当然,这个事物也包括环境,或者说狭义上的事物就是环境,人对所处的环境如果喜欢,就会心情舒畅,如果讨厌,就会觉得很沉闷,了解这点,对于一个环境设计师来说相当重要。一个环境、建筑、园林等功能区是否设计的成功,在于使用者对待所处环境的情感流露。

一、综述: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1]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自然环境,通俗地说,是指未经过人的加工改造而天然存在的环境;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和生物环境等,主要就是指地球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人工环境,通俗地说,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的加工改造所形成的环境,或人为创造的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区别,主要在于人工环境对自然物质的形态做了较大的改变,使其失去了原有的面貌。[2]

1.情感的概念、情感与环境的关系

我们已经了解情感在心理学中的具体定义,对于设计师来说,我们接触的对象的情感更趋近于对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也就是他们对所接触的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他们所接触的客观事物,正是我们所改变的人工环境,那么我们能不能简单认为环境艺术专业所需要定义的情感的概念就是客观人群对改变的人工环境的态度体验呢。如果这样定义,那么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在做环境设计的时候,我们在人工改变环境的同时,所需要考虑的最多的就是改变过的环境使使用者本身所产生的态度体验。

当然,不同的人对待环境的态度体验是不同的,在不同时期,同一个人对待环境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这需要我们设计师充分思考,做到类的划分,不同功能的人工环境,所需要侧重的情感因素也有所不同,这就像办公场所、娱乐场所、休闲场所、公共环境等不同的功能区,使用者有所不同,当然态度体验也会有所不同。当然,有些环境需要专一的功能,是需要环境去改变人得态度体验的,就像办公场所,我们不能搞的像是休闲场所一样,太惬意的话,使用者的态度体验便会像是散步一样,缓慢悠然,办公效率就会下降,这对于办公来说是不能达到其功能区的作用的,当然也不能搞的太压抑,如果环境压抑,使使用者对环境产生厌恶态度,办公效率也会是那样的结果,所以,办公场所的环境设计需要有张有弛,既不能太放松,也不能太压抑,简约明快的现代办公设施配合一些办公室的温室绿植在适合不过。娱乐场所功能的划分更是千变万化,不同的情感,对待不同的娱乐场所,我们需要考虑的情感因素更是制约环境设计的重要条件,这需要我们把握使用者的情感的态度。娱乐,最终需要的结果是放松,如果我们以放松的情态去寻找诱因,答案会很简单,以娱乐诱导情感态度的放松,环境能够改变,我们需要在人工环境中加入的元素是自然、亲近、暖色调、舒适还有什么,我想每个人都会知道,元素还有很多,将所有元素或者是特定的元素运用进娱乐功能区,能正确的引导使用者的态度体验,这样的环境设计也会是优秀的,成功的设计。

2.情感与环境之间的转换

我们并不能通过情感去改变环境,但是却能够转换,这个转换就是设计的全过程,站在环境的享用人群的角度,透过他们的情感,去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做环境设计需要在环境中融入怎样的情感才能达到与享用人群的共鸣。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唯物世界,周围的环境都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怎么通过情感去改变他们?答案是我们设计师的双手。我们要把大众的情感因素转换成为环境,需要我们设计师的双手去完成,这是设计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这就是情感向环境的单项转换;那么怎么把环境转换成为情感呢?其实在大众享用环境的同时,这个过程已经就是环境向情感的转换了,只是转换成为喜悦的情感,就需要我们设计师在环境中运用美学知识,充分美化改造环境,达到人与环境的统一,情感和环境的转换才能完成。

二、情感与环境:

1.情感在环境中的体现于运用

“情感”这个词更多的时候是被人们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发生。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情感”二字广泛地运用于多种具象的事物中,也被人们越来越多地用来表达环境,表达空间。这是由于社会分工把我们的生活设计成为越来越多地与人工环境绑定在一起的模式,无论是工作、学习、购物或是娱乐,我们无不是在人工环境空间里;电影院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包容情感并供其观赏、分析情感作品的场所,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给予了人们丰富的情感慰藉;纪念馆、故居、祠堂、陵墓等红色旅游,宗教场所则能自然地引导人们的思绪,使人们沉浸于往事的思考,这正是情感在环境中的体现,环境正是有了情感的融合才生机盎然,使人感动。

环境中的情感因素很多,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满足环境对人体尺度和人文尺度的把握,使之和谐,也就是环境对于感觉和触觉的满足。这两者的和谐则表现为一种“人与物,物与环境,物与文化”之间的和谐,人是环境空间的行为主体、使用主体和审美主体;环境是人类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即生活空间的综合。充分思考人与物之间桥架的情感因素,运用这些情感因素作为方向的指引,设计才能正确的运行。

2.情感是环境设计的来源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人生来俱同,思考问题、审美、情感等等后天的个性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笔者个人认为没有改变不了的情感因素,只有改变不了的时间,时间使人对于某些情感因素形成了习惯,久而久之便觉得很难去改变了,这就是时间的力量和惰性的可怕。然而我们会发现,不管我们是不是个性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也许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也许我们对待情感的态度不一样,但是我们总能找到一个情感的出口,作为换位思考的桥架,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想去感受面对的人的情感;因为我们生来情感就是很接近,很相像,所以即使后天你是什么职业,或多或少,我们能够有共通的审美,共通的爱好,这是情感的魅力,也是情感的语言。

情感有一种具象的表现形式是人文。人文具有多种包涵,最重要的是环境、建筑的地域性,建筑(人工环境)无不生长于特定的地域中,不同的地域文化会造就不同的建筑形态和空间风格,地域文化涵盖很多,包括它的地域特征、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建筑材料等地方性因素,地域文化往往烙印在区域人群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中,使得建筑(人工环境)的空间布局、使用方式、建筑特征都不相同。在这种种人文表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左右着建筑(人工环境)风格,设计时,能够充分学习,利用这些地域文化,人文特点,设计作品才能更深入人心,切近生活。这也更能说明一个事实,情感是环境设计的来源。

三、满足环境对不同情感的需要:

1.情感的不同

人类环境社会有多重层次组成,甚至包括一些宠物,因为他们也是社会环境组成的一部分,所以要划分情感层次就多种多样了:趋性情感、刚性情感、弹性情感、知性情感、理性情感几种。趋性情感是一种最简单的价值评价方式,很低等的生物只能对具有单一物理化学特性的价值关系进行评价,并产生一种选择倾向――逃避或趋近,或者以光为标准,或者以热为标准,或者以水为标准,或者以土为标准等。因此,趋性情感已经形成了对于单因素价值的选择倾向,因而也称之为“单因素情感”。弹性情感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评价方式,动物能够通过一级或若干级的条件反射来感知和学习多种价值关系的变化,并灵活调节情感反应的强度,使之与价值关系的变化相对应。弹性情感已经形成了对于可变性价值产生可变性的选择倾向,因而也称之为“可变性情感”。知性情感是一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较高等动物能够区分各种各样的有利事物和各种各样的有害事物,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情感。知性情感已经形成了对于多样性价值产生多样性的选择倾向,因而也称之为“多样性情感”。理性情感是一种最高级的评价方式,人类借助于语言对各种价值关系进行归纳与抽象,并形成相应的价值形象或价值概念,再对价值形象或价值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全面地、准确地、辩证地认识各种价值关系的内在本质与规律性,从而形成具有多价值层次的、辩证统一的、高度理性的情感。当然这只是客观地去划分情感的层次,对于理性情感来说,同为人类的种群,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培育出各种不同的情感,每个家庭因为教育的细节变化,人生感悟的不同,情感因素也会有细小的差异。从年龄阶段来说,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思考、感受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情感也不一样,面对不同的情感,要不同对待,这是我们做好设计的前提。

2.个性化环境与容纳性环境

个性化环境和容纳性环境是我对于环境设计的我们总结出的两个词汇,或许不太确切,但是我觉得已经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个性化环境是指什么环境呢?比如一个小女孩的卧室,自己做过布置,放置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布娃娃、贴图、挂钟、图书等等个性元素,这样产生的一个充满个人情感的空间,我将之称为个性化环境;容纳性环境,我们区别于个性化环境对待,可以简单的认为它是一个公共空间,能够容纳多种不同情感因素的空间环境。但是,容纳性环境却不能简单认为是公共环境,我们要将它与公共环境区别对待,容纳性环境是从情感角度划分,它是指能够承载多种情感,风俗文化,民族特点的环境,适合用于国际间的环境设计的划分方式。

第7篇:环境设计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31-02

国内所开设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是借鉴西方国家的设计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美术教育基础课程中加设了包豪斯学院所提出的三大构成内容,从而逐步发展为我国目前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艺术教育工作从“工艺美术”时期逐步地迈向“现代艺术设计”时期。在艺术设计教育不断革新与发展的同时,相关的艺术设计理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与深化,传统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逐渐显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并非是孤立地存在某个学校之中,而是相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设计教育进一步发展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现阶段,我国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材较为陈旧,使教育工作相对滞后于我国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设计的更新。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目前依旧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明显不足。环境设计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依然未根本解决把环境设计如何转变为市场产品这一关键性问题,使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和市场完全脱离开来,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思维的培养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深化环境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革新工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艺术设计的本质是为了以艺术的形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而具备特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则为我们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不过,现阶段的环境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却将两者完全地脱离开来。很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太重视对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导致学生思维不断的窄化。因此,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变革势在必行。

2.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体系设计不够清晰,无法明确地对基础课程进行定位。现阶段,环境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基本上有设计课程、素描课程、色彩课程、三大构成课程以及图形设计课程等,而大多数的基础课程是为了提升学生造型技能。在进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时,没有明确对相关课程的定位,使课程教学工作执行和效果不够明朗。

3.不少的学生进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学习时,表现出很强的散漫、懒惰的情绪。因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定位不够明确,对一些教学课题未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使学生的作业表现多停留在表层,未能对某一问题深入的探究。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无法将之前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更加不好。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学生根本无法掌握应有的知识与技能。

二、环境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创新方法探究

1.明确课程定位。第一,应当使学生明确何为设计以及学习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设计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并且人们对设计的相关要求也逐渐地发生改变。因此,应当将艺术设计基础课的定位加以明确,即学习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是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使学生了解设计中所用到的工具以及掌握相关的设计方法。通过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关于设计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可以掌握艺术设计相关理论以及方法,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极大地推动了设计类学科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充足的保障,对一些事物也逐渐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以及需求。艺术设计中表现出了艺术以及技术完美的融合,通过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使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处理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当把有用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教授予学生,使学生拥有多样化的艺术认识,同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设计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2.搭建平台。依照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自身定位,搭建与之相适应的学习交流平台,把设计所包含的各个过程全面梳理,使学生了解应当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在基础课程学习中,应当从感性审美以及理性创作两个角度,分别让学生从中掌握课程的内容。在进行平台的搭建时,要明确对学生教育的目标、采用的方式以及怎样实现目标等内容。比如,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造型》课程的学习其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拥有观察能力以及转化能力。并且,采用何种培养方式也应当加以明确。学生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对于学生的学习及能力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应当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提升从生活中寻找问题的技能,同时在所掌握的知识中获取到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只进行简简单单的写作与绘画教学,也不能只把学习的成绩体现在作业与考试中。

3.创新方法。(1)发现-培养学生五感以及虚实结合的思维。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感性以及理性的观点,来看待艺术设计的各个元素。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将图形、空间以及色彩等作非常清晰的界限区分,针对不同的方面专业设计了相关的教学课程。不过,要是使学生对生活更加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现实中图形、空间以及色彩所具有的表达形式是极为丰富的,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各异的情景。不过,在实际的教学中却非常具体,使学生所具有的表达方式相对来说较为单一。在此所提出的发现,是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培养学生的五感,即视觉、听觉、味觉以及嗅觉,来仔细地对生活进行观察与思考,并就生活中某一命题,去表达自己的思想。(2)创造-转换题材,使成果更加多样化。应当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对一些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加以借鉴。其最根本的目标,是使学生可以真正地掌握与运用所学习到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知识。所以,对创造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以及表现的方式,要重新的进行定义。要依据设计是解决问题这一思想,来重新的思索怎样更好地体现艺术设计课程的创作结果。进行《素描》课程以及《色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常是让学生创作一幅相关的美术作品作为创作结果。在此,应当对创作所采用的方式或者创作结果做适当的调整。另外,在进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时,学生创作作品并非均是通过际的绘画作品形式提交,其提交形式可以是不同种类,使学生的特长得以更好的发挥,让学生拥有更强烈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可以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

三、h境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1.教学中应当重视和市场、实践的互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出现。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时,要不断地强化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结合市场的变化,而适宜地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例如,让学生走入企业,使学生对实践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了解市场的需求,以实现教学中真正的创新。

2.实施创造性教育。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时,要全面地规划教学内容,强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并且,要将最新的艺术设计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艺术设计创作过程中有更高的审美表现力。

3.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方式。学校应当和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实训平台,使学生可以在其中了解企业运作的整个过程,让学校与企业在教学中形成两体一位。学生通过对企业生产的了解,结合自身学到的理论知识,共同和企业开展课题研究,如此便可以更加系统地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养得以训练,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市场环境下所面临的各种竞争与挑战,并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对课程进行创新性改革,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并使学生了解到市场的真正需求。在人才培养和市场结合越来越紧密的今天,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要达到学校教学的目标,同时也应当满足市场的要求。通过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使学校可以拥有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的教学方法,使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更加具有实践性、开放性以及专业性。

参考文献:

[1]宋爽,刘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与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艺术教育,2016,(10).

[2]薛岩,陈曦.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思考[J].现代装饰:理论,2016,(10).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 of Art Design Foundation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Professional

SONG Ji-rong,ZANG Hui,LI Xiao-hu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Fine Art,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Liaoning 116000,China)

第8篇:环境设计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地域文化特色 校园环境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大学始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标志。”人们常说大学就像是一个"小社会",区域内的学校情况反映了整个区域的发展情况,学校的发展与所属城市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校园环境跟随城市的建设也在不断进行着自我的完善。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水平的进步,使人们开始追求软文化的发展,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文化隐形的力量,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为学生打造出一种身心舒畅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1内涵与作用

1.1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从古至今的一切文化遗产,是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的民俗、生态、传统等文化表现,将地域与文化进行有效地融合。每一个区域的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当中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具有发展性;而在一定的阶段当中,每个区域的文化当中也有着自身不变的成分,具有稳定性。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而这种文化又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地域文化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将地域文化与现代经济社会相结合,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全方面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增强了人们对于文化力量的重视,有效利用起当地的文化特色,可以以文化带动整个区域的各个层面的发展。

1.2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卫生、校园绿化和校园的景观等,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校园的软环境。它承载着人类文明和历史文化,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学习的主要场所,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进行独特的设计,从而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兼容并包,交流与融合。从表面上来看,校园环境可以给广大的师生提供学习、交流、娱乐等容纳的空间或场所,是一种空间定义;而从深层的意义上来看,校园环境可以使大家放松心情、缓解因工作或学习而产生的一些压力,这是校园环境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量,看似没有,在身体或心理方面,实则对每一个人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在这种环境中能够督促自身,让整体的大环境影响我们自身的小行为。

2地域文化特色在校园环境设计当中的应用

2.1结合当地历史文化

在进行校园环境的建设时要注意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尽可能的将当地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融入到校园环境的设计当中。学校本来就是文化的传承地,从环境中体现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继承,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当地的历史文化知识,还有利于促进历史文化的发展。在了解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历史文化,保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不同的文化特色孕育不同特性的人类,经过历史的发展会有不同的地域根基,这种根基的文化力量会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例如,我们在进行具体的建筑设计时,可以参考当地的历史名人或城市的特色,结合其特点发散自己的思维。

2.2结合现代社会生活

只有进行校园环境设计时充分结合当下的时代特点,才能让校园文化紧跟时代潮流。在进行校园环境设计时,要注意与时代相联系,让校园环境融入社会整个大环境当中,例如在一些建筑、雕塑等设计时,与城市的特点相结合,营造更好地与时代接轨的校园环境,使校园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校园环境设计重要的是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充分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在现代快节奏的发展中,我们的校园环境应该给广大师生一种放松的感觉,过分压抑的设计会影响环境中的人,不利于大家的身心发展,只有轻松、愉悦的氛围,才能使师生在环境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2.3结合绿色健康发展

自然因素在校园环境的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自然环境与校园环境有机结合,才能使彼此相得益彰。所有的环境建设都需要立足于对自然的保护之上,尽可能地使建设设计维持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不影响过去的自然生态,也不对将来的环境产生影响。在建设设计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也要确保观赏性和功能性的统一,营造校园的和谐分文。构建各方面相协调的校园环境,首先,遵从自然规律。在一些特殊的位置进行环境设计时,结合自然环境的地形、地势、地貌等特点,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立足于环境保护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有机融合地理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其现有的地貌特征,使自然环境与校园环境相互融合,建立起人类与自然和谐的相处关系。例如,原有的环境中有一个水池,我们在校园环境设计时,通过植入绿藻、鱼类等水生物,可以将这个水池开发成学校的景观湖,成为校园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3小结

将地域文化特色与校园环境设计通过独特的创新思S进行结合,这种有机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作用,使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辅相成。不仅有利于校园环境的独特建设,同时也能增强地域的文化特色,带动经济的发展。大胆突破,勇于创新,敢想敢做,让现代思维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凤凰空间・上海.校园景观设计[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2-3.

第9篇:环境设计的定义范文

环境设计就是指对环境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空间环境里包括对材料与色彩、空间与装饰、环境与设施的艺术设计,这个设计必须兼备审美功能和实际使用功能,所以环境设计的表现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植物景观设计就是随着城市建设而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研究的环境设计类型。植物景观设计最终确定的设计方向是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用植物材料进行园林的景观建设。随着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绿色一次深入忍心,植物景观在城市环境建设中比重逐渐提高,高水平的植物景观设计更是备受欢迎。

关键词:

园林景观;环境设计;植物配置;生态平衡;造景

在现代城市绿化过程中,植物景观的合理规划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可是植物景观在设计和建设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少、养护管理不到位等,城市绿化地的“景观”、“生态”功能发挥的不充分。植物景观对于环境的作用不再过多赘述,本文主要分析了植物景观的概念和重要性,让读者能再次认识植物景观,也具体阐述了更好实现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措施,希望能给予读者一些帮助。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兼备科学性和艺术性,更能让我们的生态环境设计的更舒适温馨。

一、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景观设计——顾名思义就是以植物为对象的景观设计,这些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等等,把植物的线条、形体、色彩这类自然美感运用艺术手法展现给人们,并且能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衬托整体环境的舒适、美好来供人欣赏,这就是对植物景观的设计。当然,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不断融入新的社会因素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的引入都在丰富和更新着植物景观的定义。

二、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植物是自然景观,它的地域性和指示性非常强,可以代表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观类型,同时,植物景观设计也是现代国际园林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植物具有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不论是生产活动还是生活活动都给环境造成了或大或小的不可逆的破坏,热岛效应、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绿地减少等等,人类一面征服自然,一面承受着自然带来的惩罚,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所以,现在的城市环境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城市的植物对于解决环境问题是一个高手,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温度等,植物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环境问题。植物具有景观效应。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既满足植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又从中能感受到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合理布局,意境美十足。当今社会的快节奏,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然,希望能找到真正的净土还心灵一片安宁,完美的植物景观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也让人体会到设计中带有的人文关怀。

三、目前我国环境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

1、植物造景的独立景观设计

孤植树。一般种植在开阔空间或视野开阔的山崖坡顶处,以单形体的树木形态和颜色存在,是整个空间中植物景观的主景和焦点,虽然不同空间的树种可能不同,景观效果也不同,但孤植树主角的地位不会动摇,如黄山迎客松、美国孤柏等。树丛。简而言之就是一丛树,这丛树的构图是有规律的,讲究形式美,这样做既能表现树木群体美,又能衬托个体的独特美。树丛在形态上有高矮、远近的层次感;在色彩上有主色调和配色调的划分;在空间构图上有疏落有致的位置规划。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树丛景观一季一景。树群。是树丛的扩展形式,强调是树木群体美,可以是纯木群也可以是杂木林,在大型园林和风景区形成防护林或风景林。树群作为植物景观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很好的环境价值。花坛。这是个频繁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植物景观,是以草本花卉为主的植被集合体,颜色艳丽明快、形式复杂多变,给人较强的观赏价值。

2、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植物的形态、颜色、芳香随季节不同发生改变,它们与园林中的建筑、雕塑、山石相互映衬,充分展现自然气息与人文气息的交融,所以对于园林来说,植物依旧是它的核心。

四、更好的实现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措施

1、因地制宜

植物的生长环境决定了它的生长状况,城市植物景观配置必须考虑到气候、土壤、周围环境这些自然环境,不同环境不同的植物配置,也是城市中的特色所在。

2、丰富植物种类,增加植被数量

植物景观不应是一眼的绿,没有过多其他颜色的植物,这已不符合相关生态规定,也不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植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绿化的基础,一定的绿化面积就要达到相应的数量的植物种类,不同植物之间科学配比,陪伴人们度过春夏秋冬,当然植物种类丰富的同时必须保证数量的最大化,这样就不至于是“三两只”了。

3、设计突出“人文”、“生态”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不再一味的选择低矮植被,来衬托绿高植物的视觉效果,“人本思想”、“人文关怀”也贯穿在绿化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要求更多的关注城市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植物配置要考虑季相变化、风向,要让植物在不同季节,不同风向中都能让人感到舒适、自然。植物造景还应选择生态型,太多观赏性的植物可能只是应季,既不经济又不使用。设计要从可持续生态出发,突出人文关怀。

4、提升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

现代城市的植物造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资源环境的实际情况,造景不是说别地儿的什么挺有名的就引进什么,一来别地儿的景在你这儿有失特色,二来气候环境是否适宜,所以植物造景依靠自身文化背景,营造一个设计主题,例如将植物景观组合成符号,营造一个标志性景观,彰显城市特色,还要能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彼此衬托体现自然的和谐。

五、结语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环境的发展意义重大,起着平衡人与自然环境中的矛盾、推动城市发展迈向生态化的作用,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总是存在的,建设者可能没有真正理解或没有重视植物景观的真正含义,在设计时的眼光和角度发生偏差,强带人工环境的营造,但但短暂的效益很开就会显现它的弊端。所以,要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审视植物景观的内涵,这样才能做出对环境有利的设计。

作者:李永奎 张周 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保康一中

参考文献

[1]郭会丁.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初探[M].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2]杨小波,吴庆书.城市生态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陈世坤.新时期下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思考[J].工程建设与管理,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