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

文化建设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建设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建设的建议

第1篇: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

一、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按照规律运作

企业文化建设有其客观规律性。根据当前企业发展现状,结合各项工作的实际,本人认为可以称作是管理决策、定位的转型期,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就需要贯穿“一条主线”、明确“两个层次”、做到“三个带头”、构建“四个载体”、落实“五个到位”。“一条主线”即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发展战略为主线,文化建设围绕“发展”这一要务展开;“两个层次”即企业文化分为企业倡导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真正实践的企业文化;“三个带头”即企业党政班子带头,各级领导者带头,各级管理人员带头;“四个载体”即营造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氛围,组织相应的仪式和活动,塑造企业和企业人形象,以制度体现文化要求;“五个到位”即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到位,有专门的组织推进;人员到位,有专门的人员实施;责任到位,明确相应的责任;投入到位,落实资金保障;激励到位,对责任者进行考评。

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不断实践与探索

结合当前的现状,要想更有效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现场管理相结合,下大力气推进管理制度创新、员工培训教育和质量管理流程再造,不断促进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落地生根,打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强势企业文化,实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质量优良,发展态势强劲,企业竞争能力强,生产成本逐年降低,经营效益连年攀升。

(1)强化企业文化理念。企业文化需要不断打造,塑造出自己的“面孔”,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不断挖掘自身潜在的文化底蕴。其次,提练出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凝聚出企业精神,提炼出创新理念、质量理念、经营理念等等。

(2)创新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是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坚持在现代化的文化理念指导下,修订、完善、整合管理制度,建立起新的工作标准、工作内容、运行程序,让制度承载企业文化内容并保证其落实。

(3)加强培训教育。一是短期培训教育、增强员工岗位技能和安全生产能力,提高对文化建设工作的认知、认同和理解。二是长线培训教育,为员工创新发展,增强竞争能力积累知识,储备力量。通过短期和长线培训教育,用社会发展的前沿理论教育员工,开辟思维空间,提升认识层次,增强创新意识能力和主动性,并注重知识积累。

(4)再造产品质量控制流程。为快速适应市场需要变化,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应从加快质量信息传递、优化处理流程入手,构建企业质量信息共享平台,对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再造,把再造质量控制流程提高到建设企业文化高度来认识。并通过质量控制流程再造为产品附加最大文化值,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实现用可靠的产品质量树立起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为打造强势企业文化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三、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

根据企业改革改制和企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决策战略转型、塑造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做好企业的根本。因此,我们必须依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注重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1)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的文化。市场形势下,企业面临的多重竞争压力,更需要在企业文化中增添竞争性的内涵,倡导竞争文化,首先要求构建共同的企业愿景。只有将企业战略和愿景置于共同的发展平台,贯以共同的价值观,竞争文化才能有机融入企业与员工心中,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2)在文化建设中强化客户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要想真正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重新树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意识,满足客户的需求,创造客户的需求,要深入到客户内心深处,去发现连客户自己都还没有察觉到的需求和愿望,并将其变为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给客户以惊喜,继而创造新的需求。

第2篇: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

(一)提高对地税文化的认识。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引导为地税文化建设提供导向,使地税文化内涵更丰富,影响更深远,采取各种形式的运作思路,充分借助文化给人的认同感,提高地税干部对税收事业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建立相应管理机构,在人、财、物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保障文化建设的延续性,夯实文化建设工作基础,做到长计划、短安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文化建设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使文化建设与横向岗责体系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建立群众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主体作用,动员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到地税文化建设当中,坚持文化建设是为了干部职工,文化建设要依靠干部职工,文化建设成果由干部职工共享的工作理念,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满足职工的文化需求,建立职工的文化家园;创新保障和激励机制,对工作中敢于大胆创新的人,给予适当奖励,及时肯定工作成绩,鼓励更多的干部职工参与到工作创新中来。

(三)结合税收工作,推进地税文化建设。抓好地税文化建设就是要抓好地税文化与税收工作的有机结合,重点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地税文化建设与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相结合,打造优质纳税服务品牌;与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相结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税收法制建设相结合,推进税收法制化进程;与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积极弘扬地税文化理念;与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树立爱岗敬业、公正执法的道德规范。

二、把地税文化建设作为发扬团队精神,凝聚合力的着力点

通过地税文化建设增强地税部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是地税文化建设的突破口。要满足干部职工实现自我的需求,尽可能发挥其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营造正风齐心、拴心留人的良好工作氛围。要运用民主的方法和手段,发挥地税文化的引导作用,确立平等互助的工作理念,让干部职工充分参与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满足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树立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对税收事业的归属感。要珍视团结、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勇担责任。

三、使地税文化建设成为地税干部终身学习的助推器

从现实上讲,地税文化建设是否能取得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

第3篇: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农村中学 校园体育文化 现状 结论 建议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以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做为主要内容,在校园内以体现校园的精神面貌的一种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既能够体现不同学校的风格,同时又能与校园的德育、智育等构成整个校园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推动全民健身计划,提高广大师生的体育意识、积极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团结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以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

但是,固镇县农村中学受到社会观念陈旧,经费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相对于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滞后比较严重。因此,通过对县农村中学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进行研究,以得出结论,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促进固镇县农村中学的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固镇县东部四所农村中学,分别是石湖中学(完中)、濠城中学、刘集中学、九湾中学。(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料。问卷调查法、对四所中学发放800份问卷,每个学校200份,回收问卷782份,有效问卷763份,回收率:97.35%。访谈法、对有关领导、体育教师、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开展情况。

2 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

(1)场地设施滞后。在被调查的四所中学里石湖中学(完中)有400米碳渣跑道、篮球场3个、乒乓球台10个,刘集中学有250米泥土跑道、篮球场3个、乒乓球台10个,九湾中学有200米碳渣跑道、篮球场3个、乒乓球台5个,濠城中学没有田径场,篮球场4个。其中石湖中学、九湾中学的篮球场在田径场中间,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场地设施的落后和不完善导致有很多项目不能开展,每个学校都没有体育馆。因为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学校的压力很大。而且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对体育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学校的领导在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不够,因此导致场地设施改造更新的速度太慢。要改变这种状况,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政府应该加大体育设施经费的保障,学校的经费开支中体育经费也要有一点的比例。第二,场地设施的建设要有长远的规划,不能因领导的改变而改变。第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结合社会主流文化去更新改造体育设施,保障师生及周边群众的体育文化活动需求。

(2)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课外体育活动是除体育课外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是广大师生锻炼身体的主要方式。据调查75.3%的学生在学校主要和同学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活动,19.8%的同学每天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21.2%的同学每周能有2-3次的课外体育活动。大部分同学即使在中考压力下也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认为体育不重要,多学点文化课就能弥补体育分数的不足。更别说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选择中长跑、跳跃、投掷类的项目。有的同学进一步发展到因为中考要考中长跑、跳跃、投掷而憎恶体育课,更别谈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终身体育的习惯了。课外体育活动的不足,主要和学校有关。因为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往往形式单一,大型的田径比赛多年才能开展一次,最近两年才能每年达到一次,主要因为经费问题,担心影响学生学习文化课,同时担心安全问题等,学校领导一般不愿多开展。这与实施全民健身的外部大环境不相符,不能与建设和谐社会同步,导致学生对参与学校体育课外活动失去兴趣,进而影响了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3)体育教师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体,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是提高学生身体机能,改善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正因为有了体育教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才得以顺利进行,而且体育教师也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与学生一起活动组成学校体育文化的参与主体,他们推动了体育文化的发展。但是,在当前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师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村中学尤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同工不同酬,这一点非常挫伤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权利得不到保障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克服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激励体育教师努力工作的规章制度。同时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成果,从制度上消除不公正因素,以促进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

(4)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知情况。大部分同学只注重体育的娱乐性和健身性,而很少关注运动技能和项目规则,对知识了解太少。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体育课,其次是电视网络等,二者所占比例分别是86.2%、73.5%。同学间相互传递知识的比例是33.6%。对体育知识了解得少进而影响了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也是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

(5)体育习惯没有养成。在学校里,除了少数师生能参与锻炼外,大部分不愿意锻炼,体育锻炼的习惯没有养成。据调查,只有19.2%的男教师能坚持体育锻炼,80%的女教师不锻炼,38.7%的同学不进行锻炼,而且,锻炼的项目绝大部分是球类运动,田径项目无人问津。当然广大师生没有参加体育锻炼也和学校有关,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文化课时间压缩了体育课的节数,每周最多2节课,有的学校只有1节课,同时压缩了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导致师生没有时间去锻炼。在体育课不能开足,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很难有机会去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第4篇: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护理文化 医院建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需求不断增加。护理工作包括执行医嘱、疾病护理、健康教育、社会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这不仅要求护士要有爱心、细心、责任心,更要有开展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的能力,要有塑造护理文化的意愿。护理文化的建设,对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和代表了护士的护理思想、共同的价值标准、合乎时代要求的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及追求发展的文化素质[1]。现对医院护理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浅谈如下。

护理文化的内涵

护理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表层的形象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2]。形象文化和行为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它是将抽象的护理理念以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包括医院环境、护士着装、礼仪、服务态度等自身形象塑造及业务技术培训等。中层的制度层,主要是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如护理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等,通过护理质量考核,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为看得见、可操作的制度[3]。而深层的护理文化,是护理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则,它包括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护理理念和科研意识等。上述护理文化不同的表现形式,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及协调发展的,可共同构筑出护理文化这一独特的职业文化现象。

护理文化的建设

加强护士形象管理,优化医院环境:良好的护士形象是护理文化的外在表现,护士举止端庄、着装整齐、仪表大方、说话礼貌等可使患者感到亲切和信赖。因此我们应从规范护士的言行入手,加强护士礼仪培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护理文化活动,从而丰富护士的文化生活,增加护士的凝集力,同时也可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求,为患者营造人文修养环境。良好的环境能愉悦护士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服务水平。通过我院精心设计各种标识牌、温馨提示语、导诊服务台等,使护理环境与周围形成一种协调的组合,让患者一进入病区就能领略到浓郁的护理文化气息。这种多渠道、多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护士建立起学习、交流和减压的园地,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实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制定护理人员行为规范:要建立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部制定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工作流程》和《护理应急预案》等,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约束和规范了护理行为,确保了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为实现管理体制的创新,制定了护理部-总护士长-科护士长三级质量管理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对护理质量进行了考核,同时护理部还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护士解决患者所需情况,并以患者的满意度做为工作质量的标准,保障了护理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护理管理模式,护理文化的实质应该是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素质,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本着尊重护理、爱护护士的原则,管理上应注重情感激励,及时发现每个护士的闪光点,并予以鼓励。关心和满足护士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需要,创造护士进修学习、晋升和自我实现的机会,开展品质管理活动,为护士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品质管理活动是借助质量控制的方法,由同一现场的人员,自觉地为质量管理组成小组,在自我启发和相互启发的原则下,以全员参加的方式,持续不断的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和管理[4],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要让每一位护理工作者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对科室的护理工作提出建议,分享其经验教训,在非惩罚的原则下,对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奖励,激发大家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护理服务理念包括护理人员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它是护理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护理人员担负着保存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康复的崇高职责,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质量的优劣,关系着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精心护理和高度的责任心是消除患者思想顾虑的关键,在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开展整体护理,重视每一位患者的需要和需求,努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效果。

加强科研意识:要设立护理科研小组,并统一规划和管理。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每年组织年会学术讨论,并对各个年限各个层次的护士有不同书写论文的要求,定期开展评选优秀论文活动,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护士在平时工作中,要积极积累经验,书写论文,不断进行护理科学信息的获取、传递和交流,加强科研能力,更好的丰富护理文化的内涵,以促进护理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讨 论

医院护理文化建设是推动医院生存和护理发展的源动力,是医院生存的基础和精神支柱,对医院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以人为中心,在护理组织内,推行人本管理,要学会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和培养人,同时要注重目标、信念、文化及价值等因素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护理人员的潜力,调动其护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总之,护理文化应与时俱进,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充分理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护理人员要把握护理文化建设的要点,积极实践,以促进护理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培君.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77.

2 朱念琼,晋和安,周乐山,等.试论护理文化内涵功能与建设.中国医师,2002,4(12):1303.

3 曹淑卿.护理文化的建设[J].天津护理,2009,17(1):54-56.

第5篇: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

论文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原创文化

高校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亚文化,受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指参与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师生在一定规范下所创造出来的独特的班级生活方式,并形成一套为大多数同学所认同的、用来教育同学的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等)。即在一个班级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班级同学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它可以表现为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行为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形式。

本文结合周口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近几年来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进一步优化高校的育人环境,强化育人阵地,推进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班级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班级文化是班级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班级形象、提高班级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班级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提升班级的文化品位

班级文化表现出一个班级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班级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班级文化能反映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班级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班级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班级文化能赋予学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学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可以体现出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

班级文化建设相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把握以下几项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本,让班级文化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把握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地建设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包括环境、制度、精神、行为等因素,良好的班级文化必须是以上各种因素全面、协调建设的一个过程。

(3)注重统筹兼顾,切实解决好班级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

过程,要切实解决好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制约优良班级文化形成的各种问题。

二、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探讨

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对于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院就此项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具体工作中,我院采用了“一体两翼”的建设模式,一体即“围绕学生成才这一中心”,两翼即“突出专业特色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瞄准就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这种建设模式提升了学生对所学专业、所在班级的认同感,从而达到提升班级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目的。

1.良好的氛围是打造班级文化的基础

(1)班级环境建设方面:良好的班级环境会使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也将激发师生员工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他们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我院近年来高度重视班级的环境建设,通过开展“教室文化大比拼”、“特色班级环境建设”、“书香教室建设”、“示范班级创建”等活动,全方位地提高了班级的环境建设。

(2)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班级成员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班级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体现在学风、班风和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上。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我院利用“为奥运添光彩”、“纪念建国60周年”等活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打造特色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

(1)充分发挥特色文化活动的基础作用。班级素质拓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生活一辈子”晨跑活动、周末文化广场、班级DV大赛、宿舍篮球赛、教室文化大比拼等等,已经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活动学生自主策划、构思、组织、实施、开展的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开创性于一体的优秀班级文化活动,在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同时,他们自身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和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充分发挥班级“原创文化”的示范作用。在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对从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原创文化”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发挥其重要作用。我院近年来发现并推广了来自于学生,具有高度思想性和实践性的“原创文化”。近年来我院先后推广了计算机科学系由班级学生自我创作、自我编辑,充分反映班级文化、充分体现班风学风的“班级月刊”、教育科学系以宿舍为单位充分表达学生心声、展现宿舍文化的“宿舍周刊”、物理系旨在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工程”、中文系的毕业生离校教育“六个一活动”等,这些都为班级文化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为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了毕业生离校教育“六个一活动”,安排辅导员开展“一个平台、一份礼物、一句叮咛”工作,积极倡导毕业生留下“一个心愿、一份承诺、一句祝福”,实现了学校同毕业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增加毕业生与学校、老师的情感,增强毕业生的感恩之心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确保了毕业生的文明离校。

(3)充分发挥宿舍、小组活动的支撑作用。宿舍、小组等是班级内的最基础单位,充分发挥他们在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年开始我院借鉴社会学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方法的理论知识,在数学系进行“小组工作方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的试点,通过借助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方法,依据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并辅以有针对性的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同。

(4)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辐射作用。我院目前拥有艺术协会、杏花雨剧社、飞扬学社、大学生法学会、口才与交际协会、摄影协会、家电维修协会、电脑爱好者协会等40多个学生社团,涵盖文学、科技、体育、社会实践等方面。学校充分发挥上述学生社团的辐射作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设班级文化,同时围绕大学生头脑中的“热点”,开展丰富多彩、积极活泼、健康向上的活动,将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科学研究、文化交流与知识传授融入到文化活动当中,从而达到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塑造人和凝聚人的目的。

(5)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的引领作用。近年来,我院化学系、生物系各个班级试点开展了“名师有约”活动,即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构筑全员育人机制和人才培养工程,利用化学系、生物系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多的特点,由名师做学生学业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探索新的育人、班风建设模式。同时,还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促进了系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抓手,在学生继续深造和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这两个系近几年的考研率均在60%以上,其中,2010年化学系参加考研究生的学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2%,考研录取率达到71%,985、211院校录取率分别为25%、51%。

转贴于

三、关于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目前还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阶段,在我院的具体实践中,笔者对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有以下几点建议。

1.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应注重时段性

班级文化建设,首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而进行。大学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学生的特点、对知识的需求、对班级文化的需求不同,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内容应有所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充分结合大学生的生涯特点、大学生成长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明确、切合学生实际的专题活动来促进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例如:我院化学系在班风建设中采取“学风渐进式培养模式”,对于刚入校的新生以适应大学生活教育为主,大二、大三主要以专业思想教育为主,大四以升学或就业技能培养为主,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2.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应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

班级文化对班级成员有很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塑造力,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应围绕这一目标而进行,以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

3.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应注重长效机制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开展实施到效果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建立长效机制的保障。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例如,我院在实际工作中每个教学系都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建立了学生个人素质档案,这些都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但是,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学生言行作用的关键环节。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4.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6篇: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

建构“双满意”服务文化的背景

广东销售公司开展“双满意”服务文化建设,是针对企业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科学定位和必然选择。

市场竞争的需要。与其他产品销售一样,成品油销售既受市场需求制约,又受同行竞争影响。从需求上看,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国内三大类成品油消费量的增速逐年放缓,成品油需求疲软,广东地区成品油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从竞争主体上看,广东市场已形成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分庭抗礼的竞争态势,中海油计划短期内建成500座油站,埃索、加德士等国外企业也进入广东市场。对于成品油销售企业来讲,消费者选择成为生存发展的主导,而优质服务则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全面发展的需要。广东销售公司作为中国石油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打造“中国石油的经济特区”的重要使命。但不可否认,对标国际先进石油公司,在管理理念、市场观念、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企无人则止,尤其是销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离不开客户的支持。只有抓住员工、客户这两个关键点,以文化建设为平台,彰显员工价值、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文化提升的需要。广东作为市场经济的先行者,“尚利”的商业文化、“等价交换”原则等普遍存在,与中国石油强调爱国、奉献的企业追求有着显著不同。特别是,公司系统内员工仅占10%,社会化用工高达90%,员工队伍呈现出文化价值多元化。同时,随着与外资企业、地方企业、私营民营企业合作程度的加深,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理念上的冲突。为此,必须树立以我为主、海纳百川的文化自信,在引导全体员工自觉传承倡导中国石油企业精神、企业宗旨等优秀文化基因的同时,积极借鉴吸收优秀企业的先进文化理念。基于这种认识,“双满意”服务文化体系应运而生。

“双满意”服务文化体系的

主要内容

“双满意”服务文化是广东销售公司在坚持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完整的体系。

基本内涵:“让员工满意”和“让客户满意”,就是通过物质的精神的需求满足,提高员工和客户的满意度,“双轮驱动”,推动企业发展

体系构成:精神理念是“以人为本”(即“以员工为本”“以客户为本”),“一平两全”(即“平等对待、全力服务和全面服务”);行为层主要体现为“让员工满意”的服务和“让客户满意”的服务;物质层主要体现为服务环境建设和设备设施配备。

服务对象:一般来讲,在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市场要素中,员工和客户属可控要素;其他则为不可控因素。加强文化管理,核心对象就是企业内部的员工和外部的客户(如图2)。

由(图3)可知,服务投入与企业增值是恒等的。而从效果体现上看,服务的发起点在于企业,落脚点是员工与客户,对客户的服务(部分)则要通过员工去实现。所以,如果按层次划分的话,“让员工满意”是“双满意”服务文化建设的第一层次,“让客户满意”则是“双满意”服务文化建设的第二层次,“让员工、客户、企业”相互满意则是最高层次。

文化要素:

由(图4)可知,员工满意主要包括领导认可、顾客认可、同事认可三个精神方面的要素,以及工资待遇、技能培训、职务晋升、工作环境四个物质方面要素。客户满意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两个物质方面的要素和社会评价(也即品牌)这个精神层面的要素。在“让客户满意”的三个要素中,由企业直接提供的是产品要素、社会评价要素和服务要素中的硬件部分;由员工直接提供的主要是服务要素中的软件部分。

实施途径:

按“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层次关系,“双满意”服务文化建设的路径则是要先解决生存等物质层面问题,然后再深化到社会尊重等精神层面问题,满足员工和客户的精神需求(图5)。

推进“双满意”服务文化的

主要做法

“让员工满意”落到实处的服务措施

一是确立靠业绩取酬的导向。按照尊重体现绩效差异的原则,坚持“薪酬向一线倾斜”,通过开展岗位分析活动,建立管理、技术两个方面,机关、经营部、加油站三个层级的薪酬体系,并根据市场监测及时对薪资做出调整,保持了薪酬的正面激励作用。还制定《员工奖励条例》,对在强化管理、降本增效、技术改造、见义勇为、廉洁勤政方面取得创新成果的员工进行一次性奖励和年终奖励,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拓展素质提升的平台。建成了21个实体培训中心和网络学院,建立了省公司和地市公司两个层级、161人的专兼职内训师队伍,自主开发了涵盖投资工程、财务管理、非油业务、市场营销等各项业务在内的课程体系50多套,2010年技能鉴定中心取得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认证,实现了培训过程的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截至2013年12月,技能鉴定中心累计鉴定库站技术工种8 300多人次。

三是打造职业规划的品牌。在销售系统率先打破市场化、合同化用工界限,坚持同工同酬、竞聘上岗,设置管理、技术两个序列,实行晋升双轨制。在基层操作人员中,完善加油工、油库计量工、油品分析工等操作工种序列;在基层管理人员中,开展“职业油站经理人”星级评定;在管理人员中,实行行政职务与职称级别双轨制,依技术级别或职称确定薪酬待遇,体现能力素质差异。目前,公司已有多名市场化用工担任处级干部。

四是强化环境文化建设。选择交通便利、环境较好的写字楼作为省公司、地市公司办公场所,配备工作午餐,增设员工食堂和单身宿舍。通过“五小工程”“千队示范工程”建设等,加大库站改造工程,建设“员工之家”,新建或租赁员工宿舍改善库站员工工作生活环境,三年来,累计投入9 000万元,建成125个员工之家、9 100平方米员工宿舍。

五是倡导“内部客户”理念。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建立了内部投诉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先后成立11个文体协会,开设了员工大讲堂,成立“互助帮扶基金”组织,在文化养成和制度保障上,搭建员工之间沟通交流平台,培养互助协作精神,建立了上下级之间、上下流程之间的友好协作关系和内部客户机制。

六是建立动态回应机制。公司倡导“人人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理念,积极推行“情绪管理”,在库站悬挂“员工情绪看板”,每天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变化,做针对及时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管理”,开通热线、信箱,坚持做到每问必复;各级组织采取“包保库站”“挂点督办”“一对一帮扶”活动等,对员工意见、建议以及思想动态变化及时给予回应,帮助下级、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让客户满意”的服务措施

公司紧紧围绕产品、服务和品牌建设,实现了“让客户满意”的服务宗旨。

一是在产品上提质保供。产品是企业与客户沟通的媒介,也是客户满意的基础。针对顾客多样化产品需求,在销售汽油、柴油基础上,公司逐步建立起以油为主、油非互动、油气互动和小产品为补充的完整产品体系(如图6);成立“质量检验中心”,严格做到库存周期化验,做到配送实时监控,做到来油去油必检,不让一滴不合格油品流入市场。

二是在营销上全员全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深化营销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全员营销新模式。在物流运行上,组建物流仓储中心,整合油品接卸、仓储、配送业务;在管理体系上,将21个地市公司整合成16个地市(区域)分公司,先后分片增设63个经营部,将人力资源集中到市场开拓和客户服务;在客户管理上,确立了省公司直管客户、地市公司直管客户和加油站直管客户三级,通过采取定期拜访、集中座谈、95504服务热线等方式,保持与客户的良好沟通,赢得理解和支持。

三是在服务上“软硬”同步。在软件服务上构建了“2*2”特色服务体系,即建立站(店)内、站(店)外两个服务平台,实施“全方位”和“全过程”两种服务。公司“以卡为媒”,与平安、邮政等单位建立“互惠互利”关系,为客户提供车险优惠、免费救援、代办罚款等增值服务,还依据服务与客户关系,建立核心服务、增值服务和超值服务三个层次,规范了服务标准,提升了管理水平。

围绕“车”的“全过程”增值服务(如图7)。

围绕“驾车人”的“全方位”增值服务(如图8)。

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将城区站、高速路服务区作为开发重点,实行成片开发、区域开发、梯次开发,增设“站外店”,通过推广自助加油机、高速路服务区引入快餐店、自助取款机等,初步建成了全面覆盖、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营销网络。

四是在品牌上多管齐下。参与公益事业树品牌,成立21支志愿者队伍,常年开展扶贫济困活动;保障地方春耕秋收、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油品供应,成功组织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和2011年深圳大学生运动会油品供应,为运动会顺利举办提供支持。开展评星活动树品牌,从油站服务、站容站貌、维护保养等方面,开展加油站评星评级活动,建成五星级加油站50余座,打造中国石油“服务窗口”形象。联合打假维权树品牌,和地方政府工商部门联合,不定期开展商标维权活动,打击社会油站、私人油站冒用中石油标识进行破坏中石油品牌形象的活动。几年来,共打掉170个假冒中石油标识的油站。

实施“双满意”服务文化的

主要效果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广东销售公司企业文化处每年组织所属单位对“双满意”服务文化体系进行测评,查找差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了“双满意”服务文化建设的效果和方向。

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油站规模进一步扩大,仓储配套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油品外销量和收入逐年增长,非油利润比例逐年提高,目前资产已达173亿元,运营加油站1 030座、油库17座,年销售成品油近700万吨,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544.76亿元。

企业凝聚力明显提升。两级机关管理人员流失率一直保持在0.25%以下,2013年库站人员流失率相比2011年降低1个百分点。部分库站甚至连续三年保持员工流失率为零。

员工创造力得到解放。2011年以来,累计产生创新创效成果106项,其中国家专利3项、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1项、行业部级管理创新成果5项,近50篇研究论文获奖。

第7篇: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中医医院 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 协调互动

医疗市场改革以来,各种形式的医疗机构纷纷进入我国各地区、各领域的医疗市场,导致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医医院作为承载传统和现代中医医术和文化的机构,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仍有待研究。同时,中医医院文化的建设对于中医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本文试图探索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对策与举措,为中医医院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思路。

一、中医医院文化的内涵

(一)中医医院文化的基本概念

虽然学界对于中医医院文化有大致统一的界定与阐释,但是不同的学者、不同的学派以及不同的阐释角度对于中医医院文化的概括不尽相同。因此,只有在充分认识和掌握中医医院文化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分析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对策与举措。

本文沿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的“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将其作为中医医院文化的基本概念。具体而言,以人为本、医乃仁术为文化建设的精髓,天人合一、调和致中为核心准则,大医精诚为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中医医院文化的内涵阐释

根据中医医院文化的基本概念,需要对其内涵作进一步阐释。由于中医医院文化一方面继承了传统中医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保留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特色,因此需要从综合视角阐释其基本内涵。

中医医院文化的5个基本理念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人为本,医乃仁术。由于中医文化历史悠久,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将“仁”作为其文化的重要基石。此外,中医医院文化同样结合了现展的基本思路,即以人为本,体现其文化内涵的传承性与时代性。

第二类,天人合一,调和致中。我国古代无论是儒家还是道教等思想流派都将“和”的精髓作为重要思想和处事价值,调和致中是指医术需要使患者达到一种阴平阳秘的状态,也就是说无论是药物还是其他辅助医术其根本目的为患者身体状态的平衡。

第三类,大医精诚。大医精诚要求医者不仅在医术上要有所成就更要求其在职业素养和品德方面严于律己,让医者追求一种人生境界。

二、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现状与不足

(一) 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包括中医医院在内的我国医疗机构得到快速发展,体现在中医医院数量、床位数以及服务能力等方面。截至2010年,我国中医医院的数量为1980年的4.8倍,床位为9.6倍,从业人员达到1975年的3倍。政府和社会在促进中医医院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将中医医院文化纳入目标体系中,以达到中医医院文化内涵的要求。

作为中医医院的主要管理和服务机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年来通过颁布各种政策文件确定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方向,规范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甚至将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成果纳入医院考评体系,以提高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二)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不足

虽然我国中医医院文化建设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长足进步,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现阶段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不足。本文将其归纳为三点:

第一,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文化传承能力不足。由于我国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历史不长,社会各界对于其文化建设的研究不够,中医医院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并未充分继承中医医院文化的内涵与传统,导致文化建设与传承传统中医医院文化脱节,缺乏足够的历史和文化支撑。具体而言,以人为本的中医医院文化核心内容在文化建设初期并没有得到足够地重视,现阶段也并未将以人为本完全纳入文化建设体系。其次,天人合一、辩证施治等传统中医医院文化精神同样没有得到重视,现代中医医院更加偏向西医的医疗文化精神,不够重视经典中医文化精神必将导致文化传承能力不足。

第二,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特色不足,文化品牌意识不强。由于大部分中医医院并未继承传统中医医院文化精髓导致文化底蕴不足,加之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中医医院又没有根据不同建设主体的特点实施有差别的文化建设方案,导致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特色不足,很难在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中脱颖而出。其次,除了缺乏特色以外,中医医院的文化品牌意识同样不强,这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社会经济环境分不开,但是缺乏独有品牌的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必然缺乏继续创新的动力。

第三,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制度性安排不足,缺乏宏观规划。由于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缺乏相应的经验,同时很难模仿西医文化建设的过程,因此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在基础薄弱、特色不足的困境下难以提出有效的制度性安排。其次,各中医医院文化建设主体也没有形成良好合作,中医医院管理层、执行方、病人以及外部传播媒体都没有形成宏观规划,缺乏统一协调的文化建设路径,体现在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体系、成果等方面。

三、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对策

本文在对中医医院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阐释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现状与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以人为本,塑造中医医院精神、突出特色,打造中医医院品牌以及协调互动,建设中医医院文化的对策。

(一) 以人为本,塑造中医医院精神

首先,以人为本为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思想基石,是塑造中医医院精神的根本所在。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中医医院的文化建设不能脱离传统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相反需要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又由于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文化传承能力不足。因此,中医医院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两点。

第一,在对待病人时需要以人为本。病人作为中医医院的服务对象,其生理上遭受病痛的折磨,经济上需要负担治疗费用,心理上更需要承担相应的压力,因此中医医院更需要将病人作为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首要目标。中医医院需要在医疗制度、诊断程序、费用结算等方面充分考虑病人的意见和建议,并采纳其合理部分作为中医医院的一般性规章制度,从服务质量和效率两个方面对以人为本思想进行把关。

第二,在管理医护人员时需要以人为本。服务病人需要以人为本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服务效率的提升同样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工作,因此在管理医护人员时同样需要以人为本。具体而言,中医医院可以通过人事聘用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医护人员培训制度、医护人员福利待遇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从中医医院各员工的实际出发,提升其服务意愿、服务态度以及服务能力,从而实现以人为本,塑造中医医院精神的目的。

(二)突出特色,打造中医医院品牌

突出特色为中医医院打造品牌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其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可或缺的途径。从现代经营的角度来看,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不能与其他医疗结构的内容完全一致或者相似,否则若中医医院丢失了其品牌特色,在市场环境下无疑是无法竞争过其他医疗机构的。因此,中医医院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把握两点:第一,挖掘传统中医医院文化的精髓,并将其与现代医疗精神相结合,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文化需要;第二,中医医院在推陈出新的基础上更要注重自身特色的挖掘,根据不同的中医医院文化特点制定不同的文化发展战略,在既定文化发展目标的框架下走出自己的路子,从而实现突出特色,打造中医医院品牌。

(三)协调互动,建设中医医院文化

根据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前两个对策可知,中医医院文化的建设不是简单的单方主体行为,而是多方主体参与下的结果,这样才能够解决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制度性安排不足,缺乏宏观规划的问题。具体而言,中医医院文化的建设至少包括中医医院管理层、中医医院践行者、中医医院的病人以及外部传播媒体。因此在建设中医医院文化的过程中,协调互动是处理好多方主体行为的关键准则。因此,中医医院在制定和实施协调互动原则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各方的既定目标,尽量减少各文化建设参与主体既定目标不一致的情况,协调各方利益,使中医医院管理层、执行方、病人以及外部传播媒体统一于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之下。其次,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协调互动机制并且灵活实施是保证协调互动功能发挥作用的条件,并且考虑各主体的差异化行为是协调互动的另一个要求,从而才能很好地建设中医医院文化。

四、结束语

中医医院文化的建设对于中医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界定中医医院文化的基本概念、分析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现状与不足,探索相应的文化建设对策可以为中医医院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思路。中医医院应通过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并突出特色优势,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发展自身文化。

参考文献

[1] 侯会周.试论中医医院文化的特点和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0).

[2] 陈继英.中医医院文化建设价值观的培育[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3] 郑晓红,王雷,李开颜.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初探[J].中医杂志,2014(05).

第8篇: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

为习惯。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思考;浅谈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员工培养良好安全行为习惯。弘扬安全发展理念,遵循安全生产客观规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提升整体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员工认同并积极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生命至上”、“电动车充满电大家伸手拔一下,你我更安全”、“你生产了不合格的产品可能导致别人的不安全”、“你今天是否存在侥幸心理”,等等企业员工共同参与的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我们安全更有保障,使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归属感和安全感更强。

(一)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

企业安全文化是以“安全生产 幸福你我”为核心价值观,对于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凝聚人心和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号召人人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文化宣传培训,提高员工对本岗位安全健康认识,有利于提高员工对职业病防治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从业理念,增强企业领导干部的素养和驾驭市场经济复杂情况的能力,为企业各项工作质量的提高提供安全思想和安全行为保障。

(三)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构建深化安全系统的基础性工作

通过安全文化的宣传、参与、教育、引导和熏陶,帮助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习惯,培养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国家、行业安全生产关键成果运用和宣传有机结合,为构建和谐健康安全文化体系奠定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以更有效的举措和更完善的制度,切实落实和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筑牢安全防线。

二、推进安全文化进企业的思考

(一)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

在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企业负责人不仅仅是企业的管理者、领导者,更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倡导者、设计者和建设者,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管理者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引领管理者全面深刻理解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和企业文化各部分内容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在内容上求新,弘扬科技兴安,安全兴企的主旋律;在项目上求活,既突出领导干部,又兼顾普通群众;在形式上求变,既注重运用传统的宣传教育形式,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现代传媒等新方法、新手段;在效果上求实,既看到有形的、见效比较快的,更注重潜移默化的长效手段。要通过创新载体,丰富安全文化内涵,只有拥有了建立在自身企业特征基础上的安全文化,并使之成为广大员工所信奉的价值观,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

三、推进安全文化进企业的对策建议

一是搭建安全理论学习平台。企业要精心制定安全教育计划,把它列入企业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座谈、研讨等多种学习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和安全生产建设责任制,增强员工对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全员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搭建网络电化教育平台。充分利用远程电教网络,购置安全教育专题电教片,通过微信、微博、局域网等媒体平台,开展安全事例剖析、安全案例分析、安全规范操作讲解等活动,定期组织员工观摩、学习和讨论。利用安全监督等官方网站教育平台,引导广大职工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了解安全建设的背景、意义和安全生产的新成就及前沿科技,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使综治网、安全监督网成为干部群众及时反馈违反违规行为的工作动态的重要渠道。

第9篇: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价值观,精神氛围

企业文化是企业使命、责任、信仰、愿景、价值观的载体。塑造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之一。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如何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显得十分重要。

一、企业文化建设要有利于凝聚企业员工队伍

邮政作为服务社会经济事业和人民大众的基础产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依靠员工发展,能不能把全体员工的思想很好的凝聚到一起,是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有效保证。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凝聚员工队伍,应着重从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努力为员工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首先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为员工排忧解难,切实为员工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其次要详细了解员工的专业特长和综合素质差异,因人而宜,给员工选择最适合自已的工作岗位,使员工真正感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乐趣;再次要以建设学习型企业、知识型职工为导向,引导员工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员工创造多种学习培训的机会,使他们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提高竞争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全面发展。

2、主动关心员工的切身利益。要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经常深入基层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切实改善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安心愉快的工作。实践证明,细心亲善的沟通方式不仅是管理者了解员工的需要,更可以改善企业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凝聚员工的向心力,从而激励员工更加自愿地努力工作。

3、善于倾听员工的建议和意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一定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和保护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要采用多种措施和办法,经常了解和倾听广大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二、企业文化建设要有利于员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认同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向导和助推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邮政经营管理体制的变化,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教育员工认同企业发展战略显得十分重要。

1、认真抓好企业发展战略认同责任教育。要有计划的、有针对性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同化教育,主动向他们传授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使员工具有企业的价值理念和符合企业规范的行为,通过不断的实践产生对企业价值体系的认同,进而行成与企业价值体系相同的员工个人价值理念。

2、多种措施强化企业科学经营理念教育。每个企业都在自已的经营实践中,行成了一整套内涵丰富的科学经营理念。比如邮政行业,始终坚持把服务公众,取信于民,作为自已企业立业之本;把追求进步,不断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把严密制度、严格管理、严细作风,视为邮政企业的生命线;在企业内部树立行业之首,全国之先的企业志向,营造团结发展、温馨和谐的氛围;在社会上树立可靠、可信、可亲、可敬的企业形象;经营上要以“为用户创效率、为企业创效益为目标”;服务上要严格恪守“用户是亲人,商户是朋友”的道德准则等等。通过经常性的教育,让这些赋有哲学思想的理念成为员工搞好经营、促进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

3、着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战略目标、企业行为准则、企业服务理念深入每个员工心田,使全体员工热爱邮政,恪尽职守,团结协作,诚信服务,奉献社会。

三、企业文化建设要有利于调节企业的各种利益关系。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岗位、职务、权限、责任的不同及个人素质、思想境界的高低、理想信念的差异等,从而使人与人之间、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构成许多相互利益关系。这些关系调节不好,就会影响到企业和谐发展。要调节好这些关系,就需要针对企业员工心态现状营造一种人文精神氛围。员工与企业相互依存,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紧密相连,员工因为能够在企业获得发展而留在企业,而企业依靠员工努力工作得到提升发展。

1、企业要重视营造人文关怀精神氛围。一个企业、在文化建设活动中,提倡对他人的关怀具有重要意义。“用希望别人对待自已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念的树立,以及对员工个性、权力、劳动的尊重和对弱势员工的帮助、扶持等,都是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

2、企业要重视营造员工个人发展的精神氛围。一个企业的成功,主要依靠的是人而不是机器,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而不是现代科技手段,是如何为每个员工创造能实现人生价值的环境,而不仅仅是提供一个谋生的场所。特别是在现实情况下,员工主体意识从以前的服从集体、为企业无私奉献、将自我消融在群体之中,转化为主张个性独立、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自我负责,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战略应充分函盖员工前途的考虑。

3、企业要重视营造文化素养关怀的精神氛围。文化素养的关怀,主要是解决员工思想道德层面的问题。一是消费素养。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的消费素养最容易显示出他的文化水准。一个企业的消费花在教育、文化活动方面的越多,其消费文化的水准越高,反之,花在满足感官欲望方面的越多,其水准越低。二是创新素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希望。要大力在企业员工中营造有利创新素养成长和生存的环境。三是知识素养。就是建设学习型企业,培养知识型员工,使学习知识成为企业的一种良好风气。四是人生素养。就是教育引导员工坚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做新时期“四有”新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