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俗习惯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维吾尔族;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
维吾尔族从古代就有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及精彩独特的生活方式。 接待客人的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习俗是维吾尔风俗习惯中的重要习俗之一。
接待客人的习俗是人类长期以来相互交往,相互沟通的产物。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接待客人的方式。维吾尔族接待客人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于他们的热情,尊敬客人,讲究卫生等方面。接待客人的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习俗是维吾尔族风俗习惯的独特特点之一。
一、 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与维吾尔族
洗手是维吾尔族家庭人际交往中的一项重要的习俗,一般用阿布杜瓦(洗手壶)和其拉甫恰(洗手盆),这是一种配套的洗手工具,是专门给客人或自己洗手用的。 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是用铜、青铜或铝为原料,由专业工艺人打造,比起其它家用品更有独特的工艺特色。其制作非常精美,花边鲜艳,常在喜庆之日或各类聚会、娱乐场所使用。
阿布杜瓦的形状有圆形、长方形、扁形,其上段像鹅脖子一样细长,有把手,使用时用手掌抓起把手即可。阿布杜瓦壶口有盖,而且倒水的小口处也有盖,为防止污水玷污到衣服上。其拉甫恰的形状是口大、体大,存水处小圆形,上有盖子,盖子上有许多漏水的小孔。洗过后水从小孔流进盆腔。
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平时用铜来做,上面刻各种各样的花纹,不会容易腐蚀,这是维吾尔手工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维吾尔族用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的目的就是为了尊重客人,讲究卫生。这也就是接待客人的良好的风俗习惯。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不仅是一种风俗习惯,而且是具有极强艺术感的文化遗产。
吃饭之前洗手是维吾尔族最重要的风俗之一。吃饭之前一定要洗手。这时家里的母亲或者是孩子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给家人倒水,洗完后要毛巾拭擦。吃完饭以后还要洗手,但是洗手时候不能甩水,甩水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随着维吾尔风俗习惯的发展,维吾尔族人创造了用专门的工具来倒水的习俗。大约在青铜时期,维吾尔族出于讲究卫生和审美追求的目的,就制作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用阿布杜瓦壶是很方便,一方面可以避免脏水溅到别人身上。其拉甫恰也有这样的好处。所以维吾尔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洗三次手”是维吾尔族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几乎家家都有,来客人时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倒水,倒水时候不考虑社会地位,人人平等,不管是谁,主人都为客人倒水。因为维吾尔族人认为给客人倒水是一种吉利的行善行为。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男人不能给女人倒水,女人也不能给男人倒水。
二、吐鲁番地区有些地方用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了维吾尔族的一些传统风俗习惯的消失,近几年笔者注意到维吾尔族接待客人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变化。
我去吐鲁番市广汇团结区,青年路,广汇路,人工湖,吐鲁番亚尔乡等地方,调查这些维吾尔族对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认识。访谈了部分维吾尔人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情况。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以前在吐鲁番维吾尔族举行各种仪式时候都会使用过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这次调研过程中笔者参加了几次仪式活动,发现在吐鲁番市现在大部分维吾尔族家庭已经不再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在城市里不仅没有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连给客人倒水的习俗都逐渐消失了。一般如果客人年纪较大的话,主人还是会给客人倒水的,但使用却不是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年龄小的客人则自己直接去洗手池洗手。
笔者去吐鲁番市亚尔乡几个村调研,在参加一些仪式的过程中发现,在农村基本上还保留了客人倒水的习俗。但是也很少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只是用现代的一些塑料壶和盆子代替了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有些孩子们则反映只在书本中看到过上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
三、不同年龄段的吐鲁番维吾尔族对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看法
调查中发现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80%以上的人都知道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年龄35岁以上维吾尔族知道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人占60%。但是年龄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几乎不知道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是什么东西,用在什么地方,年轻人当中知道知道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人数不到10%。
四、不同行业的维吾尔族对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看法
笔者还了解看不同的行业维吾尔族人对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看法,其中包括个体户、护士、警察,教师等各种行业的人。他们当中教师等平时从事文化教育的人虽然知道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是什么东西,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
被访者中的很少一部分人认为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是一种麻烦,还有少数被访者把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作为一种家居装饰品摆在家里。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如果继续这样人大众所忽视,我们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会失去这一传统的风俗习惯。维吾尔族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来传承这一古老的风俗习惯,而非让它逐渐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编著买买提・玉苏普, 比力克孜・木沙,维吾尔族家藏鉴赏[M].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2008.
留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向留学生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课题、更高的要求。怎样适应全球出现的汉语热形势,在留学生人数增加的同时,加强中国文化教育,为弘扬中国文化与构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是当今高校一个重要课题。
一、重视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
重视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是中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的方针使然。《大纲》明确指出,汉语言专业留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是“掌握基本中国人文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根据这项原则,决不能为了增加语言学习时间而减少中国文化的课时。虽然中国文化不是其他专业留学生的专业,但是在对他们的教育之中,不能疏忽中国文化的内容。因为接受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国与各国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合作,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留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如果不学习中国文化,今后回国之后又如何宣传中国文化呢?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其文化背景、、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社会价值等等,与中国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有时会让留学生产生一定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文化冲突。尤其是那些刚刚跨出高中校门、第一次远离家庭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开始时,对留学生活期望很高,充满了憧憬,但是对于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新的环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今,身处异国,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衣食住行诸般事情都得靠自己独立处理,这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加强中国文化教育,能够让留学生尽快地熟悉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风俗习惯,从而实现入乡随俗,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在中国文化课上,留学生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增长见识。中国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其认识作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提高留学生的人文素养,增长他们的知识。《论语》早就指出:“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且,加强中国文化教育,进而向世界推广,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中国和国外友好,是中国的国策之一。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了解中国,文化是重要的渠道之一。因为文化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状态。中国文化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频频精彩亮相,对世界了解中国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总体上看,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够,我们要更多地向世界介绍中国,通过文化交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①
不同国家由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进程、文化风俗、社会制度,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影响着其国民的价值观、心理意识、生活方式等。不同的文化本来可以共同存在,互相交流,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增进人民的友谊。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缺少了解、误解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敌视东方中国,否定、排斥中国文化,进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冲突。如何才能消除由于文化隔阂、误解而产生的冲突呢?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让留学生在留学中国期间,尽可能地多了解中国,今后发挥促进中国与留学生本国友好交往的桥梁作用。
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对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这已经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早在1895年春,康有为就在“公车上书”中提出,推举儒学大师像基督教教士那样传道全世界,发扬中华优秀之文化,竞争于世界民族文明之林。余秋雨说:“通过文化艺术作品的海外传播,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人,是我们学艺术人的责任。因为,‘经济可以使人富裕,但是只有艺术才能带来尊严。’”②因此,向留学生传授中国文化,让留学生接受中国文化,把他们培养成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交流的友好使者,对增进我国和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发展友好关系一定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一定要克服那种以为当今的中国青年人都偏好西方现代文化,外国留学生不会对中国文化有亲和力的片面思想认识。历史证明了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价值。“中华民族可不是一般的民族,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王国、古印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都消失了,唯独一个中华民族灭不了,这就是中华民族,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魅力。如果我们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美德的民族,我们的文明能传承下来吗?”而且,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都有优点,就拿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相比,美国的文化其实很多东西很粗糙。”③而且,中国文化无论对东方还是对西方,也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并在进一步产生巨大影响。韩国文化观光部副部长裴钟信说:“中韩两国的价值观念非常相近,所谓‘韩流’实际上是在韩国文化中重新找到了中国的古典文化。韩国从两千年前就开始从中国传入文字和书籍,并引进了思想、文化和技术。韩国非常坚守自己的传统,尤其重视对青少年关于‘孝道’的教育,‘如何孝敬父母,孝敬长辈,’而这恰恰与中国传统的‘孝’文化非常契合。”④遗憾的是,我们自己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二、中国文化教育的内容
文化的包融性很大。举凡文学艺术创作、哲学着作、、风俗习惯、饮食器服之用,都包括在内。它既包括高文典册的圣经贤传,也包括布帛菽黍的制获方式以至于举止言谈的风度等。虽然由于国家的制度、风俗习惯的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并不一致,但是,作为人类,就必然具有某些相同的理念。在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中,必须既要坚持中国的特色,又要追求世界的普遍性。
中国文化所强调的和谐理念,对留学生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庄子·大宗师》说:“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认为只有和谐了,自然界才能各得其位,万物有次序;自然界是和谐美好的,应当排斥一切违反自然规律的人为,以免破坏自然状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讲求“礼之用,和为贵,”⑤主张仁义道德、博爱、“行而宜之”,以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所谓中庸,就是要反对过与不及,以保持事物的均衡协调。台湾作家龙应台指出,中国文化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之中。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尤其在提倡以人为本的大文化当中,构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⑥对中国文化所强调的和谐特点,做了较好的归纳。
和西方的强调自我不同,儒家提出入世,主张“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强调人生的社会作用。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国文化要求个人服从社会整体,为社会多做贡献。诚如韩美林所言:“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悖的地方。外国的文化讲个性张扬,人性的自由神圣不可侵犯。而中国的文化讲的是内敛、自省、小我大公、忠孝仁义。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行为准则。”⑦“小我大公”,就是强调人要多为社会做贡献,这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中国文化又非常强调家庭观念,讲究尊老爱幼,讲究孝道。这一点,在家庭关系日渐淡薄的今天,应当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此外,中国文化还非常强调个人素质修养的重要性,对于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学》说:“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强调了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崇高的理想,才能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使自己的一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充实了留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总体素质,才能促进他们的学习成效,事半而功倍。
中国的风俗习惯也是留学生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的风俗习惯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绵延生息而传衍发展的,是中国所独有的现象,其教育作用历来受到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礼记·王制》说:“天子五年一巡守,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秦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和儒家士大夫更是将“辨风正俗”提到治国安邦的高度。《汉书·艺文志》言:“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中国风俗习惯对于留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探讨中国人心理特征的形成,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养成尊重中国风俗习惯的自觉性,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三、中国文化教育的方法
中国文化教科书的学习目前汉语言专业的留学生,大都采用国内本科生的教材,在讲课时由教师挑选篇目进行讲解,这显然不适合留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根据《大纲》的规定,按照学科的体系性,编写出适合留学生使用的教材,在当前是非常必要的。其他专业的留学生学习的中国文化内容,并不需要详细介绍某一门学科的特点、具体内容和演变过程,而是精选那些最有价值、最能反映中国的特点、对留学生的总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汇编成册,以供阅读、讲解,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增长见识。内容要精简、有趣、突出重点,将知识性和道德素质教育性融为一体。
[关键词] 肝吸虫病;高发流行特点;超声诊断;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R383.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2(b)-0109-03
Explore on the high prevalenc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clonorchiasis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nd the ultrasound diagnostic value
LUO Jingxia1 LI Jian2
要搞好初中地理教学,教学方法很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初中地理教学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东南风,西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
3.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就更高涨了。又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侯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关键词】英国教育 课堂教学 教育理念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39-03
2012年暑期,我在英国South Lanarkshire College参加了语言培训,亲身体会了英国的教育理念,亲历英国的语言教学。其间,我用心观察和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各方面都有不少心得与体会。
一 教育理念
英国教育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闻名于世界,它突出表现为以下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类型可分为“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两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通常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相应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
“谁是学生学习外部活动的控制者和管理者”是判断是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重要特征。如果在教学中学生自己负责控制和管理学习活动,那么这种教学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相反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
在英国学习时,外教多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会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安排。教学方式更灵活的外教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带学生去户外上课,通过实地接触和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来了解当地的文化,这是相当受学生欢迎的,而且对学生而言确实是受益匪浅。
在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要注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受到很多限制,并不是任何时候拿来即可用,在使用过程中要受到学生素质的限制。“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是一个连续体上的两个极端。任何教学在实际实施时都处于这个连续体上的某一点。比如,如果学生的主体意识较强并且也有相当的自律、自学能力,那么教学将处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个极端。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弱的,甚至即使有,学生也可能不理睬。如在硕士生或博士生的培养上,很多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主体作用较弱,只起引导作用。如果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并且自律、自学能力很弱,这时他将很难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相对增强,最极端的情况是教师完全控制了学生的学习活动。这时教学处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个极端。如小学和中学的课堂教学。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努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使教学向另一个极端靠拢。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能力的变化,该放手时则放手。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英国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的程度,再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来进行因材施教,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水平和需要的教育。
在刚开始进行语言培训时,外教会给每个学生做一份测试,测试大家的语言水平,找出常犯的错误,以后会根据每个人水平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辅导和教学。
对学生的教学,因材施教很重要。因为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与水平不同,如果能够辅以科学的测试手段,对每个学生的水平有大致的了解,在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会对学生的成才、成长有很好的作用。
3.学以致用
英国的教育非常注重学以致用,注重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在英国参加语言培训期间学习的课程基本上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第一,上课之初,外教布置任务,要回答关于这个学院的20个问题。包括:学院名称、学院主体建筑建成时间、学院旧址、学生数、学院6个基本系部、校长的名字、校长办公室的位置、在哪里能够找到职业咨询师、找到学院的餐厅并说出至少6个你可买到的东西的名字、学生助学金发放地、保安的位置、在哪里能抽烟、校外什么地方可以抽烟、在什么地方你能进行日光浴、哪个房间可以给小孩子玩、如果你头疼你可以躺在哪个房间、离教室最近的火灾紧急出口在哪里、在学院什么地方你能找到洗衣机来洗衣服等。这20个问题,学生要独立去找答案。通过寻找答案,回答问题,学生基本上就掌握了学院的历史、结构,懂得了遇到事情到哪里去解决,同时还学习了与其日常生活相关的语言。
关键词: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
每种语言是一个民族在生存和进化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习语是一种经过历史浓缩后携带着大量文化信息的语言资料,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思维特征和思想特征的部分。习语是经过长时间使用而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中的核心和精华。
关于习语,“的解释是把idiom分为两义:(1)language of a people or country; specific character of this;(2)succession of words whose meaning is not obvious through knowledge of the individual meanings of the consistituent words but must be leant as a whole。因此,习语从广义上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惯用语,俚语和典故。
从文化的世界观角度来看,各民族生活的地球只有一个,因此,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共性。但是,“不同民族的语言,因物质环境和所处地域不同,社会文化的哲学渊源不同,因而也必然存在各自独特的民族个性。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实。”习语是在劳动中创造的,与民族的一定现实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连,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习语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本文试图从地理环境,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心理文化的差异探讨英汉习语含义对比及翻译。
一、从地理环境差异探讨英汉习语含义对比
英汉习语在地理环境上的差异表现是明显的。我国盛产竹子,人们对竹子的感情深厚,因此,我们常常用成语“雨后春笋”来形容一般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生产,英语则用“like mushroom”.英国不产竹,甚至连英语中的bamboo一词也是外来语,所以英国人就不可能以笋做形象比喻。
二、从经济生活差异探讨英汉习语含义对比
民以食为天,人类发展的历史很大一部分是为了食物而奋斗懂得历史。各民族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不同,他们所赖以生存的条件也就不同。如生活在海边的人经常吃海鲜,生活在草原的人经常吃肉,生活在山地的人就很少吃稻米,不同的生活条件产生了不同的饮食习惯,英汉习语在经济生活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饮食上。
英国地形呈多样性,可耕地约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二,主要在东部地区,西北部以山地为主,适合畜牧业。英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是面包,牛奶,黄油和奶酪,这些主要食品当然也在习语中体现出来了,只要我们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构成词里有“bread”一词的习语不少,比如英国人用bread and butter来表示“生计,谋生之道”,可见他们对日常生活物质的主要追求是面包。而中国人的主食以米饭为主,因此,中英在日常生活的表达习惯上表现出很大差异,如“生米煮成熟饭”译为“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以上习语例子的对应表达可以看出,在西方的饮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米”在东方人的饮食中必不可少。正是由于这种饮食习惯的不同,英汉习语在表达同一种源于饮食文化的意义时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
三、从风俗习惯探讨英汉习语含义对比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受民族心理状态的支配。民族风俗是丰富多彩的,它构成了习语丰富的底蕴,是习语赖以滋生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出自民俗。
以龙(dragon)为例:中华民族是一个以龙为图腾的国家,我们以“龙的传人”为自豪,因而“龙”在汉语中经常和吉祥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龙飞凤舞”,“龙风呈祥”,“生龙活虎”“龙盘虎踞”等等。而西方对“dragon”的解释却是指一种凶猛的动物,如果指人则含贬义,此类的例子还很多,又如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牛,因此,在语言中寄托了人们对牛的深厚感情,“壮如牛”,“像牛一样工作”“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而在英国,马是皇家饲养,御用的动物,因此英国人对马赋予很多寓意,用as strong as a horse 表示“壮如牛”,用work like a horse 表示“像牛一样工作”。
四、从心理文化差异探讨英汉习语含义对比
心理文化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在我国,人们在心理上厌恶鄙视狗这种动物,常用它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比如:狗仗人势,走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然而对于西方人而言,狗即可以看门或打猎,也可以视作人类的宠物,朋友或伴侣。所以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多没有贬义。而 “狗”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中是一种为人钟爱的动物,是“忠实”的象征。英语中带“狗”的习语多含褒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习语折射出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习语的表达是不完全一致的。“因此,翻译习语时必须兼顾两面,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风姿” 。
(一)直译
有的英语习语与其对应的汉语习语在意义上和用法基本一致当然基本对应并不是说完全对等,两者有可能存在某些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对原文的理解,因此可用直译方式,以保持原文的特点。
例(1)In ancient times if a man’s eye put out by his enemy, he might revenge by putting his enemy’s eye out. This was the rule of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既然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同出一辙,意义未变,就可以直译。
(二)直译加意译
英语和汉语习语在用法和意义上存在着差异,但是仍然有共同之处,也就是部分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式将英语转换成汉语;
例(1)To play a dance music at a funeral is to 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
“to 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
直译为“旧瓶装新酒”,虽完整地按照原文的语言习惯进行表达,但是读者有可能误解其寓意,故需要补充“不协调”加以说明。
(三)意译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原语包含的信息在特殊的历史、经济、政治和地理环境下,人们的特殊需要毫无共同之处,如果硬译,不仅显得繁冗拖沓,而且对于那不了解文化背景的读者来是或也会感到莫名其妙。这时翻译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拘泥于原文,可舍去形象,重在原文的表达,用非形象性的语言表达将原文中的信息表达出来,以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美妙之处。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路必有弯,事情必有转机。)若直译为“没有转弯的小巷的确是一条很长的小巷”正好与所要意思相反,这样就会贻笑大方。
以上几种方法是翻译习语中最常见的方法,我们首先要弄清它们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灵活处理。只有这样,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我们才能够让别人准确地理解自己的思想,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我们学习和研究语言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语言认识世界,通过比较各种语言了解人们对世界的不同认识,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中英汉习语对比学习进行文化输出使本国习语成为世界人民共享的财富,同时,应学习外来习语以丰富本国语言,从而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构件多元共存互补的世界文化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P1
一、中英旅游文化差异
文化是人类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能够改善人类生活的知识、能力、习惯的总称,不同民族由于地域、历史、风俗等原因,会造成很多文化上的差异。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中英旅游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审美三个方面。
1. 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特定的风俗习惯,这种差异在很大程上会影响国外游客对旅游宣传资料的理解。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人在看待同一件事物上也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心理反应。因此,在翻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旅游宣传资料时,应选择适当的英译策略,避免引起读者的误解,同时也应该加上必要的解释,以加深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与沟通,促进读者阅读共鸣的产生。
2. 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宗教已经成为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信仰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进而影响到所用的语言。因此,在翻译旅游宣传资料中所涉及的宗教内容时,不仅要多了解英语国家的宗教文化,更要注意避免英语国家的文化禁忌。
3. 审美差异
审美是人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力的、形象的和情感关系的状态,即是人们对一切事物做出评判的一个过程。不同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等都会影响其人民的审美观念。不同民族的人们对同一景观也会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因此,在进行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时,应充分考虑到国外游客的审美感受。
二、汉英旅游宣传资料的语言差异
由于中英旅游文化差异,不同语言的读者长期在各自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熏陶下,养成了一种固有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这种心理和习惯自然而然地制约他们对语言刺激的注意和使用语言的方式,也造就了各自旅游文体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和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汉英旅游宣传资料的语言差异集中体现在词汇、句法、语篇三个方面。
1. 词汇差异
首先,受到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的影响,汉语旅游宣传资料中多使用绘声绘色的形容词和四字成语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英语旅游宣传资料则侧重于选择简单易懂的而非冗长的词汇。行文用词简洁明了,表达直观通俗,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语言的实用性。对于英语读者来说,简单的词汇更易于理解,同时也能很好地达到宣传目的。其次,英语旅游宣传资料中经常会出现第二人称代词,而在汉语旅游宣传资料中鲜有发现。第二人称代词是一种泛指,并不是特指某个人,用在旅游宣传资料中更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也产生一种亲切感,激发读者积极的心理反应。再者,汉语旅游宣传资料用词一般比较正式,而英语旅游文本常用口语体,语言趋于非正式。
2. 句法差异
汉语强调“意合”,将几个逗号相连的并列结构组合在一起,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从而组成一个句子。多数情况下没有明确的主语和谓语,一般都比较长,力图在一个长句中尽量详细介绍相关信息,强调一种意境。英语则是一种从属结构的语言,注重“形合”,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在一个主谓结构的不同地方生出各种从属结构,结构复杂,讲究从句的使用及一系列连接词的使用。
除此之外,英语旅游宣传资料中存在明显的句子时态变化。英语旅游宣传资料中一般描述均采用一般现在时,涉及历史、典故、传说等主题则使用过去时,表示前景或承诺使用将来时。这种利用时态变化的表达方式充分体现出旅游文本的宣传作用是英语旅游宣传资料中独有的特点,而汉语只能通过词汇手段来表达。
3. 语篇差异
语篇作为一个整体也可以达到推介景点、吸引游客的目的。汉语旅游宣传资料的语篇是“景点倾向型”,侧重对景点的描述,其中大量华丽辞藻的使用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介绍,展现旅游地不同之处的同时也使得汉语旅游宣传资料饱含浓重的感情,但很少提及游客旅游的感受,其语篇宣传召唤作用间接含蓄。英语旅游宣传资料的语篇是“游客倾向型”,强调劝导作用,所以常出现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向读者展现的是可以去那里做什么,其宣传召唤作用直接明显。
此外,相比汉语旅游宣传资料的内容,英语旅游宣传资料中对景点的介绍有扬有抑,不但会描述其好的方面,对不足的地方也略施几笔,增进读者了解的同时也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汉语旅游宣传资料中鲜有见到这方面的描述,但却有对景点的社会地位及当地旅游业成就的描述。
二、汉英旅游宣传资料的英译策略
1. 直译
直译是指忠实地传递中文文本的信息,只需依照英文的形式和语法将中文句子结构进行调整之后如实译出,其余无需做任何改动。当汉语旅游宣传资料包含的都是实质性信息、而且没有特殊的文化内容时,可以选择这种英译策略。
2. 意译
意译法是把汉语的大意用英语近乎完整地重新表述出来,而非逐字逐句的翻译。意译不是简单的词语替换,而是更加注重句子的内涵。汉语旅游宣传资料中不仅有许多民族风情文化的介绍,也会引用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来突出当地的人文特点。对于此类旅游诗词的翻译,采用意译策略能更好地将诗词意境表现出来。
3. 音译加注释
在汉语旅游宣传资料的英译过程中,时常会用音译法来翻译英语文化中没有的词汇,尤其是地名、人名、景点名称等。但由于外国旅游者不熟悉汉语拼音,仅仅使用音译法对其翻译,势必导致原有意思和特点的弱化甚至消失,令国外旅游者困惑。音译加注释的方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音译加注释就是用括号、从句、破折号等手段对一些音译的人名、地名或事件名等添加一些简单的注释内容,进行意思上的解释,从而使英文读者更好地了解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地点或事件等,激发读者的情趣并丰富读者的知识结构。
4. 增译
增译法是指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由于我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许多旅游景点的形成和演变都有历史渊源和特定文化。考虑到外国旅游者对我国历史和文化缺乏了解,翻译时应对这种带有文化色彩和历史背景的重要信息进行适当的调整补充,既可添加词汇补充意思,也可只增加同义词,强化意境,避免读者的误解和不解。
5. 省译
省译法是删去不符合读者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汉语旅游文本言辞华美,讲究对仗,描写性语言比重较大。翻译时,应从内容和语言形式上符合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在详细分析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省译同义重复部分或相对次要的信息,保留最为有效的信息,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以达到翻译的目的。
6. 类比
汉语旅游宣传资料虽然文化色彩浓厚,但也有一部分可以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找到类似的信息。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类比法,即将两个本质上不同的事物就其共同点进行比较,帮助说明道理或描述某种复杂情况。类比的作用是借助类似事物的特征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特征,更浅显形象地加深本体事物理解,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7. 语态转换译法
语态转换主要是施事句式和受事句式之间的转化。汉语中“被”常有“挨”、“遭受”的意思,大部分情况下表示不好的事情,所以鲜见于汉语旅游宣传资料。而在英语旅游文本中,被动语态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表示建议、要求等信息时往往会使用被动语态,表达出一种客观、客气、委婉、公正的语气。这一英译策略可应用于景区景点注意事项的翻译中。
此外,汉语旅游文本中有时会使用泛指的主语“有人”来引证人们的说法,是汉语抒情的一种手法。这种情况下,也可采用语态转换译法将汉语的主动语态译为被动语态。
8. 重组
重组是指英译时按照英语旅游文本的行文习惯将汉语旅游文本的段落及内容进行重建,使其传递的信息在译文中可以更清晰直观地呈现给读者。一般而言,英语的段落展开多为演绎式,起首开宗明义,直点命题。汉语则多为归纳式,讲究起承转合,考虑时间事理顺序。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差异,信息在段落中的分布有不同的次序,翻译过程中需要按照汉英两种语言信息的分布特点,对段落进行调整。通过对段落进行重组,对篇章进行整合,从而对全文进行逻辑重建。
关键词 知识型新移民 文化融合 内容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64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accelerating. In Dongguan City construction process, new immigrant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its core strength,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the region is the citizen groups, "the new Dongguan people" and local residents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ecological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based new immigrants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step by step, and must undergo three stages, "Adaptation - symbiosis and cooperation", and the different forms of integration in each stage. Therefore, we must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analyzes the knowledge of new immigrant culture specific content, through different pathways take feasible measures to be perfect,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new immigrant culture, better show "new Dongguan people" is the value, will continue to promot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ongguan area.
Keywords knowledge-based new immigrants; cultural fusion; content
城市化是人存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形态发生质的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大批农民纷纷走出土地,涌向东莞这座城市,被称之为“新莞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心理层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知识型新移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社会阶层位序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所流入城市――东莞,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比如,关系网络、语言沟通。为此,需要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结合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内容,通过不同途径促使知识型新移民尽快融入到东莞社会中,和当地居民共同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1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内容
就知识型新移民来说,是指具有良好教育背景与技能,流动于不同地域间,病在迁入城市定居的人口。他们居住在城市各个角落,从事于不同行业。在他们迁入异地的时候,家乡文化也被迁入其中。在迁入城市生存过程中,他们自身已有的家乡文化将和迁入地文化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而这个漫长的过程被称之为“文化融合”。从某种角度来说,知识型新移民的文化融合内容并不是单一的,体现在不同方面。
1.1 语言、风俗习惯的融合
就语言融合来说,是指在和迁入地城市居民相处过程中,是否可以顺利沟通、交流,也就是说语言在其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知识型新移民在迁入东莞这座城市之后,会根据场合的不同交替使用家乡话、普通话,但对东莞地区的语言使用的并不多,他们被称之为“新莞人”,不利于他们迅速融入到这座城市中。就风俗习惯来说,“新莞人”对东莞地区的风俗习惯有着不同的适应方式,其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有些知识型新移民在工作、生活中,喜欢保持家乡特有的传统风俗,拒绝接受、认可东莞这座城市已有的独特风俗习惯,但有些知识型新移民则不假思索的全盘接收所有的东莞风俗习惯并逐渐适应,丢掉了自己家乡已有的风俗习惯。实际上,想要迅速融入东莞这座城市,对于这些“新莞人”来说,认可并接受、适应东莞已有的风俗习惯是重要的捷径之一。
1.2 伦理道德、情缘的融合
对于伦理道德来说,它是个人所认可的一种规范,对于相同事物来说,每个人心中的伦理道德各不相同。对于迁往东莞这座城市的知识型新移民―“东莞人”来说,必须逐渐接受、认可乃至适应该地区居民所具有的伦理道德观念,能够根据东莞地区的伦理道德标准做好本职工作,加快该地区文化融合的速度。在情缘融合方面,通常情况下,迁入东莞地区的“新莞人”特别喜欢和亲友、同乡保持联系,形成一种极具特色的地缘文化、血缘文化,这对刚迁往东莞这座城市的“新莞人”来说,有着特别大的帮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来者心中的疏离感、 孤独感,更好地融入到这座新城市中。但长时间的异地生活会使这群“新莞人”和自己单位的同事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特殊的业缘文化中,合作、沟通、交流,逐渐形成情缘融合。
1.3 情感融合
从某种角度来说,情感融合及其复杂,融合难度特别大,融合程度特别深,需要长时间不懈的努力。对于知识型新移民来说,他们在迁入所在城市后情感方面有着微妙的变化,从刚开始受到东莞当地人排斥,内心充满的焦虑感等到和当地居民处于一种“友好、平等”的状态将会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在融合过程中,也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碍,需要不断突破困境,不断努力,才能更好地融合。
2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途径
2.1 提高知识型移民的资本含量、适应能力
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想要进一步加快知识型新移民文化在东莞这座城市的融合速度,必须多角度、多层次提高“新莞人”的资本含量、适应能力。具体来说,政府部门、“新莞人”所在单位要全面、客观地分析新时期知识型新移民的人力资本、心理资本乃至社会资本,根据各自含量,给予这个特殊的群体特殊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新莞人”在文化融合方面的心理素质。在刚步入东莞这座陌生城市的时候,“新莞人”认识的人并不多,人脉资源薄弱,只能依靠自己在这座城市认识的几个朋友甚至只能依靠自己,社会网络特别狭窄。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结合“新莞人”特点,帮助他们迅速打开他们在东莞这座新城市的社交圈,鼓励他们多接触东莞这座城市的各类群体,多和他们沟通、交流,比如,当地居民、同事。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新莞人”的心理资本、社会资本都会有所增加,自身的素质、能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学习能力,可以多为他们提供一些学习异地文化的机会等,促使他们的人力资本含量也会有所增加。
2.2 多鼓励当地居民给予“新莞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推动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进程中,当地居民的开放态度、帮助特别重要。对于“新莞人”,当地居民不能歧视他们,学会尊重他们,消除歧视。而社会各方面要通过不同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向当地居民、知识型新移民大力宣传“多样文化、平等文化”相关的理念,多鼓励双方尊重彼此,不要歧视各自的文化,能够正确理解各自文化,多鼓励当地居民拥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不要有偏见。在社会场合、公共场所等,可以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新莞人”有一种归属感,愿意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更好地融入东莞这座城市,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3 提高“新莞人”对文化融合的客观需求
在文化冲突阶段,“新莞人”会表现出一定的排斥行为,但在文化融合方面并没有特别强烈的需求。在文化融合过程中,要在“新莞人”生活的社区、公共场所等大力宣传东莞的历史、风俗习惯等,促使他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东莞城市文化,愿意接触这一陌生的城市文化。在此基础上,要根据“新莞人”自身特点,东莞地区各方面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认识东莞城市文化,改变已有的态度,加快文化融合的速度。此外,要进一步拓展“新莞人”和东莞城市各方社会人士的交流渠道,主动寻找帮助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甚至自助,逐渐改变他们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态度、行为,提高他们在文化融合方面的客观需求,为加快文化融合速度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要根据“新莞人”对不同领域已有的融合态度,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解决文化融合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在社会交往方式、礼仪方面,可以向持有同化态度的人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不断拓展他们在这座城市已有的人脉资源,进一步扩大交际圈。在语言方面,对于那些持有分离态度的人,需要给他们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促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东莞这座城市特有的语言文化。
3 结语
总而言之,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难度较大,周期较长,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为此,需要综合分析“新莞人”融入东莞这座城市在文化融合方面的具体内容、形式,多角度提高他们在文化融合方面的需求,逐渐改变他们已有的融合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地居民对其的开放程度,给予“新莞人”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借助社会各方力量不断推动知识型新移民在文化融合方面的进程,促使“新莞人”能尽快融入到东莞特有的文化交融状态中,积极调整自身行为,尽快融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中,发展自己的交际网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优化调整东莞地区的人力资源结构,促进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促使该地区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悦中山,李树茁,费尔德曼.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建构与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2.1:1-11+124.
[2] 佟雪铭.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与路径[J].城市问题,2015.12:97-103.
[3] 黄仲山.当代城市移民文化变迁与文化共同体建构[J].中华文化论坛,2015.7:68-73.
[4] 佟雪铭.知识型新移民城市生态融合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9:44-50.
1.1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社区参与和生态旅游主要内容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得出:社区作为生态旅游发展的主体,应该参与到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经营、管理、监测和旅游利益分配的全过程,以促进生态旅游和社区的持续稳定发展。
1.2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
1.2.1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的定义
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最接近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能够最大限度的维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防治经济漏洞、切实的保护好当地的传统文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主要是指当地社区确实拥有和管理生态旅游事业,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切实的保证大部分的利益收入保留在社区的内部,以达到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促进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目标。
1.2.2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的特征
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的管理中,社区对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控制权和决定权,直接参与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旅游业的收入大部分保留在社区的内部,直接参与旅游业管理的社区居民能够获益,还要通过成立社区发展基金,以提高社区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通过社区居民直接对旅游管理的参与,能够促进当地自然患者的可持续发展,大幅度的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社区参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1社区参与是生态的主要特点生态旅游与生俱来的有四个基本的特点,它们分别是:首先生态旅游的发展不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相反通过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提升人们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增强人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其次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不是以牺牲旅游区域内的传统历史文化为代价,而是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促进当地传统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或者珍贵遗址的保护,弘扬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2.2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内涵的一部分
生态旅游的定义,在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的条例中明确规定“生态旅游就是既能够保护自然环境又能够起到维系当地人们生活责任的旅游活动”,并且当地社区的参与已经成为衡量生态旅游的一种主要的标准。生态旅游不是单纯的自然旅游,它更多的包含了责任、保护、教育、社区参与等理念。
2.3社区参与是实现生态旅游目标的最佳途径
生态旅游能够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合理有效利用旅游资源的关键途径,也是对旅游活动的有序开展和旅游运作的理想境界。生态旅游应该满足对旅游资源实施保护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的最佳途径,就是实现群社区参与。
三、生态旅游管理中社区参与的促进作用
3.1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着眼点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管理,当地的居民可以直接从事生态旅游全过程中各项活动的经营活动,社区居民能够从中直接获取利益,以改善自身的生活水平。从这个角度分析,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脱贫致富”。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能够为当地的居民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带动当地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的意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3.2以旅游业的发展为着眼点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是自然景观,其二是传统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而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开发和发展程度主要室友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实施和保护决定的。很多的旅游走出去,都希望见到没有见过的东西,浏览没有见过的风景,感受未曾见过的民俗,所以旅游到达一个地方,更愿意使用当地独具特色的设施,和当地的人们接触,融入当地的风俗习惯中。
3.3以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为着眼点
在旅游业中,资源环境的开发和保护是相互矛盾的,但是社区居民的参与确实该矛盾迎刃而解。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可使他们从依靠、消耗资源维持生活,到从事自然资源的管理开发工作,这从根本上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也缓解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与此同时,社区居民通过生态旅游的教育理念了解到环境保护的加之,从而是生活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