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包装工艺;发展趋势;环保设计
中图分类号:J21
商品的包装设计是一种产品信息的传播手段,如何将我们所要表达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包装工艺传达给最广泛的消费者,这就是包装工艺的意义所在。经过了原始包装、传统包装的发展阶段,随着工业化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包装工艺进入了现代包装工艺的发展阶段。文章将对现代包装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现代包装工艺发展的推动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不断的冲击着我国市场,我国也在不断的改变过去通过廉价劳动力制造好货价廉的状态,包装产业也在不断的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现代产品不仅需要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文化性和创造性等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包装工艺已经将大量的人文因素纳入产业发展的趋势中。
传统的设计仅局限于美术设计思想的范畴内,随着创新性成为时展的主流思想,包装设计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范围内,而应该不断的引入新的科学技术,主流学科与边缘学科不断的融合,通过想象、创新,推动包装设计发散独特的闪光点。
大众的消费观念不断的改变,也是推动包装工艺不断发展的一大要素。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各个领域内大行其道,因此人们也在不断地关注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问题等要素也被纳入包装工艺产业。
二、现代包装工艺的发展趋势
(一)人性化发展趋势
首先在进行产品包装时,要考虑便捷性的追求,根据不同的产品的性质,设计方便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形式。通过包装设计的便捷性使消费者加深对商家的印象,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其次,通过创新性设计,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不仅要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更要让消费者感受到包装的创意新颖、设计唯美。
最后,包装设计将更多的人文因素纳入其中,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沟通往往通过高度电子好的现代通讯进行,这种沟通方式使人们在情感上的关怀和体贴越来越淡薄。针对消费者的这一心理,包装设计不仅要具有创新性,也可以将“怀旧”、“乡土自然”等因素纳入设计范畴,这无疑也是一种与过去的亲密沟通,增加人文关怀的因素。
(二)个性化发展趋势
包装设计是面向广大消费群体的,但是包装设计同样需要突出个性化,消费者处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要使消费者对自己的产品产生认同感,包装设计就不能缺乏文化内涵。一个国家、一个区域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个性,在进行包装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文化个性的因素,具有民族性的包装文化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从现代中国的包装设计作品上看,越来越多的“中国风”元素在包装设计中体现,这种设计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视觉和情感上得到双重满足。
(三)环保设计趋势
现代包装设计朝着绿色包装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是全世界够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因此在市场竞争中率先认识到环保设计的重要性,就在包装设计领域获得先机。绿色环保的理念在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产品确定到流通销售以及废弃物处理整个流程都要做到绿色环保,因此新的绿色包装设计环境已经形成。
(四)风格化趋势
如果与其他产品的包装存在雷同或者相似,就无法使消费者产生深刻的印象。只有具有独特风格的包装设计才能体现产品的独特内涵。包装设计应该体现出产品的独特性,在创意上形成独特的风格,表现出产品所具有的生命力,通过各种元素的整合,使具有独特风格的因素与共性因素协调一致。我国包装的设计还没有规范化,设计队伍还处在形成阶段。对国际先进的包装业,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对国内市场客观的把握,这有利于设计水平的提高。
(五)可持续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精神需求主导地位的日渐凸显,包装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受此影响,技术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露出了新的势头。在持续的市场中,包装机械企业必须加快对关键设备及关键技术的开发与研发,多年来,全球食品包装机械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当前,食品加工与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出可持续、安全和灵活性的总体趋势。
长久以来,可持续早已不只是一个时髦口号。有效地利用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视为竞争和效益的优势。当然,技术供应商也在致力为此提供解决方案。近年来,包装技术领域在资源消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减低水消耗、有效循环利用保证正能量平衡,采用高能效优化机械设备,降低包装材料的原材料。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包装设计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之一,从保护商品的效用到现代视觉享受和心理需求的功能,现代包装工艺的作用已经不容小觑。对材料、工艺、加工技术等的综合性了解,是一个设计人员必备的常识。然而,目前我国许多设计人员对这些方面还不够熟悉,许多设计只是纸面上的东西,实施起来还会出现许多问题。面向未来,我们应该不断的从民族文化中寻求更多创新思维,使我国的包装工艺发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艺中.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观[J].包装世界,2000(5).
[2]韩锦平,王渝珠.中国包装百年辉煌路[J].中国包装,2001(6).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 发展趋势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基本现状
本次调研共对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55份,问卷有效率达94.4%。调查问卷共设计选择题35道,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受调查者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2)消费基本状况,包括家庭经济状况、消费来源、消费结构状况、消费的用途等。为使调研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还采用查阅相关资料、个别访谈等方式,以弥补问卷的不足。
1. 消费水平总体偏高,且差距加大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每月平均花费为573.8元,其中主要集中在300元―800元之间,占据总调查人数的78%,而300元以下的占6.28%,超过800元的占15.7%。同时,学生消费水平受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由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行业间存在差异而产生的家庭贫富两极分化也直接投影在学生个体身上。“富”学生与“穷”学生每月消费差竟然超过2000元,个别学生“炫富”无度,而部分贫困生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费都难以保证。
2. 经济来源呈现多元化特点
调查显示,有85.9%的学生生活费完全来自父母,经济上尚未独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通过多种形式扩展收入渠道以减轻家庭负担、补充自身花销的情况逐渐增多。其中,以校内勤工助学、家教、做产品促销员等为代表的兼职收入已成为学生另一主要收入来源。同时,近年来国家加大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支持力度,各类奖助学金覆盖面广、数额较大,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
3. 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且存在不合理现象
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在宏观上可以分为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其中以购买生活必需品为代表的生存型消费和以购买学习资料等为代表的发展型消费均属于合理消费范畴。而享受型消费中类似于人际交往费、通讯费也可归属于能促进今后人生和职业发展的理性消费。但需注意的是,个别学生盲目攀比、跟风,未能量力而行,未能理性思考消费形式是否符合自身实际需要,进而造成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浪费。由于学生本身尚属无收入人群,过多的享受型消费已成为少部分学生的经济负担。
4. 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淡薄
由于中学阶段的日常生活基本处于家长“包办”状态,导致当前大学生缺乏全面的理财能力,未能形成成熟、科学的消费观。这就造成了大多数学生因缺乏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盲目地追随各种消费浪潮,生活费用开支比较随意,常常处于无计划的状态。根据调查,在账户上拥有自己存款的仅占受访者的9.1%,甚至有10.4%的学生根本不清楚每月花费数量。
二、新时期大学生的消费倾向和发展趋势
1. 基本生活消费占全部消费比重继续下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全国居民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一样,预计未来几年,大学生用于吃饭、购买生活必需品等生存消费占全部消费的比重将不断下降,而用于改善学习条件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等享受型的消费比重将不断上升,学生将充分享受国家改革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学习和生活质量将显著改善。
2. 学车、培训等个人发展型消费逐渐成为新时尚
目前有33.7%的学生有意识的将平时节省下的钱,用到了考取驾驶证、报考职业资格认证辅导班等促进个人发展的消费中。随着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完善,今后几年,个人发展型消费投入比重将逐渐增大。且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发展型消费年级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比如,低年级学生关心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而高年级学生更多关注营养师、会计证等职业资格认证,以及考研、司法考试、公务员面试等辅导班,以增长学识和社会技能、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的对策
1. 加强学习,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工作中针对学生特有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探索其中规律。采取专题讲座等切实有效措施,将消费教育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教育和引导学生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 加强学生理财教育,培养学生“财”商
所谓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具体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高校可适当的开设“大学生理财”等选修课程,围绕正确认识和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通过灵活的形式和鲜活的内容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行为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消费意识,以达到教育目的。
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文化,以丰富多彩、灵活主动的形式,浓厚的文化及道德氛围,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接受教育。将培养大学生树立良好消费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专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展板等传播媒介大力宣传,适当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兼职等有偿服务,加强学生的机会教育和感恩教育,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养成科学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
参考文献:
[1] 蔡茂华:新时期农科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7)
关键词:酒店行业产品商品球模型商品整体概念
随着工艺技术及创意设计的提升,我国一些酒店除了关注服务质量外,关注酒店设施设备、酒店文化氛围。在酒店实践中,小部分优秀酒店开发商及运营商开始关注酒店的内装饰、酒店建筑及景观环境的整合。从酒店整体进行竞争,创造了更多层次、更多类型的酒店产品,一方面促进了酒店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单一的、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使酒店行业的发展进入较高层次的良性发展轨道。本研究从商品学角度提出一个完整的酒店产品构成,这对正确认识我国酒店产品建设与发展的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商品的构成分析
早在18世纪,人们就开始对商品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商品学课程并开展对商品学的研究。经过漫长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对商品概念模型的认识。引用比较多并对理论与实践发展有较大启迪作用的模型分别为—商品球模型和菲利普•科特勒归纳的商品整体概念。
(一)商品球模型
商品球模型包括以下内容:
商品的功能/效用,指商品为满足消费者的一定需要所能提供的可靠的、必需的职能或效用,是商品概念的核心。因此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功能/效用。
商品体,是商品功能/效用的载体,商品的功能/效用是商品体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能。商品体能够具备哪些性能,是由商品体的成分组成和形态结构所决定的,其中商品体的成分组成又决定了商品体可能形成的形态结构。因此,商品体是由多种不同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商品使用价值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
商品的有形附加物是为满足商品流通(运输、装卸、储存、销售等)需要、消费(使用)需要以及环境保护需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商品的无形附加物指人们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
(二)商品整体概念
商品整体概念主要包含核心商品、形式商品和附加商品三个部分。核心商品是指顾客购买商品时所追求的利益,是顾客真正要买的东西,因而在商品整体概念中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形式商品,也称有形商品,是指具体形态的商品体本身,是核心商品的物质载体。附加商品又叫无形商品、延伸商品,是指顾客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附加利益和服务。
由上可知,商品必须具有核心的功能/效用,这也是商品存在的现实基础和前提。同时,商品必须具有一个承载其功能/效用的载体或有形实体部分。商品的这个载体或有形实体部分的发展及其发展趋势具有时代性、演变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也是商品提升竞争优势和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的重要突破点,对其关注则是以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基础的,也是一个国家、地区综合技术进步的重要反映。因而在实践中,不同产业、行业、企业的产品在设计、开发和创新过程中必须关注其载体或有形实体的演变趋势和发展趋势。
我国酒店行业产品的建设与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完整的酒店实体产品由以下方面构成(见图1)。
(一)酒店景观环境建设及发展趋势
景观环境的建设实际上是为酒店产品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环境,在表象中起到美好的视觉效果,也可以提供多种酒店户外活动,起到提升酒店品质和吸引力的作用。目前,酒店的景观环境建设及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
第一,与自然资源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酒店风景。第二,与人文资源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酒店景观环境。酒店建设与发展相依存的古镇及乡村、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等,关键核心在于生命力、活力。古镇及乡村的风俗人情因为有人的痕迹和活动,而充满生命力和活力;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因为有神僧宝物而充满生命力和活力,从而也为酒店带来了大量的、源源不断的客源,使酒店得以更好的发展。第三,与田园风光等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酒店景观环境。第四,自行创造设计的园林景观等景观环境,与之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酒店景观环境。这类酒店景观环境主要是通过水、山、花木、建筑小品、石、灯光来营造的。
在实践中,酒店也可以与多种资源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酒店景观环境,这些资源越多、越独特,酒店风景就越有竞争力与吸引力。
(二)酒店建筑的建设及发展趋势
由于现代建筑艺术及技术的发展,建筑形式及功能的改善与创新,也为酒店实践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酒店建筑应体现鲜明的、有创意的形体符号、装饰符号。在酒店实践中,在有一定历史文化氛围的地域中,酒店建筑应融入当地的人文特色、文化符号,反映当地的社会环境,注重场域文化的协调一致,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吸引力,这样也提升了酒店的品质。很多酒店在建设及发展过程中往往忽视酒店的社会功能,单纯地将其看作满足旅游者生理生活需要的一个场所,即往往看重酒店的核心功能。
在酒店实践中,也不可忽视建筑遗产、建筑文物,比如名人故居、历史建筑、文化活动场所遗存的价值。
(三)酒店内装饰的建设及发展趋势
2003年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星级酒店标准对酒店文化氛围的营造进行了规定,实际上也是对酒店内装饰的一个规定和指导。酒店内装饰可以提高消费环境质量、舒适度,同时也可以提高酒店的品位和产品质量。目前,酒店内装饰除了艺术化的设计,同时也有将景观不断内置的倾向。酒店内装饰也逐渐改变了比较单一的设计装饰理念,对各种酒店内建筑构建,比如地板、墙面、窗门、楼梯、建筑物连接通道等,进行了大胆的创意设计,使之更具有特色的表达、创意的布局和吸引力的尺度。在酒店建筑内装饰的实践中,内装饰材料品种越来越繁多,同时加上各种织物、布艺、装饰物、家具、照明灯具等,使酒店内装饰设计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
然而,酒店内装饰不应该是豪华、漂亮的装饰材料和用品等的简单堆积,在装饰过程中应该呈现出一定的思想,表达一定的意义和情感,能引起消费者情感的共鸣。在酒店实践中,应该既体现风格和形式,同时也体现形象和意义,其着重要点为色、声、形。
(四)酒店功能及服务的建设及发展趋势
酒店的核心功能为住宿,满足旅游者或当地社区偶尔住宿的需求。酒店也有一些传统的辅助功能,比如餐饮、咖啡厅、酒吧等,酒店功能的多少也构成了酒店规模尺度大小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国家星级评定标准对不同档次的星级酒店类型的功能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随着时代的发展,酒店与其他产业的产业融合,借助能满足客人住宿的重要功能,以及酒店良好的景观环境、建筑形式、内装饰、活动设计、拥有资源情况等,也成为能满足客人其他辅助功能的重要场所,拓补了酒店住宿主营业务,甚至一些酒店的辅助功能成为酒店的招牌、卖点,比如温泉酒店、娱乐酒店、会议酒店、Spa酒店等,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直接带动了酒店主营业务的发展。酒店功能加之以服务构成了产品的基本形式,酒店服务的重要性在于构成了酒店功能与客人之间的交付使用、使用过程等的沟通桥梁。酒店为了提高酒店档次及品质,也不断地完善和创造着新的服务项目和领域。酒店的功能及使用状况、服务水平是构成酒店品牌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但酒店品牌的塑造与酒店功能、服务数量的多少无关。
(五)酒店设施设备的建设及发展趋势
酒店的设施设备是影响酒店功能和服务水平及状况的重要影响和决定因素。酒店所需的设施设备是购买已有的设施设备进行组合,因而,酒店的设施设备水平及状况也反映了目前酒店设施设备相关行业的设计及发展水平。不同档次的酒店会选择不同品质和种类的设施设备,也会根据自身的内装饰设计理念,选择适宜风格的设施设备。
在酒店实践中,一些酒店非常注重自身的功能,尤其是核心功能或具有独特市场影响力的其他辅助功能,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优势,酒店也会积极地进行相关设施设备的研发工作,以便更好地满足客人的需要。在酒店实践中,一些表现优异的酒店非常注重酒店设施设备的保养维护,使酒店客人能在设施设备运行良好的状况下,享受消费并获得满足;同时,也非常注重酒店设施设备的节能问题。
结论
综上所述,未来酒店建设及发展的根本竞争点除了满足客人对酒店功能的需求和对功能价值的认知之外,更重要的在于为客人创造一个舒适的、温馨的实体产品消费环境,关注客人的体验价值。在酒店实践中,酒店产品的功能价值、体验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都是不能偏颇的。一方面需要对酒店所承载的文化挖掘及传递进行探究,着力点在于对所使用文化层面、片断的文化符号的挖掘、提炼、传递与表达;另一方面,要注重对酒店有形载体氛围的营造,关键在于营造一个独特的、有吸引力的情景、意境。同时,要关注物境、情景与意境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物境直接来源于酒店景观环境、建筑及内装饰等外在形式;情景则为酒店客人对外在形式的内在感染和情感激发层面,向“外在形式”外射,进而获得的心理层面上的美感;所谓意境则是酒店客人与酒店营造的氛围、景观等的情景交融,同时更是所获得的精神、心理感受的超越,从而也获得自身精神层面上对生命形态的再创造。
在体验经济时代,酒店实体产品所营造的意境及氛围不单纯是静态的,应该营造出动态的氛围,同时也应该设计各种能让客人主动参与其中的活动,从而提升酒店的整体吸引力;酒店所设计的动态活动要依据各自的资源状况所定。
参考文献:
1.香港科讯国际出版有限公司编.国际品牌酒店[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蔡强主编.酒店空间设计(第1版)[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庄志民著.旅游经济文化研究(第1版)[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目前的中国是文化发展的大好时期。从国际上看,文化被视为国家的“软实力”,是一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国内看,文化体制改革正向纵深推进,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蓬勃兴起,文化与其他经济门类关联度高、互利性强等特色逐渐被认知。
正因为如此,打造一个涵盖面广、针对性强的美妆文化资源整合与沟通交流平台,对于中国美妆史建设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必不可少。中国美容化妆史是一部变迁史、创新史,它的传承和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政治变革、经济变化和风俗变迁。上起远古时代美容化妆文化的起源,下至近现代美容化妆繁荣兴盛时代,时间跨度长达千年,上古三代的青铜器、汉代的铜镜、唐宋的粉盒、民国的妆奁配饰等珍贵弥足的文物,见证着千百年来东方女性在寻找美丽路上的点滴。
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商会专家委员会杨志刚主任在中国美妆历史文化发展大会上做了《美妆行业的现状与未来》主题发言。杨志刚教授指出:亚太地区在未来的5年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消费市场。推动亚太市场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各国政府对化妆品市场的规范化,增进了消费者的信心,其中亚洲成熟市场如日本和韩国的日趋高档化和复杂化的销售模式,以及在新兴市场如中国和印度基础化妆品的渗透。并对未来商贸发展趋势、未来美妆厂家发展趋势、未来美妆包装发展趋势、未来美妆科技发展、未来美妆经营发展趋势在会上作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体育消费需求发展
一、前言
在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无数从前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国老百姓,如今也开始寻找运动锻炼的机会和方法。期盼身体状况的改善和拥有延年益寿的健康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时尚需求。当我们庆幸体育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之际,欣慰于人们把运动与“娱乐”和“玩”相连时,我们也不无忧虑地看到老百姓锻炼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无奈性。也许只有体育人更明白体育锻炼的频率、时间和强度与锻炼效果之间有多大的必然联系,体育消费需求希望得到科学健身的原理与知识,便于更好地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与益处。若能把数亿中国百姓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他们的的实际健康利益联系起来,其体育商机何止是一个“多”字?其市场容量又何止是一个“大”字?
二、体育消费需求的分析
体育消费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消费现象,是一个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体育消费需求是指特定的消费人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市场环境和特定的市场推广计划下对某一个特定产品的总体消费需求。体育消费需求总量是由三个重要变化分量决定的。这三个变化分量是:体育消费行为人数的数量(n)、每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量(q)和消费者对体育产品价格的承受量(P),即Q—nqP。
体育消费需求的大小决定了体育市场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如果一个社会中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潜在的和不规则的体育消费需求.那么,这个社会中体育市场的存在和发展都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如果这个社会中呈现规则的、递增的和可预测的体育消费需求,那么,这个社会中的体育市场则会成为有规律可循的兴旺市场。以一项2000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为例,这项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月均收入与1996年相比增长了49.93%,个人月均收入增长了58.34%。有76%左右的城市居民参与了560元左右的体育消费。与1996年中国城市居民体育洧费的情况相比,其消费额绝对值增加了190元左右。这项报告还指出,中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在四年内增长了70%左右,年增长率为17.56%.中国|城市民众体育消费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城市第三产业GDP的增长指数,高于中国GDP的增长指数,也高于城市居民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年均增长率。
我们从这项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占家庭年收入(2.01%)和家庭年支出(3.56%)的比例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仍然相对较低(美国为20%左右).但体育消费的高增长速度已使得体育市场在中国提前成为事实,并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消费点和经济增长点。
对新时期体育消费需求趋势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体育市场的发展动向,并有效地满足已经存在的市场需求。对体育消费需求未来趋势的研究则可以帮助我们提前发现体育市场的潜在需求,并创造未来的市场需求。
三、体育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分析
“九五”后期,我国经济增长暂时进入相对紧缩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相应的社会整体消费增长速度也随之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时期体育消费需求保持了比GDP更高的增长速度,达到10.9%,(同期GDP长速为6.7%)。由于体育消费零售额的持续增长,体育消费需求的发展与前期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其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消费结构趋向于高级化
(1)整体消费的高级化过程
在体育消费形态上,解决温饱之后的我国居民,在奥林匹克热潮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动下,整体消费水准上趋向于它的高级化过程。从90年代中后期起,居民的整体体育消费结构,已从“初级型”向“小康型”转变,相当一部分高收入的居民群体开始向“贵族型”转变。体育消费者的各类消费意向正在发生变动,消费的重点由传统的实物性消费开始逐渐转向高档次的参与消费;由单一的体育消费转向包括服务在内的综合消费;由大量的普及性体育消费转向追求时尚、个性化消费。随着体育消费需求重心进一步向高档化转移,价位在百元级、千元级,甚至万元级的不同档次的体育消费品,逐渐成为各类消费者的主流消费趋势。
(2)消费领域得到发展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整体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连续下降,90年代以来已经下降了14个百分点。由1990年的54%,降至1998年的44%,到2002年,降到40%,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比重已降至30%以下。根据这一指标,说明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已接近小康水平,居民消费已开始由基本生活消费过渡到发展性和享受性的消费,在体育消费领域中的范围也大大拓宽,体育消费成为了社会消费的新热点。
80年代至90年代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重点可分为基本的实物性消费、一般的体育欣赏消费和廉价的参与消费3大类。这些基本体育消费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消费质量上发展变化很快。在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或收入较高的居民群体体育消费重心发生了转移,消费需求发生了3个方面的重要转向,一是基本体育消费逐渐向高档化、贵族化项目等领域扩展(如旅游、打高尔夫球、打保龄球、自驾车外出游等等);二是用品类消费进入更新换代时期(如名牌服装、鞋帽、器材等);三是体育相关产品的消费比重明显增加(如体育保健食品、药品、体育保险等),反映在支出结构上明显上升。
2.农业人口体育消费观
体育消费与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部分富裕农民生活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过渡阶段,体育消费也由此向数量型、质量型转变,并且向多元型转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如参加健身俱乐部,娱乐休闲,观看民俗传统体育表演等等。)笔者曾对福建闽南富裕村镇居民进行过体育调查,发现当地农村人口的体育消费观念,由于长期受华侨经商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体育消费价值观,并影响至今,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许多乡村每逢春节期间,各自举办一定规模的篮球联赛,邀请省内外高手献艺,有力地推动了闽南地区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提高了农民的体育消费。
3.个人运动服装的发展趋势
居民家庭的运动服装、鞋帽、袜、盔、手套、扩膝(腕)、背包等(统称体育服装)拥有量动态度化,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体育消费需求的高级化变化趋势。80年代至90年代,居民对这些产品的消费还较低档,甚至大量劣质产品充赐到消费市场,流入体育消费者手中。90年代后期,中高档的名牌体育服装作为新的消费产品,成为体育消费者物质消费选购的主流。这些年来,表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安徽省体育局高维岭副局长率研究组曾对合肥市社区居民体育服装消费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名牌产品拥有量顺序为“李宁”、“耐克”、“阿迪达斯”、“康威”、“锐步”、“双星”等等。说明现在相当部分体育消费者对名牌产品能够接收价格,依赖性也较大,并且社会普及率提高较快。4.中高档家庭健身器材消费热潮居高不下
随着居民住房制度的改革,大空间的商品房已逐步在市民家庭中实现,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一轮的家庭型昂贵健身器材消费热潮开始形成,并有普及性的发展趋势。据南昌市某健身器材商家介绍,近年来,家庭用跑步机、划艇机、固定自行车等器材销售呈兴旺势头,每年的销售额都在增长。
5.高档体育消费将成为时尚
21世纪以后的中国居民体育消费,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家庭收入的增加,体育消费将在原有消费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转移。特别是以体育报刊杂志和名牌体育服装为代表的物质消费;以健身娱乐和提高运动成绩为主的培训消费;以观看高水平精彩体育表演为主的欣赏消费;以旅游和自驾车出行为主的观光消费;加上体育各类彩票消费,这5个方面将保持长时间的快速增长。从现有情况和发展趋势看,可以预测,它将于国际体育消费保持同步增长势头,其实现持续的时间也将更长。
6.区域经济差异导致消费需求多样化
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体育产业间、不同区域、居民整体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而地区收入的差异又进一步导致了居民实际体育消费水平的不断分化。据江苏学者律某调查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体育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体育消费水平看,1997年全国平均水平为332.10元,其中,东部地区为462.50元,中部为313.00元,西部为279.70元,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在消费结构方面,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服务性体育消费与实物性消费的比例为4∶6,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这个消费比例为2∶8。说明东、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整体收入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需求结果。
7.家庭收入差异导致消费需求多样化
体育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还表现为同一区域居民不同收入的社会阶层,具有很不相同的消费需求偏好和购买能力。对较高收入的富裕家庭,高档次的、贵族型的体育消费已经成为经常性的内容,特别是由高收入群体形成的新消费群体,具有追求高档体育消费的需求特征,对其他体育消费者产生了有力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而对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体育消费者来说,实惠、耐用、经济的体育消费品仍是当前体育消费的主流。
8.消费者需求的理性程度在增加
形成体育消费多样化的又一个表现是,消费的理性程度增加。较90年代以前,目前居民的体育消费档次提高了,对体育消费品的选择也更为慎重,人们在对体育消费品品质方面(如产品质量、欣赏档次眼光)追求的同时,也注重对体育消费品外在品质方面(造形、色彩、服务质量)的精神选择,诸如对体育消费品的适用性、服务可靠性,以及其他服务项目等要求都明显比以往更加强烈,不再表现为轻易接受的心理。如,在旅游市场中,各种出国游、生态游、历史文化游等,如果商家不能提高游览品味和服务质量,不能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选择出行的路线太少,那么,商家就不能占领自己的市场。
在体育服装和器材市场中,服装的休闲化、品牌化、个性化倾向日益受到商家的重视。品牌消费逐渐成为潮流。但经济实用,价廉物美的一般运动服装和轮滑鞋、飞标、乒羽球拍、游泳圈等一般器材,也受到理性消费者的欢迎,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
四、小结
体育消费需求与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其中体育消费环境和所处的社会群体环境起重要作用,地理环境和体育设施建设环境也会对消费起到相应的影响。我国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受政策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大,具体的说:社会制度、国民收入、国民文化素质、体育资料消费价格、体育价值观、体育文化教育水平、体育产品结构、个人收入水平、群体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对未来体育消费将起决定作用,显然,只有不断改善提高消费环境,才能引发更多新的体育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明:中外体育产业比较与思考[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68-220
关键词:中西文化兼容;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实施
1978年的推动下,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改革开放战略,从此我国走上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对外开放道路。2001年10月我国以成员国的身份加入了WTO世界贸易组织,在此推动下我国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道路。在这两种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下,我国的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开始走上了中西方文化协同、兼容的发展道路。
1中西方文化兼容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文化安全吸收造成的影响和挑战
1.1群众大方向对我国大学生文化安全的影响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开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全球化”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的影响下,我国国民开始大量接收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利用这种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开始宣传西方本土生活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对我国文化造成“侵略性”,促使我国国民群众开始崇扬西方文化,运用西方生活模式展开工作生活。例如:在当前生活中“咖啡”已经成为很多群体,特别是白领等工作群体的必需品,而不是具有我国传统民族文明的“茶道”。受这种“群众大方向”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文化安全经受着严峻的挑战。
1.2消费、购物等形式对我国大学生文化安全的挑战
大学生群体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年轻,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他们易接受新鲜事物,并愿意尝试新鲜事物。随着我国网络购物产业的发展,消费和购物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安全。因为,当前网络购物宣传中会倾向于对西方、国外的产品夸大、崇扬化宣传,而网购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购物方式,所以大学生群体会易受这种片面的宣传误导,对西方文化产生盲目崇拜,盲目选购的情况,影响大学生的文化理性选择。例如:“亚马逊”购物网站就是有力的佐证。
2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文化安全教育
2.1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独立判断和选择意识
教育者要想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对文化自觉独立判断和选择意识,就要注意将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渗透到大学学科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渗透教育。大学生因其心理发展的独特性,会树立有自己特色、个性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者要抓准时机,及时进行文化安全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传统民族文明传承的思想、价值观,对西方文化要做到批判性的选择,防止盲目和误导性影响大学生文化吸收与接受的选择。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改革开放”教育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化安全教育插入其中,培养学生树立西方文化“抛弃性的引进”观,促进大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自觉的西方文化选择意识。
2.2注意在生活中,做好大学生文化安全渗透教育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要在学校中进行,辅导员是其主要的生活管理者,大学生活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基础、铺垫阶段。教育者要想做好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除了在教育教学中着手,还要从大学生的生活中进行突破,注意观察大学生生活,生活方式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取向影响大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接收和认同、评判和选择。例如:可以在大学生生活中开展有关文化安全教育的活动,“画说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西方文化中国式融合主题辩论会”等,在思想意识和生活中渗透文化安全教育,培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明的发扬与继承,做好我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3网络文化盛行,做好对当代大学生文化安全的教育
互联网促使世界成为相互连接的“网络地球村”,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交流方式、不同生活方式的人联结到一起。在网络中可以找到来自各个国家的信息和文化,其中包含着正面的也包含着负面的。随着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都接受着网络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使大学生群体会更倾向于接受西方新文化,触及我国民族文明以外的文化,而忽略了本土文明,反应出网络文化盛行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文化安全的挑战。在这种发展趋势的影响下,需要教育者及时做出正确引导,净化大学校园的网络文化,从网络客户终端促进大学生的文化安全调控。大学生群体是当代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他们心里发展的特点,和自身生活时期的影响,对新鲜事物好奇度较高,并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受这种心理发展趋势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容易接收西方新文化,并会对西方新文化产生盲目崇拜,这种发展趋势会严重影响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创新,不利于我国传统民族文明的传承。所以,作为教育者,在中西方文化兼容的背景下,要做好对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教育,培养他们理智的文化判断度,学会对西方文化作出选择,促进中西文化科学兼容、健康兼容。
参考文献:
[1]郑保卫,王彬彬,李玉洁.在文化传播互动中实现合作共赢——论文化传播中中国政府、媒体、NGO的角色及影响力[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1.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消费者所面临的消费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与之相适应,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也呈现六大发展趋势,只有及时分析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动态和趋势,从整体上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基本脉络。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营销战略,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消费需求在经济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需求是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愿望和要求,或者说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实质是企业将各种营销手段或诱因作用于消费者,以刺激消费需求,激发购买欲望,促进购买行为的实现。因此,企业要使营销活动取得最佳效果。必须加强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了解和掌握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并根据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和调整企业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最终实现自己进行营销活动的目的——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消费者需求研究是企业界和营销理论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新经济时代是指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新技术革命为标志的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Intemet技术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应用,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跨越了多个渠道:他们把人类从古至今的需求和行为与新兴网络行为结合在一起。用高科技武装起来。这种消费者的行为混合了传统的和数字的、理性的和感性的、虚拟的和现实的因素。与之相适应。现代消费者面临的消费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极其深刻的变化。
一、现代消费环境变迁对消费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新产品和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推动了消费内容与方式的不断更新。
2.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急剧增长,现代消费者面临的已不仅仅是本国市场和本国商品,还有国际市场和国外产品,由此使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展。
3.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商品贸易方式带来了强烈冲击,从而为消费者实现购物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提供了可能。
4.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迅速缩小了时空距离。促进了国际交往的增加,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得以广泛交流、融汇,各种新的交叉文化、消费意识、消费潮流不断涌现,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传播。
这些变化,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了多方面的深层次影响,并使消费需求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二、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重大飞跃与发展。都必然引起消费领域的深刻变革。同样。现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也将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多方面的深层影响,并使消费者需求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结合我国消费者现阶段的需求动态以及当今世界的消费发展潮流。可以将这一变化归纳为以下趋势:
1.消费需求结构趋向高级化
随着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将逐步趋于高级化。这一趋势在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我国为例,以商品房、私人轿车、电子信息产品逐步进入城市家庭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消费被启动,消费品将由万元级向十万元级升级。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高水平上。据国务院发展中心预测,从2005年至2010年,经济的增长率将在6.4%一7.8%之间。与我国经济高速度增长相适应,我国的消费基金在总量上也将持续地较快增长。在整体消费水平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我国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不断升级,消费内容更加丰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将逐步趋于高级化。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与此相对应,城乡居民已开始具有了较强的购买潜力。今后一段时间,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将从小康走向更宽裕的过渡时期,人们的消费观念、方式、内容及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衣食等一般性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住、行以及通信、电脑、教育、旅游等享受类消费将大幅度增加。而且,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增加和各国文化的相互渗透,国内消费的国际化趋势也开始显现。
2.消费心理引导消费需求日趋成熟化
买方市场格局形成以后,特别是随着我国银行储蓄利率的改革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成熟,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短缺经济时期相比日趋稳定、成熟,呈现出求实、求新、求稳、求廉的趋势。与此相适应,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与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理智型购买增多,情绪型购买减少;计划型购买增多,随机型购买减少;常规型购买者的购买动机受单一因素驱动减少,受复合因素驱动增加;受削价优惠刺激购买减少,受实际使用刺激购买增加,过去那种盲目、轻率的消费行为已经越来越少。
3.高情感需求与感性消费趋向广泛化
感性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并非出于生存、安全等基本需要,而是希望买到一种能与心理需求产生共鸣的感性商品,满足其内心深处的感性要求。现代社会,随着经济活动的高度市场化和高科技浪潮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快节奏、高竞争、高紧张度取代了平缓、稳定、闲散的工作方式;食物处理机、洗碗机、个人电脑、移动通信工具、现代化办公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大量涌入家庭和工作场所,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以机器作为交流对象;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人们的时空距离,“地球村”的味道越来越浓厚。与全新的生活方式相对应,人的情感需求也日趋强烈。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说:“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作为与高技术相抗衡的高情感需求,在消费领域中直接表现为消费者的感性消费趋向。
西方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量的消费时代”,第二是“质的消费时代”,第三是“感性消费时代”。在感性消费阶段,消费者所看重的已不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该产品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他们购买商品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上的渴求,或是追求某种特定商品与理想的自我价值的吻合。在感性消费需要的驱动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并不是非买不可的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能与其心理需求共鸣的感性商品。这种购买决策往往采用的是心理上的感性标准,以“喜欢就买”作为行动导向。如美国有关机构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女性选购服装时重点考虑穿着的感觉,追求所谓“最新流行款式”者不到43%。在日本市场上,感性商品正成为新的流行时尚。因此,感性消费趋向,实质是高科技社会中人类高情感需要的体现,是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个性的实现和情感的满足等高层次需要的突出反映。在我国,消费者需要的感性化趋向也逐渐增强,以情感需求为核心的鲜花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明。
4.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趋向统一化
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生活方式,是指人们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体模式和基本特征。由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是十分复杂的,社会联系和关系也是多方面的,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必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包括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生活方式、文化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宗教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等等。上述不同方面、层次的生活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生活方式的整体系统。从生活方式的系统构成中可以看出,消费生活方式不仅是生活方式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其他生活方式分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现代社会,人们在充分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所带来高层次物质享受的同时,逐渐意识到高消费并不意味着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需求是社会性的,其快乐源于多个方面,仅靠物质享受难以使人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消费和人的幸福之间并不直接相关。决定生活快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其次是有满意的工作,即能自由自在地发挥才干和建立融洽的友谊关系的工作。基于上述认识,现代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把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统一、协调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评价生活方式,注重提高生活方式的整体质量。
5.提倡“绿色消费”,注重消费与环保一体化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自然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过度破坏的严重困扰。在环境问题的压力下,现代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日趋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消费留下的不仅是成堆的垃圾和对环境的破坏,还将导致人类生存状况的不断恶化。因此,许多消费者提出“做一个绿色消费者”的口号,要求尽可能地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对所消费商品尽可能做到节约使用、循环利用。绿色消费需求趋势是指消费者要求自身的消费活动要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和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与消费,实现持续消费。
在可持续发展观越来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绿色消费、精神感受更为强烈。所谓绿色消费,有两个内涵,即消费无污染、有利于健康的产品,消费行为要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随着消费渐趋理性化,“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需求产生了。“绿色消费”曾经在食品生产领域风靡一时,而今几乎已经成为所有消费领域的一个流行的提法。如很多从移动GSM转而使用CDMA的消费者,很大程度上是看重CDMA低辐射的绿色消费功能。绿色消费是文明、科学的消费。各国消费者开始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责无旁贷的事情,开始将消费与全球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自觉地把个人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纳入环境保护的规范之中。在我国“绿色消费”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已经意识到节约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是现代社会条件下提高消费水平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把“绿色消费”作为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需要购买无公害、无污染、不含添加剂、使用易处理包装的绿色商品,并自动发起和支持抵制吸烟、禁止放射性污染等保护消费运动。由此,保护环境已成为现代消费者的基本共识和全球性的消费发展趋势。
6.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
在感性消费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日益多元化,给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的选择空间,各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群体层出不穷,如“新新人类”即是当代最具个性的新型消费群体。被称为“新新人类”的年轻人想方设法丰富和展现自己的个性,尽情展示自身的存在价值,在消费活动中遵循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标新立异、张扬个性、追求与众不同成为他们选择消费品的首要标准,他们的消费方式在注重现代化的基础上又极具个性化。
关键词:市场营销;变化趋势;应对策略
一、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的影响因素
1.市场经济环境
市场经济是指经济的发展是取决于市场的。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企业产品价格的高低,企业所需劳动力等。它不同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缺乏政府的管理和干预。经济的全球化,时代的信息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等这类外部的经济环境都决定着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经济的全球化使得来自国外的资本、投资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的市场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变化使得利益的结构变得多元化,进而带动着市场营销的中心的变化来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
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的变化也往往带来市场营销趋势的变化。消费者遵从内心的意愿进行消费,随着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和消费的偏好在不断地变化。企业若仍想保持竞争力取得较大的利益就必须相应的改变自身的市场营销策略。在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者之间是会产生相互的影响的,消费者对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满意与否直接制约或促进企业的发展。
3.企业制度
企业的市场营销是受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例如经济、市场等。企业营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就是市场营销的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企业制度的创新变化为市场营销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市场营销的发展创造了途径。企业的经营方式和行为准则以及企业的文化都是I销创新精神和思维方式的体现。
二、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
1.营销理念的更新
传统的市场营销十分注重销售业绩,而忽视企业的经营特色、品牌形象的维护等。但是在新经济时代下,企业就需要转变这种经营理念。首先要从以销售业绩为中心转变为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注重扩大和维持长期客户群,建立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重心的消费理念;其次是发展合作共赢理念,把以竞争为中心转变为以合作为中心,做到资源的整合以及营销关系的培养。注重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知识资本的投资,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营销策略的更新
社会的发展客观的把现代的企业营销置身于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之中。当今世界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只限于服务与产品之间的竞争,企业的品牌也成为企业加强自身社会影响力和社会竞争力的有效因素。品牌战略的市场营销能在消费者心里树立企业产品的形象同时树立企业的形象。此外,传统的营销策略往往从企业自身出发,在新经济时代下企业需要转变这种营销策略转为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制定产品。这种营销策略能够有助于实现企业和消费者双赢。
3.营销目标市场的细化
传统的市场营销存在着营销结构不合理,营销策略盲目性,营销方式滞后性以及承受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顾客的购买心理和购买行为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消费者开始自己思考和购买需要的产品,从而减少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市场上商品种类、价格、质量等的多种多样,消费者开始更加注重各商品之间的比较。他们往往通过商品之间各种因素的比较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另外,不同年龄层的顾客,不同地区的顾客以及拥有这不同价值观的顾客对商品的选择都存在差异性。因此,企业应该分析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化。
4.营销管理的重整
传统的营销管理表现在缺乏沟通管理,整合管理以及学习管理等。在新经济时代下,市场营销中需要做到双向沟通。即与消费者,市场环境等的沟通。以消费者为中心建立长期的营销管理思想模式。传统的营销方式注重实际效果而忽视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现代的市场营销应更加注重培养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关系的建立以及长期的维持。
三、面对企业营销新趋势的应对策略
1.注重独特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
企业管理制度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成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把市场营销新趋势与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的方式来建立符合经济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营销策略。首先企业需要对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具有及时准确的了解,并且针对相关信息建立起合适的反应机制,为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2.注重企业品牌与形象
从日常我们自己的消费经验就可以得知,拥有大品牌,好的知名度并且质量好价格优惠的产品更受人们的欢迎。企业也都致力于企业品牌的建立和品牌形象的维持。良好的企业形象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升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以及企业的形象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去。企业应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品牌效应。大力宣传企业的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通过各种活动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良好形象。只有产品的品牌和形象深入人心,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人们的信赖,才能保证产品的长期销售和发展,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3.加强企业营销网络信息的收集
完善准确的信息整合对于企业的发展尤其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网上的信息也比较杂乱复杂,但是获取信息对企业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信息对于企业来讲就是机遇,就是提升产品销售和获取利润的机会。如何找到合适的渠道,获取新鲜准确的信息对于企业产品研发的定位和管理模式的制定具有先决作用。企业应该积极的将企业营销与网络信息进行融合,促进商品销售渠道的多样化。
4.社会市场营销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绿色消费的观念看得愈加重要。全球环保的问题的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环保问题跟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绿色消费也成为了很多人的消费观念。因此,企业应更加重视绿色营销观念的建设和发展。重视考虑产品在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保证在消费过程中和谐发展的营销策略。注重环保问题是企业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市场营销策略。
5.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制定营销策略
传统的消费模式差不多都是以企业自身为主导来决定产品的设计,并不是从消费者本身出发的。但是新经济时代的条件下,企业则应该更加注重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有针对性的设计他们需求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设计趋向大众化的,能被多数人消费的产品,因为只有被大众所接受的产品才能普遍销售。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影响市场营销的因素和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的分析,提出了几点应对的策略。面对不断增加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通过把市场营销新趋势与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注重企业品牌和形象,加强企业营销与网络信息的融合,以消费者为中心指定营销策略等方面不断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昕.关于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探讨[J].百家论坛,2010.
[2]高婷.市场营销理论发展及趋势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2013.
[3]谢趁意.探讨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J]现代营销旬刊,2015.
――评2012年第3期《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泰山”卷烟品牌发展趋势分析及疑惑探讨》
《诗经》中收了歌颂鲁僖公时国力强盛的诗篇《鲁颂・宫》:“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国。莫不率从,鲁候之功。”泰山之高岩岩然若鲁之邦境所至也。意思是把泰山这座鲁国北面的大山当作鲁国的靠山。一方面鲁国因在其旁屡受祸患而担忧,一方面鲁国也因倚此大山而感到荣幸。
读罢3期封面专题《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泰山”卷烟品牌发展趋势分析及疑惑探讨》,笔者丝毫没有轻松感,反而替“泰山”担忧。
一忧核心品牌上,“泰山”无“石敢当”。“石敢当”是具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战斗力的核心品牌,“泰山”单箱结构在2011年仅1.8万元,不仅同比下降,而且与“461”品牌平均水平差距甚大。因此,“泰山”必须要重新定位和思考,打造“石敢当”核心品牌,才能让“泰山”系列稳定市场。
二忧品牌文化上,“泰山”无“佛光”。“泰山”品牌文化定位为“气象博大、气质清逸”,从“泰山”品牌线程管窥,品牌文化杂、乱相生,儒风、将军、观云等系列没有与品牌文化融合,诠释品牌文化。因此,品牌文化的“佛光”也不会普照所有品牌线程,让消费者倍感迷乱。
三忧品牌效应上,“泰山”无“岱顶”。岱顶是“天庭仙界”,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就是在岱顶筑坛祭天,以期实现天人沟通,祈求国泰民安。 “泰山”没有遵照“开辟―巩固―成熟――稳定”的市场发掘原则进行,而是采取“数量至上”的原则,更缺乏质量型市场。因此“泰山”并没有做到天(市场)人(消费者)沟通,所以品牌效应无“岱顶”也是一大忧虑。
何以让“泰山”稳如泰山,安坐泰山?关键还是要重新定位和思考“泰山”,用成熟的方式完成品牌市场的发掘,如果仅走数量型开发模式,势必重蹈“三株”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