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洋污染的成因范文

海洋污染的成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洋污染的成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洋污染的成因

第1篇:海洋污染的成因范文

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结合图示掌握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及北印度洋海区的海水运动规律,并能够分析具体海域的洋流分布;结合图示理解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清楚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并能分析实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对全球地理环境有较大影响。学习重点:理解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海洋航行、海洋污染的影响。

二、基础知识梳理

1.洋流的类型

洋流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

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2.海水的盐度

(1)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洋流、河川径流、海区形状等。

(2)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3.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副热带环流(中低纬环流)。①中心:南(北)纬25°~30°的地区。②方向: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

(2)副极地环流(中高纬环流):以60°N局部海区为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西风漂流。①位置:北纬35°~45°和南纬30°~60°的宽阔地带。②流向:自西向东。

(4)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①冬季:逆时针方向(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赤道逆流)。②夏季:顺时针方向(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南赤道暖流)。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①暖流:增温增湿。②寒流:降温减湿。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①寒暖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形成渔场。②盛行上升补偿流的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形成渔场。

(3)对航海的影响。①顺流——速度快。②逆流——速度慢。③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影响:加快净化速度。不利影响:使其他海域受污染,污染范围扩大。

三、易混易错点专项突破

1.寒暖流与海洋表层等温线组合图的判读

(1)考生应知的知识。

寒流是指水温比流经海区低的洋流。暖流是指水温比流经海区高的洋流。等温线是同一水平面温度相等的各地点的连线。

海洋表层的等温线是高考常考的内容。根据海洋表层的等温线判断寒暖流可分两步进行。①判断南北半球。由于水温的分布特点是从低纬海区向高纬海区递减,因而水温向北递减的海区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②判断寒暖流。由于暖流可使流经海区水温升高,寒流可使流经海区水温降低,因此,暖流流经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流经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这样,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即可判断寒暖流。

(2)考生应学的技巧。

海洋表层的等温线图是高考常考的内容,考生答题时易错在以下两点。①不清楚海洋表层等温线数值变化与南北半球的关系。考生可通过以下规律来加以辨别。a.材料中没有标明南纬或北纬的,要清楚“上北下南”,同时也要清楚纬度向北递增的海区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b.水温向北递减的海区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②不清楚海洋表层等温线数值变化、弯曲方向与寒暖流的关系。考生可通过以下规律来加以辨别。a.“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b.“低来寒、高来暖”,即由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的洋流为寒流,由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的洋流是暖流。

例1(2013年高考江苏地理卷)图1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2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问题。

A.①B.②C.③D.④

【解析】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数值向南递减,又因a、b、c为等温线且a>b>c,排除A和C;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低纬海域,附近有暖流经过,根据“低来寒、高来暖”,即由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的洋流为寒流,由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的洋流是暖流,选D。

【答案】D

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洋流名称

(1)考生应知的知识。

世界洋流分布是有规律的,考生可根据行星风带示意图画出世界洋流模式图。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有以下几点。①中低纬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或北顺南逆)大洋环流,大陆东岸为暖流,大陆西岸为寒流。②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气旋型(或逆时针)大洋环流,大陆东岸为寒流,大陆西岸为暖流。③40°S附近海区形成环绕全球的西风漂流(寒流)。④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夏顺冬逆)。

(2)考生应学的技巧。

根据洋流的具体分布能够概括它的分布模式,并能将其转换成图形。

考生答题时容易错在以下两点。①不清楚副热带海区和副极地海区的位置。考生可掌握三条关键纬线,其中两条是南北纬30°纬线,其位于副热带海区;另一条是60°N纬线,其位于副极地海区。通过南北纬30°纬线可以找到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或北顺南逆)的大洋环流,通过60°N纬线可以找到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气旋型(或逆时针)的大洋环流。②不清楚洋流分布规律中大洋环流的流向。考生可通过以下口诀并结合图示来记忆。北半球大洋环流像“8”字,南半球大洋环流像“0”字,其笔画顺序如下图。③记不清具体洋流的名称。

考生要多看多记,并通过地名来记,因为洋流是通过流经区域的地名来命名的。例如流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旁的洋流被称为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澳大利亚东部海域的洋流被称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同时,考生要结合各洋流所处的大洋环流来记忆。

例2(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Ⅱ)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问题。

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解析】从该地的经纬度来分析,可知该地位于美国西部沿海,有副热带大洋环流经过。由于该海域位于大陆西岸,应该是寒流经过,即加利福尼亚寒流。所以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是因为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选D。

【答案】D

四、过关小测

下面为四位考生分别绘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份表面水温图(单位:℃),读图回答第1题。

[TPY45.TIF,BP]

1.四位考生绘制的图中正确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洋流可以影响海水的温度,从而导致海水剖面图中的等水温线发生变化。若下图所示区域位于大陆西岸,海洋表面水温仅仅考虑洋流的影响。读图回答第2题。

2.如果海洋表面等水温线如虚线所示,且c=18,d=16,那么该地沿岸可能形成()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关于甲地与其所在大洋对面(同纬度)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面海域更高

B.甲地海水上升流比对面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为油橄榄林

D.甲地对岸为草原景观

4.A、B、C、D、E、F、G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

A.A、B、E、F

B.A、B、C、G

C.C、D、E、F

D.B、D、E、F

5.下图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著名的渔场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6.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海底原油向外泄漏。借助大风和洋流,浮油“魔爪”不断伸展,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下图(洋流分布示意图)中表示墨西哥湾暖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读“某季节局部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LL]

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示季节印度半岛为旱季

B.图中寒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

C.④洋流流向终年不变

D.图示季节马六甲海峡海水由西北向东南流

8.②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北信风[WB]B.盛行西风

C.西南季风[DW]D.东南信风

9.读下图,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分布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涉及洋流的性质(寒流、暖流),并分析出程涉及的洋流及其对周围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根据纬度数向北递增判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水温向北递减,而④图中的水温向南减少,所以排除D。②图中等温线没有明显弯曲,说明基本上没有洋流经过。③图中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显示有暖流经过,应排除。①图中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显示的是寒流经过,并且根据此图经纬度可知此地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所以选A。

2.C从等温线的弯曲状况来看,该地受寒流的影响。该地位于大陆西岸,则影响该地的应是中低纬大洋环流。寒流导致沿岸降温减湿,大陆西岸可能会形成热带沙漠气候,选C。

3.A甲地的洋流是巴西暖流,同纬度对面海域是非洲西部海域,有本格拉寒流,是上升流。同纬度相比,暖流经过海域的盐度比寒流经过的海域高。受暖流等因素的影响,甲地大陆沿岸是热带雨林风光,非洲西部沿岸是热带沙漠景观。油橄榄林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选A。

4.B依据图中洋流D的位置可判断其是在信风作用下形成的赤道暖流,流动方向是由东向西,据此可判断该图中心点为南极。因此,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A、B、C是寒流;G为南半球西风漂流,也是寒流。选B。

5.C根据该地的经纬度可知,该地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根据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选C。

6.B墨西哥湾暖流位于大西洋西部,由低纬流向高纬,选B。

7.D本题主要考查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图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因此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印度半岛为雨季,马六甲海峡海水由西北流向东南,进入南海。图中寒流流向主要受地形、西南季风影响。由于是季风洋流,④洋流流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选D。

第2篇:海洋污染的成因范文

关键词:人教版;地理教材;知识储备;海水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86-02

一、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

知识储备是学生在接触某一具体知识之前所掌握的相关辅助知识,可以是在本课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也可以是其他学科所学的内容,甚至还包括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以想象,如果学生具有较丰富的课内外知识储备,在学习某一新课程时,这些之前储备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工具。如果学生并不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此时的课程教学就必须回到教材的具体编写顺序,通过调整不同单元、不同内容之间的组合方式,利用前面讲授的内容作为后续内容的知识储备来解决这一问题[1,2]。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阐述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之间的关系,现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为例进行分析[3]。水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纽带。本章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开始,介绍了地球表面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最后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束。“人水关系”成为构建本章知识主体的脉络。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要素之一,所以本课在本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课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目标展开。

1.知识技能目标。①理解洋流的形成原理,学会利用地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案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创设问题情境,结合之前所学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归纳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锻炼学生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知识迁移与类比、思维综合的能力。

3.教学重点。①运用气压带、风带解释世界表层洋流成因,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材分析

1.案例分析。本课教材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解释洋流概念,并按其性质进行分类,讨论了洋流成因与盛行风向之间的关系,结合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析洋流的动力机制,最后结合洋流模式图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二部分以实例的形式,分析了不同性质的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北大西洋暖流和秘鲁寒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虑洋流等相关知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较少,因此学生在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可以对本课内容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即先讲授第二部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通过案例对暖流和寒流产生感性认识;再进行第一部分的知识讲解,学习洋流的产生原因、主要驱动力和分布模式。

2.教学过程设计。①导入。利用玩具鸭子海上漂流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新闻报道,引入新课,使学生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强调洋流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稳定性。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用PPT展示几处同纬度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景观,使学生直观感受洋流对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再结合洋流分布模式分析具体情况。得出结论,洋流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降湿。其次,介绍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指导学生从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上找到寒暖流交汇处,学习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再次,利用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遇冰山沉没的事例,介绍洋流对航海的相关影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导出结论――洋流影响航海,顺流航行船速快,逆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大雾,对航行造成不利影响。最后,结合墨西哥湾的石油泄露污染事件,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向学生介绍洋流会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但同时把污染带到别处,扩大了污染的范围。③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首先,通过对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复习,学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形成洋流的重要原因。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以下结论:在赤道两侧,南北半球的信风分别驱动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形成南北赤道暖流,赤道洋流到达大洋西岸,受到陆地阻挡,一小部分回头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向较高纬度流,至中纬度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到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折向高纬度,加入极地环流,一部分折向低纬度,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全球形成了分别以副极地,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次,介绍不同性质的洋流,向学生说明中低纬度大洋东侧是寒流,西侧是暖流。中高纬度反之。最后,介绍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方向在冬夏季节会发生转变。北印度洋夏季顺时针环流,冬季逆时针环流。④相关拓展。洋流深刻地影响了地理环境,同时洋流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1998年中国南方地区洪水的相关案例,引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以此加强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为今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五、小结

由于初中地理中对洋流这部分的知识涉及较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系统的概念。因此本次课在教学顺序上对原教材进行了一定调整,先进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和案例的介绍,再转到洋流的成因、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洋流系统模式,学习如何利用洋流的性质和特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和灵活掌握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显华,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58.

第3篇:海洋污染的成因范文

根据世界健康组织调查,人类80%的疾病都和水污染有关。每年超过2500万的儿童死因是由于水污染引起的。海洋环境污染是水污染其中的一种。海洋面积接近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三,地球超过70%的表面是海洋。每年数以百万吨的垃圾废弃物被人为倾入大海,这些垃圾废弃物破坏了我们的海洋环境质量。海洋污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源于陆地上的污染,包括人类生活和破坏自然形成的两类垃圾废弃物污染,第二种是由于海洋运输工具造成的污染,特别是船只运输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染。

港口连接着陆地和海域,港口垃圾主要来源于陆地和船只,陆地的垃圾是指港口工业活动产生的垃圾废弃物,船只的垃圾来源于停靠在港口的渔船、货船、油船和客运船等各种类型船只。同时也包括船员和旅客在海运活动中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船只自身产生的垃圾,如运油船和杂货船所运物品残留物造成的废弃物。到港船只所产生的油污水,主要包括机舱舱底油污水;燃油舱或油船油舱作为压载舱时所产生的压舱油污水;油柜或油舱清洗时所产生的洗舱油污水等。港口每天都有大量的船只进出,由船只进出港口所引起的油类物质、压载水、机舱水、垃圾、生活污水等船只废弃物以及烟尘的排放和设备老化引起的泄漏等造成的污染给港口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

港口作为水陆联接、中转运输的枢纽,对废弃物、生活垃圾能否有效治理,直接关系到港口环境质量。如果污水、污染物直接排入港口水域,将会导致水质恶化,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因此,在港口设立垃圾回收设施,负责对船只特别是外籍船只生活垃圾的接收业务,对于减少船只垃圾对港区及附近海域的污染,提高港口环境质量具有直接的效用。

?荩欧盟2000/59号法令分析

73/78防污公约(MARPOL 73/78)就是为了保护海上和地面环境而制定的公约,适用于所有欧盟国家。73/78防污公约附则五中防止船只垃圾污染规则对垃圾的定义、排放条件和标准以及垃圾公告标牌、垃圾管理计划和垃圾记录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欧盟国家除了遵循73/78防污公约的有关规定外,欧洲议会和理事会还在2000年11月27日制定了欧盟2000/59号指令(La Directive n2000/59/CE),该指令的内容是关于船只产生的废弃物和货物残留物港口接收设施,该指令主要侧重于所有经过欧盟国家港口的船只,并适用于所有欧盟国家。2000年12月28日欧盟2000/59号法令正式适用于所有欧盟国家。

欧盟2000/59号法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配合73/78防污公约的执行,侧重于预防措施、污染者付费和预防等方面。目标是减少船只产生的废弃物垃圾和海上船只运行中的垃圾,以及减少非法乱扔垃圾,提高港口接收船只垃圾设施的使用率和保护环境。欧盟国家的所有港口有义务设立回收设施,同时该设施必须适用各种在港口停留或经过的船只。该法令不仅仅是生态学上的保护环境,更侧重的目的在于让经济和港口管理的联系更加密切。其中体现了欧盟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一个平衡发展战略。

法国要求商港、渔港和休闲港的工作机构必须按规定投放他们的垃圾到港口回收设施。这对于所有法国港口都是义务,他们必须提供港口废弃物接收设施、制定接收和处理港口废弃物的方案。

欧盟2000/59号法令所指的所有垃圾,包括船只的废水以及所有货船以外船只产生的废弃物废水,即73/78防污公约附录一、四、五款中规定的在船只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73/78防污公约中附录第五条所执行的法令规定的杂货船中的废弃物。

欧盟2000/59号法令所指的船只,包括捕鱼船和游船,但是不包括军舰和辅助舰船。该法令所指的港口包括所有欧盟国家的港口和船只中途停留港。该法令要求欧盟国家的船只遵循法令的规定放置船只残留物,是在有理由并且可能的前提下进行的。因为不同船务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废弃物,如商船与渔船产生的废弃物是不一样的。都是杂货船也会有不同的船只残留物,比如:运输碳氢化合物的散装危险液体运输船、运输谷类、废料(包括化学和有毒等危险废料)的散装干货船,这些船只产生或者残留在船只的残渣也是欧盟2000/59号法令中规定要处理的废弃物。

由于欧盟2000/59号法令附录二中并没有提及使用过的水,所以2007年12月13日欧盟2007/11号指令将2000年11月27日欧盟2000/59号法令附录二中关于港口接收和安置船只产生的废弃物和货船内的残留物的装置条款进行修改,将船只中使用过的水作为额外的废弃物和残留物,并将这个规定列入法令中并通告所有将进入港口的船只。

欧盟2000/59号法令不仅注重环境保护,更注重港口经济的发展。根据欧盟2000/59号法令第五条,制定港口垃圾处理和回收方案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合适的垃圾处理和回收方案必须在每个港口查询有关方面之后建立和投入使用。也就是说每个中转港口必须为在港口中转的船只建立港口垃圾废弃物处理和回收方案并将其投入使用。由于港口的地理位置不同,每个港口设置的功能不同,方案也将不同。但是港口船只垃圾废弃物处理和回收方案必须有一个标准, 必须获得所在国家的批准并接受国家的监控,并符合自愿管理和改善环境质量原则。

向船长通告废弃物摆放处。法国海洋法第325条第三款规定:“船长,包括渔船和游船(不超过12人),必须在进入港口后24小时内填写业务生产废弃物和船上残留的废废弃物信息,除非事情紧急,否则必须通过港口管理办公室。”船长有义务交付这个文件用来申请处理业务垃圾和杂货船上残留的废弃物,如果中转港是设立在欧盟国家成员国的,船长也应该遵守这个规定。 同时在欧盟2000/59号法令第7条规定:“船只的船长经过欧盟国家的中转港时,在离开之前必须把所有的船上垃圾废弃物放置到港口废弃物回收处理中心指定的地点”。

处罚制度。欧盟2000/59号法令第十三条规定:“欧盟国家在采取一切措施保证法令的应用并对侵犯本条法令内容的要设置刑罚体系”。为了领悟执行该法令,欧盟委员会可以通过正式信件邮寄或者通告的方式向所有欧盟国家通知。法国曾经在2007年12月6日由于没有按照规定的期限为所有港口制订港口垃圾废弃物处理和回收装置而收到过通告。法国因此被处罚并支付诉讼费。芬兰共和国和希腊共和国同样由于没有制订和投入使用港口废弃物处理和回收设置方案,受到欧盟委员会处罚。

经济运作方式。依据欧盟2000/59号法令的污染者付费这一根本原则,污染环境的人必须支付罚金。该法令的第八条规定“欧盟成员国要知道将提供给船只工业垃圾使用的港口废弃物回收装置的价格,包括处理和清除废弃物的费用,从船只征收的费用中补偿。”同时,法国海洋港口法第四章规定“船只经营中的废弃物回收处理的融资成本”,该法典第212条第10款指出 “在港口中的船只经营废弃物回收处理的费用由船主负责,不管怎样,捐资者需履行业务”。同时第211条第10款规定:“所有在港口中中转的船只需按规定以船只经营废弃物回收处理名义征税…这是为了某些机构而收取的费用,他属于港口法规定的范畴,应该在船只离港前付清或者保证付清。”

由港口经营开发产生的废弃物的提成因各种船只的功能和类型不同而不同。欧盟2000/59号法令第8条表述为“所有在欧盟国家港口中转的船只都必须以有意义的方式分担垃圾废弃物处理的费用。”欧盟委员会承担30%的费用,船主必须支付剩余70%的费用。如果船只不按照港口计划在港口废弃物回收装置中投放垃圾废弃物,他们必须转交用于回收和处理废弃物费用的30%给港口。

2000年11月的欧盟法令规定了船只接收检查是为了核实他们是否符合规定,每个欧盟国家需限定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制度。法国执行了2000年11月27日理事会颁布的欧盟2000/59号法令,内容是关于为船只运营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杂货船中残留的废弃物,同时也是为了减少船只非法废弃物而设置的港口回收装置。

为了减少船只制造的非法废弃物,而设置回收和清除船只运营过程中和杂货船舱底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装置的规定。法国在2003年9月制订的国家法律中参照了欧盟2000/59号法令的有关规定,规定违法者处罚罚金为1000至40000欧元,并且允许港口部门禁止不投放废弃物的船只离开港口。

?荩结语

MARPOL73/78公约附则V已于1988年12月31日生效,我国于1988年11月21日加入MARPOL73/78公约附则V,1989年2月21日对我国生效。为了全面履行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的1995年修正案,防止船只垃圾污染,保护海洋环境,我国国内沿海航行船只从2005年10月1日开始执行该修正案的规定。为了更好地履行MARPOL73/78公约附则V(包括修正案),我国根据公约条款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船只垃圾监管的法律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只污染海域管理条例》。为了贯彻这些法律,防止船只排放垃圾对水域造成污染,我国还制订了专门的《船只垃圾排放标准》。所有这些都为在我国管辖水域内防治船只的垃圾污染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技术标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港口特别是油港都设有专门的污染水处理设施。

第4篇:海洋污染的成因范文

关键词: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现状;保护;修复

海洋渔业水域环境是海洋渔业资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鱼类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空间和适宜的生态条件,其状况和变化更是对渔业生产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保护海洋渔业水域环境不仅是海洋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

当前中国海洋渔业水域环境恶化、渔业资源衰退,严重制约了海洋渔业的健康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加强对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的保护,建立并完善海洋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维护海洋渔业水域的生态平衡,防止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的污染,改善海洋渔业生物资源的养护载体,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1]。为此,本文以中国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的研究现状为中心,从面临的问题、破坏的原因及保护、修复研究等方面就目前中国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的研究及存在的不足加以综合评述,以期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有所启示。

1中国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现状

由图1可知,2001~2008年,中国未达到清洁水质标准的海域总面积在上下波动中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是在未达到清洁水质标准的海域总面积下降的表象下,伴随着的却是较清洁海域面积的大幅下降。

污染海域面积特别是中度及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的比重持续较高。如: 2008年,中国未达到清洁水质标准的海域总面积约为7·2万km2,比2007年减少约2·2万km2,但中度及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的比重达到31%,与2007年基本持平。可见,中国海洋环境的质量并未出现明显的好转。

图1 2001 ~ 2008年中国不同污染程度海域面积的变化趋势Fig 1 The trend of sea areawith different levelsofpollution during 2001-2008 in China据《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显示, 2008年,中国污染海域面积减少,较清洁海域面积增加,但总体污染程度依然较高。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面积约13·7万km2,比2007年减少约0·8万km2。较清洁海域、轻度污染海域、中度污染海域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分别约为6·5、2·9、1·7和2·5万km2。

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

另外,据《2008年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3]显示,中国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仍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和铜。中国海洋天然重要渔业水域主要受到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的污染。无机氮污染以东海区、黄渤海区部分渔业水域和珠江口相对较重;活性磷酸盐污染以东海区、渤海及南海近岸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石油类污染以渤海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

海水重点养殖区主要受到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的污染。无机氮污染以东海区和南海区部分养殖水域相对较重;活性磷酸盐污染以东海区部分养殖水域相对较重;石油类污染以南海区和渤海部分养殖水域相对较重。海洋渔业水域沉积物中,主要受到镉、砷、铜和铅的污染。镉、铜污染以东海区和南海区及渤海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砷污染以南海区和渤海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铅污染以南海区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

以上表明,中国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状况总体上保持良好,但局部渔业水域的污染较为严重,海洋渔业水域环境严重受损,海洋渔业经济面临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表1)。

2中国海洋渔业水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2.1中国海洋渔业水域面临的主要问题2. 1. 1渔业水域富营养化,赤潮频发环境污染引起的富营养化使得近年来中国沿海赤潮发生次数增多,发生时间提前或者延长,主要赤潮生物种类增多,总次数和累计影响面积逐年大幅度增加。2008年,中国海域共发生赤潮68次,累计发生面积达到约1·4万km2,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0·02亿元[4]。赤潮的多发海域北移,已逐渐影响到黄海和渤海海域,且持续的时间呈上升趋势。如:2008年2月,在辽宁省大连湾附近海域就发生了面积达到108 km2的赤潮[4]。赤潮的频繁发生对海洋渔业水域的生态平衡,海洋渔业资源以及人类健康起着巨大的破坏作用。

2.1.2 水产品质量下降,经济损失严重由于海洋渔业水域环境受到污染,一些水产品受到汞、镉、病原体等污染;此外,养殖水体环境恶化,导致病害频繁发生,水产品中的残留污染物出现了致癌物和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物质。由渔业水域环境引发的水产品质量问题,已经开始导致中国水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丧失了部分市场的准入资格,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1.3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频繁,渔业损失巨大污染事故主要有溢油污染、化学危险品污染、液化气船重大事故污染等[5]。污染事故对渔业水域环境造成的危害特别大。由此还引发许多社会矛盾,影响渔区的社会稳定。2008年,全国共发生海洋渔业水域污染事故88次,污染面积约1814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680万元。其中,影响最大的海洋渔业污染事故为: 2008年9月24日,在广东江门川岛以东飞沙州海域,韩国籍货轮“ZEUS”因遭遇台风“黑格比”袭击发生断裂翻沉溢油,造成该海域42家养殖户约4000 m2网箱养殖鱼类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主要养殖品种芝麻斑、青斑、红鱼、红鱿等大量死亡,经济损失达800万元[4]。

2.1.4 渔业水域生态功能退化,渔业资源衰退海洋渔业资源栖息环境的破坏导致了生物组成结构的变化,生物种群结构趋向单一,生物多样性在不同程度上遭到破坏。监测资料表明: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降低,生物物种减少;底栖生物生物量下降;传统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先后衰退;水生野生物种、国家保护的水生生物急剧减少和消失[6]。如曾是渤海最重要渔业种类的对虾、小黄鱼、带鱼资源已经严重衰退,而小型中上层鱼类成为渤海的优势种,渤海生物资源结构发生了变化[7]。又如东海传统的渔获物小型化、低龄化和性成熟提早的现象日趋严重,其中小黄鱼和带鱼年渔获量中均以补充群体和幼鱼为主[8]。种类交替、数量下降、渔获个体小型和低质化,严重制约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中国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破坏原因2.2.1 陆源污染陆源污染是指从陆地向海域排放的对海洋渔业的生长、增殖、索饵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威胁的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9]。海洋污染物总量的85%以上来自于陆源污染物[5]。工业废水是渔业水域最严重的污染源,其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以及多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工业废水导致的渔业污染事故占总发案率的70%[9]。生活废水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混合性污水,其中含无机盐类、有机物及多种致病性微生物,是造成渔业水质有机污染、生物污染和产生富营养化作用的主要来源。

农业废水是指通过大气降水、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渔业水域的含有大量农药、化肥的废水,其加速水体富营养化进程,该非点源污染对近岸海域的氮、磷污染较大。

2.2.2 养殖业自身污染一方面,海水养殖的生产过程和发展需要清洁、未污染的水质;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由半集约化向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自身污染问题显露且日渐突出。

养殖区残存的饵料、排泄的废物、施用的化肥等直接影响水体富营养化产生过程,成为诱发局部海域赤潮的原因之一;其次,在养殖的过程中,为预防养殖疾病、清除敌害生物、消毒和抑制有毒有害生物而大量使用化学药品,这些含有不同程度毒物的治疗药物、消毒剂和防腐剂已成为直接影响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的重要因子。

2.2.3 海上事故及不合理的海洋开发由于不可抗力致使船舶触礁、碰撞、搁浅、爆炸等事故,使有害物质进入海洋,对局部海域造成重大污染,这类事故对海洋渔业水域环境造成的危害特别巨大[3]。此外,由于缺乏严格的法规规范和宏观调控,各行业和各类工程建设对海洋水域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重,尤其是不合理的围涂造地、河口造田、炸岛采石、海底挖砂、海洋倾废排污及违法捕捞,改变了海域的自然地形地貌、底质分布和潮(水)流条件,导致亿万年来自然形成的优越的水产动物产卵场、育肥场和越冬场等逐渐消失,近岸海域生物种类不断减少,海洋和渔业资源日趋衰退,海洋渔业水域环境遭到了不可逆转的损害[9]。例如:中国曾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掀起了围海造田和发展养虾业两次大规模围海建设热潮,使沿海自然滩涂湿地总面积缩减了约一半。滩涂湿地的自然景观遭到了严重破坏,重要经济鱼、虾、蟹、贝类生息繁衍场所消失,而且大大降低了滩涂湿地调节气候、储水分洪、抵御风暴潮及护岸保田等能力。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沿海地区累计已丧失滨海滩涂湿地面积约119万hm2,另因城乡工矿占用湿地约100万hm2,两项之和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50%。对沿海滩涂的破坏面积仍呈逐年上升趋势[5]。

3 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的研究

3.1海洋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的研究为维护海洋渔业资源的生态平衡,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状况的根本好转和渔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必须加强对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的保护措施。中国在水域环境污染控制和保护治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从目前保护措施的研究成果来看,概况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3.1.1 加强宣传力度,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海洋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是关系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要开展持续的、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增强全社会的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形成全民的懂水、爱水、护水、富水意识,争取社会各界对海洋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为海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理解、关心和支持水域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3.1.2 完善保护法规,加强污染源的控制渔业水域环境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不应仅限于单项的管理控制,而要考虑引起污染的每一方面。中国现有涉及水域环境保护的法规多为单项法规。因此要加快环境保护综合性法规的制订,以法规的形式规定管理机关的责任与权力,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约束机制,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实现对污染事故的事后治理向事前防范的转变。

3.1.3 加强修复技术的研究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制约中国海洋渔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实施海洋渔业水域环境修复工程,恢复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的正常功能将是中国海洋渔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非常关键的问题之一。环境修复技术是近年来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环境大规模治理的实施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环境修复技术还刚刚起步,但在许多方面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3.2海洋渔业水域环境修复的研究环境修复技术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生物修复。

其中,生物修复方法是利用微生物、植物及其他生物,将环境中的危险性污染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转化为其他无害物质的工程技术系统。相对于物理和化学修复技术来说,具有费用低廉,处理操作简单以及安全性较高等优点,是一项发展潜力较大、环境友好的处理技术,已成为当前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及趋势[10]。根据生物修复的生物类群,目前的生物修复可分为: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等其他修复技术。

3.2.1 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水中的异养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特别是细菌产生的各种酶的作用下,经过好氧或厌氧过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被逐步降解,最后转化成无机元素(矿化)而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技术。Pritchard等[11]利用微生物进行阿拉斯加石油泄漏后的环境修复,取得很好的效果。有学者在筛选环境微生物的基础上寻找功能基因,对构建超级工程菌进行大尺度生态修复进行研究[12-13]。中国也在该基础上启动了渤海典型海岸带生物环境修复技术。在菌类筛选方面,Chakrabarty[14]使用具有四种降解质粒的“多质粒超级菌”,使海上浮油在几个小时内即可降解。李秋芬等[15]从虾池底泥中筛选到10株有机降解菌, 72h内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分别达到60%和70%以上。

于明等[16]使用光合细菌在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中也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受污染水域的净化和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中具有巨大的功效和独特的优势,优点明显。不过,微生物修复对磷的处理效果有限,而且微生物处理相对于物理化学方法来说处理速度较慢,受处理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17]。目前,微生物修复技术正逐渐从应用机理和基础研究转向实际应用方面,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未真正大规模、大范围地应用到海洋渔业水域环境修复工程中。

3.2.2 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就是利用植物根系(或茎叶)吸收、富集、降解或固定受污染土壤、水体、空气中的污染物,以实现消除或降低污染环境的污染强度,达到修复环境的目的[18]。在该研究过程中,一些大型海藻因特殊的生理功能而受到关注。与浮游植物和其他清洁生物相比,大型藻类体内的营养贮存机制使其更适合在营养盐波动的水体环境中生长,其不仅能够净化水质,还能与赤潮微藻进行营养竞争,向环境中分泌相生相克类的化合物,抑制赤潮微藻的生长,起到防止赤潮生物爆发性繁殖与增长的作用。Nakai等[19]发现大型海藻海膜(Halymenia floresia)能够持续分泌一种不稳定的、对蓝藻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Jin等[20]发现石莼(Ulva lactuca)分泌一些化合物,抑制共培养体系中赤潮异湾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的生长。Hogetsu等[21]研究发现,大藻(Pistia stratiotes)分泌的相生相克类化合物能够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并首次提出利用大藻的克生作用作为微藻生长的控制手段。

植物修复相对于其他修复技术方式有着自身的优点,其适用于大面积、低浓度的污染,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处理多种污染物和多种环境;是一个自然过程,安全性较高;收获相对容易,而且有相当多的种类可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植物修复的优点让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得到不断的加强。但是植物修复过程较慢,营养物质集中在植物体内并没有真正去除,植物的收获需要增加额外的费用,环境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和去除效率影响较大[17]。

3.2.3 其他生物修复技术除了微生物修复以及植物修复以外,还有动物修复以及一些特殊的生物应用到水域环境中的修复方式,这一类的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一些底栖生物或者滤食性生物的摄食习性对水域环境中的有机物利用。已有报道指出[22],滤食性贝类、某些棘皮动物等可以去除富营养化水中的营养物质,进而净化水环境。沈新强等[23]通过投放以巨牡蛎(Crassostrea sp·)为主的底栖动物在长江口水域开展底栖生物修复试验的效果明显。此外,多毛类(Poly-chaetes)在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处于关键环节,可很好地利用底质中的有机污染物和一些重金属转化为自身的生产力,其作为海洋食物链中的一个分室且生产单元,能够净化底质,使系统内部的废弃物再利用和循环,增加环境生态效益,是海洋渔业水域环境中原位生物修复的重要生物种类[24]。

相对于微生物和植物修复技术来说,目前此类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报道较少,多集中在养殖区水域环境,且使用要求较高,单独使用难度较大。

4 展望

良好的海洋渔业水域环境是中国渔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事实表明,渔业水域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的最主要、最突出的制约因素;是中国海洋渔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最大障碍;是中国海洋渔业发展战略调整中最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中国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现状,加强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的保护、修复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是中国渔业发展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

4.1 保护措施的研究

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为渔政机构对渔业环境的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与评价资料,为执法提供可靠的依据,对海洋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网络还有待健全,集中的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机构也有待建立。今后的研究工作应主要围绕渔业环境有害物质和有害生物有效监测体系的设计和建立,各类环境样品中痕量污染物质快速分析方法的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等。

从海洋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出发,重点对需优先控制的污染物(有机氯化合物和其它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石油烃、天然毒素、人工药物、病原菌等)开展研究,掌握其在自然水域中对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结构和功能的不利影响。此外,渔业水域环境质量管理是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可通过对渔业环境质量管理技术和措施两方面的研究,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渔业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4.2修复技术的研究

在海洋渔业水域环境修复技术的具体使用上,由于各种修复技术都有一定的缺点,一定要合理选取最适合的应用方法。鉴于生物修复的巨大优势,应着重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如可以把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到修复生物的改良中,加快生物修复技术规模化、工程化培育等应用技术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

从海洋渔业水域环境修复出发,今后应重点加强修复作用菌的研究,筛选出高效作用菌或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构建高效基因工程菌;加强环境因子对修复菌的修复能力影响的研究,提高微生物修复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加强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性和大范围推广的研究以及微生物技术在海洋渔业水域环境修复的应用;选择高效、高适应性植物修复品种或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筛选新型修复植物;加强经济修复植物的研究,降低处理成本;加强修复植物的大规模生产培育技术以及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工程管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结合各种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加强对新的生物修复技术及高效综合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1]唐启升.中国专属经济区海洋生物资源与栖息环境[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国家海洋局. 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R].北京:国家海洋局,2009.

[3]环境保护部. 2008年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R].北京:环境保护部,2009.

[4]国家海洋局. 2008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R].北京:国家海洋局,2009.

[5]王淼,胡本强,辛万光,等.中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成因与治理[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5,1-6.

[6]唐启升.中国专属经济区海洋生物资源与栖息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第5篇:海洋污染的成因范文

一、复习导入法

这种课堂导入情景是最常见的。“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气环流知识(教师复习有关知识),知道了大气在循环不断地做着有规律的运动,那么水体是否也能够进行循环运动呢?生:能够。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水循环的知识……”这种导入方法,首先带领学生复习旧知识,然后引入新知识,故称为复习导入法。该导入法简单自然、节约时间,能复习旧知识,并与新知识建立联系,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频率较高。

但是,若从新课程标准角度看,这种导入方法与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相差较远,属于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不能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中的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只有知识,缺乏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因此,这种导入方式虽然能很好地落实各个知识点,却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

二、生活导入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成因和规律,而生活导入法正是基于学生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而实施的一种课堂导入方法。如浙江杭州的某位教师在上“水循环”一节时,曾这样导入新课:“君不见,钱塘江水何处来?”学生答道:“钱塘江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显然这位教师在教学时认真挖掘了当地的乡土地理资源,采用诗句吟对的方法自然而然将话题过度到了新课的内容上。又如有的教师在讲“大气层散射”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生活现象:“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现出蔚蓝色?为什么交通信号灯要采用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为什么汽车的尾灯要设计成红色?”这些生活中的现象都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利用生活实例进行课堂导入,显然既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又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课堂效率自然也较高。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一线教师对这种课堂导入方法一定不陌生,也一定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效果也很好。但我们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所选的材料要具有真实性和贴切性,要给学生以亲切感,并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进行课堂导入。

三、创设情境法

对很多高中生来说,让他们直接阅读地理课本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往往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与学生的互动、借助多媒体等方式创设适当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和打动学生。

如笔者在讲“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时,就是借助于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的:播放自制PPT幻灯片《地球,你好吗?》,内容包括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森林破坏、沙漠化等震撼人心的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为了增强情境的感染力,还选配了环保歌曲《地球,你好吗?》作为背景音乐,在这种情境的感染下,学生的身心受到很大地触动,有的紧锁眉头,有的眼眶湿润,被直接带入到课堂主题中,并且完成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非常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创设情境法虽好,但我们要注重情境的简洁性、针对性和主体性,即情境导入新课的基点在于“导”,要让情境一语中的、切中要害,要为新内容的学习服务,并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生成导入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而生成导入法正是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强调课堂教学不能严格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不采用固定的模式,而是要根据学生这个鲜活生命体的具体情况,动态地生成课堂。

如笔者曾在观摩课时见到某位教师这样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不好意思,由于今天有如此多的专家前来听我们的课,我一紧张,忘记带教材了,呃……呃……(教师表现出很紧张、很抱歉的样子),真的不好意思,那么……再次向大家道歉,呃……呃……要不这样吧,我们都把书收起来,我们聊天吧!”生:好!师:今天我打算上的内容是水循环,提到水循环,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学校东边的河流是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难道它就一直这样流下去,不会干吗?生:……”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出人意外地设计了一个“忘记带教材”的情境,然后以“聊天”的形式打破了传统框架式教学,从而使教学在师生间饶有兴趣的对话中动态地生成。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上述各种导入方法各有千秋,这就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新课程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而进行设计,从而以“小导入”呈现出“大精彩”。

【参考文献】

[1] 左军令. 浅谈高中地理谋堂导入法[J]. 新课程学习,2012(10).

第6篇:海洋污染的成因范文

灵魂是种子,它可以在知识之水的浇淋下长成参天大树,也可以在知识之水的浸泡下发成一颗绿豆芽。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人教地理必修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人教地理必修一知识1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高一人教地理必修一知识2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

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

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高一人教地理必修一知识3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第7篇:海洋污染的成因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相吻合;教学的重难点与详略处理不当;学生活动停留在“一问一答”的层面上;课堂上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等。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上课前的备课环节。据了解,目前的备课存在备课走形式、备课网络化、集体备课难落实等现象。

二、合理安排备课程序

1.正确认识课标的作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新的课程理念提倡教科书的多元化,但由于不同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要注重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而不能完全依赖教材。

2.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

教材是教与学的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不是唯一的资源,更不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在备课中,对教材的合理取舍是必要的前提。

3.合理安排备课程序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始终把落实课程标准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首先要清楚模块内各部分课程标准与教材单元的关系;然后要明确每条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对应关系;最后再依据每条课程标准进行备课。

三、把握备课关键环节

1.解读课程标准

一节课需要教哪些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教学的目标及达成的过程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认真分析、详细解读才能得出。那么,一条简短的课程标准如何能够得出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内的课程目标呢?

为了便于对课程目标进行分析,不妨把每条课程标准分解成主体名词、目标名词、行为动词、限制定语四个部分。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为例,对应的课程标准如下: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把该条课程标准分解成以下四个部分:

主体名词:洋流。

目标名词:分布规律、地理环境的影响。

行为动词:归纳、说明。

限制定语:运用地图。

由上分析,可得出本节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能举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气候、渔场、海洋航行、海洋污染)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对比、分析,根据教师给出的学法指导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读图对比归纳法;根据归纳出来的分布规律,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分组合作学习法;运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培养学生能时时刻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理解海水要素和运动过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2.制订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落实的途径,实际上就是把其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课程标准的落实。制订教学目标需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情况而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过程和方法的采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上述要求,可以把“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初步分析说明洋流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2)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模式图;

(3)根据给出的学法指导,分析、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4)运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培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地理思维。培养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思维。

3.设计探究问题

新课程重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设计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问题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1)要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设计问题,做到目标明确

如,在学习“世界表层洋流”时,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

观察世界表层洋流图,找出以副热带和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洋流分布;观察两个中心大洋东西两岸的洋流性质有何不同;以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为例,画出大洋洋流分布模式。

(2)问题的设计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如,在学生画出三个大洋的洋流模式之后,要求学生对比分析并思考如下问题:

北印度洋为什么没有形成类似于太平洋、大西洋的洋流模式?南半球的高纬度和北半球的高纬度洋流模式有什么不同?西风漂流在北半球是暖流而在南半球为什么是寒流?

这些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明确理想模式和实际模式的差异,问题的解决,又联系了已经学习的知识(季风的分布、影响洋流形成的因素)。

(3)问题的设计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学生的认知冲突是激发求知欲和探究欲最有利的因素之一。如由理想的大洋洋流模式到实际洋流模式、由对称分布到不对称的分布,实际上就要求学生回归到已经学习的内容,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认知冲突,进而引导学生探究地理知识。

(4)问题设计要有合理的密度

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如果数量过多,学生会过度紧张,容易造成学生疲劳,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如果数量过少,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就不多,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实际教学中,除了预设的问题外,还要留意课堂上生成的且有价值的问题。

(5)要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问题设计得好,关键还要学生去参与、思考。如果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学生的潜能将不能够完全激发出来,也会使得问题探究仅仅是走过场、摆形式。

第8篇:海洋污染的成因范文

关键词:文综高考;区域地理复习;策略探讨

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两大分支,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离不开区域地理中具体的地理事象,它们的特征、分布、成因、联系和变化都是系统地理最好的诠释。区域地理是高中系统地理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一点也体现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中。

新课程高考以来,地理高考试题中关于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整合的考试内容如影随形,特别是近两年的广东文综高考综合题基本都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整合初高中地理内容,将学科主干知识通过区域地理的形式体现出来。见下表:

一、近年的新课程文综高考有关区域地理的命题都具有以下特点

1.与高中系统地理相结合

近年的文综高考试题中,直接考查国家某区域的地理特征的试题较少,更多的是以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地理状况为载体,考查相关的地理原理、规律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观念等。

2.结合某区域的具体问题,考查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有关区域地理的高考试题往往以具体问题为素材,综合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迁移知识的综合能力,体现出“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思想。

3.命题时代性鲜明

以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为素材,考查学生关注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观念和相关知识,以及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广东文综高考2010年关于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西部(内蒙古)大开发、2011年的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等。

4.条件表述图像化

为了凸显地理学科特性,命题条件多以图表为主,近两年的广东文综高考题均有八幅图表,图表类型丰富,有示意图、统计图、结构图、模式图等,考查地理图表阅读及其提取有效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程文综高考背景下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由于对区域地理教学定位的偏差或由于时间紧促,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常常会出现孤立地讲述位置、地形、气候和经济等地理要素,罗列事物、堆砌地名的现象。这种割裂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内在联系的“八股式”教学,是偏离地理高考要求的。为了适应文综高考命题的变化,本人实施了以下区域地理复习策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应试水平。

1.明确文综地理高考的命题取向,合理定位区域地理复习要求,渗透高中系统地理知识

现行的文综地理高考考查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相关内容为主,初中区域地理的内容只是作为命题情景创设的背景。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联系高中有关系统地理知识,这样有利于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如,各国的农业区域分布和农产品类型可以运用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去分析;各国的人口、城市的分布可联系影响人口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去分析;各区域的气候可运用气压带、风带等有关知识解释。

2.抓住主导要素构建区域要素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是人们将学习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通过多维度的联系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系统。其特点是整体性、多维性和开放性。其中整体性体现在知识是相互逻辑关系清晰的整体,多维性体现在各个知识点相互联系的方式,开放性则体现在各知识点联系的广泛性与优化程度。而且,现行的文综高考考查内容覆盖面虽广,但涉及的知识均是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干内容,注重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整体把握以及主要观点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这也使构建知识网络成为科学备考的前提。

区域知识网络主要包括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三大方面。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在构成自然要素的各地理要素中,有一个是最主要、最核心的要素,其他自然要素的形成都与该核心要素有关。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出这个核心要素,以它为核心构建知识网络。如,青藏地区,其自然特征中最主要就是地势高,由于这一要素的存在会导致该区域其他要素和问题的形成。其知识网络如下:

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区域知识网络,然后再用相同的思维方式迁移到其他区域知识网络的构建,这样学生在学习或复习每一个区域时就有了比较明确的思维方向,知道什么是知识掌握的要点,学生就不会感到知识又多又杂,难以识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让学生学会比较、归类、综合分析等区域学习方法,把握各区域或某国家的特征、差异及规律,形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区域地理的内容很多,但高考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对区域地理的有关备考内容应有所取舍,不需要面面俱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区域分析方法,把握区域特征,从而触类旁通。

各区域间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也有很多相似或相同之处。所以,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较法,把两个不同分区或国家的特点进行全面比较,这样不仅使规律性的知识凸显,而且加深对各自特征和规律的认识,从而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采用归类法,即把具有相同特点的地理区域进行归类,有助于学生对区域特征和规律的深入理解。如,复习世界荒漠化问题,可将存在荒漠化问题的区域按荒漠化分布进行归类:温带荒漠和热带荒漠,再对同类型的荒漠区域之间和不同类型的荒漠区域之间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加深对荒漠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布、危害、解决措施的理解。

4.充分运用地理图表,培养学生地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

(1)运用地图熟悉基本地理事实,建立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以某区域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为背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能力的考查是高考能力立意的方向,而高考试题提供的地图形式多样且新颖,所以要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具体来讲,需要熟悉地理事实,学会空间定位。在区域复习中,可通过读图、填图、绘图等方式来落实点、线、面不同类型地理事物的分布。如,绘制长江流域内地理事物分布略图时,可采取这样的步骤:在图上先描出长江及其干支流、铁路线,它们是整个流域的骨架。再把“点”落实到具体的“线”上,从而确定“点”“线”“面”的相互位置。这样流域内众多的“点”“线”被分别落实到长江流域这一特定的“面”上,学生在落实和分析这些“点”“线”在“面”上的位置与相互关系过程中,形成空间概念,形成“数字化”“立体化”“综合化”的空间脑图。

区域位置决定着区域自然的特征,影响着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从解答各类地理试题的过程来看,区域位置就是解题的门槛。教师应让学生准确进行空间定位,在熟悉地理事物分布的基础上,利用经纬网定位、海陆位置定位、大陆轮廓定位、地理景观定位、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等。逐步训练和加强地图的熟悉程度,逐步做到可分、可合、可局部、可整体、可单一、可综合,提高对各种地图的识别能力。

(2)图文结合,注重读图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地理图表解读能力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过程中,要图文结合,注重读图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图表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各种地理图表和数据的技能。加强图表训练,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如,读“新疆河流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分析新疆的城市分布有何特点?许多学生都只看到了图中的显性信息,回答为“新疆的城市北多南少,沿河流分布。”其实只要让学生把这些城市用线连一连,就可发现这些城市还沿着北疆线和南疆线这两条铁路分布;再让学生把新疆的地形图叠加上去,还可以发现这些城市还分布在盆地边缘和山麓下,这些区域都是有灌溉水源的绿洲地区。因此,该题较为完整的答案应为“新疆的城市北多南少,主要沿河流、绿洲、交通线分布”。教师还可深入地问学生新疆的城市分布规律的成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在高考有限的做题时间内,学生能迅速提取相关信息,调用相关知识,来解答问题,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5.关注热点,回归地理基础知识

文综地理高考强调地理学科的应用性,关注社会热点,紧扣时代脉搏。教师要关注热点区域,从地理角度入手,以热点区域或热点问题为背景,挖掘有关的地理主干知识。如,渤海湾蓬莱19-3油田2011年6月11日发生重大溢油事故。以该事故为背景材料,结合区域地图、地质构造图从地理知识和应用能力多方面设问,包括: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和生态产生的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海洋污染监测手段,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等。通过新情境的切入,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灵活应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6.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地理观念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思维

在复习中,除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还要注意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眼界,重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达到深化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认识,培养用辩证方法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良好习惯,也从应试上适应文综高考答题的探究性和答案开放性的要求。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式来发展学生的批判和创新思维。一是辩证思考,如,修建水库有利有弊。二是逆向思考,如,区域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危机,从而导致区域调整经济结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三是动态思考,如,人口迁移、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进出区域的得失。教师可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加以必要的引导。

实践证明,将高中地理内容渗透到初中地理中,系统地进行区域地理复习,不仅使高中地理相关的内容得到了具体化,而且使初中地理知识得到了抽象概括,升华为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在复习过程中,既巩固了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地理能力。这体现了高考的能力要求,也体现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更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应试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慧.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第9篇:海洋污染的成因范文

【关键词】审美;休闲;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民众不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最终受益者。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是为了使社会成员在与自身、他人(社会)和自然的相处中达到协调有序的状态,使民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和发展带来的福祉。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努力。如果说经济与政治分别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文化则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审美与休闲正是和谐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自在生命之自由体验,审美与休闲在改善人的生活品质、提升人的生存境界和增强人的幸福感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要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必须对人们的审美和休闲给予高度关注。

一、和谐社会的审美与休闲意蕴

(一)和谐: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在汉语中,“和谐”一词是由“和”、“谐”二字组合而成的同义复词,其本义是音乐中高低长短不同的声音互相配合与协调的状态,后来演变为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意指事物的各组成部分协同、适应、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关系,是一种优化的整体结构和功能状态。在西方文化中,“和谐”概念最早由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等古代哲学家提出,也均是从音乐和谐的具体形象引申、扩展为多样统一的哲学抽象。

作为人类生存的理想状态,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千百年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人们莫不对此孜孜以求。

早在先秦时代,华夏先贤们便对理想的和谐社会进行了畅想式描述。道家始祖老子设想了一个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小国寡民式的理想社会;庄子则提出天和、人和、心和的思想。在儒家,《尚书·尧典》:“百姓昭苏,协和万邦”,《周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均是希望邦国之间和睦相处,百姓能过上安宁的生活。《礼记·礼运》则构想了一个高度和谐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子认为“礼乐之道,和为贵”,并憧憬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礼乐盛世。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高倡“人和”,提倡统治者与民同乐,认为非此不能达到社会和谐。荀子也希望通过礼乐教化实现“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占据正统地位,儒家致力于社会和谐的“内圣外王”的理念也不断被历代仁人志士付诸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到了近代,康有为以其生花彩笔在《大同书》中描绘了一幅消灭了私产和阶级,社会安定团结,百姓幸福美满、平等相亲的无限美好的未来社会图景。进入21世纪的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已经上升到国家理念的高度,成为执政者自觉的追求,并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

在西方,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也曾构想过正义、和谐的城邦社会──“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由统治者、保卫者和劳动者三个阶层组成,他们分别具有智慧、勇敢和节制的德性,各阶层依其德性行事并和谐相处。亚里士多德更是古希腊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既强调城邦社会的民主正义和安定有序,认为公民幸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邦整体的和谐,也注重公民个人素质的培养,提倡以艺术尤其是音乐为核心的和谐教育。在中世纪,神学思想家们一般认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是上帝意志的体现。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洛克、卢梭、狄德罗等人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以及社会契约等理念,其中也包含有社会和谐的思想。到了19世纪,圣西门、欧文、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猛烈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带有乌托邦性质的和谐社会构想。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没能找到实现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和可行道路,他们对和谐社会的设计只能流于空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全面深刻地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论述了关于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资本主义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矛盾和难以避免的危机,无法实现真正的和谐,只有在社会主义取代了资本主义之后,才可能进入真正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包括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他人(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不同的方面。

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应该是在充分汲取古今中外“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扎实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审美与休闲:和谐文化的集中体现

和谐社会是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维度于一体的社会。政治文明体现在体制日益完善,社会政治秩序不断优化;物质文明体现在经济持续发展,民众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精神文明则体现在文化日益繁荣,并能落实到人的精神层面,使民众的文化生活品质和生存境界得到切实的改善与提高。审美与休闲主要属于精神文明的维度,是和谐文化的集中体现。

在东西方美学史上,和谐都是一个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美学范畴。在我国,“中和”思想起源很早,产生于远古时代的太极图就是体现中和美的范本。后来儒家提出“中庸”的思想,墨家注重义与利的统一,道家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法家则主张个体行为与社会功利的协调一致。诸家思想虽各有特点,但都对上古“中和”思想有所继承,都认可个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在西方,自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的和谐关系来论述音乐的审美特征,并进而论述天体和整个宇宙的美开始,以和谐为美的观点持续了两千余年,不仅影响到近现代西方的美学思想,还影响到当代的生态美学和科技美学。虽然中西文化中都有以和谐为美的传统,但儒家思想长期占正统地位的传统中国文化更多地侧重于人际关系和整个社会的和谐,起源于古希腊的西方传统美学则更多地侧重于形式元素关系的和谐。只是到了近现代以后,中西方思想家们才开始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社会)和人与自然等相和谐的角度全面地、多方位地考察和谈论和谐之美。

从同以追求自在、自由的生命体验为最根本特征的角度来讲,休闲与审美内在相通,甚至可以说具有同一性。中国传统休闲文化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所追求的大多是一种宁静和谐的休闲体验,一种优美或曰优雅的审美化生存状态。然而和谐并不必然与宁静和优美为伍,在以动态为休闲之主要特征的西方休闲文化中,和谐同样是一个核心概念。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特米哈赖曾对人的休闲心理进行过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畅”(flow)的概念。所谓“畅”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从心理层面来讲,“畅”意味着意识的和谐有序,即“没有脱序现象需要整顿”。能带来“畅”之休闲体验的,不仅有静态的休闲方式,也包括动态的休闲活动。信奉“生命在于运动”的西方人推崇动态、激烈的休闲活动(其中有些具有相当的冒险性和刺激性,如攀岩、蹦极、冲浪、滑翔、跳伞等),人在其中体验到的往往并不是宁静的美,而是与之相对的(体育美的)崇高。然而,康德指出,崇高与和谐并不是对立的,它同优美一样也能产生和谐,因为“这个判断本身在这里仍然只是停留于审美上,因为它并不把一个确定的客体概念作为基础,而只是把诸内心能力(想象力和理性)本身的主观游戏通过它们的对象而表象为和谐的”。总而言之,休闲审美的本质在于自由的体验,无论是静态的休闲,还是动态的休闲,也无论是静态休闲带来的美感体验,还是某些动态休闲带来的崇高感受,都可以是属于“畅”的最佳体验,也都内在地蕴涵着(心灵的)和谐。

和谐美的本质在于协调有序。和谐社会是一个全体民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序社会,也即是美的社会。作为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类生活与关系的共同体,社会是由人建造出来,而人懂得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以求得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类的建造,无论是建造有形的产品,还是建造社会制度与秩序,也无论是对于自然的改造,还是对于人自身的改造,都蕴涵对美的追求,用马克思的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于美的追求的结晶”。社会的和谐之美体现在多个方面:既有社会成员自身的人格之美、道德之美,也有社会运行的秩序之美,还包含着人化的自然之美。

构建和谐社会能为审美和休闲提供必要的条件。只有物质生活和社会秩序有了相当程度的保障,人们才可能并愿意去追求精神层面的审美与休闲;也只有在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和人的内心世界已经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人们才可能在休闲中与对象形成审美关系,获得审美享受。反过来,审美与休闲对构建和谐社会也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经济学家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体验经济和大审美经济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提倡“日常生活审美化”,积极发展休闲,无疑具有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等现实的社会功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成。但更为重要的是,审美和休闲作为精神文化活动,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精神基础。席勒说过,“只有审美趣味才能把和谐带入社会,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建立起和谐”,而审美趣味产生于“游戏冲动”,即人的自由创造的审美活动。休闲、审美通过锻炼和培养人的审美心理能力,引发和塑造人的审美情感,促使人们养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推动社会和谐程度的不断提升。

(三)幸福:审美、休闲与构建和谐社会共同的目标指向

幸福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然而,幸福到底是什么?千百年来,无数哲人智者乃至平民百姓都试图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并给出了成百上千种不同的幸福定义。虽然对幸福的界定并不统一,但人们一般认为,幸福与快乐是分不开的,而且这种快乐不应该是转瞬即逝或者会带来某些严重后果的快乐。莱布尼茨和霍尔巴赫都曾明确指出,幸福就是持续的快乐。现代心理学认为幸福就是“人们对于生活状态的正向情感认知评价”,就是主观幸福感。显然,无论是把幸福界定为持续的快乐,还是将其认作主观幸福感,都是认为幸福并不依赖任何外在的客观标准,而是来自于人们内在的心理感受。对幸福的这两种界定都是建立在体验论的基础之上,可谓异曲而同工。

人们进行审美和休闲,从根本上说,都是出于对幸福的追寻;或者说,审美与休闲共同指向人的幸福。审美和休闲都具有愉悦性,能带来快乐的心理体验,而快乐体验正是幸福感不可或缺的基本成分。契克森特米哈赖将其“最佳体验”理论建立在“畅”概念的基础上,其所谓“畅”,正是一种人沉浸于其所从事的活动中并感到极度快乐的状态,是心灵对于幸福的领受。审美和休闲又都带有一定的超越性,即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以追求实用功利为特征的日常生活意识的超越,因而其所带来的愉悦感属于较高级的精神享受,较之物质欲望的满足带来的快乐更为丰富和深沉,也相对较能持久,因而与幸福的关系更为密切。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越是低层次的需求越基本,求得满足的欲望也越强烈。然而,就带给人的幸福感来说,则越是高层次的需求带来的幸福感越强。因为低层次需求虽然也能带来快乐,但这种快乐往往随着需求的满足而消逝,并非真正的幸福。审美和休闲满足的都是人的较高层次的需求,故而更有利于幸福感的获得。

审美和休闲还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指向幸福。幸福体现为人的“基本需求”和“根本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基本需求”是人的生存需求,“根本需求”则在于实现人的潜力和可能性,在于发展和完善自身。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设想,包括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审美和休闲本身就体现了人的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有利于育成健康高雅的趣味与和谐完善的人格,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人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个体与自我和他人(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不仅如此,社会性、大众性的审美与休闲活动还直接为人们创造了大量的交往机会,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社会关系。因此,审美和休闲能通过满足人的“根本需求”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增强人的幸福感。

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增进民众的幸福。目前,很多国家都创设了用以衡量民众幸福感的国民幸福指数,每年对该指数进行调查统计并公布于众。中国也在酝酿之中,拟将其作为评价和谐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依据体验论幸福观,幸福感体现的是民众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状况的一种主观体验,而我们所要构建的“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也无非是为了使民众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很好的满足,使民众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幸福感的内在涵义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幸福不仅是审美和休闲的目标指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

二、审美、休闲与身心和谐

(一)身心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前提

人既是社会的存在物,也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身与心的结合体。身心和谐是指人在生理和心理上达到一种融洽、和合的状态,体现为人的生理组织、身体机能和心理活动之间的和谐,以及心理活动与人的言语行为等的和谐。身心处于和谐状态的人既有健康的体魄,也有健全的人格和饱满、稳定的精神状态,能乐观而理性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不仅如此,身心和谐的人还具有体验现在的能力,能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好、感受美好,获得激动、愉悦的幸福体验。

人的身心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他人(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身心和谐就是人与自身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同时,人与他人(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须以人的身心和谐为基础和前提。

只有处于身心和谐的状态,人才可能对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对自己在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有清醒的认知,才可能以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度参与到社会关系的营建中去。斯宾诺莎曾经说过:“人要保持他的存在,最有价值之事,莫过于力求所有的人都和谐一致,使所有的人的心灵与身体都好像一个人的心灵与身体一样,人人都团结一致,尽可能努力去保持他们的存在,人人都追求全体的公共福利。”也就是说,在社会个体身心和谐的基础上,不同的社会成员可以通过思想、感情和认识水平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与促进,逐步产生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形成整个社会共同的心境和价值追求,使社会从整体上达到和谐的状态。

身心和谐还有助于使人认清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以一种更加亲善、理性的态度对待自然。马克思曾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因此,从人作为一种精神性存在的角度来讲,自然与人的关系是一种放大了身心关系。这种关系的失调从根本来说导源于人自身的身心关系的失调。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贪欲,不顾后果地向自然索取,导致资源开采过度和环境破坏。为扭转这种局面,首先应该从治理人的身心关系入手。只有当人理性地克制了其内在物欲,恢复了对自然的精神依恋,才可能以正确的心态去善待自然这一“人的无机的身体”,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改善与自然的关系,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身心失调:当代人的生活之累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和社会关系的不断复杂化,身心失调已经是相当普遍的问题,成了当代人的生活之累。身心失调在生理上的表现主要是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灰色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慢性病的潜伏期。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检查、诊断患有疾病的人也只占20%,其余75%的人均处于亚健康状态。我国卫生部对10个城市的工作人员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总人群的比重高达48%。在精神和心理方面,身心失调主要表现为:精神出现空虚,体验不到生活的意义;人格出现障碍,无法正确地对待和处理自己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情绪出现失调,常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人的身心原不可分,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生理的失调可能引起精神和心理层面的失序,精神和心理的危机也常常对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在当代,人们普遍信奉自由的生存方式,且多将自由理解为对物质财富的无穷追逐和贪婪攫取,理解为对商品的自由消费。这种追求物质财富的自由观极易导致人性的异化和意义的缺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逐物欲望总是在被不断地刺激和开发,人们往往在物欲中迷失了自我,沦为物的奴隶。无穷逐物的人最终将发现:对物欲的追求并不能为之带来真正的幸福,反倒会使他感到身无所安、命无所立,丧失了心灵的安宁、平和与幸福。自由地消费商品非但不能填补人生的空虚,反而可能加重人的意义危机,使人产生“形而上的焦虑”。

相比于人生的意义危机所导致的“形而上的焦虑”,人格和情绪失调带来的心理上的问题则要具体得多。人格是人的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其健康和稳定有赖于人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人格出现障碍的人容易表现出性格偏激、行为异常,无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人格失调也容易使人沾染各种不良习气,是家庭暴力、社会危害的重要源头和成因之一。人格失调的人还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然而焦虑实乃是一种时代病──在我们这个高度重视速度和效率的时代,大多数人(包括人格健全者在内)都难以完全避免这一负面情绪的侵袭。对不善于调理自己情绪的人来说,焦虑可能会成为其挥之不去的心头阴影。频繁、持久的焦虑极易引起和加剧人的健康状况的下滑。不仅如此,长期的心理焦虑还可能导致或加重人格障碍。严重的焦虑症患者甚至可能走上自杀之路。据报道:在中国,每年有27.8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八人自杀未遂。专家分析认为,不少人之所以选择自杀,是因为焦虑感和抑郁感超出了其心理的承受能力。自杀现象频发,显然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不合。

(三)审美与休闲对身心失调的疗治

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与此同时,民众的身心健康也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而存在,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从事审美、休闲活动,能将人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中暂时解脱出来,解除人的身心疲劳,使人摆脱亚健康状态,获得快乐、幸福的心理体验,并能以旺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再次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马克思认为,人在余暇时间的活动分为两种:一是休息和娱乐等普通活动,二是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高级活动。法国社会学家杜马哲迪尔也曾指出,休闲包括三个密不可分的部分,即所谓“休闲三部曲”:放松、娱乐和个人发展。休息、娱乐、放松都是对工作、学习等导致的身心紧张状态的舒解,是压力的释放或转移,是对身心和谐的复归,是休闲最基本的功能。审美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娱乐。但不同于对人的身心和谐会产生破坏性影响的消极娱乐(如嗜于饮酒、赌博、吸毒等),审美是一种积极、高尚、高雅的感性精神娱乐,因而也能起到调剂生活、放松身心进而促进健康的作用。

审美和休闲不仅具有放松身心的功能,能使人解除精神与身体上的疲劳和紧张,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找寻和确立生命的意义,使人解除“形而上的焦虑”。如前所述,所谓“形而上的焦虑”乃是一种迷失了生活的方向、感觉不到人生之意义的精神上的生存危机。这种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将自由作为人生的目标并视自由为物欲的满足。要克服“形而上的焦虑”,就必须重新审视人生存的意义。我们并不反对人应当追求自由的生存方式,但将追求自由仅仅理解为对物质商品的追逐和消费则是我们不能赞同的。诚然,人的自由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保障,但过分逐物不仅不能带来真正的自由,反而会使人陷入物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泥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审美和休闲恰恰能满足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自由是审美体验的根本特征之一。审美体验的自由建立在超越实用功利的基础上,如黑格尔所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休闲的本质也是审美,同样能带来超功利的自由体验。有学者提倡人们应该追求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优雅生存”,以取代原有的以自利性、物欲性、贪婪性、异化性和破坏性为特征的“自由生存方式”。在我们看来,人们通过审美和休闲能体验到精神上的自由和满足,审美化、休闲化的生存方式就是“优雅”的生存方式,是“诗意地栖居”。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审美和休闲是克服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因为人们通过审美和休闲能找寻到生存的意义,回归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审美和休闲还具有丰富情感、健全人格的功能。人的身心和谐离不开健全的人格。作为人的心理特征的总体结构,人格是“知、情、意”三种机能的统一。“知、情、意”即认知能力、意志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或曰审美能力)。对一个健全的人来说,这三种机能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格结构。在当前,“日常生活审美化”已成为势不可挡、日益壮观的社会潮流,尤其是随着全民有闲时代的来临,审美正通过休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通过休闲审美,人们能体验到超越现实物欲的精神自由,建立并丰富人格中“情”的维度。审美能力或情感体验能力的提高对人格结构中的其他两种机能也能产生正面促进作用。在休闲审美的精神实践中,人的情绪、感知、想象、理解、意志等诸种心理能力都被调动起来,以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的方式进行统一的演练;在其中每一种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又不致妨害整体的和谐。主体通过这种演练,可以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使感性与理性、美与真善得到高度融合。体现在具体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善于休闲、具备良好审美能力的人往往能快速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能从容不迫地应对生活的种种挑战,能敏锐地发现并体验生活之美好,能积极地悦纳自我、欣赏自我,能真诚地尊重他人、善待他人,能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人、感染他人,从而促进民族整体人格的健全与和谐。

三、审美、休闲与人际和谐

(一)人际和谐: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用马克思的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是人的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产物;社会和谐的直接表征就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当代西方哲学提倡回归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乃是一个人际关系的领域,是一个交互主体性的世界;正是个体间的交互作用造就了生活世界。和谐社会的理想状态是社会成员的交互主体性和谐,体现为一种主体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接受、相互影响、互惠互利、平等和谐的交往状态。

人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作为社会的人,个体自身的和谐(身心和谐)只有在社会之中才能得以实现并表现出来。身心和谐要求人的各种基本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而这些需求的满足都是在社会中实现的。尤其是较高级的交往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更是离不开对与他人结成的社会关系的依赖。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和谐)也有赖于人际和谐。只有人与人之间能达成善待自然的共识,并相互配合,采取协调有力的措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可能得到彻底改善。

人际和谐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辩证统一。从共时性的角度看,人际和谐是一种社会成员相互依存、协调共处的相对静止的社会状态;从历时性的角度看,人际和谐则表现为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优化,表现为一个不断化解矛盾、减少摩擦的动态过程。构建以人际和谐为核心的和谐社会也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永无止境的过程。人际和谐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要素,也能为和谐社会的动态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支持。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尽管我们并不认同这一说法───因为从根本上说,人际关系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我们也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社会生产力能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荀子·王制》中说:“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如果人与人之间能互尊互爱、互谅互信、互帮互助,人们就能处在一个温馨和睦、友好亲善的环境中,小至个人、家庭,大至社区、单位、行业、社会,都能激发出最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整个社会就能充满朝气和活力,不断地从较低级的和谐走向较高级的和谐。

(二)审美与休闲:人际社会的诗化剂

随着全民有闲时代的来临,日常生活休闲化正日益成为人们当下的生活现实。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审美景观,“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渐已蔚为壮观。这两股趋势的合流,便是审美精神被贯注到休闲中,于是休闲即是审美,审美即是休闲,人们通过休闲的生活方式达到审美化的生存境界。休闲化、审美化的生存是一种优雅的生存,是一种“诗意的栖居”,这种生存方式和境界既是社会和谐的表现,又能起到消弭社会矛盾、融洽人际关系的诗化作用。

传统意义上的审美以艺术审美为中心,强调的是审美主体对客体的静观。现代休闲审美则突破了传统审美的艺术中心论,它虽然也要求主体做到心无羁绊,对世俗功利保持一定的超越态度,但却并不拒绝“参与”。许多休闲方式都需要不同主体的参与,而不仅仅是在一旁作冷眼静观。人们在参与中交往、在参与中互动,在参与中以自由的实践对待他人。通过人们的“参与”,社会和谐所需的“礼”被逐步培养起来。和谐社会理应一个重“礼”的社会。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荀子也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当然,我们今天提倡的“礼”不同于孔子、荀子所提倡的封建之“礼”,而是扬弃了传统礼仪、注入了现代内容的建立在人本主义基础上的“礼”。这样的“礼”体现的是对人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对和谐秩序的自觉的遵守,是一种新时代的社会美。作为一种主体间的态度和关系,“礼”的习得与养成离不开“参与”。休闲、审美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和空间。通过参与性的休闲和审美活动,在个人可以学礼、知礼、守礼、行礼,以养成彬彬有礼的人格气象,在社会则可树立和传扬重“礼”之风,重铸礼仪之邦的文明风采。

人际关系的矛盾多来自因私欲而引发的功利计较。而在休闲、审美中,支配人的不再是物质性私欲,而是席勒所说的诗化的“游戏冲动”。处于“游戏冲动”中的人具有超越、自由的审美精神。经历过“游戏冲动”诗化的人,往往能积极、愉悦地融入到群体活动和组织行为中去,能自觉地参与营建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同于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分工关系和物质交换关系,人们在休闲和审美中结成的是一种情感关系。由于情感关系是建立在“游戏冲动”的基础上,如席勒所说,它能将出之于感性物欲的“感性冲动”和出之于意志法则的“理性冲动”完满地结合起来。因而,通过休闲审美的情感涵育,人性中肮脏、卑污的成分被涤除,人的非理性的物质私欲得到消融,人也不再汲汲于对实用功利或效用的理性算计,而是能自由舒畅地徜徉于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能自然、顺利地过渡到道德关系,因为审美意识超越了并包含着道德意识,善是美的必然结论。审美和休闲通过对人的情感的涵育,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道德水平,进而促进人际间的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内在地蕴涵着对人的道德要求。审美、休闲所孕育的情感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爱的关系,它能促使人产生“民吾胞也”的情怀,能使人超越个人中心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使人“抛弃人与人是兽性关系的自然主义理解和‘他人是地狱’的灰暗的存在主义理解,建立人与人是平等友爱的伙伴关系的人道主义理解”。审美和休闲可使人情感丰富、人格健全。 情感丰富、人格健全者不惟善于处理与自身的关系以保持身心和谐,往往也能对他人的各种需求保持灵敏的觉察和友善的理解,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并在人际交往中处处体现出利他的精神。在全民有闲的时代,应该大力提倡普及审美化的休闲方式,使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都能拥有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都能具备高尚的情操,如此则可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形成融情感关系和道德关系为一体的“爱”的关系网,营构出“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氛围。

四、审美、休闲与天人和谐

(一)天人和谐:人类绿色的精神家园

在早期的人类观念中,人与自然往往被看作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并不存在像今天一样的紧张关系。先秦时期的儒家就有天人相通的思想。虽然这种看法主要是从心性论的角度作出的(儒家所谓的“天”多指“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并非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但儒家的某些论述,如《中庸》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孟子的“仁民爱物”等,仍然包含有人与生态自然和谐一致的意思,只是尚不太直接和明朗。道家在这方面的态度要明确得多。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也指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明确表达了人对宇宙自然的归宿感与融合感。古代西方哲学家则有“大宇宙”和“小宇宙”的理论。“大宇宙”指整个自然界,“小宇宙”指人;大小宇宙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大宇宙”照耀着小宇宙,“小宇宙”反映着大宇宙。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认识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与这种猜测相对应,古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也以依顺为主,不太重视对自然实施主观能动的改造。

近代启蒙运动以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类中心主义逐渐成为主流,取代了原始的天人和谐的观点;自然不再被人们视为应该亲和对待的温馨家园,而是成了独立于人、仅仅为人提供服务的工具性存在。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支配下,凭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空前强大的能力,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掠夺、征服和奴役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然而,伴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各种生态危机也接踵而至:能源和资源渐趋紧张,大气和海洋污染严重,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频发……用恩格斯的话说,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自然都报复了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会使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和加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将会使人类陷入无休止的利益冲突,最终导致人类社会出现全面的不和谐。

为克服生态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社会不和谐,必须改变占主流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为此则须对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这一奠基性工作是由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出色地完成的。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人与自然互为对象、互为中介:人以自然为对象表现自身的生命本质;人也作为自然的对象表现自然的生命本质。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主体对象化(外化)为“物态性”的客体,客体对象化(内化)为“人态性”的主体。此即所谓 “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人与自然的这种双向转化表明:人在自然之中,自然也在人之中;人与自然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的这种一体性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产生了异化:人对自然采取了单纯占有和征服的态度,“一切肉体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而反过来,自然也不再是人的自然,而是“作为敌对的和相异的东西”同人相对立。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扬弃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公有制社会,才有可能克服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异化,实现“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20世纪的新者、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在阐释马克思著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自然”的理论。马尔库塞认为:把自然界当作解放的领域,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中心论题;解放自然是解放人的手段。而解放自然的首要前提,是把自然界看成“它的真实样子的主体”、“生活于共同的人的宇宙中的主体”,而不是看成“男性原则”统治下的客体。只有以这种主体间的态度对待自然,与自然保持平等的伙伴关系,才可能将“商品化了的自然界,被污染的自然界,军事化了的自然界”解放出来,使自然恢复其本性并实现其合法的潜能。马尔库塞(以及后来在西方出现的生态学者)的理论,连同马克思本人的科学分析,为现代社会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关系,摆正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对我们今天克服生态危机、实现天人和谐具有非常积极的启示作用。

(二)审美与休闲的生态智慧

对于如何实现自然的解放,马尔库塞开出的药方是“审美还原”。“审美还原”原是黑格尔提出的一个概念,又称“艺术还原”,指的是艺术使对象摆脱偶然性和压抑性,把对象还原到展示出自由与满足的状态。马尔库塞借用“审美还原”这一概念,旨在恢复艺术的技术合理性,通过创造一种艺术化的新技术,将人和自然从破坏性的科学技术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具有“新感性”的人,使自然恢复其主体性地位。马尔库塞所设想的这种新技术是否可能姑且不论,其通过审美介入来解决生态问题的思路却是极可借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缘于人对自然采取了单纯的实用功利的态度。在人和自然之间构建一个超功利的审美的维度,正可以削减人们对大自然急功近利的心态,使人们认识到自然“除了有用之外还能如此丰盛地施予美和魅力,因此我们才能够热爱大自然,而且能够因为它的无限广大而以敬重来看待它”。这种对待自然的审美的态度,也可以说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态度。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天人合一”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有所不同,它不是人对自然的消极依顺,而是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在人的对象性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在较高的程度上通过双向的对象化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要与对象产生审美关系,就不能与之保持过远的距离。休闲正可使人与自然产生亲密接触,从而激发起人欣赏自然、归依自然的情感。“休”、“闲(閒)”二字的本义分别是人“倚木而休”、“门中望月”,象喻着休闲是人与自然物象的合一。中国古人最为崇尚的休闲境界就是徜徉在自然的怀抱中,体味“天人合一”的无穷妙趣。庄子有“与天和”之说,宋代吕惠卿注:“无为而与天和,……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乐即是自然之乐,是人对天地之无言大美的沉醉。陶渊明有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写一种从容潇洒的闲情雅趣,这两句诗被王国维标举为诗家最高境界——“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陶诗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天人合一”、彼此不分的高渺意境。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自然不仅是人的“闲身”的寄托之所,更是人的“闲心”的寄托之所。“闲心”即摆脱了是非功利的自在、悠然、洒脱、空灵的心态。“有了闲心,就有审美眼光,就能发现生活中本来的美”;有了闲心,就能够感受到自然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带来的无穷乐趣。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除了要有审美的维度,还需要有伦理的维度。人类应该认识到大自然除了经济价值之外还有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应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短视的实用功利主义,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广博的胸怀“泛爱万物”,自觉地尊重自然、呵护自然。亲近自然的休闲方式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态伦理意识。审美意识可顺利、自然地过渡到道德意识。“天人合一”的审美体验往往能激起人泛爱天地万物的情怀,赋予人道德的高度,一如康德所说,“对自然的美怀有一种直接的兴趣(而不是具有评判自然美的鉴赏力),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善良灵魂的特征”。不仅如此,通过在休闲中接触自然、观察自然,还能丰富人们关于自然的知识,有利于形成对生态环境状况以及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责任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从而促使人们积极采用环境伦理去规范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提倡、普及良好的休闲方式有利于减轻自然的压力。马尔库塞曾经指出,浪费性的生产和消费是引起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本原因。他说:“通过浪费和摧毁变得更加富有、强大和美好,它减轻了一大部分人的生活负担,它巩固了人对自然的统治,一句话:它的非合理性作为理性而出现。”休闲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向对这种非合理性进行矫正。一方面,休闲的增加意味着劳动的减少,从而能对生产的盲目扩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良好的休闲方式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而不把对物的消费视作幸福的代名词,因而减少了对(最终以自然资源为原料的)商品的依赖。事实上,鉴于自然生态价值的无比重要性,是否有利于减轻对自然的压力可以成为评判一种休闲方式合理与否的直接依据。虽然现代休闲大多与消费相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越奢华这种休闲方式就越可取。良好的休闲要求将外物的消费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把重点转向人的内心体验。亲近自然的休闲一般都能满足这种要求。如果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视作一种消费,则此种消费“实际上是一种对自然摒弃物质欲望的纯粹精神消费,人们所消费的只是自然的外在的合目的性形式,而非其内在的满足感官欲望的物质内容”,因而和一般的物质性消费有着截然的区别,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休闲方式。

合理控制物质消费的休闲也可以说就是简单的休闲。休闲并不一定要大量地、浪费性地消费外物,它可以既相当简单又不失其丰富性与趣味性。中国古人素有崇尚简单休闲的传统。孔子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道家则极力提倡“无欲”、“去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记》中介绍了大量高雅的休闲方式,却也并不提倡奢华,而是往往以所费不多为前提。比李渔稍晚一些的名儒陈遇夫则有言:“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指,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他所列举的这些高雅的休闲方式可以说都是相当简单的,无须凭借昂贵奢侈的消费。为缓和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我们应该从中国传统休闲文化中汲取智慧,大力提倡简单的休闲。当然,借鉴传统并不意味着对现代的彻底排斥。在即将步入体验经济时代的今天,以产业的方式发展休闲已成为大势所趋,休闲与消费的关系将变得愈益紧密。在此背景下,我们一方面应该借鉴古人的智慧,提倡简单的休闲消费,自觉抵制消费主义的诱惑;另一方面,在发展休闲产业时应该尊重自然生态,在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环境等方面尽量“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以确保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不致因休闲消费而遭到破坏。

参考文献

[1] (清)孙诒让著.周礼正义(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民国四十四年万有文库本.

[2] 孙中原.和谐源自音乐[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8月11日.

[3] 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三卷)[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 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第381册[M].商务印书馆馆民国二十八年版.

[5] 刘俊英.庄子和谐观对现代人的启示[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6] 孟庆祥.关德民等译注.庄子译注[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7]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8]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 李忠尚.第三条道路?───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研究[M].学苑出版社,1994年版.

[10] 申扶明.生态美育的时代意义[J].美与时代,2009年第7期.

[11] 章士嵘.西方思想史[M].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9月版.

[12] 宋德勇.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求实,2006年第1期.

[13] 曹利华.中国传统美学体系探源[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4] 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三卷)[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5] [美]米哈里·契克森特米哈赖.幸福的真意[M].张定绮译.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16] 李一新.论体育美的崇高[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7]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版.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9] 陆一帆.爱美名言与轶事[M].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0] [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1] [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M].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22]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M].商务印书馆,1963.

[23] 奚恺元,王佳艺,陈景秋.撬动幸福[M].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24] [美]米哈里·契克森特米哈赖.幸福的真意[M].张定绮译.中信出版社,2009.

[25] [美]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6] 张玉方.幸福: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活指向[J].天府新论,2010年第1期.

[27] 李炳炎,向刚.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内涵和逻辑[J].改革与战略,2010年第5期.

[28] [荷]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9] 杨占清.认识亚健康[J].健康,2010年第4期.

[30] 马炜筠.略论我国自杀现状和干预体系的建立[J].江南论坛,2007年第5期.

[31] 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2] 薛富兴.美学三题[J].思想战线,2004年第1期.

[33] [德]黑格尔.美学(第2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4] 江畅.和谐社会与优雅生存[J].哲学动态,2005年第3期.

[35] [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36]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7] 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 曾繁仁.论美育的现代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3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版.

[40] 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4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42]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