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民办高校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这不仅是民办高等教育制度重建和组织认同度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三十年来,民办高等教育以办学规模扩张快、影响范围广、体制创新程度高引起社会各界的瞩目。但民办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态势是与自身纵向比较的结果,如果从横向来看,无论是机构数量、办学层次还是招生人数,与同时期的公办高等教育发展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优质民办教育资源仍然匮乏,民办教育处于弱势、从属和补充的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这与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深层矛盾密不可分。
(一)国家政策支持与专门立法欠缺滞后之间的矛盾
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态度总体而言经历了从限制否定到支持鼓励的转变。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确认民办教育的合法地位,允许社会力量举办教育事业;1997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颁布,初步建立了民办学校审批制度、办学许可证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等;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提出民办教育举办者可以从办学投资中取得“合理回报”,民办教育的立法取得重要进展。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大力支持民办教育。虽然国家和政府部门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但从整体来看,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度的出台和执行仍滞后于实践。往往是现实中出现什么问题,就制定什么法规,缺乏教育法规制定的统筹规划性和前瞻性。此外,已有的法规中限制性规定过多,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对办学主体的规范意义和实际指导意义有限。民办教育立法滞后还体现在地方民办教育政策的衔接性不够上。种群生态理论认为在组织的进化过程中,组织种群的形态受到环境影响,并且趋向与环境保持一致,环境的多样性会造成组织的多样性。我国民办高校的多层次、多类型发展,正是环境多样性造就组织多样性的有力体现。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学龄人口、教育水平、办学环境差异较大,地方对民办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力度不同,这些因素都对各地民办教育的发展产生作用,影响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模式和质量。因此,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呈现出严重的地域不均衡特点,出现了以陕西、浙江、广东为代表的民办教育现象。真正理想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应当是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教育法规、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教育规章相衔接,错落有致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而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缺乏可操作性的地方民办教育配套发展政策和措施,这也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
(二)政府管制与民办高校办学自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中,政府在高校的办学准入、资源投入和成果分配上长期以来居于主导地位,对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招生规模、学制设立、学费标准和学位授予等方面都进行了严格规定,二者的关系也显著体现为政府本位。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适当的政府管理对高等教育坚持教育事业方向、保障教育质量标准和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政府却是集多重角色为一体,在高等教育的管理上出现缺位、越位现象,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直接干预较多,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较大的政策环境风险。随着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高校的自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但面对民办高校发展的实际所需以及民办高校投资主体的特殊性,其落实的程度和范围还远远不够。虽然国家1998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2003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并将其界定为法人财产权、招生权、教育教学权、学生管理权以及教师聘任权等。但对事关民办高校发展关键的招生自、学费定价权、专业设置权和学位授予权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办学特色是民办高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而宽松的办学环境和办学自的落实则是实现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现实基础。以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例,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初期,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较多的实质性支持,对学校的行政干预较少,为当地的民办高校营造了较好的发展环境。此外,从2012年起,陕西省政府每年还设立3亿元的专项资金来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宽松的办学环境和优良的竞争态势促进了民办高校在这一地区的蓬勃发展。
(三)教育资源配置不公与民办高校筹资渠道狭窄之间的矛盾
资源的获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大学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从资金来源的性质来看,当前我国高校资源获取的途径主要有财政性教育资金和非财政性教育资金两大类。国家财政预算内拨款是政府进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也是大部分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大约占到整个高校资金来源的50%。当前,我国政府主要从公办高校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资源配置,国家的财政性教育事业费未能惠及民办高校。对于公办高校,政府在资金投入、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办学经费等方面均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而对于民办高校,在支持力度上就大打折扣了。到目前为止,我国国家教育财政基本为公办教育所独享,只有少数民办高校享有有限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我国民办教育基本上是民间全资的教育。高校非财政性教育资金主要有学费、贷款、社会捐赠、校办产业和经营收益用于教育的经费。虽然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但囿于政策吸引力和民办高校的自身实力,民办高校多方位筹集资金的能力受到诸多制约,民办高校筹资渠道狭窄成为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瓶颈。近年来,高校的办学成本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学费上涨的空间却十分有限。社会捐赠也多是流向综合实力强、社会声誉高的公办高校,我国的民办高校办学历史不长,获得社会捐赠的数量和范围都无法与公办高校媲美。此外,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民办高校也无力与公办学校竞争。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500亿元。据调查,95%的公办高校都有贷款。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相对于公办学校大规模银行贷款而言,民办学校获得银行贷款就困难多了。民办学校不仅在贷款的渠道上还不太畅通,而且不能享受优惠,必须有相应的抵押和担保。这与《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同等法律地位精神相冲突。因此,财务和经费筹措问题已成为困扰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民众高涨的高等教育需求与价值认同障碍之间的矛盾
民众的高等教育需求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截至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7%,在校生超过3000万人,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中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后大众化时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而从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轨迹来看,发展私立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带给个人的收益是多方面的,极大地影响着个人的职业发展、精神追求和社会地位。而且这种收益还具有溢出效应,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着多重影响。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状况下,我国民众中潜伏着对高等教育的巨大有效需求。中国高等教育现有规模与民众对高等教育的总需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也为民办高校今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对于民办高校,许多人内心深处存在一种价值认同障碍,对民办高校持怀疑和排斥态度。价值认同与否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但本质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这固然与我国长期以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下的公有制文化密切相关,但这种价值认同障碍与民办教育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分不开的。例如,民办教育普遍存在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制度建设问题等。
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矛盾的破解之道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满足了市场对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民办高校的市场化运作和管理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因此,市场竞争的最大动力来源于民办高校,只有构建公平竞争的生态环境,建设足够规模和足够强大的民办高校,形成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战略格局,才会有真正意义上健康繁荣的教育市场。为了化解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进一步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发展,需从政策制度、内部管理、评价体系等三大方面入手,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优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完善教育资源配置体系
创设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当务之急是在政策层面上尽快消除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差距,用前瞻性的眼光和思路统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将制定扶持性政策与完善规范性政策并举,通过政策的引导和实施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和规范作用。将有利于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以法律文书的形式稳定下来,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成绩,提高民办高校办学积极性,同时立法杜绝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需要结合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进一步细化相关政策,建立一个自上而下、政策配套、结构完整,具有地方性和可操作性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同时,明确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功能,减少微观层面的行政干预,落实民办高校办学自,尊重各高校的自主法人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政策性风险。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应体现公平和效率并举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民办高等教育财政支持体系。建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基金,资助一批具备较高办学质量、较好办学口碑的民办高校的发展。实施“民校办名校”的发展策略,将政策激励和经费资助相结合,鼓励民办高校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举办高层次的优质教育,激活教育市场,并以此带动整个民办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加强民办高校的校本经营与管理,实现公益性与营利性的有效平衡
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对效率的追求,必然更加关注市场和社会的教育需求,在适应性和创新性方面比公办高校有更大的积极性。与我国公立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内部管理的特点是非常显著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校本管理。具体表现在学校独立的领导体制、精干的管理机构、先进的经营理念上。民办高校一般以独立的校长负责制为主,许多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际上也是独立的校长负责制,保证了民办高校决策与管理的高效性。民办高校的管理机构也主要围绕人才培养工作而设置,因岗设人,力求精简,管理成本较低,工作效率高,对市场尤其是消费者的需求反应灵敏,能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办学机制,因势利导地推进学校快速发展。在学校的定位、专业的设置上,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更适应市场需要。因此,民办高校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其内部管理优势,加强校本经营。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关系一直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双重性质。从其立法和功能发挥的角度来看,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具有显著的公益性。营利性则主要体现在教育也是一个产业,而且是一个特殊的产业上。教育也涉及投入和产出,也存在办学的效益和效率。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和营利性,具体体现在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上:其社会功能体现在使教育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培养出大批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赢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其经济功能体现在为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在实现学校发展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投资教育。二者既矛盾又统一,教育质量则是其公益性和营利性的有效平衡点和结合点。
(三)完善民办高校多元评价体系,建立民办高校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教育质量是一所高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我国民办教育发展时间不长,提高教育质量的特殊意义毋庸置疑,事关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只有提高到能与公办高校教育质量相抗衡的水平,其要求的一系列平等权利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民办高校质量评价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界定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内涵与外延,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有效的制度对民办高校办学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将系统的观点引入到民办高校质量评价体系中,根据办学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分类评估,分级评估,引导民办高校办出特色,使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较快地提高。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建立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是提升民办高校整体实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涉及整个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系统工程。结合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办学设施和综合声誉等三大方面的评价标准,我们可以将民办高校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细化为师资保障、物资保障和社会保障。
1.师资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实现
办学质量提升和突破的关键。民办高校成立之初出于成本的考虑,多是以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和兼职教师为主,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民办高校需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落实教师相关权利,重视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等措施建设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与此同时,加强民办高校的管理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熟悉民办教育办学规律、务实高效的管理干部队伍。
2.物资保障:资金短缺是我国民办高校发展
从客观方面看:一方面,我省近现代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例如我省最早的国立大学兰州大学在1909年建立,比国内其他省份同等高校建校时间晚10-20年;另一方面,相对滞后的经济无力支持高等教育发展。
从主观方面看:一方面,我们的观念和行动迟缓,没有积极顺应宏观经济政策增设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地质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另一方面,国家对中东部高校的投资支持力度大于西部高校,因此在资源配置方面,我省高校均低于国内其他同等院校。
加快甘肃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我省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应受当地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调控和引导。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目前对人力资源类型的要求也相应地有所调整。由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制约,长期以来,我省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也是自上而下受到政策性影响的。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相对自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日益突出。美国高等教育界学者伯顿•克拉克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角协调模式”[1],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受到政府、市场力量的影响。例如:在市场体制下,随着“市场的主导作用愈发凸显”[2],政府不再起主导作用,市场经济的效率与公平原则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这是由其经济属性所决定的。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调节的作用也在加大。因此,高校的发展应该是注重市场形式,激发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的能动性,拓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一种表现就是高校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意味着入学机会的增多,而且高等教育的内容也应当尽可能适合人们的需要。然而,学生在选择高校时往往会衡量其历史声望、地理位置、教师素质、学科建设等要素。在更加理性化的教育思想引导下,我省高校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高校在很长时期内并不是仅仅将传授知识作为其主要责任,而是将技能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研究和开发工作也格外受到重视。例如:高等院校都积极投入研发创新活动。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甘肃省高等教育系统如何改变传统观念,发挥自身在知识应用方面的轴心作用,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甘肃高等教育发展的动态平衡分析
首先,通过调查以往的教育资源分配情况,我们发现,我省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现状日益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往往流动性很大,而且人才流动性与人力资源的层次成正比,这是由人才自身对更优质的生活工作环境的向往所引起的。我省高素质人才流入发达经济区域的不是少数,令一些企事业单位陷入人才短缺的尴尬境地。多年来,我省高校都面对着人才流失这一难题。曾有数据表明我省人才的流出量是流入量的两倍。因此,用动态的眼光来看,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经济变化会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变化,而教育资源又反过来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故应调整我省高等教育资源结构,优化高等教育层次,在办学模式上注重地方特色,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以实现我省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其次,高等教育类型应与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联系。学术型高等教育与技术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定位、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高校的专业设置应当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高等教育应首先确定是培养学术型、理论型、研究型人才,还是科技型人才。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可以为我省经济进步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持。例如,兰州大学的发展定位和目标主要是“内涵提升,创新驱动,质量优先,结构调整”,增强高等教育领域“国家队”意识,走“有特色,高水平”的发展道路,注重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结构优化、总体协调等;甘肃政法学院秉承“崇德明法、弘毅致公”的校训,坚持“稳定规模,提升内涵,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和“法学创品牌,公安学办特色,法商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努力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政法公安大学迈进。从这两所高校的办学目标来看,我省高等教育已经开始向以当地需求为导向,注重高校教育资源结构优化的方向平衡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我省在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实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各个高校应当秉持先进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综合竞争力,逐渐步入“高等教育国际化”[3]的道路。发展特色办学,积极调整自身结构。
再次,我省地方高校要适度调整专业设置。总体来看,我省各个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但是,为了满足我省经济创新型发展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和输送的基地,高校应提前储备高、精、尖的人才。目前,我省各高校所培养的大部分学生在刚就业时还不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还不能完全应用。因此,推进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就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根据岗位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年度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提出新增43个专业,例如:风能与动力工程、材料物理、采矿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工程及自动化、土木工程、安全防范工程、景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交通运输、国际商务、资产评估、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此通知还提到撤销32个本科专业,保证教学质量的相关事宜。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还要充分考虑我省教学质量、资源占有及资金投入等方面的现状,如果盲目设置专业、建设学科,那么教学质量、设备仪器、图书资源等都很难得到保障,最终只能导致我省高等教育生态发展承载力达到极限,甚至破坏教育生态环境。
结束语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四大功能 生态文化
一
尽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在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表现不尽相同,但是大学总有其普适的发展规律,即以人为本、文化多元、协同并进。这与当今时代方兴未艾的生态文明理念并无二致。自然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构成了宏大文化体系的三个层次,而生态文化是上述文化体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种至高境界,是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与生态文化的对接,强调人、自然以及社会的和谐共生、协同进步与全面可持续发展,从而营造一种天地人合一的生态文化氛围,有利于增强人与生态环境一体的认识,有助于生态观内化成主体的思维习惯并在个体行为中得到体现,从而使高等教育真正获得“生态性”发展。
在尊重个性的同时照顾到整体(系统)的利益,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是生态学所持的重要立场,也是生态文化的基础。就教育理念而言,应该以此为基础遵循个体与整体相互促进的原则,即:人际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1]。在这里,我们不妨借鉴美国的经验。在美国的大学里,人们的学习似乎不是仅仅为了获取某些看起来很有用的信息,而更多的是为了开展关于生存和世界“意义”的“人文学术”活动,关怀人的知觉、观念、信仰、情感、认知、鉴别力、公理以及一切构成“人”的条件和要素,培养具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又具有开拓、进取、创造意识、竞争和合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2]。这就告诉我们,“全面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意义至关重要,唯其如此才有希望成为一个素质全面的合格公民以及建设者。“全面发展”必然要求“全面教育”,大学应当将“人的全面教育”当作其重要功能之一[3],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途径,就是把生态意识渗透到教育体制和教学环节中去,使大学生明确人在生物圈、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清楚地认识到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从而树立生态意识,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必须强调的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是引领社会新文化的发展方向。21世纪必将是生态文化繁荣的时代,并将重构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的关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不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特别是生态文化的熏陶,增强其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崇尚和谐精神的生态文化品格[4]。须知,诸如合作精神、协同并进、生态伦理、审美体验、科学态度等的培养,不仅可以滋养大学生的心灵,而且也可以激活他们内在的精神需求,从而使之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树立远大的志向并自觉地将个人的不断完善融入国家、民族的发展之中。
二
当代高等教育呼唤生态化管理,而生态化管理的起点是富有生态意识的大学章程。任何一所成功的大学都会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制度文化,重中之重是彰显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就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而言,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管理中的“去行政化”,然而所谓的“去行政化”并非意味着不要行政管理;“去行政化”的关键是一个“化”字,即拒绝以行政指令代替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按照科研规律办事,更多地尊重专家、教授的意见,行政的角色是管理、是服务、是“保驾护航”。这就需要一种建立在同心同德和步调一致基础之上的制度文化,它具体体现为大学章程。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高校科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符合生态理念的大学章程,包括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实行以人为本的生态化管理。
生态化管理的实现与机制创新有密切联系,具有创新意识是永葆活力的表现,要发展,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就必须时刻有一种危机意识。就教学管理而言,第一,管理渠道必须在畅通无阻的前提下实现透光透明,学校有关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监督(如通过督导)等各种规章必须为每一位任课教师所熟悉,同时积极采纳来自教学一线教师的有关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总结经验,作出必要调整。第二,在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情况下,管理者必须善于并切实做到及时了解并借鉴校内外、国内外教学管理的新经验、新模式。不仅如此,由于高等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四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因此现代高等教育既不能片面强调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也不能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直接由政府管理,更不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条件下失去自我;而是要以教育家的眼光,与时俱进,树立、巩固和宣传自己的品牌“形象”;要善于及时、正确把握国际形势和国内外大学的发展趋势,在密切交流之中面向最强者,向最强者学习,与它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协作、联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共赢”“多赢”。
与此同时,既要做到常规发展,做好“常规动作”,也要做到超常规发展,做好“自选动作”。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校大学生的规模不断增加。可以说,这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综合全国的情况来看,这种发展趋势依然强劲,具体表现为办学空间的拓展,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旧有院、系(所)的重新整合等。然而如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移,却是一个更为重要和十分迫切的课题。不难想象,未来如果不毅然从质量上——包括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等综合能力上有一个根本改观,那么我们的高等教育前景将令人堪忧。从生态学上看,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即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和条件,但是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不随着变化了的形势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那么就很有可能面临丧失自己“生态位”的风险[5]。
跨越式发展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办大学犹如办企业。对一个企业而言,创新是其永葆活力的源泉之所在,甚至可以说,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大学而言,同样也需要有这种企业家精神。当今时代,信息量、知识量急剧增长,大学制度文化的创新,就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高等教育要有所突破,就要求管理者——特别是决策者善于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实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神圣使命;与此同时,也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转变其对高等教育直接进行行政干预的传统方式,改用立法、规划等方式进行政策指导,从而促进高等教育依法办学的进程。对于高校管理层来说,很大程度上需要了解和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动态,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强学校全面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主动性。
三
必须承认,现代高校乃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环境危机本质上是一场文化危机,绝非单纯的技术和经济手段能够解决,需要进行观念上的根本变革。把发展定位于符合生态文化价值观的科学原则之下,重整体、兼顾个体、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是一个值得参考的选项。毋庸讳言,目前在我国高校的教学体系中,依然存在着学科划分太细、专业太窄等现象。这些现象的长期存在,将不利于大学功能的正常发挥,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上述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建设符合生态性原则的高校环境文化。
1.强调个体精神,注重整体实现
大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荟萃场所,更是一个“共同体”。任何一个共同体都既有总体的目标,也有个体的实现。作为由各种不同学科的学者通过劳动分工而从事知识传承和创造的“学术共同体”[6],其当下的涵义更被赋予了生态学的内涵,它讲究个体与团体的配合默契,讲究整体优先。在这一生态学原则之下,一是要重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没有人会否认一个学科带头人可以激活一个学科,有时候一个学科的“异军突起”便可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二是要特别重视个体与整体的协同共进,因为无论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学科的孤军奋战,从长远来看都将是不可持续的。整体的发展优先于个体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在鼓励个体发展的同时,支持团体协作,从而达到实现整体发展的目标。
2.优化智力结构,建设师资队伍
教育说到底是一个人才问题,高等教育更是如此。新世纪的高等教育,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说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而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形成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具有合理的学历、地缘、学缘、知识、职称、年龄等结构,其中师资的地缘结构、学缘结构至关重要。这里我们可以举出德国慕尼黑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例子,在这些大学里,为了保证学术思想的不断更新,防止近亲繁殖和低水准重复,一般不聘用本校博士毕业后没有在其他地方工作过的人员。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某个系、所或研究机构在学缘上全是“沿袭不变”的话,那么很可能使其科学研究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最终扼杀创新活力。生态学原则引领下的大学制度文化,要求高校管理者要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来,把师资队伍的发展作为学校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3.提倡终身学习,适应发展要求
如前所述,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只有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就可以做到把不断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学会终身学习,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只有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才能更好地做到教书育人。西方绝大多数高校都对其教师有终身学习的要求。许多大学规定,在任教师不管从前读的是什么大学,拿的是什么学位,参加工作之后每年至少应再完成一门新学科的进修任务,并取得合格证书,然后才有继续从教的资格。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一个教师无论当前的表现如何出色,他(她)求学期间也只能在某一个专业或某一特殊领域有所探究,而实际工作中却不可避免地要常常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而且,即使以前所熟悉的专业领域也在每时每刻发生着变化,如果不紧紧追随这样的变化,就难免会落伍,落后于时代。
4.尊重教育规律,实现协同并进
协同并进是生态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这是立足于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整体(团队)的关系而论的。这也是本文所主张的一个重要观点。诚如学者们所指出的那样,“大学联合人们坚定地追求学术或科学知识以及智慧生活”[7]。从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来看,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不仅是生理成熟和认知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的结果,在这样的过程中产生并由此确立的种种人际关系,就其形式来说,可能有垂直的关系,也可能有平行的关系,可能有正式的关系,也可能有非正式的关系;就其内容与性质来说,可能有友好与互助、专制与屈从、竞争与对立等关系。由于这些关系不仅仅涉及到个体,而且也涉及到由无数个体组成的集体,而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只有学会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之上处理好种种关系,其行为文化才有可能是健康的、向上的,这也是我们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和建设者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04.
[2]Michael Oak Shot,ed.By Timothy Fuller. The Voice of Liberal Learning on Educatioin[J].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3][7]Karl Jaspers. 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J]. Beacon Press,1959.
[4] 徐文英,沈雅婕.人文视域下的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10).
[5]宣裕方.城市生态位论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26.
1、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199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04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二条等法律都对民办教育做出了法律合法化还有办学规范的法律规定,鼓励提倡社会各方面的民资力量参与到教育体系中。在法律上没有得到具体办学指引后,民资办学组织、团体就从相关的规章和政策上进行参考,从民办高等教育被法律允许到现在,已经颁布了不少相关的国家指示、通知、决定、规定等反面规章和政策文件,这些规章和政策在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规范上做到了具体化。例如,《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时规定》、《关于大量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等都具体规定了民资办学组织、团体办学的停办、变更、申请、办学宗旨、办学方向等,其中还对国家的教育系统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国家出资进行教育建设为主体,社会民资力量办学共同发展的教育模式,改变传统的国家独立办学对教育发展的限制瓶颈,《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时规定》就对民办教育在国民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并且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开展程序的有详细的规定。
2、民办高等教育法规的发展
自《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颁布标准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进入发展阶段,对公民个人、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的民资办学中的法律责任、机构解散、财务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先前宪法上对民办高等教育规范的缺陷,并且在民办高等教学上具体规定了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原则、管理在行政上的体制。民办高等教育法规由改革开放前的空白到改革开放后的出现,到2002年后的完善。2002《中国人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通过对民办高等教育在法规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对民办高等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法律上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了支持和鼓励,确立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把民办教育的办学、管理进行规范化。为了更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系统,国家在2003年还实施了《中国人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把民办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国际化,把民办高等教育限制进一步进行开放,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民办高等教育的规范发展做出了相关的完善措施,保障和规范了民办高等教育飞发展。但是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版本完善过程中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有促进效果,同时也有限制作用,例如1997年实施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就明文规定了“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对高等民办教育办学的申请提高了难道。
二、民办高等教育和相关政策法规中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等教育是以民间集资的一种形式进行国民教育的,很多是以营利性质存在的,尽管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民办高等教育存在办学本末倒置,教学宗旨不明确,我国的《管理办法法》第四十三条中明文允许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盈利模式的发展,很多民办高等学院都是以营利为目的,不重视学生的教育质量问题,同时还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为了对付相关的国家单位的检查,在教学设施、教学项目上存在作假行为,同时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让很多民办教育有空子可钻,对相关的规定和出发不够完善,监管机制配套工作不到位。
三、政策法规在民办高等教育中的意义
国家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根据不同时期的民办教学中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定或者完善,对民办教学规范和指导具有时段性的意义,在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历史和现实指导意义的三大政策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存进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规定》,这三大政策对民办教育的发展见证,促使民办教育的兴起、发展、完善。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完善对民办高等教育在办学前、办学中两个环节上都有很的办学指导、办学保障、办学规范化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让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管理做到有法可依,首先在办学前,对办学的方案确认上,相关法律法规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机构对办学的硬件和软件投入都有指导作用;在办学的过程中,民办高等教育学院可以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教育管理规范化,及时调整教学方向,端正民资办学的宗旨。
四、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评价
我国明白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不断发展完善,根据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不断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影响具有时段性,不同时期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版本都具有针对性,其中对民办高等教育影响最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规定》这三大政策,这三大政策在不同时期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现实的指导和规范,例如2002年通过,200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适应了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把民办高等教育进行法律化、规范化发展。同时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规范中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盈利性的允许,促使了民资社会力量的办学热情,例如第一部民办教育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就规定了民资办学团体、机构、组织在预留民办教育的必须经费和发展资本外,以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标准,民办高等教育的出资方可以从中收取利润。
五、小结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 发展
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因素是人,而人的素质提高要依靠教育。从这个层面讲,教育是经济的发动机,是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动力和支点。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它必然与社会经济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地发展变化。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越来越主动,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高等教育也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高等教育与经济必然要求相互适应,这种适应是双向的非均衡的互动关系。
一、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一)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智力资源。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高科技含量已高达80%,日本为75%。在我国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如经济特区,科技含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可以占到60%左右,但在一些落后的省份,自然型的农业经济和粗放型的工业经济还占很大的比重,高科技含量还不到15%。乐观地估计,全国经济发展中高科技贡献的平均水平大概在30%左右。很明显,我国要在21世纪追赶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兴起已经向人类昭示了一个重要信息,即在未来社会的生产中,劳动者的知识与技术水平将取代资本和自然资源而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高科技将为人类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资源、新天地。
高科技的发展有赖于高水平人才的创新活动,而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则需要高等教育的精心培养。大学阶段的教育,类似制造一件产品的成型阶段,培养出来的人将直接进人社会的生产活动过程。个体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形成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要在高等教育阶段进一步发展为专门的应用能力,包括发展为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因此高等教育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关键一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水平,从而决定其可待续发展的能力。
(二)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知识、技术、产品是现实的力量。工具、工艺、方法与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生产的效率。高等教育不仅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且它还通过科研活动直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种知识、技术和产品等支持,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高等学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既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又要提供知识贡献。由于高等学校具有多学科并存以及注重系统知识传授的特点,所以它在总结、整理人类已有知识成果以及开展基础研究方面往往占有一定的优势,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往往就是人类知识的一座宝库。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随着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强调,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和推广工作,其对于社会发展的直接作用越来越大,许多高等学校已经成为社会的知识创新与传播以及科技发明与推广的中心。
(三)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注入重要的精神动力。经济发展需要劳动者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提高,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更需要人类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宽容和合作,需要人们摆脱那种根深蒂固的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需要一种科学高尚的精神境界或精神力量。
要提高人类自身的文明水准,提升人类的精神追求,除了寄希望于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加强法治以外,最实际、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教育。由于担负着传承和发展文化、促进人类个体和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高等学校虽然不完全是社会的一方净土,但总体上还是具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相对于社会公共环境和多数社会机构来说,高等学校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更加富有理性和人文色彩的文化环境,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各种专业知识、锻炼专业能力,而且有很好的条件去学习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从而促使他们感悟人生、孕育理想、涵养心灵,提高精神境界或人文素养。因此,社会总是希望高等教育在防止道德滑坡、重建人类精神家园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社会的现代化进行价值导航。
二、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从根本上制约教育的发展
(一)经济增长为教育协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教育投资所形成的,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投资和经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的一种投入产出过程。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高等教育的扩展需要增加相关的投入。教育协调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
(二)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与发展速度与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
三、现代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出路
我国高等教育受我国经济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高度集中的教育体制,政府是惟一的办学单位和教育资源分配者,大学成了政府的附属品。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教育体制逐渐被打破,开始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割裂高等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的联系,盲目夸大高等教育的独立性,也不能照搬经济学的模式、经验来管理教育,用经济领域的价值标准来评估教育。
(一)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坚持积极适应与积极批判的态度。大学是社会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其与政治、经济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高等教育应当根据市场信息设置学校和专业,根据市场趋势确立科研方向,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教育规模、层次和质量;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现代经济所提出的要求。但是高等教育不是社会经济的“温度计”,不可能一味地适应,而对社会的每个冷热现象都予以反映;它也不是社会经济的“风向标”,不可能一味地迎合,而完全反映市场经济风向。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高等教育应当坚持独立批判的态度,批判经济领域里的消极因素,抵御这些消极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冲击, 坚持高等教育的自身价值体系和评判标准, 批判市场经济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为高等教育“坚持人文立场,发扬学术精神”创造环境。
(二)必须树立高等教育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观念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教育终身化的观念、教育国际化的观念。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主要表现在人才观上,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发展。在培养目标上要以培养能力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培养这些能力,首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地、相对自由地发展。其次要树立培养个性的观念,要培养学生果断的精神、执着的精神和开拓精神。第三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第四要建立国际化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国际意识、全球观念。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的意识。要调整结构,创建现代教育体制。要根据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构建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及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三)要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连续几年本科生、研究生大量扩招,自主招生权限的扩大,以及高考年龄的放宽,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可喜表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应是多样化,办学层次与类型的多样化,模式的多样化、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多样化、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以及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化,以适应各类层次的办学需要。积极发展多样化的高中和大学后续教育,统筹各级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的作用,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形成终身学习的公共资源平台。我国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设备、信息等资源,通过提高教学质量、采取对外合作办学等方式,积极抢占国际教育市场,提高外国留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争取逐步达到10%~15%。
(四)必须正确认识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体现为它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我们需要明确高等教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因为它给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科技的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带了巨大的潜力,而不是依靠自身的消费能力来拉动经济增长。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经费不足,而造成经费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因此引入市场机制,用市场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势在必行。国家扶持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注重提高和完善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同时也要保证高等教育的其他功能正常发挥,既重视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也要重视它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中国[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1.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规章和政策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到一个具体引领的作用。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法、教师法、宪法等法律上都有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规范和办学宗旨都有规定和引导,但是都是很笼统的概念,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没有指导的现实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199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04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二条等法律都对民办教育做出了法律合法化还有办学规范的法律规定,鼓励提倡社会各方面的民资力量参与到教育体系中。
在法律上没有得到具体办学指引后,民资办学组织、团体就从相关的规章和政策上进行参考,从民办高等教育被法律允许到现在,已经颁布了不少相关的国家指示、通知、决定、规定等反面规章和政策文件,这些规章和政策在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规范上做到了具体化。例如,《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时规定》、《关于大量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等都具体规定了民资办学组织、团体办学的停办、变更、申请、办学宗旨、办学方向等,其中还对国家的教育系统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国家出资进行教育建设为主体,社会民资力量办学共同发展的教育模式,改变传统的国家独立办学对教育发展的限制瓶颈,《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时规定》就对民办教育在国民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并且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开展程序的有详细的规定。
2.民办高等教育法规的发展
自《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颁布标准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进入发展阶段,对公民个人、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的民资办学中的法律责任、机构解散、财务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先前宪法上对民办高等教育规范的缺陷,并且在民办高等教学上具体规定了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原则、管理在行政上的体制。民办高等教育法规由改革开放前的空白到改革开放后的出现,到2002年后的完善。2002《中国人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通过对民办高等教育在法规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对民办高等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在法律上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了支持和鼓励,确立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把民办教育的办学、管理进行规范化。为了更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系统,国家在2003年还实施了《中国人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把民办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国际化,把民办高等教育限制进一步进行开放,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民办高等教育的规范发展做出了相关的完善措施,保障和规范了民办高等教育飞发展。但是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版本完善过程中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有促进效果,同时也有限制作用,例如1997年实施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就明文规定了“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对高等民办教育办学的申请提高了难道。
二、民办高等教育和相关政策法规中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等教育是以民间集资的一种形式进行国民教育的,很多是以营利性质存在的,尽管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民办高等教育存在办学本末倒置,教学宗旨不明确,我国的《管理办法法》第四十三条中明文允许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盈利模式的发展,很多民办高等学院都是以营利为目的,不重视学生的教育质量问题,同时还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为了对付相关的国家单位的检查,在教学设施、教学项目上存在作假行为,同时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让很多民办教育有空子可钻,对相关的规定和出发不够完善,监管机制配套工作不到位。
三、政策法规在民办高等教育中的意义
国家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根据不同时期的民办教学中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定或者完善,对民办教学规范和指导具有时段性的意义,在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历史和现实指导意义的三大政策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存进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规定》,这三大政策对民办教育的发展见证,促使民办教育的兴起、发展、完善。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完善对民办高等教育在办学前、办学中两个环节上都有很的办学指导、办学保障、办学规范化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让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管理做到有法可依,首先在办学前,对办学的方案确认上,相关法律法规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机构对办学的硬件和软件投入都有指导作用;在办学的过程中,民办高等教育学院可以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教育管理规范化,及时调整教学方向,端正民资办学的宗旨。
四、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评价
我国明白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不断发展完善,根据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不断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影响具有时段性,不同时期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版本都具有针对性,其中对民办高等教育影响最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规定》这三大政策,这三大政策在不同时期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现实的指导和规范,例如2002年通过,200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适应了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把民办高等教育进行法律化、规范化发展。同时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规范中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盈利性的允许,促使了民资社会力量的办学热情,例如第一部民办教育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就规定了民资办学团体、机构、组织在预留民办教育的必须经费和发展资本外,以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标准,民办高等教育的出资方可以从中收取利润。
五、小结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讨论的焦点,其实高等教育质量并非是因为大众化进程才出现的问题,本文从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入手探讨由此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的变化,最终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瓶颈从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教育质量;瓶颈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主要是教育资源匮乏、管理机制模式化及办学质量相对下降三个方面。
1.1教育资源匮乏且结构不合理
由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长期未能达标,历史亏欠严重,致使高校的硬件不足,难以承受教学、科研之重。另外,资源分布结构不甚合理,高于平均值的高校绝大多数位于经济发达地区。
1.2管理机制模式化
模式制约着人们的改革和创新。我国的高等教育没有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去开创新型高等教育的先河,而是仿效苏联的办学模式,形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别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趋同,单科性院校过多、多科性院校不足、综合性大学太少的结构布局,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1.3高等学校定位趋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要的是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由于受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等影响,各高校在考虑自己的定位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趋同倾向。
二、高等教育瓶颈效应
2.1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要走向国际化、信息化、综合化、一体化,唯有靠加快发展,但资派、管理、质量三大瓶颈严制约着这种发展。资源匮乏,发展基础薄弱。管理任化,发展活力不足。重量轻质,发展目标偏移。
2.2制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高素质人才“国产化”率偏低,其重要原因是资源、管理、质量三大瓶颈影响着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直接制约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3制约科学文化的创新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打造发达国家那样的“孵化器”,尚待时日。我国高等教育从教育的特点来看,只能算是一种传承式的教育。老师讲课学生听,老师操作学生模仿,一个课堂只能有一种声音,一份试卷只能有一个标准答案。这种棋式复制化的传承教育,严重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三、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制度追因
3.1教师投入动机的制度约束
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带动性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投入对于教育质量十分关键。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着教师投入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重科研轻教学;二,重数量轻质量;第三,重书本轻能力;四,重经济轻教育。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除了教师本身原因以外,更关键的是教育制度影响:
其一,学术评价制度,当前的学术评价制度虽然较之过去,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学术管理和评价制度、与学术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依然片面追求数量、档次的定量化倾向十分严重。
其二,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劳动合同,只能规定员工的工作时间和薪酬标准,忽视了其主动性的努力。
3.2学生投入动机的制度约束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同样是一个能动性的因素,因为教育质量是直接通过学生来反映和体现出来的,学校创设的环境再优越,教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充足,如果学生的投入不足,都很难产生较高的教育质量。
3.3管理人员投入动机的制度约束
在教育经济学的视角中,高等学校实际上可以看作众多的契约为连接点而形成的一种处于较高有序状态的“实体”。在这个实体中分工明确,教师可以专心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而把辅助教育服务或者与教育服务有关的其他事宜让渡给学校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但是目前高校内部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却存在几种倾向,其一,重视工作时间轻视工作效率;其二,重视教育制度的自上而下生成路径轻视教育制度的自下而上生成路径;其三,重视教育制度制定轻视教育制度的执行。
四、高等教育质量的改进措施
4.1理念开拓,进行管理机制创新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为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首要的是更新教育观念。要冲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认真总结高等教育的经验与教训,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和发展观。其次,推进素质教育。要实行以能力培育为本位的“素质教育”,要给教育的思想、内容、方法、制度赋予新的内涵,要以人为本,改变教育内容,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4.2结构调整,优化高等教育体系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宏观侧控,积极稳妥地调整高等教育的类别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优化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1.调整类别结构,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2.调整专业结构,为社会提供各类人才。教育管理部门或教育机构应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趋势和国家产业结构政策,组织市场调研,科学预测人才需求结构,从而确定专业设置及其办学规模。3.整层次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梯度。从人才学的观点来说,博士生到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数量—层次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
4.3激励机制对教育行为个体的干预
激励机制是对学校内部个体行为目标的选择起制约作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莱宾斯坦认为组织内部低效率根源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合作,个体是有惰性特征的,因此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调动个体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的能动措施使因利益不一致而造成的低效率降到最低。
4.4道德调节对教育行为个体的干预
教育质量问题的出现大都是因为教育内部存在教育行为失范,而导致教育失范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制度“真空”,容易导致个体劳动行为的外部性,如果外部性得不到充分的内化,必然挫伤个体的积极性。因此,建立与道德机制相适应的高校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度;优秀教育教学奖励制度。规范和调节他们的言行,激励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改变他们的理念,使之自觉提升个人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克服本性懒散和制度懒散,自觉地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切实的解决好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秀芹.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制度瓶颈[J].教育与经济,2009(1).
[2]王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及改革思路[J].教育研究,2002(7).
[3]施晓光.西方高等教育质量全面管理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2(3).
[4]吴时明,羊阳.经费:高等教育资源“瓶颈”突破的关键[J].科技创业月刊,2011(6).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土化
我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文明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和特色鲜明的教育传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呼声日益高涨,我们应该如何在既适应这种大趋势的情况下又防止中国高等教育被同化或完全西化,即如何处理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或民族化的关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近代我国本土化高等教育的变迁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就是一部西学东渐史。清朝末年,国门被列强的洋枪洋炮打开,西方的高等教育也开始传入中国。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从外国引进的。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和1902年的《钦定大学堂章程》、《饮定高等学堂章程》是模仿日本高等教育学制的产物[1]。曾经深受中国文化教育影响的日本,于19世纪比中国先行一步引进了西方近代文明,反过来又向中国传播西方高等教育制度。清末民初以日本为中介的西方高等教育制度移植到中国,逐步取代了中国固有的东方型高等教育体系。改书院、废科举、兴学堂,将中国原有的高教体系基本转型为现代高等教育制度,这是一个痛苦的、曾经引起剧烈动荡的变革。
1922年,中国教育再次转型,新学制采用"六三三四"制,标志着中国教育从模仿日本转变为效法美国。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意在培养和鼓励学生的个性自由和竞争意识。然而,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同,尽管中国社会采用了美国式的学制,但却难以吸收这一学制同时带来的教育精神。结果,1931年颁布的《学分制划一办法》规定高等学校一律实行学年制兼学分制。另外,1927年曾力图模仿法国的制度,在中国推广大学区制,因不适应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国情,大学区制试验不到两年便不得不取消[2]。
借鉴外国高等教育经验应当考虑中国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如果一味的模仿某国教育,甚至提倡"某国化",把本国高等教育的民族性都给"化"掉了,则不足取,也不可能长期行得通。高等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范畴,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引进应需要有一个选择、反省、批判和改造--即本土化的过程。如果缺失或忽视了这些环节,其结果恐怕是难以避免的高等教育的依附化或殖民化,这将严重腐蚀学术的原创活力,最终丧失独立自主的学术风格。50年代初,中国大陆掀起学习苏联的浪潮,认为苏联高等教育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到教学管理等各方面都十分先进,于是全面地、大规模地学习苏联,进行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改革。此次调整改革使学科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大学规模扩大、办学效益有所提高、区域布局相对均衡,但迫使理工分家,此后只有苏联模式的文理科综合大学,没有各国通常有的多学科的综合大学,而且专业划分过细过窄,不利于学科的互相渗透和交叉发展。当年中国大陆不得不又进行专业改革,合并一些过专过窄的专业,大学也出现合并和联合办学的改革,可以说这是再次与国际接轨的一次重大调整。
回顾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仿日、学美、效法、学苏几个阶段的变迁,有的阶段几乎还是全盘仿行某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国际化",往往是以某一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为蓝本而加以模仿,其中积累了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它为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的国际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源。
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本土化应做出的努力
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封闭保守,它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教育文明成果,全球化或国际化也不等于全盘西化,它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和教育创新精神。高等教育既离不开与国际高等教育界的互动,也离不开本国高等教育界本土化的探索。引进和消化外来的高等教育是一种"从外到内"的本土化过程。这不是一个机械翻译和原版移植过程,而是有机的内化与合成,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必然刻有特定的文化与历史色彩,也印刻着特定的思维模式。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理论如果简单移植到其他国家,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个"水土不服"问题,即引进外来的高等教育理论必须历经选择、反省、批判和改造,否则必然是机械的、教条的,最终也会因不符合本土的高等教育实际而丧失其理论价值。对待外来的高等教育理论,除了对其进行重新检验和适当改造外,还要全面考察和挖掘其背后的假设条件与方法论,否则会很容易出现"东施效颦"的效果,会危及本土国的高等教育实践。在方法论问题上,它依附于一定的问题,不存在不针对任何问题的方法论。本土高等教育问题的独特性,也需要对外来高等教育理论产生的方法论进行反省、批判与变革,不可照单全收并依样画葫芦。
受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以往中国高等教育虽曾多次以某国为榜样实行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与国际接轨",但还是保留了不少中国特有的制度,如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大学生住校制度、教职工校内居住方式以及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实行的助学金制度。50年代末期以后,经过多年相对独立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色,其中有些是与中国国情适应的独具特色的高教制度,也有些是与国际惯例相差甚远的做法,如中央政府部门办学体制,既是学习苏联的产物,更与隋唐至清末的部门办学传统一脉相承。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实际上是摆脱以往陈旧的苏联模式,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如扩大高校办学自、扩大生师比例、裁减行政机构和人员以提高办学效率、后勤服务社会化等管理方面的改革,合并过窄过细的专业、增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专业等学科专业方面的改革。为了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相对落后的状况,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走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在通用性、交流性、开放性等方面还很不够,还需大力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坚持留学生的派遣和扩大接受留学生的规模,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使高等教育规章制度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不过,我们在大力提倡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同时,也应有意识地注重高等教育的本土化或民族化,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或者说是建立一种适应中华民族特性的具有特定面貌的高等教育系统。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各有特色,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美国与欧洲许多国家之间的高等教育也有不少差异,因此,借鉴外国时一定要结合本国国情,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滋生于千年文化传统的高等教育,更是体现着强烈的本土化特征,其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甚至超过人们的理性认识。比如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不能简单复制西方国家的"双元制";对民办高等教育,同样不能用西方的私立营利性高等教育理论来解读。
从广义上说,高等教育是制度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也必然要受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积累。现代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认为1750年以前用中文出版的书籍比世界上所有其它文字的书籍总和还多。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地持续下来的文明,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典籍义蕴闳深,一个人只要走进一个较大规模的中文图书馆,就很自然会惊叹中华典籍之丰富。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曾经是一种优势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影响力,古代高等教育也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色。虽然近代以来西方文明领导世界发展之潮流,中国也不断输入西洋文化并使高等教育转轨,但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依托的中国高等教育,理应保持一些民族特色,文化的多样性还将长期存在并受到鼓励。今天,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我们应采取各种措施顽强地维护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当今强势文化向各国全面渗透的今天,我们应保持高等教育民族化的清醒认识,防止中国高等教育被完全同化。具体说应做到以下两点:
1、注重人文教育,保持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教育内容,是最明显地体现文化传统的载体,一个注重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一般是不会轻易丧失自身的民族特性的。中国文化宝藏中还有不少值得我们珍视甚至输出的精华,加拿大学者许美德教授在《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一书末尾提出,希望中国的大学未来不仅仅是为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而且要将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和由百年社会巨变得来的历史教训介绍给全世界。鲁迅曾说: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当中国高等教育不仅拿来了西方有用的东西,而且使之本土化、民族化,并最终再度成为高等教育理念与方法的输出国,文化交流真正变成双向时,才算真正达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2、高教改革不可照搬西方,而应注意保持特色
国际化不能变成"某国化",否则,中国高等教育就可能丧失民族性,"化"成一种没有特色的它国教育的附庸。我们在革除原有高等教育中的积弊时,应防止将原有好的或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独特性给"化"掉了。比如实行全国统一高考选拔大学新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自学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创举,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值得我们加以改革和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本土化、民族化不能代替国际化,不能成为落后体制、拒绝先进文化的理由,国际化也不能取消民族特色,排除本土化,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本土化并不是一维的和单向的或"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的过程。事实上,本土化是多维的和双向的选择过程,单纯的"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都无法揭示本土化的内涵,更无法实现本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只有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在世界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与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相伴生。事实上,任何一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都彰显着本土化的品质,包含着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内涵。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与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实践相关联,正视高等教育实践的本土化,才使人们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把本土化与国际化相提并论,并赋予本土化新的内涵。高等教育本土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更高表现形式的本土化。只要高等教育的上层建筑属性依然存在,只要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依然存在,高等教育本土化就是一个永恒的命题[3]。
综上所述,我们当下迫切需要努力探究的,是如何改造外来的高等教育以贴切地运用到本土的高等教育实践上,提出一些适合本土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与工具,阐明本土高等教育特有的现象与规律。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中寻找我国教育成长的轨迹,寻找现实教育问题的文化因素,基于中国文化下的研究才会是切中要害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余光.教科书与近代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
[2]涂文记.民国时期部聘教授制度及其历史意义[J].教育与考试,2010,(1).
论文摘要:目前,中医药高等教学规模日益扩大,却存在其培养的学生临床技能不强,就业竟争力差等问题,文章就此探讨了中医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思路,认为中医教育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面向市场办学,加强学生的临床能力的培养,切实保证教学质蚤。
高等中医教育起源于上世纪中叶,发展到今天,在校学生人数,办学规模,固定资产,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高等中医教育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并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中医学专业高等人才,从这一点看高等中医教育是成功的。但是,从目前中医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来看,并不太理想。目前的就业情况是:西医院基本不录用中医学专业毕业生,一部分中医院也不愿录用中医专业毕业生,更有甚者,宁可录用西医院校本科毕业生,而不录用中医院校临床硕士研究生。为什么一个中医临床硕士研究生没有西医院校一个本科生有竟争力?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劣势在什么地方?换句话说,中医教育失败在什么地方?
就我的看法,这缘于很多中医专业毕业生进人医院工作,临床工作能力不强,病房管理能力及急诊能力差,不能为医院创造效益。与同期被医院录用的同样经过五年西医院校教育的临床专业毕业生进行比较,临床工作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就是已经走上临床工作岗位的中医师,工作后也要花费很多时间来补习西医课程。对录用人员,医院经过比较,当然会选择能给医院带来最大效益的人员,而且还会为以后的录用工作提供一个参照标准。由于更多的中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被医院录用,不能从事对口的临床工作,影响到中医从业人员的数量一直得不到提高,中医临床阵地萎缩。从中医教育对中医临业的发展来看,非常有限。因而,培养和提高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是中医教育觅待解决的问题。
1树立教育服务理念
随着教育的产业化,中医院校实行收费教育,学生付费上学以来,大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随着“教育服务,教育消费”成为一种理念,人们开始思考自己所付出金钱、时间与所接受的教育服务是否等值、有没有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既是教育消费者,又是教育的产品。产品质量的好坏必须由毕业生是否受到社会欢迎,为社会所接纳来检验。如中医学专业五年在校教育,毕业后能否被医院这个市场认可?能否从事对口的临床工作?五年的中医学本科教育投人,毕业后能否有一个好的发展平台?针对这种情况,中医院校应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服务理念,以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中医教育消费者,满足消费者合法要求,维护学生的利益,同时也推动学校朝着更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方向变革,真正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值,真正成为合格的中医教育产品。
2维持适度的规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招生和就业成了中医院校发展的两个重要的瓶颈,高校为谋求发展,努力扩招。虽然扩招促进了学校发展,但是对医学院校来说,扩招带来了诸多问题。学生数量增加了,而原有的教学资源却不能同步增长,师资力量有限,教室、实验设备、网络设施、后勤保障等处于一种超负荷运行状态。符合临床教学要求的临床教学基地和临床教学床位严重不足,学生临床实习机会减少,缺乏正确的指导和规范化培训,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劣质产品源源不断地流人医疗市场。中医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多是面向中医院,目前国内很多中医院的发展举步维艰,规模较小,就业缺口小。而中医院校的大量招生,导致培养的学生质量下降,学生毕业后不能从事临床,更谈不上发展中医。因此,招生应该根据市场需求,临床教学基地的规模,确定中医学教育的办学规模。因为没有充足的临床教学资源,就不能保证学生基本的临床实践活动,直接影响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3以市场为导向
中医学本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培养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初级医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就业奠定必要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也随之迅速发展。高等中医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大学生如何面对人才市场的选择,由市场来决定人才的培养和供应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中医教育的效果最终体现在社会需求上,对人才就业市场进行调研,明确市场所需,使高等中医院校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质量标准真正符合市场需求,是我国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要改变现行高等中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陈旧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使其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由于中医学在当今社会的从属地位,自身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中医教育必须适应医院的模式。为此,高等中医教育要为医院与医生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要主动适应医院的建设需要,要与时俱进。适应医院的模式,即是适应市场的模式,就是适合学生的模式,也是适合学校的模式。中医人才市场需求多来自中医医院,我国中医医院数量有限,大多数效益不理想,人才需求有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医院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医院的工作始终要围绕社会与经济效益这两个中心进行,这就要求医院的所有医生,不管你是中医师或是西医师,都要能胜任门诊、病房、急诊工作,还要能保持和发展自己中医的特色与专长,以促进医院的建设发展。
在现代医疗体制下,一个只具有中医临床能力的毕业生,是很难进人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而一个具有西医临床能力的人,可以进人西医院、也可以进人中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从中医师的成长历程看,低年资中医师很难有中医市场,中医临床能力需要厚积薄发,很多中医师都是人到中年才有所成。从培养目标的可行性和市场性来说,高等中医教育培养的目标应该首先是一个具有西医临床能力的临床医师,其次才是一个具有初步中医临床能力的初级中医师。
世易时移,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片面强调是中医院校,一味强调加强中医课程,固守学科传统是不明智的,必须使学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学科如果不被市场所认可,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最终可能走向湮灭。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出发,从中医学和高等中医教育发展大局出发,在保证中医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对中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加强现代医学知识的传授,积极培养现代医药学知识。
4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
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主要表现为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两个方面。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应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临床教学作为人才实战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整个中医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目前中医教育全程中的瓶颈,可以说,中医学生与西医学生的差距很大部分是在实习这一年形成的,实际上这也是由于中医院与西医院的差距造成的。为此,在毕业实习这一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高等中医院校应该重视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应根据高等中医教育的要求选择教学医院,不降低标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与提高中医专业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使之符合用人单位与社会的需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竟争。
4.1规范临床带教医师的技能教师在中医教育事业中应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教师是中医教育的第一资源。所谓名师出高徒,带教老师应加强自身修养,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规范操作。制定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日标,在临床医疗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教学查房、管理病人、病例讨论,以问题为中心的讲座等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他们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4. 2中医临床实习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历史上,传统中医师基本上均是以师带徒的方式培养的。部分院校倡导的本科生导师负责制值得推荐,能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提前实现中医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益,培养中医临床能力。
4. 3医临床实习作为一个现代中医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西医临床能力,要能胜任医院的病房工作和急诊工作,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接纳。面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面对医院临床工作的实际,必须培养中医学生的西医临床基本功。中医学生与西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差距,就我个人的看法,很大部分是由于实习医院的差距造成的。综合性西医院在病源、病种、诊疗方面,比中医院具有优势,学生临床机会多。有条件者,如能设立西医院临床实习基地,使其与医科院校的实习生共同实习,一定对西医临床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4. 4建立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不断完善,接近于真实的模拟教具将被广泛应用。中医院由于本身的综合实力不强,竞争力差,医疗的开展不尽人意,学生动手的机会不多。这方面的弥补学校应根据学生实习需要,建立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配置心肺听诊、肝脾触诊、复苏和智能模拟人等系统,建立模拟诊室、模拟医院、模拟病人,以及小型的教学诊室、门诊、医院,供学生临床见习,尤其是解决有创伤性的技能操作训练,弥补临床实践的不足,给学生创造反复练习的机会,培养学生规范化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的临床实际操作奠定较好的基础。
4. 5设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管机制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医学教育更是如此。任何医学院校的教育质量的最终判定都要看其毕业生的素质,所以素质保障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各临床教学点设立相应的教学监督管理机构,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严格的考核制度,形成管理部门、科室、实习小组、带教老师等多级管理网络,逐级承诺,层层落实。建立在科考勤和出科考核制度。严格出科考核,内容包括病历书写、回答问题、操作技能等。管理部门按时督促检查,缺勤或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