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本科;分段培养;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02-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已经不能完全胜任复杂岗位和高质量产品的技术需要,高职学生迫切需要通过各种途径继续学习深造。因此,我国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向本科及以上层次发展,系统培养高素质人才,许多地区和院校也开展了高职本科教育的试点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与淮阴工学院率先开展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改革试点工作,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贯通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生管理及教学组织形式的成功范式。为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性与延伸性提供依据。
一、国外举办高职本科教育概况
发达国家举办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历史,职业教育层次不断提高。
1967年,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应用学科知名的美国普渡大学开设了机械与机电技术、市场营销、商业行政管理等高等职业技术相关专业,高职类专业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位证书。上世纪70年代初,在全美国广泛宣传和推广“生计教育运动”,促使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在形式上和内涵上进一步融合起来,美国近300所大学相继增设了高等职业技术类专业,美国的高职本科教育蓬勃发展,促使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多样化。
联邦德国于1968年开始建立高等职业类院校,高等职业类院校的数量逐步增加到70余所。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德国对高端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无法满足德国社会人才需求。因此,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德国先后将部分高职院校(三年制)升格为应用科技大学(四年制),从而提升了德国高职教育的整体实力,丰富了高职教育层次的多样化。
二、当前我国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几条途径
1.普通本科院校开办本科层次的高职教。我国部分高职院校通过升格或合并的方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因其有高职教育的基础,升格后大多走应用型本科教育之路。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已有部分普通本科院校逐步转变了办学方向,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为其将来举办高职本科教育奠定了基础。
2.高职高专院校升格举办高职本科教育。2004年我国教育部等七部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格为本科院校。”因此,除了我国部分民办高职院校以外,其他高等专业类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的路径被切断了。
3.普通本科大学实施“高职学院”本科教育。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支持本科高等学校举办或与企业合作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在国务院相关政策的指导下,部分普通本科院校通过成立应用技术学院来举办高职专科或本科教育。这一政策对扩大高职教育规模、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优势专业实施高职本科教育。允许高职院校个别具备条件的优势专业开展本科教育,并不会改变整个学校的办学层次,反而能够促进优势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例如,2011年8月辽宁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计划在全省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中遴选7个国家重点专业开展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试点,为将来推行高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提供标准和样例,开发出具有辽宁特色的四年制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实施高职本科教育奠定基础。
5.高职与本科合作,联合开展高职本科教育。高职专科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不同形式的对接,共同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素质人才。这种形式并没有改变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基础;通过对接,高职院校增加了新的办学渠道,提升了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本科院校可以从高职院校吸纳优秀的生源,提升其办学水平。
三、我国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现状
江苏省首先对“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途径进行了试点探索。
1.江苏省“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概况。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以及教育部召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精神,推动职业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强职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江苏省出台了《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2.江苏省“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实施方式。先由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合作方案,特别是统筹设计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体系,保证两个阶段的教学体系衔接贯通,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招收的学生在高等职业院校学习3年,经过资格考核,进入普通本科教育学习2年,发展成为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发展趋势。相对于当前我国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其他途径,江苏省“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是在现有高等院校类型结构框架下进行的,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其发展的难度较小,发展空间巨大,被业内专家称为探索完善职教体系的“标杆”项目,具有“破冰”的意义。目前,高职专科教育仍旧发挥着“主体作用”,相信在未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本科教育”必将发挥出“引领作用”。
四、生物制药技术专业3+2分段培养的实践
我院在《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与淮阴工学院合作,在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开展“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试点实践,并在试点实践的基础上及时总结了经验,推广了试点成果。
1.创新了“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与本科的有效衔接。按照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注重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基础,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系统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探索一种校企合作、专本一体、共建共管的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贯通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高职阶段(三年)和本科阶段(二年)既有各自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又相互紧密衔接。学生完成高职阶段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以后可获得大专学历,学生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进入淮阴工学院进行本科阶段的学习,学习两年后达到本科阶段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以后可获得学士学位和本科学历。
2.构建了“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探索“高等性”与“职业性”的最佳结合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系统化构建了生物制药技术“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并充分体现理论和实践培养的有机融合;并在此基础上,以“研训”方式,强调学生技术研发和应用的能力。力争寻求能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的最佳结合点,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又给学生打好理论基础。
3.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学生管理及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高职和本科阶段的常规管理均由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包括日常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毕业生就业工作等)。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的2年期间,教学组织由淮阴工学院和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共同负责,淮阴工学院提供充足的师资和实验条件保证本科阶段的教学质量,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选派优秀的专业教师参与专业课教学,同时提供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成立了“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督导组,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实行了信息员制度,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对教学质量进行多元化、全方位评价。
参考文献:
[1]刘瑞芹,管弦.当前我国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途径选择与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2,(22):80-81.
[2]钟云华.对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15):11-14.
[3]赵昊昱.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的思考[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2013,(1):1-3,6.
[4]苏宝莉,顾惠斌,杨长春.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析――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26):10-13.
[5]鲁武霞.院校协同: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主体支持[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12-17.
[6]钱玉文,叶云屹.论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制度路径[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96-98.
[7]王建梁,张业琴.高等职业教育与大学无缝对接的实现机制:澳大利亚学分转换模式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6):44.
[8]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62-66.
[9]苏宝莉,顾惠斌,杨长春.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6):10-13.
随着全球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兴起及我国“两化”的深度融合,我国亟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用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与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目前我国众多职业院校正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全面加速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2015年5月10日,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在北京举行全国启动仪式,总理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进一步指出:技术技能筑牢强国基石,职业教育成就出彩人生,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其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综合改革的突出位置、优先支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又一重大举措。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要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来进一步深化改革,指出“‘互联网+’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撑,要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2016年 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8年底,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的目标。
二、职业教育需要“互联网+”
教育是以人的长远发展为目的,没有出现互联网之前,人类就有了数千年的教育活动,教育与人已经形成了关系牢固的伴生关系。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不同于传统学术教育的区别在于它与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岗位能力的技术技能特性,而学术教育更强调的是教育的科学性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二者都是以人为工作对象和主体的,都有着较为严密的组织结构。职业教育强调的是与企业的融合,即要求职业教育所包含的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与企业的零距离。校企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企业的责任是提供典型工程案例;W校的责任是对学生进行基本职业理论知识、基本职业技能教育、职业道德与精神、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
“互联网+”有利于人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完善。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的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成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新媒介,使原来特定时空进行的教学转变为自由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个体行为。有了“互联网+”的教育更加关注“互动”,互动性的教学体验使教学过程更加智能化。“互联网+”对于职业教育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学校通过互联网,可以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成本较低,时间与空间上也非常便利;另一方面,鉴于当前我国多数企业由于产业转型升级期,以及一些经营困难企业,不可能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而利用“互联网+”可以减少培养教育人的成本,可将企业的实际工程案例通过互联网形式,直接传递给学生,进而学生可在虚拟真实的环境中掌握实践技能、增加工程经验。
三、“互联网+”需要职业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前职业教育培训领域已成为投资者争相抢占的市场,无论是何种教育领域,在线教育的大潮席卷而来,具有不可阻挡之势,众多传统教育行业开始向在线教育拓展。2015年是在线教育井喷的一年,在线教育已成为众多教育培训机构投资抢占的重点,而且竞争十分激烈,但竞争越激烈代表着需求越多,服务也将越来越好,受益的始终是接受教育和培训者,如培训行业的领先机构新东方、好未来、中国在线教育等在传统中找发展,在作线下面授和线上网校的左右互搏中开拓市场,充分借助“互联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6年4月,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全面总结了2015年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中国深化教育改革进程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展望了2016年中国教育发展形势。报告指出:职业/技能培训领域最被互联网教育看好,互联网教育的最大市场是在职业教育,无论是B2B还是B2C,对此都有大量刚性需求,这主要是因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以及线上、线下的紧密结合。除了收费性质的职业教育以外,职业教育慕课开始发展,许多企业开始关注慕课建设,通过建立自己的企业慕课来培养员工的工作技能。
四、“互联网+”促进了职业教育改革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逐步深化,以技术带动职业教育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管理可视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科学化的智慧化校园管理体系逐渐形成,极大优化了职业教育的业务流程,不仅提高了职业院校管理能力和水平,而且降低了资源消耗,真正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教学主体和管理理念,并对传统职业教育体制产生倒逼作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社会的到来,职业学校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产生地,不再具有权威性,社会中的每个个体可以很方便地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获取他们想获得的知识,因此出现了多样化的社会知识供给,这给传统意义上比较独立的职业院校带来了挑战。
从学校层面来看,“互联网+”强调的是教育内部变化的重要性,而不是有了互联网技术就意味着先进。职业院校需要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按照互联网技术所提供的新的可能性,遵从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灵活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主动的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技术、教育管理以及学校组织等多方面进行变革。
一、更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第一条就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要做到这一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要改变原有的办学模式:招生――教学――毕业找工作,而代之以新的办学模式:调研人才需求采用订单式招生――职业培训――毕业上岗工作。在原有的办学模式下,众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招生而招生,甚至为了扩大规模而盲目招生,引发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紧缺,师资力量跟不上,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脱钩,实训与今后的工作脱节(有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施训时竟然只是安排学生做做习题,流于形式应付了事),学生就业找不到工作,增加社会负担等一系列问题。而在新的办学模式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把原有办学模式的终端调到顶端,通过开展认真的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招生,开展订单式培养,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均与企业和用人单位协商完成,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从市场和职业分析入手,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结构等。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把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在这种模式下,教学中的实训真正做到了与今后的工作实际挂钩,学生毕业也就是培训结束后就可以上岗工作,没有就业压力,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学习内容针对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这样,高等职业院校便能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并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专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但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修业年限是三年。根据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今后要开展两年学制的试点。我们所处的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不仅成为生产材料、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而且成为了生产产品,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知识的传播、运用、销售和转让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知识已被认为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获取知识的方式、效率及质量成为一国发展的战略性因素。发展知识经济要以较高的社会知识化水平为基础,而教育是传播和生产知识的机构。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科技队伍的质量、数量和结构。因此,教育事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教育和人才日益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教育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及推动知识应用方面的基础作用决定了教育在知识经济中具有关键地位。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内容、方法、体制和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面对严峻的事实,担负着培养各种各样职业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必须加快培养人才的步伐,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号)中第七条指出的“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为推动高等职业院校正确定位,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要把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由三年逐步过渡为两年;要通过学制改革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突出职业教育的灵活、快捷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参与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院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相关专业,要从2004年入学的新生开始,实施两年制试点。今后,凡新批准设立的高等职业院校原则上都实行两年学制。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应积极组织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也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两年学制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想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有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做支撑。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对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依托有关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开展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逐步提高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实施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含离退休人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增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毕业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能力培养
今天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就是明天的直接社会实践者,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探索、总结和推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推广以行为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实践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总结、自主动手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具备从实践中学习和总结理论、甚至发展理论(即创新)的能力;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取得本专业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的同时,还要取得如汽车驾驶、计算机操作等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及创新能力。
五、大力开展职后教育社会培训
当今企业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生产体系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灵活性,要求所有职工不断更新、提高技能,并且更富有创业、进取精神。已有的证据清楚地表明,生产力最强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劳动力训练有素而且机动灵活,拥有丰富的技能,不同技能搭配得很好,而且职工的技能终身不断提高。鉴于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坚持培养和培训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全日制教育与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教育相结合。改革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放宽招生年龄限制,允许接受其他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转入职业学校学习,大力开办继续教育学院,把学院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让教师在业余时间投身于社会培训,既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又防止教师从事其他兼职而牵扯教学精力。教师在社会培训中还可与参加培训的学员探讨实践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水平。
六、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
拥有实验室、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区别于其他高等院校的一大特点,也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必备设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应有配套齐全、能满足培训要求的教学场所,模拟、仿真或真实的培训设备要保持或高于同期企业生产使用设备水平,确保学生毕业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技能考核要求。可喜的是,一些省市在这方面的建设已经起步,山东在山东教育厅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鲁教职字[2004]22号)中就做出了明文规定,江苏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建设,笔者所在的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就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300万元的专款资金用于实训大楼的建设。
作为一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我愿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发展,愿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越办越好,愿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社会输送的人才越来越多。
(作者单位:1.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2.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
[2]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鲁教职字[2004]22号).
从2001年教育部批准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试点至今已有14个年头。公共服务体系协助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开展网络教育,拓展了远程教育的范围,对规范学习中心的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如何搭建一个远程教育的公共平台做了有深远意义的尝试。十余年过去,公共服务体系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新形势下,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新时期的使命是什么,这是业界都在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新时期公共服务体系要以为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服务为己任,创新管理模式、服务模式、技术模式和经营模式,适应变化,引领潮流,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使命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9―0046―05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远程教育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大幅提升使远程教育的作用开始从补偿教育变为终身教育,建设终身学习社会真正提上日程;在线教育产业的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成长,使学习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在各类教育中的应用日新月异,促使远程教育的技术手段持续更新;学习者对学习的诉求从单纯的证书逐渐向学到真本领等多方面变化,对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远程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使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下简称“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也恰逢新的机遇。在新时期,公共服务体系要重新定位、创新发展,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服务模式、技术模式和经营模式,适应变化,引领潮流,建设新一代的公共服务体系,为我国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服务。
一、显性作用和深远意义
公共服务体系应运而生在“网络教育的春秋战国时代”(丁兴富,2001),公认的显性原因是为了规范学习中心的管理,为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助力。
1999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启动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普通高校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批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4所普通高等学校首批举办现代远程教育试点。2000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主要是明确了高等学校开展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试点学校的基本条件、管理方式等等,由此建立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基本政策体系架构(教育部办公厅,2000)。在教育部的指导和推动下,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快速发展。笔者认为,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两个,其一是探索应用新技术开展高等教育,其二是尝试利用网络教育试点这样一个特殊的载体进行教育管理改革,因此赋予高等学校很多办学自。由于试点工作是个新事物,在试点初期阶段,少数试点高校思想观念不适应,转移办学权,管理制度亦不健全,办学条件相对滞后,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缺乏,对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力度比较薄弱,从而影响了高校网络教育的正常秩序。
2002年7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旨在规范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的办学行为,促进网络教育的健康发展,保证办学质量。文件要求试点高校提高认识水平,并进一步明确了试点的主要任务,“高校网络教育学院要以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为主,要减少并停止招收全日制高中起点普通本专科网络教育学生”,试点的内涵出现了重大变化。文件要求试点高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质量。要健全网络教育学院年报年检制度,加强质量监控。文件还提出要加强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校外教学支持服务水平,提高校外学习中心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公共服务体系从无到有,开始了边建设、边发展、边研究、边完善的进程。十余年来,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网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体系,协助试点高校开展网络教育,对规范学习中心管理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如果仅仅看到公共服务体系助力高校开展远程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公共服务事业的建立是一个创举,它对如何搭建一个终身学习的公共平台做了有深远意义的尝试;它促使远程教育形成一个产业链,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教育,而且提供了专业化、专门化的服务;公共服务体系还打破了学校自己所有事“包天下”的格局,对高等学校今后的管理格局产生了影响。上述这些内容,都为下阶段公共服务体系的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十余年来,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
首先,国家对教育的宏观指导思想及政策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20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35%。可以预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20年达到40%的目标会提前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大幅提升预示,我国各类高等成人学历教育的补偿教育作用开始弱化,而以提升技能、更新知识、专业转行以及满足各类人群兴趣爱好等为主的继续教育将逐渐成为主流。2014年,国家启动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明确了改革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如果仅仅把这个目标理解成对高考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这个目标是一个全面促进教育公平、建立一套新的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总体目标,吹响了进军终身学习社会的号角。2014年,我国教育领域还有一项重大活动就是召开了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职教体制的改革也是大手笔,打通了从中等职业教育到研究生上升的通路,形成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在决定中还强调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关系,要求“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上述这些国家宏观层面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变化无疑给远程教育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远程教育的形势也发生了重要变化。2010年10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通知要求“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之后,教育部先后批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5所广播电视大学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和地方开放大学的建设打破了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旧格局,其目标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广播电视大学新时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与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广播电视大学的这一变化势必给公共服务体系带来影响。201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措施,取消和下放70项审批事项,其中包括取消利用网络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网校审批。业内人士认为,“取消网络教育审批权”将使更多的大学得到网络教育的入场券,我国将有可能再出现一批可颁发学历的网络大学,进一步激活远程学历教育的市场竞争。非试点高校兴奋于网络教育开禁而跃跃欲试,很多成人教育学院都高度关注本单位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取消网络教育审批权对公共服务体系来说是一个新的重要机遇。
此外,信息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1月的报告显示,我国网民的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以及手机网民的规模在逐年提高。截至2014年12月,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各类网络应用也发展迅速,渗入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巨大的用户和广泛的应用表明使用者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有力支撑,MOOCs、移动学习、翻转课堂、微课、大数据、混合学习等在各类教育中的应用层出不穷。信息技术是公共服务体系所有业务的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必须跟上技术发展的潮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的产业迅速发展,在线教育产业有异军突起之势。2014年在线教育营业额达到了800亿元人民币,有人预测到2020年,将要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在线教育企业将成为公共服务体系新的竞争对手。
三、公共服务体系新使命
既然整个远程教育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公共服务体系的使命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公共服务体系要有新的使命感。
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一个讲话里也提到,“远程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要“建设社会化的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高等学校以及国内外其他教育机构开展远程教育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在15年前公共服务体系的使命就已经明确了,只不过限于历史的原因,公共服务体系在前一个阶段主要的作用是在高等远程学历教育领域。而其现阶段的新使命就是要用终身学习社会这样一个目标来引领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使命的回归。我们要为这个事业不懈努力,这既是公共服务体系的责任,也是公共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公共服务体系提出“图变”,这是适应形势、自我革新、再谋发展的创新之举。如果公共服务体系把“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转变到“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能够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转变就成功了。
公共服务体系应该怎么变?严冰给出了基本原则:更新理念,丰富内涵,扩展范围(严冰,2012)。
从主要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服务,协助开展学历补偿教育,转向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这样一个新的阶段,理念的更新是必不可少的。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但是,这种定式可能会成为改革创新的羁绊。自我的改革和转变是痛苦的过程,要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同时应该看到,对公共服务体系来说,改革也是有条件和有基础的。公共服务体系有广泛的合作伙伴和深入基层的学习中心,优势在于能发动集体的力量,可以做单一院校做不成的事。公共服务体系有技术研发、资源开发的团队和经验,有支持服务的理念和团队,也有公司管理的体制、机制,更有先走一步的资金支持。公共服务体系不是从零做起,只要能够切实转变观念,这些优势都可以在转变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内涵建设是公共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要素。作为一个教育企业,质量是核心,管理是保障。教育质量是个永恒的话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是衡量教育服务企业的终极指标。公共服务体系要完善学习中心服务质量标准,开展常态化的服务质量测评,更好地开展远程教育支持服务。要研发新一代的远程教育教学与管理平台,探索与创新移动学习模式,开发新型教学资源,推进远程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要用常态化的数据分析支持提高学习水平,O2O模式促进混合式学习,开发MOOC吸引更多学习者。此外,还要与时俱进,创新管理体制和架构。
在现有的业务范围之外,公共服务体系在建设终身学习社会的进程中有很多领域可以去做。业务的扩展意味着更广泛地介入教育服务业,包括:在成人函授领域开展学历教育;积极参与区域性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探索行业服务的可能性,开展学习型行业的建设;积极介入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建立远程教育的行业标准;注重学习成果积累与转移,开展学分银行建设;利用第三方优势,寻找与政府合作开展服务的机会;研究在线教育市场,寻找切入的机会。公共服务体系也不会是现在的单一的形式,可以有很多新的不同的类型。下文谈到的“MOOC中国”联盟的构想,其实也是一种新的公共服务的模式。
四、“MOOC中国”联盟的构想
2015年1月,由奥鹏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牵头,联合37所著名高校组建了“MOOC中国”联盟。高校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联盟的筹备和建设进程中,并对联盟报以很高的期望。高校希望通过联盟的建设扩大学校的影响,创新奥鹏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拓展继续教育的业务空间,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应该认识到,建设好“MOOC中国”联盟对我国的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对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MOOC中国”联盟是一个尝试新一代公共服务体系的载体,是一个试验田。通过这个载体,可以更新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创新合作模式,拓展业务范围,深化公共服务体系内部的改革和建设,全方位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笔者与部分高校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同仁共同勾画了一个联盟的框架(见图1)。这个框架的愿景是为国家终身学习社会建设服务,面向各类人群开展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框架还是很初步的考虑,还需要不断地细化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MOOC中国”联盟业务框架的主要特点:
1. 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平台
联盟服务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学习者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服务,包括从免费到收费、从单门课程到系列课程、从学生支持到全方位学习支持、从非学历教育到学历教育,适合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等各类教育形式,为各类教育提供互联互通和上升通道。
2. 实现学习成果累积与转移
学习者在联盟内的所有学习成果均可累积。联盟制定规则,实现联盟成员之间、联盟成员与非联盟成员之间的学习成果累积与转移。联盟设计并提供以多门或系列课程为基础的职业资格认证。能够对学习者在联盟内、联盟外的学习成果提供独立认证,建立联盟的核心竞争力。
3. 实现联盟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
联盟充分发挥众多合作伙伴以及品牌的优势,开发多种类和形式的名师、名校优质资源,以适应不同的学习者。联盟制订资源认证标准,对所有入盟资源进行标准化认证,保证资源质量。制订成员之间以及联盟与联盟外教育机构资源共享的规则,实现无偿或有偿的资源共享。
4. 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保证教育质量
联盟运营要提供先进的技术平台、优质的课程资源、人性化的服务和健全的管理,保证较高质量,建立质量品牌,吸引学习者。
5. 建立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管理模式
联盟实行完全学分制,由以专业为中心向以课程为中心转移,建立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联盟积极尝试开放教育模式,学习者可以随时从任一层次注册学习,学生从注册到全部学习过程都通过互联网完成,面向全世界的学习者提供服务。
五、结束语
在建设终身学习社会的进程中,公共服务体系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中国的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中国的远程教育要成为终身学习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说,公共服务体系在今后应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教育的公共服务事业大有可为。
(本文根据笔者在“‘OPEN 百年 图变’――2015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高峰论坛”的发言整理而成,文中的“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专指奥鹏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丁兴富. 网络教育的春秋时代及其对策[J]. 现代教育技术,2001,(1).
[2] 教育部. 关于启动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普通高校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 教电[1999]1号.
[3] 教育部. 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 教高厅[2000]10号.
[4] 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2]8号.
[5]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发[2014]35号.
[6]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7] 国务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 [2010]48号.
[8]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国发[2014]5号.
[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5.
[10] 教育部.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1999.
[11] iReseach. 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报告. 2014.
[12] 严冰. 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3] 奥鹏研究院. “MOOC中国”联盟设计方案. 2015.
收稿日期:2015-04-15
1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标准内涵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承担着为海西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使命,因此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教育质量就尤为重要,但目前却缺少科学系统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教育质量规范及专业建设标准。本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从教育实践出发,探索研究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的教育质量标准。
《教育大辞典》对“教育质量”的解释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而所谓“教育质量标准”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既定教育目标而制定的教育质量规范,是对培养目的、培养过程、培养结果的价值取向。只有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贯彻落实国家职教方针政策,围绕教育目的预设标准、教育培养过程标准、教育输出结果这三个维度,建立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的教育质量标准,形成专业教育质量规范,并有效推进深化实施,建立科学监督评价机制,才能提高整体专业建设水平,才能以服务发展为宗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2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教学存在问题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建设水平有所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①专业设置定位模糊,专业建设同质化较严重。财经商贸类某些专业设置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急需调整优化。某些专业定位偏离“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技能型人才和学科型人才的界限,忽视中职职教办学特色。某些专业建设由于不能较好整合发挥优势资源,又缺乏创新发展意识,造成各校建设情况大同小异,无法形成专业品牌特色。
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校企合作广度深度不够。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仍沿用“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与“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背道而驰,难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有的学校虽然提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没有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造成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并未真正落实校企协同育人。
③课程设置滞后脱节,课程建设缺乏职教特色。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的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课程设置脱离职业岗位需求,课程内容脱离职业标准要求,实践课程学时安排较少。核心课程建设缺少专业特色,教材选用缺少科学标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乏善可陈。
④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教学技术手段拘泥形式。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味采用“满堂灌”教学方式传授理论知识,使教学过程缺少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难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同时,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运用不够广泛,也尚未形成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⑤实训条件相对落后,顶岗实习管理浮于表面。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设备投入偏少,仍以“机房+模拟仿真软件”为主,其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校外实训基地由于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实践教学安排、实训安全管理等原因,无法发挥最大的实训效能。而顶岗实习存在制度不严、管理力度不够、考核无果等现象,不同程度的“放羊”管理使实习实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⑥师资结构不够合理,教师职业素养有待提高。通过对300名专任教师调研显示,财经商贸类专业教师年龄偏年轻35岁以下占59%,高级职称教师偏少只占21%,所教授课程的专业与自身专业完全对口的只占38%,中高级技能水平以上的双师型教师只有45%,出现不同程度职业倦怠的教师占61%,部分教师下企业实践有名无实等,可见师资结构需要优化,整体师资水平需要提高。
⑦就业质量不甚理想,社会服务能力较为薄弱。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虽然初次就业率较高,但就业对口率低,薪酬待遇低,就业满意度低,导致就业稳定性不高,就业质量有待提高。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寥寥无几,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度不足。
3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提高思路
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该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①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明确专业办学定位,加强专业特色建设。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积极开展专业调研,做好人才需求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结合自身办学基础和优势,紧贴市场科学合理设置专业,遵循适应需求原则、特色性原则、宽口径原则、适度超前原则。
[1]同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调整财经商贸类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各专业应该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指导下,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的层次定位、职业岗位范围及职业标准、人才规格,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构建专业建设标准,建立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树立开拓创新意识,整合优势资源开展专业特色建设。
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福建省财经商贸类专业应立足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海西经济区服务产业发展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践行现代学徒制,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专业应该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长效的校企合作交流机制,共同制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财经商贸类专业群,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同时还要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推进中高职教育紧密衔接,实现“系统培养,多样成才”培养目标。
③深化调整课程结构,校企共建核心课程,实施双证融通改革。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围绕职业岗位群,对接最新的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校企共同构建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制定理实一体化的实施性课程标准,深化多种模式的“双证融通”课程改革,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校企应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将职业岗位技能和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共同开发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尤其是共享型信息化教学资源。优先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选用专业课教材,要体现“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与“学校课程教学设计”的有效对接与融合,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
④提倡行动导向教学,强化职业实践教学,构建信息教学环境。财经商贸类专业应将生产经营或服务流程融入教学过程中,倡导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体现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学理念,[2]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场景教学法等,引入多元化的过程性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探索信息化教学技术深入应用,开发Moodle网络在线课程以及微课程,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⑤改善校内实训环境,拓建校外实训基地,规范顶岗实习管理。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和业务流程出发,校企共建信息化、智能化、高仿真的融入企业文化内涵的商贸实训基地,打造“实用性商贸技能培养、多元性社会服务培训、实战性创业人才培养”综合性实训平台。同时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建立稳定有序、运行良好、产学结合、协同育人的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真实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建立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配备实习专业指导教师,通过签订校企生三方协议、全程管理监控、定期考核评价的方式,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制定并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对内培养专任骨干教师,对外聘请引进行业企业高技能技术人才,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 “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教育部门培训、校本培训、企业岗位培训的“三位一体”培训体系,通过各类师资培训、调研考察、学术交流、高校进修、企业挂职实践、参与真实项目运作等方式,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和业务能力。引导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意识,缓解职业压力来消除职业倦怠,注重教师人文关怀来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创建激励机制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从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⑦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社会服务能力。实施“学生综合教育管理工程”,围绕“学做人、学做事、学技能”的立德树人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财经商贸类专业应本着“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提供多方位的就业渠道,加强职业指导教育,稳步提高就业质量;还应搭建中高职衔接平台,为部分学生升学提供有利条件,为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桥梁。财经商贸类专业应积极开展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提供各项生产咨询技术服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4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目前,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若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就必须在培养目的、培养过程、培养结果等方面提出教育质量规范,构建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而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应遵循职教发展规律,本着目标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清晰性原则、灵活性原则,鼓励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全程参与,才能形成广泛适用的具有导向作用的教育质量规范。通过实践研究表明,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可以分为教育目的预设标准、教育培养过程标准、教育输出结果标准这三个维度,细分为10个质量标准指标,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具体编写如下: 4.1 教育目的预设标准
①专业设置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设置,应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做好相关行业企业和就业市场调研分析,包括行业发展研究、10家以上行业企业调研、20所相关职业院校调研、毕业生调研跟踪等,形成《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调研报告》、《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专业设置必须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要求,专业办学条件必须符合《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设置条件。应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使职业教育对象能够满足社会产业结构市场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
②专业建设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应制定五年建设规划,通过专业群建设实现专业的集聚效应,集中优势资源建设特色专业。应建立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至少包括2/3以上的行业企业专家,定期召开论证会议并推进专业规范化建设,至少每学期1次。专业建设可以积极引进适用的职业标准参与专业认证。在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指导下,不断优化专业教学标准,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实现专业建设的“五个对接”。
③培养目标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坚持立德树人,制定出面向商业行业企业,可以从事具体相关职业岗位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明确职业范围及对应职业岗位,确定专业技能培养方向,制定人才培养规格,包括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标明所能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衔接高职接续专业,体现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2 教育培养过程标准
①培养模式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应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寻找校企双方利益“共振点”,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冠名班”、“订单班”、“工学交替”、“二元制”等校企合作模式,践行现代学徒制,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同时,根据市场和岗位需求,制定实施及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行业企业培养“量身打造”的技术人才。加大“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实现职业技能证通过率达95%以上,保证学生顺利通过“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应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中高职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②课程建设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构建课程体系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必须紧贴实际工作岗位过程,必须符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标准,注重融入职业技能素养实现“双证融通”,注重中高职课程衔接。教学计划制定符合《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三年总学时数达到3000 ~ 3300学时,不少于170学分,实施“2.5+0.5”教学安排,保证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60%以上。校企共建3门以上核心课程,共同开发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拥有共享型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媒体素材、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等。选用教材符合职教特色,优先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选用,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③教学模式标准:教学内容应该满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以学生为主体,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场景教学法等,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开展多种形式实践教学,突出“学中做,做中学”的职教特色,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运用中技能水平和形成规范职业素养。积极构建信息化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开发使用3门以上Moodle网络在线课程和微课程。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成绩良好。教学评价实现多元化过程化,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家长企业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学业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
④实训条件标准:校企共建信息化、智能化、高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覆盖财经商贸类各专业,融入企业文化内涵,满足培养实用性商贸技能、多元性社会服务培训、培养实战性创业人才的需要。每个专业至少有1个稳定有序、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适应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平均每学期至少开展1个短期实践教学项目,不仅作为顶岗实习教学场所,还可以提供教师下企业挂职实践岗位。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齐全,实践教学经费有保障。建立完善校企共同指导、合作育人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保证顶岗与专业岗位群基本一致,配备实习专业指导教师,管理规范到位,签订校企生三方协议,全程管理监控,定期考核评价,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⑤师资队伍标准: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规定,制定并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建立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机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增强教学团队综合实力,制定兼职教师评价标准。保证师资结构合理稳定,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师生比达到1:2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30%,具有中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不低于70%,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专任教师总数25%左右。构建教育部门培训、校本培训、企业岗位培训的“三位一体”培训体系,保证教师岗位培训时间五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每两年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同时具有健全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4.3 教育输出结果标准
①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毕业生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在95%以上,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毕业生就业质量良好,就业率在96%以上,专业对口率不低于本地区同类学校平均水平的90%,就业面向和起薪点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后三个月稳定性好。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良好,社会认可度普遍较高。毕业生中有一定比例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学习,实现“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 ②社会服务能力标准:面向社会群体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培训质量较高。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服务,每年参与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的项目达3个以上。专业建设水平得到职教同行、行业企业认可,社会评价较高,充分发挥示范性作用,具有较强专业辐射能力。
5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质量评价是以教育质量标准为准绳,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衡量教育活动达到教育质量规范程度的连续动态的价值判断活动。
5.1 树立发展性教育质量评价观
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评价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衡量评估专业建设水平是否达到教育质量标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长远发展、学校专业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贯穿于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全过程,还要将统一评价标准和特色性发展相结合,发挥导向引领作用。
5.2 注重多元化教育质量评价主体
①学生主体评价。学生作为职业教育服务的直接受益者,其评价直接反映教育教学质量。②教师主体评价。职业教师是专业建设主力军和教育教学主导者,参与评价不仅可以调动工作积极性,还可以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③学校主体评价。各职业学校要对所达成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期评估,随时对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及时纠正偏差,确保职业教育质量。[3]④教育主管部门主体评价。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各类评估活动或者委派专家对职业学校办学实力、专业建设水平及职业教育质量开展评估,实施宏观管理指导,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发展。⑤社会主体评价。通过用人单位、校企合作企业、学生家长、社会评估机构,社会公众等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企业需求。
5.3 构建能力本位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结合衡量权重比例,形成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质量评价模式(如PISA、TIMSS、SERVQUAL等),采取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专业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活动是否达到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并引入专业认证。最后,统计分析教育质量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能够正确审视经验和不足,发挥优势提高教育质量,对于不足之处进行有的放矢改进,从而使教育质量评价发挥诊断、激励、调控、导向等功能。
6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实施教育质量标准而制定一系列相关质量管理制度,提供各方面保障条件,并实施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6.1 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教育主管部门结合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制定实施各种政策制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尤其针对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需求,加强财经商贸类专业建设发展,提高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立教育监测中心,制定监测标准及监测工具,实现对教育质量动态监测及分析诊断。[4]组织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职教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内涵建设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依靠政府力量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入行业企业组建财经商贸类职教集团,从而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充分发挥福建省职教学会财经商贸教学委员会对专业建设指导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吸引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和专业建设中,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教发展。《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福建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职业教育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6.2 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学校系部应该树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观念,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关注培育自身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控制体系并运转有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研评估中心等机构,研究科学规范的教育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引入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体系,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实现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只有构建并实施科学规范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多元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内外兼具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才能保证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课堂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71-03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兴起源自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第一届创业计划。此后,创业大赛开始盛行,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199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并逐渐获得学术界的关注。党的十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鼓励青年创业,国务院也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又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总目标是: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实施意见》中,还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在此一政策背景和形势下,本文试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各高校进行得如火如荼,获得了很多成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我国历史纵向相比,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教育体系横向相比,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
一是大学生创业热情日益高涨,但最终落实到实际创业行动的比例极低,高创业热情和低实际创业率形成巨大的反差。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659.4万估算,2014届大学生约有19.1万人选择了创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从上届的2.3%上升到了2.9%。显而易见,近年来随着政府高校相关宣传和工作的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比例在逐步提升,但这与发达国家20%左右的大学生创业率相比仍有巨大差距。报告还指出,2011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创业的比例(5.5%)与毕业时相比提升了2.4倍,其中本科毕业三年后创业比例上升了2.3倍,高职高专毕业三年后上升了2.5倍。大学毕业生三年内有更多的人加入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可延续到多年以后。即便如此,大学生总体实际创业率还是比例极低。
二是在实际创业的大学生中,最后成功的人数寥寥可数。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低,创业成功比例也低。根据公益组织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统计,目前我国青年首次创业的成功率不足百分之十。大学生创业成功比例估计也不足百分之十。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以高校为主导、政府为辅助、企业为平台,并受大学生个人能力、家庭经济地位、国家经济状况和社会舆论环境等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和变化,都可能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产生影响,出现这样的状况,其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作为承担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主要职责的高校,其主要问题又在哪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从政府和学校管理层面来讲,问题的解决在于如何把重视落到实处,改革教育理念,整合各项资源,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实践平台;从教师教学层面来讲,如何做到把创新创业与专业结合,从教学方案、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体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和做实专业实践环节,让学生真正敢于创新创业、善于创新创业,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形成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才能完成《实施意见》总目标,收获更多创新创业成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通过教育,培养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及心理素质。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其出发点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幸福人生打下基础,而不是将所有学生培养成开店办企业的老板。因此,虽然社会不需要人人创新创业,但人人需要创新创业教育。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思维训练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体现素质教育内涵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新需要识别和把握机会,而对机会的识别和把握,取决于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业需要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创办新的事业,而开创新事业则取决于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就是对大学生思维方式、思维能力进行专业训练,树立创新创业观念,培养和锻炼创新创业思维。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合理知识结构形成的教育。从古至今,知识海洋浩瀚无边。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每天产生的知识信息数以亿万计。教育不是要传授所有的知识,也不可能做到传授所有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知识结构应是包括了理论知识、应用知识、综合知识在内,以及相应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知识系统,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无法做到创新,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也很难创业。尤其是能在理论或技术上产生创新,进而转化为产业,实现创新型创业的人才,必须具备丰富而渊博的知识储备,具有善于跟踪精深而前沿的理论动态的能力,再加上拥有较为深厚的知识素养最为底蕴,才能实现变革性创新创业,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五)增加作业和考核中对解决问题能力评价的分量。现在很多课程作业还是采用书面答题方式,考核还是采取课堂考试方式,主要检查知识点和理论的掌握情况,一些主观题中会出现考核理论结合实际能力的内容,但是总体分量达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达不到重点培养学生思考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作业和考核方式从单一化到多样化的发展,考核重心从知识到能力的转移,才能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转变教学和学习方式,关注和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书面作业和考试之外,增加对过程表现的考核,尤其是要考核反映思考性和实践性的任务完成过程和情况,以及在其中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把品质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大学生高创业热情和低实际创业率的强烈反差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把理想变为现实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品质教育不是孤立的道德说教,而是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从师德师风到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要给学生传递积极正面的信息,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案例分析中,解决困难中,寻找答案中……得到品质的塑造和精神的升华。让坚韧、诚信、感恩、合作、沟通等良好品质都能在每一次教学活动过程中得到加强。
总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目前的一大研究课题,而作为专业教育最主要途径的课堂教学如何纳入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一项亟须研究的课题。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用创新创业教育取代专业教育,也不是用创新创业教育淡化专业教育,而是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体现创新创业的理念,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精神,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氛围,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和更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远征,李璐璐,董玉婷.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综述――研究、政策与发展[J].中国林业教育,2015(6)
[2]吴海燕,齐跃.我国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其激励措施探索――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7)
[3]韩力争.创业教育的本质和落实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13(2)
[4]聂娟.刍议高等学校创业教育[J].职业教育,2016(1)
[5]陈松.研究性学习模式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2016(1)
一、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继续做好校车服务工作,加强校车运营管理,保证校车运行安全。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实行学生免费乘车。继续开展“四心学校食堂”创建活动,全面实现学校食堂大宗物品集中定点采购,扩大采购范围。完善学生食堂管理体制,公办学校食堂实行自主经营,禁止对外承包,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抓好学校安全管理常规建设,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落实各项安保措施,配齐配足专职安保人员和安保器械,完善并利用好校园安全通讯信息网,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打造“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校园安保防控体系。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和复评活动,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提高学校卫生服务质量。做好校方责任险投保、理赔和风险防范工作。
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差异、个性、隐私和情感,面向全体学生,发掘每一个孩子的天赋潜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教育回归本真。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年”活动,出台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和意见。促进家长委员会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全面落实省、市关于深化素质教育的系列规定,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把时间、健康和能力还给孩子。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重点加强音体美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设、开发,构建富有特色和学校特点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以市局《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意见》为总纲,抓好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推动县市区示范性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贯彻全国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增强中小学生体质。搞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全面落实全市小学、初中、高中会议精神,开展对学段衔接、学段目标和课程整合的研究,加强对学生分层次培养和个性化学习的指导。重视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深化“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开展跨学科、跨课程“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研究和“班班通”的应用研究,提高教学效益。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阔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国际视野。坚决改变单纯按学业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禁止以分数给学生排队分优劣,探索建立涵盖学生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志向等主要方面和若干关键性指标的多元的绿色评价体系。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市级规范化学校,积极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迎接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复评,启动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
三、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快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市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扩大公办和公益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所有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部开工建设,按照省定幼儿园建设标准,做到建设一所,达标一所,年底完成建设133处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的总体任务。争取出台政策,推动城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并交付政府管理使用。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发挥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镇村一体化办园模式。加强学前教育常规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认真贯彻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校及市级示范专业为抓手,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学校分级和专业分级认定,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的专业,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学校和名牌专业。以职业学院为龙头,以骨干中等职业学校为基础,扩大三二连读招生规模,探索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教学联盟。推进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继续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推动“引企入校”。上半年召开全市校企合作现场会。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搞好职业技能大赛,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和技能水平。下半年召开全市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议。继续搞好和扩大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完善民办教育年检制度,强化各类民办教育机构管理,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五、积极服务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推动校地校企合作双赢。充分发挥市高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双向协调职能,帮助高校解决实际问题,支持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发展。围绕搞好校地、校企合作,完善“校地合作信息平台”,建立产学研合作信息通报制度。积极推动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全力促进中外合作大学项目。争取全国重点大学在设立研究机构,建立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分支机构。鼓励引导企业与驻烟高校合作建设研发基地。做好初中起点本科小学教师的招生和培养工作,建立鲁东大学和两所师范教学研讨制度。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大批教育的领军人物。认真落实全省教师工作会议精神,出台我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继续做好教师梯次补充工作,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逐步优化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深化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创新支教模式,扩大支教人数和支教范围。积极稳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做好中小学教师核编、职称制度改革和岗位聘任工作。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落实省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壮大公办幼儿教师队伍。出台《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意见》,保障幼儿教师合法权益。加强职业院校校长队伍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好省出台的专业教师聘任意见。通过远程研修、集中培训、校本研修等多种方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继续实施骨干教师境外培训工程,重视学前、特教、师范学校教师和学校中层干部的培训。推进名师、名校长(名园长)和名班主任建设工程,推广芝罘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经验。切实抓好师德建设,治理教师有偿补习等师德违规行为,完善师德考核结果公示和师德考核档案管理制度,开展优秀教师巡回报告活动。年内,召开全市教师工作会议。
七、着力提升教育保障水平和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好国家、省、市各项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提高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落实好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的基础上,与财政部门共同探索建立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公办幼儿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按照新的中职资助政策突出抓好中职学生免学费和发放助学金工作。加大各学段学生和幼儿资助政策落实力度,加强资助资金监管,提高资助工作水平,确保我市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继续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提高学校设施装备水平。力促尚未完成的校安工程项目全部开工,消除校舍安全隐患。继续推进“211”工程,争取农村乡镇中心学校基本完成取暖、改厕工作。完成“班班通”工程扫尾工作,加强网络建设、多媒体录播教室建设、中学数字化地理教室建设,认真做好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召开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的管理使用,推广班级图书角经验,提高图书使用效益。扩大为义务教育段学生提供免费校服覆盖面,争取覆盖面达到学生数的70%以上。在落实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基础上,扩大免费午餐试点范围,每个县市区至少安排一所学校进行试点。加快推进市高级师范学校、二中高中部、一职专、艺校等4所市直学校的新建迁建工作。
一、师范教育体系改革
面对国内外教师教育改革的形式,基于当前教师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浙江省各高校秉持改革与创新的总体思路,致力于师范教育体系改革,着力改革和完善教师教育的招生制度、课程体系、培养体制、实践教学及支持平台,致力于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
1.建立选拔乐教适教学生的招生制度
招生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入口,生源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2010年开始,浙江省尝试开展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增加面试环节,录取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就读师范类专业。2012年,进一步推进高考、会考、校考三位一体招生考试,增加了综合测试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师范专业技能和素养。2015年,
三位一体招生工作将试点专业进一步扩大,同时试点推行大类招生,自主分流的招生分流改革试点工作。2015年,10所高校部分师范专业以三位一体方式招生的人数为599人。各师范院校都根据浙江省高考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招生录取的师范专业及其相应专业的选考要求。其中宁波大学、丽水学院等学校实施大类招生;杭州师范大学、衢州学院、丽水学院等4所高校尝试定向为农村小学与幼儿园培养全科教师;嘉兴学院等6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招收初中起五年一贯制学生。三位一体招生改革之后,尽管录取的学生在高考成绩方面没有优势,但在学习动机、学业成就等方面表现突出,毕业后从事教师工作的稳定性也得以极大
提升。
2.健全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教育部《关于大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在宏观上指导推进着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研制与颁布旨在改变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长期形成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老三门的局面,从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等10个方面提出全面而具体的意见。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承担教师教育的高等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开足开好教师教育课程,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并以此为基础鼓励课程体系创新。如浙江师范大学以促进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教育心理能力与教育技术能力(RPT能力)培养的集群式课程体系与以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三大模块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正是积极应对、主动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践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有效体现。
3.强化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实践教学
强化实践教学是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手段。10年前,浙江师范大学提出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得到浙江省教育厅的支持并推广到全省的师范生。浙江省教育厅41号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制定并实施师范生实践教学规程,切实落实师范生到中小学校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制度,完善教育实习驻队指导制度。为进一步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浙江省教育厅连续10年组织全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提供平台,开创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师范生技能训练新途径,也推动了不同层面的教学竞赛开展,如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正是在践行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四年一贯、全程设计、习考并举、赛训结合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得以构建;可视化的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得以开展,实习基地建设的强化使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凸显。
4.构建基于研究的教师教育改革与服务体系
为满足国家卓越教师培养战略需要,以便深化教育战略对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服务与引领基础教育改革,浙江省构建了基于研究、政府支持下的教师教育改革与服务体系,促进政府、高校与中小学的协同创新。具体表现为:(1)浙江省教育厅成立了全国首个师范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动建立10大省级教师教育基地,促进教师教育举办院校联动与协调发展。(2)以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建设教师培养基地项目研究为载体,探索各学段中小学、职教师范生的培养机制;以深入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为载体,主动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对接与互动,探索建立以高校、政府与中小学校合作发展共同体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人才协同培养机制。(3)成立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与特级教师工作流动站,研究与了解浙江省基础教育对未来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发挥特级教师在卓越教师培养中的作用。以教师教育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质量监控机制研究新形势下面向卓越师资培养的师范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研究等科研重点项目研究为载体,依托省级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统筹管理、实施、指导、监控、评估全省中小学教师培养和专业发展培训质量,浙江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年度报告,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教师培养质量保障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包括高师院校自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政府、社会通过对高等学校认证、评价等措施而建立的外部质量监督机制。浙江省教育厅有意识地构建了专门的师范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师范生培养目标统筹规划、协同机制构建与教师教育质量督查、经费保障等。
1.师范生培养目标与长期发展目标的统筹规划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已经基本建立了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大学参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支持、高校与中小学校协同联动、规模结构合理、开放灵活、与浙江教育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教师教育体系。浙江省教育厅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中提出,尽管全省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基本能针对我省基础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依据各自办学优势发展教师教育,但是各高校在进行教师教育发展规划与定位时,还需要立足全省、本地市基础教育特点、进行整体上的规划布局与统筹,针对我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依据各自办学优势,准确定位、错位发展、办出特色。不同学校同一专业学科教师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也需要统筹分类、分层发展,以避免造成结构性的教师饱和与
短缺。
2.教师教育质量监控机构的建设与督查机制的建立
2014年成立全国首家教师教育质量监控机构浙江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组建了来自高师院校、地方教育局领导、中小学一线教师组成的浙江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专家委员会,对全省教师教育实施质量监控、检查和评估。浙江省教育厅41号文件提出建立教师教育项目过程监控机制,开展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专项督导工作。教师教育质量督查主要目的是基于进一步落实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深入推进浙江省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基础教育。2015年的督查内容主要围绕师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贯彻落实情况。2016年的督查内容重点为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情况、三位一体招生改革推进情况与重点建设教师培养基地项目。在不断研究与实践中加强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功能,对全省教师教育工作实施进行过程性监控以及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估,收集教师教育的动态数据,全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年度报告,为科学管理高校和各地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教育质量提供
参考。
3.提供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与政策制度保障
浙江省教育厅在经费投入与政策制度方面提供了师范生培养质量的保障。明确提出新增教育经费应把教师培养培训作为投入重点之一,并重点加强对教师发展学校的支持;高师院校建立师范生教育实习经费保障机制,根据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新要求,提高师范生教育实践经费生均标准。设立省教师培养重点基地,专项开展卓越教师比较研究、教师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师范专业标准研制、课程与教材建设、UGS协同平台建设;以教师教育重点建设基地项目开展教师教育质量监控机制、学分管理、中小学合作教研、区域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等;以教师教育基地招标项目形式开展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体系构建、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教师教育技能标准与案例开发等。教师教育政策制度在队伍保障上,强调教师教育教师分类管理与考核评价,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基础教育实践研究的学科均衡教师教育队伍。在协作机制上,基于2011卓越教师培养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多个分中心为基础、各地方教育局、多学段教师发展学校协同的中心机制,以实现全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开展。
三、面向未来卓越教师培养举措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实现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一目标的有力抓手,这要求努力打破相对单一保守、缺乏灵活性和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结构,突出培养模式在学生技能训练、课程设置、职前教育、条件保障等方面的实践
创新。
1.提升教育现代化需要的教师培养层次
教育现代化需要一定数量且层次高、学历高的教师,目前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较低,从2015年全省招生的人数来看,专科占21.33%,本科占75.91%,教育硕士只占2.75%,提升中小学、职教师资培养层次是迫切之需。浙江省教育厅明确提出小学教师学历本科化,针对非师范类中职教师培养已开展了3+1的培养模式改革,旨在通过一年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企业跟班实践,培养其对中职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促进职业理解与认知。对于中学教师的培养,需要通过改革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试点推行师范本科+教育硕士3.5+2.5人才培养模式或4+2模式(4年的本科基础理论学习+2年的教学硕士的专业训练),扩大教育硕士的培养规模提高中学与职教教师师资培养层次。
2.推进中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和研究
卓越教师培养需要构建高等院校、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协同培养机制。浙江省教育厅制定了浙江省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建设目标、原则、组织形式、保障等,旨在构建高等院校、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校协同培养培训教师机制。落实政策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重要保障,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要发挥政府第一主体地位与作用,制定政策措施,积极支持中小学校与相关高校合作申报建成教师发展学校,在经费安排、人员编制、评优晋级等方面,对教师发展学校及参与教师给予倾斜;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培养培训的管理机制,为师范生培养与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岗位实习与实践培训基地;高校与中小学共同研究与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以教研促进教师发展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会计;高校;校企合作;实习实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C-0081-01
现在地方高校正在积极发展应用技术教育,仅以财会专业来考察,一方面企业有选拔优秀人才的迫切需求,但因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实习人员没有实战经验、长时间的实习过渡会对企业的财务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校也面临着产学脱节、人才输送压力大的窘境。因此迫切要求将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机结合,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之路,探寻教学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满足企业用人和学生择业的双重需求。
一、财会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校企合作的文件和政策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陆续出台,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建立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形式多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体到财会专业,就是要求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合作不接地气
近年来,就业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热门专业变迁后,财会专业却持续火爆,究其因,是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需求高涨。但我们的一些高校,在发展校企合作时追求高大上,将很大的精力用在建设各种互联平台、学习国际流行软件操控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高校就业导向要明晰,应发展阶梯式培养方式,既要夯实基础能力,又要锻炼发展培养高端能力,既重视学习理论,又兼顾实操实战。
(三)校企合作的途径和模式要拓宽创新
不能仅停留在观摩层面,一方面实习人员接触不到真实账目,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而对企业而言,来实习的财会人员就像流水席,水平参差不齐,很难进行选拔,说是合作,实际衔接根本不到位。企业和学校都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学生的职业方向不明确,企业后备人才断档。人才建设应是开放性的、共赢的,校企合作应更重目标性,更重实践能力的评估。在选拔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是不能被最终录用的,但相关人员可以从各自角度指出不足,对学生来讲,也可以及时弥补不足,这样对再择业有很大帮助。
二、财会专业校企合作的现有培养模式
(一)以学校为主输出的合作模式
这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模式,学校负责理论知识的教授,一般由政府牵头,依托地方资源,寻找合作企业,在规定时间、在规定的岗位限制性参与财会工作。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人员集中,时间固定,双方都没有法律限制和合同关系。但也暴露出很多缺点,比如实习往往安排在毕业前夕,即使发现不足,也很难再回学校接受培训;实习深度不能得到保证,鉴于商业秘密,企业不可能让学生接触全套完整账目;财务工作不同于一般岗位,往往需要面对财政、审计、银行多对象,鉴于学生实习身份和不确定的择业动向,企业往往选择规避。总之,这种简单的合作模式已经与当下的职业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宜。
(二)“二元制”定向培训模式
企业招收员工,新员工以学徒身份接受企业的带薪实训,学校则负责进行理论教学。这样的好处是高校没有学生就业压力,培训时间灵活,培训要求明确,教育精力集中,校企权责明确。对企业员工来说,不仅弥补理论短板,而且可以获得文凭,形成良性互动。对学校来说,学校是为企业服务的,为企业培养员工,因此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都尽量考虑并满足企业的要求;从企业来说,学员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工作岗位与学校协商培训课程和方案,学员毕业后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这是一种建立在需求上的合作模式。
(三)弹性合作模式
即形成包含学位教育、学历教育、中短期培训和远程教育等多种合作方式的立体合作培训体系。对于企业来说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学校则注重将知识培训与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学位培养结合起来,弥补企业在此方面的不足。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工作训练,也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增加理论培训,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学校,促进教与学转化。
三、财会专业校企合作的社会支持
所谓政企校三位一体,政府部门在财会校企合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地方性政策的出台,舆论的引导,地区间的牵线搭桥,资金保障支持,合作建设生产经营性实践基地这些都有赖于政府职能的发挥。有了政府的支持,企业可以针对实习学生开展小范围的试点性生产经营,并让学生全程参与财会工作。
社会在发展,财会专业校企合作的范式、机制、目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无论是作为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学生还是企业都面临着变革、选择。如何适应当下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地区发展的合作框架和模式,需要大家共同思考、协同建设,这样才能将人才的输出和培养带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