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夯实基础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161-01
门诊护理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其具有诊治快捷、方便、人流量大等特点,是医院对外工作的窗口,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素质和技能,在平时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工作经验,完善自身不足,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这样在帮助患者解决病痛的困扰时,也能提高医院声誉。下文就我院门诊护理工作做了如下分析。
1 门诊基础护理概况
1.1 工作内容:我院门诊护理人员主要是在咨询台、分诊检查室、门诊手术室、输液室、急救室等科室进行相应护理,具体来说是为来门诊救治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咨询、注射、门诊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服务,以及对门诊与住院部各科室之间的护理工作进行协调[1]。
1.2 特点
1.2.1 病人多:是因为来院治疗的患者为不同阶层、年龄段的患者,且病症不一,一旦有感染性疾病患者,易造成患者和周围健康人之间的交叉感染。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判断,并积极对患者进行疏导并将之送到指定科室,配合医生进行明确的诊断和救治。
1.2.2 医生流动性较大:原因是门诊部每一天坐诊的医生都是由各科室派出的,流动性相对较大,这对于常来门诊治疗的患者来说有一定影响,常会因不了解门诊医生坐诊规律而产生一些纠纷。为此,门诊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向患者讲明门诊医生坐诊规律,并向其讲明门诊医生流动性大的意义,让患者对门诊医生工作有所了解,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医院及护理人员还要尽可能的缩短挂号时间、候诊时间和取药时间等,简化治疗手续以便患者及时接受治疗,进而提高服务质量和维护医院信誉。
2 开展优质护理的可行性措施
门诊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关键在于护理人员,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的引导患者,并向患者讲明需要注意的细节及及时将患者送至与其病症相应的诊室进行治。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尽可能的提高护理质量,则需要门诊护理人员做好如下工作:
2.1 构建层级护理管理制度:层级管理制度的落实,能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上有据可依,并按照规章制度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制度构建时,要以护士的年龄、职称和技术等综合因素为依据,构建以护士长为主,责任护士和护士共同组成的质量控制体系。其中护士长的工作是每周对各个护士的工作进行抽查,月底进行全面检查,以及每一天上下班检查基础护理落实工作[2]。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更好的落实,还应该将定期检查、全面检查和随时检查三种方法结合起来,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护理人员身上,明确护理项目及规范,使护理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尽职尽责,并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患者提供周到、高质量的服务,也能改善医护之间的关系,切实将优质服务贯穿于门诊基础护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2 提高服务意识:门诊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最先且直接接触的人,其服务质量优劣,与医院名誉密切相关,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已有的观念进行更新,加强基础护理工作,深化基础护理,以便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要做好这些,护理人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以患者为服务中心,尊重患者,耐心的为患者提供服务[3]。如接待患者时要用“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等礼仪性用语与患者进行沟通,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当患者和家属有问题要咨询时,护理人员必须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耐心的进行解答,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减少沟通不畅而带来的医疗纠纷。
2.3 加大护理人员培训和考核力度: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与护理质量也密切相关,要对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专业、技能及业务培训,以增强其责任意识,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也要鼓励护理人员利用上班之余时间学习与护理相关的护士条例、医疗纠纷条例及医院感染条例等方面的内容,巩固护理人员法律基础知识,使其遇到相关纠纷时能及时作出回应,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也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理论知识笔答、无菌技术操作、静脉输液和吸痰等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强化其技能为了调动护理人。为了使护理人员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调动,还要定期、不定期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并进行公证的绩效分配,以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技能和业务能力,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4]。
2.4 加大门诊监督管理力度:门诊是医院人流量相对较多的地方,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来往频繁,而医生在诊治和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5]。这就要求:
2.4.1 护理人员监督:护理人员要对门诊环境进行监督和维护,以便为患者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减少患者紧张和焦虑情绪,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诊治活动,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最终实现优质服务。
2.4.2 患者及家属的监督:医院要将门诊护理工作内容及规范制度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公开,实现门诊工作透明化同时也要设置意见箱或邮箱,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对门诊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以督促护理人员工作,使护理人员能按照规章制度并秉着人性化服务从事门诊护理工作。
3 结束语
医院门诊护理作为基础护理部分,其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是以患者为中心,着手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通过护理人员要深刻认识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落实护理责任制、接受定期培训和考核、自行监督和维护环境、接受患者及其家属的监督等方面的内容,完善自己,为患者创造最佳诊治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医疗事业改革的进行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也在不断的发展中,社会和患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医院门诊部还需要结合实际重新设置和划分服务范围,为护理人员提供完善自身素质和技能的平台,提高护理质量,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病症患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伟娟.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特点与护理管理分析[J].管理实践.2010(06): 168-169.
[2]王在琼.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提升全员护理技能水平[J].中国医药指南.2010(32): 22-24.
[3]郭燕红.适应形势 锐意进取 促进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05):305-307.
大胆创新,加快改革步伐
省统计局结合各专业实际,制定《2009年省统计局各专业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计划》,就建立市州宏观经济监测点制度、开展GDP月度核算、建立预测分析模型、开展企业一套表试点、创新部门统计管理与合作机制等22项创新研究项目分解到处室,明确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研究任务。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突出重点,狠抓“双基”建设
按照要求,省统计局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当前的一个中心任务来抓。2008年7月,省统计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要在3-5年时间内,乡镇统计工作要实现“八有”“八化”的建设目标和管理目标。2009年,省统计局对原“八有八化”目标进一步规范。
“八有”建设目标是:有岗位、有人员、有资格、有经费、有场地、有设备、有台账、有网页。
“八化”管理目标是: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人员专业化、统计报表标准化、统计资料档案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统计工作法制化、统计宣传经常化、统计服务优质化。为将工作落到实处,省统计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责任分明,共同努力。乡镇统计“双基”建设涉及面较广,许多事情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共同配合。为此,省统计局明确提出了省市县三级统计局各自的责任和要求。县(市、区)统计局是具体组织、实施者,负责指导、督促、沟通协调,争取重视支持,积极为乡镇达标创造有利条件。市、州统计局负责督促指导本辖区内县(市、区)规范化建设,进行分类指导,制定发展规划,创造条件。省统计局负责督促指导全省乡镇统计基础工作建设,达标县(市、区)统计局向市州、省统计局上报建设情况,省统计局核实后在资金、设备上给予倾斜和支持。
2009年4月,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政府要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建设,不少县市统计局得到大力支持。如蕲春县局与县委组织部联合发文,明确在乡镇党政办公室下设统计工作组,县乡两级政府一次性拿出50万元,购置专用服务器、防火墙和一批电脑,连通乡镇网络;武汉市新洲区政府每年拨付20万元专款加强统计建设。
二是典型引路,夯实基础。省统计局先后在仙桃市和公安县召开两次现场会,请各市州直管市统计局的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现场学习。各市州先后在本地树立典型,以引导带动。
三是督办检查,机制激励。3年来,省统计局积极筹措资金,每年对达标县(市、区)进行奖励、表彰,授予“统计基础工作先进单位”奖牌。在每四年一次的省人事厅、省统计局对统计系统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的名额中,拿出部分名额给达标先进个人。对工作不力的地方,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以切实推进。
2009年,省统计局修改乡镇统计基础建设考评办法,加大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优质服务的评分权数,以
引导乡镇统计工作进一步朝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强化统计优质服务方向发展。
精心组织,认真开展调查
从2009年4月底开始,省统计局组织各市州县局和乡镇街道统计站,历时近2个月,从统计机构、人员、经费、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统计服务等6个方面,对全省1374个乡(镇、街道,含政企合一单位,下同)的统计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基本摸清了全省乡镇统计工作的现状:84.3%的乡(镇、街道)建立了统计站,类型以合署办公为主;统计专兼职人员之比为6∶4,8成以上为大专以上学历;96.7%的乡(镇、街道)统计工作建有制度; 83.8%的乡(镇、街道)统计站的经费来源是实报实销; 86.9%的乡(镇、街道)统计站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人员少,任务重,队伍不稳定,工作难尽力;调查对象多,配合程度低,基础资料差,数据质量难保障;统计力量、统计经费与统计任务不协调,工作难开展;各种考核造成压力,数据难实报;机构多,监管难,数出多门,标准难统一。这为省统计局下一步制定具体解决办法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严格审批,加强项目管理
2009年的统计调查项目管理中,省统计局狠抓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严格要求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必须经省统计局审批或备案,并加大宣传力度,要求各业务处室平时注意提醒与对口业务部门在统计调查项目上要按法定程序。对重复统计或暂不具备条件实施的统计制度一律不予批准。
进一步巩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成效,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深入开展,提高护理管理品质,根据优质护理服务规划和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的要求,按照医院优护方案,拟定新生儿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使患儿家属满意度≥95%;健康教育知晓率≥85%。
二、实施措施
(一)继续完善修订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继续完善修订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督查整改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二)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和专科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 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按照新生儿科培训计划分层对全科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
3、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
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三)严格遵守《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并按其要求规范管理。
1、新生儿科护士必须持证上岗,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2、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患儿住院期间必须配戴身份识别腕带,如在沐浴、检查、治疗时损坏,应及时补戴,确保患儿身份正确。
3、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任何人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4、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5、按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6、制定新生儿外出检查、治疗、转科和出院安全流程并有效落实。制订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确保医疗安全。
(四)夯实基础护理 ,切实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患儿,防止或减少输液外渗,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改变排班方法,实施责任制排班模式,弹性排班。
2、全面履行护士职责,责任护士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儿提供连续、全程的工作,切实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3、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患儿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六)定期满意度调查
1、患儿出院时发放满意度调查,听取家属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我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二甲复审”为契机,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1、修订各种制度、标准 继续完善修订我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继续完善修订质控检查标准与方法,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西医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专科护理骨干。
一、指导思想:我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二甲复审”为契机,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1、修订各种制度、标准继续完善修订我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继续完善修订质控检查标准与方法,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西医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专科护理骨干。
(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同时组织开展护士技能操作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训练,提升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
(4)加强护士礼仪规范学习。
(5)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3、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圧疮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投数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加强科室管理。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护士仪表、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馈,在每月的护士工作例会上进行总结;对优质护理病区进行质量控制
4、夯实基础护理
(1)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优质护理病区实行弹性排班。工作忙时可加班,闲时可轮休。
(2)优质护理服务病区设立责任组长1名、责任护士3名,每名责任护士护理10名病人。责任护士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工作,切实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3)全面履行护士职责。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4)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依据科室特点丰富服务内涵,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5、定期满意度调查
(1)每月组织召开工休座谈会,定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我校提出“摒弃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观,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观”教育教学理念[1]。在此指导下,解剖学教研室开展了针对护理学专业的护理应用解剖学。
护理专业实验课教学也从以前单一的传授解剖学基础知识向人文素质教育、解剖基础知识、护理应用解剖操作技术、和实验考核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加强护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近年来的网络多次曝光医学生玩尸照,虐尸照等事件[2],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充分暴露部分医学生伦理道德的丧失和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部分医学生进入实验室后,乱刻乱画,不尊重标本,甚至拍照相互炫耀等事件时有发生。另一个极端是,个别护理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对标本、尸体有恐惧、厌恶等心理,不愿接触、观察和解剖标本。解剖学作为护生首次接触的医学课程[3],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对护生整个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意思。第一次实验课非常重要,第一,不要马上让学生接触到尸体,而是让学生首先参观一下生命科学馆,培养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然后选择学生较易接受的骨骼标本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接受,最后达到接触尸体,解剖尸体的目的。第二,要给学生讲解老一辈解剖人获得标本、建立试验室的艰辛和志愿者为我们的医学事业捐献遗体的故事。让学生从心理上感激他们的奉献精神。另外,每次在尸体上操作都要先对尸体鞠躬,从对尸体的尊重转化为对生命的敬畏,对前人的感恩。从而培养学生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的良好医德。
二、夯实解剖学基础知识
据统计,护理学教材中,70%的内容与解剖学有关,护理操作技术中,100%与解剖学有关[4],因此夯实解剖学基础知识非常重要。我们在实验课教学中发现,部分护生具有明显的功利心理。在解剖学基础知识尚未掌握的情况下,就急于学习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穿刺术、引流术等护理应用解剖的操作技术相关的解剖学知识。首先对于学生的求知欲和热情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应该积极引导,让学生明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的道理,先把基础打牢才是关键[5]。在实验课上,要把解剖学基本知识、重难点、以及结构特点等贯穿于教师的示教过程;再让学生充分利用标本,模型通过观察、触摸等方法形象记忆解剖学结构;然后,采取分组讨论,两两相互提问的形式,加深印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进行答疑;最后,每次课都要留出时间进行课堂总结,重难点提问以强化学习效果。
三、贴近护士职业,突出护理应用解剖学特色
护理应用解剖学是解剖学通向护理专业课的桥梁课程,在解剖学实验课开展护理应用解剖学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培养护理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6]。针对我校护生“面向基层,必须,够用”的培养特点[7],在护理实验教学中,以临床应用为目的,突出实用性,有效筛选护理应用解剖学内容。对基层医院常见的护理操作密切相关的解剖学内容如注射术、穿刺术等操作技术所需要掌握的体表标志、表浅动静脉,内脏插管术需要掌握的相关脏器的位置、体表投影、狭窄、弯曲等进行详细讲解,并让学生进行标本识别和实际操作。对非常见操作技术如神经损伤护理等涉及的神经走行、分支进行压缩或删减。同时,充分利用一些常用的活体教学的体表标志,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或者同学之间进行触摸、观察和辨认。此外,要让学生在相应的标本上进行护理操作模拟实验,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标本考核的改革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303
我院在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示范活动中,作为首批试点科室,从2010年6月开始运行,首先在4个试点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通过5个月的努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护理质量较开展前有了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实施方法
试点前护理工作状况调查:基础护理工作完全由家属或护工替代。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大多数护士观察的对象限于病重或有明确医嘱的患者。一般对二级护理以下的患者很少主动观察,很容易遗漏。护理文件书写占用了护士大多数时间,使护士从事基础护理和巡视病房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时间减少。
筹备阶段:在全院开展动员大会,试点科室反复组织学习讨论,让所有护士明白什么是基础护理,以及包含的具体内容。学习其相关的服务项目和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让每个护士明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主题,以及需要达到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案:合理调整排班模式,优化工作流程,对护士实行分层管理。即护士-责任护士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责任护士组长由业务能力较强的高年资护士担任。一名责任护士组长带一名责任护士,一名助理护士,分管一组患者,另设一名机动护士,可随机调配,各组负责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一切治疗及护理。试点病房运用了全面而科学简洁的护理表格书写,大大缩短了书写时间,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留在病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完善基础护理质量检查管理体制,责任护士组长每天上下班时自查,护士长每天不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随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成立了中央运输服务中心,负责接送患者进行各项检查,确保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安全、及时、准确且不影响治疗。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强化护士“三基培训”,对低年资护士,每月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1次,督促其提高自身素质。
结 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医患关系有了改善,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2010年7月~2010年12月对所有有认知能力的住院患者发放回问卷78份,收回78份,有效问卷77份。患者对病房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内容。结果见表1。
讨 论
护士转变了观念,加强了责任心。对护士分层管理,包干到组,责任到人,使护士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任何时候第一时间能找到自己的护士,人人树立了“我的患者,我的护士”的理念,缩短了护患间的距离。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满意度服务。
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包括心理变化,落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升华整体护理,使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不易遗漏,争取做到“三前”护理,即抢在患者红灯前,想在患者需要前,做在患者开口前,基本做到零呼叫。
病房秩序进一步好转,试点病房比以前更加安静、整洁,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休养环境,实行责任制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工作在病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使医疗护理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
营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护士通过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整体护理服务,增进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护士以爱心、耐心、细心、温馨的服务,使患者更加信任和依赖护士,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如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引导的护理模式已经形如建立,在全方位关注患者,一切为了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的呼声中,护理人员更应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现代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一、 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
加强早班(07:00-08:30)和晚班(16:00-17:30)护理服务, 因这
两个时间段分别是早餐、晚餐及睡前洗漱时间,不少病人需要进行生活护理。为此在人力资源逐步充实的有利条件下,实施根据护理需求改进的新的工作流程,在这两个时段增加护理人力,加强生活护理,能真正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优质护理。
二、规范服务流程,模拟场景演练。
规范基础护理流程,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如一般病人入院、危重病人入院、病人出院场景演练,生活护理模拟演练如“床头洗头,擦浴、更衣”等等,使优质护理不留于形式,有内涵又体现专科特点。
三、夯实基础护理,强化专科护理。
以新病人入院处置、危重病人护理为切入点,确保晨晚间护理质量及三短六洁完成,严格按照级别护理要求进行巡视,加强饮食宣教及管理,将基础护理落到实处,有效防止护理并发症发生。在夯实基础护理的同时,不断强化专科护理。开展具有专科特色的护理服务,加强健康教育,如肿瘤病人的化疗知识、放疗知识、并发症的预防,正确的翻身、拍背方法等落实到位,并将专科护理服务拓展至社区,通过出院回访形式,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和常见病的护理。
四、提高操作技能,加强专科知识学习。
加强护理人员尤其是五年内护理人员操作培训,尤其是picc、cvc、各种引流管、留置期间的护理,给病人及家属带来最直观的感觉且印象深刻。科学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才能在工作中更敏锐沉着,才能真正体现护理的质量和内涵。
五、强化主动服务,增强沟通能力。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心中有病人。转变思想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将护理车、治疗车前移,减少或消灭铃声。进一步规范服务用语,按《护理服务规范》使用服务用语,组织护理人员尤其是新分配人员学习规范服务用语,从入院接待时如何适当的称呼、问候,在操作中如何宣教和沟通,到出院如何诚恳征求意见等。增强护士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突出人文关怀。
【关键词】骨科 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233-02
医患矛盾在医院显得尤为突出,结果是患者不信任医院,导致护理工作难以开展,为了提升我院的护理能力,我科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通过一年的实践,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各种并发症明显减少了,医疗护理质量提高了,现总结如下:
1 方法
1.1方法:转变服务理念,以病人为中心,练习基础护理技能,深入浅出地讲解优质服务内涵,夯实基础护理,贴进病人,围绕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护理部组织试点病房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同时我科室每周都要组织专题知识的讲座,使每个护士都可以深刻理解“优质护理”的精神实质和内涵,为“优质护理”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1.2改变环境和设施营造人文氛围,病房里随处可见温馨提示语及专科健康教育宣传栏,创建温馨的就医环境[1]。同时为卧床患者制作各种垫枕,提供功能锻炼的工具,卫生间安装扶手在、坐便方便患者,特殊治疗病人床头贴上标示,比如:需要测血糖的患者,注明该测血糖了。
1.3调整排班的方式,弹性排班推行连续排班模式,分层级值岗,要把护理落实到责任人[2],骨科卧床患者多,根据患者的病情、护理难度、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按照护士的职称、年资及工作能力,设立护理组长和护士以及助理护士等层级的护理岗位,护理组长的岗位要由工作责任心强、工作能力较强和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来担任,我科室分为两组,组长带领其组员完成所分配患者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功能指导,每人负责不超过五人,细化了各级护士的基础护理工作,实施定期组织考核,要将责任护士的基础护理量、日常工作量和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与奖金挂钩,使之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护理的质量以及护理意识,排班执行的是弹性排班,在保证每个班次都有两名护士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量调整个班次的人力。
1.4调整工作模式,夯实基:础护理落实基础护理,每个责任护士负责三张床或五张床,从患者入院到出院,从入院评估、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到治疗用药、病情观察、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均由责任护士完成。重症患者由组长负责,一般患者由组员负责,责任护士休息时,交接该组其他组员监护,这样交接护士即了解了病情,又掌握了治疗原则和护理的要点,提高了主动服务患者意识,可以有的放矢的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晨晚间护理有双人值班,因此,能准确落实基础护理,如整理床单、协助洗漱、进食、指导服药、翻身拍背、递送大小便器等,既拉近了护患的关系,同时又减少了呼叫的频率。及时巡视病房,根据患者的输液速度和量,及时更换药液,如发现输液故障的应及时排除;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若发现有异常要及时的处理,可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确保护理质量,规避护理问题。
1.5拓展专科护理,加强功能锻炼骨科疾病的转归主要起决于功能锻炼,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肌肉力量,根据患者的病情、骨折愈合的进程,制定舒适合理的功能锻炼计划,责任护士每天两次指导并协助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患肢各肌肉关节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范围有小到大,次数有少渐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到强,以患者不会感到疲劳和骨折部位无疼痛感为度,每天落实功能锻炼的效果,并指导下一步锻炼要求,直至痊愈及功能恢复。
2 结果
2.1患者满意度提高了,通过每月护理部及科室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逐月呈上升趋势,从开始的80%提高到98%。
2.2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及出院后电话随访,责任护士贯穿其中,从入院介绍及各种检查、治疗的目的、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的方法、强度、及效果,护士逐项告知并指导,因此,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提高了。
2.3术后并发症减小骨科由于患者活动受限,尤其是老年骨折患者,长期卧床易导致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责任护士及时到位的翻身、叩背、有效的功能锻炼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愈率。
2.4优质护理效果评价开展优质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带动了医疗,医、护、患三者关系和谐统一,无投诉,表扬信增多了,得到了患者、社会的满意。
3 讨论
开展优质护理的关键在于护理服务的定位、理念的转变;实施优质的护理,既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又增加了护士对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主动意识,同时也加强了护患的沟通,从而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通过优质的护理和良好的礼仪礼貌及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加上过硬的护理基础,精湛的操作技术,舒适的就诊、住院环境使患者获得亲切感、舒适感、安全感和信任感[3],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真正做到了群众、社会、医院满意。
参考文献
[1]谢金萍.人文关怀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8):88.
[2]王海英,伦丽芳,周柯.连续性排班结合责任制分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