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体育的策划范文

关于体育的策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体育的策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体育的策划

第1篇:关于体育的策划范文

关键词:体育;学困生;形成;转化;策略

一、体育学困生的形成

弱势群体是客观存在的,在每一个社会群体中都会呈现,在体育教学中也有弱势群体,由于在体育课堂或者说体育运动中他们找不到成就感,没有运动优势,便开始慢慢懈怠体育运动,并逐渐远离体育运动,逃避体育课堂,日积月累,在体育课堂中表现出不遵守纪律、懒惰、涣散,逐步成了体育学困生。学困生普遍在体育品德、体育意识、体质、心理品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或者不能完成体育锻炼,达不到体育教学目标。就其具体情况而言,可以把形成体育学困生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

1.学困生形成的客观原因

该类学生往往通常身体矮小、肥胖、体弱、疾病患者,这类学生中,有部分在思想意识上热爱体育,愿意参与锻炼学习,但是往往因为身体上的原因,他们在这些体育运动中没有找到成就感,或者在运动中容易受伤,或者身体根本不允许他们参与体育运动。还有部分由于从内心就根本不喜欢从事体育运动,感觉体育运动累、苦,以身体的不适作为自己逃避运动的最佳理由,从而逃避体育锻炼,长期累积,自然让这些学生和体育生疏,背道而行,从心理和行动开始逐步排斥体育运动,也就形成了后来在体育课堂出现的体育学困生。

2.学困生形成的主观原因

他们往往从小受父母影响(父母根本就不喜欢体育,从来不从事体育运动),重文轻武,打心里就不喜欢、不愿意从事体育运动和锻炼,或者说在现在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整天都是忙于书本,忙于考试,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甚至强制学生多看书做题,不允许去从事体育运动。还有就是因为学生性格懦弱、懒散、涣散,在体育运动中难以克服运动中出现的各类体育生理极限现象,由于体育运动中的各类运动生理极限导致了这类学生害怕运动、排斥运动,从而形成体育学困生。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在教学训练中,我们应该及时发现体育学困生,找准学困生形成原因,根据病因找准治疗的方法,给予学生适当的关怀和帮助,从而改变学困生的面貌,让其由学困生逐步转化为体育爱好者,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和目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1.对由客观原因形成的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对于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学困生,如身体矮小、肥胖或者体弱疾病患者,不论他是喜欢体育运动还是从内心排斥体育运动,这类学生都需要特别的关怀和关爱,多和他们交谈聊天,从思想引导该类学生,多鼓励表扬,要求学生勇敢,敢于面对,善于拼搏,多在体育运动中运用技巧,减少由于身体上的弱势带来的负面受挫感,让技巧、技能在运动中找到一定的成功感,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找到乐趣。

课堂中面对这类学生时,不能让学生在班级教学活动中感受到教师因为他是身体矮小等原因而特别关爱,不能把这类学生都集中在一个教学组上教学,因为这类学生往往都是自尊心强者,一旦在心理上出现这种感受,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挫折,从而更加排斥体育运动,甚至讨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把班级中的学困生打散分组,可把这类学困生分别安排在运动能力中下水平,差异不能太大,让他们在运动找到一定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多鼓励肯定这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进步和提高,让他们对体育运动有兴趣,

培养其信心和兴趣,让其逐步爱好体育,参与体育运动,慢慢脱掉体育学困生的帽子。

2.对由主观原因形成的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针对主观原因造成的体育学困生,情况复杂,要注意细心教学、谨慎应对。主观原因造成的体育学困生,综合其情况,大部分属于顽固分子,这类学生的杀伤力往往大于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学困生,他们不但能使自己与体育运动隔离起来,还具有影响班级其他同学的教学活动,从而给班级的体育教学活动带来极大的难度,让班级开展体育活动变得十分的被动。

主观原因造成的学困生,他们往往从小受父母影响(父母根本就不喜欢体育,从来不从事体育运动),重文轻武,在心理深处就不喜欢、不愿意从事体育运动和锻炼,或者说在现在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整天都是忙于书本,忙于考试,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类学生,他们往往从内心里藐视体育运动,或者是这类学生家长藐视体育运动,认为体育不高考,给升学不能带来任何帮助,他们就把本该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用于看书做题,放弃体育锻炼,排斥体育运动。他们的很多人生观点都是现实实用派,对目前有用的他们往往比其他同学做得更好,他们的观点也往往在学生中很具煽动性,面对他们时,一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清楚健康的体魄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要从基础开始抓起,身体是不会在短时间突然锻炼好的,必须坚持长期的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才会拥有强壮的身体。要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必须利用好体育课堂,学习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细心观察,耐心指导讲解,从心灵深处去发掘他们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要让他们主动走出教室,走进阳光,让他们清楚健康源于运动,有健康强壮的体魄对自己今后成功人生的

第2篇:关于体育的策划范文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全面预算 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 预算分析 预算考核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企业以高速度、规模化、低成本的优势赢得了全球竞争的有利地位。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必将面临转型升级。通过精细化管理来提高管理水平,获得竞争优势,是未来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无疑是最有效的工具。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一、企业精细化管理对预算管理的要求

精细化管理下的预算不同于传统的企业财务计划,它是将粗放的预算管理工作升级为更加细致、更加严密的预算管理模式,强调的是系统化、专业化、全覆盖、全员参与、全过程的管理。具体要求:一是预算要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导向,成为企业各种资源配置的手段,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二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求覆盖全员,要求预算要全面,既要考虑内部资源,又要考虑外部条件;既要考虑财务指标,又要考虑非财务指标等。三是预算管理对象包括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和综合预算。四是预算的编制是企业对自身资源和竞争力全面评估的过程;预算的执行是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预算的分析是发现目标的偏离程度,找到薄弱环节,持续改进经营的过程;预算的考核工作是企业各职能部门工作的总结。

二、精细化管理下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阶段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认识不清,导致预算脱节。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如果仅仅基于本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作为编制预算的基础,而不是以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那么,这种只注重短期利益的预算编制思路,显然犯了方向性错误,将会大大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2)闭门造车,对外部因素考虑不充分。企业一般会采用增量预算法,即通过对历史数据做增减调整来编制预算。在经济全球化下,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如果在编制预算时,只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和条件,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往往会形成“闭门造车”的处境。而企业这样编制的预算很可能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完全失效,导致经营目标混乱,阻碍企业发展。

(3)没有全员参与,激励效果差。谈及精细化下全面预算管理,虽口号“高大上”,但如果“不接地气”,也只能是管理层的一厢情愿。如果没有全员参与,那么预算指标和具体工作的关联度就差,就很难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预算缺乏实际指导意义。还有很多企业将预算编制工作全盘交给财务部门独立完成,其他部门对预算编制过程不参与、不关心,对预算指标不了解,导致在实际预算执行和绩效考核过程中引起争议。

(二)预算执行阶段存在的问题

(1)执行环节松弛,对预算缺乏重视。首先,由于执行松弛、审批不严,对包括资金在内等重要企业资源缺乏有效管控的话,则极易造成企业资产流失。其次,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不按照预算进度执行,造成各部门工作衔接不顺,导致企业总体经营节奏混乱,影响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2)预算调整环节不规范,过于教条或随意性太强。当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或者企业的经营策略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企业的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要偏差,原有预算不再适宜时需要对预算进行必要的调整。有些企业没有制定预算调整机制,年度预算编制完成后,就不再允许变动。即使在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依然教条的执行已经不合理的预算指标,造成企业资源错配、生产效率下降、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等问题。反之,有些企业在预算调整环节,不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也没有结合各种变化影响因素,随意修改。不仅调整依据不够充分,而且调整频繁,各部门预算口径变得不一致,使预算失去了统一的指导作用,也让考核标准失去了权威性和公平性。

(三)预算分析阶段存在的问题

缺乏高水平的管理分析,不能及时反映经营情况。预算分析就是将企业的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或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差异的大小和性质,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的过程。很多企业在做预算分析工作时,方法比较单一,只是用现有数据和年度预算数据进行对比,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如此,也仅仅只是反映出表面最浅显的问题,不容易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

(四)预算考核阶段存在的问题

(1)预算考核体系不健全,不能体现企业的战略导向、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外部市场环境影响下,会制定不同的战略发展目标。如果预算考核体系不健全,考核指标过于简单或者考核指标错误,就不能充分发挥企业战略导向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2)奖惩不严,预算考核结果和个人绩效相关性差,激励效果不明显。对于没有完成预算相关指标、考评结果差的,各部门以及相关人员通常会提出各种借口和理由辩解。如果考核工作因此放松,将激励工作就此淡化,则违背了预算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不利于企业的管理提升。如此往复,则预算体系闭环被打破,预算也将失去严肃性,形同虚设,严重阻碍企业发展进程。

三、精细化管理下企业全面预算的实施和完善

(一)预算编制阶段的措施建议

(1)以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以精细化管理为要求。贯彻以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思路,树立以精细化管理为要求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以此作为开展全面预算编制工作的基础。公司要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公司总经理及其他高管组成,负责指导预算的编制工作,对各级预算进行审核和修正,报董事会审核后下达预算并组织实施,同时定期对预算执行经过提出考核和奖励意见。

(2)充分分析内部资源和外部条件。首先,要充分分析企业内部资源,结合企业历史数据,未来发展方向等,评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其次,要充分分析企业外部条件,行业发展情况等,综合考虑来编制预算。只有这样,预算基础才具备客观合理性。

(3)全员参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编制预算。全面预算应体现“人人都是企业主人”的宗旨,让全员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员工智慧。使员工清楚企业的发展目标,并充分理解预算指标。这样,既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又为预算执行环节和考核环节奠定了基础。

(二)预算执行阶段的措施建议

(1)严控执行环节,防止预算指标随意变更。将预算指标按时间分解到年度、季度、月度,按照责任分解到各部门,再将指标分解到各个责任人,定期通报预算执行情况,做到执行阶段不松弛,预算目标不偏离。

(2)合理调整预算指标,及时应对环境变化。企业应避免预算执行环节过于僵化,陷入管理死角,使企业失去应变能力,削弱竞争力。当企业内部经营状况、外部市场环境以及法律、法规等相关因素发生变化时,造成各项实际状况与年初预算发生了重大偏差时,应及时对预算指标做出调整,以防止企业偏离经营方向,保持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以适应市场变化,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预算分析阶段的措施建议

建立短、中、长期预算分析体系,找出偏差,提出应对措施。预算分析工作,不能只做数字的简单对比,还应该将指标详细分解,逐一找出差异,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各部门应定期召开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分析预算偏离的程度,找出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做出应对措施。预算委员会,还要定期对预算应对措施做后续的跟踪检查,以确认应对措施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

(四)预算考核阶段的措施建议

(1)建立精细化全面预算管理考核体系。企业应从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制定指标考核体系,并综合运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如:销售额、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非财务指标: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产品交货率、产品返修率、设备利用率、安全生产率、员工满意度等。实现全方位、精细化的指标考核体系,确保过程全覆盖。

(2)考核指标落实到岗位和责任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对于考核达标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对于考核未达标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使考核环节和其他环节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完整体系,确保预算目标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作者单位为苏州新区创新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池国华,邹威.关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若干认识[J].财务与会计,2015(01).

[2] 侯雪筠,刘丽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4(22).

第3篇:关于体育的策划范文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了解环保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活动准备

两位主持人、小品、倡议书

活动内容与过程:

步骤一: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观看一组图片教师出示图片(有关当前环境污染)

教师问:看出来没有,这些图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

生齐答:环境问题。

解说: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在不断地恶化,那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能分担什么呢?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举行一次以“低碳节能、绿色环保”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让同学们重新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师:今天,有几位朋友也来参加我们的主题班会,大家想认识它们吗?

生齐答:想!

师:好!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五位同学上)

苹果树:我是来自华北的一棵苹果树,大家都认识我吧!我不仅能净化大地的空气,还能给人们带来甜美的果实。

柳树:我是来自西湖边上的一棵垂柳。每当冰雪初融、河水开冻,我就吐出嫩芽,把春来报;每当烈日当头,我就把炎热遮挡,孩子、老人都是我的好伙伴。

松树:我是来自大兴安岭的一棵雪松,无论春夏秋冬,我都贡献出一片绿色,而且还为人们提供最优质的木料,美化人类的生活。

竹子:我是来自四川的一棵新竹,小时候我是大熊猫最喜爱的食物,长大了人们又利用我做成各种用具;夏天用的竹席、凉椅、傣家人喜爱的背篓、楼屋都是由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做成的。

梧桐树:我是来自蒲江江畔的一棵梧桐树。盛夏,我伸出无数只手掌,为同学们遮挡烈日、遮挡雨滴。

师:原来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如此的优美。可如今,在我们的周围,原本清澈的河流被污水染黑,原本蔚蓝的天空已不再蔚蓝,原本清新的空气也不再清新……养育我们的地球妈妈也已变得重病不堪。

同学们,看!地球妈妈来了。下面请欣赏小品《就医》

(一个学生身上披着世界地图,饰演成地球妈妈,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上场)

“地球”:环境污染对我的伤害实在是太严重了。现在我全身是病,再不给我治病,我快没命了。医生!医生!(另一个学生装扮成医生上)

“医生”:你怎么啦?

“地球”:我觉得难受极了。皮肤发痒,透不过气,海湾一带稳稳作痛,请你帮我检查一下吧!(医生为地球仔细诊断)

“医生”:咦,怎么是你!过去你不是这个样子的。那时你的肌肤不是蓝色,就是绿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可如今……(不断地摇头作无奈状)

“地球”:(哭丧着脸)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医生”:你的绿色的皮肤——森林,受到了沙漠的进攻,得了“脱落症”;你的蓝色血液——海洋,有些地方不再是鱼儿的家了;你的身体保护膜——大气层已开始变得浑浊,渐渐失去了保护功能,将使你的肌肉大片坏死……

“地球”:那可怎么办呢?请救救我吧!

“医生”:你的病是由于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过多采伐树木,随意排放废气造成的。对这样的病,医生是无能为力的,唯一的办法,只能请人类不再加重你的病症,并努力保护环境,逐步恢复你的抗病能力。

“地球”:人类啊,请你们保护环境,救救我吧?

师:那哪位同学愿意来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谈感受和体会)

第4篇:关于体育的策划范文

一、文化营销的意义

企业的文化营销,简单来说就是在企业营销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对比传统的营销手段而言,文化营销的起吊更高,要求更多,也需要更多部门的共同配合执行。文化营销的方式会将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类文化内涵逐渐的赋予到企业市场营销当中,使得市场营销策略当中有了更多企业自身的文化内核,对于企业来说有着重大意义。一方面,文化营销手段基于我国经济市场和计划经济两个国情展开,能够形成一种符合我国市场发展前景的营销环境,这对于完善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体系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企业市场营销体系的完善,对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质量又有着很大的帮助。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也能够带来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企业运行过程当中的文化营销能够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当然也会对于企业文化营销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企业文化营销问题及原因分析

(1)营销人员不足。当前,文化营销对于许多企业来说还是个陌生词汇,许多管理人员并不了解。因此许多企业在进行文化营销的过程当中会聘请许多有丰富理论经验的专家、学者到企业进行文化营销工作的开展或是培训。大量专业人才进入企业,为企业文化营销带来了重大的助力,内部文化推广、文化营销工作都进行的如火如荼。然而在实际推广过程当中,由于大量的营销人员对于文化营销工作并不了解,文化营销与实际销售额并不匹配,对于客户的文化需求也没有充分的满足,文化营销工作推广困难。

(2)形式主义流行。我国许多企业为了响应国家文化建设的号召,高举文化大旗,在企业营销以及推广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进行文化造势。但是实际上,这种造势都只是流于表面,过于形式化,并没有实际做到,存在很大程度的“雷声大,雨点小”。鼓吹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而在实际当中却过度的忽视文化建设。

(3)忽视文化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当前的企业营销已经不仅仅是局限在某一个地区或是国家,营销范围不断的扩大,文化营销范围也不断地扩大。而在文化营销工作进行过程当中,由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而许多企业的文化营销并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对于同种文化的接纳程度,忽视了文化差异,造成了文化营销工作在一些国家或是地区出现了瓶颈,例如迪士尼在法国营销当中没有关注文化差异,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三、改善文化营销的策略

(1)管理层注重文化营销。要全面推进企业文化营销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文化营销问题,首先一点就必须增加对于文化营销的关注度,尤其是企业管理层,必须注重文化营销,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文化内涵本质上是由人来创造的,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必须关注到文化营销当中“人”这一因素的重要性,全面提升文化营销的工作深度、广度。一方面,要增加营销人员文化营销工作的培养。另一方面,要从企业管理层出发,建立符合企业营销目标的企业文化。

(2)建立与企业核心价值相一致的文化营销目标。文化营销工作的推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核心价值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转变,为了全面的推进文化营销工作,企业必须从自身出发,建立与企业核心价值相一致的文化营销目标。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传递给消费者的一种直接信息,而企业文化营销则是通过各种商业手段将企业的价值观传递给消费者,从而激发消费者进行购买。这一过程当中,只有确保企业准确的将价值观念传递给消费者,才能够让消费者就进行购买。为了保证这一点,企业的价值观念必须与文化营销的目标相一致,才能够准确的传递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达到预期的营销目标。

(3)创新文化营销。包括文化营销在内的所有任何营销手段,都是符合特定的社会条件、社会阶段的,过了某个阶段原有的营销手段就不符合社会实际情况,营销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企业在进行文化营销的过程当中,必须不断的进行营销创新,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不断的寻找到最适合的当前阶段的营销手段。例如随着社会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的非价格营销已经成为营销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支,也应当是文化营销创新当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第5篇:关于体育的策划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现状;优秀经验;三四线城市的交通和城市规划;对策

1 导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从国家政策上说,我国要在20世纪中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东西部的发大水平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而东部和西部的发达水平差别不大。用40年的时间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必须要有良好的对策和科学的规划。城镇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2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近代中国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工业基础薄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摸索中前进。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各个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为了更好地进行城镇化建设,在此有必要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做一个简洁的分析。

2.1 环境污染与城镇建设相伴而生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相对于土地承载力,人口明显过剩。要解决人口过剩,城镇化建设是唯一的出路。虽然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正空前绝后地进行着,但环境污染与城镇建设相伴而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严重的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严重地影响着国民的正常生活秩序。治理环境污染成为城镇化的战略任务。同时,城镇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也占用了大量的可耕地和山林,这种急功近利进行人工改造居住环境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平衡也造成了影响。

2.2 重数量而轻质量,布局严重失衡

如今很多地方为了提高城镇化率,颁布各种政策法规鼓励民众由农村户籍转为城镇户籍,一味追求数量上的表观改变。而没从本质上改变这些民众在城市中的就业问题和生活问题。相应的文化、教育、医疗等关乎民生的大问题,在城镇化建设中也相对滞后。再者,配套的城市功能设施建设不齐全,大的格局不平衡。从一二线城市的规划来看,有180多个城市制定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蓝图,各种资源过度集中,造成了人才的大范围流动。而从三四线城市来看,各种建设都相对落后。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布局严重失衡。

3 国外城市建设的优秀经验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行了几百年,虽然我国的城镇化与西方的城市化有所不同,但是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建设的优秀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像法国的巴黎,韩国的首尔,以及美国的城镇化布局等等,都对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3.1 国际时尚之都― ―巴黎: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巴黎既是建筑艺术的代表,又是古城保护的楷模,也是文化环境的典范,更是生态文明的样板。巴黎自中世纪以来,一面保留了过去的印记,甚至是历史最悠久的某些街道的布局,一面形成了统一的风格,并且实现了现代化的基础建设。从卢浮宫到埃菲尔铁塔或是从协和广场到大小凡尔赛宫,巴黎的历史变迁被看作源于塞纳河。各种古典建筑和现代的摩天大楼井然有序地分布于塞纳河的两岸,而在巴黎城市的各个社区中,到处可以看到博物馆、花园、喷泉和雕塑。这些让奔波于高压下的现代都市人在闲暇之余,穿梭于时空转换之中,有一种与历史和未来对话之感。这对于中国“六朝古都”的城市建设具有实质性的借鉴意义。而在奥斯曼巴黎城市改造中拆除了巴黎的外城墙,建设环城路,在旧城区开辟出许多笔直的林荫大道,并建设了众多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广场、公园、医院、图书馆、学校,以及公共喷泉,还利用巴黎地下纵横交错的旧石矿建造了城市给排水系统。这对于中国的城市改造建设也有很深远的借鉴意义。

3.2 星罗棋布的美国现代化城镇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因此美国的城镇建设也呈现出星罗棋布的特点。美国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较为全面。州与州之间的城市建设较为平衡,居民建筑与居民建筑之间有严格的距离限制。近年来美国开始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地区则提出“精明成长”的城市改造和城市发展道路,其本质就是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圣何塞市政府的“精明城市”理念和大波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等。其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在制定紧凑型城市规划中注意保护土地和环境,如森林,水源地、河流、湖泊的生态保护;二是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强调节能、节水、节材。这些对于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西部新兴城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 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根据目前中国国内状况,以及对未来规划展望。应着重加强三四线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建设功能完善的小城市群。严格执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指导方针“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4.1 以大局为重合理定位

在我国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无论这是城市的硬性规划还是执政者吸引眼球的宣传手段,于情于理都偏离了城镇化的指导方针。一个城市的国际化,不只是规模上的大,而是经济、政治、医疗、教育合理的全面发展。城镇建设要有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氛围。而影响它们的主要因素是这个城市整体经济水平、地理位置、环境、气候、人才模式等。城市有合理的定位,对整体大局来讲,可起到“取长补短”的功效。

4.2 要致富,先修经济之路和人才之路

目前,中国在交通道路建设方面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崭新时期。中央政府或者是地方政府加大了对交通建设的投资力度。这对中国整体城镇化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对中国的三四线城市经济水平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央规划部门,应参考交通路网的基础上,总揽全国城市化大局,并深入细化到各个城市的城镇化上,通过研究每个城市的先天基础,确定每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得以合理地完成城镇化建设。

4.3 以小城市群为重点

中国是人口大国,拥有巨大的劳动力市场,同样他们也是庞大的消费群体。小城市群的出现,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科学的规划,可以把环境污染指数降到最低。倘若广大农民工在家门口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可以缓解每年春运对全国交通运输系统造成的巨大压力。同样也可以有效避免农村留守儿童等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小城市群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青年知识分子,可以改善全国就业严峻的局面。同样青年知识分子对于一个地区的整体精神文明也会起到巨大的提升作用,如文化、教育、医疗等都会得到快速发展。

5 总结

总而言之,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必须以小城市群为特色,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即节约能源,提高新能源利用的比重;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向空中和地下延伸发展空间;加强“三四线”城市的教育、交通和城市规划建设,培育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职业处的城市文化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魏立华. 中国城市规划应立足于中国国情. 城市规划学刊,2005,(6).

[2]王瑞. 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关系的研究. 农业经济,2007,(3).

[3]王元庆. 快速城市化地区公路网规划方法探讨. 交通科技,2005,(2).

[4]杨家栋. 农村城镇化与生态安全.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陈爱民. 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6].小城镇大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7]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第6篇:关于体育的策划范文

关键词:炼化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及主要功能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其主功能是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把企业的预算与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明确并量化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层层落实责任,明确考核依据,使各专业人员能够接受并主动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和预算目标建立运营主线和分配各种资源,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

炼化企业由于生产经营过程复杂、经营管理流程较长,如原油油种的选取、原油的采购渠道、运输方式、存储管理、加工、产品的产出和存储、产品销售等环节,需借助全面预算管理手段合理地分配资源,并按预定的目标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效率对炼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炼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指标责任分配不科学,全面预算与生产经营脱节

利润指标是集团公司下达给各企业的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之一,也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结果的最终体现,该指标的责任部门一般为财务部门。因炼化企业的核心管理环节如原油的选取、优化、采购、加工量的安排、产品结构的安排、产品出入库的安排等工作主要由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部门作统筹安排,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生产变化情况、上下游的物料平衡情况同时结合产品的市场走势情况,相应调整和安排产供销计划,以使企业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而财务部门主要是配合做好有关测算工作,并没有能力安排和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但在实际预算执行过程中,利润指标分配给财务部门后,其他专业包括综合计划部门、产、供、销等职能部门不需关注市场变化,只需完成各自的全面预算指标,至于公司实现多少利润则是财务部门的事。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能管事的只需办事,管不了事的要承担最终责任,导致了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与生产经营管理目标相脱节,最终可能的结果是生产形势一片大好、销售过程非常顺利、物资供应也非常到位,各专业都圆满完成了月度预算指标,只有财务部门未完成目标。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其核心在于“全”,但企业中有部分非财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基层的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将全面预算管理看作是财务部门的事,把预算编制当作一份额外的工作负担,仅把完成下达的指标作为最终目标,认为企业的最终目标如利润目标是否完成是财务部门算账算出来的,与其他专业的实际工作关系不大。但实际上财务部门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牵头部门,其作用主要是从财务专业角度为各部门、各专业预算提供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各种预算和实际数据进行汇总和作简要的差异对比分析, 而不是替代各专业部门编制预算,也不是凭空就能算出效益。

(三)预算编制过程存在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博弈

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管理层与执行层、各执行层次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和利益的冲突,会形成下级必报大数、上级必压减的恶性循环。管理者站在企业的角度,为确保全面完成预算管理目标,会习惯性地以历史数据为参照物,对预算执行部门上报的费用预算进行压减或对收益预算进行加码,并以压减或加码后的预算结果作为目标,并以其完成情况作为衡量预算执行部门的业绩标准。而预算执行者为了自身取得“好”业绩,必然会想方设法放大业务难度,以放大业务投入量或缩小业务产出量如提高资源单耗、降低产品收率或者劣化产品产出结构等等,从而为自己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应付上级管理者对指标的习惯性压减或加码,同时期望在压减或加码后仍然有一些空间,确保自己能够轻松完成全年指标。这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直接影响了企业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四)预算执行过程不真实

预算指标一经下达,会对预算执行者起约束和指导的作用。有些企业在每月考核时,既考核月度指标完成情况,也考核年平均进度指标的完成情况。如果预算执行部门的业务发生不均匀,在年度过程中前多后少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年平均进度超标甚至连续多个月份超标、但到年度结束时未超年度指标的情况或者是因年度指标下达不合理、预计会超全年预算指标的情况,这时执行部门就会根据以往的经验,通过盘算进度指标和结合当月业务发生的情况来安排已发生业务报账的额度,以达到既能兼顾月度指标又能兼顾进度目标的目的。比如差旅费指标在考核时既考核当月上报预算的完成情况,同时对进度指标进行考核,月月通报并兑现,年度结束时如果全年完成情况控制在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则对之前的扣奖予以返还。如果年度结束时差旅费完成情况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对预算执行单位全年的奖金虽然无影响,但却免不了因超年预算进度而多次被考核通报,对预算执行单位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预算执行单位在报账时,首先计算进度指标是多少,再倒算当月的额度作为当月的预算数,而不管实际发生了多少;如果预算执行单位预见全年超指标时,平时只按进度安排报账,待年底再实行集中报账,这样做的结果是只会被通报考核一次,而不会多个月被通报考核。

(五)预算执行分析工作不够全面

预算执行分析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包括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业务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控制情况等的分析及评价,旨在通过分析充分反映预算执行单位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潜力。这就需要企业各预算执行者都要针对本专业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但部分企业的预算执行分析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完成,而且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这样往往使分析结果不尽人意。这是因为财务部门主要是基于财务报表的数据通过财务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数据的差异,而差异的原因一般由内部工作效率和外部因素引起,财务专业对外部因素引起的差异一般都可了解到,但对于内部工作效率引起的具体原因往往因为专业知识和专业管理范畴或者时间限制无法了解清楚,从而影响对企业提供决策数据的效果。

三、加强炼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及措施

(一)科学确定预算指标的责任部门

利润指标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生产经营管理目标,企业任何一个职能部门都无法完全控制,但相对来说,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对此目标的操控性较大。该部门作为生产企业的龙头部门,无论对原料和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企业生产线的完好状况、投入产出和储存能力、原料采购、销售产品、以及生产组合的优化等情况,都有较全面的掌握和做出相应的统筹安排,所以企业的利润指标责任应落在综合计划管理部门,以便于其根据企业外部各种情况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决策,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从而把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与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结合起来。

财务部门作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牵头部门,应及时配合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做好有关测算工作和反馈各项费用的发生情况,确保综合计划管理部门的各项计划安排能与企业的效益最大化的及时结合。

(二)提高认识,把员工的思想统一到集团公司的利益上来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质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要通过定期派专业人员到各预算执行部门讲解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出发点、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路以及实际完成预算管理指标对企业的影响和对员工个人利益的影响等,达到将企业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联系起来。同时要在精神上激励员工,大力宣传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表现和奖励情况,以调动全体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三)完善预算编制方法,理顺审批层次

首先,企业各层次要按“零基预算”的思路编制和审批预算指标,要建立互相信任的态度,预算审批者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上报的预算肯定有空间,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分析审核上报的预算,对不合理的数据与预算上报者进行充分沟通和对接;反之,预算编制者也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上级必然会无理由地对上报的数据进行压减,应根据预算条件,实事求是地编制预算。其次,理顺审批层次,减少审批管理层次,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沟通效果。

(四)完善考评办法

全面预算管理经过编制、对接、下达后,重要的是要通过预算者的有效执行将企业的目标落到实处。一是要建立统一的客观科学的考评体系,同时,各管理专业在公司统一的考评体系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管理特点,制定出本专业考核条款作为补充,财务部门可针对推迟报账的行为,制定一些制约条款如业务发生后需到财务报账的时间范围或者对年底集中报账行为的处罚规定等。二是管理部门需及时总结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对操作性差的条款或不能客观评价执行结果而挫伤预算执行者积极性的条款及时修订,同时对执行过程中考虑不全的条款进行补充。三是要对考评结果及时兑现。预算考评是对预算执行者的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评定,并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惩。通过奖惩兑现,可使各预算执行者明确“责、权、利”三者的关系,促使其自觉地关心执行结果,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五)完善预算分析环节

预算分析应以财务分析为主、专题分析为辅。预算与实际执行总会有差异,每个预算期结束都需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当内部工作效率较平稳、接近预算条件时,主要差异为外部因素引起,这种情况下,财务部门一般都能做出较准确的分析。当主要差异为内部效率引起的情况时,要根据内部效率差异的实际情况,由相应的预算执行部门进行专题分析,如由于化工产品牌号切换频繁、化工三剂活性降低或者产品结构变化等因素引起三剂费用偏差较大时,应由三剂管理部门结合生产和设备运行情况作专题的分析,并按照可控性原则分清责任,根据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总之,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了企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在促进企业有效分配资源、按照企业既定目标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应在原预算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创新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办法,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潘秀庆.现代企业实施有效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02)

第7篇:关于体育的策划范文

关键词:病历档案;科学管理;作用;问题;对策

病历档案是临床医学实践最为原始的资料,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诊断与治疗情况的具体记录,是患者就医期间所有的症状变化的真实描述,同时也是学者研究以及临床教学最有价值的资料,是人们战胜各种疾病过程原始文献。

1 病历档案的作用

1.1病历档案的法律作用强 病历档案全面地反映患者住院期间的就诊的各类情况,是保护医生、患者及医院利益的原始记录,对于医疗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还是处理各类事故、肇事和伤残鉴定的重要依据,其分析数据可以提供司法参考。

1.2病历档案的诊断价值优 患者诊断的确立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都要参考病历档案。一个完整的病历档案可以指出通向正确诊断的途径,也是决定诊断方案的关键依据。

1.3病历档案的教学意义好 通过病例分析、临床病案讨论、病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等对学生及临床医师很有帮助,所以病历档案是临床师资培训的重要信息和基础资料,也是实习医生极为生动的教材。

1.4病历档案的医学科研作用大 病历档案记录着最丰富、最新鲜、最具体的医学科学实验和临床医疗实践的重要资料。通过病历档案的统计分析能够找出规律,为医学科学的研究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推动医学的发展。

1.5病历档案的医院管理作用多 真实而完整的病历档案反映了医院和医务工作者为患者服务的态度、服务的质量和医疗业务水平。因此,病历档案是检查和监督全院工作、进行科学管理的可靠依据。可供医院领导在改善服务质量、考核医师业绩、评估医生业务水平等方面作出决策,还可用于计划和总结工作、以及为加强行政管理、医疗管理等方面做参考。

2 病历档案管理的问题

2.1领导层的认识有偏差 有的医院领导片面认为病历档案管理对技术的要求不高,且没有什么价值,甚至认为其占用空间而已,忽视了病历档案在教学、医疗事故处理、科研、医疗质量、医疗纠纷及医院管理等方面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有的医院又"过于"重视,但这种重视是将其称为"病案",之后又极力将其从"档案"中抽离出来或避开档案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2.2 病历档案质量不高,使用价值不大。医护人员对病历档案的认识不足,意识淡漠,对病历的书写草率行事,字迹潦草,记流水账,诊断依据缺乏,质量低;主次诊断不准确,医学术语使用不规范,记录不及时、不完整;某些医生不询问病史,不深入了解患者,不按规范书写病历,造成病历档案存在诸多质量问题。

2.3管理人员少且不专业 按我国病历档案工作的要求,每百张病床应配备专职病案管理人员1名,100∶1。这与国外(美国)的40∶1,相差近2.5倍,所以很难实现深层次管理的水平,所以我国的病例档案管理工作一般做得比较粗,基本上只做简单的整理分类、编码、装订、装袋,编目录、上架等工作。且目前很多的管理人员都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综合素质较低,制约着病历档案管理工作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2.4强调特殊而独立管理 多数医院对病历档案强调是"病案而不是档案",没有把病历档案管理纳入医院档案管理体系中,医院档案管理部门无权管理病历档案,上级档案部门基本上不过问,这就导致了病历档案无规范的档案指导和监督检查。

3 加强病历档案管理科学化的对策

病历档案管理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的建设管理以及医疗水平的进步,提升管理水平的策略主要有以下方面。

3.1加强病历档案管理的宣传教育 大力开展病历档案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医院对做好病历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这是做好病历档案工作的思想基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成开展病历档案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领导层的档案观念,增强全员档案意识。

3.2构建机制、健全制度。确定适应各类医院特点的病历档案管理机制,是做好病历档案工作的必要保障。根据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档案法规,最好的模式是医院设立综合档案室,病历档案纳入大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体系。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形成档案资料信息中心,集中管理所有档案以及图书、情报、电子数据,真正做到更好地适应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3要把好病历档案的形成和归档关,确保病历档案记录规范、质量好。要加强对病历档案书写质量的管理和签署审批管理,做到病历书写内容完整准确,文字简练明了,记录及时,手续齐全,书写整洁。为了确保病历档案的完整、准确、精练和系统,必须在病历文件材料形成过程中把好质量关,加强对病历档案管理各环节的超前控制、全程控制。

3.4病历档案整理、编目规范化:①必须对病历档案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②要编制科学合理的检索工具体系,充分揭示病历档案的内容;③通过借阅、计算机检索、编研等多种方式,提供优质服务,使档案的管理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3.5病历档案管理要采用现代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为档案工作开辟了新的天地,病案管理也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缩微存储功能可以将较小的病案以光盘的形式存储起来,销毁原件,从而减少库存,避免鱼龙混杂、鱼目混珠的现象,同时还有助于对医院的管理以及对各种医疗数据的统计分析。

3.6 配足配强档案人员,并切实提高其管理科学化素质。医院综合档案室或档案资料信息中心应当配备2人以上,并在相应科室配备兼职档案人员,形成医院档案人员网络队伍。同时,根据《档案法》的相关规定,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的素质。

3.6.1政治素质过硬 档案工作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却是一项带有很强的政治性的工作,管理人员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政治觉悟,了解和拥护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路线方针,并且能够自觉遵守与医院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制度,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

3.6.2崇高的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是对每一位参加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来讲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不仅要做好档案的整理,同时还要为使用者提供服务,因此每一位管理人员都必须要有一定的服务意识,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中,努力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3.6.3敢于创新 档案工作虽然比较琐碎,简单,看起来没有什么技术性可言,但是要使档案的管理能够在医院的建设服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档案管理人员也应该要具备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创新管理方式、管理思维,使得档案的管理更加科学,更好的服务于医护人员。

3.6.4熟悉业务 档案管理人员的作用在于能够为有需要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档案资料,所以必须要具备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同时还要对历史、文秘以及行政管理、目录等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以保证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第8篇:关于体育的策划范文

关键词: 创新 激励机制

组织创新 组织化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 指出要“深化农业推广体制和供销社改革,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越来越重要。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又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农业化、产业化、化的基本保证。针对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需求格局的变化,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了农业技术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畜禽发病死亡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238亿元,相当于畜牧业总产值的2.82%,农民平均年损失26.44元。猪、禽的死亡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将减少损失1.87元,按出栏后的价值,人均可增收9.76元。另据测算,如果我国通过推广先进技术,是我国化肥利用率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每年可以节省成本252亿元,亩节省成本12.9元;如果使我国农药的利用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每年可以节省成本90亿元,亩节省成本4.6元。

1、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推广力度。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因经费不足等原因,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

2、我国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并且缺乏采用新技术的需求动力,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他们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另一方面,在农业内部,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更加懂得比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又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

3、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从推广项目选择机制、技术上不能适应变化中的农户生产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推广基本是以提高农产品数量为主要目标。现代农业面对的是一个买方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品质高端化,农业生产处于大的结构调整中,同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最终接受者的农户随着生产与经营行为的改变,他们对技术需求的行为也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粮食生产技术需求迫切性下降,而对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加;由原来对高产技术的需求对优质技术的需求,由节约资金技术的需求转变为节约劳动技术的需求。但现行的农业技术扩散机制是以提高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产量为主要目标,建立在“地区目标群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具有完全同质性”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不能同农户的生产需求相适应。

4、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技推广效率。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农业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最后效益不能和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挂钩,农业制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5、农民居住地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村委组织功能弱化,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我国农业经营存在分散性的特点:农业涉及2亿多个农户。农业生产的高度分散性,农民组织的缺失,使得技术推广成本高,导致技术与产业的割裂。

二、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一)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

一是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应该是农民市场经营的理性选择。传统观念通常是从技术供给者的角度看问题,把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的过程,把农民看作是农业技术的被动消费者,而没有对农民的技术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缺乏农业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因此,今后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改变“你给的我不要,我要的你没有”的技术供给状况。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应该及时地把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自己选择,引导千家万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

二是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缺位问题,广泛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进行推广机制的创新,大力调动农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在现行农技推广机制下,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还缺乏市场激励机制,技术人员和推广人员的工作还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没有有效的利益诱导机制,其工作的好坏不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的,许多推广工作也就难免流于形式,不能让农民满意。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创新农技推广机制。比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可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通过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创办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名优品种、高效生产模式,带动农民跟进。福建南平市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就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措施,它能使科技人员与农业生产者形成利益共同体,而长期有效的合作,实现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者的“双赢”。

(二)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创新,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创新农业推广体系,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农技推广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性职能,它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不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和进行机制创新,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把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利用技术和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政府的技术推广等可以委托协会等为农服务组织进行。农技、农经、农机等站所可以改制或精简后划归协会等组织管理。各级推广机构在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可以兴办经营实体,实行“一站两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二是鼓励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技推广主体逐渐走向多元化,农业科研、单位广泛地面向农村,开展科技成果开发、推广活动;农业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各种农民技术协会、种养大户也成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政府农技推广机构要支持这些组织和企业的发展,鼓励它们以多种形式向农民推广技术,对农民进行培训。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之间的联合,推动跨地区、跨专业推广机构的横向协作,拓宽科技下乡的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注意发挥各类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的作用,建立多方合作机制。

三是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成本,降低在技术市场交易中的交易成本,提高推广效率。我国农业涉及2亿多农户,规模小,高度分散。农业推广体系直接面向经营规模小、高度分散的农户进行高新技术推广,成本高,效果低。单个农户直接参与农业技术市场交易,由于经营规模的限制,技术交易成本非常高。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技术推广站(农业科研单位等)——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使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成为联接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和农户的桥梁,则能降低推广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有效提高新技术的推广效果。从“技术推广站(农业科研单位等)——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这个技术转移过程来看,一方面合作制度保证了成员在技术获取过程中费用较低;另一方面,其组织制度保证了各成员在选择决策中的主体作用,保证了技术的适用性;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聚集了更多的能人,接纳高新技术的能力更高。从 “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这个技术扩散过程来看, 是农民自己来传播农业技术,其产生良好的效果是其它推广组织和推广手段难以替代的,主要原因在于传播者本人也是农民,具有与他人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结构,了解当地实情和农民实际,因此容易为农民所认同和接纳,特别是如果他们在接受信息后再加以利用,并取得良好绩效,这种“再传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所以,通过农民专业协会来推广、普及农业技术,容易做到实用性更强,费用更低,影响更大,更为农民所乐于接受,从而实际效果更为显著。

(三)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支持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能否更好发挥作用和发挥更大作用,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

一是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一要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并能逐步制度化地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技推广的份额。二要利用“绿箱”政策,调整支农资金投入结构:按照WTO的原则,减少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领域的直接资金投入,按绿箱政策增加对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领域的资金投入,使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达到国际平均水平。

二是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把教育、、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农民文化素质关系极大。可以说,农民教育是农业科技扩散的基础。今天的农业教育,就是明天的农业科技,就是后天发达的农业经济。离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技推广体系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或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作为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把技术推广融于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之中。同时,要抓好农民技术培训方式创新。要重视对农业劳动者的技术和技能培训,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科教兴农”、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措施。要深化农村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增加职业教育的比重,通过农业技术讲座、培训、函授、夜大等多种形式,大幅度提高亿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二是农民素质的提高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在加强农民教育的同时,要创新推广理念、改进推广方式。我国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低,又是一群最务实,最讲究实际,极注重经验,又相对保守,狭隘,改变他们的传统生产方式更需要通过事实进行演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他们才容易接受,纯性的东西他们很难也不愿意接受。因此,要创造条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开展示范性农业技术培训。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建设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

第9篇:关于体育的策划范文

[摘要]本文就乐都县在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自然、人文、经济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对制约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推进乐都县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制约因素;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现了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现实选择,是促使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农业从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的主要转换方式,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乐都县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1.农业产业化是乐都县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经营形式,对乐都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乐都县农业结构战略眭调整的主要推动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打破封闭的小农业格局,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乐都县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只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出乐都农产品的品牌,才能全面增强乐都农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乐都县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在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实现乐都县农民的脱贫致富。

2.乐都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处在初级阶段

目前,乐都农业产业化虽然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但从总体上看,农业产业化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水平比较低,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层次偏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不足。从产业化运行结构看,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还不高,人数不多,产业化运行机制不完善。一般表现为市场信息反馈慢,信息的流通渠道不畅,农户不能及时了解市场行情的变化,往往着眼于短期利益,对市场行情的长期变化发展,缺乏有效的预测、分析、防范和适应。

二、乐都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1.地区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的现状,影响农民增收

乐都县地处青海东部湟水河下游,东西长64km,南北宽76km,县域总面积3050km2,耕地2.471万hm2,其中水浇地为0.736万hm,剩余都是浅山地和脑山地,是一个自然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283万人,农业人口24.2万人,占全县总人数的86%,县辖7镇12乡,354个行政村。近几年,虽然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全县县乡公路、水利基础设施、通讯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发展资金不足等原因,许多山区乡镇的乡村公路不畅,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仍然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致使这些地区的农产品出售难,价格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特定的人文价值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一,农耕文化影响深远,当地农民小农经济意识过于浓厚,市场经济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小农经济意识下的当地农民小富即安,缺乏自律,满足于自给自足,缺少开阔的视野、远大的目光,更看重眼前利益而难有长远打算。

第二,思想观念落后,农民适应市场能力低。首先,务农人民的素质低是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瓶颈”。我县农村由于大多数青壮年人外出大工,大多数是老年人和妇女在家务农。因此,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收能力差,推广运用农业新技术的难度较大,一些先进的、实用的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很难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造成农民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而投入的劳动成本较高的尴尬局面,势必影响农民增收。其次,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高,风险大,一旦受到自然灾害,就会直接影响农民增收。

3.科技文化水平落后,农民素质有待提高

第一,科技含量太低、技术装备落后是乐都农业难以快速成长起来的重要内生因素。由于乐都县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更是使其难以借鉴内地的科技经验和移植实用技术。另外,乐都农业高新技术型企业极少,且水平差、层次低,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模式,这些都限制了乐都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二,农民文化水平低,素质风险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然会引进和推广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这对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从目前情况看,乐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识字不多的半文盲占45.5%,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0.2%,初中文化的占15.5%,高中文化的占8.8%。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技术支持,造成高投入,低效益的结局;农民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风险意识不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瞻前顾后。

4.投资力度不足,资金严重短缺,金融支持乏力

现代农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大量的投资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基本前提,而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造成支农功能未充分发挥。金融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心有余而力不足。

5.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载体严重缺位

第一,龙头企业发展滞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要靠龙头企业来带动,但乐都缺乏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现有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面不大。

第二,市场发育缓慢。农村供销合作社作用日益萎缩,很多已经名存实亡。市场制度建设不完善,市场监管力度不大,依法管市、诚信交易的氛围尚不浓厚。

第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育不良。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未被明确,管理体系和自律机制不健全。受内部体制和外部环境制约,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三、推进乐都县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建立科技体系,依靠科技带动发展。重视“第一生产力”,推广农业科技,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保证。农业产业化需要紧密联系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科学规划、科学决策、科学管理,要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创出优质名牌产品才能占领市场,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的目标。

第二,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近两年来,县政府为了更好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渠道,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加大了对农民的培训力度。经过培训后,农民的素质、挣钱能力和市场意识有所提高。今后,要进一步从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人手,强化农民工劳动监督保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工工资。下大力气组织一批有实践经验、有技术能力的师资力量,对农民工进行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培训。

第三,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农业的增产增效和农民的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努力改变因交通、通讯、水利等公共设施的落后,而制约农民增收的被动局面。

第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现阶段,农业仍然是农民收入的基本来源。构筑具有综合竞争能力的区域特色产业格局,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一要大力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要继续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注重效益”的思路,引导农民千方百计从事市场前景好、增收潜力大的种植业。二要突出发展农区畜牧业,使其尽快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三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完善市场服务体系,推动设施农业发展上层次、上水平,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五,实施政策引导,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资金扶持政策。加大调整农业结构的投入力度,支农资金由分散使用改为集中使用保重点,用于扶持农业结构调整,各级农村信用社要积极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在信贷资金上予以支持。二是用地审批政策。对畜牧养殖业需要建设固定性基础设施,土地管理部门在用地审批上,要依法加快审批,尽快办理有关手续。三是优惠政策。对按规定新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对扩建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对为加工农副产品而兴建的加工、冷藏、仓储、交易设施,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四是依法加快土地合理流转。在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尊重农户经营承包权的前提下,鼓励农户集中连片开发。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