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

科技创新的本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的本质

第1篇: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资本市场;科技创新;经济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9416.2亿元,位于广东和江苏之后,居全国第3位。但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提高,山东省经济结构所积累的矛盾也越来越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山东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从1980年的36.4:50.0:13.6调整为2010年的9.1:54.3:36.6,第一产业农业的比例有了很大幅度的降低,第二产业工业的比例略有上升,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例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虽然山东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从总量和占比来看与广东和江苏有较显著的差异,第二产业从总量和占比来看,山东与广东和江苏差距不大,但山东省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与广东和江苏差距较明显。虽然影响经济结构的因素有很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产业结构来看,科技创新对广东和江苏两省的经济结构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都较高,高新技术在广东和江苏两省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但科技创新在山东省经济结构中的影响较广东和江苏明显偏小,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都较广东和江苏低,高新技术在山东省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说明山东省在今后经济结构调整的工作中应该注重科技创新的投入及其产业化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培育环境,加速科技创新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当然,山东省政府也认识到了科技创新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山东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为: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48∶4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新口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但当前山东依靠高耗能带动经济增长的不合理经济结构必然会使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而无论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因此,科技创新将决定经济结构调整的成败。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除了需要高科技人才外,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资金。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投入和自筹资金两种渠道,政府投入的科技创新资金毕竟有限,对于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更多的是要靠自己筹集资金。而企业内部积累的资金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科技创新所需资金,这就需要建立科技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促进我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1、科技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科技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体系是指面对不同质量、规模、风险程度的企业,为满足多样化市场主体的投融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分层次的资本市场支持体系,该体系包括两部分:

一是面向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设立种子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并鼓励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发展,以便筛选早期企业,为资本市场提供优质的企业资源。其中,种子基金是指政府设立的投资于高科技企业研发阶段的基金,种子基金通常对高科技企业进行无偿扶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指由政府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常采取参股和跟进投资等形式,吸引民间投资对早期的高科技企业进行投资,政府资金起引导作用。风险投资是指对小型初创期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投资者拥有企业股权并参与经营管理,通过退出的方式获得收益。私募股权投资是指以非公开的方式募集资金,对非上市公司进行的股权投资,投资者也参与经营管理,通过退出获得收益,私募股权投资青睐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一般面向的是初创后期和成长期的企业。

二是面向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重要退出渠道,是实现上述资金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资本市场可以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场内交易市场即有价证券交易市场,可以细分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根据企业的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性等特征可以分为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其中主板市场面向大规模成熟企业,中小板市场面向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面向高成长性高科技企业。场外交易市场又称柜台交易或店头交易市场,指在交易所外由买卖双方议价成交的市场。场外交易市场依据其融资范围可以划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场外交易市场,分别为全国和地方非上市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2、山东省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支持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出现快速增长,2010年山东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1602.10亿元,同比增长28.85%,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重为35.20%,比年初提高2.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207.6亿元。但与广东、江苏等先进省份相比,山东省在科技成果向规模产业化转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引领等作用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而资本市场支持体系不健全导致的高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具体而言:

第2篇: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产学研;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订单式培养

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者都非常重视产学研的创新和应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不仅促使产、学、研各方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各方共赢,而且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具备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校开展产学研实践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产学研机制是目前此类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国内外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实施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产学研的最常用的几种说法包括: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结合、产学研联合、官产学研联合,官产学研金联合。近20年来,许多高校和工厂、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几种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模式。

纵观发达国家产学研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要得充分发挥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导、调控作用,营造有利的政策和法制环境, 产学研战略联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多样化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 产学研战略联盟必须建立起良性、长效的动力驱动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资金保障机制等;从长远来看,产学研合作一定要与产业发展需要相适应,切实解决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不能停留在单个项目合作的层面上;联盟的技术创新活动应具有产业带动作用和技术创新集聚作用,便于集聚产业的形成。

2 产学研模式下订单式培养的研究

产学研模式下的订单式培养,就是学校以企业用人协议(订单)为依据,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组织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产销链接,对口培养。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同时让企业参与制订人才规格、课程设置、评估考核标准。

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初期探索阶段,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双向调研”机制,加深双方的沟通和了解。其次理论构筑阶段,通过产学研模式下“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最后是实践应用阶段,此阶段在信息技术人才订单式培养实验班运作的基础上,通过以点带面,继而发挥集群效应,“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分院各专业推广。

2014年6月我校和北京尚官科技有限公司实施“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试验班,第一批定向培养学生取得了预期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在总结该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可以复制和拓展更多的“订单式”空间。并且在该模式下完成联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等内容。

3 实施对象需求研究及目标措施

经过近几年的调研,我院的两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历年的第七学期,都有部分学生在校外的培训机构进行订单式培训学习,该模式为培训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学生自愿缴纳一定培训费用后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合同保证学生培训后的就业及薪资待遇。我院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划在第七学期都有3-5门的专业课程,因此外出参与此项培训必定影响其校内专业课的学习,最终影响其毕业所需的学分,但是如果学生自由离开学校参与此类培训会有很大弊端,我分院提出是否能够在校内实现这种培训及就业。因此申请了在我分院进行该模式试点。申请了根据培养方案的课程情况,与培训机构的课程体系进行比对,如果在内容体系、课时量、课程门数比较相似或接近,进行学分置换,从而不影响学生的毕业。

我院论证了把一些成熟的培训机构引入学校进行合作的可能性。通过学生反馈、专业教师论证、以及方案可操作性,最后选定北京尚观科技有限公司、达内科技有限公司为首批企业进行合作。具体模式是学生自愿与企业签订培训及就业合同,分院提供校内机房作为培训场地,分院对参与培训的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及学分置换申请论证工作。

同时根据双方的需求与研究,对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培训,联合实验室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开展项目研究及成果转化等领域制定了如下目标:

(1)两年内完成本学院应届毕业生30―50%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就业质量。具体措施是合作机制下建立1-2个就业方向的订单式培养试验班,每个班级20―30人,前几个学期完成企业课程的校内植入,第七学期校内集中培训结合企业实习,辅助学分置换,保证学生就业培训与学位获取不产生冲突。

(2)以项目为依托,两年内完成3―5人教师到企业培养锻炼。具体措施是与企业的产学研协议明确企业有责任和义务为学校培训教师的工程能力,拟通过2―3家企业完成既定目标。

(3)以项目为依托,两年内完成一个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具体措施是以本校的实验室建设规划需求为出发点,引入企业先进设备及平台,建立基于该项目服务的联合实验室,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实践环境。

(4)以项目为依托,两年内完成两家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具体措施是根据项目需求,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时明确企业为项目提供校外的实习基地,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5)项目后期积极拓展产学研内涵建设,建立由本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组成的项目开发组,以实际项目为依托开展科学研究。

4 总结

第3篇: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作为目前全国高校中会计学科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级财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也是中央财经大学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主要试点单位,在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创新人才素质培养方面,紧密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需求与学校育人目标,从全面拓展学生学术创新素质发展、专业实践能力发展和职业素质发展出发,结合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构建了“大学适应与兴趣拓展——学术前沿分析与实践运用——职业素养全面发展”的层层递进的创新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并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实效。

一、基于创新素质结构,设计人才分层培养目标

1. 会计学专业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

我院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对会计学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进行了严密论证,赋予创新素质结构新的内容。传统观点认为创新素质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统一,却忽视了对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分析,而一个人的知识结构随着他的社会阅历的丰富与专业技能的增长不断完善,是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的根本,它既有广度上对多方面知识的涉猎,又有深度上对专业知识的钻研与巩固。即创新素质应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等三个方面。与学术型人才相对应,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对客观规律的发现与研究。创新知识方面的特征表现为“复合性”(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和“应用性”(夯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相结合;创新能力方面的特点为“综合性”和“实践性”相辅相成,“综合性”是指能够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并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践性”是能够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熟练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技艺的操作运用,并能够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具体素质结构要求如下图所示。

2.基于创新素质结构的人才分层培养目标设计

根据素质模型,转型时期,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创新知识上要求具备夯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综合知识、开阔的职业视角;在创新能力上要求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自我发展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合作与决策能力等核心竞争力;在创新意识上,要求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健全的人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敢于尝试的气质及严谨认真的职业精神。

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是以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现场问题为主的职业性工程师,课程设置与教学环节主要围绕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准备展开,不仅强调对科学和技术等基础理论的学习,更强调对于通向未来职业和行业的相关技能的训练。本科阶段,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遵循专业学习与职业准备的导向。结合已有的实践基础,我院在落实培养目标设计的过程中,对以上创新素质加以提炼,将其划分为:专业学术素质发展、专业实践能力发展和职业素质发展三个横向目标。而纵向上看,人的思维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上升过程。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也经历准备阶段、稳定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三个层层递进的发展过程。因此,纵向上我们可以结合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大学适应与兴趣拓展——学术前沿分析与实践运用——职业素养全面发展”层层递进的分层培养目标,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基于社会需求,深化学科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

1.立足经济全球化背景,增设“国际管理会计专业”发展方向

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我校会计学院结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对高级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于2010年新增了“国际管理会计”专业,提升学生的战略管理意识与能力、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国际化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

该方向紧盯国际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前沿、实践发展及技术创新,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采用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围绕企业战略规划与执行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成本管理、财务风险预警、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等重大管理会计问题展开研究。本学科专业方向的主要特色有:(1)致力于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提出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思路,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来整合战略框架下的预测、决策与评价等管理问题,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2)与国外研究机构展开紧密合作与交流,特别是与英国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开展了许多实质性的合作研究项目,使本学科的研究水平紧跟国际领先水平;(3)重视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在企业的推广与应用,本学科非常重视与企业界的交流,并为我国企业实施管理会计提供直接的解决思路。

至此,我院本科生教学形成了“会计学”、“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国际管理会计”四足鼎力的学科专业结构,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的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2.立足学生引入“行动学习”,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把教师由“讲演者”转变为“编剧”兼“导演”。所谓编剧,是指教师必须将书本上的东西转化成具有探索性的教学问题,问题应带有层次性,能满足不同学生在具有合理自由度的思维空间探索上的需要,问题既要立足于教师所强调的目标上,也要设立在一个更开放的目的上(不单是学会知识,还要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旨在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所谓导演,是指教师必须制造出一个建构活动的意境(情景、氛围),就像导演给演员说戏一样,使问题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发生关系和作用,让他们处于一种真正“搞”学问,而不是学“学问”的情景中。创新型课堂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2008年本科生教学评估以来,我院致力于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于2010年引入了“行动学习”教学模式。“行动学习”是以小组团队决策的形式解决现实难题,在解决难题的同时达到能力和组织发展同步提升的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讲授法”强调“教材中心”相比,行动学习突出“学生中心”与“活动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呈现问题情境——小组合作研讨——小组决策——学员分享”等一系列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反思能力,逐步实现心智模式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当“催化师”的角色,在充分熟悉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巧妙地提问和归纳,启发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和研讨。

三、搭建第二课堂学术竞技平台,促进学生学术创新素质发展

在学生创新素质结构中,专业知识与部分技能的学习主要通过第一课堂的学习获得,而对专业知识的升华,以及深层次的创新精神培养,则有赖于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紧密配合。需要在课堂教学之余,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科研创新、实践创新氛围,借助学术竞技平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前瞻眼光。学术创新素质的提升,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敏锐性,提高其在实践工作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通道提供了更多选择。

我院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学术创新素质发展尤为重视,拓展第二课堂育人空间,面向高年级本科生采取集中培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信息加工能力、学科前沿动态的解析能力、实践领域问题的解决能力;面向中低年级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专业问题的判断能力和解析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具体包括:(1)启动“学术创新论坛”项目。为加强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2008年,我院启动了“学术创新论坛”项目,该项目培养过程中以论坛(Seminar)方式为主,采取集中培养的方式,主要培养环节包括文献阅读与汇报、讨论;课程与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竞赛比赛,以及校内外各种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2)举办高端论坛。自2008年开始,我院举办了三届管理会计论坛,围绕“响亮.会计——金融危机下会计师的社会责任”等主题展开师生研讨,使同学们开阔了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动态。(3)丰富学术竞技平台。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公会等用人单位合作,举办“普华永道杯”会计知识大赛、“德勤杯”论文大赛、“海问杯”论文大赛、“毕马威”商业精英挑战赛等学术竞赛;承办IMA首届管理会计案例大赛、CIMA 2010—2011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华北区总决赛、“中华会计网校杯”财会实务大赛北京赛区决赛等大型赛事。十几年来共有三千多名学生参与各类学术赛事,荣获多项各级奖励。

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有效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我院的实践教学主要依托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自2006年起,我院与安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进行本科生成建制班海外实习等,截至2009年底,我院已经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12个,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均成为我院“产教结合、联合培养”的教学实践基地。

我院依托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实践教学不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式,而是结合不同课程的特征加以设计,主要包括:参观访问模式,即根据课堂授课的需要,安排老师和学生到教学实践基地参观、调查,使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实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参观中现场答疑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联合培养模式,即根据培养方案,调整学生课堂授课时间和内容,专门安排学生到教学实践基地的整班实习;联合研究模式,主要是与一些大企业、银行签署联合研究课题,使老师带领学生与大企业、银行的人们一起研究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人才,而用人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和聘用单位急需适用的人才,这两个方面需要对接和协调。长期以来,由于教学单位并不太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而用人单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单位培养出来的学生,两者之间存在某些错位。而这种“产教结合、联合培养”的形式不仅提升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这一错位的产生。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实践基地为例,2006年9月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签订“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协议书”之后,我院连续3年组织各系系主任、教学干事修改培养方案,调整课堂教学,每年派出若干高年级本科生到安永完成9个月或3个月的教学实践活动。按照实践教学方案由用人单位在工作现场培养学生,既完善了教学单位本科教学体系,促使本科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和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创新的能力,进而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为本科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好基础,同时也使用人单位降低发现人才、招聘员工的成本,并扩大了用人单位在社会上的影响。

五、建立学生成长助推体系,全面推进职业素质发展

创新素质结构包括一般素质与创新素质两个方面,前者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应用型创新人才进入社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养。对此,我院创造性地建立了学生成长助推体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全方位兴趣拓展等课程内容,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个人品格、正直诚信的品质、完善的知识结构、健康的心理素质、清晰的自我定位、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等胜任未来职业的优秀品质。

针对一年级学生,组建“我的大学成长工作坊”,以兴趣拓展和大学适应为主要培养目标。邀请相关教师在班内组建围棋、演唱、辩论与演讲、心理素质拓展、话剧、篮球等不同的兴趣小组,帮助学生开发兴趣,拓展潜能;组织学生参加优秀校友交流会、职业规划分析讲座等不同形式的学习,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做好大学四年学业规划。

针对二年级学生,组建“我的生活日志成长工作坊”,采用直接陈述与实践参与两种课程形式。以主题教育、团日活动、基础团校为契机,开展系列人文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整体文化修养,改变学生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的局面;为学员配备职业规划师,指导学生完成寒暑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开设“时间管理”、“认识自我”等课程,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针对三年级学生,组建“我的未来成长工作坊”,各班每月月底邀请大四学生、研究生或已经毕业的校友对小组成员的职业规划与自我探索开展经验分享;以职业训练为主题,开展职业素质大赛。

针对四年级学生,组建“我的职业成长工作坊”,每月中旬邀请不同就业方向的校友回校与小组成员交流求职心得与求职技巧;聘请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由此形成了层层递进的学生成长主推体系,帮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更好地做好大学规划及未来的职业选择。

参考文献:

[1] 刘映池,张平.基于目标设置理论的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2]郭婷.浅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J].理论导报,2010(6).

第4篇: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

成本会计实务是职校会计专业重要的实践课,通过对该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会计理论知识、财会核算方法等技能。按照职校教育的特征,为全方面提升成本会计实务教学质量,完成培育高素养复合化成本会计专业人才的诉求,本文展开对成本会计实务的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以期对实践教育提供更多价值性内容。

1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征分析

调查分析显示,如今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方面呈现以下特征:其一,基础知识偏弱,学习能力偏低;其二,对于知识、学习上进心不大,不少学生提到学习就深感厌倦抵触;其三,学习上消极应对,投机取巧心理比较严重;其四,动手实操能力普遍较高。从这一角度看倘若能够在教学中实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的方式,会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推动培育高端技能人才目标的实现。

从职校学生学习规律方面来看,职校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应该在实践层面上,纠正和摒弃错误的教学方式,改变理论教学,加强对学生技能、实操的重视和培养。依循“必须、够用”准则,参考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相连接的要求,对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内容进行变革,摒弃一些实用性低难度还偏高的理论知识,采用现代化新教学方式,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不断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主性。

2新课改背景下职校成本会计实务的创新教学研究

2.1教学内容的创新

首先,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该门课程体系的重新创立,使之科学合理化。良好的课程体系、教学安排是教学活动有效进行、加快教学目标实现的最基本保障。为了促进教学活动的创新,使之真正地施力于学生岗位能力培育,符合用工企业的职位需求,笔者曾不止一次地展开过实际企业调研,以对企业所需的成本会计岗诉求进行全面了解。这里所指的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型制造业。首先,依据调研结果,做出并制定了新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当中,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流程、任务是最核心的依据和内容,单项工作任务到总体成本核算为步骤流程,参照流程教学活动中要多增加关于成本信息加工、整理、提供、利用等方面的知识点、技能操作。特别是要加强对实战模拟环节的重视和训练,参照企业所提供的真实成本核算资料来展开对学生的实操训练,帮助他们更多地了解企业和岗位需求。

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会计成本实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遵循制造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需求的一些专业性知识、能力素质、计算制造业产品成本过程,来对课本内容予以调整。要将财务会计中和实训课程中雷同性的内容相互并拢,同时增加一些可以促进学生岗位实操业务能力提升的一些知识。总的来说,可以把会计成本实务内容分做以下几类:成本会计基础理论、要素费用归拢和配置、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的配置、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报表分析和制定等。最后,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教学内容组织层面上,要依循成本会计工作流程来对教学内容予以规划。把实际性的工作流程和教训内容互相整合搭配,内容组织上要不断凸显学生的实操力,把每一个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实操相互结合,实现教、学、做的合三为一。

2.2教学手段的创新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教学手段现已发展至多媒体网络技术阶段。现代化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技术,把投影仪、计算机等设备运用到教学课堂中,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令学生更易理解。成本会计实务这一课程实操性非常强,必须要采用电子课件来进行展示与呈现。通过这些方式把会计业务中需要的票据填法、会计凭证的制作、登记账簿的过程等均明显清晰地呈现出来,还可以借助于高科技设备来对课外参考资料进行演示,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除此,还可以创建学院课程网站。把老师的诸多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会计考试资料、政策信息等全部都放在网络平台上予以分享,学生在闲暇时间可以自行登录平台运用这些资料展开自主化学习,同时也能够在网站上实现和老师的随时互动沟通,及时提出疑问,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些技术和平台的发展和利用无疑对师生的教与学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3教学方法的创新

首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即将某一个具体企业的经济业务当作教学案例,把成本会计实务的理论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学习的知识点,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使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目前企业、经济发展情况,更懂得会计知识的运用。老师要定期组织展开成本会计实例的编纂,并将其纳入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现实操作能力。

其次,采用情景教学法,该方法对于学生职业责任感、职业意识有很强的训练性。把较为抽象化的知识带入到现实化情景当中,更能赋予学生学习的真实感,容易有代入感,唤醒学生内在职业品格。学校也可以创建属于自我的学习实训基地,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校外实训基地,在观赏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理解,不断提升自我实操能力。

再次,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方法。老师可以先设立一个个所需的情景角色,把成本会计岗位化作各类必备的角色,比如数据分析审核、账簿登记员、原始凭证填写人等,虚设一些与相关岗位相符合的工作内容,分派给不同的学生进行领任。在这种模拟化情景当中,每一个角色都会积极投身其中,在自己所属的岗位上完成相关内容,领到角色任务的学生也要想象自己是一名真正的会计师,必须把所学的技能、知识运用起来,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学习性。而在这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或者产生诸多疑惑,此时老师可以带领大家一同展开探讨,予以解决,并借助于反复演练的方式把问题彻底处理掉,令学生们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最后,采用六步教学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分成了六大步,依次是资讯、决策、规划、践行、查验、评测。成本会计实务教学过程当中,该方法极具可鉴性和实操性。老师为学生讲解教学的要求,并将学生进行分组,给予他们一些基础的企业材料,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把生产过程予以呈现和展示。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沟通,最终每个小组提交一个方案,该方案对费用归集、账簿设立作出安排。老师为学生派发有关业务数据,让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直至成员间达成一致给出方案。老师在演示时会以多媒体方式呈现出各类单、证、账表等,同时对学生所作账簿予以一一查检,指出问题所在。最终依据考核指标要求来对各个小组进行打分,对每位同学予以评价。六步教学法实操时,学生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学习和实操,对企业的资讯有所了解,讨论确立单据的传递方法,和其他同学一起来制作单据流程图,订立任务表,依据成本分析来给出相关建议。小组之间展开互动沟通,和老师的交流也逐渐增多。最后才是自我评价和梳理。这一过程对学生而言也是一次研究探寻的机会,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投身于会计成本分析实操中,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预先演练,锻炼和培养自我实操能力。

2.4其他相关创新建议

课程改革当中,老师要不断提升自我思想理念,以和时代相接轨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活动,不断学习借鉴全新的教学方法,提升自我的职业技能水平。老师还可以组织成立课改小组,一起来学习新课改的内容,摸清新课改要求,一起研究探寻新的符合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和路径。课改小组成员也可以参与其他外出培训活动,增强和其他学校的沟通,加快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改革进度。

教学过程中,要对老师、学生的身份建立清晰的认知,还原学生主体地位,务必让学生成为主体力量,敦促其展开自主探究学习,老师退居其后,做好一个辅导、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内在学习研究热情,使其建立正确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训练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最后,要不断敦促学校加大投入,建立仿真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训平台,帮助学生真正地利用所学知识锻炼职业技能水平。另外,与实际训练关联较大的设备等,也要第一时间进行查检和采购,对学生学习的环境、条件不断更新,使之和时展接轨。

总而言之,企业成本核算是一项体系化的任务,牵扯到的人员非常多,而且亟需多个部门协作配合,工作量也是非常繁重,这一岗位可以说责任大、要求高、任务重,所以对于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是非常高。这也就意味着职校在培养相关人才时,要注重对其人际交流、语言表达、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育,训练培养他们自身的职业敏锐度和判断力,可以全面综合的进行成本问题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较高的职业责任感、敬业心,对成本核算工作要热爱、熟悉,能够轻松驾驭,还需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反馈处理。

第5篇: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

Abstract: Cultivating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under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For the problem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current,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problem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under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and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problems of cultivating mode, solutions and achievement, which had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cultivat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217-02

0 引言

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展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各高等学校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广泛、深入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近几年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探讨相应的对策。本文就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组织形式、面临的问题及相应措施等进行阐述。

1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组织形式

①学科类竞赛活动:如全国、全省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GIS应用开发大赛、挑战杯竞赛、航天杯竞赛、电子设计大赛、音乐艺术表演竞赛、美术艺术竞赛、体育类学科竞赛、英语类竞赛及其他专业类学科竞赛等活动。

②学生科研活动:以科研为纽带,促进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每个立项项目要进行具体分工,并依此组建学生科研团队,每个团队至少3-5人。

③学生自主创业:主要由学生根据市场需要自发组织,注重活动的时效性及效益性。要大力开展KAB大学生创业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并鼓励、资助、指导和监督学生创业。

④社会调查研究:通过课余时间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等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⑤课外发明创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注重活动的个体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2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2.1 科研导师资源有限,高水平教师数量匮乏 所谓科研导师就是利用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以科研为纽带,促进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科研导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科研活动中体现主体性,因此,要求担任导师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富有责任心[1]。

第6篇: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 第三次工业革命 社会价值

随着支撑工业文明的基础能源日渐枯竭及其带来生态方面的“副产品”日益严重,传统化石能源经济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工业发展模式日渐衰退,并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危机。这种危机连同经济危机一起,成为人们寻求进入“后碳”时代新工业模式的动力。人们迫切需要更加智能、更可持续、更符合自然和社会伦理的生产方式,这一新愿景的实现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来推动。建立在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融合基础上的科技创新及扁平化的创新模式正带来生产、消费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第三次工业革命初露端倪并即将发生,这一事实充分彰显了当代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

科技创新拉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的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会对21世纪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①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重大的科技创新与突破,进而又推动“科学―技术―生产―经济―社会”这根链条循环发展,并彰显出其追求社会价值的本质内涵。

科技创新的本质在于追求社会价值。科技创新是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融合体,科技创新的本质在于其所体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对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可从两方面考察,就内在价值而言,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即人类在科学创新中的认知价值。科学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创造性发现活动。科学创新本质上是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创造新知识、建立新理论的认知活动。因此,科学创新的求真、求善、求美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性贯穿逻辑论证、实践检验和价值评价的全过程。就外在价值而言,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即人类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价值,主要涉及经济价值、伦理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主要生产要素,工业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创新并成为科技不断创新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的应用价值也得到极大彰显。

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的循环累积效应。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循环累积效应的形成主要源于科技创新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间的矛盾与统一。这一效应更深刻地体现在我们正身处的旧工业时代向新工业时代转变的过渡时期。

首先,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矛盾使旧工业时代面临终结。科技创新是一个创新与破坏共生并存的过程,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其应用价值往往首先表现为经济上的实用价值,在推动经济空前增长的同时,也悄然颠覆并重构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自20世纪中期以来,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被迅速放大,甚至遮蔽了科学创新的初衷,为探求真理而献身的认知价值取向转为功利的单一的经济价值取向。技术异化使科技本身逐渐背离了其作为“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特征,科技创新真正的社会价值遭到扭曲,原本旨在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科学技术本性也逐渐丧失。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与生态环境危机,旧工业时代面临不可逾越的“增长的极限”,并在接近这一极限后转为衰退甚至衰亡。

其次,新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转型创造需求拉动科技创新。随着自然资源存量的锐减,旧工业生产方式的资源优势逐渐丧失殆尽,经济发展支柱发生倾斜,生产方式转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型必然带来对科技创新的旺盛需求,在需求的诱导下,基本科学问题、能源与资源、信息网络、先进材料和制造等新的科技领域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改变了传统知识传播与共享的方式,触发了扁平化创新模式的探索,为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此意义上,工业生产方式转型内生地决定着科技创新及其社会价值。

第三,社会价值的内外统一拉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工业化危机需要新的工业革命来化解,新一代科技创新在认知成果上的突破与经济、伦理与文化价值的统一,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量。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设想的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可持续、分布式发展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并在今后几十年将迅猛发展,大概在2050年达到顶峰,然后在21世纪下半叶保持平稳状态。②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社会价值的特点

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融合凸显科技创新的生态价值。这是一场多维突破、交汇融合式的科技创新。科学的认知价值,曾经并且依然不断推动着人类的思想进步与解放,促使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等组成一个复杂的“科技簇群”并相互交叉和渗透,导致了一系列重大关联技术的协同进步和群体突破,进而能够灵活、快速、低成本、低能耗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凸显了科技创新的生态价值,并将有力推动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和数字化制造等新兴产业的诞生和新一轮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非线性团聚式地发生。

互联网技术成为实现科技创新应用价值的主要交流平台与渠道。在新一轮科技创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态势下,无论是新能源还是数字化制造的发展都需要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并与之交叉进行。不论是保罗・麦基里(Paul Markillie)所指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系统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全面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使生产设备能够更快地自我反应、计算判断、分析决策和操作;或是里夫金关于“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分散式生产、新储存方式、能源互联网和零排放式交通等五大支柱产业”的升级与重构,都将迫切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作为终端来进行连接与通讯,并能够实现智能管理。互联网成为技术创新成果交流、转化与贸易的关键性渠道,同时也构成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科技创新社会价值的实现载体将由金字塔式转向扁平化。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创新实现的基本方式是金字塔式的,即“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这一从上至下的、串联式转化的模式,基础研究是创新的原动力和创新链条的最高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金字塔式的创新模式将逐渐向扁平化转化。首先,科技创新主体从基础理论或权威科学专家那里转化为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其次,科技创新的推动力从基础研究转向全社会的需求。总之,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在继续延续金字塔式创新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垂直纵向的系统与扁平化水平式系统结合,形成一个矩阵式的新创新模式,还将再从矩阵式模式转向立体的创新模式,这将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③随着科技创新的日益深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创新将在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发生,成为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双螺旋结构”共同催生的产物。

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

当代科技创新的变迁不仅使其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也将导致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生产、消费方式与生产组织方式方面的变革,进一步展现出当代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与影响。

生产方式向大规模定制转变。麦基里认为,工业革命主要体现为由技术范式转变引发的生产方式的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机械生产取代了手工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规模化生产时代,不论是蒸汽机的发明还是流水线生产的采用,都导致工业生产经营与能源生产经营方式的集中化和批量化。当前正在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核心是数字化制造,表现为大量高新技术“聚合发酵”和综合应用,包括“更聪明”的软件、“更神奇”(重量更轻、强度更高、更加耐用)的新材料、功能更强大的机器人、更完美的程序设计与3D打印技术、更全面的网络服务,从而实现生产成本更低、生产周期更短、生产过程更灵活、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关联更紧密,以及从“福特制”下的传统“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转向更适应“个性化需求”的“大规模定制”等。④

消费方式向个性化体验式转变。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标志着个性化、体验式消费时代的到来。随着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从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上都更加倾向个性化的消费品。同时,出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考虑,人们需要3D打印这样的生产制造方式,它既能大规模生产,同时又能满足定制,生产出个性化产品。重要的是,生产的过程就是消费的过程,消费的过程就是生产的过程,在3D打印店里的体验式消费的同时就是生产。随着人、机、物的逐渐融合,消费者将在更大程度上参与设计和制造过程,甚至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个性化、实时化、经济化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生产组织方式向虚拟化转变。产业集群是重要的产业组织模式,传统工业命脉掌握在少数拥有重型机械和大量蓝领工人的高资本、大规模、集中化的工业企业手中。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大量物质流被成功虚拟化为信息流,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产业集群将借助发达的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平台,突破传统地理集群的空间局限,逐渐形成网络意义上的集聚,使产业集群发展虚拟化。相比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虚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对市场和技术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成本整合各种资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灵活度。这种开放式创新从依靠蓄积创新资源转向通过组织间创新资源的交换与创新收益的分享获取竞争优势。这一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内部组织形式,众多中小型企业和个体企业家将借虚拟产业集群突破资源困境,以低制造成本快速推出新产品而获得成长。同时,鉴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并以不同比例和频率分布于世界各地,分散式能源生产使之成为分散合作式模式,从而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挑战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型制造公司,与国际商业巨头一道共同发挥作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

当代科技创新范式的加速形成与应用使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轮廓日益清晰。党的十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对于理清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与着力点,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具有重大意义。

处理好科技创新的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之间的关系,实现科技创新的综合价值。科技创新不仅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其与自然和社会相互整合的协调发展过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首先处理好科技创新的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之间的关系,从单一地面向经济转变为面向经济、自然、社会、伦理和文化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要求我们将科技创新的生态价值理念根植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科技创新追求的根本目的,尊重和遵循科学规律,着力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社会制度,并以此考察所有的科技创新成果,杜绝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才能解决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矛盾,避免重蹈旧工业生产模式的覆辙。对人本价值的回归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灵魂,“活着是为了游乐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理念”。从时代价值角度说,科技创新只有对人的进步发挥正能量,科技创新的内外价值才真正得到统一。

处理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将STS融入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本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彰显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价值有利于端正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开展科技创新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科技与社会、科技与自然、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只有处理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将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相结合,用人文理性约束与指引科技创新,才能避免科技的单向度发展、破解“斯诺命题”、结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离甚至对立。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思考方式。STS把科学和技术放到(本来就在)社会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等)和生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中,把本来就由科学、技术参与或支撑的社会生产、生活视为(本来就是)科学、技术的活动场域、生成条件和整合基础。⑤这种思维方式作为人类把握现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深刻揭示了人类科技认识的选择性、人本性、时空性和相对性,将STS融入科技创新,从STS角度揭示科学、技术与产业间的互动关系,能更深入地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本质联系。

处理好社会价值载体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的实现载体即科技创新链,主要包括企业、研发机构、政府和中介组织四大主体,涵盖科研人才、研发投入、平台载体、技术成果四大要素。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科技创新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其要素的合理流动。一方面,要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重视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加大对数字化制造及新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突破,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产品的高附加值。另一方面,要打破筒仓效应,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构建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处理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不同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完善协同创新的创新体系。

从科技发展的角度说,对于认知能力有限的人类而言,浩瀚的宇宙及复杂的社会永远都是“黑箱”,科学技术永远是一定社会条件下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和暂时的认识。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技创新以适应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趋势与要求,才能牢牢把握这场工业变革的机遇,实践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①周洪宇,徐莉:《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当代中国》,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页。

②[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

③刘燕华,王文涛:“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4期,第3~7页。

④Paul Markellie,"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economist, 2012, No.4, pp.3~5.

第7篇: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这种创新既包括生产上的创新,也包括经营理念、经营思想上的创新。因此,企业家应具有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才干,具有创新意识,要善于制定正确的市场战略,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新产品能够占领市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是把握市场的脉搏,依靠不断的科技创新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无论是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实行产业升级、培育优势产业,除了要依靠制度创新外,还需要狠抓科技创新。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弱,主要在于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新产品开发慢。而这一切的原因又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滞后。

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一、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

近年来,我国在科学知识生产数量方面增长很快。从科学论文在国际三大权威索引――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文献索引(EI)和国际科技会议论文索引(ISTP)所占总数的世界排序来看,20世纪90年代前5年我国一直在15名左右徘徊,之后稳步上升,到2002年已跃居第6名。从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来看,我国2001年分别达到16万余件和近10万件,分别比1991年增加了263%和364%。近些年来,一批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相继涌现,如水稻基因组精细图绘制成功、13.1万亿次并行机研制成功,TD-SCDMA被确立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10兆瓦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并网发电成功等。这些成就表明,我国在当今国际许多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部分重点和关键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通过技术引进等方式,促进了产业的技术改造,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外技术依赖的程度较高等问题和矛盾在近年来开始凸现。这种现象不尽快解决,必将使得我国众多企业未来不仅面临发展权问题,还将面临生存权问题。尽管我国近年来科研产出数量增加很快,然而与主要发达国家的科学论文产出比较,占世界科学知识生产数量的比重仍然较小。从占世界SCI论文数量的比例上看,美国基本稳定在30%左右,英国、日本也都在8%左右,而我国仅占3%左右。更重要的是,从衡量科学知识生产质量的论文引用率来看,我国在国际上发表科学论文的引用次数与美英德日等国相比距离较大,只与我国台湾和韩国接近。按照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不同领域分析各国科学论文的影响力,得出的结论类似。这些数据显示:我国的科学研究还没有走出许多发展中国家基础研究所共同存在问题,即模仿跟踪多,创新突破少。在关键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突出矛盾。

技术知识生产的最重要指标是专利数目及其类型。专利是由各个国家自主授予的,很难进行全世界范围的比较。但我们可以从我国和美国专利申请和授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和专利战略的实施,我国专利申请量从2000年起大幅增加,2001年比1999年增长51%,从1999年的近11万件猛增到2001年的16万余件,在高技术领域内我国机构和个人发明专利的申请尤其活跃。但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发明专利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令人满意。据有关资料显示,自1985年我国实施专利法以来,我国企业发明专利累计申请量约为2.2万件,而外国企业申请了14万件,是国内申请量的6.4倍。在目前近5万件我国授权的发明专利中,国外公司占了60%。2001年,外国人在华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占总数的52.5%和66.9%。特别是在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核心专利上,我国基本上受制于人。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缺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中以科技立国,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要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困难,只有坚定地切实地实施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这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克服所有困难的关键。这种战略的实施已经是我们自建国以来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是决定我们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决定我们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的根本。切实实施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科技创新是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实现我们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保证。

二、科技创新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科学原创和技术创新的总称。科学原创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现象及其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和发明带有规律性的新知识及其所用的器具;技术创新就是人们为了改造自然而进行制造和操作过程中,总结发明或发现的新知识和发明的新技艺。科技创新也就是:科技知识的创新;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创新;以及人力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创新。

科技以知识为本,知识本质上是人的智力活动的成果,人的智能具有汲取原有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神奇的功能。尽管信息经济时代的智能机也拥有不断增大的知识生产能力,但它永远不能取代人的高级智能功能,和取代人的智力源的地位与作用。可见,知识为本,知识以人力为本,决定了科技创新首要的是掌握科学与技术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智力劳动群体的培育及其积极性的调动。

科技创新,关键在一个“创”字,去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以达到另辟蹊径、缩小差距、后来居上的目的。这就是科技创新应遵循的原则。我国的资源有限,事事都创新,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弄清楚为何创新,怎样创新,创什么新,就显得非常必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需要有明确的政策规范。

科技创新也要有风险意识。有没有风险意识取决人们对事物有多少了解。知道风险有多大,风险在何处,才能决定自己敢不敢冒风险。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家少一点书生气,企业家能多一点书香气,情况就会有一个根本的转变。科技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在发掘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我们在进行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时,首先需要了解前人做了哪些工作。科技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对比、不断修正的过程。

三、企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在发达国家,90%的跨国公司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战略的主体内容,80%建立了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至少把销售额的5%投入到研究开发当中。而在我国,2.8万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超过半数的中央企业科技投入不足主营收入的0.5%,许多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另有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全部国有企业和有一定规模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的总和,还不如一个福特汽车公司当年研究开发经费的一半多。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不搞短期行为,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为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留下充分的资源、空间和条件,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持续优化是基础,经济持续增长是条件,社会持续进步是目的。这三大持续的实现,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我国的科技研发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个鸿沟――科技研究与开发与企业联系不紧密:一方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远离企业和市场,研究的许多项目目标不明确,甚至不符合市场需要;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强有力的研究开发机制。近20年,我国企业的进步非常大,但这个进步基本上是靠引进成果。引进是要受到限制的,靠引进推动我国的科技产业发展,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企业最强的生命力,就在于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增强竞争能力,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家思想创新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引导企业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产品,实现企业发展由单纯的技术引进、加工组装向自主创新、自主制造转变。

四、企业科技创新的战略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已形成世界性潮流,劳力、土地、资本等传统的生产要素已逐渐失去主导地位,知识资源成为科技创新的战略性首要因素,前沿科技成为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攻占这些科技高地的竞争已成为创新的主要焦点。科技集成成为创新的常用形式,当前面临的许多科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集成现有的技术加以解决,公司并购成为重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引进”、“跟踪”、“模仿”为主的对策型发展方式,不可能使企业在此创新时代获得必要的竞争优势。科技企业必须根据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科技创新战略。

科技创新的战略既要遵循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一些创新的逻辑。比如,原创优先问题、常规扩张与突变革命交替发展问题、路径依赖问题、知识的非线性迭加问题,等等。在创新的实践中要有所综合,有所创造,有所集成,有所超越。

加强科技创新,必须大力推进体制上的创新。创新更需要科学的态度。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妄,科技体制的创新和良好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而决不能以创新的名义,行主观意志办事之实,切忌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如果说,“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那么,“科技创新”则是生产力发展,进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命力所在。

科技创新离不开继承、科技创新离不开坚持、科技创新离不开积累,科技创新离不开借鉴,最重要的是科技创新还离不开落实。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继承的最终目的。勇于坚持才能有所创新,不能坚持就难以创新。科技创新,谋求的不是表面的华丽,而是一种实质性社会进步与企业发展。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技价值观,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观念贯彻于科技政策的各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主张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倡导天人互惠共生的意识,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科技价值准则,在科技政策中充分体现生态思维互利的科技政策价值取向。

第8篇: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 中央企业;安全技术;科技创新;安全生产

Abstract:National enterprises are the lifeingne of public ownership economy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h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The situation of work safet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represents the image ofthe nation,which reflects the highest level of work safety in China. National entelpdses possess not only the advantages of sufficient found and advanced equipment technology,but also high quality staff.Nalional enterprises own enough favorable conditions,bases and actual strength to innovate safeey tech—nology.NatiOnal enterprises taking the 1ead in the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would play an important exemplary role in pro— pelling the progress of work safety technology and enhancing intrinsic safety 1evel of enterprises,and would exert decisive impact on work safety of the nation.The current status of work safet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is analyzed,and their major problems about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are pointed out .The experience of top 500 enterprises in field of safety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de-scribed, such as that of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SINOPEC),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NPC) and DUPONT.Furthermore,four suggestions about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are made .

Key words:National enterprise Safety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ork safety

1 引 言

在我国能源、冶金、石油、石化、机械制造、军工、航运、海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和领域,中央企业历来占据着主体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央企业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7.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9%,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6.3%,发电量占全国的40.8%,汽车产量占全国的30.2%,钢产量占全国的20.4%。

近年来,中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研究和生产出了不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上半年,16户中央科研企业申请专利215项,授权专利111项,中央企业的科研创新取得重大成果。

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布局中,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历史进程中,中央企业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上,中央企业也具有示范作用。如何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好于国内企业的一般水平,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央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安全生产工作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在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生产与改革发展的关系,强调了效益优先,忽略了安全生产;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结构和改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单位削减了安全工作力量,甚至撤销了内部安全机构;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子公司、分公司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单位安全管理出现了“高位截瘫、层层衰减”现象,越到基层安全工作越薄弱。

中央企业生产集中度高,设备功率大,生产经营活动涉及面宽,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损失惨重。根据国家局调度数据,2003年中央企业发生伤亡事故303起,死亡535人,受伤162人。2004年上半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68起,死亡142人,受伤93人。近年来,中央企业相继发生了一些重特大矿山事故、油田井喷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等,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2001年以来在国内外影响严重的3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全部发生在大型、特大型企业,其中两起发生在中央企业。此外,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停产、停运、停供等事故相当频繁,经济损失巨大。

分析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正是由于中央企业缺乏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大中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中央企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本质安全,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中央企业在安全工作制度中,也提出“安全生产与企业改革发展‘三同步’制度,强调要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安全投人和‘三同时’制度,企业要保障安全投人,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走“科技兴安”之路。

3 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中央企业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尤为重要。安全科技创新属于科技创新的一部分,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必然依赖于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中央企业进行安全科技创新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3.1 企业安全技术创新的环境不够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依赖政府的思想依然存在,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安全技术创考新则更缺乏动力。从企业内部环境看,企业还没有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尤其是研发激励机制和研发经费。目前,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仅占30%,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一种松散状态,缺少必要的积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

第9篇: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C931

一、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能力,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有助于地方政府针对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合理的科技创新战略,保持和提高区域竞争优势[1]。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涉及的主要方法有标度无关性(高霞等,2012)、理想解方法(李俊等,2012)、灰色关联分析(童纪新等,2011)、主成分分析(巴吾尔江等,2012)、模糊数学(唐炎钊,2004)、SPA 联系函数(荣飞等,2006)[2]-[7]等。然而,以往的研究有一定局限性,即过分注重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的研究,忽视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科学内涵。传统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主要以经济指标作为衡量标准,过于强调区域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忽略了区域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党的“十”报告以独立的篇幅阐述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8]。因此,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重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研究区域科技创新,首先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该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符合下面几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要符合客观实际,能够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指标体系能够客观的反应该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转化能力等。选择具体指标的时候理由要充分,避免选择各类非科学指标。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相对独立的,不重复也不遗漏的,并且能够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真实状况的指标。

(二)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把决策对象视为一个系统,以系统整体目标的优化为准绳,协调系统中各分系统的相互关系,使系统完整、平衡。按照系统的观点,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若干层,逐层进行分解;指标的设置要求既能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也要达到整体与局部的统一、长期与短期的平衡,各指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要求任何一次测评方案所需时间、人力、物力、财力要为测评者的客观环境条件所允许,并要求在制定测评方案时,应根据测评目标合理设计方案,并对测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指标越具体越细致,可能越有利于全面、具体的认识评价对象,但指标过多过细,不仅操作困难,而且往往因缺少弹性而产生评价误差,或失去重点。因此,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要在保证科学地反映评价对象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指标数量。

(四)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就是指生物同环境的统一。在宏观水平,生物的个体与群体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是绝对的;在微观(细胞)水平,各种功能性细胞都对其功能活动必然有特定的环境条件要求。生态文明评价标准要求维护生态环境、对资源进行合理而持续的开发利用,从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传统生产转向低消耗、高产出、低污染、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绿色生产,区域科技创新要紧紧围绕生态文明的要求,从基础、投入、产出等几个方面进行通盘考虑。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为特征的先进生产力,逐步淘汰、取代那些资源消耗高、生产污染过大的落后生产力是实现向绿色生产转化的途径。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以经济和自然、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由具有相应功能的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社区和公众组成的在一定运行机制保障下的网络体系。该创新体系由科技创新基础指标、科技创新投入指标、科技创新产出指标和生态文明指标等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以及56个三级指标组成(见表1)。科技创新基础是测评科技创新的支持条件,包括经济基础、知识基础以及服务设施基础(包括科技中介);科技创新投入主要就是区域内各主体对研发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创新投入的多少对后面的产出会产生直接影响;科技创新产出是对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进行测评的绩效评价,主要包括专利指标、效益指标、论文指标,反映了科技创新对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生态文明指标主要体现了科技创新进歩对生态、社会等因素产生的影响,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服务,从而良性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文明指标包括生态系统指标、产业系统指标和社会生活指标。科技创新系统结构上是将其分为基础指标、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生态文明指标,充分反映了生态文明与科技创新的直接关系。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分析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以及科技创新带来的生态文明发展,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思路。

(一)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近年来,浙江省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创新的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创新投入进一步增加,创新绩效更加显著,科技创新能力进入重要跃升期,推动经济发展开始向创新驱动转变。浙江省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2年度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200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9.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7%。研究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4%,与上年相比,提高0.14个百分点。财政科技拨款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财政科技拨款相当于财政支出的3.99%。全省有新培育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4家,示范企业45家,累计分别为363家和194家。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6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40家,累计4500家。全年专利申请量为24.9万件,比上年增长40.7%,全年专利授权量为18.8万件,比上年增长44.4%。

(二)区域科技创新促进了生态文明的发展

区域科技创新在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方面主要包括,生态得到有效改善、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社会文化生活和谐发展。

1.科技创新使生态得到有效改善

各类新技术应用于绿化、空气治理和水资源控制等方面,效果显著。根据浙江省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为60.97%(含灌木林),维持在较高水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5%。各地对PM2.5进行监测,数据实时,新增烟尘控制区300多平方公里,进一步控制了空气污染。断面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比例达到64.3%,与上年相比,提高1.4个百分点;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68.3%,与上年相比,提高2.7个百分点,水质量得到了改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7.4%,提高0.95个百分点。农村沼气产气量1.9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长7.1%;太阳能利用累计面积550万平方米,比上年提高8.5%。

2.科技创新使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浙江省科技厅有关数据显示, “十一五”时期,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绩效明显,在高效洁净燃烧、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照明节能等节能降耗技术,风力发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利用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的0.9吨标煤,下降到0.72吨标煤,下降幅度达20%。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与上年相比,下降1.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6%。其中,千吨以上和重点监测用能企业能源消费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2.5%和2.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分别下降8.8%和9.0%。

3.科技创新有效促进了社会文化生活和谐发展

区域科技创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收入、消费、教育、住房、医疗等领域效果显著。根据浙江省统计局的统计结果,2012年浙江省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37.7%,生活水平处于相对富裕阶段。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5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552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8%,收入逐年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45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208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3.1%和 3.5%,消费水平略有提高,城乡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7.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61.5平方米。中、小学入学率均在99.9%以上,比上年有所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生130.8万人,比上年增长8.2%。2012年末各类医院床位数17.6万张,与上年相比,提高7.9%;卫生技术人员30.6万人,比上年增长1.9%,医疗条件有所改善。

(三)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思路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体现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因此,提升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要与下面几个方面紧密结合。

1.加大对企业投入力度,注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是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主体,处于中心地位,企业需要集聚优势资源要素,因此需要对要素进行引导。实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进行组织实施。

2.建设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

科技工作的重大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发现人才、更好地使用人才,这同时也是科技工作的根本保障。要做到内培外引,里外结合,要制定人才激励政策,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和生活条件,做到既能避免本地人才流失,又能广纳海内外精英,做到“孔雀东南飞”;为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各种专业人才愿意走向企业,去充实企业的技术创新力量,需要制定合理的人才使用和流动政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3.发展科技中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促进它们在产学研合作、企业之间的战略技术联盟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新技术推广活动对技术市场加以完善,比如开展技术咨询、技术交流与合作、技术培训等活动,将先进成熟的技术进行传播和推广。为加速提升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需要对科技工作的对外开放加以足够的重视,充分利用和集聚全球科技资源,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4.注重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和环境建设

为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法制政策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应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及各类创新载体建设。

5.注重经济结构调整、科技服务民生以及节能减排

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出发点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解决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这同时也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落脚点。要着力提高产业技术层次、节能减排和健康安全水平,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6.进一步进行科技体系制度创新

通过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强化资源集约,错位发展,加快构建出科技投金融服务体系、科研评份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及科技管理体系。

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本文尽管构建了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但该指标体系还需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其进行验证,对指标体系结构、指标的选取、指标的含义、模型数据的检验等需要进一步详细阐述与分析,对生态文明指标与科技创新指标体系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深入思考,尤其是需要对现实中鲜活的、能够体现区域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有机融合的案例进行进一步挖掘、提炼和总结,最后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当然,这需要认真扎实的专研理论和深入实践,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艰辛的探索过程。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还在探索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吸收各种有利要素,统筹安排和实施,最终要通过实践进行检验。但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进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方向是明确的,只要持之以恒,不断探索,终将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柏洲,苏屹.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2(6)90-101.

[2]高霞,陈凯华,官建成. 标度无关性视角下的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2(8):65-74.

[3] 李俊,张嘉瑜,何刚. 基于OWA的TOPSIS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4 (8):112-114.

[4]童纪新,陈继兴,蔡元成.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10):108-110.

[5]巴吾尔江,董彦斌,孙慧,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6(12):26-29.

[6]唐炎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2001 年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