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循证医学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的目的是打破基础、临床、预防和药学等领域之间的壁垒,使它们相互沟通、密切联系,避免单一领域研究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缩短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进程。目前,转化医学的研究主要关注: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及卵巢癌等)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研究;生物标志物的鉴定与应用㈤;干细胞转化研究;动物模型开发研究;药物研发(主要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和生物大分子药物研究),从而将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尽快转化为临床问题的解决方法,将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成果快速应用到临床上门“。
2转化医学与医学各学科关系
2.1转化医学与基础医学近年来,尽管人类在解决健康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科研领域,常常出现投入大于产出,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脱节等问题的不对应性,而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们需要生命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医学领域专家的通力合作与交叉研究,破解紧迫性的难题:如何将大量的数据转化为解决医疗问题的有用信息?比如,世界各国正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开展的基因与疾病的关联性分析,寻找与疾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和医学研究模式,从“组学”到系统生物学研究的转变等方法,在肝癌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肝癌的发生与发展相关的分子机制方面。正因为有这些方法的转变才使得我们能系统解决医学问题,做到基础研究的大量有用数据能实际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
2.2转化医学与预防医学转化医学以推动医疗改革、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战略目标,主要方法就是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及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凝聚到4P”医学中n。转化医学就目标而言,就是预防医学,它是健康促进的引擎。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患者在患病初期未加以重视,大多要进展到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时才会到医院就医,从而导致病情延误。因此,医生只注重治病是不够的,人类健康问题的解决根本应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申卫生事业模式转换,要从疾病的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深入贯彻三级预防模式。最终通过精确的诊断与治疗,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减少疾病所造成的各种损害,降低医疗的综合成本,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前,老龄化将带来诸多疾病,肿瘤、糖尿病、神经精神性疾病等慢性疾病,加上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危害,使我们要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2.3转化医学与临床医学转化医学最终将产生2种结果:分子医学和个体化医学。基于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其发病机制复杂、疾病异质性很大,例如各种多病因慢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不能仅采用单一的某种方法来进行疾病诊治。一种尺度或者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人的医疗时代已经不复存在。要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必须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等一些基本特征、基础医学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选择合理治疗方法和药物,最终使患者在最佳的经济条件下产生最小的毒副作用和最高的效益。研究发现,同一种疾病在机体不同遗传、营养、免疫状态下,对同一种治疗方法或同一种药物的疗效和预后存在较大差异n。因此,临床可利用基因分型、生化指标等生物标志物预测和评估患者药物敏感性及预后,以便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提高疗效,改善预后。通过临床与基础的关联性分析,找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并阐明疾病的机制,最终以循证医学的原则实施医疗工作,为疾病治疗反应和预后评估。
2.4转化医学与药学在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和寿命延长以后,医学重大问题的解决将通过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及医学实践三者的紧密结合。药物研究是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新药研发的源动力n。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转化医学的典型含义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真正治疗患者的手段,主要通过明确药物靶点n,实现个体化治疗的真正目标。其有3个共同的特征n:①以“组学”为代表的系统生物学为研究手段;②以“多学科交叉”为指导思想的研究策略;③以“服务临床”为目的的研究方向。
3转化医学研究前景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肾病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199-01
引言
肾病综合征是由各种复杂的不同原因造成各种肾脏病理损害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血脂症以及其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其中尤以大量蛋白尿为其最基本特征。依据其症状及体征,属祖国医学“水肿”、“腰痛”、“虚劳”等范畴。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是常见难治性疾病。西医临床常用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治疗,尽管取得一定疗效,但存在着易复发、易产生激素依赖和毒副作用大等问题。而近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并已积累了大量经验,现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特色在于辨证论治,而证候机制研究对于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一直是相关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理分析
祖国医学认为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多因禀赋薄弱,烦劳过度,风寒湿外侵,或体虚易感外邪,或饮食情志劳欲等诱因作用所引起或诱发。一般认为,诸种因素使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脏腑气血阴阳不足,致水液输布紊乱,水湿停聚,精微外泄而发本病。
病延日久,正愈虚,邪愈盛,故肾病综合征的病理性质属虚实夹杂,病初偏于邪盛,多与风热、湿毒、气滞、水停有关,而病至后期,肺、脾、肾俱虚,精微外泄,肾虚尤著,以正虚为主。根据其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诸多医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认为主要由于先天不足,或烦劳过度,损伤正气,或久病失治误治,引起脏腑气血阴阳不足,“久必及肾”,因此肾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所在。“久病入络”,可使患者气血运行不畅,且水肿日久,水气停积于经脉,肾络痹阻,瘀血内生,因离经之血不散而成瘀。本病虽有肺、脾、肾、三焦之不同,但脾肾亏虚乃病机之关键,是导致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基础。在整个肾病综合征的病变过程中,是以脾肾功能失调为中心,以阴阳气血不足为病变之本,以水湿、湿热、瘀血阻滞为病变之标,表现为虚实夹杂。
2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和进展
我国对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性分析可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临床研究仅是对于几个药物的多中心临床实验的综合性评估,不是对相关疾病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全面系统性分析。从研究内容来看,还多局限于对中药疗效的评价,而对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和中医证候特征的研究未见报道。中医治法学理论源于临床实践,是对临床实践的高度概括与升华,临床实践是中医治法学理论发展的基石;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以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为基础。两者指导思想的一致性决定了中医治法学可充分借鉴循证医学获得证据的重要方法进行研究。
中医临床无论是在学术科研方面,还是在疾病防治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但应该提出的是,中医药学研究尤其是临床研究,对方法学的应用仍不够重视,临床疗效具有可重复性差等问题,所以很难获得确实性、可信性强的临床证据。以致大大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能够从质量参差不齐的多个临床试验研究中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从而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体措施
3.1 一般治疗:休息、高热量、低盐(3g/d)、适量蛋白饮食(0.8-1g/d)、适量限水。
3.2 对症治疗
3.2.1 利尿:袢利尿剂与保钾利尿剂合用。
顽固性水肿: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后在给与速尿20-40mg静滴。
血浆白蛋白扩容后给予速尿120mg静滴。
输白蛋白的问题:①严重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又少尿(
3.2.2 减少蛋白尿:大量蛋白尿肾小球高滤过肾小管间质损伤肾小球硬化。
3.2.3 降脂:高脂血症≥半年要降脂治疗。
胆固醇增高:他汀类(来适可、舒降之)
甘油三酯增高:贝特类(利必菲 0.25mg Qd)
3.3 规范使用激素和给药途径:对激素使用不规范引起的RNS患者,要调整不合理激素治疗方案和给药途径,按照正规方案治疗。
①起始量足:(成人1mg/Kg/d,儿童为1.5到2.0mg/Kg/d)×8-12周
②减量缓慢:足量治疗2-3周后减原药量10%
③长期维持:小剂量(0.5mg/Kg/d)6-8个月,维持量(0.2mg/Kg/d)10-12个月。
④严重水肿者静脉给药。
⑤肝功能异常者用甲基强的松龙口服。
⑥尽量避免使用细胞色酶p450激动剂的药物,如卡马西平、利福平等。
3.4 细胞毒剂和免疫抑制剂:对激素不能耐受及使用足量激素8-12周出现激素抵抗、部分效应、反复发作可根据情况加用下列细胞毒剂和免疫抑制剂。
3.4.1 环磷酰胺(CTX)是国内外最常用的细胞毒类药物。在体内被肝微粒细胞羟化,产生有烷化作用的代谢产物,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多用于激素抵抗和常复发性RNS。用法:①2 mg/Kg/d,分2次服用。②200mg隔日静脉注射。③8-12mg/Kg/次,每月2次。总量150 mg/Kg/d。副作用:骨髓抑制、中毒性肝损害、性腺抑制(尤其男性)、脱发、胃肠道反应及出血性膀胱炎。
注意:①外周血白细胞低于4000和肝功能异常缓用。②不能超过总量,1年使用一次。
3.4.2 骁悉(MMF):在体内代谢物为霉酚酸后者为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抑制鸟嘌呤核苷酸代谢的经典合成途径。故抑制Tβ细胞增殖及抗体形成达到治疗目的。作为二线药用于RNS伴有肝功能异常、糖尿病、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不能耐用激素者和激素+CTX无效的患者。
其副作用较小,已有导致严重贫血和伴肾功能损伤者出现严重感染的报道、带状疱疹。
用法:1.5-2.0g/d,分2次口服。
注意:①3-6个月判断有无效果,维持1.5-1年。②谷值1-3g/L,肾移植MPA-AUC(30-60mg.h)/L。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现代网络技术;网络教学平台;临床麻醉学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6(a)-0167-02
随着近年计算机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化,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出现,继多媒体之后,计算机网络成为更为有效和直接的新教学模式[1-2]。为此,本院麻醉系建立了以国家精品课程临床麻醉学为依靠,建立了麻醉学网络教学平台,目的是利用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麻醉学精品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通过网络进行,以便于共享各种优秀教学资源,提高临床麻醉学的教学质量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改革,使得教学舞台得到扩展,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灵活性和有趣性。现将网络教学平台的构成及作用报道如下:
1 师资团队介绍
本网络教学平台首先将临床麻醉学的师资队伍个人介绍放置在精品课程的网站首页上,详细介绍了教师的教学特点、特长及教学科研方向,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熟悉和了解每位老师的专长,当学生有困难或者对某个方面的问题感兴趣的时候,可以直接联系某个老师,然后直接向老师请教,这样极大地带动了同学的学习热情和与老师之间的互动,避免了以前教学完后学生就很少有机会和老师联系的缺点,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2 精品课程网络教学模块
精品课程网站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各种要求,将临床麻醉学总论和各论在网络上建立网络课堂,详细将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麻醉学基本原理、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以及各专科麻醉等进行介绍。这些内容包含了医学知识里的基本定义、麻醉学原理、麻醉处理原则、处理方法、以及各种并发症等内容,学生通过学习网络课件、FLASH动画演示、教学录像、临床照片及各种实时操作视屏,更容易掌握和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使得许多传统教学上很多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难点重点变得生动、简单和形象。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可实现个体化教学,学生可以有目的的选择要学习的内容,对于没有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可以重复学习,对于想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有兴趣的章节,也可以不断的重复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得到提高。通过现代网络教学模式,使学生得到一个可自由发展个性的空间,把同学的学习位置由被动学习转至主动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的地域性在理论上被无限地扩大了,只要有网络连接的地方,就可以实施网络教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得到了更精彩和完美的发挥。
3 专题讲座和知识更新
网络教学平台开辟了专题讲座和知识更新这一板块,通过这一板块,管理网络的教师定期将目前的临床热点话题、临床知识更新、专题讲座等更新在网站上。当前医学理论和医疗新技术更新速度极快,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医学前沿信息和最新医疗科研动态灌输给学生,以便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更新学生的理论知识,避免了教科书上有些过时的观点和治疗方案,可以起到知识更新的目的。同时,通过这一板块,学生可以了解到学科目前的研究的动态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科研的具体过程和方法、以便于学生科研思维的形成培养,为今后学生工作后顺利开展各种科研工作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4 网络在线病案讨论
在教学平台上,网络管理员会在网站上由教师整理的临床病案,让学生去了解。学生通过学习病案,不仅要熟读教科书,还要参阅课外资料,搜索相关的专业医学知识,以便对病案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准确和正确的判断,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这样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自己在处理患者的病情,具有逼真性和紧迫性;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处理方案进行点评和讲解,让学生意识到处理措施中的不当之处和成功的地方,以达到让学生可以灵活的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学生在病案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扩大了知识面,并且有可能从病案学习过程中发现新的医学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学生通过病案讨论学习,学生可以知道病案里面处理的不好的地方,以后他面临同样的问题的时候就可以避免再次犯错,可以起到临床循证的作用,为今后进入临床作好充分、扎实的准备。
5 在线多站考试测验
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考试数据库,设立临床麻醉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各章节内容的考试题目,并对不同章节之间横向联系的内容进行相互渗透,以设立站点的方式进行考核,分为大站和小站,只有通过小站考试才能逐步进行下一站的测试,通过这种多站考试方式,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状况,以便于查漏补缺,从而加强学习理论欠缺的地方、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最终达到提高自己理论水平的目的。而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可通过网站自动记录的考试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判断和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薄弱点对各章节的难点、重点和疑点进行修正,及时改变教学进程,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合理。通过这种多站考试的形式,达到了教学过程实现真正的师生双向互动,调动师生教和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师的执教水平、学生临床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共同提高。 6 医学论坛
通过教学平台建立了医学论坛,学生和教师通过论坛注册账号,每个人拥有一个ID。通过ID,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存在疑问,可以通过论坛帖子,内容可以是某一自己不是很清楚的问题,或者是临床上遇到的某一病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大家都积极的参与讨论,可以发表每个人独有的观点或者看法,也可以引经据典的解释,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并且教师也可以自己的问题,让同行解答,这样师生互动、大家都为了能更合理的解决问题而去查询各种资料,回答问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师生在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交流讨论,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思维、培养能力。
7 专业英语学习
在医学交流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不言而喻,良好的专业医学英语水平,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块坚强基石,因此,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网站建立了专业英语学习这一板块。该板块包括中英文索引,如加入了专业医学链接网站PUBMED等,方便学生学习和查找相关内容;另外,网站根据临床麻醉学的教学内容也提供英语原文的教材内容和专业医学资料,让学生下载学习,这样达到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医学英语水平的目的。
8 专业医学网站链接
教学平台根据学生需要建立了许多医学网站的链接,比如东方麻醉网、华西麻醉网、及麻醉在线等专业学习网站,通过这些链接可直接与国内外相关医学网站取得联系,从而使得学生更加便捷的了解和获取最新的医学专业咨讯。
9 讨论
本研究通过网络在线平台帮助专业授课教师将临床麻醉学课堂讲授的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教学,使得学生对医学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得到更合理和更全面的的提高。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密切关系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并且现代医学是社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生命科学[2-4],具有极其复杂的学科特点,需要大量的创新型、应用型以及将二者完美结合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去挑战和解决医学难题,以促进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对医学生的教育理念的改变就应该更加重视,如何加强医学生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医学信息的获取、分析和转化的能力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而网络教学平台创造了一个在功能上、空间上及时间上立体交互的新教学模式[5-6],它使学生对医学信息的掌握更加有效和迅捷,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和灵感,对医学生从业后的临床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 田凌晖.网络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实践价值[J].中小学电教,2002,(5):56-59.
[2] 林箐艳,庞勇,万勇.TBL教学模式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0):127-128.
[3] 斯蒂芬·K·里德,张静.多媒体学习的认知体系[J].开放教育研究,2008,(3):29- 36.
[4] 欧阳群玲.医学网络教学发展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22):28-30.
[5] 代吕霞,曾俊,陈登榜,等.模拟医学应用于临床技能教学的体会[J].成都医学院院报,2008,3(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