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

第1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农村 家庭教育 问题 解决策略

 

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相互影响的教育,是协调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应试教育将学习的重点全部转移到学生和学校上,却未曾将家庭教育纳入教育中来。良好的个性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家庭教育与孩子个性发展密不可分[1]。家庭教育的影响是隐性的,但却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我国农村的家庭教育还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特别关心和注意。 

1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认为孩子的教育完全是“学校”的事 

表现为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管不问,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将责任全部归结于学校。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与学校的沟通很被动,大多数父母只有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才会向老师咨询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些家长会找出各种理由推脱。孩子的教育应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大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毫无家庭教育观念的思想,严重与学校教育脱节,孩子的身心发展增加了许多的未知因素。 

1.2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思想“代沟”严重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身心发展还不是很健全,思想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还不成熟,特别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长期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也就失去了对其正确引导的机会,表现为只关心学习成绩,其他的一概不问,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缺乏交流沟通的环境中,感受不到爱与关心,缺乏爱的安全感,容易形成自闭和自卑心理。 

1.3缺乏对孩子教育的责任心 

农村由于经济落后,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都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管。作为隔代的血缘关系,老人都会以溺爱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成长,只顾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自然是父母的事,管不了也不会管。作为父母,挣钱都是为了孩子,但却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只要他们生活上需要的东西,从不过问是否是必须的,而是尽一切可能满足,最终导致孩子放任自流,很容易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习气,这便是农民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 

1.4父母受教育水平低下,未能形成对孩子的正确引导 

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基本都处于初中文化水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受教育水平的低下,容易造成对教育的不正确理解,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不注意自身行为,更会对孩子形成错误的引导。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对孩子影响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缺一不可[2]。 

1.5不尊重孩子的情感,实行错误的教育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也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怎样教育,如何教育,仍是众多父母所欠缺的知识能力。有的父母想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没有选择主动交流的方式,而是趁孩子不在时,乱翻孩子东西,偷看日记等行为。这种以爱、关心为理由不尊重孩子隐私权利的错误行为,必然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不仅容易引发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父母应该是孩子行为的模范者,而不是窥探者。

2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在社会方面,政府创设家长培训机构,定期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 

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家长文化素质低,教育观念落后,必然导致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思想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解决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新时代的家庭教育理念,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在这一方面,可将政府作为组织培训的机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全面了解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设立家长教育学习示范点,让其真正的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与影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表扬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之谈,让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教育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孩子的存在也不是父母成熟的标志。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不断沟通、学习的过程,父母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2.2在学校方面,积

极和家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从某种程度来说,孩子在不同场合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却自视孤高,不能正确处理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有的孩子在学校调皮捣蛋,但在家里却十分懂事和孝顺父母。孩子在成长中所形成的这些行为及情绪,是需要学校和家庭高度重视的。因此,学校要和家庭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正确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扬长避短,引导学生高尚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3在家庭方面,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的优劣也是影响孩子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的环境好了,能让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更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节假日和孩子一起参观博物馆、出外旅游等等,这些以家庭为主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爱,让他们学会怎样的爱别人,而且极大地丰富孩子的知识和视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目标。其次,家庭环境良好,有条件创设信息技术学习环境,能及早地培养孩子的信息素养,为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3结束语 

农村家庭教育的脱节是经济落后和父母文化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父母在提升文化素质的同时,更要学习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家庭教育,关注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参考文献: 

[1] 谢宇婷.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个性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0.1. 

第2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家庭教育学习方式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对初中生的教育是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知识教育为提高,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学习水平。而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对其的影响非常大。一个好的、优异的生活环境,一个积极、正面的榜样,一个得当的关爱方式,都是家庭教育的精髓。

一、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重点

1.思想教育

思想是一个人的根本,是实现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保证。家庭教育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日常的影响,而且是潜移默化。而父母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只有拥有正确的思想教育,才能够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才。

2.学习观念

学习是一种态度,怎样才是真正的学习,是学会课本,还是应用知识,这些都关乎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多数的家长认为学习就是考出一门好的成绩,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目前“应试教育”的局面。家长根据考试成绩来片面得衡量学生,给学生造成了学习的压力,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只有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才能够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正确含义。

3.学习习惯

学习也是一种习惯,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获取知识,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应用知识,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进取,都和学习习惯息息相关。而家庭是孩子课外学习的主要地方,也是学生脱离老师、同学的监督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帮助他们爱上学习。

4.人际交往关系

人际交往是处在社会中的人不得不去接触的方面,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种能力。初中生还是以孩子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这也正是他们形成世界观的时候,正确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性格,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二、正确积极的家庭教育方式

1.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最好的教育不是口头的教育,而是以身作则的教育,是以自己为榜样的熏陶教育。初中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受到家长的影响比较大,性格的养成也和其有很大的关系。家长的一些行为、语言和思想都被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家长平日要多说一些积极向上的语言,办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要给孩子做一个榜样。要想教育学生多读书,就要在家中多摆放一些书籍,和学生一起阅读。最好可以将每周的周六晚上七点到八点的时间设为“家庭读书点”,或者每个月选择一天为“家庭读书日”。通过这样的切身的影响,能够让学生自觉形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2.鼓励教育,增强自信

鼓励永远是人取自外界的动力,正在成长的孩子更需要这种动力。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无论家长能不能给出一个好的建议,都应该告诉孩子,相信他们能够解决问题。在学习进步时,要鼓励;学习退步时,更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给出建议,打气加油。要教会孩子正确、积极的应对困难,勇敢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丢掉信心,可怕的是害怕失败。当然,学生需要鼓励,但不是盲目的安慰。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站在公平的位置对其进行批评,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溺爱才是最大的伤害。

3.正确学习,培养好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就像是生活习惯一样,需要从小养成。学习习惯关乎学习的效率、学习的质量,更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初中不仅仅是教授基础知识,更是基本学习习惯养成的良好时期。家庭是学生没有老师监督的自主学习,所以需要自觉和自律。家长在这个方面要做好监督,保证孩子能够独立认真、全神贯注去完成学习任务;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心无杂念投入学习;除了日常作业,还有阅读书籍、整理笔记、总结提高等自我学习的习惯。这些习惯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现在的学习,也有助于他们在高等学府接受教育,甚至能够影响他们以后的工作质量。家长一定要做好监督,关注学生粗心、精力不集中这两大难题,帮助他们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4.正确看待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的直接标准,但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更何况一个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不应该仅局限在学习成绩上面,要综合考察。初中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比较快,一些特长和爱好也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但是许多家长更喜欢孩子去发展一些“高大上”的爱好,如小提琴、钢琴、舞蹈等,对于快板、漫画、写作等的关注却比较少。这样孩子们形成的兴趣并不是自己的爱好,而是在强权之下的妥协。孩子应该对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权,只有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天分发展,才能够越来越好。切忌不要因为学习成绩而“困住”学生的身心。只有快乐地成长,才能够有好的学习成绩。

三、结束语

总之,家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辅助,而且是一个独特的教育个体。学生在学校更多的是发展文化知识方面的能力,而家庭教育则更全面。家长要支持老师和辅助老师的教学,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第3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针对学生的在校情况,以及教师们的意见。我觉得佷有必要跟家长们沟通商量一下学生的教育方法,统一一下学生的教育观念,希望家长们努力配合工作。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也是家庭的希望;是 祖国的接班人,也是家庭的接班人。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教师和学校·社会,应统一力度·要求,特别是学校·教师·家长,更应密切配合工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样重要,不容忽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教师。希望你们搞好家庭教育工作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必须认清自己监护的责任。认真执行家长责任。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意见供参考。

一·搞好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孩子成长分为思想成长·身体成长·知识能力成长三部分,三者缺一不可,小学生可塑性大,因此要加强思想教育,使他们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加强理想,道德,法制,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教育他们尊重别人,热爱祖国·尊敬长辈······

二·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重于泰山,学生的安全维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因此,教育好子女,做好子女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切记不要让子女独自去做一些带有危险系数的事情。要杜绝孩子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在家里,在学校等都不要做危险的事情,都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如河(沿,塘)边,岩石边,山坡上等去,特别提醒家长·孩子的是夏天不要到河里去洗澡,嬉戏,这是十分危险的。不打骂别人等不安全的事情。不吃零食,保护自己的健康安全。

三·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工作

         学生应德·智·体·美·劳全面规范他们的一言一行。使他们成为良好的社会公民,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待人处事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家长务必处处留心,规范言行。

四·做好学习的监督检查工作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培养自己的学习激情,掌握学习方法。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务必要家长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教育好子女也是家长的另一重要任务。

          现在有个别学生作业天天不完成,教师天天补习家庭作业。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于事无补。权宜之计还在于家长的、监督下完成家庭作业,养成良好的作业学习习惯,学生的这一点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的成绩。希望家长天天检查学生的作业是否完成,是否温习功课等。希望家长在这一点上下大功夫,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学生在家的安排,有如下建议:

(1)早上6:00--7:00加强语文科的温习,读背积累词句篇,成语·谚语·名言警句·佳词佳句佳篇。

(2)学校8:00清理学生到校情况,家长根据实际确定上学时间,不得早于7:20离家。(有些在家不读,很早到校玩。)

(3)下午放学到家,立即作业。      

(4)温习一下当天的功课,预习一下明日的课业          。

(5)还应坚持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

  (6)学习期间尽量少看,不看电视。(最多看一下新闻联播。)多休息,晚上不晚于20:30睡觉,第二天6:00起床。

第4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 集体主义 应对措施

一、艺术类大学生集体主义淡薄的成因

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而据调查显示当今的艺术类大学生们自身思想意识中最缺乏的是集体意识,团结意识。似乎在人们看来“自命清高”“愤世嫉俗”“奇装异服”等成了艺术类大学生的专属特点。我们从以上的种种形容词中可以总结出一个根源的原因,那就是自私。正是由于自私才导致了艺术类大学生集体意识的淡薄。而集体主义的淡薄和学生性格中过分的自私并不是天生就有的,究其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家庭原因。当代大学生多数为家里的“独苗”。所以从小受到过分的溺爱,也正是这种溺爱形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格局,特别是学习艺术的孩子,专业老师也会告诫家长要给孩子由才能激发孩子的想象空间,帮助孩子提高专业水平。而事实上家长会按照老师的建议给了孩子自由,但是给与这种自由的方式就是,要么给钱,要么放任。孩子长此以往,做事会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也很少考虑他人感受。而深受这种家庭因素影响的大学生最平常的表现就是,凡事以自己利益为主,

2.社会原因。艺术类的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虽然精神上有相对的自由,但是身体上要辛苦的多。普通的学生只需“三点一线”的一复一日的学习,但是艺术类的考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要独自一人或几个人奔波到各地去考试、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没有家长在身边,许多事情都要自己解决、自己决定。因此受到社会方面的影响较大,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抽烟喝酒的学生较文化课的学生要多,面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或受到不公平待遇,内心就会产生强烈的或是愤怒或是激进等的情感。他们觉得不需要别人,自己也可以解决一切事情。这也是艺术类大学生缺乏集体主义的原因之一。

3.教育原因。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忙着让孩子学习专业,或是给孩子报各类学习辅导班,过分的注重孩子的智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而忽视了参与群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从学校教育方面来看,高升学率一直是校领导所追求的,老师和校领导也是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至于成绩不是特别突出的艺术生多采取放任的态度,集体活动方面,即使艺术生不参加,老师也不会给与过多的责备。这使得艺术类专业学生既认识不到集体活动的重要性也不热衷参加集体活动。至此曲解了集体主义的真正内涵,并片面的认为集体主义就要扼杀个性,牺牲个人利益。

二、艺术类大学生集体主义淡薄的应对措施

1.加强学生干部、班主任、辅导员三者之间的协调互动,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首先,辅导员是学生管理的主要力量,辅导员队伍是否优良,直接关系到培养的学生质量的好坏,因此学校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其次就是需要班主任的配合班主任是辅导员队伍之一的主要力量,在辅导员无法发觉问题情况下,班级干部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协调的主要力量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是最贴近班级的力量,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学生思想动向,报告辅导员及时处理。对于思想上有问题,过于个性、性格孤僻的学生,三者之间做好沟通,针对问题,重点解决,使其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认识到个人需要集体,个人也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价值。

2.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管理力度,培养与教育相结合。特别是针对艺术类大学生不仅要严格,更重要的教育,使管理和教育相结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把积极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的管理结合起来,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特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层次的人生追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进而热爱集体,热爱生活。

3.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一个充斥着健康、活泼、拥有浓郁学习氛围的校园环境,对于优秀艺术人才人格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多举办一些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园活动,改变孤僻或是不合群的性格。真正认识到个性和集体主义是不冲突的,个性是可以在集体中得到彰显的,进而在校园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第5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案例一:“花”自飘零水自流

当我提笔写M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人世,准确地说是缅怀吧。第一次见到M,是他爷爷陪着他转学来报名的时候。从爷爷的满头白发、蹒跚的步子便可知道老人年事已高。他告诉我孩子转学的原因。原来孩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都在油田工作,收入都不错。但他的儿子喜欢喝酒、赌博,经常和一些朋友玩到深夜才回家。媳妇从最初的劝说,发展到家庭纠纷,直至离婚弃子,远赴他乡。因为缺少家庭的关爱和辅导,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作为爷爷实在看不下去了,便把孙子转学由他抚养。我经常和他接触。我感觉孩子的本质是善良的。他助人为乐,关心班级。因为基础不扎实,所以,成绩一般。一直教了他两年,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绩在班级中能处于中等水平。前不久,听其他的同事说,双休日的下午,他不听爷爷的劝阻,执意要骑车外出玩耍。结果另一位同学倚在水边树干上休息时,树干“嚓”断裂了。同学落入水中。为了救同学,不会游泳的他勇敢地跳入水中。因为同学穿的是羽绒服,像救生衣一样浮在水面上,大难不死。而可怜的他却在水中扑腾几下被水无情地吞噬了。一个花朵一样的生命,还没来得及绽放,就过早地凋谢了!

案例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Y同样又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在他读幼儿园时,他的母亲就因为家庭纠纷回娘家去了。家里请人去叫了几次,她都不肯回家。虽然他的父母至今没有离婚,但他们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他的爷爷、奶奶都已年过六旬,而且奶奶的身体一直不好。为了维持家庭,他的父亲独自外出打工。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就落在目不识丁的爷爷的身上。

如今是高中二年级的他在课堂上注意力始终不能集中。上课经常在下面做小动作。作业也很少按时完成。写的字大小不一,东倒西歪,成绩一塌糊涂。我也曾教育他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但没有知识基础的他在课上还是我行我素。

正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以上的两个案例只是纷繁社会中的一个点滴。像这样的孩子又岂止所列举的两例?在这两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家庭中有这样的三种角色:(1)没有尽到责任的父母;(2)年迈的爷爷、奶奶;(3)无人管教的孩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的不幸福、不完整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所以,在学校阶段,作为班主任尤其要加强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教育,经常和他们交流对话,了解他们的思想,一定要积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建议学校这一责任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这一单亲家庭群体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使他们得到良好的发展。(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愿与老师交朋友;(2)培养学生快乐的性格,让他们拥有一个快乐的集体;(3)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第6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到会的全体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这学期的前半程已经结束了。今天这次家长会的主题就是“家校合作,沟通学情,共商学是。”为下半程更有针对性地、更科学地教育和管理学生提供充分依据。因此,我们要把这次会开成一次总结的会、交流的会、研讨的会、誓师的会。过去的两个月里,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推进。

这次期中考试9.6班于子郡同学以678分高居全区榜首,李晓惠、张祥、杜佳卉等同学都显示了雄厚的实力。初一、初二各科成绩综合成绩也都居于全区的前列。

一、我们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绩,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由家长们的鼎力相助,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受到家长们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甚至于学校无能为力的事情,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们主动替学校承担责任,有的家长曾和学校领导说: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提高,学校领导不好说的话,可以从我们家长的嘴里说出来,这充分表达了家长对学校困境的理解和支持。家长的强大助力给我们吃了定心丸,使得我们学校的教学成绩不断提高。

2、学校采用封校管理,不仅杜绝了社会闲散人员进入校园,减少了学生与校外人员接触的机会,保证了学习时间的充分利用,另外也保证了上级要求的预防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的落实。在我们封校期间,可能有个别学生由于个别原因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希望家长要及时与学校有关部门及班主任沟通,我们会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处理的。

3、全体教师按照学校的要求,遵守教育教学规律,加强学法的指导,初三教师按照中考考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初一初二的教师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和辅导。

二、最近我们学校又以书面形式向全校家求了意见,我们学校领导对家长的意见进行了梳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收费问题2、关于改善食堂伙食的问题;3、关于教育管理:课间纪律、课堂纪律、自行车存放,到校时间等。4、思想教育:心理健康辅导、文明礼貌教育、多开家长会。5、安全教育:加强放学时间的学校门前管理、杜绝校外闲散人员进入学校、6、课程问题:活动课,体育课7、其他:冬季学生校服穿着问题、防控流感等。

通过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可以看出,家长懂得教育、关心教育、离家教育、支持教育。下面由于时间关系,我代表学校就有关问题作一简要解答。

1、收费问题:我们按照上级的要求实行一次性收费制,并把收费标准向家长公布。

2、食堂伙食可以这样说和同等学校相比较要好。但是要达到每个学生的口味是很难的,往家长谅解。冬季菜涨价了,我们学校会想尽办法进行调节。

3、我们准备明年春天改建自行车库,学校对学生的自行车要统一管理。

4、课程问题:我们学校要作出适当的调整。

5、冬季学生可以将校服穿在里面,外面穿保暖的衣服。

6、防控甲流我们一直按照教育局的指示,早晨测试体温,有问题及时上报。

7、有的家长提出多召开家长会,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开家长会学生就得放学,会影响学生学习。希望家长利用各种形式和学校、班主任进行沟通。

三、向家长提几点希望:

1、今后的工作中还希望家长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配合。

第一、我们双方必须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有时候,不经意的言行,不在意的现象会毁掉我们多年的教育成果。我们欢迎家长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欢迎家长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和合理的意见。我承诺,我们将对每一位家长反映的问题予以关注。

第二、入我校就读的学生,不少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希望我们家长同志要控制孩子的零用钱,不给孩子买昂贵的衣物和学习用品。不要滋生孩子们的攀比之心,不利学生节约习惯的养成。

第三、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每个星期和您的孩子作一次谈话和交流,注意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交流前最好作一点准备,应该经常和班主任保持联系,谈话时要有针对性,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

第四、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千万不能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要客观地认识学生的成绩,因为如果只是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的表现是不恰当的,甚至是危险的。我们要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下功夫,在孩子如何才能成人上下功夫,要帮助学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要多方面综合评价我们的孩子,关注我们的孩子,做到不急不燥,有方法,有耐心。

第五、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

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说“全靠老师了”。自己只管料理孩子的生活,很少到学校询问孩子的情况。有的家长甚至老师请他到学校来交换意见,也从来不肯露面。个别家长还出现了不愿管孩子、管不了孩子,索性把孩子送到学校住宿等情况,在现代社会里,家长必须依靠学校让孩子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在这一点上,家长无法取代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只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一部分,家长如果把教育责任全推给老师,老师同样无法取代家长。尤其是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重要教育任务,更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才能完成。

那么,家长与教师的协调主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家长了解情况不能只了解分数,在班里排第几名,其他就不闻不问,这是片面的,应多方面了解孩子的表现。如孩子的学习习惯如何,上课是否专心,是否积极大胆发言,作业有什么困难,孩子是否合群,独立性怎样,是否欺负同学,孩子是否精力充沛,是否喜欢活动,喜欢劳动等等。

其次,应根据学生在校的表现,和老师教学的要求,在家庭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督促孩子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有意识地进行复习和预习,遵守时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等。

我坚信,有了您的配合,有我校这批爱岗敬业的,乐于奉献,充满活力,有爱心、有童心、有耐心,有事业心的教师队伍,您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愉快地成长。

还有很多情况想跟家长深入探讨,鉴于各年级、各班的差别,不能一一综述,我把余下的时间交给班主任。由班主任和您进行沟通交流。

第7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留守学生;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随着近几年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背井离乡,选择了外出务工或者进城经商的途径。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得不把自己正在读书的孩子留在家乡,这样就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学生①①。长期的留守生活和家庭教育的缺失,给这些农村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方面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加强对农村留守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逐渐成为当今农村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农村留守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

由于长时间的留守生活,使很多农村留守学生缺失了正常的家庭教育,这些学生对学习缺少热情和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很多留守学生的托付人因为文化水平、年龄体质、劳作时间等原因,根本无法担负起教育、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责任,这就导致留守学生普遍出现逃学、厌学、退学等现象,他们上课精神不集中,课下也不会按时完成作业,缺乏学习的毅力和动力,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

2.个性心理发育异常,心理情绪出现偏差

青春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对于青少年个性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长期的与父母分离,使留守学生无法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加之农村教育环境不理想以及不良社会风气的渗透,严重影响到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发育和健康的成长。在个性和心理情绪方面,他们通常会有两种倾向:要么孤僻自卑、内向冷漠;要么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相当一部分农村留守学生的身上会显现这种典型的个性特征坏人心理缺陷,已经成为摧残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磅炸弹"。

3.人格发展不健全,价值观出现扭曲

亲情关系是影响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直接因素,留守学生在成长期间缺乏的恰恰是亲情的抚慰和关怀。留守儿童一般都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长期的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使部分留守生缺乏自觉性,行为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一些长期外出务工或者经商的家长因无法照顾孩子而倍感愧疚,他们往往会采取"放任+物质"的方式进行补偿,认为给孩子大量的零用钱就可以弥补对孩子造成的伤害。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很多留守学生随着零用钱的增加,逐渐形成了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并且养成了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陋习,甚至会产生拜金主义思想。

4.饮食作息无规律,行为习惯有偏差

很多农村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很多都是被亲戚或者长辈抚养,这些监护人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对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关注和引导较少,这就致使很多留守儿童在生活上面出现各种问题:有的留守学生个人卫生情况不好;有的留守学生饮食和作息无规律;有的学生沾染了打架、酗酒的不良风气......这些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正处在发育阶段,对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由于缺少及时和正确的引导,从而极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违法和犯罪行为。

二、农村留守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

1.家庭方面的因素

(1)家庭教育弱化,亲子沟通较少。家庭是青少年道德规范和生活知识学习的最重要场所,由于父母和留守学生的长期分离,家庭教育的主体转移到其他抚养人身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家庭教育弱化。在外务工或者经商的父母平常很少和孩子沟通,即使是在回家的时候带给孩子的只是物质上的补偿,而缺少精神上的交流,不能很好的督促孩子的学习以及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很多家长甚至成为了孩子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旁观者",这样就使孩子失去了父母的亲情,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成绩无动于衷的恶习。

(2)监护人员素质偏低,监护管理没有到位。据有关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的监护人大多是祖辈、亲戚,甚至有少数学生根本没有监护人。很多祖辈的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者半文盲,在孩子的学习方面不能给予任何帮助;同时,祖辈的思想观念与孙辈有着较大的差异,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不能及时帮助和引导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更有甚者对孙辈过分的溺爱,养成了留守学生放任自流和娇生惯养的性格。这些监护人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科学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只是重视孩子的吃穿而忽视他们的学习,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学校方面的因素

(1)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无法协调一致。家庭以外的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就是学校,由于留守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经商,学校和家长之间无法及时取得联系,进而双方很难实现共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教育。有些留守学生恰恰找到这个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无法协调一致的空档,在家中欺骗监护人,在学校蒙骗老师,对其学习和品行产生不良的影响。

(2)学校管理方式简单,缺少必要的帮助和疏导。很多农村学校的管理方式过于简单,无法对留守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办学条件不易改善,课程的设置也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例如,很多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惑,需要集体和老师的温暖,需要学校的帮助和疏导,但是在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学课程,有计划的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这就难以弥补留守学生因为家庭教育缺失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3.社会方面的因素

(1)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如今,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发展,但是农村的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很多农民不得不离开家乡外出打拼来养家糊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使得城乡人口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农村人口进城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这些农民外出务工或经商,本身收入就不高,再加上居无定所的生活,无法承担孩子在城市昂贵的教育费用以及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农村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学生。

(2)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限制留守学生进城求学。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很多留守学生不能跟随父母进城读书,他们除了面临高昂的学费,还面临中考和高考制度的壁垒。此外,由于存在部门利益至上的缘故,很多农民工子弟在城市中会受到严重的歧视,他们无法享受到与当地学生同等接受教育的权益。这些因素直接推动了留守学生这一群体的产生。

三、加强农村留守学生思想教育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留守学生问题是一件关系到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农村留守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该建立一个"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会为平台,共同创造有利于农村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才能实现其"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的目标。

1.国家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健全留守学生工作机制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兴办乡镇企业,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使农民真正做到"离乡不离土",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对于现阶段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应建立起以各级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工作措施,将农村留守学生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考核目标中来,形成各部门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2.政府应兴建农民工子弟学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应加大投资的力度,在城市兴办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免除一切不合理的收费,打破那些限制和影响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制度。例如,改革学籍管理方式,取消异地考生不能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制度;取消各种形式的收费项目,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门槛。同时,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法规,使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工作地受教育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享受均衡平等的现代教育,从源头上减少农村留守学生数量。

3.监护人需要转变传统观念,重视留守学生全面发展

长期在外务工或经商的父母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多渠道学习家庭教育的同时,也要掌握正确的家教观念,尽量避免夫妻二人同时外出务工或经商,应该留一个在家中照顾孩子,要知道,亲情的温暖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也是物质补偿不能取代的。如果夫妻两人同时在外,至少每周和孩子进行电话联系或者视频聊天,及时了解子女的思想、心理、学习状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祖辈和亲戚作为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也要多与孩子、老师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改变传统的观念,给孩子提供思想和心理上的帮助,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

4.学校应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的沟通,建立留守学生健康成长档案

农村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都普遍存在着不足和缺陷,留守学生的任课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主动与学生家长(临时监护人)进行沟通,及时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利用节假日家长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学生的家长会,和家长互通情况,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学生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同时,学校应以班级为单位,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家庭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进行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反映留守学生成长记录的阳光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分类管理、信息共通的工作程序。根据留守学生成长档案记录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5.学校应注重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针对那些心理有障碍和行为有偏差的留守学生,学校应该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活动,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定期对留守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生活教育、情感教育,消除留守儿童消极悲观的态度,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针对留守学生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定期为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烦恼,耐心细致地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着力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提高留守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6.学校应进行丰富的多元化教育,为留守学生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许多农村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们的性格和品行出现严重的偏差,深受一些不良的社会文化、越轨行为的危害。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灵活多样地加强对留守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生存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学生自尊和自立、知法和守法的知识技能,提高留守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学校应该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的环境集中进行整治,为留守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如何进行农村留守学生的思想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站在对社会和对后代负责的高度来关心和关爱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同时也关系到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齐心协力和三管齐下,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责,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晓东.人本理念下农村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支持系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

[2]周定.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与学校的教育应对[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李文坤.谈班主任在留守学生管理中的作用[J].成功(教育),2009(2)

[4]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作者简介:张俊莲(1974-),女,山东莘县人,本科,中教一级,主要从事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①留守学生: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或经商,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人进行抚养与教育的学生。

第8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教育

在我国许多偏远农村地区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产生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偏远地区的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工。大多数农民工为了能更加安心地工作将自己的孩子扔给了家里的老人或亲戚寄养,这些“留守儿童”年龄的在一般在16岁以下。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留守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平常主要和家中的爷爷奶奶为伴,一般来说,老人身体状况底下,文化水平较低,表达和观察能力不高,在学习方面无法给留守儿童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并且祖孙之间年龄差距太大,在日常沟通方面存在许多无法逾越的代沟。作为农民,他们每天都要进行繁重的农业活动,没有过多的时间花在孩子的学习上面。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2.自卑心理。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作为“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相比有父母陪伴的儿童,缺少了阳光和自信,有的甚至表现出胆小怕事,自暴自弃,厌恶学习等行为。

3.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由于有些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而无法陪伴自己的孩子,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的积累,经济较为宽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这种“金钱式”的爱,在儿童的心理渐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他们容易被金钱和利益迷惑住内心,使得他们逐渐变得没有人情味,没有正确的理想和生活目标,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乱花钱、“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还有不少孩子则拿着生活费肆意挥霍,成天迷恋网络,荒废学业,义务教育没有完成就流落社会。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从家庭来看,父母由于长期在外,而产生对孩子的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作为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也不过只是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思想教育甚少,致使子女产生好逸恶劳、挥霍无度等行为。有的孩子由于爷爷奶奶的宠爱让他们形成了蛮横无力的性格,在学校不遵守纪律、搞帮派、谈恋爱,不懂得礼义廉耻;还有的父母外出,把孩子寄养在别人家中,久而久之造成了孤僻、自闭等心理疾病。

2.从社会层面来看,城市化趋势是无法阻挡的大潮,带动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已经成为了必然现状,但是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工靠着自身较低的收入想把孩子带到身边是十分困难的,农民工不仅工作比较繁忙无法照顾孩子,在城市高傲的生活成本也是阻碍孩子进城的一大因素。

3.从学校来看,农村学校很少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并无法开设心理课程,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安全和法制教育,没有给予这类孩子更多的帮助与照顾。

二、对策建议

当前,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外出务工人员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如果这个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

1.政府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民工子女享有城市儿童同等受教育权利,给予他们更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同时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师资力量,完善心理教育方面课程。

2.家长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正确处理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不能盲目地以赚钱为目的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要时刻与学校和监护人保持联系,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变化并及时引导教育。

3.学校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和法制教育,积极地加强学生思想工作,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晓军,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2]何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反思[J].中国教师,2008(07).

[3]张德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6(03).

[4]申继亮,武岳.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对环境作用的再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5]田维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贵州教育,007(13).

第9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23.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68-01

对小学生的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于课业压力不大,身心健康正处于萌芽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大量接受教育的时间还是在家庭和社会上。因此,国家所提倡的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其重点还应该是小学生家长的责任。孩子智慧的萌芽、性格的培养、能力的强弱、行为的好坏等,往往要视家庭良好的教育状况而定。怎样才能使家庭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给孩子创造和谐、轻松的家庭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和谐的生活氛围,会使孩子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活、思考,从而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夫妻互敬互爱,生活协调,实际上是为孩子营造良好环境,不仅有利于子女个性的陶冶,而且由于能够互相支持配合,在对子女教育上也事半功倍;反之,紧张的家庭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更会对子女教育造成不良后果。

例如,笔者原来教过的一位李姓女同学,她活泼开朗,乐于助人,而且,在遇到困难时,从不退缩,总是积极想办法,凭着毅力和拼劲战胜困难。笔者认为,这与她父母乐观豁达、以及形成的良好的家庭氛围是绝对分不开的。相反,我班的某位刘姓男同学,平时不爱言语,上课总不能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经了解才知道,他的父母关系不是很和谐,常常为一些小事而吵闹,这样的环境直接影响了这位同学,使他的心灵受到了较大伤害。因此,为了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父母要在家庭中创造和谐愉快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二和孩子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关系,父母与孩子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因此,作为父母更要正确认识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当今,孩子的民主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希望父母能采纳他们的合理性建议,希望自己在家庭中有一定的“地位”。所以家长也应该更新观念,不能认为自己是长辈,一人说了算,孩子只能服从,不能反对,否则就大动肝火。这样不仅影响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无法取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甚至使孩子产生对抗心理,更谈不上教育孩子。因此,家长要摆脱传统的“家长制”思想,明确家长和孩子的平等关系。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首先就要求父母要从人格上尊重孩子。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要求孩子,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孩子,才能把孩子教育好。自尊心是人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家长要尊重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如发现孩子做错了事或成绩差时,不能一味地斥责。要问清原因,帮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不然,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又容易使他产生消极心理,最后只能损伤双方的感情,形成隔阂。

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人,父母更要在工作之余多抽出时间耐心与孩子沟通,要全面关心和了解孩子,掌握他的心理和其他近况。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当然十分了解孩子,其实不然,孩子的变化是有阶段的,每一个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复杂的变化,这种变化发展表现在个性不同的孩子身上,就更加丰富多样,只有全面关心、了解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与孩子谈心,进行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才能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

三多给孩子以鼓励

俗话说的好“礼多人不怪”,作为一个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面对未知的世界和自己的尝试,即便失败,他们也应当获得掌声和鼓励,父母要把握好对孩子进行关爱和评判的“度”,只要孩子没有违背正确的道德理念和价值取向,都应当为他们的行为做出适当的鼓励性评价,而不应该一位地否定他们。试想,如果孩子在得到父母赞许的目光或者肯定的言语之后,将会更加放松地投入到新的学习和尝试中,相反,如果父母总是板着脸,把他们说的一无是处,他们就会产生敌对情绪,不再有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甚至会在与父母的感情方面出现严重的问题。

由此可见,在生活、学习中,家长适时的肯定、适度的鼓励,是推动孩子不断进取的“酶”。家长不失时机地运用适当激励手段,往往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潜在力量和奋发向上的主动性,从而带着良好的情绪进入新的学习境界。因此家长不要吝啬鼓励的话语,要多对孩子说“你能行”、“我相信你”、“你的想法很好”……

四严格要求孩子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严格要求孩子是爱的特殊表现,是家长责任感的体现。如今,孩子大多是家里的独苗,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放纵、听之任之,使孩子失去约束,弱化自控力,逐渐是非不明,滋生惰性,学习退步,品德滑坡,造成这种局面使人痛心不已。其实,孩子性格的畸形、行为的偏差、品德问题,往往是在形成初期,家长不在意,没有及时教育而形成的,可以说是家长的失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希望,因此,家长要时刻铭记,在关爱孩子的同时,更应严格要求孩子。

例如,在思想教育上,要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让孩子不要去攀比,不要去讲究吃、穿、用等物质条件,要让他们从小就在内心养成“劳动光荣”的境界,让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与同学们进行积极的比较,而不要学着社会污浊之流去比拼谁的父母更加能干、谁穿的衣服品牌更好等等。与此同时,要引导孩子业余时间投入一些体育锻炼、读书、艺术等积极氛围中,远离那些不健康的娱乐方式。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小学生的家庭教育[M].郑州:海燕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