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写给父亲的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的家乡在灯塔市农村。过去,父母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为了改善贫穷的家境,父亲被逼无奈,走上了当时被称为“投机倒把”的路。每天凌晨骑自行车,驮上300斤大米到鞍山去卖。晚上回来时,再在村里收大米,回家已是深夜。我现在仍然难以想象,二百多里路程,瘦弱矮小的父亲骑自行车驮300斤大米,他是如何做到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父亲以自己的勤劳和魄力,将家境过得相对殷实,而我的求学路也一帆风顺。以后,购房、买车,父亲慷慨解囊。但有所需,从未拒绝。
在我即将高考那一年,爸爸生意失败,家里又一贫如洗了,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业,爸爸小心地向我隐瞒了这件事,直到我上了大学才偶然知道。在我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父亲用他结实的双肩为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
对不起
父亲脾气暴躁,他秉承了“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理念,教育子女非常严厉。弟弟几乎是在他的棍棒和皮带下成长起来的。我因一向乖巧,很少领教“家法”,所以对两次挨打印象特别深。第一次是少年时因为淘气,被修理了一下。第二次是在上大四那年暑假,当时沈城风靡一种游戏机,玩起来令我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但最终被父亲发现了,他开始在沈城的游戏厅疯狂找我。当我沉迷于游戏机前被他老人家抓了“现行”,看着父亲气得已经变形的脸庞和那双令人难忘的泪眼,我暗下决心:今生坚决不再玩了!
大学毕业分配时,我选择了当时很神气的职业——警察,却没料到这份工作很辛苦,陪伴父亲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他老人家生病期间,我也无暇分身。而终日陪在他身边的是他用棍棒调教出来的弟弟。
我爱你
我从未将“我爱你”这三个字向父亲说起,但是这三个字却是我最想和父亲说的。“父亲是参天大树,父亲是拉车的牛”,每次听到这首歌都让我有想哭的冲动。父亲结婚很早,我虽年届不惑,仍有父亲可以依靠,他亦从没有休息的念头,继续为我们操劳。父亲抽烟不喝酒,在我印象中,爸爸第一次喝酒是在弟弟的婚礼上,一杯啤酒下肚,他老人家竟然浑身起红点,有人说是酒精过敏。我劝他以后不要喝酒了,他扬着红红的脸说:“老爸开心。”第二次父亲喝酒是在我的婚礼上,那次我没有阻拦,父亲开心就好。父亲五音不全,从不唱歌,而我却听他唱过两次,那首歌叫《十三亲》,同样是他在我和弟弟结婚时唱的。看他当时非常投入地唱着,我想笑也想哭。哎,开心时的父亲真像个孩子。
也许你会说做个新好爸爸难,但累是累,你是为自己的孩子累,并且累之中,其实很可以自得其乐,享受一把。关键是心态要找准了,并且不怕挑战旧观念。
爱家务的爸爸好处多
传统观念认为,琐碎的家务活那是女人的事,爸爸在外面做好工作就行了。
一个美国父亲在《纽约时报》上埋怨绘本童书里的父亲形象总是白天缺席,只在晚上回来吃饭,出版人苏珊・卡内尔对此的反应是:“我们正忙着把母亲从待在家里裹着围裙做家务的形象中解放出来,还来不及把父亲塞到厨房里去呢。”
确实,在母亲还没有从传统主妇角色解放出来的时候,要给父亲一个家庭中的平等位置不容易。但这不妨碍你自己开始做起来。
分放衣物、展移家具、按自己心愿采购和做饭,陪孩子做作业,你也一样可以做。
男人做家务,跟女人一定不同。有时可以做到让女人嫉妒。一个美国妈妈说:“我看到我先生一边把3个孩子的袜子分开叠好,一边帮老大做功课,同时还去看看另外两个孩子玩国际象棋玩得怎样了。几个人各得其所轻松得很,是我从来都办不到的,简直让人嫉妒。”
写给做家务的爸爸们――
男人不太注重细节,不太容易焦虑,其实最适合做家务。因为家务这种重复性劳动,实在也不值得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得太精细。
这样做的好处,在增加夫妻恩爱度的同时,让儿子了解到男人原来也可以这样来帮助家庭,耳濡目染地学到很多本领,今后娶个老婆,也会很和睦;而如果你养的是个女儿,她长大了自然不会对那些工作狂男人感兴趣――女人为男人的所谓事业奉献太多的结果,往往是自己变成黄脸婆到了一定人生阶段不得不去捍卫自己的“胜利果实”――你的女儿会更注重追求生活的乐趣和完满。
从零岁开始沟通
传统的观念认为,等孩子大了做爸爸的再跟他沟通也不迟。错,沟通需要从零开始。
跟孩子亲近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你小时候没有给他足够的搂抱,等他三五岁了,你不会知道怎么做,做了他也会不习惯。
给零岁的孩子换尿不湿他可能不记得,陪4岁的孩子骑滑板车他一定忘不了,但是如果没有给他换过尿不湿、给他喂饭的经历,你大概不会想到去陪他骑滑板车。你会习惯不参与,他也会习惯你不参与。
不参与,多省事啊,好像孩子自己就长大了一样。等孩子大学毕业,你可以很自得地说:“操那么多心干什么,看,我儿子,根本就没管他,不也长大成人成为祖国栋梁了吗?”先不说你不操心不意味着你妻子没有操心,且说你自己,你可能没有错过孩子的博士毕业典礼,但你错过了孩子的成长过程,错过了一个做父亲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错过了,往往就没有了。
写给喜欢沟通的爸爸们――
跟孩子从小就打打闹闹搂搂抱抱,好像没什么大不了,但是突然从某一刻开始,这些会在孩子记忆中留下印迹。你抱孩子,孩子会给你最灿烂的笑容;你跟他打闹,他会用小手帮你擦去额头的汗珠――这样的细节会让你体验到“最幸福”的滋味。从再高深点的层面来说,你养孩子,不仅仅是为了帮社会培养一个人才或为别的女人(男人)养大一个丈夫(妻子),更是为了将你自己的人生和存在刻印到另一个基因上而流传下去。此谓生命的意义。
妈妈和孩子的“减压器”
传统观念认为,做父亲要威严。但实际上,严父慈母的时代已经过时了。
我们这个时代里,其实母亲往往对孩子要求更严格,生怕一不小心孩子就滑入迷途或耽误掉学业和前程。此时父亲要做的,是以男人的大度让孩子和母亲都放宽心,高高兴兴从从容容地过日子。
人的威严其实不是由声音多高态度多苛刻决定的,反而是宽容,更容易让孩子觉得父亲可尊可畏:如果你一贯豁达包容,在紧急时刻偶露“峥嵘”,保证孩子立刻收敛许多。
做父亲,关键是要做得有意思,让孩子喜欢。你如果跟孩子玩够了、疯够了,你自然知道他在琢磨什么,自然知道如何以发怒之外的方式去说服他。如果你平时总跟他一起下象棋,那么孩子无理发威的时候,你旁若无事地说一句:“再闹今晚就不玩象棋了”,保证比一千声咆哮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写给不体罚孩子的爸爸们――
你做的很好。“黄荆条子下出好人”,这话要彻底打个叉。我们这个时代,不时兴体罚孩子,而且还需要父亲时时制怒。根据研究,体罚和失去控制的过激反应,教会孩子的,不是道理,而是以暴制暴的习惯和信念。他现在也许还胳膊搬不过大腿,打不过你,但迟早有一天,你失去控制时做的那些事情,会以某种方式返还给你,不一定是打你屁股,可能是打你的心――如果你培养出一个性格懦弱畏缩的孩子的话。
好爸爸是伟大的“事业”
传统观念认为,男人是做大事的。也许吧。但其实,男人不做大事,做个平庸的经常驻家的爸爸也不错。
但是,真实的情况往往是这样的,没有多少人是因为家里人吃不上饭才去拼命工作,把八小时之内和之外的生活都献给老板的。权利、金钱、地位、名望,对男人比孩子更有吸引力。
有人可能说我需要给孩子做个典范,以事业为重,养家糊口,才像个真正的男人。
这是给孩子画地为牢。能者多劳,你儿子越能干,就越需要干,你没有时间和妻儿相聚共享天伦之乐,你希望历史也在你儿子身上重演吗?
写给以孩子为重的爸爸们――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根据英国父亲研究所的数据,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新手爸爸选择从事收入相对较低的弹性工作时间以照顾孩子。 在欧美,越来越多的男人决心做真正的爸爸,而非爸爸。看孩子,对他们来说,变成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一部分。他们不觉得看孩子是老婆的事,自己是来帮忙的。他们一点不介意自己跟老婆挣得一样多,不介意跟妻子一样做了几年兼职之后失去很多职业发展的机会。养孩子,对他们来说,不是苦役,不是义务,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热爱的事业。
做一个80分父亲
传统观念认为,做父亲就要做得完美。但事实上,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父母也一样,你只能尽力做到自己所能做的最好。
你可以儿女情长,难过的时候,你也可以哭。给你的儿子看虽然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在值得的时候,仍然可以表露真情。一个可以和懂得如何表露内心情感,深情但不滥情的男人,更吸引人。自身情感上也更稳定可靠。
不要指望你的儿子真的把你当朋友,有时你也要扮个红脸。因为你毕竟是长者,孩子需要你的即时教导和指引。你需要为他设定底线,告诉他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他不听话的时候你不能打他,但比打他更糟糕的是不约束他,不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因为当孩子不知道底线在哪里的时候,他们其实觉得不安全。
王硕曾是新疆昌吉一所重点中学高二尖子班学生。由于同学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让王硕感到很不适应,性格也变得怪异,撕书、不交作业、经常发呆……经医院诊断,王硕患上抑郁症。“这个世界一点也不美好。活着为了什么?人为什么要这么辛苦?”患病后,王硕常常这样自言自语。最后,王硕却选择了跳楼这种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悲痛的母亲在整理儿子的遗物时,发现笔记本里面让她心酸的一页。这页纸被王硕用一根竖线分成左右两栏。左边是“死的理由”,有6条,包括:得病、高考、休学、退学、高中乐悲参半,最后一条是“没有追喜欢的女孩,只会偶尔揪她的辫子”。右边是“活的理由”,如燕(我猜应该是他喜欢的女孩名字吧?)、NBA、伦敦奥运会、动漫、棋、武林外传、历届票房电影……总共有23条之多。让人难过的是,23条“活的理由”终究在内心的天平中没有压倒6条“死的理由”。
也许这个世界真的没有想象中的纯洁和完美。1918年11月初,梁济60岁生日前夕,为准备给他祝寿,家人进行大扫除。他因此到朋友家小住,说生日那天回来。 11月7日,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讲师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离开了家。三天后,即民国七年十一月十日,梁济自沉于别墅附近的“净业湖”,即今天的积水潭。
父亲的自杀对经年进行人生思考也想自杀的梁漱溟是一个启示。他开始用一生研究“人为什么要活着”这样一个深奥的人生哲学课题。“人的一生要解决三个关系,人和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内心的关系。”这是他得出的结论。懂得担当的梁漱溟用95岁的高寿完成了当年对父亲所言 “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的行为证明。1983年,美国学者艾恺教授对梁漱溟进行连续十余次访谈。后来,30多小时的录音被整理成一本书,名字就叫《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书中有这样一段易懂却引人深思的话:吃饭好好吃,睡觉好好睡,走路好好走,说话好好说,去相信这个世界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当时,父亲受伤养病,纵队司令员到医院来看望他,恰好,一位年轻女同志也来看望他。司令员让警卫员以我父亲的名义,送上一双小号胶鞋,是师以上领导才能领取的那种,但被那位年轻女同志从窗口扔了出去。
司令员又在家设宴,请那位年轻女同志吃饭,他语重心长地说:“老冯是放牛娃出身,从小没有爹娘,打了大半辈子仗,这样的老同志,不该照顾吗?”
年轻女同志只是低头不语。
“下个星期天结婚。”司令员的话近乎命令。
年轻女同志将司令员倒的一杯酒,一口喝了下去,那年她18岁。
那位年轻女同志就是我的母亲。
新婚之夜,父亲才知道她叫寒英,纵队某团团长唐克是她的恋人。
为了这个家,母亲自从结婚以后,再也没有提过以前的事,她希望父亲能够心安,她把一切藏在自己心里,让时间淡忘一切。
父亲去世后,这件事情又浮出水面。
母亲病了,住进总医院二楼的病房。她当年的恋人唐克也病了,住进总医院四楼的病房。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50年后,竟会在这里相遇。
在病床上,母亲认识了另一个女人――唐克的妻子陶馨馨。她以自己的宽容与真情,激励着母亲和唐克坚强地活下去。她买了一摞明信片,在我母亲与唐克之间传送着相互鼓励的话语:
“寒英同志,你要为了孩子们坚强地活着。”
“唐克同志,你有那么一位优秀的妻子。我为你欣慰。”
陶馨馨每天在二楼与四楼之间奔走着,为两个相爱过的人传递着友谊,传递着坚强,传递着爱。
母亲被真挚的情感感动着,她努力地活着,但,唐克走了。
唐克在临终前,托陶馨馨将我父亲在11年前写给他的一封信,转交给了我母亲。
唐克同志:
这些年来,寒英跟我南征北战,没有享过多少福……我要走了,请你有时间多给她写写信,打打电话,劝她再找一个靠得住的人,能给她幸福的人―就像你这样的男人。拜托了。
老 冯
母亲把那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眼泪流淌下来。
一般书信指在自己想和另一地方的亲友进行联系交流,或者想把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告诉对方,或者想要了解对方的某种情况时使用的一种文体。书信的主要特点为:以真情实感为核心,以剖析心愿为内容,以记叙、抒情和议论为表达方式。以书信的形式写作文,因其自由灵活,亲切真实(因为是“我”直接面向“你”或“你们”说话),因此,高考作文中经常出现这类文体。写书信要注意格式,书信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格式。具体如下:第一行顶格写收信人的称谓,第一自然段写有针对性的问候语,第二自然段开始写正文;正文写完后写致敬或祝愿、祝贺的话,一般分两行写,如“此致”为一行,前空两格,“敬礼”为一行,顶格写;姓名写在信的右下方;日期写在姓名的正下方。此外,如果信已经写完,又发现内容有遗漏,或某件事的叙述不够全面时,在信的后面还可以补写。但是要在补写的话前面加上“还有”“另外”“再”;或在后面加上“又及”等字样。
写信时,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写出真情实感
1.称呼传情。书信一般用于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流,开头的称呼就反映了写信人和收信人之间的关系。
2.内容传情。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亲笔给亲戚朋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收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书信的内容一般不涉及什么重大的事件,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考生可以把对生活甘苦的品味,对内心世界的烛照,各种情绪的缘起变化,利用书信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阅卷者感到亲切真挚。书信体作文表达自由,无事不可叙,无理不可说,无情不可表,或叙事,或议论,便于情感抒发;或谈古,或论今,不受时空局限。写作时,除了写给今人外,还可以写给古人,尤其是后者,可以穿越时空,和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二、语言特点
书信属于应用文体,写信的目的主要在于交流,所以语言应以朴实通俗为主,一般不宜用一些书面色彩浓厚的语言,或者大段铺陈,注重语言形式而忽视了书信的内容。尤其是如果对方文化程度不高,就更不可用那些华美与艰涩的文字。当然,通俗朴实,并不意味着语言死板。考生可以适当运用多种句式,如意蕴丰富的比喻与呼告,可令文章增色不少。
三、高考写作书信时的注意点
1.根据需要,选择好交流的对象(可以给自己崇拜的人写信,也可以穿越时空给古人写信)。
2.内容要写得清楚明白,不能让对方费解、误解,不要有歧义。
3.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4.关注生活,结合自身感悟,写出真情实感。
5.格式正确。在运用书信体写作时,必须注意的是书信的基本格式不能错,否则会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创新不成反受其害。
【例文展示】
要战胜自己
王立国
我亲爱的孩子: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用这种“落后”的方式与你进行这种无声的谈话,不知你是否能接受。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你听听我的话。
我曾不止一次在电话里听到你的埋怨、诉苦。你说学习压力很大,每天都要“加班”到夜里。你说你不想落后,想获得好成绩,从而能够在不久后的人生转折点,跳出山村,跳出“农门”。孩子,我理解你,也支持你。我曾不止一次在别人面前说你是我的骄傲。但是我也不止一次听到你说你有时会嫉妒那些成绩比你好的同学,你害怕因为自己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而在同学面前丢面子,害怕成绩比你好的同学看不起你。孩子,你不要自卑,要学会自信,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并使它更加闪耀。我希望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摆正心态,别走错了方向。我始终相信你一定可以更优秀。
孩子,正如韩寒所说的那样,在人生的三重门中,你已经走过了第一重,正在第二重中探索前进,第三重门后的光明已离你很近。你要记住,时光已不再充足,而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人生的未来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希望你能够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抵制住各种诱惑,实现自己的理想。
孩子!我不在你的身边,也很久没有给你打电话了。你最近好吗?如果你还在为了成绩或者与同学的关系而苦恼,那么以下几句话,希望能够对你有用。
第一,学会收敛自己的锋芒,低调地做人;学会换位思考,考虑别人的感受;学会融入集体,不要一味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因为,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在人与人组成的社会中。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别人都会有所“感受”。我的孩子,虽然你不是郭明义,但你也要学习雷锋精神;虽然你不是像朱光亚那般的伟人,但你也要学习他那种谦虚谨慎;也正因为你不是刘伟,所以你应该更加坚强,活出自己的精彩。孩子,你可以学习坡,以他为目标,努力在现实生活中拥有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从而拥有他的那种成熟人格。
第二,要走自己的路,不要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一味在乎别人的感受。要放下自己精神的枷锁,勇于面对自己,面对不足。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在学业上,你应该放下自己的面子,而去追求面子后的“本质”。孩子,你要学习许多科学家们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的过程中坚持不懈的精神。我相信,不久以后的一天,你也会像他们一样一鸣惊人。
我的孩子,最后我要对你说,在人生道路上,你必须学会感受别人,战胜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完善自己。
我期待能够欣慰地看到你站在鲜花与掌声中的那一刻。
你的父亲
××年××月××日
在我的印象中,你一直都是冷酷无情的,你缺乏应有的一点慈爱,你没有一丁点的幽默细胞。而且有时侯,你是蛮不讲理的。下面我就要一一数一下你的罪状。
苦心积累祸害我的身心健康
我清楚得记得。在我5岁的那年,到了上幼稚园的年纪。你就把我硬塞进了那里,在开学日也不送送我去。独自一人走在上学的路上,孤独和恐惧陪伴左右。看着前面那个小孩在她父亲怀里撒娇的样子,我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爸比,下课后给我买冰棍儿,好吗?”泪“好,好。那你要听话哦,乖宝贝。”看着听着,不知何时,眼睛里溢满了滚动的泪珠。突然出门前的一幕又重现在眼前。“爸爸,今天我们一起去上学。走咯。”我牵起了你的双手,好温暖的感觉。“小轩,爸爸刚刚接到公司的电话,要赶紧回去。那 …… ,你妈妈今天一大早也出去了。这样吧,学校就在小区的不远处,你自己也这么大了。乖,宝贝。自己去学校。”你吻了吻我的脸蛋。就离开了。随即而来的是“砰”的一声关门声。走在街道上,我突然感到自己好像是一个没人要的小孩。“宝贝,快点进去吧。要听老师的话哦。”不知不觉走到了校门,到处可见家长们的身影。“好啦,要听老师的话哦”。“下课后给你买你爱吃的,要听话” …… .我环视一下周围,我想找寻父亲的身影。但没有如我所愿,我低着头走进了校门。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涯。直到现在,你也从没有一次送我去上学,或者是接我回家。我一直都是一个人在走。慢慢地,在我的心头也就产生了一股对你的恨意。我恨你为什么从来没有送我去学校,恨你总是把我抛弃。到现在,我也渐渐明白,你这是为我好。
练武过程中处处虐待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在饭桌上,母亲提起了父亲当年的事情。无意间说出了父亲曾经是习武之人的秘密。我这个武术fans自然而然就不会放过父亲。我就急忙问父亲,“老爸,听说你曾经是武坛的一份子,是真的还假的啊?”父亲像是没听见迟迟不回答,“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啊。你这小p孩又在想什么鬼主意。”我奸笑着,“没有啊。我看我平时身体老是很虚弱,就想啊。想跟你练武,强身健体。”“武术是传男不传女的。何况你不适合练这东西”,父亲咽下口里饭菜,“还有,吃饭的时候不要老是说话”。对此情况,我只好使出死缠烂打之招。就一直哀求父亲。最后,父亲还是妥协了。“我问你,你真想学这个?事先要说的,学习这个得要学会扎马步,而这个就要学好就年。你确定要学?到时候可别后悔。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想干就干”。说这句话后,我就开始后悔了。每天早晨或者旁晚,都是在扎马步。一直几个星期。“老爸,你是不是不想教我。难有你这样的师傅。整天都在扎马步,我看你是在玩我。我看电视上的那些习武之人,学了一个多月就会了。你到底会不会啊?算了,我不练了”。刚准备进屋,还没到门口,就被父亲抓了回来。“我管你什么,当初是你说练的。现在你不想练也得练。”我这个苦命的孩子,就这样练了几年。
也就是老爸这身烂功夫,教出了我这个烂徒弟。不过,还是要谢谢师傅的。
印象中父亲总是很忙。我见到的他,总是穿着一身湛蓝的警服,匆匆将我送到李叔叔手上,然后又匆匆地赶赴下一个任务。我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跟李叔叔和林姐姐身后度过的。李叔叔闲下来的时候,会牵着我的手在各个楼层各个屋子转悠,而唯独他们那一层的一间办公室,总是落着锁,没有铭牌号,也没有人去打开它。它仿佛被所有人遗忘似的,安安静静地站在寂寥的一角。
我原本以为我的世界只有父亲、李叔叔和林姐姐以及一些会照顾我的长辈,直到上了幼儿园,“母亲”这个概念,才头一次出现在我的生命里。那天,父亲难得准时来幼儿园接我,我背着小书包,牵着父亲温暖的大掌,抬头看向那双跟我一样的琥珀色眼眸:“爸爸,妈妈呢?”我看见父亲向来挺直的背脊像是一下子卸了力,牵着我的手也不自觉的松了松。片刻的沉默后父亲蹲下身子与我平视,笑得非常勉强:“妈妈只是暂时离开咱们啦。”我伸出手抱住他的脖子:“那妈妈还会回来吗?”夕阳的余晖里我看见父亲红了眼,回应确实认真的:“会的,等樱花开了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的。”那时候我并不知道,父亲这一等,就是等了一辈子。四季轮回,樱花飘落直到凋零的日子度过了一次又一次,那熟悉的晚风里,始终没有出现过母亲的身影。
父亲很少跟我说起母亲的事,偶尔我问起妈妈怎么还不回来这个问题,也只是笑着说:“总有一天。”直到我后来上了初中,开始学习文言文,读到归有光写给亡妻的《项脊轩志》。我才明白父亲在书房里写的那句,正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我瞬间眼眶通红,满脸执拗,第一次和父亲红了脸。
不知过了多久,父亲才缓缓开口:“你妈妈没有去世,但是也不会再回来了,樱花树,是我种下的。”那个藏在时光深处的故事就这么被揭开,我也明白父亲当时痛彻心扉的感受。尽管一路上有很多不如意的因素,但是好在他们始终携着手走了一路。长夜将近,未来可期,父亲脑子中刻下一生一世的模样,却被母亲的话打断,那天她痛哭流涕告诉父亲,她要离开了。在我满月后离开了,离开后父亲在小院里种下了樱花树,期待还会再见。
父亲在盛夏的午后去世,院子里的樱花正纷飞满天,一场樱花雨,父亲说跟十七岁那年的景色别无二致,那树下忽然站了个人,熟悉的身影,明眸皓齿,一如当年模样。他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握着我的手说:“你妈妈......终于回来了。”
《投资者报》:在接受吴永正的委托前,你对案件了解吗?
朱建伟:此前我并不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只是一直关注媒体报道。5月初,吴英的父亲和妹妹找到我,希望我能给予辩护。5月17日,吴永正强烈要求我立刻到杭州办理此案件,我当天就乘飞机到杭州。
《投资者报》:你去过几次浙江高院?
朱建伟:先后去过两次。第一次是5月18日。当天上午8点半,我将《授权委托书》等辩护手续递交到浙江省高院立案庭窗口,接待人员打过电话后告知我承办案件的法官不在。我当时就质问他们,难道浙江省高院也不在吗?接待人员上楼返回后说,已经将我递交的手续放到了主办法官金子明的办公桌上。但当我要求他们出具一份回执,证明已经接受了委托书的时候,他们却不肯出具。随后,我千方百计找到金子明的办公电话,站在高院的大厅里打了很多遍电话,可接电话的人都说金子明不在,也不让我上去。当时我就预感不好,提醒吴永正小心,担心判决很快就要出了。
《投资者报》:见到主办法官了吗?
朱建伟:见到了,可不是18日,而是在过完周末后的21日早上。当天早上从8点半等到10点,才通知只限我一个人在大厅旁边的调解室会见。当时有三个人:金子明、一位女书记员和我。金子明告知对我的辩护“不予准许”,后来我还在笔录上签了字。他拿出一封信,说是吴英写给吴永正的信。字很潦草,落款处还按着红手印。是否吴英本人所写,我无法得知。这封信里,吴英根本没有说不让她父亲请律师。
金子明说被告人的近亲属请的律师要经被告本人同意,吴英未请我,所以不能准许我的辩护。我当时回答:请你们将吴永正签署的《授权委托书》拿给吴英看,由吴英本人决定是不是需要,你们不能代替吴英拒绝我。金子明回答他要请示院领导,随即上楼。大概11时30分左右,他打来电话说就这样了,还说不准我辩护的话也不是他说的,意指是他们领导定的,然后就把电话挂了。
吴永正告诉我,加上我,浙江省高院已经三次拒绝了他聘请的律师。没有委托,我没办法辩护,只好准备回云南。我5点上飞机,飞机起飞之前,接到吴永正的电话,说判决已经做出了。
《投资者报》:你为什么质疑浙江高院的办案?
朱建伟:判决书的力量和灵魂在“说理”。只要“说理”就能服人,律师也会说服犯人服法。可浙江高院现在的判决书却难以自圆其说。办案件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不是说一次性地办完就完了,要讲事实讲证据。只要案件办得扎实,就不用怕别人来辩护。
像防贼一样防辩护人,这太不应该了。审判的瑕疵会导致案件留下当事人和百姓都不服的把柄。
金子明法官出示的信,是吴英写给吴永正的。吴永正曾经找金子明索要此信未果。我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吴英写给其父的信不拿给吴永正,反而成为了拒绝其他律师的挡箭牌?我曾用手指着金子明,正告他要对这件事情的结果负责,意在提醒他,人民法院应当充分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他们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只要案件办得扎实,何惧谁来辩护?难道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本案不自信吗?
“让开,让开!我这有免费票。”一个人挤着那些看热闹的人说着。他的动作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仿佛就在昨天。
想起票儿,就让我想起了当年幼时摸爬打滚的那个年代。读书就像猴子爬山一样,一个石梯一个石梯的往上爬,直到爬上山顶,成为举山无双的校冠,成为整个山落的所有人羡慕的对象。
在第四个台阶我便学会了与遥远的父亲用文字对话,用眼睛和心去聆听父亲在外面挣钱的酸甜苦乐,用笔与父亲讲述我和母亲在家里的情况。三年级时,语文老师就教我们学着写书信。比如:书信的格式、称呼、问候、内容、落笔、以及书信的紊序。
语文老师姓黎,我们都叫他黎老师,家住邮亭西村。平时比较严肃,喜欢穿着一套西装,里面穿着一件老式汗衫。虽然西装少了衬衣与领带的搭配,但是那一套西装挂在黎老师的身上,仍然显得很抢眼。黎老师40刚出头,不知什么原因,牙齿几乎全部落光,配着一副假牙。记得在那次讲如何写书信的课堂上,恰好是上午的第四节课,刚上课没有多久。或许是前排的同学午餐铃提前了吧,在后面偷偷地吃着东西。不慎被黎老师看到,黎老师气得到了几乎把一双眼睛贴在了前排同学的脸上的程度,张大嘴巴大声地对前排同学说到:“谁叫你吃东西的?”正准备把前排同学拉出来,可是话还没有落笔,牙齿便掉在了地上,全班同学都在呵呵地笑。他很不好意思地捡了起来,边往教室外面走边说着:“下课看我怎么收拾你。”为了不让黎老师逮着走神遭惩罚,一节课的时间,我专心的听着如何写书信。于是,我的书信很快就成了班上的楷模。
听目不识丁的母亲说,父亲在外有寄信回来了,叫我念给她听。我像黎老师念课文那样,对母亲读了一遍,并且深深知道父亲写了很多关于他在外面挣钱的事,以及父亲对我和母亲的想念。母亲听了很是欣慰,并对我说着:“娗儿,前些天听你说,黎老师教你们学过写信,并且你还得了老师好评,今天你下午就写一封信给你老爸吧。”听完母亲的话后,我就像猴子捡到蜜桃一样高兴,念着:“终于可以给老爸写信了,终于可以给老爸写信了。”落日的余晖照耀在母亲不焦不怒的脸上,她安静的在我的旁边等候着我写的书信。看着天色渐渐暗淡了下来,终于完成了书信任务,我写了满满的三大张纸。写完后,我对着母亲念了一遍书信,母亲听后对我说了一句:“娗儿,看来你越来越多懂事了。”母亲拿着纸一张一张地看着,纸张上的圆珠笔油墨闪烁着银灿灿的光。
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念着早些回家,好问一问母亲有没有把信交给邮递的管理员。边吃饭边对母亲问到:“妈,昨天我写给爸爸的信你都交给邮递管理员吧。”从母亲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有些焦虑不安,一边切着猪草一边对我说:“还没呢?听邮递管理员说最近没有邮票,还得等几天。”反复反复的问了母亲好几次,母亲都是这样的答复,一晃就是一个月。
听同学梅华说,他爸周一也寄回来了一封信,当天晚上他母亲就把信写好了,第二天就交给了邮递管理员。我霎时感觉甚似奇怪,周二我母亲也去了,邮递管理员不是说没邮票了吗?怎么梅华的母亲就把信交了。暗自想到,周六一定要同母亲一起去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雨后初晴的秋季,天空很静。我和母亲很早便起了床,借着还未沉落的月光怀揣着写给父亲的话语一路前行,一股凉嗖嗖的风拨动着我的发稍,荡漾着我激动而又压抑的心海。想到:“这次一定要把信寄给父亲。”交信的使命催促着我和母亲的脚步,恨不得一步抵达到乡里的邮亭。行走了一个多小时,不知不觉月亮已经躲避在山下等候静夜带来的任务,曦阳指引着我和母亲那双迫不及待的眼睛,远远的望见那泛着光的邮亭二字,邮亭已经敞开了大门,邮亭外面围满了人。
我和母亲在一个角落焦急的等待着快递管理员的到来,一个带着墨色眼镜跨着邮递包的高大男子不一会儿就走到了邮亭窗口。邮递管理员说着:“大家先排好队,站两队,不要急。”邮递管理员话音未落,邮亭外面围着的人蜂拥而上,一会便站了长长的两队。
我在一旁目不转睛的看着母亲,忽然有一只手轻轻的拍了拍我的肩膀,当我还没有回过神,就听见一句熟悉的声音:“小娗,你来这里干什么呢。”回过头来才发现是黎老师,黎老师依旧穿着一套银灰西装,清晨的他显得精神十分。我对黎老师说到:“我在这里陪母亲一起寄信。”
老师,您也寄信吗?
平时严肃的他露出了两颗门牙。
是呀
老师,您不去排队取票吗?
黎老师说:“不用了,我有。这是我朋友的帮我取的,他就住在邮亭旁边。”
我用一种很羡慕的眼光看着黎老师。
三四分钟已过,“一般的,免费的邮票领完了。”邮递管理员用扩音喇叭说到。黎老师去他朋友家端着一杯热水走到了我跟前,对我说到:“小娗,你还没有走呀,来喝点热水。”我对黎老师说到:“母亲还在排队呢?”说着看了看母亲,眼看母亲就排在窗口的第二个,邮递管理又说到:“5块的,快速的邮递卖完了,现在剩下的是十块的特快邮票。”母亲前面的那个人和邮递管理不耐烦的吵了起来:“怎么免费的邮票就那么少呀,每次就要收取我们的钱,以前是一块的、三块的,现在怎么就变成五块、十块的啦,你知道吗?我老公在外面打工一天才八块钱,抢劫呀你!”想想也是,父亲一天也才挣10块钱。一张邮票把父亲一天的工资就花光了。快递管理员说到:“要不你改天再来排队。”那个人一会便离开了窗口。
母亲在窗口踌躇了许久。邮递管理员拉大了嗓门说到:“你买不买呢?不买就等着下次来领免费的吧。”母亲很无奈地看了看给父亲的信,再看了看我,把布袋里的钱套出来数慢慢地数着。
“母亲,我们下次再来领免费的吧。”我拉着母亲的衣袖说着。快递管理员有点不耐烦地说到:“快点吧,后面还等着很多人呢?”一会后面的三两个人围了上来,说到:“你布袋里不是还有钱吗?买了吧,免费的不好领,人多。”没买的、看热闹的也围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