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内循环的弊端范文

经济内循环的弊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内循环的弊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内循环的弊端

第1篇:经济内循环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淡水池塘 养殖 环境问题 解决途径

目前,淡水养殖业是我国渔业发展中的重点,其产量在水产养殖中逐年呈上升比率,淡水养殖作为水产养殖中的重点,过去传统的密集型养殖方式暴露了诸多弊端,限制了淡水养殖产业的升级,因此,分析和解决目前淡水池塘养殖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寻求更好的解决措施吗,推进淡水池塘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针对传统淡水养殖中的环境问题略作分析,并结合最近产业研究成果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来分析下其解决之道。

1.淡水吃糖养殖环境问题分析

从目前淡水养殖的局面来看,传统养殖的高密集型所造成的弊端与水体富营养化、氮失衡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三大主凶之一。

传统淡水养殖采用高密度、高投饵率、高换水率进行养殖,对于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同时近年因饲料投放问题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也是限制淡水池塘养殖行业发展的瓶颈。虽然养殖水平随着技术研究的突破不断提升,单位水体的鱼载力也在提升,但是鱼类代谢与饲料投放的力度也在增加,养殖的高换水率必然会导致污染加重,最终限制行业本身的深入发展。我国以围网养殖和围栏养殖为主要方式对于水体环境的污染是很严重的,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不断加强对水体环境污染的治理,实施“退鱼还湖”等政策,这些必然会继续加重淡水池塘养殖的比率,按照池塘养殖在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比重来看,这种潜在的对环境的污染风险是巨大的,因此,做好淡水池塘养殖问题的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好水体资源与鱼类资源,也是淡水池塘养殖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为池塘养殖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氮失衡已经成为了限制池塘养殖发展的瓶颈。目前,淡水池塘水体中的含氮量与含磷量都已经超出了警戒线指标,但是能够支持初级生物循环的有效磷含量却极低,以上两种富营养化的物质无法溶解于水体,只能吸附在淤泥或被重金属络合,这将加重水体负担,加重污染,尤其是现在池塘饲养饵料多使用含氮量较高的有机肥,因此,氮失衡已经成为了必须面对的重要池塘环境问题。氮失衡所带来的危害是内外两个层面的。在内部污染方面,会造成鱼类体内排泄系统和代谢系统失衡,造成过量活动或失去平衡,极易发生昏迷或死亡现象,这对于依靠产量取胜的淡水池塘养殖来说可谓是致命打击。在外部污染上,由于高换水率所排放出来的富营养化水体和氮失衡水体,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将会加剧大范围内的水体污染,成为大环境内环境污染的主因,同时对于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长期的恶劣影响。因此面对以上这些淡水池塘养殖环境问题,养殖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成为了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与重点。

2.淡水池塘养殖问题解决之道

目前,关于淡水池塘生态环境的修复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也成成为立体修复,主要是通过在水体环境中营造立体养殖空间实现对超积累物质的吸收和净化,加强淡水池塘环境内的硝化作用,通过水生植物、蔬菜与细菌的立体分布和作用优化水体内的生物循环,同时还能有实现对多种资源的优化利用,达到产业升级,降低排污系数的目的。异位修复技术的重点主要是对养殖水体的净化处理,提升水体利用和循环率,降低污染。

第2篇:经济内循环的弊端范文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定时期内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飞跃。虽然我国办学规模在不断提高,但整体上教学质量却在下降。导致教学质量滑坡的因素有很多,如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对教育战线的冲击、不良的社会风气对高校教师的侵蚀、盲目扩招引发的教学环境及师资队伍产生的矛盾、教学考核考评系统不健全等都是影响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的消极因素,但主要因素还是师资队伍的管理问题。从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分析,师资队伍管理的不科学性导致了许多负面效应:一是由于师资队伍管理行政化,使得部分教师不是专心致力于教学与科研,而是忙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整日沉溺于行政事务,从而荒废了科研和教学;二是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化,教师的精力多数用在任用、聘任、培训、考核与评价、晋升等各个方面,很难淡泊名利、潜心治学,由此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三是师资队伍管理市场化,在教师引进机制上、任用管理上、科研成果上、课时数量上完全与经济挂起钩来,而唯独在教学质量上缺乏经济激励机制。经济刺激的差距产生了多米诺效应,有人将高校的这些现象喻为“金字塔”,认为如果把一生精力全部用在教学上不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科学泰斗钱学森之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当今对大学教师的“金字塔分层论”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二、教学质量是确定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志

从教育的整体性来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评价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追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质量永远是学校教育的主题。而从教育的最终结果来看,办学质量的核心是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是教师,而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决定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志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反映。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项巨大的育人工程,课堂教学只是工程的实施阶段。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必须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详尽的教学方案。既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统筹,又要对教材进行深层次探索,还要预测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的实施对象是不确定因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还要深入钻研学生。只有深入调查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特点需求,才能因材施教,开发其潜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既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兼顾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注重课堂的教育性,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科学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还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个人素养。由此看来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必须具备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只有潜心治学,创造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才能精育良才。因此,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衡量教育方针能否得以贯彻,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有很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日益全球化,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践证明,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引入课堂教学,建立标准化课堂教学管理体系,试行课堂教学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管理和全方位管理的基本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探索标准化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积极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进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建立标准化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ISO9000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基本原理具有广义的含义:一是强调质量形成于全过程;二是必须使影响质量的全部因素在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三是具有持续提供符合要求的能力,四是质量管理必须坚持进行质量改进。ISO9000族标准化质量管理不仅适用社会各行各业,也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全面质量管理是ISO9000标准化的重要组成: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学校是一个教育组织,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办学中心,只有学校全体成员都参与管理,学校的办学质量才能得以保障;只有提高办学质量才能保证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受益,员工受益。标准化课堂教学应该进行“三全”管理:即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管理、全方位管理以及PDCA循环法管理。

(一)全过程管理

任何事物的质量都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教学质量也不例外。若从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学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整个过程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环节所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或轻或重地影响着最终的教学质量状况。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把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环节和因素都控制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备课授课质量和课堂管理质量。1.备课授课质量。备课是教学全过程的基础,它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备课的工作包括学习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钻研教学内容,阅读参考资料,研究有关教学经验以及选择具体恰当的教学方法,编写教学方案及制作课件等。在备课过程中,课程内容的教育思想、系统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对教材内容全面深刻的剖析、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规律及教材的重点难点等都应该在教学方案中体现出来。2.课堂管理质量。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课堂管理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管理。教师是课堂管理的核心,是课堂管理的执行者,而学生既是课堂管理的对象,又是课堂管理的主体。课堂管理包括课堂管理目标、管理模式、人际关系、学习氛围、课堂纪律等因素。为了规范课堂秩序,达到授课目的,完成质量目标,应该建立学生管理追溯系统,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社会活动等进行全过程控制。学生管理追溯系统能明确记录学生学习期间的全部信息,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创新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员参与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方针、办学模式、部门管理、教师授课及学生课堂表现等各个环节的综合反映。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个人的工作或学习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最终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质量需要自上而下地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只有全员参与管理,才能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要实现全员参与管理,应当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树立质量教育意识,学校领导首先注重教学质量,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质量第一”的思想,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不断进行培训和提高,根据不同的教学岗位,设定不同的培训方案,并根据每学年的教学工作开展周、月、期中、期末、学年等不同阶段的质量教育培训,使每个教育员工树立起质量教育意识;二是建立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各教学管理部门、各级各类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职权,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一个高效、协调、严密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每个人都应该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将责、权、利三者统一起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三是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参与管理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共同管理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管理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形式,首先要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参与班级管理的责任。以不同形式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3-5人构成,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竞赛,并将学习小组的平均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使学生建立“小组荣誉人人有责”的思想,构成教师—班长—组长—小组成员层层管理链条,促进人人参与管理。

(三)全方位管理

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各管理层级的通力协作,还要有不同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使所有的教学管理活动围绕一个共同目的,创建良好的有效整体。为了提高和保证班级学习质量的教学目标,要充分发挥班委及团支部的作用,为每个教学班级的每个班委或团支部成员都建立详细的质量目标责任制,构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以提高学习质量为中心,建立以纵向由教师(辅导员)-班长(团支书)-班委(团支部)-学科管委会-学习小组-成员、横向由学习-纪律-生活-文体-卫生-心理等职能组织构成的有效整体,从而实现纵向通力协作、横向密切配合的质量目标。以学习委员岗位为例,设立学科管理委员会,每学期开设课程的管理途径以学习委员-管委会成员-学习小组-学生为主线,学习委员负责所有学科,学科管委会成员负责与任课教师联系,向学习小组传达信息、处理具体事务;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本小组成员的具体落实,实现全方位层层管理、层层落实的学习目标。

第3篇:经济内循环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规划;给水排水;循环利用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theurbanwaterdemandiskeepingincreasing,meanwhilewaterpollutionbecomesmoreserious.Nowthere''''smoreandmorewaterresourceorwaterquality-inducedwatershortage,thereforethetraditionalorpresentconceptonurbanwatersupplyanddrainageplanningcouldnotsatisfythedemandtoprotecttheurbanwaterresourceandregionalnaturalwaterenvironment.Inthepaperthenewconceptonurbanwatersupplyanddrainageplanningisproposedsoastosetupthemodernurbanwaterandwaterdrainageplanningconceptandmakethebasisforrealizationofenergy-savingandemission-reductionandtheconstructionofresource-savingandenvironmental-friendlycity.

Keywords:waterresource;planning;watersupplyanddrainage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水量性缺水也逐渐向资源性与水质性缺水转变。本文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主要是基于对目前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在规划理念上一种转变的探讨。

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的基本要求是:如何满足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保证排水快速安全;而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是:除保证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安全外,是将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供水或污水废水都把它看成是一种资源,而对这种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使之合理的进行处理与循环利用,达到本区域或本流域的水环境平衡,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1水资源循环概念

水是循环性资源,亦是可以再生的资源。根据其客观规律和循环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1.1自然水循环

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方式存在,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范围内处于往复不停的循环运动状态中。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水从海洋蒸发变成云(水汽),又以雨、雪等方式降落到地面,部分蒸发,部分渗入地下或汇成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归大海。水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称为水的自然循环。

自然水循环的特点:①自然水循环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而又错综复杂的动态系统,不论是大循环还是小循环,都和气候、土壤、地质地貌和植被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还受到山塘、水库等人为因素影响。水资源的质与量及其分布状况是自然历史发展的产物;②在水的自然循环中,不但存在水量的平衡关系,而且还存在着水质的动态平衡关系,即水质的可再生性。

在大自然循环条件下,全球的水量循环是平衡的。据近期资料报道,全球的循环水量为496000Km3。其中,海洋蒸发水量425000Km3,陆地(包括陆地水面以及土地)蒸发水量71000Km3;全球水分蒸发水量496000Km3;海面降雨量385000Km3,陆地降雨量111000Km3,全球水分总降雨水量496000Km3。总降雨水量与总蒸发水量是平衡的。另外,在海域与陆地水量平衡方面,陆地降雨量比陆地蒸发量多40000Km3,这部分水量即为入海径流量。海域水面蒸发量比海域水面降雨量多40000Km3,所损失的水量由入海径流量补充,同样形成水量平衡。

根据海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水量及其循环水量,我们不难估算出各种水体的水量循环关系及其全部交换一次的平均循环周期时间。一般情况下,大气中的储水以及河流水是交换最为活跃的水体,平均交换周期分别为10d和11d。而冰帽和冰川的平均交换周期最为漫长,达8000年/次。

1.2社会水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中,人类不断地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活动之需。循环系统主要由给水系统、用水系统、排水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好比是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动脉和静脉,两者不可偏废任何一方。给水系统中若过度取水,河流生态需水量就不能满足,或者用后的污、废水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到位都会影响自然水循环。

1.3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关系

社会水循环是自然水循环的一个附加组成部分,对自然水循环产生强烈的相互交流作用,不同程度地改变世界上水的循环运动。开发利用水资源是人类对水资源时空分布进行干预的直接方式,在人类大兴水利带来巨大生产效益和能源效益的同时,社会水循环对自然水循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水循环的途径被改变(时空变化),人工水库、人工运河、大坝、长距离跨流域引水等水利工程都大规模地截流水量,改变水循环的途径,使下游河段过水量减少,甚至干涸,导致河流对地下水补给量锐减。跨流域的调水,会加大地表水分支流域,水流的分散性增强,有可能影响地表水的更新周期和运动节律;②水循环量发生变化。人类提取的径流量每年达到全球可更新水资源量的10%左右,显著地改变了地表河流的入海量,使得不同层次区域上水循环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③水质的变化,水体经过人类用水循环的干扰后,在水中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上都有了极大的增加。污染源包括未处理的污水、化学排放物以及农田中冲刷的和渗入地下的农用化学品。

2我国社会水循环现状与传统城市给排水规划观念的反思

目前,我国总体上来看,社会水循环仍是一种粗放式、单向流的循环机制。即从流域上游或地下水含水层取水,经过用户一次利用之后,大部分排放至下游水体中。在整个水循环过程中,水只是一次性得到利用,并没有形成负反馈机制。全国可开采水资源总量的58%已经被使用,工农业发展和生活用水的增长全部依靠增加水资源的开采量来得到满足。但是,这些用于农业,农灌尾水和农田径流挟带着大量的化肥、农药回归水体,城市用户产生的大量污水大部分直接排放,不断地加大了对自然水循环的干扰,从而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尖锐矛盾。

据预测,全国可开采利用的水资源,不考虑从西南调水,扣除生态环境用水后约为8000~9500X108m3,到2050年,全国需水量可能达到7000~8000X108m3,届时将接近可开采量的极限。到21世纪中叶,预计我国城市污水仍有较大增长,见表1,其中生活污水增长量占据了总增长量的较大份额。

从表1可以看出,全国未来城市污(废)水排放量将继续增加,届时城市污水排放的污染物负荷将对城市排水设施提出严峻的挑战。如果不能达到污水处理设施的快速普及和提高处理率、深度及超深度污水处理率、再生回用水应用率,未来水循环状况将更加严峻。据此,传统的城市给水排水规划观念已不能满足社会水循环的要求,必须从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重新思考城市给排水专业的规划理念。

就传统的城市给水规划而言,给水规划是以满足城市用水量要求,保证供水水质为最终目的,常把重点放在寻找水源上。但由于区域水资源受到污染,或暂时受到污染,水源水质不能满足城市供水水源的水质标准要求,在一时难以选择到理想的水源时,许多城市不是如何想办法治理和防止区域流域污染,而仍是从源头、上游取水。总的来看,城镇发展取水用水一直沿用这样一种线性思维:从近处取水不足时从上游或周围地区调水,用后排放、废弃;水资源仍不足时,考虑从更远一些的地方去调水。这种思维方式的流行,促使很多地方建设的引水工程其规模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远,而把城市河流变成了天然下水道。这种用水策略越来越依赖城市内陆腹地河流上游地区水源的可用性。但这种可用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尤其是河流上游地区的用水增加,而下游地区可利用水资源量不断下降,同时水质也在不断恶化。

这种传统用水模式的弊端是:①大量的长距离调水工程,带来日益增长的巨额费用,造成越来越重的财政负担和水价的上涨;②可供用水量会日益衰减,水质安全问题难以保证;③河流生命将逐步丧失,景观和地貌会加速改变;④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冲突和潜在纠纷会日益增加。

在传统的排水模式方面,城市排水则是以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城市污水、保护城市公共环境和本区域流域水质为目的,普遍认为污水是有害的,应尽快排除到城市下游。这种观念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保护了局部的生活环境,危害了广大流域地区。这种传统排水模式的弊端是:①对城市排水规划理念的认识不明确,内容过于粗糙,排水规划只是简单地根据用地规划和城市道路规划划分排水区域,确定排水体制,大致勾勒出排水主干线和污水处理厂的位置,没有进行必要的区域水资源方案论证和综合协调,缺乏科学合理的方案比较;②传统城市排水规划只局限于单一的排放而不具备水资源循环利用与持续发展的观念,没有确立雨水、污水亦是一种资源以及要优先利用然后再排放的思想;③局限于本城市或本区域的排水规划,缺乏流域综合开发与利用的观念;④城市排水规划与市政污水与雨水处理设施建设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配合;⑤缺少雨水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配套措施。

总之,在我国传统的城市给排水规划理念中,比较多地受到“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等思想的影响,没有把人类作为流域内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加以研究和考察,片面地强调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愿望,以致干扰甚至破坏了流域和区域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均衡。

3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水循环理念

其实,在流域的城市群中,大多数城市都是临水而建,通过若干年的建设与发展,从城市功能上基本连成一体,一个城市的下游同时是另一个下游城市的上游。作为良好的水环境并不是局部地域而是整个流域。

在一座城市中,健康的水循环是要求城市具有完备的给水排水系统,既要有安全、可靠的供水系统,为居民提供洁净的饮用水,又要有污水收集、处理、深度净化、有效利用与排除系统。

如何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水循环理念,在与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相比,至少在理念上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根本性变化。

3.1系统性理念

系统性本来是自然界中事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以上讲的城市给排水工程,从取水、净化、到使用排放,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如果我们用一种系统的思维模式和观点去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也许会使我们更加接近掌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些客观规律,从而为解决目前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水危机提供一种更加综合、可行的策略。而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就是将城市水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从整体上来考虑城市需水、用水、再生循环、排水以及居民生活条件、食品供应等方面的问题,不再把这些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孤立和割裂开来,而是系统地考虑城市流域范围内的水资源流、营养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合理分配和持续发展。

3.2资源的循环利用理念

自然界中没有废物,各种物质应该都能得到循环利用。在城市水系统工程中建立资源循环型是城市给排水系统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努力。它不是传统城市给排水概念上的一次性利用后排放的单向流,而是变成一种循环利用的闭环系统。即将首次利用之后的污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从而获取满足一定使用功能的再生水。这些再生水又通过专门的需配水系统,供给城市工业、市政等用水部门得到重复、循环地利用。

3.3内在的可持续性理念

20世纪,我们不断地修筑水坝,建设引水渠道,实施远距离输水工程,以寻求更多的新水源来满足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的需要。使水环境越来越退化,水资源越来越短缺,致使城市发展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压力越来越大,社会水循环已经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沉重负担。可持续的水资源系统,它不仅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而且要满足未来人的生存需求。它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不是一个确切的存在状态。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可持续性是现代城市用水系统的内在特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社会用水健康循环所必需。

根据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水资源的利用将由过去的“取水—输水—用户—排放”的单向开放型流动,转变为“节制性取水—输水—节约地用水—再生水循环”的反馈式循环流程。

4现代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理念

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主要是基于对目前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在规划理念上一种转变的探讨,是实现现代城市给排水规划概念的关键,城市给排水规划由传统观念向现念转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人对自然的索取向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可再生特性的观念转变;②从以需定供,向以供定需转变;③从以管理出厂水质为主,向管理用户水质转变;④从各自为政、各取所需,向资源共享、流域统筹管理转变;⑤从重常规处理工艺,向深度强化处理工艺转变;⑥从开源与节流并重,向以节流为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转变;⑦从重污水达标排放,向污水资源化利用转变;⑧从只注重终端处理,向既注重终端处理更注重始端管理转变;⑨从单纯的雨水防洪排涝,向水资源利用角度强化雨水的管理和利用转变;⑩从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法制化监控,多元化投资转变。

在现代城市供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中,新的供水规划理念是:首先考虑的是任何保护本区域的流域水源,科学分析流域水源的水量与水环境容量,全面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在缺水城市和地区,要向当地政府和规划部门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及控制用地规模,限制大耗水工业的发展,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对与城市供水存在一定矛盾的上游农业区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包括调整种植结构、产业结构使之与资源条件相匹配并推行节水灌溉,为下游城市提供丰裕的水资源环境;在城市用水规模预测中把工业节水指标考虑进去,并使工业复用水率这一主要节水控制指标落到实处;城市取水规划应立足于依靠本地区河流的水资源来解决,最大限度地控制远距离调水,在保证生态用水量的情况下控制取水规模。一般认为取水量不超过径流量的40%是较为合适的;在缺水严重的地区,在取水量不得已超过径流量40%时,必须根据河流生态需水的质和量要求,利用再生水补给,增加相应份额的生态用水量;上游城市的用水和排水不影响下游城市的用水,实现水资源共享,每个城市既需要限制取水的数量,也要控制排水的数量和质量,不至于污染下游河段,从而保证整条河流的水资源利用是可持续的。

这种新的供水规划理念的特点:①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筹利用模式。以流域为单位进行管理符合水资源本身的自然属性和系统特性,这种新的取水模式强调在每个流域内的用水立足于本流域解决,流域范畴内的用水,做到统筹兼顾上下游城市、人类和河流生态系统的用水,更大程度地体现了流域水资源的公平性和共享性。②水资源的共享与循环利用。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要在本地区河流流域内解决,就要求改变一次性用水的直流模式,在城市流域范畴上实现水的利用、再生与循环;③经济、安全的供水系统。本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减轻对外流域水资源的依赖性,相应地也就提高了本地用水的可靠程度。同时,新的流域用水模式增强了城市用水的安全性,如果城市实现污水再生循环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所带来的危害。

在现代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中,其功能应从以前的防涝减灾、防污减灾逐步转向污水和营养物质的再循环,从而恢复良好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收集、处理、再生和再循环利用中,既要强调循环利用物质的数量,也要重视这些再循环资源的质量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我国水污染控制经历了由单一污染源的治理、污水达标排放到区域综合防治、总量控制的两个阶段。但其中废水处理设备运行率、利用率、污染物去除率大部分不高,很多设备没有发挥作用。同时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重视也不够,尤其缺乏污水再生、再循环的理念。

在新的排水规划理念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保护本区域的流域水源,科学分析流域水源的水环境容量,根据地形与地貌,以流域来划分排水分区,确定排水体制,制定排放标准以及处理工艺路线,提出节能减排目标,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要及时编制区域水资源规划。排水规划应改变以往总是服从于总体规划,被动地与城市总体布局相配套的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应主动探索,为总体规划提出与区域水资源规划和排水规划密切相关的合理化建议,例如,为满足区域水资源规划要求,在作总体规划时,明确提出需要保留的天然水系和满足排水要求的道路设计与高程设计等;要积极与水利、城市防洪等专业规划配合,合理利用水资源。要树立流域观念,打破行政区划,站在全流域的高度来考虑城市及区域排水规划;

为了适应现代排水系统功能的变革,现今的城市排水系统将由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再生系统、再生水供水系统和优质处理水排放系统所组成。与传统的排水系统相比,它增加了污水再生与回用的内容,提高了污水处理程度,由污水二级处理提高到污水深度处理甚至超深度处理,达到再生水的要求。应对整个城市的功能分区、工业分布、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现状等做周密调查,调查现有的和预测潜在的再生水用户的地理位置及水量与水质要求,并将这种结果反应到专项规划中。将污水处理厂视为再生水厂,改变将污水处理厂摆放在城市最下游进行高度集中处理的传统做法。

在规划污水处理厂时应注意:①要近远期综合考虑污水再生回用的需要,选择污水深度处理系统,预留污水深度处理发展用地,使污水处理、深度处理系统和回用系统的总投资之和为最小;②污水厂的选址和数目。按照传统规划方法,污水处理厂厂址要根据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目标、城市布局、受纳水体功能及流量等因素来选择,一般尽可能地安放在河系下游、城市郊区。但是这种系统布局使污水处理厂远离再生水用户,需铺设的回用水管网费用相应增加,不利于污水的资源化。因此,在确定污水处理厂厂址时,还应对再生水用户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再生水量的需求,在城市中适当位置设置若干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收集上游和附近区域的城市污水,根据回用水质要求加以处理之后就近回用,使得整个城市形成大、中、小,近、远期相结合的污水再生厂布局规划。这样,既有利于污水回用,又减轻了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负担,易于实现分期建设,符合我国国情。③在处理工艺选择方面,应根据污水水质和再生水用户水质的要求,对水处理单元进行多种组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选择出经济可行、技术先进的污水处理流程。在满足出水水质要求各项指标前提下进行经济分析,除要考虑费用与技术等因素外,还应考虑该方案是否有利于实现污水再循环,即在原有技术和经济分析因子的基础上,增加“污水与物质再循环适应性”的比较因子。

传统的城市市政管理为了保证城市安全,都习惯于将雨水当作“洪水猛兽”,以“将地面降雨尽快排入城市雨水管道,快速排入河海”为首要原则,忽略了雨水亦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这种理念。其实,蓄存、调节是涵养地下水、补充地表枯水流量的水文循环规律。在现代城市中,除了散布在市区的公园绿地及天然水体外,整个市区几乎被一张不透水的大网所笼罩,阻隔了雨水向市区下部土壤的渗透,截断了地下水径流,严重影响了城区雨水的水文循环,造成雨季市区成灾,枯水期小河干枯的局面。目前,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在我国的缺水地区已开始考虑利用雨水,但还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合理地收集、蓄存、调节和利用,对改善市区的气候环境,削减城市流域洪峰,降低城市面污染对城市流域的影响都是十分有利的。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主要应考虑以下内容:①要科学合理地推导适合城市发展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采取合理的截留渗透措施,加大地下渗入量,减少地表排放量;②选择适当的排水标准,在保证城市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防洪措施。③提高河道的除涝标准,确保雨水排入河道时不受顶托;④合理规划建造城市雨水蓄水和修复处理设施,将雨水收集与回用有机结合;⑤尽量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降低城市流域水体的污染。

5结束语

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研究,目的是在传统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的基础之上,提出一些新的城市给水排水规划理念。在当今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水危机情况下,采取更多的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措施,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打下良好基础,让人类和社会得以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西琴.河流生态需水理论、方法与应用.

[2]任伯帜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4篇:经济内循环的弊端范文

目前,我国二三线城市正面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瓶颈,我们提出三个对应的解决方法:寻找新出路,避免发展后劲不足;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创新能力,避免未来被边缘化。软件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绿色环保、吸纳就业能力强和渗透领域广等特点,对拉动二三线城市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优化城市人才结构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软件产业一直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近年来,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比如生活成本急剧上升、环境和资源压力增大、产业发展空间受限。同时,遍布全国的大量二三线城市近年来发展迅速,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活成本较低,具备了发展软件产业的基础环境。软件产业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的趋势显现。

要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瓶颈,我国二三线城市应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以软件产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软件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由于二三线城市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潜力和空间远没有释放出来,因此如何实现二三线城市软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怎样选择恰当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怎样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实施有效的促进措施,就成为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对此,二三线城市的政府部门应科学评估软件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挖掘比较优势,积极争取高端资源,并聚焦细分领域谋发展。

在发展软件产业时,二三线城市需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软件产业如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本市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水平;怎样促进本市软件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怎样增强本市软件产业的产业集聚效应;怎样引进和培育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拉动本地软件产业的发展;怎样发挥本地软件产业在细分领域的优势(人才、市场、配套、环境等),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形态;如何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本地工作和定居。

二三线城市在产业基础、需求空间、人才供给等方面还有很大局限性,但地方政府在职能部门关系协调、资源调配效率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二三线城市适合走“举全市之力,采用特定发展模式,聚焦特定领域进行突破”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地方政府要提前制定契合城市经济发展现状、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的中长期软件产业发展规划,依据科学的模型选择重点发展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选择重点发展领域时,地方政府应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城市的产业吸引力,二是城市的区域竞争力。

第5篇:经济内循环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生物入侵;物种;遗传资源;经济

一、引言

生物入侵是一种恶劣的生物迁移,对生态环境以及国家经济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如何高效的防控生物入侵,已经成为棘手的问题。本文将针对生物入侵对物种及遗传资源影响的经济评估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生物入侵的概论

(一)生物入侵含义:生物入侵的主要内容是生物由于某些原因被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生长环境,并成为生态循环的一部分。由于新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定居、繁衍并扩散,导致了自然环境中原本的生物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危害是显著的,在自然环境中,生态是相对平衡的,物种分布也非常有规律。外来生物会直接或者间接的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改变物种分布范围。

(二)生物入侵形式:外来生物的入侵主要有三种形式,有意引入、无意引入以及自然扩散三种形式。有意引入的内容便是为了保持本地生态平衡,适当的针对外来物种加以控制引入。无意引入便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在交通工具或者国际物品中不小心夹带了某些生物。自然扩散便是生物依靠风力、水流等途径进行的迁移。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当前侵入到我国的杂草多达i00多种,侵入到我国的害虫多达30多种,侵入到我国的病毒也多达20多种。例如,飞机草金钟藤、假高粱、澎琪菊、五爪金龙、意大利苍耳、刺萼龙葵等、美洲斑潜蝇、西花蓟马、稻水象甲、蔗扁蛾等。

三、生物入侵恶劣影响

(一)生物入侵对物种多样化影响的经济损失分析:在生态环境中,物种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链是非常稳定的,当外来物种摆脱了天敌的攻击,便会在新的自然环境中肆意繁殖,威胁了自然环境中原本的生物链结构,甚至会造成本地物种的灭绝。

入侵生物对于本土生物的影响有着多种形式,首先,是生物竞争。通过竞争使本土生物无法生长。其次,是通过竞食的形式抑制本土生物生存。再次,是通过分泌化学物质的手段影响本土植物生存。最后,通过大面积繁殖减少本区域生物多样性。例如,被喻为“紫色恶魔”的凤眼莲(Bichhorniacrassipes),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世界各国的游人认为其非常具有观赏性,便携带回国。但是凤眼莲(Bichhorniacrassipes)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墨西哥湾内陆河流水道受到凤眼莲(Bichhorniacrassipes)的入侵,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而且导致鱼虾绝迹。我国也深受凤眼莲(Bichhorniacrassipes)的侵害,由于凤眼莲(Bichhorniacrassipes)降低了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水生动物死亡。据统计,我国每年都要人工打捞凤眼莲(Bichhorniacrassipes),仅浙江温州市和福建莆田市每年用于人工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分别为1000万元和500万元,为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生物入侵对遗传资源影响的经济损失分析:遗传资源的内容便是针对自然环境中生物自身存在的遗传信息,不同生物之间遗传资源是存在差异的。在自然环境中,由于生物多样性使得不同生物之间的遗传资源存在差异。不同生物存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其染色体的数量以及结构分布、分子表现形式都存在差异。当外来生物进入到一种全新的生态环境中,会将本地物种遗传资源进行分割、包围或者渗透,导致了本地生物的遗传资源遭到破坏,最终演变成本地生物近亲繁殖和与遗传漂变。

由于生物入侵对本土生物遗传资源的破坏力是巨大的,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外来生物对我国农作物的遗传资源影响尤为显著,例如:“中华猕猴桃”是我国本土重要的生物资源,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好评。近年来“中华猕猴桃”的出口产量直线下降,而“新西兰猕猴桃”的销量遥遥领先。其原因是新西兰为了维持和改良猕猴桃的品质,源源不断地向我国收集野生猕猴桃资源。而我国片面的重视猕猴桃产量,严重地影响了野生猕猴桃的品质,导致了我国野生猕猴桃遗传资源严重的损失甚至灭绝,不仅对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而且对我国自然系统带来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的。

四、防控生物入侵的策略

(一)科学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手段防加强防治:利用物理以及生物的手段来防治外来生物,已经成为当前防治生物入侵的主要手段。利用物理机械、物理器具的手段进行人工的防治,是治理生物入侵的有效形式。此外化学手段在生物治理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有效性。利用化学药物对生态环境中有害的生物进行处理,其高效性是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但是利用化学手段的弊端就是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生物入侵状况,但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在利用化学手段时,应该权衡、把握生态因素,慎重地进行使用。生物的手段是最为环保、最为科学的防治手段。其原理便是将入侵生物的天敌引入到生态环境中,形成一个新的食物链,以便于调解均衡生态系统。生物防治的弊端就是效果相对缓慢,并且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施生物防治的同时,要全面的对引进生物进行思考,确保不会造成新的生态破坏。

(二)建立健全外来生物预警体系:生物的生长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外来生物在新环境下繁衍生长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据调查,生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对于外界自然环境的需求存在差异。建立外来生物预警体系的原理,就是根据外来生物生长的薄弱环节,针对容易入侵到区域的生物进行检测。通过对大气、土壤、空气湿度、阳光、温度的把控,有指向性的对容易入侵到自然环境中的植物进行检测。通过对自身自然区域的分析以及容易入侵到自然区域中的生物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提升测报水平,切实的防患于未然。

(三)完善生物入侵相关法律体系:当前我国对于生物入侵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規,才能够为预防外来生物入侵提供切实的保障。针对有毒、有害的生物物种的数量、分布、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调查,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切实的从法治角度去进行外来生物监控。积极地将防范意识传递给广大群众,提升广大群众的生物入侵防范意识。杜绝因为一己之力而破坏我国生态系统的现象发生,切实地将生物入侵问题上升到国家的层面上来,积极地将正确的思想意识进行推广,使群众意识到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切实的保障我国生态系统安全。

五、结束语

第6篇:经济内循环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gricultural cycl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改变。

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生物质包含了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派生物、排泄物和遗体以及其中的生物质能。生物质中的每一种都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互为循环经济条件的不同物质组合形成农业循环的系统。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大体包括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系统;二是农业—工业循环系统;三是种植—养殖—工业—营销系统;四是农业—工业—旅游业系统。当然,随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循环系统。那么,为什么说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呢?

1.1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1.2农业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因此,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1.3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四个原则

循环经济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行为原则。

减量化原则,即减物质化,为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该原则以不断提高资源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在经济运行的输入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农业上应用减量化原则最科学、最灵活的方法就是“九节一减”,即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粮与减人。

再利用原则,就是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就必须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再利用原则的要求,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不断增值。这样做不仅加工企业本身不再产生污染,而且可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再循环原则,就是尽可能再生利用或资源化,把废弃物返回工厂,在那里经适当加工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中。运用再循环原则,大力发展“白色农业”——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中外专家将微生物视作“宝贝”,给它取了个新名词:“白色农业”。利用它,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无污染饲料、肥料、农药以及取之不尽的能源。专家认为,开发微生物资源,可以缓解能源与环保的矛盾。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发展农业微生物能源——沼气方面已取得巨大成绩,在利用农业废弃纤维质资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酒精来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方面也取得进展。

再思考原则,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着不断认知的过程,科技进步没有止境,构建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模式不可能一次完成。大自然的奥妙是物竞天择、长期进化的结果,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以追求达到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实际效果。运用再思考原则,就是要着力经营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

从近10年国民经济的发展来看,我国GDP的增长速度都在8%左右,国家税收每年都有2000多亿元的增长额,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这个增速必将为“三农”的解困奠定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422.00亿元,增长9.5%;财政收入达到16391.68亿元,增长14.6%;财政支出12421.38亿元;税收收入合计15810.24亿元,增长21.7%.可以看出,税收收入稳定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为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提供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在达到发展经济目的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自然资源及其环境,并且人口保持在地理环境的承载限度内,使人类及其后代能够永续生存发展。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类的发展观产生巨大飞跃。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认同的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循环经济是否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些引起中学生困惑的问题不解决将影响学生对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形成学生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己任的中学地理学科在消除学生这些困惑中将发挥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地理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以地理学者的身份进行地理研究工作,地理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还能得到科学结论。通过“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消除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困惑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可持续发展经济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经济发展,二是经济可持续。从财富的角度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经济,就是社会的总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增加,至少不减少。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言,其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到一种经济模式最能统一思想,便于实施。由于循环经济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因此,笔者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的观点。

从提倡一些废弃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到循环经济的提出,是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突破。它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把经济和环境系统割裂的弊端,要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促使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传统工业体系转轨到物质的合理使用和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体系,为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从90年代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目前,德国、日本都大力倡导建立循环型社会。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消费体系仍在形成阶段,建立一个资源环境低负荷的社会消费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地方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实现途径。

循环经济的具体实现途径主要包括:要使政府在法制建设方面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主体,循环经济要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建立一套绿色保障制度体系。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目前,应该加快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试点和总结。建议采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EDP)概念。EDP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的框架。开发绿色技术,使之成为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以绿色需求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循环回收利用的试点。

3.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

该书从我国国情出发,对我国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进了深全面的探而讨,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献技献策,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宝贵意见和对策措施。

3.1要加快制定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指导全国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3.2要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依法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抓紧制定各类相关法律法规,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回收管理办法》等。

3.3要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是用足用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政策,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另一方面以与时俱进精神,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再就是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投资、技术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

3.4要加大科技投入,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尤其是探索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一方面,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以及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要组织重大示范项目,选择具有标志性目标和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如清洁生产技术等),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的示范工程。

3.5要加大示范试点和典型企业的推动和辐射作用。首先是在继续推进清洁生产示范试点计划的实施的同时积极开展循环回收利用的试点。其次,以循环经济的要求,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特别是新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再就是抓紧推动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的工作,专家们对于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尤其重要

3.6要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增强人们的观念和参与意识,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这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会对中国进一步研究循环经济,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想,促进各地循环经济的试点和示范实践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军,王文兴,刘金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循环经济[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

[2]张宪法.对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3,22.

[3]吴天马.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势在必行[J].环境导报,2000,4:1~4.

第7篇:经济内循环的弊端范文

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由于成功实施了以政府主导性、出口扩张性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上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随着日本经济在战后的重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70、80年代以来,作为在东亚地区唯一的经济发达国家,日本开始逐步向东亚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在东亚地区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东亚雁行国际分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东亚雁行发展模式”。

“雁行模式”的提法起源于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在这一理论模式中,赤松要认为,日本的产业发展实际上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因为这四个阶段呈倒"V"型,在图表上酷似依次展飞的大雁故得此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日本学者引用赤松要“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将战后东亚地区国际分工体系和经济发展过程也喻为一种“雁行形态”或“雁行模式”。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战后以来,率先实现工业化的日本依次把成熟了的或者具有潜在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后者又将其成熟的产业依次转移到东盟诸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80年代初,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开始参与东亚国际分工体系,勾勒出一幅以日本为“领头雁”的东亚经济发展的雁行图景,在他们之间形成了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产业-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阶梯式产业分工体系。

随着东亚区域雁行国际分工体系的逐步建立,东亚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日益深。纵观整个东亚地区,就地区对外贸易来看,东亚区域内相互出口由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30.2%增加到90年代前期的38.3%,同期的相互进口由28.2%增加到34.5%。1994年,整个东亚地区内部相互贸易的比重已占全部贸易的43%。而东南亚金融危机之所以能在短时间迅速波及到其他东亚国家(地区),也充分反映了东亚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经济关系的紧密程度。

由于东亚地区各经济体基于传统雁行分工体系之上的经济相互依存程度的加深,加之地缘上相近,文化传统上相亲,因此,二战以后,在东亚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以日本为核心的非制度性经济圈。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逐渐式微和弊端显露

客观地说,二战以后以日本为核心的东亚“雁行模式”的建立以及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东亚经济圈的自发形成,的确带动和促进了东亚地区在战后的经济起飞和高速增长。在这个自发形成的经济圈中,日本已经成为较成熟的发达国家,“四小龙”已向中等发达经济体迈进,泰国、马来西亚等也步入了准新兴工业国之列。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传统的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主的“雁行模式”大有式微之势,特别是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爆发以后,传统东亚“雁行模式”的一些弊端开始集中显露,目前东亚地区正处于一个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省与重新定位的关键时期。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逐渐式微

东亚经济的传统雁行发展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垂直型分工为主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传递体系,其建立与维持的前提是东亚地区各经济体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与层次性。但是,这个前提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已经持续10余年处于萧条和低迷的局面,至今无法自拔,其在经济赶超时期曾经发挥过巨大效能的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深陷于“制度疲劳”之中,在当前以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落伍了。日本经济的黯然衰落,使其在东亚传统雁行分工体系中的领头雁地位开始发生动摇。其次,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正在加速进行经济赶超。如今,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革命浪潮的背景下,东亚其他各国和地区特别是亚洲四小龙正在逐步摆脱逐级跟进的传统模式的障碍,开始跳跃式地进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日本与“四小龙”之间的分工层次差距日益缩小,同时,近2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加之其初步形成的从基础技术到中间技术再到高技术产业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在未来也有望形成一个与日本并行的产业与经济板块。总之,由于领头雁的迷失方向,“群雁”的正在加速赶上,东亚传统“雁行模式”必然逐渐式微。

2.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弊端开始集中显现

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使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弊端开始集中暴露与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东亚发展中各经济体在资本、技术市场上对于日本与美国的过度依赖。传统雁行模式下,东亚各个发展中经济体一方面依赖于区内外先进国家(主要是日本与美国)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向其自身进行产业转移与传递,另一方面东亚洲各个发展中经济体(除中国大陆外)由于内部市场的相对狭小,又必然依赖于外部市场需求(主要是美国)对其产业发展进行支撑,这种很强的依赖性是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本质与特征所决定的。因此,在传统“雁行模式”中,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具有“进口对日依存,出口对美依存”的重要特征,随之也就带来了传统模式在运行中的脆弱性与波动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汇率波动与市场需求等原因,美国对于东亚产品的进口规模开始下降,这成为1997年东亚金融(经济)危机的导火索之一。另外,9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减少了其从东亚地区的进口和对该地区的直接投资,对于东亚经济的发展和危机后的恢复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2)区域内部处于同一发展层次的经济体在对外出口上的竞争加剧。在传统垂直型分工为主的雁行模式中,处于相同和相近经济发展水平层次上的国家如中国与东盟诸国之间,东亚四小龙以及四小龙与日本之间在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雷同性,这就带来了各国之间经济竞争的压力与矛盾。以东盟与中国的竞争为例,由于双方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双方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纺织、鞋类以及组装类电子产品出口方面的竞争有加剧之势。本地区同一层次国家之间在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上的雷同性和竞争性,对于东亚地区经济在未来的稳定增长是极其不利的,最终可能带来一种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局面。

(3)传统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非制度性特征阻碍了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的进一步扩大。二战以后,传统东亚雁行国际分工体系的组立和东亚经济圈的形成,是各国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考虑到地缘相近与文化相亲的优势,以投资与贸易相互循环的形式自发形成的。这种自发性固然显示了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有着坚实的基础,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制度性合作因素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内贸易与投资关系的进一步扩大。例如,日本由于经济萧条的影响,在农林产品上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增强,中日贸易摩擦有加剧的趋势。2001年4月23日,日本农水省对中国大葱等3种农产品的进口实行200天紧急“设限”,6月8日,日方又宣布,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所有家禽及禽类产品。中方则针锋相对,对日本产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空调3种进口商品加征100%的特别关税。以上事例说明,由于传统东亚经济圈的非制度性特征,使得具有传统经济依存关系的东亚各个经济体之间继续保持较高的贸易壁垒,而且无法通过制度性的途径避免发生贸易摩擦或公正合理地及时解决贸易摩擦,这些弊端都严重阻碍了东亚地区贸易与投资的进一步扩大。

三、“后雁行模式”时期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如上所述,目前,东亚地区传统“雁行模式”逐渐式微,传统雁行分工体系的弊端开始暴露,那么,如何对当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的态势进行判断与定位呢,笔者认为,比较符合实际的提法应该是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正处于“后雁行模式”时期。

所谓“后雁行模式”时期,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目前东亚区域分工与经济发展本质上仍然是传统“雁行模式”的延缓,这是由当前东亚各国(地区)之间依然存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所决定的,特别是东亚的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等国以及中国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所以传统“雁行模式”仍然会在相当大的范围,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东亚地区有继续存在的条件与基础,而且这在客观上也有助于东亚地区各经济体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国家(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目前东亚区域国际分工体系正逐步向新的水平型网络化区域国际分工体系过渡。这种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特点是:在宏观上,日本,四小龙、东盟诸国与中国之间相互的水平分工关系正逐渐增强并最终会占据主导地位;在微观上则存在着以日本、四小龙跨国企业为核心的,在东亚地区构建的网络化跨国生产体系,即通过企业内部国际分工,将产品的设计、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在本地区进行区位上的优化配置。相应地,建立在东亚地区未来的这种新的水平型网络化国际分工体系基础上的发展模式,与雁行模式相对,更是可以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各国之间相互超越、相互牵引的“群马模式”。

面对东亚“后雁行模式”时期的现实,当前东亚各国(地区)的任务无疑是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现有“雁行模式”的弊端,并采取措施促使区域经济发展顺利走进新的“群马模式”时代。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有必要改变东亚地区传统的非制度性合作的形式,“以合作求多赢,以互惠防俱伤”,加快推进以制度性合作为特征的东亚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具体说来,积极推动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可以在以下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

1.可以促进东亚区域内贸易与投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保证未来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也是区域内各国(地区)取消或降低贸易与投资壁垒的贸易自由化过程。东亚地区在过去10年中,区域内贸易有所增长,但是由于缺乏制度性的贸易自由化协议与安排,因此只能进行功能性的经济合作。以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之间的区域内贸易为例,2000年区域内贸易的比重只有19.8%,大大低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46.5%,相比之下,中日韩三国间直接投资水平更低,2000年,韩国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比例分别只占各自对外直接投资的8.3%和2.0%,而韩国与日本间相互直接投资也均只占各自对外直接投资的1.7%。因此,东亚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可以将东亚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的潜力极大地释放出来,可以缓解乃至最终摆脱目前东亚各经济体对日美等发达国家经济的过分依赖的不利局面。特别是对一些经济较为发达而对外部市场依赖性又较强的东亚经济体,(如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等)来说,扩大对区内其他经济体的贸易与投资更是明智之举。随着中国经济的屺起,国民收入的提高,可以预见,其吸纳东亚产品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而日本在这一进程中也可以加速突破国内保护主义的障碍,向东亚其他经济体开放其国内市场。总之,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区域内各国(地区)之间的贸易与投资潜力将会得到深度挖掘,从而保证地区经济在未来的稳定发展。

2.可以化解区域内各经济体在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竞争性矛盾,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共同发展

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上雷同的各方可以在区域内广泛开展产业专业化分工与重组,从而化解当前的不利竞争局面。以中国与东盟为例,假设A和B两种均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且都具有规模成本递减的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前,在中国与东盟都生产A、B两种产品,并且在出口上相互竞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开始后,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或者进行区域内协议分工),对于A商品的投资、生产、出口开始集中于中国,对于B商品的投资、生产、出口开始集中于东盟,这不仅可以化解双方原有的不利竞争局面,而且各自专业化生产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还可以使A和B两种产品在成本下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向区域内外的出口。总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可以促进区内专业化分工格局的形成,实现区域内各国(地区)经济的共同协调发展。

3.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避免重复投资,为跨国企业在本地区构建新型的国际生产网络体系创造更为有利条件

第8篇:经济内循环的弊端范文

在大学校园中,对于中短途的路程,自行车因其便捷性作为主要代步工具,作用于校园的交通状况。而校园中的自行车使用存在停放问题、防盗问题和自行车的更替整顿问题。当自行车数量在有限的校园环境里持续增长时,正常的使用和停放都会对交通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本文意在设计一套不同以往的自行车租赁系统,加上对停车终端的改良设计,通过互助式租赁模式改善校园交通环境。

关键词:

互助式租赁 校园环境 锁车器设计

一、自行车租赁系统的背景及现状

1.1自行车租赁系统的起源

自行车租赁最早起源于旅游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使许多商家开始在景区附近提供租赁自行车的服务,但当时这种服务不成体系又容易引起纠纷。在提倡绿色环保的今天,自行车成为人们出行的宠儿,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大量私人所有的自行车长期扎堆停放启行车平均使用时间仅为停放时间的五分之一,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又影响市容。为了解决自行车资源过剩的问题,各国经过市场调查、策划,把旅游景点的自行车租赁搬到了城市街头,经过设计改良诞生了完整的自行车租赁系统。

建在城区的自行车租赁系统既可提高城市自行车的使用效率,又可减缓公共交通压力。大学校园更是如此,以较早建成的清华大学自行车租赁点为例,可租赁自行车既为学校师生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又能够改善校园自行车存放秩序,同时还能减少破损自行车的丢弃,防止自行车被盗。

继清华大学之后,自行车租赁服务在其他高校陆续发展壮大,并逐渐互联交通。最终实现校内交通微循环与市内交通大循环的融合。

1.2校园自行车租赁现状的分析

多数大学校园的面积并不大,校园内人口也较为稠密,师生对自行车的需求量看似并不是很旺盛,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人希望能够用自行车代步。而自行车的利用率不到20%,导致自行车长期扎堆摆放,影响道路的畅通;且自行车的看管力度不够,易发生自行车被盗;另外,毕业生的自行车及有损坏的自行车随意丢弃,造成资源的浪费。

一些大学内部整合了被丢弃的自行车,成立了自行车租赁系统,但是弊端明显。这些自行车的质量普遍不高,而租赁价格偏高,人为管理的自行车租赁系统限制了取放车的时间,使得广大师生使用自行车很不方便,因此师生们依然考虑通过购买私人自行车来解决出行问题。因此,设计者希望通过创建一个新型的租赁系统来改善现状。二自行车租赁制度

互助式自行车租赁方式的构想是利用校内现有的私人自行车以及无人认领的自行车,建立一个新的自行车租赁系统,让自行车物尽其用。

2.1租借流程设计

首先,将统计能够纳入本系统的所有自行车,建立数据库。私人自行车按自愿原则纳入,而校园内无人认领的自行车将由管理人员进行落实,将质量合格的自行车纳入系统。

第二,具体的租赁分为三种类型:短期,中期和长期。

短期租赁主要针对的是24小时内的租赁,收费标准如下:

①小于等于两个半小时,收费0.25元/次;

②超过两个半小时时,每小时增收0.1元。

③在当日23:00到笠日的5:00之前,收费03元/次,在该段时间范围内不限时间。

中期租赁指为期一个月的租赁,―次性付费15元/月,在此期间可以自由使用自行车。

长期租赁指为期一个学期的租赁,一次性付费50元/学期,在该学期可以自由使用自行车。

租车前,用户可通过APP查询车辆信息,核实无违纪记录之后方可按需租借自行车。自行车的车主可通过手机APP来查询自己的自行车的使用状态以及自行车闲置时的停车位置。

(特别说明:租赁过程中所收取的费用70%将付给具体车主,其余30%作为系统维护所用。)

2.2自行车租赁站点的分布

自行车需要特定的租赁站点,下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展示自行车租赁站点在大学校园内的分布设定。

为了方便大学生的出行,应在人流量较多、需求量较大的地点设立自行车租赁站点。经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基于北京林业大学(如图2-1)的人数分布,设计者经过分析决定应当在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以及体育场处站点,具体的位置在路边或花园周围,以便交通顺畅。

2.3系统维护及违规赔偿

1.日常维护

本系统租车者所缴纳的租金用于设备日常维护修理。管理人员应每日定时检查设备和自行车情况,根据各学校情况安排管理者,如归入现有保卫处人员的工作事项中。

检查内容包括:

①锁车器的检查;

②车辆的质量检查;

③信息安全的维护

租车者在使用自行车时,应先检查自行车是否损坏,并及时反馈。

2.违规赔偿制度

租用者在使用自行车的过程中,须尽到爱护自行车的责任和义务。损坏自行车、不慎丢失自行车以及长期租用自行车不归还的租车者将受到经济处罚。损坏自行车者,视情节轻重赔偿车辆的维护和修理费用。丢失自行车者应按具体情况进行赔付,该费用用于购入新自行车。未录入长期租赁项目却长期用车不归还者,系统将自动在卡上扣除相关费用。

三、自行车租赁终端设备设计

租赁终端设备是用来实现自行车的停放和存取的,一方面缓解盗窃问题,另―方面也方便对车辆信息的统计和整理,并将相应信息传达给使用者和管理者。

租赁终端作为一件有形产品,需要平衡人、环境、技术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此类公共设施需要五个原则来衡量:安全性、功能性、人性化、环境协调性、系统性,以此来更好地为人服务。

3.1锁车终端设计

1.现有锁车器分析

现有的公共自行车租赁设备多见于城市范围内,直观来讲,为了实现此项设施在城市中的醒目这一特性,几乎都将鲜亮的橙色、绿色、红色等色块加之于锁车器和车身之上,用于人口繁密的城市环境中及同规格自行车,基本能被人们所接受。但对于使用面积相对较小、自行车规格各异的情况,原有的锁车器并不实用和美观。

首先,现有的锁车器大致分为锁车柱式和横梁式。锁车柱形式的,有一根柱子固定在地面上,每一辆自行车都要做基础施工;每根柱子的体量大约为25×15×80cm,加上中间60cm左右的间隔距离,每套设备大约需要0.8m2的占地面积。另一种就是横梁式的锁车器,这样的造型常借用公共自行车棚的基础。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学校总占地面积703亩,绿地面积大约占10%,附近道路空地面积有限,若使用上述的现有锁车器,占地面积过大,也无法适用于校园内现有的不同尺寸规格的自行车,在校园内安装此类锁车器工程量较大。此外,美观性也较差。

2.概念提出

设计者秉承着改造工程量尽可能小的原则,寻找合适的锁车器形态。目前校园中现有的是简易的自行车停靠装置(如图3-1),金属材质,形态为螺旋形,可以分隔停放的自行车,提供固定结构而并不具有上锁功能,但造型简洁,使用率也较高,所以以此作为设计原型进行改良。主要思路是将连续的结构进行分解,并添加锁车结构,并提供一种便捷的操作方式。

3.设计方案

设计者将现有的螺旋形停车装置拆分,成为一个个独立的锁车装置。每一个锁车器有三部分,一个环形锁、地面上的停车板和埋在地下的基座,内有蓝牙装置,用于移动终端对锁车器的控制。锁结构由系统控制,取车前在手机上认证成功后,锁即转动,开口向上打开(如图3-2a);感应装置确认自行车取出后,锁自动转动关闭;归还车同样需要进行信息的确认,锁入后车锁处于松动状态,当自行车在适当位置存放好之后10s不再发生移动,则车锁自动关闭(如图3-2b)。

此锁车器这件锁车装置是为了适应不同自行车型号而设计的锁车器,因此采用锁车轮的方式,尽量精简结构,得到一种体量很小的环形锁车装置。采用金属材料,外形简单小巧同时能保证提供足够大的强度。此装置占地面积小,无论校园面积大或小都能适用,设置在校园中能较好地融合在环境中,且可以根据环境特征进行不同颜色表面漆的喷涂,使机器不会显得突兀或不和谐,作为以改善校园交通环境为目的设计的机器,能够较好地达到目的。另外,所的开启方式为蓝牙传输,自动开关锁,与手机APP相结合,当需要使用此锁车器时,打开相应APP进行连接并实现开关管理(如图3-2c)。

3.2控制界面终端

及时的信息显示是本系统实现“互助”的必要条件。通过控制界面终端,实现实名制使用,帮助使用者获取相关信息,管理者也可以维护系统的运行,完成信息传达。

・移动终端

对于经常处于变化状态的自行车信息,设计者计划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来显示信息并进行控制。

具体功能:

①显示自行车的分布情况,便于查询距离最近可租借车辆位置

②实名制显示个人信息,同时记录租赁历史

③实现开合锁快捷支付

④联系管理方将自有自行车纳入系统

第9篇:经济内循环的弊端范文

1.1灌浆法在水利工程上的应用

1.1.1高压喷射灌浆法高压喷射灌浆的方法,是一种使用高压水或浆液而形成高速喷射流束,可以对土地进行切割与破碎,之后在其中填充水泥基质,从而能够形成板桩凝结体,从而实现提升地基的承载力或防渗能力的一种技术。高压喷射灌浆的种类有很多种,有单管、双管、多管等方式。单管法主要是利用单一的管路喷射水泥基质泥浆,多管法是用两列喷射管喷射水泥基质、水和压缩空气等介质。多管法是通过使用真空泵多管抽出高压水冲切的土石泥浆和砂浆材料填充,多管法是一种全置换方法。灌浆之前要准备好高压喷射灌浆所需要的施工工具,比如高压泵、注浆管、流量计、空气压缩机等,还要准备好施工的原料,高压喷射浆的原材料是纯水泥,水泥的强度最少要是32.5的新鲜没有结块的普通水泥。施工之前先做好场地的平整工作,准备好钻机和排水沟的开挖。钻孔定位之后用特种钻杆在设计的孔位利用原浆固壁到设计高程,设计的孔位和实施孔位之间的偏差要小于5cm。然后在地面进水、气式喷之后下管到设计的深度,调试喷射轴线方向呈现折线型。高压喷射灌浆之前的准备主要是确保水泥浆能够充分的搅拌与控制好浆液的水灰比和比重。高压喷射灌浆要按照施工的技术规范来严格操作,严格按照施工技术的要求参数来控制灌浆的质量。在高压喷射灌浆结束之后必须拔出套管。喷射结束后,水泥浆由于固结收缩,会出现孔口的下沉,对于喷孔要进行静压灌浆,直至浆面不再下沉。高压喷射灌浆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第一就是在高压喷射灌浆作业开始之前,要选择好地质条件比较有代表性的段区进行试验,按照室内的试验已经选好的配合比做高压喷射注浆的试验,已经选定的布孔方式、排距、孔距与孔深以及喷射的流量、压力、旋转的速度与提升速度等工艺参数。第二就是在钻孔的过程中,喷射灌浆之前在漏水量的地段先回填及配的砾石、粘土和砂,该地层的大孔减少之后,当灌浆和注浆稳定性价格也之后再进行喷射。第三是喷射中断,喷射的过程中因为一些原因中断,中断的时间若是超过半个小时,要准确的记录下中断的位置,复喷的时候,浆喷杆下中断的地方以下30cm到50cm复喷塔接,如果喷杆没有下到位,一定要采取扫孔,再做喷射措施。喷射的过程中,发现喷嘴出现被堵的现象,要立刻取出喷具进行通畅处理,待喷具通畅后将喷具插入已喷的断内30cm到50cm以上重新进行喷射。第四,遇浆耗量大,孔口不返浆或者返浆的浓度比较低的孔,可以先进行静喷以及加浓喷射浆液,直到孔口返浆达到正常才开始摆动与提升喷具。或者进行上下反复喷射,或者在浆液中加入适量的速凝剂,缩短固结的时间,使浆液在一定的地层范围之内凝结,同时还要增大注浆量直到达到正常为止。1.1.2土坝坝体劈裂灌浆土坝坝体劈裂式灌浆,就是要对坝体分布规律进行充分的利用,采用灌浆具有的压力将坝体顺延坝轴线方向进行劈裂,与此同时,还要灌注一定泥浆形成连续不断而铅直的防渗泥墙,采用封堵裂缝与漏洞,或选择切断软弱层来提高坝体自身防渗能力,在劣等的区域,要布置固结灌浆的的孔群对裂缝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局部灌浆措施,对因为较差的施工质量而造成坝体的上下游之间贯穿的横缝,通常都会采取全线劈裂灌浆的措施。1.1.3控制性灌浆控制性灌浆是近些年来才刚刚出现的属于改进之后的灌浆技术,也是调整优化之后的传统灌浆的工艺,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控制浆液的流量以及压力,在可以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把灌浆控制在合理范围,实现时间与投资的节约。1.1.4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基本是采用在粘土里面添加少许水泥的方法,形成混合浆液实施灌注,与在岩石中实行灌浆不一样。采用卵砾石层灌浆,不能形成自立钻孔,因此,通常会采用打管灌浆和套阀式灌浆、循环钻灌阀跟管灌浆等措施。由于地质条件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不能有效控制浆液填充的大小范围,为了实现比较高的防渗漏标准,通常会使灌浆孔在三排以上。伴随着日益发展与成熟的防渗墙技术,目前情况下,在施工中很少再采用这种方法,只是当作一种勘探中的有效补充的手段,还很好的兼顾了防渗的处理方法,对产生渗漏的地点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能够通过少量的灌浆来让灌浆问题更加准确恰当的解决。

1.2防渗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1.2.1锯槽成墙法锯槽机刀杆才先导孔里面以特定倾斜的角度进行上下来回往复切割运动与向前的切割运动,切割速度根据地层的情况而决定,被切割的土体由排渣系统以循环的方式排出槽外面,墙壁用泥浆及时进行保护。之后实施塑性混凝土浇筑,形成20cm和30cm宽度的防渗墙体。而锯槽机的组成比较复杂,有刀杆和支架外压系统、动力和传动系统、排渣系统、行走底盘、电气控制和其中设施系统六大系统组成。传动方式分为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锯槽成墙法能够连续成槽,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很好的质量,形成的墙体能够连续并且比较深,而且有固化灰浆与自凝灰浆两种灌浆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防渗需要。1.2.2链斗法成墙工艺链斗式开槽机的工作方式,就是在排桩上的旋转链斗在取土的同时还能够把斜放的排桩向下放到成墙具有的深度位置,开槽机前进中开挖的沟槽,要用泥浆进行护壁处理,和采用锯槽法中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很相近。1.2.3射水法成墙射水法的成墙设备,主要是由混凝土搅拌机、造孔机和浇注机这三个部分组合而成,充分利用造空机成型器上的喷嘴,对土层用射出的高速水流进行切割,成型器的上下运动切割修整孔壁,采取泥浆护壁的措施来使出渣进行循环,在槽孔完成后,进行水下混凝土或塑性混凝土的浇筑,使之形成薄壁的防渗墙。运用射水法成墙法的施工工艺,社会经济的效益比较好,也是目前水利工程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防渗漏的技术。1.2.4多头深层搅拌水泥成墙搅拌桩机通常采用的是多头式的钻进方法,向土体中喷入一定的水泥浆并切实行搅拌,使土体与水泥浆液可以充分的混合,固结为一组坚硬的水泥土桩,并且桩和桩之间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一堵水泥防渗墙。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具有操作上比较简便,没有泥浆的污染,而且造价比较低,对于粘土和淤泥,直径小于5厘米的沙砾与沙土特别适用。现在水利工程中最大的防渗墙的深度是20m,经过实践证明,这样的防渗墙的效果非常好,质量上也比较有保证,经济效益也比较好,有很多优势。1.2.5薄型抓斗成墙用薄型抓斗实施挖土的时候,采用开槽泥浆进行护壁处理,防渗墙通常是塑性混凝土浇筑的方法或使用自凝灰浆形成薄壁,成墙的深度最大可以达到40m。塑模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防渗的效果上比其他的防渗措施要有明显优势,此外,它整体的性能比较好,有较强适应变形的能力,并且价格也比较低廉,施工中操作也比较方面,在水利工程中是一种新型的防渗技术材料。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