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的人文精神范文

艺术的人文精神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的人文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艺术的人文精神范文

关键词:人文精神 设计艺术 人文资源 全球化

人文精神作为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在学者的心目中也许是一系列富有逻辑的概念的组合,但在设计家的眼里,所有的概念都化为一种富有情感的表达,富有人性的关爱。“人文”在东方传统哲学概念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代表一种理想的人性和理想的人生;二是从何途径达到理想的人性和理想的人生。就现代设计的角度而言,本文所要论述的人文精神更多的是指向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文的结合。技术给设计以结构和功能,而人文精神又常常以其艺术性的丰富表达使设计富于美感,充满情趣并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与人文精神相关的文化传统、文化资源以及全球化语境下对于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因为我们相信,只有人文与设计和谐、亲近、完美融合的境界,才是我们向往的现代设计的理想境界。试探讨如下:

一、设计艺术对人文精神的重新召唤

在工业化发展初期的现代主义阶段,人类社会文化多样性有所丧失,以至于造成人与自然天然亲近关系的割裂。由于过分的重视技术,忽视人文,导致缺乏人性关爱的科学技术畸形发展,开始出现种种远离“人”、疏远“人”、破坏人的生存环境的迹象,以至于人们开始怀疑这样下去文明是继续发展还是走向毁灭。这种疏离,也同样加深了设计与人文的对立。例如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设计的书架:使用塑料贴面材料,颜色鲜艳跳跃,造型夸张奇特,几乎不具备书架的使用功能,却更像一个抽象的雕塑作品。这样的设计虽然奇异生动,但对使用者而言书架的实用功能却丧失殆尽。面对类似现象,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对现代设计的人文精神发出大声的召唤:设计是人的设计,设计的主体是人,设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都是人,因此人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更有专家对那些缺乏人文关怀的设计表达了尖锐的批评和意见:“这不是关于制造火箭的科学,这是社会科学,必须理解人们的需要和它们与艺术、文学、历史、音乐、工作、哲学、交流、技术和心理学独特的联系的科学。”由于设计艺术自身的特殊性,它必须适合于人类自身的社会实践需求,设计的行为就是建构和创造这种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在经历了科学与人文的剧烈冲突与融合发展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设计在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影响下迅速

向前发展,其自身也在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下,进行着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人文回归运动。

二、现代设计艺术与人文的互动

近代以来,设计在工业社会中演变成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职业,并因此获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伴随着工业化而来的现代设计,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设计师也越来越意识到,设计的本质是以人为原点的存在与演化,设计的最终价值尺度是人,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及其长远的、持续的发展。真正的设计,必然要回归人的全部现实生活,也就是最终回归到人的主体。在这种以人文关怀为设计精神的主导下,富有人情味和极具人性化的设计日渐成为一股主流。意大利设计师马西姆・罗萨・和尼设计了一个带扶手的沙发椅,该扶手沙发椅柔软舒适,但造型却并不新奇。然而设计师却别开生面地将其命名为“妈妈”,这一命名使其名声大噪,身价倍增。叫作“妈妈”的沙发在具有实用功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设计中注入了人文的关怀,这意味着“妈妈”沙发能提供给人以保护感、温暖感和舒适感,就像躺在妈妈怀里一样。又如微软公司为儿童体验电脑而设计的易用鼠标,设计师对儿童的抓握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常规的鼠标造型改变为更适宜儿童抓握方式的球型。同时,该鼠标球的色彩设计为黄白两色相间,增加了儿童在学习电脑时的趣味性和功能性。这一设计已经超脱了产品造型上的束缚,赋予了产品新的意义与想象空间,而它的成功之处更在于产品除了实用功能以外对于人的关怀的体现。正如美国当代设计家德累福斯所说的:“要是产品阻滞了人的活动,设计便告失败;要是产品使人感到更安全、更舒适、更有效、更快乐,设计便成功了。”

三、传统文化积淀是现代设计的人文资源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华夏民族积淀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极为丰厚的文化遗产,正是中国设计领域享用不尽的文化资源。例如中国的书画艺术,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独有的瑰宝。它以独特的工具、表现方法、技巧形式、艺术构成以及所包含的深邃内涵,如同一颗闪烁的明珠,镶嵌于世界画坛,享有崇高而又久远的声誉。又如中国的民间艺术,由于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使其风格变化多样,具有浓烈的东方艺术装饰美感与鲜明的民族风格。比如被誉为“年画四大家”的四川绵竹、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的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雅俗共赏的中国特色。再如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它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影响很广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经过800多年的推陈出新、繁荣发展,300多个戏曲剧种和数以万计的剧目至今仍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演,呈现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不衰的艺术感染力。中国的古建筑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北京的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布局的最高水平,其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宏伟壮丽,是世界古代建筑的奇迹。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国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丰富而复杂的“中国元素”是我们与世界设计界较量的本钱,是中国现代设计走向世界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优势。

四、传统人文精神与当下设计艺术的交流

将独具华夏民族特色的“中国元素”渗透在现代设计中,使其充满独特的东方韵味,创造独属于中国的人文境界,是现代中国设计界的重要任务。李砚祖先生认为:“什么是好的设计? 处于技术水平、市场需要、美学趣味等等条件不断变化的今天,很难有永恒评判的标准。但有一点则是不变的,那就是设计中对人的全力关注,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设计艺术是人类追求理想化、艺术化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设计的层次越高,其精神性的元素就越多、越圆满,物质性和精神性、理性化和人性化的结合就越完美、越融洽。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的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即是人的认识、思想和情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人类情感、文化精神及伦理道德的观照。在这一点上,华裔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可以说是深得其要领,他恰当地把握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对现代设计的成功进入。著名的香山饭店的设计就是有力的例证:整个香山饭店以中国庭院式风格建成,屋顶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轮廓,大堂像一个中国庭院,把中国传统的营造手法与西方现代建筑原则巧妙地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人文精神气质的建筑空间。在不少建筑师唯西方是从,漠视本民族风格与人文传统的时代,贝聿铭却在他的设计中大量使用了传统的中国建筑语言――亭台、屏风、曲折的回廊、掩映的花木,其实这些中国人擅长的空间处理方式,比起西方的钢铁、混凝土和玻璃毫不逊色,而且往往多了一份人性的关怀。又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在其参加内地、台湾、香港和澳门四地设计师“沟通”海报邀请展作品――《沟通》系列海报中,用石砚、小石山、试金石等不同的石块和形状来表现四地的地理特征及同源同宗同胞的血脉亲缘。正如庄子《齐物论》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之句,靳埭强先生的作品完美地表达了“天和”“人和”与“心和”的高度和谐的关系,并将它赋予审美的内涵,达到了一种高度的艺术心灵涵养所至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天和”与“人和”品质。

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不容我们忽视的还有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冲突与撞击。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经济全球一体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严重分离,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此表示:“这种统一化的逻辑逐渐包围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领域,而它本身却又产生混乱,原因是它企图促进所有符合它的东西。这种世界一致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导致整个的创造性的领域遭到压制,社会个性和独特性遭到破坏……只有以完全平等为前提的多样化,才是一个社会以至整个世界生命力的根本丰富的源泉。”东方各国的本土设计当下正面临着西方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处于“弱势”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和文化的自觉意识,就会永远处于被动的下风,甚至有被同化的可能。中国设计界必须具备明确的努力目标和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否则,我们就可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而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之中。面对全球化的趋势,同属于亚洲的日本就有比较清醒的文化自觉意识。日本设计大师田中一光把现代设计观念和数字艺术的形式美揉合到日本传统艺术,作品富有明显的优雅、素净和单纯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又具备了强烈的现代美感,将现代意识和传统精神融为一体,以独特的视觉语言以及鲜明的个性在日本设计界掀起一场对传统精神的再创造运动。在中国,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先生通过对我国文化艺术的深刻理解,准确地把握了水墨、书法等中华艺术形式的表现,把强烈的东方表现风格,完美地揉合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设计中,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做法。

第2篇:艺术的人文精神范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设计教育像雨后春笋迅速成长。这无疑给广告设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但在日益强调科学技术的当今社会,人文教育的遗漏和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当代教育的严重失误。在当今课程改革的同时,挖掘广告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创造,也是教师尤其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从社会层面上看,社会大众对广告设计的认识过于简单化。经济利益驱动下许多广告设计作品一味模仿西方设计形式或简单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做一些浅层的形式上的挪用、拼凑甚至抄袭,使我们的设计丧失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个性。这对于中国广告设计及设计教育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从学校层面上看,各高校在市场导向下一哄而上,而师资力量和理论研究上又有所欠缺,致使广告教育在根基还不稳固的情况下快速膨胀,必然造成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学校一方面很少提供给学生真正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一方面在理论上的研究和建设也很有限。面对广告这个不断变化,重视市场规律和团队合作的综合学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从学生层面上看,盲目重技术,急功近利。学生没掌握好设计基础,没有设计理念就盲目重技术,对自身文化底蕴的培养不够重视。社会上大部分广告公司希望用一些实际操作熟练的毕业生,并不很重视创意、文化、艺术这些层面的需求。他们只是需要更多更快的完成设计生产。这种完全是经济利益趋势的需求对于已经或将要学习广告设计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误导。导致学生无法安心全面扎实的学习,而是仅仅急于掌握各种设计软件的操作。

以上三个层面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各环节、各层面缺乏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诸多文化要素的复合体。如认知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处世哲学、道德意识、人格理想、审美情趣等等,都是构成一个民族人文精神系统的重要因素。人文精神是改造社会和我们人类自身的武器。它能引领我们提升社计理念,提高广告设计作品的文化艺术质量。广告设计需要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其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广告设计教育注重人文精神则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及创造力。

一切设计都存在着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即为什么而设计?设计的功能是什么?怎么样的设计才是美的?这一切都需要人文素养为其提供精神指导。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实用性强的综合性学科。是功能效用与审美意识的统一,是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设计的目的在于为人类服务,“设计以人为本”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设计人性化是发展的大趋势。

那么怎样在广告设计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注入以人为本新的文化理念,完成“自我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呢?

当前部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加之对计算机的过分依赖,使得思维上缺乏创新,思想上缺乏深度。从近几年的学生作品来看,对计算机的依赖超出想象,不善于挖掘内涵,机械的从素材库里东拼西揍的完成设计作业,自己的创意思想越来越少。这种现况我认为根本原因是缺乏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加强。

(1)教学方式人性化,不要扼杀学生的个性。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设计教育过程的重点。要营造创新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教学方法上多用采用启发、对话、讨论、讲评的方式去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特别是在广告设计学科的高等教育中,教师应当是“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的定位,引导学生专业学习和志向爱好,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专业实践。目前我国的广告设计教育模式主要还是以教师单方面授课,学生个人动手实践的模式居多。我们应探讨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模式。比如以广告项目为中心的方法,学生自组团队,模拟广告公司竞标的流程,或者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课程的尝试。教师把握好大的方向和步骤,并给予不同团队一些建议。在这种模拟现实的互动教学中,学生会更加投入,互相协作并且了解自己哪些方面有所欠缺,为自己深入学习指明了方向。在为企业培养有潜力的人才的同时也给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2)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涵养。我们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技术的素养,还要有人文的涵养。其范围博大而丰富,如中国的哲学思想、古典文学、艺术精神、审美境界、书画篆刻艺术、民间艺术、汉字、园林、建筑、陶瓷、石雕、木刻以及音乐、诗词、戏剧、典故、传说、中药、针灸、武术、围棋、饮食、茶道……这些都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文化资源。为此我们在广告设计教育环节中要积极倡导设计的人文精神,树立先进的现代设计文化理念,注重设计对文化的再创造。在每个设计课题中引导学生感悟此项设计的思想内涵,精准所要传达的信息。在建立清晰准确的设计思想、发现并创造独特视觉语言的前提下大胆尝试,用自己的设计语言去表达人文思想,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在创造中体现设计的人文精神。

第3篇:艺术的人文精神范文

一、缘起――“人文危机”的论战与东西方文明的碰撞

杨振宁博士在北京大学演讲时郑重强调:20世纪比两次世界大战更具震撼力的是中华民族之真正的崛起,而使华夏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原因则有赖于炎黄子孙不屈不挠的韧性。这种韧性正是中华文明传统性人文精神的核心与体现。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危机”大讨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就人性论、人道主义、价值论等问题进行了春秋时代二千五百年后新一轮的百家争鸣,并渐渐地由解构走向重建,人文倾向越发明朗化。

在西方世界中,以基督教为代表的神本文化体系中,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重心,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人本文化的自我体现。人文精神,就是显现人类文化中的人类精神内涵,也是人的本质的体现。

其实,在早于欧洲文艺复兴五百多年前的晚唐时期,我们的先哲就已经发现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自身的贡献远比神的贡献大的多得多,况且神乎其“神”的传说正是人类理想的虚拟。遗憾的是,中国人文传统为礼教文化所束缚,若使之有所突破,非社会变革下的冲击是难以“和平演变”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文倾向”呢?当代学者中不乏将其与哲学、社会科学相提并论,也有将其称为“人文科学”,还有学者将“人文科学”语序稍加变动而为“人文学科”……莫衷一是,令人越发感觉互不搭调。原来这确是一桩无头官司,迄今断无定论。就其广义而言,人文一词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文化就其特性而言,是只能够培养和启发而不能够像知识一样传授的一种意识形态。因此,“人文倾向”最恰当的注解应该是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精神”中的“人”是群体本位的虚点,只有社会角色意识而无个体性的独立,整体文化导向是以牺牲个人、个性、创造性为代价维护社会的和谐,无形中使人在潜意识中铸就了“反社会”的倾向,即消极盲从又一盘散沙,缺乏合作精神。一方面偏重人文文化,另一方面却贬低科学文化,致使传统的人文精神发育不良。一元化的价值取向限定了成熟性的发展,而对现代西方的人文挑战,不战自馁。

现代西方人文精神,包含着由“自然逻辑”―“神性逻辑”― “人性逻辑”的过程。伴随着工商文明,使社会逐步走向民主化、法制化、工业化、都市化、均富化、福利化,社会各阶层流动化、宗教世俗化、教育普及化、知识科学化、信息化等。他们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往往突出个人本位意识,充分尊重个人创造力,使大家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全员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因而人们没有理由怨天尤人――“不是你得不到,而是你没做到”。

二、途径――艺术教育方式改革的几种原则性建议

(一)学生生源方面

就生源问题而言,姑且抛开西方“宽进严出”的教育方式,因为我们的办学条件目前还承受不住这种方式的压力,还须在一段时期内实行择优录取。尽管近年扩招有“扩糟”之嫌,但是总不能“有教无类”。

(二)课程设置方面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于必修课之外,多设选修课,实行学分制,以学分累计成就学业,让学生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况且有的学生在读期间对某一门学科,即便你给他10次补考机会也不一定能真正及格,因为在他的头脑中没有形成那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具有操作性的能力。怎么办?靠加倍的选修相关学科替代并取得足够的学分即告功成。通向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为什么非要一条道跑到黑,一棍子打死一条硬汉呢?

(三)评价方式方面

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实行弹性注册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他们自会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也就自然会端正了。当然,弹性注册仍需有固定的年限,不能搞马拉松,否则谁也吃不消。

(四)教育培养方面

第4篇:艺术的人文精神范文

谢鸿彬俗话说:“水养人,书养心。”是啊,做为一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我深有感触。

清晨,每当我拉开惺松的眼幕,那甘冽的清水就穿透我的喉咙,唤醒了我全身上下慵懒的细胞,这便是起床必饮的第一杯水。

水如书,书似水。洗漱后的阳台晨读,给了我非同一般的享受。

端着早茶,捧着书籍,来到了阳台,坐着摇椅,嗅着淡雅的茉莉花香与浓重的油墨香,沐浴着晨风的轻柔吹拂,体会着日出的圣光之耀。呀,晨读的美好呀!端着水杯,翻着书,品味古典神圣、经久不衰的《巴黎圣母院》;回溯三国时期的剑拔弩张、英雄美人;享受冰心诗集的浓郁而不凡的爱……

“水养人,书养心”清晨的惬意,让我体验到陶渊明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和那世外桃园的安然。

“每人每天八杯水,保持健康好体格”,我认为“每人每天几页书,心灵高尚脱凡俗。”到了午休时间,炎热的骄阳使在床上的我有了困意,饮下一天中的第四杯水,一股读书的强烈欲望涌上心头,令我的心飞向了盛唐时期的馥郁诗坛。

我看到了李白那气势磅礴的著作《行路难》,“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流之回川。”这是何等的壮烈伟岸?“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又是何等的霸气豪情?我饮下了一口浓浓的苦咖啡,我感悟到了诗仙李白那波澜壮阔,汹涌澎湃的内心世界,那种修养,那种情操,使我的内心伴随着一杯水而成熟了。

黑夜来临,北风咆哮,而我,安稳地躺在被窝中,左手捧一杯热牛奶,右手翻着我最最喜爱的英语书。被窝与牛奶的温热,勾起了我读书的欲望,不能自拔。好舒服,温暖的氛围有如佛手拂摸,火炉之热。这安逸的生活让我读懂了:“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需要努力拼搏。”于是,这便鼓动了我发奋读书,学好英语,出人头地!

入睡了,有两样东西仍陪伴着我入眠,一是净水,二是灵书,它们日日夜夜,无时无刻伴随着我的读书历程。不是吗?净水养人身:人的身段有75%是水;灵书育人心:人的知识大多数不都从书中来吗?

第5篇:艺术的人文精神范文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和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的概念

作为精神符号的文化现象,人文精神是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它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某种时态下的社会现象。社会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油画中的人文精神不同程度地展示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精神文化追求。通过艺术展现社会生活,将社会、个人和自然等内容通过油画形式体现出来,这是现实主义油画遵循的原则。现实主义画家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从社会中的某些真实形象和典型场景中提取意境,进行情感、意向和评价等方面的表现。笔者认为,油画作品只要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或表现某一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内涵等,即为现实主义的油画艺术。

二、我国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的人文精神体现

1.中国古典人文精神油画起源于西方,我国的油画家将西方油画和国内文化相融合,进而给这种艺术方式加入了独特的中国特色,经过不断摸索与探求,汲取其精华,使我国现实主义油画艺术逐渐融入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如,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单纯描摹大自然,后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得一些山水画更多地融入了作者对人文精神的认知,这样的山水画给观众带来的是一种值得回味的人文精神。油画传入我国后,中国艺术家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进而通过油画抒发自身情感、表达某种意愿、突出某个主题,这也是中国古典人文精神在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的体现。2.技法与人文精神结合在我国,油画不是将西方技法与我国的现实场景进行单纯叠加,而是经过不断发展,实现了中西方绘画技巧与人文精神的有机交融。国人通过不断学习与创新,使得这门艺术形式与西方油画和以往的中国山水画都存在差异。如,刘海粟将中西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其作品线条简明、颜色厚重,散发出独特的民族气息。创作者在进行油画创作时,将本民族的内容进行融合利用,是时代所需,也是必然的选择。我国的油画艺术不是对西方艺术的单纯模仿,而是融入了国人的心理感悟,是对西方油画的创新。3.人文精神是最终落脚点我国的一些油画作品中凝聚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将人文精神融入油画的最终目的并非单纯地追求丰富的样式和风格,而是为了表达艺术的终极人文关怀。如果一门艺术缺失了文化底蕴,即作品没有精神力量的有效支撑,久而久之,就会形式僵化,最终趋于衰竭。近年来,很多画家将普通民众作为创作对象,这种绘画题材的大众化恰恰说明了画家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艺术家需要深入生活,感受世间的冷暖,这样才能具有正确的社会评判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探寻人文主义的真正内涵。画家结合其多年积累的经验,通过绘画技巧恰当地塑造艺术形象,可以更深刻地表达其对于社会的思考。所以,将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入油画创作是这门艺术的落脚点。

三、现实主义油画创作教学对人文精神的呼唤

第6篇:艺术的人文精神范文

一、公共艺术的本质

公共艺术的核心是“人”。在公共艺术中,人的因素无处不在。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评议者以及公共艺术的精神主题和精神实体都是人,这决定了公共艺术从本质与精神上都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着眼于人性、维护人的利益、注重人的存在、满足人的需要,表达人性的需求,促进人们生命力与创造力不断的发展。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不能单单注重视觉效果,设计不仅仅只是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以人们的切实需求为前提,把人的心理感受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设计作品要为大众所感知、所理解、所服务,创造一个美好的场所。不难发现,公共艺术注重精神作用,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人文关怀精神必然成为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创造的本质要求。

二、公共艺术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一)考虑人的生理特点,充分体现人性化特征

公共艺术设计要贯以人体工程学,关注人的生理特点,通过细节的处理满足人们的需要,使作品能适应人的生理特点,最大化地体现人性化特征。设计师要切实分析现代都市人的感受,深人考虑公共环境中人的欣赏活动及其方式,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需要的环境空间。在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作品,无论是景观小品还是城市雕塑、街头艺术品或公共设施,其目的是供人观赏及使用。因此,在作品的使用方式上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生理特点,在作品的位置、高度的设计上要符合人体尺度的要求,大小及数量也要符合人性化需求,而不仅仅只是让人参观。

(二)注重人的情感空间,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公共艺术把人的情感纳入设计构思中,以艺术的形式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美感,进一步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最终升华为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公共艺术不仅为城市创造了美丽的物质空间,也为城市创造了人性的精神空间。公共艺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主要作用于人的心理,服务于人的需求,在人们困乏之际能迅速地将人引领到另一个高层次的精神领域,引发对美的向往和思考。公共艺术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情感,满足人的心理需要。设计者要把大众的心理感受作为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把握体验对象的心理需要,从而设计出既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又能够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和喜爱的公共艺术品。

(三)关注公共艺术主体的审美趣味

笔者从两个方面阐述公共艺术应关注受众主体审美趣味的内涵。首先,不同的环境中受众有着不同的审美层次和审美趣味,若公共艺术作品要融入公众的审美情感之中,公共艺术创作就应考虑到这一因素。在特定的环境中寻找共性,关照人们的内心活动,才能使作品被社会主体所接纳、喜爱。在社会生活中,许多因素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审美趣味,如风俗文化的异同、地域的变化、职业的不同、性别与年龄的差异等。因此在创作设计初期,应全面考虑到上述因素,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做好设计定位。此外,关注目标公众的审美趣味并不是一味跟从这种趣味,投其所好,而是要以公共艺术作品独特的审美意趣走进公众的生活之中,以自身积极向上的精神层次提高公众的审美层次,以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感化公众并融入公众的审美情感中,唤醒公众对精神世界的需求以及对艺术更高的要求,对公众的兴趣爱好进行引导和升华。

(四)注重场所的营造

公共艺术作品能与公众产生对话,将人带入一种意境,引导公众进入无限的遐想,因此注重公共空间氛围的营造也能体现出人文关怀。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为了营造一个具有特色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公众认同所处环境和文化内涵,以艺术的形式突显场所内涵。公共艺术是在公共场所中传达一种文化讯息,从而进一步反映该地域的特征,激发该地区或场所的生气与活力,起到对特定场所精神和文化性格的具化与升华作用。

三、结语

第7篇:艺术的人文精神范文

一、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又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一台阶,欣赏与体验艺术作品的过程也正是感悟人文精神的过程。具有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等内涵的艺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旨在运用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刻、戏剧、电影、建筑等,以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达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丰富情感的效果。

在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艺术教学还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如《珍藏起红领巾》的一系列艺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与学生一起在《少年先锋队队歌》中再次体验入队时的感受,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充满理想的青少年时代;如感悟《生命之源》时,教师与学生一起感受长江的波澜壮阔,体验中华儿女在母亲河哺育下茁壮成长的历程,并教育学生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遭到破坏的今天,我们同学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艺术文化,我们的艺术教育应以自己的民族艺术文化为基石,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艺术文化。如《唱念做打传神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我到民间去采风》、《秀色江南》、《洋洋八千兵马俑》、《乡谣土韵》等艺术内容的教学活动,艺术教育应随着学生的成长而逐渐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供有价值的精神营养,理解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了解艺术的时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高尚的艺术趣味。

二、以人文意识理解艺术教育

人文意识立足于人的知、情、意、行,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感悟的过程,最终实现人文意识与艺术作品浑然一体。欣赏艺术作品不只是表达一种意念,更是他人体验、感受、情感得到升华的过程,人文意识与艺术教育两方面必须相互渗透,合理地把人文意识融入到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中,把握作者的内在人文意识框架,构建丰富的艺术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在《秋天的节日》中有《千里共婵娟·中秋节》、《秋色如画·重阳节》、《歌唱祖国·国庆节》等内容,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集中体现在了这些节日之中;《春日抒情》这一单元通过对春日的抒情,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家乡》、《东方风情》、《秀色江南》、《夏日情思》等的教学,最终使学生不仅发现了大自然的美,更发现了人类内心的美,进而体会到那种关注人类自身生存状况的悠悠人文意识,通过欣赏、体验、感受的教学形式,把人文意识有机地融入到艺术教育之中。

音乐、美术本身就是人文素质培养的极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更多关注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不靠说教,不靠灌输,把教学内容中那些富有美感,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亮点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感悟美、发现美,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求知态度。如艺术教材中那些优秀的名家名曲,从歌词到乐曲,无不隐含着动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它们所蕴涵的丰富人性情感,深奥的思想以及所负载的人类文明成果,充分显示出鲜明的人文性。用“榜样”的力量来感化学生,是教师采用激励法教学的一种尝试。音乐艺术发展的每一时期都有大量的音乐家值得我们去学习。如贝多芬“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的那种顽强的与病魔做斗争的精神,双耳失聪后依然创作不止,终将古典流派推向巅峰的顽强毅力。因此,有学生在欣赏了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溪边景色》后这样写道:欢快而有活力的乐曲,其中不乏溪水缓缓而流的柔和,宁静的微风轻轻地吹过脸颊,柔柔的阳光洒在身上,呼吸着周围青草的喑喑气息,使人感到小草生命力之顽强。天空中飘着几朵悠悠的云彩,浅浅的、安谧的、静静的、柔和的,似一缕缕清香使你陶醉,又如一丝清风掠过你的心底,泛起层层细浪……伟大的音乐家通过乐曲透出他安闲自适的生活情趣。

三、以人文情怀感悟艺术教育

第8篇:艺术的人文精神范文

美术教育能够发展完善人性,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美术教育应当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表现的多样性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优秀美术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美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基于学生发展――关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目标。下面就谈谈我对人文精神回归美术课堂的看法。

在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进一步强调与强化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里的重要地位,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从美术本位的知识和技能角度理解美术课堂教学,将美术课堂教学当做单纯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应从广泛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美术,并让学生通过对美术的学习,领会人类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人文精神。因此,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人文性质的课程,人文学科关心的是人,单纯的技术教学是缺乏人文意识的。“美术与人”的问题使美术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如何让人文精神回归美术课堂”。

1.确定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的人文精神渗透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新课程之所以称之为“新”,其根本就是将过去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片面强调,变革为“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变单向发展为全面发展,不仅适应时展,还体现美术学科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美术创作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美术与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效果。引导学生从感受作品形象入手,逐步走进作品,美术家只有借助生活事物,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成功的艺术形象,才能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凡是成功的美术家都是用心血和深情创造艺术作品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从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坎坷的人生道路、艰辛的创作过程及时代背景等生动的事实材料中都可感悟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及艺术技巧。

2.在绘画中渗透人文精神

绘画是一门用线条、色彩造型的艺术。但这静止的线条、色彩不仅可以用来表现形象,而且可以表现不同的质感和情感。教师在指导绘画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形式感受力和形式美感,还要引导学生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生命的理解,并且善于捕捉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来的精神、思想倾向。如一位学生画的“我的家庭”,线条杂乱,色块堆积,以灰色调为主,那么很有可能这位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缺乏一种“幸福感”,甚至有“厌家”情绪,教师就要帮助他建立起正确的家庭观,树立起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并鼓励他画一画“理想中的我的家”,以此培养学生开朗活泼的性格和直面人生的精神。

3.结合生活进行美术人文性教学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领域。可以利用美术与各种社会现象的连接点,设计各种美术活动。比如,现在乡村的污染日益严重,因此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人们渴望有充满生机的绿色生活环境,带领学生用考察、调查、收集资料等方法,研究探索人们居住环境的现状,以及理想的居住环境,再组织学生收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各种模型以供展出,让大家评议。

4.结合优秀美术作品体现人文精神

许多优秀的中外美术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包含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代表,是人文性的体现,表达出人类高尚的情感。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从美术本身理解美术,而且应该通过美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理解美术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此外,很多美术作品与人类历史事件、神话、传说、典故等紧密结合,我在引导学生对这些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评价时,除了从艺术角度欣赏,还引导他们深刻体会这些作品背后包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第9篇:艺术的人文精神范文

关键词:视觉文化;当代艺术;图像生态;当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070-01

一、现今中国当代艺术的存在和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统观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不难看出中国当代艺术逐步趋于“图像时代”,当代视觉文化的“图像转向”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以电视机、电影、摄影、互联网、书刊杂志等为代表的大众媒体所制造的各种各样的视觉符号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我们进入了一个图像通货膨胀的“非常时期”,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图像过剩时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数字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存和发展将会达到稳健而有序的地步,图像视觉艺术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因素。

二、图像生态发展的中国当代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思考

图像生态即图像化生存状态,它指的是事物的真实被图像认知所屏蔽,我们以图像的视角理解我们的现实,获得我们的经验,料理我们的生活,图像现实介入了生活现实。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生长在这个高技术性的图像时代,他们熟知的现实是图像,认同的感受是图像,艺术想象的来源还是图像,并将图像逐步置入作品创作当中,展现图像时代的当代景观。

当下的社会,艺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创造总是艺术家个人的思想观念与时代文化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这个时代背景中,比较直接地作用于艺术作品创造的因素又是时代的图像生态,图像化的中国当代艺术正与中国发展时代进步相辅相成,从图像生态角度看艺术变革与发展的特征,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艺术的动态进程,更何况3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处于前所未有的文化开放格局之中。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图像生态的变迁在对中国当代艺术所产生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但是,图像生态变迁具有两面性,它在构筑新的艺术形态的同时,也对艺术创造构成了负面影响。30年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也步入了西方后现代艺术“机器复制图像”的后尘,作品创作中相继出现了普遍的“图式化”、“广告化”、“卡通化”、“装饰性”、“工艺性”等等“伪现代”效果的局面。面对当下多元化的国际环境和通货膨胀的“图像时代”,图像化特征越来越突出的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中国热”,在这一特殊现象面前,艺术家的主体性受到了挑战,艺术失去了最本质的意义,艺术家受图像生态所迷惑,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判断和立场,容易造成今后的艺术创造逐渐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使得作品内涵的单一和乏味。

三、应当树立把握当代人文精神的意识

著名美术批评家王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21世纪不仅是中国人的世纪,而且是所有人的世纪,是大家的世纪。艺术应该关注本土的生存、生态、精神、文化等问题,但艺术是在相互交流中存在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中存在的。差异中的并存与共享,这才是一个大国国民的心态,才不会产生虚妄的民族主义。”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社会场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化进程迅速加快,实利主义之风盛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90年代前期的那场人文精神讨论。正是当代艺术家个性的灵魂的真实呈现中,我们看到了艺术重新进入当代人精神生活的可能性。中国当代艺术家通过对社会权力话语的分析、解构,努力开放个人的自由空间,他们对当代生活的批判性质问,不仅意味着一种人文主义的知识积累和道德确认,而且也是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和东方式的智慧,将艺术的批判转化为一种生存态度和一种文化气质。

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应当树立把握当代人文精神的自觉意识,增强塑造艺术当代精神的责任感。当代艺术的人文精神不是由单纯的艺术作品来体现,而是通过艺术家对自身的思考,最终取决于艺术家的思考深度与精神境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世界各国当代艺术具有平等交流的共同基础,这就是面对多变的社会,寻求当代精神的新的表达,从而使得我们能够敏锐地感觉不可见的精神和历史传统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在独特的个人体验中分享当代艺术的共同经验。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语言风格,在守望传统绘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将超越大众文化意义上的图式化艺术,充分展现出图像艺术的当代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吕澎著.20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