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肠内营养;机械通气;胃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是ICU用于抢救和治疗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肠内营养则是机械通气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其与VAP发生的预防和治疗密切相关。肠内营养传统方法留置胃管的长度是45~55 cm,此长度在胃镜直视下显示的尖端在食管末端或胃喷门处,胃液易反流至口、鼻腔、气管内,增加VAP的发生。目前部分大医院使用一次性液囊空肠管,但价格昂贵,基层医院危重症患者在营养支持方面难以承受。本研究使用普通的胃管[如皋市恒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规格:5.3 mm(F16),总长度110cm]在胃镜下十二指肠置鼻饲管与传统方法留置胃管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时肠道耐受性与VAP发生率的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ICU 100例,接受机械通气在48h以上,无肺部感染,胃残留量
1.2分组 按入住时间的单、双日分A、B组,单日为A组50例为传统法插胃管(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6.2±12.2)岁,其中,严重多发复合伤6例,大面积脑梗塞8例,心肌梗死5例,脑出血10例,颅脑损伤6例,慢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9例,心肺复苏后6例。双日为B组50例为胃镜下十二指肠置胃管(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5.3±11.6)岁,其中,严重颅脑损伤1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12例,多发性严重损伤合并呼吸窘迫征12例,重度有机磷中毒8例,心肺复苏后8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基础病情和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 A、B组均采用的胃管是如皋市恒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规格:5.3 mm(F16),总长度110 cm。
1.3.1置管方法
1.3.1.1对照组(A组) 采用常规经鼻腔置胃管方法,到达胃腔后,用听诊法或吸出胃内容或胸X线确诊。
1.3.1.2观察组(B组) 患者左侧半卧位,躁动者给以咪达唑仑或丙泊酚镇静,胃管经鼻腔到达咽喉部即在胃镜的引导下送达胃腔进至十二指肠降部,退出胃镜到胃腔查看胃管有无打折或盘旋,从胃管注入温开水20 ml,通畅,小心退出胃镜后固定胃管,并做好刻度标识,腹部X线确诊。
1.3.2c内营养方法 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肠内营养方法:
1.3.2.1当日插胃管成功后,即给以鼻饲米汤100~150 ml,让胃粘膜有一保护屏障,并使胃肠道有一适应过程。
1.3.2.2请院营养科会诊,根据患者身高、体重、疾病情况、当日生理需要量进行计算所得每日的热卡而配置,即为该患者的日肠内营养液,4餐/d。
1.3.2.3肠内营养过程中做到 营养液温度38℃~40℃,量150~200 ml,床头抬高30℃~45℃,每个班次必须检查胃管位置,每次鼻饲或注药前后用温开水冲洗胃管。
1.3.3痰标本采集和床边X线胸片检查 分别在插胃管后第3、6、9、12 d进行咽喉部、肺部痰细菌培养,即用无菌吸痰容器采集或利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下采集痰标本。
行床边X线胸、腹片检查,以确定肺部有无感染及胃管末端的位置。
1.4观察指标
1.4.1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第3、6、9、12天内出现胃液反流/呕吐、胃残留量、X线胸片改变和痰培养阳性例数,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
1.4.2诊断标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标准的诊断,参照文献[1]。
1.4.3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及住ICU的时间。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鼻饲肠内营养液出现胃液反流/呕吐、误吸、胃液残留量≥200 ml等不良症状的比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X线胸片、痰培养阳性、VAP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住ICU病房及机械通气时间对比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胃-肺途径[2]被认为是VA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危重症患者在应激情况下,胃多因处于胃动力障碍状态,而出现返流/呕吐、误吸。不过小肠的吸收功能多数情况下仍然存在,而且胃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以小肠最快。幽门后营养可降低肺炎发生率[3],因此,置胃管于十二指肠降部行肠内营养可以降低食物返流/呕吐的发生率,提高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早期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代谢并发症,在肠道黏膜形成保护膜,减少其通透性,防止细菌和内毒素易位。
本研究对两种不同的鼻饲途径进行肠内营养,其结果显示,在胃镜下十二指肠置鼻饲管的方法进行鼻饲的患者发生反流/呕吐、误吸、胃液残留量≥200 ml等不良症状比传统置胃管方法的患者明显减少(P值
由此得出,传统置胃管方法可作为短期的鼻饲途径,对于危重症患者或胃肠道功能衰竭、反流、胃排空延迟则需进行长期的肠内营养的患者,可将鼻饲管置入幽门后进行鼻 饲[5],即可以使用普通的胃管在胃镜引导下置于十二指肠降部进行肠内营养,操作过程生命体征稳定,置管成功率100%,保证肠内营养实施的治疗,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营养途径,有利于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及VAP的发生,进而缩短了住院日,减少患者的费用,对于基础医院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运山,万献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3):335-340.
[2]卜宝英,孙德俊,杨敬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6,1(4):50.
[3]Doig G S,Heighes P T,Simpson F,et al.Early enteral nutrition reduces mortality in trauma patients requiring intensive car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Inju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are of the Injured,2011,42(1):50.
目前,很多学校的高三政治复习都进入攻坚阶段。基础知识的复习、专项题型的训练以及答题的技能技巧,教师对学生的辅导都比较到位。但在限时训练和模拟考试中,许多学生的主观题得分仍然不令人满意,教师反复讲解的知识点还会有学生频频出错的现象。如何提高主观题解题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高三政治教学,认为利用“小专题”复习,可以有效突破主观题的解题瓶颈。
1.寻主题。从近三年的高考题及高考模拟题的主观题设问来看,很多设问都是从主题的角度进行的。
案例一:(2014浙江省第一次五校联考25)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然而法制基础目前依然相对薄弱。强政府弱市场是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产权保护不力、商业贿赂、地方债务风险等诸多问题与过度行政干预有关;我国企业每年所订立的经济合同的履约率仅为60%,每年因为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针对材料中所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此题设问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性、规范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等。在这些知识点的框架下,根据材料的提示,我们可以寻找到有效的知识点并提出相应对策: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改变强政府弱市场的现象,释放市场活力;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通过经济、法律等调控手段纠正政府过度干预的行为;
③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防止企业诚信缺失,规范市场秩序。
高中政治四个必修模块的主观题主题有很多。就《经济生活》而言,常考主题有:消费的知识、分配的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投资理财的知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劳动的知识、就业的知识、维权的知识、价格的知识、企业经营的知识、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等。
2.组标题。如今的主观题设问中,用单元标题、课标题、框标题以及目标题做设问限定范围的题目越来越多。我们来看一道例题:
案例三:(2014浙江卷40)从再生造纸起家的B集团,遵循国家产业导向,把发展战略重心放到污水污泥处理及相关产业上,十年来投入10多亿资金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工艺技术和配套设备,破解了污泥干化处置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实现了华丽转身。如今,B集团不仅经济效益良好,而且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得到社会认可。
(2)运用公司经营与发展知识,简述B集团华丽转身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公司经营与发展”是《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第二目的标题。这个知识点主要包括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公司成功经营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与破产等。结合材料,我们很容易筛选出与这道题有关的知识点——公司成功经营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将材料和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用规范的术语表达出来,一份满意的主观题答案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B集团遵循国家产业导向,把发展战略重心放到污水污泥处理及相关产业上,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产业转型,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当地生态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B集团的华丽转身对其他企业转型升级的启示是:要有正确的经营战略;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又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整理常考的各级标题,就《经济生活》而言,这本书的常考标题为生活与消费、多变的价格、多彩的消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生产劳动与经营、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企业与劳动者、企业的经营、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劳动和就业、投资理财的选择、收入与分配、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财政及其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秩序、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等。
利用“小专题”复习时,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整理知识点是前提,落实到位是关键。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讲授,学生记录。事实上,冲刺阶段的复习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从常考小专题的选择,到相关知识点的整理,甚至到参考答案的组织、展示和讲解都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要充当掌舵手就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合作探究中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答题技能技巧的训练,定能使学生在主观题的解题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责任编辑:罗松涛)
我社现有少量《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年合订本,每份定价120元。如需要请直接与杂志社联系订购。
1 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学习迁移
任何教材的编写都要考虑该门课程的规律、特点和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吸收消化转变而来的,但教材的知识结构并不就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另一方面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的放矢的灵巧处理教材和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的顺利迁移。例如:“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该部分内容的安排并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为它首先指出“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再指出“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最后进行本框题的小结。在教学时,我是这样教授的:先讲“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后讲“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最后进行小结。这样做将原本本末倒置的内容进行灵活处理,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巧妙地避开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难度,进而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原因,有利于突出这个教学重点。
2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学习迁移
在讲授某些新知识的过程中,尽管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往往不能很好地吸收和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以有利于在已有知识与新授知识内容之间架起便捷之桥来降低衔接的难度,以便于及时唤醒、运用那些与新授知识内容相关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逐步启发学生完成学习迁移。例如:在讲述“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时,教材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疑问:①货币是如何产生的?②金银为什么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通过启发学生思维,结论就很容易理解:由于金银在货币产生之前在自然界中就已存在,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是由于金银具有质地均匀、体积小、价值大、便于分割、易于携带等天然的特性,使它们天然具有充当货币材料的优点,所以“货币天然是金银”。这样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以及货币与金银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企业会计;企业统计;适应性
一、市场经济下企业会计、统计的广泛运用
在世界经济格局快速变化的今天,企业对经济信息的监督和管理越来越重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企业必须搜集和掌握大量的市场信息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反映市场经济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会计和统计,缺少了它们提供的信息资料,企业将无从着手。在现代企业经济生活中,企业会计和统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两者密不可分地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两大支柱。现代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直接参与主体,企业又是会计、统计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载体,整个世界的竞争由体能大军转向智能、体能、综合的竞争。这就要求现代企业竞争凭借的是高科技、高质量、高水平管理。现代企业竞争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会计与统计,企业的发展和完善要依赖企业会计与统计。
二、企业会计与统计的相互作用
第一,企业会计与统计存在的差异。会计是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把原始数据按一定程序处理成有用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的程序必须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三步程序。企业会计是核算和监督企业的资金运用、资金来源、企业的成本和费用以及经营所得的财务成果,借以分析得失,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其对象是经营资金流动过程。统计则是通过各种调查方法,并运用指数法、分组法、相关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社会与自然现象的数量关系进行计量、分析。企业统计是以统计的方法收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量方面相关信息,再通过对信息的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做出预测来指导企业以后的生产经营,企业统计数据具有数量性与综合性的特点。
第二,企业会计与统计的相互联系。虽然会计和统计是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但在许多领域,会计和统计相互渗透着运用越来越广泛,两者从不同的角度为企业收集和分析经济活动的资料,为企业提供不同层面的资源信息。在统计领域,统计核算离不开会计,会计方法和手段应用于统计之中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统计学的内容。在会计领域,统计方法作为数量计算和数量分析的技术手段运用于各个会计学科,有很多会计方法都系统地采用了统计方法来处理有关会计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现代企业更注重市场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这就要求会计处理相关事项时要利用更多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技术手段。同时企业会计与统计在核算中有关的资料可以互相转化与换算,把会计与统计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信息共享,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第三,企业会计与统计的协调。随着市场深入、企业竞争的加剧,信息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通过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企业大部分经济信息都来源于会计和统计信息,但在实践工作中,企业会计人员普遍缺乏相关的统计知识,使得有关的财务报表分析没有深度,而企业统计人员同样缺乏相关会计知识,不能把相关的会计资料调整为有用的统计数据,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只有企业会计与统计之间有效的利用与借鉴,加强协作交流,相互协调,优化信息结构,使现代会计体系与科学的统计方法相结合,才能在管理中协同发挥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协调企业会计与统计适应性的思路
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既懂会计又懂统计,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适应新形势的高层次复合型人,这需要全社会关注和培养,同时加强工作中培养锻炼。企业会计、统计的工作人员只有掌握大量资料并开展分析研究,才能为企业提供具有较高价值的预测和分析报告。把会计资料整出来成为可用的统计指标,可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会计通过借鉴统计分析手段,可提高财务分析报告的深度。因此,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有必要对企业会计、统计人员进行互补性的培训,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度,不但避免工作中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益,同时还能提高企业统计和会计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
第二,建立企业会计与统计相适应的新型模式。在世界经济大市场下,企业必须强化内部治理,严格监督,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参与国际交流,发展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和技术交往,这需要加强企业会计与统计系统建设,建立面向市场的企业会计与统计相互适应的新型模式:如建立开放的会计统计市场信息系统;科学的全面的会计统计指标体系;竞争型的人才系统。将会计统计信息由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生成新的有用的信息,为企业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促进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的提高。
第三,加快企业会计、统计信息网络建设,为确保数据质量提供技术支持。信息网络是信息收集、传输、加工和使用的现代化渠道,现代企业中信息就是生产力,信息中的巨大能量能快速地推动社会和企业发展。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利用发达的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完成相互间信息的利用及转化,将会计信息转化为统计语言,统计方法通过软件应用到会计中,对数据及时、迅速、科学地处理,保证了企业会计与统计的相互协调适应,提高了会计与统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颖.企业统计与会计优势互补分析[J].西部财会,2006(4).
2、李素英,李昕轶.论企业会计与统计的关系及其协调[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1(1).
我国现处于社会的整体转型期,市场经济正在全面推进中。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提高,然而大多数人尚未形成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因而出现了一些信仰危机。经济的快速转型与社会文化价值系统重构的滞后性的矛盾是造成价值观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1],而以社会经济为依托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经济素质的培养。
一、我国学生经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力是教育基本的经济功能之一。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就业岗位,离开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现实要求而奢谈教育,其意义是有缺陷的。在教育领域重视和加强经济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经济知识普及教育,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意识和参与市场经济生活的创新精神、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科学培育和合理发展经济方面的工具理性来促成其正确的价值理性的生成,最终实现二者和谐发展,这是我国当代教育无可回避的责任和必须肩负的使命。然而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却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应需求,其主要表现为:
(一)学生经济素质落后、经济意识淡薄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学生的经济素质明显落后于西方,大学生的经济意识与国外大学生相比至少落后3年以上,只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高中生的水平。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超常消费现象,千奇百怪的消费方式闯入了学生们的生活,如:“红色消费”(生日大操大办、考试庆祝)、“灰色消费”(无节制地泡网聊天、打游戏)、“黑色消费”(赌博、吸烟、喝酒、吸毒等)[2]。这些现象的出现暴露了我国学生理财能力的欠缺和经济学知识的严重不足,缺乏正确的消费观,直接导致了许多“大龄婴儿”的出现。现在的学生从小就处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市场经济生活的影响和冲击。但由于我们现在的教育独立性过强,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很少理解和参与真正意义的市场经济活动,致使学生根本没有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念、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的经济意识不断觉醒,但由于法制建设滞后等原因,特别是缺乏对于国民进行必要的市场经济教育,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日渐膨胀,一些人奉行一切向“钱”看,把赚钱作为唯一的奋斗目标。可见,“唯钱论”思想也在校园内日益流行。正确的市场经济观念没有很好地树立起来。
(二)现有的经济教育知识过于宽泛,许多方面亦游离于现实之外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未开设过独立的经济课程,仅有的一点经济知识的教育亦挂靠在其他学科(如社会课、政治课)之下,置于从属地位。小学、初中仅有少量的经济教育内容,在小学三年级的“社会”课中简单介绍了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初二的“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中涉及了一些经济知识,高中阶段的经济教育主要集中在高一的政治课上[3],此外,高中政治课程中亦包含有经济学常识选修模块,然而因为是选修,所以也就变成不修了(简单地把经济知识划入政治课,笔者认为不妥)。时代赋予教育以新的内容,亦对它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们的教育实际却在很多方面脱节于经济现实,教育的社会化责任并没有履行妥当,有些地方甚至在与社会化责任相背离的跑道上奔驰,这一切都为教育亮起了红灯。
(三)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及创业致富的理念和能力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否认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创业教育、致富和理财能力培养以及金钱和消费观念教育等一系列经济素养教育。尽管学生从小生活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但由于我们的教育相对独立和封闭,而且存在着重视知识教育轻视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教育内容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且现有的那一点经济教育实效性差,根本不能满足现实生活需要,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就业择业观念落后,而且,一些毕业生迷恋城市舒适生活,不愿到农村就业,不能做到勤俭节约和合理消费,金钱观念和理财意识不足,鄙视吃苦耐劳、勤劳致富,甚至梦想一夜暴富。所有这些无不说明,我国学生的经济教育严重落后的事实。
二、学生经济教育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轻视经济教育的传统教育认识论根源
传统的教育认识论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塑造人———理想的人、纯粹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完人”。总之,就是要培养塑造出不受社会污染的,纯洁高尚的,甚至祛除了私心杂念、七情六欲的“圣人”和“真人”。在此认识基础上,一方面,把教育看作是一种认识活动,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专心致志地“追求真理”的人,甚至不惜“朝闻道夕死足矣”!把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把知识视为客观、永恒的真理而加以灌输,故此,教育完全可以关起门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研读书本知识。这种专一“求真”的知识教育,必然导致教育实践中注重文本知识的传播,而不是以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另一方面,曲解“德育为首”的思想,把教育仅仅等同于德性教育,“德育为首”变成了“德育唯一”。把教育的价值追求锁定在价值理性的灌输和塑造上,甚至把工具理性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工具理性视为洪水猛兽而加以防范和压制。可见,价值取向上的偏颇导致经济教育长期得不到重视和有效实践。
(二)文化传统对经济知识的轻视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文化传统对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中,强调重义轻利,“君子谈义,小人言利”,很大程度上割裂了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道德压抑着个人需要。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物质追求合理化,且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始的,具有一定的突变性,这直接导致人们在长期封建禁锢下的思想,致使个人主义有泛滥之趋、拜金主义有盛行之势。令人叹惜的是,我国的教育仍片面地固守着这种已有些不合时宜的文化传统,封闭在自己的圈子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鸵鸟精神”坚持到底。同时,与文化传统相承,我国现在还没有给经济教育以正确的“名分”,在某种程度上还未予其“合法”的地位,这在时代面前难免有所缺憾。
(三)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缺失#p#分页标题#e#
一方面,学校自身灵活性低。受内外部人事制度制约,学校不能自主地根据市场需要做出有效反应,及时调整学生的培养方向,实用性强的专业建立不起来,过时的专业又取消不了。学校教育的自足性、封闭性、矛盾性一览无余。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惰性明显,社会责任感不强。很多学校只管培养学生,无心过问社会需要,课程设置过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学校的任务以学生的毕业而告终,对学生能否符合现实需要的关心度不够,致使社会的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直接增加了社会负担和不稳定因素。这一切都使我们不得不对教育进行反思。
三、市场经济时代下学生经济教育的初步探索
我国现处于经济市场化的社会全面转型期,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国际竞争加剧,竞争的关键就是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从而也使我们认识到经济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必然性,否则我国的经济将难以保持长足的发展劲头。因此,教育应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色,只有培养出具备经济素质的现代人,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经济知识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然而这门课我们修的并不及格。为此,我们必须合政府、社会和各级学校之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经济能力。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教育离不开政府的调控
由于我国教育对政府的依赖在短期内不会改变,相关部门可以据此在各级学校系统中推行经济教育。也许有人会担心这会使教育功利化,背离教育的主旨。其实这有点忧之过度,使教育具有一些经济特征不但不会改变教育的方向,而且是对教育的一种充实。只有具有经济成分的教育才算是合乎时代特色的教育。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樊浩老师认为教育对经济的过度趋附,与社会的过度亲和使当代教育迷失了自我,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导致“教育祛魅”[4]。这种担忧是必要的,但同时笔者也在思考我国的教育与经济的“亲密”真的已经过“度”了吗?实际情况是我们的教育表面上看似距离市场经济很近,实则离其相当遥远。马克思认为,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而我们的教育并没能使学生真确理解这项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更没有使学生理解市场经济的真正合理内涵,也没能使学生懂得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应具备的经济素养。一句话,我们的教育并没有使学生具有真正的能力去接受市场经济的挑战,使学生若即若离地徘徊于市场经济之外。教育要回归本真的现实生活世界[5],而非理想化的世界,现实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经济知识教育,而切实可行且有效的途径就是在各级学校中普及经济知识。
1.在中小学开设独立的经济课程。对学生进行经济知识的教育,但切忌大而空的理论知识,我们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企业家或经济学家,故应注重学生实际理财能力、正确消费观念等一般经济知识和经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合理的理财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人生观的形成,使其终生受益,更利于净化某些社会不良风气。
2.给大学生进行经济知识“补课”。大学生马上要步入社会,具备一定的经济知识必将有助于他们务实精神的养成,利于就业,快速适应社会。大学生已无法从头再受经济教育,对他们也许只能“拔苗助长”。当然,拔要拔的合法、适度,否则势必造成不必要的负面效应。近年来,北京等地某些高校假期开设的经济短训班(包括炒股、理财、基金等知识的培训)报名火爆,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时代的需求。大学生经济意识的觉醒,要求教育予以满足,给予正确指导;“全民”炒股的热潮、各式基金的涌现,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经济现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谁又能逃离于经济之外?那么就应该真诚地面对!教育要努力使学生们具有冷静分析这些经济现象的能力,不落后,亦不盲从。
(二)市场经济下的经济教育不能没有学校的支持
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方向性,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组织性等特点。同时,学校也是学生的一个亚文化圈,学生早晚都会离开这里而进入真正的社会文化圈,故学校应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1.增加对现实经济生活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教学内容。我国学生经济意识淡薄、理财能力欠缺、消费观念不成熟,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接受相关知识的实际教育。故此学校在进行经济教育时切忌大而空,应多增加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经济问题的教育,如设置有地方经济特色相关的校本课程,个人、家庭理财方案,股市、基金知识讲解、通货膨胀表现及原因分析等,贴近生活,易引起学生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具备对经济现象做出清楚认识和正确判断的能力。
Zhao Jing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 712000,China)
摘要: 该文通过对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查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economy, this paper want to find the typical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mak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关键词: 体育经济 现状
Key words: sports economy; status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176-01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体育经济不甘落后,2010年体育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过了20%,高于全国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早在2009年,体育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0.5%,展示了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在这些数据的背后,还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索。
1体育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992年国家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把体育经济的相关产业划归为第三产业,随后对体育经济提出了要求:“体育要坚定的走产业化、社会化道路”,国家体育总局也根据当时我国体育经济的一些现实情况,配套制定了一些关于促进体育经济发展的文件与政策。这一系列文件政策,也促使我国体育产业从过去的福利化向产业化加速转型。但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体育经济的认识还不够透彻,比如:很多地方政府,没有想办法把体育产业做大做强,仅仅把体育作为服务其他经济活动的手段,体育成为“搭台子唱戏”的表演者,本身并没有受到很大重视。体育用品制造业在沿海地方发展较快,在全球经济处于快速上升时,体育制造业的出口额年年增长翻新,但当遇到全球经济震荡时,由于企业规模不大,加之大部分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在危机来临时难以抵挡。
1.1 体育产业结构缺陷我国体育经济主要指标的贡献者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其他产业的发展背后都有政府的身影,造成这些企业和行业发展严重受阻。比如:我国职业体育联赛名义上是各行业协会牵头成立联赛机构,但我国体育机构都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行业协会实际上就是体育局政府机构,政企不分,就暴露出很多难以调和的矛盾。体育制造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我国体育制造企业主要进行来料加工或贴牌生产,缺少自己的知识产权和研发能力,加之各个企业恶意竞争,相互压价。比如:我国著名双星运动鞋出口欧美市场的利润只有不到1美元,甚至只有几美分,和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著名运动鞋在我国生产后,其利润率是生产成本的十几倍甚至是数十倍。
1.2 管理与法规不健全我国大多数与育经济相关的行业或企业,缺少制度或法规的保障,即使是有这样的一些规定来进行保障,但也会由于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增长,远远不能保障行业的健康成长。因为缺少相关法规,造成相关体育行业或企业准入门槛过低,轻率的投资后,很多企业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在一些体育服务行业,也容易造成很多的服务或经济纠纷,影响了行业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出台更为细致的一些体育行业和产业法规管理办法,保障体育产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1.3 知识产权稀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特别是我国沿海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样的企业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和相关知识产权,一些大型跨国体育用品公司乘机压价,造成企业利润率很低,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创新和发展自己的知识产权,也建立不起自己的大品牌,即使勉强推出自己的品牌,也难以抵挡国外大品牌的冲击,据统计:耐克、阿迪达斯、美津浓三大品牌占据了我国体育运动鞋高端市场的八成。可见,没有创新,没有知识产权就很难适应市场。
1.4 体育营销专业人员缺乏我国经济发展中还暴露出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不足的弱点,体育专业营销人员严重缺乏。我国当前体育专业营销人员主要是由其他行业培养后,再进入体育经济行业,缺少既懂得经济营销、管理法规又熟知体育相关知识的多专业能力的体育经济管理和营销人员。现有的体育营销管理人员中结构也不尽合理,大部分人员集中在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和一些简单的销售环节上,各个专业人员之间相互独立,缺少相互联系,没有形成一个专业人才的体系。
1.5 没有发挥好全面健身作用出口体育产品对我国体育经济的增长贡献很大,但不能忽视国内的体育用品的需求,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有些国家设置贸易壁垒时,开发国内潜在市场显得尤为重要。无疑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可以挖掘很大的经济市场,而不能只把体育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出口体育用品,或者是国内高端体育消费服务上。
2建议
2.1 调整体育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就要对我国体育行业联赛进行大胆改革,政府要推出联赛管理的相关法规,成立单独的联赛管理公司,让参股企业有更大的积极性,把各种体育联赛做大做强。努力挖掘国内体育经济市场,不能只把制造业作为体育经济发展的重点。
2.2 健全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体育经济法律法规,制定体育经营行业的准入制度,规范各行业的管理,加强政府监督。
2.3 鼓励企业创新目前我国已经是体育产品制造第一大国,但高精尖并不多,自主品牌还很少,要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扩大自主品牌数量。
2.4 培养专业营销人员要培养我国体育经济专业营销人员,利用我国现有的体育资源,把我国一些现有体育品牌、特色体育项目、优势项目进行商业包装,打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品牌。
2.5 围绕全民健身活动增加体育经济增长点把全民健身做为体育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围绕全民健身开发适合我国民众的体育产品,培养更多的体育人口,带动体育消费市场。
3结束语
我国体育经济前景广阔,但还需要不断的调整体育经济产业结构,健全保障体育经济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鼓励企业大胆进行创新,大力培养专业营销人员、围绕全民健身活动增加体育经济增长点等方面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婕.中国体育经济非均衡状态与发展策略[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1):23-25.
[2]陈立基.论体育市场的若干理论问题[J].体育科学2004,(7:34-36).
关键词:现代企业 加强 成本管理
一、目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而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提高效益。许多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产量越高,单位产品成本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也就越高,这种做法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主要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手段等方面在认识上存在差异。传统成本管理主要通过压缩开支,扩大规模等方式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通过转移成本来实现成本管理,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如在今天日趋公开的市场环境下,过分的成本转移将使企业失去良好的合作伙伴;有些企业领导缺乏企业成本管理的相关知识,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只注重生产业务水平的提高,没有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在市场经济中对企业的全面驾驭能力还有待提升,还存在计划经济时期的那种观念,只管干活盈亏都由国家承担,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如果企业领导不懂成本管理就是不懂经营,无法履行领导职责,影响企业的发展。另外,传统观念影响了成本管理职能的发挥,传统工业时期,企业主要靠机器设备、资金、原材料等有形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现代企业更多的是运用无形资产,及先进的企业管理工具,很多企业还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2.成本管理基础薄弱。首先,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是综合的经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知识全面,能运用各种手段参与企业管理。有些财务人员素质达不到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还只是一种被动的管理,还有些财务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现代的微机网络管理知识,工作中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对问题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在企业管理中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其次,企业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各项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还不准确,在原材料、物资采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质量及浪费问题,是只重视生产过程成本管理,忽视供应、销售过程成本管理。
3.成本管理手段方式单一,不适用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长期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的,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这种成本降低是治标不治本,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状态,局限于企业内部,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使企业缺乏发展和创新的能力,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只注重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进到获利,其成本决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发生,与此相适应, 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有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环境成本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在管理领域上,只限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没有拓展到技术领域或流通领域;在管理体系上,偏重于事后管理,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
二、加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1.增强成本观念,实行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现代企业目标作为指导思想,要认识到成本优势的取得绝对不限于成本本身,应从整体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要及时、全面地向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员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让全体职工都参与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不再是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意识要从企业领导注视做起,领导重视才能增加人力资源投资,不断改善成本管理的硬件环境。现代企业面对的是市场经济,企业的经营目的是增值,成本管理不只是节约更重要的是高效利用资金,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如何利用各种金融投资在市场中寻求盈利的机会,领导者不但要会管人、懂生产,更要有抓住市场机遇,充分利用一切融资渠道发展企业,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重视成本管理,同时也要掌握成本管理的相关知识。经济的全球化也给企业成本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想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懂得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工具,生产队式的管理和家族式的管理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只有企业成本管理充分参与的企业管理才是先进的管理理念。
2.加强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把成本管理纳入企业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做好各工种、工序的衔接,让成本管理制度贯穿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合理制定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物资费用的定额;严格健全计量、检验和物资收发领退制度;健全产品、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消耗、工时考勤和设备使用等原始记录;建立企业内部的结算价格体系,对内部各部门使用的材料、产品和相互提供的劳务等都按合理的计划价格结算。要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如制定严格的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等。完善成本管理的经济责任制落实;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一个有经营、财会、供应、销售、生产、技术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成本管理小组;各相关部门也要配备兼职人员,开展如统计、考勤、质检、保管、核算、分析等工作。进行工作流程的整合,减少不必要的分工。企业在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确定企业的目标和任务后,应合理组织生产要素,撤销与此不相关的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层次,使其在达到必要的环节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停滞,保证必要环节运作的畅通和有效。要不断对成本管理人员经常进行专业培训、知识更新再教育,借以提高成本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完善成本管理的经济责任制。
3.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1)采用现代的成本管理方法和计算机管理。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是被动地计划、记账、算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应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会涉及到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运用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随着企业经营活动多元化和经营管理的复杂化,对信息处理的准确性、时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成本管理的优越性也显而易见。(2)要抓好企业成本管理几个环节的工作。事前要抓好成本预测、决策和成本计划工作;事中要抓好成本控制和核算工作;事后要抓好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3)抓好降低产品成本的重点工作,如对主要原材料、物资采购实行比价采购制度,以降低采购成本;(4)提高资金运作水平。首先,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其次,要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加强资金调度与使用,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第三,要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降低应付款比例,加速货款回笼;降低存货比例,加强存货管理。通过以上措施减少资金占用,优化资金结构,合理分配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降低筹资成本。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管理与创新;变迁管理
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传统管理学和会计学的集合,但更多偏重于会计学的内容。简而言之,管理会计是运用管理学知识进行会计核算,以及运用会计学知识进行管理的一门学科。从管理会计自身的特点可以看出,它相比较传统的管理学和会计学,兼具二者的优势。运用好管理会计,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更加科学的管理,从而增大企业的经济利益。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内部管理尤其注重,尤其是财务方面的管理。此时,管理会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就凸显无疑。一个企业如果能够有效运用好管理会计,无疑能够为企业良性发展的巨大助力。虽然企业已经开始运用管理会计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但面对日渐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管理会计在具体运用中也开始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因此,探求其创新之路,以便于其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发展,是我们当前不可避免,同时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企业会计变迁和变迁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会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传统会计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开始和管理相结合,进而形成管理会计。对管理会计的分析,应当从企业会计的变迁和变迁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先从企业的会计变迁来看。产生会计变迁的原因是因为会计在发展过程中因自身的弊端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的发展迫切的需要引进新的会计管理方式方法。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提高会计管理能力和质量,实现继续高效发挥会计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因当对传统的会计制度进行一定的完善和适应性改进。会计变迁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制度与组织之间的交互作用引起的会计变迁;二是制度内部之间的作用而产生的会计变迁。再从企业的会计变迁管理来看。企业的会计变迁管理是以会计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而形成的管理制度,是研究会计在变迁过程中如何进行管理的一门专门学科。研究会计的变迁管理,可以从企业内部的结构性入手,也可以依据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以“成本/收益”为导向进行分析研究。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在变迁过程中的管理并不会随意产生变化。对其进行更好更科学的管理,可以利用调整管理规则的方式来进行。第一,对传统的生产方式,可以利用市场经济的具体需求,依据一定的经济学规则和网络新科技,来对管理规则进行一定程度内的调整。第二,还要因地制宜,依据各地不同的区域特征以及不同企业自身的特点,努力找出一种与本土化的特点结合作为密切的管理会计方法。除此之外,还应当通过以制度的改革来推动管理会计的变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科技的发展,网络科技力量应当与之更好的展开结合。因此,在企业的会计变迁过程中,应当注重新科学技术的力量,善于运用并发挥新科技手段在其中的巨大推动力,努力以新科技为突破口取得创新。通过信息控制的改革创新来进行更加科学的企业会计变迁管理,以更加好的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管理会计创新体制研究
1.建立完善会计管理系统
会计管理系统对企业的发展及取得最大化利益至关重要,因此,应当全面建立完善会计管理系统。多利用先进设备和科技水平,在现有会计管理的基础上,将传统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相应的人才管理系统,以最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需求。同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当注意人才的培养,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尤其是管理会计人才。
2.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相应制度都没有建立起来,也没有形成真正具有高效动能的系统。而反观国外的管理会计,已经发展至相对成熟。因此,应当在实践中,多借鉴国外先进的有效经验,从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制度规范两方面进行完善。
3.建立完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
在任何一个科学的机制中,人才的作用都不可忽视。建立完善管理会计制度,就应当加大对这类人才的重点培养和投入,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想要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长期的人才供给应当是极为必要的。因此,加强相应专业人才的培训,对于企业管理会计的创新极为重要。
4.深入信息化进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中使用信息化的管理会计系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企业管理会计系统通常包括会计核算系统记忆管理会计子系统两个方面。利用这种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企业可以对会计信息进行更为高效的储存、整合、传输和处理等,以提高企业的最终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传统的会计学和管理学都已经不能单独满足企业现今发展的需要,二者的融合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新的必然选择。单在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中,也应当结合更多的环境因素,依据企业的自身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服务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谢鹏.研究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与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6(29):134.
[2]杨崇山.浅谈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与创新途径[J].财会学习,2016(15):129.
构建知识体系的好处
有利于避免思维混乱、知识混淆 比如:《政治生活》第四单元“走进国际社会”,与《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容易混淆;《政治生活》中,关于我国政府的知识,与《经济生活》政府的相关知识点等,都容易混淆。
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主观题的能力例题:“电视剧《大国工匠》的故事告诉我们,具备工匠精神――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勇于革新,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结合工匠精神,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我国弘扬和坚守工匠精神的社会价值。”看到这个问题,学生有大海捞针无从下手的感觉,但找准知识范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体系,带着体系理论点,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①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品质,更好地满足需求,实现全面小康。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企业创造品牌,改善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②弘扬勇于革新的工匠精神,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冲经济转速放缓,实现经济提质增效。③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开放型水平。
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主体串联法 即以不同的主w(国家、企业、政府、党、公民、民族、国际社会等)为界限来整理、归纳知识。首先是找准主体,如《经济生活》涉及的主体有国家(政府)、企业(公司)、个人;其次是要吃透主体内容,从《经济生活》的四个单元分别找出它们相关联的知识点;最后进行整理归纳。
以国家(政府)为例。从国家发展战略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国家制度上看: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等。从政策上看: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引导消费,促进生产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综合利用财政、货币政策,打好“组合拳”,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坚持对外开放,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手段上看:把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与科学宏观调控相结合,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行政等手段,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以企业(公司)为例。从企业经营策略看:企业制订正确的经营策略;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通过兼并、强强联合形成企业的规模效益。从与劳动者关系看: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并自觉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企业要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商品。企业要自觉遵守市场的交易规则,并学会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的机遇。从科学发展看:企业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从对外开放角度看:企业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坚持多元化的市场发展方向;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和自主品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风险意识与规则意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优化出口结构,以质取胜。
以个人(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为例。从消费者角度看: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正确的金钱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要遵守市场规则和交易规则,做诚信市场交易者,要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从劳动者的角度看:要提高职业技能和素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光荣的劳动者;要有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维护劳动责合法权益。从投资者角度看:要强化风险意识,学会多元化的投资理财,做明智的投资者;自觉纳税,做守法的纳税人。
以单元为单位串联法 以单元为单位串联法,要求我们能有效运用课本目录,形成知识框架体系。例如:《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师可以利用几级知识体系展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该单元题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面包括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三框。在记牢这些目录后,我们就能很轻松地界定这个知识范围中所包含的知识考点:第一框主要包含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和科学的宏观调控;第二框包含科学发展观的意义、要求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三框包含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影响和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