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的实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
在面对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挑战时,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进行科技战略创新,促进技术进步,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来实现的,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则是制度创新。
一、科技创新是新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总趋势来看,高新技术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国际经济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知识与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科技创新已成为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的基础内容。
1.科技创新代表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日趋紧密结合,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思想和行为方式,以科技的发展带动经济的繁荣和企业的振兴正在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轴心。
2.科技创新是企业创建国际化大公司的必然要求。国际大企业大多在使用先进科技和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上具有优势。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加快,今后的世界商战将更加直接地表现在先进科技的开发和应用上,体现在科技创新的力度和实效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积极引进国外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同一些世界著名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不足是主要表现。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企之路,在科技创新上有大作为,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
3.科技创新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加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手段。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对于企业来说,能否把新的科技成果与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结合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也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市场经济将一改过去那种资源、资本总量和增量决定模式,更加强调创新的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但是,为什么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能够得到迅速发展以及大规模应用,而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则不能?在同一国家里,为什么一些企业科技创新如火如荼并成果显著,而在另一些企业里则不能?这促使我们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因素,即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二、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紧密联系
1.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schumter)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将“创新”概念引入经济学。他的概括揭示了创新所包含的两种类型:科技创新和制度(组织)创新。对于这两者的关系,经济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阿里斯坚持“技术决定论”。他认为,制度对科技创新只有阻碍作用,资本主义制度对科技创新不具有任何积极的作用。而拉坦认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虽然互相影响,但一方不能决定另一方,二者是互不决定的,即主张“互不决定论”。美国新史学派代表人物道格拉斯・C・诺思认为,是制度创新决定科技创新,即“制度决定论”。他指出,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科技创新不过是制度创新的结果或者说派生物。正是由于制度的创新,才有了科技的创新、教育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从而才会有经济的增长。
实际上,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是一个交互决定的动态演进过程。动态的科技进步是制度得以变革的首要力量,制度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得以变迁;而创新后的制度又反过来给科技进步以决定性的推动,促使其飞速向前发展。
2.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为经济主体实现科技创新提供有效激励,使经济主体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其次,为科技创新提供约束,为经济主体在科技创新中实现合作创造条件。再次,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等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最后,可以协调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减少由于不协调而带来的成本费用,使科学技术产业化,并促进经济发展。
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现存的制度成为科技创新的阻碍或不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时,制度创新便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了。良好的制度安排通过减少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外部性,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减弱不确定性来增加创新者的预期收益,鼓励创新活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制度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生产力中内在的自发力量的推动。
例如专利制度,它能保护发明人对新成果在一定时期内的排他独占权,持续地激发人们进行发明创造的热情。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研究认为,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的药品不能被研究出来,65%不能被利用;化学发明有38%不会被研究出来,有30%不会被利用。可以这样说,没有制度的保护和支持,就没有今天如此高的科技水平。
目前,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要求我国必须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必须进行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第九届北京科博会“2006中国经济高峰会”上指出,国际经验和中国已有的经验表明,仅仅有科技创新而没有体制、组织和政策的创新,科技创新很难推进,甚至是寸步难行。
三、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几个途径
1.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首先,要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机制。这里,明确政府和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关系十分重要。要区分政府和企业的职责与分工,政府应引导企业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并完善宏观科技创新体系的激励机制的建设,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在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的同时,还要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从而保证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其次,处理好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企业之间的关系。第一,在科研上,国家科研机构必须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而大学更适宜于从事自由的科学前沿探索 ,促进以学科深入为主的科学发展。第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投入与行为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在技术创新领域不发挥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应与社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走社会化之路,实现规模产业化。
最后,应该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以促进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与引领作用,发挥大学的基础作用和生力军作用,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其中关键的是要鼓励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中介服务系统。三是政府应给予政策引导、服务与支持,形成全社会崇尚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2.建立并不断完善创新型企业科研机构管理模式。在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同时,还应加大力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科研机构管理机制,并根据实际中的具体发展状况不断将其同步完善。第一,应加大对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对提高国家竞争力有直接影响的重大项目,加大支持由科学家自由选题的探索性研究;第二,建立起与原始性创新相适应的评价制度。鼓励具有原始性创新、风险大的研究项目,高度关注创新性强的小项目、边缘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邀请国外专家参加重大、重点项目的全程评估,减少和简化评估程序,完善评估活动的监督体系等等;第三,建立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激励机制。鼓励技术开发更多地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和取得相应的回报;第四,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大力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对有思考能力和独立创新精神的人物和青年人才积极给予支持,加大力度引进在国际科学前沿作出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的顶尖人才。
3.重视企业技术中心的制度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中心与研究院,是开展自主创新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技术中心与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水平。技术中心的定位不应局限在为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技术供给,而是面向企业3年~5年,甚至更长远的技术创新,从而支持企业的发展从满足市场的需求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的转化。技术潮流和科学进展的预见、开展技术集成和融合、研制新兴技术,甚至部分基础研究,应该是企业技术中心的新任务。
同时,企业还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是一个充满试错的过程,为了加快这一进程,企业必须动态地确认自己的领先供应商及领先顾客,并永不间断地与之建立战略性的、真诚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加强交流与合作。一个富有成效的创新型企业,除了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占尽优势外,也要拥有极强的社会资本,这包括建立与各类科研、教学部门,产业界,政府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广泛而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任冬梅:关于增强国有大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山西焦煤科技,2004年第7期
[2]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尚林林泉: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系――从四次技术革命中得到的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01期
一、科技金融运行机制存有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科技金融工作取得了不小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之间还未充分有效对接,大量科技成果未得到有效转化。二是创业风险投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力度不足。创业风险投资总体规模小,投资早期创新型项目少。三是受考评机制等因素制约,目前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大项目、大企业提供贷款,对科技企业信贷规模较小,支持力度不够。四是科技金融服务支撑体系不健全。科技金融融合还处于探索试验阶段,没有统一协调机构,缺乏运行联动机制和综合服务平台。
二、科技金融的创新
(一)进一步厘清科技金融工作思路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体现在资金链不稳定上,还与其自身的运营水平、风险抵押能力密切相关,较低运营水平和风险抵抗能力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向,降低企业融资的可能性。所以说,我们应厘清科技金融的工作思路,跳出金融工作的低级、低效形式,除了要在资金上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必要的帮助外,还应坚持市场导向,鼓励企业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风险抵抗能力,从优化整体运营模式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对金融服务体系进行优化,确保其多样性、多层次,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要,注重金融目标的选定,加强对企业的引导,鼓励政府资金、民间资金参与到社会化融资中。要创新科技企业、信贷融资产品服务以及对接模式,努力打造优势互补、创新组合、善于突破、勇于实践的科技金融工作机制,助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
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是苏州高新区首家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是苏高新创投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作为国有担保机构,2014年公司科技型企业在保余额达到7亿元,在保客户70家,科技担保业务占比接近总额的30%,涉及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器械等多个新兴产业与行业,为促进区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进一步丰富了融资服务体系的层级。
(二)明确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
鉴于我国目前经济尚处转型发展时期,财力有限,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科技发展的发展要明确,要多支持国家或地方重点科技项目,多支持市场转化率高的科技项目,多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科技项目,重点支持合芜蚌改革试验区加快创新研发和产业化进程;积极支持海内外科技人才兴办企业创业,培育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领先、高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推动其不断发展壮大。比如,设立专项的科技银行,科技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银行,服务对象是不能取得一般商业银行贷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类企业缺失有形资产抵押物,导致业务风险性相对较高。从国内外经验来看,要保证银行的可持续经营,还需要银行进一步探索。比如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特征创新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特别是针对初创型企业、小企业的资产结构特点,开展股权、知识产权、订单合同、库存等资产的银行信贷业务,充分整合多种金融实体优势资源,实现银行资金与保险、创业风险投资、信托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集成创新。像金华银行科技支行推出“存货质押”这类新产品就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三)构建多层次股权融资服务体系
以政府引导基金为重点,吸收民间资本,构建多层次股权融资服务体系,注重对科技新企业的金融服务,创造多样的金融与科技融合方式。整合省级科技创新财政性投资资金,组建省高新产业投资基金,并逐步扩大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区)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强对基金的管理,形成以市或县为单位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发挥省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注入政府资本来提升投资者信息,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领域。组建混合所有制专项基金,发挥引导基金的引导放大作用,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和风险补助等方式,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鼓励创业风险投资,必要的情况下可进行财政倾斜,加大对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企业的投资力度,引导民间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
比如,2015年3月辽宁(本溪)为做大做强本溪集群生物医药企业,辽宁省科技厅与本溪市政府联合设立本溪生物医药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由本溪市政府成立的本溪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中心负责管理。该基金重点用于参股以社会资金为主的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公司,同时积极引入域外资本参与设立创投基金,重点解决本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渠道少、融资额度低等相关问题,加快形成上下联动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体系。
(四)构建多层次债权融资服务体系
以政策性担保贷款为核心,扩展贷款的渠道,简化中间的审批流程,构建多层次债权融资服务体系,为科技型型中小企业的贷款开通绿色通道。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担保风险池资金,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创新信用增进机制。探索财政贴息扶持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与国有商业银行开展“统借统还”的贷款业务,与普通的大型盛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与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小额的信用贷款,以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融资需要的科技型企业的需求[3]。出台符合企业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的信贷管理制度,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简化信贷审批手续和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评分制度。
(五)构建多层次上市融资服务体系
构建多层次上市融资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新三板”和创业板进行资本融资创造条件。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改制产生税费问题,建议在现有费用补助基础上,研究制定和落实按规定减免或延后缴纳拟上市科技型企业在改制重组过程中办理资产置换、剥离、收购、财产登记过户涉及的交易税费和其他费用的政策,并建立企业改制上市服务协作机制,寻找科技与金融融合的突破口,以方便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区域性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拓展融资渠道。
关键词: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创新
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是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在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受苏联范式的影响,恪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教条,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忽视政治经济学的建设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的时代变迁,新经济的出现,“使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成为经济活动的新模式,网络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作方式”,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使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新时期和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在坚持理论指导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变迁,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
一、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政治经济学必须发展,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科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它能够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能够不断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才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需要立足于新经济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使政治经济学能够与时俱进,增强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追求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因此,在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实现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要研究市场经济问题,但在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政治经济学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而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既要研究生产关系,又要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重视经济运行分析。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以经济学为主体,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借鉴西方经济学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生产方式”,实现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互补,提高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生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
(二)处理好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讲,在理论的号召和指导下,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改革的目的,形成“改革共识”,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尽管30年来,中国改革的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国的改革理论仍处于滞后状态。为促进改革理论的发展,应在对实际应用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把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与改革理论的创新结合起来。一是提升改革理论研究水平,不断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改革理论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人们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性。二是处理好改革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善于从改革的实践中及时地总结、提升改革理论;另一方面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验证和修正理论。
(三)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从当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来看,定量分析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定性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失去了思想性。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要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创新。
(四)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因此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形成新的分析范式,而在理论创新中需要吸收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其次,要处理好与经济史学的关系,从经济学说史中吸取养分,继承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先进成分。同时从经济史的演化过程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特别是要从中国改革30年的历史事实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以推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最后,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的关系,通过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目前经济学的学科划分太细,肢解了整体性,在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关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分支学科的紧密联系。
一、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这些年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与创新中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课程内容仍然存在重知识介绍轻实践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兴趣不浓等现象。究其原因,与课程改革与创新不深入有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脱节。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难以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首先,课程目标定位模糊,缺乏功能导向。由于前几年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模糊不清,导致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在学生知识掌握量和技能训练度上,没有形成明确和具体的目标定位,对高职学生学习完成课程后应该获得的岗位核心能力缺乏功能引导。其次,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脱节。由于课程内容编制并没有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学生毕业缺乏核心就业能力。高职院校教师是编制课程内容的主体,依然存在重理论和学科化倾向等现象,忽视课程内容与就业核心岗位能力的联系。第三,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模式简单、教学策略缺乏设计,课堂教学存在教师围绕教材机械备课,按照教材内容播放课件,缺乏讨论、实物展示和制作等现象。最后,课程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过程评价,评价内容以知识掌握程度为主,缺乏对技术技能操作和知识运用的评价,导致高职毕业生缺乏核心岗位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课程建设缺乏高职教育特色。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突出其类型特色,即职教性。高职院校与企业、学生学习与企业工作实践存在紧密的联系,这种本质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的“跨界”特质,也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具有自身的类型特色。高职教育课程应该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有其独特的课程结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融合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关键。面对高职教育课程的类型特色,高职教育需要寻找到课程中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的联结点,通常的做法是以能力为重,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并编写适用于实践导向的“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教材。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数是“校门到校门”的背景,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经验,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大多数是流于形式,或以带学生赴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为主,高职教育课程开发又缺乏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等原因,导致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不够深入,高职教育课程与企业生产联系不够紧密,课程缺乏类型特色。由于高职课程内容自觉或不自觉地按学科本位确定,从而造成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脱离实际,掌握的技能又过于简单化,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受企业欢迎。高职课程缺乏类型特色还体现在教材建设上,具体表现为高职教育教材不适用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数专业课程使用的教材,都在不同程度上留有删减或压缩本科教材的痕迹,即使有些高职院校组织教师开发一些校本教材,但由于缺乏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的开发,教材内容并没有与本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相匹配,甚至部分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专业技术的升级换代,学生毕业后用不上专业课程知识。教材内容仍然没能统筹好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关系,很难开展高职教育倡导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3.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紧密性不强。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政策在不同层面上要求中职与高职课程内容实现较好的衔接,但实际上中高职课程存在衔接不当的问题。突出表现为:高职院校课程没有体现高职与中职的层次性差异,中职和高职缺乏课程目标定位衔接,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共同开发课程、协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等合作机制。以中高职“3+2”衔接模式为例,中职学校忽视与之合作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的要求,独自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导致中高职课程设置重复。以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在调研中发现,中职阶段专业课程学习的Au-toCAD应用、数控加工、数控机床维护常识、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数控自动编程技术等课程与高职阶段学习的相关课程,存在明显重复,并且课程内容重复率高达60%以上,其他专业存在类似情况。这些问题造成高职院校课程存在重复学习、技能训练倒挂等现象,导致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学习后,学习热情低落,学习动力不足。以上存在的问题最终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低、离职率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二、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并非仅仅强调技术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忽视理论知识学习,而是要求实践和理论之间能真正实现融合。在课程目标维度上,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目标是促进学生技术技能的实践能力发展,让学生“会做”、“能做”,能正确地完成相关职业岗位工作中的任务。在课程内容维度上,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以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组织课程内容,主张以技术理论知识为主,技术理论知识的选择以“满足技术理解”为度。在课程实施维度上,把工作实践过程设计成学习过程,这是实践导向高职教育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在工作实践情境中展开学习过程,即开展实践性学习。在课程评价上,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以反映职业能力为重,提倡真实性评价,强调从多种情境中收集学生学习信息进行评价,评价的作用更在于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与反思的机会[1]。在我国倡导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以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必要性。
1.由高职教育特色发展决定。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能作为一种类型存在,正是由于它具有其他教育类型所不可替代的特质。其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联系密切,从本质上说,高职教育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其持续健康发展植根于它对区域经济社会的适应、促进和引领,其历史使命在于通过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其二,学生可以看作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客户,通过高职教育的系统学习,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技术技能,在产业链中某一个核心岗位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就业能力。从这点来分析,高职毕业生理应在社会人才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并没有表现出不可替代性,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新生报到率低、报到后退学率高等现象,高职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工资低、专业对口率低和离职率高等问题,根源在于高职教育特色发展不明显,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达不到不可替代性。高职教育为区域产业培养不可替代性人才的核心在于课程开发,但当前高职教育课程的类型特色不明显,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其“职教性”特色体现不明显,相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其“高等性”的层次特征又体现不足。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以实践为导向,立足于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遵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的原则,开发能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以及开展体现能力为重的课程建设,才能体现高职特色。因此,开展实践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创新是高职教育特色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高职教育不可替代性人才的基本策略。
2.由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基本方向,规定了人才培养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有鲜明的导向价值。科学定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的重要措施。2012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掌握的知识可俗称为技术知识,指应用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要的知识,包括理解技术应用过程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控制过程的技术实践知识,技术技能人才既要让学生获得应用性方面的知识,又要获得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开发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高职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这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技术技能人才不仅包括完成工作任务的动作技能,还包括解决工作任务的实践能力,是否掌握技术实践能力是评价技术技能人才的基本标准。正是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普通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存在差异,使得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和创新显得极其必要,可以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职院校开展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创新的现实依据。
3.由高职院校生源特征决定。在高校扩招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得到大规模的发展,但其招收学生的入学成绩并不容乐观。高职院校作为最后一个批次录取的生源,大多数学生知识掌握能力较弱。例如,山西省2014年普通专科(高职)院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文史类和理工类均为160分(总分为750分),而文史类第一批为526分、第二批为478分,理工类第一批为534分、第二批为462分;即便是东部沿海省份招收学生的入学成绩也是如此,浙江省2014年高考第三批(高职、专科)控制分数线:文科292分、理工类288分,而文科第一批为621分、第二批为485分,理科第一批为597分、第二批为420分。高职院校录取分数低,表明这些学生不太善于接受知识教育,这一现状或许从小学和初中就已经表现出来,他们被教师和家长贴上差生的标签。但是,这些学生的考分并不能说明他们不具备接受职业教育的能力,从众多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得的优异成绩看,他们是愿意接受实践类课程学习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必须适应学生,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所以高职院校必须改革仅适应于知识传授的课程,大力推行适应于能力为重的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多元化,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职业高中的毕业生[3]。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更是千差万别。在高职院校的课堂中,“三个三分之一”现象比较明显,即三分之一的学生有学习热情,他们渴望认真学习;三分之一学生毫无学习热情,课堂上并没有学习状态;另外三分之一学生则处于中间状态,徘徊在既想学习又不想学习之间。所以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不适应于当前高职教学的需要。针对高职院校生源的具体情况,高职院校很有必要实施因材施教,构建与之相适应、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分层次教学的课程体系。
三、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首先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系统设计课程体系,既要体现“高等性”,服务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又要突出“职业性”,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形成体现层次特征和类型特色的高职课程新体系。
1.构建体现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高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理念和内涵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其区别在于普通高等教育按照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体系,即“学科———知识———课程”;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重的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即“岗位———能力———课程”。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要求突出“职教性”,培养学生就业核心能力,其中专业入门课程要求“会”,专业核心课程要求“精”,专业提升课程要求“懂”[4]。在构建体现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要组织职教专家、专任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等,从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出发,对产业链中职业岗位进行差异化分析,明确适合于高职学生工作的核心岗位,并根据核心岗位分析其核心能力,再由核心能力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包括4~6门专业课程,300至500个学时。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做精做强,体现出不可替代性,避免开设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就业的岗位的简单技能的训练课程。例如: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岗位为高星级酒店基层管理员(领班)、前台高级服务员;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岗位为机械产品结构设计(测绘)、品质管理(检测);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核心岗位为室内装饰设计、施工管理员等。确定核心岗位后,再分析核心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围绕核心能力系统设计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例如:酒店管理专业高星级酒店前台高级服务员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经过分析后确定为语言交际能力、推销应变能力、公关组织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等,因此需要开设的相应专业核心课程为中英文函电、酒店英语、中英文语言交流、前厅运行与管理、前厅服务技能等。可以说,分析职业岗位核心能力是系统设计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
2.开发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为专业服务相结合的通识课程。高职教育要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整个课程体系要体现“高等性”,通识课程的开设要体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为专业服务相结合,公共选修课程要为提高学生人文、艺术修养和科技素质服务。通识课程的设置不是针对某个职业岗位,而是培养学生职业的通用能力以及个人发展的竞争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开设通识课程的目的,一方面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服务,另一方面为更好地学习专业服务。以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为例,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分为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基础模块的内容为提升职业素质服务,开设office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内容。并以生为本,对不同生源、不同地域的学生,入学后进行摸底考核,实现优则免修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的内容为学习专业所需要的专业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例如鞋服类专业侧重于flas和3Dmax舞台效果制作,会计和金融专业侧重于五笔输入法和专业文档编排等。
3.构建适应三层次实践教学需要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特色所在,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系统设计三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内容;三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三个实践教学层次,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技能。
(1)通过第一层次的“学中做”,完成技术知识的获得和单一技能的训练。根据高职院校生源的实际情况,学生不适应于长时间接受知识传授。即以“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适合于高职学生的学习。高职院校“学中做”是指将专业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点,通过教学设计,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合起来组织教学,采用边学边做的教学模式来完成。各专业课程的单一技能的训练最好安排在校内完成,不同专业课程有不同形式的“学中做”教学模式。例如测绘课程,可以让学生一边用量具测量,一边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图板上绘出相关图样并标注,教师穿插讲解制图标注中涉及的各种公差知识;经管类的课程,学生一边学习知识,一边要动脑、动口,在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下完成“学中做”。
(2)通过第二层次的“做中学”,完成综合项目训练。综合项目指每一门专业课程结束前,要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实训项目,该项目要把该门课程的技能点、知识点串联起来,即“连点成线”,通常教师要把企业的真实项目经过教学化改造以后,设计成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去练习。通过“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综合项目训练的过程中,既巩固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电子商务专业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师选择一个真实运营中的花卉市场网络营销项目,经过教学改造,设计成九大任务,该综合项目覆盖了该门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和技能点,学生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3)通过第三层次的“探中学”,独立完成毕业设计。高职院校在教学育人中的一项重要创新活动,就是教师以应用型课题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应用型课题一般来自企业的真实研发项目,学生在教师的专业工作室或研发平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应用型课题的设计,把该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的技能技术和知识连接起来,实现知识和技术技能“连线成面”的效果,通过“探中学”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实效性。同时,也将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体现出高职教育的高等性。
4.建设适用于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校本教材。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环节,也是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落脚点之一。高职教育实践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教学成果要固化成教材,校本教材是高职院校继续推进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适用于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校本教材要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技术技能为目标,既要注重一定的技术知识介绍和技能技术操作训练的内容,更要注重技术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融合,将二者内化成职业能力的内容,体现出高职教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和校本特色,满足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学中做、做中学”的需求。教材编写过程中,一方面要求高职教师具备编写教材所必需的教学经验、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另一方面鼓励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实现教材内容与生产实践对接。高职院校教师要深入到企业中去,研究具体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材内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要把企业的诉求反馈给教师或者直接参与教材内容编写等。
5.建立实践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保障条件。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实施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成效,与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产学研融合的程度、师资队伍建设等实际情况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开展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地域优势,整合各种优质资源,从研发平台、师资建设、激励机制等方面建立完善的保障条件。
(1)以研发平台为依托,建立与实践教学体系相配套的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共建的研发平台是产学研的结合体,以研发项目为载体,为实施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提供实践教学的平台,尤其是应用型课题的“探中学”,需要建立教师的专业工作室或技术应用研发平台,有企业提供的研发项目,或企业的研发人员和项目同时进入该研发平台。在实施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过程中,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包括浙江省轻工机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温州市服装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温州市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温州家具工程技术服务中心等42个研发服务平台,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以建立“三能”教师团队为重点,为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提供人才支撑。任何课程改革的最终执行者是教师,高职教育重构了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如果教师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的工作经验,课程改革与创新充其量是“新瓶装旧酒”。适应高职教育实践导向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教师,要“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训,还能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即“三能”教师。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实践应用能力普遍缺失的现状,要加大高学历的行业企业技术能手引进力度,同时建立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的制度,以研发项目为载体,教师通过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生产技术革新、成果咨询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锻炼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慕课;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创新
一、慕课教学的定义及时代背景
1.慕课教学的定义
慕课(MOOC)是一种由主讲教师负责、支持大规模社会公众参与的、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视频授课、线上练习、互动交流、讨论等的新型的在线授课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在信息时展下兴起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美国的某一高校,一段互联网授课视频的,吸引了近200多个国家的16万学生的参与,真正将慕课教学的发展推向了。由此可见慕课教学在现代教学改革中的影响力。因此,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将慕课教学应用到每一堂课程中去,能够有效促进资源共享的实现,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质量。
2.慕课教学的时代背景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一经提出,便引起广大高职院校师生的关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将慕课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相结合,能够使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得以有效解决,因而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慕课教学打破了传统封闭、单一的教学模式,其将英语中抽象难懂的知识点以网络互动平台的方式更加直观、全面地展现出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起学生主动进行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慕课教学还能够推动我国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形成。
二、我国慕课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忽视将慕课教学与现代化英语教学模式相结合
虽然慕课教学对我国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和专业素养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课程教学应始终走在学生前列,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时刻注意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架构,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以便成为慕课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然而,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都忽视了将慕课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模式相结合,只是孤立地进行单方面的教学,要么一味地进行孤立的知识传授,要么一直采取慕课教学,让学生通过网络互动平台获取课程资源,极易促使学生仅仅倾向于借助网络进行视频授课的教学方法,而对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的现代化教学模式缺乏兴趣,不利于教师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课堂的交流性较差
随着慕课教学模式的深入,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大多都意识到慕课教学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将这种教学模式引入到现代英语课堂教学中去。然而,在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部分高职教师忽视了慕课教学的灵活性特点,仍旧以传统教学模式安排课程教学,没有清晰地划分知识点,也没有针对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向学生一一阐述,课堂上的互动交流性较差,学生缺乏灵活选择学习的机会,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促进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3.学生缺乏自律性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慕课学习能否持续有效地进行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生的责任意识。慕课教学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这种以视频授课为主的上课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还为那些渴望获取知识的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网络互动交流平台。但与此同时,受年龄、地域、受教育程度以及语言等差异的影响,不同学生对同一课程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基于这种教学方式是线上学习,对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学能力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习惯于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普遍认为只要死记硬背知识点就能提高英语成绩,没有形成独立思考和自学的意识,缺乏学习的自律性,极易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深刻记忆,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方式
1.将慕课教学与现论教学相结合
慕课教学作为能够将抽象的英语知识借助网络平台以视频授课的形式更加直观、全面地展现出来的教学方式,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英语是一门交际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孤立地进行教材知识的讲授,而忽视慕课教学的作用,或是只注重慕课教学,而不注重课堂教学,都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相应的英语知识,对此,将慕课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模式相结合极为必要。
2.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互动交流性
慕课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灵活选择学习的机会,增进课堂的互动交流。这就要求各高职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慕课教学的重要性,不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通过借助网络互动平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英语感官教学的训练,以便促进学生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此外,各高职教师还应采取慕课教学模式安排课程教学,并进行英语基础知识点的详细归纳和总结,可采取录音或图片的方式,将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展现出来,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有效进行文章的阅读。
3.注重阅读氛围的营造,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以死记硬背的形式学习英语,没有形成必要的自学和自律意识,不利于开拓思维,促进自身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鉴于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各高职教师在使用慕课开展教学的同时,可采用调节阅读氛围的方式,将英语教学中的部分知识点逐步渗透出来,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及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地进行口语、阅读等技能的分类培训,以便促进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和阅读技巧的掌握。此外,各高职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以及不同行业的英语阅读习惯,设定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探索出学习英语的技巧,并牢固掌握更多关键的英语知识点及难懂的词语。
综上所述,慕课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慕课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模式相结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营造英语阅读氛围,以便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自律意识,提高学生对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理实一体,双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 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038-02
日前在高等职业院校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院校和骨干院校中正在全面、深入的开展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习实训等全面的改革。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性与特色是通过课程具体体现的,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决定高职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和要求进行,同时还必须根据课程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按照工作任务将内容进行科学编排,以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课程如何改革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首先要和一个学院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相吻合,还要根据专业及岗位的需要结合教学、实习、实训等条件综合全面的考虑课程内容的取舍、编排,使课程建设既符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的内涵要求,又科学合理易于操作,许最大程度的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同时课程改革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灵活性。
本文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能源方向)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为例,阐述该课程改革的内容选择及编排的创新。
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与课程体系建设
1.1人才培养模式及内涵
学院结合区域工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同时针对各个专业的应用特点,构建了“校厂一体,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工学结合特色突出、以工促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就是“理实一体,双境育人”。
“理实一体”,即打破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及“学科化”、“系统化”教学模式的框架与界限,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理实一体化”教室或实训室,在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中,“理实一体”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根据项目引领与任务驱动的要求,通过抽象、归纳和提炼,把教学内容构建成若干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就是一个实际工作任务,并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引入到课程标准中,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形成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训练相融合,理沦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实现学中有做、做中有学;
③通过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厂中校”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融合在同一“教学区域”内,在教学环境上实现教室与车间的一体化;
④在实境育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课堂上的老师又是车间里的师傅,学生既是课堂上的学生又是车间里的学徒,在职业角色上实现“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的一体化,
⑤以技能鉴定、模拟测试、实物制作、学习报告、口试与笔试等多样化的考核手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与技能提升进行考核,实现评价过程理实一体化。
“双境育人”即通过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模拟性实训与校外的社会实践、专业实践、顶岗实习等教学形式相结合,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互衔接,构建校企紧密结合的“双境育人”环境。
1.2课程体系建设
在“理实一体,双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遵循“逆向设计,正向培养”的设计思路,通过企业调研,确定能源企业机电类人才主要工作岗位并参照岗位任职要求,归纳出若干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特点的不同,归纳行动领域;根据行动领域特征,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综合培养为目标,按照“从基础到专业,由单一到综合”的基本认知规律将学习领域划分为“公共领域”、“机械基础应用领域”、“电气基础应用领域”、“机电一体化综合应用领域”四大类型。按照课程建设的要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属于“机械基础应用领域”。这一领域的课程属于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学生从基础知识的学习通往专业技能掌握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2.课程历史沿革与改革思路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既有较系统的理论知识也有大量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实践性内容,因此,“机械设计基础”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改革的步伐,比较成熟和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通行的是将“机械传动零件设计”、“机械原理”这两门课程合并,称为机械设计“二合一”,还有近几年课改着力打造的机械设计“四合一”,即将“机械传动零件设计”、“机械原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四门课程合并,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数院校主要采用“二合一”的方式,“四合一”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推行的。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理念不仅要与学院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的要求协调一致,还要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课程的开发和设计。经过深入、细致、系统的论证和分析,确定课程内容包括传统课程中“机械原理”、“机械传动零件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五门课程的内容,称为“机械设计五合一”。并将课程改名为:“典型机械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改变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按照工作任务确定的工作过程编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将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结构重组、序化,根据任务需要设计学习领域,内容编排的亮点和创新就是在实际结构的观察、拆解的同时融入知识内容的讲授,将教学安排在机械零件实训室中进行,达到了“理实一体、双境育人”的要求。
3.教学内容组织,编排的创新
实际上,不论是“二合一”还是“四合一”近几年也都进行过项目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但基本上是在保持原有课程结构相对独立完整的前提下拆分成学习项目,例如:将“工程力学”作为一个学习领域,按照理论力学的受力分析、平衡求解;材料力学的四种基本变形的强度与刚度分析拆分成若干学习情景、学习项目,基本是将原来的章节方式变更为项目方式,并没有真正做到打破原有知识逻辑体系,无法满足工作过程系统化和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建设要求。
现在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不仅是要把课程内容调整为“五合一”,更重要的是如何确立一个既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又满足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工作任务,并围绕工作任务按照学生的认知需要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彻底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原来的教学完成后学生手里有四或五块食材,但他们不会做出一道成品菜来,更谈不上菜品的变化和创新,现在不仅要让学生认识不同的食材还要让他们学会做一道菜,并能通过调整配比进而做出若干道菜品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工作任务的选择尤为关键,要与目前教学、师资、实训等条件相适应,经过反复论证、研讨最终将工作任务确定为“减速器的结构分析与设计”,将任务分成5个学习领域、26个学习情景、96个学习项目,安排一到两周完成减速器及其他典型机械结构的设计、拆装等综合实训。做到了以一个具体的任务,用五个领域按认知要求将学习内容串联起来,通过一个实训达到综合能力训练的目的。
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中考虑到高职层次的学生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多以辅设计为主,因此理论知识的选取根据基本够用的原则为度,结合高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并与理实一体的教学要求、教学条件密切结合,对内容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以“轴的设计”学习领域为例可以看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设计的独特、创新之处。
轴是用来支承机器中的转动零件,如齿轮、带轮,并使转动零件具有确定的工作位置。这部分内容对认识和掌握典型机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求学生从种类、结构、材料、结构设计、强度设计等若干方面对轴有较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对轴进行设计,因此,这部分内容综合性较强,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内容的设计和编排上的思路是:从对轴的了解和认识出发,首先让学生有感性认识以引起学习兴趣,然后安排轴系拆装实训,使学生对阶梯轴、联轴器、轴承、套筒、挡圈、键等典型轴的结构、零部件以及定位和固定方式有较直观的了解,以便带着问题去学习。
在教学中从带式输送机中轴的实物结构观察入手讲授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让学生对轴的种类、设计内容及设计要求、原则有初步的了解,然后,边拆装边学习联轴器、轴承和连接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运用前面已经学习的有关力学知识分析、计算三种轴的内力和应力,最后,综合运用各部分知识达到对轴进行结构和强度计算,从而完成轴的设计。这样的内容安排使“理实一体”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做到了从实出发上升到理,由理的运用校验实,实现教学过程具体化、实物化、实境化,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
4.教学实践与探索
4.1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围绕生活和生产中常见常用的机构、机器来设计工作任务,围绕工作任务安排学习领域,根据学习领域划分学习情景确立具体学习项目,在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划分界限,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上采用情境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掌握机械设计基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教师教学中尽量多的列举实际生产中的实例,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2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①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总体设计与编排的科学性、合理性需要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组织实施和体现,根据“理实一体,双境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要求,在校内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和实训室,形成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一体的训练情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专业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共同提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按照传统的教学分工这门课应由分属五个团队的教师分别承担教学任务,现在要全部由一位教师组织教学,缺乏与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教师,按照目前的师资队伍情况难度非常大,因此,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②教学硬件建设
按照新的工作任务及理实一体的要求组织和实施教学,需要有配套的理实一体实训教室和教材来保障,这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要加快建设的步伐以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
5.结语
目前已将课改成果在实验班中施行。对照实物、围绕任务、带着问题讲授知识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空前高涨,普遍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安排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直观、深入和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分工协作的能力,也使得学生勤干动手善于动脑,教学效果良好。
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7.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
[3]《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关键词:创新;计算机实践课教学;提高;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5-0000-01
Computer Practice Teaching Innovative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Cheng Xianggui
(Linyi University Yishui College,Linyi276400,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he practical lesson of computer continued to face some problems.This need practical teaching from the computer,practice teaching status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points made a very good proposal,ask learning for students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play an active role.
Keywords:Innovation;Computer practice teaching;Increase;Quality
计算机实践课要求学生必须在实验课堂上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使学生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以提高,最终培养出顺应时代的综合性人才。
一、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一)计算机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知道计算机实践教学是计算机课程的重要环节,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运用技巧仅靠教师在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只有经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际那才是掌握了知识,否则只能算是纸上谈兵。所以说计算机实践教学无论在掌握计算机理论和原理,还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都是必要的。
(二)计算机实践教学是检验课堂教学的任务是否完成有效途径。课标要求的教学任务要靠实践教学来检验和认可;同时实验教学也是对教师课堂所讲知识的巩固和发展。
(三)计算机实践教学也是断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得到发挥的晴雨表。通过计算机实践教学得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教师的课堂设计提供依据。
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实践课与理论课时间不同步。由于计算机实践教学是在学生理论课之后的时间来安排的,理论课上课的时间和实践课的上课时间往往有一个时间段,这样往往会造成部分学生上实验课时忘记理论部分内容,使得实践课和理论课脱节。加上学生上实践课前不认真进行预习实践课的内容,造成实践课的操作不知道从何入手。
(二)学生探究能力差。在实验室我们可以看到,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按照教师讲的内容或者教科书的步骤按部就班的去做,极少有学生去思考这样做的目的?可以替代用这种方式的方法?就更不用说是探究性学习了。实践验证真理、发现新的真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去探究问题。
(三)实验教学的实用性不强。由于计算机的实践教学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加上部分任课教师不思进取,不主动联系生活实际教学,致使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导致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下降,到毕业结束也不能开发出一个有实际意义的软件,更不会熟练使用编程语言进行程序的编写。
三、新时期计算机实践教学
(一)创新教学方法。一是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将知识要点、重点、难点讲透,使学生弄懂,并将知识要点、重点、难点融入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实验课上快速的接受。二是实践操作性是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故而在教学中要细化学生的上机操作时间,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要采用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上机学习的次数,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三是实现计算机实验课教学的互动。按照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运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教给学生上机学习的技巧和在运用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每次上实验课前,要求学生掌握上机实践理论课的内容,这个内容可由教师给出提纲,让学生自行学习,也可教师指导下共同复习。四是要反复地推敲学生作业的编程方法和结果,找出学生出现的问题和探究性学习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用更多的方法进行探究,这样在上实验课上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地处理和指导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肚里有粮,心中不慌。
(二)创新评价激励机制。创新实验课教学,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注重实验课平时的成绩和期末实验课考试成绩的分占40和60的比例,实行考试不合格的学生进行补修的方法。其中实验课平时成绩又是根据教师的出勤率,作业的完成情况,学习是否具有探究性等多种情况经过综合考评而定。用评价机制带动学生实验技能,进而提高素质和适应能力。
(三)实行实践课与理论课时间同步的教学方式。一是实验教学时,计算机教师首先要对实践课用到的理论进行简要的回顾,让学生在上机实践时,脑子有印象,因为理论知识是指导实验操作的基础。运用同步的实验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联想性和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便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把上机实践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结合起来,很快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步骤,教学效果较好。二是实践课的互动教学。在上实践课时学生不时会出现问题,此时需要教师的帮助,实现师生问题探讨的互动,便于教师和学生解决问题,然后对于共性问题在适当时间进行讲解。因此实践课教学的互动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开端和教师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开放式实践课教学。学校要尽可能的在课余时间与节假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节假日到实验室去做实验、上网实践。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实验内容和时间有一定的自和灵活性,不受教材实验内容的限制,能够自由地进行选题,进行大量地实践,激发对计算机实践的兴趣,为探究性学习打下基础,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游卓航.计算机实践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2007,32
一、网络时代的特征
众所周知,网络是时展的产物,是指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相互结合基础上构建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化电信网络的时代。网络时代突破了传统时代中的繁琐、低效率及局域性等弊端,因此,教育模式不能一成不变。
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学业情况
高中是教育层面上很重要的一个阶段,高一作为高中的起点,也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时刻,更需要学生好好调整学习状态上阵。高一学生刚从中考的氛围中解放出来,虽知识层面有一定的基础,对事物有一定的认知程度,但把控能力不强学生对网络的抵抗力普遍偏弱,部分学生无法适应课程的增多及作业量的增加,思想政治意识相对薄弱。从学业情况来看,高一学生政治课基础较差,成绩普遍处于低位水平,间接导致思想政治课兴趣度不够,注意力分散等毛病。并且学生家长自身情况对学生的影响,包括家长培养子女的方向、家长的政治素养等,也不容小觑。
三、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的问题
本课题意在着重创新,自然需要对比一下传统政治课的授课模式,据我教学期间观察,现阐述一下我眼中传统政治课问题:
(1)背书式教学:当前很多学校政治教师授课时仅仅是将书本内容以口头方式表达,这种低效率教学方式无法锻炼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唯一想到的就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种方式有待淘汰。
(2)教学资源匮乏:很多学校教学设备少而落后,并存在限用对象情况。此外,即使开放使用,由于教学模式单调,缺乏实际题材加以配合引导,课堂依旧毫无生机可言。
(3)师资力量薄弱:从我所从事学校现状来看,政治教师资源相对匮乏,一个教师带5-6个班,这样导致教师自由时间减少,相应教师间交流学习的机会减少,教师自我改进提升的机会减少,长期的劳累也导致教师上课疲惫,自然良好的课堂效果也会随之成为泡影。
四、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课程的创新
前面说了那么多情况或者问题,也只为我发表对思想政治课堂意见做铺垫,我主要从三个角度阐述:
第一,综合方面:
1.教师知识储备问题:政治教师也需多花时间课外学习、储备知识,政治课不仅是书本教学,更是结合时势发表看法,培养的是思维;
2.网上课程的开展及监督:课堂上时间是很有限的,因此,教师提供授课平台,同时适当督促家长监督学生网上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政治学习意识;
3.学习小组的成立:开课第一天前即可成立学习小组(五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有选择性每周汇总不懂问题上交(自主性),教师答疑;
4.校园网站设计:思想政治课最大的平台源自生活,可适当建议学校完善校园网站的模块设计,可将整治时势放在最显眼的模块,开拓学生对社会动态的感知能力;
5.答疑及咨询中心的设立:建议学校成立政治答疑平台用于解决学生平时政治课问题。
第二,分化来看:
课前:1.精美教案制作(文字+图片+影像+符号等),合题而精美的教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直观;2.温课时间足:良好的基礎是成功的开始,只有温习内容充分,才能说得溜;3.结合课表情况考虑学生身体状态,调整开课开场白;4.视频播放:增加课堂的吸引力,为上课提问做铺垫。
课中:1.善于观察:政治课相对部分学生而言是比较枯燥的,教师上课时需观察学生课上状态,针对注意力分散、打瞌睡等情况学生应适当提醒;2.课外知识填充:教师上课光涉及学习必定会降低效率,适当引用课外话题,借题外话表达相关书本知识,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师生互动不可少:上课提问只是对上课效果的反馈,不可缺,老师应当筛选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提问或许事半功倍;4.课后作业课上解决:学生最讨厌做作业,帮助学生减轻压力可提升学生对科目的迎合度,侧面培养学生上课积极性。
课下:少量任务的布置。学生压力较大,提高课堂效率比课后多做题更重要,督促学生回去抽空看书、看新闻或者按时参与学习活动,安排相应的时间进行交流。
第三,模块类别:
政治生活:建议政治教师取消课后作业制,取而代之,每天一则要问或漫画或故事等发表自己的看法(1分钟),第二天抽查;
经济生活:实行习题制(针对需要演算的知识点)+场景分析(举例说明);
文化生活:申请户外教学制度,文化知识传授及培养需要应景;上课前展示图片(图片需配合本节课所要表达的知识点),然学生观察发言看法,寓教于乐;
生活与哲学:师生交流(扬长避短)+每日一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能力)。
关键词 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创新主体;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5-0012-02
0引言
现代人类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财产的范畴已经由传统的有形物发展到有形物与无形财产并存,甚至无形财产逐步表现出其在社会中更加重要的作用。以前,对于有形财产的保护主要依靠所有权制度。现在,无形的财产的保护主要依赖于知识产权。对于我国而言,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已经大幅度修改了法律,当然包括知识产权法。那么,在追求国富民强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以促进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但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个体性。它的复杂性就体现在个体性上,这往往与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文化、民族精神等因素有关。例如,在我国,有人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大,才能保护权利人利益进而刺激人们的创造激情,从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有人主张,我国应降低知识产权保护的门槛,因为我国现在的技术创新水平较低,为了更好学习与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而不被认为违法,所以,极力呼吁降低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不难看出,如何维护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适当的关系不仅是一个理论的探讨,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话题。
1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综述
关于二者的关系,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国与国之间,一个国家内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分歧。但是,不可否认,在科技领域同经济领域一样,发达国家往往在科学技术方面也表现非常优秀,可以称之为科技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一般可以称之为科技追赶型国家;落后国家往往可以称之为科技落后国家。
知识产权纠纷大量发生在科技发达国家与科技发展型国家之间,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在于科技发展竞争日益激烈,还在于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之间关系所持理念的差异。一般来说,科技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科技发展,人们普遍形成了对于科技创新成果予以尊重和保护的观念。但是,在科技发展型国家,人们对于科技研发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持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分歧看法的折中方案就是建设一个与本国发展国情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于是,一个普遍的较高保护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一个折中的模糊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发生冲突就在所难免。这如同一个成年人与一个未成年人之间的较量,未成年人在不占优势情况下采取了一些非常规做法,成年人认为这样的竞争不符合游戏规则。国家之间彼此观念的分歧会渗透到一个国家内部人们持有的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之间关系的理念中,例如,我国对于外国的科技创新成果所持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态度就会影响对国内科研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理念,这和有些人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国内与国外有别的看法相矛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量案例可以说明对于国外与给予国内科研成果提供的知识产权保护确实是相互影响的,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个相互影响愈加强烈。
基于此,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之间关系的讨论在两个层面展开:1)科技发达国家与科技追赶型国家中国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关系问题;2)中国内部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关系问题。
2科技发达国家与科技追赶型国家中国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这方面的活生生的案例就是中国与美国之间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纠纷问题。美国属于科技发达国家,它经常指责科技追赶型国家中国没有尽心保护知识产权,中国反过来说中国已经采取积极措施并继续采取更多措施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而且还讲到有些美国的指责没有根据。特别是美国有些政客夸大其词攻击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当然,这种带有政治目的的指责除了具有渲染色彩外,对于问题的解决毫无建设性帮助。对于二者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关系的认识还须回到问题本身。
首先,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不过,有些学者反对说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他们认为任何权利都有地域性。当人类社会没有进入大同世界之前,国家的存在就使得法律具有属地属性,在这个层面上讲,上面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一般来说,知识产权是与传统物权相比较而言具有地域性。例如,美国一项专利的权利人没有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那么,这个专利权人在中国很难获得中国专利法的保护,即在美国获得专利法保护的专利并不一定会在中国获得保护。
其次,科技发展呈现阶梯型。科技创新活动是人类的智力活动,它往往必须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一般来说,科技创新活动是破浪式向前发展,即后浪推前浪阶梯式循序前进。当然,也有偶发因素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在大体上讲,没有好的教育体系,优秀人才培养,大量的科研投入以及前人的开拓性工作,很难产生整体性科技不断发展状况。中国作为一个科技追赶型国家,有着大量的受教育人才,每年不断加大科研投入,而且在政策上也强调科技创新立国,加之,积极吸取其他国家文明成果,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不过,积极吸取他国科技文化成果可以通过购买专利或者版权等,也可以通过逆向工程了解技术特征,然后再自己另行研发,还有就是通过不法手段获取技术资料或者产品等,当然,对于处于公共知识范围的科技成果则人人皆可以利用。所以,中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不外乎靠自己努力与国外合作。
最后,二者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到科技活动艰难性以及科技成果保护的地域性使得知识产权保护的纠纷不断上升也就不难理解。WTO下的TRIPS协议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在所有成员国家之间达成的对于知识产权最低保护条款。但是,该协议仅仅是在立法层面要求成员国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协议要求最低保护标准,并没有过多触及各个国家的司法问题,而是把这个问题留给各个国家自己解决。一个国家的司法体系必须依靠司法人员来执行法律的规定,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理念、文化以及社会环境都会对司法活动产生影响。在科技追赶型国家中,经济发展模式正在从模仿阶段转向自主创新阶段,人们的思想也就在这个转型阶段表现出想保护又难以保护的状态。知识产权违法产业链很长,涉及大量的从业人员问题,另外,思想上还多少保留着为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不要建设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想法,加之,国内智力创新活动处于萌芽时期。上述观念的产生看似非理性,但是却有着阶段性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现实支撑。不过,当一个国家的内部科技发展到了因为这样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而受制约时,那么,依然坚持现有的做法就值得深思。
3中国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关系问题
现阶段,中国作为一个科技追赶型国家,它不但面临国际间的科技竞争压力,而且,国内的科研活动也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如何鼓励人才投身于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如何维持公平的科研竞争环境以保证科研活动持久进行都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例如,近些年,音乐制作人持续表现出创作的低迷、原创性作品的日益萎缩、还有汽车工业的创造力缺乏等与音乐市场和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市场有需求但是我们没法满足,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健全的保障创新主体权益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有我们缺乏一个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科技创新活动是由有血有肉的自然人来完成,虽然有些科研活动是由组织体来实现,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依赖一个个自然人参与完成,如何激发人们的创造激情是现有制度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没有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主体的利益得不到维护,他本人不但失去创造动力,而且,更为可怕的是给了那些想投入创新活动的人员一个警示:你的智力创造、时间投入以及物质投资可能打水漂。那么,谁还愿意投身于创新活动?这也就解释了当下我国诸多产业面临的摆脱低级的复制加工模式进入依靠品牌、创意与技术创新的高附加值模式的困难。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反思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对于国家提倡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意义重大。观念的转变应该先行一步。如果没有制度设计者以及社会大众的观念的转变,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也是举步维艰。目前,尽管社会中存在大量侵犯知识产权人利益的行为难以在司法层面得到立即的解决,但是,社会大众至少要有个是非观念“认为这些行为是非法的,是不道德的。可是,现实的状况令人担忧,到处可见的盗版制品、任意的下载、肆意使用别人的专利技术,假冒他人的商标的情况愈演愈烈。尤为痛心的是消费者以及销售者已经习以为常。社会中弥漫着不尊重他人创新成果的气氛。所以,在根源上解决保护创新主体合法利益的举措势在必行。
总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人类为了激励创新活动而设计新的产权保护模式,它已经经历时间与现实的考验,并取得显著的效果,我们应该坚决地学会运用此制度为我们创新型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
[2]李明德.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8.
[3]冯晓青.当代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形势与特点.政法论丛,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