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大多都喜欢篮球运动,篮球运动能够强化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也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高职学校篮球运动的开展对学生这方面意识和能力的提升的主要作用,同时分析高职院校中篮球运动的开展以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具体实施方法,为今后学校在篮球方面的教育的具体方法的确定做出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篮球活动 高职院校 终身体育 意识能力
高职院校和其他院校的体育教育一样,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塑造终身体育的意识,强化其终身体育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运动是广受大家欢迎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它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刺激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强化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精神,可以让学生通过篮球活动掌握获取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的机会。
一、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对提高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的优势
(一)具有稳定的群众基础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中篮球占在比较重要的位置,篮球运动是风靡国内外备受年轻人欢迎,吸引最多年轻人参与的体育活动。高职院校中选修篮球课的学生最多,学校所组织的赛事中也属篮球赛规模最大,所以说高职院校是篮球爱好者的聚集地。再有一般学生都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对篮球的基本知识和技术都有所了解,所以高职院校具有良好的篮球群众基础。
()二学校场地设备齐全
一般高职院校的运动场地和设备都比较齐全,特别是学校中最受欢迎的篮球活动的场地、场馆和设备更是最为齐备的。现代化科技教学设备的应用也激发了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篮球运动。
(三)师资力量充裕
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中篮球教师是最主要的体育师资力量。一般篮球教师都高大挺拔、帅气阳光、技术娴熟,这些都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另外篮球教师丰富的篮球知识储备,扎实的教学功力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影响到更多的学生让其喜欢篮球,这也是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主要基础。
(四)活动形式风度
篮球活动有多种形式,可以进行多种组合的比赛。这种丰富性的内容形式,和比赛类别的多样化都是吸引更多爱好篮球的学生参与进来的原因,这也是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参考。
(五)融趣味性和竞争性于一体
篮球具有很强的组织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的特点,比较符合高职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年龄的特点。因为这种多种性质于一体的属性,篮球活动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高职院校开展篮球活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的对策
(一)强化基础理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相关思想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基础知识内容的教学的时候,要有计划的融入一些体育理论的相关常识,可以向学生介绍体育健身的理论,体育运动的规律内容,正确实施健康锻炼的思想和对策,体质评定,医务监督和身体保健等相关内容,让学生在了解主要的体育锻炼的知识理论的同时。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让其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充分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可以长久坚持的参与体育锻炼,形成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结合成功体育教学法,引导学生产生终身体育的兴趣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可以在篮球教学过程中融入成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成功的西园,让学生能够喜爱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教师要认真分析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面对体育能力较低、心理承受能力差、生理存在缺陷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降低教学要求,让这部分学生体验成功。在带领学生进行篮球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根据能力较低的学生的特点降低篮筐的高度,提高这部分学生投篮的命中率,让其体会成功的喜悦。另外在一些篮球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术掌握水平,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组,降低学生因为比赛失败产生挫败感的可能,让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三)结合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终身体育锻炼的技术和方法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篮球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思考,重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要组织学生展开自主性的学习,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总结出篮球运动的相关技术,并且通过技术总结创编出一些新的防守或者进攻的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开展,不仅能够强化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强化学生练习的水平,可以提高学生获取体育锻炼的技术和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应用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自主练习的水平,引导学生可以独立获取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和途径,让其能够在离开校园之后真正应用起来,并且应用的更为顺手。
(四)组织欣赏并举办篮球比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篮球运动不仅展示了形态和力量美,还体现了一定的动作美,在观看篮球比赛的时候能够给予人们别样的刺激,可以让人的神经倍感兴奋,在实际参与篮球运动之后能够放松身体、愉悦心情。所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不同类别的篮球比赛,包括CBA或者NBA,带领学生观赏精彩的篮球动作,漂亮的扣篮,经典的传球和灵活的运球,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篮球之美,刺激学生的终身体育的积极性,再有,竞争的赛制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方法,学校和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不同的篮球比赛,引导学生产生足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思想,通过集体荣誉感的引导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结论
文章细致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方面的优势,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及其篮球运动教育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强化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具体方法,为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1.006
一、上海郊区新城发展的历史回眸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的七十年间,从中心城区周边组团、到“卫星城”、再到“新城”,上海郊区城镇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和机遇。在这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了“实现中心城功能优化和有机疏散、培育区域通走廊沿线城镇节点、促进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体系”的基本目标。(见图1)
上海郊区城镇建设经历了“卫星城”-“新城”的建设历程,始终坚持着“实现中心城功能优化和有机疏散、沿区域通轴线培育城镇节点、促进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目标。
2001年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建设11个郊区新城的目标。“十五”期间,开展了“一城九镇”的建设试点,探索推进郊区城镇加快发展,促进郊区城镇化、特色化和多元化,为此后一段时间的郊区城镇建设积累了经验。“十一五”期间,按照“三个集中”的要求,明确提出市域“1966”城乡规划体系,把上海市域分成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中心村四个层面进行统筹安排,首次实现市域城乡规划的全覆盖,确立了上海城乡规划体系新格局。(见图2)
“十五”以来,上海市郊区新城规划建设成效显著。新增人口逐渐向郊区集中;城市发展重心逐渐向郊区转移,松江新城、嘉定新城等已初具规模;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功能性项目、重大产业基地纷纷落户郊区。郊区已成为推进上海城镇化的主要载体。
同时,由于中心城强大的吸引力,近郊城镇发展迅猛,郊区新城的“反磁力”作用不够明显,中心城区交通出行、生态环境和综合配套等方面的压力加大。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郊区的产业集群日益强大,在就业人口和居住人口布局的均衡上,郊区新城发挥的作用有限,产城分离,进一步增加了城市运行成本。
二、上海郊区新城发展的战略意义与创新理念
(一)战略意义
“十二五”时期上海城市建设的重心正向郊区转移,新城建设对郊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新城作为支撑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空间,是上海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载体,是实践世博理念、放大世博效应、推进世博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加强与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途径。(见图3)
1、加快新城发展,有利于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构筑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2、加快新城发展,有利于将新城及周边地区建设成为本市主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能级提升,形成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增长极。
3、加快新城发展,有利于在中心城区和周边长三角地区城市中间地带形成郊区新城群,打造面向长三角地区集聚、辐射和服务的新高地。
(二)创新理念
十二五时期,上海确立了全域城市布局的理念,深化“1966”城乡体系,即:合理拓展和整合中心城区布局,聚焦发展郊区新城(二级城市),对新市镇进行类型划分和布局指导,形成覆盖全市域、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空间布局。
重点打造“一核四翼”的市域五大功能板块,即:中心城及拓展地区(一核);大浦东地区(东翼);嘉青松虹地区(西翼);杭州湾北岸(南翼);长江口三岛(北翼)。(见图4)
全力培育较大规模的郊区城市,聚焦发展嘉定新城、松江新城、青浦新城、奉贤南桥新城、浦东南汇新城、金山新城、崇明城桥新城等郊区重点城市化地区。
三、上海郊区新城建设发展的目标与特点
(一)上海“十二五”郊区新城建设的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上海郊区新城建设将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郊区基本形成与中心城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联系紧密的新城群。
2、新城规模
上海的嘉定新城、松江新城将初步确立长三角地区综合性节点城市地位,集聚80-100万左右人口;浦东临港新城、青浦新城、奉贤南桥新城将具备较高能级的城市综合集聚辐射功能,集聚60-80万人口;金山新城、崇明城桥新城对周边地区发展的服务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集聚20-40万左右人口。(见图5)
3、总体趋势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新城发展的关键阶段,力争到2015年郊区新城基本形成产城融合的发展态势、城乡一体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较为均衡的优质公共服务体系、生态宜居的绿色低碳发展环境,成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的组成部分。
4、功能定位
郊区新城将以高起点规划为引领,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充分发挥新城优化空间、带动发展、集聚人口、惠及群众的重要作用,统筹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人口疏导、环境保护和社会管理,坚持规模能级和用地效益提升,坚持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优先,坚持社会事业和产业发展同步,努力将新城建设成为主体功能明确、服务功能健全、产城融合、用地节约、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二)上海“十二五”郊区新城建设的特点
1、提升新城规模能级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人口分布和城镇发展的要求,适度增强新城规模能级,引导大型居住社区选址与新城建设同步,提高新城对中心城区以及区域人口的吸纳能力,同时增强对长三角周边地区功能辐射和服务能力。优化新城内部结构,按照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适度提高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以内聚紧凑式发展进一步提高用地绩效。
2、促进新城产城融合
利用新城的成本和环境优势,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依托既有产业基础,推动自主创新,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城布局。推进新城内产业园区功能提升,强化新城与其周边产业园区联动发展,统筹考虑居住与就业平衡,实现产城融合。(见图6)
为促进产城融合,主城区提供适度比重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及工业用地,居住用地比重达30%,产业用地(含公共设施用地)比重为26%。为保障生态环境,在集中城镇区周边保留水域、生态结构用地及农用地。(见图7)
3、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按照现代化大城市要求配置新城公共服务资源。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配置的基础上,着力引导市级优质医疗、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等功能性项目向新城集聚,提升新城居民生活品质。
按照“区域中心-区域副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分级设置。形成1个区域公共活动中心,2个区域公共活动副中心,2个地区级公共活动中心,2个专业中心及多个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
4、实行基础设施优先
强调基础设施先行,完善由高速公路、快速轨交和城际铁路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提倡公共交通优先,建立适应大城市交通需求的公交网络,提高路网密度,鼓励形成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按照大城市的发展标准建设新城市政基础设施,提高配套服务水平,保障城市安全。
5、优化新城环境品质
在全市生态网络空间的基础上,完善新城内部生态绿地系统,结合道路、水系的建设,同步推进沿路、滨水绿带以及城市公园的建设,形成水绿交融的新型江南水乡风貌。沿路造林,临水设绿,促进新城绿地系统与区域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构建“廊楔入新城,绿网缀明珠”的格局。
关键词:上海 主城区 商业结构 整体升级 对策
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人口由中心城区逐步外迁,商业需求的转移带动社区商业的迅速崛起与发展,形成一种商业增量,满足人们的刚性需求,与此同时,中心城区商业存量需求下降,供过于求,加上租金上涨、经营模式老化等问题,上海商业需要重新定位目标群体,制定新的商业发展战略。 目前上海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零售业竞争的主战场。而各种现代商业经营模式的产生也为上海商业结构的升级创造了世纪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现代商业经营模式变革的趋势
经营模式是根据企业的经营宗旨,为实现企业所确认的价值定位所采取某一类方式方法的总称。经营模式是企业对市场做出反应的一种范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商业经营模式出现以下几方面的明显变化 :
(一) 从传统的形态单一变革为多样化
传统的经营模式单一,只是以满足消费者的基本购物需求和商业企业的盈利需求为目标,而现代商业经营模式变革为多样化,在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还需满足消费者和城市空间的多样化需求。如近几年来,餐饮业随着商业经营模式的变革,由满足酒足饭饱的传统餐厅出现了很多新的服务类型,如自助餐厅服务,汽车餐饮服务,小吃餐饮服务等。这些餐厅不再以往常单调的餐饮模式出现,而是具有各自的特色,包涵了内在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经营文化、独特的服务来满足不同的消费者。多样化餐厅的出现,让消费者可以进行多样化的选择,并满足不同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二) 从传统的宏观管理变革为精细化
传统的商业管理就是以完成诸如营业额、盈利额等管理体系指标为导向,而现代商业管理,强调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要从小做起,把握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重视意识、观念、理念的形成,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方式,把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
(三) 从传统的单一功能变革为多元化
传统的商业功能只是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而现代商业的功能除了满足购物需求外,还应具备体验功能、娱乐功能、展示功能、景观功能等。这种多元化的功能变革需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观察商业整体的运作情况与临近商家竞争的特点,通过变化和错位发展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商家获得更多的收益。
(四)从传统的产品导向变革为用户导向
传统的商业企业唯一的目标是买卖商品,有什么产品就卖什么产品。而现代商业模式强调跨界融合和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商家不再盲目的销售商品,而是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各类便利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上海主城区商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现象上看,高端消费的外流、外地消费的回流、本地消费的横流、网购消费的截流和多元消费的分流已实实在在的给传统商业敲响了警钟。尽管上海商业GDP贡献仍占总额的20%,商业占就业总额比例高达30%;但2014年上半年全国社会零售品消费增加12.1%,上海仅为7.6%;而上海购物中心面积虽然是香港的6倍,但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不到香港的50%。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商业布局缺乏层次性,导致无序竞争
由于上海中心城区商业的布局具有很浓的行政区划色彩,各区为了加快本区服务经济的发展,仍按“摊大饼”的传统理念布局商业,使得全市商业企业之间缺乏层次性,导致大部分商业企业形态相似、形式相似、功能相似和定位相似,同质竞争严重。从南京路商业街、淮海路商业街、徐家汇商业区和五角场商业区等区域的商业企业的分布情况来看,中心城区商业并没有形成明显的数量等级体系。同时,由于商业经营模式的功能定位缺乏层次性以及错位的产业导向和政策,各商业企业所在的行政区只能出台雷同的政策,为争取有限的商业资源展开无序竞争。
(二)商业发展极不均衡,与城市空间发展不匹配
上海中心城区的商业整体上发展并不均衡,发展速度和功能提升均有待协调。整体来看,南北向商业发展滞后,东西向商业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与浦东商务区和虹桥商务区为带动的东西商务轴相比,南北纵向商务轴发展的内生性不够,进展相对滞后;另一方面,从浦东陆家嘴向西集聚了五角场、南京路、淮海路、徐家汇等密度高、能级强、辐射广的商业体系,形成了连绵发展、互为依托之势。而南北宝山、嘉定、奉贤、闵行等商业发展相对较慢,能级定位不清。中心城区商业发展不均衡严重影响着城市空间拓展及实现均衡发展的基础,也影响城市发展的后劲。因此,急需扭转商业发展的格局和态势。
(三)商业能级体系不清晰,核心商业区能级不足
上海中心城区的商业在多年发展中强调空间平面的拓展,但针对现代商业需求的变化所要求的功能复合化的完善尚有距离,各商业区在功能能级定位上不十分清晰。特别是城市核心商业区,由于规划、建设和发展思路仍沿用传统理念,尚未完成从低级的交易买卖向体验化、休闲化、景观化和展示化的跨越,未能实现自我的升级和提升,无法在功能、形态、理念等方面与其他次级商业形成明显的能级分化,也没有产生引领、辐射和示范效应。
(四)商业业态创新研究实践甚少,难以形成有效转型
首先上海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但消费市场仍然属于内向型,随着居民收入与支出增加,消费扩大的同时,消费需求由实物消费为主进入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消费市场整体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消费产品和服务结构升级加快。其次新兴大型购物中心不断建成并投入市场,中心城区大型商务商业中心数量众多,对商务商业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区域性商业中心规模扩张迅猛,主要分布在外环以外地区,对中心城区商业带来极大挑战。再次,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一大批平台企业应运而生,线上交易占比不断提升。但上海各商业区仍然以同类和相似商业业态为主打,互相干扰、彼此削弱。缺乏对新背景下的新型商业业态的创新和实践。因此,亟需出台鼓励商业业态创新实践的相关研究和政策,以利实行错位发展。
整合上海主城区商业结构的对策
商业是城市空间中的一个重要系统,无论是空间的布局、商业企业点线面的构成,还是商业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理念,都对商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让商业更好地继续发展,有必要依托新型商业经营模式,通过商业体系的整合来发挥其城市名片和动力源作用。
(一)借鉴国外大都市商业转型经验,全景式发挥政府的作用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伦敦、巴黎与东京同样经历过商贸业发展结构升级问题,但其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市场有效合理的资源配置,均成功地实现转型,虽有不可完全复制性,但其先进经验尚可借鉴。伦敦是在政府对商贸业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下,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完善金融服务扩大消费需求,开展文化旅游与特色消费,面向全球市场,定位清晰明确;巴黎通过立法以规范商业空间布局结构,保护商业生态,同时推出本土品牌,进行全球性营销,成功地打造成为“浪漫之城,时尚之都”。东京侧重于商业空间布局的“差异化功能定位”,细分为综合性、零售业中心型和专项中心型,同时建立优质的法制化营商环境,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并将“观光立国”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此三大国际城市商贸业结构升级均是在政府科学合理的规划下进行的,政府起到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应系统培育和扶持民族品牌、扩大入境旅游、提升消费与服务水平,推进商业管理机制创新,突破以往“市级、区级、社区级”商业管理划分方式,以“国际大都市核心区国际商业和两级社区商业”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类发展”。
(二)重视现代商业产业的地位作用,源头式的强化核心城区商业区
历史上曾经被称为“东方巴黎”的上海,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成为远东地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中心城区商业,特别是以南京路和淮海路为主轴的商业,一直是这座国际大都市最闪耀的名片之一。上海中心城区商业的逐渐萧条、产业要素的逐渐稀释、发展速度的迟缓,必然产生产业间的恶性传导,高端商务和金融服务业受到冲击,使中央CBD的高端服务业之间共生共存的产业生态面临严重的潜在危机。因此,应该充分重视商业对城市繁荣繁华的决定性作用,维护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良好的产业生态圈。上海核心城区商业的市场定位应确立为主要面向满足国际和国内观光客的旅游游览消费需求。以上海自贸区为依托,以商品高端化源头、各类商品集聚化源头、商业服务国际化源头为发展方向,大力拓展各种新型商业消费功能,吸引国内外游客消费,力争打造上海国际大都市商业的“升级版”。
(三)重视现代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层级式的定位各中心城区商业区
基础设施的巨大飞跃,数据储存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思维的变革颠覆了传统商业格局,便捷、快速、时尚、多元等字眼冲击着传统商业。上海中心城区商业区要充分借鉴国外日本六本木、东京丸之内、法国巴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等城市商务区的建设经验,完善筛选、定位和层级标准。一是从两级社区商业中心、辐射商业中心和核心商业中心三个层级规划中心城区商业区;二是对每一层级商业中心进行定位,形成高端、中端和低端(包括电子商务)全覆盖的商业体系。两级社区商业和辐射商业中心应确立面向满足本地消费需求的市场定位。主要承担满足本市市民日常消费需求和商务办公消费需求,以市场化、便民化、差异化为发展方向,构建布局合理、宜居宜商的上海城市商业环境。
(四) 重视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和电子商务发展,组合式的提升各中心城区商业区
关键词: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基础地理数据库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urba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used to city GIS data acquisition department, and use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demand, in the analysis file level, data platform level, system function level and Web service level four servic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and puts forward the city as a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ervice department service mode of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for better service to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 services; Basic geographic database
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早期的GIS软件一般采用文件方式管理空间数据。因此,在空间数据库技术被广泛应用之前,通过共享文件实现地理信息共享,是唯一可行的方式。随着分布式网络技术以及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的日益成熟,构建中心数据库管理模式的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成为行业部门GIS应用系统数据共享交换的主要方式,也成了作为地理信息采集的测绘、规划部门主要思考的问题。但是,目前的数据交换平台通常只为已建GIS系统提供文件级的数据共享交换功能,为满足众多行业部门不同层次的数据应用需求,以及普通大众对于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还应提供数据平台级、系统功能级以及Web服务级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模式。数据平台级模式主要为满足市政设施管理部门利用中心数据库的GIS数据,自行开发专业的管理GIS系统的需求;系统功能级模式针对只具有基本的数据共享需求,但不具备购买能力或不想购买大型GIS平台软件的用户;Web服务级模式为满足行业管理部门在原有的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共享GIS数据管理功能的需求。
1 城市地理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1.1文件级
文件级数据交换是目前数据服务最为简单又经常使用的一种服务方式,其核心就是针对客户使用管理系统平台的不同进行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集成转换。
在数据格式的转换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信息丢失。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利用通用GIS平台提供的转换工具,直接读写其它软件的内部格式、外部格式或由其转出的某种标准格式,在系统内部建立格式的映射文件,然后转换输出特定格式的空间数据,当前市场主流GIS平台的数据格式都经常被使用,如ERSI的SHP格式、MapInfo的TAB格式,甚至Autodesk的DWG格式也经常使用;另一种是基于通用数据交换标准转换,国际OGC组织制定的基于XML的地理信息编码标准--地理标记语言GML,以及我国颁布的国家空间数据转换标准(CNSDTF)等已经成为采用的转换标准,随LBS的推广使用,GDF格式的数据也有了一定的需求。
1.2 数据平台级
数据平台级共享交换是通过开放中心数据库的数据访问接口,客户端应用程序按照接口规范,直接存取共享交换GIS数据的共享交换方式。为保证数据存取操作的一致性,数据访问接口通常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OGC制定的简单要素规范。OGC的简单要素规范包括要素几何体的抽象规范和针对CORBA,OLE/COM和SQL的实现规范。目前,空间数据的数据库存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厂商通过扩展支持抽象数据类型(ADT)表达复杂的空间对象,典型的有DB2、Informix以及Oracle等。为表达更加丰富的空间数据的需要,这些数据库系统均对OGC定义的简单要素类型进行扩展,并推出相应的空间数据管理插件(如Oracle的Spatial)。另一种是GIS平台开发商基于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系统,按照OGC简单要素规范,开发独立存储管理的空间数据中间件系统。这一方式的典型:ESRI公司的ARCSDE、MapInfo的Spatial Ware等。限于当前网络系统的带宽和安全性考虑,这种模式多数在机构内部使用。
1.3 系统功能级
系统功能级数据交换是基于某种GIS平台软件,开发存取中心数据库GIS数据的客户应用系统,用户直接使用客户应用系统,进行城市GIS数据共享交互的方式。系统功能级数据交换模式要求应用系统的开发平台,必须要与中心数据库平台能够系统兼容,否则开发平台需提供多源无缝存取管理的功能。目前国内外大型的GIS平台厂商(ESRI的ArcGIS系列、SuperMap系列、MapGIS系列等)均推出了C/S、B/S两种架构模式的系列产品。两种架构模式各有利弊:基于C/S模式的数据共享交换,速度快、效率高,缺点是需要进行客户端软件的分发。
1.4 Web服务级
基于服务式GIS,基础地理信息供应部门把已经建立的基础地理信息库通过Web服务向各部门,从而使各部门可以直接通过访问这些Web服务,使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现与本单位的专题数据叠加集成,用于开发应用系统。利用Web Service技术进行城市GIS数据的共享交换,是当前数据共享交换方法研究的热点,通过Web服务级的数据共享,可以把GIS数据交换功能集成到行业部门的专业应用系统。新一代地理信息共享模式不仅具备降低重复建设成本、提高共享效率的特点,还具有数据共享与功能共享并举、支持异构GIS平台集成应用、带宽要求降低、更高的系统安全性等特点。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OGC已经启动了专门研究,如何利用Web Service及其相关技术解决GIS数据共享交换的工程项目即OGC Web服务的启动项目(OGC Web Services Initiative)。该项目提出一个可进化、基于开放地理数据互操作规范的、能够无缝集成各种在线空间处理和位置服务的框架即OWS(OGC Web Services),其中数据服务规范包括Web 地图服务(WMS,即Web Map Service)、Web要素规范(WFS,即Web Feature Service)等。
2 面向用户的城市地理信息服务模式提升
考虑到用户使用地理信息的方便性和当前技术条件、硬件环境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在城市地理信息服务模式上具体进行以下的提升。
2.1 增量方式的文件级地理信息服务
基于常事务方式的采集、维护技术在地理信息采集机构的推广,地理信息采集机构是GIS技术的使用者,又是有力的推广者。在使用和建立基础地理数据库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各个不同阶段所采集的地理信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记载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城市发展研究者提供了在空间上研究城市的最原始资料。同时在面向对象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数据维护过程中,每次都记载了更新的增量信息,为获取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基础保障。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用户中的不断推广和成熟,近年来,在地理信息的用户中也逐渐使用GIS技术,有直接使用基础地理信息的,也有在基础地理信息基础上获取各用户专业信息的,总体上采用的就是基础地理信息叠加专业信息的模式。在各用户的专业系统中,基础地理信息维护多采用文件级的地理信息服务,定期从信息采集机构或部门获取最新地理信息,并且用以替换系统中的基础地理信息,如果专业部门已经在基础地理信息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编辑或修饰,必将在以后的维护中带来很多不便,这样在用户中也逐渐提出了在基础地理信息方面采用增量方式维护的需求。
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增量方式的文件级信息服务相对于简单文件服务有很大的区别,在技术、规范等方面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GIS建设中基础地理信息的标准、地理信息用户的稳定性、地理信息维护者和信息提供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各个GIS系统之间的标准不统一,也就没有推行增量服务的可能;相对稳定的地理信息用户才会有这样的需求,如果用户对于基础地理信息采取的是可以从不同部门获得这样的态度,也就没有推行增量服务的必要;只有地理信息的提供部门与维护部门的及时沟通,提供部门才能从维护部门及时、准确地获取用户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2.2 基于API网络地理信息服务
网络环境的改善,随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网络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网络上传输速度不断提高,使得在网络上传输地理信息及网络GIS成为一种趋势,更多的地理信息用户在建设GIS系统时较多采用基于网络的C/S构架,以应变跨区域的办公及异构的数据结构。
GIS系统中基础地理信息的共同性用户对于基础信息要求的共性,才使得提供地理信息可以采用雷同的服务。
用户对地理信息使用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用户在多年的GIS建设和使用中也不断提高了对GIS应用和开发的能力,甚至大量用户引进了专门的GIS人才,对于GIS不再是简单的提要求和使用,而是直接参与到规划、方案制定和建设的整个过程。
以Google Map API为代表的网络地图服务为地理信息的网络服务拓宽了思路,使得地理信息服务不再是简单的数据服务或地图浏览,而是将系统、功能、数据等整体封装,针对用户的不同层次定制不同的类、事件和属性,使用户得到不同的地理信息服务,在系统建设中更多的关注于系统功能以及系统专业需求,而不至于束缚与基础地理信息,从而大大缩短建设周期和提高系统的专业性。
3 结束语
城市GIS数据信息的服务是提高测绘成果利用的重要有效途径,数据标准的统一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前提条件。只有统一的数据标准,才能保证数据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有利于数据的维护、分析、更新和利用。根据当前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针对基础地理信息的生产、使用、管理部门以及多层次用户的数据服务需求,充分利用Web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带宽的增加,基于API的网络地理信息服务将成为今后的主流模式,在当前网络条件不够成熟、文件级服务不够成熟,但基于对象的信息服务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进行基于面向对象、增量方式的文件级数据服务模式将成为主流。
参考文献:
[1]张明波等.空间数据引掣关键技术与应用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4(12)第六卷第四期
城镇化提供巨大内需空间, 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力引擎,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重要途径。近年来,如皋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为强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由经济薄弱、农村落后的“苏中的苏北”全面跻身南通“第一方阵”,不少发展指标挤进了江苏“第一方阵”,初步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色之路。
以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引领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不断健全完善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现代化城镇发展规划体系,遵循先规划后经营、先拆迁后出让、先完善功能做优环境后开发建设的原则,全面提升城镇能级,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奋力打造区域性现代化中等城市。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的理念,按照城乡规划全覆盖的目标,先后高起点编制和完善了城市总体规划、新一轮镇区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和农民集居区修建性详规、城镇核心区控制性详规,全面推进城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文化产业集聚区、现代商务核心区和多业态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合理布局城镇功能业态,初步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者相融的城乡规划体系,镇区控规编制覆盖率达80%以上,努力使城市和农村规划无缝对接,加快构建起“中心城区(港区)―重点镇―一般镇―农村新社区(居民点)”梯次分明、发展有序的四级城乡空间布局结构,培育“双城”特色鲜明、重点镇优势突出、一般镇规模适度的网络化城镇体系。坚持以能级提升为目标。依据城市规划,全力推进招商建市、招商建镇,积极引进信誉好、实力强的各类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农民集居区建设和土地一级开发,引导和鼓励本地建筑企业参与城镇开发建设。中心城市按照2012年50万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定位,加快城市路网框架、中央商务区、休闲商务区建设,推进老城区、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拆迁改造,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辐射能力;如港新城按照2012年20万人口规模,迅速拉开城市框架,加快功能配套建设,形成与主城区“哑铃式”经济发展格局。
以新型工业化为“火车头”,拉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动力,迅速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化”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化”农民为市民,85%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为实现城镇化提供了重要支撑。突出科学规划,引领产业集中布局。近年来,以县域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导,先后高起点修订完善了产业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各功能区总体规划,编制了22个特色专业园区控制性详规和水、电、路、气等各项专业规划,制定十大产业以及目标千百亿规模重点企业发展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快速集聚,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十大产业板块初具规模,占规模企业总数90%以上,贡献份额超过全市95%以上,亿元企业突破200家,集约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现代农业的能力不断增强。突出载体打造,提升产业综合承载力。抢抓江苏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机遇,始终坚持载体先行的理念,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十一五”以来累计投资80多亿元倾力打造功能完善的大沿江主体功能区和各镇生态工业集中区,以优良的载体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以熔盛千亿级企业为龙头,集船舶动力、推进、导航系统的韩国、欧洲高端船舶及海工专业配套园,以中海油、德源高科、日本丸红为龙头的石油、日用、医用绿色化工材料产业园和以神马科技为龙头的新型电力装备材料产业园等2个千亿级特色园区,集服务外包、软件开发、科技孵化的科技城(软件园)、元升太阳能产业园等8个100~500亿级特色园区初现雏形,沿江主体功能区建成产业连片、规模经营的产业集聚区,综合竞争优势充分彰显。突出龙头培育,带动企业集群壮大。始终坚持以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层次高、市场覆盖面广的龙头型企业为核心,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
以农业现代化为“助推器”,促进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本文通以太仓华东国际商贸物流城为案例,在新的经济背景下通过对港口和物流业、港口与城市发展的关联分析以及区域产业布局分析,引入全新的物流交易模式,较为全面探讨了临港型物流园区的产业布、人口规模测算、用地布局、发展时序等问题。
关键词:物流园、港口、新型交易模式、城市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east China international trade logistics taicang city as a case, in the new economic background in ports and logistics industry, through the port and the urban development 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ional industry layout analysis,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logistics transaction model, a comprehensive port logistics park discussed the industry cloth, population size measure, land layout, development timing.
Keywords: logistics park, ports, new trade pattern, the city
中图分类号:U652.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从港口与城市的发展关系看,港口对城市发展的推进大概经历一下四个阶段:初始发展阶段——城市对港口的依赖性很大;产业发展阶段——港口经济的溢出效应带来了为港口发展配套的港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兴起;功能多元化发展阶段——产业的多元化积聚发展带来了人口与消费的扩大,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带来城市能级的提高;城市自增长阶段——城市通过自身功能循环和积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物流产业与港口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物流业的发展程度直接推进港口能级的提升,拥有传统装卸码头的为第一代港口,拥有临港物流升级为第二代港口,拥有发达物流产业的港口可升级为第三代港口,实现全球资源配置的港口成为第四代港口,我国上海洋山港已逐步向第三代港口迈进,而国际著名的鹿特丹港已进入第四代港口的行列。
本文分析的太仓国际物流城紧靠太仓港区,毗邻上海,太仓国际商贸物流园区域位置通江达海,同时位于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和苏州一小时经济圈内,以及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T”型交汇处。基地位于太仓市主城区与太仓港区之间,浏河北侧、长江西侧,苏昆太高速与S338交汇处,总用地面积26平方公里。本文以此项目为例来分析太仓物流城与太仓港口以及与太仓及周边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产业发展分析
1.1区域产业带发展分析
从整个太仓的区域产业发展分析,太仓现在的产业布局主要为沿江产业带、沿沪产业带及太仓中部经济圈。其中沿江产业带主要包括港区、浮桥镇、璜泾镇,主要产业有:电力生产、化纤加弹、高档造纸、石油化工、机械、进口再生资源加工、服装、物流业等,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沿沪产业带主要包括毗邻上海的新区和城厢、陆渡、浏河三镇。主要产业有:汽车配件、精密机械、轻工、电子信息、金属冶炼及加工、生物医药、纺织服饰、生产业和传统商贸业等。太仓中部经济圈主要包括沙溪镇和双凤镇。主要产业有:纺织化纤加弹、化工、金属冶炼及加工、轻工等。
1.2长三角物流业发展分析
长江三角洲物流服务圈以服务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并形成与北边的环渤海湾物流服务圈、西部的中部物流服务圈以及南部的珠江三角洲物流服务圈的强大联系,对提高地区经济活力,增强区域国际竞争力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
中国制造不能一直作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引擎,转变经济结构势在必行;上海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之一,产业转移迫在眉睫,太仓作为离上海最近的几个城市当中土地储备最大的城市之一,并且交通发达,是最具开发潜力的地方。
港口规模的扩大,虹桥枢纽的建成,机场的物流也可从此中转,高速公路和铁路的联通,加上运距和运费上相对周围的几个港口都有优势,太仓华东国际商贸物流城对苏锡常经济腹地和上海部分的物流有强烈的吸引力,基地将来可作为上海溢出经济的载体。
发展条件分析及定位
2.1优势分析
长三角区域大交通及经济联系由原来的“Z”字型向反“K”字型转变。太仓处在反“K”字型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并紧靠上海位于上海1小时经济圈内,发展机会明显。
随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作为上海航运中心的“配套港”、“组合港”,太仓港规划年货物吞吐能力为2.8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2210万标箱,届时太仓港将从很大程度上弥补外高桥港运力的不足,并与之共同形成上海航运中心臂膀。
作为苏南唯一的深水航道,太仓港改扩建之后为苏南带来了新一轮的海洋机遇,为苏南制造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同时预示着苏南海洋时代的来临。太仓必将成为苏南时代的领跑者。
2.2发展瓶颈
目前太仓的发展模式是沿江沿路发展,港口和城市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发展合力。港城相互分离,港城基础设施分流:基础设施没有完全共享,尤其是港城交通分流严重,港城之间相互联系薄弱。无论是工业发展还是城市发展都将对地区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影响。
2.3项目定位
打造全方位的物流园区——以产联港,以产兴城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建立港口与城市之间的产业联系,形成港口与城市之间新的增长极,吸引城市优势资源向临港地带集中,同时利用港口带动作用,使城市从被动型生产力布局转变为主动型生产力布局,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形成“以产联港,以产兴城”的发展模式,达到港城联动、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物流城发展策略
3.1港城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策略。
----港口与城市的双核驱动,物流城应以混合业态的产业链形式,依托商贸物流一体化实现港城经济一体化。要实现一体化,产业应方面推进发展包括商务会展、港口物流、休闲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和采用新的流通模式。经过前期的研究分析,可引入以下产业:
会展经济
会展经济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产业收入则为9。
港口物流经济
依托港口的运输和中转功能,建立强大的现代物流系统,继而发展仓储、配送、加工改装、包装等产业,带动整个临港产业带的发展。
3.2新型的流通模式
提供公平的交易平台,解决传统市场的种种弊端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信用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汲取摊位制、超市制和连锁制的市场业态优势,集市场与现代物流于一体,创造商品价值在市场中实现和提升、商品采购成本在物流中降低,新型流通模式。
关键词:河南省;旅游业;转型升级
河南省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充分发掘旅游线路的特色,开辟新的旅游模式,才能实现旅游产业升级转型,推动河南省旅游业的科学发展,长足发展。
一、产业主体多元化战略
旅游业的转型升级,首先是产业主体自身的转型发展和自我突破。一是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吸引大量的投资主体进入旅游行业,大力倡导民营资本投资,以重大项目投资带动行业建设和产业能级提升;二是经营主体的多元化,旅游业要积极接纳吸收民营、外企、股份制等多元经营主体涉入旅游业,市场化运营,谋求产业格局和市场竞争的合作共赢;三是管理的多元化。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各种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基础上,加大行业管理协会的作用,现有的河南省旅游行业协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政府应该尽快明确行业协会的服务协调职能,使其与政府密切合作,实现政府公共管理、行业协会管理以及企业自身管理等各方利益主体要相互协调,彼此监督,共同发展。
二、功能多样化战略
旅游业有很多作用,除了具有传统的增加外汇收入、拉动内需、吸纳就业的作用外,更有一些其他特殊功能。概括地说,旅游功能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首先带动了建筑营造业的发展。发展旅游产业,必须修筑机场、码头、车站、城乡道路等以解决行的问题;必须开辟旅游景点,建造博物馆、展览馆,以解决游的问题;必须兴建酒店、餐馆、商店、娱乐场,以解决住、吃、购、娱的问题。与之相适应方面的供水、供电、供暖、供气、排水、排气、噪音处理、垃圾处理、卫生设施、邮政电讯等市政工程就应跟上去,这就为建筑营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世界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西班牙的太阳海岸,原本是个小渔村,开辟为旅游区后,商业兴旺,旅馆林立,成了座五光十色、举世瞩目的旅游城市。
二是旅游功能的生活化发展,更多关注旅游业发展成果和利益为民所享的功能。旅游接待地的生活环境和便民设施,是构成吸引旅游者前往游览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这个角度说,美化生活环境,改善便民设施,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前提。要发展旅游产业,就必须搞好清洁卫生,防止“三废”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就必须修复文物古迹,增加服务设施,强化它的魅力。旅游地生活环境的美化、必然使接待地对游客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而游客的大量涌进,又促使旅游地改善服务设施。从而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是旅游功能的生态化发展,使旅游业回归本源。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向往田园式的生活,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使旅游业回归自然的本源逐渐放大。河南省应进一步重视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发掘和利用,成立主管此项工作发展和落实的职责部门,每年划拨专款用于此项工作的研发。同时,加紧生态资源优势地区和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步伐,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
三、业务外包化战略
根据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应把握未来旅游业务外包化发展的趋势,支持帮助一些旅游企业将部分非核心业务交给外部专业服务组织,从而专注于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通过旅游业务外包化的方式可以拓展产业空间、提升产业能级。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可采用以下旅游业外包服务模式。
(1)旅游商务会展服务外包和国际旅游枢纽服务外包。省会郑州市是全国重要的中部交通枢纽,最近国务院又批准刚成立了航空港经济实验区,借助于重要的区位优势,郑州未来将成为旅游商务综合经济区域,应重点发展会展商务旅游外包、城市特色专项旅游服务外包、旅游机构服务外包以及航空公司等交通部门服务外包。
(2)生态旅游服务外包。河南省自然风光秀美,豫北的焦作云台山风景区、豫西洛阳栾川风景区及豫南信阳鸡公山风景区等休闲山水风景区应该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服务外包。
(3)文化产业旅游服务外包。河南省是著名的文化资源大省,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安阳、开封、洛阳几大古都历史文化氛围浓郁,重点发展围绕历史遗迹和民俗文化主线的文化产业旅游服务外包。
(4)医疗保健养老旅游服务外包。郑州、洛阳、南阳、信阳等城市医疗条件相对较好,城市周边有生态休憩风景区,可以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医疗保健养老旅游服务外包。
四、旅游市场调整化战略
旅游市场的转型升级,既要根据旅游需求的变化准确定位,适时调整和提升市场营销策略,又要同时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构建结构合理、开发有序的客源市场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优先发展入境旅游,向以扩大内需为主,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共同发展方向调整,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目前的国内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和核心。因此,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根据国内、国际市场旅游需求的变化,来定位和把握转型升级的内容和层次,做到统筹兼顾,主次分明,实现旅游市场的协调发展。河南省目前的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地国外市场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国内市场主要是北京、山东、山西、河北、江苏、湖北等周边省份,此外,港澳台地区也是主要的客源地。河南省的客源目标市场应首先对本省的客源做进一步市场渗透,增加本省的出游人数和出游次数,其次,运用合理的营销策略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其他客源市场。
五、价值提升化战略
让渡价值是指是指企业让渡给顾客,让顾客感受到的实际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让渡价值越高,顾客越满意。提高顾客的让渡价值,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提高顾客的购买价值,二是减少顾客的购买成本。在旅游业,前者主要是提供给顾客令他们满意的旅游产品来实现,比如丰富产品类型,打造不同风格的旅游线路供不同出游目的的游客选择。综合利用高科技含量的现代传媒手段,结合声、光、电等影视艺术,打造具有强烈吸引力和刺激力的体验性旅游项目――主要应用于旅游景区和主题公园等领域,为顾客带来美好愉悦的体验。此外,还要注重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人工操作技能,创新服务形式,实行人性化的服务,以提升游客的情感价值。后者则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简约化,通过发达的信息技术(如网络预订等)为游客节省时间和精力,在饭店、餐饮、旅行社等领域提供优惠措施,为游客节省货币成本。
河南旅游业只有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升级转型目标,为向旅游强省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朝胜. 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对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8-40.
关键词:保税区;国际贸易中心;贸易便利化;区港联动
保税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在吸引外商投资,集聚贸易企业,发展进出口贸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经过20年的开发与建设,保税区在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推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从城市发展战略来看,目前上海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继国务院批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出台之后,在多方努力之 下,上海已经把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此情形下,研究分析如何更好地发挥保税区特有的开放度和贸易促进功能,发挥上海的保税区政策和规模优 势,有力地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上海市保税区的建设与发展概况
保税区是由海关实行区域性保税免税管理的经济特区,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过 程。目前,上海地区的保税监管区域主要有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简称“三区”,在本文中统称为保税区),和6个出口加工区(分 别为松江、金桥(南区)、青浦、闵行、漕河泾、嘉定出口加工区)①。2009年11月18日,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正式挂牌成立,统一管理洋山保税港 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的行政事务。在“三区”建设方面,外高桥保税区重点建设国际贸易示范区,大力开展国际贸易 等货物和服务贸易功能;洋山保税港区重点建设国际航运综合实验区,大力发展国际中转、现代物流、商品展示、仓储租赁、期货交割等多层次业务;浦东机场综合 保税区重点建设临空功能服务先导区,大力发展航空口岸物流、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功能②。
保税区由于自身的功能特点和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企业投资落户。截止2009年底,三区所辖区域累计批准投资企业项目达到10 576家,其中,外资企业项目累计达到7 955家(外商独资企业项目7 245家),占项目总数75.2%;内资企业项目2 621家,占项目总数24.8%;累计吸引投资总额达到204.74亿美元。2009年,三区实现进出口商品总额566.7亿美元,相当于上海市进出口商 品总额的1/5。其中,进口额约占全市32%,出口额约占全市9%。三区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9 655.2万吨,占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的1/3;实现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 138.7万标箱,占全市的比例高达85.5%;实现税收总额247.61亿元,约相当于全国保税区税收总额的1/5[1]。
二、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任务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两个提高,两个加快”,即提高市场开放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市场准入程序,吸引中外贸易主体集聚;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要素通畅流动;加快建设以要素市场为重点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价格发现的引导作用;加快营造 国际一流水平的贸易发展环境,使上海成为交易机会多、综合成本低、市场秩序好、商贸人员满意度高的城市[2][3]。
根据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功能定位和“两个提高,两个加快”的基本建设思路,融合国际贸易、保税物流和口岸功能叠加优势于一身的上海三大保税区 ——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承担着先锋、示范、引领的职责,具体可从以下三大方面、九大要点研究他们 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责任和任务[4]。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1、便利通关2、便利保税监管货物流转3、畅通口岸物流
增强贸易产业集聚度与辐射能级
1、吸引和鼓励高能级贸易主体落户2、着力建设专业化贸易平台3、扩大保税区经济腹地范拓展多元化贸易功能
1、继续做大做强转口贸易、加工贸易
2、积极开展保税货物内销贸易3、努力开拓离岸贸易
(一)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建设国际贸易中心,首当其冲要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创造更为便利的贸易环境。
保税区属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区内企业享受区外企业所不具备的诸多政策优势和贸易便利性。为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保税区要积极主动地适应贸 易主体的经营需求,采取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措施,提高货物通关速度,便利区域内企业与口岸之间、区域与区域外企业(场所)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保税监管货 物流转,同时协调好口岸物流相关管理部门,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进一步优化口岸环境,吸引更多的中西部区域或其他区域的货物从这些口岸进出。
(二)增强贸易产业集聚度和辐射能级
高能级贸易主体具有贸易体量大、辐射范围广的特点,并具备一定的定价权。因此,保税区要发挥政策优势,吸引和鼓励地区总部、营运中心等高能级 贸易主体在区内聚集。目前,外高桥保税区已经拥有了汽车、钟表、酒类产品等十大专业贸易平台,初步形成在全国乃至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品进出口集散 中心。下一步要在夯实原有专业贸易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建设新型专业化贸易平台,提高保税区国际贸易总量规模。
在集聚高能级贸易主体和建设专业贸易平台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三个保税区与三大相邻港口——洋山深水港、浦东国际机场和外高桥港口的联动,提升保税区的服务能级,扩大其经济腹地辐射范围[5]。
(三)拓展多元化贸易功能
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在上海三大保税区的贸易方式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过程中,保税区要发挥传统优势,继续做大做 强这类贸易方式,并积极开展保税货物内销贸易业务以充分开拓国内贸易市场。同时,还要努力开拓离岸贸易业务,因为离岸贸易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心的主体贸易方 式之一,具有降低关务、税务、财务、国际结算等项成本,和避开国别贸易壁垒的优势。保税区可开拓离岸贸易业务,为把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为全球商贸流通网 络化的关键节点而努力。
三、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立足于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理应承担的责任与任务,从目前上海的三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三区”)的运行情况出发,分析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
(一)监管职能分离分立,通关速度慢,不利于贸易便利化发展
货物通关监管涉及部门多,相互之间分离执法、权力分割,影响通关速度。1海关与商检的监管分离。货物的进出口由海关和商检分门把守,企业 报关时,同样的内容要填写两次,分头报送,两个部门分头检查。不仅给企业增添了不少麻烦,而且实际上延缓了通关速度。2“区”、“港”海关独立执法。根 据我国保税区的海关监管方法,只有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是由一个海关统一监管,而保税区采取的是港口和区域分属两个海关监管,以转关方式实行监管衔接的管 理。因此,在“三区”中最典型的是外高桥保税区,虽然紧邻外高桥港口,但港区和保税区海关分设,企业报关须报两次,两个海关也须分头检查。即便是保税区国 际中转的货物也需要两次报关,货物由境外进入保税区时采取的货物备案与区外进出口报关在程序和效率上差别不大。
3区间保税监管货物流转管理复杂。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优惠政策和开放度来看,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比保税区的等级高,而且海关对区间保税货物的流转按照转关处理,造成了区间保税货物流转的手续繁琐,税收征管复杂,给区域之间的企业合作带来不便。
(二)企业经营成本高,软环境不足,不利于吸引外贸企业集聚
1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税负过重。在市场准入方面,三区包括外高桥地区设立贸易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的门槛比较高,经营范围限制较严。在税负 方面,运输、装卸、仓储、保险等领域,都属于服务业,现在服务业征税是征营业税,就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使得国际贸易产业链上的企业税负很重。过高的准入门 槛和过重的企业税负将不利于保税区吸引贸易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的集聚,更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提高辐射能级。
2软环境建设存在不足。三区的规模和硬件环境在国内保税区中首屈一指,但是,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专业化贸易平台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 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洋山保税港区虽已封关运作4年半,但是在区内入驻的企业少,过境的多,实际入驻企业仅达目标的10%左右。
(三)三区发展失衡,北强南弱,不利于深水港和空港的航运业发展
三大保税区发展呈现明显的北(外高桥保税区)强、南(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和洋山保税港区)弱的态势:外高桥保税区作为我国第一个批准建立并封 关运作的保税区,其GDP规模、销售收入、工业产值、进出口总额、税收收入等五大经济指标均处于全国保税区的领先地位。2005年12月封关运作的洋山保 税港区虽然具有更大的政策优势,但是由于建设发展期较短,销售收入、商品销售额、物流企业营业收入、进出口贸易额、税收等各项经济指标均不同程度地落后于 外高桥保税区。其中,2009年商业销售额仅6.08亿元,约相当于外高桥保税区的0.1%;进出口贸易额15.58亿美元,约相当于外高桥保税区的 2.8%。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虽于2010年4月通过验收,但其实尚未正式运作,尚无经济产出实现。
如果把外高桥保税区和洋山保税港区在封关运作相同时间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2009年洋山保税港区的各项经济指标依然低于同样运作4 年的1997年外高桥保税区(表2)。如此跨越时空的悬殊差距,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应对,将难以发挥保税港区的特殊政策优势,不利于依托洋山保税港区 促进贸易发展和洋山港的航运业务发展。刚刚起步的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销售收入亿元商品销售额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进出口贸易额亿美元
洋山保税港区(2009)228.926.08015.58
外高桥保税区(1997)360.3286.644.517.8
洋山保税港区(2009)与外高桥保税区(1997)之比1∶1.571∶47.14-1∶1.14
(四)相关监管制度与监管方式钳制,不利于拓展保税区的业务面
1保税货物内销规模小。保税货物转内销是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将加工贸易保税货物销往境内的正常市场行为。自2006年以来,保税货物内销的总 额虽然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仍较小,其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加工贸易管理政策、管理制度、内销渠道、企业运营模式存在着制约保税货物内销的因素。按照保税区 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政策定位,部分减免税设备、不作价设备税收管理政策,影响了企业拓展内销业务的积极性。海关对出区内销货物主要按制成品征税,并加 征缓税利息的税收政策,也不利于扩大内销。
2进入保税区货物退货限制。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对进入保税区货物如发现部分产品不符合要求退回工厂复加工再出口,在操作上按现行规定必须 按报关单退出同批全部货物,而不能退换部分产品,增加企业的运输成本。3维修政策的限制。随着国内贸易量的放大,产品维修量也在逐渐增大,一些企业有意 利用保税区优势设立全球维修中心,对国外产品进行售后的维修工作。例如,西门子公司、瑞士钟表集团等都希望:既能解决非保物资进出不方便的问题,在区内设 立非保仓库;又能在区内成立“两头在外”并能维修国内设备和仪器的各类维修中心。但由于受保税区维修政策上的限制,维修业务在保税区内也无法有机整合 ③。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需要大力发展和突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区在国际贸易方面的特殊优势,突出其在构建国际贸易核心要素方面的特色专 长,强化其贸易服务功能。针对以上对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如下改进措施和建议[7][8]:
(一)借鉴自由贸易区的管理体制,改善监管职能分离分立的现状,提高通关速度
1建议加强保税区与海关、商检、外汇等职能部门的协调,建立海关、商检等职能部门更紧密的联席工作机制,借鉴国际经验,实施“单一窗口”模 式的监管,改变企业报关时同样的内容要填写两次,分头报送,两个部门分头检查的监管现状,使贸易经营企业只需一次性地提交相应的信息和单证,有效提高货物 通关速度。
2建议与海关总署协商,尝试在外高桥保税区试点推行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海关监管方法,进行资源整合,即把目前的外高桥港口海关和保税区 海关的监管职能合并,推进港区一体化,实现特殊监管区域和口岸监管现场的联动通关,简化进出保税区货物的报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
3简化保税货物流转管理手续,方便保税区内企业在其他海关监管区域内开辟新业务,促进区与区之间、区与区外的保税货物便捷流转和深加工结转。
(二)加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软环境建设,吸引高能级外贸企业集聚
1建议提供实质性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降低保税区企业入驻门槛和企业税负,为企业入区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和简化的审批手续,同时着力打造公共信息平台,便于企业之间、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吸引更多的投资方入驻保税区。
2积极鼓励和引导区内企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提升和发展,推动现有的加工制造企业向产品的研发设计和营销、售后技术服务转变;在区内引入 设立高端产品研发中心、检测维修服务中心并开展仓储、配送、分拨等物流服务,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逐步将保税区发展为高能级外贸企业的聚集地,形成规 模效应,提高辐射能级。
(三)实现“三区”错位、联动发展,形成合力,发挥保税区的先锋示范引领效应
根据上海市政府提出的“三区三港”联动发展目标,“三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外高桥保税区定位为“国际贸易示范区”,洋山保税港区将 着力打造“洋山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临空功能服务区。“三区”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要在经营产业、服务面向上形成错位 互补、联动发展的格局,共同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
具体而言,外高桥保税区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要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保税仓储物流业、先进制造业三大功能性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国际贸易、现 代物流、先进制造业和保税商品展示等多种经济功能。洋山保税港区要加快周边生活配套环境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商投资和企业入驻;配合洋山深水港 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定位,重点发展国际转口贸易;鼓励开展期货保税交割、离岸贸易、船舶融资租赁等新型业务,试点起运港退税制度,把国内流失到韩国釜 山港转口的货流吸引至洋山港。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要配合浦东国际机场发展目标——亚太地区复合枢纽港,抓住临空产业发展,尤其是与航空运输有关的物流业, 如快递分拨中心、飞机融资租赁、航材租赁与检修等临空产业经济业务。同时,支持区内注册企业在“三区”内跨区开展业务。
“三区”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电子口岸平台,推动“三区三港”业务信息和管理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及共享。
(四)协调相关监管制度和方式,促进保税区拓展业务面
1有针对性地出台鼓励加工贸易成品内销的政策和措施,建立保税货物内销预审核制度,将内销料件和成品的审价归类作业环节前移,在通关审单环 节仅对价格进行程序性审核,并推行“专窗作业”,实现“即时申报、即时出单”,进一步简化内销审批业务、提高通关效率,方便加工贸易企业办理内销征税手 续,实现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研究降低加工贸易内销征收缓税利息率问题,并适时进行调整;全面推广“内销征税管理系统”,实现 海关内销征税管理电子化、审核无纸化,充分发挥内销征税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确保企业电子数据申报方便、及时、顺畅。
2积极会同商务主管部门放宽对具有自主品牌与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型装备制造业出口产品返回国内维修的限制,引导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检测维修服务中心。
基金项目:本文获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石良平工作室资助。
注释:
①文中所指上海的保税区主要是指包括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②上海综合保税区昨成立“三港三区”联动正式启动 《上海商报》2009-11-19。
③ 浦东新区政协经济和科技委员会,《围绕“两个中心”和“三港三区”目标,推进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建设,2009-11-2。
参考文献
[1]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2009上海综合保税区经济发展统计公报[M]2009
[2]程大中.国际贸易中心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世界经济情况,2009,(07):19—21
[3]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集中“六方面”重点推进[N]解放日报,2009-9-22
[4]孙浩.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使命[J]上海商业,2010,(09):20—21
[5]赵广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过程中保税区的功能作用研究[J]经济论坛,2009,468(20): 69—71
[6]民建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浦东新区政协经济和科技委员会.围绕“两个中心”和“三港三区”目标推进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建设[Z]2009
一、创新转型是上海自身发展和服务全国的迫切需要
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既是上海提升自身发展能级的内在要求,也是上海提升服务全国能力的现实需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上海全力实施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一揽子政策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在平稳增长中加快转型。从近几年看,尽管上海经济增速“减了一档”,但转型发展“快了一拍”,民生保障“进了一步”。经济增速放缓背后蕴含的是经济结构、质量效益的改善,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上海立足创新转型,坚定不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培育,着力提高上海带动区域合作交流的能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内开放合作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有力促进了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一)以加快建设上海“四个中心”增强服务全国经济发展的能力
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是中央对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中央对上海服务全国的重大要求。上海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以建设“四个中心”为核心,全面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使上海从传统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现代经济中心城市,服务全国、服务长江流域、服务长三角发展的能级不断提高。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11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突破400万亿元,各类金融机构累计超过1000家,包括证券市场、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在内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2011年度“伦敦金融城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排名,上海分列全球第五、第六位。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7.3亿吨和3174万箱,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提高到41.1%;上海机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7456万人次和356万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全面推进,2011年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达到8123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5;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293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超过30%;商品销售总额达到4.6万亿元,是2005年(“十五”末)的3倍多。
(二)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上海坚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从产业看,三产成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2011年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7%。三产发展呈“5、6、7、8”的发展格局,即三产从业人员占比超过50%,增加值占比接近60%,三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占比超过70%,利用外资占比超过80%。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突破1万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2.2%。从需求看,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77亿元,增长12.3%,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9.5%,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16.2%,民间投资增长36.9%。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呈现“五个快于”:进口快于出口,一般贸易出口快于加工贸易,私营企业出口快于国有企业,新兴市场出口快于传统市场,服务贸易快于货物贸易。上海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关联带动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
(三)以摆脱对传统增长路径的依赖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索新模式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们坚持有“取”有“舍”,摆脱对高出口、高投资、重化工业等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努力为培育新兴产业、新兴业态腾出空间。上海经济发展已经呈现“四个减少依赖”的良好势头:对重化工业的依赖减少,2011年重工业增加值增速比轻工业慢2.9个百分点,高载能行业产值仅增长1.1%。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减少,最近两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22.8%和2.4%,占全市第三产业比重从2005年15%下降至2011年9.2%,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从7.7%下降到5.3%。对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减少,2011年上海以代工为主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仅增长3.2%,低于全市工业3.2个百分点。对投资拉动的依赖减少,2011年上海投资率从2004年53.8%下降到2011年42.3%,高载能行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从2007年42.5%下降到25.9%;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已占据半壁江山。上海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我国东部地区率先转型探索了新模式。
(四)以深化改革开放为我国转型发展突破体制瓶颈实行先行先试
上海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坚持浦东开发开放不动摇,充分发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示范带动作用,努力为全国转型发展探索道路、积累经验,行政改革、国资国企改革、非公经济、利用外资等重点领域改革开放都取得了重要突破。先后开展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08年至今已调整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超过1000项,取消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超过300项。2011年全市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提高到34.7%,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首次突破50%。全年合同、实到外资分别比上年增长31.3%和13.3%,其中服务业实到外资占比超过80%;总部经济蓬勃发展,集聚各类外资功能性机构超过900家。上海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全方位开放战略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发挥了示范引领和先行先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