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由于地理位置和社会发展,势必导致不同地域的地方文化发展失衡,而情况日益明显。例如高纬度地区的自然因素导致可供发展的旅游资源稀少,从而影响该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
(二)形式重于内容
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地方文化的发展出现普遍存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各地文化形式大同小异,无论是主题内容,或者周边辐射都呈现出一种未完全摆脱重制造轻研发的守旧模式,缺乏创新主导力。
(三)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地方文化的发展处于成长期,人才是文化产发展的推动力,只有将所学知识有效的应用于实践,才能更好的适应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旅。旅游产品是一种无形产品,通常以服务的形式表现,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具备高水准的专业素质,但越来越多的人才流向国际化都市,导致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方面,人才紧缺。
二、地方文化影响下旅游管理的现状
旅游作为一个依靠接待与服务而发展起来的行业,如何在保护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在产业竞争中获胜,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之一。旅游管理的对象是“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促进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充分了解旅游需求的前提下,适时有效的对人员进行管理,从而对需求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为了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必须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的同时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对地方文化的影响是通过再生产的方式推进,从而带动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地方文化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只有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保持本土化与特色化的相互协调,通过从不同的旅游项目中开拓新业务,实现再发展,从而扩大社会影响,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保持自身品牌的同时,使特色文化得以继承和延续。作为旅游业发展内容之一的地方文化,始终以地方文化作为基石,打造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景线,使游客可以了解不同的地方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原生态的民族风情与文化信仰相结合,是景区的建设和改造成为旅游产业链的必备环节之一,进而得以衍生出不同形态的特色文化旅游,从而提高景区极其周边地区的经济收入。同时,地区饮食的独具风味刺激了游客的消费欲望,正逐步取代单纯的自然风光游览,成为一道特殊的旅游风景线。
三、地方文化影响下旅游业管理问题论述
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发展。相反,在保护地方文化的同时,旅游管理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旅游管理与地方文化之间存在许多难以明确的关系,使得在许多地方文化开发保护的过程中,受到旅游管理的促进或者阻滞。另一方面,旅游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导致许多地方文化的流失或者过度开发,同时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越来越多的原生态的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我国,民族文化资源相对丰富,催生的地方文化也各具特色,但与之对应的地方文化节目普遍缺乏新意,形式重于内容,缺乏创新意识与特色。同时,由于资金的投入或者调配问题,导致地方文化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不能为广大游客所了解,难以形成有规模的统一的品牌。为了使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将文化从根本上融入环境、融入景点,把最有特色的部分展出。许多地方文化包括从事表演的民间艺人,他们的表演形式单一,缺乏正规的训练,也没有足够的宣传使他们的特长被了解。所以旅游管理需要对地方文化进行统一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四、地方文化影响下旅游业的管理策略研究
(一)发掘地方文化特色,营造文化氛围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品味,发掘地方文化特色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求从文化基础出发,以不同形式展现旅游的魅力。在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从实际角度出发,从历史、民俗或者民风开展,发现地方文化的顽强生命,建立与众不同的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另一方面从深层挖掘一些与当地文化相切合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或者寻找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工艺品,通过历史化、艺术化、形象化等方法,汇聚文化精品,使其符合当地文化氛围,经过改良和制作,推出市场。不仅可以提高地方文化在当地产业中的竞争能力,也能彰显文化特色。
(二)做好旅游基础工作,促进文化创新
旅游管理是旅游文化工作概念的基础,而旅游管理的命脉在于创新,地方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改变生活,在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同时,加快文化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在努力做好旅游基础工作的同时,打造精良的旅游产业,从形式上更贴近游客的心理。结合原有的自然景观,打造人为环境,让文化沉淀于自然之中,融合于旅游之内。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丰富地方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升华文化精品,提升旅游档次,促进现代科技与自然原生态的融合。建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努力探索,加紧创新步伐,以最好的形态开辟新的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三)注重引进人才和资源的开发
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才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产业化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注重人才的引进成为开发文化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加强保护地方文化人才势在必行。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地方文化资源的瓶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力度,从而营造和谐的人才环境,促进社会的发展。从基层人员的培养开始,让他们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传统的文化知识,以及基础的法律法规,提高文化意识,改善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传承地方文化。而地方文化的传播与推广,离不开旅游产业的扶持,只有具备了专业的文化素养以及实践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宣传与推广地方文化在旅游业的基础作用。同时,必须适时开展从业人员的基础培训,提高从业素质以及服务水平,让他们成为地方旅游景点的主导。为了推广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开展新颖的旅游文化,使投入的资金得到全方位的应用,需要在旅游管理中寻找全新的、独具匠心的旅游形式,进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符合旅游产业的基本要求。资源的开发必须结合当地的环境、民俗特点等内容,开发具有文化底蕴、文化内涵的特色旅游文化,开展多样性的旅游方式。
(四)科学利用资源,联合保护
地方文化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被不合理开发之后很难恢复原貌,甚至会逐步消失。因此如何使文化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及怎样科学利用相关资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课题。要考虑客观因素,推出历史古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态项目,在丰富地方文化的特色之余,将其融入生态旅游之中。科学地、合理地、有规划地控制游客的数量,在环境的容纳量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促进经济、文化以及精神文明建设。联合保护主要体现在行政、项目、景区以及企业机构的联合。在政府部门做好统筹的基础上,景区以及企业分工合作,将主景区辐射的周边景点相关联,形成主导性旅游产业,增加景区的娱乐性与游客的参与性。
(五)加强地方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地方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旅游管理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为了提高地方文化的公信力与知名度,必须加强宣传与推广。在现有的地方文化资源基础上,杜绝浮华不实的庸俗的文化出现,开发考察具有人文性、历史性等基本特性的旅游文化资源,推出相关的旅游项目,打造一个能够在市场立足的旅游品牌。合理的旅游管理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地方文化,同时,要提高旅游的经济效益离不开地方文化。地方文化的历史积淀为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地方文化的推广对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促进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相互融合。在充分了解地方文化的内涵之后,进行适当的旅游管理,有利于改善管理现状,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关键词] 地方文脉;叶赫;旅游品牌;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F720 [文献标识码] B
文脉是指某一地区的地理背景,是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四维时空组合。对地方文脉的分析其实就是研究地方性文化,通过对旅游地的历史和自然的“阅读”和“提炼”,准确、深刻地总结地域文化风格。深度挖潜当地文化内涵,追本逐源,探析其文化的传承,将其与区域旅游品牌塑造有机结合,既可以保护地方文化的传承,又可以增强当地旅游形象。因此成为众多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优越区域旅游开发的模式。
叶赫满族镇既兼有古村落的“乡土文化载体”、“民俗艺术博物馆”的功能,又因其为“大清三后之故乡”而成为东北平原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叶赫古城、古驿站等历史遗迹和叶赫趣闻、原汁原味的满族风俗等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无不显露着古镇的文化底蕴。叶赫满族镇地处松辽分水岭的低山丘陵区,自然景观独特,境内翠岭叠嶂,树木葱郁,“S”形的转山湖位于叶赫古城的门前,绘成了一幅“静水环城霞淡淡,长松绕岭雾悠悠”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随着吉林省交通体系的快速建设,四平市经济发展既面临巨大的机遇,也面临挑战。因哈大高铁的开通(2012年10月),四平与长春(20分钟车程)、沈阳(30分钟车程)联系更加紧密,但也被两个省会城市的“虹吸效应”所困扰。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成为政府面临的巨大问题。笔者认为旅游业形成的“反磁力效应”可以成为一种破解方法。依托于当地的独特的人文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业,让四平市成为两个省会城市的后花园,成为市民周末休闲娱乐的度假胜地。这个观点也得到四平市政府的认可,因此近年来四平地区旅游的开发力度非常大,仅叶赫满族镇的民俗旅游开发近三年就投资了20个亿。由此可见,作为四平地区旅游重镇的叶赫紧紧抓住这个契机,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将文化旅游作为当地的旅游品牌进行塑造,使叶赫满族镇成为东北地区满族文化展示的重要名片。
一、叶赫镇地方文脉挖掘与旅游开发现状
(一)叶赫镇地方文脉挖掘
叶赫是肃慎(女真)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因分布于叶赫河而得名,分同姓叶赫和异姓叶赫。叶赫部落号称叶赫那拉(汉译“向往海东青飞翔的天空”和汉语“凤凰朝阳”之义略同)。叶赫满族镇是努尔哈赤之妻、清初孝慈皇后的出生地,也是清末慈禧太后和隆裕皇后的祖籍地,素以“大清三后之故乡”而闻名于世。但如此显赫的地方在历史上却遭受过“重创”,即“叶赫之墟”。后金天命四年(1619年)八月,为终结建州与叶赫的夙怨、彻底消除后金与明朝战争中的“掣肘”因素,努尔哈赤率军攻占了叶赫,对叶赫民族进行了收编,全部转移了动产和人口,将叶赫的房舍、城寨等不动产悉数焚毁,使叶赫故地成为一片废墟。为彻底断绝叶赫之民的复国之念,将该地划为围场,从此“荒荒草没两城空”,叶赫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五十年后随着柳条边及驿站的修筑,此地才开始慢慢复苏。这场灾难使文化传承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其影响是深远的。
历史事件往往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对当时造成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因历史事件使某些区域得以闻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以及吉林省政府对地域文化的整理和挖掘,叶赫镇的满族文化得到了极大的修复和发展(见下表1)。其中包括文物古迹的整理和修复、满族特色饮食的开发、民族服饰的恢复、特色节庆活动的恢复等。
新时期时代1处;战国再起铁器时代遗址1处;青铜遗址92处;金代遗址19处;明代遗址8处。
清代遗址50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以及47处遗址遗迹。
传统节庆;中国・叶赫满族民俗旅游节;印象・叶赫摄影;叶赫文化经济高端论坛;叶赫开江鱼美食节等。
老菜新做:结合现代烹饪工艺,依据满族老八件的做法,开发出“新八件”。
新材旧做:将新品种的菌类、蔬菜融入到老满族菜系中,开发出极具特色的多种菜品。
帽饰:恢复和开发出礼帽、便帽、风帽、毡帽和坤秋帽等;
服饰:旗装、马褂、坎肩、套裤等;
鞋饰:马蹄底鞋、花盆底鞋、方头鞋、尖头鞋等。
配饰:骨饰、石饰、珠饰、金银饰等。
(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吉林省旅游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叶赫满族镇的旅游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1.旅游开发建设速度加快。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叶赫满族镇已规划建成两大景区,及“古城文化区”和“叶赫那拉城景区”。古城文化区内,有东西二城遗址,东西二城和商坚府城三座王城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驿站、伽蓝寺、娘娘庙、虫王庙等文化古迹可供游客参观游览,经考证修复的“叶赫那拉城”建筑宏伟壮观,呈民族文化特色,再现叶赫那拉历史雄风;“民族展馆”可给专家学者提供考古探究理想之场所,为游人增添了解民族历史,风俗文化之趣味。叶赫那拉城景区位于叶赫镇北,包括转山湖及周围的山体,生态环境优美,林木资源丰富,被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可为游人提供登山、戏水、娱乐、餐饮、住宿、度假等服务。
2.自然人文景观高度组合,浑然天成。境内群山环抱,翠岭叠障,森林覆盖率为56%,是国家林业部第一批命名的100个天然森林公园之一。植物种类繁多,叶赫的榛子、白蘑为一大特产,清代列为宫廷之贡品。
转山湖,又名叶赫那拉湖,是一座人工水库,水城面积5000亩,水面呈“S”型,缠绕叶赫那拉城所处的东山,形成龟驼城的美丽景致。截叶赫河成转山湖水库,控制了河水泛滥,需水期开闸放水,灌溉农田。
3.交通通达性日益提升。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便捷的交通会大大提升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叶赫满族镇因交通困扰旅游业发展的难题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目前,叶赫镇与102国道、303国道以及哈大高速公路都有准一级公路进行连接,而且还建成了梨树―杨木林子、四平―叶赫、叶赫―西丰、叶赫―开原四条省道,有效地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沟通和联系。目前,叶赫镇已经完全进入了沈阳、长春、四平的一小时经济圈。交通通达性的日益提升,无疑会大大促进叶赫满族镇的旅游业的发展。
二、叶赫满族镇文化旅游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塑造意识淡薄
品牌塑造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战略,以产品的质量为基础和支撑,但又高于产品竞争的层面,是旅游业在不断优化和推广发展过程中与消费者各界形成良好关系的结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叶赫满族镇的旅游开发具有小区域旅游开发的通病,即虽然具有品牌意识,但实际行动中往往因经济利益的赢取而将品牌“战略”不自觉地降级为“战术”,当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制于品牌影响力时才发觉走了弯路,造成的影响非常深,不容易扭转。笔者在调查走访时发现,叶赫满族镇虽然文化资源禀赋优越,但品牌塑造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品牌建设被分解,品牌整体塑造能力差。在景区、餐饮、住宿、购物几个环节中,都能体会到品牌塑造的做法,但是因为旅游企业间采取独立核算的管理模式,企业有意无意间为了自身利益,而丢掉品牌塑造是一个整体,各个环节应加倍呵护,否则将出现“一损俱损”的局面的思想。出现了很多不应该的做法,如饭店帮助就餐客人逃票、景区部分人员给其具有亲属关系的人免票等等。②旅游社区化问题严重,阻碍品牌塑造。在景区周围居民的眼里,景区为部分人的“圈地运动”。居民从旅游开发中无法获益,对旅游业的发展态度冷漠,仍然是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对旅游节的参与不够热情,参与也存在应付了事的做法。③对当地文物的保护意识不强,没有清晰了解其潜在品牌价值。
(二)地方文脉与旅游业发展融合度需进一步提升
叶赫满族镇对文物的整理和挖掘先后进行了3次,将区域历史从清朝向前推进了6000年,发现不同朝代大量的价值极高的文物。其中被国家审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其文物的数量、类型和品位在吉林省所有重点文化乡镇中是首屈一指的。将地方文脉融入到旅游业中,构建东北地区叶赫文化旅游名镇是最科学、合理的做法。但从两者的融合来看,叶赫满族镇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比如:①旅游纪念品对当地文化的展示不足;②建筑风格除古城区外,其他区域的建筑难以寻到满族特色乡镇的影子,特别是游客集中的餐饮和住宿区域,只是在内饰上稍有文化特征的体现,而在其他方面(如服务人员服饰等)则表现不足;③节庆活动时,对地方文脉的展示不够全面,往往出现舞台和街景、百姓服饰两层皮的现象。
三、基于地方文脉的旅游品牌塑造策略
(一)挖潜地方文脉,突出品牌的特色与个性
将地方文脉融入叶赫镇旅游业开发建设中去,要在塑造“三大亮点”上下功夫。即紧扣叶赫满族历史,围绕萨满文化,打好“文化牌”;依托山城、塔山、转山湖等优美的自然风光,打好“山水牌”;紧扣浓郁的满族民俗风情,打好“民俗牌”。
近年来,在众多史学家和科研机构对萨满文化的梳理和拯救下,人们一改对萨满文化的偏听偏信,转而以非常理智的态度来对待萨满文化,在民间也兴起了萨满文化热。作为“大清三后之故乡”的叶赫满族镇,以其独特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物资源,成为许多游客的选择地。因此,叶赫满族镇应与科研机构、规划机构、策划机构进行广泛合作,挖潜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旅游开发来,形成极具特色和个性化的旅游品牌,促进叶赫满族镇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将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机结合,才能迎合更多类型游客的需求。在挖潜文化底蕴的过程中,依托叶赫镇的当地的地形地貌,科学规划建设,将山城、塔山、转山湖等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让游客在考察和感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厚重之余,在湖光山色中休闲娱乐、享受自然。
民族民俗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多姿多彩的旅游文化中最吸引游客的部分,是区域旅游的精髓。从云南的“民族村”到旅顺的“满族风情园”,无一不是搭民俗文化台,唱经济发展戏。经历了“叶赫之墟”之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聚拢到叶赫来,带来了各自祖居地民俗色彩。今日叶赫居民的构成,从其生息历史久远的区别来看,有“佛满洲(老满族)”和“伊彻满洲(新满族)”之分;从其族属渊源看,有纯满族、满化的汉人、汉军旗人、蒙古旗人之分,因其历史传承不同,使其民俗文化各有特点。因此叶赫满族镇应该深深挖潜民俗文化,美化亮化满族民居环境,建成满族民俗村。开辟“大清行宫”、农家乐旅游景点,引导村民穿满族服装,按满族礼仪接待游客。在叶赫满族一条街上组织开展特色演艺活动,如满族婚俗、满族歌舞表演、萨满文化等,让游客在消费物质旅游产品的同时,在精神上也得到文化享受,体验旅游快乐。
(二)基于地方文脉,明晰旅游形象定位
特色是旅游地的灵魂和生命。在众多的旅游古镇当中,叶赫满族镇必须找准和突出自己的优势,形成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的旅游形象,并加以精心包装和大力宣传,这样才能发挥其旅游的强大吸引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叶赫镇文脉和旅游资源的分析来看,叶赫不仅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也非常优越,地理位置也相对较好。其“叶赫三个古城遗址”和布尔图库边门衙门旧址最具竞争力及垄断性。而景色优美的转山湖与古城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成为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综合叶赫满族镇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特色,提炼其旅游形象基础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旅游形象的整体定位。笔者认为,叶赫满族镇旅游形象一级理念为:历史悠久的东北古城,“叶赫之墟”后升起的明星。二级理念为:依山傍湖的生态古城,清风古韵的历史名镇。再根据旅游形象定位应遵循的主题性、独特性、整体性、针对性等基本原则,确定叶赫满族镇的旅游整体形象为:大清三后故里,清凉休闲古镇。依据此旅游形象,制定相应的旅游宣传口号加以推广宣传,扩大叶赫满族镇的品牌影响度。
(三)紧扣品牌形象,整合旅游企业
由于旅游开发时间短、强度弱等原因,目前叶赫满族镇从事旅游服务的企业存在“散小弱差”的现状。各个企业自立门户,独立经营,这给旅游品牌塑造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叶赫满族镇如果要以一个整体的,以满族特色为主线,以历史古迹为依托,以自然风光为辅助,配以高质量服务的形象展示给众人,就必须对旅游企业进行整合。当地政府牵头或者做媒介,多方引资,吸纳人才,成立集旅游开发与管理为一体的公司,借鉴国内外成熟古镇的管理行销模式,形成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将叶赫满族镇的旅游企业整合在一起,克服“散小弱差”的不利因素,以一个整体来推广旅游,塑造品牌形象。
结语
经济发展滞后,是制约叶赫镇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满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叶赫历史、满族风情等有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纷纷问世,叶赫满族镇,这个现代经济发展“欠发达区”,同时又是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一方面,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叶赫镇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为旅游资源的深层开发提供了经济的保障。然而,如何将这一关系进行合理的运用达到相辅相成,互惠共赢,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着重思考的问题。打造叶赫镇旅游品牌,是该地区政府发展旅游业的战略要求;为旅游品牌保驾护航,更是叶赫镇居民的历史使命!
[参 考 文 献]
[1]简王华.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J].广西民族研究,2005(4):187-191
[2]王莉,陆林,童世荣.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战略初探―浙江乌镇实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6):529-534
[3]林德春.“叶赫之墟”与发展当地经济的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98-101
[4]孙滢悦.乡村旅游背景下的叶赫民俗旅游开发思路[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00-102
[5]兰海,石培基,周生超.基于地方文脉视角下的甘南州玛曲县民族旅游开发[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1):86-87
[6]彭燕.南昌的文脉与旅游形象塑造研究[D].南昌大学,2005
[7]高远.基于地域文脉的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文化信息网资源共享
信息的收集与传播是人们学习工作和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图书馆作为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工作模式与服务项目正在由传统意义的借还服务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转变,特别是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为人们了解文化、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建设地方文化信息网是通过互联网、卫星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将数字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这已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
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将所有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为公众提供切实的文化信息服务,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达到对外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文化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好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
1.2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普及以来,各省级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展了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但通过网络整合各种资源,使所有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体系相关、业务数据融会贯通的技术协同平台还没有出现。随着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必然会出现技术应用与数据资源的重复和交叉。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省的人文资源优势、文化品牌优势,通过文化标准的统一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本地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通过搭建网络文化平台,丰富网络文化信息量,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
2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目标定位和信息资源内容
2.1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政府网
作为政府网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为文化网站,旨在将文化和科技结合起来,借助因特网这种高科技手段宣传本土文化,传递文化娱乐信息,将文化作为资产来盘活,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化产业。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也不仅局限于政府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简单的信息,而应将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内容融人到网站中,努力建设内容丰富、服务完善的本土文化网站,最终把这个网站建成海内外人士了解本土文化和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窗口,为资源共享打好资源基础。
2.2地方文化信息网主打地方文化信息
随着文化信息网站的逐步建设,各地都在对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公共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所以地方文化信息网在资源建设定位方面,应该充分整合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地方民俗资源、旅游文化、舞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加工,这样各地方文化信息网才能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样的文化信息网才能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
2.2.1开发地方民俗资源现今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又一亮点,成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内涵和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各类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声像化采集与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产品的开发,地方民族文化宣传有着潜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学科资源建设、民族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多样化、电子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
由于地方民俗内容丰富多彩,诸如民族的衣着打扮习俗,居住、饮食习俗,生产、旅行习俗,买卖交易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姓名、称谓习俗,人际交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信仰、迷信习俗,礼仪、禁忌习俗,游艺、娱乐习俗,结盟、议事习俗,财产分配与继承习俗等等。所以数字化方式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录音、摄像、扫描、拍照等。
2.2.2开发本地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文献,发挥旅游信息中心作用,是人们认识各地区的重要工具。其内容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它记载着本地区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资料,如本地秀丽风光、历史上本地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历史遗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等。图书馆可根据旅游经济的需要开发馆藏资源,按照不同的主题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旅游信息二次文献,建设旅游特色数据库。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使本地文化更全面地予以展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本地。
在网页制作方式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图片、音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使页面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2.2.3本地舞台艺术的数字化本地舞台艺术包括地方戏曲、民歌、戏剧、舞蹈、曲艺等多种形式的民间群众文化艺术,是本地区的特色艺术。比如山西的道情、罗罗腔、碗碗腔;福建的闽戏、高甲戏、莆仙戏、歌仔红戏;湖南的花鼓戏、荆河戏、辰河戏等等。这些地方戏曲只有依照地域划分,进行本地化的数字化加工,才能全面具体的展现给广大群众,并且对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加以保护,得以长期流传。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可采用摄像、图片采集、原声传送等方式。
2.2.4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一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其概念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中的界定,它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公约》从概念框架上对此定义作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颂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川并进而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促进、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较抽象化,其内容与上述地方民俗、旅游文化、舞台艺术三方面有关联也存在一些重复,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分和标引。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也可采用摄像、图片、扫描等方式。
2.3地方文化信息网的栏目设置
根据对现有的16个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研究,地方文化信息网在栏目划分方面要以表现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基准,栏目设置要根据本地资源类别进行分类。以我馆负责建设的三晋文化信息网为例,共分十二个栏目,分别是:三晋纵横、文化艺术、旅游观光、人物春秋、文物博览、地方民俗、山西特产、魅力山西、晋商文化、锦绣太原、古籍珍品、三晋文苑。基本上全部都以本地资源进行加工建设的。有部分地方文化信息网是以服务宣传为目的的,所以加设了一些服务公众的栏目。
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要坚持实际性和特色化的原则,为资源共享提供平台
资源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而坚持世纪性和特色化建设原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在进行文化信息网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建设的总体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设备和网络环境配置计划,引进优秀的软件平台;要遵循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优先的原则,先易后难,从小到大,要有步骤、宏观有序进行;在具体实施中各地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规则的基础上分散建设,同时突出各资源库在统一标准下的专有特色,突出本地资源特色,做好本地区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工作,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
3.2要积极关注基层文化生活,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国家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国的西部与东部、乡村与城市之间已经架构起四通八达的信息通道,人们的交流与沟通已经可以跨越时空瞬间完成。但是,在我国的基层村镇,知识的贫乏导致的贫困仍随处可见,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认识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充实的精神食粮,就成为我们文化工作者在进人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新世纪的图书馆将是一个高度网络化、共享化,对全社会信息资源具有保障功能的崭新体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3.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有力的统一与规范
我国的网络化建设一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由于缺乏有力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使得信息网建设各行其是,造成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在同一区域内各个专用网络系统间互不相通,相互独立的局面。在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上,资源开发分散,重复现象严重,浏览一下各个网站的资源目录就会发现,大多数站点都存在着设置的信息栏目贪多求全,提供的信息内容大同小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文化信息网建设重点在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建设,如果没有统一与规范,在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方面会产生障碍,不利于资源共享。重视文化信息资源的内容结构、调整,优化其内容构成不仅是网络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用户的迫切需求。
3.3.1形式的统一通过对各地的文化信息网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以政府网的形式出现;二是文化信息网,以地方文化信息为主打但其中也有政府网的职能;三是数字文化网,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主打。如果将这三种形式的网站加以规划整合,规范成统一的形式,可能更趋于合理化。
3.3.2数据格式的统一文化信息网的数据格式多以视频数据、图片数据为主。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格式,给数据交流造成很多不便,如果各信息网提供唯一的元数据接口,相信用起来可能更方便一些。
3.3.3后台数据尽可能用大型通用型数据库如SQL,ORCLE等。
关键词: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4-051-03
作者:蒋祖发,湖南科技学院副研究员、图书馆副馆长;湖南,永州,425100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科技学院校级重点课题《永州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对策研究》(编号07XKYTA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经济逐渐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形式,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地方性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社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信息化,促进社会对信息资源共享需求的日益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因而,加强信息建设,构建地方性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促进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一、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含义
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是指:对本地区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特色的以文字、图像、声音为载体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开发整理,并通过计算机的存储、信息资源库、网络等现代技术达到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检索查阅的自动化系统。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的重点是:收集与整理地方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特别是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知名人士的著作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以及与本区域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建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标准的特色文化数据中心,实现地方文化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合理开发和相互利用,使其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二、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意义
(一)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促进文化资源共享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责
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资源以及各种信息服务机构,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湖南科技学院作为永州地方性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加强地方特色文化信息库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永州经济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目前,高校图书馆地方性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库为数不多而且缺乏系统性,滞后于其它文献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引起高校图书情报界的重视。建设永州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先进手段,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享用,对于迅速扭转永州特别是本市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状况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也是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施“以德治国”、“文化强市”战略,将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二)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是高校实现特色馆藏建设的必然之路
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经过长期建设积累,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结构比较完整的文献资源优势。它充分反映某些学科领域、为某类型读者群服务和充分体现为地方乃至全国经济社会服务的文献资源的集合。开发地方特色信息资源是拓展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职能的任务之一。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是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图书馆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目标是在网络环境下,按照一定的原则,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建立本地区具有很强个性化的特色文化的专题数据库,实现永州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社会化,跨越时空与地域的限制,促进信息资源的全面交流与共享,彰显我校特色馆藏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三)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地方文化表现的是当地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和历史的生动写照,是一个地方社会发展进程的具体体现。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团体通过洞悉地方文化并顺应地方文化的发展趋势,制定的政策方略、发展规划、行动纲领则更能有的放矢、符合实际,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令人放心的政治环境和让人信服的人文资料,对加速当地经济和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研究无疑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会成为大家认识和了解一个地方历史沿革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建设永州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不仅有利于永州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能为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开创文化意义的先河,是服务区域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
(四)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库是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地方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是永州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永州,是一本百不厌的书”,永州地方文化资源特别丰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其中舜文化、柳文化、瑶文化、女书文化、理学文化、古稻作文化、碑文化等都是永州地方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库,能使更多的地方文化资源得以利用,地方文化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也能更加便捷地获得相关信息,从而使地方文化资源得到更充分挖掘。在此基础上,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开发更多的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化娱乐等文化服务项目,形成极具特色的旅游、休闲文化。打造出永州独有的文化特色,使永州地方文化的内涵不断扩展,文化品位逐渐提高,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品牌”。
三、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一)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数据来源是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文献保障和基础,是信息库建设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在建设永州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实践中,主要从以下方面对信息进行广泛收集和整理:
1、从本校地方文化研究所获得免费资源。湖南科技学院地方文化研究机构成立较早,机构健全,先后成立了柳宗元研究所、舜文化研究所、女书暨瑶文化研究所、濂溪研究所等。这些学术机构拥有一大批对永州地方文化很有研究的专家学者,长期从事地方性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利用永州的文化地域优势,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积储了丰富的永州地方文化资料。从地方文化研究所获得的免费资源,具有快捷、权威、数据量大等突出特点,为进行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对地方馆藏资源进行收集、挖掘。图书馆馆藏特色文献资源非常丰富,但分布广泛,内容繁杂,分散于各学科中的知识信息零散无序,给收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收集难度较大,往往使收集者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图书馆选派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文献服务馆 员对馆内这些特殊文献进行多层次的过滤和严格筛选,将散乱、潜存的文献信息细心地提取、科学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了系统的有价值的信息。
3、向地方有关部门征集。要建好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仅从本地馆藏文献中提取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为获得更多有效资源,图书馆专门成立了地方文献资料室,公开向全社会有关部门征集地方文化方面的书籍、字画、实物。迄今为止已收集到各类有价值资源共计3000余册(件)。这些资料从多方面反映了永州地方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旅游休闲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信息。
4、通过永州资深地方文化专家获取。地方文化专家都有长期从事该方面研究的经验背景,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功底深厚、专题鉴赏能力强,且大都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经过历史的沉淀少有储存,十分珍贵。图书馆积极与永州市各地专家取得联系,力争他们的支持和指导,复制获取了不少宝贵的资料。
5、利用互联网技术从网络上拾取。网络资源来源广泛,更新速度快,收集快捷方便,也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对网络资源的整合具体来说就是把互联网上有关永州地方文化专题的知识信息进行筛选、提炼和分析、整合,形成“永州地方文化”的固定资源获取方式。
6、采购与地方特色文化相关的文献。针对“永州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建设需要,对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进行阶段性补充和调整,尽可能保证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及时补充本地的地方文化馆藏,以获得更多与信息资源库建设有价值的信息。
(二)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系统功能设计及硬件和软件平台的确定
特色信息库的系统功能设计,要立足用户的需要,做到一要检索方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迅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二要注重增加信息库的分析统计等功能。在硬件方面,学校加强了对校园网建设的力度及设备的改造和升级,图书馆耗费巨资建成了比较先进的现代数字化机房,整个系统采用具有可扩展的SAN架构,拥有数十台多核高性能服务器、光纤交换机、光纤磁盘阵列、SCSI磁盘阵列、IDE磁盘阵列;网络以联想4808三层交换机为核心,20多台2层交换机覆盖整栋图书馆大楼,全天不间断地为全校师生提供各种高性能服务。在软件环境方面,图书馆主要使用具有高安全性、高稳定性的Linux、Windows 2003 Server、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等操作系统,使用市场主流的信息资源库软件SQL Server2000/2005、Sybase 12.5和比较流行的IIS6.0等服务软件。并且正力争开发信息库质量检查软件,以期利用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开展对地方特色文化信息库使用质量的检查工作。
旅游文化艺术品是传递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物质媒介,与当地文化密不可分,不同的旅游景区的文化艺术品一定是有地方特色的、独一无二的,才会让游客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购买、留念的欲望。再次,缺乏产品创新,也是目前保定市旅游文化产品发展的重要瓶颈。保定市辖区22个县,其中不乏富有文化特色产品的县区。如:白洋淀苇编工艺、保定土宝斋布鞋、易水砚、易州彩陶、涞水麻核桃、曲阳石雕、徐水草编、保定铁球等等。每一种地方特色文化产品,都是本地区的文化代言,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但是目前这些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产品并没有在旅游景区内发挥出有效的价值。如易水砚、曲阳石雕产品价位高,便携性差,在传统的形式上缺乏产品多样化的创新,针对旅游开发的艺术品形式几乎没有,也是目前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产品发展受到约束的症结所在。
二、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开发对策
旅游文化艺术产品对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和宣传推广旅游资源、弘扬地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普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以下开发策略。
1.加强地区传统特色文化精华的研究。
目前,游客对旅游文化艺术品越来越注意文化意义上的消费,文化含量高、地方文化特色浓郁的艺术品对旅游者的吸引越来越大,产生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可观,这无疑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保定旅游艺术产品的开发中,要重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增加地区文化特色、不断升华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文化底蕴,为保定旅游的建设增加真正的软实力,这直接决定着保定旅游业发展的品质和前景。目前,在保定旅游特色文化产品中,发展较好的是白洋淀苇编。苇编是白洋淀传统的手工艺品,取材于白洋淀的苇子,当地的能工巧匠,通过编制,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如立帘、线帘、篱笆帘、鞋子、帽子、包等产品,或制作成色泽淡雅朴素,工艺考究精美的芦苇画。在白洋淀,芦苇编织的产品,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再加之丰富多样的产品类别,增加了游客的选择范围,拓宽了产品的销售市场,受到了游客的极大青睐。这样的产品不但是旅游景区的特色产品,更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文化是旅游产业的不息血脉,如何增强文化生态意识,保护、挖掘、开发并利用好它们,是发展旅游文化艺术品产业必须深思的问题。无论是原有旅游文化艺术品的改造,还是新旅游产品的开发,都必须强化文化的特点,进行文化提升和包装,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实现两者的双赢①。面对文化与产品的融合,设计者要做到的不是被文化奴役、单纯的“拿来主义”或者毫不粉饰加工的展现,而是要全方面的驾驭、融合、创新,千变万化出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通过新的艺术形式,达到思想层面的精神传达,既是对文化的深刻解读,也是对文化的持续性生命延续。
2.特色定位,确保发展规模。
在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的开发中,鲜明的地区特色定位依旧是本地区旅游文化产品发展的根基,上文已经提到,保定地区不乏地区特色文化产品,但是却鲜有把特色文化产品进一步发展成形式多样的艺术形式。在生产规模上,大部分以小手工作坊为主,形式单一,产量低,不成产业,不成系统。针对不同的旅游地区,首先要定位好自己本地区的特色文化,根基于“文化”二字,深度注入当地特色文化之血液②。定位出特色鲜明的开发项目,并进行开发档次与规模的细化,为商品进行良好的市场定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发,才能保证开发出畅销的旅游文化产品。3.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与高校的合作。能够满足当代游客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旅游产品,必须与时俱进,才会可持续发展。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对促进旅游地区文化艺术品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旅游文化艺术品的开发进行科学论证与合理引导;另一方面,加大旅游文化艺术品的文化、设计含量,提高品味,减少模仿、抄袭,从而创出保定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艺术品。研发机构、高校是设计人才的聚集地,他们思维开阔,具有很强的产品创新能力。与专业的旅游产品设计人员携手,加大特色文化商品的设计与创新的力度,能有效扶持旅游文化艺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发展本地区的特色文化,是发展区域旅游业的重要举措。抓好这一层面的旅游设计研发,促进更好的设计方案产生,使旅游文化艺术品真正的承载地域文化,独具地方特色,形式新颖且多样,必定会使区域旅游文化产品提高一个档次,真正带动保定地区旅游文化产业“活”起来。
三、结语
关键词:地方文化;彝族服饰;旅游纺织纪念品
1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作用
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旅游景观,之所以能够吸引游人的根本原因就是时空差异。是历史和地理的因素在吸引着广大旅游者,催生着众多旅游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任何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的,地理屏障对人们的影响虽然越来越小,但它依然是存在的。比如东北人、中原人、南方人、西北人与四川人有着显著的差异。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形象中包含着浓郁的文化背景和地理信息,旅游活动的内涵在于它的文化性。旅游文化的形成和走向有着明显的历史和社会的背景关系,它与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着同样密切的关系。而旅游产品是作为随着旅游经济热潮诞生的一项新的设计产品在中国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虽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国家,我国的旅游产品设计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
2纺织旅游纪念品的设计
2.1旅游纪念品的概念
旅游纪念品,顾名思义即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礼品,并让人铭记于心的纪念品。旅游纪念品的核心吸引力应来源民族与文化。作为第三产业的国际旅游业正以迅猛发展的态势成为全球效益最大的行业。以旅游进行主题艺术创作的旅游纪念产业也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达国家,旅游纪念产品的销售利润占旅游经济的40%,我国各个地区情况不一,平均值仅为10%~20%。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设计已成为旅游城市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加旅游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因此及时设计与开发品种丰富、物美价廉又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产品具有积极的意义。旅游纪念品种类非常多,有纺织工艺品,木雕工艺品,陶瓷工艺品等,其中纺织工艺品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它主要依据当地地方文化和原始手工技艺来传递传统魅力。
2.2纺织旅游纪念品现状
所谓旅游纺织产品设计,主要是指结合特定旅游目的地人文或景点特征而进行的具有某种纪念或收藏意义的各类纺织产品艺术的设计。旅游纺织产品设计是随着旅游经济热潮诞生的纺织品设计中一个特殊的门类,不仅具有纺织材料与工艺的特征,还具有鲜明的旅游目的地的人文或标志形象特征,是融纪念性、收藏性、功能性等多位一体的产品设计。旅游纺织纪念品主要包括服装服饰类与家用装饰类两大类型。前者主要是指那些具有旅游目的地特色,适合于旅游者穿着或者使用的服饰类纺织产品,包括民族服装、丝巾、包、帽等等。后者主要是指具有旅游目的特色,适合旅游者携带,主要用于室内应用,如装饰、应用或者具有某种使用功能的纺织产品类型,包括信插、盖布、靠垫、玩具、挂饰等等。目前我国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地方文化特色的纺织类纪念品的设计,也有一些城市提供了旅游纺织产品设计成功的参考模式,比如山东的布老虎、西安的生肖挂件、云南的扎染,江南的蓝印花布,苗族的蜡染,摩梭族的手工织巾,苏州的丝绸,藏族的氆氇以及各地名绣等等。这些都是依据当地传统的服饰文化本色以及原始手工制作的魅力优势,成为旅游产品中最有购买吸引力的产品,作为当地的名片享誉各地,起着推广地域文化的作用。
3彝族服饰文化特色
3.1彝族文化
四川正在打造旅游强省,实施魅力四川战略,攀西地区以其独特的气候地貌和异域风情成为四川旅游新兴的精品线路,而保护攀西地区文化资源并做好开发推广是目前比较前沿和较具开拓性的领域。在攀西地方文化中少数民族文明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模块,其中尤以彝族文化占据主要地位。彝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员,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养成了能歌善舞的特性,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民族节目灿烂多姿。此外,他们还拥有独特的饮食、起居、婚丧、服饰,待客及庆典礼仪尽可让人返朴归真,体验古老的文明之韵味。其中彝族服饰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通过服饰能从一个侧面窥视彝族人在服饰上深层次的文化意蕴,从而反映出彝族人远古的历史、生活习俗、社会形态、文化风貌、道德趋向,同时包含着审美意识、心理文化。
3.2彝族服饰文化
由于彝族居住地域广阔,形成了其文化自身的地域性差异和众多的支系,彝族服饰的造型和款式上也充分显示了这一特征.彝族服饰的款式不下百种,其中以凉山和楚雄型最具代表性。凉山型服饰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邻各县,以及云南省金沙江地区,穿着人口约180万。凉山型男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男子习于头顶蓄一缕长发,缠头巾,头巾前端束一二十至三十厘米的锥体,偏于额前,俗称英雄结。左耳戴蜜腊珠或银耳圈等饰物,下着长裤,并因语言、地域不同有大、中、小之分。妇女穿拼色的百褶裙,戴头帕,双耳佩金、银、珊瑚、玉、贝等首饰。彝族女上衣有衬衫、罩衣、背心三种。青年妇女上衣以细盘花为主,配有帖花和刺绣,中年妇女环肩、襟、袖贴青布宽边并加嵌红、黄、绿色细条纹为饰,老年妇女服则宽衣襟袖,只镶青布。与大、小凉山彝族的服饰相比,楚雄彝族的服饰则宽博朴实不足,繁缛奇丽有余,以浓艳为特征。楚雄型服饰主要流行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及邻近地区,穿着人口约40万,楚雄地区地处滇池与洱海之间,东接乌蒙,北靠金沙,南邻衷牢,是古代各部彝族辗转迁徙之地,为彝语几大方言的交汇地带,故服饰也呈现出纷繁多姿的款式风貌。其他地区的服饰如乌蒙山、红河、滇东、滇西等类型亦各具特色,但多与其他民族服饰相融合与渗透。靠近城市地区的彝族服饰,受汉族现代服饰的影响较大。彝族服饰不仅体现了地域特征,而且表现了一定的等级特点。它完整地凝聚着彝族的美学,宗教、政治、哲学及习俗等方面的传统观念,蕴含着彝族人在文化结构深层的心理积淀。彝族的服饰在款式、色彩和图案上,明确地体现着他们等级森严的家支等级制度。同时,彝族服饰还体现了他们时代繁衍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印痕,并且在服饰图案上渗透了彝族人的原始,同时彝族服饰还兼具神话、传说及史实的记述功能。将彝族服饰文化应用到纺织类旅游纪念品上,不仅可以有效的进行攀西地区的地方性文化保护,还可以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推广当地的文化。
4结论
四川正在打造攀西地区旅游新线路,将彝族服饰文化应用到纺织类旅游纪念品上,不仅可以进行攀西地区的地方性文化保护,还可以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推广当地的文化。这使攀西地域性民族服饰文化与四川相关经济领域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形成理论和实践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吴学玲.旅游发展对地方和民族文化的影响[J].魅力中国,2009(13).
[2] 沈干,施国生.旅游纺织纪念品的开发[J].纺织装饰科技,2002(04).
[3] 蔡玲俐.浅谈彝族服饰文化[J].艺海,2012(08).
[4] 苏小燕.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与工艺[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关键词:文化艺术品;创新;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179-02
保定位于河北省中部,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市场的逐步扩大,保定每年接待游客的数量逐年攀升,带动了旅游文化艺术品的发展,旅游文化艺术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不仅是旅游产业的经济主脉,而且是旅游景区文化特色的重要媒介,是文化的延续和再发展。
一、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产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与保定市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强势相比,旅游文化艺术品的发展却显现出滞后的状态,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是保定市旅游业发展中非常薄弱的环节,影响了保定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旅游文化产品形式单一,缺少特色,游客对产品缺乏兴趣,大量相似的产品充斥旅游市场,严重影响、制约了旅游文化艺术品的市场的发展。
其次,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辨识度高的旅游文化产品。此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当地特色文化的挖掘深度不够。如,易州绞胎瓷表里如一,内外相通,以独特的纹理结构和色彩变化在陶瓷产品中独树一帜,代表了中国文人的君子情怀。从技法上绞胎瓷着重表现瓷胎的表里如一,从美学上绞胎瓷强调淡美素雅。无论从形式或意蕴的角度,都堪称易县具有代表性的、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但是,我们却发现,此种艺术形式在易县的旅游文化产品中,并不成气候。也许偶尔在几个景区内可以看到,但是这些绞胎瓷器形单一,色泽缺乏生动。若是去精品馆参观,又面临着价格昂贵,不得不望而却步的现状。分析其原因,还是对此文化形式的挖掘、表现不足,没有把它发展成真正代表地区特色文化艺术产品,没有从艺术品的高阁中衍化成为大众喜闻乐见、有能力购买的、多样的艺术形式。据调查,游客购买旅游商品的积极性与其独特的纪念意义成正比,即旅游商品的独特性、纪念性越大,越能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旅游文化艺术品是传递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物质媒介,与当地文化密不可分,不同的旅游景区的文化艺术品一定是有地方特色的、独一无二的,才会让游客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购买、留念的欲望。
再次,缺乏产品创新,也是目前保定市旅游文化产品发展的重要瓶颈。保定市辖区22个县,其中不乏富有文化特色产品的县区。如:白洋淀苇编工艺、保定土宝斋布鞋、易水砚、易州彩陶、涞水麻核桃、曲阳石雕、徐水草编、保定铁球等等。每一种地方特色文化产品,都是本地区的文化代言,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但是目前这些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产品并没有在旅游景区内发挥出有效的价值。如易水砚、曲阳石雕产品价位高,便携性差,在传统的形式上缺乏产品多样化的创新,针对旅游开发的艺术品形式几乎没有,也是目前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产品发展受到约束的症结所在。
二、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开发对策
旅游文化艺术产品对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和宣传推广旅游资源、弘扬地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普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以下开发策略。
1.加强地区传统特色文化精华的研究。目前,游客对旅游文化艺术品越来越注意文化意义上的消费,文化含量高、地方文化特色浓郁的艺术品对旅游者的吸引越来越大,产生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可观,这无疑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保定旅游艺术产品的开发中,要重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增加地区文化特色、不断升华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文化底蕴,为保定旅游的建设增加真正的软实力,这直接决定着保定旅游业发展的品质和前景。目前,在保定旅游特色文化产品中,发展较好的是白洋淀苇编。苇编是白洋淀传统的手工艺品,取材于白洋淀的苇子,当地的能工巧匠,通过编制,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如立帘、线帘、篱笆帘、鞋子、帽子、包等产品,或制作成色泽淡雅朴素,工艺考究精美的芦苇画。在白洋淀,芦苇编织的产品,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再加之丰富多样的产品类别,增加了游客的选择范围,拓宽了产品的销售市场,受到了游客的极大青睐。这样的产品不但是旅游景区的特色产品,更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文化是旅游产业的不息血脉,如何增强文化生态意识,保护、挖掘、开发并利用好它们,是发展旅游文化艺术品产业必须深思的问题。无论是原有旅游文化艺术品的改造,还是新旅游产品的开发,都必须强化文化的特点,进行文化提升和包装,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实现两者的双赢①。面对文化与产品的融合,设计者要做到的不是被文化奴役、单纯的“拿来主义”或者毫不粉饰加工的展现,而是要全方面的驾驭、融合、创新,千变万化出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通过新的艺术形式,达到思想层面的精神传达,既是对文化的深刻解读,也是对文化的持续性生命延续。
2.特色定位,确保发展规模。在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的开发中,鲜明的地区特色定位依旧是本地区旅游文化产品发展的根基,上文已经提到,保定地区不乏地区特色文化产品,但是却鲜有把特色文化产品进一步发展成形式多样的艺术形式。在生产规模上,大部分以小手工作坊为主,形式单一,产量低,不成产业,不成系统。针对不同的旅游地区,首先要定位好自己本地区的特色文化,根基于“文化”二字,深度注入当地特色文化之血液②。定位出特色鲜明的开发项目,并进行开发档次与规模的细化,为商品进行良好的市场定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发,才能保证开发出畅销的旅游文化产品。
3.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与高校的合作。能够满足当代游客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旅游产品,必须与时俱进,才会可持续发展。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对促进旅游地区文化艺术品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旅游文化艺术品的开发进行科学论证与合理引导;另一方面,加大旅游文化艺术品的文化、设计含量,提高品味,减少模仿、抄袭,从而创出保定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艺术品。研发机构、高校是设计人才的聚集地,他们思维开阔,具有很强的产品创新能力。与专业的旅游产品设计人员携手,加大特色文化商品的设计与创新的力度,能有效扶持旅游文化艺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发展本地区的特色文化,是发展区域旅游业的重要举措。抓好这一层面的旅游设计研发,促进更好的设计方案产生,使旅游文化艺术品真正的承载地域文化,独具地方特色,形式新颖且多样,必定会使区域旅游文化产品提高一个档次,真正带动保定地区旅游文化产业“活”起来。
三、结语
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针对当前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方案迫在眉睫。面对目前状态,我们要及时更新理念,树立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的思想,实现旅游文化艺术产品的再发展、再创造。通过旅游文化艺术产品弘扬地方文化,带动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推动保定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建华,涂康.区域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整合研究[J].老区建设,2008,(14):27—28.
关键词:文化资源 商品化 旅游产品 发展思路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d227)
一、地方文化的旅游商品化
“商品化”是指原本不属于买卖流通和通过货币实行交换的事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化为可买卖和货币等价交换的商品的现象。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认为当今社会被“物、服务与物质财富的增长和消费”所充斥,在此社会形态里,似乎一切物体皆可用于交换,并以有价商品的形式呈现其价值。地方文化商品化的原因盖因如此。在前现代社会中,文化审美活动只是少数上层人士的权利,“审美活动既是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又是其追求闲情逸致的方式”(李世涛,2008)。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审美逐渐成为大众性活动,同时也成为资本厂商借助审美符号刺激人们消费欲望的重要手段,在资本逻辑之下,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化景观逐渐成为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商品。
地方文化本是一定地域内人们生存样态的客观体现,但在消费社会里,人们对地方文化景观的“凝视”使其具备了潜在的商业价值。正如美国学者瓦伦・史密斯(Valene L. Smith)在20世纪50年代所发现的,在好奇心驱使下,游客们来到阿拉斯加,期望观赏和体验当地的爱斯基摩人生活,爱斯基摩民俗也由此成为一种可交换的商品。康乃尔大学的格林伍德(Greenwood)也有同样的发现,他发现西班牙Fuenterrabia地方为了吸引旅游者,会努力设法把当地的艺术、典礼、仪式、音乐和传统等文化资源变成可以销售的商品。
因此,对于地方政府、旅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来说,游客对地方文化的“凝视”不仅意味着审美需求,而且也意味着商业机会。例如,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在政府、资本、专家和媒体等各方权力的介入下,经历了从衰落到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复兴过程,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资本作用之下,地方文化可以转化为新的商品形式,并通过参与社会交换而实现其价值更新。
二、武汉东湖文化资源的主要内涵
武汉东湖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中湖,水域面积32.5平方公里。“东湖文化”是围绕东湖这一自然湖泊而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具体而言,就是围绕东湖自然地貌而形成的建筑、景观、园林、考古遗址、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等,以及由它们所传载、所表达出来的价值观念、精神气质与审美趣味(周德均、朱声媛,2007)。概括起来,东湖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山水文化资源
东湖风景区内有山峰34个、半岛120多个、山林5500亩,山环水绕、碧波万顷的风景是东湖文化资源的最大特色。早在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袁说友就有描写东湖的诗句:“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鸦千百雏。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瑰丽多姿的自然山水使东湖具有很高的视觉观赏价值。
(二)荆楚文化资源
东湖地处江汉平原,荆楚文化是东湖文化发展的人文基础。经过多年建设,目前东湖已拥有楚城、楚市、楚天台、行吟阁、沧浪亭、屈原纪念馆等一批标志性的楚文化景观。
(三)宗教文化资源
历史上,武汉最早的寺庙头陀寺、华中名刹宝通寺以及东岩寺、修净寺、小塔寺等都建于东湖附近,其中一些寺庙兼具书院功能,成为文人雅士读书养性的地方,为东湖增添了不少的人文气息。
(四)科教文化资源
东湖科教文化的形成首先得益于近现代武汉大学的兴办和发展,“白墙绿瓦印碧波,书声琅琅伴涛声”,武大的兴办使东湖平添许多书香文雅之气(周德均、朱声媛,2007)。建国以后,环东湖地区又汇聚了华中科技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和以中科院武汉分院为代表的48所国家、省、市级科研机构,这里已发展为全国闻名的智力密集和科教文化集聚区。
(五)植物文化资源
东湖在植物观赏产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东湖梅园有梅花206种、荷花505种,数量为全国之最,这里同时也是国家梅花研究中心、荷花研究中心所在地。东湖樱花园占地150亩,有樱花5000株,是与日本泓前、美国华盛顿齐名的三大赏樱胜地之一。东湖还有桂花园、杜鹃园、蔷薇园、水生花园、松柏园、盆景园等植物观赏园区。
三、东湖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思路
根据自身资源状况和景区发展历史,东湖文化资源的旅游商品化建设可采取“区域整合+特色彰显+品牌塑造”的发展思路。
(一)整合文化资源,构建“大东湖旅游圈”
长期以来,东湖风景区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问题,区域内各单位各自为政,违法填湖、破坏植被等情况时有发生,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给东湖生态资源保护带来很大困难。2006年地方政府成立了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为构建“大东湖旅游圈”理顺了管理体制。今后,地方政府应发挥新的管理体制的整合作用,从“大东湖”视角出发,发掘、发现东湖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通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变革,让分散的文化资源产生聚合效应,推动东湖文化旅游业发展。
(二)旅游开发体现文化特色
旅游业本身就是一项文化产业,它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东湖旅游开发应追求资源开发与文化特色的紧密契合,通过旅游服务和产品开发彰显其文化内涵。
(1)明确文化资源开发方向。区域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具有复杂多样性,如东湖有生态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等多种文化形式,明确文化资源开发方向是后期旅游产品开发的前提。在工作方法上,东湖风景区可通过专家研讨、市场走访等形式,确立其文化资源的核心内涵和辐射内涵,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明确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2)确立文化旅游开发的主题形象。旅游主题形象是景区文化资源精髓的集中体现,它决定了景区旅游产品的发展方向。对东湖景区而言,人文景观与秀丽的自然风光构成了其文化生态基质,东湖文化旅游开发可以“文化东湖”、“休闲东湖”为目标,确立既体现山水文化特色又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旅游主题形象。
(3)合理把握东湖旅游产品的外显特征。结合文化内涵并合理把握旅游产品的外显特征,这是区域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原则。例如,桂林“印象刘三姐”项目以山水实景演出为外显特征,展示了漓江民俗文化;陕西历史博物馆采用唐式建筑风格展示汉唐雄风等。东湖旅游产品的开发可在产品展示形态(如空间陈列、游线活动等)、游客活动方式(如静态观赏、动态参与等)、产品服务方式(如文化解说方式、服务人员的语言和仪态等)诸方面精心设计,使旅游产品在外显形态上体现出自身文化气质,如此方能打动游客。
(三)塑造东湖文化旅游产品品牌
旅游产品品牌是景区优质旅游资源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其表现方式是优质旅游景点和品牌旅游线路。基于文化资源优势,东湖可重点建设三大文化旅游产品品牌:
(1)“东湖国魂”品牌。以屈原塑像、屈原纪念馆、行吟阁等与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相关的文化景观为载体,借助东湖端午赛龙舟活动,弘扬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死而后已”的精神,塑造“东湖国魂”文化旅游品牌。
(2)“楚地风韵”品牌。以磨山景区的楚城、楚市、楚天台、楚才园等具有楚文化特色的文化景观为载体,同时挖掘、开发具有荆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产品,营造出浓郁的楚风楚韵文化氛围。
(3)“休闲东湖”品牌。围绕山水揽胜、湖泊休闲、水上娱乐、民俗体验、疗养健身等产品主题,开展登山、赏花、品茶、垂钓、观鸟、游泳、地方戏曲观赏等形式多样的休闲活动,提高东湖休闲文化产品的参与性。同时,东湖景区应采取年票、一票通等形式降低市民休闲的经济成本,地方政府可通过增设公交线路、延长公交运行时间、开发水上交通线路等方式,为市民便利到达提供条件,拉近市民与东湖的心理距离,为东湖休闲文化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一、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
旅游产业尤其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的历史重任,旅游产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素质的关键时期。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文化旅游将会与探险旅游、运动旅游等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紧密结合,互为条件、科学发展,既是进一步把宜宾建设成为旅游强市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宜宾文化产业大发展,提升宜宾文化旅游“软实力”的客观要求。
(一)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旅游本身也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旅游活动,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到地方民族文化,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地方民族文化,因此,可以说旅游活动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我市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既是加强宜宾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也是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的有效方式。
(二)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优化和升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观光型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人们更多的要求参与到旅游过程中,对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品位有较高的要求。而宜宾目前的旅游产品仍以观光型、简单性的产品占主导地位,缺乏富有地方特色的高品位旅游纪念品,缺乏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等高端旅游产品。与文化产业融合,经过其渗透及辐射,用文化支撑旅游、包装旅游和指导旅游,使旅游产品具有更高的文化创意附加值与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时为旅游者创造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潮流和时尚新品,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功能,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三)有利于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不仅会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而且会增加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游览和体验时间,游客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更深入的了解,加深了对旅游目的的感情,从而愿意继续在当地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娱乐和购物等相关产业和部门的发展。
(四)有利于设计开发旅游商品,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旅游商品的开发和销售一直是宜宾旅游的软肋,宜宾旅游纪念品品种少,产品雷同,设计、制作粗糙,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艺术品位不高。旅游纪念品是消费弹性较大的商品,文旅融合有利于深度开发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品质精良的旅游纪念品,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才能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增加旅游收入。
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一)建设了一批体现地方文化的旅游景点。宜宾市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建成有兴文石海苗文化博物馆、竹文化博物馆、酒文化博物馆、真武山道教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旅游景点,这些景点有机地将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在其建筑、布局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二)培育了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节庆旅游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属于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活动,节庆旅游可以使旅游者在精神上获得享受和营养,使旅游者在停留期间具有较多的参与机会,以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宜宾比较成功地推出了一些旅游节庆活动,如中国宜宾酒圣节、蜀南竹海龙舟节、兴文高桩、农家“转转会”、兴文苗族花山节等,都是宜宾地方文化和旅游开发结合较好的节庆活动。
(三)推出了一批富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十二五期间,宜宾将重点推出能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的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一是酒文化旅游线:以五粮液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中心,加快中国五粮液酒文化特色街区、流杯池酒文化主题公园的开发,形成中国酒文化旅游线;二是名城古镇文化风情旅游线:以宜宾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李庄、南溪、江安、龙华为依托,形成名城古镇文化风情旅游线;三是“五尺道”寻幽探秘旅游线:以翠屏区为起点,连接高县、珙县、筠连三县形成“五尺道”探险考古旅游线;四是红色主题旅游线:以、赵一曼、余泽鸿、李硕勋、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等革命先烈的故(旧)居、纪念馆为中心,打造宜宾红色主题旅游线。这四条精品文化旅游线路的推出,是我市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成果。
三、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游客参与体验项目少。宜宾市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目前开发成熟的旅游产品主要以浅层次的观光型产品为主,景区基本是单一靠门票过日子;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不适应多层次的游客不同需求,景区体验性差、“回头客”少。旅游消费以吃住行为主,制约旅游产业链延伸。
(二)部分景区可进入性差,制约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宜宾市较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较边远的县镇境内,如“五尺道”文化资源、赵一曼烈士故居等。这些景点交通建设滞后,影响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又如珙县的人故里是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然而由于该景点的交通建设相对滞后,可进入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区的发展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三)缺乏文旅融合整体规划,整体宣传和整体营销。搞好规划是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互动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先导。目前,宜宾还缺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进一步的整体宣传和营销就无法到位。如围绕“酒”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开发为例,目前就酒类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做得很好,但如何把“酒文化”融入“酒产业、酒产品”进行文化旅游的深度规划、开发、宣传和营销,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项目。
(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文化旅游产业是智慧产业,其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就不能形成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产品。目前来看,宜宾旅游人才储备不足,整体素质不高,高端人才缺乏和创新力不足成为制约文化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方面。
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思路
(一)转变观念,促进文化与旅游的高度融合。转变观念是实现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前提。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改变孤立强调旅游要素或文化要素的单一发展模式,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二者的融合,加快形成文化旅游互动发展、互融共赢的良好发展态势,逐步实现旅游景区景点由“卖景点”向“卖文化”转变。在实践中,我们以旅游业为载体,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将其作为提升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源泉;推进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的融合,将其作为拓宽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推进旅游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融合,将其作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支点。十二五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壮旅”的战略布署,宜宾市旅游局已完成全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就是要转变观念,把发展旅游业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推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把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旅游发展,提升宜宾旅游的品位和文化内涵,适应旅游消费需求取向的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产品高端化,推动产品创新和升级。
(二)体制创新,增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活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是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根本保障。一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改变文化和旅游分部门的管理体制,实行一体化管理,加强不同部门和各行业的有效合作与协调。在对文化、旅游企业管理方面,改变多头管理模式,精简文化、旅游企业创立时的审批环节,为文化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二是坚持规划引领。要按照大旅游的范畴编制好文化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以规划指导开发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文化旅游资源,杜绝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坚持文化与旅游“互通有无、互为利用、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思路,高效配置资源,合力打造旅游文化精品,使文物保护、交通旅游、商业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是狠抓体制机制创新。在组建文化旅游发展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整合组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将文艺团体、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联合起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加快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好市旅游管理委员会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增强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调控手段,发展旅游行业协会,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抓文化旅游的合力。
(三)市场运作,突破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瓶颈。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实现文化旅游投资从政府主导向多元投资和多方建设转变。长期以来,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为此,应当坚持和完善文化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政策,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制定并完善“鼓励与扶持社会力量参与两个产业互动发展”的优惠政策,在不断加大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鼓励国有文化企业和民营资本以各种形式进入文化与旅游产业,参与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二是成立宜宾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公司。以文化旅游重大项目投资、贷款融资担保、产权产品评估交易为主要职能和运营手段,通过资本撬动、项目带动、市场运作,推动文化旅游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资源整合重组、规模经营,把集团公司打造成为立足宜宾、面向全国甚至上市融资的文化旅游产业融资平台和战略投资主体。三是加快培育民营文化旅游企业。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扶持鼓励改制职工、名家能人、非遗传承人、专业技术人才创办文化企业。鼓励支持中小民营文化企业向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集中,向“专、特、精、新”方向发展。
(四)整合资源,重视文化旅游业的品牌建设。品牌文化,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经济因子与文化因子相融合的集中表现。任何一个旅游项目的远近闻名和常兴不衰,固然有资源优势的重要因素,但品牌文化的建设或包装,则是旅游产品“好景不怕路途远”的重要原因。企业和产品是品牌的载体,文化则是品牌的灵魂和品味,对于任何一种品牌文化建设来说,都必须集中物质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六种资源要素的优势,精心打造敢为人先和天下先的品牌文化。 这些年来,随着我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品牌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中国宜宾酒圣节、蜀南竹海春笋节、南溪豆腐干文化节等,品牌文化虽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其节庆活动过程中的文化氛围仍然还比较淡薄,没有得到深度的开发,相关配套设施未完全到位。品牌文化建设意在品牌,重在文化,因为文化是品牌的内涵、底蕴和灵魂。宜宾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白酒之所以叫“五粮液”,如此等等,均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如对酒文化的开发及品牌文化建设,必须了解酒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品牌文化贵在创新,重在升华,关键在于文化创意。一般企业及产品的品牌文化建设是如此,文化旅游业的品牌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因此,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推进旅游产品的品牌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