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的发展利与弊范文

科技的发展利与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的发展利与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的发展利与弊

第1篇:科技的发展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教育;科学发展;经济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16-02

教育的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借鉴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规模经济与人力供需等理论,实现教育人、财、物、力的合理配置,在追求教育数量、规模与速度的同时,刻意追求教育的质量、效益与适度发展,从教育的粗放发展转向教育的科学发展。在教育的科学发展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经济学理论问题:

一、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一)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

成本效益分析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普雷斯特与特威提出的,该词是“评价投资项目可行与否的一个实际方法。有长远观点(这里是从远期未来与近期未来影响的意义上来讲)和广阔的视野(这指允许对人、各种行业、地区等产生的副作用而言)是很重要的。它意味着对所有相关的成本与收益的计算和评估”。简而言之,成本效益分析,是指在投资成本与获取效益之间进行的系统比较。它强调追求成本投资的最佳效益,其目的是在探讨一种有效投资预测的良好方法或准则,以作为资源合理配置与使用的原则。

(二)教育成本效益分析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教育效益分析与教育的科学发展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教育的科学发展与教育效益分析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都强调要以最小的教育成本,谋求最大或较大的投资效益。教育科学发展的目标,就是通过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在教育经费增加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最佳教育措施,改进教育方法,以期获得最佳或较大的教育效益;在教育经费持平的情况下,应该重视适当调整教育的结构与发展方向,以期获得可观的教育效益。其次,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是教育科学发展的依据,教育科学发展是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目标。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要求在教育的科学发展中,首先应该认真研究教育成本。可以说,估算教育成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教育成本的内容与种类是非常复杂的。依据王善迈先生的分析,教育成本包括教育的社会成本与个人成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等(见下表)。

教育成本还有:教育暗含租金成本,就是社会把学校土地与设施出租给非教育机构而支付的成本;教育免税成本,就是社会因教育机构免缴税款而支付的成本。

其次,应该认真研究教育效益。效益与效果是在研究教育效益时必须明确区分的两个概念。效果一般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效益则是效果与利益的合称,主要是针对正效果而言。教育效益则是指用于培养学生而消费的教育资源所产出的一定数量与质量的教育成果。单位教育成本投资产出的教育成果多、质量高,表明教育的效益好;或者说,单位教育成果一样而所费教育成本低,表明教育效益好。教育效益的测量比教育成本的估算更加复杂,这是因为:其一,教育效益并不是影响个人所得效益的唯一因素;其二,由于就业市场的不完善,收益差别并不能适当反映出工作者的差异;其三,教育除了经济上的直接效益之外,还能产生间接效益或外溢效益(spill-overbenefit);其四,教育效益的计算一般是基于受过教育的人已全部就业,但事实上的教育失业已在全球普遍存在。

尽管如此,成本效益分析在教育的科学发展中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原因,一是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可以作为教育经费支出的依据之一,有利于拟订合理的教育发展规划或人力发展规划;二是可以大致指出教育资源配置的适宜性与优先次序;三是可以充分发挥教育成本的经济价值,使教育的量、质、效等协调发展;四是可以逐步实现教育成本负担的公平原则,达到教育经费支付与开支多元化。正是基于上述的原因,近年来,许多教育经济学家已将成本效益分析普遍运用于教育科学发展中,比如用于教育投资计划、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评价标准与教育效益测量等方面。

二、规模经济理论

(一)规模经济的概念

规模经济一词,指在生产技术、管理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规模适当,充分发挥了资源的效能,那么会产生单位生产成本降低而产出增加的结果,这时投入按一定的比例增加,产出则远远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相反,则为规模不经济,其表现有二:一是如果规模过大,引起额外资源的需求,那么会造成单位生产成本增加而产出反而减少的后果。这时投入按一定的比例增加,产出则远远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种经济就是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cs ofscale)。二是如果规模太小,单位生产成本因产量低难以降低,也是规模不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规模经济理论要求人们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务必要去追求规模的适度性或适当性,以达到低投入、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

(二)教育规模经济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所谓教育规模经济,系指在教育资源投入中(一般以生均成本计算)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于生均成本增加的比例下的教育规模。反之,如果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小于生均成本的增加比例,就是教育规模不经济。当代教育规模经济理论认为,教育规模经济的形成一般基于以下条件:

1.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具有不可分性与整体性。整体性是指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必须同时采用相关的教育资源,如场地、设施、教职员工等。这些资源并不因学生太少而不用。不可分性则是指资源的使用至少要以一个单位为使用量,不可因使用不及一个单位而将该项资源分解。正是因为这两个特点,所以要求人们尽量将学校的规模控制在使教育资源得到100%的利用上,这时生均成本就会下降到最低点,教育的规模经济就达成了。这一是因为即使学校规模再小,也必须投入一定的教育资源,尽管此时投入的资源因使用人数太少而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二是因为如果一味追求生均教育成本降低,一味地追求扩大办学规模,从而导致资源使用超过100%,那么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就会受到影响,也不能产生规模经济。

2.适当利用教师资源。在适当利用教师资源的研究中,美国学者John Riew在对美国威斯康星州108所高中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学校规模越大,教师越能发挥其专长,任教科目越少;学校规模越小,教师越难发挥其专长,教师平均任教科目也越多。

3.学校的规模适当。学校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经济。这是因为办学规模的无限扩大会衍生出许多弊端:师生关系的疏远、民主的缺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比率降低与行政的僵化等。一些外国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可见,学校只有在适当的规模之下才能达到规模经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教育规模经济理论对我国教育的科学发展有许多启发。首先,教育规模经济理论要求学校最好拥有能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学生数。其次,教育规模经济理论要求学校要做到规模适当。这就要求教育决策者在进行教育决策时务必遵循规模经济理论,以达到最佳学校规模,从而实现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最佳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教育科学发展目标。

三、人力供需理论

(一)人力供需理论的概念

人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是:人为一种资源,任何人由出生到死亡都可以称为人力;狭义的人力是指各国立法上承认的已达到从事生产劳动年龄的人群,即劳动力。所谓人力供需理论,就是在狭义的范围内研究现实社会中人力的供应与需求之间关系的学说。

一方面,人力供应首先取决于人口的数量与人口的增长。其次,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工作意愿与努力程度。影响劳动力上述情况的因素有三:一是工资。工资决定个人工作意愿与努力程度,从而影响到人力的供应量。二是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中具有劳动能力与意愿、实际就业及积极谋求就业的人数与劳动力总人数的百分比。一般而言,落后国家主要偏重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参与率较高。发达国家主要偏重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参与率较低。三是学校的入学与毕业人数。这二者决定了每一年劳动力的供应量与供应的类别。

另一方面,人力需求决定于生产总量、生产要素运用与市场操作等。生产总量通常由GNP来表示,假定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一定,则生产总量的增减就会产生人力需求总量的增减。人力供需理论要求人们在进行某种决策时,务必要考虑人力的供应与需求情况,考虑影响人力供应与需求的各种因素,以求达到供需之间的平衡。

(二)教育供求理论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教育供求理论是人力供需理论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具体应用,它要求决策者思考怎样才能达到教育供求之间的平衡,如何才能达到教育数量、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1.教育供应。所谓教育供应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养各种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发展,而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机会。中外教育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教育机会的提供受制于以下几种因素:(1)资源配置的多寡。一个国家资源的配置一般依据该国发展的需要而定。任何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怎样使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生产与生活需要,就需要对国家资源进行有效的合理的配置。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该注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配置国家资源。(2)经济结构的需要。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影响着这个国家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具体而言,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可以分为三类:即高层人力、中层人力与基层人力。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轨的时期,对中层与基层的人力仍有较大的需求,因此,我国应该在发展正规教育的同时,重视在职训练与成人教育。(3)教育的单位成本。教育是一个单位成本递增的事业。教育等级越高,年限越长,教育的单位成本就越高。教育的单位成本越高,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机会的提供就要相对减少。(4)师资的供求状况。师资的短缺、师资的质量等等,都会影响到教育供给的数量与质量。

2.教育需求。所谓教育需求是指个人、企业和国家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它代表着个人、用人单位与国家的支付能力,还表现为受教育者为接受教育而牺牲的其他收入。尽管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动机是不一样的,但是国民对教育的需求却是无限的。因此,国家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应以教育需求为导向制订教育计划与政策。

总之,教育的供求从静态角度看存在着平衡,但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由于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是由不同的主体来承担的,加之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随时间的变动而变动,所以教育的供求关系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教育的短期和长期行为进行科学的预测,准确、合理、适时地进行调节,以求得基本的平衡,培养出适合国家需要的劳动者与专门人才。

收稿日期:2006-6-21

作者简介:王毓(1963-),男,山东龙口人,研究员,从事教育史与教师教育研究。

第2篇:科技的发展利与弊范文

“辩论会开始!”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我们开始了激烈的竞争,

先由利方发言:“科技可以给人本出行带来方便,自行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带来更多的废物,汽车尾气,二氧化碳等危害物,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科技使得人们知道了许多人们所不知道的知识,外太空,飞船等等”。

“科技所导致的全球气温升高,直接影响了,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

“科技使人们许多繁琐的简单了,如耕地,可以用拖拉机耕种,出行可以开车。等等。!”

“科技使得许多人患上了各种疾病,癌症,艾滋病,许多畸形儿童更是由于辐射所造成的。”

我方刚阐明观点,反方立即有人反驳。我方的成员见反方如此来势汹汹,心中更加振奋。对方的成员很明显都是有备而来,看局势将会有一场激烈的辩论会了。老师在讲台上给我们做裁判,不仅把两方的理由更加贴切地表述出来,还在一旁给我们讲一些建议,让我们都知道一些辩论的知识。辩论会如火似茶地进行着。反方突然把一个反问号向我方投射,但由于我方失误被反方追上一分。我方成员焦急地商量对策。这时,反方又将几个问号掷过来都被我方成员巧妙地反驳回去。辩论会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我看了一下分数,目前为止如果反方失误一次就可以扳回局势,只要在之后的几次发言中找出反方的破绽,一举击败就能取得胜利。在一次反方发言的空档中,我方成员想到了一个反驳的理由,比分扳平了,成败就在这两次发言中。大家都比较激动,因为在之后的几分钟之内就能知道结果了。我来作总结性发言,说:“科技发展利大,恒古至今是一个不变的事实,科技发展造福人类!”反方代表由于不够有力地总结科技发展弊大的原因,所以正方胜利!

老师拿起一根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科技是把双刃剑”

最后老师跟我们说:现在科技的发展利大,但以后有可能会弊大,利和弊是双刃剑,只要趋利避害,科技发展就会造福全人类。

第3篇:科技的发展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电子档案管理;传统档案管理;利与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当下正处于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突破了传统形式的管理模式,即抛弃纸质管理方式应用信息化管理。虽然采用电子档案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满足现展的需求,但是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在安全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档案数据被建立起来,电子档案管理会被更加广泛的应用于管理工作中,所以对电子档案管理的安全加强重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子档案管理同传统档案管理的比较

电子档案管理充分的体现了现代化元素的应用,例如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等形式对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在应用电子档案的过程中,不会再涉及到纸质档案资料的处理环节,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和一些专门的管理软件进行数字化管理。电子档案管理同传统形式的档案管理相比,具有诸多方面的差异。

(一)归档时间不同。电子档案管理和传统档案管理具有归档时间的差异性。电子档案具有灵活的归档时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归档工作,没有束缚。在此期间,文件的建立部门能够应用网络把文件向档案的管理部门进行传输,再利用电子数码签名认证,为文件的归类等一系列工作都提供了便捷,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对于传统形式的纸质档案管理,主要是通过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统一方式资料收集以及做档案表格等工作提供给相关部门,这些工作都是具有周期性质的,必须要在实施前做好具有标准性的表格等材料,以方便各部门之间的发放工作以及回收。

(二)管理方式不同。电子档案管理应用电子编码的技术,将各个不同的档案文件贴上不同的标签进行专门归档,所以造成在程序上具有较复杂的特点。与电子档案管理方式不同,传统档案管理因为在进行归档中只要具有有效的证明就可以,所以具有便捷的归档程序。

(三)保存方式不同。电子档案的保存主要是以电子文件为主要载体,虽然保存较方便,但是利用电子文件的方式很容易发生老化以及变质的现象,一旦发生这些状况就会造成档案的可读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防止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措施就是应用安全备份等方式,并且联合形成专门的文件管理部门,转换文件的格式,将文件的格式统一转换后进行存储。而传统档案管理存储只需要保持纸质的完整性,令其不受破损即可,但是对于保护环境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传统档案管理对于档案的保存更具有困难性。

(四)查询方式不同。对于电子档案的查询,需要一定的条件,只有满足条件方可进行正常的查询。例如,查询者只有经过申请注册的方式,正式的成为档案馆或者一些电子中心的会员,才能被允许登陆查询自己想获得的各类信息。而传统档案管理要先向有关的档案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再由专门的管理人员查找所需的信息,所以工作效率较低。

二、电子档案管理的利与弊

(一)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势。电子档案管理具有诸多的优势。首先,应用电子档案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档案的效率。因为在归档的时间以及归档的方式都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并且提高了档案的保存以及查询的效率。通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例如应用数据传输技术,减少了文件打印、传输以及张贴的大量时间,采用专门的软件对档案的数据做好归类管理,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其次,采用电子档案管理的方式有效减少了对纸张的利用,所以在环保工作中具有突出的贡献。由于减少了对纸张的使用,不仅能够减少资金的投入,还能够减少对树木的砍伐,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同时,采用电子档案管理的方式能够降低对订书钉、印刷和笔墨等材料的应用。

(二)电子档案管理的弊端。采用电子档案管理,虽然应用了科学技术增添了现代的元素,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便捷。但是,不能忽略掉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弊端。首先,目前我国虽然对于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制订了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其工作行为,但是以现有的法律规定而言,并没有得到健全和完善,还存在较多的漏洞。所以,当下电子档案管理在法律规定上还有待得到全方位的保障,怎样令电子档案真正受到法律的保障,是目前应该深入的研究的内容。其次,电子档案管理具有的最严重的弊端就是文件载体容易老化以及变质。因为如果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其很可能会造成无法读取的状况。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就会引发文件丢失等问题,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所以,当下有关的电子档案管理部门正在寻求各种方式的保护措施,防止或者避免文件载体发生老化或变质,造成无法读取的现象。例如应用安全备份或云技术等方式,获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再次,电子档案数据在进行传输的过程中或在实施共享的时候,对于数据的安全保护问题也是一项要考虑的问题。当下信息技术正在高速发展,给数据信息的传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黑客以及各种病毒等不利的因素。在传输数据过程中很容易对其安全性产生威胁,所以应该引起有关的管理人员的重视,并且加强防范,例如应用加密措施或者防火墙等方式,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最后,应用电子档案管理对于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在归档程序中具有较复杂的程序环节,并且工作繁琐,对于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所以需要具备高素质能力的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李丹一.对比研究电子档案管理和传统档案管理利与弊[J].办公室业务,2014(21).

[2]岳锐.电子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区别[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1).

[3]孙丽梅.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刍议[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01).

[4]董利红.试析电子档案和传统档案管理的异同点[J].陕西档案,2015(02).

[5]张承宇.基于QR码水印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浙江理工大学,2013.

第4篇:科技的发展利与弊范文

21世纪被公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源开发、人类健康、生态平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生命科学成为科学大系统里最有竞争力的带头学科,引领着世界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发展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作为基本国策。21世纪世界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争夺和竞争,在这一历史时期,高校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课程是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如果不懂得一点生物学的知识,成为所谓的“生物盲”,将无法适应以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为特征的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加强生命科学教育,普及生命科学知识,有利于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健康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在民航院校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对民航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应该是在更高层次上的以整体素质教育为主,有一定专业方向的高层次整体素质教育。《生命科学概论》是一门融合基础知识与前沿进展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是当今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世界著名大学,如哈佛、剑桥和斯坦福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全校开设类似生物学课程,1995年以来,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重点理工科大学也陆续把《生命科学概论》列为非生物类专业的限选或必修课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年来也面向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导论》的公修课。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生命科学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发挥航空器整个系统的效率,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生命科学技术开展航空人因工程研究,开展在航空环境下飞行员的行为及作业工效研究,弄清飞行员与航空器在航空飞行环境下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提出航空器飞行器的适人性设计要求、安全救生与防护措施、评价方法以及人员的选拔与训练方法等,使人、航空器及其所处的飞行环境有机协调与配合,探讨航空环境对航空人员健康的影响机制及对抗措施,为航空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这些将大大促进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民航院校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增加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对人体自身的了解,将有利于学生发展仿生的设计思路,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来更好地为民航服务。

二、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内容

中国民航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集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行业院校,在校学生均为非生物专业。学校利用航空医学研究所的师资力量从2006年开始给全校本科生开设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生命科学概论》,深受学生欢迎,每学年选课人数达到800人。向非生物学专业学生开设《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定位于“基础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学科交叉性”,从介绍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物质基础入门,衍射到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从细胞到细胞工程;从生物物质代谢深入到生物遗传的本质———基因,从基因到基因工程,直至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物的奥秘;同时还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的生物类群上描述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科学性、趣味性、学科交叉性和贴近生活性的内容介绍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与我们人类自身生存和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得到提高。讲授内容在注重系统性的基础上包含了最新的科技前沿、最广泛运用的生物学技术手段、最热点的人类疾病、最新的交叉学科等等。我们密切关注科技最新动态,把其中反映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最新进展的内容及时移植到我们的教学中去。例如:在“遗传”部分介绍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现代慢性疾病在遗传方面的研究近况;在“病毒”部分介绍SARS、H7N9等疾病的致病机理、防治途径和治疗方法;在“免疫系统”介绍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及预防;在“环境”部分介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等。这些“时尚”新内容很受学生欢迎,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三、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生命科学概论》教学内容庞杂、信息量大、知识难点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直观的东西更易于接受、理解和记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组合方式讲授课程,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不仅增加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方法的运用。另外,可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生物学相关影像资料,给学生更为直接的视觉感受。例如播放科教片《人类消失之后》,让学生充分理解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开展课堂主题演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了解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我们组织开展了课堂专题演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初步确定当前生命科学重要前沿问题的题目,如生物芯片、基因工程、干细胞、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转基因食品等,把学生按5~6人一组分组,每组确定一个主题,学生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小组讨论写成小论文,并做成幻灯片在班上交流演讲。这样增强了同学之间以及同学与老师的沟通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检索利用、团队协作、论文写作和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辩论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生物高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快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惑甚至危机。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些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综合性,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探讨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科学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他们捕捉信息、分析事物的能力。首先,教师初步确定当前生命科学具有争议性的热点社会问题,如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克隆人的利与弊、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垃圾焚烧的利与弊、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等。学生通过分组每10个人一组,每2组自由选择一个辩论主题作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每个班级推举一名主持人来主持辩论赛。通过辩论赛,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展现自我的平台,并让学生对科学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学生的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其计算方式为: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占70%),其中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由课堂出勤(占10%)、课后作业(占10%)以及课堂小论文(占10%)三部分内容构成,期末考试成绩采用撰写课程论文和期末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这种多元化考核方式不但评价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完成作业的质量,又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多元化的考试方式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的思想压力,且避免了少数学生平时不学习,通过考前突击准备获得较高分数,导致课程成绩不合理的情况发生。

四、思考与建议

第5篇:科技的发展利与弊范文

————郭凡

随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的热门话题。这不,刘老师在班上举行了一次讨论会,要大家就“网络”这个问题发表看法。

讨论会开始了,有的同学说:“网络是个神奇、有益的世界。我们可以上网查资料,放假时可以在网上聊天、听音乐...... 想念家人时,可以发电子邮件,即使他远在天边,也会让你觉得近在咫尺。”

有的同学说:“我可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网络不好。我姑姑的班里有一个同学,在网吧里玩游戏、通宵,结果第二天就被他的家长带回家了。”

我补充道:“不仅如此,长期呆在电脑前,不但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还会使眼睛近视呢。”还有的同学委屈地说:“对啊,我家虽然有了电脑,可我却失去了自由。我上网查资料,妈妈在我身边监视着,深怕我玩游戏,还一直说‘不要玩电脑,电脑对身体有害,会让成绩下降的......’真是烦死了!”

第6篇:科技的发展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原因 利与弊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人民币升值的原因解析

1. 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因素

(1)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2)我国外汇储量大且逐年增加。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人民币显而易见地只能升值。

(3)我国利率水平相对平稳以及汇率政策的影响。人民币利率保持稳定,这样吸引了更多国外资金的进入以及中国在外资金的回流,从而拉动了人民币汇率的走高。另外,就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现实而言,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对人民币汇率有决定性影响,这与西方国家普遍要求中国实现汇率市场化相矛盾。

2. 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因素

由于我国已经加入了WTO,我国的涉外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也大大的增加,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的发达国际经济体,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对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手段,其中采取各种措施促使人民币升值就是他们经常使用的一种经济和政治手段。

二、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1. 人民币升值的有利因素

(1)有利于降低进口的成本。当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大于进口产品的涨幅的时候,就会促使产品以便宜的价格进入,就会有利于降低进口的成本。

(2)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导致在国内的新增投资成本上升,国内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规避风险,将会走出去,到国外办厂,这样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3)有利于催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民币适当升值,将会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 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因素

(1)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其盈利水平与本外币的汇率水平密切联系。人民币持续升值,将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和企业利润的下降,从而影响企业出口的积极性。

(2)导致国内就业和失业压力加大。当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时候,我国的一些出口型的企业就会遭受重大打击,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严重影响了劳动力的就业,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大的失业压力。

(3)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由于人民币的升值,财政赤字必然会增加,这将会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另外,国际游资和热钱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进入我国,容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4)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

(5)影响外资的引进,加速资本外流。人民币的升值,将会导致以美元为股本金的外商投资企业,兑换人民币的能力减小,从而导致外商投资的成本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投资的竞争力。所以说,人民币的升值不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将会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并加速资本的外流,减少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

三、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

1. 引导公众形成有利的预期。当前,在人民币预期升值增大的情况下,如何做到预期的稳定,这对保证我国金融市场安全和减小人民币升值压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政府要树立自己的良好的信誉,发挥稳定汇率的决心,通过政策的配套保障以及国际关系的协调来进一步的降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2. 扩大内需,减轻本币升值压力。这就要求积极正确的引导资本的流向,防止盲目的投资,尤其要防止资产和经济的泡沫化,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3. 采取有效可行的宏观经济措施,抑制通货膨胀。事实上,在抑制通货膨胀的所采取的措施中,如果单纯的依靠冻结物价等措施是不可取的,这直接会导致价格更快速的上涨。引发通货膨胀的进一步恶化。那么具体要如何做才可以呢?我国需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发挥市场自动调节价格的走势的优势,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

4. 利用金融手段规避外汇变动风险,增强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

我国金融业要精心制定自身管理风险和承担风险的策略,大力发展汇率风险规避工具,密切关注预期变化,加强预期指导,使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5. 出口企业要提高技术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出口企业要以人民币的升值为机遇,进行生产技术的改造和创新,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科技含量。同时,要加强成本控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6. 加强国际资本流向的监控。在当前我国资本项目管制的背景下,由于国际收支中开放的经常项目已经成为国际游资流入流出的重要途径,所以,要着重加强对经常项目下国际资本流向的监管,防止套利性国际游资的大进大出及其对货币政策产生的不良干扰。

结束语:总之,面对人民币升值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冷静思考,积极应对,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通过汇率改革,来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清和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进而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第7篇:科技的发展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电话使用 通讯设备 通讯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44-02

一、高校学生的电话通讯使用情况

在这个科学化、高效化、一种动态化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大学生,手机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种媒介,手机的功能可以作为一种娱乐工具,也可以作为一种与朋友、家人的沟通媒介,如果应用好的话学生可以给高校教学、科技的开发与科研的发展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方便快捷的电话通讯工具被广泛地应用到了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通讯工具的选择也产生了差异,有些学生就喜欢用一些牌子的手机,例如苹果。有些学生认为手机能打电话就行,就选择一般的。有些学生则喜欢那种智能化、游戏化的手机。

这样的差异,这样的选择就会造成一些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时间不能把握。有好多高校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学校就会制定一些方案解决这个问题。针对通讯工具在学生日常使用的时间为基础,罗列出其优点以及学生使用所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策略,最后总结出了针对学生自己在使用手机这个通讯工具的有效方案。

二、关于通讯设备

通讯设备,分为有限通讯设备与无线通讯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无线网络、无线网卡、无线网桥、还有一个天线等。有线通讯设备主要就是介绍关于专业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网络通讯,解决一些专业问题的通讯转换设备。

关于高校中我们常见的通讯设备工具有电话,电脑,传真机室内无线电话等。而从广义上看,电视,收音机,卫星信号发射机和接收机,还有无线工业控制系统,雷达,声纳等等,都有通讯电路的模块在里面。从单工上面讲,我们家用的电视遥控器,空调的遥控器等各种各样的遥控器。从半双工讲,有对讲机等手机。从全双工讲,有手机,计算机卫星电话,家用电话等等。

像当今经常所见到的免费WIFI,这是作为无线保真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一种较短距离的无线技术。还有我们使用的电磁波这也是一种无线电波而非其他实验设备间的通讯。它的优点就是快速简单的安装,不受地形或其他环境的影响可以很大程度的满足用户在通讯距离和通讯速度上的极大满足。而我们的电磁波也由麦克斯创立了电磁波理论,这也是电磁波机具影响力的。还有一个3G的通讯设备,这个通讯设备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3G的通讯设备是指第三代的数字通信设备。这个设备的发展时不长,从开始到现在也就十几年左右。3G通讯设备能够有效的处理图像、音乐等以多媒体形式的而且这个通讯设备提供了好多信息服务。也生产出了好多高大上的产品。例如:通讯耳罩,通讯仪,还有智能控制器等一些通讯软件等。

三、高校电话通讯的设施及管理

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每一项事业都是蒸蒸日上的发展,而我们的通讯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做好通讯管理的工作,全国有关高校的总机管理与服务提供的有益于我们学生的经验,认真总结高校通讯工作现状。而我主要说明关于电话通讯设备的管理。

对于一些高校的电话通讯一般分为内线电话与外线电话。而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需要用内线电话,如果需要与外界沟通联系,方便开展业务则可以用外线电话。对于高校的工作人员手机也是通讯设备的一种,作为学校的任职人员,手机应该尽量保持24小时的开机,这样方便与领导联系,方便与学生联系。对于学生在手机这方面的管理,我在下面会说到。

第一、上课前将手机放入讲桌上的篮子里。据数据调查对于二、三流学校的学生有30%的学生上课都会看手机。所以第一点如果你控制不住自己,可以在进教室上课之前将自己的手机放入规定的位置。这是手机通讯工具的一个缺点,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高校电话通讯的管理。虽说当前手机已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好好利用手机这个通讯工具。

第二、学校多组织一些关于通讯工具的利与弊的活动。这样活动可以使学生参与其中,真实的体验到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让学生自己知道自己心中到底想要每天过的只是为了玩游戏而去玩手机,还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去利用手机。

四、结束语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发展等都是顺应时代。快捷的通讯工具,无论是在学校里面,还是大街上,满满的通讯工具随处可见。而在高校中电话通讯设备及管理的介绍上面已经介绍了一部分,学生用的手机也就只有三个用途:接听电话、玩游戏、上网。目前现在有超过75%的学生都已经不再把手机当成一种通讯工具,而更像是一台电脑,不仅能玩游戏,还可以上网聊天、学习知识等。而且手机比电脑更轻便,方便使用。这些都是手机通讯工具的优点,而每件事,每个东西有利必有弊。虽说这么多优点,但对大学生来讲,手机的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第8篇:科技的发展利与弊范文

既然微软(Microsoft)和英特尔(Intel)可以并称为“Wintel”,那么苹果和富士康两家公司的名称是不是也可以合并为“富士苹果”呢?重要的是,“富士苹果”这个词完美地表述了苹果和富士康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共生”关系——— 如果说“Wintel”的形成曾经主导了世界IT产业格局演变的话,那么生长在全球IT价值链之树上的“富士苹果”的成长则正塑造着世界IT产业的新版图。

一家是全球电子行业的老大,一台开足马力的盈利机器,其年销售收入1000多亿美元,季度盈利100多亿美元,市值6000多亿美元。这家公司是苹果,总部在美国硅谷。另一家则是全球电子代工行业中的王者,一支高速运转的制造大军,其年销售收入亦达1000亿美元,一年2000多亿美元的进出口额超过中国绝大多数省份。这家公司是富士康科技集团,母公司总部在中国台北。

“富士苹果”生在IT价值链上

那么,这个“富士苹果”是一颗怎样的果实呢?

在始于1980年代初的IT技术革命过程中,英特尔和微软以IT产业的核心产品个人电脑为基础建立起了战略伙伴关系。前者主导了硬件的核心中央处理器;而后者则垄断了软件的关键操作系统,并将其市场支配地位延伸到其他软件产品。

过去十几年来世界电子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以及不同类型企业在价值链不同阶段的分工和定位———品牌所有者专注于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而代工企业则专注于复杂繁琐的供应链管理、零部件采购和生产组装。

而在200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以智能手机为主导的新一轮IT技术变革过程中,苹果借富士康之助异军突起,将传统个人电脑和移动终端领域的竞争者抛在了后面。如果说“Wintel”联盟的建立是基于产品,那么“富士苹果”联盟则是以价值链为纽带形成的。

“富士苹果”由全球化催生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有技术和制度两方面的原因。技术上,运输和通讯技术等“通用技术”的进步缩短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企业运营的国际化和价值链的跨国界延伸———以制造外包为特征的产业形态日益具有普遍性。在电子和IT行业,芯片化、模块化等趋势和“摩尔定律”所预示的惊人的技术进步速度更催生了一个高度活跃的全球产业链。

制度因素同样重要。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强势全球化的时代,相应的意识形态和政策实践为全球价值链之树的生长提供了沃土。资本的力量几乎畅行无阻,推动着稀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与之相伴随,出现了制造和消费脱节、富裕和贫穷分化等“两极化”倾向。IT产业价值链也是如此:在价值链国际化的同时,企业在“品牌极”和“生产极”上的分工日益明晰,竞争分别在这两极上展开。范围和程度空前的竞争带来了绩效的极大提升,也使个别公司脱颖而出,苹果和富士康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企业和产业层面如此,国家层面亦然。全球资本主义“无形的手”把中美这两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老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产业链的纽带,中美两国的比较优势实现了完美匹配。美国在基础研究、产品创新和品牌管理上的优势与中国廉价的要素供应、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产业配套相结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产业奇迹。iPhone,iPad,M ac……这些印着一颗被啃了一口的苹果标志的电子产品,无疑是最好的证明。

“富士苹果”需要同时自我超越

当奥巴马问“为什么不把这些工作拿回美国”时,乔布斯曾直截了当地回答“这不可能”。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多个省份雇佣了超过100万工人,很难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其他地方组织类似规模的生产活动。加之土地供应、劳资关系、政府补贴、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等其他方面的因素,以相同成本生产类似产品在其他国家几乎不可能实现。就富士康自身而言,其研发能力、管理水平在代工领域几乎独占鳌头,因而得以服务于IT行业中几乎所有重要厂商。难怪郭台铭曾自豪地说:“乔布斯把产品交给我,因为只有我能做。”

第9篇:科技的发展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 计算器 问题 利弊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1-022-01

目前,计算器已经是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工具,计算器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计算负担。然而,在计算器的学习和使用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值得我们深究。

问题一:学生不能正确地使用计算器

现在的计算器大部分都是科学计算器,科技含量高,功能十分健全强大。但我们的学生只会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运算。而面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处理问题时却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是好。究其原由,是因为学生在进行数据处理时,不知如何进行数据输入,如何通过计算器直接得到总数、平均值、方差、标准差等相关数据。

问题二:计算器的过度使用也使许多学生养成了对计算器的依赖性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绝大多数学生或多或少的都会用计算器来代替笔算,显然学生已经适应了有计算器的学习方式了。初中的学生几乎都是拿着计算器做数学作业的。到了高中,虽然不提倡学校使用,但学生一时之间很难适应没有计算器辅助的数学练习。甚至有些人不使用计算器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答案,就连很简单的题目也要按过计算器之后才放心,由此可见,对计算器的使用产生依赖性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问题三:学生使用计算器还常常把结果算错

从初中到高中,数学一直是计算量最大的一门科目。大部分学生在数学科目上都对计算器产生了较大的依赖性。初中时,做题总是感觉自己手算会出现错误,进而使用计算器进行验算,有时也是为了节省时间而直接使用计算器代替笔算,因此,计算器成为了对数学科目影响较大的工具。而到了高中,增加了化学和物理等理科科目,化学这一科目数字有时较复杂,所以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计算器的使用对化学影响也较大。物理、化学、数学都偏向理科性科目,久而久之,学生会在对计算器的使用问题上产生一定的依赖性。

问题四:使用计算器有利有弊,不同科目的教师对计算器的使用有不同的观点。

使用计算器有利有弊:

(1)利:节约时间,方便,精确度高。

(2)弊:①不利于细心、耐心等品质的养成。

②不利于训练运算思路,降低了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进而让学生对计算器产生一定的依赖性。

③不利于考试时学生能够发挥正常水平。

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对学生使用计算器持不同的态度,也是因为他们所教的课程不同。但由于高中生在高考、会考等各种科目的大型考试中都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绝大部分的理科老师会反对学生使用计算器,少部分文科老师则认为学生用不用计算器都无所谓,还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平时可以利用计算器,不但能够节省时间,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认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使用计算器作为辅助工具是值得提倡的。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普及计算器知识,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了解在中学阶段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我们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不冲突的。

第二,“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师自身也应当认真学习计算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