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旅游的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园林;石林
旅游业的发展在取得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保问题,由于对旅游资源掠夺性的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膨胀和景区景点的过渡饱和,造成了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针对旅游业发展造成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全新的旅游模式。石林县的旅游业发展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原有资源已经接近枯竭,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未来发展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生态旅游。
1生态旅游的概念
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从其被提出伊始就有不同的说法,到目前为止,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3种观点。
一种是英国地理学主席Cripin Tiekell的观点。在他看来,生态旅游是一种在欣赏世界上各种人文和自然生物的同时不对其产生破坏的旅游活动;一种是1993年第1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会议提出的观点。生态旅游是倡导爱护环境的旅游,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享受自然及文化地域;最后一种是澳大利亚旅游委员会的观点。该观点认为: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根本,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讲解与旅游有机结合,以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作为经营管理宗旨,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旅游业发展理念和模式。
在本文中关于生态旅游的界定笔者采用其中的第4种观点作为文章的基本立足点。
2生态旅游视角下石林生态园林建设研究――以石林园博园为例
2.1石林园博园简介
石林园博园是石林县生态园林建设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该园总占地100291m2,建筑面积1687m2,道路及场地面积11554m2,水域面积14652m2,绿地面积72407m2,绿地率72.2%,绿化覆盖率86.8%。石林园博园于2009年6月1日开园,同时第一届昆明园林花卉博览会也将在石林园博园正式开幕,作为云南省园林花卉界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园林盛会,石林园博园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2.2石林园博园规划建设的原则
近几年以来,石林县紧抓云南省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和该县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有利政策环境,大力推动生态旅游发展,以生态园林建设作为依托,搭建发展生态旅游的有效平台和载体。该县紧紧遵循人与环境和谐共存与发展的生态旅游的内在要求,以及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与人文资源开发保护并重的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按照“旅游立县、生态美县”的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政策指导,本着高标准、严要求、尊重自然、尊重历史、突出特色、提高城市建设文化品位的指导思想,运用规则式和自然式相结合的造园手法,建设了一批既能反映和展示该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文化、石头文化3大文化主题特色,又能满足游人动态观赏、休闲活动的具有时代气息、舒适、多样、优美的生态园林。为石林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石林园博园的建设正是按照石林县生态园林规划建设的指导原则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的现代生态园林的典型。
2.3石林园博园景观构造的微观方法
首先,大面积绿化。园博园总占地100291m2,建筑面积1687 m2,道路及场地面积11554m2,水域面积14652m2,绿地面积72407m2,绿地率72.2%,绿化覆盖率86.8%。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绿化方面石林园博园采取的大面积绿化的方法,是园区生态环保功能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
其次,构建全时空园林景观。园博园建设在常绿阔叶林地带性区域背景上,采用不同的植物配置形式,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合理利用植物高低搭配,形成立体空间景观。充分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引起园林景色的变化,在全年时间内,造成绚丽多彩的图画。同时,植物的季相变化,可以在一年的生长周期中“收四时之烂漫”,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
再次,在绿化植物树种的选择上大量采用本地树种。在树种规划方面大量运用乡土树种,包括石楠、银杏、滇润楠、云南樟、滇朴、清香木、黄连木、短萼海桐、云南山茶、西南枸子、云南含笑等乔灌木,充分展示昆明地区丰富的植物景观,突出地方特色。
2.4石林园博园宏观规划
首先,总体设计思路。园博园在设计思路方面以展示“园林成就美好城市、创造幸福生活”为主题,以营造“秘境高原、七彩云南”景观为突破口,以展示“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多样的民族文化、卓越的园林成就”为主要内容,以园博园建设为载体,建设一个“花开春天、荫庇夏季、秋色突显、冬写绿意”特色的园林博览园。在具体构思方面以石林文化为主线,以“生命之源――水”为环境基础,以花卉、植物的大规模运用为气氛基调,以“天圆”、“地方”、“人和”以及和谐的人居环境为表现手法,着力凸现园林各要素、园林艺术手法,达到展示“融石林文化、昆明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养护的顶级水平以及园林各要素精妙运用”相结合的梦中园林。
其次,园区总体布局。整个园博园以石林文化为底蕴,形成4点、1轴、2面的规划布局形式。园博园从功能上分入口景观区(迎宾广场)、综合服务区(品字形建筑)、室外展示区3大功能区。道路分为景观大道、二级道路、三级道路、四级道路和仃步石,是整个园区内各功能、各景观连接的纽带,道路的合理划分和组织能为整个园区的浏览提高浏览效率。园博园的园区景观形成一轴、两面、四点、十一景、十三园的格局。
3石林生态园林建设反思――以园博园为例
3.1存在的问题
虽然石林县生态园林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仔细分析其生态园林建设,石林县的生态园林建设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景观构造手段单一。纵观石林县的生态园林建设情况我们发现其景观构造手段主要是绿化。以石林县园博园为例,占地面积100291m2,其中绿地面积72407m2,绿地率72.2%,绿化覆盖率86.8%,从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绿化构成了园博园景观营造的主要手段,而从微观角度来看,其大量乡土树种的选用,以植物作为基本元素的空间、季节性景观的营造也是以绿化作为基本造景手段的体现。此外,从总体情况来看,石林县的生态园林建设中绿化都是营造景观的基本手段。
其次,没有足够地凸显民族文化风情特色。石林县有以彝族为主的多达25个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风俗资源,可以大力开发展生态旅游。但是在目前的石林生态园林中,过于强调园林的绿化,过于推崇生态理念,而忽视了民族文化这一宝贵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简单地将城市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等城市建设的硬性指标套用到生态园林建设中,采用大规模的绿化来实现生态景观的营造,而没有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园林建设有机融合起来,突出民族文化风情。从园博园这一石林生态园林建设的典型来看,民族文化没有得到凸显这一缺陷比较突出。
3.2石林生态园林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丰富园林景观构造手段和方式。改变目前园区景观构造主要依靠绿化的方法,通过雕塑、水景、石山等景观要素,塑造了一个既能反映和展示彝族撒尼文化、旅游文化、石头文化3大文化主题特色,又能满足游人动态观赏、休闲活动的具有时代气息、舒适、多样、优美的生态文化活动空间。
其次,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从目前石林生态园林建设的现状来看,民族文化不够突出是其中的一大缺点,虽然园林在总体规模、绿化面积等方面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但是作为生态旅游的目的地,目前园林还是没有跳出传统的依靠山水、树木来吸引游客的套路。对目前生态旅游主打的民族文化牌还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热衷于造园,而不注重宣扬文化,石林园博园的建设就是没有突出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因此,笔者个人认为,未来石林生态园林的建设中要将民族文化的凸显作为园林规划建设的一个基本理念。一方面,要在园林景观营造过程中综合运用石雕、亭台、步道等建筑小品反映民族文化特色,将园区硬件与民族文化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利用园区游人旺季开展民族服饰、歌舞、手工艺品表演和展览等文化活动;另一方面,生态园区建设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以少数民族聚居村寨作为中心,围绕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民族特色园区规划建设。
关键词:梁子湖 绿色航运 航运示范区
湖北梁子湖航运基本情况
湖北梁子湖位于该省东南部,武汉城市圈腹地,是全国十大著名淡水湖,其水系主要由梁子湖、保安湖、三山湖、鸭儿湖、长港河组成。分别与鄂州市、武汉市、咸宁市、黄石市四市部分地区相连。梁子湖腹地工农业基础较好,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已被列为国家4A级景区,已建成的梁子湖高尔夫球场和规划建设中的梧桐湖新城,将全面提升梁子湖旅游业的品质。在湖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梁子湖航运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1、航道
梁子湖水系水域面积630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71万人,包括鄂州市、武汉市江夏区、咸宁市、黄石市部分地区。辖区航道:洲尾口至港口桥、长岭至梁子岛、磨刀矶至梁子岛、高尔夫到梁子岛、江夏至梁子岛、大城脑至梁子岛。共计等级航道通航里程102.01公里。1998年定级为Ⅵ级航道,航道疏浚后,干流航道由Ⅵ级航道提高到Ⅴ(3)级航道。配布航标、标牌88座,其中:航标59座(含太阳能发光杆标16座、发光浮标20座、不发光杆标23座)、标牌29座。多年来,鄂州港航局定期对湖区航标进行全面维护,保证通航率在95%以上。
2、港口
梁子湖港区包括长港港点和梁子湖港点两部分。长港北通长江,南接梁子湖,是长港、梁子湖流域的客运及货运主要水运通道,辐射流域经济腹地。货物主要为非金属矿、建材、粮食及农副产品等。货运码头多为利用自然坡岸修筑的简易码头,机械设备较为简陋,库场利用堤外滩地,岸东集疏运道路为当地乡村道路,等级低;岸西为汽李公路,等级较高,为沥青路面。港区现状面积3.58万平方米。港区有27个泊位,其中货运泊位17个。
3、运输
梁子湖水域有货运企业2家、共计1.07万载重吨,个体船舶12艘。客运企业有鄂州市海江、万顺,武汉大发、安达等4家客运企业。主要有长岭到梁子岛往返、磨刀矶到梁子岛往返、江夏北咀到梁子岛往返武汉、升华到梁子岛,梁子湖高尔夫到梁子岛往返十条航线。长港航道受长江枯水期影响,每年大约有4个月不能通航;湖区客货运可常年通航,旅游运输每年从3月份开始,至12月份基本结束。1至2月份为春运时段,主要为普通客运。
4、船舶
湖区现有各类船舶149艘,其中货运船舶35艘、1.07万载重吨、2800千瓦;客运船舶51艘、1732客位、7395千瓦;社会自用船舶15艘、2150千瓦、其中豪华游艇2艘;各类公务管理船舶16艘、330客位、960千瓦。梁子湖水域现有渡口31处、渡船32艘,已全部完成达标改造。
5、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梁子湖区的水上安全管理工作已全部落实“县、乡、村、船主”四体安全管理责任制。湖区水上安全监管手段和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2008年,所有旅游船舶已全部安装GPS定位系统,长岭、磨刀矶、梁子岛、东方4座客运码头安装视频系统,在湖北省率先初步建成梁子湖水上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对船舶进行适时监控。按照有关要求,鄂州市相关职能部门已湖区建设水上搜救系统。目前,湖区从事水路运输业从业船员400多人。
建设梁子湖水上绿色航运示范区的必要性
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是武汉、鄂州、黄石等市唯一的后备水源地,是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其生态保护意义不言而喻。然而,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航运业和农家乐渔船带来巨大需求,船舶的增多排放越来越多的废弃油污和生活污水,对梁子湖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发展绿色航运,集约利用现有的航运资源,实现旅游业和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建设水上绿色航运示范区已刻不容缓。
1、有利于实施水路交通跨越先行
2010年,湖北省政府印发《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加大对梁子湖区水域保护;2011年,鄂州市在“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大梁子湖生态度假区建设,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梁子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梁子湖位于武汉城市圈的核心位置,湖内生物种类繁多常年一二类水质面积达85%以上,梁子湖稀缺的水资源具有无法比拟的生态优势。这些优势决定了梁子湖旅游业必将进一步发展。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水路交通在梁子湖跨越先行,对促进湖区旅游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凸显水路交通在梁子湖生态旅游区的战略地位
当前,对梁子湖水域实施管理的部门众多,除水上交通部门处,还有渔业、旅游、环保、水利等部门。2001年,鄂州市实施梁子湖航道疏浚后。相继在湖区设置了港航和海事机构,全面加强了湖区水上交通管理,扩大了交通部门的社会影响,树立了交通部门的形象。当前梁子湖旅游面临新一轮井喷发展态势,如果我们交通部门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建设水上搜救中心和其他港航基础设施,必将进一步在各级政府和老百姓心中树立起交通为民、交通便民的良好形象,必将打造成交通服务于民的品牌。
3、有利于基层港航海事管理方式方法的升级
作为基层港航海事管理部门,运输安全管理方式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方法事前检查,事后整改,难以适应水路交通新形势变化。在梁子湖区,通过实施AIG、GPS、cctv、远程雷达扫描等现代先进技术和设备,对船舶、航道、码头进行适时监控,及时发现隐患、险情,立即进行整改、搜救的现代管理手段,必将更好服务于民,更好地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的管理水平。
梁子湖绿色航运发展的主要对策
“十二五”期间,梁子湖货运量每年以10%速度递增,2011年,货物吞吐量130万吨,预计到2020年可达307万吨;2008年,梁子湖接待游客约120万人次,按每年客运人数递增10%预测,预计到2020年,旅游客运量将达到283万人次。为了满足旅客进出的需要,航运业对航道、港口、船舶、运输、水上应急搜救提出了新的需求和发展目标。
1、打造绿色航道
梁子湖航道为V(3)级,已不能满足梁子湖流域客货运需求。樊口和磨刀矶2座船闸已成为制约航运瓶颈,通过船闸改建、疏浚航道,结合鄂州市百里长港生态示范带建设,将航道等级由V(3)提高至Ⅳ级。同时,疏浚毛塘-江夏北咀、梁子岛-江夏北咀、梁子岛-江夏升华、梧桐湖-梁子岛-涂家垴4条航道,开辟进岛新通道和环湖新航线。并将原来浮标铅电池全部更换为太阳能发光电池,消除电池对环境可能带来的污染隐患。
2、建设绿色循环低碳港口
加快梁子湖港口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好港口岸电、油污接受处理装置,更好地服务湖区经济开发,带动湖区产业快速发展。①扩建长岭梁子湖旅游客运中心,发展成为梁子湖(南)旅游客运中心和旅游散客接待中心。②在梧桐湖新城新建梁子湖(东)旅游客运中心,要把梧桐湖新城建设与梁子湖生态区开发建设结合起来,将新城打造成华中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的运动休闲区、生态旅游区、民俗文化区和高端居住区,打造成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卫星城”。③在江夏北咀新建梁子湖(北)旅游客运中心。④在磨刀矶扩建客货码头,规划布置配送货物物流中心,打造成为梁子湖区的物流基地。⑤在梁子岛扩建梁子旅游客运码头,新建七星湖码头,改建梦天湖、东方码头,配套建设避风港、货运码头、渔家乐等停靠码头。⑥在磨刀矶新建一座水上LNG加气站,满足湖区船舶加气的需要。
3、改建和新建绿色船舶
湖区现有旅游船舶大多为21至24座玻璃钢质快艇,该船型具有轻便、快捷、灵活等优点,但载客少、高耗能、污染排放大等缺点十分明显。未来应逐步规划淘汰现有船舶,重点发展60至100座位安全性能好、舒适豪华,稳性好大型双翼旅游船舶,适度发展200―300客位的浅吃水双体客船;为进一步保护水环境,将现有保留船舶、渔船实施“油改气”、“油改电”,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绿色航运,适时发展电能、太阳能等船速较快的旅游观光船舶;对客船、旅游船、渡船加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实现客货运船舶“零排放”。
结束语
保护梁子湖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就是保护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是千秋大计,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永恒主题。要想做好这项工作,还有赖于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0―2014)》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乡村旅游是目前一种以农村作为旅游景点的新型旅游形式,它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很早就已经开始了这种旅游形式,我国一直到20世纪的80年代才开始实行。乡村旅游的旅游地点以农村的社区为主,把农村的各种生产活动、田园风光、森林景观、乡村中的自然生态环境、各种各样的民俗习惯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农村基本上以种植粮食等农作物为主,在整个种植的过程中只有到收获季节时忙碌一季,播种完以后就几乎无活可干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就开始去城里打工。这充分说明了农村的劳动力过剩,而外出打工的农民更是背井离乡,很少回家。乡村旅游的兴起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机会,农民在农忙以后,可以在农村当地从事与乡村旅游相关的工作获取经济利益,比如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饭店、加工和销售各种土特产和纪念品等等。
加快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农村不再是以单一的种植粮食为主,还增加了很多的农副产品养殖和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这就使得农村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特别是现在一些靠近大城市的周边农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更是迅速,直接带动了很多相关行业的兴起与发展,比如,果蔬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纪念品加工等等。
3、 推动了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乡村旅游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还使农民了解了现有商品经济的新观念和新经验,为有效地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提供了前提和保障。目前我国政府提倡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旅游正是对这一号召的积极响应,它使农民不但提高了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还增加了精神文化素养。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以及优缺点
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政府干预型发展模式、旅游企业主导型模式、集体所有制模式、自主发展模式。下面对这四种模式分别进行阐述:
政府干预型发展模式
政府干预型发展模式是指在整个的乡村旅游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这种模式的适应对象主要是那些偏远的地区,当地的生产水平落后,交通很不方便,但是自然环境却十分的秀丽优美,民风民俗也有很深的积淀。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旅游的前期宣传、基础设施的建造、资金的投入都不是当地村民能够完成的,所以需要政府从各个方面进行引导和介入,比如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在经营和管理上的策略、旅游项目的开发、资金的筹措等等。
政府干预型发展模式的优点是乡村旅游中的一些工作能够得到政府的强有力支持,比如资源的配置、筹措资金、旅游项目的开发等,有利于开发渠道的拓宽;缺点是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会产生很多不利于旅游发展的因素,像没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村民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村民的旅游意识需要极大的提高等。
2、旅游企业主导型模式
旅游企业主导型模式的应用对象是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城市的距离比较近,平常有一定游客的地方。在这种模式中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因为企业的资金雄厚,可以建设比较高档的各种基础设施,进而抢占市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一定要制定出合理的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计划,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违背整个旅游市场的竞争规律。
旅游企业主导型模式的优点是因为旅游资源靠近城市,所以对旅游产品的销售非常有利。缺点是由于企业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等不可挽回的损失。
3、集中所有制模式
集中所有制模式的针对对象是地理位置好、靠近大城市,村落中的各项基础设施都很完善,旅游资源非常具有特色,村落中的居民及其生活、民居都是旅游景点。在这个模式中,村民可以自行入股,自身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去,不但能够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集中所有制模式的优点是各种基础条件比较好,对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起到了推动作用;投入少,回报高,极大的带动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缺点是整体优势得不到突出,在利益分配时权、责、利不能明确,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地没有特有的品牌性旅游资源。
自主发展模式
自主发展模式的对象是地理位置好但其他的条件设施都一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它们分别是:村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认识各不相同,进而积极性也不同;没有足够的旅游发展观念,村民贫富差距很大,对投资的认识力度也各不相同;
自主发展模式的优点是地理位置条件好,有基本的建筑设施,村民的参与性强。缺点是村民的认识观念差别太大,经济条件也各不相同,外来资金引进困难。
三、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虽多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发展观念落后;二是旅游规划不科学合理;三是基础设施落后;四是经营和管理能力;五是没有乡村旅游的特有品牌产品。
以上乡村旅游中出现的五个方面的问题,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了使乡村旅游能够顺利的发展,现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各种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的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在经营管理上规范实行;
第二,在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时必须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前提,以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第三,对饮食、居住、交通、旅游、购物、娱乐等六个方面的基础设施进行加强和完善;
第四,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经常进行培训,不仅要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还要对服务人员进行岗位的职能培训,对于管理人员更要灌输现代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论知识;
第五,根据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在加上市场的需求,打造出属于自身的乡村旅游品牌以及附带的各种品牌产品。
小结:乡村旅游是现代非常时兴的一种旅游形式,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开发创新,力求使乡村旅游有一个安全、文明、友善的环境,加快我国旅游业更健康有序地发展,为国民旅游休闲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
[2]宋 英:《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个关键问题》,《商场现代化》2008
年6月总第543期。
[3]胡永红:《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2008年第6期。
关键词:旅游产品;开发;形象定位;研究
贵州是我国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的地区,也是世界上喀斯特面积最大的区域。我国喀斯特在贵州、广西及云南等地均有分布,而贵州处于该领域的核心地位。贵州境内存在喀斯特分布的县市大概有83个,在全省县市中占到了95%。全省有91.7%的耕地、88.35%的农村人口、91.55%的城镇工矿人口及94%的粮食产量均分布于喀斯特地区。而云南、前南斯拉夫及广西等,喀斯特面积也占到了全区面积的较大份额。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贵州旅游产品进行再定位,从而推动贵州旅游趋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贵州旅游资源发展概述
1.1贵州省旅游资源介绍
贵州自有天然“大公园”之美誉。独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使之形成了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及民俗风情相互融合的旅游资源体系。贵州现行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避暑胜地,目前贵州是业界出名的一个避暑胜地,盛夏去贵州纳凉,是一种旅游时尚;自然风光:黄果树瀑布、洞天织金洞及山水名胜舞阳河和“小七孔”等;民族风情游:贵州区域内有48个民族,每年各种各样的民族节目多达上千个,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成为贵州民族风情与民间艺术丛林中的奇葩。名胜古迹:贵州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且留有很多古迹名胜,如屯古建筑群、雷山郎德上寨古建筑群及淇滩古镇等。
1.2贵州省旅游产品介绍
贵州目前拥有1个“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13个国家级风景区,其中包含黄果树在内;2个国家5A级旅游区;3个国家4A级旅游区;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梵净山等,2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如百里杜鹃等;6个国家地质公园,如织金洞;4个国际性民族生态博物馆,如六枝梭戛等,3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青龙洞;5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侗族大歌;另外,该省还包含省级风景名胜区51个,民族文化旅游村寨共一万八千个。
1.3贵州省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从整体上看,贵州旅游产品的卖点比较缺乏,究其原因,未对产品进行定位。定位的重点是要抓住特征,如贵州独特的民族风俗、原生态森林及山水、罕见的“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形等,这些都应陈伟贵州的旅游特色。同时,贵州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也是非常重要的旅游产品。每年工艺美术学院的师生都会去贵州学习蜡染、扎染或木雕。假如向他们提供主题,找他们来设计,那么贵州的旅游产品肯定要比现在丰富和好看的多。另外,贵州省旅游决策者低产品定位缺乏足够的认识,未发挥出民间制作的推动作用,即便是守着宝物也会无人间津。最后,产品无特色可言。贵州很多旅游产品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且游客反映该类产品质量不高、工艺过差。例如,贵州的特色产品——蜡染服装,因制作工艺水平低,很可能会导致人们对贵州旅游,甚至整个贵州产品偏激的看法。
二、对贵州旅游产品形象进行定位的必要性
一般情况下,对一个国家、地区及城市而言,某个地方的旅游产品形象定位,即在以旅游开发战略为指导,塑造和宣传该国货地区的旅游产品招牌。这个招牌非常关键:第一,从客观上来说,它必须集中概括出了地方人文及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第二,从主观上来说,它应能充分体现出该地旅游业的服务理念及统一目标。针对旅游经营者而言,它如同一个共享广告;针对旅游消费者而言,它能有效刺激人们的旅游欲望,催促其开展旅游实践。换句话说,这个招牌是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间的一个传输纽带,是游客对旅游地产生向往并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大量实践表明,对旅游产品形象进行定位,并在合适的时期内塑造和培养出于所在地情况相符合的旅游产品品牌,这是现代旅游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招牌有就如同一面旗帜,招牌做好了,听闻和莫名前来的人肯定会多,旅游目的地在游客心中才能产生实质上的连锁反应,从而发展为真正的旅游消费群,反之,如果招牌没打好,还会给旅游地带来一定的损失。例如,西安将其旅游产品形象定位在文物古迹;桂林将其旅游产品形象定位于秀美山水;大连则定位于滨海休闲;哈尔滨定位于冰灯雪雕等等。通过这样的定位,旅游目的地不断兴建旅游设施、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旅游服务、管理经营并获取获利。对旅游产品形象进行定位,其会在未来某个时期内,对该地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及速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产品形象的定位并非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各地也应适时对其作出调整。同时,对旅游产品形象的定位也并不是唯一的,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打出多面招牌,发挥出其各自的优势。最后,对旅游产品形象的定位还应做到适度超前,要让其充分反映出所在地旅游业的发展远景,积极引导游客追赶旅游者的最新潮流。从上述分析可看出,贵州旅游产品的形象也应进行适当的定位,且这个定位最好能够做到适度超前。
三、贵州旅游形象定位的基本依据
贵州旅游形象定位大体包含两大依据:一方面,对发展竞争的定位,通常需实施差别化战略,来突出贵州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只有特色的东西,才能被旅游者感知,这就需要我们对贵州的地理文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定位实质上指向人类心理的活动,为此我们还必须对旅游形象设计及传播对象,也就是公众基础展开分析。
(一)贵州地理文脉分析
贵州喀斯特地貌类型多种多样,有着喀斯特博物馆之美誉,且在地表形成了各种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喀斯特峰林、石林及怪石,更有织金洞、黄果树瀑布等闻名中外的景致,可以说,贵州的喀斯特生态风光独具特色。该省居住着49个少数民族群众,聚落、礼仪、垦殖及服饰文化等,让贵州的民族风情更具多元性。此外,从远古时展到今天,喀斯特对贵州文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使贵州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也就是:落后性和先进性并存,可从下列两个方面来理解:1)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从而塑造了辉煌的贵州文化。古人类通常会利用喀斯特地貌多溶洞等特点,来发展远古石器文化;贵州先民在这片区域中,借助充分的农业生产条件(如雨量及生态多样性等),使贵州文化步入到了农耕文化时期。2)作为独特的自然地理产物,喀斯特对贵州文化发展拥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贵州文化是省内各族人民有效融合的表现,不过它却很少能通外界先进文化,特别是汉文化进行交流,因而,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还很落后。解放前期,很多少数民族甚至连文字都没有,现行贵州边远山区的甚至还有“轮歇丢荒”与“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存在,这种传统的土著风俗及聚落文化正是被这样保存下来。上述是旅游开发的素材,也是旅游形象定位的前提。
(二)贵州旅游形象定位的公众基础分析
公众是形象策划和传播的主要对象,也是信息传播时代下对旅游者的一种新称呼。贵州省旅游的客源市场多以国内游客为主,同时也包含很多省内游客,他们是贵州省旅游形象传播的重要对象,也就是公众。这些不同地域的旅游者,因其各自掌握的信息及思想观念上存在的差异,致使其对旅游形象有了不同程度的认知。所以,针对旅游地来说,应积极细分客源市场,对公众进行识别,并对不同的目标市场进行表象定位;而针对海外旅游者,贵州作为我国的经济水平较低的一个省份,因长期缺乏对外宣传与交流,使得很多海外游客并不了解贵州“独一无二”的喀斯特景观。在很多游客眼中,贵州就跟“茅台酒”挂钩,很多听到“喀斯特”而慕名前来的游客到桂林、云南等地,都会越过贵州。基于此,贵州应积极利用国外旅游者对喀斯特的了解,塑造一个集聚贵州旅游精华,且竞争力强的贵州旅游新形象。
四、贵州省旅游产品的形象定位及开发策略
(一)旅游产品形象定位
1.突出贵州旅游“水”的特色
贵州省于1999年正式推出了“中国旅游宝库,世界天然公园”的旅游形象,并相继提出了“看昆明世博会,游贵州真山水”的旅游宣传口号,希望能树立起“公园省”的旅游形象。2000年,贵州省又将“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大省”列为其整体旅游形象,并对之进行宣传推广。然而,“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旅游”的口号较为笼统,也无法与临边的云南和广西等省市区别开来。对比其他省区,贵州的旅游特色在于水,不管是瀑布、岩洞还是酒类、舞蹈等,水都是它们的母体。为此,贵州旅游应打造水的特色,将水的内涵和优势发挥到极致。大西南独特的旅游大格局中,除云南的花、广西额海及四川的山以外,剩下的就是贵州的水了。亲水旅游能打造出更多的旅游热点,如绿色喀斯特王国的亲水之旅,这里涉及的亲水项目,主要有观赏瀑布、漂流及泡温泉等。
2.旅游宣传采取“双头鹰”战略
贵州的旅游宣传,应坚持“喜新不厌旧“,要实施“双头鹰”战略。贵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无法全面、彻底的进行宣传,而是应该突出其中的重点。然而,又不可只对黄果树进行宣传,因为贵州的旅游资源还包含很多其他。为此,本文建议对贵州省实施双龙头品牌战略。一方面,要继续增加对老品牌的宣传,并对老品牌进行延伸。例如,贵州应对自然之旅进行重点宣传,如两瀑(黄果树与赤水十丈瀑布)、两山(焚净山与大娄山)、两河(阳河与马岭河)等等。贵州的文化之旅,则应将两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区与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两堡及两古城作为重点。要打造几个独特的旅游概念,如“漂在贵州”、“贵州归来不看瀑”“文化体验在贵州”以及“西部博物馆”的贵州旅游新形象。
3.树立贵州旅游产品新形象,追赶时尚与适度超前
本文认为,从贵州旅游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以自然景观为主线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充分考虑现代人迫切想要回归和亲近大自然的发展心理,要将生态旅游作为开发重点,呼唤人类树立起“保护环境即保护自我”的基本意识。贵州是我国西南方生态环境保护较为良好的地区,有着多出被评为世界级、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圈保护区,在整个保护区内开发生态旅游,有着非常巨大的潜力。以人文景观为主线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充分发挥出贵州省市的地缘及人缘优势,在政策相对宽松,并与国际日益接轨的形势下,突出其休闲娱乐性的城市功能,要努力克服“城市氛围不浓厚、建筑物设计粗放”的缺点,将更美好的贵州旅游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产品开发策略
1.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凸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从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特色文化。应进行集中规划,抓住重点,并根据发展需求,分批予以实施。贵州省周边的某些景区,应作为开发的重点,,投资也应倾向于这类旅游景区。此外,要加强对贵州省内观光农园及生态度假村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做到优先开发,协助发展。
2.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产品的开发深度
贵州省的旅游产品结构还比较单一,人文观光旅游及自然风光产品占比较少。为此,应充分挖掘人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服务人员的管理水平,使其能为游客做更好的讲解。从旅游者的需求及发展趋势来看,调整旅游产品的开发结构,应在挖掘自然风光旅游产品深度的基础上进行,要研发出更多复合型、多功能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为自己打造更多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商务、会议及娱乐消遣旅游等。从旅游产品的层次上分析,对贵阳等交通较为便利、旅游设施相对完善的地区,应优先发展观光旅游,并逐步向购物、度假及休闲旅游推进;而对于其他地区,如苗族地区,则可发展特色休闲娱乐游,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其旅游空间范围,让游客都能了解苗族地区的蜡染、银饰及织锦等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
3.贵州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坚持由资源向市场导向转变
树立起市场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开发旅游产品,这是贵州旅游产品再定位的前提。离开市场需求来开发旅游产品,既无法形成吸引力强的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同时还可能浪费大量的旅游资源,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现实中,人们一提及开发,通常就会想到兴建、扩建等,殊不知这些都只是开发中的一种形式而已,再利用、改造与提高等同样也是开发的重要手段。此外,保护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和开发,这一点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更为关键。
五、结论
历史上,贵州一直被认为是“蛮夷之地”,除非消除了这种错误的思想,否则是无法制定有效的旅游决策。例如,游客借助传媒手段知道了贵州,并试图评价与想象该处的旅游环境。喀斯特自然风光与喀斯特环境下的民族风情,是贵州境内一种特色的旅游形象,充分分析社会因素对旅游决策的影响,并积极做好正面形象的宣传,将喀斯特作为这种个性旅游形象的切入点,实现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的有效融合,才能真正构建“贵州式喀斯特”旅游形象。(作者单位: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游开发规划及景点景区管理实务大全[Z].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2]屠玉麟等.独特的文化摇篮—喀斯特与贵州文化[M].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3]赵煌庚.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探讨[J].云梦学刊.2001(06)
[4]成伟光.论城市旅游形象战略[J].学术论坛.2001(05).
[5]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04).
1.1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1.2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4]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索.西南师大学报,2002,35(8).
[5]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8.
摘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向,早已在我国出现,并发展的有声有色,但也存在着问题。本文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谈起,就开发的意义、条件、市场特点和需求发展趋势、规划与设计进行了讨论,并且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预测了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乡村旅游本质特征文化旅游
1·乡村旅游的兴起
乡村旅游(Agritourism),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这里的农业是指以狭义的农业为主体,包括林业、牧业等产业的广义农业。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我国的乡村旅游是二十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著名风景名胜区的边缘地区、城市郊区和老少边贫地区一起构成了我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分布的三大主要区域。
2·乡村旅游的特点
(1)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旅游业的淡旺季季节差异问题。可以在淡季时以农业生产为主,旺季时转为以旅游接待服务为主。运作重心随着旅游淡、旺季的转换而在两种产业之间交换,从而克服了传统旅游业的季节差异问题,使人、财、物等各项资源得到更充分、适当的利用。
(2)区位条件对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形成和内容的确定具有极大的影响,乡村旅游的地域分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依托具有良好旅游客源基础的市场型城市,另一种是依托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风景名胜区。
(3)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旅游经营和旅游消费模式。旅游经营者与旅游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是融合的,旅游者同时也是旅游产品的投资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的利益通过资本链条被统一了起来。
3、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走生态化、文化化的发展道路既是乡村旅游本质的体现,也是世界旅游业发展大势之所趋。波兰、匈牙利的乡村旅游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与他们充分发挥了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吸引作用是分不开的。波兰和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指明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也提出了如何同时将生态、文化与乡村旅游三者紧密结合的新课题。与自然生态和人类传统文化相交织、融合,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是乡村旅游在21世纪发展壮大的源泉。
二、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选择
1·展现独特田园风光的乡村旅游产品,如菜花市场为主。此类旅游产品一般分布在城市近郊,所吸引的客源市场主体也是所依托城市的居民。根据年龄这一人文统计因素将城市居民分为少年儿童、青年、中年、老年这四个细分市场,各细分市场下又可分出子细分市场。展现独特田园风光的乡村的旅游产品主要对于少年儿童修学游市场,追求生态环保潮流的青年旅游市场,寻根怀旧、回归自然的中老年旅游市场这几类子细分市场具有吸引力。
2·以开展各种参与性农事活动,如种菜、采摘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是田园观光类乡村旅游产品内涵的延伸,加大了游客参与性和娱乐性的比重。其主要目标客源市场包括少年儿童修学游市场,追求生态环保潮流、体验多彩人生的青年旅游市场,寻根怀旧、回归自然的中老年旅游市场,以及喜好绿色健康食品(如新鲜采摘的水果)的都市居民旅游市场。
3、以民居建筑游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吸引对于建筑及历史有兴趣的游客市场。其目标客源市场主要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老年旅游者。相对于前两种乡村旅游产品而言,以民居建筑游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辐射半径要大一些,对于中、远程旅游者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4、主要展现乡村特有的民风民俗和风土人情、土特产品的旅游产品,其目标客源市场是以体验城乡文化差异为主要旅游动机的城市文化旅游者。与乡村建筑类旅游产品类似,确有特色、在某一地区范围内具有相对垄断地位的乡村风情类旅游产品也会对该地区内的中、远程文化旅游者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5、高科技农业技术类乡村旅游产品的目标客源市场主要是青少年、儿童修学旅游者,以及其他地区的观摩取经旅游者。
6、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目标客源市场主要是城市中、青年阶层里收入较高的部分及其家庭,如企业中高级雇员、机关干部,事业单位中高级职员以及部分企业老板等。
三、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
(1)积极拓展产品组合
乡村旅游的精髓是自然生态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过于倚重田园观光类和农事活动参与类,产品组合宽度有限。田园观光类和农事参与类产品也主要局限于以农户家庭接待为主,融入一些乡情活动的“农家乐”和采摘、务农旅游,对乡村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挖掘不深,产品组合深度不够。可以通过对休闲度假、农业修学、考察、土特产品购物等类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拓展产品组合宽度,通过与生态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的紧密结合进行产品创新,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
(2)向上扩展产品线
我国乡村旅游现处于旅游市场的低端,主要体现在其产品价格低廉、质量不高。我国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定位也普遍是低档旅游产品,而事实上,在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产品的层次是较高的。我国旅游者将乡村旅游定位为低档旅游产品实则是一种误解。为修正乡村旅游在旅游者心目中的低端产品印象,同时完善乡村旅游自身的市场线,有必要向上扩展产品线,推出高档乡村旅游产品。
2·价格策略
价格是旅游市场中非常敏感的因素,其合理程度决定着旅游者的购买意愿。因此,在乡村旅游中对不同的产品应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城市周末、节假日休闲度假游客出游频率高、家庭出游比例大,主要出游形式为散客旅游,对价格敏感性较强。面对此类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产品宜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对于依托风景名胜区的乡村旅游产品,其目标客源市场是该风景名胜区既有客源群。风景名胜区既有客源群对于价格的敏感性相对城市周末、节假日休闲度假游客而言较小。这部分游客倾向于选择价格适中而非低廉的附加乡村旅游产品。
对于以修正产品形象、完善市场线为主要目的推出的高档乡村旅游产品,应相应的采取高价策略和稳定的价格策略。高价策略的目的在于提高旅游消费者对该旅游产品价值的认知,不轻易降价的稳定价格策略则是为了维持消费者的这种认知。从而达到修正消费者心目中乡村旅游产品属于低端产品的印象、完善市场线、重塑旅游形象的目的。
3·促销策略
面向城市周末、节假日休闲度假游客市场的乡村旅游产品由于其客源市场地域集中性很强,可以采取广告促销和人员推销双层推进的促销策略。在城市的主要市场干道悬挂路牌广告以吸引尽可能多潜在旅游者的关注;针对家庭短途出游计划决策者主要为妻子的特点,选择在女性观念数量多的电视节目、广播节目、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在互联网的本城市主页上链接旅游推介开展网上宣传,在居民社区、大的购物场所、大型活动会场等地进行人员推销等。
对于依托风景名胜区的乡村旅游产品,则主要采取非人员促销形式。在所依托景区的出入口以及旅游集散地使用醒目的广告牌吸引游客的注意,引发游览兴趣;针对互联网受众群对商业广告厌烦的心理特点,在全国知名度较高的旅游网站或综合网站上开展以本旅游产品命名的游记征文大赛、旅游专栏等,进行潜移默化式的宣传;等等。
对于高端乡村旅游产品,其促销策略根据企业经营该产品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修正低端产品印象,完善市场线,重塑旅游形象为主要目的高端乡村旅游产品,其促销策略的目的在于广泛而有效的信息传播,而非该产品销售额的增长。所以应采取在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综合性大众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参加大型旅游博览会等方法。对于以乡村旅游高档市场补缺者形象出现,追求产品销售额与市场占有率的企业而言,在促销其乡村旅游产品时不宜过于依赖综合性大众媒体,而应以具有高度针对性的媒体宣传和直接销售为主,并高度重视口碑对销售的影响作用。
4·渠道策略
渠道策略的原则是通过对分销渠道长度、宽度的正确决策及中间商的选择、激励和评价,发挥最高的流通效率,取得最好的效益。
从乡村旅游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之间机构的级数做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渠道的长度。目前旅游市场较常见的有零级渠道、一级渠道、二级渠道、三级渠道。零级渠道是旅游者直接向旅游产品生产者购买所需的产品而不是通过中间机构购买,一级、二级、三级渠道则分别有一个、两个、三个中间机构。乡村旅游产品销售渠道长度的选择一般要考虑到产品特征、市场状况、企业自身条件、经济效益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而言,从产品特征来看,价位较高、旅游容量较小、产品内容较单一、产品更新换代快的乡村旅游产品适合短渠道策略;价位低、旅游容量大、产品内涵丰富、产品生命周期长的则适合短渠道策略。就市场状况而言,市场面较窄的乡村旅游产品宜采用短渠道;潜在市场巨大、市场面宽的适用长短结合,以渠道为主的渠道策略。从经营者自身条件来看,规模大、实力雄厚、管理能力强、销售经验丰富的企业的推广产品时可采用以短渠道为主的策略;反之,则必须依靠中间商,采用较长的渠道策略。
[关键词]:生态城市;意义;主要类型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态城市建设是通过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促使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和谐花生,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建设的良性循环。生态城市建设强调整体效益运作,重视环境质量,追求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环境设计规划原则。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推进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只有走建设生态城市的道路,才能丰富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才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社会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建设生态城市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3、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建设全面强调注重经济效益、注重人类福利、注重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生态破坏和社会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城市的主要类型
建设生态城市要依据城市自身的特点,有些城市矿产资源丰富,有些城市具有较好的旅游资源,还有些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比较发达,因此在建设生态城市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设不同类型的生态城市。
1、资源型生态城市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并发展起来,通过矿业开发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和矿产加工制品的城市。资源型城市的矿业及相关产业在当地的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矿业职工在整个城市人口中占据较大比例,社会文化也明显地烙有矿业活动的印记,资源型城市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矿产资源开发关系密切。
资源型城市是在当地丰富的资源开采、加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对资源型城市来说,构建生态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以上资源型城市的共性,在生态城市的构建阶段应注意如下几点:
(1)资源型城市应借助产业、行业和产品的技术创新,带动资源特别是能源消费的结构性转变,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并减少污染物排放、减轻环境的负荷压力;
(2)资源型城市的污染防治应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加强源头预防、生产全过程的控制,而不仅是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
(3)针对产业比例失调的情况,为防止资源枯竭,引起经济系统崩溃,资源型城市必须调整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增加第一、三产业比重,从而达到三大产业的协调;
(4)资源型城市应尽可能降低资源开采,加大资源深加工行业的资金投入,拉长产业链,变粗放型经济为集约型经济。
2、旅游型生态城市
所谓旅游型城市是指能够吸引大量外地游客的、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这类城市的物质构成要素有自然生态环境、空间结构布局、建筑与经典建筑作品以及由这三方面组成的风景景观等,非物质构成要素有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如桂林、黄山、岳阳、杭州、昆明、张家界、秦皇岛、三亚等城市。
对旅游型城市来说,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城市的基本途径。针对旅游型城市的共性,在生态城市的构建过程中应侧重如下几点:
(1)构建生态城市首先要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旅游资源是旅游型城市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加大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通过对旅游资源的种类、组合、结构、特点、功能和性质等的评价,为规划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对不同的旅游资源采取不同的保护或开发方式。旅游资源可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种。对于珍稀物种、历史遗迹等不可再生的资源应注重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有限度地开发利用,尽可能推迟其枯竭的时间;而人造景观、一般森林、水体等可再生资源应注重维护,提高可再生率,将利用程度限制在其再生产的承载能力限度内;
(3)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完善城市功能,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利用其自然条件优势,满足智能型人才对工作环境、居住环境的高要求,发展 IT产业或智能产业;
(4)旅游规划中应体现环境保护原则,或者专门制定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旅游规划,使可能发生的环境或文化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综合型生态城市
综合型城市是指经济较为发达、功能较为全面的城市,是区域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社会进步、文化传播等社会功能。如上海市定位为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此类城市大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城市发展过程中环境面临着危机,如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固体废弃物不断增多、噪声污染严重等;城市发展初期缺少科学规划,目前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城市空间扩大,出现空间格局不合理的现象;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仍需要进一步增强。
针对上述问题,综合型城市在生态城市构建过程中应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城市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要满足城市常住居民的需求。尤其在交通方面,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居民出行方便、快捷的要求;
(2)加大科技投入,实现产业升级,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城市环境问题。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开发、引进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小的新型产业,从产业结构方面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3)普及生态知识,提高生态意识。在管理部门和市民中普及和提高生态意识(包括系统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倡导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克服决策、经营及管理行为的短期性、盲目性、片面性及主观性,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强化城市发展的生态调控能力。同时应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力度,将生态城市的构建纳入法治化轨道。
三、结 语
自生态城市概念提出以来,它被认为是能够克服以往城市发展模式缺点,并能够综合以往城市发展模式优点的新的发展模式,因而成为国内外许多城市追求的目标。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生态城市构建的浪潮中,但应该看到,生态城市的构建没有共同的模式,笔者所研究的三种生态城市类型是对当前典型类型的剖析,各个城市应根据具体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找到最适合的生态城市发展类型。
参考文献:
[1]高静,李爱莉,芦玉敏.关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J].特区经济,2011,(2).
[2]李丽红.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生态城市规划的难点及法律解决途径[J].现代财经,2009,(8).
【关键词】土家织锦 地域特色 商业价值 艺术教育 民间传承 数字化保护
在当代充满商业气息的社会,土家织锦面临着多种选择,是保留着独立的实用功能,是仅仅以审美功能为主,在市场中充当艺术商品,迎合顾客的猎奇;还是与学校艺术教育结合起来,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专业?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土家织锦与地域特色、商业价值与艺术审美、传承人与学校教育、数字化保护与特色教育4个方面探讨,目的是要弄清楚要用土家织锦做什么、说什么以及怎样做等问题,只有这样土家织锦才会在经济社会中成为独具特色的品牌产品,甚至有可能成为地域特色的艺术教育发展新的模式。
一、土家织锦与地域特色
众所周知,土家织锦主要产地集中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花垣、永顺,以及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的恩施市和来风等县。随着时间更迭,由于没有良好的民间手工艺保护措施,传统的土家织锦手工艺已经濒临绝境。改革开放以后打工潮的兴起,一批年富力强的年轻人纷纷到沿海城市打工,留守在家的只有老人、小孩,身怀土家织锦技艺的师傅面临着没有继承人的困境,技艺传承变成很现实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期,人们逐渐认识到土家织锦的审美价值与商业契机,有商业头脑的人开始组建土家织锦作坊和商铺,开始土家织锦的商业运作,土家织锦才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为避免地域特色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免遭覆辄的命运而增添了发展的生机。
随着西部大开发、大发展的热潮,特别是近几年湖北陆续建设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以及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强调地域特色和打造品牌成为建设中的一个亮点。如何把土家织锦纳入到这个建设中,使之成为地域特色建设中的品牌,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把土家织锦引入学校的艺术专业教育,成为当前民族院校艺术专业建设探索地域特色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民间传承与学校教育
土家织锦的传承可以不依赖学校教育而存在,它主要是以家庭作坊为主,师傅就是自己的父辈等亲人,传承人与被传承人是一种亲属关系,可以随时传授,手把手地教,这是一种口传心授的家庭教育。其优点表现在:一方面这种教育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在家随时都可以传授;另一方面,传授的内容和方式都可以灵活多样,随时解答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其缺点表现在:一是被传承的对象受到限制,一般是亲属、直系子女等,其他的人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被传承的人数较少,一般只有晚辈才去学习土家织锦技术;三是传承人与被传承人大都没有学校教育的经历,因而文化知识水平有限,在传承与被传承人之间对技艺的理解上有一定障碍,影响土家织锦传承和发展。
学校教育与民间传承尽管有相同的地方,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相同的。相同的地方表现在:一是传承教育,以传授知识或技能为目的;二是要有一定的传承场所和条件;三是要有专门的传授者和相对统一的被传授者。
二者不同的地方表现在:首先,学校是一种专门、规范的传承机构,有专门的教师,专门的管理人员,而且职责、分工各不相同,担负起各自不同的管理任务。其次,学校有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有专门的建设和培养经费。再次,学校教育还有规范性的管理文件和专门的教材。最后,在学生的人数和血缘关系上没有限制,教育的机会相对均等,所有这些是民间传承所不具备的。
因此,学校教育是规范的专门性教育,是近代学校教育兴起的一种现代教育模式;而民间传承是一种自由的家庭式教育,是一种技术培训,与规范教育不能同日而语,却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土家织锦目前在商业化的大潮中也只是一种作坊式的教育,然而比以前的家庭传承要进了一大步,起码走出了家庭的小圈子,减少了血缘传承的束缚。当然,这样传承教育仍然不够,现阶段是我们如何结合国家建设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建设,把土家织锦这种技艺引入到现代学校教育中,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专业,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应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教育之路。
三、商业价值与艺术教育
土家织锦的土家语又叫“西兰卡普”或“花铺盖”,是姑娘为自己准备的出嫁用的嫁妆,应该没有商品意识,以前是以谁家的姑娘“花铺盖”织得好,织得漂亮,织的“花铺盖”多,就表示谁家的姑娘勤劳、贤惠,否则在去了婆家之后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人们对“勤劳”的肯定,同时也是对表达美的认同,总的来说是一个艺术审美的表达,应该说土家织锦在成为商品之前,是以艺术的审美为标准,织得好、织得漂亮,一切以美为前提,是土家织锦的评判最高原则。
然而,当土家织锦在当代成为一种商品时,那么此时的评判标准显然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以前以勤劳付出所织出来的漂亮为唯一标准,而是转化为以商业价值为评判标准,尽管商业价值在土家织锦中不是唯一的标准,但是商业目的已经使土家织锦的评判变得更加多元,商业价值的高低可以依赖艺术审美标准的高低,也可以不依赖这个标准甚至是纯粹的商业炒作,达到换取暴利的目的。
因此,土家织锦在一定的条件下,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可以相互转化,商业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依赖艺术价值,艺术价值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商业价值的走向,而艺术价值正好相反,它可以不依赖其价值独立实现。
商业价值与艺术教育如何联系到一起,笔者以为,首先要具有艺术价值或者是审美价值功能,因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是一种美的教育,是传承美、探讨美、表现美、呈现美的重要场所,而市场是让艺术品产生经济效益,实现艺术价值的转换场所,达到商业价值之目的。因此,在目前的境遇下,商业价值与艺术教育二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共同的利益为建设特色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数字化保护与特色教育
数字化保护目前是人们在探究文化遗产时津津乐道的词汇,因为在今天的都市化进程中很多文化遗产都面临消亡的境地,采用先进的数码技术把这些遗产记录在案是一种必然。由于土家织锦的传承没有文字记载,在传承人与被传承人之间只是口传心授,当这种传承离开了传承人与被传承人,传承方式就不复存在。因此,数字化保护又为研究保护土家织锦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技术把土家织锦在传承中存在的活态文化保存下来,为以后的研究教育服务。
如何将土家织锦传承保护下来,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用学校教育的模式,变家庭作坊式传承为学校教育,把织锦技艺引入课堂教学,建设规范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就是采用数字化技术,用照相机、摄像机拍摄下来,然后借助电脑技术进行剪辑,然后保存。
把传承人娴熟的技艺通过数字化技术保留下来,一方面作为资料存档;另一方面提供以后人们研究学习、教育的蓝本。因此,数字化为土家织锦提供了技术上的有效保护,又为学校的特色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为特色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材和内容,为建设品牌专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谈土家织锦的数字化保护,目的就是要保证土家织锦的传承,如何把这种传承引入到现代教育中去,把土家织锦与数字化保护相结合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注:本文为2007年湖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清江流域的生态资源与民族艺术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07B178;2008年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招标课题《清江流域民间艺术研究》,课题编号:08ZX06)
参考文献:
[1]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
[2]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3]辛艺华,罗彬.土家族民间美术[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4]朱炳祥.土家族文化的发生学阐释[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5]叶涛,吴存浩.民俗学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金晖系武汉理工大学艺术学博士研究生,
农林类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目标是为了满足森林旅游市场日益紧迫的用人需求,培养从事森林旅游规划、森林旅游管理和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旅游资源课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3],它要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服务。旅游地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如可持续发展和地域分异规律为旅游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和森林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提供思想指导,其提倡的旅游地评价体系又为景区的规划与开发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3]。总之,作为应用地理学范畴的旅游地理学学科,和农林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一起,发挥农林院校生态旅游的优势,使本专业毕业生在旅游人才市场上占据主动。
农林类高校旅游地理学教学内容探讨
农林类高校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得其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旅游地理学课本,要对其内容进行一些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教学内容的经典化农林类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招生时基本上采取文理兼招的方式,由于理科生在高中阶段对地理了解的程度远不如文科生,使得学生们的地理素养参差不齐。学生们对地理学知识的获取基本上就来自于旅游地理学课程,这就使得旅游地理学的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旅游方向。旅游地理学虽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有密切的关系,两者都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前提[4]。因此,农林类高校旅游地理学课程的内容要增加自然、人文、经济地理学中的经典理论,如自然地理学中的戴维斯侵蚀循环理论,人文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区位理论以及经济地理学中的空间优化和经济要素对距离敏感性差异理论等。这些经典的理论是深刻学习旅游地理学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的培养,也对本专业的学生学好旅游资源学、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旅游规划与开发等课程提供帮助。2.教学内容的技能化用人单位对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的评价是理论知识方面强,而技能方面较弱。这就导致了用人单位把毕业生招进来之后不能立马上岗,而是花大量的时间对其进行技能培训,严重影响了公司或者单位的效益。技能较弱的毕业生注定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增添技能方面的知识。对于旅游地理学来说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技能、旅游规划文本的写作技能、旅游地理信息系统(TGIS)的操作技能。这三方面的技能是旅游规划与管理人才必备的技能,缺一不可。教师把这三方面的知识贯穿在教学内容中,但是光靠讲是不行的,学生对自己家乡是非常了解的,可以让学生们从自己的家乡开始,对家乡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评价、对旅游地进行规划,然后可以让学生对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优选先,激励学生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技能。
农林类高校旅游地理学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