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

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

第1篇: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逻辑思维 培养能力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在初等数学学习中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算能力。初中数学教学应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前提下,考虑到每个学生对数学的基础、兴趣、接受能力,对部分学生给予个性化辅导,让学生具备逻辑思维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怎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

一、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截然不同。

分析思维指形式逻辑的思维形式,是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过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推理的形式与方法上,分清命题条件与结论,推论时要有理有据,符合因果关系,掌握基本论证方法等。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是构成判断和推理至关重要的要素,没有概念就不能进行思维,没有概念就无法构成判断,也没法进行推理参照。概念教学的基础是要求学生正确了解和掌握内涵和外延。其中适用于概念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叫这个概念的外延;适用于概念的所有对象共同本质属性叫做概念的内涵。如果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大,内涵越小,反之亦然,此种关系对从属关系的概念有效。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这种有先决条件的反相关关系,避免造成学生概念混淆及以偏概全的逻辑混乱状况发生。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兴趣

哲学中,人与动物本质上的区别是制造和实用工具,并且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人类特有的意识,随着意识逐步强化,渐渐出现思维。人类一切重要活动都是在思维指导下进行的。逻辑思维已经跟随数学这一自然科学渗透到社会各处,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学教师应善于发现实际生活中涉及的逻辑思维现象、事件,并以此让学生自行推断,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并在课堂上提出一些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感兴趣并且具备逻辑思维问题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才能积极投入事情中,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其中,进而锻炼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如何在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应认识到初中数学知识教学不是填鸭式地一股脑把知识倒给学生,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在基础知识清晰明确后,才能从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开始,有目的地挖掘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逻辑关系,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但要注意的是,需要结合初中数学知识教学,同时明确数学不只是逻辑,结合初中数学教材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做到二者有机结合、自然渗透、融会贯通。

(三)如何在思维基本训练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中学会和掌握思考方式,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地穿插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其中数学大多数概念都需要理解、想象,是构成判断推理的主要因素,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其次,选择判断能力反映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往往先有直觉判定,并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判断之后才有策略。所以需要教师培养学生正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是判断能力的关键。

结语

良好的思维品质、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也是今后作为一个个体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素质。素质教育观下的素质教育应以育人为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始终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开发想象力,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晟.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2,05:89.

第2篇: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5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主,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物理教改的重中之重。

一、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高中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再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更需要的是抽象逻辑思维。同时,高中物理是一门严密的、有着公理化逻辑体系的科学理论,对于高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初中物理有一个很大的飞跃,这就是当前所谓初、高中物理“台阶问题”的实质。另外,从高中学生心理的年龄特征来看,从八年级开始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在高二年级将初步完成,这意味着他们思维趋向成熟,可塑性将变小。因此,在高中一、二年级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顺利地完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是必需的。

广大教师的实践也证明:凡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因此,高中物理教改应把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放在首位。

二、高中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等组成的。概念、规律、方法等是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概念、规律、方法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了该门科学的知识和逻辑结构。由此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对物理的教材、教法进行新的处理,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检测、评价系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落实在物理的教与学中,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1. 建立高中物理的整体知识和逻辑的结构与系统,同时建立各部分(力学、热学和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的子结构和子系统,以及各章、节的结构,并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相适应。

2. 实验应包含在上述系统中,构成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应强调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随着现代物理学实验的发展,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实验与观察依赖于理论,实验所获得的认识实际上受制于仪器和实验设计中所包含的假设,因而在高中物理实验的重点,应放在实验的设计思想、仪器的原理以及在中学仪器条件下对实验数据的认识和处理上,而不应仅仅停留在操作和观察上,要改变观察和实验是不依赖于理论的观点,改变那种认为实验方法的本质是完全离开理性的体系,单纯起着事实的裁判作用的观点。

3. 例题和习题的配制应包含在上述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概念的形成和问题的解决,概念不仅是学科结构最基本的要素,是“框架”的“交结点”,而且是思维的“细胞”。而问题的解决,即应用,正是结构中各部分之间联系的建立以及结构的发展所必需经历的阶段,这也就是思维的过程。统计表明,仅就中学生而言,掌握归纳推理的水平略优于掌握演绎推理的水平。实践中,我们也常常发现就多数学生而言,从自然现象和实验归纳出概念和规律,学生掌握较好,而运用概念和规律去解决问题则困难较大。这是由于演绎推理较之归纳推理可以通过更多种形式来表现,掌握起来也复杂些。因此,就需要有意识地多加指导和训练。按照提高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编写例题和习题,并加以适合的配量。这与“题海战术”是有本质区别的。当前,好的例题和习题(指符合我们这种要求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人工智能的主要奠基人之一,H・A・西蒙说得好:“如果我们观察一些好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数理课程中,或者其他一些需要发展解题技巧的课程中,我们看到学习所得大多来自解答每章后面的习题的活动或者学习课本中已经解出的例题的活动。有一种编制人工智能学习程序的方法就是试图模拟这样一类过程。”这对我们不无启发。

4. 关于物理学史的教育,也应从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加以组织。大家知道,从物理学发展史来看,“结构”是随着物理思想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化而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当地、完整地围绕某一部分物理知识(如力学)介绍这种发展,较之分散地介绍某一部分历史事实,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5.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从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出发,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应该让学生知道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思维的形式和方法,以调动其自觉性、主动性。只有自觉遵循思维规律来进行思维,才能使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论证得法,具有抽象逻辑性,培养出深刻性的思维品质,这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

在高中全册物理教材的组织形式上,应更重视每学期一部分“结构”建立开始的绪言课,结束时的复习课,以及对实验课和习题课有关思维方法和物理方法的指导。

6. 因材施教,开展课外活动,培养一些优秀学生,便他们不受思维定式的约束,大力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强调直觉思维是爱因斯坦科学观的一个重要特征,他说:“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得到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对经验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探索就得用直觉思维:整体的、跳跃的、猜测的,以知识结构为根据的直接而迅速的认识。

第3篇: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

1小学数学中常用逻辑思维方式和运用

1.1演绎与归纳法

这是教学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推理方法,推理归纳就是对个别或者是特殊的数学知识,将其逐渐向一般规律类推。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的性质、法则、运算定律都是用这个方法概括得出的。例如在学习“加法交换规律”时,教师就可以使用这一方法,列举出两个加数彼此交换位置交加的例子,如“5+3”和“3+5”,学生会发现最后它们的和是一样的,都是8,可以由此推导总结出结论。

1.2分类比较法

这一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分类来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知识点中找出异同点,可以帮助学生清楚这些知识脉络以及总体的知识架构,进而让学生可以使用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真、假分数、带分数的区别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表格的形式将三者的特征写下来,通过表格清晰的看出异同点,进而有效的进行区分。

1.3概括法

通常这一方法与抽象法是相通的,这一方法中最常用的就是找共同点,只会再用统一的定律或者是公式进行概括,方便繁琐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时也经常使用这一方法。例如,在学习结合规律时,教师可以先用例子2×4+3×4=(2+3)×4,让学生认识到等列式的变换,进而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学生可以得出交换律的公式,即a×b+c×b=(a+c)×b,可以有效的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2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2.1合理安排教学难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不可或缺的一个能力,数学知识也是从简单开始,难度不断提升,由浅入深,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养,难易程度不同,学生要挑战的逻辑思维思考能力也所有差别。小学生年龄还小,在理解以及学习能力方法较为弱,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难度,先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循序渐进引出较难的问题,让逻辑思维培养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特点,建立逻辑思维思考的模式以及能力。

2.2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还需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以及进度,激发和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可以分为认识厘米和米以及认识线段这两部分,米和厘米是基本长度单位,而线段是由很多厘米、米组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先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长度单位,之后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说一说米、厘米之间的异同点,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之后再引入线段教学内容,在测量物体时并不是总是整数的长度,这时可以将两个端点之间的这个长度称为“线段”,对其进行测量使用的就是基本长度单位,通过设置问题:“什么是线段?”、“线段是如何表现的?”,让学生可以积极的动脑思考,学生可以找出三者之间的共通性。

2.3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

每个学生之间都有差异,这是很正常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的指导学生,培养他们的思维,鼓励学生可以自己寻找解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先给学生讲解逻辑性,要让学生知道每到题目的解决方法并不是唯一的,要打破固定的解题思维,在确保思路是正确的情况下,让学生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法。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教学实活动,让学生可以都参与进去,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4把握好练习题的难易程度

练习题也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巩固学生学习过的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合理的布置和设计练习题,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努力找到解题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学数学。

第4篇: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是需要也是可能的。

首先,高中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再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更需要的是抽象逻辑思维。同时,高中物理是一门严密的、有着公理化逻辑体系的科学理论,对于高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初中物理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这就是当前所谓初、高中物理“台阶问题”的实质。另外,从高中学生心理的年龄特征来看,从初二年级开始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在高二年级将初步完成,这意味着他们思维趋向成熟,可塑性将变小。因此,在高中一、二年级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顺利地完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是必需的。

其次,从生理上看学生在16岁时已能完成人脑总重量的96%的发育过程,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心理上,从初二开始了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的转化,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的基础。同时,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在语言、文字、数学物理等各方面都有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为在高中着重提高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可能。

广大教师的实践也证明:凡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因此,高中物理教改也应把提高学生担负逻辑思维能力放在首位。

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呢?

就思维发展来说,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思维结构之间的矛盾,这是思维活动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思维发展的动力。”环境和教育只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外因。作为中学生,其主导活动是学习。而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从某种意义来说,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对学生思维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对思维发展的影响上,即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动机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增进,直接推动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包含着“量变”和“质变”两个方面。学生知识的领会和积累,技能的掌握是思维发展的“量变”过程;而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智力或思维的比较明显的、稳定的发展,则是心理发展的“质变”。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学习的难度为依据,安排适当教材,选好教法,以适合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并能引起他们的学习需要,成为积极思考和促使思维发展的内部矛盾。创造条件促进思维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过程。应该看到,这两个过程是紧密联系的,缺一不可的。教育并不能立刻直接地引起学生思维的发展,它必须以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掌握技能为中间环节。而智力、思维的发展又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才能完成的。没有这个“中介”,智力、思维是无法得到发展的。但是教师教学的着重点应是通过运用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同时给予他们方法,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适当的练习,促进他们的思维或智力尽快地提高和发展,不断地发生“质”的变化。这也就是学生思维结构的“质变”过程或称“内化”过程。

具体到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这个问题上,我国一些心理学家经过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好途径”的观点,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智力是存在层次的,它是由人的思维的个性差异确定的,这种差异体现为个体思维品质,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五方面。它也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因而由此可确定思维能力的差异;思维品质的客观指标是容易确定的,使定量研究成为可能;研究思维品质的发展与培养,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病,并对之实施改革;思维品质的发展水平是智力正常、超常或低常的标志。其中思维的深刻性,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

第5篇: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多做题巧做题,通过练习不同类型的习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前数学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没有意识到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很多数学知识都是通过探究的方式得出来的,没有给学生锻炼逻辑思维的空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一、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们认知事物的源泉,一切活动都是以思维为主导进行的,逻辑思维是无处不在的,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数学知识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课堂中尽量提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逻辑思维问题,结合实际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依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要按照教学内容明确数学知识难点和重点,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教学中要结合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离不开数学教材,要以教材为主导,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好基础知识,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教材的这一特性,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离不开教材,结合数学知识逐步训练学生,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路,在概述解题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扩展学生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的形成对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思维训练为主,教师可采用改变思维方向、思维方法、转换思维形式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用不同的提问,用新的角度、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解决;对同种数量关系的问题用不同的表达形式表示,抓好变式教学,把重点放在思路分析上。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使其快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有计划的将思维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数学中的公式和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不断的推理和判断在概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形成基本的逻辑思维,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时要简单化,让学生轻松理解数学概念,这是学生形成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形式,通过不断地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多做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做一些习题,并针对性地给学生选择一些证明题、思考题、讨论题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经过实践证明,数学习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习题影响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同时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教师要科学合理分配各种习题,课堂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注意习题的选择,可以多增加一些证明题,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重视后进生逻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生理、心理、环境等各个方面因素,逻辑思维能力也产生个体差异,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不同,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针对逻辑思维能力差的学生要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中数学知识点的关联性和连贯性,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思路,对于后进生来说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容易思路不清晰,这就需要教学要注重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在对整体知识有效把握时,要引导后进生了解知识的相关性,从而提后进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知识理论性比较强,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各个方面指导学生,使其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的作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扩展思维,逐步将数学知识概述出来,对数学问题有条有理的阐述出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启堂.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01):218+220

[2]张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发展,2016(11):94

[3]杨彦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3(11):56

[4]王晟.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2(05):89

第6篇: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

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很多种能力,包括运算能力、判断能力、定量思维、提炼数学模型能力、对数学解的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这些都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按照逻辑思维规律,运用逻辑方法,来进行思考、推理论证的能力。数学中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根据正确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证明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由数学的极度抽象性决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本身得到,而且这是最重要的途径。因此,在传授数学知识过程中,教师要严格遵守逻辑规律,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形示,作出示范,潜移默化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宽广途径。

第一,提供感观材料,组织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感观材料向抽象的理性思考,是中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逐渐加强。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观材料,并组织好他们对感观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

第二,强化练习指导,促进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学生学习数学时、了解概念,认识原理,掌握方法,不仅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过程,而且要从一般回到个别,即把一般的规律运用于解决个别的问题,这就是伴随思维过程而发生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因此,一要加强基本练习;二要加强变式练习及该知识点在中考中出现的题型的练习;三要重视练习中的比较和拓展联系;四要加强实践操作练习。

第三,指导分类、整理,促进思维的系统化。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特点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促进思维的系统化。例如讲二元一次方程时,可将方程的所有知识系统梳理分类,在学生头脑中有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过程。

正确思维方向的训练

第一,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指导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正向思维是直接利用已有的条件,通过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逆向性思维是从问题出发,寻求与问题相关联的条件,将只从一个方面起作用的单向联想,变为从两个方面起作用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法。横向思维是以所给的知识为中心,从局部或侧面进行探索,把问题变换成另一种情况,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开阔思路。发散思维。它的思维方式与集中思维相反,是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和侧面进行思考,因而产生多种的、新颖的设想和答案。教学中应注重训练学生多方思维的好习惯,这样学生才能面对各种题型游刃有余,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教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只会某一道题。

第二,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要使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性,更要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科学方法。为使学生善于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精心设计思维感观材料。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观材料,又要求教师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从而使学生顺利实现由感知向抽象的转化。(2)依据基础知识进行思维活动。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定义、法则、定理、公理、推论等。学生依据上述知识思考问题,便可以寻求到正确的思维方向。(3)联系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旧知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通向新知的桥梁。由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也是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有效途径。联想和类比,就是把两种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找到彼此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对所探索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4)反复训练,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不是靠一两次的练习、训练所能奏效的,需要反复训练,多次实践才能完成。由于学生思维方向常是单一的,存在某种思维定势,所以不仅需要反复训练,而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多向性。中学数学内容是通过逻辑论证来叙述的,数学中的运算、证明、作图都蕴含着逻辑推理的过程。因此,在传授数学知识过程中须严格遵守逻辑规律,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形式,作出示范,潜移默化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宽广途径。

第7篇: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

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还要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地拓展和创新知识。因此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也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中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 思维的含义及其结构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性所作出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北师大何克抗教授认为:创造性的思维结构包括发散性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四个要素,各要素按照一定的分工,相互配合,发挥不同作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构成思维的核心或主体;发散思维用于解决思维的方向性;辩证思维提供宏观的哲学指导思想和微观的心理加工策略。

二、 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案例资源

1.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案例

发散性思维是从同一材料来源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从不同方面去思考、想象、产生许多独特的新思想。在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中,“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的关系”这个案例有明、暗两条线。明线讲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暗线则讲水源对该地区聚落分布的决定性影响,同时还涉及交通、农牧业等内容。这个案例活动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案例

形象思维指运用表象、直感、想象等形式,对研究对象的有关形象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整合、转化等加工,从而从形象上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及规律。想象和联想是形象思维进行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手段,在教材中,培养形象思维的资源举不胜举。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案例

逻辑思维是人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概念为操作的基本单元,以判断、推理为操作的基本形式,以辩证方法为指导,间接地、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理性思维过程。在必修1《地球运动》章节里,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活动比比皆是。如“根据行星基本数据资料,讨论除地球之外,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中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是哪个?”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手头提供的资料——行星基本数据,通过分析、思考、推算、联想、判断、纠正、创新,最终找到答案,进一步运用形象思维巩固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案例

辨证思维是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要求在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从而把握客观真理,更正片面思想,确定正确的思考方向。如在必修2《城市与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节中,辩证思维的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教师应利用地理事实,充分说明人类既要生存又要发展,人口既要繁衍又要控制,资源既要利用又要节约,环境既要改造又要保护等辩证关系,使学生的辩证思维得到发展。

三、 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1.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四个词:求异、逆向、多向、辐射。如在《田纳西河的治理和开发》一节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协商如何治理田纳西河。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身临其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各自扮演的角色眼光,运用求异、逆向、多向思维,以新的角度、新的观点拿出自己的方案。扮演电力部门人员的学生说,这里水能资源丰富,我们打算建造水电站;扮演农民的学生说,我们打算在上游的山坡上种植果树,在下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方种植粮食作物,还可以在电站旁利用发电的余热种植蔬菜;扮演企业家的学生说这里电力及各种矿产资源丰富,应考虑到在这投资建厂等。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方案,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2.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把枯燥的文字、图片转化为容易接受的地理信息,达到培养形象思维的目的。在中国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枯燥的行政轮廓图感到头痛,这时教师可以运用通过观察、联想、想象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海南省地处热带地区,盛产热带水果菠萝,其行政轮廓图像一只菠萝;陕西有兵马俑,其行政轮廓图像兵马俑中的跪俑;甘肃像哑铃等。兵马俑在炼哑铃,嘴里还叼了宁夏这架战斗机,这样陕西、甘肃、宁夏三个省的轮廓和方位都可以记住了。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逻辑思维一般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多种心理加工而成。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鲁尔区为例》,教材的编排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师如能依此设计教学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环节一:出示鲁尔区交通图、周边矿产资源图。

师问: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为什么被称为德国的工业心脏?

(问题可以延伸到工业区位因素,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学生经过分析、对比工业的区位因素,综合、概括得出答案,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初步训练)

环节二:教师继续问:当时的鲁尔区可能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生答:有煤——煤炭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附近有铁——钢铁工业、机械工业。(严密的推理过程进一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环节三:教师再问:你们认为这样的工业体系是否完善?

……

教师的一连串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推理过程。学生整节课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也是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培养过程。

4.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方法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只有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学生的思维方式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如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学生经常会碰到这类问题:评价(分析)该地区农业(工业)生产的条件。问题的解答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运用唯物辩证观点分析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思维锻炼,促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本区域的实际自然环境特征出发,结合区位影响因素,强调优势与不足,及时纠正学生思维活动中的不合理因素,给予肯定和帮助,促进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的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个性特长,把培养学生思维的教育巧妙地融入教学之中。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各种资源,采用多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公安法律文书;逻辑思维;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D63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9-0040-02

作者简介:章锦(1962-),女,湖北通山人,湖北警官学院,副教授,从事文书写作、逻辑学研究。

一、逻辑思维训练的作用

多年来,笔者在公安法律文书教学中始终关注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文书写作能力,不断对教学模式,训练方法进行改革,但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有的学生虽然较好地掌握了公安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知识、规范和技巧,在写作中仍难免出现用词不准、语义不明、条理不清、表达不畅,说理不充分等问题。笔者经进一步研究认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科学认识客观事物的性质特征、事物之间的关系及事物存在发展规律的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指人们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材料,识别信息,处理信息,并据此和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包括识别、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归纳、支持、反驳、评价等能力。公安法律文书是在公安实践中办理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时所使用的文书。公安工作中办理案件的过程,就是收集证据材料,分析证据材料,综合归纳,根据案件事实和有关法律得出处理意见的过程,公安法律文书是对这一过程的科学再现。公安法律文书写作始终以概念、判断、推理作为主要的思维形式,以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为主要方法。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逻辑思维的方式、方法和规律,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正确,论证严密,才能在公安法律文书写作中做到事实清楚、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表达通畅、说理充分,写出高质量的法律文书。因此,在公安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

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逻辑思维存在于公安法律文书写作的整个过程中,在公安法律文书的主旨提炼,材料选择,结构安排和语言运用各个方面,都是逻辑思维起着主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写作过程的不同环节,训练学生的逻辑技能。

(一)训练概括主旨的逻辑技能

公安法律文书的主旨是指文书表达出来的看法、主张、结论、请求事项、呈请事项等等。例如:刑事法律文书中诉讼类文书的主旨是犯罪嫌疑人有罪无罪、罪轻罪重、是否应该追究刑事责任等;呈请类文书的主旨是有无犯罪事实,是否立案、立为什么性质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应该采取什么强制措施等等。公安法律文书主旨的要求是正确、鲜明。写作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錯误是定性不准,主旨不明。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案件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真正把握案件事实的本质。对于呈请类文书,如立案阶段的文书,因为初步获得的材料往往是鱼目混珠、零散杂乱、真假相间的,需要识别哪些是虚假的,哪些是真实的;分清有无犯罪事实,有什么犯罪事实,进而预判案件性质,在此基础上呈请批准立案;对于诉讼类文书,如提请批准逮捕书、起诉意见书等,则要分清有罪无罪,此罪彼罪,做到定性准确。要训练学生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然后通过缜密推理和多种逻辑方法给案件定性。在准确定性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法律法规,提出案件的处理意见,形成明确的主旨。

(二)训练选择材料的逻辑技能

材料是文书的基本要素之一,公安法律文书的材料包括案件事实材料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公安法律文书写作过程也就是用事实、证据证明犯罪(或无罪)的过程。所以,公安法律文书写作中在选择材料时要遵循逻辑论证的规律规则,要保持论题的同一、保证论据的真实性,充足性。要训练学生学会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围绕主旨选择材料。怎样保证选择材料的真实准确?同样需要遵守逻辑规律规则,要选择经过调查核实的、有证据证明的、相互印证的材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侦查假设当做事实材料,必须经过调查核实,取得相应的证据进行验证;材料与材料之间不能有矛盾,材料与证据之间不能有矛盾。围绕主旨选择材料,首先是材料与主旨相切合、相一致,不能矛盾;同时,选择典型的、反映案件本质的、有证据证明的材料。这就要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分类、分析,鉴别,找出最具证明作用的材料,剔除与证明犯罪(无罪)无关的材料,从而有力的表达文书主旨。

(三)训练安排层次结构的逻辑技能

文书结构解决的是言之有序的问题,公安法律文书总体结构是固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掌握。主要问题一是笔录类文书,如现场勘验、检查、复验复查、侦查实验、搜查、辨认、提取等笔录,过程记录层次混乱,结果记录不明。二是叙述性文书在案件事实材料和证据材料的写作上,容易出现层次混乱,条理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证据列举主次不分等问题。这都是文书写作的“序”的问题。要解决写作上的“序”的问题,关键还在于构思上要有“序”,思维要有“序”。归根结底是要正确认识事物本身的“序”,即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时间上有先后,空间上有内外,数量上有多少,性质上有轻重,意义上有大小,程度上有低高,距离上有近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训练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联系和规律,并且按照从先到后,从外到内,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近到远,由主到次,由重到轻,或由因及果,由果溯因……的“序”来安排文书的层次结构,就能做到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如:笔录类文书在写作时可按时间的先后,空间方位的变换、采取的方法、以及取得的结果的“序”进行记录。叙述性文书对于案件事实的叙述,都要反映案件本身的情况,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换、罪责有轻重、责任有主次、事件有因果。首先分清时间的先后、空间的变换、罪责的轻重、前因后果,然后据此采取横式结构、纵式结构或者纵横交错式结构,科学安排文书的结构。在证据的列举方面,则要训练学生根据证据的不同分类,分清主次,合理排序,进行列举。

(四)训练语言运用的逻辑技巧

作为实用性文体,公安法律文书的语言必须准确、规范、精炼。学生写作中出现的用词不准,语义不明,表达不畅的问题,本质上还是逻辑思维能力低下的问题。语言表达思维,语言形式与逻辑思维形式相互联系;语词表达概念,语词表达判断,句群或语段表达推理。语言表达上的问题,一方面是概念不明确、判断不恰当、推理不正确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没有准确把握语言形式与逻辑思维形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中,既要训练学生掌握明确概念、恰当判断、正确推理的能力,又要训练其把握语言形式与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来进行表达。要明确概念,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概念的确定含义,进而选择恰当的语词来进行表达,这样就能做到用词准确;判断要恰当,就是准确反映各种不同的事物情况,然后选择恰当的语句进行表达,做到语义明确;推理要正确,就是推理准确反映事物之间的推导关系,从而做到因果明确,表达顺畅,论证严密。

三、逻辑思维训练的其他途径及保证

(一)多渠道多方式拓展,加强课外学习和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时间有限,效果也有限。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多说、多写,多方式、全方位进行训练。

1.多读。首先,读逻辑书。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系统掌握逻辑思维的基本知识、方式方法和规律,要引导、鼓励学生阅读逻辑学著作,仔细体会逻辑知识在法律文书写作中的作用。其次,品读名家演讲词,辩护词。这些著作大多富有很强的逻辑力量,能在阅读中领悟论证的方法和技巧。第三,阅读主流媒体的评论性文章,这类文章语言规范,论证严谨,观点正确鲜明,贴近生活,不但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严谨的思维模式,而且在思想素质上得到提高。第四、读法律文书典范文本,通过阅读分析,找出写作逻辑思维的规律和技巧。

2.多说。要“会说话”,就必须首先会思考。开展各种形式的演讲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多开口说话。一是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是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按学号顺序,每节课由2到3名学生进行演讲,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几次演讲的机会,可以最大范围的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使训练效果最大化。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就某个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这就促使学生在语言形式和材料选择上下功夫,既做到语言精练,又做到材料典型,论证严密。二是演讲比赛。可以是班级、年级、校级的比赛,先在班级“海选”,逐级选拔,做到人人参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此外,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辩论活动。逻辑本是随辩论而生并在辩论中发展,辩论活动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

3.多写。写作训练是通用的教学训练方式,让学生多写,就是要以写促“思”,在构思和写作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二)提高教师逻辑思维能力,强化教师的逻辑训练意识

首先,授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具备一定的逻辑知识,掌握逻辑思维的方法,并且自觉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在教學中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正确,表达严谨。这样既能保证逻辑思维训练的有效实施,还能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要强化教师的逻辑训练意识。只有教师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学生进行训练,才能保证训练目标的实现。

[ 参 考 文 献 ] 

[1]张靖.法律文书制作精解[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第9篇: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

新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新教材的全面实施。并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丰富多彩的数学内容,极为广泛的数学知识网络,使数学在其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诸多方面得到空前的拓展。新教材分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等几个板块供学生必学和选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平台,使学生在数学能力的发展上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极大地扩展了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空间。本文拟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课堂教学所得,浅谈体会。

一、计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中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具有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同时在高考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考查。计算的准确是数学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要下苦功,要经过具有针对性的反复训练才能提高计算能力。计算方法的合理性选择,寻找计算的简捷路径,计算后有效的检验手段,如数形结合,合理估值等,都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针对计算不准的弱点,多方面“综合治理”,才能在扎实的基础上形成计算能力。

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中学数学中所谓空间想象力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几何教学入门难,历来是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问题,立体几何更是如此。培养空间观念,一般有以下四个要求:(1)能够由形状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

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2)能够由较复杂的空间图形分解出简单的、基本的平面图形;(3)能够在基本的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关系;(4)能够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大致有以下几条途径:(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不管是怎样的空间想象都需要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学好基础知识的过程,也是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力的过程;(2)借助实物模型进行直观教学;(3)加强识图与画图训练;(4)通过数形结合培养空间观念;(5)加强空间想象的训练。

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按照逻辑思维规律,运用逻辑方法,来进行思考、推理、论证的能力。它是基本数学能力之一,也是数学素质的核心。高考改革内容强调:“继续发挥数学等基础学科的作用,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工具性,将考点放在思考和推理上。”因此,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一大根本任务。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结合基础知识教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和能力总是相辅相成的,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2)加强思维基本功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思维,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基本功。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新教材的实施,加强了数学应用问题的学习,关注对学生建模能力和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高考中出现的实际应用问题,都是源于生活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