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安全队伍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网络安全 管理流程 安全体系框架 安全防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394-01
企业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整体需求涵盖基础网络、系统运行和信息内容安全、运行维护的多个方面,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网站安全、应急管理、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等内容,这些方方面面的安全需求,也就要求企业要有一流的安全队伍、合理的安全体系框架以及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策略。
一、强化安全队伍建设和管理要求
企业要做好、做优网络安全工作,首先要面临的就是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因此,专门的网络安全组织机构对每个企业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企业要结合每季度或者每月的网络安全演练、安全检查等工作成果和反馈意见,持续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细化安全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的安全责任,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分工安排及责任人,形成清晰的权责体系。同时,在企业网络自查工作部署上,也要形成正式的检查结果反馈意见,并在网络安全工作会议上明确检查的形式、流程及相关的文件和工作记录安排,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到规范化、流程化、痕迹化管理,形成规范的检查过程和完整的工作记录,从而完成管理流程和要求的塑造,为企业后续的网络安全工作提供强劲、持久的源动力和执行力。
二、搭建科学合理的安全体系框架
一般来讲,我国有不少企业的网络安全架构是以策略为核心,以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运维体系共同支撑的一个框架,其较为明显的特点是:上下贯通、前后协同、分级分域、动态管理、积极预防。
上下贯通,就是要求企业整个网络安全工作的引领与落实贯通一致,即企业整体的网络安全方针和策略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贯彻实施;前后协同,就是要求企业得网络安全组织机构和人员,要积极总结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成果,结合企业当前的网络安全态势,最新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变化,每年对企业的网络安全方针和策略进行不断的修正,达到前后协同的效果。分级分域,就是要求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网络拓扑架构、各个业务系统及办公系统的安全需求、企业存储及使用的相关数据重要程度、各个系统及服务的使用人员等情况,明确划分每个员工的系统权限、网络权限,对使用人员进行分级管理,并对相关网络及安全设备、服务器等进行分区域管理,针对不同区域的设备设定不同的安全级别。
动态管理,就是要求企业的整体安全策略和方针、每个阶段的安全计划和工作内容,都要紧密跟踪自身的信息化发展变化情况,并要在国内突发或重大安全事件的引导下,适时调整、完善和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和要求,持续提升、改进和强化技术防护手段,保证网络安全水平与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内的信息安全形势相契合;积极预防就是要求企业在业务系统的开发全过程,包括可研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安全分析、系统规划设计、开工实施、上线运行、维护保障等多个环节上要抱有主动的态度,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不要等到问题发生了再去想对策、想办法,要尽可能的提前评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着手落实各种预防性措施,并运用多种监控工具和手段,定期感知企业的网络安全状态,提升网络安全事故的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落实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策略
在安全策略方面,企业的安全防护策略制定思路可以概括为:依据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按照相关行业标准规范要求,结合自身的安全环境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契合最新的安全形势和安全事件,从总体方针和分项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制定并完善网络安全策略体系,并在后续的工作中,以总方针为指导,逐步建立覆盖网络安全各个环节的网络安全分项策略,作为各项网络安全工作的开展、建立目标和原则。
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方面,企业要将上述安全策略、方针所涉及的相关细化目标、步骤、环节形成具体可行的企业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形势固化下来,并强化对相关企业领导、安全机构管理人员、业务办公人员的安全形势和常识培训,提高企业从上至下的安全防护能力和安全水平;在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企业要对每个运维操作进行实时化监控,在不借助第三方监控工具如堡垒机的条件下,要由专人进行监管,以防止运维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企业也要阶段性的对各个网络设备、业务系统、安全设备等进行安全评估,分析存在的安全漏洞或隐患,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形成日常安全运维、定期安全评估、季度安全分析等流程化管理要求和思路。
在技术防护体系建设方面,企业可以参照PPDRR模型,通过“策略、防护、检测、响应、恢复”这五个环节,不断进行技术策略及体系的修正,从而搭建一套纵向关联、横向支撑的架构体系,完成对主机安全、终端安全、应用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等各个层面的覆盖,实现技术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备性。企业常用的技术防护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区域边界防护策略:企业可以考虑在各个区域的边界、互联网或者局域网出口部署下一代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设备(如果条件合适,可以考虑选择入侵防御设备)、上网行为管理、防病毒网关等网络安全新技术和新设备,从而对互联网出口或者重要区域边界进行全面的防护,提高内网出入接口的安全保障水平。此外,针对有企业生产网的情况,要对生产网与内网进行物理隔离,并对接入生产网的各种终端设备进行防病毒查收、报备,防止影响生产安全的各种事件发生,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
关键词:信息安全;信息安全防护;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2-5346-02
随着网络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企业单位办公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企业开始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增加竞争力。企业内部用户之间实现了“互联互通 ,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单位的办事效率和工作效率。但部分企业却忽视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和保密工作,使得系统处于危险之中,而一旦网络被人攻破,企业机密的数据、资料可能会被盗取、网络可能会被破坏,给企业带来难以预测的损失。因此,企业网络安全的建设必须提上日程,并加以有效防范。
1 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企业网络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既可能来自企业网内部,又可能来自企业网外部。所有的入侵攻击都是从用户终端上发起的,往往利用被攻击系统的漏洞肆意进行破坏。企业网络面临的威胁主要有系统漏洞或后门、计算机病毒感染、恶意攻击和非法入侵、管理失误等。
企业信息安全从本质上讲就是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必须充分了解系统的安全隐患所在,构建科学信息安全防护系统架构,同时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 ,使得网络信息能够安全运行,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策略如图1所示。
2 硬件安全
企业网硬件实体是指实施信息收集、传输、存储和分发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和网络部件。对硬件安全我们应采取以下相应措施:1)尽可能购买国产网络设备,从根源上防止由于后门造成的威胁;2)使用低辐射计算机设备、屏蔽双绞线或光纤等传输介质,把设备的信息辐射抑制到最低限度,这是防止计算机辐射泄密的根本措施;3)加强对网络记录媒体的保护和管理。如对关键的记录媒体要有防拷贝和信息加密措施,对废弃的光盘、硬盘和存储介质要有专人销毁等,废弃纸质就地销毁等;4)定期对实体进行安全检测和监控监测。特别是对文件服务器、光缆(或电缆)、收发器、终端及其它外设进行保密检查,防止非法侵入。
3 信息安全技术
企业信息的安全必须有安全技术做保障。目前可以采用的安全技术主要有:
3.1 安全隔离技术
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网闸)由内、外网处理单元和安全数据交换单元组成。安全数据交换单元在内外网主机间按照指定的周期进行安全数据的摆渡。从而在保证内外网隔离的情况下,实现可靠、高效的安全数据交换,而所有这些复杂的操作均由隔离系统自动完成,用户只需依据自身业务特点定制合适的安全策略既可实现内外网络进行安全数据通信,在保障用户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保证客户应用的方便性。
3.2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可以极大地提高网络安全和减少子网中主机的风险;它可以提供对系统的访问控制,如允许从外部访问某些主机,同时禁止访问另外的主机;阻止攻击者获取攻击网络系统的有用信息,如Finger和DNS;防火墙可以记录和统计通过它的网络通讯,提供关于网络使用的统计数据,根据统计数据来判断可能的攻击和探测;防火墙提供制定和执行网络安全策略的手段,它可对企业内部网实现集中的安全管理,它定义的安全规则可运用于整个内部网络系统,而无须在内部网每台机器上分别设立安全策略。
3.3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一种主动防护技术,可以在攻击发生时记录攻击者的行为,发出报警,必要时还可以追踪攻击者。它既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与防火墙等安全技术协同工作,更好地保护网络,提高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它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最大幅度地保障系统安全。它在网络安全技术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安全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4 终端准入防御技术
终端准入防御(EAD,Endpoint Admission Defense)解决方案从控制用户终端安全接入网络的角度入手,整合网络接入控制与终端安全产品,通过安全客户端、安全策略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第三方软件的联动,对接入网络的用户终端强制实施企业安全策略,严格控制终端用户的网络使用行为,有效地加强了用户终端的主动防御能力,为企业网络管理人员提供了有效、易用的管理工具和手段。
3.5 灾难恢复策略
灾难恢复作为一个重要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补救措施,在整个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业界广泛的经验和教训说明,灾难恢复的成功在于企业中经过良好训练和预演的人在自己的角色上实施预先计划的策略,即灾难恢复计划。只有制定快速有效地进行数据恢复的策略,才能应对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数据损坏事故。
3.6 其他信息安全技术
当然,信息安全技术还有很多,如防御病毒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加密和解密技术、VLAN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序上增加网络的安全性。
4 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难点,很多信息化企业并不十分看重网络安全,直到重要数据丢失产生重大损失才追悔莫及,因此首先在思想上充分重视信息安全,不能抱有一丝侥幸心理。对于安全管理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确定每个管理者对用户授予的权限、制订机房管理制度、建立系统维护制度、实行多人负责制度、实行有限任期制度、建立人员雇用和解聘制度、实行职责分离制度、建立事件及风险管理中心等。
这些要通过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强化规范操作,重要数据作好及时备份 ,从系统的角度促进全体团队认真执行 ,以达到网络的保障。
5 人员安全意识
企业信息安全队伍建设要以领导干部和人员为重点,积极开展面向企业各层面的保密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信息安全素质。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开展领导干部信息安全教育、开展人员保密教育、开展全员保密宣传教育、推进员工分层次信息安全培训等。
6 小结
针对目前企业信息安全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基于硬件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和人员培训的企业信息安全整体防护策略。企业信息安全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科学地合理安排和落实,才能有效地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 曹国飞.企业网信息化建设保密技术研究[J].科技传播,2010(9):229.
[2] 王梅,刘永涛.企业信息安全(保密)培训的几点思考[J].中国市场,2010,35(9):117-118.
[3] 赵晓.企业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0,34:255.
关键词:网银;信息安全;研究;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TP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2-2716-02
电子支付的核心是信息安全性。保证支付手段的安全性是决定电子支付未来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对于网上银行用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的不是利率是多少,他们最关心的是安全,网上银行的用户大体的可分为个人用户,还有就是一些商业用户。当他们选择使用网上银行时,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其次是方便的网上银行业务。因此,网上银行安全研究是必须的。
1研究网上银行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1.1研究网上银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网上银行是传统银行在现有实体店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作为新的平台来为客户提供各种在线金融服务。借助互联网,银行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多样便利的金融服务。但是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网上银行系统也使得银行的内部网络暴露在公开的环境下,面临着病毒、木马、钓鱼、敌对势力等网络攻击带来的严峻挑战。这些攻击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实时性,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盗取客户的密码、账户等信息,从而实现资金的转移,损害银行及其客户的利益。因此,如何保障网上银行的安全,不仅关系到银行的安全,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
1.2研究网上银行信息安全的迫切性
首先,是应对网上银行现有信息安全事件的需要。在最近的几年网上银行得到迅猛发展,但是现阶段的网上银行、电子商务安全做的却不是很到位,安全事件也是不计其数。所以,现在的很多人选择不用网银,就是担心安全,而用着网银的也是提心吊胆的,网银要想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解决本身的安全问题。第二,这是节约资源的必经之路。与业务柜台来办理业务相比,网上银行可以说是节省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的存在。客户拥有了网上银行,便省去了很多的麻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排队。有了网银便没有了更多的排队等。只要用鼠标点击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资本配置,节省客户和银行资源;相应的,网上业务流程的成本远远低于银行柜台办理业务的成本,因此,大多数银行要求,采用网上银行收费相对于去柜台办理业务所收取的手续费要少。虽然使用网上银行方便,但是到目前为止,网上银行的趋势却并没有预期的好。其实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还是网上银行的安全性这一个硬伤,大多数人为了求一个保险,求一个安全,他们宁愿多花一点手续费。所以,现在去银行的时候还是会发现有好多在哪里排队的,但是方便快捷的网银系统却被大多数人所置之不理,这一现象严重影响银行市场的发展。
2网上银行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安全隐患分析
2.1数据传输安全
由于网络是开放的,无法限制访问者对银行系统的访问。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有可能被黑客或其他人员获取。黑客通过互联网、公共电话线、搭线、电磁波辐射等方式,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获得传输的保密信息,如消费者的银行帐号、密码等。
2.2木马、病毒等对银行系统的威胁
黑客往往有选择地对银行系统的漏洞进行攻击,通过盗取合法身份对银行的账目进行篡改,或者直接利用得到的权限对银行的资金进行盗取等。窃取者通过在互联网上放置一些病毒、木马,对用户的计算机进行监控,对用户传输的数据进行截取,从而获得用户的账户和密码,对用户账户中的资金进行盗取。
2.3敌对势力对银行系统的威胁
我国经济、金融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也越来越猖獗,金融已成为境内外安全威胁的针对性目标,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对金融进行破坏。
2.4虚假信息诈骗
网上银行应用面临的安全风险主要来源是数据传输、系统的缺陷以及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和危害,再有就是敌对势力的恶意攻击,现阶段使用网上银行诈骗案目前是最普遍、最严重的安全问题。这些欺诈包括假银行网站,电子邮件骗局和网上交易陷阱。从目前看,这类欺诈案件发生的原因可归结为IT技术方面问题、银行管理方面问题以及客户安全意识薄弱,操作不当等方面。而随着网上银行的发展和普及,针对网上银行的欺诈行为和犯罪事件会越来越多,而犯罪分子利用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网上银行欺诈是国际性难题,即使在国外,也没有完全有效的技术手段,这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3网上银行信息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3.1网上银行信息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3.1.1信息安全意识不强
目前各银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在数据集中、系统整合过程中大量采用集群、热备技术,硬件设施抵御技术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但软件应用和技术管理的配套工作却未引起同等重视,信息安全风险点呈现由硬件设备向软件程序转移,有建设领域向管理领域渗透的趋势。而信息安全又是一项“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事情,管理不到位,给网上银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隐患。首先表现在银行本身对信息安全的重视不够,特别是前几年,没有把信息安全和电子化项目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考虑,缺乏综合防范的观念。其次是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淡薄,不妥善保管自己的敏感信息,不按要求使用网上银行等。
3.1.2技术相对落后
我国的银行信息技术虽然应用了很多的高科技产品,但信息技术产业并不是我国的强项,所以这些高端设备均来自国外,我国银行主要配置的是硬件措施,有的银行直接把高端设施的开发主动权交给了其他国家来完成,自己没有主动权就很容易受制于人,大量的资金都流入第三方手中。而我国所擅长的外包装机制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比较大,所以容易产生纠纷,使得银行的安全隐患更大。
3.1.3信息安全人才相对缺乏
信息安全工作关键是人才,我国在信息安全方面刚起步不久,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信息安全专业涉及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内涵范围非常广泛,我国信息安全的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信息安全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而前几年银行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大环境下,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软件开发人才,运行维护专家,但信息安全方面的专业人才引进少,培养少,跟不上信息安全工作的需要。
3.2加强网上银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对策
3.2.1提高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一是建立信息安全的组织管理体系,确保机构和人员配备到位。建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设立专职的信息安全管理岗位,配备专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员,逐级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要把信息安全同业务工作同布置、同管理、同考核,做到信息安全各项工作有人抓,每件事情有人管。二是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细化各项操作流程和安全管理措施,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
3.2.2加大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力度
一是加大检查和督促力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二是加大风险自评估力度,通过对人员、设备、应用系统、环境的逐一排查,认真梳理,发现隐患。三是对检查和评估发现的隐患,认真整改,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固,整改到位。四是开展应急演练,修订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能力和处置能力。要通过检查和评估发现风险,通过整改消除风险,通过应急处置风险,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机制。
3.2.3加强信息安全的队伍建设
网银信息安全,人才是关键。人才是银行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保障,因此必须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人才的管理既包括引进人才,同时也包括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银行业要积极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来吸收和引进信息安全人才,要通过各种途径锻炼和培养自己的信息安全队伍,给他们营造轻松的工作环境,从政策上和待遇上给予倾斜,建立起正向激励机制,建起稳定的信息安全队伍。
3.2.4加强网上银行安全技术研究
信息安全是一个“动态”的安全,今天的安全不代表明天的安全,只有相对的安全,没有绝对的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网络信息技术的提高,传统的身份识别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安全性也越来越差,u盾病毒也已经出现。从众多方面综合来看,传统的身份识别方式只是利用用户名以及密码来标识用户,这些方法本身和用户没有联系,而且很容易记混淆了,所以一旦出现仿冒者也是极容易破解的。目前,网络识别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传统识别技术的不足,他根据不同人的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比如人的指纹、虹膜,视网膜等。当然,除身份认证外,在数据的加密和传输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改进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措施,有效防范网银风险。
4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成为了银行界的一种潮流,他为未来银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银行企业获得广阔市场的重要筹码之一。但网因也存在很多劣势,对于中国大多数人来说网银是陌生的,他的服务项目以及各项指标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信誉,当然银行业也不例外,所以对于刚刚起步并且面临着很多风险的网上银行,安全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成业.网银诈骗特点及防范建议[J].中国农村金融,2012(3).
[2]张卉.探析计算机与银行网银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创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