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作物栽培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S36 文献标识码:A
1 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原则
1.1 以农作物生态以及生理机制为基础
根据农作物的光合,栽培生态因子调控角度,提高探究农作物的生理机制,制定相关的栽培技术。在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中,“库”是限制高产甚至超产的主要因素。在高产的有力条件下,“源”、“库”比例的不协调是造成农作物超高产的主要原因。“库”的增长速率低于“源”,随着密度的增加,收获指数就下降了,从而造成农作物的超高产。
1.2 发展优质栽培技术为向导
随着绿色品质消费的要求,环保农作物的产品品质的提高已迫在眉睫。现代管理技术要求发展无公害的产品和栽培技术,所以农作物的发展方向必然朝着定向栽培调控技术发展。
1.3 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栽培管理技术为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标准的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逐渐严格以及被需要程度日益加深。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统一的供种、技术服务、质量标准的栽培技术已投入使用。就我国目前形势来看,如何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规范标准的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就十分必要了。
2 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
区域农作物的种植方法,结构配置等被总称为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其常用的内容主要有选择品种、轮作、间作、套作以及复种等多道工序。在基本环境资源保护以及田园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农作物的栽培管理,不仅有利于协调各种农作物之间的关系联系,促使多种作物全面的、持续的增长,更有利于社会经济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1 选择品种
首先要满足当地的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注意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生产条件,并且注意不同的农作物之间的衔接季节。在播种前要进行化学处理,对于无病史植株需要保留其无病繁殖的材料以及种子,最大程度的减少病害。合理利用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防止品种的单一性出现。
2.2 轮作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对农作物的轮作还要制定严格的要求,使得降低生产成本,持续促进农作物稳定的高产,降低病害发生机率。
2.3 整地
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土地肥力。需要协调土壤表面状态以及可耕层结构,保证养分、空气、热量以及水分等因素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益,为田间管理以及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因此,播种前需要使得田园土壤上虚下实,细碎平整,这样的土壤环境才能保证种子萌发后出苗整齐均匀,并且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4 播种期
在播种期间,尤其需要注意病原会随着气候的发展而开始影响农作物的健康发育。
2.5 水肥管理
科学施肥有很大的要求,包括肥料的数量、种类、释放比例等因素,化学肥料也要合理科学的使用,如合理配比氮、磷、钾等可以减轻农作物病害。
2.6 中耕
中耕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改善土壤的质量,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一是需要为协调水汽成分结构,改善土壤的疏松度。二是为协调根冠比例,促进根系生长。
2.7 田园卫生
若不及时清理田园卫生,会导致大量的病原物依旧残留在田间的病株残体上,并且在经过越夏以及越冬将病株残体作为肥料用在田间,极其容易将病原菌重新带回田间。因此,病株残体需要在收获后及时进行清理,通过充分的腐熟后才可以作为肥料施用,或是通过器械将病株残体深掩埋入土中。及时保持田园卫生,是减少病原产生的有效途径,并且可以最大化地降低农作物经营所面临的风险。
3 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创新
3.1 利用植物激素
将植物激素的作用原理充分利用在农作物栽培中,如生长素的除草作用,乙烯的催熟作用,无子果实培育以及实时抑制作物顶端优势等。
3.2 加强虫害生物防治
在尽量不使用农药,最大程度的避免农药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以及环境污染,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使农作物成为真正的绿色食品,在进行生物防治时,大多采取以下4种手段:利用捕食天敌的关系链消灭害虫;充分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进行捕杀;利用昆虫激素对害虫进行控制;利用诱变异种等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农作物。
3.3 发挥农作物繁殖控制技术在农作物栽培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使得亲本的优良性状保持下去,常见的办法是使用嫁接扦插等营养生殖法来繁育农作物后代。例如果树以及花卉的快速繁育以及培养无病植物方面,充分利用的是制作组织培养技术。
3.4 利用先进手段培育优良作物
生物育种技术所培养改良的农作物品种,不仅大幅度的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以及产量,更是实现了农作物的高产量、高品质以及高效益。而利用转基因技术培养出的农作物,则具备了自然作物中极少数生物才有的固氮作用,既达到了增产的目的,又有效的控制了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 申智,王万青.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
1.1把握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的原则
1.1.1发展优质栽培技术为向导环保农作物的产量提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对于我国无公害农作物栽培人员的技能较低,随着栽培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无害农作物的发展和推广。
1.1.2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栽培管理技术为途径尽管我国对于农产品的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是目前我国在标准化上依然缺乏有效的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在很多发达国家,统一进行种植,统一进行管理的模式运行良好。从我国目前的形式来看,农业的现代化要向着自动化和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我国农业长远发展有利无害。
1.1.3选取正确的培养材料在播种前用化学、物理的要领对播种的质料进行处理,以防备病害的产生。从需要培植的植株中选取无病的植株,可创建无病种苗田,选择无病区或断绝区播种。采取正确的储藏方法非常重要,因此对于储藏的条件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2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的技术对策
2.1修建无公害农作物培植场地环境在作物的栽培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特别是在无公害作物的栽培中,必须有针对性的修建无公害农作物栽培的场所。当然,作物栽培场地在地址的选择上有一定的技巧,例如栽培的场所在水源比较充足,交通方便,修建无公害栽培的场所应该远离生活区和工业区,这样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作物的污染问题。
2.2选择优秀的农作物品种选育优秀的品种,对于培养无公害栽培作物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较好品种的农作物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保证农作物得到较高的产量。选择优秀的农作物能够降低化肥的使用次数,对于环境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而较好品种的农作物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进行选择,按照不同的土壤条件制定栽培方案,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促进无公害农作物的发展。
2.3科学治理和预防病虫危害病虫害的防止是农作物栽培和增长的关键,这个环节需要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旦出现病虫害,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而治理工作不但需要人力物力,还对农作物产生非常大的副作用,因此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对农药的盲目使用。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高毒,剧毒的农药使用,农药的使用需要充分的溶解,减少农产品的药物残留,降低对土壤的污染。
2.4制定预防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措施作物种植在土壤中,土壤的营养元素对于作物的生长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土壤的重金属对于作物重金属的富集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土壤内的重金属进行检测,定期的进行翻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并且做好外部污染环境对土壤的防治工作。
3结束语
通过对农业科技发展历史及其在粮食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粮食生产的每一次的跨越与提升都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一项技术可以致富一方百姓,农业科技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发生器”。对于农业的生产来说,种子是很重要的环节,只有将种子播种到适合生长的环境之中,他能“开花结果”。而如何播种又是一个大问题,传统的播种方式过程太过的繁琐,播种的不均匀,会导致产量降低,工作效率低,时间长。于是,设计者们设计出了一种播种机,可以帮助农民们播散种子,将种子均匀的种到土壤中,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人工,算的上是一举三得。在秋收时,,北方的农作物来说一年一熟的农作物还可以很轻松地应对,而南方有的农作物一年三熟,收割成了大问题,面对连月的阴雨天时,收割不及时还会影响产量。这时,科技的发明有帮助人们解决了个大麻烦,收割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帮我们工作,这样我们再也不用面对天气和人工的负担了。对大家进行农业机器的使用教育,让大家掌握这些机器的使用方法,方便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巧妙地将教育与科技相结合,提供便民的服务。
二、现代科技可以及时传播农业教育的信息
现在的我们正处于信息化时代,而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地区,消息的传播还不能很及时,信息服务的张力有限。农民对农业信息主要反映在不知道向谁打听、信息更新的不及时、不准确或者是信息量太少等问题。然而,农业信息应该像一张大网一样,时刻的笼罩在农民的上空中,保证信息可以由上自下的传递,也有自下而上的反馈,良性互动才能形成社会层面的张力。传递信息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新闻、报纸、杂志、网络等现代科技的方法都是很好地途径。农民们可以利用多种媒介及时的了解最新的资讯,并根据自己农作物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保证农作物可以正常的获得丰收。在经济上,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时刻了解市场的农作物的价格、需求等行情,不至于在销售货物时出售过低的价格而有所损失;在技术、公益的层面上,农技、教育、农机、医疗、畜牧业的不断学习是很有必要的,要不断地更新和推广新技术、新信息,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优势。我们还可以组织农业讲堂,将大家都聚集到一起,进行公开的课堂培训,理论上的知识传授,将知识更直接的运送到每一个人的大脑之中,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现代科技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栽培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 研究性学习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改革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质量工程项目“农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12-02
研究性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传统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学习相应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对方案和建议进行分析、评价、改进。学生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循序渐进地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研究的训练任务[1]。作物栽培学课程是我国农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域性、系统性。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作物栽培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学时安排与教学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笔者从事作物栽培学教学工作多年,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了许多体会,在教学内容上坚持区域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在教学方式上提倡研究性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
一、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最初为120学时,其中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60学时,各个作物的教学方式均为“概述——生物学基础——栽培技术”三大模块,讲授内容特别是栽培技术部分基本雷同,导致学生厌学。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作物栽培学的学时数减为66学时,仅为过去的1/2强,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理论课、实验课和实习课讲授内容进行了重大变更。
在理论课教学内容上从作物栽培学的基本概念出发,重点讲授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及环境调控的一般规律,概括讲授作物栽培的基本技术,另外还针对当前作物栽培中的研究热点,在教学中增加了精确栽培、滴灌技术和矮密早栽培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为避免作物间的雷同,在“各论”讲授中采用专题形式[2]。如棉花重点讲授四大栽培种、生育特性、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规律和矮密早膜栽培技术体系;玉米重点讲授玉米的栽培亚种、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以及吨粮田栽培技术。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突出重点问题,如作物器官建成、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等;作物与环境的互作关系;栽培技术在作物与环境关系中的调控作用。解决难点问题,如器官的同伸关系;栽培区域性强,栽培制度和方式复杂,栽培品种繁多,栽培知识量庞大,其共性理论难以归纳和掌握等。
作物栽培学实践课程的设置是按照基础型实验(实验课)——提高型实验(实习)两层次开设实验,增加开放性、自选性实验,实行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设6个实验项目,力争做到少而精,如作物形态特征观察与识别、作物幼穗或花芽分化、作物田间测产等。在实习教学中,将课堂搬到田间,进行作物全生育期考察。在每一届农学专业学生进行作物栽培学教学实习时,设计了旨在探索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措施的大型实验。教师为学生提供生产资料和设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制定实验方案,具体实验操作,包括整地、播种、施肥期、施肥量以及具体管理措施则由学生根据自己实验方案执行,最后各组进行产量和品质评比。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学生全方位熟悉和掌握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生产上的主要栽培技术。
二、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面向教师全面采用“4321教学模式”
“4321教学模式”是指4种教学形式(高新技术农业园区参观、课堂、实验室、科研训练),3种教学模块(理论课、实验课、实习),2种研究(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1是指课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4种教学形式是指课堂、实验室、科研训练、高新农业技术园区参观。借助于参观石河子市国家级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园区,激发学生从事农业研究和农业生产的兴趣;借助于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借助于实验室教学,训练学生专业的基本技能;借助于SRP、毕业论文等研究形式,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
3种教学模块是指理论课、实验课、实习。针对学生对农作物普遍缺乏共性和感性认识的实际,在教学计划安排上注重作物栽培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教学,逐步培养对农作物生产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为此将本课程教学分为三个模块:一是系统的作物栽培理论传授(课堂教学);二是与作物栽培理论相关的实验教学(实验室教学);三是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教学实习)。
2种研究是指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更加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将其在作物高产机理与精准栽培、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到课堂教学中,使课程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优势,如棉花“矮、密、早、膜栽培技术体系、滴灌技术、机采棉技术等。通过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达到了“教学为科研奠定了知识基础,科研向教学注入智能活力”的双赢目标。
1是指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和需水需肥的一般规律,生态环境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的一般规律,栽培措施调控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的普适性技术,以提高学生从事作物研究和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能力。
关键词:微量元素;氨基酸;农作物
中图分类号:S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28-1
0 前言
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尽管在农作物正常生长过程中,其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并不多,有的农作物含有的微量元素仅为总量的百万分之几,然而他们所起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当农作物的必需营养元素平衡时,农作物生长茂盛,当农作物缺少一种或几种元素时,植株生长受到影响,病态出现,甚至关系到人类的健康问题。可见,微量元素对于改善农作物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微量元素
1.1 铁
生理功能:叶绿素合成所必需;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参与核酸和蛋白质代谢,还与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和维生素的合成有关。缺乏症:顶端或幼叶失绿黄化,由脉间失绿发展到全叶淡黄白色,果树“黄叶病”,花卉、蔬菜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或白化,禾本科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
1.2 硼
小麦缺硼 水稻缺铁
生理功能:促进分生组织生长和核酸代谢;促进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参与酚代谢和木质素的形成;与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有关缺乏症:茎尖、根尖生长停止或萎缩死亡,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花椰菜“褐心病”、萝卜“黑心病”等。
1.3 锰
生理功能:参与光合作用;酶的组分及调节酶活性;调节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缺乏症: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小斑点散布于整个叶片,燕麦“灰斑病”、豆类“褐斑病”、甜菜“黄斑病”。
1.4 铜
生理功能:酶的组分;参与光合作用;参与氮代谢;影响花器官发育。缺乏症:生长瘦弱,新叶失绿发黄,叶尖;发白卷曲,叶缘灰黄,叶片出现坏;死斑点;禾本科顶端发白枯萎,繁殖器官发育受阻,不结实或只有秕粒;果树“郁汁病”或“枝枯病”等。
1.5 锌
生理功能:作为碳酸酐酶的成分参与光合作用;作为多种酶的成分参与代谢作用;参与生长素的合成;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缺乏症:植株矮小,节间短,生育期延迟;叶小,簇生;中下部叶片脉间失绿。水稻“矮缩病”、玉米“白苗病”,柑桔“小叶病”、“簇叶病”等。
1.6 钼
生理功能:作为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成分参与氮代谢;促进维生素C的合成;与磷代谢有密切关系;增强抗病力。缺乏症:叶片畸形、瘦长,螺旋状扭曲,生长不规则;老叶脉间淡绿发黄,有褐色斑点,变厚焦枯,如花椰菜、烟草“鞭尾状叶”豆科植物“杯状叶”且不结或少结根瘤。
1.7 镍
镍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植物体内镍含量:一般在0.05-5.0mg/kg之间。根据植物对镍的累积程度不同,可分为镍超累积型:主要是野生植物镍含量超过1000mg/kg,镍积累型:包括野生的和栽培的植物,如紫草科、十字花科、豆科和石竹科等。低浓度的镍可促进紫花苜蓿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达到促进有害微生物分泌的毒素降解,从而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过量的镍对植物也有毒,且症状多变,生长迟缓,叶片失绿、变形;有斑点、条纹,果实变小、着色早等。
2 结语
总之,不同的植物缺乏不同的营养元素表现不同的病态,单纯对农作物用药,只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它治不了本,而且效果受到影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很多发达国家使中微肥生成易溶于水的螯合物,增加农作物微元素的增加,其中以氨基酸生成的螯合物性能最好,其不但螯合了中微量元素,而且生产出系列的氨基酸农药,达到药肥合一的最佳组合。
参考文献
[1] 邵建华等.农作物缺乏微量元素的诊断与防治[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1,8(6).
[2] 浙江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肥料[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 谢如林,谭宏伟.广西来宾市兴宾蔗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分析[J].甘蔗糖业,2004.
论文摘要: 中国农业的起源是一种漫长的演化过程。先人们在自然环境和人口压力的条件下,采取半定居、定居的群聚方式,模仿动物的觅食习性,通过长期对植物的研究、筛选,开始了由利用经济向农业生产经济的转变,发明了农业。农业的发明促进了社会结构向高层次的演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能够繁衍生存,得益于农业的发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学研究的进展使农业起源研究成为高层次理论探讨的一个热门课题。考古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许多学者参与其中,通过孢粉学、粪化石、民族植物学、植物硅酸体分析、人骨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对了解我们的先人吃什么以及农业如何起源问题带来了希望。
一、农业起源是一种漫长的演化过程。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这片莽莽大地是块肥沃的田园。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千万年的故乡。众所周知,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在北京周口店一带就已经发现了猿人,叫“中国猿人”或“北京人”或“中国猿人北京种”。从古猿人到广东曲江县的“马坝人”(介乎于猿与智人间的过渡人类),再到内蒙古的黄河套地带的“河套人”(智人)及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真人),他们已经懂得制造和使用石器。他们用制造的石刀石锤,来与野兽像鹿、豹、熊、虎、土狼、野猪等搏斗,猎取食物。为了避免风雨等自然现象和野兽的侵害,群居于洞穴。古史称“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整个旧石器时代的经济是简单的狩猎采集经济,其特点是:(1)通过流动来保证资源供应;(2)通过分裂来缓解人口资源的压力;(3)领土占有意识较弱;(4)强化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中石器时代,先人们在石器的制造、捕猎能力等方面的技术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随着猎物的不断减少,人口的不断增加,猎肉储存困难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只能靠野生植物冲饥,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久而久之,先人们就渐渐的尝试保护、种植可食植物,来弥补肉食之不足。然而开启了农作物种植之先河,这是一个比狩猎更艰辛、更漫长的过程。因此,中石器时代的“广谱革命”是因生态环境和资源变化的影响,食物资源的绝灭、消失和迁徙迫使人类探寻新的生存资源。广谱经济的特点是:
(1)通过强化采集来保证食物供应;(2)增加劳力投入;(3)强化领土意识;(4)减少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人类借鉴动物觅食的习性和规律,采取定居和半定居的方式,通过严密组织、强化劳力投入、利用各种技术来开拓、利用和储藏食物。因此,中石器时代是利用经济向农业生产经济转变时期,是农业的发轫。究其原因,正如美国考古学家博赛洛普《农业发展的条件》(1965年出版)和美国考古学家科恩《史前期的粮食危机》(1977年出版)的论点:农业起源是对资源短缺和人口压力的一种反应。
二、农业起源的发展阶段。农业起源应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作物栽培的起源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工筛选后成为栽培植物,该阶段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变化不大。原始农业的兴起是指农作物的种植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成为先人重要的生计从业活动,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栽培作物起源先于原始农业的兴起。
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最早从理论高度阐释农业起源的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分辨出8个农业起源的中心,它们是:中国(136种植物)、印度(117种植物)、近东(83种植物)、委内瑞拉高地(49种植物)、安第斯山(46种植物)和苏丹—阿比西亚(38种植物)。中国的农业起源,一是以种植黍和粟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二是以种植稻谷为代表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考古工作者通过碳十三与氮十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植物浮选法等,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研究结果证实,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通过对内蒙赤峰西辽河上游地区兴隆沟遗址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认为,栽培粟的野生祖本可能是狗尾草或谷莠子,栽培黍的野生祖本可能是铺地黍或野糜子,这四种植物都是现今常见的田间野草。兴隆沟遗址可能是粟和黍的起源地,距今8000年左右。
总之,农业起源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使人口大规模的集聚,利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改造自然,促进社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种植 因素 影响
中图分类号:F3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150-01
现阶段,农业种植中主要受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等各因素的影响,如果其中一个因素没有合理运用、科学管理就会导致整个农业种植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在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业种植的现代化程度,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种植中的不合理运用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现阶段下,由于土壤使用不当,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等化学药品,导致了现代农业种植出现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量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而土壤板结导致植物营养不良;肥料的不恰当使用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使生物多样化锐减。这一切都导致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而因此使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食品安全以及粮食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二、现代农业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及相关思路
现代农业的发展中,人们为了改造自然,甚至发展到与自然相对抗的地步。自然界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被破坏,生物遭劫、环境进一步恶化,而用来进行现代农业的土壤、农业资源等也被进一步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就需要选择寻求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努力发展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选择无污染的生产环境,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肥料污染自然条件。农业种植要在满足所需的生产条件下,充分发挥植物营养的因素,让农作物栽培能够在恢复土地生产力的状态下健康成长。农作物的栽培要能在抗御天气灾害,施放无毒有机肥的基础上,实现优质生产,使农作物好吃不减产。在农业种植中,要倡导人类、自然的和谐共处,要能在注重土壤保健和植物保健技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技术,施用有机肥,才能确保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提高农业种植物的产量。
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不同。农业种植者要能在依靠自然的恢复力量提高土壤的系统生产力,充分利用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的使用技术充分调动土壤植物本身的潜能,并根据栽培的有效方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弥补土壤不足,在这个基础上,提高植物产量和优质性。在农业种植中,现代科学技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解决了高产问题。
三、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农业种植各因素的有效利用要适应有机农业的新技术
现阶段的农业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来,虽说产量上去了,但是土壤却搞坏了。植物的营养需求对化肥和植物营养产生了重要依赖,不施化肥庄稼无法长好,而病虫草害没有农药也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种植的投资越来越大,但是种植的产量却没有得到正增长。农产品品质越来越差,土壤的板结程度也越来越厉害。因此,农业种植要充分发挥各因素在种植结构中的作用,采用有益的新技术。
1、采用土壤保健技术
现代农业要充分利用植物系统的生产潜力,投入有益的新技术物质提高土壤生产力,这就需要土壤保健技术。土壤保健技术可以不断优化土壤生物性质,使农业物生长需要的土壤调节机能进一步增大,对土壤高产创造优质土壤环境。
土壤结构保健技术的核心是培育土壤有机无机胶体复合体,使板结的土壤形成水稳性土壤团粒结构。首先要尽量增加土壤的无机胶体,然后增加土壤的有机胶体,另外还需要施入连接有机、无机胶体形成复合体的搭桥物质。搭桥物质可首选含有两价阳离子的土壤调理剂。为了使以上各种物质得到接触、混合产生相互反应,最后形成土壤团粒结构,还要适当耕翻土壤。
土壤的功能保健技术还需要改善土壤技能的动植物和各种有益的微生物,要想使土壤恢复最佳化,要能采用有益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最后,还需要提高土壤的自我净化能力,抗逆能力、调节代谢能力等。
2、农业植物中也需要采用植物保健技术
在农业种植中,农业种植者要能有效采用植物保健技术。在农作物的种植中,要能使用植物营养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使农作物能够获取植物次生代谢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可以抵御各种灾害,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农作物优质高产。在给农作物施放植物所必要的营养元素以及农作物参加的植物生物化学的加氢、脱氢、供电子、受电子功能等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中,要能确保释放的农作物植物营养元素能够确保植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农作物只有拥有足够的植物免疫物质,才能防控病虫草害,产生丰富的产量、品质、风味物质,实现免除大部分化肥农药的高效、环保的绿色无污染的农作物生长环境。
植物保健技术要能使植物能够开启次生代谢途径。除了大自然的途径之外,还可以采用传统的农艺技术措施,如生育期内的中耕、多次收割、育苗移栽、等技术措施的应用等。要想促使农作物的新陈代谢,必须供给农作物必要的营养元素。植物的营养的施放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可以利用微生物豆科和非豆科固氮技术为作物供应有效氮。另外,除去有机化肥,还可以采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作物供应磷肥和部分钾肥以及各种中微量营养元素,来减少氮氧化合物对土壤、植物栽培等严重问题以及各种生态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不但可以使土壤板结还原成土壤团粒结构,还可以满足农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
四、依靠科技,提高栽培农作物的单产量,奠定种植业的调整的物质基础
1、采用良种良法配套,积极推进单产水平
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调整种植结构,从土壤、肥料、植物营养等方面调整种植结构。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从不同途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要最大限度挖掘现有粮食作物的品种遗传潜力。要加强标准化生产,从整地、种植、植物营养、栽培形成配套,让农民看得见,学得来,用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保证产品质量。同时,粮食标准化的实施需要专家到田间地头搞好技术培训。
2、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要做好节水改造项目、灌区续建项目等处的建设,建成高产稳定农田。以农田建设为重点,提高农作物的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同时,要能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基础上,通过有机肥料,植物营养因素的施放提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各种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种植物抵御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总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下,需要施放不同的肥料和植物营养素。只有栽培得当,才能保证高效高产的种植。
参考文献
[1] 李超,潘忠芬,代萍,试论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2013年11期.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评价
中图分类号 S2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202-02
安康市汉滨区位于秦巴汉水之畔,居安康市之腹,全区国土面积3 675 km2,辖区47个乡镇(办事处)876个行政村,总人口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83万人。汉滨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8 ℃,年均降雨量799.3 mm,日照时数1 811.4 h,无霜期257 d,适宜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和薯类等农作物生长。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84.43亿元,较2009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4亿元,增长7.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6%;第二产业增加值26.13亿元,增长14.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9%;第三产业增加值43.46亿元,增长13.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5%;人均GDP达到9 547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2 951元,增长29%。全年粮食产量达21.29万t,较2009年增加1.76万t,增长9.0%;油料产量达2.76万t,较2009年增加0.4万t,增长17%。 畜牧产业取得新突破,全区牛肉10年出栏量达93 600头,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达2 308个,年生猪饲养量达78.3万头,较2009年增加12.26万头,增长18.6%;肉类总产量达3.55万t,增长10.2%;蚕茧产量达8 173 t,增长11.1%。
依照《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2010年7月10日至2011年8月10日调查汉滨区8个乡镇16个村的农作物秸秆总量、分布、利用途径等情况,以提高汉滨区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程度。
1 调查过程
1.1 文献调查
收集安康市汉滨区统计、气象部门定期的统计公报,统计年鉴、发展规划、气象台帐等文献资料,统计全区基本情况。
1.2 表格上门调查
8个镇分别派16名调查员去选择2个村各15户农户,共调查240户,按照农户秸秆利用状况调查表要求填写各种作物秸秆状况调查[1-2]。
1.3 座谈
分县、镇2级进行。县级座谈:参与的部门包括土壤肥料、农技农村能源、畜牧兽医等站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了解全区的作物面积、产量及分布现状,选择小麦、油菜、玉米、水稻、薯类5种作物,各镇选择2个有针对性的村调查[3]。镇级座谈:与乡镇农技站、村委会负责人以及农民代表等进行座谈,了解全镇的秸秆资源现状,并在全镇中挑选2个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村进行调查。
2 样品采集分析和数据处理方法
2.1 草谷比
为了精确评估全区的秸秆资源量,土肥站与作物栽培站的技术人员在全区选择具有代表性、栽培面积大、普遍推广、播种期和栽培期对当地最适宜的小麦、油菜等品种,并选择具有代表性耕作制度和栽培水平的大田,分别称取秸秆和籽粒的重量和含水量。经计算,全区小麦秸秆、水稻草谷比的平均值分别为0.80、0.83(表1)。
2.2 收集系数
安康市汉滨区98%农作物由人工收割完成,仅有2%农作物实现机械化收割。经测试,机械收割、人工收割的留茬高度分别为8~10、4~6 cm,平均值分别为9、5 cm。经计算,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的收集系数分别为0.900、0.868、0.835、0.884。
2.3 可利用系数
除能源利用外,秸秆还可用作肥料、饲料、生活燃料及发电厂燃料、编织、建材等工副业生产原料。调研发现,安康市汉滨区作物秸秆主要用于直接还田、燃料、饲料和废弃焚烧等(表2)。
3 秸秆资源量和经济性评价
3.1 理论资源量与可收集资源量
稻谷、小麦、玉米、油料、薯类的产量分别为61 940、74 260、60 279、24 341、20 713 t,其草谷比分别为0.830、0.800、1.250、0.884、0.900,其理论产量分别为51 411、59 408、75 349、24 584、18 642 t,其收集系数分别为0.900、0.868、0.835、0.884、0.968,其秸秆可收集量分别为46 270、51 566、62 916、21 732、18 045 t。
3.2 可利用资源量
安康市汉滨区作物秸秆资源竞争性用途主要为直接还田、农户自留作燃料、部分养畜饲料。扣除上述用途外,其余秸秆资源基本为焚烧和废弃[4-5]。经测算,汉滨区水稻秸秆可利用资源量为39 792.2 t,小麦为44 346 t,玉米为49 074.5 t,油料为18 689.5 t。
计算结果表明,安康市汉滨区几种作物平均单位播种面积可利用秸秆资源量为3.63 t/hm2,人均秸秆资源量为23.35 kg。
3.3 经济性评价
经调查,汉滨区大部分农户居住在山区,农田间没有可供运输的车道,农户运输基本靠肩挑背扛,小麦、水稻秸秆收购成本为120~150元/t,运输成本仅为从农田到家里这段距离,因此无法详细计算,只能按每公顷地所用工时来计算。
4 秸秆资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近年来,汉滨区按照“稳粮、扩油、壮特、兴沼”的农业产业思路,不断扩大粮油生产规模,预计未来5~15年,在现有耕地面积地基础上,每年增加100 t秸秆产量。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汉滨区农作物秸秆,根据2010年种植面积及产量,各种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可收集资源量、可利用资源量分别为为229 394、200 529、151 902 t。现有的秸秆利用方式主要是直接还田作为肥料,另有部分麦秆用于农户自留和用作养畜饲料,其余均为焚烧和废弃[6-7]。
5.2 建议
目前,汉滨区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建议政府采取相关措施,加强青贮饲料贮藏和加工技术指导和相关设备的扶持,使更多的秸秆能作为牲畜饲料,促进循环利用。为避免大量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必须采取一定的行政强制措施加强管理,建议合理布点收集秸秆,降低收集、运输成本。建议在人口密集、土地资源较好、秸秆资源丰富的川道地区,建设秸秆汽化工程和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使农户能够主动收集秸秆、利用秸秆,变废为宝。
6 参考文献
[1] 蒋斌.楚州区小麦秸秆资源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11):201-202.
[2] 崔国朝,王跃伟.林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调查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9(6):82-84.
[3] 李志刚,樊平,王世仙,等.滨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8):4-5,57.
[4] 郭海霞,李忠华.孝义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的调查与评价[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22):64-66.
[5] 谢海燕,周玉新.江苏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及产业化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7):3105-3108.
[关键词] 玉米 栽培技术 栽培选种 病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051-01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也来越重视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为了实现中国农业大国的农业计划,国家进行大力度的政策扶持,鼓励人们发展农业,同时积极研发农作物栽培技术。而在众多的粮食作物中,玉米的栽培面积位居粮食作物之前三,为了增加玉米的产量,玉米生产规模朝着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模式前进,国家越来越重视玉米栽培技术的改进,为玉米产量的增加奠定了基础。
二、玉米栽培技术现状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玉米栽培技术会经常出现一些常见问题,这些常见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生产人员疏忽,田间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受各地方的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耕地条件、区位因素等做出因地制宜的调整,同时对玉米技术中常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做出预防与处治,不断改进玉米栽培技术。
三、玉米栽培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1. 玉米品种抵抗病虫害、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玉米产量的提高跟玉米品种本身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关系,玉米的生长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气候环境优越下产量才会更高。而我国的玉米品种不够优良,抗病虫、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有着巨大的阻碍作用,改善玉米品种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2. 种植前土壤翻土不够彻底
玉米生长形态长硕,比普通农作物需要更多的养分,而吸取养分则要靠玉米的根部,所以一般玉米的根部都非常粗壮,深入地底。在玉米种植前没有深入的翻耕,玉米无法深入吸收土壤里的水分与养分,在遇到恶劣天气时,玉米植株就容易倒覆。
3. 玉米种植密度不合理
在运用玉米栽培技术时,不能准确的衡量玉米种植的密度也是玉米种植技术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玉米生长过程中必然经过枝叶繁茂的过程,跟其他粮食农作物相比,玉米种植需要的空间就更难掌握,农民不能判断合理的种植密度,都是依靠经验来决定玉米种植密度。而种植密度又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解决玉米栽培技术中所遇问题的途径
1. 认真选种
在玉米播种前,需要对玉米的种子进行认真选购。在分析当地自然环境之后,趋利避害选取最适合的种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已培育出了新型杂交玉米种子。选购枝叶收敛,种子抗性强的品种,即使在突发天气灾害下,只要及时处理,也能够存活,另外枝叶竖直,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减少了每株玉米所必需的生长面积,对于大面积种植的农民来说,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玉米的收益。
2. 仔细耕土
选好种之后,就要对播种前的土壤进行深耕。为了使玉米苗的根部茁壮成长,翻土的深度要深于地下二十公分,翻土工作越充分,玉米生长越茁壮。准备工作做好后,选定适宜的天气进行播种,这样做有利于防止突发性自然灾害对种子存活率的影响。在气温方面,而要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进行区分,平原日均温高可以在初春时进行播种,在高维度地物,日均温较低,太早播种达不到玉米生长的基本温度条件,种子就要遭受低温侵害,很难成苗。选定播种日期后,在播种时要整体考虑种子播种时的一致性。其中包括播种密度、播种深浅等,以免出苗不齐。在玉米栽培技术中,前期的选种、耕地、播种是玉米栽培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认真而又细致的准备之下,为玉米产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3. 防治病虫害
在应用玉米栽培技术时,防治病虫害是玉米栽培的重点工作之一。病虫灾害一般出现在降雨量丰沛,农田排水不畅,气温较高的时期。农田有大量积水,高温、高湿为病虫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玉米生长最脆弱的时候就是成苗阶段:一方面,低温冻害可能使种子在还未破土前就已经死亡;另一方面,刚破土而出的玉米苗在不利的积水条件下遭受病虫灾害的威胁。因此,治理病虫害要从苗期开始,在玉米苗成长初期,应及时监控玉米苗生长情况,做好田间病虫监测工作,雨水过多时做好田间排涝工作,降雨稀少时注意农田的灌溉工作。病虫防止要以预防为主,实行综合防止。发现病虫初期可以采取生物防止,若局势不能控制,再实行化学防治。化学农药的使用会使玉米产生抗药性,同时农药的使用也会造成土壤污染使土壤肥力降低,要谨慎使用。
五、总结
玉米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对提高玉米总产量影响深远,本文分析了目前玉米栽培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着重体现在玉米种植的两个重要时期,并通过分析和论证,证实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为玉米栽培技术的更好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郭银巧. 玉米栽培管理知识模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农业大学,2005.
[2]邰连春. 基于工学结合的玉米栽培技术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10,12:145-147.
[3]郭银巧,李存东,赵春江,郭新宇. 玉米栽培理论及智能决策系统的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5,01:95-98+102.